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试题

2024-08-04

财政学试题(通用6篇)

篇1:财政学试题

模拟试题

(一)一、不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至4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3.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4.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划分为()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定量税率

D.累进税率

5.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6.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进行所得税制改革的做法主要有(A.降低税率

B.提高税率

C.拓宽税基)。

D.减少税率档次

7.政府采购制度具有的特征是()。

A.公开性

B.公正性

C.竞争性

D.性

8.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A.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B.收入的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9.下列哪些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可有效避免、遏制通货膨胀()A.“双松”政策

B.“双紧”政策

C.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10.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双重征税减除方法是()。

A.免税法

B.低税法

C.扣除法

D.抵免法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2.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3.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项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政府。())

(对

5.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三、名词解释

1.财政

填写答案: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地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购买支出

填写答案: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税收制度

填写答案:

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或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4.国债

填写答案:

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5.财政政策

填写答案: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四、简答题

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填写答案:(1)资源配置;(2)公平分配;(3)经济稳定和发展。

2.简述“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

填写答案: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3.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填写答案:一般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2)不重复征税;(3)维护国家权益;(4)课税有弹性。功能:(1)筹措资金;(2)公平分配;(3)稳定经济。

4.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填写答案:

(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

5.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填写答案: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五、论述题(要求结合实际按要点展开论述)

1. 试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并思考和总结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1、增发国债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

3、调整税收政策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

(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操作的成功经验

1、刺激需求和改善供给相结合2、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3、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结合4、没有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实行扩张政策必须减税的教条

5、充分运用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手段

6、松中有紧的财政政策与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7、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适时调整政策

篇2:财政学试题

1、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3、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3、拉佛曲线:是美国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关于税率与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4、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计划的一个反映,它体现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政府在特定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

二、简答题

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答: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其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公共品的特征与分类

答:公共品的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收益的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公共品的分类: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纯公共品、公共资源和准公共品,其中准公共品又分为利益外溢型、拥挤性公共品。按照地区收益原则分为全球性、全国性、地域性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3、分析税负转嫁的条件

答: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收转嫁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

(1)供求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专家,供给弹性较小、需求

弹性较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2)税种的性质不同。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3)课税范围的宽窄。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经营者的目标。经营者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

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或市场份额。

4、简述瓦格纳法则

答:是由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人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对这些服务的公共支出的比例也会提高。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原因:(1)社会的环境的需要;(2)政府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3)政府提供公共品或劳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5、什么是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答: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①它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即以经济本身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②它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手段;③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④它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补偿政策和汲水政策虽然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政策,但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第一,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第二,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第三,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第四,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三、论述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及其作用。

答:

一、财政职能和政府职能的关系: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是财政理论研究中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被称为“公共财政”的西方财政就是从“市场失灵”出发,从政府提供非竞争性、非排它性的公共产品为主线引出的,但这是仅就其主要活动的范围和对象而言;

二、财政职能的作用:财政职能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密切联系,并受它们制约。财政通过分配与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自己的功能,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具体运用的效果,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

作用:(1)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供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行政、国防、义务教育、基础科学、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

(2)稳定经济;财政政策是政府可采用的稳定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手段

(3)调整收入的分配。即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分配差距,均稳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三、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作用:

(1)政府职能规定了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方向。

(2)政府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和进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最基本依据。

(3)行政职能的变化必然带来行政机构、人员编制以及运作方式的调整或改造。

2、分析我国现行税制的背景、内容及发展趋势。

答:背景:中国现行税制基本上是在1994年的全面、结构性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十年来有许多完善税制的重要措施,但未作全面性重大改革。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它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和强化中央宏观调控力量,体现产业政策、贯彻国家战略决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税收政策的连续性和税收收入的连年大幅度增长,也改善了依法治税的环境。总之是,现行税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设阶段的情况,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内容:

1、商品课税:现行增值税、现行消费税、现行营业税、2、所得课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

3、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在八个方面进行的重大战略部署,都与税收密切关联,现行税制在公平税负和内在调控机制上有欠缺,要充分发挥它在以上这些方面应有的经济杠杆作用,是有较大差距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要在税制上区别情况逐步调整不符合WTO规则要求的方面,更要在税收上善于运用规则,以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权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对现行税制来说,也是有较大差距的;现经济科技全球化蓬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正在进行,又给税收带来较多的新问题。所有这些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都要求进行新一轮的全面性税制改革。

