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2024-07-30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精选8篇)

篇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当我们刚刚步入大学,脸上充满的是期待与渴望,此刻起开始幻想自己的大学生活,那里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得到很多,我们都知道,这里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在这里可以认识很多人,结识很多好朋友,或许就有让我们受益终身的朋友。

朋友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看一个人的品行,有时只要看看他身边的朋友就足够了。当然还有一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时一个人在主观没有把握好的时候,也会受到朋友的影响。

在《论语》里,孔子阐述的好的朋友有三种,即“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的是要交正直的朋友,“友谅”指的是要交诚实的朋友,“友多闻”指的是要交见闻广博的朋友。

相反,在《论语》里还阐述了三种不可交的朋友,即坏朋友,或者叫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是指专门喜欢献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友善柔”是指“两面三刀”的人;“友便佞”是指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也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呢?依据孔子的理论,要做到“仁”和“知”两个字。“仁”可以解释为意愿,“知”可以解释为能力。有了这两者,就可以让自己得尝所愿了。

交到了好的朋友,人生可能会得到莫大的益处。孔子说,人生有三道坎:“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人生到了这三个阶段,如果都有一个益友能在相应的方面提醒自己,那么人生的这三道坎也就不难跨过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面对诸多的“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于丹教授认为,这种心态便是面对遗憾的心态。首先,要认可遗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然后,补足遗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个遗憾不足。是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总是用悲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非要用放大镜把遗憾放大,然后自己沉浸在这种痛苦当中而不能自拔,孰不知当你低头哭泣时,错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我觉得,人生遭遇挫折、遗憾是难免的,如果我们能正确面对,把这种遗憾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那么当机遇来临时,才能牢牢抓住,也就是于丹教授所说的机会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人都必须和别人打交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曾有人说过,所有的心理适应不良都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经历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我们走到了大学。很多人都想时光倒流,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年代,单纯的友谊,单纯的自我。可是时间是会改变一切的,在时间的衬托下稚嫩的脸庞开始出现了饱经沧桑的影子,单纯的心灵也因所在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刚步入大门的我们都被冠以“大学最重要的就是人脉”的意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然而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我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其实大家渴望友谊和交往,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但有一些还是不愿意想周围同学说,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使大学生的人际适应力下降。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意义。

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要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真心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同他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我们了解这样的原则,我们就会更清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怎样会更好。

大学生不仅要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知,还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的魅力。通常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会喜欢和有良好个人想象的人交往。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只是这些还不够,大学生还必须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真诚的交往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信任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我们一定要真心诚意,而不是口是心非;克制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使许多事情可以避免,也能以大局为重;自信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印象,自信总是给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的感觉,让人对你也产生好感,便于人际交往;热情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待人热情往往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有关各个方面的良好品质。

前面所提到的要交好的朋友,自身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优秀,但是我还想说,一个人想要交到好的朋友,只有具备足够的魅力才会让对方觉得你值得交,这不一定是要你多么多么的优秀,我想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好朋友的前两种:友直、友谅。当具备了前两种,才能让那些有才的、优秀的人去和你结交。

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怎么样,都要保持一颗正直诚实的心,打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坦诚对待他人,用真诚的表现来映射周围的人,同时让别人的优秀来改变自己!把握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篇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化学工程

2014210407 董万如

烈士纪念日活动的看法和观点

篇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一、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象透析

中国民营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 以家庭作坊式、粗放式、家族式经营模式起家, 在中国发展只有三十年的历程, 正因为它发展的时间比较短, 经验少, 同时又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 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相比, 无论是在管理上、规模上, 还是企业文化上, 都有相当的距离。在资本主义国家, 无论是传承下来的“百年老店”, 还是初具规模的新生企业, 它们都是在一种十分系统的、成熟的整体企业管理文化氛围中经营运作的, 而我们缺乏的就是这种成熟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这是历史给我们民营企业造成的先天不足, 要想弥补这种不足, 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不懈努力。

近一时期来, 有部分民营企业老板已经意识到了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开始外聘职业经理, 进行了企业内部的改革。在改革浪潮中,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改革, 在经历改革阵痛之后生存下来, 但由于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 这些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管理上, 说是重视人才, 可是人才“公寓”见不到人才;说是科学化管理, 可是在管理上见不到科学, 只是停留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上, 科学的、实质性的内容太少, 大部分是虚设。而另有一些民营企业, 他们不思改革, 仍在旧磨坊打转转, 如一潭死水, 毫无生机, 缺乏活力。这些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否则, 这些民营企业将会面临无法生存局面。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淡泊, 没有创新的经营理念, 传统管理意识严重,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企业文化。

目前, 中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真实现状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一部分企业老板已认识到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高薪聘请职业经理, 想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但是, 职业经理的处境却令人担忧。环境影响人, 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 职业经理的作用就不可能正常发挥。而这时他正处在血缘相连、环环相扣的家族网中, 被排挤, 甚至受敌视, 才能得不到发挥, 使企业只能靠家人、朋友出谋划策去发展, 那就造成这样的情况:第一, 企业高层或中层领导岗位多数是由老板亲属把持着, 而这部分人又大都是老板绝对信任的门外汉, 缺乏科学管理思想, 这注定使企业发展难以走上正轨;第二, 这些人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 不懂管理和技术, 他们虽然对企业贡献不大, 但因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而相互争权夺利, 为了牟取利益, 置企业利益于不顾, 造成外聘人员受排挤, 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第三, 家族人员带着天然的特殊性, 滋生天然的优越感, 工作中我行我素, 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形同虚设。在工作发生失误时, 又往往因裙带关系而逃避责任。我们知道, 企业制度是用来约束管理者和员工行为的, 没有制度的约束就没有秩序, 没有秩序就没有责任, 没有责任就没有力量, 没有力量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第四, 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占据了各个要职, 在其他员工的眼中, 这些人干与不干、干好干坏都是一样有特权, 而自己干的再好也没有晋职的希望, 这严重地挫伤了外聘管理者和员工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抑制了他们的工作才能, 使他们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只好另谋出路, 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样, 就造成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的发展。第五, 有的民营企业表面上已经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但内部仍有股暗流, 在阻止着改革浪潮的推进, 出现两种文化不相融的局面, 一种是小农意识和小市民意识的传统文化, 另一种是改革大潮中的职业经理现代管理思想带来的新文化, 两种文化的冲突、排斥和矛盾, 使企业文化在纠缠中糊涂。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如果灵魂出现问题, 那企业就成了毫无生机的行尸走肉。

