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岗实验总结

2024-08-10

返岗实验总结(精选14篇)

篇1:返岗实验总结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国家级专家聂剑平老师负责本次研修整体规划。为保证研修核心内容的顺利进行,聂老师组织省课程团队全体人员,认真讨论,精心谋划,特别是对热点篇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整体细致梳理,针对学员学习重点及难点,制定了《“优化”教学的信息技术选择策略》以及《微课程选题的注意事项》两个导学方案,为学员完成作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二、执着坚守,伤痛不下火线

省级课程专家李新武老师,因一次意外导致右腿骨折,手术后还未痊愈即坚持参加本次研修。白天长久的坐姿让他的右腿下垂时间过长,导致脚踝部位疼痛肿胀,他咬牙坚持。为缓解症状,只好白天贴膏药,晚上回家热敷。往来于教育大厦和家之间,天气又如此炎热,但李老师并没有半点怨言,仍然坚持在研修一线,此种自律和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三、志愿服务,细致周到

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胡学涛同学,别看小小年纪,可给大家服务起来却毫不含糊:一会儿QQ传递信息,一会儿排除电脑故障,一会儿烧水倒茶……再看他切的西瓜,还专门为女士们切成了袖珍型,刀工还真的不错。应该感谢这个大二的阳光开朗的小伙子,是他为课程团队提供了细致周到而又热情的服务,保证了研修的顺利进行。

篇2:返岗实验总结

带病研修

在我们学校,有一位49岁的女教师——官修梅。由于关节有毛病,在夏天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然而,为了让大家不受炎热侵扰,她坚持让大家开空调,用棉衣盖在腿上,坚持研修,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精彩的研修,让她忘记了暂时的病痛。

父女研修

周伟,孩子刚刚3岁,由于幼儿园放假,爱人工作忙,孩子无人照顾。研修中的周老师既要完成研修,又要照顾孩子,没办法,带着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一起完成作业,父女共同研修,为今天的研修增添了闪亮的一笔。

老当益壮

篇3:课改实验总结

二 、把握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

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 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的目的。

四、 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 、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篇4:返岗研修培训总结

做充满激情的、有爱心的幼儿教师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充满激情。激情是一个人开创事业的原动力,是每个人生命中喷薄而出的朝阳。它引导你去奋斗、去拼搏;激情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更是人们百折不饶的意志力。每天我们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孩子和家长,用饱满的热情参与孩子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言传身教,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永远的激情应该成为我们品格的追求,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

做努力上进的、专业的幼儿教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别人的弱势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因此,不仅要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去进行业务方面的继续学习,还应接受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使自己在日趋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里,越站越稳;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并在努力中体验到不断进取的快乐与成功。

篇5:返岗实践总结

在2014年5月4日,我荣幸参加了“昭阳区新进教师培训项目(第三期),在为期一周的培训里,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标理念,在返岗研修中,结合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及培训结束时所拷贝的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反思总结。下面我就对返岗研实践做如下总结:

在教学活动中,当好组织者同时参与到学生的团队里,我们山区的孩子知识相对匮乏,我们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中接受到的新思想新理念,一直在伴随着我。自我参加培训回到教学岗后,我一直在学习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各种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积极向有见解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篇6:返岗实践个人总结

2017年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已经结束,我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充分利用周末时间上网学习,看视频,做作业,写日志,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我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语文是母语,语文教学更需要言传身教从我做起,重视德育工作,我校作为内江市市直中学,都配备了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学习《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资源检索与获取》等课程,我进一步熟悉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更多的获取资源的途径。我兼任我校职教部社团《演讲与口才》课,课前,我部是抽空上网搜索相关教学资源,下载资料,从网上下载了许多优秀的演讲视频,上课时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模拟演讲,并要求学生谈观后感。学生认识了演讲的种类,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利用范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显著。

