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

2024-07-14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通用8篇)

篇1: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

青春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党员来说,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在不断的提高,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的努力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呢?首先得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面旗指引着全党的奋斗方向。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共产党员只有确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才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才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不迷失方向。大学生党员必须加强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提高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坚信共产主义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一定会实现,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并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当前的思想文化互相激荡,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有悖于党的主张的错误观点。在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文化不断渗透、历史遗留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观念沉渣泛起的情况下,我们大学生党员必须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先进,反对落后。

其次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党一直号召和要求每个党员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大学生党员要牢固确立党的宗旨,并自觉地实践它。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抵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非天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无论走到那里,也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同时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党员,需要提高自身为人民工作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做好各项工作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大学生党员要完成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就应该弃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学好各门知识,扩大知识量,全面提高知识素养,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重视学习,关心时事。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习理论的目的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辨别好坏、分清是非的判断鉴别能力,坚定政治信仰,树立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大学生党员应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且要学以致用,能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渴求知识的文化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我们要牢记青春使命与责任。

建工083班 涂广鹏

2012年3月16日

篇2: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 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觉悟。

共产党员只有确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才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才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不迷失方向。研究生党员必须加强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提高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坚信共产主义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一定会实现,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并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当前的思想文化互相激荡,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有悖于党的主张的错误观点。在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文化不断渗透、历史遗留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观念沉渣泛起的情况下,我们研究生党员必须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先进,反对落后。其次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党一直号召和要求每个党员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大学生党员要牢固确立党的宗旨,并自觉地实践它。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抵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非天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研究生党员具有了这样的思想品格,就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且要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研究生党员更是未来事业的骨干,必须在自己身上努力培养党的密切联系群众,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在校内在班上要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置身于群众之中,始终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

院级党课心得体会

为期六节课的党课培训已经结束了,党课的培训内容丰富,各位老师的讲解很深刻.通过老师们的讲解,使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认识我党。课上,老师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教育着我们:人活着就要有所追求,有信念与理想,有了精神支柱,人生才有意义,活着也才更有价值。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言:“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篇3: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梦想成真和心想事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助推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历史和雄辩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振兴不断追求新目标、创造新辉煌、攀登新境界、实现新梦想。

“中国梦”已成为十八大后的一大热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是大家共同的梦, 有梦就有希望, 中华民族现在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 是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希望, 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军, 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当代大学生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是新时代的热词和热点课题。

2 构筑梦想,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2.1 进德修身, 以德立人

进德修身是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和不同的内容, 但有着共同的“德育”属性。确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为我们的党和国家服务。50年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无产阶级服务, 要求学生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和德智体全面发展, 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60年代, 大批所谓“智育第一”、“白专道路”、“业务挂帅”, 提倡“白卷英雄”, 使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空前浩劫。7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90年代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德修身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德立人是当代大学生做人之本。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 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德立人的当代大学生须遵守政治道德、学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在政治道德建设方面, 当代大学生须树立和践行“三同 (同志、同音、同步) ”政治道德观。所谓“同志”就是共同的志向, 即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更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理想。所谓“同音”就是不发“杂音”、“噪音”, 不信谣, 不传谣, 保持与党中央在宣传教育上“同音”;所谓“同步”就是在行动上不折不扣正确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决不允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走板走样”, 绝不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事。

学业道德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当代大学生须遵守的学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学业目标、学业动机、学业态度和学风几个方面。学业目标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业动机是进步、成长和成才;学业态度是乐学、好学和博学;学风是求实、求是、求真。

遵守社会公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和必备素质。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当代大学生须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细处着手, 并带头遵守社会公德, 彰显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明程度。

2.2 学海无边, 以才服人

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中心任务。学海无边, 以才服人, 把自己培育成为“专才、全才、高才”, 践行“四度”学习观, 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谓“四度”学习观是指宽度、深度、难度和无度。

学习有宽度, 践行全面学习观。学习知识须具有宽广性和全面性。当代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又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有深度, 坚持专业化学习观。当代大学生应当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业务精湛, 不断地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业务专家。

学习有难度, 践行创新学习观。把学习看作一种探索与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权威, 不墨守成规, 勇于探索, 敢于质疑, 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

学习无度, 树立终身学习观。无度是指没有限度, 学无止尽, 学无止境, 学习习惯化,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2.3 诚实守信, 以信做人

