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24-07-16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选8篇)

篇1: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标历史学科解读

历史:专题打破了通史体例 湖大附中历史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罗静

课标特点

新课标同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1.教学理念更先进。历史新课标改变了过去以教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偏重说教的倾向,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关注学生人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能够客观、正确地看待历史。

2.新颖的课程结构。首先,历史课标打破了长期使用的通史体例,大胆创新,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形成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次,重新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新的历史必修课程有3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历史必修课程,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理解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新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3.体现鲜明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历史课标不仅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反映时代进步的课程内容,还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体验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而且,还以选修课的方式去跟踪和反映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新课标在积极关注史学研究、重视政治史的同时,还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等方面的内容。

4.不拘一格的教学评价方式。历史课标改变了过去强调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评价方式。

适应策略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将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并给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真正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历史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传递,而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学习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生必须摒弃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创设的课堂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社会,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认知,多为学生提供分析历史事件的机会。对于新课标新增内容,学生现在也可主动去作了解。

第三,在学习上,学生应探究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一是识记能力,要能正确写出或说出所学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二是理解能力,要能对所学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三是运用能力,要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等,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篇2: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2012、2013和2014年的考纲及其考试说明的对比,历史学科考纲在考试性质、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考试说明方面的唯一变化为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例10发生了变化,2012年和2013年的例10为2008年宁夏文综卷的40题,此题的特点为小切口、大跨度、深分析。2014年的考试说明例10变为2013年文综Ⅰ卷41题。2013年文综Ⅰ卷41题是两幅历史地图:东汉十四州和唐代开元十五州的示意图。要求考生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这种变化说明:

第一,试题难度的降低。2008年的40题是比较典型的学者题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2013年的地图题降低了考试的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

第二,试题的开放性增强。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历史信息,信息量很大,试题的答案不唯一。2008年的40题试题开放性差,答案唯一。

篇3: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命题的基本趋势

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2.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采用的新材料和营造的新情境将更具人文色彩。考古发现、馆藏文物、影视片断、报纸通讯报道、图表数据、人物言论摘录、电影戏剧、名著、图片漫画、票证、标语、口号、广告、路牌、印章、纪念章、纪念碑、餐具、服饰、谚语、儿歌、俚语、外来语、新词汇、网络语言、对联、建材、民俗、观念等鲜活素材,都将成为高考命题的载体。

4.将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强调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将更具有开放性,把历史学科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6.将进一步体现学术性。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和史学成果会被大量引进高考试题。同时,会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近几年全国文综历史试题总体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考查通过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设计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考查题型特点

1. 选择题特点

(1)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组题。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题量分配一般是8题与4题,其中考查比重最大的是中国古代史,一般为4题。

(2)试题选用的材料简短、阅读障碍少。

(3)设问灵活,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思维过程及方法,能力层次要求高,整体难度大大高于地方卷。

2. 材料解析题特点

(1)第40题特点:主题式、跨度大、综合性强,体现“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考查要求。

(2)第41题特点:第一,属开放性试题,内容及形式无定式可循。第二,强调史观与基本史实的有机结合。第三,突出对基本能力的全面、综合考查。第四,一般采取分层评价。

(3)第45~48题特点:第一,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考查的历史现象来自材料而非教材,考查内容较少直接涉及教材内容。第二,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原因、背景、措施、特点、作用、意义等方面。第三,突出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以及运用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特点

1. 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

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如2016年全国Ⅱ卷涉及的考点有: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科举制的影响、宋代土地兼并的原因、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一五”计划、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苏联的“一五”计划、美苏争霸、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清政府的军事改革、洪仁玕的政治主张,这些都是中外历史主干知识,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2. 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

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示例1(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解析】第(1)问考查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解答时先提取材料一信息“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垦荒等说明原因,再从“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人均收益递减”“民变”等说明其影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补充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康有为建议移民、严复倡导兴办现代实业、有人主张“迟婚与节育”说明相应主张;可结合晚清经济发展状况、半殖民地形势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评价。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方面。

该题选取“人口”作为命题话题,呼应了当前社会有关开放二胎、人口老龄化等热点,体现了全国卷鼓励学生用历史知识指导生活实际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全国卷命题的时代性。

(三)考查目标特点

1. 强调能力,凸显历史素养立意,开放方式多元化

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知识为载体,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看待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上。

