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2024-07-24

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2015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摘要

2015年,债券市场增量和规模快速扩大,全年发行规模达22,3万亿元,同比增长87.5%,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量达到21.0万亿元。全市场托管总量达47.9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达43.9万亿,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60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3%。全年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下移,信用类债券融资规模大幅增加。债券市场对内放松管制与对外开放并行,机制与产品创新不断,市场基础设施间差异化竞争有序进行,形成改善服务、提高市场效率的良性发展格局。同时信用违约事件增加,主体和券种范围都有所扩大。

一、债券一级市场基本情况

(一)债券市场发行量

2015年全国债券市场发行量大增。全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共计22.3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87.5%。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量达到21.0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总发行规模的95.04%,同比增长81.3%。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分离式可转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共计1144只,发行量10981.72亿元,同比增长186.16%。

上海清算所累计发行登记债券10716只,总计11.17万亿元,同比增加101.39%

(二)债券市场托管量

2015年,全国债券市场托管量总计47.9万亿元,同比增长33.48%。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为43.9万亿元,同比增长32.30%,占市场总托管量的91.65%。

上海清算所截止年末的托管量为10.33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85.60%。

(三)一级市场品种结构

2015年发行量占比较大的债券品种有:同业存单、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和超短期融资券。同业存单累计发行5.30万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90.22%。地方政府债发行量为3.84万亿元,较去年发行量同比增长858.77%。政策性银行债共计发行2.58万亿,同比增加12.23%,规模占比较去年下降。超短期融资券累计发行2.30万亿元,同比增加109.57%,发行规模占比较去年略微上升。

图:2015年全国债券发行品种结构

资料来源:上海清算所,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结算网

(四)一级市场期限结构

市场明显偏好短期品种。全国银行间市场1年期以下债券发行量达到10.10万亿元,占比48.02%,相比之下,1-3年、3-5年、5-7年和7-10年期品种占比均在10%至14%左右,而10年期以上品种共计发行5907.76亿元,占比2.81%。

(五)一级市场发行利率

利率产品方面,国债发行利率年末较年初下降幅度较大,1年期品种的降幅达到73bp,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在8月达到高峰,平均利率年末较年初仍有所下降。政策性银行债发行利率全年呈下降趋势,5年期品种年末较年初平均发行利率下降100多bp。

信用债方面,市场价格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年交易商协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的长期限定价走势平稳,短期限波动较大,全年各期限品种总体呈下降趋势。从AAA信用等级发行价格来看,1年期品种在年末达到最小值3.4%,相比年初最大值下降148bp;5年期品种在年末达到最小值4.14%,最大值在年初为5.21%。全年近54%的AA级1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低于交易商协会1年期AA级债务融资工具估值。平均利率年末较年初大幅下降。

图: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曲线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二、债券二级市场基本情况

(一)成交量 1.现券

全国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清算量为85.77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84.15万亿元,同比上升112.91%。上海清算所清算量23.62万亿元,同比上升176.40%,其中全额清算21.32万亿元,净额清算2.30万亿元。

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的券种结构来看,政策性银行债占比最高,交易量达39.08万亿,同比上升140.07%,记账式国债现券交易量9.46万亿,同比上升65.16%。信用债中,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交易量较大,中期票据交易量8.93万亿,较去年上升76.97%,超短期融资券和短期融资券交易量分别同比上升215.08%和51.01%,企业债券全年交易量6.39万亿,同比增长44.90%。

2015年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占比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 2.回购

债券回购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债券市场回购交易总量为588.24万亿元,交易所市场回购交易量达到125.1万亿元,同比增长42.36%。银行间回购市场累计成交463.15万亿元,较去年增长近2倍多。其中,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437.9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15%;买断式回购累计交易25.2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42%。上海清算所质押式回购全年清算量51.67万亿元,其中净额清算175.54亿元,买断式回购全年清算量6.55万亿元,其中净额清算295.45亿元。

交易期限结构呈现短期化,质押式和买断式都以1天期产品为主要交易品种,在质押式回购中占比近85%。券种方面,政策性金融债在回购标的中占比最大,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表现为资金净融出。

2007-2015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成交金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2015年债券市场交易量统计

(二)收益率及利差

2015年,央行采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存贷款基准利率,对支持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的金融机构实行定向降准,推广常备贷款便利等措施,为市场提供了宽裕的流动性,带动市场利率下行。债券收益率曲线在全年保持震荡下行的趋势。12月末,国债收益率曲线1年、3年、5年、7年、10年期收益率较去年末分别下降96个、82个、81个、77个、80个基点。信用债短端收益率受央行在4月至5月间密集出台的降准降息以及PSL操作影响出现大幅下降,长期品种收益率受影响较小,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信用债市场牛市。截止12月末,AAA等级1年期产品收益率累计变动-190bp,1年期以上品种收益率全年维持缓慢下降态势,2年期至5年期品种收益率累计变动幅度在-120bp至-140bp左右。

图:中债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

一年期以下AAA级债券二级市场收益率 数据来源:上海清算所

一年期以上AAA级债券二级市场收益率 数据来源:上海清算所

信用利差方面,上半年中高等级信用债(AA+,AA)利差与低等级信用债(AA-)利差走势相近,整体呈现震荡扩大趋势。下半年信用等级利差呈先收窄后扩大的趋势,AA+信用等级利差在年末较平稳,而低等级信用债利差则出现较大幅度的扩大。至12月末,AA+等级信用利差累计收窄10bp,在30bp附近,AA-等级信用利差累计扩大50bp,在220bp左右。

中短期票据各评级1年期收益率信用等级利差变化 数据来源:上海清算所

期限利差方面,年初受资金面紧张影响期限利差在第一季度后出现大幅扩大,7月出现高峰随后回落,年末在90bp附近小幅震荡。

中短期票据AAA级收益率期限利差变化 数据来源:上海清算所

债券指数方面,截止2015年12月末,中债新综合指数(净价)为102.83,较2014年12月末的99.48上涨了3.36%。中债新综合指数(财富)为169.90,较2014年12月末的157.06上涨了8.18%。

三、债券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债券市场持续扩容,收益率整体下降,违约风险显现

2015年,债券市场规模延续前年放量扩大的趋势,发行量和结算量增长近90%,托管量增长30%左右。

1.同业存单发行量增速创新高,成为银行负债新模式

同业存单自2013年推出以来,广受金融机构投资者欢迎。全年同业存单共发行52975.90亿元,同比增长近490.22%。共有289家机构参与同业存单的发行,较去年明显增加。已发行的同业存单多为固定付息方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发行人主力。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后,商业银行在资金端的竞争更为激烈,积极转变负责模式,利用同业存单等创新工具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获得资金来替代以客户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模式,借助这一发展趋势,同业存单也必将在未来市场中大放光彩。

2.地方存量债务置换,缓解债务风险,降低负债成本

2015年,地方政府债共计发行3.8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858.77%,发行规模赶超2014年市场主力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2015年财政部先后下达三批共3.2万亿地方债置换额度和6000亿新发地方债额度,置换额度实现了对当年到期债务的全覆盖。用发行地方债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一是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因土地收入、财政收入双放缓引发的资金紧张,防范重点项目资金链断裂。二是可以拉长债务久期,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融资成本,被置换的存量债务的平均成本从10%左右降至3.5%。与此同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2015年5月出台新规《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采用定向承销的方式发行地方债置换存量债务中的银行贷款部分,以促进地方债顺利发行。在7月出台《关于中央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质押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将地方债加入质押品范围,国债、地方债分别按存款金额的105%和115%质押。此举增加了地方债的流动性,也缓解了地方债置换对社会融资的挤出效应。

地方债置换对缓解地方政府融资财政压力作用显著,但也会对债券市场供给面造成一定压力。2016年将迎来地方债发行的高峰,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市场化也会成为趋势。

3.信用债发行量大幅增长,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2015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达到7万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短融和超短融累计发行3.27万亿元,同比增长50.70%;中期票据累计发行1.27万亿元,同比增长30.18%;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发行量2,009.00亿元,同比增长140.89%;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债累计发行825亿元,同比增加94.12%。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债累计发行793亿元,同比增加25.47%。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4056.34亿元,同比增加45.21%。

同时,2015年信用债发行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除5年期AA+级中票外,3年和5年期各信用等级中票发行利率年末较年初均有所下降。AAA级、AA+级和AA级的3年期中票月平均发行利率年末较年初累计下降幅度分别达到约88BP、93BP和151BP。低信用等级品种发行利率全年波动较大。

