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仲裁协议书

2024-08-11

收养仲裁协议书(精选8篇)

篇1:收养仲裁协议书

收养人:;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户籍地址:;现在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送养人:;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户籍地址:;现在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经收养人与送养人自愿友好协商,就收养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被收养人的基本情况

被收养人:;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户籍地址:;现住址:;身份证号:;健康状况:;父母情况:。

第二条收养人的基本情况

工作单位:职务:

婚姻状况:身体状况:

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有无子女:与被收养人关系:

第三条送养人的基本情况

工作单位:职务:

婚姻状况:身体状况:

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子女情况:与被收养人关系:

第四条双方权利与义务

1、收养人保证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尽抚养被收养人之法律义务,不得虐待、遗弃被收养人;

2、送养人保证向收养人告知被收养人等信息的真实性,不得干扰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正常生活,并按时履行本协议约定之其它义务;

3、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均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元。

第五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六条 双方在本协议签订后日内,到民政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日内,送养人应协助收养人办理被收养人的姓名变更、户口转出手续。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收养关系自收养登记之日起成立。

(以下无正文,为收养人、送养人等人签字并按手印页)

收养人(签字按手印):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送养人(签字按手印):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年满十周岁以上的被收养人意见: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其他抚养义务人意见: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被收养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意见: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篇2:收养仲裁协议书

送养人:赵××,男,1968年1月2日出生,汉族,北京市××区人,农民,住××区×村;

送养人:李×,女,1970年9月1日出生,汉族,北京市××区人,农民,住所同上。赵××与李×系夫妻。

收养人:张××,男,1969年5月8日出生,汉族,北京市××区人,农民,住××区××村。

收养人:王×,女,1969年10月28日出生,北京市××区人,农民,住所同上。张××与王×系夫妻。

被收养人:原名赵×,改名张×,女,1992年6月7日出生,赵××与李×之女。

收养人因结婚多年没有生育,又特别喜欢孩子,欲收养子女;送养人因有两个子女,认为将赵×送给收养人抚养,对赵×的成长教育更为有利,所以愿意将女儿赵×送给收养人作养女。被收养人也表示愿意。

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被收养人赵×于20xx年1月15日起为收养人的养女,随收养人共同生活。

二、被收养人以父母称呼其养父母。

三、被收养人的姓名改为张×。

四、协议生效后,上列三方共同遵守法律中关于收养关系

的规定,包括:

(一)收养人对被收养人承担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

(二)被收养人将来对收养人尽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

(三)被收养人听从养父母(收养人)的教育。好好学习,养成良好品德。

五、被收养人的户口,由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共同办理迁移事宜。

六、本协议经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

送养人:赵×× 李 ×

收养人:张×× 王 x

被收养人:赵×

证明人:赵×× 张××

××年×月×日

篇3:商事仲裁协议效力之研究

关键词:仲裁协议,独立性,书面形式

仲裁作为解决商事纠纷的方法之一, 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商事仲裁要解决问题的是私人间的纠纷, 争议双方将其商事纷争协议交第三人来裁决是私法自治的精神体现。该第三人——仲裁机构因为当事人的仲裁协议的授权而获取了裁决的权力, 这种协议可以表现为独立成文的仲裁协议的形式, 也可以表现为一项合同中的条款的形式。所谓的仲裁协议是将现在发生的或未来要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仲裁条款常常指将未来发生的有关合同项下争议提交仲裁的合同条款。

一、书面形式——商事仲裁协议效力的前提

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具备合法形式, 商事仲裁协议的非书面化是仲裁协议无效的原因之一, 是仲裁庭不能受理案件的原因之一, 也是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机构依据此种协议作出的裁决的原因之一。各国仲裁法对仲裁协议形式的规定虽然不尽相同, 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要求仲裁协议必须用书面形式作成。

