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2024-08-14

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共6篇)

篇1: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

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

--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需求;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差距缩小;

--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走出去”战略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内涵,主要是“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逐步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回落到35%左右;二是扩大国内消费,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是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为传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仅要看工业比重的提高,更要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刻意追求每个地区的工业化比重。

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要把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国策,为充分就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创造平等的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

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

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

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推荐]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

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

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

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篇3: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

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 也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软件产业的发展, 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而且关系到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同时, 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 增强国防实力,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 进一步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特编制本专项规划。

1“十五”回顾

1.1 主要成就

(1) 产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

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软件销售收入由“九五”末期的593亿元迅速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 900亿元, 年均增速高达45.7%;出口额由“九五”末期的4亿美元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5.9亿美元, 5年间增长了近9倍;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江苏、杭州、济南等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天津、大连、深圳等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集聚区;2005年底, 软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 软件产业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2) 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产品有所突破, 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应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制造业领域所需嵌入式软件中, 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在税务、电信等行业大型应用软件方面, 国内企业已取得一定优势。

(3) 骨干企业不断成长

“九五”末期,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仅73家, “十五”末, 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已有299家, 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已达29家, 并首次出现了超100亿元的企业。“九五”末, 通过CMM3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仅有2家, 到“十五”末期, 通过CMM3以上评估企业达到237家, 其中通过CMM4评估企业达40家, 通过CMM5/CMMI5评估的企业达29家, 国内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4) 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发[2000]18号文件) 、《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 (2002-2005) 》 (国办发[2002]47号文件) 的颁布实施, 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不断加大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 积极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 使我国软件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业服务平台逐渐完善, 推动了基地内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外包业务的拓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 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1.2 主要问题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 产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核心技术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核心软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 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和企业规模偏小, 未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 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不合理, 缺乏龙头企业, 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 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偏差;支持产业公共技术开发、风险投融资、海外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制约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市场环境仍需完善, 软件潜在市场巨大和现实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依然存在。

2 未来发展形势分析

2.1 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 软件技术将呈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的趋势, 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网络化趋势改变应用与技术模式。信息技术正处于“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期, 网络化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展趋势。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 新一代软件将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可信化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软件层次越来越复杂, 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以服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服务质量保证等为核心的高可信技术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采用新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可信的基础软件平台及应用软件, 提高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化趋势改变软件产业格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类软件产品以服务的形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成为可能。未来绝大部分应用都将通过Internet提供服务, 软件服务化将在绝大部分应用软件中普遍实现。软件服务将使目前的软件授权、开发、维护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软件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工程化趋势推动复用技术和构件技术发展。网络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使得软件更加复杂, 开发难度增加, 充分利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工厂化生产。未来大部分软件开发和部署将以复用和构件技术为基础来实现。

体系化竞争加速软件平台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计算应用的不断拓展, 分布、并发的复杂应用, 以及互通、互联、互操作的应用需求促进功能更加丰富、屏蔽操作系统具体特性的中间件等支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软件平台体系, 软件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发展成体系竞争, 软件平台体系将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各种应用的支持基础。

2.2 市场趋势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软件产业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到2005年市场规模已达8 239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业发展更为迅猛, 2005年其市场规模占整个软件市场规模的74.1%。此外,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嵌入式软件发展也较快。

未来几年, 全球软件市场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率, 其中软件服务业增长率将高于软件产品市场增长率, 到2010年整个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8万亿美元, 届时软件服务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软件产品市场规模仅为3 800亿美元, 其中系统软件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尤其是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增长幅度会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 我国软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额已达到3 900亿元, 其中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达到1 834亿元, 占软件产业全部收入的47%。预计“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3 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1) 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 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 并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产业将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 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18号文、47号文等优惠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以及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 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好, 同时, 创新型国家、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为我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将有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

(2)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软件产业核心技术仍将受制于人, 导致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短时间国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仍处于劣势;软件服务未能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产业体系, 低估软件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 以及软件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3“十一五”发展思路与目标

3.1 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想, 加强产用结合, 做大产业规模;促进自主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完善发展环境,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用结合, 做大产业规模。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目标, 培育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营造良好的应用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软件产品和系统, 提高自主软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加速国际化进程,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大力发展软件外包, 做大软件产业规模。

促进自主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以企业需求为主导,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完善市场环境, 促进软件产品应用, 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建立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 吸引和培育领军人物和实用人才, 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核心基础软件的研发, 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水平, 增强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加大建立从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各类应用软件到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的国产软件产业链的力度, 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中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 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相结合, 形成顺畅的软件技术成果和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化渠道和良好运行机制, 保障国产软件、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健康发展。