一、名词解释

1、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2、公债:是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

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4、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二、简答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分析

答: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主要表现在:

1)自然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且大幅度集中之后,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

减的趋势,这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一个行为主体的行为对其他行为主体产生的影响。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收益外溢”,但得不到补偿,这种生产就会出现不足;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外溢”,但受损者得不到补偿,这种生产就会出现过度。无论是生产不足还是生产过度,都会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

3)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不仅具有正外部效应,而且往往有免费搭车者现象,故市场不能提供足

够数量的公共物品。

4)信息不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

完全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资源难以实现有效配置。

5)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市场机制即使是有效率的,但也不可能兼顾公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

3、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与功能

答:特征:

1)课征对象是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

2)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3)负担普遍,课税隐蔽;

4)征收管理简便,执行政策的针对性强。

功能:(1)收入及时可靠(2)负担普遍(3)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4)有利于调节消费,鼓励储蓄(5)征收容易,管理方便,节省费用(6)纳税人不感觉痛苦。

4、供求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答: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价格的变动,转嫁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来说,哪方弹性小,税负就向哪方转嫁,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税负由买卖双方平均负担。

5、简述国债的功能。

答:(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

(2)筹集建设资金。一方面政府发行公债有明确的目的和用途,公仔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即使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没有具体规定用于经济建设上,但财政赤字本身可能就具有生产性。

(3)调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论述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及其作用。

答:

一、财政职能和政府职能的关系: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是财政理论研究中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被称为“公共财政”的西方财政就是从“市场失灵”出发,从政府提供非竞争性、非排它性的公共产品为主线引出的,但这是仅就其主要活动的范围和对象而言;

二、财政职能的作用:财政职能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密切联系,并受它们制

约。财政通过分配与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自己的功能,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具体运用的效果,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

作用:(1)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供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行政、国防、义务教育、基础科学、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

(2)稳定经济;财政政策是政府可采用的稳定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手段

(3)调整收入的分配。即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分配差距,均稳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三、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作用:

(1)政府职能规定了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方向。

(2)政府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和进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最基本依据。

(3)行政职能的变化必然带来行政机构、人员编制以及运作方式的调整或改造。

篇3:财政学案例教学探讨

一、财政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财政学案例教学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财政学案例教学是教学实践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有机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单向流程关系,代之以主动、协作、互动的关系,其倡导以人为本,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先导,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讲授式的理论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持久、终生学习的能力。

2.财政学案例教学是财政学本身特性的需要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以及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学也可以说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政府部门行为,可以也应当参照产业部门的眼光来审视,政府部门实质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在现代经济社会的诸多产业中,政府部门所经营的产业就是我们称之为“公共物品或服务业”的这个特殊产业。因此,我们有理由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我们也完全可以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这使管理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案例教学法、试验教学法等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有了用武之地和必要。[1]

二、现行财政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取不当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素材的,老师能否获取精典的案例对于案例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由于财政学这类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师生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致使大多数已开设财政学课程的高校没有开展财政学案例的系统收集整理工作,更没有建设财政学专业案例库,结果导致有些教师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常常借用一些既不规范,难易程度又与本科生教学要求不相符的案例。教学中引用的有些案例过于简单,与其说是案例,不如说是实例、事例,学生经过简单的推理便能知晓结果,根本起不到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而有的却又太复杂,这些案例往往涉及太多的概念和细节,学生经常纠缠于案例内容本身而无暇顾及案例的中心逻辑和所蕴含的思想,导致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未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有的案例带有较为明显的语言色彩,语言中会透露出编写者或教师的观点倾向,对学生的思维和判断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2.讨论过程未能有效引导和控制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能否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学生的讨论过程对案例教学的效果尤为重要。但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引导和控制讨论过程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扩招的客观原因,高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高的现象,而财政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每个教师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人数较多,小规模上课的机会较少,这种大班进行案例教学,过程难以把握,不是讨论组过大,就是有些同学没有机会参与讨论。其次,教师角色定位没有把握好。有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依旧保持过去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唱主角的地位,没能让学生有较多机会展开自由讨论。而有的却走向对讨论放任自由、无所作为的另一个极端,结果导致学生讨论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主题思想的漫无边际的争辩现象。再次,由于财政学长期以来都是以讲授式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经验。这不仅表现在有些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不恰当,还表现在提问的方式和技巧等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影响了讨论的激发、引导和控制。