孔子说: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富兰克林曾经说道:“失足, 你可能马上复站立, 失信, 你也许永难挽回。”商鞅立木为信, 因而商鞅变法就很快推广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 最终统一了中国。诚实守信、以信做人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条准则, 诚实, 即忠诚老实;守信, 即遵守自己的信约。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 为社会和国家增光添彩。这种美德表现在学习上, 就是专心致志, 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 就是真诚待人, 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 就是奉公守法, 忠诚老实。

2.4 成长成才, 以功报国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殿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当代大学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自强奋进, 千锤百炼把自己培育成为“专才、全才、高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以功报国。

精通专业, 成为专才。大学生应按照《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有关规定, 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于所学专业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方法等方面须符合学

业标准要求, 学无止境和精益求精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专门人才, 在某一个领域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 并且有较高造诣的, 有成就的人才。

博学多才, 成为全才。博学多才是指学问广博精深, 有多方面的才能。博学多才出自《晋书·郄诜传》:“诜博学多才, 瑰伟倜党, 不拘细行, 州郡礼命并不应。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信息化、竞争、变革与发展的新时代, 当代大学生应面向社会需求, 使之成为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使用变动能力强的全面发展和擅长的人才。

技高一筹, 成为高才。希腊的船业大亨欧纳西斯说过, 要想成功, 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 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当今的社会是优胜劣汰、百花争艳、激烈竞争的社会, 不进则退, 不强则亡。担当国家栋梁之才的当代大学生须在争前恐后、争强斗胜的竞争中成长、进步, 成为技高一筹和高才卓识之人。

3 结语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 国家富强梦, 人生出彩梦, 人民幸福梦。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军,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中国梦将会掀起下一个“飞跃式”的大发展, 推动中国迈入世界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

参考文献

[1]严振华.《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江苏高教, 2013年第5期.

[2]刘振洪.《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与历史责任》.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9年第7卷第6期.

[3]周晓东.《新形势下“中国梦”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总第140期.

[4]吕原生.《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人文论坛, 2013年第4期.

[5]吕春霞.《浅谈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时代教育, 2013.20.016.

[1]姚晓宏.《中国梦》.当代中国出版社, 载于搜狗百科, http://baike.sogou.com/v11113079.htm, 2014年5月28日访问.

[2]习近平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3年06月19日09:21, 2014年5月28日访问.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http://www.paedu.net/Article/zcfg/jyflv/201007/45579.html, 2014年5月27日访问.

篇4: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49-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人们享受成果的同时,社会转型也带来的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金钱至上与个人中心的拜金主义思想为许多人所推崇。大学生作为能够迅速接触新思想、新事物的群体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思想上则突出表现为责任意识的淡化。当然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还是很强的,这种情况只是出现在一部分人当中。但是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是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只有人才能对他们所做的事负起道德上的责任”。然而在现今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涯中,责任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值得我们深思。所谓责任意识,就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疏漏、情绪承担后果的意识,是一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去承担道德责任的意识,也就是一个人在承担责任、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产生的并指导以后行为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能够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精神品质,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对促进大学生与他人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不断提升个人整体素养

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行为,为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提供了思想保证。一方面,责任意识为大学生努力学习提供强大动力。学习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时责任意识的激励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责任意识还能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不断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过程。想成为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人”。

(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责任意识的培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责任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而人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因为个人利益等原因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个人的责任意识发挥其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关爱他人、信任他人。不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的心理都是对他人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所以责任意识的培育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代社会的认同危机

处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责任意识的認同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负责任、守信用在人们眼中似乎不再是十分高尚的事情,反而象征着一个人很“傻”。不仅如此,社会上甚至还出现了利用人的责任心为自己谋利的现象。例如前一阵沸沸扬扬的好心人扶起老人却反而被讹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令人寒心的同时也在不断淡化着人们的责任感,让人们不敢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另外,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对责任意思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很多媒体违背了传媒的工作宗旨,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更多地关注那些更容易吸引人们注意的东西,然而在主流的责任观、价值观的推广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这也容易造成很多辨别能力差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出现迷茫,更严重的则可能造成责任意识的完全缺失。

(二)成长模式的直接造就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模式对其责任意识的淡化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此从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家庭环境影响

“90后”一代的大学生,家庭基本上是以“421”的结构存在的,即子女1人,父母2人,祖父母、外祖父母4人,这种现代家庭结构是学生们“自我中心”责任倾向形成的天然土壤。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从小就是家庭的希望,享受着成倍的关心和照顾。家长们对孩子一味地宠爱纵容,生活条件稍好一点的,几乎是有求必应。这种在物质上的“无私奉献”、透支性付出,与精神上的忽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使大学生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养成任性、执拗的坏脾气,他们只是被别人关照的对象,却不知道,甚至没有机会去关心别人,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上从“我很特殊”演变成“我要特殊”,从而凌驾于家庭之上。