从2010年开始,全国卷中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2011年,开放性试题在全国卷中单独成题,共12分,分值很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难点。从2011年以来,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试题形式不断创新,考查角度不断翻新,命题立意不断提高,成为全国新课标文综卷材料解析题中的最大特色。学科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有: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示例2(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41题)(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呈现,考查中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通商口岸的设立。要注意题目要求:(1)提取信息,即“自开商埠”的信息;(2)简要分析,可以分析原因、过程、特点、性质、实质、结果、意义、评价等。此题在阅卷中一般要求提取信息准确有效,能从不同角度作出合理分析。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达;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族入侵。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考查角度新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提取和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必须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 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引导考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统一性,感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从中外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进步的养分,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民族观、国家观,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一要求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示例3(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6题)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D项。

【答案】D

该题考查对人性的认识,体现了高考试题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3. 运用各种史学范式探讨历史

近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不同史学范式,在近几年的高考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示例4(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2)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性著作,它关注传统技术,缺乏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较小;而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更看重理论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其创新度和社会认知度较高,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两者出现的背景需要结合17世纪中国、欧洲的相关知识以及材料中提到的两位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第(2)问,由材料一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当时的中国反响很小,却在19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由材料二可知,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士大夫愚昧无知、缺乏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有重视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案】(1)特点:

①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②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

①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②牛顿: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该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异同,体现了全球史观。

(四)考查形式特点

1. 灵活运用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题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境,搭建一个测试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既有对以前风格的继承,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更有利于考生发挥。不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

示例5(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7题)(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时间“1965年”,联系当时的国际局势——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且美国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以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并结合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分别从美国战略重心、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政府的表态、美国的措施等方面作答。第(2)问需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如国内反战因素,国际上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战争的态势等作答。

【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中美大国关系既是当前国际关系热点,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历史知识,但该题考查方式非常新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设计巧妙,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功底和学科素养。

2. 注重学科内综合

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的掌握情况,引导考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示例6(2016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9题)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是为了保护根据地,B项不准确;当时革命根据地政权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根据地的安全与扩大,排除C项;材料明确说明的是社会经济存在区域差异,没有体现经济封锁,D项错误。

【答案】A

该题考查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学科内综合的特点。

三、复习备考建议

1.要强化研究意识,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命题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细化复习目标。

(2)研究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试题,分析命题技巧和评分要求,优化复习策略。

(3)分析学科内容,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为什么考这些内容、考过的内容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

(4)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学习内容的联系,拓展复习视野。

2.要强化规划意识,做到循序渐进

(1)高考备考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有规划意识,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2)根据学科特征和现有教材的编写体例,主要开展两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式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式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最终构建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3)夯实基础与能力训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3.第41题备考建议

(1)梳理主干知识,强化历史核心概念的学习。

(2)加强多元史观学习,学会用多元、多视角的方法研究历史(分清史实与史识)。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的开放性明确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上固有的结论,应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并在答题上尽量做到解释多样化。

(3)要多关注史学前沿动态与研究成果。

(4)加强针对性训练,注重答题技巧与方法的掌握。应该重视对“论证”“对比”“启示”“评价”“认识”等开放性试题的训练,逐渐熟悉题型的特点、摸索答题的规律与方法、培养好答题的习惯与技巧等。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固定答案,但良好的答题规范与方法对得高分很有帮助。

4.选修模块的备考建议

(1)针对选考内容及选考题的要求,从选考指定的四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重点学习。

据统计分析,四个选做题,按照考生选做率和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第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7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6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复习要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模块学习的基本思想、框架和方法。

(3)参照全国卷提供的“材料与问题”情境,落实对材料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运用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5.具体训练建议

(1)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

(2)分科训练,注意难度的调控。相对地方卷而言,全国卷总体较难。平时训练和测试时,试题难度要循序渐进,适当加大难度,向全国卷难度看齐。

篇4: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实践策略

以教学策略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从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入手,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并根据分析作文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激发兴趣的策略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策略。

一、解读与分析

1.现状解读

自从新人教版的新课标改革以来,初中生作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师是初中作文新课标的重大引领者也是新课标实施的实践者。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标的适应程度和精细化,提高初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中国众多教师中,一些具备适应改革的能力,还有一些缺乏将新课标落实到实处的决心和心思。经过诸多实质性的调查,初中生作文教学新课标,新课标中注重理论比较多,在实践方面落实性比较差,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更关注的是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创造性、新颖力,但是这些为实践方面比较难以落实。

2.方法举措

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中,如何将新落实到实处呢?可以编写配套的作文教学指导书,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在作文教学指导书下给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学生对其领悟并不多,甚至存在与老师脱节的现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要求,可以通过较为实际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模式,将中文作文教学新课标落实到实处。比如可以制定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正是学生启蒙到提高的阶段,能否使作文有跨越的提高,在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二、新课标的困境与突破重围

