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2024-08-14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共11篇)

篇1: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集里面包含了麦克白、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四部悲剧。

威廉·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充分,艺术性也最高。

这四大故事写的是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通过一次宴会认识了朱丽叶并深深爱上了她,两人两情相情相悦。很快捷便结为了夫妻,可是后来两人才知道他没俩人所处的家族势同水火。虽然他们知道了这些,但他们现在应经离不开对方了。在好心神父的帮助下,罗密欧逃出了城,不久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也就是朱丽叶的父亲)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这神父给了朱丽叶一瓶药说和了它之后就会昏迷二十四小时,昏迷的样子就像死了一般。朱丽叶喝了之后,果然婚礼变成了葬礼,罗密欧以为朱丽叶真的死了,便在她的坟前服下了毒药,醒来的朱丽叶悲痛欲绝,拔出了罗密欧的佩剑两人死在了一起。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感人,我认为人人应给和平相处,不应因为一点事就不死不休,要不是因为两个家族的矛盾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会双双死去,所以大家应该和平相处,只有和平相处,世界才会更美好!

篇2: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原创: Evans

这一个月陶醉在莎士比亚的著作里,我想或许用“妙笔生花”都不足以称赞他的写作才能,在读完的那一刻心中充满无限的钦佩,对他的译作者---朱生豪,同样有说不出的崇拜,我想他一定对中西文化都有极高的造诣和了解才可以把作品翻译的这样完美,读的时候几乎没有违和感,他把其他语言的作品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翻译过来,还极具优美、准确、凝练、丰富,其中的有些成语我都不是很确定明白它的意思,他却能够两方对照运用的游刃有余,手上粘来一般,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是每个翻译者梦寐以求的吧。

这本书里包括了莎士比亚的五个经典悲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后四个是我们所熟知的西方“四大悲剧”,这里补充一下,中国古代传说四大悲剧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觉得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三大特点吧

1、无与伦比的语言,这在我读第一个作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其中罗密欧的高级情话肥而不腻,色而不淫,朱丽叶的回应也毫不逊色,通常来说事物的描写是枯燥乏味提不起读者兴趣的,但是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描写的太美了,忍不住想多读几遍,记住、学习、模仿。还有就是他的用词特别有表现力,穿透力,这样他塑造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戏剧舞台的表演上就会很有感染力。

“只怕盛筵易散,良会难逢。”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你这小小的身体里面,也有船,也有海,也有风:因为你的眼睛就是海,永远有泪潮在那儿涨落,你的身体是一艘船,在这泪海上面航行:你的叹气是海上的狂风;你的身体经不起风浪的吹打,是会在这汹涌的怒海中覆没的。”

2.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应该是久负盛名了,他本身的性格是抑郁深沉的类型,在得知父亲被叔父谋害之后,装疯卖傻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与谋划最终战胜自己的怯懦和畏手畏脚为父报仇,同时也伤害了他曾经深爱的女朋友奥菲利娅,对他的母亲出言不逊,他偏执的性格里也不乏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自己赋予的“扭转乾坤”的责任感所在。《奥瑟罗》这个作品就有点意思了,()它有两个主人公,像序言里作者写的那样,这个戏剧的艺术成功,不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叫奥瑟罗的“愚蠢的”被害之人,而多半在于一个叫伊阿古的“精彩的”害人者,伊阿古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戏精”本人了,里里外外都是戏,在谁面前都在演戏,只有念旁白的时候才会出现他的本来面目,他琢磨透了每个人的性格了解每个人的欲望和要害借此利用他们错位互害最终达成自己上位的目的,每个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他把坏人做到了极致没有丝毫的仁爱之心,虽然最后他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他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李尔王》里的埃德蒙和和伊阿古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嫉妒心生怨恨,加害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又在两个女后之间分别献媚承诺达成自己的目的,就是他们能坏到让你不可思议,恨得牙根痒痒,而主人公李尔王也为了自己当初蒙蔽双眼听信谗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悲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后的结局都会归于毁灭,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坏的罪有应得,好的实则令人痛惋。最后的麦克白,勇猛,骨子里善良但经不住诱惑做了坏事心里惴惴不安然后一错再错最终走向自我灭亡,看这个故事总有一种看今年流行的贪官大剧《人民的名义》的感觉

3.经典人物形象背后渗透的是人性的悲哀,就像我们常听到的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共有的,跨时代的,每个人都能从它塑造的人物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个时代都有它相对应的表现形式,哈姆雷特多半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这也多半是知识分子的特点,奥瑟罗被利用是因为他轻信多疑,李尔王落此下场是因为他耳根子软喜欢听好听的,被甜言蜜语蒙蔽双眼却不知忠言逆耳,麦克白更是因为经不住权利的诱惑而忘本,仔细看这些特点其实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至于酿成不可收拾的悲剧。

摘抄

《哈姆雷特》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各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有时候一时的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的深谋密虑所做不成功的事”

“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语言永远不会上升天界”

《奥瑟罗》

“要是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可是我们有的是理智,可以冲淡我们的热情;肉体的刺激和奔放的淫欲”

“她生的水灵,却不骄傲:口齿伶俐,却不吵闹;心想事成,缺啥都不要;受了恶气,本可出气,自己却先消了不平之气,明白事理,端庄稳重,吃着鳕鱼头,不思鲑鱼尾;脑筋转得快,嘴巴却闭得牢;有人尾随,头也不回”

“"多疑的人不是因为有了什么理由而嫉妒,只是为了嫉妒而嫉妒,那是一个凭空而来、自生自长的怪物”

《李尔王》

“这年头傻瓜已不吃香,聪明人个个变了蠢猪,顶着个头没有思想,做起事来稀里糊涂”

“一个最悲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可以永远抱着希望而无所畏惧”

“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曾失足颠仆。往往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有所恃而失之于大意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当我们能说‘这是最不幸的事’的时候,那还不是最不幸的’”

“疯子带领瞎子走路,本来就是这时代的病态”

“你的眼皮重了,你的钱袋轻了,可是你却看见这世界的人情如何”

