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2024-08-11

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共10篇)

篇1: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逐年增长。当前,体育论文发表/tylwfabiao/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代替,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此巨大的流动人口,组织化程度很低。给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安全增加了许多难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结构矛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入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险不充分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由于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缺乏、人员综合素质低,造成城镇非技术性或技术性较差的岗位应聘者供过于求,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供不应求,许多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无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总体态势的制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巨大并且随着今后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新农艺、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劳动投入将大幅度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还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数量有限。一是随着乡镇企业的转型,其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较弱。三是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使得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人口流动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制约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其作用和程度都非常有限。据调查,有组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占全部外出务工劳动力的10%以下,大量的是靠亲戚朋友、非法职业介绍所的介绍,虽然绝大多数市、县、乡(镇)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服务机构,但劳务需求信息、劳力资源供给信息的收集、发布渠道有限。由于我国目前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网络尚未建立,至使有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许多艺术论文发表/yslwfabiao/农村剩余劳动力打不到工。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维权工作带来了难度。

(五)城市化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农民工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总体上看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农村人口缺少吸引力,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严重滞后。

篇2: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城市、非此即被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农村就业战略,采取农村外部转移和农

村内部就业并重的方针。既要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又要大 力开发农村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

1实施内部转移战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一是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农村消费 能力有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可将目标主要确定在城镇,根据城

镇居民需求生产,vishay电阻提供服务。二是拓宽就近就地转移渠道。进一 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瓜菜等劳动 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的 非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就业潜力,增加就业岗位,改善 农村消费环境,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利用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 展乡镇企业。要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

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同时提高企业档次p扩大生产规模,吸纳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吸纳是非

常困难的。数量巨大的民工潮,给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秩序造成 了压力和问题。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多涌向城市,诱发城市病,就必须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 的就业潜力,便农业部门能继续充当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

池作用。必须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款、稀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部生产来 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同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推 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

业渠道。

实施“土地流转”政策,解决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在稳定 现行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让土地充分流转,实行所有权、承 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 可以流转。不仅不会改变、动摇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尤

其是使用权流转能有效地消除进城民工的后顾之忧,对解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彻底转移”至关重要。因此,有关部门必须积 极探索适合该市情况的土地流转措施。其中必须坚持的一条基

本原则就是“自愿、依法、有偿”。

2其施外部转移战略。把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迁移的能力作

为实施农村外部转移战略的重点。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迁移的能

力,是化解城乡长期分治积累起来的利益矛盾,避免农民转移就 业加重“城市病”、确保城乡双员的关键所在。增强城市承载农民 迁移的能力.目的是突破两个约束。一是城市承载流动人口能力的约束。农民无论是刚b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转移.还是向小

城镇转移,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个迁移量的上限约束。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市承载流动人口的能力与城市规模高度正相

关,城市规模越大,对流动人口的承载力越强。例如,北京目前市 区可容纳的流动人口约为300万人,而在小城镇,能够承载的流

动人口一般只有万人左右。二是城市承载流动人口融人市民社

会能力的约束。所谓流动人口融入市民社会,即流动人口在城市

定居,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获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的权利和义

务。城市承载流动人口融人市民社会的能力,诚然受以户籍制度

为核心的城乡分治制度的制约,但从根本上看,还受城市财政收

入、就业空间等经济因素,城市公共设施状况、市政管理水平以

及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能力等社会因素,以及城乡文化彼此间的融合和认同程度的制约。

增强城市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在增强城市承载

农民迁移能力的战略选择上,既不能孤立发展大城市,也不能只

抓小城镇;既不能幻想依靠一个红头文件就把农民工变为市民.

