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创业

2024-07-12

就业与创业(精选8篇)

篇1:就业与创业

就业创业教育与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教育活动总结材料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以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为重点,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办法,从提高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择业标准,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清醒认识到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压力,从发展大势中寻求就业创业契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近五年,学校的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一、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播撒职业种子

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把新生入学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活动着重开发和训练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如主动、守时、沟通、合作、负责、危机意识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职场商数,为成功就业播下种子。

二、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活动,夯实就业基础 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活动,学生每学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学业生涯设计手册》。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而尽早确定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规划好自己的课内课外的学习和活动,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夯实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高认知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未来。我校从2001年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从2006年开始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到今年已组织了四届,共有1万5千多人次参加过比赛活动,在广东省第3、4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校共选送了6名学生参赛,共有3名学生获得十佳职业规划之星,1 人获得优胜奖,1人获得激励奖;在广东省第5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校选送的2名学生都获得十佳职业规划之星,其中1名学生获得高职高专组总冠军。

“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就业指导老师指导并帮助实施,同时通过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航,并通过广东轻工行业领军人物论坛、成功企业家演绎精彩职业人生、校友报告会、杰出人物访谈、专业风采show、face to face(与企业家面对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而尽早确定目标,制订一份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普及、对提高大学生对自我、社会、企业和职业的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家、校、企”联动,转变就业观念

“工作要稳定、高薪、舒服,要留大城市”,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和其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影响就业的最大障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此,我校采取家校企联动,一方面通过给家长通报目前的就业形势、其子女就业的优劣势等情况,引导家长先降低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学校加强第一课堂渗透式职业观念教育,试行通过评选良师益友活动,促进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渗入职业观念的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调整就业期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加强就业形势的宣传,不仅在就业指导课上讲,各毕业生班还组织了由就业工作副主任亲自主讲的主题班会以及校友座谈会。针对学生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村镇工作的情况,我们专门组织学生代表走访一些落户在村镇的企业和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举办“走进企业 体验职场”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来自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企业对年轻大学生的职业态度评价和期望等,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通过学生代表向其他同学作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能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

五、推进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全程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强调学生自主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校就业指导课程从2001年开始列入教学计划后,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表示满意。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实行全程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2006年课程由原来的“就业指导”更名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现了从原来关注提高学生就业率向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过渡。

课程建设走出了固有的理论教学的思维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程的就业教育理念。课堂(内)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职业发展理论的同时学会及时更新观念,学会选择与决策。社会实践以职业生涯目标人物访谈、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及人才标准调查(这两个调查都是课程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做,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和组织分享会)、学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活动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找出自己与社会的差距,并找到缩短差距的办法,同时付诸行动,使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同时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培养就业竞争力,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课外活动主要以五个板块(走进职场、职场应变、职业发展、自我保护、迈向成功)的就业辅导系列活动为主轴,辅以校友沙龙、就业征文、就业演讲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使学生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导航,助推学生职业成功。

由于课程采取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明显。不仅学生普遍认为收获匪浅,老师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等媒体分别以 “找准定位易谋职位 高职高专轻松就业”;“校企合作,双赢共进”;“高职毕业生继续走俏”为专题进行了报道。

六、逐步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创新意识

学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学校都提倡大创业意识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先在本职岗位上发展自己的内职业生涯,积累创业资本,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目前学校创业教育主要有几种形式:

1、课程教学。学校开设了创业的选修课程,2009年学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里加入了2个学时的创业教育。

2、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学校邀请创业成功企业家和创业政策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解答创业疑问;还邀请正在创业的校友通过沙龙的方式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创业的苦辣酸甜。

3、创业大赛。学校举办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普及创业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4、跳蚤市场。这是一个周末的学生创业体验市场,为学生提供一个小资本创业体验平台。

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缺少有创业经验的老师等。这些都较大的约束了学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一方面积极联系创业企业家,邀请他们加入学校的创业教育,加快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也努力打造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学校设计学院的创意工厂已经基本完成规划建设,由老师带着学生做设计项目,通过做项目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思想政治演练中心的二期工程——就业创业研练中心也进入建设期,建设完成后将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就业创业研练环境。

