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2024-06-28

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通用9篇)

篇1: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摘要】团课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对团员青年进行团的基本知识、理想前途、组织纪律观念、道德风尚等方面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学生中团员比例较大,在团课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创新团课教育工作,切实发挥团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 团课 创新

团课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团课教育对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1]高校学生中,95%以上学生为团员,必须通过团课抓好团员教育管理,提高团员素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大学生团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5%以上的学生认为团课学习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安排什么学习内容就学习什么内容,老师不安排就不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同学不专心,存在看报纸、玩手机游戏、聊天、听MP3等现象,甚至有部分团支部书记都认为团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了解“三会一课”的目的和意义,不能自主的安排学习,因此对于所学内容也只不过是“水过地皮湿”,没有掌握所学内容的实质。

1.2 学习内容较为枯燥

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绝大多数团员认为所学内容比较空泛,不能与团员青年的思想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些团员认为上团课就是读读报纸,看看新闻,而与团员密切相关且团员最为关心的专业发展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却很少涉及,48%的团员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相对分离,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对于一些学习内容,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有些团支部书记不能对其精神实质进行有效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将所学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读了下来,而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在听完团课内容后不知所云,影响了团课的教育效果。

1.3 学习形式较为单一

调研过程中,有学生反应团课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大多数团课仅仅表现为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讲课者“居高临下”,口干舌燥,听课者“食之无味”,昏昏欲睡,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无形之中使讲课者和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互动氛围弱化,在思想、情感上不能形成共鸣。[1]此外教育形式一刀切,忽视了团员青年之间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时候教室面积较大,参加学习人数较多,出现一名同学在上面从头到尾讲理论、念文章,120多人在下面聊天、睡觉、看小说的现象。

1.4 学习效果不明显

由于团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对团课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团课只是一种虚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思考,加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团课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学生思想深处,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2.1 创新学习制度,注重实效性

1)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了团员自主学习制度,增强了团员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自主学习,是指团员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其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与创新性。不断建立健全团员自主学习制度,制定详尽的团员自主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为团员拟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规定团员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期召开一次学习总结会,对优秀的读书心得予以表彰,将团员学习情况和效果纳入学年综合考评,作为团员能否推优的依据。

2)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行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建立团员学习监督考核制度。要求党员定期按照《团员自主学习效果考核制度》对所联系支部的团员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于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团员要及时地进行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团员自学报告制度,将自己的自学情况及时向团支部委员或者党员报告,接受考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高团员的学习效果和思想觉悟。

2.2 创新学习内容,注重系统性

1)团课的学习应该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不断丰富团课内容,灵活掌握讲课技巧。传统的团课学习内容主要有:引导和帮助团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团员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地、有计划地讲解团章的基本内容和团的传统,对团员进行团员的权利、义务和团的组织纪律教育;组织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启发和提高团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求每一个团员做党的政策的坚定的拥护者和自觉的实践者。除此之外,团课内容的制定应该结合团员学习、工作、生活实际,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锻炼的相互联系,把握重点、突出时效,实现基础理论系统学、突出主题重点学、联系工作深入学,增强学习针对性,夯实团员的理论根基。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专业发展前景等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引入团课学习当中。在讲授团课时必须有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确保团课内容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2)在讲授过程中,力求所讲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齐金豹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要结合形势抓热点问题,刷新团课内容,避免在团课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把团课开成“理论论证会”;要紧密围绕形势、任务、针对团员的思想动态以及团员关注的热点选题,贴近团员实际,有选择地融入先进的时尚元素,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量,积极开展各种专题团课正确解决和回答团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和热点问题;要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使他们从好的方面找出差距,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并从反面教材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真正使广大团员在内容丰富的团课教育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多样性

3.1 积极探索课堂学习新模式

团课的课堂学习要在传统“灌输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文件、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开办一些专题讲座,邀请党政领导举办形势报告会,请先进模范人物作典