老板君主化思想使企业发展僵化。中国有些民营企业老板虽然生活在现代科学管理的时代, 但在企业运行中却表现为喜欢建立管理者的权威, 封建君主意识浓厚, 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权威。 (1) 在管理方面, 企业老板有非常浓厚的主观色彩, 所有决策都可以随老板个人的灵感、意愿、好恶而变。即使制定了这样那样的制度, 自己也不愿意去认真执行, 这给企业的中层的管理制造了不少的困难, 使他们无法把握规章制度的执行尺度, 其结果是企业内部“权威第一, 规章制度第二”, 使企业管理陷入僵化。目前, 中国濒临破产的一些民营企业, 很多是高科技企业, 产品也是前沿高科技产品, 老板又是一个懂技术的专业老板, 为什么没几年就破产了呢?其主要原因是老板只站在企业的外部形象、产品、工艺、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 而忽视了企业的运作程序、企业文化、管理规则、员工素质等方面, 导致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最后使一个好端端的高科技企业走向了衰退, 乃至破产。因此, 民企老板要有战略的眼光, 应从企业的全局上考虑问题, 不能一意孤行行事, 否则可能发生全盘皆输。 (2) 在用人方面, 喜欢任人唯亲, 对外来人员不信任。有的民营企业老板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也能发现不少的问题, 也会出台一些管理措施, 甚至制定出比较先进的制度, 但为什么改变不了家族管理的老模式呢?为什么年初老板总是有一套新的管理方法、新的规定出台, 可是走着走着又回到老路上去了呢?这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员依旧是原班人马, 他们陈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及传统文化早已根深蒂固, 再先进的东西在这部分人心中也只不过“如此而已”, 这就叫年年穿新鞋, 天天走老路。我们知道, 企业的成长发展, 不可能只凭老板一个家族单方面的努力, 而是依靠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员工的共同努力, 甚至可以说是外聘人员的光和热给家族企业带来了效益和希望。不重视人才的管理, 就是没有效益的管理。市场经济中, 人才流动性很大, 针对人才的竞争也很激烈, 要想使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留住人才, 重视人才, 合理地使用人才已成为必然。因此, 民企老板要降低身份, 摆正位置,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只有爱惜人才, 重用人才, 才能推动企业发展。

以上这些使民营企业难以迅猛发展, 一直争扎在家族的关系网中, 这是民营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造成的后果。所以, 民企改革要从企业的源头进行治理, 彻底走出传统文化的束缚, 从人抓起, 以人改制, 促进企业蒸蒸日上。

二、对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要彻底摆脱家族式管理模式, 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下企业制度管理的要求, 形成合理的权利运作体系, 就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 走企业职业经理的管理发展之路, 顺应经济发展的大潮。

1. 当企业得到一定发展, 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后, 就应

进行全面改组, 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 坚持创新, 保持锐气, 突出主业, 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行科学管理, 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企业信誉, 追求持续发展, 从而提升企业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而由于陷入观念的误区, 中国民营企业最缺乏的恰恰就是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以企业中的“人”为依托, 有什么样的“人”, 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改变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改变“人”。家族式民营企业的先天不足非常明显, 是一种传统的血统管理, 需要全面更新。民企的血液就是企业文化, 换了人就换了血, 换了血就是换了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这个问题如果出现问题, 改制就难以进行。我认为要改制, 必须要换血。要加大力度, 一举成功。科学的管理机制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建立职业经理制是民营企业实现优化法人内部管理结构的需要和必然。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分权制, 董事会和经理需要有明确的职责界限, 因为建立亲属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管理体制不利于企业制衡, 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创业者权力垄断, 民主决策机制缺乏;二是不能形成合理的权利构成体制, 容易发生管理梗阻。同时, 两种文化的冲突对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悲剧效果。改革派与传统派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人, 在我们的民营企业改革和发展中, 他们之间有着先天性对立冲突, 这会极大地障碍企业的发展。

2. 建立职业经理制是管理专业化的需要。职业经理是一

个既有专业管理理论底蕴, 又有很好的现代思维的职业, 家族制创业阶段的管理人员很少能达到这一境界, 而管理又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不进行科学管理和创新, 企业的发展就难以保障。所以, 中国民营企业经理的革新是现代企业的时代需求。

3. 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核心就是建立起具有唯一性和权威

性规则, 使企业一切按规则办事, 使中国民营企业从“人管企业”向“制度管企业“的过渡。民营企业创业之初, 以亲属纽带进行运作, 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对职业经理要求并不迫切, 甚至在感情上有排斥情绪。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如果不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来管理, 不仅会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 还会影响民营企业的稳定和亲属关系的和谐。从亲属管理链 (家族式管理) 向职业经理制转变是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 因为每个家庭成员对自己前期创立起来的企业都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感情, 同时还有经济利益掺在其中, 如果处理不好, 极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甚至企业动荡, 不利于民营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4. 家族式民营企业经理职业化的前提是民营企业体制的

股份化, 只有按股份化建立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才能实现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体制。民营企业的股份化可以合理分割家庭成员对企业资产的合理占有, 使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得到补偿。民营企业股份化以后创业家庭成员成为企业的股东或董事, 民营企业的产权没有发展变化, 不会影响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通过聘请职业经理管理企业, 可以排除人际关系的干扰, 使企业顺利进入制度管理阶段, 从而实现管理创新。当然, 现阶段民营企业还不能摆脱环境、传统、人文等中国文化的影响, 有些民营企业适不适应职业经理管理模式, 职业经理能不能在民营企业中发挥才干, 还需要从实际出发。但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角度看, 职业经理制是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的新时期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中国民营企业已走过了一段路程,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 已唤醒了一部分民营企业老板的改革意识, 有的已经打破了家族管理的模式, 并且运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走上了经济大舞台, 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应战能力。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 中国的民营企业又面临着新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

1. 中国民营企业要有适应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和政策环境

的变化的能力, 了解掌握国际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 灵活运用东西方两种思想的融会和两个市场运作规则的嫁接结果, 尽快摆脱传统管理模式, 使中国民营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运行轨道运行。这将成为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足于本土市场的最大竞争优势。同时要树立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发展思路, 深化体制革新与机制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 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 扩充民企的资本实力,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将人力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推进管理制度的科学化。

