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务转型大趋势》有感

2024-05-14

读《财务转型大趋势》有感(精选5篇)

篇1:读《财务转型大趋势》有感

读《财务转型大趋势》有感

首期教育部领军学员胡信生读书笔记

摘要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紧张繁忙的一年即将过去,或颓废,或激情。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各项工作流程展开工作,恪尽职守,目标明确。

高速发展的信息及通信技术正在推动各行业的传统模式不断变革。我们正在经历着传统行业变革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影响。作为财务工作者,财务转型是我们在这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认识财务转型

互联网+“引发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开辟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传统会计的信息传递、集成存在着及时性不足、集成性差、真实性不足、管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难以真正发挥会计的动态实时预测分析、决策支撑、绩效管理等功能,使得传统会计功能日益显得封闭与僵化。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会计信息在储存、传递、集成和应用上都产生了爆炸式的增长,助推了会计工作由传统静态的财务会计模式向动态先进的管理会计模式转变,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会计作为控制系统的本质特性日益突出。从企业实践情况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的”利器“,是预算系统、平衡计分卡系统、经济增加值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落地的重要支撑。但技术从来都不是伟大创新的根源,其关键在于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是否在不断地发生演变。尤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需要更多看待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什么是财务转型,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根据ACCA中国事务总监梁淑屏的观点,财务转型至少蕴含着职能转型、组织转型、人员转型、技术转型四层含义。从组织转型角度来看财务转型,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影响财务转型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组织内部驱动转型。现代微观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证明,战略定位、组织内部机构架设、业务拓展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组织内部的财务职能。财务转型的核心思路就是要把企业集团中最能创造价值的管理活动从原有财务部门分离出来,放到业务层面与集团层面,在降低成本、增强管控能力的同时,明确财务在企业集团价值链管理中的正确地位,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财务专业管理范畴的主要职能包括:会计报告职能、税务职能、合规风控、管理会计;在战略支持方面,还包括:经营分析、绩效管理、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等。传统的财务职能忽视了对战略财务的投入,造成战略思维方面的专业深度不够。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刺激引导。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同时,也使大数据管理成为可能,催生了新业态,丰富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传统的财务经历了纯手工处理,计算机简单处理到组织内部财务信息自动化的过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职能等技术对财务的影响将更加广泛和深入,财务的决策支持、战略管理等价值创造职能在组织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实时数据的分析与掌握,不仅仅需要财务人员的分析能力,还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持,从而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搜集到信息,为会计人员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创造条件,争取时间另外,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也是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外部因素。市场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客户群体、政府主体制定的相关引导性政策等都会激发或驱动组织作出相应调整。

二、实现财务转型

如何实现财务转型?具体的涉及到财务职能中两个方面的转型:一是基于资金视角,如何解决出纳日常所从事的资金收支管理问题,实现从出纳到司库的转型,释放资源。在传统的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中,结算、对账、资金划拨、账户管理方面的工作占用财务管理工作中较大比例的资源,属于资源消耗的运营作业。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案是如何有效提升效率,效率提升的主要措施则必须借助信息及通信技术这一工具。二是基于会计的角度,传统的财务部门在会计核算等基础过程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而这类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财务价值创造活动中比例甚微。因此,有效提升会计核算效率,释放资源是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是依托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强化管控能力、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管理价值为目的,为内外部单位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或平台。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使会计资源从线下走到线上,由相对独立走向了资源共享,会计的内部服务功能也发展成了互联网的”众创空间“.它将普通的财会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等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具有潜力和更高级别的财务人员将精力集中投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投融资分析、经营管理、绩效评价等领域,有效降低财务成本,取得更多管理与控制效益。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论述了分工的重大意义,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也可以降低成本,所以诞生了共享服务。财务转型始于共享服务,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共享的本质在于控制成本、提升效率。通过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建设、业务系统融合等基础手段,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对财务低附加值职能和高附加值职能的有效剥离,促进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流程和规范,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能够有效发挥财务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高附加值职能作用。

三、迎接财务转型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着会计的外部环境,财务人员,需要主动拥抱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不断寻求降低运行成本,支持业务发展和战略决策的创新方法。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需要重视团队财务专业人员在财务智能化阶段怎么样发挥重要作用。在重视培养知识储备丰富、业务能力专业、沟通协调能力出色的专业财务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组织经营过程中的智力贡献,为组织财务基础工作、经营决策、战略决策等提供专业化支持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和组建搭配不同专业的人员。未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会渗透进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专业,扁平式的组织架构、融合的业务、一体化的流程……财务、会计、技术、业务等人员的组合协同工作趋势不可逆,多元、一体化的工作格局会逐步形成。

