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8-09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陈宝,朱胜甲)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来自外部,有的却是自己的就业心态、就业能力问题。就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实践证明,凡是找工作成功的,都是那些信念坚定,态度积极的学生。为了保证求职择业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应该从一进学校就认真学习求职择业的知识,了解职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这些心态主要有客观地面对就业形势、冷静地认识自我、积极参与求职竞争、良好的求职心理素质、开阔的职业及择业视野。在择业实践时,要有积极的就业心态,注意防止和克服下列问题。

(一)高期望值

一项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或区域的选择上,在校大学生只有6.06%的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在预期的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有15.20%的学生选择政府机关,只有6.42%的学生选择私营企业。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大学生就业 难的重要原因。国家精英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精英化就业的现实,我国家庭根深蒂固的门庭观念,人们固有的大学生“精英情节”的泛化,教育投资过高产生的补偿心理,国家资源较多地向精英阶层集中等,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产生的原因。这就使学生心中的理想工作与严峻的就业形势背道而驰。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38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具有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比例为8.93%,与教育发达国家比,依然低的可怜,但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总人口已达1.196亿,大学生早已从精英滑落为普通劳动者。要想在大众化就业的环境下实现精英化就业,除非学生自己特别优秀。大学生就业向往大城市、金饭碗的高目标,和现实的就业形势间的鸿沟难以逾越。

(二)求稳

人们历来向往稳定舒适的生活,把理想的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大学生追求职业的稳定本也无可厚非,但许多大学生将稳定的职业作为求职的唯一选择,对有风险的职业一律排斥在外。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预测:社会总劳动力富余,专业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这一形势在近两年没有根本性变化。不少人为找工作发愁,不少企业又为招不到人犯难,2010年以来,“就业难”和“招工难”交织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于此同时,2010年、2011年、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分别为1.55万、1.62万、1.8万,而同期的大学毕业生分别为630万、660万、680万。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68:1,竞争最激烈的职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例达到3992:1。一味求稳,导致过去高考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现象转移到公务员、事业单位竞争上。近几年,一线城市的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招聘人才也常常是千里挑一。在大学生就业大众化的形势下,能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毕竟只有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要到中小企业、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有的学生连续考公务员、考研四五年,有的学生非好单位不就业,对一般单位不屑一顾,他们错过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在实施大学生市场化就业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规、政策,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以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等,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以及劳动报酬、医疗、养老等都有了充分的保障,到基层小企业、小单位就业的大学生不必为工作、生活等不稳定而担忧。

(三)一次就业定终身

人的一生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人生活动的主要部分是职业活动,职业活动是人在社会上成名,在历史上留迹的最主要途径,就这一点说,人的价值,在于他的职业活动。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标志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岗位工作,这一工作常常相伴人的一生。这一观念历经岁月的积淀形成了人们固有的就业观念,职业观念,有的学生即便不就业也不到不如意的单位去工作,有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新职业越来越多,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弃旧更新,职业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人的从业活动由传统的一人一岗一责,向一岗多责,一人多业多岗的方向发展,工作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在计划经济机制下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岗位上吃一辈子的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二、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找工作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职场,把自己推向用人单位的过程,毕业生在找工作前,首先要认真分析、研判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能干什么?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就要全面地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越全面,越准确,就业目标定位就会越容易。在大学生找工作的实践中,有的比较盲目,既不认清自己,也不了解职场,到全国各地参加招聘会,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

认清自己的方法主要有自我分析法、他人评价法等。可以将自己的情况列一个表: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专业及相关知识功底;具备了哪些技能;有哪些特长;参加了哪些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在哪些工作岗位锻炼过,有哪些实际工作经历、工作能力;能够担任何种工作;考取了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过哪些奖励;有哪些特长;有哪些人无我有的特长。在人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是在全球配置人力资源,招录职工常常是千里挑一,大学生必须用全球化的眼光看自己的能力。有哪些弱点,如性格是否内向,是否缺少实际工作经历,知识的学习积累上有哪些缺陷,缺少哪些技能,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有哪些不足;与同辈大学生比,处在何种位置等等。