归根到底,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速度不及劳动力增长速度、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不愿意承担劳动力再生产的责任等因素外,家长期望过高,大学生择业定位不准、择业观出现偏差,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所以我们高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入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到专业知识,让高校的职能不仅仅停留在教书育人,而更大程度上,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迅速融入社会,迅速让其所学转变为所用。我也曾经跟一些学生探讨过毕业后先择业还是先就业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表示现在工作难找,要先就业再择业,看着他们充满朝气、充满信心的脸,我相信,他们的选择绝不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择,而是由一种早已培养成的良好的就业意识促成的。也许,这就是青春与梦想的价值。然而,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我希望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在步入社会之后,在碰到困难之后,依然能有如今天这般的自信风采,愿他们在政府和社会各界搭建的创业舞台上,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在布满荆棘的创业路上踏出一条条的宽敞明亮的大道来!

篇2:就业与创业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就业与创业论文,请参考!

就业与创业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创业的热情,是高职教育必须的和根本的改革,提供个案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了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构建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的保障等的保障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保障

构建创新型社会,培养社会创新意识,营造创业氛围,必须依靠创业教育的力量。高职院校作为专门的职业教育,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热情,因而在创业中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据麦可思对届高职毕业生调查发现,半年以后创业占比达3.9%,三年后还在创业占比高达47.5%,高职生创业为社会贡献了92.3万个就业岗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断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开始将创业视为一种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是一门可以传授的学科,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传授学生管理、创业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创业的热情,是高职教育必须的和根本的改革。

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个案调查

为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作者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为个案进行了调查。笔者通过社交软件发放电子问卷和随堂发放的纸质问卷共12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选取的样本均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完成调查问卷填答的114人中,其中男性70人,占总人数的61.4%;女性44人,占总人数的38.6%。调查的专业涉及到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是分析对创业帮助最大的教育形式、创业导师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对创业教育最不满意的地方等三个方面。

1.1对创业帮助的教育形式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中,认为选修类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9.8%;认为必修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的占比为6.3%;认为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4.6%;认为创业计划大赛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5.6%;认为创业知识讲座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占比为12.5%;认为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对创业帮助占比为2.1%;认为由创业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为22.9%;认为其它形式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占比为6.2%,选修课程内容丰富,有益于提升同学们的实战能力,深受同学们喜爱也就不足为奇。

1.2创业导师的影响力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中,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没有帮助的占比为22.8%;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点帮助的占比为24.6%;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一般帮助的占比为24.6%;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较大帮助的占比为17.5%;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很有帮助的占比为10.5%;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创业者认为创业导师对自身创业有较大帮助或很有帮助的仅占比28%,说明创业导师并没有起到明显的帮助作用,创业导师的辅导机制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

1.3对创业教育不满意的方面

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填答的同学中,对课程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人群占比为22.8%;对师资不满意的占比为14%;对项目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8.8%;对竞赛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8.8%;对讲座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3.5%;对创业辅导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7%;对基金支持不满意的占比为22.8%;对氛围不满意的占比为12.3%。

2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个案调查问题分析

2.1高职创业教育准切入点比较模糊

高职院校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特征,找准切入点后,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从我国高职学生持有强烈愿望创业的学生一是由于家庭现状所迫为改变命运而选择创业,二是高职生在校一般担任班级干部,喜欢扮演管理和领导角色,三是经济新常态下政府与社会倡导大众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对于占相当比例的高职贫困生创业也就有了特殊的热度。以上三类学生可以作为高职创业教育的切入点,这样的群体非常适合值得培养。而在以上的调查中,由创业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最高,而企业孵化器资源恰恰是高职学院比较偏弱的项目,因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从覆盖群体、内容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高职生创业教育课程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上调查中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没有帮助的占比达到了22.8%,创业导师的帮助作用亟待加强。当前,我国很少有高职学院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高职生创业教育对学生具体帮助只是还停留在风险、技能、技巧、政策、形势分析等层面的理论分析上,案例过时,而且缺乏深入的调查跟踪,而且能继续发展的案例非常少。所以这些称不上成功案例的“案例”是不能作为教学的。目前的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尽快组建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创业学院负责的只有五个老师。虽然不可能招聘很多专业老师负责创业学院,但可以利用两课老师、辅导员、就业指导师和心理教师等资源,由创业学院将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组建起来。