然后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戏剧这个体裁,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戏剧,感觉真的很棒,每个戏剧之前他都有列好故事情节的人物关系,西方文学的人名很长而且人物关系复杂,戏剧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故事情节可读性很强,有趣凝练不拖沓情节完整人物鲜明,之前看我们学校表演的话剧也感觉很不错,这为我们陶冶情操了解文学又打开了一扇窗。

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戏剧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作者

篇3: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一、悲剧人物

黑格尔认为“在艺术表现里, 这些推动的力量却不应该只现出它们的普遍性, 而是必须形象化为独立自足的个别人物, 尽管在行动的现实里这些力量仍是理想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形象化为独立自足的个别人物, 它们就还只是一般思想或抽象观念, 不是属于艺术领域的。”但是即便如此, 黑格尔认为, 悲剧人物处在一种具体的环境里, 由于他所抱的目的是个人的, 就必须与其他人发生对立和斗争。黑格尔主张人物的性格应该是多样的统一, 一方面人物性格要尽可能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 人物性格要是一个有机整体, 他同时强调人物性格必须是特殊、明确的。“黑格尔也主张人物性格应该是坚定一致的。伦理力量的普遍性与必然性通过情致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坚定一致性:体现、代表某种普遍伦理力量的情致是人物性格的中心, 人物性格的塑造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也即须忠实于情致所代表的伦理力量, 从而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坚定一致性。”可见, 黑格尔认为的悲剧人物, 是要代表“普遍伦理力量的情致”的, 个人是一种精神的承担者。比如黑格尔心中最完美的悲剧典范——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 将自己反叛城邦的兄长波吕尼刻斯安葬。这里安提戈涅所代表的道德是对亲人的责任, 她是这一种精神的承担者。而国王克瑞翁则是代表了城邦的意志, 国王是执道德另一端的精神承担者。二者的不可调和, 造就了悲剧的产生。

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 一般有卓越而高贵的地位, 有巨大的情欲和坚强、偏执的性格, 他们自身的性格决定了悲剧性的命运。其一, 悲剧人物均为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或是豪门巨族的成员, 以引发深广的震撼力量。这一点和黑格尔论述的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有相似之处。其二, 悲剧人物都拥有超常的情欲。所有的行为和动机几乎没有一个是出自“无意”, 而都是“有意”而为的;悲剧的主人公在道德上可以由任何道德倾向的人充当。这点就与黑格尔的理论明显不同, 黑格尔认为的悲剧主人公必须是一种道德的承担者, 而莎士比亚则更加注重揭示人性, 又夸大了情欲等本能, 冲突多数是因为人物欲求不满而导致的悲剧, 而黑格尔则显得非常理性。其三, 悲剧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性格的坚定性;面对死亡和毁灭, 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这一点和黑格尔认为的悲剧人物相似, 悲剧人物要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与他人形成对立。所以, 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与其说是社会悲剧, 不如说是性格悲剧:奥赛罗由于狂暴冲动, 偏听偏信导致爱人命丧黄泉;李尔王的孤傲偏执落得孤独终老的下场。人物的性格是矛盾冲突的根源, 推动情节发展。所以, 二者的行为动机不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不是在于维护某种伦理或家庭、国家、民族的利益, 而是在于某种个人的情欲或利益需求。不以故事情节为中心, 而以人物性格为中心以人物的各种崇高的情欲为中心, 从而展示出近代悲剧美学的个人主义性质。而黑格尔则认为, 剧本只要写与情节有关的人物性格, 不需要过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 都是为情节服务。情节和人物的关系, 黑格尔首推情节, 把人物性格置之情节之外, 这是与亚里士多德是一致的。性格和情节应该融成一片。只要截取与现实具体目的的动作有关的那一部分性格就够了, 否则就会成为赘疣。两相靠近, 各自制约, 戏剧情节和戏剧人物的这种互控互限为的是达到一个效果:使观众的眼光集中到一个具体的目的及其实现上。从而展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理论在古希腊悲剧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体现了时代尊重“人”的发展潮流。

二、悲剧冲突

戏剧以冲突为中心, 所以冲突的方式也是划分戏剧类型的根据, 因悲剧性冲突则自然构成悲剧。余秋雨用三句话归纳了黑格尔的悲剧性冲突:双方都有理由;双方都有罪过;最后归于和解。在这里, “和解”显然不是双方握手言和, 结果他们或者同归于尽, 或者放弃自己排他的片面要求。很显然, 黑格尔认为的悲剧人物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 每个人都是各执道德的一面, 却有着悲剧人物独有的坚定性与执着, 这也是悲剧产生的原因。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进行扩充的, 他认为要用冲突与和解的理论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引起恐惧和怜悯的论述做一些调整。他认为该恐惧的是永恒真理遭到破坏, 该引起人怜悯的是遭难人心中还有美好的品质。黑格尔的“冲突论”包含三种情况:一是自然本身造成的;二是自然条件引起心灵的冲突, 如阶级关系、金钱地位、家庭矛盾等;三是由于黑格尔以精神理念为本源, 认为根本冲突应来自心灵本身, 真正理想的悲剧性冲突即是由心灵本身的分裂引起的冲突, 自己设置自己的对立面, 再通过对这个对立面的否定, 进而达到否定之否定, 即统一。最终, “永恒真理”获得胜利, 黑格尔源起精神, 最终归结于精神。

而莎士比亚悲剧的冲突则与之不同。莎士比亚创造性地将悲剧冲突从激烈的外部冲突, 发展为个人内心的冲突与分裂的形式, 这种“向内转”的悲剧形式就是他对悲剧美学的巨大的贡献。乃至于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 也才有“性格悲剧”概念的出现。例如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性格, 使得他行动延宕, 给敌人以喘息准备的时间, 从而造成了悲剧。总的来说, 《哈姆雷特》中戏剧冲突主要体现在外化的行动冲突和内隐的内心冲突之上, 而外化的行动, 也是内隐的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麦克白》中, 主人公麦克白一出场即心怀异志, 弑王篡位, 为了巩固王位, 在夫人的怂恿之下屠杀人民, 导致恐惧和猜疑占据了心理, 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自杀, 而麦克白自己最后落得削首的下场。

虽然二者都强调冲突分为外部冲突和内心冲突, 然而却有很大不同。黑格尔在处理情节和人物的关系上, 首推情节, 把人物性格置之情节之后, 主张性格和情节应该融成一片。这点与莎士比亚的“性格决定命运”相悖。