型报告,请一些专家学者咨询答辩等等,使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团支部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主题既可以围绕理论问题确立,也可以针对团员所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团的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确立。在讨论中,团支部要引导团员围绕主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畅谈自己的看法,使团员在平等的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这也是团员消化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另外,在团课上,各团支部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ppt、视频、三句半、相声、短剧、辩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团课活动,使团课形式多变、新颖活泼。

3.2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和开展“网络团课”活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潜力巨大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正在以其丰富的信息、平等互动的快捷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青睐,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大学校园。高校团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和开展“网络团课”活动。通过整合各种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包括团员教育视频、团员博客、BBS等在内的团课网络信息平台;在开展网络团课过程中,要认真把好每一个环节,努力建立规范化的运作体系,合理科学的安排网络团课学习计划,让团员青年做到心中有数;在团课内容选择上讲究丰富化,把上级部署的、党政要求的和青年关注的结合起来;而且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利用视频录像系统,把直播式网络团课录制下来,为团员学习提供了网络团课的素材。

“网络团课”使网络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实现了网络团课综合效应的最大化,而且“网络团课”改变了传统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习形式,团员可以随时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网上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团课学习的灵活性[2]。

3.3 认真做好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团课教育效果

团课学习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此来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团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团员进一步深化理性认识,强化团课教育团员的效果。

团课实践主要分为学习参观和社会调查两种类型,所谓学习参观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走出去”,是团员从现实生活中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对问题理解的有效措施,也是团员青年锻炼科学思维、促进个性品质全面发展、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团支部可以组织团员到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等教育;组织团员走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战斗英雄人物等,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进行感恩和责任意识教育等等。[3]组织团员外出学习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坚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做到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回,不能走马观花,看完了事;二是要坚持就地就近取材,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团员。qqqjin@163.com社会调查,是围绕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去企业、农村、部队、商场、社区等地,进行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结果的一种社会活动,调查研究一般应首先确立调查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设计调查提纲,对问题进行分类,对团员调查重点进行分工等,在调查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搜集材料,全面听取情况,力求使调查情况基本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调查结束后,要组织团员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展开充分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和认识。社会调查一方面可以使团员在调查活动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

使团员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团组织如何创新团课,如何发挥团课吸引和凝聚青年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思考、探索。

篇2: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的思考

时间:2004年3月28日

地点:一号楼206房间

到会人员:李明玉 孙杰 张滨燕 鲁东 蔡晶晶 陈静 孟凡帅

会议主题:就业工作一直是我们系每年长抓不懈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国内国际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等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成倍增长,就业问题也就日益严峻,在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之际,也为我系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我们专门开了一个工作会议研究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如何创新的问题。会上系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李明玉书记首先发了言,李书记就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李书记强调,一是社会环境和工作要素的变化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社会环境变化包括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从精英型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工作要素的变化包括对象的变化、形式的变化、职能的变化、人员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工作目标的变化,都要有相应的对策。

二是要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1.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与教育

2.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既要努力提高就业率,更要提高就业质量

4.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上就业指导课,指导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毕业生就业形势”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指导。

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就业观念”指导。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指导。

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求职技巧”指导。

——“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指导。

——“大学生就业政策”指导。

——“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导。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同等重要性,正确认识学 历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和寒暑假,引导学生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成才观,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了解国情和社会,才可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个系统越开放,就越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交流。大学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如高校要与用人单位经常进行联系与沟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都是学校和社会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共性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即是共性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以最好的服务,最有力的指导,最贴切的咨询,最好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

服务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能够体现高校大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为了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职能:提高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各种表格、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举办各种招聘活动等。

服务模式是随着社会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由管理模式转变而来的。因此,在服务模式里,或多或少还有“管理”的烙印,在有些方面,毕业生的主体地位还体现不够充分,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质量不高。

咨询模式:咨询模式与指导模式在服务内容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在服务方式上,指导模式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共性方面的服务,咨询模式侧重采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当然,在个性化的咨询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学生对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提供服务的要求也更特殊。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就业指导活动。

研究模式:研究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构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与研究,把许多日常具体

工作系统化、理论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

1.健全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就业工作的保障

学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作,专兼职人员结合,全员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