也不能对城里的农民间题熟视无睹,而要寻求“第三条道路”。

一是实施城市规模升级战略.提高城市承载农村流动人口的能力。对北京、上海、广州等现有大都市,采取都市团发展战

略;对武汉、兰州等省会城市和具备条件的地级市,鼓励其发展

为中心城市;对现有的县级市,有条件的鼓励其发展为地级市;

再通过撤乡并镇,规划建设一批10万人以上的小城镇。

二是实施城市布局优化战略。把解决中西部城市发展滞后

问题作为今后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国家在财力、物力和

相关政策上要优先支持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

和开放城市,在中西部县级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有活力的中等城市,panasonic电阻发挥中西部城市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转移就业的 带动作用。

三是在城市规模升级和布局优化过程中推进“城乡分治”体

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治”,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 户籍制度、农民教育、就业管理以及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等单

项改革人手,由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推进,都市圈外围的卫星城市

篇3: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 我国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经演变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 剩余数量高达3.34亿之多, 且由于人口巅峰期的到来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更大。这支庞大的队伍能否成功转移, 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 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 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并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村乡镇企业毕竟有很多先天不足之处, 一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往往就受到很大冲击。如从1997年开始, 受国内外需求不足、竞争加剧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 乡镇企业发展明显受阻, 就业总量也随之出现下滑。近两年来就业数量虽有所回升, 但增幅很小。我国加人WTO后, 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那些规模较小、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相对落后的乡镇企业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其就业机会也进一步下降。当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 也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 并且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乡镇企业。但面对新的竞争形势,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企业会更积极地通过提高技术手段而非扩大就业的方式参与竞争及扩大再生产。

(二)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农民教育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 初中文化程度占50.2%, 高中文化程度占9.7%, 中专文化程度占2.1%,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 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

(三)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组织引导尚待加强

在欠发达地区, 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不是很畅通, 职业介绍和中介机构也比较混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盲目、分散、自发的特点, 大部分农民主要依靠“亲带亲, 友带友, 包工头一叫跟着走”。外出找工作, 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已经开展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多。

(四) 劳动力流动受到制度阻碍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向以农民外出进城打工为主, 而我国当前存在各种制度障碍, 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1、户籍制度障碍。

户籍制度曾经是阻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格局虽已松动, 附属于户口上的城乡利益差别明显缩小, 但农民进城仍受许多限制, 不少外地农民工进城十几年, 还无法取得城市人口身份, 不能享受城市待遇。

2、土地流转制度问题。

家庭经营承包是现阶段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项制度, 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 这对稳定发展农业有重要的作用。

3、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关心的是进城后能否保证有稳定的收人以及能否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其子女入学支付的成本大大高于有户籍的城镇人口问题。而目前由于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 农民还没有得到“市民待遇”。这样不仅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也使得他们转移后的就业普遍缺乏稳定性。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和智能开发

面向市场, 依托基地,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体能型”向“技能型”和“智能型”的转变, 提高劳务输出层次, 拓展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

(二) 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在农业水利、生态和农村道路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 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人从哪里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最好的建设者。让他们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去, 从而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2、调整农业结构。

一方面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各地都有优质的农产品, 要根据市场的需要, 把这些农产品做强做大, 形成规模, 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我国人口多, 劳动力丰富, 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 要特别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农业领域,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安置农村大量的劳动力。

(三)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继续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乡镇工业企业,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程度。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加速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的门路。一要发展传统的商业、金融业、餐饮业;二要特别重视发展新兴的旅游业、运输、信息、中介、文化服务;三要引导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相结合。

(四) 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

1、政府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我国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 因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国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所以要发展中小银行,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宏

观调控体系建设,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一要健全服务体系, 提供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 完善信息服务系统服务范围县、乡、村、组、农户贯通, 健全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分工协作, 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县、乡、村贯通;二要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 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三要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

(五) 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最根本的是进行户籍制度的创新。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

1、深化就业制度的改革。

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当前, 要重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为最终统一全国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2、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大力推行廉租房政策。

政府应投资建设大量的廉租房, 使进城打工收入不高的农民租得起房住。

3、深化教育制度改革, 积极实施教育培训制度。

要加大力度改革现行的城镇教育制度, 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实行与城市市民同等待遇的政策。特别要对农民工本身进行教育培训。

4、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将进城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建立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非农人口 (在新的户籍制度下) 的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执行与城市市民一样的低保政策, 使农民工能够在城里留得下来。

(六)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哪里去?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较佳途径。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企业的主要积聚地, 具有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空间, 这就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1、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积极鼓励离乡进城的农民将原来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 作为进城定居、社会保障基金或创业的启动资金, 使进城的农民在城里有业可就, 能够呆得下来, 从而成为永久性市民。