三、悲剧结局

朱光潜认为, 一般所谓“悲剧结局”就取这二者中之一种, 或者是以灾难告终, 或者是归于和解。以灾难告终, 其代表作是《安提戈涅》。归于和解, 黑格尔举了埃斯库罗斯的《报仇神》为例。和解是由外在力量促成的, 它也可能由人物心灵中的内在变化来促成, 例如《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的结尾处, 悲剧主角放弃了自己的要求, 以自责来洗清自己的过错, 达到黑格尔所谓“主观的内在和解”。但是, 并不是所以的古希腊戏剧都是能够归于和解。黑格尔认为, 所有的悲剧的结局虽然是灾难和苦痛, 但是, 却仍然不失为一种“调和”或“永恒真理”的胜利。比如《安提戈涅》的结局是安提戈涅被处死, 国王妻离子散。剧中的人物都获得了悲惨的下场, 然而黑格尔认为“永恒真理”得到了全胜, 因为安提戈涅维护了亲情, 而国王则维护了国家意志和权威。

就悲剧结局而言, 莎士比亚所营造的悲剧都是异乎寻常的毁灭和死亡。悲剧人物陷入毁灭的方式大多数表现为“动机与结果完全悖反”。指的是指主体在个人动机的驱动下发出行动, 而行动的结果却是完全出乎预期目的, 得到与原意图相反的结果, 这一结果导致自我毁灭。比如说《哈姆雷特》整部剧围绕“复仇”展开, 但是在复仇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主人公内心夹杂着的心理斗争。它的戏剧冲突表现在主人公哈姆雷特与周围环境、自我内心的激烈冲突。而结局却是失败了, 同时自我毁灭。

虽然二者的结局都是灭亡, 然而莎士比亚的结局只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或者伸张正义, 而黑格尔“走向和解”的结局则是为了肯定“永恒真理”的存在, 目的不同。牛津大学教授布拉德雷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研究, 他试图用黑格尔的理论来阐述莎士比亚的悲剧, 然而由于这两个是不同时期产生的作品, 悲剧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阐述时困难重重, 关于这一点,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就阐述得比较详细。“黑格尔认为这是通过永恒正义的干预达到的‘和解’。我们已经证明, 这种唯理主义的悲剧观有几方面的弱点:一, 它是先验地推演出来的, 并不符合我们的情感经验。二, 它是以对希腊悲剧的错误解释为基础。三, 它不适用于近代悲剧。四, 它忽略了悲剧中的受难, 在有关命运的问题上前后矛盾。五, 它在根本上是悲观的, 因为它意味着不断的冲突导致不断的毁灭。

朱光潜认为, 布拉德雷的理论不仅没有阐述黑格尔, 反而走向了黑格尔的反面, 即他得出来的结论是:剧中人物走向毁灭不是因为“正义”, 而是因为“命运”。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黑格尔作为悲剧学说的集大成者, 研究的对象是古希腊悲剧, 而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 作品可以归为近代悲剧的范畴。既然二者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自然悲剧思想不尽相同。但是又由于同是悲剧, 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悲剧冲突的构成上、悲剧的结局上却是有相似之处的。然而由于理念的不同, 二者在悲剧思想上又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正是在黑格尔的悲剧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可以算是一脉相承, 所以我们在不同的时代, 可以看到不同的印记。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3]孙云宽.黑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之辩[J].黑龙江:黑龙江史志, 2009 (6) .

篇4: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关键词】亚里斯多德 莎士比亚 悲剧理论 四大悲剧 情节

一、引言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对西方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悲剧理论和悲剧规则,对一般戏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西方戏剧的复兴和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之后众多优秀的戏剧作家们都受到他的理论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剧本,悲剧创造贯穿他创作的各个时期。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既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最高峰,同时又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高峰作。英国戏剧理论家布拉德雷用归纳方法探讨了莎士比亚所理解和付诸实践的悲剧性质,并推断出,莎士比亚在创作悲剧时,遵循了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悲剧规则。因此,本文就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一粗浅论述。

二、从情节角度比较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取材。亚里斯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家族的故事”。少数家族,指的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而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家族。亚里斯多德强调:“只有当亲人之间发生苦难时才行,例如弟兄对弟兄,儿子对父亲,母亲对儿子或儿子对母亲施行杀害或企图杀害,或作这类的事——这些事件才是诗人所应追求的”。也就是说,只有发生在大家族里的苦难事件,才是完美的悲剧题材。凡了解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读者,就会发现,从《哈姆雷特》到《麦克白》,情节取材皆如此。

《哈姆雷特》、《李尔王》讲述的是发生在王族宫廷里的悲剧故事,而奥赛罗和麦克白,前者是国家的军队统帅,后者是勇冠三军的将领,也算是少数大家族的成员。此外,四大悲剧中,都有类似的亲属之间相互杀害的情节。哈姆雷特的叔叔为了当上国王,杀害自己的哥哥,而后哈姆雷特为替父报仇,又亲手将叔叔刺死。李尔王凶残贪婪的长女、次女迫害自己的父亲,杀害自己的亲妹妹。奥德赛由于嫉妒和猜疑,勒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麦克白》中,凶手与被害人虽然没有亲属关系,但是老王对麦克白非常信任,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超乎君子与臣子的身份。

正因为莎士比亚常取材王侯将相的事迹,因此,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具有等级偏见。其实不然。文艺作品的本质是反映生活,揭示社会中的善与恶。声名显赫的大家族是社会的缩影。帝王或贵族是时代命运的主要承担者。当他们遭受灾难,前后的对比反差引起的影响,是平民生活所望尘莫及的。

2.结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完美的悲剧情节应该是复杂的,是对复杂的行动的模仿,并伴随着突转或发现,有时二者同时发生。发现和突转是情节中的最能打动人的两个部分。“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式,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同样存在着突转与发现。当哈姆雷特指导的戏剧演出结束后,他已确信叔叔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但当他叔叔忏悔时,他又犹豫了。这一犹豫使他贻误了不必付出血的代价就可以完成復仇任务的最佳时机。同样,在《李尔王》这部剧中,直到李尔王与两个女儿决裂、出走,他才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冷酷、残忍的真面目。同时,他也从国王沦为乞丐。两个百般孝顺的女儿突然间成了恶魔。在这部剧中,突转与发现同时发生。奥赛罗在杀死自己心爱的妻子之后,才发现事实的真相。一连串的发现都表明,他误会了妻子。他妻子从未不忠于他。这些发现使奥赛罗痛苦不已,最终拔剑自刎。在这些剧本中,精心编排的复杂结构,细心设计的“突转”或“发现”不断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的期盼,形成了具有强大诱惑力的悬念,从而有助于自始至终吸引和征服观众。