完善发展环境,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法制化建设, 力争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 推动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进一步改善投融资、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环境,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发展目标

(1) 市场目标

软件产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2010年突破10 000亿元大关;软件出口超过100亿美元;

(2) 结构调整目标

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在软件产业中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 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

(3) 技术创新目标

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 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 并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 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占国内市场65%以上;

(4) 人才队伍规模目标

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达到230万人左右。

4 发展重点

4.1 基础软件

以我国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 加大对自主基础软件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面向网络应用环境的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办公套件和开发环境及其它基础类工具软件的开发应用, 尽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技术, 提升国产基础软件成熟度。

4.2 信息安全软件

继续保持在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等领域的优势, 大力促进高端产品发展。研制安全基础软件产品, 推动包括安全管理、内网监控、外网防护等信息安全防护软件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 提高国产软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市场份额, 逐渐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3 行业应用软件

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电子制造和农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远程教育等领域行业应用软件, 提高国产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4.4 嵌入式软件

面向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 积极开展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 继续加大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推动整体跨越与自主创新的实现, 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5 软件服务

以全球软件服务与外包转移为契机, 加快建设国家软件服务与外包公共支撑平台, 积极打造软件服务与外包国家公共品牌, 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大力培育服务人才, 扶持骨干软件服务与外包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与外包产业, 扩大软件服务与外包在软件产业中的比重, 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

4.6 数字内容处理

积极发展益智健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产动漫和游戏软件等数字内容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互动融合,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4.7 智能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促进中文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人性化技术发展, 形成面向智能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及产业竞争能力, 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5 政策措施

5.1 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47号文件, 积极推动产业政策的法制化工作, 加快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软件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 加大政府采购法的执行监管力度, 完善软件采购政策措施, 扩大国产软件的市场空间。

5.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保障发展所需资金

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 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依托国家相关重大工程, 通过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跟进投资的引导示范, 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软件产业的支持。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积极为软件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5.3 整合部门资源, 实现重点突破

改变目前各部门分散投资的现状, 以建立和完善相对完整的国内软件产业链为目标, 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不同层次上统一支持重点, 增进部门共识, 统筹部门资源, 优化软件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 形成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 重点支持产业链薄弱环节, 加快软件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保障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5.4 加强人才培养,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进一步建立健全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 重点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软件人才。加快建设和发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较为合理的高级、中级和初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建立企业产品的培训认证服务, 引导企业开展人才培训的积极性, 加大企业认证的社会认知度, 推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软件人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制定激发人才创造才能的奖励政策和分配机制, 提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创造有利于软件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

5.5 完善软件标准体系, 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

“十一五”期间, 要紧密围绕我国自主的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工具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并参照国际标准, 适时开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继续积极推进我国软件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 鼓励和支持国内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软件标准的制定、交流与合作。

5.6 建设公共技术平台,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篇4: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和精神,我刊将分两期刊发。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有关要求,编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机遇与挑战

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开辟了崭新的路径。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快速形成。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抓住生物科技发展的机遇,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战略产业加快发展,对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1.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进入新世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体细胞克隆、干细胞、基因治疗、生物芯片、转基因动植物等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新兴生物产业群蓬勃发展。2005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达到600多亿美元,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11%;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公顷,10年间增长了50倍。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进入临床试验,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经批准正在进行试验。同时,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

2.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生物科技革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资源、新手段、新途径,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有效缓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健康、食品、资源等重大问题,生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产业将逐渐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3.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各国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布专项政策,成立专门机构,加速培养和吸引人才,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在知识密集区域集聚化发展,努力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

(二)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需要。有助于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有助于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2.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大力发展一批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新品种,加速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产业化应用,是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3.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加速生物制造技术在高消耗、高污染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既有利于减少我国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又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1.我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2005年,全国生物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约2000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2.我国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万份农业种质资源,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资源、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我国面临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我国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虽然我国生物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等扶持政策,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介体系不完备,高素质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建立;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生物资源流失和外来物种入侵比较严重,生物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使生物产业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基本原则

1.自主创新,国际合作。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2.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产品,构建较完善的产业链,加快做大做强;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前沿生物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实现产业化。促进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培育生物产业区域增长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

3.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支撑平台。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初步形成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开发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形成8个产值过500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生物产业出口额显著增加。