2、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

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3、积极寻找和启动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增长点。

一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镇兴办各种企业, 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 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提供装备服务的农业机械制造业, 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二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 小城镇的房地产业大都还未启动, 潜力很大, 启动了小城镇的房地产业, 又可使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里居住就业。

摘要:目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 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和智能开发, 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 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篇4: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劳务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应该说这些工作只是刚刚开头,今后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仍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1.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质上是扩大农民就业问题,扩大就业靠的是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解决农民的问题就“三农”抓“三农”不行,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按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1.1抓住机遇,做强工业

一是在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上要做到两个并重,即高新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与发展中小企业并重。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二是在工作上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投资洼地”,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流向河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活政策,激活民间资本,形成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在发展的领域上要突出两个重点,即拉长资源加工产业的链条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的现有工业大多属于上游工业,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下一步应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向下游工业延伸,更多的向社会提供终端产品。要总结推广漯河、鹤壁经验,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使河南成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1.2统筹规划,加速城镇化建设

河南既是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勿庸置疑,“十一五”期间,仍将面临着重新选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本研究认为,河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需要向省外转移,而且还需要省内消纳,因此,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应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要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1.3突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工业的物质成果装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经营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过程。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既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又要确保农民增收,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实际,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科技化。二是机械化。三是产业化。

2.加强制度创新,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2.1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是城乡必须统一,二是迁移应当自由,三是管理应当有效。根据河南实际,研究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应一步到位,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户口身份限制,放宽户口迁移条件,实行户口登记制。只要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就可以迁移户口。并且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不再划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更不再划分什么“小城镇户口”、“自理口粮户口”,而是依据职业来确认身份。同时,根据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在适当时候,由传统的户口登记逐步转变为人口登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居民身份证制度,真正建立起以出生证为准的身份证管理制度。

2.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和财政与用人单位的承受能力分阶段、逐步实施。当前,要重点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并有效地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整合,最终建立起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2.3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农民工纳入城镇政府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对象,纳入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一是在公共产品提供和政府服务上,实现由面向城镇户籍人口向覆盖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的转变。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影院等的建设和规划,要考虑农民工聚集区。要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二是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由以治安为主的防范式管理向以政府主导的服务式管理转变。变应急式管理为日常式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在城镇发展和就业上,实现由“总量控制”、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向“合理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变。改革劳动力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营造环境,使农村劳动力既能流得出、又能留得住

3.1政策环境

一是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棚架,使农民工该得到的没有得到,该享受的没能享受。应采取措施使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要突出解决好清理乱设卡、乱收费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平等就业问题。二是结合河南实际制定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政策。如农民工的就业培训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组织建设问题等都要有具体的政策规定。以前,这些都是政策的盲区,现在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

3.2法制环境

政府是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发展地方经济,优化投资环境,不能建立在牺牲进城农民工权益的基础上,不能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河南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下一步关键是抓好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同时,强化对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当作政府的重要职责,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继续抓好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追讨工作。在此基础上,从增强政府监管力度、订立劳动合同、强化企业管理者法制意识、规范工资发放、完善群众举报处理程序等多个环节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二是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问题。政府要加强劳动安全机构建设,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搞好对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培训,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让农民工无差别地享受到工伤及职业病的补偿。三是法律援助问题。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又极易受到伤害。政府应设立法律援助站,不受条件限制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3舆论环境

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力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念,树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财富、是资源的观念。在农民工中树立“劳务致富”、“劳务光荣”的理念,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走出去闯天下。其次,要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消除思想疑虑,使更多的农民工放心大胆地走向城镇。其三,政府及媒体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客观、真是地反映农民工的工作和生存状况,对农民工的杰出代表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宣传他们的事迹,肯定他们的贡献,树立他们的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消除社会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和隔阂,使全社会都能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