4.信用违约事件增加,刚性兑付仍未打破

2015年同时伴随着经济探底未果,过剩产能出清加速,信用债违约的主体范围从民营企业扩大到国企,品种从公司债扩大至中票、短融,但至今未发生债务偿付失败的事件。全年共发生实质性违约事件4起,包括2起公司债、1起中票和1起超短融,分别为珠海中富“12中富01”、中科云网“ST湘鄂债”、天威集团“11天威MTN2”和山水水泥“15山水SCP001”。此外还有“10中钢债”回售登记延期、南京雨润“12MTN1”本息兑付**等未发生实质性违约的事件。从信用风险事件的主体来看,中小企业具有较大的违约风险,大型企业甚至国企也有违约可能,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等)面临较大违约和降级风险。

(二)债券市场对内开放

1.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宽参与人范围,推动市场扩容

2015年多项措施出台放宽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的范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2015年第3号公告,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 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由此拓宽了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同时也扩大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丰富市场投资品种。4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通知,允许期货公司及其资产管理产品完成备案后可进入银行间债市。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私募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17号),批准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意味着阳光私募不在需要通过信托或基金专户通道来投资债券。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人结构的丰富有利于市场扩容,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量较去年增长了近83.02%。

2.交易商协会推出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N+X制度,促进银行间私募债品种发行与流通 交易商协会推出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N+X制度已落实,发债企业可以选择包括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在内的120家机构,再选择不超过79家组成总计不超过200家的投资人,此120家机构不再需要单签协议,同时未来债券可以这N+X家机构中进行流通转让。该项制度的出台有利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在未来或将放量增长。3.发改委出台多项措施推进企业债改革

2015年,发改委推进企业债改革,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1327号)、1327号文补充说明、《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化方向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鼓励优质企业发债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及特许经营等PPP项目建设,放松企业债发行要求,缩短发债审核周期,债项级别为AA及以上发债主体(含县域企业)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限制等利好措施,同时将企业债初审权移交至中债登。

4.证监会出台公司债改革政策,交易所公司债迎来发行牛市

公司债发行量从7月开始出现井喷至9月达到高峰,随后回落,在年底再次达到发行量高峰。发行利率全年整体呈下降趋势,5年期品种平均发行利率全年累计下降83bp。证监会1月发布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一方面大规模扩大发行主体,一方面丰富发行方式,允许公开发行和私募发行,同时简化了发行流程。除了政策因素外,交易所便利的回购制度、资金面宽松情况下低廉的回购成本以及股债“跷跷板”效应,都是今年公司债发行量大增,发行利率偏低的原因。

5.基本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入市,为债市带来长期新增资金和资产需求

2015 年6 月,财政部和人保部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基本养老保险金投资资产范围扩展至现金类(银行存款、央票、同业存单、债券回购)、债券类(国债、政策性银行债、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地方政府债、短融、中票、资产支持证券)、权益类(养老金产品、基金、股票、股权)和期货类(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在此之前,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债和银行存款。养老金的风险资产配置提升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首先会扩张对利率债以及金融债、企业债、中票等的高等级信用债的需求,会为债券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新增资金。

2015 年11 月20 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征求意见。为促进资金保值增值,规定在保证提取和贷款前提下,可以将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国债、大额存单、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等高等级产品。住房公积金进入债市,能为在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的同时,增加对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需求,压低无风险利率。

6.债券净额清算业务推出,创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清算机制

上海清算所于2015 年3 月30 日正式推出债券净额清算业务,在现行债券现券交易净额清算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将净额清算范围扩展至债券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并通过代理清算的分层机制,为更多市场机构提供服务。债券回购净额清算及代理清算业务的推出实现了中央对手方介入信用债回购交易,突破了市场机构交易对手的授信机制,有助于解决银行间债市对中小机构授信难的问题。同时由于监管机构认定的中央对手方所占较低的风险资本计提,净额回购也有效释放了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额度。正回购方到期违约时,也有中央对手方处置质押券,逆回购方无需关注质押券资质,也不用对质押券计提风险资本,从而使得逆回购方完全中处置风险中脱离出来。这些对于解决信用债质押接受度底、盘活银行间信用债回购交易都有重要作用。

7.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步伐加快,低风险公积金贷款ABS亮相银行间债市

2015年,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的步伐加快,基础资产的类型更加多样。2015年7 月国内首单公积金贷款ABS产品“汇富武汉住房公积金贷款1 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市场对此类低风险公积金贷款ABS极为关注。2015年12月,银行间市场首单公积金贷款ABS成功发行,由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发起机构、浦发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上海清算所作为登记托管机构,规模总计69.63 亿。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贷款池资产质量好,分散性较强,利率水平低,剩余期限较长等特点。从层级结构上看,公积金贷款ABS 产品次级档占比均不大,由于公积金贷款违约概率极低,因此该ABS产品信用风险非常低也有一定的政府支持背景,在试点期间颇受投资者关注。

(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1.新通知颁布,境外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限制大幅放宽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7月发布《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核心内容包括:一是规定境外三类机构投资国内银行间市场为备案制,且放开投资限额,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二是扩大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由原来的现券和回购扩展至债券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的交易。三是对境外机构投资期限提出要求,规定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应作为长期投资者,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合理需要开展交易。四是规定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委托具备国际结算业务能力的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进行交易和结算。新《通知》将将审核制改为备案制,简化了投资流程和成本,提高了三类机构进入国内银行间债市的效率,扩展了境外机构投资标的范围的同时也使其结算更便利。

2.境外金融机构连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熊猫债”

2015年沉寂10年的“熊猫债”再次受到市场关注,从9月开始连续有境外金融机构成功在国内银行间债市发行熊猫债,人民币加入SDR后,境内金融市场开放加快,熊猫债市场发展随之也现提速之势。9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获批发行10亿和10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这是国际性商业银行首次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11月,招商局香港发行5亿元短融,为境外非金融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熊猫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注册发行60亿元人民币债券。12月,渣打银行(香港)成功发行10亿元人民币债券。同月,韩国政府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为外国主权政府首次在境内发行国债。

3.RQFII和QFII进入银行间债市的审批速度加快

截至2015年末,共有292家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境外保险机构、RQFII和QFII等在内的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债仍是境外机构投资的主要品种,但境外机构持有信用类债券的比例较去年略微上升。信用类债券中,境外机构持有最多的品种是中期票据,同业存单持有量同比大增,持有量占比仅次于中票。

4.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成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新支点

2015年上海自贸区推出金改40条,包括在自贸区内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及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等任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交所、上期所、上海清算所等一系列集中于上海的市场重要基础设施配合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措施,通过自身业务的创新,使得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得以拓宽。上海清算所在2015年已推出自贸区同业存单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服务,自贸区债券发行业务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

(四)市场基础设施间形成差异化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1.上海清算所

一是经人民银行批准,正式为上海自贸区跨境同业存单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服务。二是完善债券交易净额清算业务规则,形成涵盖现券交易、买断式回购交易、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债券交易净额清算业务机制。三是推广综合业务系统全额操作代理业务,使各托管机构,特别是托管银行对非法人产品进行分组管理及使用单一证书进行客户端操作,推进全额查询代理业务,满足资产管理人以单一证书进行登录即可在同一界面上对其管理的全部产品债券账户进行业务查询。这两项业务的推广极大地便利了非法人产品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幅提高其操作效率。四是完善资金账户外部提款及内部划转服务,为市场成员开立在上海清算所的资金账户增设多个提取资金的收款账户,使市场成员可通过综合业务系统客户终端发起资金提取指令并自助选择外部收款账户,并为上述资金账户开通内转支付功能,提高资金划转效率。五是与北金所开展债务融资工具集中簿记建档衔接工作,积极服务债券市场监控规范发展等。此外,上海清算所还举办了绿色债券沙龙,与外汇交易中心、中央结算公司联合推出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结算应急服务以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跨托管机构债券借贷(人工处理)业务规则》,便利市场成员交易,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跨托管机构债券借贷业务的实施。

2.中央结算公司 一是优化券款对付结算服务系统功能,包括DVP等款合同结算顺序系统功能、DVP结算剩余资金日终自动退回系统功能,为市场成员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券款对付结算服务;二是制定了债券账务数据查询操作指引,规范投资人查询债券账户数据和发行人申请债券持有人名册的操作流程,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三是正式启动中债登上海、深圳两地客户服务中心,提升中债登服务效能,辐射华东和华南地区,为市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是更新原有账户业务指引,进一步简化开户材料与流程,提高账户业务办理效率。五是与韩国中央托管机构就互联支持“债市通”方案进行了技术性研究磋商,促进中韩债券市场基础设施间的互联互通。

3.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

一是发布交易所回购债券质押率动态调整通知,综合考虑回购债券的集中度、流动性和信用状况等因素,对部分回购质押债券标准券折算率予以动态调整,逐步完善质押券差别化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完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规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登记结算业务运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对2008年发布实施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债券登记、托管与结算业务细则》进行了修订。

债券市场三大CSD在日益优化各自业务的同时,创新不断,合作竞争的良性发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2015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欣欣向荣提供了良好基础。