三、提高财政学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1.精心选择案例。

可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是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为使案例有讨论的价值,教师选择的案例首先应该确保其陈述的内容是身边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最好是现实财政活动中引起政府和民众关注的、涉及中国财政改革,并且又具有研究性和争议性的热点问题。其次,选取的案例应符合本科生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要求,既要避免过于复杂,篇幅过长,给学生讨论带来逻辑上的混乱和分析上的困难,又要避免过于简单,起不到案例教学的作用。另外,要避免选择其中的语言能够折射出编写者观点的案例,以免给学生讨论带来不必要的引导效应或干扰。

2.发挥好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案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类似于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尽管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仍起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关键作用。无论是经典案例的选取、关键问题的设置、学生讨论的正确引导,还是案例的评价总结,教师的作用都至关重要。为此,首先教师一定要在案例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除前面讲的精心选择案例外,一定要熟悉案例、认真分析案例,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设计好能有效激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要容易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充分运用案例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思维,又要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然后,在课堂讨论这个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上,要组织好一连串的提问,不仅在提问的内容上要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问题链”,在提问的方式上也要有启发式、趣味性和预见性,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提问的结构还应有关联性,要集中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2]同时,教师必须控制好讨论过程,既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创新,发表不同意见,又要把握争论的尺度,避免不同意见的学生相互一味排斥,甚至发展成不尊重人格的争辩行为,还要防止学生讨论离题太远,目标迷失和时间失控。最后,要做好对学生讨论的点评和总结,使案例教学回到教学的基本层面上来,对讨论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进行归纳和延伸,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演绎对一般的知识作出抽象的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2]

3.讨论中引入学生评价组。

所谓学生评价组就是事先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承担对其他讨论组的案例分析结论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打破以往一味由教师来评价的惯例,可以克服和避免教师单纯总结形成的权威性而导致学生对疑问顾虑重重的情况。同时,引入学生评价组有助于更广泛、多形式地调动学生参与的人数和积极性,让更多学生有讨论发言的机会,有助于消除大学本科大班授课情形下实现案例自由讨论存在的障碍。[3]由于引入学生评价组时,进行评价的学生往往是随机确定的,也就是说,学生既要以讨论组的身份,又要以评价组的身份准备和参与,所以,这种评价机制能进一步促使学生案例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分析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控制好财政学案例教学的比重。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其尽管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点,但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案例教学的缺陷。从财政学的教学实践来看,相对传统的理论讲解而言,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方面可能存在明显不足,尤其由于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有限的案例进行,对案例事实的认识和判断一般也局限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而不是或很少是通过理论推导和演绎进行讲授,所以,学生往往会发生对知识的“过度化概括”。所谓案例教学的“过度化概括”是指学生通过某一或某几个有吸引力的案例对概念或者原理作出概括,这种通过个别案例概括的知识在整体的知识框架中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往往会发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狭窄概括,甚至错误认识。[2]

参考文献

[1]宫晓霞,高凤勤,等.财政学教学改革和理论前沿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2008(6).

[2]温海莹.《财政学》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07(1).

篇4:财政学:知大事,洞体制

所学

财政学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尤其在本科阶段,其学习内容涉及面广,可谓广泛涉猎,视野开阔。

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知识是财政学专业的基础内容,也是后期学习、研究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必备利器。在這方面,我们会深入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入门课程,公共经济学、公债经济学等与政府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同时还会学习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审计学和税法等会计学中级课程。这些知识是我们通向财政学知识海洋的指路明灯,不但让我们学会站在经济学的视角和维度看待这个世界,还让我们拥有了解决财政学问题的武器,让我们在财政学的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手到擒来。

具备了基本技能之后,面临的便是永无止境的专业知识学习了,对于这些知识,我的信条是——“The more,the better”。首先是税收政策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学习国际税收、税收政策前沿等;其次是财政政策问题,如政府预算、公共经济学案例等。其实政策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似是蒙了百年都化不尽的大雾,让人捉摸不透;又似是孙悟空的72变,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和进步。因此,财政学的深层内容是灵活的,我们要掌握的并不仅仅是前人的研究成果那么简单,而是需要随时关注政策变动,与时俱进,以一种发展的眼光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所究