2.工作重心下移,一级变两级,落实到个人。

就业工作的重心由学校向院系转移之后,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个人,完善系就业工作组织,服务落实到学生。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定位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者。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 提高知识素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市场学、信息学。提高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亲和力、专业能力、社会经验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1.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型的专业化的职业队伍。

2.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队伍。

3.社会聘请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专家支持队伍,双赢战略。

4.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市场,人才信息队伍。

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一)硬件设施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物质保证。

系里应该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有就业指导专用的电脑设备,网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也使学生们以更快捷的方式查询到就业信息,也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同时,系里也应该有自己的专用的信息查询室、咨询辅导室和专用办公室等设施。

(二)教材建设。政府、大学生就业管理或服务机构、高等学校要重视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要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和高校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讲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应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方法。对于一些共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可以采取高校联合、向社会公开征集专家参与、或与国外有关机构和专家合作等方式进行。对于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内容,可以由各高校自行编写教材和讲义。

(三)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该做到课堂教学与讲座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市场建设。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大型市场活动和小型市场活

动相结合,定期市场活动和非定期市场活动相结合,校内市场和校外人力资源市场相结合。

会上孙主任,张主任也都发表了对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看法,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大胆开拓,争取今年的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团总支书记鲁老师和各位辅导员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思路开阔,信心百倍,相信一定能圆满完成今年的就业工作。

篇3: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一、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高校虽提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并对其进行创新, 但是其范围过于狭窄, 仅仅局限于招生和教学质量上。高校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未将其真正进行实践, 使得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总体上来说较滞后。此外,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未做到管理工作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导致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

2. 心理辅导不到位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而忽视了心理辅导。当前严峻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由社会问题引发心理问题, 使得其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自我调节能力等都较差, 因此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应重视心理辅导, 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3. 管理队伍薄弱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薄弱, 影响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多由辅导员开展进行, 近年来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一个辅导员往往负责的人数达到数百人, 辅导员与学生管理者人数较少, 导致管理工作不能够全面和深入地开展;第二, 学生管理者和辅导员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辅导员多为本科毕业留校生或在校大四学生, 其能力和素质都相对不足, 还易发生收受贿赂等问题, 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内容

1. 管理理念

大学生已经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 各方面的知识也有着一定了解, 有着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因此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秉承正确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 将大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管理, 构建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应坚持法制观念, 在法律和高校规章制度的范围中进行管理, 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坚持服务意识也是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做到的, 高校大学生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同时也是服务工作, 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服务。最后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应坚持创新理念, 不断进行创新以更好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2. 管理内容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中心咨询的完善是首当其冲的, 不仅要建立健全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 还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应定期进行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宣传, 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目前, 虽然各高校都建立有心理咨询室, 但是其只存在于表面, 而未真正做到实处。因此, 高校应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应在学生参与管理这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 让学生参与管理的整个过程,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做到民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管理的工作中, 能够拉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 使其更好地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和心声, 同时也提高学生作为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大学生管理内容进行创新的重要部分, 应与时俱进地增加与国家政府思想动态的各种积极思想内容。

3. 管理手段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手段进行创新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机制, 即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来加强管理的宣传, 以及扩展管理的内容形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也是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以及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使得学生能够在自我的日常生活中制定自我规划管理, 并将规划管理真正践行, 最后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为下一阶段的自我管理做好准备。

三、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措施

1. 加强管理重视程度, 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

高校应充分重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加强对管理的重视程度, 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如今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这一现状,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革新管理思路, 将管理与服务结合, 通过各种学生团体和扶助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服务, 让学生参与各种社团组织进行社会实践, 从而提高对自身的管理和约束能力。高校大学生加强管理的重视程度, 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 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化、人性化和自主化。

2.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关注学生成长发展

大学生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因此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对于学生来说, 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 在大学里教师和家长都不再进行约束, 完全靠学生的自我管理。而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导致其在求学和生活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此外, 大学生还面临着人际交往、学习、经济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使得大学生极易出现迷茫的状态, 甚至诱发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了解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工作和人生。

3. 引进管理人才,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水平的高低, 往往与管理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只有引进管理人才,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才能够使现今的管理理念、体系和实效性发生转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 无论是心理辅导、就业指导, 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等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来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指导。此外, 除高校内部进行管理外, 还可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和社会服务等,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上文分析,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是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心理辅导不到位、管理队伍薄弱等问题。针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从管理体制和模式、学生心理辅导、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 提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摘要: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的,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使得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也发生相应的转变, 故需不断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本文将分析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1]范伟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昌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陈武林.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4]吴龙水.多角度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1:212-213.