2.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具体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体系。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学校历来习惯于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德育活动的成果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对于学生真正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则不够重视。

学校教育的应试化、片面化也应该为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的责任倾向承担责任。多年来,高考的指挥棒使得我们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沦为升学的工具,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真正的育人变得微不足道。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就业又成了高等教育的指挥棒,学校将重心放在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就是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纵深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个人本位和金钱至上的思想开始充斥于整个社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大学生这个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受到一些腐朽思想的影响,动摇自己的价值观,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

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主导的,自我的彰显和竞争事实的影响,是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责任倾向形成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是以能力和个体为本位的经济,它使自我能力和自我劳作的态度得到了彰显,把自我推向了至高的顶峰。这种现实,一方面促进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关注自我的能力、自我的劳作态度和自我的品行在现实中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导致自我的膨胀,使一部分人不能正视自我,陷入自我中心的境地。大学生的“自我中心”责任倾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们不仅目睹了市场经济竞争的事实,而且在自己求学发展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竞争对“自我”的宠爱。尽管大学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但现实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使大学生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在现实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社会所希望和期待的。其实,靠自我并不意味着自我是中心,自我只是自己的中心而不是他人的中心,人人都是中心,中心和中心之间就有了相互理解和协调的问题。

三、高校教育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

1.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保证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鉴于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价值观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对新鲜事物接触最快的年轻群体尤其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异化,这也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所以,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并以此指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确保大学生价值观始终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从而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是,正确价值取向的保持并不是靠喊口号或者枯燥的说教来保证的,它是需要高等教育把它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中,把责任意识的培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强化当成一项重中之重对待。

2.增强责任意识的自觉,把强化责任意识同实现个人利益相结合

很多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在于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相对立,得出了如果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就会受到影响的结论。所以,要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就要改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错误观点,从而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自觉性。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可分割,个人利益是不可能脱离集体利益而得到实现的,集体利益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流”。个人利益实现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集体利益实现的,这也就要求着人们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推动集体利益的发展实现自身利益的获得。只有使大学生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自觉性。大学生在集体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整体利益发展个人利益得到了实现,大学生责任意识自觉性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3.造就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为大学生培育责任意识树立榜样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无以及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责任方面能够以身作则,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高校必须着力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师本身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的责任意识也应该得到不断强化。高校需要努力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责任心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不仅在知识上做到为人师表,在德行上同样要做到,“厚德”与“博学”缺一不可。

作为教育者,要明白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统一的,脱离权利的责任是不存在的。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从赋予一定的权利入手。具体来说,教育方式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努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改正时也要注意方法,绝对不能盲目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高校首先应当着力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争取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速责任意识的学生来。

四、结语

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完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在主观、客观各种因素是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他们肩上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约翰·马丁·费舍,马克·拉维扎.责任与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朱桂英.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篇5: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积极入党的我们来说,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在不断的提高,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的努力着。

身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困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过时,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步入社会,参与了社会实践,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毋庸置疑,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呢?首先得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面旗指引着全党的奋斗方向。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共产党员只有确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才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才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不迷失方向。大学生党员必须加强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提高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坚信共产主义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一定会实现,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并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我们应当从理想信念的实际状况出发,让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各种重大社会现象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理想信念不会自发确立,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充实心灵。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理想信念的形成要在各种文化、知识、信息的比较中通过选择才能实现,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更强的辨别能力,才能树立科学的个人理想,更坚定地向着目标努力。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用科学理论武装我们的思想。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可见科学的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能否掌握这些科学理论,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地实践这些理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成败。

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当前的思想文化互相激荡,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 的图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有悖于党的主张的错误观点。在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文化不断渗透、历史遗留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观念沉渣泛起的情况下,我们大学生党员必须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先进,反对落后。其次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党一直号召和要求每个党员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大学生党员要牢固确立党的宗旨,并自觉地实践它。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抵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非天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大学生党员具有了这样的思想品格,就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且要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大学生党员是未来事业的骨干,必须在自己身上努力培养党的密切联系群众,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在校内在班上要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置身于群众之中,始终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无论走到那里,也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同时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党员,需要提高自身为人民工作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做好各项工作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大学生党员要完成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就应该弃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学好各门知识,扩大知识量,全面提高知识素养,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重视学习,关心时事。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习理论的目的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辨别好坏、分清是非的判断鉴别能力,坚定政治信仰,树立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大学生党员应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且要学以致用,能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渴求知识的文化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扎扎实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普及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竞争、求实、创新、发展的价值观念,致力于解决群众生活上、思想上的实际问题,让封建迷信、腐朽文化和伪科学在人民大众中无藏身之地。