初入大学的我,同现在大多数的高中生一样,觉得科研是一件难到无法触及、同时又遥远得不敢仰望的事情,总以一种初中生看高考的态度幻想着科研的模样。三年的大学生活却让我明白,科研不仅无处不在,还为我们提供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让我们熠熠生辉。

财政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财政理论与政策、税收理论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公共预算与财税管理和公共财政计量分析等。一般从社会现象,国际、国内矛盾和问题切入,从政策制定和政府资金运用的角度展开研究,最终探究可以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和资金运用方式。例如,如何从政府的角度解决“黄牛党”倒卖火车票的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资金以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等等。

当然,由于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具有综合性,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因此,科研的方向并不限于政策问题,上市公司、民间借贷、国际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都是财政学专业的学生乐于和擅长研究的方向。

这也正是财政学专业的魅力所在,它像是一个万花筒,让我们通过一个平台和窗口,便可以欣赏到不同的美丽,各个方向的精彩。所用

财政学专业的同学最广泛的就业方向是考公务员,在考公务员时也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专业对口的岗位也非常之多。除此之外,财政学专业的毕业生在银行、会计事务所、国企等单位也具有相当的就业优势,因其在财务、管理、金融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备受青睐。根据浙江大学2008级毕业生就业统计,除了30%的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以外,有28%的同学将在国家和省级的公务员单位工作,有5%的同学进入了会计事务所,10%的同学成功拿到四大国有银行的offer,其余27%的同学均在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

篇5: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1、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是()。

A、政府采购支出

B、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D、公务员工资支出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的取值范围是在():

A、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

B、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

C、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0。

D、在-1到1之间。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3、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

A、社会救助

B、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4、合理控制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在编制预算调入使用后的规模一般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含对下级转移支付)的()。

A、5%

B、10%

C、15%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5、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 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等方式弥补,如仍难以平衡,()可以在报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增列赤字实现平衡,市、县级政府可以向()申请临时救助,并在下一预算中予以弥补。

A、省级政府,省级政府

B、省级以上政府,上级政府

C、省级或省级以上政府,上级政府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6、下列不属于“高福利陷阱”的表现是()。

A、社会福利支出的迅速增长导致公共开支日益庞大

B、失业问题严重

C、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社会保障网络

D、社会保障机构日益“官僚化”,使普通老百姓与政府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用户答案: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无

7、一般债券收入缴库、安排支出的资金拨付、债券还本付息的资金拨付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并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进行会计核算。

A、政府性基金管理

B、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8、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B、企业生产的扩大

C、个人购买力的大小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9、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或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或有债务,地方政府要依法妥善处置。对确需依法代偿的或有债务,地方政府(),依法对原债务单位及有关责任方保留追索权。

A、无需将代偿部分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B、要将代偿部分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C、要报经省级政府批准,转化为政府债务后纳入预算管理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10、财政支出效率()。

A、包括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产品生产效率

B、是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C、是指公共产品生产效率

D、包括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和公共产品生产效率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11、货物和服务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发出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 的时间要求()。

A、不得少于30日

B、不得少于20日

C、不得少于10日

D、不得少于30日,但不超过60日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12、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应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调入的基金应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每一项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规模一般不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的(),地方可在此基础上实行更严格的统筹使用措施。

A、20%

B、30%

C、50%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13、预算支出完成率=()。

A、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B、(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100%

C、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上级补助数)×100%

D、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上年结转数)×100%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14、一般债券期限为(),由各地根据资金需求和债券市场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但单一期限债券的发行规模不得超过一般债券当年发行规模的()。

A、1年、3年、5年、7年和10年,30%

B、1年、2年、3年、5年、7年和10年,50%

C、1年、2年、3年、5年和7年,25%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15、税收是国家凭借()取得的收入。

A、经济权力

B、政治权力

C、财产权力

D、所有权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16、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政府认为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甚至出现总需求膨胀或者通货膨胀的现象,就会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措施,实行(),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中性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消极财政政策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17、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

A、街道财政负担

B、企事业单位负担

C、家庭负担

D、各方出力、财政保底

用户答案: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无

18、《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保持完整独立,并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应当按照()编制。