4.加强培训,提升农村人力资本

4.1加大教育投资,夯实基础教育

现在,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4年,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河南省农村儿童因学杂费失学现象仍很严重。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由政府包办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课本费,让农民享受必须的公共教育,为彻底扫除农村文盲创造条件。对农村现有的办学条件进行普查,由政府出资改造不合格学校。由教育部门负责,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实行优待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要组织人员进行合理测算,确定生均比例,由财政足额拨付。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个人、团体、基金组织等向教育投资,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形成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4.2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这部分人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但目前的教育体制是文化教育为主,升学是唯一追求目标。没能考上大学的回乡青年,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仍然缺乏就业技能。建议在全省范围内推行“3+1”教育模式,即初、高中毕业后,再加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每个毕业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并对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劳动部门应积极探索在部分工种、部分行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调动青年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抓好“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输出”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抓好技能等级标准和考核鉴定办法的改革和完善。

4.3加强进城农民工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对进城农民工开展培训是最现实、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无论输入地政府、输出地政府,还是用工企业都有责任抓好这项工作。一是对即将转移的农民工开展引导性培训。由输出地政府出资,组织农民工开展政策法规、务工常识、就业指导等引导培训。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使农民工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二是转岗技能培训。重点是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带着技能进城去。目前河南正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财政补贴、学校主办、转培一体、订单培训、农民收益”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应加大投资,扩大规模,总结经验,全面实施。

5.4加强就业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

篇5: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近年来,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工作主线,全力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5%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2017年、2018年先后被评为“x市就业扶贫先进单位”、2019年就业扶贫工作考核被评为x市一类单位(全市5个县),连续保持“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荣誉称号。

一、全面掌握就业信息,推动供需无缝对接

以村为单位统筹扶贫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四支队伍”,大力宣传就业政策信息,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岗位需求等信息。采取用工招聘信息现代媒体手段和传统宣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用工信息推送服务力度,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就业服务向村组、(社区)延伸,岗位信息发布向家庭延伸,就业帮扶向个体延伸,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力求普惠化,专项服务实现品牌化。通过开展

“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的延伸,加大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户专场招聘会以及乡镇赶集日劳动力与企业“点对点”对接招聘会的举办,全力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17年以来,共

举办各类劳务专场招聘会187场,参加单位累计达320余家,登

记求职人员达16500余人,成功匹配就业2200余人。

二、大力开发工作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在全面摸清摸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信息的基础上,对照就业扶贫信息数据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加强与外省、外市的园区企业以及x高新区、河西经开区、x工业集中区、湘商产业园中的本地骨干企业和其他小微企业劳务协作,进一步疏通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了全县劳务协作脱贫的“岗位清单”,自2017年全面迎接国家检查验收之年开始,累计收集、开发、发布就业岗位21000余个,组织劳务输出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93

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0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0人,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再就业60人;

完成新增创业主体2522

个,带动城乡就业3169人。

三、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切实提升劳动技能

以提高贫困户素质和实现就业作为精准脱贫的突破口,全力推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培训,通过开

展就业培训、送岗位进村入户、送技能到家门口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竞争力,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就业愿望并符合培训条件的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参加培训,促使易地扶贫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同时重点强化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做到职业培训与转移就业同步,输血与造血衔接,助推转移就业扶贫精准化,确保贫困劳动力精准输出、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就业培训累计达6745人;

完成贫困劳动力就业前技能

培训1693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1人,创业培训390人(含贫

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264人)。

四、灵活设置扶贫特岗,力促贫困群众增收

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法输送到企业固定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4050”人员和贫困户子女中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通过按需设岗、自主选岗、以岗定人的方式,按照每个行政村(社区)开发不少于5个就业扶贫特岗的要求,设置了环卫保洁员岗位、生态护林员岗位、公路养护员岗位、交通协管员岗位、市场管理员岗位、留守老人和儿童护理员岗位、机动岗位等就业扶贫特岗;

针对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扶贫形式,用最合适的方法,改变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2017年至2019年共开发了1498个就业扶贫特别

岗位,发放资金1321.6万元,达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全县深度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五、强化就业兜底安置,持续做好后续帮扶