我们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的文化不前进就意味着落伍,不发展就意味着倒退。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而不能丧失机遇,勇于应对挑战而不能畏缩不前,响应党的号召,唱响主旋律,努力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6: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位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一是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

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斗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法非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能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直接面对的带有根本性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同学们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学们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

为重点,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智育方面,同学们需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身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方面,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努力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

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式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任何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现在大家都活得很现实。都在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或者说是人生着想。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怎样才能过上自己梦想的那种生活。我觉得这个话题的讨论范围远远大于祖国和社会,我个人是这样想的。也许有些狭隘但是很真实的想法。我个人争做三高吧: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至于爱情„„这个东西不好说。每个人追求的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了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同时同学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负责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比如,我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要以什么方式度过人生,什么事情对我是最有价值的,最应该珍惜的,什么才是我人生的目标。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更应该有一种大的社会责任感,不只关注房子、车子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思考我们对于当代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责任’问题是一个大题目,涵盖很广;‘责任’又是有层次的,有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有作为一个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有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庭责任。‘责任’在某些方面具有道德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又是一个法律的概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下又存在矛盾。很难一下说得清楚。至于说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今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关于‘责任’的观念和对于‘责任’的态度。所谓‘价值’多元,其实从范畴上来讲,不外乎是如何看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问题。如果只强调‘个人价值’,那就会削弱社会责任。如果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不要忘记社会责任,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条件的。社会呼唤有

责任感的大学生。”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

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篇7: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责任是任何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义务,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应承受的后果。就社会而言,每个人必须承担责任,责任是不能免除的。每个人是权利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在现代社会,一个有认知能力和理智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主选择的行为负责任。良知更多地指责任个体不但意识到其责任,而且在更高的道德境界上承担责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比如歌手丛飞,在演艺圈绯闻流传、灯红酒绿的声色场中,以其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资助失学儿童数百万元,自己却无钱治病。他感动了中国,也拷问了人们的良知。

就人的责任而言,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责任与良知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缺乏良知的人;良知泯灭的人,不但不会担当道义,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从现状看,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比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爱情、婚姻责任观念比较混乱,职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他人责任和集体责任观念淡化,合作意识不强等。总体来说,责任意识在提升,但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增强。

关于责任和良知,我的理解是,良心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说责任。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对人负责任。

一部分年轻人淡漠了责任与良知,是否与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有关?这种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基本都是属于心理上不正常的,大概占青年总人数的16.5%,还包括有其他一些问题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现在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自杀?心理素质太脆弱,责任意识太淡漠,在各种压力产出轻生。自杀首先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父母不负责。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负责,又怎么能够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1980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那时我们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那时的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不会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找不到工作,连自我责任都担当不了,更不用说家庭责任、社

会责任了。所以,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所减弱,应当说和当前社会大环境有关。

就社会大环境的营造上,媒体责任很重。国外的同行经常跟我们说,看了咱们的报纸、电视节目,他们非常吃惊。很多内容宣扬的是高消费,是豪华的物质享受,包括一些生活用品的广告。这些公众媒体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而这种成功又是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用物质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而且还经常有大学请这些成功的人士去宣讲,这对大学生影响很大。一方面,要大学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尊崇社会名流,去追求高收入。这两方面在大学生身上是非常冲突的,这种冲突,本身就容易造成一种扭曲。当然,现在媒体也在加强宣传友爱、仁爱、道德等,包括对家庭的回报,对爱情、婚姻的责任,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帮助等等,这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品格。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高消费,脸不红心不跳地向家长要钱,根本不认为是什么有愧的事情。这个问题和家庭教育有关。看看现在从农村到城市,几乎都是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孩子”,倾家荡产也要送学生上大学、出国。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把培养他的责任心作为成长的一个基本条件,更没有把人格健全作为基本目标。西方讲“再富不能富孩子”,讲求独立,孩子18岁以后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父母看上去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实际上害了孩子,让他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

教育大学生树立责任感与良知,不仅是家庭和大学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在没有诚信、缺乏责任和良知的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可能在失去责任和人类良知的国度实现。人类进入新世纪,也面临艰难的选择,全球化问题的出现要求人类以智慧和理智建构新的伦理价值观念系统,而责任和良知仍然是人类新伦理的核心和基础。