A、以支定收、可适当列赤字的原则

B、收支平衡、以收定支、不列赤字的原则

C、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原则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19、关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者为中央政府

B、其受益范围具有地方局限性

C、其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的疆域之内

D、数量巨大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20、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目标是增强财力薄弱地区地方政府的财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不包括()。

A、均衡性转移支付

B、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C、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D、天然林保护工程转移支付

用户答案: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无

21、()原则是指将各项事权项目受益的对象和范围大小作为各级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

A、公平

B、效率

C、受益范围

D、法律规定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2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是指()。

A、财政支出与GDP之比

B、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C、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D、当年财政支出与上年财政支出之比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23、发行国债筹集财政资金,主要应用于()支出。

A、基础建设投资

B、“三农”领域

C、社会保障领域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24、中国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是()。

A、累进制模式

B、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C、社会统筹模式

D、个人账户模式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25、中央对地方基础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地方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 办学条件,兼顾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等支出。

A、教学用房及辅助设施维修改造、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学校日常运转以及教师津贴福利

B、教学用房及辅助设施维修改造、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学校日常运转以及教师培训

C、教学用房及辅助设施维修改造、教育管理部门行政办公经费、学校日常运转以及教师培训

D、教学用房及辅助设施维修改造、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贫困学生学费补助以及教师培训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26、我国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不包括()。

A、从价定率计税办法

B、从量定额计税办法

C、抵扣税法

D、复合计税办法

用户答案:C

答案解析:无

27、西方国家税收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是()

A、自由贡纳时期

B、税收承诺时期

C、专制课税时期

D、立宪课税时期

用户答案: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无

28、以下国家和地区中,选择单一税收管辖权的是()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29、税收的()决定了它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A、公共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可调性

用户答案:B。

答案解析:无

30、我国现行增值税实行()计算应纳税额。

A、购进扣额法

B、购进扣税法

C、实耗扣额法

D、实耗扣税法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31、依据刑法规定,犯抗税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罚金。

A、1倍以上5倍以下

B、1倍以上3倍以下

C、3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以上10倍以下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32、税收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A、收入原则

B、财政原则

C、公平原则

D、效率原则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33、我国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正式确定的标志是()。

A、夏朝的贡

B、商朝的助

C、周朝的彻

D、春秋时期的初税亩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无

34、以下属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不征税项目的有()。

A、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B、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C、国债利息收入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35、本国居民(公民)在汇总境内、境外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或一般财产税时,允许扣除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或一般财产收益按照本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通常所说的抵免限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不予扣除,称为()。

A、扣除法

B、全额抵免

C、普通抵免

D、免税法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36、企业的财务报告(决算)的保管期限一般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永久

用户答案: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无

3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单位有关负责人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签名

B、加盖单位公章

C、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D、签名并加盖个人名章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38、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规定,下面各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负责人应当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B、单位内部监督与其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不能保持相对独立,并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内部监督检查的方法、范围和频率。

C、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每年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D、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市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39、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外来原始凭证的金额有错误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由出具单位重开

B、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C、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

D、由经办人员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40、根据会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中发现“白条抵库”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由监交人员负责查清处理

B、由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C、由接管人员在移交后负责查清处理

D、由会计档案人员负责查清处理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无

41、下列各项会计准则或制度规范中已经失效的是()。

A、企业会计准则

B、小企业会计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42、下列人员中不得负责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的是()。

A、出纳

B、会计经理

C、财务负责人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43、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7年1月1日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44、会计职业道德中“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是()。

A、客观公正

B、加强学习

C、熟悉准则

D、忠于职守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4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金融资产项目的是()

A、现金

B、持有的黄金

C、持有的加油卡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46、总理在201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A、45%

B、50%

C、60%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47、2016年将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1800亿元,比2015年增加()亿元,赤字率为3%,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

B、6600

C、7600

用户答案:A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

48、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现行按中央()、地方()比例分享全部调整为中央收入。

A、90% 10%

B、75% 25%

C、97% 3%

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49、2015年,我国出台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及操作指南,公布(),修订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A、政府会计基本准则

B、事业单位会计基本准则

C、政府会计具体准则

用户答案:B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无50、2015年,国家财政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体系,全国约775万名高校学生、514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和265万名中职学生得到资助,约()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B、94

5C、104

5用户答案:C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无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篇二