2.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质量无法保证

从课程设置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主要是在某个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小部分内容,或设置一些相关的选修课,授课时间短,质量无法保障。没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没有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幸福课程等形成体系,有机结合,让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多样性、系统性、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无法从理论的高度解释高职生创业活动的各种特点,探索高职学生创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或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创业经验。在接受创业课程的辅导时感觉受益颇多,甚至认为听完这些课程就可以顺利创业了,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实际问题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如,虽然创投领域氛围良好,投资机构多、可投资金多,但是作为学生创业者却在获得融资方面备感压力,以上调查中对基金支持不满意的占比为22.8%,就说明了学生创业较难获得融资。

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对策

3.1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建议高职院校根据创业一线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阶段的进阶课程,将课程设置体系化、阶段化、个性化。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张有弛、有虚有实,要有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高度的统括性课程;又要有充分结合实践经验,能够充分提升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的实操性课程。既要能够通过课程的讲授与价值观念的输出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创业观念;又要能够在输出观念、输出知识的同时输出价值,让创业课程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审视和定义创业教育,一切以创造价值,培养人才为核心观点,让那些只要能够解决同学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例如缺人、缺钱、缺智的解决方案都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所用。进一步将好的方法、好的观念、好的人才、好的机制都引入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体系中来,不断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能力。

3.2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机制

比如高校创业孵化器、高校创业基金、高校创业大赛组织等,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降低学生创业的门槛,使得创业变成一件和就业一样平常的事情。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作为企业导师,向学生讲解关于企业、经济、世界形势的最新知识,使得学生能获得当今世界最新的信息,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创业点子,积累更多的商业经验,为创业做好准备。另外,在政策发展中应提升各项服务政策的相关性,将各种功能与信息聚合到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与机构,通过整合服务,降低政策成本,提升服务的规范性,也提高政策受众的使用效率。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建议高职院校下大力气建设兼职师资队伍,让那些拥有丰富创业经历且乐于分享的人成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讲授者与一线参与者;充分利用全职教师的专业性建立起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问题和创业实战为导向的创业教学方法和体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完善校企合作,鼓励全职教师走出校园接触创业者、接触创业企业、深入一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结合一线调研的启发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建设高质量资源院校的大背景下建设出一支自我更新及繁殖能力的一流创业教育体系。

3.4构建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的保障

学生参与创业类实习对最终做出创业决策,形成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作用。在目前大学生实习活动泛滥的情况下,参与创业类实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这类实习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同时有着明确的环境特征。创业类实习活动对积累一线创业经验、培养创业嗅觉、感知创业环境、形成创业团队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目前院校在大力推动以大学生创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就业通道时,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一线创业环境,在直接感知与接触中形成自己对创业之路的认识和看法,同时通过结识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更有助于促进创业小组与团队的形成,让创业过程更具备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沈欣.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5(10).

篇3:创业带动就业的现状与建议

一、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现状

为更好落实创业带动就业, 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创业工作的开展, 组织开展了“创业政策进企入户”活动和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创业培训等工作, 稳步推进落实创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目前, 已开办创业培训班68期, 培训创业人员2694人, 有1215名人员实现了成功创业, 带动就业6630人,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已初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创业教育滞后, 全民自主创业意识还有待提高, 还没有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大多数劳动者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 自主创业意识低, 创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二是创业环境有待优化。目前现实的创业环境难以配合劳动者的创业热情, 我国目前的创业制度设计存在许多不足, 较高的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创业风险, 致使许多劳动者不敢贸然进入。三是部门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相关优惠政策并没有详细的了解, 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好, 联动性差, 推动创业, 除了关注政策和法规是否合理、健全外, 更要关注其能否有效执行。四是创业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培训质量不高、创业基地不规范、创业服务不到位、创业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 还没有形成为广大城乡创业者提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业平台。