2. 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发展到一定时期时, 企业就要有

新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就是人的智慧的竞争, 软件的竞争, 具体的说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使企业成为高品位、高层次、具有一定深度的文化内涵的企业, 这是新时期优秀企业家新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人的价值观问题, 通过这种管理理念, 把企业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 有能力同国际同行进行竞争。海尔集团在中国企业文化领域中当了领头燕, 它把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出海尔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它既具有美国色彩的个性创造力又具有日本特点的团队意识, 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 推动了海尔企业的飞速发展。但企业在改革时期一定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 一是传统观念形成的不适合当前发展的小农意识文化, 一个是改革派的新文化理念, 它们是两种不相融的文化, 这对改革起着一定的障碍。所以, 要做好两种文化的沟通、协调与融合, 异化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转变, 使企业真正的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现代科学文化体系, 使全体员工真正具有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使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灵魂。民营企业这一时期要审时度势, 更新观念, 全面发展自己,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3. 中国部分民企已融进了世界贸易的海洋中, 真正的走

向了市场经济, 这使中国民企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 谁不顺应潮流谁就会被这潮流所冲垮。这股潮流的形成, 一定会带动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也会使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 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大炼内功, 民营企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和去掉管理上的不足, 掌握科学管理和驾驭经济全局的本领, 在管理中能够考虑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 善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善于把国际市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趋利避害, 争取主动, 使中国民营企业跨入世界经济的竞争行列。

一个民营企业, 要想不断发展, 并且立于不败之地, 并非容易之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想再前进一步比初创时期前进十步都难。而企业竞争的结果是不进则退, 退则亡。一些民营企业的失败, 昭示的就是这竞争的道理。经历过艰苦创业期而顺利步入成长期的企业, 极容易产生的满足和松懈将随危机一起走来。其中虽有良好的要素配置、市场份额、企业信誉, 然而如果规模不大, 品牌不响, 实力不强, 要驾驭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 尚须有一个质的飞跃。在“十二五”期间, 民企老板们应重整戎装, 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超人的智慧, 迎战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挑战, 走向企业家行列, 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企业巨人。

摘要:目前, 在民营企业管理中, 民企老板已经意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些民营企业已经享受到了科学管理的好处, 逐渐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但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 有些老板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思路呆板, 思想僵化, 于无形中涌动一股暗流, 阻碍着本企业改革浪潮的向前推进。老板的思想是企业的心脏, 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 就必须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创新和管理。客观面对现实, 抛弃不科学的管理思想, 走科学管理发展之路, 势在必行。

篇4: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通常以1927年为界,将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促使鲁迅思想转变的是1925-1927年他所遭受的不幸:政府通缉,文人倾轧,在北京的处境也直转急下,不得已离京南下。但是在南方也是屡遭不顺:学生的背叛和同事的排挤促使鲁迅对自己以往的行为和与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在和许广平的信中,他曾多次抒写痛苦的心境。

但是尽管这一思想在《两地书》中表达的十分明确,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两地书》的研究,多集中在鲁迅的社会思想等外在视角上。对于鲁迅内在心态和思想的变化,关注得很少。本文从他与学生和“现代评论派”文人的两种关系中,探究他对于个体和群体关系的认识。

一、英雄和庸众

1925年,鲁迅因为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中公开表明支持学生,遭到章士钊、陈西滢等人的攻击,在北京的处境急剧恶化。次年受时任厦门大学国学系主任的林语堂的邀请,鲁迅离开北京,南下厦门。在这期间同许广平的信中,曾多次提到自己“绥惠略夫”般悲凉的处境。

“我在静夜中,回忆先前的经历,觉得现在的社会,大抵是可利用时则竭力利用,可打击时则竭力打击,只要对他有利。我在北京这么忙,来客不绝,但一受段祺瑞、章士钊们的压迫,有些人就立刻来索还原稿,不要我选定作序了。其甚者还要乘机下石,连我请他吃过饭也是罪状了,这是我在运动他;请他喝过好茶也是罪状了,这是我奢侈的证据。”

鲁迅在北京时创办《莽原》等刊物,提携、帮助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青年。但是时过境迁,如今为暂时躲避迫害而移居南方荒岛,很多青年即刻割席,不但极力撇清自己和鲁迅的关系,还落井下石,以交往期间鲁迅的种种表现作为逆反的证据,向当局示好,甚至还公开批判鲁迅。

这些青年中,尤以高长虹为首。高长虹早前以创办的月刊《狂飙》得到鲁迅的赏识,与鲁迅、韦素园等人合办《莽原》,并作为主力发表了大量作品。然而因为自己以为鲁迅横刀夺爱而心生怨恨,在北京时畏于鲁迅的威严不敢提及,在他离开后才骂的鲁迅一个莫名其妙。“于是遂带其纸糊的‘思想界的权威者’之假冠,而入身心交病之状态矣。”尽管如此,高长虹在八月份《新女性》的广告中还说自己“与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合办《莽原》”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如此卑鄙低贱的做法,连对青年一直忍让的鲁迅都难以忍受:“一面自己加我‘假冠’以欺人,一面又因别人所加之‘假冠’而骂我,真是轻薄卑劣,不成人样”。

鲁迅曾称自己是“好事之徒”,多少有点自嘲的意味。他关怀、帮助文学青年,本是责任范围外的事情,于他本身并无一点益处,甚至还要担受风险。但是自己一旦落魄或稍稍触动他们的利益,青年们就纷纷倒戈,露出狰狞的、鄙陋的面目,完全忘却往日的恩情。此刻看来,他先前种种的牺牲和退让,竟然都成了软弱的象征。自己的苦心操劳别人不知也就算了,连学生都不领情。你说他们忘恩负义,恐怕学生们都会辩解,因为他们丝毫不觉得鲁迅的痛苦是因他们造成。这是何等悲哀!

鲁迅的悲愤是典型的英雄的悲愤。这悲愤的根源在于“英雄”自觉地给予和群众不自觉地接受之间的矛盾。“英雄”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一己之私。但是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同时,受帮助的群众并未表达任何的感激。他们认为自己的所得在“英雄”的责任范围之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当“英雄”无法再满足群众的欲望或者显示出某种弱势时,群众们便改变了示好(并非来于感恩,而是欲望得到满足后的愉悦)的态度,转而“以众虐独”,对英雄采取蔑视和攻击——这也就是鲁迅的“散昨”论。

让鲁迅形成这种理论的导火索,是北京大学在反对讲义收费的学潮中开除了一名学生冯省三,而学生胜利后并没有一人为冯祝福。“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就是,三贝子花园里面,有谋刺良弼和袁世凯而死的四烈士坟,其中三块墓碑,何以直到民国十一年还没有人去刻一个字。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昨’这一件事了。”英雄担当了生前事,却未赢得身后一丝一毫的感激。就像《药》中的夏瑜——革命者的下场就是被群众围观砍头,他的血也成了治疗痨病的良方。对于他的死,群众没有任何的同情,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并没有发觉夏瑜的奋斗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所做的,只是在茶余饭后笑谈几句而已。而这帮学生,又何尝不像华老栓和他店中的那群茶客?