3.悲剧效果。复杂的情节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及好奇心,但光有复杂的结构还是不够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情节不单是复杂的,而且还应模仿能够引起观众怜悯或恐惧的事件。怜悯是对剧中人物遭受不应当遭受的厄运的一种同情。恐惧由剧中人物遭遇苦难逆境而引起的。亚里士多德指出,苦难如果发生在仇敌之间或非亲非仇敌的人们之间,都不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只有亲属之间的凶杀或做这一类的事,才能让人产生怜悯。因此,他从戏剧情节设计的角度分析,认为悲剧中不应有下面三种情节。

(1)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2)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3)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悲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

前面已经提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有“弑亲”的情节。弟弟对哥哥,姐姐对妹妹,或者丈夫对妻子的杀害。这种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悲剧更能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人人都有家庭、亲人,人人都希望家庭幸福美满。看到本应相亲相爱的亲人们突然反目成仇,互相杀害,怎能不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剧中人物的不幸,令人感到怜悯。推人及己,当想到自己也可能是受害者时,恐惧之情则油然而生。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至今仍然打动着无数观众、读者,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叙述的故事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4.整体性。关于悲剧的情节,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其著名的有机整体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故事要有开端、中间、结尾,整个事件应合理安排。“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模仿,它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亚里斯多德强调的是情节结构的集中性,认为情节、时间、地点应该集中。

莎士比亚在创作时也遵循了情节结构集中性的原则。英国十八世纪重要评论家约翰逊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指出:“他的计划通常总具有亚里斯多德所要求的东西:开端、中间和末尾;一个事件和另一个事件好像用链条一样连结起来,而结尾就象自然而然的后果那样紧接着下去。” 《哈姆雷特》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艾尔西诺城堡里,情节完整紧密。

情节的取材、复杂的结构、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事件以及情节结构的整体性,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实现了完美结合,而这些也正是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阐述的完美的悲剧应该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

莎士比亚对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有创新。这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亚里士多德与莎士比亚的悲剧理论和悲剧原则,对后来的悲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Harold Bloom.William Shakespeare: The Tragedy: Modern Critical Views [M].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5.

[2]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布拉德雷.莎士比亚悲剧的实质[A].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王毓敏.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特征——构思完美的情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47-49.

[5]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篇5: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作者莎士比亚全名为威廉。莎士比亚英文名Wiliam。Shakespeare。生于公元1564年4月23日,逝于公元165月3日。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他的主要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据说著名动画片《狮子王》还是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取得灵感,而做成的。光靠这些莎士比亚便被世人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人类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在这么多悲剧中我还是最喜欢《麦克白》,这个故事主要说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女巫的蛊惑、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的妻子和孩子。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有鬼,也变得冷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自杀了,对他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围攻,落得袅首下场。

篇6: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读后感

想想莎士比亚吧,这点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啊!被迫辍学,痛失幼子,作品受到讽刺,这些打击几乎都是致命的,但莎士比亚仍然坚持不懈,写下了影响几代人的巨著,创作了上百部作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悲剧三部曲和喜剧三部曲。

读了这本书,使我想到了另一位也同样具备了百折不饶精神的伟人:诺贝尔,他被称为“炸药之父”,他发明的黄色炸药为人类的武器史与工业史做出了空前的贡献。

但他在发明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是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在一次试验中把自己的弟弟炸死了,但他还是强忍着悲痛,继续进行试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无数次的失败,诺贝尔终于发明出了黄色炸药。现在,世界上最高级的奖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于表彰具备百折不饶精神的、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人。

读了这本书,我的脑海里又一次回荡着“乐圣”贝多芬的那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篇7: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原创: 不忘生

近期读完《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本,收录《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先说莎剧给我的总体印象:牛逼。这些故事完全是为了娱乐群众,有打斗,有血腥,有浪漫,有幽默,有死亡,集所有热门梗于一身,并且这些“热门梗”横贯历史,不分民族。在表层的娱乐之下,角色在语言行为中表现的哲理,既体现角色思想,又引人深思。莎翁对于语言的应用也格外考究,莎剧金句频出,还为英语提供了许多新词汇。

我其实是第一次读后三部悲剧。最先读也读最多遍的是《哈姆雷特》,初读在高中时期,人教版语文课本有选段,因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句实在太震撼,英文原文“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也朗朗上口。

题外话,近两年我迷上加里·奥德曼,他在九十年代和蒂姆·罗斯演过《君臣人子小命呜呼》。导演是汤姆·斯托帕德,也是英国剧作家,这部偏偏是他根据《哈姆雷特》所写的荒诞剧(剧本英文名是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是《哈姆雷特》的结尾)。趁着加里刚拿了小金人,如果对《哈姆雷特》、荒诞剧和实力演技派有点兴趣,推荐去看。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不再多说,说多了怕吹爆屏幕——它其实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哈姆雷特》,或者说,理解(莎翁定义的)命运。

谈谈其他几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我眼里简直算喜剧,恋人最后死在一处,两家父母化干戈为玉帛,高中时研究戏剧时读的。《奥瑟罗》属于我目不忍视的那类故事,看着太痛苦了,他杀了他妻子——因为深爱,因为妒忌,可他的妻子并没有背叛他;即使最后诽谤者得到惩罚,我还是为这个故事本身而痛苦,因为诽谤者利用的是人性弱点。

《李尔王》中,李尔王同样有人性的弱点,爱好花言巧语,而不是真实行动;所以他赶走了小女儿,又轻易将权利交给另两个女儿。我喜欢被两个女儿驱逐后的李尔王在暴雨中发疯,他疯癫时才看清自己,看清世界,从神坛走下,来到人间。那一段的力度与痛苦可谓震撼。