篇5: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年5月)

本思路是编制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基础,着重分析提出“十一五”及到2020年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举措,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十一五”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五”计划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将达到1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为12.1:54.2:33.7,同时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水平加速提升,预计“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36.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8%和29.4%;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预计2005年我市的城市化率将达到或超过45%的“十五”预期目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加快向生产力转化,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稳步提高,预计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12030元和5314元,城镇就业保持较高水平。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未能根本解决,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仍需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城市化水平偏低;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制约影响加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南通发展面临的机遇

未来五年,南通将面临着得天独厚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对外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将使我市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

二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我市加快实施江海联动开发战略,特别是随着洋口、吕四港区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海港开发建设步伐将明显加快,我市潜在的资源优势将迅速向现实的竞争优势转化。

三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实施,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人文资源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精神,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四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我市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十一五”期间南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进入“十一五”,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企业面临着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更为紧迫。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除了上述共性的挑战之外,“十一五”期间南通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周边城市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城市间的竞争压力加大;加之受人均GDp等一些均量指标偏低因素的制约,我市实现全面小康、担当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和融入苏南面临着较大压力。

二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城乡差距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快;加之市域内南北之间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压力较大。

三是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影响将会加大。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依托江海、崛起苏中、接轨上海、融入苏南、走向世界、两个率先”总体思路,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争当江苏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 和构建和谐南通为总体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线,以江海开发为主战场,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南通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江海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的开放型宜居城市。

(二)基本方针

1、坚持以跨越发展为主题。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保持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促进全市经济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实现跨越发展。

2、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线。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3、坚持以江海开发为主战场。加快推进江海联动开发,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充分利用民资,把沿江、沿海地区建成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区。

4、坚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科教兴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与活力。

5、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加快富民步伐,提高全民素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展目标

初步考虑南通市“十一五”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4年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2600亿元(年均递增率在13%左右,不考虑物价因素)和4000美元,全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达到目前发达国家水平。

担当江苏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到2008年全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主要指标,2009年全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到2016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融入苏南经济板块,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具体指标将在编制规划纲要时研究提出。

三、“十一五”期间南通需要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一)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由“低”到“高”的转变,即产品由低端向高端、附加值由低到高、产业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猛攻工业有效投入,坚持量质并举,以质带量,以增量带动存量,在不断“做大”工业规模的同时,切实解决工业“做强”的问题,把南通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结构优、水平高、效益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主要措施:

一是努力发展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级。

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升级做大纺织、服装、机械、轻工等传统特色产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大力发展电力能源、精细化工、船舶修造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做大工业规模。

四是积极引导石油化工等适宜布局的重化工业项目落户南通,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未来新的主导产业。

五是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着力培育若干大的产业集群,培育若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产业竞争力。

六是引导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率。

2、以现代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服务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由“慢”到“快”,解决“做大”的问题,以适应生产生活需要。主要措施:

一是构筑大交通、大港口、大市场,发展大物流。

二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技术、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行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是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扩大规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解决“做优”的问题,重点扩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主要措施:

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三是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四是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五是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六是加大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力度。

(二)关于推进江海联动、积极拓宽经济增长新空间

实施江海联动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快推进、实施LNG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切实加快洋口、吕四两大海港和沿江港口的开发建设步伐,联动发展临港产业,统筹规划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沿江、沿海的产业集聚度和江海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主要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江海港口开发建设。充分利用“黄金海岸”,加快洋口港和吕四港开发,建设一批大型深水泊位,形成多组式江海港群分布格局;对现有沿江港区挖潜改造,调整布局,扩大规模,建设大吨位深水泊位;着力提高港口通过能力,把南通港建成年吞吐量超亿吨的江海大港,到2006年,南通港口年吞吐量达到1亿吨,到2010年,全市万吨级以上泊位争取达到50座,港口年吞吐量争取逼近2亿吨。

二是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加快推进临海港口工业区建设,以建设大型石化和冶金基地为目标,联动发展重化工业,积极发展化工、钢铁等前道原材料加工,与沿江重化工业的后道加工形成产业链;大力发展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业,拉长产业链,把南通建成亚洲一流的船舶修造基地;加快发展电力能源工业,加快实施华能三期工程,加快实施和推进如东液化天然气及风力发电、启东大唐电厂等项目,把南通建成长三角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发展壮大粮油加工业,建设大型粮油储运与加工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区域物流为重点,面向长三角,辐射苏中苏北,建设现代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三是科学整合、整治沿江岸线。整合狼山港区工业企业占用的岸线、狼山风景区内临时工业建筑占用的岸线和江海港区一般加工项目占用的岸线;整治新开沙夹槽和如皋中汊下段;深化对泓北沙、横港沙和新通海沙的研究,争取整治形成新的深水岸线。