篇4:关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0-02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财力、物资、信息等方面进行统一的协调,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保证影响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得到最大协调和优化,从而使高校能够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在现阶段高校管理方面,教务管理中一般包括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处理日常教学事务、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并分配教学老师、统筹和协调全校教学资源的使用、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学生的成绩信息和老师的教学绩效信息进行管理等工作。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连接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只有高效的负责的教务管理,才能最大程度的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相应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通常都涉及到十分繁重复杂的内容,而且在管理、信息、服务、协调等多方面的工作相互交织,需要非常合理严谨的管理规范,但现阶段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随着高校扩招、人员流动等因素,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1在当前情况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权责划分、激励机制不到位、信息化建设不足等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的教务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尽合理,各个教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上存在问题。

其次,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上,对相关的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有所缺失。高校的教务管理中往往更加重视的是教学、科研、学业方面的奖励制度,对教务管理人员,很少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少相应的创新动力,阻碍教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最后,在信息化方面,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往往存在着系统缺陷,如教务信息化不完整、老师课程安排流程复杂、学生网上选课体验差、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等,导致教务管理效率低下。

1.2进行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采取了进一步的扩招措施,在学生人数上较之以往有很大增加,同时随着高校的扩建,各个不同校区之间的信息同步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管理制度上也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也需要协调更多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这些新时代高校教育现状的特点,都需要教务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其高校发展要求。

2.关于高校创新教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2.1对教务管理部门优化和重组,创新管理形式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一定的部门结构优化,对权责进一步明确和划分,从而使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明确,不重合,也不空缺,尤其是针对新出现的教务管理要求,要合理设置各个部门的责任。对于单个部门来讲,要对其职责和权力进行合理化。

2.2对教务管理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

对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如设置最佳管理奖、最高效管理部门等等,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和评审。

2.3对教务管理队伍加强建设,提高管理素质和水平

教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等,在高校的教务管理中,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对教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高校一定要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定期的组织学习、部门会议、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

2.4对教务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改善师生体验

随着高校个扩招,在校师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给教务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务信息系统因为其服务范围有限,而且不运用于商业化目的,高校在进行采购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其价格和成本多些,对其最大服务能力要求不高。而随着师生人数的增多,在教务信息系统方面也应该有所升级,符合当代信息化的潮流,提供良好的师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彦.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思考及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3,(18):160-161.

[2]王一华,庄丽娜,刘大为等.关于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3-5.

篇5: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太原科技大学樊杏华

内容提要:新的历史时期,法治理念、民主理念、和谐理念及科学发展的提出为工会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人治思维、诉求多元、制度漏洞也是工会创新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工会工作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主 法治 和谐

一、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创新面临的机遇

1、法治理念与法治环境

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与人治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高于法律。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法治理念要求政府必须走向法治政府,也就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于一身。

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在2007年先后制定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在这三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促进就业、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地位、职能及其作用。例如,《劳动合同法》第78条规定,工会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进行监督,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和合同规定,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或是提起诉讼的,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随着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随着工会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工会与劳动法律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所信仰并付诸实践,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2、民主理念与民主土壤

民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种实体,也是一种程序。普选、参与、法治、透明、人权和责任是评判一个民主政体的普遍标准。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公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社会的治理,政府也更加重视公众的参与诉求。广泛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为新时期的工会创新工作提供民主土壤。

在新的历史时期,职工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推动作为职工“娘家人”的工会组织加强民主建设和源头参与,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地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中,从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例如,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华全国总工会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征求职工对该法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映到立法机构,各地职工共提出近20万条各类意见和建议。

