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2024-06-26

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通用8篇)

篇1: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兵团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69号令),结合兵团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商服、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特殊用地等。

第三条 依法应当由兵团、师(市)及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派出机构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适用本办法。

依法应当报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建设用地,按照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兵团、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负责建设项目用地的申请受理、审查,报批业务。

第五条 结合兵团国有土地性质,将“一书四方案”中“土地征收方案”调整为“国有土地补偿方案”。

第六条 新增建设用地中,除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用地按单独选址报批外,其

第一章 总则 他项目用地按批次报批。

第二章 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

第七条 兵团建设用地审批权限:

基本农田以外耕地 20 公顷以下、其他土地 50 公顷以下由兵团审批。

(一)城市、团场为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兵团审批;

城市、团场确需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外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调整)方案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后,由兵团审批;

(二)具体建设项目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的,其中由兵团审批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兵团审批;

(三)兵团、师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由兵团批准。

第八条 师建设用地审批权限:

(一)经批准的兵团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0公顷以下的国有未利用地,由师根据兵团委托审批;

(二)兵团批次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中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由师(市)审批;

(三)具体建设项目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除兵团批准以外的,由师(市)批准;

(四)城市、团场立项的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道路、水利等设施用地,占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国有未利用地的,由师批准。

临时用地由师(市)国土资源局批准。

第九条 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派出机构建设用地审批权限: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团场连队职工自建住宅用地,经团场审核后,由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派出机构批准,报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建设用地的申请

第十条 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提出拟用地申请。

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具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文件或有关审核文件;

(四)占用耕地的,必须提出补充耕地方案;

(五)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表;

(六)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占用林地的批准文件;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批准文件或补偿协议等)。

第十一条 批次用地由城市人民政府、团场向所在师提出用地申请。

第四章 建设用地“一书四方案”的编制

第十二条 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申请,应当受理,并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国有土地补偿方案、供地方案,经同级政府(行政机关)同意后,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包括用地安排情况、拟使用土地情况。并应附具下列材料:

(一)经兵团批准的城市、团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变更至上年度最新1:l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报兵团批准的建设用地只需提供拟申请用地的界址点坐标);

(二)师(市)国土资源局确认的勘测定界图、土地面积分类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单独选址用地还需提交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勘测定界技术报告的验收意见;

(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应附申请单位提交的规划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或规划设计条件。

农用地转用方案,应当包括占用农用地的种类、面积、质量等别,以及符合规划、计划情况。

补充耕地方案,应当载明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和承担单位、补充耕地的位臵、面积、质量,资金落实情况以及补充耕地项目备案信息。

国有土地补偿方案,应当载明土地权属单位、权属状况、面积、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标准、安臵资金落实、需要安臵劳动力的安臵途径等情况。

供地方案,应当包括供地面积、方式、用途以及土地使用标准或节地评价论证等情况。

第十三条 批次报批的,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需要编制“一书三方案”(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国有土地补偿方案)。

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涉及占用耕地的,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需要编制“一书四方案”(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国有土地补偿方案、供地方案)。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修改)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还需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修改)方案。

第十五条 呈报兵团审批的建设用地,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向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批次用地审查意见包括下列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用地基本情况,包括申请用地的依据、区块数量等情况;

(二)申请用地现状,包括勘测定界、土地权属、拟用地总面积及三大类面积,农用地中的耕地需要单独说明。

(三)规划计划情况,包括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需要局部调整(修改)规划,是否有新增用地计划等情况。申请用地的规划用途等;

(四)补充耕地情况,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等别、补充耕地的方式等。自行补充的,对应备案的耕地储备库耕地地块编号等情况;委托补充的,说明补充耕地协议签订、耕地开垦费及补充耕地落实等情况;

(五)补偿安臵情况,包括执行的征地补偿标准、安臵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安臵途径、社会保障落实、征地程序等情况。

(六)供地率、土地用途情况,包括向师(市)供地率情况、申请批次用地规划用途;

(七)新增费缴纳情况,包括拟申请土地对应等别、标准、金额及符合减免优惠政策情况;

(八)结论性意见,申请用地是否符合审批规定,可否报请审查等情况。

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审查意见包括下列十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纳入行业或产业规划、用地预审、项目审批(核准)、可研及初设批准、工程建设规模、投资、林地审核许可、动工或申请边建设边报批等情况;

(二)申请用地现状,包括勘测定界、土地权属、拟用地分类面积,农用地中的耕地需要单独说明;

(三)规划计划与落实预审意见情况,用地规划计划情况,包括申请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用地计划情况。用地涉及规划调整(修改)的,论证(听证)等情况;落实预审意见情况,包括用地报批面积与预审面积的一致性、预审中具体意见的落实情况等;

(四)补充耕地情况,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别情况、补充耕地的方式,属于自行补充的,对应备案的耕地储备库耕地地块编号等情况;委托补充的,说明补充耕地协议签订、耕地开垦费及补充耕地落实等情况;

(五)补偿安臵情况,包括执行的征地补偿标准、安臵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安臵途径、社会保障落实、征地程序等情况;

(六)土地利用与供应情况,包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拟采用供地方式的依据、功能分区、适用的土地使用标准或开展节地评价等有关情况;

(七)新增费缴纳情况,包括拟申请用地对应的土地等别、标准、金额及符合减免优惠政策情况;

(八)土地复垦和压矿审批、地灾评估情况,包括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评审情况,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或与矿业权人就补偿事宜的协商情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情况等;

(九)信访与违法用地处理情况,包括信访处理、违法用地处理情况等;

(十)结论性意见:申请用地是否符合审批规定,可否报请审查等情况。

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向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和呈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五章 建设用地的审查与报批管理

第十六条 建设用地审查实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部会审制度。

有批准权的政府(行政机关)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1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师(市)审核同意后,上报兵团,并将审查所需的材料及时送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七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报件的初审,对材料齐全、符合会审条件或符合缺件受理的报件,及时登记、编号,编制《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受理凭证》、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报件,书面提出补充完善意见并退件。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处、科室或业务岗位负责牵头会审工作。参与会审的处、科室或业务岗位人员,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

牵头会审处、科室或岗位人员在会审后2个工作日内汇总会审意见,书面提出审核意见,提请局专题会审查,形成会议纪要。审查通过后,报兵团、师(市)批准。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派出机构批准的建设用地,也应当以会议形式集体研究审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准工作。

