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2024-08-12

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七下整册是进行区域地理学习,以区域为主线进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设计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相关的教学资源,设置恰当的活动,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反思整节课,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

本节课重视学生读图记图能力的培养,从图中得到有关亚洲的位置、范围、面积。而且能够从地形图上掌握亚洲的重要地形区,由教师引导、分析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以及对河流分布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尊重学生

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如有关亚洲的世界之最,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和自己掌握的知识说出来.采用竞赛方式,看谁知道的多,说的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学会表述和倾听,在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

三、创造和谐氛围,适当运用鼓励性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和系列活动,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表现机会并给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一、在分组引入竞赛机制操作中,应引导本组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不能只顾本组一两名主动性强的同学参加,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

二、在组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时,感觉到有点易放难收。给了学生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学生的发散思维极强,气氛也很热烈,不能很适时地做出总结、点拨。

篇2: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亚洲》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我为同学们播放了《亚洲雄风》,学生们伴随着豪迈的歌声,很投入地欣赏着亚洲壮丽的山水风姿,我顺势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你知道世界陆地表面的最高点在哪吗?最低点呢?死海上人为什么一动不动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你理解“滚滚长江东逝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的含义吗?)课堂立即活跃起来,学生流露出来了对新知识的渴求,很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2、在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目标(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的认知和追求,我还关注了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班级六七十名学生在个体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本节课问题的设置上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海陆位置的描述)结合,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很有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会让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人材。(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第 1 页 本节课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分区地理的第一节,因此在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在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特征时,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等方面入手,例如:我引导学生从亚洲的纬度位置(0度--北纬80度)结合以前学习的五带知识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很快答出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这一结论是应是分析亚洲复杂气候的基础。学生真正地发现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会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很自然地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会由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推测当地的气候特点,由地形特征认识当地河流的流向。从而知识成体系,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提高。

篇3: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 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 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 教学经验的多少, 教学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必然使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 “同课异构”就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 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虽然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很常见, 很多教师参与了这一活动, 但是较多的同课异构活动流于形式, 没有发挥起独特的功能。

问题1:一些学校举办的优质课评比活动, 只注意评比结果而忽视这次活动能否给老师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当优质课上课结束后, 一般都是任教老师先讲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和自己的体会等, 然后是领导总结发言, 最后就是活动结束。

问题2:一些学校要求同课老师之间互相听课, 其实也是一种同课异构, 但听课老师们往往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听过就算任务完成。即使上完课后有评课这个环节, 但听课老师一般都以客话套话为主, 很少有实际意义的评价。

那么这些同课异构活动为什么对老师们的教学几乎没有帮助呢?关键是这些老师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教学反思。

二、同课异构中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首先,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不会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善于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 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 其结果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为什么有的教了20年的老教师却比不上只教3年的年轻教师, 就因为老教师只有经验的增长而不加以反思, 他的教学水平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其次, 凡善于反思, 可以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 一旦教师熟悉教材, 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 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 开展教学反思,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 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 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目标,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最后,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起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可不断发现困惑, “教然后而知困”, 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 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 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 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 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三、同课异构中的教学反思策略

那么如何对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2011年12月初, 本区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 上课的内容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下面以其中A老师和B老师所上的课为例, 从三方面谈谈同课异构的教学反思。

(一)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同中存异

一般认为, 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才看到, 对同一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 这里有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 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然后才是“求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 知识结构清楚, 层次分明。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的基础, 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以下是A老师和B老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分类的讲解过程:

案例1, A老师 (部分导学案) :

【先学尝试———自主学习识灾害】

自学教材P107“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

A.今年2月11日, 萧山一纺织厂厂房发生火灾。

B.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C.今年10月以来, 东南亚洪涝肆虐, 泰国首都曼谷全城告急。

D.2010年上半年, 我国西南五省市遭遇严重旱灾, 1807万人饮水困难。

2.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____灾害、____灾害、____灾害、____灾害。

案例2, B老师 (教学片段)

教师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 大家看过2012这部片子没?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电影当中呈现了哪些灾难呢?