四、2016年展望

2016年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市场出清和过剩产能去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要兼顾走出通缩、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汇率稳定。从供给面看,地方债置换有序进行,规模较2015年将大增。在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的背景下,直接融资占比将不断提高,推动信用债市场发行量进一步上升。从需求面看,避险资金对稳定收益资产的配置需求不断增加。2016年债券市场供需两旺,市场规模将维持快速扩张的趋势。债券市场也会进一步对外开放,在引进境外机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同时,也会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内债券市场基础设施间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常态,形成互联互通、竞争合作提高效率改善市场服务的良性循环。同时个体违约事件将增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快对信用衍生品的开发,以提供足够风险转移工具。

篇2: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2015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

2015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状况及各类专业数据统计资料,来自于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对全市135家主要从事营业性演出场所的统计(比上一新增了5个剧场。其中还包括各类小剧场、各郊区县影剧院共56家),以及相关票务公司、演出机构提供的部分演出市场有关信息。

初步汇总数据:2015年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4238场;观众人数共计1035.63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共计15.49亿元。

一、整体市场:2015年演出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票房收入达15.49亿元

营业性演出场次24238场,与去年基本持平。根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北京135家演出场所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4238场,比去年同期24595场略下滑了1.45%。大型体育场馆和驻场场馆的演出场次减少了近1500场,但是大中型剧场和小型专业剧场的演出场次均呈增长趋势,演出场次总体持平。

2015年营业性演出观众总人数达1035.6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1012.6万人次)增加2.27%。其中:戏剧类观众452万人;舞蹈类观众48万人;音乐类观众244万人;其它类观众292万人。

2015年北京演出市场整体票房15.49亿元,专业剧场均有增长。其中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综合性多功能演出场所19个,演出收入5.09亿元,占全年演出总收入的23%,比去年同期增加7200万元;长安大戏院、中山音乐堂、中国木偶剧院等26个戏剧、音乐、儿童剧为主的专业演出剧场演出收入2.58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6.7%,比去年同期增长3600万元;国家体育

场、工人体育场、人民大会堂等9个大型体育场馆的演出收入4.65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30%,比去年同期下降8900万元;红剧场、朝阳剧场、梨园剧场等12个旅游演出为主的剧场,演出收入1.73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1.2%,比去年减少600万元;其它剧场及各类小剧场69个,演出收入1.44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9.3%。

各类演出平均票价及上座率为:交响乐、室内乐、民族音乐类演出平均票价197元,平均上座率74.9%;各类演唱会演出平均票价452元,平均上座率78.6%;音乐剧类演出平均票价434元,平均上座率74.95%;歌舞类演出平均票价214元,平均上座率74.73%;京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23元,平均上座率69.6%;话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59元,平均上座率72.6%;地方戏类演出平均票价101元,平均上座率66.6%;曲艺类演出平均票价110元,平均上座率60.4%;儿童剧类演出平均票价83元,平均上座率67%。总体来看,今年的平均票价有所下降,原因有:各演出单位降低成本、降低票价,也与政府继续增加文化演出的“惠民”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有关。据了解,我市文化主管部门2015年共投入2200万元,补贴31个剧场,使100元以下的低票价达到了剧院座位数的30%。

二、演出团体:各地区团体演出表现活跃,国外团体在京市场显著增长 国内团体在京的演出场次略下降,但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平稳增长。据统计,2015年国内艺术团体及个人(含外省市)在京演出了23238场,比去年同期23773场下降了2.3%;观众数量达890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863万人次增长了3.2%;票房收入为10.4亿元,比2014年同期10.1亿元增长了3%。国外团体来京演出活跃度显著提升,场次和票房增幅均在20%以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表现活跃,国外优秀剧目纷纷来京演出,带动了国外团体在京的市场增长。2015年,国外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了870场,比去年同期700场增长了24.3%;观众数量为1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09万人次增长了5.3%;票房收入达3.95亿元,比去年同期3.24亿元增长了22.1%。其中,国外戏剧类演出场次由2014年的220场增至362场,票房由2014年的2467万元增至7757万元。

港澳台歌手在京大型演唱会减少,导致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港澳台地区来京演出主要以戏剧和演唱会为主,2015年,港澳台地区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了130场,比去年同期122场增长了6.6%;观众数量为3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41万人次下降25%;票房收入为1.1亿元,比去年同期1.6亿元下降30.8%。港台明星歌手在万人体育场馆举办的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的24场减少到2015年的14场,成为港澳台地区演出观众和票房在北京演出市场下滑的重要原因。

三、演出类型:话剧、音乐剧、舞蹈等市场保持增长,演唱会、相声、杂技等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戏剧类和音乐类为北京演出市场贡献近82%的票房。从演出场次上看,戏剧类演出了13502场,曲艺、杂技魔术等其他类演出了8517场,两者在总场次中的占比达到了90.8%,是演出最活跃的两大类演出;从观众数量上来看,戏剧类演出的观众数量达到了452万人次观众,占到了总观众数量的43.6%,其次是其他类演出观众数量达到了292万人次,音乐类演出的观众数量也达到了244万人次;从票房收入上来看,戏剧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2亿元,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4亿元,两者为北京市演出市场贡献了81.9%的票房,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1.戏剧类演出票房增幅达21%,音乐剧带动作用大

原创舞台剧不断发力,国外优质剧目的引入也为北京戏剧演出市场带来了活力。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戏剧类(含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等戏剧演出类型)演出场次达13502场,比去年同期13361场增长了1.1%;吸引观众达4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423万人次增长6.8%;实现票房收入为6.2亿,比去年同期5.2亿增长了21%。其中,音乐剧票房收入达1.2亿,与去年同期3759万元相比,增长了226.7%,实现了翻倍增长。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51场,获得了近6000万的票房,成为推动音乐剧票房增长的重要动力。

2.话剧、儿童剧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戏剧类演出的两大主力 话剧市场趋于理性,更加注重价值的承载,话剧显现出勃勃的生机。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战马》中文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司马迁》、大道文化出品的《戏台》等剧目均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成功。2015年,话剧演出了4900场,比去年同期4482场增长了9.3%;观众数量为17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47万人次增长17.6%;票房收入达2.6亿,比去年同期2.2亿增长了19.4%。在北京亲子消费需求的催热下,儿童剧市场依然保持发展态势,处于稳定增长。2015年,儿童剧演出了4390场,比去年同期3787场增长了15.9%;观众数量为14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32万人次增长了6.6%;票房收入为1.11亿,比去年同期1.05亿增长了5.2%。话剧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之和占到了戏剧类演出票房60%,成为戏剧类演出发展的重要动力。

3.戏曲演出市场出现下滑,京剧探索市场化票房逆势增长

2015年,戏曲演出了3307场,比去年同期4172场下降了20.7%;观众数量为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06万人次下降了16%,演出票房为1.25亿,比去年同期1.43亿下降了12.5%。戏曲演出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地方戏的减少,如刘老根大舞台2015年演出场次减少了62场,票房收入下降了2000万元左右。

京剧创作更加注重市场,2015年北京推出了多部小剧场京剧,如在人艺实验剧场演出的京剧《倾国》、《琼林宴》等,上座率均在90%以上,培养了一批年轻观众。2015年,在戏曲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京剧保持了增长态势,共演出了1895场,比去年2001场略下降5.3%;吸引观众47.7万人次,比去年36.6万人次增长了30.5%;票房收入4376万元,比去年3046万元增长了43.7%。4.音乐会低票价培育效果显著,场次观众双增长情况下票房下滑 以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为代表的演出场馆坚持推出“打开音乐之门”、“打开艺术之门”等惠民普及系列音乐会,以北京交响乐团为代表的演出团体每年推出近50场进基层的公益演出,为观众培育打下来良好的基础。2015年,北京音乐会的平均票价为197元,比2014年220元降低了23元。据统计,音乐会演出了1347场,比去年同期1277场增长了5.5%;观众数量为1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10万人次增长了5.1%;票房收入为1.8亿,比去年同期1.9亿下降了 7%。在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票房收入不升反降,正是平均票价降低的体现。

5.演唱会市场出现下滑,万人场馆演唱会减少为主因

2015年,北京共举办了189场演唱会,比去年同期193场下降了2.1%;观众数量为101万人次,比增长年同期121万人次下降了16.4%;票房收入为4.1亿,比去年同期4.6亿下降了10.6%。2015年,千人剧场演唱会增多,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万人体育场馆的演唱会减少了17场,观众数量减少了近23万人次,票房收入下降了近8000万元,导致场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如万事达中心从10月份开始因举办体育赛事没有举办大型演唱会,对演唱会票房收入影响显著。