有利于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培训时,我积极参加了工作坊的讨论活动,学习了其他学员的好的经验。返岗实践中,我将培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效果很好。如在学习《雷雨》后,我充分利用电化设备,播放了相关的戏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戏剧以及话剧的了解,并让学生认识到母语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国粹文化等。利用电化设备教学,学生们对语文变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站或网页,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总的来说,返岗实践中,我做到了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也促进了自己的工作,收获很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仍感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还很欠缺,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许多较大的城市,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通两平台”的建立,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现代化。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篇7:化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总结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4.用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靠近气体检验;而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试纸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沾到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5.点燃可燃气体时,应先验纯再点燃;净化气体时,应先除杂再干燥。

6.焰色反应实验中,每做一次,铂丝都应先蘸取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无色后再做下一次。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的溶液应先回温(冷却或升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8.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距容量瓶刻度线1 cm~2 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9.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0.检验卤化烃分子中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1.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2.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

15.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6.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7.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18.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两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二、几个“零”

1.滴定管的零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在最上部),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如果不在“零”刻度,那么必须在“零”刻度以下。

2.量筒没有“零”刻度,容量瓶无“零”刻度。

3.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标尺的最左端,天平在使用时要调“零”,使用后再调回“零”。

4.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5.温度计的“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中部。

三、几个“数据”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2.滴定管、移液管的精确度为0.01 mL。

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少于1/3也不能多于2/3。

4.试管在加热时所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距试管口的1/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放液体的量均在容积1/3~2/3;蒸发皿加热盛液体的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 mL~2 mL。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和玻璃棒要洗2次~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刻度线2 cm~3 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8.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是2滴~3滴。

四、几个“大小”

1.称量时,先估算出质量,加法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取回砝码的顺序则相反。

2.使用干燥管干燥气体(或除杂)时,气流的方向应是从大端进小端出(即大进小出)。

3.溶解气体时,对于溶解度小者(如氯气、硫化氢),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而对于溶解度大者(如氯化氢、氨)导管末端接一倒置漏斗,让漏斗边缘接触水面,以防倒吸。

4.药匙两端为大小匙,取药品多时用大匙,而药品少时用小匙。

5.装入干燥管内的药品颗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时干燥效果不好,太小时气体不通畅。

6.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液体药品保存在细口瓶中。

五、几个“上下”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29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面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的水从下方进上方出(逆流原理)。

5.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放在液面下,而测量蒸气温度时应放在液面上。

6.制气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插入液面下。

六、几个“长短”

1.洗气时用带双导管的洗气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短导管出(即长进短出)。

2.用排液法测量气体体积时,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液体则从长导管被压出(即短进长出)。

七、几个“不能”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液体,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液体,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应隔网加热)。

4.pH试纸验液前不能用水润湿。

5.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不要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味道。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内(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10.试纸、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11.酒精灯的使用中不能灯点灯,不可嘴吹灯,燃着时不可加酒精。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13.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4.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15.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16.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吸取液体时,不能将液体吸入胶头里,不能混用,必须专管专用。

17.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8.盛放碱性液体时,不能用玻璃塞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19.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剧烈的放热反应。

(收稿日期: 2014-07-15)

篇8:返岗实践总结

高县四烈中学 李远芬

2016年11月开始,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学习期间,我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班级交流讨论、集中答疑——交作业”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认真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我获益匪浅,我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形式。通过学习,我更新了思想认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了法制观念,重树了“依法执教”的观念,坚持依法执教,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依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切实做到多表扬、多沟通、多交流,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

通过学习,我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认识到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工作中我努力践行,坚持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我努力增强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随时做好无私奉献的准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将这种理念回归到教育的本真,以生命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真正体验到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有效且更具生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带回学校深入开展下去,做到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自己也要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在语文、政治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开展教学,努力将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尽可能完美的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PPT把内容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化简难度、理解内容、掌握知识。如: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图画美,运用多媒体剪辑技术,将音乐导入到PPT中,将视频导入到PPT中,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音乐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学习兴趣;在生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PPT技术让学习记忆生字效果特别好;下载播放朗读视频或音频,指导学生朗读,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又如: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一单元时,我利用“班班通”展示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生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利用课间展示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自然资源在枯竭、自然环境被破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感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需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适应现代化,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方知浅薄,学习道路漫长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通过返岗实践总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课堂改革上、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需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适应现代化,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扎实工作,继续学习,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并把所学到的新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优秀教师;巩固并扩大学习成果,与同事们在教学中一同探究,使更多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充分利用;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篇9:返岗实践个人总结