大学生在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应该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在找工作时,求职者应明确自身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因为能力优先是就业竞争的唯一法则。大学生要珍惜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刻苦历练,抓紧补缺补差,把自己打造得更优秀。同时还要善于学好、用好国家就业政策,善于借力,善于挖掘自己的优势。在找工作时善于扬长避短。国家、地区的相关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自己的就业优势,如教育部实施的面向贫困地区的“特设岗位教师”招聘计划,对于有志于到贫困地区任教的毕业生,申报这一岗位就比较容易成功。高校的专业较多,发展不平衡,有的专业社会贡献大,知名度高,一些知名度高的专业的学生就业有比较优势。学生个人的社会资源、校友资源也可以成为就业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个人的就业优势。有些岗位需要一定实际工作经验,有实际工作经历,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应聘这些岗位时有比较优势,如担任过辅导员工作助理的学生应聘辅导员就有比较优势。获得过专业比赛等奖励、各级各类奖学金,以及各类表彰奖励的学生有比较优势。参加过服务基层项目等公益活动,组织过大型活动,入过党,担任过学生干部等,在应聘特定岗位时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

就业定位一词在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文件、书籍、研究文章中出现较多,但有关就业定位的概念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描述,从大学生找工作的操作角度看,就业定位主要有地区目标定位、职业定位、单位定位以及劳动报酬定位等。就业定位准确与否对大学生择业成功十分重要,定位好了,找工作就有了目标、方向,就可以制定自己的求职计划,就可以集中时间、精力,运用各种资源,持续地朝既定目标奋进,就业定位越明确、具体,又切合实际,求职的成功率就越高。就业定位的方法很多,在进行就业定位时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一,根据人格类型进行定位。就是运用职业测评的方法,掌握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个性、职业能力等,搞清楚自己是哪种人格类型。如自己兴趣类型是社会型的,适合的职业有教师、公关工作等,是研究型的适合的职业有科研工作、电脑编程等。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认为,一个人在与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容易产生兴趣,工作的舒适度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容易出成就,和自己人格类型相一致的职业就是理想的职业。爱一行干一行,才能焕发出工作激情,成就事业。

第二,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定位。自己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知识、能力等积累,学以致用,有比较优势,如师范专业的学生选择当教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选择做销售,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是理想的职业选择。如果自己的人格类型是社会型的,学的又是师范专业,当教师就是最理想的职业选择。第三,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就业定位。能力是就业的关键。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定位目标可以高一点;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一般,竞争力较弱的学生,会出现就业困难,应以生存优先,找到工作为原则来定位。在大学生就业大众化的形势下,大多数毕业生应定位到基层就业。

第四,请专家帮助进行就业定位。通过请教学校的职业指导老师,向职业规划师进行咨询等,帮助自己进行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定位。在进行就业定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有首选目标和备选目标。如首选的行业目标是考公务员,在考试失利的情况下,应选择事业单位,或到企业工作,首选的地区目标是大城市,同时要有到中小城市工作的备选目标等。

第二,既不自负,又不自卑。由心理学原理可知,那些自负的学生,自认为学业有成,自己的专业又比较紧俏,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很容易,往往高估自己的就业能力,目标脱离自己和职场的实际,择业时好高骛远,这山望那山高,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意干平凡的工作,出现高不成,低不就,这些学生在经历求职失败后,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定位。心理上自卑的学生,往往低估自己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就业能力,总认为己不如人,缺乏自信。就业目标定位低于自己的实际能力,不敢参加激烈的求职竞争。

第三,不以工作体面进行定位。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书中讲:“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人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单位及社会的承认、回报,实现人生价值。以大城市工作、办公室工作、高薪工作等体面为就业目标,过于功利化、虚荣,忽视了劳动的本质及意义,忽视了人的发展需要锻炼以及一定时间空间的积累。

第四,不盲目从众。从众心理,人皆有之,大学生处在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时期,很容易受他人的就业观念、择业行为的影响,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思考,科学地进行就业目标定位,看到他人到哪里找工作,就跟着到哪里找工作,没有主见,有的将就业目的地盲目定位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追求高工资、高福利、热门单位、热门职业,这就需要注意引导,做好精细化的指导工作,纠正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求职倾向。