第十八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报兵团批准: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确需占用农用地且有农用地(耕地)转用计划指标;

(三)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可行,补充数量、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 国有土地补偿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报兵团、师(市)批准:

(一)占用土地界址、地类、面积清楚,权属无争议;

(二)占用土地的补偿标准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占用土地上需要安臵人员、劳动力的安臵途径切实可行。

第二十条 供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报兵团、师(市)批准: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

(二)符合建设用地标准或已开展节地评价论证,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

第二十一条 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和抢险救灾等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应由建设单位向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临时用地申请,明确临时用地的位臵、面积和期限,经批准依法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核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临时用地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在临时用地上不准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有条件复垦的,应按同类土地复垦标准交纳复垦押金。使用期满后,应尽快恢复土地使用条件。建设单位无力恢复的,应向被占地单位支付恢复土地使用条件的费用。

第二十二条 兵团建设用地审批实行办文制度。经兵团、师(市)批准的建设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制发批准文件。

批复文件必须明确用地面积,地类和权属性质;单独选址用地批复文件必须明确土地供应方式,对土地使用者提出不得改变规划、用地位臵和批准用途等合法使用土地的要求。

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下发用地批复。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国有土地补偿方案、供地方案,由土地所在地的师(市)组织实施。补充耕地方案由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兵团国有土地参照国土资源部《征收土地公告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以有偿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方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行业规范和规定,符合土地优惠政策。由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经国土资源部审核备案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按合同约定全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后,依照规定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经国土资源部审核备案的《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依照规定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应当包括划拨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条件等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用地批准书》主要内容公示于施工现场,接受监督。

第二十五条 除涉秘项目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门户网站提供建设项目用地受理、审批情况查询服务,公开审批结果。

师(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运用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将依法批准的土地供应情况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六条 兵团建设项目用地实行网上申报。由兵团批准的项目用地,在集体会审合格后纸介质报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存查。经兵团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应在用地批准文件印发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国土资源部备案。通过国家土地督察在线平台向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报备相关审批数据。

第六章 建设用地的跟踪管理

第二十七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用地的交地、开工、建设、竣工进行检查,实行跟踪管理。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一个月内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核验申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核实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载明的有关情况后,出具检查核验意见。项目用地核验不合格的,不得通过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十八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备案制度。按月向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备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情况。

第二十九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供应情况统计与分析制度。按季度向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备本级机关建设项目用地供应与统计分析情况。

第三十条 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审批建设用地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追责或查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兵团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兵国土资发„2009‟134号)同时废止。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各师(市),兵团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监管成员单位。兵团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2017年4月28日印发

篇2: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管理办法》的决定

为进一步简化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减少审批要件,提高审批效率,决定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作出如下修改:

一、将第四条修改为:“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

“受理预审申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使用标准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二、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具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

(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或者审核文件。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建设项目拟占用耕地的,还应当提出补充耕地方案;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还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控

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和因工期紧或者受季节影响急需动工建设的其他工程,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先行用地。

“申请先行用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先行用地申请;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三)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四)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审核文件或者有关部门确认工程建设的文件;

(五)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经批准先行用地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用地报批手续。”

四、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可以合并编制,一年申报一次;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期分批申报的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回复。”

五、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删除第(四)项,将第(五)项改为第(四)项。

六、将第十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农用地转用方案,应当包括占用农用地的种类、面积、质量等,以及符合规划计划、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等情况。

“补充耕地方案,应当包括补充耕地的位置、面积、质量,补充的期限,资金落实情况等,以及补充耕地项目备案信息。

“征收土地方案,应当包括征收土地的范围、种类、面积、权属,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等。

“供地方案,应当包括供地方式、面积、用途等。”

七、将第十五条改为第十六条,删除第(三)项、第(四)项,将第(五)项改为第(三)项。

八、将第十六条改为第十七条,将第二款修改为:“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批复建设用地。其中,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后办理回复文件。”

九、将第十九条改为第二十条,将第一款和第二款合并,修改为:“征收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按照《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将第三款改为第二款。

十、将第三条、第六条、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中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国土

资源主管部门”。

本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后,重新发布。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1999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发布

2010年11月30日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11月25 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法应当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的申请、审查、报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的申请受理、审查、报批工作。

第四条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

受理预审申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使用标准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第五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具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或者审核文件。建设项目拟占用耕地的,还应当提出补充耕地方案;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还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六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和因工期紧或者受季节影响急需动工建设的其他工程,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先行用地。

申请先行用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先行用地申请;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三)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四)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审核文件或者有关部门确认工程建设的文件;

(五)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经批准先行用地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用地报批手续。

第七条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申请,应当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八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可以合并编制,一年申报一次;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期分批申报的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回复。

第九条 建设只占用国有农用地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建设只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建设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应由国务院批准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只需拟订供地方案;其他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应当包括用地安排情况、拟使用土地情况等,并应附具下列材料:

(一)经批准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占用基本农田的,同时提供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二)有资格的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三)地籍资料或者其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四)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提供城市规划图和村庄、集镇规划图。

第十一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应当包括占用农用地的种类、面积、质量等,以及符合规划计划、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等情况。

补充耕地方案,应当包括补充耕地的位置、面积、质量,补充的期限,资金落实情况等,以及补充耕地项目备案信息。

征收土地方案,应当包括征收土地的范围、种类、面积、权属,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等。

供地方案,应当包括供地方式、面积、用途等。第十二条 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到上报的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并将审查所需的材料及时送该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对依法应由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必须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并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国务院批准征收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后,应当将批准文件和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一并上报。

第十三条 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上报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并按规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30日内审查完毕。

建设用地审查应当实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部会审制度。

第十四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确属必需占用农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三)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符合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规划且面积、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四)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必须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第十五条 征收土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被征收土地界址、地类、面积清楚,权属无争议的;

(二)被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被征收土地上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切实可行。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依法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不得办理土地征收。

第十六条 供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

(二)申请用地面积符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用地的要

求;

(三)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的,符合规划、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第十七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批件后5日内将批复发出。

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批复建设用地。其中,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后办理回复文件。

第十八条 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方案经批准下达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第二十条 征收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按照《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向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落实需要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途径。

第二十一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要求,设定使用条件,确定使用方式,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以有偿使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后,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应当包括划拨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条件等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用地批准书》公示于施工现场。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将提供国有土地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条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用地进行跟踪检查。