有一个新名词,叫“媒体素养”教育。这项教育目的是教会青少年朋友正确认识电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我们在做媒体素养调查时发现,北京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的差异特别大,重点小学学生看的信息不一样,他们认为成功只有一条标准,就是要像比尔·盖茨那样成为公司的经理,非常有钱。这和我们的舆论宣传有很大关系。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错误地认为,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就是让他们成为富翁,有钱人。于是,孩子们就用这种思想为自己定位,指导自己的行动。

而国外在宣传上不是这样的,有的孩子棒球打得好,这是一种成功;有的孩子为社区、养老院做事,这也是成功。国外培养孩子的理念是,使孩子成为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才是最受家长和老师赏识的。国人认为只有上大学、有好工作,光耀门楣,才是优秀的学生,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性的东西—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一点上一些媒体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上,应如何看待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误?应该怎样在育人上发挥好大学应有的功能?

目前大学生的责任和良知,并不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中小学的教育很重要。但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老师、家长都对孩子们说,要好好读书,否则以后没出息、没饭吃。给他的主要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成绩。而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教育则非常缺乏,这造成一个很大的人格缺陷。所以,现在大学的德育教育是在补大学前的那些课。而且,大学的德育教育也并不是很成功,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为了得学分,另一方面,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必须的,但还要有公民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了解和明确社会角色,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德性、提升境界和完善感情,这是一个人生成长的转折过程,是一个由自我意识萌发到健全人格形成的快速过度的发展时段。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一个过分张扬个人权利、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这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不能否认,当前在教育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人文教育存在很多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危机。像经济与市场原则对高校的冲击,实用主义和功利倾向对教育的影响等,都对大学生责任教育提出了挑战。蔡元培所言极是:“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教育中出现了问题,社会当然会提出“在大学怎么学不到良心”的问题,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能地会说“教育不是万能的”,甚至会说:“都是社会惹的祸”。确实,大学生贫困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不是高校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否则,教育的意义何在?教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教育却要立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面对这些问题中,体认教育的价值,确认学生的责任,担当社会的重托,实现人生的理想。我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也在变革之中,教育工作者尤其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检讨自身的同时,更多地探索在现实的条件下,坚持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担负培养现代公民的历史使命。

作为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

1我认为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良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

2在校学生与社会的沟通环节不畅。很多学生意识到了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工作,所以,他们希望很早就能融入到社会当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市场营销之类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亚文化”在校园内大行其道,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诚然,这些艺术作品中自由、民主的部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长期接触,不免也会沾染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如过分看重个人得失、个人感受,从而忽略整体利益。而恰恰是这种思想,成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我们特别羡慕那些经受过战争洗礼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思想,要爱国,要做热血青年,特别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挺可怜的,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既受传统观念的熏陶,又受国外思潮的影响,在精神上受双重思潮的挤兑,缺乏明确的人生观,没有“精神信仰”,有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我有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同学就说,我特别想为家庭和社会做点什么,但是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工作都找不到,我自我价值都实现不了,又如何实现社会价值。

篇8: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

1.1 责任感

责任感通俗来讲就是自觉做好分内的事情,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 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 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 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 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 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 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1.2 责任感的构成

责任感由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构成。首先是认知, 责任认知是指主体按一定标准对责任的认识和判定, 它包括对所承担任务的完成, 群体行为规范的维护, 对共同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负责等等的是非判定, 是责任感构成的前提。其次是情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许诺等持有的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 并随之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反应。最后是行为, 责任行为指主体在作出责任判断后采取的行动。责任感要通过责任行为反映出来, 责任行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认知, 获得良好的责任情感。形成良性循环, 是责任感构成的体现。

2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2.1 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的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在火红的年代里, 无数的中华学子, 抛头颅, 撒热血, 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诞生, 那一代学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生们也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然而到了当代, 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已经相当淡薄, 他们在做选择的时候, 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 家人的利益, 最后才是国家的利益。

2.2 校园主人翁意识缺失

目前高校学生众多, 而真正的把学校装在心中, 为了学校健康发展而努力的学生为数不多, 而见到学校存在地问题及时解决及反应的学生为之更少。并且母校荣誉感缺失严重, 学生不再为了自己的学校而感到光荣, 多数时候只是一味抱怨对学校的不满, 而不积极主动改善学校现状。