四、认真搜集、研究招聘信息

用人单位招考录用人才,都要经过发布招聘信息,接受报名,考试,录用等环节。报名、考试时间都有明确要求,逾期就失去报名、考试的机会,因此,招聘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过了时间,就失去了作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一般包括:收集信息、研究信息、报名、应试(或参加招聘会现场接受考核)、政审、体检、签约等。搜集、研究信息是首要环节,在择业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具有开局谋篇的作用。首先,要了解掌握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发布的渠道一般有:(1)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2)网络,如各级政府的人力资源网,各级政府及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企事业单位网站;(3)各类人才招聘会;(4)职业中介;(5)实习及社会实践;(6)学友、老师及亲朋好友推荐;(7)各高校主办的校园招聘会等等。其次,搜集信息要有针对性。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既把握信息的时效性,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就业目标定位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搜集信息,如果不做选择,那就如同大海捞针。如自己的就业目标定位为三线城市的教师,由于事业单位的报名时间一般只有一个星期,那就至少每个星期要上三线城市的教育网或人事网一次,来搜集这些城市的教师招考信息;定位在冶金类企业,就要定期上这类企业的网站搜集招聘信息。就业目标定位越具体,搜集招聘信息的针对性就越强,耗时就越少,效率就越高。再次,要进行人职匹配。对于符合自己就业目标定位的就业信息,要对照招聘简章,搞清楚招考单位的显性要求,自己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年龄、学历、实践经验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要了解招考职位的员工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这一岗位的优秀人才要有哪些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自己已有的积累离优秀人才有哪些差距。要挖掘招聘简章上未写明的一些隐性要求,如招考办公室秘书要求个人形象要好,形象气质不突出的学生报考这一职位没有竞争优势,做销售的员工要经常出差。许多单位招聘员工常常是百里挑一,良中选优,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比较优势影响和决定自己能否被录用。最后,要知晓招考程序,特别是笔试的内容,面试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笔试、面试,提高应试的效率。有的单位招考时,笔试的淘汰率高,进入面试的只有很小比例,毕业生要通过咨询搞清笔试的具体内容,如给定的复习专用教材,考试题型等,就能提高通过率。

五、勇于实践,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对从业人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当下,许多单位要求新进员工既要基础知识扎实,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一到岗就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大众化的形势下,大学生找工作都处在被选择的境地,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顺利就业的关键。

(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既要学好书本知识,上好每一节课,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在实践、专业习中,锻炼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深化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培养敬业精神,在与优秀员工相处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体会职业的责任,分享劳动的快乐,丰富职业情感;在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既尝试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快乐,提高了动手能力,又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这就提高了大学生的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有的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所在单位看中并录用,从而在实践、实习单位就业。

(二)积极进行求职实践

找工作是大学生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事,在现阶段,它是一场智力体力的马拉松,当代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成才、成功欲望,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就业目标定位准确的情况下,不急于求成,不因为一两次求职失利而失去信心,不放弃竞争的机会,要有顽强的毅力,持续的动力,在参加招聘考试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求职的技能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把每次考试当作学习的过程,积累提高的过程,只要坚持终会成功就业。有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参加多次招聘教师考试,从未放弃,从不言败,一次比一次排名靠前,终于考取编制。对于那些求职有依赖心理的大学生,要积极磨练意志,积极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择业技巧,不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靠父母、托关系、走后门上,在人生的关键期,该拼搏时要拼搏,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先就业后择业

大学生从学人到职业人,是一个较长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许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培训、锻炼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不足,和千里挑一的求职竞争,就决定许多毕业生就业很难一步到位,广大毕业生要克服在基层就业待遇低,没有面子,没有发展前途的想法勇于从基层干起,肯吃苦,先就业后择业,边就业边择业。那些就业目标定位较高的学生,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如果自己定位在国有大型企业就业,在求职未果的情况下,不妨先到小企业工作,锻炼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的运转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到大企业求职,就容易成功。有的学生在民营企业工作几年后,顺利地考取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有的毕业生在小企业奋斗几年后,自主创业,成为私营企业主,为其他大学生创造了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罗宇昕.成功来自正确选择[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54.[2]汪青松,陈世庆.希望在基层—大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49-50.[3]陈贤忠,虞志方.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2006.163.[4]汪枫,胡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3.[5]蒋涛,余小朋.公务员招考对象变化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6).[6]汪枫,胡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61-62.[7]边慧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33.[8]韩延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8-209.[9]陈贤忠,虞志方.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2006.169.