2014年11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看视频,做作业,写日志,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我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德育效果更显著。我校班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并且接通了互联网。通过学习《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资源检索与获取》等课程,我进一步熟悉了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更多的获取资源的途径。《在丰碑》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录像录音,生动真切地为学生再现了红军队伍在风雪弥漫的峻岭中,艰难行军的悲壮场面和军需处长甘于奉献的感人形象,与文字教材密切配合,准确地挖掘了《丰碑》的深刻内涵,学生进入了教材的特定意境,引起了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心中树起了一座深受鼓舞的不朽“丰碑”,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教育。

2、语文教学效率更高。在培训时,我积极参加了工作坊的讨论活动,学习了其他学员的好的经验。返岗实践中,我将培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效果很好。在学习《葡萄沟》这一课时,学生对新疆的风情、新疆的葡萄、新疆的阴房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可录相上美丽的画面和通俗的解说,却似乎把学生带到了新疆,学生好像是一位游客,正随着导游游玩呢。这样,从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对这些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内容就在学生兴致昂然的欣赏过程中解决了。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怎样指导学生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的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我在教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后,适时地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画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再出示图文片(图文片的背景是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梅花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景了。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我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在学生深入了解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后,我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和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一起跟着音乐唱,歌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这节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也可以事先让学生在网上阅读与课堂上作文内容有关联的优秀范文,或学习一些写作的要求、方法等。利用网络,孩子们的习作变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站或网页,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篇10:教师返岗实践总结

邸玲教授给我们讲授了《教师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她从礼仪的本质,教师的礼仪,还有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礼仪修养等几方面给我们讲述教师的基本礼仪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李佺宁教授给我们讲授了《教师职业倦怠调整策略》。教师的职业倦怠分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心理健康是优秀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而由于个人、社会、职业、管理因素等造成教师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轻度症占百分之四十八,中度占百分之十二。

心理健康关系着我们的生理健康、工作效率、专业成长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地调整职业倦怠现象,运用理性情绪疗法、人际关系疗法, 多沟通多交流,进行心理减压。 李华平教授的 《有效性——阅读教学的软肋》 讲座, 通过文本解读的专业性的十个小测验细致讲授了解读文本的方法与技巧:意图揭示法,关键词转换连缀法,一语立骨法、反常违规揭意法,关键词演绎法等很有实效的文本解读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贾玲教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给我们今后教学设计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建议,也给我们很多新的启发与思考。年迈的刘永康教授讲授了《尽快走出实施新课程的种种误区》《符号论美学与语文教学》等内容,指出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课程目标偏离“整合统一性”,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夸大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作用,教学手段依赖多媒体,教学评价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淡化做人教育,淡化知识目标,肢解课程目标,片面追求分数等不良现象。希望我们尽快走出这些误区,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活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等教育机智。建立民主和谐课堂,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多元解读承认合理的差异性。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的自觉自动学习。新课改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表明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师要科学化的实事求是的预设教学设计,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变通性、师生的互动性、并能容纳非预设性。除了理论学习外,我们还去安康初级中学观摩听了老教授的上课,他的课堂智慧流淌,精湛的教学艺术、挥洒自如的教学风采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使整个课堂教学精彩不断。

二、满载而归,指引前行

我们从理论回到了教学实践,在实战中发现问题,研讨改进,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好课不容易,在同课异构中更要体现“个性”,要体现个性就要关注“三本”,体现“双主”,教师更要学会期待,循循善诱,启思引路。尽管培训时间很紧,但我们还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教学实践论坛中交流分享,与专家面对面地座谈,举办文艺晚会……我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各地的精英高手很多很多,感触着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我每日认真倾听,每日反思,写出反思稿大胆交流,请专家指点。最后有幸获得安康学院颁发的优秀学员奖,没想到教书十多年了,自己还能痛快地当回学生。但最重要的是,在换位体验的同时,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心理和感受,决心今后要多体谅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摸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结业典礼结束后,我们背着满载而归的行囊,在彼此的祝福声中踏上了新的征程。但这段“心灵交流,缘聚收获”的时光会铭记我的心头。