对违反本办法批准建设用地或者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篇3: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他同时表示,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土部还要在土地审批上严把关,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需要指出的是,国土部负责人表示,当前,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经济运行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形势仍比较严峻。“从国土资源管理角度看,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保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扩大投资、争上项目势头强劲,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强烈,给土地供应带来压力。

篇4: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包头市国土资源局把维护群众权益更加有力有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征地明确提出“四个不报批”,即“凡不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及城市建设用地一律不报批;凡没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一律不报批;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人标准的一律不报批;凡不能是在耕地占补平衡的一律不报批”。同时严格执行“四个必须”,即“必须公开征地程序,补偿安置费用标准及使用管理情况;必须严格控制征地规模,防止乱占耕地侵犯农民利益;必须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民对补偿安置的意见,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必须确保征地补偿费足额到位并获用地批准后才能用地”。

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国土资源局

兴安盟国土资源局扶大关小提高矿产资源开采集中度

兴安盟国土资源局,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3+2”模式,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取缔无证非法采矿企业,同时在探矿和采矿持证企业中择优选出龙头企业,扶大关小,以优并劣,采取兼并、收购或相邻区块自由结合等方式,组建成股份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提高矿产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

截至2013年,牛亡牛海煤田矿区煤炭企业整合成四个采矿权,并组建了突泉县牛亡牛海庆业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和科右中旗越盛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在扎赉特旗,由山东山水集团扎赉特旗水泥厂整合扎赉特旗神山等四个石灰石矿山企业,同时将相邻的双城石灰岩矿、东庆石灰岩矿、张忠凯石灰岩矿、富裕石灰岩矿整合成一个采矿权,组建成一个矿业公司。

文/芳草

察右后旗国土局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察右后旗国土资源局结合全旗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清查了全旗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灾害隐患点具体情况,将隐患点纳入了2014年全旗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实行重点监测。

此外,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和要求,报请旗人民政府编制了《察右后旗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察右后旗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办公室、应急分队,建立了汛期防治灾情、险情值班制度,各矿山企业报备了地质灾害防治、预警检测员,组建了地质灾害防治小组,储备了防治物资,确保地质灾害防治有力。

文/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国土资源局

通辽市打造土地整治升级版

近日,通辽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实施了库伦旗沙区衬膜水稻开发项目。该项目以国家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为基础,在沙地中建设衬膜水田,发展节水农业,使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

该项目“四个结合”助推土地整治工作升级。一是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扶持与开发并重,加快改变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扶持脱贫致富;二是与造地增粮相结合,通过实施项目在沙漠中打造形成新的水田,亩均产量在1,000斤以上,真正实现了增地、增粮、增产、增收;三是与发展有机农业结合,由政府引导组建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的合作经营方式,打造沙漠水稻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沙区绿色有机稻米产业带;四是与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结合,项目重点摆布在通辽市沙漠旅游区塔敏查干周围,今年还结合沙漠水稻建设立项实施了地下热水找水项目,重点打造北方沙漠梯田观光带。

篇5: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土地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陕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法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的申请、审查、报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项目包括分批次报批的城市建设用地项目在内的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项目。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土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第五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建设用地审查内部会审制度。

第六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项目应当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农村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及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村镇建设规划。

第七条 项目的农用地转用批准权限和征用土地审批权限相一致的一同报批,不一致的应分别报批。

第二章 用地预申请

第八条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或编制项目建议书时,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预申请。

受理预申请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用地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并向建设用地单位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建设用地单位提出用地预申请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情况,拟占用土地的区域位置、用地数量、地类,拟用地的时间及土地利用计划、耕地开垦方案及经费的落实等。

第三章 用地申请

第九条 建设用地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持有关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并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

第十条 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附具下列材料:

(一)建设单位有关资质证明;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批复及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和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文件;

(四)初步设计或者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五)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六)占用耕地的必须提出补充耕地的途径和方式;

(七)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报告;

(八)建设项目用地涉及环保、文物、林业等的,应当由相关部门提供有关文件;

(九)在城市规划区以内要附具城市规划部门的城市建设规划许可文件。

第十一条 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由村民个人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办理有关报批手续。申请的内容主要包括户主姓名及身份证件、家庭人员结构、申请理由、申请面积以及现宅基地面积、旧宅基地处理办法等并附具是否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有关文件。乡(镇)、村(或村民小组)两级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农民集资联办企业、农民个人出资办企业以及农民集体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联办企业及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提出,经村(或村民小组)、乡(镇)审核后,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申请的内容参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办理。

第四章 审查程序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建设单位的建设用地申请后,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用地申请,应当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根据项目用地的位置,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按不同的程序和权限完成审查报批。

第十三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应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项目分批次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编制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实施城市规划,有条件对一定区域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招标、拍卖的,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城市分区功能和有关批准文件等分批次编制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补充耕地方案和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按有关规定依法进行报批。征用土地工作完成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要求,设定使用条件,确定使用方式,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不办理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个人建设占用土地,应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项目分批次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编制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七条 建设只占用国有农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建设只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建设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

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供地方案;同一建设项目占用上述不同地类的土地,应按不同地类的规定分别拟订方案,一并报批。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施工需要临时使用土地,应当同其他永久性用地一次申请,确实需要单独申请的或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由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向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临时用地申请,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提供项目的有关设计文件、用地范围、时间、工期及工程结束后的复耕方案。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第十九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对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建设单位依法缴纳的耕地开垦费或开垦保证金后5日内下发批准文件。

耕地开垦费的缴纳标准: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和城郊未划入保护区的水地、菜田每平方米20-30元;

(二)基本农田以外其它耕地每平方米15-25元。

第二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接到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后,应当在5日内通知建设单位依法缴纳有关税费,正式签订有关协议、合同。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其他有关税费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批准建设用地手续。

第二十一条 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方案经批准下达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其开垦耕地工作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督促检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其中开垦耕地工作由各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检查。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每月月底,要将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征用土地和建设用地项目供地的情况向国土资源部备案。

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每月底以前将本级批准的农用地转用和各县、市建设用地项目供地的情况向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八条 因生产和建设对保护区内基本农田造成破坏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造成破坏的单位或个人

限期恢复,并按《土地复垦规定》第十四条,向遭受损失的一方支付土地损失补偿费;无法恢复的,按《土地复垦规定》第十二条第一、二款处理,并按本细则第十三条规定,缴纳基本农田造地费。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细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批准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的单位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占用的土地,按非法占地处理;由此给用地单位、被征地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的,批准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赔偿。