首先, 在国际法律中, 1958年《纽约公约》规定仲裁协议应该是书面的, 并将此作为缔约国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主要条件之一;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7条第2款明确规定“仲裁协议应是书面的”。

其次, 就国外国内立法而言, 大陆法从1981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 (仲裁编) 第1443条规定:“仲裁条款应以书面规定于主协议或者主协议援引的文件中, 否则无效”到1993年《俄罗斯联邦国际商事仲裁法》第7条第2款也明确规定:“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都规定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要求;英美法系中的《美国联邦仲裁法》第2条规定:为了用仲裁方式解决可能的争议所作的“书面规定”或为解决现在的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都是有效的,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仲裁立法也都有类似规定。

最后, 我国仲裁法律的规定:《仲裁法》第16条指出:“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民事诉讼法》第217也要求仲裁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独立原则——商事仲裁协议效力的根本保证

1. 仲裁协议独立性的含义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又称为仲裁协议的“分离性”或“自治性”。依该原则, 仲裁协议具有相对独立性, 其有效性不受主合同有效性的影响。仲裁条款虽然附属于主合同, 但与主合同形成了两项分离或独立的契约。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与主合同是可分的, 合同无效, 仲裁条款仍然有效。合同无效, 仲裁条款仍然有效。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完全自治”的概念。

众所周知, 从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产生、确立到得到国际商事仲裁界的普遍接受经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依传统观点, 仲裁条款是与主合同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主合同无效,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理所当然也归于无效。遇有当事人对主合同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异议, 只要当事人仍试图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则首先应有法院对合同的效力及仲裁条款的效力作出决定。仲裁庭无法从一个真空中取得合法资格来对合同效力、仲裁庭的管辖权以及案件的是非曲直问题说三道四。

然而, 随着商事仲裁特别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 上述传统观点已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试想, 在当事人一方提请仲裁另一方主张合同无效时, 而仲裁庭却只能在法院对该合同有效性予以确认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仲裁程序, 仲裁制度显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此外, 仲裁协议独立性为自裁管辖原则的确立提供了法理基础。

2. 仲裁协议独立性的法律规定

仲裁协议独立原则作为商事仲裁的一项基本原则, 已得到了国际条约及各国立法的认可。

(1) 就国际法律层面而言, 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16条第 (1) 款明确规定:“仲裁庭可以对它自己的管辖权包括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或效力的任何异议, 作成裁定。为此目的, 构成合同一部分的仲裁条款应视为独立与其他合同条款以外的一项协议。仲裁庭作出关于合同无效的决定, 不应在法律上导致仲裁条款的无效。”显然, 该条将仲裁协议独立与自裁管辖两项原则合并在一个条款中;197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1965年《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及1961年《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均有相关规定。

(2) 从各国的立法实践来看, 不少国家的国内法明确规定了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并将其上升为一项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以美国和英国为例, 尽管在美国和英国的判例法中并未完全接受自裁管辖权原则。但美国和英国均出现了采用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典型判例, 包括美国最高法院1967年审理的著名的“首家涂料公司诉弗拉特和康克林公司”案和英国上诉法院1942年审理的海曼诉达文斯案。

(3) 我国的有关立法。我国《仲裁法》第19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 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 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基于此条规定, 我国仲裁理论及实践界普遍认为我国立法已承认了仲裁协议的独立原则。

三、仲裁协议的效力确认

1. 仲裁协议效力确认的机关

《仲裁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 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 由人民法院裁定。”由此可见, 对仲裁协议效力有确认权的机关, 只能是仲裁委员会和法院。

(1) 基层法院的确认权。在我国法律规定中, 基层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否确认权存在矛盾。从《仲裁法》第20条的字面上解释, 法院当然应当包括基层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确认权。