三、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返校后我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并承担主编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立项、开题的过程中,我们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并把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自主钻研,同时与指导老师张学斌交流,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之短,顺利地完成了德育校本教材的安排工作,目前编写已接近尾声,这次德育校本教材编写大大地提升了科研能力,为指导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半个月的国培学习, 让我们把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导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真正领悟了语文教学应该走进文本、多元解读文本。学校教研活动中充分检验了我半个月的学习收获,我能够把前一阶段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表现了很高的驾驭教材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和践行新理念的能力。

篇11: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的总结与反思

一、目前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现状

目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新教材在高一年级使用已近一年,通过听课和教师座谈,以及对部分学生问卷调查,我们认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高一年级教师的整体素质好,能胜任学科教学改革的实验任务

这些教师总体上看比较年轻,可以说,年轻有活力,思想新,有干劲,他们都是教完高三回到高一的。从学科知识来说,学科知识丰富,成系统,对传统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非常熟悉。具有学科教学的经验和能力,又经过暑期的通识培训,对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定地认识,完全能胜任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

2、教师对新教材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上做出努力

地理新教材的使用,给教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有一定地认识,大家充分肯定新教材的优点,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大家认为,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具体体现在理念新、版面的呈现方式新。

3、能确定三维的教学目标,并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落实

能否确立准确的三维学习目标,是目前评价一节课的首要标准,他们都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科学、具体,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又关注学生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养成。

4、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在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进行探索

通过暑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适于新教材和新高一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注意了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5、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

二、实施新课程取得的成绩

1、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和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在绝大多数教师内心中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关注的重点由课本转向了学生,教师不再单纯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而且关注对象也由少数学习好的学生转向全体学生。

2、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无论是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还是日常的听评课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转变,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随处可见。

3、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角色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超越教师。有的老师感叹:“学生的潜力太大了,学生知道的太多了。”

4、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程改革,不断关注,教师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新课程也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很多教师积极地从网上、书上、生活中搜集一些有用的素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色彩。

5、新课程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教师学习的空间,也带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教师变得更加理性。在教学中他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在不断的探讨中提升了自己。

三、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理念与行为还存在脱节现象

比如,有的教师在谈新课程理念的时候,我们感觉他掌握得很好,而在实际上课中却没有很好的运用。还有的教师在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能以新的理念去指导,而在日常的上课中做的却不够好。

2、创设的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有机结合程度不好

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但这里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不是无组织无纪律,不是学生没有自律。正是因为担心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一些教师放不开手脚。

3、一些现象反映出新课程的实施有时还停留在表面上

比如,目前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做得很好,但科学性的评价、思想性的评价做得不够。再比如在探究性学习方面,一些教师没有从本质上去研究本节课哪些问题应是探究活动的重点,哪些问题没有探究的必要。如果把问题的探究停留在表面问题上,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受到一些阻力

(1)应试教育思想的阻力。很多教师因为担心教学成绩低,因而仍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掌握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2)客观条件的阻力。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调查活动,然而由于受到经费、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活动往往不能很好地开展。

(3)评价机制的阻力。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教师的评价,重点仍放在教师的教学成绩上,而教师对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因而也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也会刺伤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

四、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的理念

理念问题,是目前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准。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了理念的更新和改变,如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的互动,注意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学习方法的运用,注意联系现实和学生实际等,但是,都做的不是很到位,有些教师的教学甚至与过去没有太大的差别,究其原因,还是观念更新的不到位。所以,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解决教材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解决高考不明确的矛盾、解决教与学的方式问题等等,都必须先更新观念,这是关键。更新观念首先要放开思想,首先关于教材使用的观念必须更新。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观念问题。在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必须大胆,敢于取舍,正确取舍,正确整合。其次,在对待学生上,解放手脚,放手发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再次,高考越来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能力立意更加明确,考查能力越来越多。