“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愿,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现在呢,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瘦弱了。”

认识到自己非救赎者而是工具,是鲁迅及其所代表的“英雄”所要面对的最沉重的现实。鲁迅曾多次表示再也不管闲事,“关门大吉,自己看书,吸烟,睡觉。”但是鲁迅终究是为人的,他自己也在信中说“能帮也还是帮,不过最好是量力,不要拼命就是了。”可见他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怀疑之后,他一直坚持的“自我”观念开始转变,不再是绥惠略夫的“个人无治主义”,而是更加直面现实、珍视生命。他反抗之前无谓的牺牲和“幼者本位”,在后来的一封信中终于决计不再一味迎合群众,大声疾呼:“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对于“英雄”和庸众的对立关系的认识,是鲁迅告别舍弃自我、全然听受他人安排的生活方式的开始。抛弃了对自己生活和地位的种种顾虑,使得鲁迅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为民族而战斗的道路。

二、过客和联盟

鲁迅南下厦门的原因之一,是与陈西滢等人的论战。陈西滢对鲁迅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颇有微词,由此展开了与鲁迅长达一年的论战。其间徐志摩曾出面要求双方“带住”。而鲁迅仍不肯罢休,写下《我还不能“带住”》,指责对方串戏。论战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虽然南下厦门,但他依然为“现代评论派”所扰。曾公开表示佩服胡适、陈西滢的顾颉刚,不仅自己在厦大落脚,还推荐其他同道中人;被荐者来了之后,又推荐其他熟人,“日日夜夜布置安插私人”,大有安营扎寨之势。他们对鲁迅自然也是严密盯防。

“我看这是确的,这学校,就如一部《三国志演义》,你抢我剑,好看煞人。北京的学界在都市中挤轧,这里是小岛上挤轧,地点虽异,挤轧则同。”

不论怎样的出走,到最后结局都是一样。鲁迅对此应当是十分了解的。从绍兴到南京,从南京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厦门,不管在哪,鲁迅都难以找到归属感。他一直是游离在主流之外的孤独者。究其原因,是因为鲁迅对于世情和自我都有着太过清醒和透彻的把握。他对于集结起任何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或信仰都存在着深深的怀疑和批判。以“现代评论派”为例,他们坚持的自由和民主,在鲁迅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他们“言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同西方之术弗行”。自己已经不自觉地奴役于外人,丧失了“自由地思想”的能力,还口口声声提倡自由。对于他们所持的“好政府主义”、民主主义的政见,鲁迅更认为不过是拿在西方听来的新鲜话语欺骗众多懵懂的国民,以建立自己的权威的工具。“稍稍耳新学之语”便“横取而施之中国”,对于西学能否适合中国本身的文化土壤,他们丝毫没有思虑和实践。而面对在现代社会下苦苦挣扎的同胞,他们没有丝毫同情和忏悔,而是大加嘲笑、肆意践踏。

任何一个群体的形成,需要的都是这种存在弱点而不自知的个体——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以说是具备无赖特性的个体。而鲁迅显然不是。他固然也存在弱点,但是他能够深刻、冷峻地批判自己、否定自己。他洞悉一切,包括自己。在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事物——包括自己的弱点后,“相信”就变得困难了。他在《野草》中就曾经说过:“呜呼呜呼,我不乐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犀利的眼光和悖论式的思维方式使得他无法苟同任何一种价值观,因而也就没有同伙。他在当时文化界的处境,也就可以理解了。

鲁迅本来打算在厦大执教两年,但是因为无法适应此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只一年半便匆匆辞去,转而去了中山大学。最令他反感的,是“现代派”的学者们浅薄鄙陋的面目。一次孙伏园出行。此间朱山根引荐人到国学院未成,恰巧伏园在普陀寺的佛学院有每月五十元的讲学,就借口伏园假期已满(实际未满)而不来,似是另就别处,便把人安排在了普陀寺。还派人到鲁迅那里探伏园的风声。

“你看‘现代’派下的小卒就这样阴鸷,无孔不入,真是可怕可厌。不过我想这实在难对付,譬如我要和此辈周旋,就必须将别的事情放下,另用一番心机,本业抛荒,所得的成绩就有限了。‘现代’派的学者之无不浅薄,即因为分心于此等下流事情之故也。”

既然称之为联盟,那么身在其中的个体,就必然要丧失一部分自由的权利为集体服务,譬如现代派的学者“分心于此等下流事情”。或许其中有人觉察出这样的事情下流、无用,但基于对集体的责任和周围人盯视的压力不得不做。这就是身在联盟的悲哀——除了“以众虐独”的快感,再无其他好处。甚至被琐事耽误,本业也要抛荒,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无可利用之处,再想利用集体,怕也难了。我认为这也是鲁迅坚持自我的原因之一:放弃自我,“泯于大群”,或许可以暂时地寻求群体的庇护,但是长远看来,却丧失了探索更高价值的动力和可能。这对于认识到自身背负“中间物”的使命的鲁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在《过客》中,过客和老翁有这样一段对话: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吗?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翁——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记不清楚了。

客——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得好,我息不下。

前方的坟墓时常会传来召唤的声音。但是大多数人,都像老翁一样,充耳不闻。或者起初有些前进的动力,但是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作罢了。只有像过客这样少数的灵魂迥异之人,才能追随希望的召唤,摧毁庸伪的世界,去探寻更高的价值。鲁迅无疑是后者。而那些“灭裂自我”、随波逐流的学者们,只会在日复一日的常务中,泯灭了文化使命感,沦落于末人世界的洞穴生活。

正是因为泯于群是如此可怕,所以鲁迅不会屈从于任何的联盟和群体。1927年鲁迅返回北京,有人劝他留在燕京大学任教,他断然拒绝。

“这些天有一个人对我说:燕大是有钱而请不到好教员,你可以来此教书了。我即答以我奔波了几年,已经心粗气浮,不能教书了。我想,这些好地方,还是请他们绅士们去占有罢,咱们还是漂流几时的好。”

他的“过客”生活,虽然也有无奈的因素,但是同样也是鲁迅自己的选择。他的任务是向更高处漫溯,而不是与价值鄙下者同谋。正是因为他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批判,他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斗士精神,用自己无可损伤的脚踵,踏出了一条通向光明和希望的道路。

[1]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郜元宝.鲁迅六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5: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get knowledge by reading a lot of good books. It can not only open our eyes but also make us clever and happy. Our study can be improved if we read more important books. Reading also helps us grow up better.