从个人角度说。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快速变化的未来最根本的特质就是要摧毁所有的僵化与固执。作为财务人员,无论是否做好准备,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都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身处于这个时代的财务人员只能面对挑战,而不能成为旁观者和侥幸者,任何的不变与固执,都会在瞬间被淘汰。这种变化,财务人员职业发展路径需要契合组织发展的需要,服从组织发展的战略需求;更需要财务人员夯实基础工作能力,注重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断丰富知识结构。

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未来社会中,古老的会计行业将被赋予全新的职能,这个行业也将焕发出新的面貌、发挥新的作用、推动新的进步。身处新时代,我们财务工作人员是否做好准备迎接财务转型?我们是否能够在财务转型中发挥专业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

篇2:读《财务转型大趋势》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很多的期待,深深吸一口气,闻到了书中浓浓的书香味,我喜欢读书,因为它传颂着永恒的经典,可以带我聆听沉淀下来的真谛,打开心中那尘封已久的情愫。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的意义,也翻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首先是这本书的背景:1982年,约翰·奈斯比特久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狂潮。2006年,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约翰·奈斯比特精选了28名大学生作为他的助手,从中国100个城市的日报中搜寻新闻事件和故事,制成报摘、译成英文,供自己阅读,并且每天都精读中国日报。另外,奈斯比特还邀请了三位中国的研究者和自己的夫人一道组成助手班子,来研讨自己的读书笔记。历经三年,《中国大趋势》出炉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约翰•奈斯比特所描述的《中国大趋势》也许很平常,很熟悉,都是近几十年来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都是一些老故事,大部分事件都在媒体上报道过。而对西方人而言,他的《中国大趋势》却很新鲜,很传奇,都是新故事,新事件。它报告了现代中国正在发生的神奇变化,由此也掀开了古老中国的神秘面纱,讲述他们四十年来多次到中国各地的所见所闻以及身边中国朋友的亲身经历,同时也分析了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其独特的内涵与动力。初看,这本书有点繁杂,甚至有点类似于资料的汇总。但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就会发现,这位老先生真的很了不起,正如他反复强调的那样:“我们的宗旨就是抛开西方人的视角和态度,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中国。正视中国的短处,但是绝不根据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评价中国。”他是通过学术研究,极力从那些表象的、正面的、官方的宣传和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中国朋友亲身经历的故事中理出头绪,让事实本身来告诉人们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的,他用西方人能够明白的方式写出他的观点。这本书没有阅读障碍,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非常强,精辟地分析了隐藏在重大历史事件、经济格局、文化发展背后的中国发展趋势,从中国近30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融多学科于一体,使人耳目一新。全书精辟的解析了支撑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这八个支柱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同时提出一个独特的体系——中国的纵向民主,这个独特的体系是支持这八个支柱的理念。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这八大支柱理论也是是本书最大的看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问题,信息量庞杂却不失清晰,奈斯比特首次向世界宣告“中国模式”正在改变世界并将成为世界新的中心。

关注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命运,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通过阅读《中国大趋势》这本高度凝练的著作,我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相信中国的崛起,对整个世界来说是良性的、是和谐的。本书不仅仅给了我很大积极向上的信

心,给了中国人以信心,更重要的是给深处危机中的世界经济以坚定的信心,整本书透露出来的积极气场,会感染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

看完这本书也有几点小疑虑:

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其传统文化体系的精髓,才是我国有别与他国持续不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儒家文化早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而这些,可能恰恰是奈斯比特在中国看不到的,奈斯比特不懂中文,但他用理工科的“研究室”方式制造产品。远在西方民主问世之前,中国人就知道无为而治、道德之治、圣人之治的精妙,也知道大唐盛世、康乾盛世的时候,虽然没有民主制度,国人同样可以享有“减少贫困和保障社会和经济权力”的目标。当然这是我们用自己的思维看问题。

二、忽视改革前30年的探索和分析不是一个严谨学者应具备的态度,作者对新中国建立后取得的成就,以及第一代领导人的经济建设贡献只字未提,在1949-1976年的中国历史上作者用了纯西方观点。

三、《中国大趋势》中几乎没有涉及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八大问题”的解决办法。即使偶尔提到,也只是把它们作为“上、下”结合这套支柱理论的重要论据。显然他也意识到这些困难不会长久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既然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信息一旦沟通,问题大概就能迎刃而解。然而经济学家都坚持,解决问题势必付出代价,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付出沉重代价。实际上这些矛盾很尖锐,涉及面很大。但愿作者能对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做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些难题。