篇8:莎士比亚悲剧集的读后感

读了《莎士比亚悲剧集》这本书我知道了:这本书主要写了几个人的晚期的每一天。

而这几个人的故事里都是关于死人或鬼怪事情,而且作者把这几个人的每一天、每一时刻所做的事几乎全仔细的记录了下来,作者把这几个人的喜怒哀乐也抄写了下来,这体现了作者对于写作很细心,就连很小的细节作者也会写出来。

篇9: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300字

爵士麦克白本来是一个正直的人,当他胜仗回来,女巫预言他将成为国王,但以后的一代代国王却是他朋友班柯的后代。他将这些话放在心上,起了贪念,与妻子密谋残害了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并狠下毒手,将自己的朋友杀害,他的意志已被欲望摧垮,但他的良心还存在,他总是被恶梦缠身,老是出现幻象,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他的妻子因受到良心的遣责而死去,他依然想最后一搏,却死在了先王的儿子(储君)的手中,这就让我们在悲剧中看到人不要太过贪心,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要不然只能自食其果。

李尔王是一个仁厚善良的老国王,有三个女儿,分国土时,因为小女儿真诚说实话而迁怒了国王,一无所有。两个姐姐用自己的甜言蜜语哄骗了年迈的国王,并在得到国土之后,将自己的父亲抛弃。经过种.种挫折与磨难,老国王与小女儿死在狱中,他也明白了虽然说的话他不喜欢听,但出自真心,两个大女儿用甜言蜜语只能是一种欺骗。阴险的大女儿也最终受到惩罚,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但善良的人们却永远长眠于天堂,他们虽然死去,却依然为人们纪念。因为他们的正义与善良始终在指导着人们。它告诉了我们做人不仅要明辨是非,作为儿女更应懂得孝,但正义终究要战胜邪恶,我们要相信真理。

哈姆雷特是以为王子,他有一个善良正直的父亲,有一个美丽温柔的母亲,但他丑恶的叔父却杀死了他的父亲,强娶了他的母亲,哈姆雷特为了给父亲报仇,不得不装疯,后来,叔父怀疑,想除掉他,把他逼到英格兰,想借此杀死他,并设计圈套,致他于死地,善良单纯的哈姆勒特上当了,死在毒箭之下,在他升入天堂的那一刻,他用最后的力气杀死了他的叔父,最后闭上了他的眼睛,哈姆雷了为父报仇,不顾自己的性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父亲的安息和国家的安宁,人民的稳定,他虽然死了,却被人们牢记。

悲剧让我们惋惜,让人心悸,但悲剧也是一种美,在种.种悲欢离合之中,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真善美,也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悲伤之中更应坚强的信念,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者悲剧中的人物,但我们依然感到是如此勇敢,因为我们能够发现悲剧中自己的影子,并且不断的去体验那悲剧中带给我们的启示与警告,让悲剧成为一种没,我们也许会更加懂得去如何面对它,勇敢地去扮演属于自己的悲剧角色。

篇10: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相信命运吗?相信预言吗?还是你两者都相信。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命运的东西,还是愚昧的相信。

《麦克白》,也许就是这样的。麦克白是个曾经正直的人。但是在巫婆的预言下,杀死了肯特国王,然后诬陷给两位王子,然后登基上了王位。但是,我不理解的是,为了一个子孙后代也可以成为王,就要杀掉班柯将军和他的儿子。可见利欲熏心,到最后还是身败名裂,死的其所的下场,就为了一个他的后代不是国王而背负一时骂名,值得吗?

《李尔王》呢,讲的是老年的李尔王问三个女儿对自己的爱意,前两个女儿巧舌如簧,拿到了各自的三分之一的领土后,小女儿被赶走,却被法兰西的国王娶做皇后。两个女儿对李尔王凶相毕露,而爱德露也陷害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致使自己的哥哥成了乞丐,而父亲被挖去了双眼。但是,后来的李尔王和小女儿都死去了,虽然正义得到了伸张,但是都是喜忧半参的结局。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这样,为了爱情,却如此的仇恨和阴差阳错。哈姆雷特王子为了爱情,又为了自己的利益,一错再错,最后死亡。罗密欧和朱丽叶用了自己的死亡,来换取了本来为宿敌的两大世家的和解。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被收录在这本书中,供人瞻仰。

这里的故事主人公,都是惹人怜惜的。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他们最后都死去了,死的很惨,后三者死的很高傲,让人尊敬。为了亲情,爱情。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来源于人心中最悲伤地东西。

可以说是命运,因为命运告诉了麦克白他后来的命运,以及最悲惨的结局。

也可以说是昏庸。就像是李尔王,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到最后使自己和小女儿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也可以说是报复。为了报复,装疯卖傻,误杀了最心爱的人的父亲,逼疯了最亲爱的人,最后又导致了她的死亡,自己最后被利刃上的毒药给毒死。

也可以说是爱情。为了爱情,一个人装死,而另一个人喝了毒酒,倒在装死人的身边,而醒来之后的装死人,看见了已经死去的爱人,拔出匕首,也自杀了。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上结束了,然后他们的死亡,使双方的家族成了好朋友。

也许,悲剧的背后,总是有着牺牲,但是却又有着另外的受益人。

也许,喜剧和悲剧永远都是共同的存在,悲剧了的人牺牲了自己,来让别人成就了喜剧。

再也许,莎士比亚的悲剧集也许,同时又是喜剧集,因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美好的,并不能算完整的悲剧,只能算是悲喜半参,这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也许,他们是悲剧了,也许他们会悲伤,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这是悲剧上最后,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喜剧,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全是悲剧,又时候,也是要开心的笑笑的。

篇1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读后感

《哈姆雷特》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其华丽幽默的语言让我们陶醉其中,其深刻的内涵和哲思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其强烈的时代感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寓把我们的目光带回了近代的欧洲,让我们感受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

在此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俨然是那一位忧郁而坚强的王子——哈姆雷特。

他原本是个阳光乐观,热情自信的青年。他深爱他的母亲,敬仰他的父王,热爱他的祖国。这位正直善良而博学多识的王子,在正常的环境下,本可以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但是,父王被毒害和母亲的迅速改嫁,让他对自己的世界观产生了怀疑,使他变得偏激和多疑。“超乎寻常的亲族,莫不相干的路人。”是他对他的叔父虚伪的嘴脸的鄙夷和失望落寞的心。“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地长久一些”是他对母亲的失望和嘲讽。从此,乐观开朗的哈姆雷特便死了,忧郁,便和他如影随形。