6.舞蹈类演出票房突破亿元,芭蕾舞贡献近55%票房

2015年,北京舞蹈国际艺术节、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等舞蹈节庆以及中央芭蕾舞团、北京现代舞团、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推出的系列演出,活跃了北京舞蹈演出市场。2015年北京舞蹈类(含芭蕾舞、民族舞、现当代舞以及其他舞蹈等)演出了477场,比去年同期374场增长了27.5%;观众数量4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36万人次增长了32.7%;票房收入为1.2亿,比去年同期7226万元增长了68.4%。其中,芭蕾舞演出了180场,票房收入达6634万元,占到了舞蹈类票房收入的54.5%。

现当代舞原创作品不断增多,但观众和票房均有所下滑。2015年现当代舞演出了147场,比去年同期93场增长了58.1%;观众数量为7.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8.4万人次下降了12.7%;票房收入为1332万元,比去年同期2077万元下降了35.8%。2015年,多部现当代舞作品涌现在市场中,陶身体剧场的作品《数位系列》和闲舞人工作室的作品《莲花》,赵梁的《幻茶谜经》,9当代舞团推出了《进化论》和新舞蹈国际艺术节等等,带动了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观众对现当代舞认知度较低,因此在场次增加的情况下,观众和票房收入反而下降。

7.受旅游市场影响,相声、杂技等以旅游人群为主的演出持续下滑 自旅游法实施以来,北京旅游人群中,团客不断减少,散客越来越多,因此以团客为主的旅游演出市场受到了较大冲击。相声类演出了3738场,比去年同期4774场下降了21.7%;观众数量为3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50万人次下降了23.4%,票房收入为2868万元,比去年同期3786万元下降了24.3%。杂技魔术演出了2618场,比去年同期3123场下降了16.2%;观众数量为12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28万人次下降了5.9%;票房收入为2825万元,比去年同期4646万元下降了39.2%。

四、演出场馆:场馆资源更加丰富,活跃度略微下降

演出场馆资源更加丰富,每个场馆平均年演出为179场。2015年北京新增加了天桥艺术中心四个场馆、博纳星辉剧院等专业演出场馆,丰富了北京的资源。135家场馆共演出24238场,每个场馆平均年演出179场,与2014年年均演出189场相比,有所下降。其中新增场馆均于下半年才开始营业,演出场次较少。另外,天地剧场、红剧场、德云三里屯剧场、广茗阁茶楼、海淀工人文化宫、朝阳9剧场等场馆演出与去年相比均减少了70场以上。

根据统计,2015年演出超过100场的场馆达65家,与去年相比,减少了7家。其中演出超过300场的场馆为30家,包括中国木偶剧院、朝阳剧场、海淀剧院等;演出场次在200-300场的演出场馆共16家,包括国家大剧院的三个厅、梅兰芳大剧院、首都剧场、保利剧院、小柯剧场等;演出场次在100-200场的演出场馆共有19家,包括天桥剧场、民族宫大剧院、北京喜剧院、解放军歌剧院、鼓楼西剧场等。

五、总体特点:演出市场逐渐转型,向理性化、市场化发展 1.原创舞台剧持续发力,国外精品剧目刺激市场

2015年,戏剧市场更加理性,内容更加多元。国家话剧院推出了《中华士兵》《北京法源寺》等多部剧目,北京人艺也推出了《故园》《司马迁》等原创作品;同时《聂小倩和宁采臣》《丽南山的美人》《贵妇还乡》《女仆》《老舍五则》等多类型剧目也全新上演,精良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吸引着一批批观众走进剧场。

此外,众多国外优质剧目也纷纷来京演出,带给中国观众从猎奇、追捧到日益冷静、理性地看待审美提高过程。NTlive中英文化交流年项目,通过“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高清影像技术,让中国观众第一时间看到了《女王召见》、《天窗》、《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哈姆雷特》等10部大戏的样子;波兰剧院的《伐木》、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在长城水剧场上演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以色列盖谢尔剧院带来的《乡村》都让观众看到当今世界戏剧舞台的顶尖之作;此外,天桥艺术中心落成后,以韦伯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开幕演出,也让北京观众享受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2.北京演出市场向细分化发展,演出、场馆等定位不断清晰

2015年,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及国外歌手、乐队选择到北展剧场、保利剧院、国图艺术中心、汇源空间等千人剧场举办演唱会。其中,港澳台歌手及乐队千人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5场增长至2015年13场,歌手包括周传雄、陶喆、陈嘉桦、吴克群等;外国歌手及乐队千人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22场增长至2015年47场,其中以韩国男团及流行歌手所占比例最高,此外,美国、日本、瑞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乐队及歌手也纷纷来京举办千人剧场演唱会。同时,歌手及乐队音乐风格的细分趋势也更加明显,风格突出的爵士乐、民谣民族音乐、金属摇滚乐等乐队和歌手开始占据一定演出市场份额。

北京的各大演出场馆定位细分更加突出,在今年新开幕的剧场中体现尤为明显。今年3月,由北京市青年宫和北京市演出公司共同改建的北京青年剧场,成为北京首家定位于青年人戏剧、音乐等艺术创作与演出的基地;5月26日,北京市成立了国内首个以“喜剧”为核心定位的专业剧场,填补了国内专业喜剧院的空白状态;于今年11月开幕的天桥艺术中心,则定位为以音乐剧演出为主,引进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开幕大戏,也正是凸显了这一定位。

3.票务机构布局产业链,正在成为演出市场的强势力量

传统演出票务公司在整个演出产业链中主要承担渠道、营销和技术研发等作用,但由于缺乏上游演出内容资源与下游场馆资源的把握,往往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各大票务公司纷纷基于对自身互联网票务平台的数据分析、衍生服务开发等优势,开始向演出行业上、下游资源靠拢,或投资舞台剧,参与IP 开发,或投资运营剧院,布局线下渠道,使传统票务公司的角色逐渐从“中介”转变到演出市场中的强势力量。

永乐票务、大麦网等较具代表性的票务公司,近年来主办并参与投资多场大型演唱会项目和演艺项目。2015年由永乐演艺投资主办的LINKIN PARK 林肯公园猎捕行动中国巡回演唱会创造了欧美摇滚乐队在中国开展万人体育场级规模巡演的先河。另外,永乐票务在韩国等演艺发达国家设立分公司,抢占优质内容资源,在内容的引进方面占据主导优势。永乐票务还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加紧布局IP资源挖掘,将由旗下永乐影业、永乐体育、永乐经纪和永乐演艺等公司承担上游内容生产。同时,还将继续发挥平台的优势,拓宽平台价值,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使内容投资和IP开发更加精准化。

4.国有院团活力进一步释放,创作与演出更具市场化思维

2015年北京的戏剧市场中,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出品的《战马》中文版成为热点话题。国家话剧院创作演出《战马》中文版的全程,都体现了市场化的观念。在用人机制方面,从演员选拔到最终确定阵容,中文版《战马》采用了从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在营销方面,第一次提出了“戏剧发行”的概念,与北京一千零一夜文化集团合作,由其进行推广营销;同时,与京东发起众筹,与微信票务合作来达成线上销售和传播的一体化。《战马》中文版在国家话剧院演出了58场,吸引了近5万人前往观看,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5%,在创作与营销上的市场化转变,让《战马》中文版收获了口碑与市场的双效应。

此外,北京京剧院开放思路,以“京剧合伙人”推出了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剧院作为出品单位,只支付前期宣传、及剧目制作、演出场租等费用,主创人员则实行把自己的创作费、排练费按技术等级与贡献程度入股,将剧目的市场票房直接与创作人员收益挂钩。在剧目推介方面,借助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线上微营销”,主创和戏迷积极互动,扩大了年轻人的参与度。

篇3: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1、产销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5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回落到200万辆以下, 环比下降5%左右, 与上年同期比较, 产销量均略低于同期水平。

5月,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42万辆和190.38万辆, 比上月分别下降5.6%和4.6%;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0.6%和0.4%。

1~5月,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4.44万辆和1004.62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2.1%。月度累计增幅继续回落, 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6.2和6.9个百分点。

2、乘用车产销增速回落

5月, 乘用车产销环比回落, 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但增幅呈现较大回落。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7.69万辆和160.93万辆, 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4.4%和3.6%;与上年同期相比, 产销分别增长1.7%和1.2%, 增幅分别回落14.5和12.7个百分点。

1~5月, 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74.05万辆和858.32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8%和6.4%, 增幅分别回落3.3和4.7个百分点。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 比上年同期, 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分别为49.1%和47.7%;MPV产销增速超过15%, 分别为17.8%和17.9%;轿车产销分别下降3%和4.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15.2%和18.5%。

3、商用车产销降幅趋缓

5月, 商用车产销比上月下降, 与同期比较产销均继续呈现下降, 但与4月同比降幅比较有所趋缓。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8.73万辆和29.45万辆, 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11.8%和9.6%;与上年同期相比, 产销分别下降11.9%和8.3% (4月产销同比降幅分别为18.6%和17.6%) 。