篇3:读《财务转型大趋势》有感

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成为了一个整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逐渐的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生产经营,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因此,公司越来越在生产经营中关注管理,而作为财务管理中的管理会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企业逐渐意识到管理会计对于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公司持续发展的要求

管理会计是在原始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真实的展现公司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而且还能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估计,为企业长远的战略规划指明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要想取得一个长久的发展,必须不断的优化组织结构,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管理会计作为公司内部管理以及配置资源的有效的工具,是企业实施转型的必要手段。财务会计在具体操作中必须要符合条条框框的规则,只是单纯的对外展示公司的运营状况,一方面,限制了对于数据的灵活处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企业从财务信息中获取战略发展的方向;而管理会计克服了财务会计相关的缺陷,不再受规则的制约,可以真实有效的展现细节上的资金使用,为公司的战略计划提供指导,主动的处理信息,进而保障了企业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实现持续的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

如今,会计工作一般都要以计算机作为工具,不仅能够很快的处理数据信息,而且还分门别类的核算和储存会计信息,这就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财务会计岗位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财务会计只需要按照标准的格式要求做好钱、账、税等相关工作,保障数据的准确无误,而现在的信息时代,则需要更加的关注管理会计对于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大数据的发展,要求会计的岗位人员要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更高效的思维模式,要能够完全的掌握每个部门的财务使用状况,与此同时,还要具备管理思维以及资金整体运用的能力,因此,仅仅依靠财务会计不能有效的提升财务岗位人员的技能,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必须要向管理会计转型。

二、财务会计如何更好的向管理会计转型

(一)转变公司的财务管理理念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经无法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此同时,企业中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务管理的优化转型。很多企业只是关注财务会计,重视财务报告而轻视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进而很难对企业的战略进行规划;管理会计可以为公司的经营和决策提供良好的建议,因此,要想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必须更新管理者的会计管理意识,使管理者在理念上能够充分的理解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增强会计工作者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强化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战略意识”以及“效益意识”,改变原来会计只是进行资金核算的观念,树立起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的意识,从思想上与国际的财务管理接轨,鼓励会计工作人员以公司的会计信息为基础,重视对财务报告的解读和分析,进而对公司的资金进行整体的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对企业发展进行控制,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二)提升专业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是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重要保证,首先,企业必须要重视会计工作者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关培训,丰富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优化其知识能力框架,增强财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其次,鼓励企业的会计人员要熟知公司运营状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激发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充分的认识到会计与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作用,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强化管理会计领域的人才构成;不仅如此,还要对财务工作者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完善监督机制,最后,提升会计人员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补充相应的互联网知识,引进ERP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不仅要求会计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而且还要求他们拥有过硬的管理能力,最终才能使得财务管理能够指导企业的长远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不是独立运行的,二者也可以互相的配合,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管理会计日益占据着更大的优势,它可以促进中国企业的会计和国际接轨,因此,在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要更加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其灵活性,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二者的有效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建立健全了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这一融合过程能最终实现,传统的财务会计在以往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建立起了规则制度,而管理会计由于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模式,因此需要公司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来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在这个体系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要侧重于管理会计相关制度的建立,使会计从业者能够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权责在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透彻的分析,在原有的会计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内部的控制、部门的组成以及财务数据信息的分析等,最终形成对外能够运用数据信息展示运营状况、对内能够利用会计数据进行有效决策的财务管理体系。

(四)提升企业内部监控水平

企业的内部监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必须要有财务的有效监控。提升企业内部的监控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应充分的利用企业内部审计的监控作用,管理会计具有不受会计固定规则制约,比较灵活的特点,但是,要想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也需要一定的约束和控制,审计就能够实现对管理会计的监控,它可以保障部门的有效运转,使得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其次,企业还是要积极的接受外部的监督,比如政府部门,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准确透明,让人信服;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有效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科学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持续的运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企业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构建,它既保留了传统财务会计的特征,又打破了会计固定模式的束缚,能够正确而全面的指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本文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艳.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3.