第三十条 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超过一年未使用权的,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征收相当于征地费用或出让金总额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逾期未缴纳土地闲置费的,除按期追缴外,并按日加收3‰的滞纳金。承包经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承包经营权。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细则规定,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厂、建窑、建坟或者擅自挖砂、采石、取土、开挖渔塘,严重毁坏种植条件以及擅自将耕地变为非耕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并处被破坏耕地每平方米15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细则第十五条

(二)、(三)、(五)项规定,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陕西省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责令直接责任者限期治理,可以并处造成经济损失二至三倍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向基本农田提供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或者城市垃圾、污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造成经济损失的一至二倍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阻碍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或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基本农田破坏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有关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用地文本编制

第二十四条 《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填写、统一编号,加盖编制单位公章、并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呈报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应附具下列材料:

(一)经批准的最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城镇地籍图;

(二)由建设单位提交的、被土地管理部门认定的、有测量资格的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三)地籍资料或者其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四)以有偿方式供地的,还应当提供草签的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及说明和有关文件;

(五)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城市规划图和村庄、集镇规划图。第二十五条 建设用地项目的有关方案按以下程序编制: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加盖编制机关公章,并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补充耕地方案》上报时要同时附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补划基本农田位置图。《征用土地方案》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经编制机关加盖公章和主管领导签字后,报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该方案前要在被征地范围内对征用土地的现状进行调查,填写《征地调查表》,由被征用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并经乡(镇)村签署意见后汇总填报《征用土地情况调查表》,涉及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填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安置情况表》。在上报《征用土地方案》时还应附具:

①省、市、县人民政府对耕地以外其它地类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的有关规定;②用地单位对本方案的意见;

③因项目建设涉及的迁建用地需征用土地的,可按本方案的要求另行填写。

《建设用地项目供地方案》由项目用地所在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加盖编制单位公章,并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该方案上报时应同时附具:①供地范围图;

②初步设计有关项目总平面布置及用地图件和技术说明资料;

③超出建设用地指标的供地方案,应附有关技术、经济论证报告;

篇6: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0〕201号

(2000年7月17日)

依据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国务院批准施行的《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办法》,我部陆续制定了有关规定、办法及规范性文本,使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但从目前实践情况看,仍存在报批材料不规范、报批内容不明确、报批材料过多过繁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提高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就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问题

(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办法》规定的需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中,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是指由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直接行文批复的建设项目,或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行文批复,但在批复文件中注明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

(二)农用地转用批准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涉及征用基本农田,或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一般耕地超过35公顷,或征用一般耕地和非耕地总面积超过70公顷的,报国务院批准。

(三)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占用基本农田,按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认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应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被占用基本农田属农村集体土地需要征用的,报国务院批准。

二、关于建设用地申请报批有关问题

(四)未纳入土地选用总体规划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提供建设用地。对国务院(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家计划单列企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交通、能源、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未纳入规划,但已经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规划。

对在规划文本中已作安排,但由于选址未定,没有落实在规划图上,或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上已作了安排,但用地位置需作调整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可以按规定对规划作局部调整。

(五)城市人民政府申请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地块选址不得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因特殊原因,小部分建设用地确需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经批准可以按规定对规划作局部调整。

(六)需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涉及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一同报批。

(七)水利水电工程坝区、库区及移民安置等配套设施用地原则上应一次报批;对已经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大型、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一次报批确有困难的,经国土资源部 1

同意,坝区、库区及移民安置等配套设施用地可以分别申请和报批;涉及占用农用地和土地征用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审批手续,其中涉及占用耕地的,由建设单位负责补充耕地。

(八)需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拟开发地块中,涉及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一同报批。

城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建设需要和地方财政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能力确定申请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并要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准备情况作出说明。每个城市每申请分批次建设用地一般不超过3个批次。

(九)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部分在圈内,部分在圈外)的大中型基础预见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可按单独选扯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要求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十)采矿(油)工程用地,建设单位依据采矿登记机关审批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或采矿许可证和经批准的开采方案申请建设用地,并作为建设用地报批必备材料。

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压覆重要矿床和按规定需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是否压覆重要矿床证明材料或压覆重要矿床的评估报告和按规定审查认定后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作为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报批的必备材料。

(十一)呈报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时,凡发现存在未批先用等违法用地行为的,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报批建设用地时附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的,附行政处分决定文件或行政处分建议书。违法用地行为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的,不得呈报建设用地。

三、关于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有关问题

(十二)按简化后的文书格式填写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文书格式及填报说明见附件一。

(十三)按简化后要求组织建设用地报批材料。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目录见附件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目录见附件三。

报批材料份数减少为文字材料两套、图件材料一套。

(十四)组织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材料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拟征(占)用土地进行现场勘察,复核土地权属。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将土地权属复核情况填写在“征用土地方案”的“权属状况”栏中;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除在“征用土地方案”的“权属状况”栏中填写土地权属复核情况外,须填写“建设拟征(占)用土地权属汇总表”,文书格式见附件四。

(十五)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须达到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的技术要求,并按国家和集体两种土地所有性质和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种地类分别汇总面积。

建设用地报批地类归并标准见附件五。

(十六)建设用地项目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需填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局部调整方案”与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一并报批。文书格式见附件六。

(十七)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涉及多个市、县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工程投资计划,组织相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准备报批材料,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情况后,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报批。

(十八)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应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报批材料。市辖区或开发区组织的建设用地报批材料,须经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

(十九)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各功能分区的名称和内容须与建设用地指标文件中规定的名称相一致。

(二十)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各城市分批建设用地,均应单独拟文呈报国务院;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请示文件中不注明和批次编号,有关内容在报批材料中反映。

农用地转用批准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涉及征用土地需报国务院批准的,省人民政府建设用地请示文件中要注明批准农用地转用和补充耕地的有关情况,报批材料不再报送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及有关附件。

四、关于地方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批责任有关问题

(二十一)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土地权属复核、征地调查、补充耕地等前期工作,对建设单位的用地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申请用地条件的,及时组织报批材料,在收到用地申请材料后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工作。

(二十二)市(地、州)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报批材料进行复核,符合报批条件、报批材料齐全的,在收到报批材料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十三)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须实行内部会审制度,对建设用地报批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要求的报批材料,在收到报批材料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内部会审,提出审查意见,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在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呈报建设用地请示文件时,及时将报批材料报送国土资源部,并保证呈报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二十四)建设用地项目经审查需补充完善报批材料的,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通知后的15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所所需材料报送国土资源部。