为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户“挪穷窝、换穷业”,扎实做好后续帮扶服务工作,该县就业部门、易地搬迁联席办、社区工作队通过“一对一、点对点”方式服务搬迁群众就业,结合临近x高新区、x工业集中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就业。每年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在全县各县直单位以及贫困户集中居住的x镇同乐社区、莉坪社区和泸阳镇花亭社区,根据需要开发设置环卫保洁员岗位、安全巡防员等岗位,专门用于易地搬迁贫困户中的“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和贫困户子女中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帮助搬迁户就地就近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共开发500余个岗位,企业用工、搬迁群众务工就地就近,双向互动,共同发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六、全面推进平台建设,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以全县贫困人口信息系统为基础数据库,全面启动并逐步完善了“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设,精准建立了全县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就业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属于网上办理的公共就

业服务项目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同时利用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和“德一民生”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村级就业服务站点。目前全县130个村和15个社区居委会均已实现村级就业服务站点全覆盖、劳动力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全覆盖、就业服务微信工作群全覆盖。并在县人社就业服务部门和全县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安装了13台自助查询一体机,方便求职人员进行务工求职信息自助查询。

七、切实落实优惠政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系列决策部署,近三年来出台了《关于印发的通知》(x县扶领〔2017〕34号)、《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扶领〔2017〕73号)、《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x政发〔2019〕4号)等23个文件政策规定,通过这些配套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政策特别是就业扶贫优惠政策的落地。通过加大各类相关就业补贴和培训资金的整合力度,切实保障就业扶贫工作中的交通补助、一次性岗位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一系列优惠政策及公益性岗位兜底工作落到实处。自2017年以来,共发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贴436.15万

元、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301.4823万元、一次性岗位

补贴27.75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16.02万元;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09笔,共计2303.85万元,贴息81.8万元。

八、全力助推复工复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返岗就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自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全县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自3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待遇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积极落实农民工同等享受失业保险相关待遇。不断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农村自主创业的农民可纳入支持范围;

对符合条件人员自主创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申请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疫情防控期间,还落实了企业稳

岗就业补助,针对受疫情影响的2家规模工业企业,发放稳岗补

篇6: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定就业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9〕144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人员向建筑业转移并实现稳定就业,根据目前全区建筑业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实际,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扶持发展我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人员向建筑业转移并实现稳定就业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06〕84号)的精神,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培育和促进我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工创办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凡以农牧民工为主创办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各级建设、工商等部门应放宽注册登记和资质申报条件,简化办事程序,优质、高效为基层和群众服务。

二、自治区建设厅及其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要抓紧研究制定建筑劳务分包作业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尽快出台适用于全区的“建筑劳务分包工程计价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劳务分包价格体系,以维护建筑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和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劳务承包行为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493号)的精神,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要抓紧研究制定我区的相关税收征管政策。对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建筑业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将工程施工项目的劳务作业分包给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应以工程款总额减去劳务分包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向总承包企业征收营业税。

四、自治区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劳务作业分包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必须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不按规定签订建筑劳务分包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的,企业和责任人必须依法承担相关责任,并由有关部门在工商年检、工程项目招投标、企业资质管理、企业诚信评价中做出相应处置。

五、自治区建设厅及其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管理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筹集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建设工程劳务分包的实际情况,于2009年年底前制定并出台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社会保障费划拨、调剂办法。

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劳务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4〕124号)的规定,规范建设工程劳务分包行为,严禁个人承包劳务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工程劳务分包制度和有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建筑劳务队伍带头人或“包工头”积极创办劳务分包企业,大量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向建筑业转移并实现稳定就业。

八、自治区建设厅应根据全区建筑业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及需要培训的实际,每年要向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农牧业厅、扶贫办等部门提交培训计划,每年度3至5万人,同时要负责组织实施全区建筑施工现场和拟进入建筑业农牧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要根据各盟市转移输出建筑劳务的实际和建筑施工所需职业(工种)技能的情况,选择重点盟市或旗县建立建筑劳务实训实操基地,以加快提高建筑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全区建筑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九、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全区建筑业农牧民工队伍庞大、流动性强、多为异地就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优惠政策,合理统筹安排培训补贴资金,加大对建筑业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专项资金投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篇7: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2010-06-29 18:56:2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2)