However, many activities take up much of our reading time, 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 watching TV and surfing the Internet. What a pity! So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everyone should borrow more books and read good books. It will be very helpful to us!

篇6: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Our class ha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we can use mobile phones.

Some students think it is good to use mobile phones because they can take photos with them in our daily life. They can also listen to music to relax themselves in free time. Besides, using mobile phones makes it easy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 and friends.

But some others don t think so. They think students shouldn t use mobile phones. Using mobile phones too much is bad for their eyes and it s a waste of time to chat with friends. Sometimes some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 to play games. It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study.

篇7: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目前,全国的行政服务中心已达1800多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市县。为什么这项由地市一级兴起的自发改革,能够在五六年的时间内遍及全国,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我们认为,这是中心在创办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与高效便民原则,把政府过去想到而没做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从而深受社会关注和百姓拥护的结果;也是中心的诞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结果。所以,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它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共始终。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行政服务中心这一新事物,要想健康的发展,决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我们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学习外地经验,推动工作实践,而且,主动对这一事物进行理论探讨,用理论引导实践。现将我们这方面的探讨结果作如下概述。

一、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这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从时间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在后;从哲学关系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形式,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是内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因,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是果。从实践过程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速了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而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改革。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两个比喻来说明,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纲,那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就是目;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棵大树,那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就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实。假如没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那么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会延缓,或更加曲折;假如没有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那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或可能有始无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从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过程看,行政服务中心可以说是行政许可法的实践基础。譬如行政许可法中关于实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统一办理、一次告知等规定,以及高效便民原则的确定,都是总结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做法而上升为法律条文的。反之,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又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各地当前为提高审批效率,对审批职能进行整合,设立行政许可科或行政服务科的做法,就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而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在下步的改革中,行政许可法将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而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也将会为行政许可法在推进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最好的诠释。

二、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时期划分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自发改革时期。即从1996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2001年国务院下发国发[2001]33号文件为止,大体五年多的时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国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一般性的号召,没有做出统一的安排部署;国务院一些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削减审批事项,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南方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建立政务超市;全国人大法工委开始着手行政许可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二)统一改革时期。即从下发国发[2001]33号文件开始到行政许可法出台准备实施为止,大体三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国务院批转了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中央编办《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1]33号)等文件,并成立了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组织,对全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出统一的部署;全国各地大幅度削减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三)依法改革时期。即从2004年7月1日实施行政许可法开始到完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为止,大约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行政法规;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审批行为,把行政审批工作完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概念问题

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无论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还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无论叫行政审批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还是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其形式和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防腐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路和要求,遵照“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原则,把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规范与引导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由党委、政府共同决定建立的一个从机制上转变干部作风,从审批上优化发展环境,从源头上遏制审批腐败,从做法上同国际接轨,从行为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在一些地方,也有人认为:行政服务中心是一个以透明、便民、规范、高效为特征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务的办公场所。我们认为,这个界定有些过于简单化,未能完全体现行政服务中心的科学内涵。比较而言,我们认为还是前面的概括较为全面一些。

四、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结构与职能问题

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其它职能部门的最大区别,在于组织结构呈二元特征。即行政服务中心内部有两个层次:一是中心管理层,一般由中心的协调处(科)、督查处(科)、综合处(办公室)、投资代办处(科)等直属处(科)室组织,其工作人员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全部转入中心,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管理层不是执法主体,没有具体执法权,在工作中只是代表政府对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和办理的审批业务进行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二是窗口服务层。由窗口单位派驻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窗口工作人员除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外,其行政、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窗口服务层具有执法资格,代表单位行使法律赋予本单位的审批权力。

窗口单位进驻中心后,单位原有的审批职能、审批责任,以及对窗口工作人员的隶属关系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审批的地点、审批的方式和管理的形式,即由分散审批变成了集中审批,由多章审批变成了一章审批,由暗箱审批变成了阳光审批,由串联审批变成了并联审批,由后监督审批变成了前监督审批。正是这些简单的变化,才使中心在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优化发展环境、遏制审批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行政服务中心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赋予其应有的职能,就中心管理层来讲,一般应具有以下职责:(1)落实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2)确定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对这些事项的办理建立操作规程和开展日常监督检查;(3)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登记、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程序和时间进行规范;(4)对涉及2个以上单位的事项,协调建立联办机制并组织搞好联合办理;(5)督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及单位,落实好公共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制度;(6)制定中心管理制度,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没有落实制度的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实施责任追究;(7)对窗口人员实施管理,并对其工作、学习、纪律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考核;(8)受理办事对象或社会各方面对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诉,并协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9)提供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公共服务、投资代理等配套服务;(10)对窗口单位之间存在的职能互相交叉与执行政策不一等问题予以协调;(11)对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和下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12)行使有本级政府授权的其他工作职责。

窗口服务层作为责任主体,应明确以下工作职责:(1)受理、办理由本单位负责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务;(2)答复群众由本单位办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的具体政策规定及办理情况的咨询;(3)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的办理上为办事对象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

五、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基本作用与基本功能问题

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来讲能够发挥6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高效作用。即能够通过减化程序、压缩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服务作用。即能够通过“一站式”平台,提供公共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监督作用,即能够加强事前控制,实现事前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审批腐败;四是协调作用。即能够协调窗口单位分清职能,理顺职责,促进工作配合;五是规范作用。即能够规范审批行为,促进公平办事,推进依法行政;六是转化作用。即能够通过中心建立的新型运作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职能转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从行政服务中心发挥的作用看,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二是提高行政效率,方便服务对象;三是强化事前监督,遏制审批腐败。

六、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效率与服务问题

效率和服务是行政服务中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前提。所以,提高效率和搞好服务,一直是每个中心都在努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从实践看,提高审批速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奏效。就多数地方的做法来看,在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的情况下,还必须从技术层面上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要到位。即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符合“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标准,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单位领导信得过的业务骨干,不仅能够独挡一面,而且对单位的其他业务也比较熟悉。