(二十五)未按规定时限完成有关工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向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时,须对有关情况作出专门说明。

(二十六)各地要严格按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报批需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对不具备报批条件、报批材料不符合要求、在规定时限内未能补充完善报批材料的建设用地项目,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或违法用地行为未依法予以处理的建设用地项目,我部将按有关规定将建设用地请示文件退回报文的省级人民政府。每年1月我部将对上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用地报批情况进行通报。

国土资源部

二000年七月十七日

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

篇7: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事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精神,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现将报省政府批准“圈外”单独选址和“圈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资料目录、报省政府批准“圈内”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资料目录、先行用地报批资料目录公示。

报省政府批准“圈外”单独选址和“圈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资料目录

1.建设用地单位报送的资料:(1)用地申请;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或核准文件;(3)建设单位有关资质证明;(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有资质的单位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及其备案材料和评审意见;

(6)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7)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拟征(占)用土地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

(8)环保、林业等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9)占用耕地的,提出补充耕地方案,涉及25度以上坡耕地的,提供证明及确认材料。

2.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送的资料:

(1)建设用地呈报材料“一书四方案”;

(2)征(占)用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的,须填写土地证号,并附证书复印件;未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的,须由县级土地登记机关出具有关说明);

(3)拟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的,须提供草签的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4)土地征前公告、地类确认、补偿安置听证材料(对于用地量大的项目,地类确认可报汇总材料,基础资料由县归档保存)修改的,政府批准权限的,报批用地时,附政府对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准文件;其他乡镇规划或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修改方案在报批用地时一并上报;

(6)涉及补充耕地的,出具《新增耕地合格证》;

(7)州(市、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送建设用地审查意见。3.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和县级人民政府报送的资料:(1)县级人民政府建设用地请示文件;

(2)县级人民政府关于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合法、合理性,征地补偿费用兑现承诺;采取多途径安置措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说明及承诺;

(3)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建设用地请示文件。报省政府批准“圈内”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资料目录

1.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送的资料:

(1)建设用地呈报材料“一书三方案”;

(2)征(占)用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的,须填写土地证号,并附证书复印件;未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的,须由县级土地登记机关出具有关说明);

(3)土地征前公告、地类确认、补偿安置听证材料(对于用地量大的项目,地类确认可报汇总材料,基础资料由县归档保存)先行用地报批资料目录

(一)报国土资源部审批的先行用地

1.项目业主单位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先行用地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下列资料:(1)用地预审意见;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或核准文件;(3)控制工期单体工程的名称、规模、用地面积(列表)。

2.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初审意见后转报国土资源部审批。

(二)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的先行用地

1.项目业主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先行用地申请,同时提交下列资料:

(1)用地预审意见;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

(3)控制工期单体工程的名称、规模、用地面积(列表)。

篇8: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用地申请

第三章

报批方式与用地指标

第四章

报件目录、报件技术、质量要求 第五章

审查报批 第六章

批准用地 第七章

批后实施 第八章

备案与检查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依据

为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1.2 适用范围

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用和土地供应的,其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均应按本《规程》执行。1.3 审批原则 审查报批应当坚持以下原则: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与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要的建设用地相结合;依法规范与简化、高效相结合;集体会审与分工负责相结合。1.4 质量保障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建设用地报件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在审查中发现存在大重大问题未能解决的其用地不得呈报审批。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在审查下级呈报的建设用地时,发现明显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不符合报批要求的,应将报批材料退回。问题较轻的应及时通知补件或改错。下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通知10日内予发补、改。逾期未能补、改或补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受理机关应将报件退回。省国土资源厅将按季通报各地建用地合格率情况,并作为建设用地管理考核内容之一。第二章 建设用地申请 2.1 建设用地项目预申请

2.1.1 申请主体:建设单位或建设项目主管部门。

2.1.2 申请时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前。无可行性报告的,应在立项批复前。

2.1.3 申请形式:以填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见附件1)的形式提出建设用地预申请。

2.1.4 申请受理:由与批准立项机关同级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建设用地预。受理机关为省综合利用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时,项目用地所在地的市、县土地主管部门应出具建设用地初审意见书。2.2 单独选址(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申请。2.2.1 申请主体:建设单位划建设项目主管部门。

2.2.2 申请时间:需初设的应在初设批复后;勿需初设的应在可研报告批复后;无可研报告的应在项目预审后。

2.2.3 申请形式:以填写《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申请表》(见附表2)的形式提出申请。

2.2.4 申请受理: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2.3 临时用地申请

2.3.1 申请主体:建设单位或建设项目主管部门。2.3.2 申请时间:因施工或地质勘查需要临时用地前.2.3.3 申请形式:以填写《临时用地申请表》(见附件3)形式提出申请。

2.3.4 申请受理: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章

报批方式与用地指标

3.1 报批方式

3.1.1 按批次用地方式 报批:

1)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镇、村庄建设留用地范围(以下简称“圈”)内,为实施城市、集镇、村庄规划占用土地的; 2)选用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在待置换建设用地和上述建设留用地上选址的。3.1.2 每个批次包含的建设用地项目或地块原则上不少于2 个。每个市、县使用计划指标的,报批 批次原则上不多于5 个批次。每个市、县使用折抵指标的,报批批次原则上也不多于5 个批次。3.1.3 按单个项目用地方式报批:

1)占用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圈”内国有建设用地的具体建设用地项目用地;

2)使用“圈”内本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集体建设项目用地; 3)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环保等确需使用“圈”外土地的单独选址建设用地项目用地;

4)符合“圈”外单独选址条件的建设项目同时占用部分“圈”内土地的建设项目用地; 5)临时用地。3.1.3 水利水电

3.1.4 工程坝区、库区及移民等配套设施用地原则上应一次报批;对已经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的大型、特大型水利水电水电工程,一次性报批确有困难的以有批准权的机关同意,坝区、库区移民配套设施用地可以分别申请和报批。

3.1.5 需要批准深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涉及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一并报批。3.2 指标的使用

3.2.1 “圈”内批次用地使用上级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亦可使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3.2.2 “圈”外单独用地项目须使用上级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3.2.3 使用待置换区建设用地的,原则上使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 3.2.4 同一个项目或同一个批次须使用同一种指标。