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创业认识, 形成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

1、充分认识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性。创业不仅是个人的成功之道、家庭的致富之源, 而且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形势、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像我市的龙头企业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刚开始都是从筹资数千元、数万元开始创业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而带动了几千人就业, 并促进了龙口经济的发展。

2、扩大宣传, 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切实加大创业工作宣传力度, 把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到位力, 力求家喻户晓。培养全民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为本, 创业立身”的优良文化, 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想创业, 敢创业, 会创业”的浓厚创业氛围, 让勇于创业的意识, 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龙口文化的主旋律。

(二) 优化创业环境,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1、拓宽创业“绿色通道”, 优化创业环境。市、镇区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辟“创业绿色通道”, 各职能部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减少审批程序, 实行“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制”和“一站式”服务, 为创业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 坚决制止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 切实减轻创业者负担和企业运营成本,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创业带动就业是一项系统工作,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必须整体联动, 齐抓共管。建立完善工作调度督查机制, 保障创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杜绝脱节现象发生, 形成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扶持政策是鼓励创业的“助推器”。为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开展, 各级政府在放宽准入、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各相关政策执行部门应全面了解, 准确把握, 密切配合, 扩大扶持范围, 简化手续, 降低政策“门槛”, 加大执行力度, 积极为广大城乡创业者落实政策扶持, 做到部门职责内该办的事迅速办理, 需要协调的及时沟通, 遇到困难和矛盾积极疏通, 为创业者提供最大便利、开辟最大空间、创造最大舞台。

(三) 强化创业培训, 提升创业能力

一是扩大培训范围。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 提高全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现有创业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 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进工厂”活动, 引导和鼓励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各类民办教育机构, 积极开办创业教育, 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提升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潜在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 通过组织准备创业的人员参加模拟创业和见习活动, 提升其创业能力。同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加强创业培训机构管理, 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着力提高创业培训质量。

(四) 搭建创业平台, 强化服务引导

一是项目平台。针对创业者“找项目难”的问题, 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要, 通过社会征集、网上搜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形式, 采集开发一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供创业者选择。二是指导平台。在现有创业服务组织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创业指导中心, 各镇区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创业服务窗口, 安排专职创业服务人员, 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载体平台。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街, 为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扶持, 认真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优惠政策, 帮助创业人员用足用好扶持政策, 规避经营风险, 改善经营状况, 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 拓宽创业融资渠道, 加强资金投入

篇4:创业与就业

狼为了生存,必须保持原生本能,拼杀撕咬,从来不靠嗟来之食;而狗有人照顾,虽然吃饭问题解决了,但原始本能却从觅食蜕变为乞讨,甚至丧失了尊严,在主人面前摇头摆尾,百般献媚。

在创业和就业的问题上,虽然用狼和狗的本能给人打比方有不当之处,但是,受雇于人必然按雇主旨意行事,且不说独立自主,就是讨价还价的余地也不多。

财富积累过程中,创业、自雇有如保持狼的生存本领和技能,不但获得生存希望,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利益,成功与否都可赢得尊重;而就业则好像被人豢养,虽然有了饭碗,尽管有些饭很不错,但丧失的是主观能动性,完全为他人利益打拼。

受雇于人,给人打工,无论进入政府企业,还是受雇私营业主,虽不至于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但最起码要按雇主意图行事。好比我们最亲近的动物朋友,把觅食第一本能从猎获变成了摆尾。何故在生存和追求财富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不能效仿狼的拼搏本能,而是选择了狗的归顺服从特性?最关键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畏惧扼杀创业本能

为什么人们身上像狼一样的生存本能基本退化了呢?尤其绝大多数城市人的生存能力,沦落到必须依附于他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畏惧。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真正全面推行市场经济尚不足20年。国家长期低标准大包大揽使人们养成了依赖思想。如今虽然多数集体企业不复存在,不少国有企业已经破产,但人们骨子里依然寄希望于政府。这种依赖进而转变为担忧。