二是领导授权要到位。即能够使窗口人员既能受理,又能办理。一般情况下,应将审批权分为受理权、审查权、核准权、监督权等几种形式,并将审批事项的受理权、审查权、核准权授予窗口人员和首席代表,把监督权授给主管领导,内部配合科室或窗口首席代表,在审批工作上形成“窗口受理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办后及时归档,移交后方管理;后方及时监督,进行批后纠错”的审批权力运行新机制。

三是职能整合要到位。就是成立许可审批服务科或将分散在单位内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1个科或2——3个科,解决多人管一事,多科管一事,互相掣肘,效率不高的问题。即一个科能干的事不要分给两个科干,一个人能干的事不要分给两个人干,尽量减少参与人员和中间环节,实行专职人员专一审批的办法,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服务前移要到位。就是做审批工作的同志,无论是主管领导,还是具体办事人员,都要缩短服务距离,要全部由单位前移到大厅服务,解决单位科室与中心窗口两分离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办公。

五是基础设施要到位。就是要有足够的办公场地,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及内外办公网络,为实现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远程办理、便民高效提供必要的条件。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仅是各地中心大讲而特讲的一个口号,同时也是各地中心积极进行的一个实践。就平顶山的情况看,我们在优质服务方面,把口号变成实践的做法主要有限时服务、微笑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跟踪服务、联合服务、快递服务、政策服务、廉洁服务、电子服务等10多种形式。这些服务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对各地中心来讲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今后,随着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更多更好的服务形式也将会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七、关于影响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障碍问题

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变和中心结构二元化的情况下,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障碍:

一是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单位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成立中心是权宜之计,是临时性的措施,没有看到中心的成立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从而表现在工作上,有短期行为,应付思想。

二是观念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部门的中层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公共权力当成私有之物,不愿意把手中的权力放到中心去公开运行,接受监督。主要表现是:对审批事项该简化的程序不愿意简化,该去掉的前置条件不愿意去掉,该移交窗口的权力不愿意移交,该给窗口工作人员说明的不愿意说明,该前移到中心服务的不愿意前移,把窗口当成单位的“收发室”和“咨询台”,甚至对窗口审批工作设置障碍。

三是体制上的障碍。当前我们国家实行的分权体制,政府职能分配到各个局委,各局委职能分配到各个科室。这种分权体制下,很多审批事项的办理需要局委之间、科室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但是在审批事项进中心后,一些科室工作人员因利益驱动,互相牵制,缺乏创新,不仅不密切配合窗口工作,甚至处处为窗口工作设置障碍,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开展。这种体制不改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难以推进,行政审批效率将难以提高。

四是法律法规上的障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特别是部门规章的规定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与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不一致。尤其是有些规定已明显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个别部门和单位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是拿这些过时的规定作“护身符”,与中心讨价还价,不愿改进服务工作。

五是来自上级部门的障碍。主要是有些上级部门的权力下放不到位,有权的事情抓住不放,影响审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些上级部门让下级部门代收费用,却不提供收费依据,增加了下级单位开展工作的难度;还有一些上级部门越权滥设行政许可,下级部门执行不对,不执行也不对,左右为难。

八、关于如何办好行政服务中心问题

通过了解各地情况,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在如何办好中心这个问题上,我们归纳了七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领导决定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当前以分权为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以“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为特征的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模式下,一个地方的中心能不能办好,关键在领导,也就是说主要决定于这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主要领导重视,决心大、措施硬,改革的阻力和杂音就会小,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效果就比较明显。反之,中心建设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会垮掉。

第二种观点:“三士”结合论。“三士”即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要想打破旧的体制,使改革取得成功,权力、理论和实践这三者不可缺一。也就是需要能够决策拍板的有权之士,能够提供理论指导的有识之士,能够排除困难、勇于献身改革实践的有为之士,这三者只有认识一致,形成合力,办好行政服务中心这项艰巨的改革才会成功。

第三种观点:虎猫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行政服务中心这个联合国式的机构中,独立行使审批权的窗口单位,好像一群老虎,权力有限的中心,只能是一只猫。虽然猫可以为虎师,但是,老虎并不一定会完全听命于猫的安排,在利益冲突时,老虎甚至想把猫给吃掉。因此,让一只权力有限的猫去协调一群势力很大的老虎,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办中心这件事上,各窗口单位与中心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窗口单位不予配合,中心将会成为一个空壳,办不下去。

第四种观点:功能扩大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东南方的一些中心,过去主要以办理投资审批为主,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审批事项的减少,其审批功能将会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点,也就是在做好审批工作的同时,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大目标,积极完善中心的服务、监督等功能,即把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乃至面向单位的各类行政审批、行政服务、招标投标、中介服务、行政收费等事项纳入中心,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事前监督,遏制腐败发生,促进社会公平。

第五种观点:以人为本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要办好中心,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作用。一是对全体窗口工作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想方设法让这支改革的主力军安心在中心工作,自觉为中心发展献计献策,主动为中心建设出力流汗,贡献聪明才智;二是各窗口单位,在选送工作人员时,要把本单位最优秀,能干事、会干事、品质好、素质高的业务骨干派到中心;三是窗口单位对在中心工作的人员要放心、放手、放权,授权到位,让窗口人员既能受理又能办理;四是各窗口单位不要随意调换窗口工作人员,保持窗口工作人员的长期相对稳定。

第六种观点:科室前移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办事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各单位设在中心的窗口是个收发室,只能受理不能办理,不仅不能提高审批速度,而且会降低办事效率,给服务对象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提高窗口的办事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对各单位内部的审批职能进行重新组合,把审批权力相对集中到一至两个科室,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中心办公,使受理——审查(勘察)——决定——打证等环节全部由中心窗口人员完成,变窗口——单位两处办理为窗口一处办理,其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第七种观点:体制突破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现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形式上的双层结构,很难使中心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保持长久的高效。也就是说中心的稳定性很差。因此,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突破现行的管理体制,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要求,把原来分散在各单位的审批职能剥离出来,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行使,彻底解决“前店后厂”、中心与单位之间“两张皮”、窗口与科室之间“两分离”的问题,让中心由间接的协调机构变成直接的办理机构,独立行使审批权。

九、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阶段发展问题

目前,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开始由自由探索阶段走向理性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权分设”的设想和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以及行政服务中心不断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即初步集权阶段。通过强制方式,把各单位的审批事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变间接监督为直接监督,变各自为政为联合行政。通过办公场所、办公方式的改变,有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让群众少跑一些腿,初步改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的衙门作风。