3.2.5 计划一般使用至当年12月15日止,遇节假日顺延。超期结余指标待次年核准后再结转。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可以跨使用,但每年使用截止日期同计划指标。第四章 报件目录

4.1 预审申请用地报件目录: 1)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2)项目建议书批复; 3)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4)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图;

5)是否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是否压覆主要矿藏的说明;

6)报省以上的建设项目,应附项目所在地的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初审意见书。4.2 批次建设用地报件目录: 1)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及农用地和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地方案(见附件4至附件4-4);

2)农转用计划指标使用台账或农村土地整理账册(见附件5)3)实地踏勘表(见附件6)

4)征用土地调查表(见附件4---4---2)

5)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如被征地单位已在征用土地调查表上盖章确认,此件可省);

6)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情况表或使用集体土地被偿情况说明(见附件4—4—3);

7)批次用地涉及的相关部门意见;

8)省辖市土地行下主管部门对下组长呈报材料的审查意见; 9)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和土地勘定界图;

10)土地利用现状图(如勘测定界图已能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则此图可省);

11)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可以是局部图); 1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或补充耕地位置图(可以是局部的); 13)涉及规划局部调整的,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见附件4--6);

14)报国务院批准的的需有下级政府给 上级政府的批次用地请示。4.3 单独选址项目报件目录:

保留批次报件目录中除土地整理账册外;同时还需增加: 1)土地供应方案(见附件4--5);

2)有有偿使用附草签的合同(有偿使用方案)、地价评估报告或地价确认依据;

3)迁建用地的有关说明; 4)具体建设项目用申请表; 5)建设用地单位的有关资质证明; 6)可行性报告批复或其它立项批准文件; 7)初步设计批复或其它有关设计批准文件(有初步设计批复的,前项内容可以省略); 8)建设用地预审意见;

9)块状工程的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或线形工程的平面图和标准横、纵断面图;

上述4—9荐材料由建设用地单位提供。4.4 具体建设项目用地报件目录; 1)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 2)供地方案;

3)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复; 4)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申请表; 5)建设单位资证明;

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其它立项文件;

7)初步设计批复或其它有关批复文件(有初步设计批复的,前项内容可省略);

8)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9)建设项目用预审意见; 10)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11)国有土地使用权偿使用合同草案及地价评估报告或其它地价依据;

12)缴纳有关规费凭证(复印件); 上述(4—11)的资料由建设用地单位提供。4.5 临时用地目录1)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2)临时用地申请表;3)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协议);4)临时用地位置图;5)土地复垦费收缴凭证。

第五章 报件技术、质量要求

5.1报件质量的基本要求

5.1.1 程序内容的合法性。报件时序要体现法定程序。《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形成时间不应早于各方案形成时间,各方案形成时间不应早于方案附件材料形成的时间。报件实体内容如行为主体,用地位置、补偿标准及及建设内容必须具备真实性并符合有关法律规定。5.1.2 土地分类在的统一性。土地分类应以土地现状调查或变更登记调查为依据,以土地资源调查规程确定的8大类、46小类为标准,进而归并入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大类。支是否占用基本农田,按经批准的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划区定界确定的基农田保护区范围认定。

5.1.3 报批面积 的正确性。确定征地面积必须以宗地的勘测定界为依据,面积 精确到平方米。严格区分权属和地类,原则上应征求被 征地单位的意见,否则必须另行担供合法的土地权属证明。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5.1.4 报件数据的一致性.在报件中,数据应依据报批要求分另按地类、权属和供地方式汇总。每一种数据应具有单一性,各种数据之间应具有内在一致性。

5.1.5 部门之间协调凡法律、法规和政府行政规章规定必须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报件中庆附具本关部门的书面意见,并注重时间的合法性。

5.1.6 报件装订规范性。报批材料应按报件目录顺序规范汇总装订。可将图件和文件归类一起装订,也可将图件和文件分开装订,但无论那种方式,原则上须按省厅规定的顺序装订,必须列出报批材料时细表。

5.2 用地报件质量要求: 5.2.1 预审报求

1)建设用地项目预审申请表:由省国土资厅统一监制。按设计栏目填写,字体端正,字迹清楚,空白处加一横杠,修改处加加盖(出具)单位校正章。原件(以下所有表格填写要求同此)

2)可行性研究报告:除常内容外,还应包括建设项目规拟定选址地点;建设项目拟用规模,其中占用耕地情况;耕地补偿途径及费用安排等。原件

3)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图:用地位置应标注地1:1万乡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图上。复印件。

4)初审意见书:应就项目产业政策、规划选址,指标安排和用地定额等问题提出明确意见。原件。5.2.2 批次报件要求: 1)“一书三方案”。报国务院批准的,需一式三套,其中省厅规档一套: *由市、县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填写,统一编号。*计划指标和折抵指标 分设序列号编号。

*面积和资金单位分别为公顷和万元,各保留4位小数。

*“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指用地面积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和未利用 土地面积之和。

*“补充耕地地责任单位”指申请建设用地单位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承担垦造耕地任务的部位。

*“补充耕地方式”一栏中“自行补充”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补充耕地的方式。

*被 征用土地权属单位在“乡、镇”一栏填写名称,“村”一栏中填写村的个数。

*“征地补偿倍数”、“安置补助费倍数”、“费用标准”可以填写幅度。

*“征地综合标准„指支付给被征地部位费用总和折算到 每公顷土地上的单价,部位为万元/公顷。

*“安置途径”包括货币安置、用地单位安置、农业安置、征地款入股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留地安置等。按实际安置途径具体填写。*农用地转 用面积和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为依据,按土地类别和土地权属进行归类。各数据相互之间应有内在的逻辑性。

2)建设用地审批台账或农村土地整理账册:可以是复印件,但局章不能复印。3)实地踏勘表:踏勘人须如实填写并签名,不准漏填。报省厅须原件。

4)征用土地情况调查表:可以委托征地事务杨构填 写。一村一表。应征求被征地单位意见。被 征地单位 在意见栏内加盖的集体经济组织公章或村民委员会公章,可作为被 征土地权属证明。

5)土地权属证明:征地调查表上无征地单位章的须附具土地权属证明。该证明可以是土地权属证书复印件,也可以是由市、县土地登记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乡(镇)政府出具的的权属证明无效。书证主要内容为项目名称、土地权利人(明确到乡、村、组)、用地面积、土地类别(按土地资源详查8大类区分)、土地权属(国有、集体)情况、其他需说明的部题、出具证明的时间、部位、公章。报省厅需原件。