此外, 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下简称民诉法若干意见) 第145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 (二) 项的规定, 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 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 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仲裁条款、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除外。”该意见第146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条款或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 或者选择裁决的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 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受理当事人一方的起诉。”根据上述规定, 可以看出, 法院在仲裁条款、仲裁协议无效、失效、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选择裁决的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等5种情形下, 可以受理当事人一方的起诉。但上述规定中的人民法院, 显然应当包括基层法院, 即基层法院有权依照上述5种情形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

(2) 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权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批复》 (以下简称效力批复) 第3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 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 另一方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 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作出决定,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后尚未作出决定, 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同时通知仲裁机构终止仲裁。”;该批复第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就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申请仲裁, 另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 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并就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起诉的, 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当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仲裁协议有效或无效的裁定后, 应当将裁定书副本送达仲裁机构, 由仲裁机构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恢复仲裁或者撤销仲裁案件。人民法院依法对仲裁协议作出无效的裁定后, 另一方当事人拒不应诉的, 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原受理仲裁申请的仲裁机构在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后仍不撤销其仲裁案件的, 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最高院的批复中, 规定了仲裁委员会先受理了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后, 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时仲裁机构与法院审理确认权案件的分工。但是, 当一方当事人先向法院提起诉讼, 另一方后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机构是否享有对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权?

笔者认为, 依仲裁独立性原则, 即使这是仲裁独立性的体现法院受理当事人的起诉后, 当事人又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机构也可以受理。但仲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后, 不能直接作出仲裁协议效力是否有效的决定。因为, 上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 即使当仲裁机构先受理申请后, 也不是一定有权先行作出仲裁协议是否有效的决定, 而是待法院作出仲裁协议有效、无效的裁定后, 恢复仲裁或者撤销案件。

2. 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程序

我国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件的程序制度的规定, 现行法上的主要规定有:第一, 仲裁法第20条第1款, 规定了法院与机构均有对仲裁协议效力案件的确认权;第二, 最高人民法院的效力批复第3条、第4条, 规定了法院与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件的分工及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后的处理程序;第三, 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批复, 规定受理仲裁协议效力确认案件的管辖法院, 即中级法院;第四, 民诉法若干意见第145、第146条, 规定了法院有权受理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件。

综上所述, 仲裁协议宜采取书面形式, 遵循独立性原则, 对仲裁协议效力的争议应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来确定, 法院对仲裁协议的裁定应采取特定的司法程序。

参考文献

[1]高菲:中国海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13

[2]宁敏宋连斌:评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管辖权原则[J].法学评论, 2000, (2)

篇4:关于孤儿收养问题的建议书

民政部:

此次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以来,灾区状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政府和社会各界全力援助。其中,那些因地震而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孩子们,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群体之一。很多国内外组织和家庭纷纷要求收养灾区儿童,爱心和热情令人感动。

地震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况和对收养家庭的要求都有一定特殊之处。为促进地震孤儿收养工作的良好开展,保障地震孤儿今后的顺利成长,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向民政部门郑重建议:

一、对收养家庭进行全方位评估,选择最有利于孤儿成长的家庭环境

评估至少应该包括,收养动机(应以本身喜欢孩子为主要动机);收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并非越有钱越好,但须在当地中等程度及以上);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其他成员对收养的态度(是否能一致支持) ;收养父母的婚姻状况(要稳定)、文化水平(高一些对孩子的成长较有利)、沟通技能(是否善于和孩子沟通,如果不会四川话,要会说普通话,减少交流障碍)、是否有儿童养育方面的经验(最好有抚养经验)、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如果没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依恋对象不稳定,对孩子成长不利)。这些评估,可以帮助那些遭受过不幸的孩子来到最合适的、最具关爱的家庭中,使他们有一个能够促进其成长的环境。

另外,需要考虑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情况。(1)环境:如果收养家庭位于四川或与四川文化、生活习惯相似的地区,儿童可能会更容易适应新的收养环境。(2)社会支持:如果儿童处于青少年期,此时同伴关系对其非常重要。如果可能,对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孤儿的收养,应考虑其可以和重要伙伴保持联系的可能性。