(三)关于加快两个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1、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提高全市技术创新能力,切实解决科技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偏低等突出问题。主要措施: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筑具有南通特色的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二是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是发展科普事业,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五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构筑人才高地。

2、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十一五”期间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和完善资本、技术、人才、产权、土地等要素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着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有效地保障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设。

(四)关于建设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十一五”期间,我市必须着力推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建设,切实解决私营个体经济总量不大,单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偏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高新技术行业占比小,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大提升。主要措施:

一是营造宽松、平等的政策环境,在行业准入和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民间投资以与其它投资类型一样的待遇。

二是积极为企业引智引技搭建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致力于开发或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竞争力。

三是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更多市场覆盖面广、竞争力强的自主知名品牌。

四是鼓励成长性高、发展快、潜力大的骨干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培育数家能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五是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海外上市融资,与外资企业嫁接,特别是与跨国公司配套合作,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互动发展。

(五)关于重返江苏外向型经济第一方阵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外向型经济,切实解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低、加工贸易占比大、出口市场覆盖面不广、外商投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等问题。主要措施:

一是在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总量的同时,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附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过来;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扩张和软件产业外包的机遇,大力吸引国际服务企业。

二是进一步办好国家级、省级开发区。

三是鼓励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

四是在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注重发展一般贸易,培育自己的出口品牌,注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注重提高外贸效益,努力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加大对外劳务输出。

六是加快接轨上海步伐,借助上海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南通对外开放的水平。加速推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与上海、苏南的全面对接;积极推进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兄弟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引导和推动企业层面加强产业、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交流。

(六)关于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十一五”期间着力解决社会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质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机制改革亟需深化等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事业体系。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提高人的素质。重点是整合高职教育资源,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通过突破薄弱环节,把南通的教育事业做强,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调、基础教育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的发展格局。主要措施:

一是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南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着力办好南通大学。

四是加快构建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六是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七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办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着力解决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差距大、文化产业规模小等突出问题,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主要措施:

一是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二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壮大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建设大型文化活动场馆和乡镇文化站,加强社区群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

四是大力整合博物馆资源。

3、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着力提高公共医疗水平。着力解决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主要措施:

一是继续深化和完善卫生改革,整合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逐步形成社会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卫生工作体系。

三是着力推进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四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四大系统建设。

五是有序放开医疗市场,加快发展非公医疗机构;加强医政管理,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和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着力提高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市民体质。以办好省十六运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竞技体育优势,加快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主要措施:

一是建设完善大型体育场馆,举办好省十六届运动会。

二是建设社区全民健身点。

三是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5、巩固发展计生事业,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求突破,形成计划生育奖励扶持体制健全、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真正到位的发展格局。主要措施:

一是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政策,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社会保障机制。

二是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努力降低出生婴儿发病率。

三是探索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新路子,逐步形成有效的管理服务体系。

(七)关于加速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根据“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中心城市不大、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至“十一五”末,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达到80%。

1、突出发展中心城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一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调整市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新城区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加速城市现代化,着力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二是加快发展卫星城市,到“十一五”末,县(市)城镇争取有二分之一达到30万人口的规模,其余确保超过20万人。

三是有序发展重点中心镇。遵循“择优培育”的方针,到“十一五”末建成一批人口规模5万左右、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重镇、商贸流通集镇、文化旅游名镇。

2、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有序引导空间开发。合理划分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控制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和灰色区域;市域逐步形成“122”空间发展轴,即一条沿江开发带动轴,两条江海(通洋、通吕)联动V型轴和两条(一条依托盐通高速公路及新长铁路,另一条依托沿海高速公路)南北辐射轴。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实行差别化竞争,推进北部区域加快发展。海安:放大交通枢纽效应,大力发展站场经济,构筑海安经济腾飞新平台;如皋:以如皋港开发为核心,实施沿江开发,实现如皋经济新飞跃;如东:加快洋口港开发,倾力打造由港口板块和临海工业板块构成的沿海经济带,使之成为引领如东经济腾飞的龙头。

3、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生产与生活条件。

一是着力推进区域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在城市以提高供气质量和供电量为重点,在农村以推进区域供水、提高饮水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城乡水、电、气供应能力。