篇4:中国经济转型大趋势

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变革大趋势

1.“十三五”期间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变革大趋势

(1)未来5年,服务业将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约2个百分点。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估计将由2015年的50.5%提升到2020年的58%-60%。

(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会由2014年的62%提高到2020年的75%。

(4)以健康服务业为重点的某些生活性服务业,估计年均增长15%。

(5)到2020年,以研发、金融、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估计会由目前的15%提高到30%,占服务业的比重将可能会从现在的40%提高到60%。

2.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变革面临迫切的现实需求

(1)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变革趋势。一般来说,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占比应当在65%,而2015年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50.5%。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70%。与德国相比,中国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5-10年,以服务业主导的产业转型变革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一个客观趋势。

(2)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现实需求。目前,中国城镇居民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型消费支出约占其日常消费总支出的40%。估计未来5年,每年至少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服务型消费将成为约8亿城镇居民消费的大头。届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5%左右。

(3)中国产业结构变革与全球科技革命相融合的大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是制造业服务化。未来5-10年,中国将成为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这也将带动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改革是制造业创新、整个产业变革创新的内在迫切要求。

3.积极主动地推进服务业主导的转型变革

(1)服务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中国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且增速在绝大多数年份都超过工业。2016年上半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

(2)以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投资转型。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下,近14亿人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物质型消费需求。由此,应重点加大对养老、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投资和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

(3)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预计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将由2015年的34.2万亿元增长到50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8%-60%左右。由此,中国将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大趋势

1.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的现实需求

(1)服务业市场开放滞后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出短板”。目前,中国服务业市场状况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低一高”。“三低”:一是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目前,对比工业领域近90%的市场开放程度,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在50%左右;二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三是服务型经济质量低。“一高”主要是指服务价格高。以电信为例,2014年中国的宽带平均上网速度排在全球第75位,但平均接人费用却是发达国家的3-5倍。

(2)服务业市场开放潜力巨大。以健康服务业为例,健康产业已开始成为社会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并开始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药企进人大健康产业,其中30多家为上市公司。预计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

(3)经济转型升级与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形成历史交汇。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6%,而货物贸易仅增长0.8%,服务贸易已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双边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焦点。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服务贸易与服务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引入外资为例,过去几年,中国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2015年,中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达到61.1%,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的近2倍。因此,中国新阶段的开放战略是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即从以工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一次开放”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转型。这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扩大开放的重大选择。

2.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重点任务

(1)适应新趋势,打破各类不合理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目前,服务供给在某些方面不能适应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其根源在于服务业存在以垄断为特征的体制安排。若能打破各类垄断,预计到2020年,社会资本投资占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将可能从2015年的52.7%提高到60%以上。

(2)以服务业为重点有序实现对外开放。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G20峰会上提出的“以服务业为重点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这是中国下一步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

(3)加快服务业市场的双向开放。只有加快服务业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才能适应全社会的各类服务型需求。以健康养老需求为例,目前,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供给不到2000亿元人民币,这远不能满足养老健康需求。适应趋势,打破健康教育、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垄断,将有效促进健康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3.适应需求,加快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解放思想,适应全社会服务型消费需求。以教育为例,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满足全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再以医疗需求为例,要适应人们的需求,未来健康产业应从医疗分离出来,这也是一个客观要求。

(2)创新体制和政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应采取统一的政策。以公立、民营医院为例,从现实情况看,公立医院并不等同于公益医院,民营医院也不等同于非公益医院;公立医院不一定就能提供好的公益服务,而民营医院也不一定不能提供公益服务。在行业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对服务业领域不同资本的投资,应当做到政策方面的“一视同仁”。

(3)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类产品的购买。尽管中国2003年就开启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进程,但由于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滞后,在传统事业单位体制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相当缓慢。到2020年,争取将服务类采购占政府采购的比重从2014年的11.2%提高到30%左右。

(4)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目前,中国消费品市场、服务型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严重滞后,需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应尽快出台服务业各行业的相关监管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服务业发展;二是加快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相关监管体制,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权责边界;三是推进审批权和监管权的分离,保证监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四是充分发挥服务行业组织的独特作用,支持建立各类行业协会,并由行业协会承接政府下放的行业管理职能。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大趋势

1.适应新趋势,服务贸易或成为开放转型的重点

(1)服务贸易开始成为扩大开放、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焦点。当前,各种类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大多都涉及服务贸易领域。在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背景下,服务贸易开放已经成为双边、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焦点,成为自贸谈判重点。

(2)服务贸易是一个突出短板。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0.6%,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2.3%。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

(3)服务贸易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实现由以工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一次开放”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转型。这既是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又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2.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开放转型的重大任务

(1)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扩大自由贸易网络。“一带一路”大战略,应扮演好三大角色:一是以基础设施为依托;二是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三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网络为目标。因此,应当以“一带一路”为载体,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沿线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构建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形式,比如,建立旅游经济圈、能源合作圈等。