篇2: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对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1 基本情况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611万人,比2002年增长466万人(见表1)。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1,200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更加凸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一问题也可能会长期存在。

表1:2002年至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同期新增就业岗位需求对比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 业生数量(万人)

145

212

280

338

415

495

559

611

1.1.1 就业流向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分析,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82%,就业率约为86%,流向主要包括工作、自主创业、升学进修、出国深造等(见图1)。

第 2页,共17页

图1: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分布

2因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也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表现出以下三点共性,一是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导致高校毕业生中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毕业生流向不均衡的主要障碍,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3但实际却往往事与愿违。1.1.2 就业收入

对于有工作经历的人而言,在企业中所任职位的重要程度、对贡献度及工作强度等常常是企业确定职位薪酬的关键衡量指标,而对于新毕业学生的薪酬标准,企业则不能依据上述指标做出准确界定,因此,人才供需状况、学历、性别以及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性质乃至所在城市等等,就成为用人单位定薪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更对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1.毕业生对薪酬的心理预期普遍下降。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尤其对薪酬标准的期望值明显降低。

42.影响毕业生实际薪酬的几个因素。学历是影响薪酬的主要因素。除学历因素外,专业、行业、就业地区、雇主收入等等也是影响毕业生实际薪酬的因素。

3.毕业生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对于流向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一方面,就业竞争愈演愈烈,薪酬回报降幅明显,但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一线城市的地方财力和承受程度有限,城市容载量趋于饱和,导致房地产价格逐年攀高,使得毕业生工作以后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可以说,生活压力越来越重。

第 3页,共17页

1.1.3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从理论层面,大学生就业力主要是指以下几种能力:

1.工作能力。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所学专业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还包括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

2.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站稳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职业素养等。

3.求职能力。也就是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的能力,是个人竞争能力在求职就业中的体现。它包括对自身的准确定位能力、对求职信息的获取能力、与招聘者的沟通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求职心态等。

4.发展能力。这是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谋求事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包括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从用人方的角度看,用人方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力,重点看重有品德素养、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开拓创新能力、社会资本、各类证书等等。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一支学生团队,自2008年11月起至2009年1月,通过近4000份问卷调查及对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管

理层进行深入访谈,形成了一份颇具说明力的《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大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与单位的期望在六个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1.品德素养。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首先看的是人品,比例高达70.09%,其中,最为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比例达到了50%,对于吃苦耐劳品质的要求比较高,比重占到了45.65%,对于敬业奉献品质的要求并不高,占到了32.6%;而毕业生对品德素养的认识度为42.86%,在校学生认同的仅占34.78%,与用人单位的标准相去甚远,但学生对敬业奉献品质的认同度与用人单位高度吻合。

2.社会关系。用人单位在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时,社会关系仅是一个次要因素,学校和大学生在评价自身就业能力时,却把社会关系这一因素看得很重,对于就业能力本身之外的父母的社会关系、家庭居住地等因素的关注程度明显偏高。调查中,在校大学生七成表示赞成‚社会关系对自身就业能力很重要‛这一说法,相反,用人单位中却有七成不赞同这一说法。

3.综合素质。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程度比专业型人才整整高了30多个百分点,分别是48.57%和14.29%,所以许多情况下用人单位所录用的甚至是专业不对口的人才。最值得关注的是,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特长,也就是大学生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如写作、演讲、摄影、交际等等。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有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才是就业

第 4页,共17页

成功的关键。

4.社会经验。社会经验的多少大部分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最看重社会经验占到50%,认为最需要的社会经验是专业实践,比例高到71.74%,有45.13%的比重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经验最重要的体现。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性格开朗、善于交流、有一个好人缘的员工有一种亲和力,能够吸引同事跟他合作,能够赢得更多的客户。

5.实用技能。用人单位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高达63.04%,有41.30%的用人单位认为英语等级证书是重要的。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资格的理解却有所偏差,调查发现,浙江理工大学2009届毕业生中,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得证率为93.22%,而用人单位基本上不看重计算机等级,认同度仅4.35%,比驾照的20.36%要低得多。

6.实践经历。主要是学生在学校的活动经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认为有学生干部经历就是就业优势的只占4.35%,但对创新能力十分看重。1.2 就业环境

就业环境5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直接的、现实的,有些则是间接的、潜在的,有些是积极的、正面的,有些则是消极的、负面的。就业环境是一种社会存在。毕业生在择业前正确认识并分析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根据就业环境和自身条件,权衡利弊,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确保达到预期的就业目标,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总是受到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个体成长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1.2.1 政策环境

具体来说,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有所区别的:

1.定向生的就业政策。定向生原则上按入学时合同就业。如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回原定向单位就业的毕业生,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报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并交纳相应的违约金和培养费后,可调整就业单位。

2.优秀生的就业政策。享受师范、农林、民族、体育、航海等国家专业奖学金及享受艰苦行业、地区或特殊岗位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原则上按国家计划就业,对不服从就业计划自谋职业的,需补缴在校学习期间普通专业的学费并返还定向奖学金、专业奖学金。