5月11—15日,**调查队对全县10个农村抽样调查点所在的村组进行了一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此次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10个调查点所在村民小组的全部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和对10个调查点所在村总共100户返乡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汇总数据及情况分析如下。

一、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1、基本情况。调查显示,10个调查小组总户数为263户,总人口数为1023人,其中16—70岁的非在校劳动力为652人,占总人口数的%;截止2009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3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以**2008年底农村总人口数万人推算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万人,截止3月底转移就业人数为万人。

2、按地域转移就业情况。从地域上看,从农业生产转移出来的3人中有102人在本乡范围内从事非农产业,占%;在乡外县内从业的有60人,占%;县外省内的有44人,占%;省外的有187人,占%,其中,在广东地区就业的有157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

3、分行业就业情况。根据调查统计,652个劳动力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分别为259人、121人、272人,比例为:1:。详细行业分类如下图。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

1、返乡农民工比例。调查显示,截止3月底10个调查小组的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35人,占今年外出务工人数的%,占总人口数的%,由此推算**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万人。

2、农民工返乡前就业状况。根据100户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返乡前有35%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65%的从事第三产业;最近一次返乡前在外务工的月平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8%,1200—1600元的占24%,1600—2400元的占32%,2400—3000元的占26,3000元以上的占10%;最近一次返乡的主要原因,有54%是企业倒闭或者停产歇业,有24%是返乡创业或者务农,有9%的是由于工资太低,有5%是由于找不到工作,还有8%是回家探亲或者其他原因而返乡的;最近一次返乡农民工,有9%拿到了全部或者部分经济补偿金,有91%没有拿到任何经济补偿金。

3、农民工返乡后就业状况。问卷

调查显示,最近一次返乡后,已重新就业的占17%,已创业的占11%,在家务农的占47%,未就业的占25%。在重新就业人当中,有5%从事第一产业,48%从事第二产业,47%从事第三产业。对于今后的就业打算,有25%的将继续外出打工,19%的将在家乡创业,36%的将在家务农。

4、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在10个调查小组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总共有4人,由此推算**返乡创业农民工总数为2525。返乡创业行业选择第一产业的有2人,第三产业的有2人,这也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如网岭镇杨家洲村的董三毛与人合伙成立了**地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上千亩农田进行集中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还有大同桥罗家潭村的丁志刚办起了规模养猪场,他们选择投资于第一产业,原因一是因为本身对这一产业相对熟悉,更重要的是现在国家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优惠和资金奖励,尤其是

对种粮和养猪的补贴政策。在第三产业创业主要是个体经商户的形式,如逐步遍布乡村的通讯服务站等商业服务机构,这对于返乡农民工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再就业技能培训明显不足。问卷调查显示,100个农民工返乡后接受过再就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教育的只有2人,其余98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教育,而接受培训的2人平均接受培训时间不到3个月。

2、农民创业观念有待加强。由于农民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大多数人对于如何进行投资理财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农村突出地表现就是盲目攀比建房子。比如,在**鸭塘铺乡杉园村,有多个返乡人员年前返乡后今年就没有到外面去找事做,原因一是找工有难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家里建房装修,平均每户人家的总投资超过了25万,对于一些

人来,这不但花费了这些年在外务工的全部收入,甚至还要背负一定的债务。这种现象在**各地都很普遍,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篇8: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1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提高农业就业容量