1~5月,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0.38万辆和146.31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4%和17.3%。分车型产销情况看, 客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和1.8%, 货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3%和20.1%。

4、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保持增长

5 月,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

31万辆, 同比增长8.2%,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轿车共销售17.34万辆, 同比下降21.6%, 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SUV共销售23.78万辆, 同比增长92.4%,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MPV共销售11.95万辆, 同比增长10.3%,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1~5月,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361.28万辆, 同比增长17.3%, 市场份额42.1%, 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销量107.99万辆, 同比下降8.3%, 市场份额21.9%, 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SUV销量120.46万辆, 同比增长101.5%, 市场份额54.4%, 比上年同期增长14.5个百分点;MPV销量79.14万辆, 同比增长22.3%, 市场份额88.9%, 比上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点。

5、汽车出口环比回升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 5月汽车企业出口为7.08万辆, 比上月增长15%, 比上年同期下降7.3%。分车型看, 乘用车本月出口3.81万辆, 比上月增长19.4%, 比上年同期下降11%;商用车出口3.27万辆, 比上月增长10.4%, 比上年同期下降2.4%。

1~5月, 汽车出口31.62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3%。其中乘用车出口17.49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8.8%;商用车出口14.13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4.6%。

根据海关数据整理, 2015年4月汽车整车共进口9.60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26.5%;汽车整车出口6.80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3.4%。1~4月, 汽车整车累计进口35.43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9.3%;汽车整车累计出口26.31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6.7%。

6、行业集中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1~5月, 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02.90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2.3%, 高于行业增速0.2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9%, 高于上年同期0.1百分点。

7、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回落

据2015年1~4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 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 行业内重点企业 (集团) 主要经济指标多数同比下降, 降幅与1~3月相比, 有不同程度扩大。

1~4月, 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 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101.72亿元, 同比下降0.13%, 由1~3月正增长变为负增长。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689.65亿元, 同比下降12.84%, 降幅比1~3月扩大10.81个百分点。

8、摩托车销售量降幅明显收窄

5月, 摩托车产销环比、同比均下降, 其中销售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明显收窄。当月完成产销162.68万辆和164.45万辆, 比上月下降3.9%和1.2%, 比上年同期下降7.9%和5.8%, 销售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 二轮车产销141.8万辆和143.8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9.3%和6.7%;三轮车产销20.89万辆和20.66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2.3%和1.1%。

1~5月累计产销787.96万辆和791.42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7.8%和7.7%, 其中销售量降幅比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

9、摩托车出口继续回升

5月, 摩托车出口继续回升。当月出口摩托车68.49万辆, 比上月增长5.1%, 比上年同期下降9.3%, 出口量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 本月出口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 二轮车出口66.28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9.7%;三轮车出口2.22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2.4%。

篇4: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2015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债券市场打破刚兑,存贷款利率不断下调,A股市场跌宕起伏,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较快发展,并呈现出规模持续增长、投资结构保持稳定、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为客户带来丰厚回报及理财业务风险总体可控等突出特点。

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1,理财产品数60879只,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2015年,理财资金日均余额19.54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79万亿元。

(二)不同运作模式产品余额情况

从运作模式看,截至2015年底,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4882只,资金余额10.32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为43.91%,占比提高了9个百分点,较2014年底增长5.08万亿元,增幅为96.95%。在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8.95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4.27万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37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0.81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44.64%。

(三)不同机构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续余额9.91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74.78%,市场占比42.17%,较2014年底增长4.43个百分点。自2015年3月份开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资金余额超过国有大型银行,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其次为国有大型银行,存续余额8.67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34.00%,市场占比36.89%,较2014年底下降6.17个百分点(见表1)。

(四)不同投资者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截至2015年底,一般个人类产品存续余额为11.64万亿元,占比49.53%,较2014年底下降10.05个百分点;机构专属类产品存续余额为7.20万亿元,占比30.64%,较2014年底上升1.07个百分点;私人银行类产品存续余额为1.66万亿元,占比7.06%,较2014年底下降0.54个百分点;银行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为3.00万亿元,占比12.77%,较2014年底上升9.52个百分点(见表2)。

(五)不同收益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2015年,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规模上升,保本型产品规模下降。截至2015年底,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的余额约17.43万亿元,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74.17%,较2014年底上升7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的余额约3.64万亿元,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15.49%,较2014年底下降6.2个百分点;保证收益类产品的余额约2.43万亿元,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10.34%,较2014年底下降0.8个百分点。

(六)不同期限类型产品余额情况

从封闭式理财产品2来看,截至2015年底,3个月(含)以内的短期限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3.63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27.54%;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余额为9.55万亿元,占比72.46%,较2014年底上升8.33个百分点。在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中,3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4.10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31.11%;6至12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4.31万亿元,占比32.70%;1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14万亿元,占比8.65%。存续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从2014年底的212天上升为218天。

银行业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46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共发行186792只,平均每月新发行产品15566只,累计募集资金158.41万亿元(包含开放式理财产品在2015年所有开放周期内的累计申购金额,下同),平均每月募集资金13.20万亿元,发行产品数和募集资金额分别比2014年提高3.48%和38.99%。从开放式理财产品来看,全年共新发行产品4162只,比2014年减少21.28%,累计募集资金115.55万亿元,比2014年增加59.03%;从封闭式产品来看,累计募集资金42.86万亿元,比2014年增加3.75%。

(二)不同投资者类型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2015年,一般个人类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01.49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为64.07%,比2014年下降6.44个百分点;机构专属类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36.41万亿元,占比22.98%,比2014年上升1.48个百分点;银行同业类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1.51万亿元,占比7.27%,比2014年上升4.82个百分点。

(三)不同期限类型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2015年,封闭式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42.86万亿元,加权平均期限为113天(以产品募集资金量对期限进行加权),比2014年增加约17天。其中,期限在3个月(含)以内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25.99万亿元,占比60.64%,比2014年下降9.03个百分点;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6.87万亿元,占比39.36%(见表3)。

(四)不同风险等级产品发行募集情况

从产品风险等级来看,2015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136.79万亿元,占全市场募集资金总量的86.35%,比2014年提高2.36个百分点。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0.87万亿元,占比为0.55%,比2014年小幅下降(见表4)。

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情况

nlc202309032355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部理财产品投资各类资产余额323.67万亿元,涉及11大类72小类资产。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89.10%,其中,债券资产配置比例为29.49%(见图1)。

(二)理财资金投资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情况

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固定收益资产,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截至2015年底,理财产品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资金量占投资总额的50.99%,在理财资金投资的11大类资产中占比最高。其中,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4.07%,信用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25.42%。

进一步来看,理财产品直接投资的信用债,以高信用评级债券为主,整体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截至2015年底,在理财资金直接投资的信用债4中,53.49%为AAA债券,26.43%为AA+债券(见图2)。

(三)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情况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也是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的资产之一,截至2015年底,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金占投资总额的15.73%。其中,收/受益权5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非标资产29.35%(见表5)。

从理财产品所投资的非标资产的风险来看,整体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截至2015年底,理财资金投资的非标债权资产中,15.10%的资产评级6为AAA,16.13%的资产为AA+,25.75%的资产为AA,A-级以下的资产仅占6.33%(见图3)。

(四)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情况

1.总体情况

理财产品在给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也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万亿元,增幅为48.27%。

2.理财资金投向行业分布情况

截至2015年底,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7,其中规模最大的五类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8,前五类行业总体占比为46.42%(见图4)。

3.理财资金投向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情况

截至2015年底,在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和监管下,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资金量有所下降,其余额从2014年底的2125.4亿元降到2015年底的1863.0亿元,下降262.4亿元,降幅12.35%。具体来看,涉及“两高一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非标资产规模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分别较2014年末下降46.95%和22.84%(见表6)。

银行业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一)理财产品客户收益兑付情况

1.总体情况

2015年,银行理财市场共181646只产品发生兑付(其中有175643只产品终止到期),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651.0亿元,比2014年增长1529.7 亿元,增幅21.48%。

2015年,封闭式产品按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9%。其中,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8%,比2014年下降38个基点;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97%,比2014年下降10个基点。另外,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3.72%,比2014年下降17个基点(见表7)。

2015年,终止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有44只产品出现了亏损,主要为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占全部终止到期产品的0.03%,亏损理财产品本金的平均偿还率是89.24%。

2015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下半年,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从上半年的平均4.8%左右下降至平均4.1%左右,这一趋势与金融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行趋势一致(见图5)。

2.不同投资者类型的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分投资者类型来看,2015年,一般个人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4696.9亿元,占全市场兑付客户收益的54.29%;机构专属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2379.5亿元,占比为27.51%;私人银行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816.8亿元,占比为9.44%;银行同业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757.8亿元,占比为8.76%。