第 5页,共17页

3.结业生的就业政策。结业生就业必须在《就业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未联系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籍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籍),自谋职业。

4.患病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学校应在毕业生毕业前认真负责地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以后仍未痊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籍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由其自谋职业。

5.边远省区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来自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应回来源省区就业。边远省区特指以下10个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毕业生可以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毕业生不参加就业,凭国(境)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经学校教务和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不列入就业计划。毕业生集中离校时未办妥手续的,原则上将其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继续办理出国手续。

7、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原则上与其他专科毕业生就业政策相同,但必须在《就业报到证》上注明‚高职‛字样。

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直接影响外,劳动人事制度中诸如人才流动、工资、公务员制度等,以及社会职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都会对大学生择业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1.2.2 经济环境

大学生选择职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从一个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状况来说,由于其不平衡性,往往使经济发展速度快的行业及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热点。

1.在职业的经济地位和行业的经济状况上。近几年信息技术等高新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直线上升,需求数量大幅上升,质量要求较高,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专业与需求,层次与需求的失衡现象。

篇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以就业为中心, 在其他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它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1]当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务实心理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部分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是比较务实的。他们对就业的期望值和个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相对理性客观的认识与判断, 并能根据现实的情况及时地对自身进行合理的调整, 作出适合自己的现实选择, 顺利实现就业。这种务实心理有利于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实现个人价值。

(二) 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普遍存在于高校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在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就业制度改革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拥有了相对公开、公平参与就业竞争的环境氛围。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有能力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愿意并勇于通过人才竞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依赖、从众心理

依赖心理是一种缺乏独立意识的表现, 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求职择业过程中不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依靠亲朋好友的意见来进行取舍, 而不非凭自己的深思熟虑进行求职择业。二是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 一味幻想和依靠他人帮助自己实现就业。这种过于依赖的心理, 会使这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失去自主性, 陷入被动境地。

从众心理, 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能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 难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能发挥自身潜力的工作。大学生由于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更容易受社会思潮念的影响, 陷入“从众”心理的怪圈, 求职中会缺乏理性的思考, 忽视对自身的分析和对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 导致其在就业过程中盲目攀比或追随别人。

(四)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轻视或低估自己能力的一种心态倾向, 表现为缺乏自信,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不敢竞争。自卑心理的实质是缺乏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为此就业时不敢积极地去面对竞争和挑战, 消极对待就业。受此心态影响, 部分大学生在应聘时, 表现为谨小慎微, 自信心不足, 畏缩退让, 错失就业良机。

(五) 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 自我感觉良好, 出现了高期望、高要求的就业价值观。有自负心理的大学生, 求职择业的心理定位偏高, 但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 既挫伤就业积极性, 又失去就业机遇, 妨碍了正常求职择业的顺利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过剩, 而是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不对称。从求职者的角度看, 就业难, 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在就业前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自身的能力也可能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又对自身的情况和就业环境不能正确把握, 高估或低估自身的能力。为此, 大学生由于心理成熟度不高, 当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无法实现既定目标时, 容易失去信心, 引起不良的心理变化。

(二) 高校工作有待加强, 未能与时俱进

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 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也存在的错位现象。有的高校沿袭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来的一些大学生高分低能, 而当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出现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 就业竞争力不强的现象。这种矛盾的恶化会对大学生就业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大都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两年, 指导主体也局限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各院系辅导员。使得大学生对就业缺乏相应的思想、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 就业时, 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求职择业问题, 思想和行为较易产生偏差。

此外,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部分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不到位, 没有及时的采取新措施, 其工作缺乏预见性, 没有很好的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积极引导大学生努力成才。

(三) 招聘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与成才。而当前,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因而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错误的认识, 认为无需担心招不到人, 盲目地抬高用人的门槛, 造成对人才的不珍惜, 从而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也有失公正, “重学历轻能力”、“重男轻女”的倾向也一定程度上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

此外, 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转型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会保障和监督体系还未健全, 近年来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措施,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一些政策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心态, 提高就业能力

(一) 大学生要自我调适就业心理, 提高就业能力

1. 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定位

大学生就业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 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同时应调整就业心态, 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时不要好高骛远, 给自己一个机会, 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步努力之后。