学生集体:火山喷发、海啸、地震, 等等。

教师:这些事件我们在地理上把它总称为自然灾害。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最后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那么同学们, 什么是自然灾害呢? (PPT呈现“什么是自然灾害”)

学生: (沉默)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07页自然灾害的概念。 (PPT呈现自然灾害定义, 其中“地球表层”和“生命财产”用红色字体)

教师:请问发生在大西洋中部的地震是不是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集体:不算。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集体:因为没有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教师:按成因与发生过程, 可以大致把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请大家把发生在2011年的自然灾害事件分类。 (PPT呈现自然灾害分类)

从上面两位教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和分类的讲解过程可以看出, 案例1中的A老师把这一知识点简单化处理了;而案例2中的B老师则是按传统的讲解方式把这些内容讲解了一遍。这体现了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不同的理解。从中可以注意到两点:

首先, 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情。很明显, 两位老师对学情的把握是不一样的, A老师已经在本校任教多年, 对学生的知识水平, 自学能力都比较了解。B老师是外校来的老师, 对学生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只了解个大概, 这样就出现在对知识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到位。因此, 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备”的就是学生, 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其次, 树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满堂灌”、“填鸭式”、“满堂问”的教学方式。A老师在处理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等基础问题时, 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 对其中的关键词则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再点出来, 真正实现了“选学后教”的教学理念。B老师对这些概念、分类的处理则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 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学生累, 老师也累。都说现在的老师教学压力太大, “台上讲的激动, 台下一动不动”。如何才能解放老师, 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一线教师都知道, 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被动地学习 (看看小学生和初中生作业要做到多晚就知道了) 。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全部的课堂放手给学生, 则可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开始,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循序渐进, 最终把全部课堂还给学生。

(二)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各显神通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往往对教师的触动较大, 也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方法是水, 内容是山, 应以内容为主导, 选择方法。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呢?

A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所谓小组讨论教学法,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 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 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 它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从A老师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看出, 对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应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讨论应该“先自主, 后合作”。

小组讨论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要做到讨论的有效性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很多老师给出讨论问题后就要求前后四位同学开始讨论问题, 五分钟后派代表发言。而事实上, 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讨论结果, 同学没有单独思考问题就进入了讨论环节, 不能形成了自我的观点, 而且在这五分钟的讨论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不在讨论问题, 而是在讨论谁来代表发言。很明显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 老师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

看以下教学片段 (把全部同学分好小组后) :

教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所在小组的材料,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导学案上。

学生: (开始低头思考, 写答案)

教师: (4分钟后) 好, 现在每个小组内部交流。

学生: (开始热烈讨论)

教师: (在各个小组间来回走动观察, 倾听)

A老师在分组分好后, 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答案, 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碰撞各自的观点, 吸收别的同学的观点为自己所用。这样安排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又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性, 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积极营造讨论情境, 设计有探究性问题。

根据材料1, 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的说明, 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 结合教材及图例, Ⅲ处虚线范围为我国的____地区, Ⅰ为____和____地区。 (为读图填空题, 中国地理区位的判断。)

第二, 根据图示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 可以推断, 正常年份雨带推移到Ⅱ位置大概是____月份。结合教材, 该地为我国的____地区, 因雨带的停留, 出现____天气。 (为推断题, 要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才能解答。)

第三, 该流域内降水出现明显异常, 雨量偏____。进一步思考:这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问答题, 从数据中分析该时间段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 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理解规律, 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得出答案。情境可以是新颖的, 问题可以是渐进的, 答案则是丰富多彩的。讨论话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 需要教师有较深厚的功底。一个好问题, 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发散开去, 从自己的角度与同学交流, 而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和灵感被调动起来, 新的感悟和思考也就呼之欲出, 讨论呈现丰富态势。

所以说, 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勾引挑逗”得灵魂出窍, 思绪泉涌。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设置讨论点。

3.老师不当头不当尾, 重在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 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的观点, 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 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老师在整个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 一直在各个小组间走动, 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 关注学生。在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时, A教师尽可能少“言说” (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理解, 作出评价、分析、批判) 。而当出现游离主题的“话外之音”的时候, A教师就应该及时识破并予以纠正。

如在讨论材料3围湖造田, 破坏植被这两种做法使湖泊、植被的哪些功能减弱了?有学生提出植被破坏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变暖时, A老师就讲了一句“全球变暖是植被破坏的一个后果, 但围湖造田也有这个后果吗?注意题目中‘这两种’三个字。”同学们立即再次审题, 发现这样的回答确实离题了。

4.注重首尾照应, 归纳提升。

讨论之后, 学生发表了观点和看法, 但有时, 这种观点和看法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 是浅层次的。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分散的、稚嫩的回答给予归纳, 一方面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系统总结,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做到钻研教材而不盲从教参、书本, 能娴熟地纠正错误、补充疏漏、阐明疑难, 整堂课的主干知识才能明朗清晰地呈现出来。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最后得出:从以上四则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导致淮河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有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四大方面。而老师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了“来水异常多, 排水异常慢”的提示, 从水的“来”和“排”两个角度归纳了淮河洪涝严重的原因。在学生原有的自我小结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归纳提升。可谓“一语点睛”, 学生心里“一下敞亮”, 课堂教学也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与层次。