三是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公交网络,增加公共停车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出行的快捷、舒适程度。

四是全面推进城乡重要河道清淤整治,改造农村危桥。

五是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八)关于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把资源、环境约束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和动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1、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着力解决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无序利用等突出问题。主要措施:

一是根据空间功能区划,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和项目用地门槛。

二是严格按国家制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审批建设用地,提高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

三是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全面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四是结合人民防空,统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五是通过挖潜、清理、调整、置换等办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对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整理力度,有效增加土地供给。

2、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森林覆盖率较低、环保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主要措施:

一是制定并实施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二是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绿色屏障和绿色通道。

三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的差异,分别制定不同的区域和产业环境准入门槛。

四是建立保护环境的市场化机制,从循环经济建设、排污权交易与环境经济制度创新及政府与企业环保投入机制构建等方面,设计南通保护环境的市场化机制。

3、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资源消耗大、再利用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加快建立循环型经济体系,在微观上,以清洁生产、资源的减量使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为主要途径,建立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和循环型服务业;在宏观上,以绿色消费为最高目标,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建立循环型社区和循环型城市。主要措施: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引进利用,推广应用循环技术,降低资源消耗。

二要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

三要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提供保障。

(九)关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富民步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加强城乡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1、扩大城乡就业。

一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和机会,扩大就业容量。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第三产业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进一步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机制;完善市场信息网络;鼓励规范发展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就业培训。

三是统筹城乡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有序流动就业,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及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努力帮助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就业。

2、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是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政策等措施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通过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和建立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三是积极鼓励民众自主创业,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

四是进一步落实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要素及财产性收入。

五是健全公平分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做好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3、完善社保体系。

一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构建面向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紧做实我市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完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目标,加快发展个人自愿、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社会养老事业,努力化解人口老龄化矛盾。

二是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保体系。力争在全市建立起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大部分农村居民都能够享有大病医疗保障;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是加大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社保基金新的来源渠道;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4、加强社区建设。

一是健全社区组织网络。

二是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三是美化社区环境。

四是加强社区治安建设,创建平安社区。

5、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南通”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平安南通”建设。

三是积极打造“诚信南通”。

6、加强城乡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应急信息与预警系统。

二是建立城市应急中心与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

1、综合运输工程:苏通大桥、长江大桥二桥、沪崇苏通道、沿海高速公路、洋口港开发、吕四港开发、通沪铁路南通段、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兴东机场改扩建工程等。

2、能源建设工程:启东大唐电厂、如东LNG燃气电厂、华能三期、如东80万千瓦风力发电和启东风电等。

3、水利工程:城市防洪工程、骨干河道整治、新通海沙整治开发、横港沙开发整治、如皋沙群整治、新开沙夹槽整治、长江北支整治灌排配套工程等。

4、信息化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工程、南通移动3G网新建、移动GSM网扩容等。

5、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污水达标排海管道工程、如皋垃圾资源利用(发电)工程、南通市污水处理扩建工程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br>

6、科技创新体系工程:综合孵化器项目等。

7、城市建设工程:西北片区域供水工程、启海区域供水工程、各大立交连接线工程、市区道路建设及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等。

8、社会事业工程:南通大学城、南通市图书馆新馆等。

篇6:双清区“十一五”规划思路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计划四年中,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投资和消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重大进步。

1、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GDp达10.53亿元(2000年GDp66203万元),年平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例为13.4:40.6:46.4;进出口总值1492万美元,其中出口1086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86万元(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4万元),平均递增1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2000年零售总额80418万元),平均递增10.6 %;财政总收入8014万元,(2000年财政总收入5270万元)年均增长11.1%。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通车;邵阳-南山220千伏安送电线路和邵阳五里牌至檀江110千伏安送电线路,白马工业基地,水电路三通及村村通电话,移动电信覆盖率100%,通乡通村公路进一步改善,泥湾防洪大堤峻工,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3、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区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新型城乡卫生体系;人口出生率12.67‰,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7.62 %。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4、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居民纯收入7398元,年平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73元,年均增长13.2%。