而母亲对父王的不忠也导致了哈姆雷特对所有女性的失望,包括他所爱的奥菲利亚。他曾对奥菲利亚说,“进尼姑庵去吧!”这是也许是想告诉她,在这污浊的时间很难保持自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尼姑庵在当时也是妓院的别称,这或许显示了哈姆雷特因对母亲的失望而造成的对性别的反感。他当着奥菲利亚的面讽刺女人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对她说,“我没有爱过你”,甚至把她推到在地。他无法正视,也无法容忍父死母嫁的事实,这导致他性格迅速转变,他变得暴躁起来。

但要知道,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而矛盾的,他或许在那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性格的改变,预测到自己会伤害奥菲利亚,于是想通过这样伤害她的方式警告她远离自己。但最后,悲剧仍无法避免,哈姆雷特还是间接地逼疯甚至害死了他心爱的女子。当他在坟墓听说奥菲利亚的死讯时,暴躁的一面便显现了出来。他不顾一切跳下坟墓要和奥欧提斯决斗,宣扬他对奥菲利亚的爱。但复仇的火焰又很快掩盖了他的悲伤,紧接而来的是他对母亲的责骂和最终的决斗。

然而,这场突然的变故也显示了哈姆雷特优秀的一面。他隐忍、坚定、思维敏捷。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装疯卖傻,让人放松警惕,暗暗等待时机,巧妙利用戏剧试探真相,轻易识破前来试探他的臣子,将计就计除去奸臣;他信任朋友霍拉旭,不因地位差距对他有所偏见;他爱恨分明,嫉恶如仇。他厌恶阴险国王、不守贞洁的母亲和虚伪的臣子,但他尊敬自己的父王,爱护自己的朋友,热爱国家,关心民生,也受到人民的爱戴。他即使在装疯时语言也华丽幽默,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风度。

他是一个哲学家而非一个实干家。他那一句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那矛盾的心理。是默默忍受,还是挺身反抗?人们,包括他自己,对于死亡的惧怕让他甘于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敢面对未知的痛苦。“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他的丰富的哲思和矛盾的心理造成了他犹豫踌躇,优柔寡断的性格,而显然他同样也对自己的软弱、拖拉感到不满。

此外,他还有许多语言也富有哲理。例如,在观看大臣们酗酒纵乐的风俗中,他说“不管他在其余方面他们是如何圣洁,如何具备一个人所能有的无限美德,由于那点特殊的毛病,在世人的非议中也会溃烂。”这体现了他忧郁的性格和厌世的心理;他与罗森克兰兹的对话里说道:“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各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这体现了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他批判一些伶人只会在台上大摇大摆,乱喊乱叫,“虽然可以博外行的观众

一笑,明眼之士却要因此而皱眉。”他说“你必须看重这样一个卓识者的批判胜于满场观众盲目的赞誉。”这不仅体现了哈姆雷特的艺术追求,也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于戏剧时的态度。

莎士比亚,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伟大剧作家说过,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而《哈姆雷特》作为沙翁在英国那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所写下的作品,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当时那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作品中复仇的王子和狡诈的国王之间的斗争,映射了那个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或是暗示了当时新旧贵族之间的斗争。

而哈姆雷特,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正代表了当时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忧郁苦闷的性格,正是当时人文主义者们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中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们无奈与痛苦心情的表现。他犹豫寡断的性格,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性,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局限性。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而莎士比亚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写下这样一部悲剧的呢?我只能从作品的只言片语中揣测他当时的心境,肯定的是,他当时的内心一定是悲愤而矛盾的。他用华丽优美的语句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表达了哈姆雷特对国王和王后的不满和抗争,同时也能看出他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他想要打破什么禁锢,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他只能用自己的作品,发出对时代的呐喊,揭开这个社会丑恶和黑暗的一面,撕裂它的伪装,敲醒愚昧无知的众人。他想要告诉和他一样有着人文主义理想的人们:想要获得胜利的话,就要有像哈姆雷特那样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觉悟!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雷特的形象,正好契合了他所认为的真正的英雄形象。这一位代表着人文主义的英雄,将在舞台上永远熠熠生辉!

《奥赛罗》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难以想象,仅仅因为一个人的谎言和蛊惑,竟然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部使人心惊胆战的悲剧,让人了解到人心的复杂,和谎言的可怕。

莎士比亚创造的伊阿古这个文学艺术形象,具有一种象征意味。伊阿古就是那个寄居在人心最黑暗处优哉游哉的魔鬼的代表。

戏剧的一开始,便通过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伊阿古对职位的不满,和他自私不忠的性格,让我们初步窥探了他的内心。伊阿古对元老和对奥赛罗截然不同的说辞和两面派的表现,也让我们明白他绝对不是个善茬。虽然他的第一个计划——挑动元老与奥赛罗的斗争,因苔丝狄蒙娜的解释而失败。但接下来一连串的计谋,让人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表面忠厚诚实,实际上却是一个两面三刀的恶魔。

而事件的起因只是两件事:伊阿古副将的职位被人“占领”,而他自己却只能充一名旗官;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美满爱情,让他觉得“这好色的摩尔人跨上了我的坐骑”。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人,被这两件事刺激到,疯狂地想要报复别人,想要享受把痛苦强加在他人身上的快感。他显然被嫉妒蒙蔽了理智,全然不顾自己的事业和将来。

伊阿古精湛的谎言和对人物精确的把控能力让人心惊。角色在对话中不断强调着他们对伊阿古的信任:“他的为人是忠实而可靠的。”、“我用生命保证他的忠诚!”、“伊阿古是个忠实可靠的汉子”、“我从来没有认识过一个比他更善良正直的佛罗伦萨人。”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正直友善的朋友来看待,但他的内心却是如此阴险狡诈。这种强烈的矛盾感贯穿了整一