不同投资者类型的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也有所区别。在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类产品因为承担较高的风险,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5.53%;其次为一般个人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为5.04%;而机构专属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低,为4.11%。在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4.73%;银行同业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低,为3.23%(见表7)。

3.不同期限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差别明显。在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按照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为5.64%,兑付客户收益732.6亿元;3个月(含)以内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最低,为4.49%,兑付客户收益为1786.5亿元(见表8)。

4.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2015年,国有大型银行兑付客户收益3655.6亿元,占市场兑付客户收益的42.26%;其次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兑付客户收益3380.1亿元,占比39.07%;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兑付客户收益分别占12.32%、3.38%和1.82%(见表9)。

nlc202309032355

从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情况来看,2015年,城市商业银行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5.06%;其次为农村金融机构,为4.99%;国有大型银行为4.71%;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4.61%;外资银行最低,为3.51%(见表10)。

(二)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实现收益情况

2015年,在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中,银行实现收益9约1169.9亿元。

1.银行通过不同运作模式理财产品实现收益情况

2015年,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银行收益645.2亿元,占全部银行实现收益的55.15%;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银行收益408.2亿元,占比34.89%;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银行收益91.6亿元,占比7.83%;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实现银行收益24.9亿元,占比2.13%。

2.银行通过不同投资者类型理财产品实现收益情况

2015年,一般个人类产品实现银行收益611.1亿元,占全部银行实现收益的52.24%;机构专属类产品实现收益261.3亿元,占比22.34%;私人银行类产品实现收益157.6亿元,占比13.47%;银行同业类产品实现收益139.8亿元,占比11.95%。

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工作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59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其中2015年新增66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工作制度更加完善,系统功能更加优化,信息登记更加准确,理财业务的透明度更高。主要情况如下:

一是大力提升理财登记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持续细化、完善《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数据元规范》并及时出台各类登记指导意见,发布《关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信息修改事项的通知》,对加快推进银行理财业务标准化进程、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理解登记内容、提高理财登记质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不断优化理财登记系统。理财登记系统分别于2015年1月、8月完成了两次升级上线:丰富了各类登记要素,增加了资管计划底层资产按周、按月穿透登记的要求,实现了客户端自主修改、查询条件多选、批量删除等一系列优化功能。升级后的系统更好地适应了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创新变化较多以及监管部门监测分析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

三是全面改善理财登记系统数据质量。通过综合采取相关措施,如不定期抽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发放提示函与监测报告相结合、电话了解与现场调研相结合、个案分析与通知办法相结合等,提高理财登记质量。全年共进行12次定期抽查和3次大范围专题抽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理财登记质量大幅提高,理财产品端登记质量的抽查合格率已接近99%,交易和资产端登记(不含底层持仓登记)的抽查合格率在95%以上。

四是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2015年针对各银行共开办5期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培训班,共有来自365家银行的739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包括94家新机构的277名学员。这些培训增强了相关银行业从业人员对理财登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深了相关人员对理财登记数据要素的理解,有效提高了理财登记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是优化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om.cn)功能。作为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集中披露的门户网站,2015年中国理财网不断优化网站栏目设计和网站结构功能,全年进行了约10次功能性升级;为理财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广大个人投资者可以随时查询在售、存续的一般个人类理财产品信息。每天浏览量约为3000~5500人次,最高日浏览量超1.5万人次;每天页面点击量平均18~21万人次,最高日点击量超30万人次。

六是进行日常监测。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大数据为理财市场的日常监测提供了支持,通过提供理财投资系列专题报告、研发理财产品相关统计指标、研究分析理财热点问题、完成理财风险监测报表设计,为监管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注:1.本报告所称的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设计开发、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以下简称理财登记系统)中登记,并有统一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理财登记系统是在银监会指导下,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依托于自身的业务与技术平台,自主设计、开发建设和营运管理,供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产品报告、登记及相关业务操作的电子化系统。

2.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无确定的期限,不进行具体分析。

3.资产余额是指理财资金配置的各类资产在2015年底按市值法或成本法计算的资产总值。

4.仅统计未通过各类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且存在债项评级的债券。

5.收/受益权是指交易双方通过订立合同,享受基础资产经过管理或者处理后的收/受益权利。

6.资产评级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参照公开的外部评级机构评级标准对非标资产项目本身的评级结果。

7.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进行划分。

8.部分理财资金所投资资产的融资人涉及多个行业,或无法将理财资金投向明确归为某一行业,这部分理财资金不纳入统计。

9.银行实现收益是指理财产品从开始发行销售到产品终止兑付为止银行实现的累计净收入,包括本行(含分支机构)自行托管产品而收取的托管费、本行(含分支机构)自行投资管理而收取的理财产品管理费、本行(含分支机构)自行销售产品而收取的销售手续费等。

执笔人:管圣义 舒辰 郑泽 陈旭峰 果世恒

责任编辑:罗邦敏 鹿宁宁

篇5: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一、背景

在2015年即将收尾之际,回顾全年楼市政策倾向:330新政、5次降准降息、二套房、公积金新政、新版930......从中央到地方,利好救市政策贯穿全年。打折促销、渠道整合、以价换量......销售战火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断的激情上演。年末,楼市“去库存”上升为国家“任务”,2015年注定已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采的一笔。

作为四线城市的渭南,我们也面临着全国三四线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商业高库存、产品同质化、理念保守、专业性弱、去化速度慢等。回顾2015年渭南房地 产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搜狐焦点网作为渭南本地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房地产门户网站,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渭南楼市2015年的真实情况,用精准的数据呈现给 大家,2015年年末,搜狐焦点渭南站数据中心对渭南市在售待售的71个楼盘(含住宅、公寓、写字楼、商铺)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踩盘,我们以片区、业态、数 据、图标等形式展示。

特别声明

本报告仅作提供资料之用,客户并不能尽依赖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准确完整,但不对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的版权归搜狐焦点渭南站所有,如需引用和转载,需征得版权所有者的同意。任何人使用本报告,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二、总体市场概况

1、住宅销售量

2015年1-12月渭南全年住宅销售总套数5532套,包含临渭区、经开区,全年平均每个售楼部成交80套。渭南各个区域售楼部销售情况差异较大,其 中,主城区、西四路板块个别项目全年消化量能达到260—300套,在渭南算是销冠级别,开发区个别小盘及尾盘全年去化20余套也是屡见不鲜。总体住宅去 化情况比较良好,同比2014年住宅的成交量增涨22%,住宅库存有少量部分被政府回购或单位团购,2015年住宅整体去化稳中有升。目前渭南市住宅库存 量为8044套。

2015年渭南市住宅成交均价3346元/㎡,同比2014年(2014年3659元/㎡)下跌8%,每平米有313元的降幅,整体为稳中有跌。

2、公寓销售量

渭南公寓产品现存货量大,全市同类产品共计10个楼盘,此类产品多以投资、出租、创业办公为主,受2015年全国经济下滑影响,导致投资者投资意愿锐 减。公寓产品的销售已经成为渭南地产商很头疼的事情。3628套的库存量对于一个中小型四线农业城市来说负担沉重,2015年全年去化量625套,整个数 字也不是很乐观。公寓产品的去化需要更新更具有创意的思路,渭南地产营销人员任重而道远......2015年,渭南市精装公寓成交均价为4636元/㎡,毛坯公寓成交均价3375元/㎡。

一、3、写字楼租售

渭南写字楼发展和建设相对比较晚,渭南市的写字楼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带有写字楼性质的产品统计为9家,新洲时代广场、信达国际、万达中心、乐天·国际广场、广青·甲天下、金瑞商务大厦、金帝锦城、兴华大厦、鑫城商务大厦,有标准和上规模的写字楼在渭南也仅3家,这和渭南的经济有很大 的关系,渭南市规模大的企业比较少,对写字楼的需求量小,导致现在已经盖好的写字楼空置率比较高,空置面积不低于90000方(89228㎡),2015 年的写字楼整体去化不足10000方(9028㎡),而更多的房企选择租售同步,租金也从2013年的50元左右降至30元左右。所以写字楼出售在渭南难 度很大,2015年销售面积和库存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4、社区底商及大商业

经搜狐焦点渭南站数据中心调查,渭南在建和已建的底商及大商业总体量为1236967平米,大商业体量前八名分别为:关中大红市场27万平米、渭南万达广场金街和大商业15.7万平米、新洲华盛为11万平米、豪润风尚国际7万平米、信达现代城7万平米、金域华府5万平米、苏园丰景3.2万平米、海兴水岸新城3万平米。渭 南商业体量过大、去化缓慢、价格过高是事实存在的,也是开发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渭南商铺市场从销售情况来看,商铺的库存量相当大,目前库存393871㎡,2015年全年去化46065㎡。当然,渭南房企在对待商铺产品的发展,也是采用了多种方式。