二是中级阶段,即适度集权阶段。在各窗口单位内部成立行政服务(许可、审批)科,把单位内部的许可、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一个科或两三个科,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以解决后方科室与前方窗口不协调不统一,单位内部互相扯皮,让群众两头跑的问题,通过内部体制的适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三是高级阶段,即高度集权阶段。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中设置行政许可局,把原由各单位行使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上收政府后集中交给行政许可局。通过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彻底解决一个地方政令不通、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的统一、规范、高效运作。

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意义

一、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改善政社关系和干群关系

过去,公众申请行政审批遇到的推诿、扯皮、刁难现象屡有发生,“衙门作风”、“官僚习气”,“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作风公众最反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可较大程度地改进这一问题。公众得到的不仅仅是方便和少跑路,更重要的是塑造了高效、廉政、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改善政府及其部门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实现行政行为的和谐有序。

二、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越位、缺位、错位并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重管理、轻服务,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行政管理带有明显的趋利特征,权与责脱节,权与利挂钩。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从服务机制上,从服务环境上能促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已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试验场、检验台和突破口。

三、有利于建设法制政府,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从源泉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起到良好作用。这种集中审批模式,规范了审批程序,实现了有效监督,使滥用公权和私用公权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审批事项进一步清晰明确,行政许可设定清楚规范,审批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了乱设行政许可事项和随意增减行政许可主体,对建立有限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8:战略观念新发展:嵌入和关系观点

一、嵌入和关系观点

近年来, 战略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产业结构观到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 (RBV) 认为, 比起产业结构, 企业的异质性更能决定企业表现的差异 (Barney, 1991;Rumelt, 1984) 。可以积累资源和能力的企业是稀少的、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和不易被模仿的, 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中可以获得优势地位 (Barney, 1991;Dierickx&Cool, 1989;Bumelt, 1984) 。资源基础观的提出, 为实践中企业的战略设计提供指导:专注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及独有资源。资源基础观的局限在于, 它过于关注企业自身的能力和内部的资源, 忽略了企业与外部其他企业或相关者的关系, 忽略了“关系”也是一种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环境因素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只传统地练“内功”而忽略掉企业经济活动的“嵌入”性, 势必极大降低企业的适应性及生存力。

Granovetter倡导的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嵌入”指出, 经济行动是在社会网的互动过程中做出决定的。换言之, 对经济行动的分析和理解不能脱离了社会情境因素, 这里, 可以指与经济行动者 (企业) 相关的其他行动者或个人及其与之关系。嵌入理论表明企业经济活动 (决策等) 与他人 (企业) 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性, 从而也就提示了企业可能从这种互动关系中寻找机会、有意经营这种互动关系就有可能促进企业的绩效表现。企业的各种关系联结形成了网络, 这种网络是多维的、立体的、复杂的, 企业嵌入于这种网络群中, 其行动受其中各种关系的影响。这些关系对其绩效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促进抑或约束与这些关系的质量相关。在不可能独享蛋糕的大环境下, 分析清楚经济网络的关系结构、占据位置 (尤其是拥有结构洞资源) 、经营好有价值的关系联结, 是应对高不确定性、取得满意绩效的办法。企业的经营不能忽略关系及关系网络。

由企业关系发展而形成的网络包括企业间关系网络、企业家网络及雇员网络。企业间关系网络指企业间因为交易关系或合作关系形成的网络;企业家网络指企业家 (经营者) 的人际关系网络;雇员网络指企业雇员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三种网络对企业的绩效都产生影响。以嵌入的观点来看, 这些关系网络都给企业产生了社会资本。

二、关系网络带给企业的利益及机会

根据Bourdieu (1986) 的定义, 社会资本是现实的和潜在的资源的集合, 是由于拥有一个或多或少相互熟识和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而产生于个人或集体的。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就嵌入于与之联结的各种关系、网络中。企业的发展受限于其管理关系的能力, 包括如何建立、如何维持以及如何发展各种关系的能力。这些嵌入的资源包括了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 网络资源是指企业自我网络中的资源, 是可以被“摄取”的资源, 关系资源是指关系人所拥有的有价值资源, 是可以被“动员”的资源。这样, 当企业需要某项资源时, 它既可依据传统通过购买、交换而获得, 也当然可以通过摄取或动员从关系网络取得, 这样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具体来说, 企业可以从如下方面获取利益或机会

1. 信息利益

比较起一次性交易的企业来, 拥有关系联结和网络成员身份的企业在信息获取、学习交流进而捕捉机会上更具优势。有关系联结的企业间互动增加, 信息及知识随着互动在网络成员间流动及溢出。根据Burt的研究, 这种信息利益包括了通路、先机和举荐。通路指获得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并知道谁能够利用它;先机指个人关系的存在可能使你早于他人或其他企业更先获知特定信息;举荐是指关系联结人帮助或支持企业提高获得成功的机会。

2. 成本利益

成本利益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降低搜寻成本。网络成员几乎都是企业现实的或潜在的交易伙伴, 由于关系的联结和成员身份, 企业与这些潜在伙伴之间彼此较为了解、熟悉, 因此, 当需要选择交易伙伴时, 较为容易从这些成员中进行选择, 从而降低了每次交易的搜寻成本。另一方面是降低了侃价成本。因为彼此的熟悉和了解或者曾有过的合作经验, 企业在达成契约时, 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议价, 从而降低了侃价成本。

3. 获取信任资源

传统经济学有关理性人的假设前提, 认为交易双方面对交易时, 是基于完全自利而进行算计, 这种交易基础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有可能促成机会主义。事实上, 有信任关系的交易双方, 总会怀有共赢和对对方善意的期待来面对交易, 这样, 既可尽量减少增加交易成本的环节, 又可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 甚至还可能在遭遇难关时获得关系伙伴的支持。在实现复杂、周期长的交易中, 信任关系尤为重要。信任对企业来说, 成了一种无形的资源。信任不是凭空形成, 关系和关系结构 (网络) 产生信任 (Granovetter, 1985) , 信任是嵌入性关系的主要特征 (Uzzi, 1998) 。企业之间通过关系的联结形成信任的基础, 因为长期的互动经验增进信任的内容和程度。由关系网络所具备的传递性还可产生第三方信任, 比如与A企业有关系的C企业因为B企业与A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而产生与B企业之间的交易信任, 这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并且非常有用。