1.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C)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中国古代财政收入思想的核心是应根据(C)而行,切不可横征暴敛、竭泽而渔。

A、政治力量 B、军事力量 C、经济力量 D、其他力量

3.GDP是从最终产品角度反映各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全社会使用的(C)总量指标。

A、中间产品 B、初级产品 C、最终产品 D、进出口产品

4.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B)。

A、全部社会产品 B、部分社会产品 C、全部精神产品 D、部分精神产品

5.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来说不属于公共产品特征的是(D)。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收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盈利性

6.在市场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国家财政应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C)的作用。

A、主角和主导 B、主角和补充 C、配角和补充 D、配角和主导

7.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的体现是(C)。

A、财政收入的大小 B、财政支出的大小 C、财政收入占GNP或GDP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GNP或GDP的比重

8.(A)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A、财政支出 B、补贴支出 C、利息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9.(B)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创造性支出

10.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D)过程。

A、发放补贴 B、利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

11.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不包括政府部门用于(D)的支出。)

A、补贴、债务利息 B、失业救济金 C、养老保险 D、基础设施

1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经济影响结果是(B)。

A、前者是间接的而后者的影响也是间接的 B、前者是直接的而后者的影响则是间接的C、前者是间接的而后者的影响则是直接的 D、前者是直接的而后者的影响也是直接的13.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A)。

A、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零基预算法

14.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的经济影响结果是(A)。

A、前者较强后者则较弱 B、前者较弱后者也较弱 C、前者较强后者也较强

D、前者较弱后者则较强

15.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下降趋势的原因不包括(D)。

A、政策性调整 B、管理水平C、管理体制和统计 D、经济发展水平

16.行政管理与国防经费支出都属于用于(B)。

A、社会消费生产性支出 B、社会消费非生产性支出 C、个人消费非生产性支出

D、个人消费生产性支出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资的特征之一是(C)。

A、无偿拨款 B、商业性投融资

C、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资渠道 D、外商直接投资在现阶段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政府财政收入的(D)左右。

A、50% B、60% C、80% D、90%所得税也称收益税,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的所得额征税。其税率采用(B)。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固定税制 D、固定加比例税制

20.价外税指的是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之外,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税种。具有代表性的税种是(D)。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增值税

21.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承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的税种。它包含(A)。

A、所得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筵席税

22.财政分配包括(D)。

A、组织收入 B、安排支出 C、发行公债 D、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23.中外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A)。

A、税收 B、债务收入 C、上交利润 D、规费收入

24.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D)。

A、C B、V C、M D、V+M

25.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应归(C)。

A、国家 B、政府 C、企业 D、个人

26.财政收入中,来源于M的收入,是通过(B)来实现的。

A、发行公债 B、征税 C、上交利润 D、罚没收入

27.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中,(B)不能计算为财政收入。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企业收入 D、事业收入

28.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之为(C)。

A、财政需求率 B、劳动生产率 C、财政集中率 D、基本折旧率

29.90年代以来,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都为(A)左右。

A、20% B、30% C、40% D、50%

30.(A)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A、财政基本需求率 B、财政集中率 C、劳动生产率 D、剩余价值率

31.税收制度组成的类型有(C)。

A、单一税制 B、复合税制 C、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D、差别税制

32.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以(A)为主。

A、所得税 B、流转税 C、人头税 D、土地税

33.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为13%,出口适用(C)税率。

A、17% B、13% C、零税率 D、33%

34.对于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不对的地方是(D)。

A、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单独存在B、国际税收不能脱离跨国纳税人单独存在C、国际税收严格区别于国家税收

D、国际税收是国家税收在地域上的延伸

35.为协调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关系,世界各国通行税收(A)权优先的原则。

A、地域管辖权 B、居民管辖权 C、经济关系 D、政治及外交关系

3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征――把国有资产的管理变为国有资本金管理是在(D)年。

A、1978 B、1984 C、1994 D、1998

37.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原则上的错误的说法是(D)。

A、物质利益兼顾原则 B、利润分配制度规范化原则

C、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D、公平原则

38.国家依据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B)。

A、财政透支 B、发行国债 C、银行信贷 D、基建投资

39.国债的功能之一是(A)。

A、弥补财政赤字 B、扩大外贸规模 C、削减行政管理费 D、降低利率

40.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D)。

A、罚没收入 B、规费收入 C、企业收入 D、税收收入

41.国债规模首先受(A)的制约。

A、认购者负担能力 B、政府偿债能力 C、企业还贷能力 D、居民消费能力

42.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此基数可以随市场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浮的国债,称为(D)。