二、对将被收养的儿童进行收养前的心理教育

孤儿已经经历了大地震和失去亲人的心理创伤,他们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从这种剧痛中走出来。在他们被收养之前,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对于他们以后适应在收养家庭中的生活会有积极的帮助。

对于被其他家庭收养,建议给比较大些的孤儿一定的可选择余地。地震导致个体失去安全感和对自己生活的可控制感,这对孤儿的影响更大。如果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家庭的愿望,并能够得到尊重,对他们未来的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收养家庭进行收养前的心理培训

孤儿们大都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有必要对收养家庭进行收养前的心理培训,让收养人掌握相关的技巧。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创伤的干预和治疗、各种可能问题的应对,以及儿童抚养、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培训。

四、残疾孤儿的收养

对于残疾孤儿的抚养,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医疗(包括安假肢的费用和未来心理治疗的费用等)和教育的保障,给收养家庭以支持,才可能让那些残疾孤儿更有机会被收养。

五、对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的收养

孤儿的兄弟姐妹尽量不要分离,允许这种情况下一个家庭收养多个孩子,避免儿童的再次心理创伤。如果必须分开收养,建议安置在同一个城市中,让他们可以经常见面。

六、建立收养家庭的自助组织

地震孤儿和他们的收养家庭有很多类似之处,可以建立收养家庭的自助组织,以利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七、对收养家庭的追踪指导

希望民政部指定专门机构或以基金会形式,聘用相关的社会工作者、成人和儿童方面的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师,将来对收养家庭进行长期的关注,给收养家庭亲子沟通的指导和其它有关的心理支援。

八、收养家庭退出收养的机制

如果收养家庭有虐待孩子的情况发生,或者收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希望民政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替代性的方式转移走孩子。

九、提供和孤儿收养相关的科研和培训方面的支持

从收养评估到孤儿进入家庭后的适应过程,民政部门要能够掌握一手的资料,联手心理专家和社工参与长期跟踪的科研工作,掌握孤儿收养的动向以供未来制定相关收养政策的依据。

目前还需要完成和科研有关的工作是收集以往所有跟孤儿收养有关的中外文献,为收养家庭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指导原则。寻找国外比较成型的针对收养家庭干预的计划,在民政部门的领导下,能够给收养家庭长期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适当的调整。

对于给孤儿家庭进行心理辅导的相关机构和心理咨询人员能定期提供有关儿童心理治疗以及家庭治疗等的相关培训,让心理工作者和社工等相关人员能够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希望民政部门能够组织国外高水平的专家和国内在儿童领域的专家共同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培训平台,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培训范本。

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家不容易,后期帮孩子适应新的家更不容易,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可能长期需要心理支援,后期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恳切建议民政部将心理评估和心理支持纳入今后的应急机制之中,中国心理学界愿意力尽所能,为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

执笔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易春丽;北京师范

大学心理学院侯志瑾

篇5:收养协议书

1.本协议书的名称。写明“收养协议书”.

2.收养人的基本情况。写明:姓名、性别、籍贯、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现住址

3.收养人提出收养要求。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要求收养被收养人;二是说明一定将被收养人抚养成人,不中途遗弃,享受与亲子(女)一样的权利。

4.送养人和被送养人的基本情况。写明送养人姓名:如系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还应写明被收养人的姓名、性别,同时阐明送养理由,因何故送与他人抚养并写明送养人同意将被收养人送给收养人抚养教育。

篇6:收养协议书

甲方:

张xx,男,生于1991年08月02日,汉族,xx省xx县人,住xx县x镇x村5组5号,身份证号5x524x8226512,电话:187x79480。

周xx,女,生于1990年06月19日,汉族,xx省xx县人,住xx县xx镇x路一段181号附7号,身份证号5x241990x029,电话:13568x88。

乙方:

张xx,男,生于1970年12月06日,汉族,xx省xx县人,住xx县x镇x村6组,身份证号51x5301x2063711,电话:186x5450。

xx,女,生于1986年06月02日,汉族,xx省x区人,住x区x镇x村x组4号,身份证号51x02x8606024x,电话:159x6078。

甲方夫妇已生育有一女张xx。又于2013年03月20日下午6点零5分(农历2013年02月15日)生育一女,取名为黄xx。由于家庭困难,考虑到更有利于黄xx的成长、教育、发展。让黄xx有个更好生活成长环境;由于在生理上乙方因不能生育,也对乙方未来的赡养,相互之间有个后继坚实在的依靠。为此,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之规定和双方实际,经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在要约和承诺过程中,自愿达成如下收养协议:

一、甲方权利义务:甲方夫妇将幼小(6天)的黄xx于2013年3月31日前交给乙方夫妇抚养。享有探视权,并配合乙方做好交接和手续完善后工作,除自然“血亲关系”外,终止父母子与子女之间法律关系。

二、乙方权利义务:做好黄xx的接收抚养教育,按父母子与子女之间法律关系的“似制血亲”关系确立。严格按婚姻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来抚养好黄xx,抚养教育权利和义务与亲生父母关系相同,同时明确乙方另生育子女一律平等相待。确保父母子与子女之间法律关系长期稳定,黄xx得到乙方父母痛爱,为合理的教育、成长、工作、成家立业与产业继承方面的一致性,同时在黄xx成年后乙方享受赡养权利和义务具有连接性。

三、监督管理:甲方乙方互相往来过程中发现不利于对黄xx健康成情况(如虐待、脱管、恶习等),双方均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办法,另一方应当及时配合,确保落实孩子有的益工作和事业的完成。

四、违约处理:甲乙双方任何一方随意违反法律规定和上述约定,承担违约金20万元,并赔偿对方全部经济损。

五、变更解除:甲、乙双方如需变更解除此合同需甲乙双方另行协商一致方可变更解除。

六、争义处理:如对本合同发生争议,首先应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申请政府有关部门调解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能用非法手段解决争议。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补充完善。

八、生效方式: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签字生效。

九、保管方面: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长期保存,世代永续。

一致共识,立此协议。

篇7:收养协议书

1.格式 收养协议

甲方(收养人):×××(姓名、住址)

乙方(送养人):×××(姓名、住址)

甲乙双方就收养×××(被收养人姓名)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被收养人的基本情况

(写明:被收养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现住址)

第六条 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签订后×日内,到××民政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2.说明

收养协议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达成的有关收养被收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收养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收养是确立拟制血亲关系的重要途径。

送养人的条件是:①孤儿的监护人;②社会福利机构;③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④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

签订收养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1)收养协议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变更监护人。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见《收养法》第14条)。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但如果收养人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除外。

(2)登记与公证。这不是收养的必须程序。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

篇8:收养仲裁协议书

第一, 我国认定存在“可裁可诉”条款的仲裁协议未成立的原因是当事人未明确对争端解决机制做出选择, 意思表示尚不明确, 仲裁庭尚未取得管辖权基础。但此种仲裁协议表明无论是通过仲裁还是诉讼来解决争议, 都不违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从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角度出发, 对仲裁或诉讼的选择权应当认为属于申请人。如果法律强迫双方当事人对争议解决的方式达成一致选择, 即只要当事人提出异议即认定仲裁协议无效, 会使得其大部分归于无效, 进而导致当事人的仲裁意愿得不到实现, 这有悖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

第二, 我国认定仲裁条款与诉讼条款并存的仲裁协议未生效的理由, 这违反了仲裁排除法院管辖的基本原则。但在仲裁理论上, 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 指的是已经确定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 而非仲裁协议“要有效”则必须在条款中明确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未排除司法管辖权不足以作为否定仲裁协议有效性的理由。①