商铺均价在13000元/㎡以上,使得投资客望而却步。资金回报率低,加之全国经济放缓促使渭南2015年商铺销售举步维艰。在营销上开发商普遍采用以 租代售、返租、保值回购等方式,依然难以让投资者出手。庞大的商业体量倒逼开发商从以前的单一商业开发转型为商业全程运营商,商铺业态需要更多元化的发 展,开发商应该拿出更大的勇气,在销售困难时期,尽早将商铺出租,规划好业态分类,打造优良的商业氛围,来吸引投资客的购买。

三、区域市场调研

2015年渭南市住宅综合成交均价为3346元/㎡,高新区成交均价为3118元/㎡,临渭区3490元/㎡,老城区3300元/㎡。

1、渭南临渭区主城区板块

渭南临渭区主城区在售楼盘总计39个,规划总建面为359万/平方米,总套数为17790套,2015年全年销售套数为3975套,在建或已建库存为7143 套,临渭区在2015年全年销售均价为3490元/平米。渭南市主城区全年销售前8名分别是:信达公馆、盛世华府、新洲国际、依林园、海兴城、苏园丰景、通达·朗郡、东风城市花园,这8家楼盘在2015年的总销量共为2222套。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渭南房地产的发展热点区域在主城区,表现更为突出的核心在西四路与四马路板块,周边配套相对比较齐全,政策未来导向明确,所以近些年该板块新建的项目多、体量大、品质优、未来发展潜力前景在渭南很好。同时,2015年热销楼盘在该区域占比也比较大,盛世华府、海兴城、通达·朗郡、新洲国际、苏园丰景、依林园在2015年走量都是很不错的,也成为更多购房者重点关注和选择的项目。总体来说,这些楼盘基本都是现房准现房销售、景观和项目设计有一定的特色,所以比渭南住宅的均价略高一些。

主城区的第二个热点区域是以朝阳公园为中心点,周边项目有国贸公园盛世、豪润公园天下、百姓家园、润城公园印象等,其中,国贸公园盛世、豪润公园天下和润城公园印象目前都是尾盘销售,可挑选房源有限,百姓家园项目售楼部已对外开放。2016年该区域二期面世新房源充足、加上周边新盘入市,竞争必将加剧,区域热度必将再度到达顶峰。

临渭区商业中心信达板块,商业发展依然在渭南独领风骚。加之2016年红帆集团商业的起航,渭南商业中心的位置将更加牢固。总体上讲,该区域周边住宅项目比较少,前进路以东民主路、以西大品牌住宅项目稀缺,加之老城改造相对缓慢,该区近些年变化不大。

总结:渭南主城区通过近些年政府“西移北扩”的政策发展,西四路周边的生活配套在不断的迅速完善,道路、绿化、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在不断的提升,城市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该区域也需要更高品质、更具特色的楼盘来树以榜样,带动区域更高更好的发展。

2、渭南高新区板块

渭南高新区在售楼盘共计约17个,2015年新开楼盘为0,多为已经开发1年以上的楼盘,尾盘较多。高新区商品房规化总建面积为166万平米,总套数为 9344套,因近些年开发放缓,新盘入市较少,现有库存为2190套,2015年全年去化量为1112套。全年销售均价为3118元/平米。

渭南开发区全年销售前五名的楼盘有:逸境华府、渭南万达广场精装SOHO公寓、豪润新都、法苑小区、秦岭贸易花苑,这五个楼盘2015年共销售735 套。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利君首座和高新幸福城等品质大盘售罄之后,缺少高品质、体量大的项目入市,住宅产品可选择的空间不大。整体价格回落较大,3000元/㎡以下的房源在高新区比比皆是。

高新区的热点区域第一个是渭南万达广场周边,主要在售的热点项目有法苑小区、秦岭贸易花苑、警苑2期等。第二个热点区域在利君首座周边,热点项目有豪润新都、天久一品、香颂帕堤欧、逸境华府等。

总结:高新区住宅按库存对比总体销量平稳,但缺少品质大盘的带动。购房者多为周边农村人口进城及务工返乡人群。价格较低成为住宅产品的主要竞争力,该区域商品房整体发展较为缓慢。

3、渭南老城沋河板块

渭南老城沋河板块现在售楼盘有7个项目,规划总面积为:112.34万平方米,规划总套数为3652套,目前库存为1457套,2015年该区域销售均 价为3300元,在渭南商品房总体来比价格偏低。该区2015年全年销售500套,销量前三名为:鑫润·碧水蓝庭、泰安民生景园、海兴水岸新城。该片区道 路和沋河近些年经过政府的治理和改造,现已成为购房者比较认可的宜居居住区,未来发展空间有待挖掘。同时,广青·甲天下及汇邦沋河华府等新项目的入市必将 吸引更多购房者对该区域的关注。

老城沋河板块现主要开发区域围绕沋河两岸开发,现在在建的项目有海兴水岸新城、汇邦沋河华府、东湖半岛、广青·甲天下等。

总结:从市政规划及周边生活配套看,该板块未来发展潜力不小,沋河已成为该区域核心亮点。临河而居、依山傍水、价格合理也是更多购房者选择项目的重要因素。

四、产品分析

渭南住宅产品2015年相对同质化比较,2梯3户、2梯4户点板结合式高层小高层是渭南的主流产品。6层以下多层砖混住宅基本没有,在售的带电梯花园洋 房无,别墅一直没有。在售15层以下小高层几乎没有。纯板式2梯2户通透大三房稀少,在售的该房源项目仅有通达·朗郡5号楼、盛世华府、国贸公园盛世等。

渭南在售项目大部分的配套及绿化景观、物业基本能满足购房者生活需求,但是相对比较平常,缺少主题和差异性。物业费用在0.9元—1.5元每平米之间,地暖基本铺设到位。景观和绿化相对有特点的项目有海兴城、盛世华府、依林园、苏园丰景、国贸公园盛世等。

渭南市场主要户型是以两室三室为主。其中,一室面积区间为37——65平米之间的户型销量占比3%;两室面积主要区间在85—110平米之间的户型销量 占比35%;三室面积区间多为110-140平米之间的户型销量占比54%,紧凑型三室户型比较稀少;140平米—200平米四室改善型户型相占比少,达 到7%;复式、跃层产品的户型销量占比3%。

公寓产品位置基本都在渭南临街主要干道。单层面积750平米—2000平米之间,主要以纯点式楼为主,有部分为筒子楼,中间过道,两边分开。单层基本都 在16户以上,配备电梯3部以上,常见户型多以50平米的小户型为主。公寓主要用途有酒店、培训学校、微创企业、工作室、单身自住。2015年渭南的公寓 产品开始逐渐交房入住,2016年公寓产品交房会有一个小高潮,出租、出售、压力较大。

渭南城市发展以“西移北扩”为主导,北临渭河、西靠东西两塬,东西长、南北短,近30年以来,逐步向西向北发展。东风大街是贯穿渭南东西的主干道,沿着东风街发展的近30年时间轴,演绎了小桥、南北塘、信达、双元、新洲、万达渭南商业的起起落落。

渭南商业产品体量相对比较大,形态多为项目底商、城市综合体等。贯穿渭南东西走向,西有万达广场、中有新洲华盛、东有信达,三大城市综合体在不断的影响 着渭南人民的生活、消费和娱乐,三家综合体商业体量都很大,业态丰富,互补又有竞争。楼盘底商基本多为2层—5层商业,规模较大的楼盘商业配比在2万平方 以上,更多的底商集中在西四路与三马路附近,多为区间路商业,因该区域新建项目较多,目前入住率低,所以去化相对比较困难,但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五、渭南楼盘布局

主要按渭南大区域将地图上项目,按商业、公寓、住宅、写字楼标注清楚即可。如图所示。

中心城区房地产产品分布

老城区房地产产品分布

高新区房地产产品分布

数据来源:搜狐焦点渭南站数据中心

篇6:2015年度中国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今日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年会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总结“十二五”时期取得的经验,共同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数字出版的任务,可谓意义深远。会议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就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体情况做了主题报告,指出数字出版产业近年来发展的产业规模、热点业态和几大趋势,干货满满,值得一读。报告的内容如下:

一、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分析

1.收入规模持续上升

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15.85亿元,电子书49亿元,数字报纸9.6亿元,博客11.8亿元,在线音乐55亿元,网络动漫44.2亿元,移动出版1055.9亿元,网络游戏达888.8亿元,在线教育180亿元,互联网广告2093.7亿元。数字报纸和博客的收入2015年比2014年有所下降。

移动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合计占比44.16%,接近全年总收入规模的一半,依然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也意味着休闲、娱乐类产品在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6.66%,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69%,仍然比较低。