2.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大学生从刚进踏进大学校园起就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从自身情况出发, 低年级时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除了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外, 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科技竞赛, 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学会做人、做事。通过实践环节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 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 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二) 高校注重教育模式的创新,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1. 整合优化专业设置, 注重教育模式创新

高校应根据根据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的需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设置的优化并不意味着盲目的根据市场需要发展专业, 而是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高校自身情况, 又遵循科学结构发展的规律, 满足科学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来设置专业。

2.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高校就业部门可以引进专门的师资作为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 加大对就业工作一线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 加强各种渠道的宣传工作。同时也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联系, 聘请校外专家或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员作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有效补充, 在培养大学生的同时也为其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建立完整的心理辅导部门,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心理问题常识培训和讲座, 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实现就业心理压力的自我疏导, 正确面对就业挫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减少其因盲目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而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这都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

(三) 完善就业政策体系, 营造良好社会就业环境

1. 用人单位转变思想, 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 应提供公平的就业条件和平等的就业机会,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自身需求, 制定完善的用人制度, 选聘适合自己单位 (企业) 的人才, 避免就业歧视。

此外, 用人单位也应认识到, 培养人才并不仅是高校的事, 其也是培养大学生的主体之一。为了帮助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 用人单位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帮助其提高实务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2. 政府深化制度改革, 保障大学生就业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良好环境的建设, 健全就业市场体系, 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此外, 社保、户籍等相关配套制度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与制度, 逐步消除大学生就业体质机制性障碍, 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小明.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调试对策[J].经济师, 2010.01.

[2]李荣.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3.

篇4: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及引导对策研究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高校扩招 高职毕业生就业 就业心理引导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去向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加之,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生毕生,今年“找工作”,将成为往年更突出、更尖锐的实现难题。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3届(91.4%)同期有所上升,其中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90.9%)同期也有所上升。2014届高职业高专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业工作”的比例(81.7%)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82.5%、83.0%)相比有所下降,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自主创业”的比例(3.8%)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3.3%、2.9%)相比有所提升,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毕业后读本科”的比例(4.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3.8%、3.3%)相比有所提升,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

二.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的就业心理体现

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引起许多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这既不利于择业,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在择业前,毕业生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削除择业心理困境,克服不利心理倾向,塑造健康的心理模式,为成功求职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有什么样的就业心理,就有什么样的就业途径和职业选择。目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和心理压力。毕业前做好心理准备,塑造积极的就业和择业心理,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的内大条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体现在就业前的心理困境、毕业生择业时的不良心理倾向、毕业生择业心理塑造等。而就业心理困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心理困境主要有以心理冲突、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与嫉妒心理、受挫心理、焦急等。受社会环境、传统观念以及心理困境的制约,现代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心理倾向,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路径的选择和就业成功的概率,也影响到未来职业的发展,每一个毕业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些倾向主要表现为依赖倾向、从众倾向、求稳倾向、名利倾向、低就倾向、侥幸心理倾向。

三.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就业

毕业生择业时心理困境人人皆有,只是程序不同,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就业观,必须通过自我调适,克服各种心理困境障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此时正确引导我们的学生,教会学生理智思考,保持理性,学会放松,适度自我激励,适当宣泄,心理咨询。为了消除顾虑、烦恼、抑郁等心理因素,毕业生也可以找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找帮助。目前不少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社会上的心理辅导服务也日趋成熟。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医生都能帮助毕业生迅速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帮助毕业生晚加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提高择业技能技巧。

总之,高职学生就业我们需要在学校都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大学生指导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社会就业情况,提前掌握自我心理疏导。适应当前呈现的多样化、多元化的就业趋。指导大学生择业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避免和纠正在择业上的短视行为。抑制眼前功利的诱惑,作到以事业为重,以国家为重。指导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成长观、择业观。指导好学生的择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心理调适、诚信就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等内容。

参考文献

1.陈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琳那,王昭彦.大学生就业指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

3.高桥,葛海燕.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4.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