B老师采用的实验法 (部分导学案) :

『洪涝成因的探究』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实验, 完成相关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结论:洪涝的成因归纳

B老师把实验模型放在了教室中间, 同学们以模型为中心围成一圈。第一个实验由B老师自己操作, 由学生观察, 得出结论———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第二个实验开始都由学生操作, 随着一个个实验的进行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得出了影响洪涝形成的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等因素, 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而且学生完全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并不多见, 而B老师运用她的智慧和对本节课的理解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非常实用的实验模型加以操作, 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中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很高, 在课堂上, 学生踊跃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推翻自己的观点后重新寻找正确思路。有舌战、有参与、有任务, 那才是真讨论。而在最后几个实验过程的片段是这样的:

(学生甲演示, 其他学生观察, 演示完后请回答)

教师:河流下游流量有何变化?河道内有何变化?

学生集体:甲河流流量小, 乙河流流量大。河道内泥沙淤积。

教师:为什么甲河流流量小?

学生集体:甲处有海绵, 海绵吸水。

教师:海绵相当于哪一类地理事物?

学生集体:植被。

教师:为什么?

学生集体:植被具有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教师:假如我把河道两岸的植被都砍伐完, 那么下游地区会如何?

学生集体:水土流失, 进入下游河道, 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学生集体:砍伐植被易引发洪涝灾害

教师总结:洪涝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 地形、气候、流域地貌、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我们可以把洪涝的形成因子归结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PPT呈现) 在活跃的课堂里, 学生突破思维束缚, 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提升了“幸福指数”。

A老师的小组讨论法和B老师的实验法都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 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为乐,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因此,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面向全体学生, 使用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出现, 通过对这些不同方法的探究, 可以大大优化教师的思维模式,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只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长处,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各领风骚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 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合理教学, 实现有效学习。A老师在这个课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B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但思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A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B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全面, 也有很强的操作性。

A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一个有效小组讨论的过程。小组讨论的最根本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这必然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地位, 切实地当好学生讨论活动的“合作者”。

B老师采用的是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 该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明确, 要求在教师不讲话的情境下,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低于15分钟。B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过程上, 她计划用20分钟的时间。这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非常符合展示洪涝形成的原因, 用6种不同的操作体现不同的原因。而操作手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 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 听一遍不如说一遍, 说一遍不如写一遍, 而写一遍不如参与做一遍, 大大地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结果。”B老师设计的实验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

(四)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回归目标

两位老师的教学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 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出色地完成了三维课程目标。而从现场效果来看,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都发挥出来, 很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 因为是同课异构, 有很强的对比性, 所以就教学效果而言两位老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例如A老师的课结构严谨,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导学案安排合理, 讲解过程中思路清晰, 做到了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 该重点指出的地方就点到为止,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突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及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A老师的课在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容易让其他地理教师学习和借鉴。而B老师的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从实验的设计:教学效果来看都是一堂难见的以实验为教学载体的示范课。由于地理学科特点的局限性, 地理课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非常可贵。本课中, 学生完全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 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实现了在“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当然, 在这次活动中, 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在黑板上没有一位老师画上版图。版图始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有很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已经被老师们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无论什么时候, 对地理教学来说版图都不能丢, 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 画版图绝对是每个老师的必备能力, 必须加以发扬。

“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交流, 让每个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自我的提升,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

[2]王利平.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新校园, 2011 (3) .

[3]教师教学手册编委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 (必修) 教师教学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 (7) .

篇4:“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篇,将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区域,也为学习后续的地区与国家提供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编排仅以亚洲一例作为区域学习内容,重点是通过亚洲自然环境的分析探讨,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与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自主学习和分析其它大洲的地理环境。教材编写呈现突出方法主线,体现案例分析、方法应用的思路。本节“自然环境”内容分两部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复杂的气候”。重点在于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环境特点,并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半年地理学习,已掌握相关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具备基本读图能力和简单分析、归纳地理信息能力,但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又是第一次接触区域地理。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读图、析图,总结、归纳出亚洲自然环境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其它区域自然环境的思路与方法,达到以案析理、以理及案之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进一步掌握从地理图像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形与河流等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阅读、分析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要素,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的方法,以及分析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树立自然地理要素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重点: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分布;亚洲主要河流及分布特点;亚洲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难点:通过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思路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读图分析、问题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应用等能力。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节课依据课标制订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进而设计教学活动。这种优化的教学过程和有效的反馈评价,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并把握教学内容。这种基于过程、突出方法的教学结构构建有利于学生走进区域,以案析理;走出区域,以理及案。这样的教学真正能给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本课通过据图设问、以图导学,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设置的问题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为学生提供“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与平台,强调学习的“过程”,很好体现了“方法”在“过程”中习得,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生处于主动状态,促进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山东省临沭县教体局教研室地理教研员 伏开典)▲