2.3 生命责任感缺失

近年来, 大学生轻生现象越来越严重, 已经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于此同时, 大学生对他人的生命也极其漠视。从2004年的马加爵, 到近来的李刚之子以及药家鑫, 可见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2.4 婚恋责任感缺失

婚恋观作为一种观念形式, 使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问题的一种基本看法和态度, 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着大学生中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已日益加剧。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较为理性, 注重个人品质, 恋爱婚姻指向性不强, 婚姻信任度不高, 对“性”的态度过于开放和随意。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恋爱对象过多而且更换频繁, 多数人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摆脱孤独感或体验爱情滋味, 而没有婚姻意愿, 恋爱过程中责任感较低。

3 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根源

3.1 社会的负面作用

在全社会高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大环境下, 传统的道德标准被严重忽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弱肉强食”的一些法则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大氛围下, 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公开透明讲究责任等带有正面意义的道德原则, 而却容易被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所影响。市场经济下许多腐败消极的现象与理想化的价值观念形成反差, 使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承担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致使潜在的人格弱点得以浮现。当代大学生面临太多的竞争与压力,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 致使他们淡漠国家与集体利益, 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逐渐变得自私, 冷漠与缺乏责任感。

3.2 家庭教育的疏忽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而且这一代大学生的父母多数忙于事业, 而将孩子的养育及教育交给了上一辈。通常四位老人都是将孩子捧在手心, 娇生惯养, 在物质上极大地满足孩子, 而很少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 这一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顾及他人感受, 更何谈责任感。

3.3 学校教育的偏差

长期以来, 各阶段的学校面临着升学竞争, 一味的追求高分, 只注重对学生的智育而忽视了德育,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也致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步缺失。

3.4 网络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网络不仅包含了容量无限的信息资源库, 也包含了各种色情与暴力, 如果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 就导致与他人接触较少, 与社会隔阂, 造成人际关系淡漠, 对社会, 对他人缺乏责任感。

3.5 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崇尚责任意识,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而到了当代, 应考教育人文理念中的责任意识则成了快餐文化, 学生很难体会到责任感。

4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危害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后续力量, 是中国走向共产主义的关键性因素。国家社会对他们投入的人力物力, 是希望他们有朝一日接下国家建设的担子, 而他们责任感缺失, 如何能够胜任此工作。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直接影响国家积极健康的发展。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同样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约束力较差、心智和经验缺乏的时期, 如果没有正确的责任意识引导, 他们会产生许多不良情绪, 造成心理扭曲及人格障碍, 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会影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国古代无数的仁人义士, 他们认为国家兴亡人人有责, 他们理解先先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而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使他们自我封闭, 患得患失, 自私冷酷, 心胸狭窄, 缺乏感受爱的能力,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缺失导致他们漠视生命, 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大学生婚恋责任感缺失, 导致他们对待感情不认真, 而在感情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 对对方的心灵及身体造成伤害。总而言之, 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将对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5 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 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需从多方面入手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他人, 关注社会。

5.1 结合社会公益服务, 开展责任感教育

自团中央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来, 实践证明, 社会公益服务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责任感应依托社会公益服务, 打造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平台。首先要不断拓展社会公益服务的有效领域, 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作为重要目标。其次设计公益服务内容必须体现“以人为本”,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 关注学生的性格、习性、爱好、需要等, 不仅倡导奉献精神, 而且强调对服务对象自身潜能的激发, 强调服务者与对象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促进与共同进步。再次加强社会公益服务的文化品牌建设, 社会公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推向广大学生, 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的推广和播撒。

5.2 结合社会实践, 加强责任感教育

社会责任感的本质特征告诉我们, 个体社会责任感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第一, 要创造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公民责任, 通过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舍己为人及贡献个人能量的责任感形成, 从而真正感到到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第二,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及责任, 拓展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品质是各个高校努力的目标, 不仅仅要保证做对事情, 还要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树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大学生拥有无限的潜在道德能量, 社会实践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有效平台, 便能够使大学生责任感培养这一重要事业顺利开展。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犯罪事件屡有发生, 对社会, 对他人造成严重危害, 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从近年来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入手, 探讨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阐述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进而寻求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根源及危害,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黄蓉生.21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师大出版社, 2000.

[2]金乐.当前高校大学生婚恋观分析与对策[J].长沙:长沙大学学报, 2008, (1) .

[3]王继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2) .

[4]张国良.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分析与对策[J].哈尔滨: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 .

上一篇:借款合同的印花税下一篇:上海小儿多动症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