部悲剧,而这也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恶魔正隐藏在在一群正直坦荡的人之中。

伊阿古深知人性的弱点。这个恶魔不断地玩弄着洛德利哥的软弱和不甘、凯西奥的忠心和自责、奥赛罗的自卑和冲动。这一切都仿佛成为他一个人的舞台。他似乎是天生的邪恶魔术师,用他的魔力顺利地推动事件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凯西奥被革除了副将的职位,奥赛罗怀疑苔丝狄蒙娜的贞洁,最终也使奥赛罗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他充分地运用了语言的魔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他自己说过,他干的事全赖计谋,并不是用的魔法。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可惜的是,他的才能没有用在合适的目标上,他被嫉妒蒙蔽了双眼,他的才能也被一颗邪恶的心所掩盖了。他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但实际上,为了嫉妒而断送自己的前程,这是非常愚蠢的事。他为了一个副将的位置去陷害别人,那他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个主帅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就算拥有天大的才能,也无法发挥出来。像他这样的人最终被揭发,落得那样惨烈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而全剧的主角——奥赛罗,这位勇武爽快,正直坚定,善于治军用兵的汉子,这位在白人的世界里干出一番做为的黑将军,并没有在剧中展现出他应有的光芒。他轻信他人和冲动暴躁的弱点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而他最大的弱点,是不自信。尽管他同样信奉基督教,但他作为一个非洲摩尔人,肤色的不同和种族限制让他有所顾虑;尽管他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也只是威尼斯城邦雇佣的一个将军,他的出身使他的地位略显卑微;尽管贵族们都赞赏他的才能,信任他的品格,但一提起奥赛罗,前面总是加上“摩尔人”的修饰;尽管奥赛罗夸耀着“我是高贵的祖先的后裔”,但他又怀疑自己的“黑丑”使妻子背叛他。他悲惨的童年经历使他没有安全感;肤色的不同使他无法融入这个白人的社会;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高贵的祖先的后裔,但整天被人挂在嘴边的摩尔人的称谓,让他在潜意识产生了的疑虑和暴躁。他这种自卑的社交心理和外国人身份,成为洞察人心的伊阿古算计他的突破口;这种在内心积攒着的不安情绪,让他轻易地被伊阿古所煽动。导火线一经点燃,他的情绪便像火药一样爆发出来。满腔的怒火掩盖了他的理性,吞噬了他的爱情,也燃烧掉了他的生命。

而他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也是全剧中最精彩,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剧情。有人说是因为他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太深太真挚,使他们的爱情之间容不得一点沙子,使他忍受不了妻子的不贞,即使那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但一个真正爱他妻子的男人,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地杀死自己的妻子呢?我相信他为苔丝狄蒙娜的美貌所吸引,被她的端庄高贵气质折服,因她对他的崇拜和她那善良的品质而喜欢上她。但他的爱情仅仅建立在苔丝狄蒙娜对他的同情与安抚之上,一旦听说了她不贞的谣言,他便失去了对她的信任,甚至不肯听她的一句辩解,他的大男子主义和他高傲的心不允许妻子的背叛,而他所谓的爱也被怒火给覆盖了。

苔丝狄蒙娜这个女神般的人物的心理是有所矛盾的。她一开始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她不顾世俗规矩去私奔,大方承认与奥赛罗的爱情,与奥赛罗一同出征,患难与共。做出这般在当时环境下惊世骇俗的举动的女子,不难看出她有着坚定的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她绝对不是受人摆布的木偶;但在被奥赛罗误会时,她的表现却不能让人满意,那种新女性的形象仿佛也成为幻影。温顺的性格,出嫁从夫的理念,使她迷失了自我,成为爱的附庸,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她坚守自己的贞洁,认真地履行自己作为妻子的义务。她坚信就算给她整个世界,她也不会为此失去贞洁;就算奥赛罗辱骂她是个娼妇,她也认为都是自己命薄;就算奥赛罗杀死了她,她也为自己的丈夫辩护说“谁也没有干,是我自己。”但最终,却落得那样被丈夫杀害的下场。反而是那个说“不守贞操的女人多着呢”的爱米利娅,顶着奥赛罗的怒火,勇敢地指责他的暴行,顶着出卖丈夫的罪名,揭开背后的真相,不惜负出生命的代价。

苔丝狄蒙娜,这个可怜的女人,却总是在可怜着别人。她是莎士比亚笔下那个时代贤淑女子的化影,集那个时代女子全部的优点于己身,但也摆脱不了那个时代女子共同的缺憾,她的悲剧,是整个男权主义社会的悲剧,是那个粗暴与野蛮胜于法律的制裁的时代的悲剧。而莎士比亚也想要借助这个理想般的人物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寄托自己的爱情观,批判社会的黑暗与罪恶和人们腐朽的观念。

这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揭露了人性伪善的可怕和轻信于人的可笑,揭露了嫉妒和谎言的危害,揭露了交友谨慎和明辨是非的重要性,揭露了当时的种族歧视的问题,揭露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和男权主义的思想,揭露了暴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怪像。然而在戏剧的结尾,当罗多维科面对着这血淋淋的场景时,他说,“这样伤心触目的景象,赶快把它遮盖起来吧。”像是要把这荒唐又不幸的事件,连同这被揭露出来的丑恶一起,遮盖地严严实实,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一样。。。

《李尔王》

如果说奥赛罗的悲剧是由一个精于谎言的魔鬼造成的,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就是因为一个傻瓜而引起的。李尔王这个自负又任性的老国王所下的一道旨令,让所有人的命运从此改写。

事情的起因,是李尔王要凭女儿爱他的程度去分封国土。而这种爱的程度,居然是通过语音表达来评判的。于是,善于逢迎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得了他所有的土地,而笨拙却真诚的小女儿却被驱逐,并且,直言进谏的忠臣还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这个常年身居高位的国王,显然被他头顶的那顶皇冠给宠坏了,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染上了刚愎自用的毛病,甚至把自己看成权力的化身。“我对您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这样一句空洞、矛盾的话语居然能够让他信服。而小女儿“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的话,和忠臣直言“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干下了愚蠢的事情”无疑挑战了他作为君王的权威。而他最失败的一点,是把情感和伦理做为选拔的标准,而非能力和品质。