一、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篇,将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区域,也为学习后续的地区与国家提供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编排仅以亚洲一例作为区域学习内容,重点是通过亚洲自然环境的分析探讨,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与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自主学习和分析其它大洲的地理环境。教材编写呈现突出方法主线,体现案例分析、方法应用的思路。本节“自然环境”内容分两部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复杂的气候”。重点在于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环境特点,并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半年地理学习,已掌握相关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具备基本读图能力和简单分析、归纳地理信息能力,但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又是第一次接触区域地理。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读图、析图,总结、归纳出亚洲自然环境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其它区域自然环境的思路与方法,达到以案析理、以理及案之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进一步掌握从地理图像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形与河流等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阅读、分析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要素,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的方法,以及分析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树立自然地理要素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重点: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分布;亚洲主要河流及分布特点;亚洲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难点:通过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思路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读图分析、问题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应用等能力。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节课依据课标制订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进而设计教学活动。这种优化的教学过程和有效的反馈评价,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并把握教学内容。这种基于过程、突出方法的教学结构构建有利于学生走进区域,以案析理;走出区域,以理及案。这样的教学真正能给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本课通过据图设问、以图导学,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设置的问题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为学生提供“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与平台,强调学习的“过程”,很好体现了“方法”在“过程”中习得,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生处于主动状态,促进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山东省临沭县教体局教研室地理教研员 伏开典)▲

一、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篇,将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区域,也为学习后续的地区与国家提供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编排仅以亚洲一例作为区域学习内容,重点是通过亚洲自然环境的分析探讨,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与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自主学习和分析其它大洲的地理环境。教材编写呈现突出方法主线,体现案例分析、方法应用的思路。本节“自然环境”内容分两部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复杂的气候”。重点在于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环境特点,并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半年地理学习,已掌握相关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具备基本读图能力和简单分析、归纳地理信息能力,但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又是第一次接触区域地理。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读图、析图,总结、归纳出亚洲自然环境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其它区域自然环境的思路与方法,达到以案析理、以理及案之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进一步掌握从地理图像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形与河流等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阅读、分析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要素,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的方法,以及分析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树立自然地理要素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重点: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分布;亚洲主要河流及分布特点;亚洲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难点:通过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思路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读图分析、问题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应用等能力。

四、教学过程(表1)

篇5: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环境》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亚洲的范围和地理分区。②了解亚洲在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能力目标

①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自然环境的特点。②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③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④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⑤初步掌握从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亚洲各自然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加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的辩证观。②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精神。③培养热爱我们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掌握从相关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难点:从亚洲的分析推广到对其他各个大洲的分析。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

通过学生自主地读图、绘图,掌握亚洲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点,并通过与其他大洲的经纬度比较,得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结论,让学生建立较清晰的空间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亚洲政区挂图和亚洲地形挂图,地球仪,亚洲气候类型图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一)本课目标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以及分界线,亚洲拥有的众多世界之最。

(二)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图片资料。

2.课前热身

学习过了七大洲和四大洋,谁能说清楚他们的名称,能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出他们的位置吗?我们中国位于什么大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个洲?而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又位于哪一个洲?(亚洲)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

读世界地图,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地理分区图,知道亚洲六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熟悉亚洲的主要国家。

(2)互动

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

(1)对于一个大洲,我们如何来说明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看看能用多少种方法来说明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同时在自己的地图上量出或找出跨纬度和经度最广的大洲。

①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位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东经160°)②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③从纬线来看,亚洲最北到北纬80°左右,最南到南纬10度左右,南北跨90°。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④从经线来看,亚洲最西到东经30°左右,最东到东西经180度,东西跨150°左右。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较广的一个洲。

(5)从海洋的位置看,亚洲在北冰洋以南,太平洋以西,印度洋以北,它的西部还和大西洋的内海──地中海相连,所以说是被四大洋所环抱的。

(6)从大洲的相对位置看,亚洲在欧洲以东,非洲以东北,北美洲以西,大洋洲北部。读图6.2亚洲的范围、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数(约90°,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2)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3)跨经度数(约150°,大部分在东半球)。

(4)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活动1:

亚洲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都有接壤(多媒体课件打出亚洲的范围图),它们在亚洲的什么方位?和亚洲的分界线是哪些?