2、真正转变教与学的学方式

要解决课堂容量大和课时少的矛盾,还有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应该紧紧围绕地理课程目标,并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主要做到两点:加强探教学,强化学法指导。

3、科学地解读教材,加强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的整合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如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科学解读和处理教材,加强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4、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教学的关键,如果没有问题,教师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铺直叙出来,教师讲得很累,学生还记不住什么东西,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或者教师在一节课上问些简单的问题,书上有的问题,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上,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更不能从内容中提炼出一些有所感触、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意义和借鉴的问题。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关键性问题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

5、注重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

篇12:返岗实践总结

1、观念的改变

在没有接触到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之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简易的教学设备。学生的学习方式当然也比较单一乏味。对于开发学生智力这一方面来说,没有较大的优势。自从本次参加培训以来,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无限魅力,从思想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知识技能的提升

通过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我实现了从初步了解到知识深广的一个较大的进步。以前,关于计算机,我只懂得一些简单的知识,比如:开机、关机、查查资料等等。经过这次的培训,不但对以往掌握的一些知识更加熟练,而且在看视频,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处理文档,课件的播放,视频的制作和插入等方面都能比较熟练地操作,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能充分 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整个课堂 成为灵动,趣味盎然的课堂。孩子对学习知识不再感到单一乏味。

3、开阔了视野

学习和培训不仅让我学到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更让我打开了另一扇窗——那就是交流之窗。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既有名师耐心讲解和方法的指导,也有许多同行的知识与经验的交流,让原本井底之蛙的我变得视野开阔。拥有知识是一种财富,拥有交流的经验与感受能促使自身成长,更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篇13:返岗实践总结

在2016年10月,我荣幸参加了“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在为这次的培训里,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标理念,在返岗研修中,结合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及培训结束时所拷贝的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反思总结。下面我就对返岗研实践做如下总结: 在教学活动中,当好组织者同时参与到学生的团队里,我们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中接受到的新思想新理念,一直在伴随着我。自我参加培训回到教学岗后,我一直在学习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各种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积极向有见解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篇14:个人返岗实践总结

参加此次培训是近年来参加的历时最长、形势最正规、内容最实在的网络培训学习,历时长是指学时长达1000多个小时,正规是指此次培训有正规的教学课程,有组织、有领导,内容实在是指学习的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教育教学实用。

平时工作中,根据需要或者迫于压力也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种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多数情况都是无意识地学习,主动地系统地学习比较少。主动、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其效果和速度要更好些。通过这次的培训,发现自己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很大的欠缺,培训后发现这是一个快速提高教学能力,充实理论背景,拓展内涵素养的机会。

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设计有针对性,有拓展空间,有计划有节奏。

一、解锁功能、实时验证功能设计很科学,逼迫参加学习的过程必须要真正花时间,而不是做甩手掌柜,不管是死水微澜也好,还是深度浸淫也好,至少每个模块都或多或少地收获了一些。

二、有提高教学能力的内容。如,制作演示文稿的技巧,加工图像的技巧,制作动画的技巧,思维导图的运用等。

三、有充实理论背景的内容。如,思维导图知识,微课制作知识,数据分析知识等。

三、有拓展内涵素养的内容。如,了解真实的学生,教师自控的“三大法宝”,从数字化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等。

本次培训不只是完成网络学习任务,还能与同行、专家、教授交流学习,能聆听各种专题的解读,能观看他们提供的课件和文档,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本次培训让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思想理念上、思维方式上、教学方法上都能受益良多,特别是作业的设置不只是上交一个简单的教案,而是交整套的资料,包括教案、PPT和课堂实录,不仅表明个人的职业态度,还要求严谨的职业操守。这样的从业状态,彰显我们职业良心和高尚情操。

上一篇:浅析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建议下一篇:美术专业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