篇5: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一定时期内会比较严峻就业压力会比较大。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和价值观的重新定向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实证调查以调查数据作为基础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找出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提出对策。以期能对当代大学生群体顺利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根据统计数据的处理结果从知情意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考察和描述。第三部分分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观现状中积极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五部分则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对策’’。’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物壑丛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逸壹窒多指导教师签名历丕纽日期当酸茎乡日期。芝晔广乒多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丛墨兰三邮编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一研究背景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现将年至年毕业生有关数据作如下统计表近七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①普通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幅初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万增长万就业率人数万从年至年毕业生人数的依次增加可见高校的不断扩招虽然为社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但大量毕业生同时走向社会也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年和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会让他们的求职路更加艰辛。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万人。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高校设置的学科及专业结构、就业环境和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高校、家庭等很多方面因素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变化新…注初次就业率截至当年月日。数据来源年数据国家教育发腱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冈教育政策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版社年数据中陶教育年搭编辑部中固教育年攀北京人民教育…版社年数据周济年全国普通商校毕业生就业作会议情调鼓励导毕业生面向壤层就业每数擗年辛闷龇稀妁惫业皇捌汗会议昭向鹏叭一年数据人学毕业生信总使用咨询编写组人学毕业生信息使用咨讯【北京高等教育版社、年数据搜狐搜孤教育【乙一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情况和问题都归根于我国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和高等教育转型期间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就我国人才供求关系总量和整体格局而言我国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乜事实上大学教育即使规

模扩张迅速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数仍然只占我国总人口的、劳动力人口的。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相比于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有所不如所以大学生还没有达到过剩的地步。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要求政府“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句话在指出政府责任的同时也指明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就业观以求最终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二研究意义大学生就业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就业观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心态和行为。因此它对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践具有动力作用。有鉴于此在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和高等教育转型期间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加强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对策的研究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也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因此本文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无结构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研究手段。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大学生就业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地位获得理论和职业指导理论等理沦。以科尔曼为首的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其基本原理为一个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为结果中获得的功力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其基本原理主要来源于以整体论方法为主的新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博弈理论以及社会学的交换理论等。具体运用到大学生就业观方面其根本的动因就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追求。面对就业大学生将在当前特定社会大背景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并获得自己的职业地位。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二人在美国出版的《美国职业结构》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地位获得模型’’。他们在书中着重探讨了在美国社会中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对于个人经济地位的显著影响。自此以后该模型成为学者们研究地位获得理论的基本模型并产生了许多衍生模型。所谓地位获得研究基本上就是看个人的出身如何影响其后来的社会地位即所谓的来自何处止于何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就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一个地位获得的问题它属于社会流动理论中的“职业地位获得一的范畴。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其代表是帕森斯和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余斯伯格、格林豪斯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等。职业指导的理论认为职业选择应该遵循人与职的匹配。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在他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认为人在选择职业时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还应清楚的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和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然后才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对于成人来说可同时出现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主导需要。就业观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毕业生对理想单位、就业地域等的选择下是反映了实现不同层次需要的意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价值观所谓价值是指对个人有用的或重要的东西往往是个人追求的东西。马克思对价值的概念做过这样的阐述“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由关系的双方构成一方是价值的主体即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而不断奋斗的人们它小到个体的人大到全社会另一方是价值的客体主要由物质的、文化的两大类组成。价值体现了一种评价和对评价的认同。价值观是对价值关

篇6: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共)

摘要:不同于精英教育,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属于大众教育,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就业的恐惧心理、就业能力低下、就业动力不足等现象十分明显,这些现象均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了解,对大学生的不适应情绪进行适当疏导和引导,对于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成效,提升就业品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蔡笑岳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大学就业心理现状。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6所大学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78份,有效问卷945份,占95.7%,其中男生536人,占56.7%,女生409人,占43.3%。调查结果显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大三开始就面临各种来自毕业的压力,对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对未知因素的过度焦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多来源于亲朋好友、各种媒体等途径,但并未真正近距离接触过社会,对于考研、就业、公务员等方面的经验甚少,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有些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较低的同学面对铺天盖地的关于就业形势严峻的信息,便产生强烈畏惧心理;有些同学因为学校不是985、211工程学校,专业也非热门专业,加上在校期间社会工作方面锻炼较少,性格腼腆、内向,在面试中未能有良好表现,无法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其中有一些“中不溜”的同学,因为对自己的想法、学业、能力等方面都不太明确,面对未知的生活会更加焦虑和恐惧。这些负面压力压得一些面临毕业的学生无法喘息。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88.4%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而68.1%的人认为缺乏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是难就业的主因。

1.2 眼高手低是大学生就业的显著特征,大学生是亲友眼中的天之骄子,加上高等教育需投入高额学费,都导致学生就业期待值过高。现在社会流行一个说法,大部分毕业生都期待“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希望工作在大城市,拿着高薪但工作清闲,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让许多年轻大学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困境。调查结果表明:49.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时的心理压力来源于过高的期待,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及学校影响力较强的毕业生,由于选择面相对较广,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较高;在地域选择方面,出现一种“北上广”心态,即就业目标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有77.8%学生选择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有17.5%的学生选择回小城市,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只有4.7%;在薪酬方面:热门专业学生期望值达到3000-5000元,大部分学生的期望值在2500-3000元、2000-2500之间,分别占26.1%和29.6%,只有8.4%的学生期望值在1000-1500元。