3、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和谐社会,是人类亘古以来不断孜孜以求的永恒的历史主题。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资矛盾逐渐凸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各级工会在新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劳动关系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发挥了更大作用,既实现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又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新时期高校工会创新面临的挑战

1、人治思维与现实的困境

人治是与法治相对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一再证明,任何社会的纯粹法治也是一种空想,毕竟法律是有有意识的人制定并执行的。所以,任何社会的治理模式都是“人治”与“法治”模式的折中。在中国传统三千年的皇权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在追求法治的现实道路上面对的最大困境是如何将人治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尽管依法治国已经写入了《宪法》,但现实中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高校,工会工作做的好不好,不在于《工会法》,而在于是否有一个开明的校领导和一位有影响力的工会主席决定的。依靠个人魅力而非制度的优势来开展工会工作,成为我们现实中工会工作的典型特色,凸显了人治思维对工会工作的影响。

2、诉求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加速分化,已从传统同质的单一型社会,转型为异质的多样型社会,多元化主体的利益诉求纷纷呈现。伴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利益诉求表达意识日益觉醒,开始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陈述自己的种种不满和不公正待遇,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和决策参与的需求。以高校为例,有编制内的建立人事关系的人员、有编制外建立人事代理关系的人员、还有编制外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还有建立劳务派遣关系的劳动者。高校复杂的劳动人事用工决定了主体诉求的多元化,如何平衡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成为工会工作面临的难题。

3、法律漏洞

法治者,缘法而治也。要实现法治,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高校工会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法律的不完善和法律之间的冲突。例如,作为高校教代会基本法律依据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不仅仅存法律性质上存在诸多争议、而且教代会具体运行制度缺乏诸多漏洞,例如,如果一个学校不能按时召开教代会,谁需要为此承担责任?承当什么责任?是高校党委书记?还是工会主席?应当经过高校教代会讨论、审议、决定、通过的事项,如果没有经过讨论、审议、决定、通过,该事项在实际执行中是否有效?这些事关教代会制度落实的关键制度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实践中教代会被形式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维权中存在最大困境也是无法可依,例如,《劳动合同法》是否适用与高校的在编人员?如果高校拖欠教师工资,教师能否援引《劳动合同法》提起诉讼?《劳动合同法》对此规定都不明确。依据该法,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但是如何缴纳社会保险?该法没有明确规定,而其他法律也无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实践中高校一方面有为非在编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缴纳或是向谁缴纳社会保险的难题,将高校推向了二难境地。

三、如何实现高校工会创新

1、从工会外部看

1)回归工会本质,重视第三种力量

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从本质上讲,工会是非政府组织,党的领导说明了中国工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会,是为了保证工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不能改变工会的非政府组织的本质。但是,实践中,高校工会人财物都来源于高校的支持、高校工会存在行政化的趋势,导致在工会工作中过多的依靠党委、行政而忽视非政府组织经验的借鉴。从社会治理看,第三种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会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工会本质的回归,即发挥工会这个传统的群众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制定与修改完善涉及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

从国家的层面看,事业单位的改革不仅仅是靠一个政策决定,更需要从法治的层面上做宏观的统筹。改革的过程中要及时完善涉及事业单位人员切身利益的法律的制定,避免事业单位无法可依的现状。另外,修改完善现存的《教师法》《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制定《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做到以法律促改革,以改革践法治,为工会的依法维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3)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法治的实现过程就是政府与公民理性互动的过程,中国过去的改革推动者主要是从政府层面开始,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认识不够。随着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推进、随着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中国公众参与政治、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但是,在现实中,公众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公众采取非理性的渠道表达自已的诉求。所以,政府应理性面对公众的诉求,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架起政府与社会之间融通互动的桥梁,而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传统的群众组织可以发挥其传统的组织优势,理性动员相关人员参与社会的治理,从而实现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只有形成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仰、对社会治理的参与的格局,方能为工会的工作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从工会内部看