畏惧是最典型的生存能力丧失的表现。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很多人即便自身能力很强;受过良好教育,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单是畏惧一条,足以泯灭所有潜质,使他们只能依附,获得施舍,从来不敢像狼那样,亮出锋利的獠牙为了生存厮杀。

再就是能力。很多人总是自认为没有能力,唯恐改变现状或变换活法,连那点微薄的低保、救济或退休金都拿不到。其实在创业过程中,只要具备胆略,能力也就跟上了。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创业能力在于对事业的理解和组织能力,而不在于实际操作技能。

创业成功的真谛是有胆有识。没有胆略永远也不能表现出能力,而没有能力往往使人丧失胆略。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只有胆量,没有知识,势必蛮干,甚至赌博,与投资理念格格不入,最终必然失败;只有知识,缺乏胆量,必然畏缩不前,永远难成大器,徒有一身知识。

二、没有原始积累

什么是原始积累,根据传统解释应该是用于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换个角度看,没有积累就无法创业吗?不尽然。于狼,从来不会有人施舍,于是它们用生存本能拼出一片领地;于狗,有施舍,人类给他们积累了足够食物,每当需要,便能取食,从此它们不再需要猎获,自然丧失了生存本能。进而形成这样的格局,无积累者,穷则思变;有饭吃者,不思进取。

创业过程中,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即便失败充其量回到原地,倒能激励人们奋斗,成就事业,风险程度显得很小;而有了收入来源,受雇于人者,往往左顾右盼,缩手缩脚,一旦被解雇,不但丧失生活来源,而且丧失生存本能,风险程度其实很高。

由此看来,所谓原始积累的理由并不充分,这种“积累”可以成为创业的羁绊,使有能力者丧失胆略,裹足不前;相反,没有“积累”反倒产生动力。只要有创业冲动,原始积累的来源很多,可以是知识、技能、思想和胆量,不仅仅限于钞票。

再者,小额积累成就巨额财富,如果真正希望创业,通过日积月累,足以踏上征程。另外,美国统计局有这样的数据,有28%的创业者、33%的自雇者和18%的雇人者创业当初根本就没有投入任何资金。

三、创业认识偏差

提起创业,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已经具备市场地位功能的几百强,很少考虑小业主,很是看不起他们。这种将创业视为开办资产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公司、大企业的想法本身就有偏差。

实际上,人类从农耕社会走来时,生产过程最初以自给自足为基本模式,原本没有雇用概念。生产力发展后,才开始有了这种关系,形成剩余价值,进而出现贫富差距,最终形成受雇者落后,雇人者成功的基本格局。打破受雇局面,走上自雇之路,哪怕沿途叫卖当贩夫,走街串巷做工匠都属于自主创业。

创业的基本概念应该是从自雇起步,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受雇,靠出卖劳动生存。进一步解释,创业是给自己找一份不受别人约束、发挥专长的职业,并以此为起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步地成就财富。凡具备狼的品质的自雇者,都走过这样的路径——人雇、自雇、雇人。

(摘自中国金融出版社《生耕致富:做一个清醒的投资者》 作者:马惠明)

篇5:就业与创业

这么早起来傻傻的坐着,反思着这一个暑假究竟搞了点什么东西。两个月的时间,回两趟家加起来不到十天,剩下的时间就在金华,和兄弟们一起拼搏。

先谈谈自己,假如我不再上学,那就已经是海纳的正式职工了,每个月几千的收入,想想过个生活应该是不错的。不过现在还是个学生,只能在海纳当个实习生。不过很庆幸自己还是个实习生,不但能够拿到些工资,还能继续学习。学习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特别是这么一些日子忙下来以后,才深有感触。同时我觉得学习嘛,要学那些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毕竟这个世界知识那么多,怎能学完呢?这样一想,倒觉得正式员工是那么可怜。