互联网期刊的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5.85亿元,虽在11年间增幅出现过些微起伏波动,但总体依旧呈现增长趋势,且近两年来态势趋稳;电子图书(e-book)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1.5增长至2015年的49亿元,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幅度有所趋缓,说明在机构用户需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进行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的至关重要性。

在线教育是数字教育出版的核心部分,经过多年布局与市场竞争,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2015年收入规模为180亿元,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用户规模保持平稳

截至2015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7.2357亿人(家/个)(包含了重复注册和历年尘封的用户)。其中在线音乐、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数在2008年至2015年跨越式的大幅增长。博客的用户规模数有所回升,但经研究发现使用率却有所下降,主要是依赖博客和个人空间进行网络互动。另外,原创网络文学注册用户数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3.产品规模显著增加 电子图书产品规模从2013年的100万种增至2015年的170万种,增长率为70%,其中超星的电子图书超过120万种,当当电子图书种类也超过40万,海量电子图书平台逐步形成;互联网原创作品产品规模从2014年的201万种,增至2015年的256万种,这与网络原创作品平台自律机制的不断形成,以及政府引导与内容规范管理,IP价值得到进一步重视密切相关。

二、数字出版产业态势分析

1.规划绘制产业发展新蓝图

《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是数字出版的第一个专项五年规划,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规划实施五年来,总体情况良好,运行顺利。《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业已完成编制工作。2.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

2015年,新闻出版业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路径和发展要求。同时,总局于2015年7月公布了第二批100家转型示范单位名单,至此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总计已达到170家。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专业出版单位在专业知识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卓有成效,已形成了特色资源数据库、专业领域在线教育、专业数字化工具书等多个产品形态。如今管理部门正通过部署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以推进专业出版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教育出版单位和大众出版单位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的成果也日益显著,发展模式和产品形态日趋丰富多元。

2015年,信息内容生产与技术有了更为深度的融合。新华社在2015年11月推出机器人快笔小新写稿项目,大大提升了写稿效率,实现了编写发流程的数据化、智能化;新华社客户端联合百度机器人在今年的两会上大放异彩,为大众提供优质新闻服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新闻出版业也已形成了初步探索,特别是在科普、少儿图书出版领域,图书依托VR/AR技术,走出传统的纸张形态,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3.网络文学领域发展迅速

2015年网络文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有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70亿元,用户规模达到3.5亿人。当前,网络文学已成为数字阅读内容和收入的主要构成。网络文学行业格局初步形成。继2014年底百度文学成立后,2015年腾讯组建阅文集团;阿里文学也于2015年4月成立;掌阅科技于2015年初成立掌阅文学集团;2015年4月,中国移动整合手机阅读基地相关业务,成立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中文在线也在2015年深耕网络文学市场,通过“产品线”,以项目制方式开展IP运作,通过“聚合众创”实现网络文学零门槛商业化创作。网络文学行业管理进一步健全。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网络文学的管理,开展了对网络文学内容进行不定期审读工作。同时,为提高监督网络数字出版情况,加强了网站内容编辑、网站审核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资质认定,规范了网络文学出版秩序。

网络文学主流化步入快车道。中国作家协会于2015年年底成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十多个省市由作家协会牵头,陆续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等相关组织机构,意味着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领域所认可,网络文学作家找到了归属。

4.数字教育出版初具成效

2015年,在国家持续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以在线教育为主要形态的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热度持续升温。

传统出版单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进行转型发展,开展跨界融合,探索初具成效。一是积极利用自身教育和出版优质资源,进行在线教育平台的搭建和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开发;二是积极开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借助双方优势,实现互惠共赢;三是积极运用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力量,推进融合发展;四是成立独立的科技公司,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投入数字教育转型。2015年,新兴出版企业也加大了数字教育领域布局力度。2015年12月百度成立了教育事业部;腾讯、淘宝积极开展与信息公司、教育机构的战略合作。此外,一起作业网等新兴在线教育企业也为数字教育出版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5.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2015年,江西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至此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达到14家,进一步完善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6.数字内容版权运营备受关注

2015年被称为IP元年,《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等一系列知名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大获成功,掀起IP改编热潮,激发了出版业的内容运作新活力,开拓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出版单位纷纷通过数字内容版权运营,促进优质内容的充分挖掘与运用,构建多元化商业模式。新兴出版企业加速对于原创IP的竞争。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等领域进行全面布局,原创内容版权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

随着IP热度不断提升,企业对IP的运作重点从已实现纸质出版的网络文学作品,转向对有潜力IP的挖掘、培育和孵化,开展传统图书出版、动漫、网游、影视、周边衍生品等产品形态的同步、多元开发,围绕IP进行全产业链运作、全方位运营,打通各业务板块以发挥协同效应,从而缩短IP变现周期,放大品牌影响力,延长生命周期,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IP概念带动文化资本市场的活跃,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国内市场共产生IP相关收购42起,其中披露收购金额39起,合计产生并购金额209.59亿元,被并购企业涵盖文学、动漫、游戏、影视等多个领域。7.产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司法与行政保护力度加强,社会保障获得新进展。由搜狐视频、腾讯、优酷、土豆、凤凰视频、爱奇艺等互联网公司于2015年7月发起组建互联网视频正版化联盟;百度云盘和6家视频网站及权利人签署了云盘版权保护共同声明,携手抵制网络云盘上的侵权盗版行为。

三、数字出版产业趋势分析

1.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发展格局

进入“十三五”时期,国家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度必将持续加大,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新兴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时期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具有较好的发展潜能。

同时,2016年度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较往年发生较大变化,实施方式确定为“基金化+重大项目”的模式。由此推断,中央财政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重点将是“扶强扶优”,将会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作用,意味着国家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思路有了进一步调整,对于数字出版产业而言,既提供了更大的动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府管理部门层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及科技专项规划相继出台,都将会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2.产业创新机制渐趋完善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驱动下,出版业创新创业良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数字出版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众创空间”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涌现,为包括数字出版产业在内的新兴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搭建了有益平台,将对企业孵化和人才孵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各类创新创业扶持基金为产业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创新项目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抓手。

同时,在“互联网+”的加速推动下,科技与出版的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科技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在出版业深层次应用,将促进出版业的内容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带动出版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推进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不断深入。3.电子书领域将迎来新格局

过去一年来,有声读物和网络文学发展势头良好,未来原创电子书的比例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出版企业将加快包括有声书在内的电子书产品形态的多元创新开发,以满足日趋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在终端方面,电子阅读器近两年在我国的发展虽“不温不火”,但仍不乏有新企业进入。2016年5月,掌阅发布其第二代电子阅读器产品iReader Plus;京东通过众筹方式推出了其第一款阅读器产品JDRead。腾讯阅文集团也在3月宣布将进入电子阅读器终端领域。可以看到,新一代电子书阅读器外观设计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营造品牌的特色化。伴随从以“设备为核心”到“以内容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理念更新,适合电子阅读器发展的良性市场环境会逐步形成。

4.出版与资本融合日益加深

近年来,出版资源与金融资本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掀起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热潮,资本市场已渐趋成为出版企业转型升级借力的主阵地。

中文在线、读者传媒集团等文化企业相继实现上市。新三板逐渐成为文化企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为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出版企业提供了一个吸引投资者关注,获得更多融资机会的平台,为其成长提供助力。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数量破百,达到114家,占全部挂牌文化企业的73%。

传统出版单位中,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旗下昊福文化登陆新三板为标志,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教控股、中信出版集团也相继跟进,开拓融资及估值的新渠道。2016年5月,龙源数媒也在新三板挂牌。

出版业并购日益活跃,既有行业龙头通过并购拓展产业链,又有传统出版单位通过跨界并购实现向文化产业的转型,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各垂直细分领域的整合加剧。同时,出版业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跨越升级的方式日趋多元。如:中南传媒在2015年11月发布公告拟成立出版传媒业首家基金管理公司。5.自媒体发展步入新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已成为互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生产者,在数量上已形成较大规模,仅仅是微信公众号就早已突破了1000万个,根据腾讯发布的数据,全国微信用户达到6亿,意味着每60个用户中就有一个人在运营着公众号。当前自媒体正步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迭代升级,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内容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数量的剧增,让同质化内容逐渐失去竞争力,加剧了自媒体行业生态的优胜劣汰,专注提供垂直领域下细分行业专业化内容的深耕细作成为自媒体内容生产的一大重点。二是运营模式向团队化转变。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为保证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开始向团队运营转变,甚至实现了公司化运作,专业的自媒体运营企业出现。三是自媒体成为投资新宠。一些自媒体因优质内容和用户积累,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自媒体逐步迈入投融资快车道。四是新形式、新热点持续涌现。网络直播是2015年下半年兴起的自媒体新形态,引发网络新热点、新事件,发展势头迅猛。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已接近200家,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6.出版营销模式有望实现突破

上一篇: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指导思想的再认识下一篇:申请经济适用住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