1)工会地位——做到有为和有位

从高校内部看,工会工作的创新首先必须从新认识工会的地位。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之中,工会应成为高校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工会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涉及学校发展、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应处理好“敢说”与“会说”、“敢做”与“会做”的关系。要通过充分的调研将广大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及时传达给学校的决策层,同时将决策层的重大决策通过制度层面传达给教职工,实现学校和教职工之间的理性沟通。

2)工会人员——结构合理化、知识专业化

工会人员机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长久以来,工会人员存在数量和机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人员少,导致工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工会应调动二级分会参与校工会工作的积极性,弥补人员的不足。另一方面,工会应加强人员结构的调整,培养一支老中青结合、人员知识化、专业化相结合的干部队伍。

3)工会工作——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能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能,不仅抓好传统的福利和文体活动,应积极研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教职工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应适应维护职能的紧迫需要,建立法律咨询与援助于一体的机构,从制度的层面上完善维权预防机制建设、纠纷处理机制,加强教职工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教职工民主法治意识和参政水平。

参考文献

【1】《民主与陀螺》,俞可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第三种力量》, 王建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樊杏华,太原科技大学工会、法学系教师

篇6: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考

创新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面对时代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住时代特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立足现实,研究新形式,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之路.

作 者:姜晓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24(6)分类号:B804.4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篇7:关于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美国高校在学生创业技能开发上投入很大。

高校不仅在正式创业项目上进行投入,也在课外创业活动上进行投入。

正式项目如创业学位与证书,课外创业活动如商业计划竞赛、创业俱乐部、在初创公司实习等。

许多大学还在尝试建设校园加速器、创业宿舍以及学生风险基金。

伊利诺伊大学专利诊所——向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为学生发明者起草专利申请的机会。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学生实习项目——每个暑期向学生提供25个在初创公司带薪实习的机会。

莱斯大学——20__年为商业计划大赛募集并提供了120万美元现金和服务。

这笔钱一直是事实上的创业天使基金。

鼓励教师创新创业

美国大学鼓励更多教师去创业,而这也会促进学生创业。

其中包括一些政策变化,如更加认可教师创业者、将创业纳入终身教职评定和选聘过程、增进教师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联系(如通过校外工作、与工商界互动和寻求对口创业资源等)。

此外,大学正积极与联邦机构合作,解决限制教师创业的一些管理规定,特别是涉及到利益冲突和国家安全的问题。

匹兹堡大学——提供创新商业化工商课程,引导并激励师生从事创新创业与商业化。

弗吉尼亚大学——20__年,该校医学院将商业化与创业定为晋升与终身教职评定标准,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批机构。

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住宅企业家项目——项目组与中心的许可授予人员和研咳嗽币黄穑镏姹稹⑵拦烙肟⒏弥行牡拇葱鲁晒⒅С忠哉庑┐葱氯ゴ窗煨鹿尽

支持大学技术转移

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与技术许可办公室一直是大学创新者与校外商业领袖洽谈发明成果商业化的中枢。

它们已不再单单注重单项技术的商业化,而是作为师生、校友、企业家、投资者和产业相互联系的中心。

这些机构现在专注于发现与支持校园创业活动,专注于帮助初创公司找到最佳时机并建立成功的商业模式,专注于改进大学文化,专注于创办扎根于大学周边社区的公司。

犹他州立大学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在该校商业企业办公室内,致力于帮助教职员工管理、保护和转化大学的知识产权,并向周边地区的机构提供支持。

教堂山北卡罗莱纳大学技术转移实习项目——向学生提供在该校技术转移中心实习机会。

康奈尔大学的IP&Pizza?与IP&Pasta?——是提高师生科研人员对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意义认识的活动。

它提供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认识,旨在提高获得与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对这一意识在吸引潜在业界伙伴方面重要性的认识。

加州理工学院——对每个由其技术转移办公室发布的创新成果进行临时专利申请,并在第一年中对这些成果的技术和商业优势进行评估。

促进大学与产业的合作

近年来,美国大学更加重视支持初创公司,同时继续与已成长起来的长期发放许可的伙伴公司合作。

为促进合作与创新,大学面向企业开放师生与设施,以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战略上,大学与公司结成合作伙伴,提供实习和校外工作机会,与初创公司共享创业加速器等设施,设立由业界资助的风险基金和激励方案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师生员工的创新和产品开发。