A、自由国债 B、固定利率国债 C、市场利率国债 D、保值国债

43.国债是由(A)直接举借的债务。

A、中央政府 B、地方政府 C、国有企业 D、居民

44.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D)。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靠财政盈余 C、通过预算列支 D、举借新债

45.我国自(B)恢复发行国债。

篇6: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ABCD)

A、税收 B、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

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 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

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ABC)A、量入为出的原则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D、量出为入的原则

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 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

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 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

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 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

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 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

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

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分管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

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错)

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对)

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错)

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对)

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错)

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对)

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重复征税。(对)

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对)

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错)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应正确认识哪些问题? 答:

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2、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职能范围

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

2、什么转移性支出?其有何特点?

答: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

3、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答:(1)社会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现国家财力不足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2)就业与保障高度重合的保障方式,不但本身已难以长期维持下去,而且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3)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式上存在着许多问题。(4)“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造成了许多弊端。

(5)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度不相适应。

4、简述分税制的内容。

答:

1、分税,即税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

2、分权,即税收的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

3、分征,即分别建立中央税与地方税各自独立的征收系统。

4、分管,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分级预算,分别管理各自的收入。

七、问答题(共10分)

某国的经济处于这样的一个初始状态:存在严重的失业和高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只有轻度的通货膨胀。请问应采用何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来恢复经济平衡?应如何搭配? 答:

1、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

2、采用如下的搭配方式:

(1)以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使之在短期内吸引外国资历本流入,足以大大削减国际收支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态。

(2)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服务于促进充分就业目标,具体而言,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形成财政赤字,促进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增加生产、扩大就业。

(3)以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的总需求削减,抵消掉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总需求扩张,于是总需求仍保持不变,不会造成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原先存在的轻度银行膨胀将继续得到维持,并未恶化。在这三个环节中,环节(1)保证了宏观经济的外部平衡的恢复;环节(2)、(3)保证了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恢复。

财政学模拟试题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财政部门 B、银行 C、企业 D、国家 2.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剩余产品的产生 B、国家的产生C、阶级的产生D私有制的产生 3.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分配职能 B、监督职能 C、资源配置职能 D、宏观调控职能 4.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是指()相统一的分配。

A、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转移 B、所有权不变,使用权转移 C、所有权和使用权不转移 D、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 5.财政收入可以来自C、V、M,但由于这三者各自的性质不同,()不能成为财政收入来源。A、C B、V C、M D、V+M 6.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纳税人 B、税率 C、纳税对象 D、征收环节

7.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税收的强制性是由()决定的。A、固定性 B、无偿性 C、税收制度 D、财产权力 8.下列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是()。

A、土地使用税 B、关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9.()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平衡的问题。A、资源税B、营业税C、消费税D、增殖税 10.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财政支出中的()。

A、消费性支出 B、补偿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1.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为标准划分,债务支出属于()。A、转移性支出B、生产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 12. 社会保险的保障内容比其他社会保障更具有()。A、偶然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波动性 13.财政补贴的起因,直接或间接与()有关。

A、社会保障支出 B、价格 C、捐赠支出 D、债务支出 14.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不包括()。

A、社会保险B自然灾害救济C家庭保障D、农村困难户救济

15.国家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叫做()。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银行贴息 D、财政贴息 16. 按照财政支出效益的原则,首先要求体现的是()。A、经济效益 B、政治效益 C、社会效益 D、生态效益 17.在财政支出形式中,主要的形式是()财政支出 A、有偿性 B、无偿性 C、生产性 D、消费性

18.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可以较准确地区分政府公共支出对()的影响,A、经济建设投资 B、公共需要 C、社会总需求 D、社会总供给 19.为减少国际重复征税,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为优先征税的权利。

A、地域税收管辖权B、居民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户籍税收管辖权 20.国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经济D、监督社会 21.外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的比重。A商品出口收入B对外劳务收入C国外借款D外汇收入 22.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叫做()。A、分税制 B、转移支付 C、复式预算 D、预算调整 23.经常预算的收入主要来自于()。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企业收入 D、其它收入 24.我国预算法规定不能发行的债券是()。A、国债B、国库券C、地方政府债券D公司债