1.艰难困境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在如何选题,如何审题比较看重,大体都是段落的模式,老师会读很多范文,学生会把这些曾经优秀的作文框架牢牢的刻在脑海里,很多学生会被这种教学模式所禁锢。在这些新课标实施后,虽然题材范围扩大,但是对题目的解读仍然设定很窄的框架,学生如果发挥想象力稍微离题就会被扣上跑题的帽子。因此很多学生,为了取得考试的高分,按照老师讲的那种模式去写作文,导致初中生的想象力被禁锢,优秀的文笔难以得到发挥。很多初中生的写作风格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只要按照老师课堂讲的作文模式,平时看到的优秀作文就是最好的,扼杀了很多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和人才。

2.慢慢突破重围

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在不断的摸索和修正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作文新课标中提到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将老师从一个长期的主导性的地位上拉下来,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将学生从无内容可写到内容丰富的转变,作文中要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切不可千篇一律。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作文写作心得上的交流互动,给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的“米”。

3.突破重围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要在中學的写作课堂上中真正做到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就必须要将学生的真实想法作为课堂教学的着手点,这样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中学作文课堂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学生的真实思想出发,才可以全面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主动性。否则,非但写作课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没有针对性,更有甚者,还会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心理,更别提提高上课的实效性。中学作文课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还要求老师可以与同学们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走进其心理世界,从学生实际中获得新的教学内容。

三、新课标为初中作文教学结出硕果累累

1.成立名著读书小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米,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在新课标的实践中,成立读书小组,对读过的优秀的文章进行交流,然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比老师在讲台上灌输写作素材高效的多。然而通过对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进行解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技巧,还能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初中还是一个写作能力成长的阶段,很多文章不可能像作家一样一气呵成。当写出一篇文章时,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但是通常文章都是老师帮忙进行修改,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推敲琢磨发现自己的问题。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加强了独立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能够在不断摸索中进步。

四、结语

作为更高学段的课程标准,自然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育结合点。根据不同学生类型,将新课标引领到一个人性化的标准中来,实现教学特色的质的飞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给当代初中生一个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写作世界,为以后高中或者大学的人生道路上,在写作方面稳扎稳打,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时金芳.作文教学问题归因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

[2]张兰竹.  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及培养[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

[3]谢活.作文教学过于拔高目标要求,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1).

[4] 胡蓉.  让个性在作文中飞翔——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3).

篇5: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

一、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

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时候提醒学生创新思维:如果用洋葱的外表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这样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把菠菜或油菜放到黑塑料袋扎紧,学生演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

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探究性实验中的实验仅仅是手段,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所以我们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四、注重选材,这个材既指实验材料又指实验器材。

初中生物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在听课中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例如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老师只用了一个酸石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6:初中历史新课标心得

平和四中 曾瑞良 2021.3.5.作为一名九年级历史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课标的要求和内容,才能明确教学指导思想,了解教学知识要求与考察方向。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题目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了解欲望,培养学生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作为世界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以世界的眼光看世界,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总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取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其次说明了为实现课程设计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必须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的统一,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具体体会如下

一、课程标准设计显示全新的教学理念

1、要建立让学生想学和乐学的观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历史知识的全面性和趣味性。

2、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素养理念。学生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对祖国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历史要教会学生思考,有自己的观点,能产生思维的碰撞。

3、要建立大历史观,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史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学、深入地理解“学史明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古训的思想内涵。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学会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以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文明成果,塑造自身的素养,理解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发展关系。

4、要建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究题目的观念。历史学习的进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进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终究将甚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末,教师要不要讲?怎样讲?固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精讲,尤其是思路清晰的讲述基本史实,具体而生动的情节使学生感知历史,清楚的了解历史状况,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5、要建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历史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学生是否是主动、是否是探究,主要表现在是否是思考,是否是思考主要表现在否是有自己的看法。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教而不教,学而不学,逐渐成为习惯”。

二、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进程的点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学生的主体表现在对题目的探究,对进程、方法的讨论,对知识的积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等。在教学进程中,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也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

2、正确处理课内与拓展的关系。所谓“课内”指的是教材所显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读教材时,仅凭教材的内容,有的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就需要借助课外知识加以弥补。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但是拓展不能阔别教学目标,拓展内容应当是有益对课内题目的解决和历史素养的构成。为了到达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科学的历史课程设计,必须着眼科学性,立足时代性,重视适应性,努力使三者构成协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现代社会培养出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熟悉的创新型人才。