6)批次用地涉及的有关部门意见:部门主要指城市 规划、林业、水利、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指意的总的原则认同书面意见。报省厅需原件。

7)省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组长呈报材料的审查意见:主要内空为建设用地依据及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概述;农用地转用方案概述;补充耕地方案概述;征地方案概述;结论。报国务院审批的,需正式文件形式,原件。

8)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土地勘测定界图。其成果资料主要内容有:

*勘测定界工作说明。包括工作依据,工作时间、技术指标和其它需要说明 的问题; *建设用地地理位置图,可与规划图合二为一。标明建设用地区域位置;比例尺为1:1万或1:5万。

*勘测定界图。按国家的统一制图标准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绘制。图上段标明建设 用地范围、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界线、四邻四至。测量精度等技术指标,具体按照《浙江省土地勘测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面积汇总表,包括土地总面积地类分解表、农用地转面积地类分解表、征用土地面积地类分解表、国 有土地地类分解表。地类分解按土地详查规程。面积计量单位用公顷,取4 位小数。

*勘测定界坐标表,包括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表。测量坐标系暂不作统一规定。

9)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1 :1万标准分幅图,可以是复印件,但右下角须加盖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间门公章。10)补充耕地位置图或土地开发整理图:前图可以直标注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后图为1:1分幅图。

11)政府请示:必须符合公文格式。报国务院项目的请示须由政府法定代表人签以。标题为“**市报请国务院批准第*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编号与报省政府审批的批次号分开。5.2.3 单独选址报件要求

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报件中涉及的“一书三方案”及附件的技术质量要求在批次报件中已明确,故本小节公对“供地方案”及附件补充要求。1)土地供应方案 : *“本期供地”中“功能分区”栏目必须严格按照用地指标规定的名称的内容准确填写。

*用地面积按功能分区的不同分栏填写。适应相同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名称和内容准确填写。“面积(公顷)”栏填写,用地面积之和。“数量”栏填写功能分区的个数或填写线状工程有关工程段的段数。*改、扩建、增建工程项目等,需在原有建设有地基础上申请新增建设用地外,除“本期拟供用地”中“新增用地” 栏填写本次申请用地外,还应在“原有用地”栏栏填写原有各功能分区的用地面积,如本次申请用地用地中没有而原工程中有的功能分区的用地面积,亦应在“原有用地”中如实填写。

*表中“指标控制面积”是指建设用地指标 值计算的用地面积;“指标对应条件”栏 填写选用该建设用地指标所依据的条件。

*当实际面积大于指标控制面积时,应在“建设用地指标适应情况汲说明”栏中说明理由和依据。

*“提供方式”栏填写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供地方式。“评估价格”按土地评估报告评定的价格填写。以协议方式供地的,拟价格应按草签合同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初步达成的出让价格(或出资额)填写;以招标拍买方式供地的,可以填写底价的内容。*表中“设定用途”是指土地估价时所设定的用途。

2)草签的有偿使用合同(有偿使用方案)、地价评估报告::以国地资源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重新公布的范本为依据,印刷品;原件。3)迁建用地的有关说明:需迁建项目的个数、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拟迁建用地位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面积、地类、耕地补充途径、建筑面容积率等。4)具体项目建设用地申请表:原件。

5)建设单位资质证明:即投资主体资格证明,可以是企业的批准证书,企业的营业执照,也可以是政府批准成立业主单位(如筹委会、指挥部等)的批准文件。可以是复印件。

6)可研批复或其它批准文件:报省厅可以是复印件。7)初步批复或其它批准文件:报省厅可以是复印件。

8)用地初审意见;内容包括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是否落实、补充耕地措施是否或行等。报省厅需原件。

9)块状工程的总平面图和线性工程的总平面图、横断面图: *总平面图需按国家统一的制图标准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绘制,蓝晒图或电脑图均可,并须有资格的设计单位绘制加盖出图专用章; *扩建、续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须包括已建工程平面布置,注明已建和待建项目。用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另附地理位置图。比例尺可以是1:1万。

*块状工程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0公顷---30公顷不小于1:1000;30公顷以上的不小于1:2000;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淹没区、矿产开发项目开采区等大规模用地项目,比例尺可采取1:10000。*线性工程平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不小于1:2000;横断面图比例为1:500。

10)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内容包括:规划 建设用地错位、不足的调整和补划基本农田的说明及规划图件。5.2.4 具体项目供地报要求

具体项目供地报件与5.2.3的基本要求相同,因此可以照上述要求准备报件。其中征地祉偿安置方案批复应为市 县政府正式文件(原件。)包括:

1、批复名称,即是关于那批次或项目的征地[站偿安置方案批复;

2、程序认定即该方式是否经过“二公告一登记”的法定程序;

3、补偿安置途径认定,即是否与批准的征地方案相一致;

4、方案批复应以政府有效文件形式下达,加盖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办公室章。

5.2.5 临时用地项目组件要求

1)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由土地行政主客部门填写。原件。2)临时用地申请表:由用地单位填写,盖章。原件。

3)临时用地合同(协议):临时使用集体土地的由建设用地单位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临时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建设用地单位与县、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签 订。合同内容主要包括:临时用地的面积、位置、期限、费用及合同双方的其它权利义务等。合同应当使用文字打印,报批时应提供原件。

4)临时用地图件。实测图或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明位置与范围。第六章 审查报批

6.1 审查依据

1)《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实施条例》、《浙江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2)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3)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4)建设用地定额指标的技术规范; 5)建设用地项目预审意见书。6.2 审查程序

6.2.1 所有建用地报件均由用地地统一受理;

6.2.2 由窗口按内部职责分工将报件转耕保(科、股)审查; 6.2.3 由主办科室提出(汇总)审查意见,拟文报领导和政府审查可或批准。6.3 审查时限

6.3.1 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 的建项目设用地,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应在5个工作 日内完毕。

6.3.3 省国土资源厅对爱理的建设项目用地,在15个工件日内审查完毕。6.4 审查内容

6.4.1 预审申请用地项目的审查报批 1)审查报批主体: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2)审查要点:

*报件是否齐全且质量符合要求; *建设项目是否具备申请用地资格;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拟建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的是否可以调整;

*拟建项目选 址是否外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或压覆重要矿藏; *涉及农用地转用的,用地指标是否落实;