第三, 对于认定“否定仲裁裁决终局权威的仲裁协议”无效的逻辑错误和第二点相同, 是有效的仲裁应当一裁终局, 而非否定“一裁终局”的仲裁协议无效。虽然仲裁裁决通常被认为是最终的和有约束力的, 但绝对的终局性并非仲裁协议有效的必要特征和绝对要求, 就连纽约公约和IC-SID仲裁规则也允许各国在对仲裁协议承认和执行前进行司法审查。以上是我国在认定包含诉讼条款的仲裁协议无效时存在的逻辑错误。

二、对完善中国在认定仲裁协议效力方面的建议

近些年来, 支持仲裁的理念在各国仲裁立法与仲裁实践中传播, 已俨然成为仲裁当代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支持仲裁的原因, 一方面是各国法院诉讼压力过大, 仲裁可以分流诉累;另一方面是仲裁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 更适宜定分止争。我国同样也面临着沉重的诉讼压力, 并且创建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的追求, 因此我国也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 改变对仲裁的态度。而支持仲裁首当其冲就是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认可。因此我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取消或放宽对仲裁协议有效要件的严苛要求, 提高仲裁庭行使管辖权的机率。

第一, 认可“可裁可诉”仲裁协议的效力。对于此类仲裁协议, 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赋予申请人以选择权。如申请人就争议事项提交其约定的仲裁委员会, 则应按照仲裁程序进行;如果申请人选择诉讼, 则由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 对于仲裁与诉讼条款并存的仲裁协议, 由于二者不能并存, 只能存在一种争端解决方式。但仅有仲裁庭的案件管辖权来自于当事人的授权, 加上各国支持诉讼的理念, 因此应当认定对于仲裁的约定有效, 诉讼条款无效。当然如果双方都愿意把争议提交法院, 那么在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情况下, 即使存在仲裁协议, 法院也可以根据应诉管辖取得案件管辖权。

第三, 对于否定仲裁裁决终局权威的仲裁协议, 应当认可其仲裁约定部分的效力, 由仲裁庭享有管辖权, 而对于否定裁决终局性的条款无效, 但当事人依然可以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违反仲裁程序或者违背国家公共利益的仲裁裁决申请撤销或者不予执行。

三、结语

仲裁的本质是当事人自主达成的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合意, 如果此约定不违背公共政策或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则法院不应过多干涉。而仲裁的进行以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为前提。毋庸置疑包含诉讼条款的仲裁协议是有瑕疵的, 但不宜一律否认其效力。在当今国际社会支持仲裁、鼓励仲裁的大趋势下, 我国应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放松对仲裁协议过严的要求, 赋予仲裁庭以案件管辖权, 以便充分实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为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指路引航。这不仅顺应了世界支持仲裁的潮流, 促进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与完善, 还符合争议解决机制多元化的要求, 减轻了诉讼负担, 促进了社会和谐。

摘要:仲裁作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一种, 以其灵活性、保密性、意思自治性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商事主体的青睐, 成为解决争议的主要方式之一。仲裁的基础是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但由于当事人仲裁知识的欠缺和对仲裁协议重视度的不足, 实践中仲裁协议力包括诉讼条款的现象大量存在。此类仲裁协效力的认定直接关涉到当事人仲裁意愿的实现。本文主张对此类仲裁协议持宽容的态度, 最大程度地支持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尊重和保护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意愿。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对此类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上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完善建议, 力求为以后研究仲裁协议中的诉讼条款对管辖权影响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仲裁协议,诉讼条款,有效性,管辖权

参考文献

[1]杨秀清.协议仲裁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侯登华.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原则[A].杨润时主编.商事仲裁理论与实务[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3]黄进, 宋连斌, 徐前权.仲裁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4]杨玲.论“或裁或审”条款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以海峡两岸司法实践为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4) .

上一篇:上课基本功教学反思下一篇:公益创业 大学生创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