绕过工作和薪水问题,说点比较重要的。那就是能力问题。一个人,走出社会,最关键的不是你的学历,而是你的能力!翟鸿燊老师曾经开玩笑的讲:学历是教育局管的,文化是文化局管的事,学历高并不代表文化高。我想也一样,学历高并不代表能力好。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个游泳教练教一帮人游泳,很多人学不会,后来教练教他们学如何救人,三天过后,已经会游泳的多了几个泳姿,不会游泳的也起码会扑腾脚不沉底了,只有一个年轻人在岸上看。于是教练问他:“会了吗?”——“不会!”教练又说:“我教有用这么多年了,三天还教不会你是第一个,我听说你学历很高,怎么还学不会呢?”这时年轻人聪明的说道“我整整观察你三天,你根本不是在教怎么救人,你还是在教游泳啊!”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更不等于能力!思维模式不好,知识越多越反动!在公司,很多同事经验比我丰富,能力比我要强,人际比我要广,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一个缺点就是激情不够,没有那种拼搏精神,或者说是想的太多,不去实实在在的做事情。而自己,作为一头生猛的牛犊,即使打不过老虎,但至少能往老虎身上扔点泥巴。当时,我们几个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在听老师的讲座就是在翻书看看人家优秀的人是怎么做的,那种积极,是想学都学不来的,那些知识,是现在一下子想学都学不来的。

年轻人的激情,创就了还算比较煌的事业。翻看着我们上百篇报道,有的网站是专题报道,很多是转载的,反正一搜我们的日志,整页报道都是我们的。这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应该好好的感谢这几个小破网站。提到这里,感觉这个暑假这里最难忘的还是我们的团队。“我的兄弟,你们此时都在那里?我常常会把你们想起······”没有兄弟的这些天里,我总觉得自己越来越懒。想当初,几个人早上一次小激励,晚上开会再次激励,整个气氛 那是士兵嗷嗷叫将要上战场的感觉,可现在找不到了。氛围,真是非常的宝贵,相互鼓励,燃起的是我们的斗志,能让我们每天都披荆斩棘。可是这条路那么长,斩了那么多棘还看不到一条美好的路。后来你们都一个个的因为种种原因走了,而我,选择了坚持,即使不能回家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坚持就是胜利。当大多数人都倒下的时候,你还站着,你不是英雄,至少也是只狗熊了,狗熊比小牛总要好得多,是吧?

最后扯一点什么呢?有人问苦不苦?我感觉也没吃啥苦头,有时候活得还挺滋润的。说开始的时候骑一天的自行车,这也不叫吃苦吧?比打球不累多了。要是说不能睡个通天大懒觉吧?早起至少不能算的吃苦头吧?至于风吹雨淋么,那是天气原因。我总觉得苦头,是懒人的一种措辞而已。

篇6:就业与创业协会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协会名称 就业与创业协会

二、协会口号 团结合作 拼搏创新

三、协会简介

就业与创业协会于2012年成立,前身成功职业发展协会,2012年九月开始第一届招新。

三、协会性质

本协会是在院团委社团联合会领导下的社会实践类的学生社团

四、协会精神

放我的真心在你手心,因为同样的大学梦,让我们彼此同行......多一份谅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信心,我们的团队因你而美丽。

五、协会宗旨

学习、交流、锻炼,以丰富、实在的活动倡导创业精神,引导创业思潮,营造创业环境。热情真诚的为广大学子服务,以会员为核心,为会员将来的就业与创业奠定基础。

六、协会凝聚有理想、有热情、有能力、勇于表现自己、永不言弃、积极乐观的人才。

七、协会各部分工不分家,实施资源优化配置,营造“家”的氛围,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到幸福和温馨。

八、协会所有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此章程

第二章 组织机构

一、协会的结构

协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2名,下辖部门有理事会、秘书处、宣传部、策划部、外联部共5个部门。各部门设有部长一名,是否设副部长及副部长人数视部门人数而定。