*涉及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是否已足额和科学合理等。*建设用地项目面积是否符合额定和科学合理等。6.4.2 批次项目用地审查报批

1)审查报批主体:组织用地报件的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2)审查要点:

*报件是否齐全且符合技术质量要求; *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土地权属、地类、面积等各种数据是否清楚、准确;

*征地补偿费用是否符合法定标准; *占用林地、水域等是否已经林业、水等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审核同意; *存在违法用地行为的,是否已依法查处; *其它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3)审查方式:凡报国务院审批的用地,必须实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会审制度。

6.4.3 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审查报批

1)审查报批主体: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2审查要点:除按6.4.2的要求审查外,还需审查以下情况: *建设项目是不足具备申请用地资格;

*建设用地项目前期工作是否执行了国家有关规定的的有关建设程序;

*建设用地是否在项目可行性阶段通过预审; *供地方案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用地面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 *建设用地压覆重要矿藏的,是否经有权批准;

*建设用地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是否提供了地质灾害危险危险性评估报告等。

*允许作规划局部调整的,有否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及是否符合要求; *征地补偿落实。

6.4.4 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

1)审查报批主体: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2)审查要点:

*参照6.4.2和6.4.3的有关要求审查办理外,还须审查: *征地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以及实偿措施是否落实; *供地方案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供地价格的依据是否充分和合理。6.4.5 临时用地审批

1)审查主体:县、市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2)审查要点:

*报件是否齐全且质量符合要求; *临时用地是否确属必要; *使用面积和时间是否合理; *补偿标准是否合理等。

6.5 建设用地报件不予受理或退回报件:

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不予受理或退回报件:

1)建设用地项目不具备申请用地资格的; 2)呈报土地权属不清、面积不准的; 3)征地站偿标准不符合法定标准的; 4)劳动力安置途径不落实的;

5)建设用地项目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用地计划不落实的;

6)耕地占补平衡不落实的; 7)供地方式不合法的;

8)申请用地用地超过国家已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而无充足理由的;

9)报批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10)未按法定程序呈报的; 11)发现存在土地违法行为未依法予以处理的; 12)其它不符合法和政策规定的情况。

退件以《退件通知书》形式,书面千知退件理由。6.6 建设用地报批 6.6.1 呈报主体: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材料需上报审批的,由建设单位负责报送; 2)批次建设用地和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审核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

3)具体建设项目用地材料由市县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同级有民政府审查批准;需上报审批 的,由市、县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权批准的人民政府。6.6.2 呈报形式: 1)预审申请用地和临时用地以《申请表》及附件的形式上报; 2)批次建设用地、单独选址用地、具体项目用地以《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及其相关方案等附件上报;

3)批次用地、单独选址用地需报国务院须以《政府请示》及然相关的说明书、方案等附件形式上报。

第七章 建设用地批准

7.1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和临时用地申请,批准将分别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文件《建设用地批准书》和《临时用地批准书》的形式表达。7.2 批次用地、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和具体项目用地,在少政府权限内,批准由《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中省政府意见栏内签字、加谏诈政府建设用审批专用章的形式表达。

7.3 对国务院批准的,批准由省国土资源厅依据省政府公文转发国务院批复形式表达,批复中注明“经省政府呈报国务院批准”字样。7.4 批次用地和单独选址项目用地中部分农用进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转用的,可以采取批复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在用“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的有关栏目中进行专项说明的方式表达。如该项目用地需报国务院的,则必须采取批复形式表达。

7.5建设用地项目经有权批准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同级土地和近部门应在收到批件后5日内将批件发出。

7.6建设项目用地批准后,市、县土地行政主秋部门需要行文建设用地单位的,采用《建设用地批准书》的形式下达。

第八章 批后实施

8.1 征地方案的实施 8.1.1 征地方案公告

1)公告主体:被征地单位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 2)公告时间:收到批准征用土地方案之日起10日内;

3)公告内容:批准征地同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用途、范围、面积、以及补偿标准、窕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期限等; 4)公告范围;在补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8.1.2 征用土地补偿登记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或其它有效证明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客部门信其派出机构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征地事务机构可以受本级土地土地管理部门委托担任事务技术性工作。8.1.3 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1)拟定主体: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并会同有关部门。2)拟定依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 3)拟订方式:在批次用地中,补偿安置方案可以一次性拟订,也可以限据建设项目用地落实情况分别拟订;

4)方案公告:拟订好征地补偿方案应在被征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意见。群众有合理意见的,方案应适当修改; 5)方案报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由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并服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6)实施: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须在征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实施完毕。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方案实施。8.2 提供建设用地

8.2.1 供地时间:向建设用地单位提供建设用地应在完成法定审批程序之后。报批供地方案应在完成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后。进场施工应在全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并经依法批准 后;虽经依法批准,但未全额支付征 地费用或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进场 施工的,应征得被征地单位的同意。8.2.2 供地审批:具体建设项目用报件组织、审查、批准,均按前述有关规定操作。8.2.3 供地方式:

1)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服市土地行政 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正式征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向建设用地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2)划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3)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参照前款办理。

8.2.4 登记发证:所有建设项目用地,均应依规定办理土地登记。8.2.5 供地公告:由市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将建设用地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予以公布。

第九章 用地备案与检查监督

9.1建设用地备案

批次用地、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和临时用地必须按照规定,以表格的形式备案。所有备案表均按季度上报,时间为次季度的第一个的上旬。9.1.1 农用地转用备案: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农用地转用和使用的土地面积应分别列表上报国土资源厅备案(备案范围不包括已随基它农用地或征地材料上报审批部分)。备案内容为土地类别、面积和权属。备案 表见附件7。

9.1.2建设用地供地备案:

市、县审批的具体项目供地均按季度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其中属省政府和国务院批准 批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应以批次为单位分别列表按季上报备案。表式见附件8。该 批次建设用地未供地完毕的,应持续上报备案,直至用完为止。9.1.2 临时用地备案:

临时用地须依法上报备案。备案表见附件9。9.2 监督检查

各级土地行下主管部门自学成才经常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和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合法性、内容合法性,时限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照法纪严肃查处: 1)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 2)超越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定时限上批土地的; 3)徇私舞弊、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4)弄虚作假审批土地的;

5)不依法办理土地权属登记或登记不当不纠正的。

第十章 附则

上一篇:矿长月度安全隐患排查下一篇:提案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