把国土全部拱手让人只是造成悲剧的一小部分原因,而他最愚蠢的地方,是他在失去权力后,仍然把自己当成权力的化身。但在女儿们看来,他只是个没有实权的糟老头子。而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之间的冲突,才是这个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女儿们裁撤他的骑士,因为这代表他的权力被削减。于是,他负气离开,尽管外面是狂风暴雨。

在暴雨中,他诅咒着两个女儿,甚至诅咒着这风雨——“可是我仍然要骂你们是卑鄙的帮凶,因为你们滥用上天的威力,帮助两个万恶的女儿来跟我这个白发老翁作对。”在这时,他仍把自己当成权力的化身,甚至拥有支配自然的力量——“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把,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而最终,他也因失去权力而疯癫。

但是,李尔王失去权力的过程,其实也是他成熟的过程。从一开始被他称为“傻瓜”的弄人嘲讽他“你应该懂得些世故再老呀”,到在暴风雨中他问弄人“我的孩子,你冷吗?”,再到称赞“疯子”为“高贵的哲学家”,可怜不幸的穷人们:“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替这些不幸的人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这个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封建统治者,在暴风雨中成长,蜕变成了一位仁爱而有同情心的老者。

然而,最终小女儿的死,夺去了他最后的希望,于是,这个在悲剧中成长的李尔王,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而在剧中的“傻瓜”却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在一个绝大多数是傻瓜的时代,不傻之人才是傻瓜吧。他弄人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而他在剧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随心所欲、疯疯癫癫的语言,一是作为气氛的调和剂,让悲剧中有了喜剧色彩,而他最终的死亡也许也兆示着彻底的悲剧。二是富有深刻的哲理。“正是借助了愚人,我们才听到了真理的声音。”他多次运用暗喻的手法,用一些看似不搭边的话语,揭露真相,点醒李尔,批判忘恩

负义的姐妹。“傻瓜”是一个洞察世事的凡人,莎士比亚通过描写这一角色,以一个凡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以一个凡人的口吻去批判那些滥用权力的人,取笑那些虚伪、贪婪的人。同时也发出感慨:“命运,从不给穷人开门锁。”借傻子之嘴揭露社会现象和真相,言辞间显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此外,他还为我们展现出平凡人的人性之美,宣扬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把这部悲剧放回到那个时代来看,它是莎士比亚在英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所写的。那个时候,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王权逐渐暴露了其专制的本来面目,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其资本原始积累为手段的成长把社会重新推回到了动荡不安之中,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了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而莎士比亚深切感到现实的发展同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是,他通过写李尔王的悲剧,揭露出这一时期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同情人民生活的苦难,批判利己主义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批评贵族们对法律制度的无视,道出社会的病态与秩序的混乱,他以这悲剧呼唤着理性之光,以恢复社会秩序。

《麦克白》

和另外三部悲剧不同的是,《麦克白》中的恶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恶人。莎士比亚着重描写了麦克白思想的变化历程,让人充分了解到麦克白是如何从一个英勇善战的爱国将士,一步步地堕落为权欲的奴隶,至最终被毁灭的过程。

该剧一开场,便是电闪雷鸣,女巫作法。这渲染了一种恐怖阴郁的氛围,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接下来画面一转,却是战事顺利的情景。在这里,主人公麦克白给人以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麦克白在凯旋归来的途中第一次遇到了三个女巫,而这也将是他命运的转折点。她们宣称麦克白将荣升为考特爵士,并会登上未来君王的宝座,而对他的同伴班柯说“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三个女巫所说的话,是一切事件的起因。

紧接着,女巫们的第一个预言便灵验了:麦克白被封为考特爵士。这让麦克白正视起了女巫的预言,而他所想的“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说明女巫的话已经初步起了作用。而接下来,国王对麦克白进行的重大表彰让他的贪欲开始发酵了。于是,在国王立长子为储君时,他想,“这是一块横在我的前途的石阶。”这时,麦克白已经显现出了他的野心。

而他的夫人鼓励和策划,就是使他跌入权欲深渊的最重要因素。这个狠毒的女人居然能说出会把婴孩的脑袋砸碎的话来。她深谙丈夫胆小犹豫的性格,为了把丈夫推上尊位,她不惜运用一切手段。她用激将法成功让麦克白抛下了疑虑,并定下杀死国王的计谋,又亲自布置好犯罪现场,把责任栽赃给两个侍卫。

在这时候,麦克白的良知其实还没有真正泯灭。他的内心是矛盾而冲突的。他在杀人时所幻想的悬浮的刀子,就是他内心冲突的体现。他在杀人后仿佛听见“麦克白已经杀害了睡眠”,是他的良心对他的惩罚。他担惊受怕的神情,表现他已经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

但杀戮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止了。他作恶的行为虽然使他良心不安,但却给了他国王的尊荣。要知道,一个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他巩固。”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被权力这罂粟花蒙蔽了双眼。他一面感叹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折磨得没有一刻平静的安息。”一面为了巩固统治,让刺客去杀死一切会阻碍他的人。当班科的鬼魂出现时,他已经疯狂了:“去,可怕的影子,虚妄的挪揄!”他盯着虚无,双手挥舞着空气,苍白的脸色显示出他内心的无比恐惧。而这个时期,也是麦克白的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而当女巫们第二次出现时,也是他的良心完全泯灭之日。女巫们告诉他:你要留心麦克德夫;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他;不用害怕被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

冲着他向着邓西嫩高山移动”。而这样的“免死金牌”,也让他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将麦克德夫的妻女全部杀害,用暴政来统治百姓。“要是有谁嘴里提起了一句害怕的话,就把他吊死。”“我的习惯于杀戮的思想,再也没有什么悲惨的事情可以使他惊悚了。”而最终,他也因失去民心,被贵族们联合英国攻打,在战争中死去。

莎士比亚用这样的一部悲剧,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腐蚀。正是野心,让本来有着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的麦克白,变成了百姓唾骂的对象。而剧中的女巫则是命运的化身,女巫们用模棱两可的话语激起了麦克白的野心,她们引诱他,给他希望,许他未来,但最终又抛弃了他。麦克白的悲剧告诉我们:命运是多么反复无常!它通过控制人们的欲望,让他们走向既定的结局。

上一篇:技能大赛辅导总结下一篇:申请施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