4. 协同或协作利益

企业间的关系联结尤其是长期的互动经验, 更能促进企业间基于利益的协同或协作, 甚至共担风险。如Uzzi对纽约服装业23家女装公司展开的研究发现, 制造商与它的合作伙伴如设计工作室、缝纫承包商、展厅、零售商、中间商等之间通过关系联结, 形成组织网络, 在面对市场问题时, 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协调及协作, 进行联合的问题解决安排, 如承包商发现染色影响织物品质进而影响剪裁, 于是承包商主动告知相关合作者如制造商, 同时与制造商协商通过剪裁的区别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 承包商不必负责, 但如果剪裁方式不改变的话, 制造商损失惨重。可是基于长期的互利的关系联结, 关系联结者会更有负责任的共赢以及共担风险的思想和行为, 他们都会更主动地发现问题、分享信息以致共同面对下的共同解决。

5. 获取关系租金

根据Dyer和Singh的研究, 关系联结可以为联结的企业创造关系租金。关系租金不同于一般的利润, 这种利润是由于一种交换关系产生的, 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企业产生的。在特定联盟中, 只有合作者的特质可以创造这种利润。关系租金往往高于一般利润。关系联结者之间可以因为投资关系专用性资产 (减少机会主义等) 、共享知识路径 (促进创新) 、拥有互补资源 (产生协同) 以及有效的治理而获取关系租金。

6. 结构洞资源

结构洞是指竞争场中玩家之间无联结或非等位的情形, 这里的玩家可理解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众企业或其他相关角色。结构洞理论由Burt在1990年提出, Burt的理论思想基础是:其他行动者如果自身之间无联结或好好组织起来, 行动者 (人们、组织、或市场) 就可以由于处于一个更好的位置, 从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和交易中获利。与其他行动者的联结提供了机会;其他行动者之间联结的缺乏就形成了结构洞。官僚系统中, 权力嵌入在层级里, 随着组织的扁平化, 权力掌握在网络的信息经纪人手中 (Uzzi, Dunlap, 2005哈商) , 即Burt所谓拥有结构洞的行动者。结构洞资源一定是建立在关系联结的基础上。所以, 企业构筑多重关系, 就有可能处于两个没有联结的企业之间的中介位置, 通过在两个企业之间的桥连发挥类似经纪人的作用, 从而获取经纪利益或者发现新的机会。

三、经营关系网络

基于上述讨论, 在经济全球化、专业分工愈发精细的环境下, 企业的战略思维要从重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基础发展到以嵌入的观点发展”关系”、网络资源。从经营关系的角度, 可以考虑如下方面:

1. 识别达成战略目标的资源缺口

这里的资源包括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从关系观的角度, 不仅仅指必需要求企业自身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还可以是企业可以“调用”的资源。

2. 与有资源禀赋的潜在合作伙伴或既有网络建立关系

识别在资金、技术、人力、信誉、市场等方面有资源禀赋的潜在合作伙伴, 尤其是与自己的资源具有互补性的伙伴, 与之建立联结。或发现与自己存在资源相关的既有网络, 以嵌入的方式参与进去。如某企业发现一个网上技术论坛, 该论坛成员主要来自大学及研究机构, 所讨论技术正是与该企业产品发展相关。于是, 该企业也以参与讨论的方式申请了成员身份, 通过这个论坛, 给企业的研发工作以不少启示, 同时也通过在论坛的了解引进了优秀人才。

3. 经营企业家网络与雇员网络

与组织间关系网络不同, 企业家网络与雇员网络不是基于交易或合作的关系, 而是基于人际关系。企业家人际关系可以在信息获取和资源调用上获得好处, 有研究表明, 企业家与企业外甚至行业外的联结越多越丰富, 越有助于企业的绩效表现。雇员网络在促进团队合作及知识共享、学习方面发挥作用。

4. 建设与维护网络

从内容上看, 企业经营关系网络包括了关系联结的数量建设以及关系联结的质量建设, 尤其以后者为重。从形式上看, 以关系联结形成的网络包括以企业自身为中心的网络以及企业作为成员身份嵌入的其他网络, 还有企业家网络及雇员网络。在建立关系时, 寻找和发现网络中的结构洞资源进而通过关系联结获取经纪利益对企业具有较高回报。对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企业除了关注关系联结本身而外, 还需要从网络的整体结构把握关系联结所处的位置。比如, 已有不少研究指出, 企业在由关系联结形成的网络中的结构位置也会影响企业的绩效表现, 比如在关系网络结构中高中心性既有可能促进企业在信息、先机、信誉度等方面的好处, 但过于中心化又可能影响企业对网络外部信息的掌握及创新。因此, 对中心性能带来显著好处的网络, 尽量通过经营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中心性;同时, 可以通过发展与网络外成员或其它网络的联结关系以规避过强中心性可能带来的弊端。另外, 对长期的、极可能形成机会主义风险的联结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共同专有性投资加强协同以规避。

综上, 关系资源对企业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通过嵌入在网络中的关系经营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其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应性, 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根据Uzzi的研究, 这种因为成员间协同或协作等实现绩效的提高从整个网络层面看, 也是符合经济学的帕累托改进的, 即网络中单个成员的绩效提高并未使得其他任何成员的绩效得以降低。这是一种通过关系联结实现竞争中的合作。

摘要:近年来, 战略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产业结构观到资源基础观, 既有的资源基础观的局限在于, 它过于关注企业自身的能力和内部的资源, 忽略了企业与外部其他企业或相关者的关系, 忽略了“关系”也是一种资源。本文以嵌入和关系观点, 分析了关系联结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及机会, 从而表明关系资源对企业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通过嵌入在网络中的关系经营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其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应性, 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关键词:战略观念,嵌入,关系,网络

参考文献

[1]罗纳德.伯特著任敏等译《结构洞》.格致出版社, 2008

[2]罗家德叶勇助《中国人的信任游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Jeffrey H.Dyer and Harbir Sing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s ourceso f inter-organizationalc ompetitive advantage”.A 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23 (4) :660~679

[2]Barney, J.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 17:99~120

[3]Brian Uzzi and James J.Gillespi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Strat.Mgmt.J., 23:595~618

[4]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In Richarson, J.G. (Ed.) ,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241~258.New York, NY:Greenwood

[5]Granovetter, M.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1380

[6]Granovetter, M.1992.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In Nohria, N., &Eccles, R. (Eds.) ,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25–56.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7]Rumelt, R.P.1984.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In Lamb, R.B. (Ed.) ,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556~570.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上一篇:三分钟中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2003康师傅3 2市场推广策划方案-5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