狭义的农业, 指种植业, 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广义的农业, 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 是从广义的农业这个维度讲的, 主要是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有关研究表明, 粮食作物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总量是13.61, 而蔬菜、水果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量是61.52和67.13, 将近是粮食作物用工量的6倍。而养殖业中, 一亩鱼塘的养殖平均用工量为30.9, 一头牛的养殖用工量也达57.54。而且畜牧、养殖、水产、瓜果和园艺农业等利润相对丰厚, 因此, 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能起到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功效。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粮食种植向蔬果种植业、养畜业转移是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结构的改变, 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种植方面, 应依据当地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 加深就业深度, 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 还有助于缓解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 围绕若干骨干农产品, 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产业体系, 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 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第三产业,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其它国家的经验看,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发展、工业扩张, 发展二、三产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 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 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更多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第二, 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我们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 我们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既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又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荒村”现象, 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3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产业结构上, 要注重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具有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优点, 如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等, 这些部门资本装备水平比较低, 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关社会服务的行业, 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 居民生活服务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 适合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特点。其三, 第三产业的就业稳定性强, 受冲击和影响小。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 “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 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点, 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 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 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 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如: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邮电通讯、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科技文化以及公用设施等发展滞后的状况远远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很难发挥农村社会的整体功能。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 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 扩大市场容量, 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 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 要重点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 要选择就业容量大的农村三产。例如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的服务行业。第三, 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的农村第三产业, 比如特色旅游业。第四, 深化各项改革, 调整农村政策, 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4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一定要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2005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他们在农村没活干;二是在农村干活的比较收益低, 三是在城市打工可以享受到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四是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因此, 新农村的建设应在注重农村功能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一定要置身于国家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 要融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蔡昉, 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篇9: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几年来,柳河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机驾驶员培训等共计7.1万人次,增收6.4亿元。其中推荐到县内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就业人数达1.1万人,推荐到县外、国外劳务就业人员达7600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劳务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地建设

2006年11月,柳河县将农业机械化学校并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同时成立了柳河县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村成立了指导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

整合后的农广校实力不断增强,新建办公楼596平方米,教室面积达210平方米,配置教学车2台。设有远程教育卫星站1个,购置复印机1台、打字机2台、电脑6台。学校设置综合科、培训科、教务科、农机科、电教科5个科室。整合后的农广校增加了教师编制,大大提升了办学水平,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

几年来,农广校在农民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5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2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20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7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5万人次,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501人,建立农民科技书屋48个。

农广校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将中专招生与村级干部培训有机结合。这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两委村干部经过培训获得中等学历教育的达500多人。

为了更好的将学历教育做好,农广校分别与吉林农大、县内知名技校、诗特计算机学校、四海电脑合作成立分校,并设立了三个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授课和实践。学校先后培养出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多名。其中,以安口镇半拉背村村支书记戴振甲为代表的优秀学员,深受广大村民爱戴。

2.创新培训模式,实行“订单式”培训

农广校根据当地非农就业面较窄的特点,实行“订单式”培训。先与用工企业沟通,确定企业用工订单、工资待遇、需要工种,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并允许他们到企业进行实习操作。学员通过考核后,由用工企业安排就业。这种方法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信心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了用工需求的问题。目前,全县通过“订单式”培训成功转移劳动力达1.1万人。

柳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特别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提升,为柳河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几年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人数达1.1万人,转移就业人数占培训总数的96.8%。充分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篇10:有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采取得力措施,把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当作稳定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益阳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468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有384万,农村总劳动力为182万,富自余劳动力约120万人。到6月末,全市有91.4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占富余劳动力人数的76.2%。据对55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外出务工人员青壮年比重增大。从年龄结构看:16岁到35岁的外出就业人员明显增多,至6月末为315人,占全部外出人员的81.4%,其比重较上年末提高6.6个百分点;而50岁以上人员由上年末的20人减少到7人。

2、外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地域分布看:今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东部地区务工的有257人,占外出务工人员近7成,其比重比上年末提高3个百分点。从外出地区类型看:在省会城市务工的人员明显减少,由上年末的119人减少到81人;在地区级城市和县市城关镇就业的人员增多,其比重由上年末的61.4%上升到66.9%。

3、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尽管现在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但从发展趋势看,还是有所提高。到6月底,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人员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0.8%下降到60.2%,中专及以上人员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9%上升到14.2%。

4、务工人员从事二产业者居多。从三次产业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到6月末,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58人,占全部人员的66.7%。在第二产业中,有约八成人员从事制造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25人,占32.3%,主要分布在批零贸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只有4人。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呈企稳回升态势。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农民工大量返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整体下滑,但到今年2、3月份开始回升。据对550户农户调查,到6月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尽管比上年末减少42人,但比3月底增加了17人,呈稳步回升态势。