(2)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打造国内自贸区升级版。目前,上海等四个自贸区在扩大开放中起了重要作用,有效带动了服务贸易,但其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比如,自贸区的122项负面清单,其中有80余项是限制服务贸易的。因此,应扩大国内自贸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先行先试范围,真正起到扩大开放的先行者作用。

(3)以尽快建立中欧自贸区为重点,推进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中欧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英国脱欧给欧盟经济一体化带来严重挑战。欧盟的经济增长需要中国的大市场,且迫切性在日益增强。如果能够建立中欧自贸区,形成中欧一体化的服务业大市场,估计当年中欧服务贸易总额将达到2000-2200亿欧元,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将由13.2%提高到20%左右,中国将成为欧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篇5:读《转型张掖》有感

——读《转型张掖》有感

张小君

2012年11月18日

2012年11月16日,我仔细阅读了由张掖市市委书记陈克恭同志编著的《转型张掖》一书,读完颇有感慨,浮想联翩。

本书对张掖市的发展往哪个方向走,如何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与剖析。张掖要走生态经济之路,要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答案是基于张掖市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实际现状得出的,是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阳光大道,实践出真知啊。

在探索张掖走“生态经济之路”的过程中,作者拥有自己的探索思路,那就是先找“一”,再守“一”,最后归“一”。先找“一”:张掖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位于沙漠戈壁之中,坐落在湿地上的绿洲城市。“一山一水一古城”是张掖资源禀赋的本质属性。“生态”是张掖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再守“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呈现“多姿多彩多优势”。最后归“一”:宜居宜游金张掖。这与张掖市发展理念“兴于生态,立于经济,成于家园”相得益彰。这一探索城市发展道路的思想可以为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定位与发展提供了参考,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任何区域都可以按照这一思路去定位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

张掖发展之路也正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努力要走的人生之路。书中讲到,守“一”的过程非常艰难,原因是人们经不住诱惑,特别是经不起世俗的喧嚣,爱凑热闹,看别人成功了就想跟着干,这就是“羊群效应”或说“从众效应”。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如果经不起诱惑,不想取舍,什么都想干,就会偏离发展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对于张掖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关键在于要知道不干什么,而不完全在于知道要干什么,做出不干的抉择比干更难也更重要。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仔细想想,人生又何尝不应该这样呢?

在我们身处的时代中,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每天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们的交往、沟通会异常的活跃,新鲜的事物不断涌现,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多,其实就是有了更多的“欲”。过去常说“鱼和熊掌我所欲”,其实

现在人们的欲望又何止“鱼和熊掌”呢?在追求人生目标的时候怎样才能不迷失自我呢?那就要找自己的“一”,守自己的“一”,归自己的“一”。

要找“一”,就要了解自己,认清自己,认清这个社会,把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知道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角色,做与自己角色相符的事情。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所谓的“一”是什么呢?我经常扪心自问。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生学习,个人认为研究生应该做到:在确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基础上,与导师沟通,制定阅读文献和书单,在研究中学习,静心读书,尽量广泛地涉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体验并最终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研究过程、步骤和方法;学会进行口头、书面和网络表达,特别是学会写论文,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学会与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交往,有健全的人格,建立起比较好的人脉。不仅能悦纳自己,而且能让别人欣赏自己,学会推销自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

要守“一”,一方面要扎扎实实的做事情,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拼搏,要持之以恒,要心无旁骛。另一方面要排除外界的干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时刻把握自己,不能被眼前的虚幻迷惑了眼睛,否则就容易迷失自己,容易在觥筹交错和灯红酒绿中忘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而投入到一味的享受中。那么应该如何把握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呢?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完全做到这些其实很难。比如我们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会有很多不想看的东西;打开电脑,又有很多的邮件、弹出的网页都是我们所不想看的东西。生活节奏在加快,人的心态也容易变得浮躁,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事情。应对这些其实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即使由于特殊原因而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一些什么,比如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一些人和事情,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了解了别人的隐私和缺陷等,我们能够做的是不去对任何人讲这些,不去做任何不该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能做到的。人要成功,要有决心,要有十年铸一剑的精神;要能容忍,要有江海纳百川的气魄。

要归“一”,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正如作者在书中讲到的,归“一”,正如做菜一样,做一道菜,有酸、咸、甜、辣等味道,需要盐、醋、葱、姜、酱等各种主料和辅料,但一道菜不可能是五味俱全,只有归于一味,方能成为一道美

味佳肴。作为马上步入社会的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上一篇:一定要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吗下一篇:政协座谈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