25.2000年国家预算增加了一种新的预算,它是()。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部门预算 D、企业预算 26.财政投融资具有()性质。

A财政投资B银行投资C计划投资D财政和金融双重 27.当前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是一种()的分税制。A彻底B初步C分级财政D分税财政

28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是通过(),告诉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及投资活动,应该怎样才符合国家的各项宏观政策。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利益机制 D、计划调节 29.我国现在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不包括()。

A、动用财政历年节余 B、增加税收 C、发行政府债券 D、向银行透支 30.国家预算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中,收支数量绝对相等的情况,是()A、存在的 B、某一时期出现的现象 C、长时期的结果 D、平衡表上的形式表现 二.填空题(本题共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客体是——,财政分配的手段一般带有——。2.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3.税收按能否转嫁分为——和——。

4.科学文教卫生支出主要是指科学文教卫生事业单位的事业经费,包括——和——两部分。5.财政政策按其所规范的活动内容分类,包括——、——和财政调控政策。6. 财政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手段是——手段。

7.中央预算需由——表决通过,地方预算需由———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8.目前我国复式预算由----和------组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2.简述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3.简述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理由。4.简述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5.国债结构的内容有哪些。6.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论国债的功能。

2.论述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

A试卷答案

一、填空(共60分,每小题2分)1.D 2.A 3.C 4.D 5.A 6.A 7BD 8.B 9.D 10.D 11.A 12.B 13.B 14.A 15.D 16.C 17.B 18.C 19.A 20.B 21.D 22.B 23.A 24.C 25.C 26.D 27.B 28.C 29.D 30.B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1.国家 剩余产品 强制性 2.分税制

3.直接税 间接税 4.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5.收入政策 支出政策 6.经济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8. 经常预算 建设预算

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技术水平。

(3)、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格。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主要表现在:(1)、调节供求总量之间的平衡。(2)、调节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3)、配合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4)、调节企业利润水平,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并为企业竞争创造外部条件,(5)、调节各种收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6)、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3.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理由(1)、明确财政收支结构。(2)、利于财政平衡。(3)、利于宏观调控。4.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

(1)、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负担,削弱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竞争能力和筹措资金的能力,损害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家的积极性。

(2)、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国际技术分工和协作,从而阻碍各国经济发展,(3)、违背税负公平合理的原则,从外部限制了公平税制的建设和发展。5.国债结构的内容(1)、期限结构(2)、持券人结构(3)、使用结构(4)、利率结构 6. 财政政策的目标有:(1)经济增长(2)经济稳定(3)优化资源配置(4)收入公平分配(5)国际收支平衡

四、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1.国债的功能有:

①弥补财政赤子。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通过发行国债方式,把集中起来的资金用语弥补财政赤子,平衡预算,以解决财政困难,这是现代各国最普遍的做法,也是公债产生的直接动因。

财政赤字又叫预算赤字,是财政中国家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差额。出现财政赤字各国通行的做法是:A、通过银行吸收存款或压缩贷款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B、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摘财政性的货币发行。C、发行政府债券。

②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这里指国家用发行国债方式动员和集中社会闲置资金,用于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

③调节经济的功能。这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国债调节着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比例关系.起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国家信用调节经济的功能体现在:A.通过发行国债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B.通过发行国债调节投资结构;C.通过发行国债调节金融市场。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与银行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财政与银行的内在联系可从几方面来看:

(1)在资金往来方面的内在联系:①银行代理国家金库;②银行向财政上交税收和利润; ③财政向银行增拨信贷基金;④财政向银行借款。(2)在供应国有企业资金方面的联系:这表现在财政和银行对更新改造资金、基本建设资 金和流动资金的供应上。

(3)影响财政、信贷收支的共同项目有:①财政发行国家债券;②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 金,建设银行负责基本建设项目,由此引起的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付息及银行供应资金的能 力,都与财政收支有关;②国有企业计划亏损的弥补问题;④银行利率的调整;⑤财政赤字和信贷差额的处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主要表现为:.

(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 政政策的侧重点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

(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透明度高,而银行信贷的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透明度 较差。

(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间长。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短而认识时滞长。

(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则通常需要通 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

上一篇:理论研讨会主持词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该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