二、工作分工

1.会长: 负责协会内部事情的决策;协会内部与外边的交往。

2、副会长(2人):(1)指导、监督协会各部门工作,负责协会的日常管理,协调各部门交流与合作,开展就业创业活动。

(2)参与外联部、宣传部工作,负责协会对外交流工作。

3、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各部门部长组成,负责协会的重大决策,协会人员的任免及协会章程的修订,每半月开一次例会,进行工作的总结、分析和计划。

4.秘书部: 负责协会内部资料的整理与保存;会议的主持及会议的记录;做活动时系各部门的申请,与系其学生部门保持联系,同时负责整个协会的纪检工作及协会成员的,纪检情况。根据协会的规章制度对协会成员进行奖惩

5.外联部:收集各种就业创业信息,及时发布于协会内部QQ群,同时为协会发掘可能的活动,负责协会和其他院校的交流及与商家的联系。

6.宣传部: 对协会整体宣传方案进行制定实施;协会内部海报、展板、横幅、幕布、路标等所有宣传品的制作及投放。

7.策划部: 在协会活动确定后做活动的具体策划,参与协会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定。

8.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证的管理,拥有协会人力的调动、增减人员的权力。

第三章 会员

协会成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纪。

2.自觉遵守协会纪律,严格保守协会秘密,执行协会决定,服从协会安排,完成协会交给的各项任务。

3.维护协会团结,对协会忠诚,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4.维护协会荣誉、促进协会发展、保护协会财产;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5.刻苦学习、积极进步;联系其他会员,不得损害其他会员的正当权益;保持与理事会的联系和沟通。

第四章 协会的活动范围

一、就业方面

1、多方联系企业商家,经常性地为广大会员提供实践机会,让会员及其他同学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2、举办成功论坛及就业论坛,邀请专家举行就业的讲座。

二、创业方面

1、组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邀请专家提供各种咨询;

2、连线成功人士和创业教育家并努力通过其他渠道和资源,为学生创业指点迷津,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流程,激发创 4

业热情,尽力解决创业路上的遇到的困难和就业相关方面的问题;

3、联合贵阳高校和媒体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就业空间,构造资源共享的平台;

第五章 制 度

一、计划总结制度

一个组织要不断的向前发展,必须切实做好计划和总结工作,不断的进行预见性和回首性工作。以下暂且列举一些方面,不完善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各届会长、副会长、部长在当选后一周内须向协会最高机构递交一份工作计划,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以及在职期间总的工作设想

2、每学期伊始,在职会长应写出整个学期协会的活动计划。各部门部长应以书面形式列出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3、协会会长、副会长、部长在离任时应递交一份任职工作报告,对协会进行全方位的总结

4、每次活动之前应有完整的计划(策划),活动后其负责人应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并于一周内写出书面总结

5、各部长每次活动结束后需写一份活动总结,部门总结需上交会长

6、每学期末,会长及各部门部长应对整个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写出期末工作总结。

7、所有计划和总结交秘书处保管

二、档案制度

从协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协会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制度,协会的各届工作成员应认真整理并妥善保管好协会的一切资料,做好协会的存档工作。暂规定从下面几方面保存协会的档案,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1、妥善保管协会会员的入会资料

2、妥善保管历任会长、副会长、部长的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

4、妥善保管协会的历次活动策划方案及活动总结

5、整理保管好会议记录

6、秘书部应分类整理计划总结制度中提到的所有计划、总结的宝贵经验、意见建议和教训

三、会议制度

1、为了能及时总结工作、了解协会动态,计划和部署下一步工作,协会需定期召开例会(特殊会议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召开)。协会全体成员会议为一月召开一次,部长级例会一周一次,各部例会两周一次。

2、全体成员会议召开一律由秘书部通知,各部门会议由各部长组织通知,全体成员须按时参加,杜绝无故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因故不能参加者,须事先向秘书部部长书面请假,会长批准后有效;例会迟到或早退十分钟以上者,按缺席处理;无故缺席例会三次以上者,将取消其协会成员资格

3、会议流程:通知—召开会议—汇报协会前期工作动态—各部长汇报前期部门工作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全体讨论—总结并形成计划方案—下周工作部署—会议结束