辩: 1.类型

亚洲共有48个国家。人口35.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种分为三大类,即亚细亚人种(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亚利安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和马来人种,我们按照共同的地域特点、相同的文化把它分成六大块来学习。读《亚洲政区图》,请找出六大分区内的主要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韩国共五个国家。

东南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十一国。南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八国。西亚:沙特阿拉伯、伊朗。中亚:哈萨克斯坦等五国。北亚:俄罗斯在亚洲的部分。读亚洲政区图,与中国相接壤的国家有哪些?地区有哪些?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

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等。

5.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

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被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环抱着,与大洋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有着领土接壤,它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经度较大,是世界第一大洲。

(2)方法归纳

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几个方面来说明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在地图中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和东西距离最大的洲,培养动手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现在我们知道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来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了,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描述一个具体事物的位置呢?(参照物,相对位置)链接二:南京的气候夏季特别炎热,被称为“三大火炉”之一,冬季又特别的严寒,你能不能根据南京的地理位置,来解释这一现象的成因?(南京的地形是三面环山,北面开口向长江。)2.实践探索(1)实践活动

对照着地图册,在白纸上画出七个大洲的简单轮廓图:①注明7大洲的名称;②在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交界处用文字写出它们的分界线名称;③注明包围着亚洲的四大洋名称。

(2)巩固练习

①从地球的五带分析,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分析,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部与欧洲接壤。

中亚。

⑦亚洲有几个国家是跨两大洲的?你能不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答案】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印度尼西亚(亚洲、大洋洲)(四)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东半球、北半球

2.世界上跨经度较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周围的大洋

篇6:亚洲的地理环境说课稿

一、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内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读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重点和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难点: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二、教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探究式教学。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1、谈话法: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传授地理知识、启迪智力的方法。

2、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习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学法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第一学期的世界的海陆回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大洲——亚洲。

讲授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等活动让学生理清亚洲周围相邻的大洲和大洋,熟悉亚洲的地理位置,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很好的掌握亚洲位置,我将在黑板上挂出一付世界地图让同学们在图上找出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图上找出其他各大洲的位置与亚洲的关系。

教师归纳:亚洲主要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邻。

让学生结合活动3讨论为什么亚洲有世界第一大洲之称?

教师归纳: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强调亚洲不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还有许多世界之最,指导学生阅读亚洲地理集锦。

因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将亚洲分为6个地理区位。

学生活动:阅读亚洲地理分区图,认识亚洲6个地理分区,并从它们的名称上判断其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归纳:人们根据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北亚、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6个区位。

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征。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读亚洲地形图,首先指导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强调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和地形。指导学生找出图中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河流、半岛等地理事物的名称及位置。

教师引导,找学生归纳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大,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的地势特点对亚洲的河流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找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全课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为主轴”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河流的特点,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1、教学设计: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为主,辅以读图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学法设计: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世界第一大洲

(一)、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大

(二)、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中国位于东亚

二、地形与河流

1、地形的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篇7:地理《亚洲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5.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过程与方法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三、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四、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五、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18“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课件展示: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课件展示: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

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课件展示)[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七、板书设计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国家:11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8:地理教学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 走近生活

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 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个性化教学, 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当上《城市的交通运输》一课时, 我用凌源市区的交通图代替教材中的香港交通图, 分析城市的交通布局原则, 并把香港交通图作为知识拓展。显然, 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但教学方式不同, 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不一样。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 学生的兴趣被激起, 探究心理得到加强, 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反思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 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有一定成就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记得上“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时, 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课上让学生结合身边现有的工业思考, 凌源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我市位于季风区, 应把市区向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扩大, 并把有污染的企业建在远离市区的下风向, 现有企业搬迁或者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绿化带。我设计一活动题:买新房子时有两处可以选择:一处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但是房价稍贵些;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 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 空气质量差一些。选择哪一处呢?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选便宜点的房子, 因为这样可以把省下来的钱买一些树苗, ……改造这个地区的环境。”……我感悟到: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的同时, 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反思三:教学观念的更新

四年以来, 我的教学思想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 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后, 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 从较深层次上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 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教学时, 我就以本地区的农业为例, 一方面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 自然资源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农业基地往往建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另一方面市场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早种玉米, 前几年种无公害黄瓜, 至近几年的“南有昆明北有凌源”走遍全国的花卉。通过这种辨证的分析, 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辨证的人生观。

上一篇:精神科门诊管理制度下一篇:消费金融产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