1.3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大部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尚未达成,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从盲目自大陷入自卑的另外一个极端。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未主动经历与尝试各项学生工作或者社会工作,学习成绩平平,对自己无甚了解,所以在面对未知的就业竞争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情绪悲观,导致就业频频失败。另一方面,有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工作活跃,但由于对自己过高估计,未能客观评价现实就业环境,好高骛远,形成过于自负的就业心理。

1.4 对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分依赖。当下社会许多家庭结构都属于“421”家庭,所谓“421”家庭,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的家庭结构――4个父母长辈、夫妻2人和1个孩子,许多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受着充分的物质资源和心理关怀,因此养成了一定的自我中心及依赖心理。当他们面临离开象牙塔,经受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会不知所措,无法适应和满足就业单位及社会的需求,努力争取就业机会。对就业无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依旧希望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就业竞争过程中,缺乏主动精神和换位思考能力,无法在好的就业机会中主动展示自己,获取就业机会。

1.5 俗语有云,“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和攀比心理。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教育,性格、能力、气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目标都不具有可比性。一些大学生独立性差、受暗示性较强、缺乏主见,易受到社会思潮、观念以及身边同学择业标准的影响,就业目标摇摆不定,方向难以明确,别人说好的工作就盲目追寻,全然不顾自己能否胜任与适应。还有一批大学生存在严重攀比心理,总想找到一份人见人羡、十全十美的工作,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还有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过分功利心理,不考虑自身长远发展。这种从众、攀比心理使得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高低不就,观望犹豫便丧失了最佳就业机会。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市场经济更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当然也需要法制来维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加快有关就业方面的立法进程,结合现行的《劳动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制定出台改善规范就业市场秩序、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的法律等配套法规;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政府应加快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加强监督,消除政策阻碍;鼓励跨地区就业,取消户口指标等不合理政策限制,促进毕业生就业合理流动;制定相关规定,防止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实现法制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法制环境。

2.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与市场接轨,兼顾市场需要的同时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精神、创新能力及竞争意识。高校是创造知识的圣地,教学内容要注意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前沿学术成果,并及时在课堂中转化传授;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为学生多开拓实习、实践的机会,通过实验室基地、实训等校企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加强研究性学习是高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不自满、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就业心理基本知识,开展职业教育辅导,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工具,同时及时提供职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认真学好本专业,同时积极锻炼自我,健全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

2.3 重视及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强调“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准确评估自身综合能力和兴趣,了解工作世界知识,从而判定是否人职匹配,是正确选择职业的前提。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及性格特点等,学会根据岗位要求明确就业定位,减少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到人尽其才,最大程度实现人职匹配。思想教育也是就业指导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树立为国效力、志在四海的理想信念,增强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的主动性及责任感。提升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勇于挑战与尝试,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知识往往无法与现实世界的需要完全吻合与匹配,但大部分单位招聘时更加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专业对口与否,并不作为第一要义考虑。求职中,一个勇于面对的毕业生应注重行业发展前景,并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转就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身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工作领域。只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任何领域都能闯出新天地。

2.4 构建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和心理咨询中心密切联系,就业指导老师应与学生经常性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心理问题,若超越能力范围,也可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转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促进学生长远、健康发展。高校还可开通各种新媒体对学生排忧解难,如微信、微博、QQ、电话咨询,也可通过各类平台发布各类职业世界知识、自我认识知识、就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团体辅导也是一个良好的心理辅导方式,针对有相同问题(如择业焦虑、就业恐惧)的就业群体进行辅导。在平时工作中也应给与毕业生高度的关注,以预防为主,通过各种渠道――讲座、模拟面试、双选市场等活动传播正能量,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为学生踏入社会做好提前准备。

不同于精英教育,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属于大众教育,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需要系统地进行考量。然而,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势,不断思考及确立自身目标,通过学习、活动锻炼自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摒弃恐惧、焦虑、自卑、懒惰、依赖等负面心理,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和德行,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将要到来的挑战,是当代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更好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上一篇:超越自我读后感下一篇:送给同事的辞职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