4、每次会议应准时到。

5、秘书部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6、每位与会会员须对会议内容做好详细记录,以便顺利开展和及时总结工作;会议讨论过程中,每位会员均可就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或后期的工作设想打算提出自己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7、协会任何人员进入会场或活动现场应先检查通讯工具是否调为振动或关机,若没有,应及时调整。

8、会议召开期间,各与会成员应保持安静,不交头接耳,不嬉戏打闹,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如有问题须举手发言,若有特殊情况(如:接电话,应当到会场外接)应自己妥善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一条 本章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不断的完善、修订。章程的修订须由理事会拟定起草,会员大会通过,再交由社团联合会审核,学校团委审批通过后,再予以公布实施。

第二条 本章程的最终解释权、修改权归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与创业协理事会所有。

历任会长:

2011届会长:易正强(旅游英语)

篇7:就业与创业讲座总结

现在在大学生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学毕业就意味着面临失业”,所以说就业是现在困扰大学生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同学开始尝试走创业这条路,但由于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不足,同学们对创业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消除同学们对就业与创业方面存在的困惑,增强同学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拓宽同学们的思路,提升同学们的竞争能力,我院邀请了我们院的优秀校友黄成根为我们院09级和10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关于现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讲座。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上最普遍的现象,大学生毕业后将何去何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就业观念究竟对他们的就业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学生改如何创业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所以明确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原因何在迫在眉睫,我们这次讲座就针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难题是什么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展开讨论。

在这次讲座上,黄成根学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创业历程,给在座的同学讲解了如何去应聘,如何去创业和怎样面对挫折等,让同学们对就业与创业有了一个更深一层的了解,也学习到了一些关于创业的知识;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有创业意识,需要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我们朝气蓬勃所以更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为理想而奋斗。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有的时候创业的成功与否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努力成正比,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因此同学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我们这次的讲座总体上举办得还算成功,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积极地指导意义,让我们对目前的就业与创业形势有了一个更全面地了解,让同学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篇8:就业与创业

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并不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就业教育”与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的就业特征相对应, 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培养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体, 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他们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以寻找到已有工作为目的, 是一种被动的求职者。其实, 就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我国, 如果, 按照学生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 的确有毕业分配教育时期。由于那时学生就业是政府分配, 高校谈不上就业教育。

中国的就业教育是起步于1998年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之后, 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 就业教育, 更多的是帮助、指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制定正确的职业取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以及开创今后的事业之路。所以目前我们的就业教育, 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业进步、职业选择、事业发展等关系的指导与服务, 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教育并不排斥创业教育, 恰好相反,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都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事业目标都不正确的大学生, 能够很好地创业么?所以,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 甚至可以说, 创业教育的内容, 其实是就业教育的一种延伸。所以,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 即便是在创业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 他们的就业教育也做的非常好。

可见,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否则, 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似乎我们现在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而极力鼓励他们去创业了。

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改变观念, 适应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如今世界各国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掀起了科技与教育竞争的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 以此来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因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与发展方针, 也是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2、教育转型适应我国现行教育制度转变的需求。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更高的教育要求, 注入新的教育内容, 寻求新的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培养一代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既有开创精神又有一定创业能力, 既能从事一般生产劳动又能从事某种开拓性的创业活动的劳动者。这就把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因此,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加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使

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创新性、法制性。为适应这些特点, 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广的视野, 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断的决策能力, 敢想敢干, 勇于创新;有经济头脑, 注重经济效益, 讲究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善于社会交往,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素质的培养, 正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4、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大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 而是重在教给大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许多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对大学生创业教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

5、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先进的

理念管理学生, 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 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中的团队优势,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 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社会调研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创业教育在基础理论上,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在社会实践上,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科研立项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创业教育终会创造新的辉煌。

创业教育是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 以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 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形成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发展的本领, 以提高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 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 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 《社科纵横》, 2006 (9) 。

上一篇:《小桔灯》课件原文下一篇:专科金融管理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