(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情况。到6月底,全市返乡人员中自主创业人数为1.2万人,占返乡人数的5.3%。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蓬勃发展,更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主要特征:从注册登记类型看,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个体工商户居多。据调查,安化县申办个体工商执照的占8成多。从创办企业的科技含量看: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从主营业务涉及的范围看,发展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居多。从三次产业看:从事一、二、三产业的都有,如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商业、饮食、服务业及小型运输业等。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鼓励本地创业,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据550户农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劳动力人平外出务工收入为887.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自主创业(从事二、三产业)人平收入为450.94元,增长50.3%。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增幅减缓,但留在本地创业的增多,两项收入占现金收入的52.2%,其比重比上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单

一、就业能力弱,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是从事脏累苦险等工种,风险大、付出多、待遇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各级政府把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首要任务、重中之重来抓,面对市场需求,全方位开展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组织输送到企业厂矿接受岗前培训的同时,在企业管理、城市生活、大市场的熏陶下,个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全市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岗前培训、企业洗礼、市场竞争,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方面普遍得到提升,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方面逐步发生了变化,逐步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

(三)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和人才;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积累了资金,又培育锻炼了人才、积蓄了智慧,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改善了居住环境。我市有不少农民是靠务工增加收入来改善居住环境的,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是以劳务经济为突破口奠定了建设的物资基础,务工收入投入占60-70%。二是带回了先进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三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生产发展。经过培训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除部分已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居住外,无一不将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带回家里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和集镇,使农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成为可能,大量的农村土地流向种田能手,为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市农用地(含山林、水面)流转面积143.6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8%。

(五)支援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目前,桃花江核电站、白竹洲水电站、益宁城际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等,急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益阳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在这些建设工地上,处处可以看到益阳农民工的身影,特别是经过泥工、木工、钢筋工等培训后的农民工,更是深受重点工程建设的欢迎,在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支援了辖区内的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一)农民工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各类企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用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进一步提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工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或技能单一,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更难以适应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

(二)农民工就业不充分和本地企业招工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从全市“春风行动”联动大型招聘活动看,招聘现场爆满,但成功招聘的比例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工只想谋求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岗位,而自身素质技能却不高;二是本地企业招工条件苛刻、环境相对较差,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不高,即使招进去了,也难以留得往。如赫山区今年3月份组织一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有78家企业提供了3500个就业岗位,但当场签约的只有1480个,一个月后回访,仅有600来人在正式上班。尤其是80后、90后的农民工,大多只想坐办公、搞管理,不愿下车间、当工人。因而出现有人没事做,有事无人做的尴尬局面。

(三)资金短缺制约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与其他创业主体相比,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多一些,特别是资金问题。一是创业启动资金筹措困难。虽然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比起来,可谓杯水车薪。二是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所需要的后续发展资金也较缺乏。有的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创办企业大多是租用场地,没有财产抵押,难以找到担保人,小额担保贷款未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贷款扶持对象,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四、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问题,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尽快建立健全引导促进机制。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既要搞好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又要保证本地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对用工的需求,以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力度,把失业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围,利用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把年轻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职教三年攻坚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依托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和返乡农民工意愿,围绕当前失业返乡农民工转岗就业需要开展新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升级开展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同时要加强对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培训。创业不仅需要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培训要聘请本地创业成功者现身说法,讲授创业知识技能,指导他们如何创办好自己的企业,组织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参观考察;并请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的同志讲授相关知识和政策。

(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对有创业愿望、有资金、有技术,并掌握一定信息的返乡农民工,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搭建好创业平台。特别要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如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给予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吸引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使他们成为当地的创业致富能手和“领头羊”。同时,要推出一批自强自立、创业创新的农民工典型,推介他们的创业经验,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使他们既有事业成就感,更有社会认同感,起到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

(四)加大融资力度,化解资金瓶颈。一些返乡农民工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对他们来说,资金成为企业初创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而现有融资渠道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小企业融资“少、急、频”的需求特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建立并发展壮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协调和沟通,加大对创业项目实体的扶持力度,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贷款范围,由原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扩大到扶持全社会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同时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理程序。

上一篇:反腐倡廉建设论文下一篇:第一讲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