5、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住房、医疗、人事劳动、财政、投资、社会保险等方面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为我们充分利用外部可流动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上升期,沿海一些产业正在向内陆转移。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公路的建成,邵阳大道、大兴路、建设南路、邵水东路即将开工,大大改善了双清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逐步深入,民营企业方兴未艾,双清工业中心地位日益凸现,专业市场、专业街提质改造,商品流通幅射半径拉长,正焕发出发展的强大活力。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兴工活市、扩城富农、开放带动、科教领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生态农业优势,工业大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突出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招商引资,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把双清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区。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至2010年,全区GDp达到21.6亿元以上(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 12%。其中一产业平均增长5%左右,二产业平均增长 13%左右,三产业平均增长11%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平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2.7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年平均增长11%。──经济结构。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45.4:45.9。——对外开放。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4859万元,年平均递增18 %,其中出口达到4616万元,年平均递增22 %,实际形成以纺织、发制品、生物医药、玻璃为主要品种的出口基地。──社会进步。预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增长控制在7.5‰左右,201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0.5万以内。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城乡卫生、文化、体育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8%和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城镇居民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2010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生活富足,保障健全的和谐社会。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实施“兴工强区,扩城富农,开放带动,科教领先”的发展战略。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效益农业为突破口,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做好“加工、流通、服务、劳务”八字文章,走城郊特色休闲农业之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面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白马田放心蔬菜基地为龙头,建成以石桥、城东为重点的3000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二是以云水、渡头桥为重点的牲猪、肉牛养殖带;三是打造“高崇”品牌葡萄,建成高崇山、渡头桥10000亩无公害葡萄产业带;四是以莲荷、芹菜为中心3000亩花卉苗木产业带;五是建设以肥田、砂塘等村连片5000亩莳菇、莲藕产业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宝庆肉联有限公司、邵阳紫华纺织品公司、西部牛仔宝庆食品厂、邵阳甾体激素公司、智迩康乳业公司、华湘米业有限公司家宝竹木制品厂、金工板业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唐人神集团、中富植物油脂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培育2-3家企业成为省级规模龙头。──开发休闲农业,建设“城市的后花园”。以长木、东郊渔场、绿洲莲荷村为示范,集郊游、休闲、健身、购农产品为一体的乡村休闲中心。──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一要抓好农民工培训;二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有效、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三是引导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

2、以工业为主导,重振工业雄风 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好的优势,突出抓好造纸、机械、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着力培植人员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微肥生产三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甾体激素、锂离子电池、滑轨调角器、63cy轴向_柱塞泵、高档文化纸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工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结构效益,质量品牌,人才兴工”的四大工程,力争形成新的产业规模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培植优势产业链和优势企业。做大以汽车零配件为主的汽车工业;以液压件和达力电源为主的装备工业;以化纤、皮革为主的轻纺工业;以精细化工、农药化肥、造纸为主的化学工业;扶强优势企业,重点培植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产业链延伸。──以工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成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精心打造4.5平方公里核心园区,引进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企业,形成群体规模优势的产业。

3、加大提质力度,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结合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教育、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业。──商贸流通业。对已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集散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加以培育,积极推进连锁经营、超市经营和仓储物流业。──产业服务业。扶持支柱产业,区域特色产业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形成体系的中介服务、信息服务、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培训、业务代理等机构,大力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教育文化和社区服务业。

4、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 加大政府信息中心的建设投入,通过政府上网,发展电子政务,推动企业上网,实现资源共享,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二)围绕“扩城提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强化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市分布格局,综合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高效聚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建设商业步行街、邵水东路沿江风光带、水府庙到双清公园沿堤风光带、紫薇博览园;启动佘湖生态公园建设,协助加快佘湖新城建设。──小城镇建设。高崇山镇和渡头桥镇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的思路,搞好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小城镇扩规升位,运用市场机制盘活集镇存量土地,在以土地生财,以市场聚财上大做文章。──城、乡基础建设。加快邵阳大道和大兴路的力度,争取邵石南路、进站路、龙皇路尽早开工建设。启动财神路,加快乡镇村公路建设改造,力争“十一五”末达到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目标。

(三)加快体制创新,建立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政府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

2、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完成粮食企业、供销企业的改制工作。推进教育、环卫、卫生、文化系统的改革。

3、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中介体系,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发展民间投资公司、典当行业。

(四)推进科教领先,增强创新能力

1、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促进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鼓励有才干的人员以技术、专利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业服务,积极培育知识型的企业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

2、探索建立在扶持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投融资机制。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重点办好昭陵实验学校、高崇山中学、渡头桥中学和东塔小学,形成名校品牌优势。完成D级危房改造。

(五)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加强资源保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六)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

1、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的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

2、努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上一篇:党十九大观后感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