篇7: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解读姚志娟

元村镇中学姚志娟

本次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不仅习得科学知识,还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地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一)关于内容标准的变化:

1、强调重要概念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中,都列出了本主题的重要概念。对重要概念以描述概念内涵的形式进行描述,实际上是强调核心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重要概念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知识内容的提炼,以陈述句表述,以表达概念内涵的形式表述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解的程度。

2、增加动物类群

此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动物类群。“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当然,增加的目的在于学生对让学生对生物界的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对动物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误导,也为生物进化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增进了学生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为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打基础。

3.降低了学习的要求

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发现部分行为动词发生了变化。“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改为“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改为“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这些都说明降低了要求,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4.充分利用“想一想 议一议”和“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每节都新增 “想一想 议一议” 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者是在前几年各地生物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质量较好的试题修改而来,通过充分利用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如果学生的素质较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较强,那么这样长时间的讨论是有积极意义的。相反,学生的素质较差,教师又控制不好节奏,那么就不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在这内容的讨论。一般来说,“想一想议一议”控制在几分钟上比较好。而“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栏目的导向性能够让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所以,无论是预习、新课的学习还是各种考试的复习过程中,都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该栏目。

(二)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总体变化

1、新教材总体框架体系不变,教材编写思路、理念基本不变。

2、内容上的变化:框架体系基本不变,七年级教材做减法,八年级教材做加

法。

七上:整合、简化生态部分、“细胞的生活”,基因、DNA、染色体内容

移至八下,病毒”移至八上,整合、简化绿色植物部分。

七下:删去三节:“计划生育” “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粪尿的处理”八上:增加动物的类群、病毒等内容

八下:增加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内容(从七上移来)

3、呈现方式的主要变化

有利于落实重要概念的教学:

(1)单元引言指向本单元重要概念;

(2)每节开头增设“想一想、议一议”栏目;

(3)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

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

(4)部分章节的标题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陈述;

(5)精选事实性材料支持概念的建构;

(6)注重通过探究活动建构概念;

(7)更加明确地表述概念并以黑体字排印;

篇8:初中历史新课标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习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教育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因此, 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体系。它的最大特点是“教教材”, 完成认知性任务, 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而不是“节外生枝”。于是, 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 支配、牵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教师是主角, 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 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 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可见,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 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迫在眉睫!下面我就自主学习方式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什么叫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实现自主性发展。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 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二) 自主学习方式的特点

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 这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和愉快的体验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即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谁的责任, 只有当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 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能学”,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在学习活动中, 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三) 自主学习方式的实施

1、让学生对历史这个学科产生兴趣是最关键的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时, 首先提问:“人最早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学生答出从类人猿转变来之后, 接着引入“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 历史也就开始了。”这样,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

2、用质疑的方式来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一个好的问题, 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无限丰富的联想, 形成创见性的观点;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例如学习《伐无道, 诛暴秦》一课, 可设问:“若天不下雨, 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增强主体意识, 渲染历史情境。

3、用讨论的方法来引导学生, 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 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 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讲西安事变时, 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 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 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 随着材料的引入, 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 思维更加活跃, 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 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 开展讨论, 鼓励争论, 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四) 自主学习方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自主学习的外显形式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在这种形式下应注意以下弊端: (1) 因缺乏有效的监控, 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发言, 差生只是听。差生会惰于思维, 丧失学习积极性。 (2) 小组成员作为独立的主体, 各有思想,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交流和融合, 个体就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 (3) 课堂评价在这里作为小组学习的评价, 对自主学习有重要的反馈作用, 教师应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甚至细节, 而不仅仅是结果。

2、自主还需指导

在实际中, 学生在面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时, 或是感到茫然失措, 或是乱作一团, 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仔细剖析这一现象, 不难发现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毋容置疑,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必要的时候, 教师还应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和他们共同去发现、去体验。

3、设置问题少而精

自主学习提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于是有不少老师误解了这一点, 一堂课下来问了无数个问题, 而有价值的却没有一个, 以致于学生失去上课的兴趣, 这样的双边活动怎能有效。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做好学习准备。选题要小而具体, 有适当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构建在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平台上, 以利于学生进行知识重组学习。

总之, 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实践, 独立思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无异于给他们换上新鲜的血液。学习方式改变了, 才能真正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 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传统的“满堂灌”为学生“饥渴的畅饮”, 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的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学习过程, 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勤于动口, 善于提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努力实践学生亲身参与思维活动、经历创新的过程已势在必行。

上一篇:365网友手记:旧文重提下一篇:老鼠开会教案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