克莱姆森大学国际汽车研究中心——是大学、产业与政府组织开展先进技术研究合作的校区。

明尼苏达大学界面与材料工程研究产业合作伙伴——是大学与产业双向知识转移合作联盟,由40多家支持材料领域基础研究与合作研究的公司组成。

特拉华大学经济创新与合作办公室——已与工学院和勒纳商学院建立了伙伴关系,设立了一个名为Spin In?[1]的项目。

该项目的合作对象是需要将技术专利或产品放入大学进一步技术开发的当地创业者。

佐治亚理工学院临界点项目——是一个在浸入式开放性共同学习区间内进行创业教育、接触创业导师和专家及投资者的创业加速器。

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从历史上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是美国大型大学的重要使命。

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特别是赠地大学,都对它们周围社区的福祉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现在,大学越来越将创新创业作为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请求联邦政府将商业化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列入资助计划。

一些大学如杜兰大学,也在让本校学生和教师通过服务和项目去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其它大学如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正在建设创新驱动型校园,以帮助周边城市和社区繁荣。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篇8: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一、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观念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根本, 思想建设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根本, 在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应该不断创新思想理论和观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来不断武装自己的思想, 同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 以此来对全校的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并将其贯穿在整个党思想建设工作全过程当中, 不断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思想利器作用, 以使高校中的党建工作始终和社会、时代保持在抑制状态中, 不断激发党的生机和战斗力, 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 不断进行创新, 推动党建工作的进行。当前, 高校在进行党思想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充分突出党思想建设的时代性,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现阶段各种问题的新概括和新总结, 高校思想建设工作应该密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指导高校党建发展不断前进。二是高校党组织在进行思想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 实事求是, 不脱离实际谈论问题, 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感染师生、教育师生、武装师生, 让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形成坚定信念, 振奋精神, 排除一切疑虑将自己的行动思想与学校的思想建设统一起来。三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新道路, 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 坚持将学生放在教育的首位, 坚持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 不断攻克教育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 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目的。通过这些思想建设工作, 高校党建在思想观念方面要实现校内每位党员都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间的模范这一远大目标, 从而不断促进高校中学生不断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离不开机制的保障, 不断创新制度建设, 对于保障高校党建工作高效率、高实效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机制是体制和制度的表现, 高校中的党建工作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就应该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创新机制, 不断提升自身抗变能力, 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而从当前的时代和社会形势来看, 高校党组织要在校内建立起长效运行的机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是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党建体系。党建体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依据, 建构新型的党建体系和网络, 对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不断健全党组织体系和治理网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党组织应该不断加强对自身和领导干部拒腐抗变能力, 不断对党建体系中的有机构成成分进行优化, 不断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全新的、健全的载体, 使高校党组织能够有效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 迎接各种挑战, 永远保持活力。

二是通过不断建立良性规则。规则在党建工作中具有规范作用, 不断建立健全党组织制度规则和管理规范, 不断创新和优化党组织当前的制度规范, 使党建规则成为党建工作的保障, 保护党组织内部不受外部风险威胁。不断对制度规范中的各个构成单元进行细致优化, 使得文件和措施之间能够实现协调统一, 同时不断对监督控制、检查反馈等环节进行细致优化, 使得高校中的党员自身廉洁自律能够和学校各种管理文件直接结合起来。

三是通过不断创新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手段, 高校党组织应该从自身的眼光和观念上不断创新, 从而用全球的眼光来看待当前党建工作形式, 不要用短浅的目光来进行短期战略筹划, 以免影响党建组织之后良性有序的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应该着眼于长远, 不要好高骛远, 脚踏实地树立全局意识, 从整体上进行战略策划的筹划, 主动出击, 减少被动事件的发生, 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前提准备条件。

三、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

高校开展党建工作要不断从之前的工作中总结出经验, 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因而在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就尤为重要。在当前高校中, 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可以从几点入手。

一是不断更新党建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在党建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是党建工作的灵魂, 领导班子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进行, 因而在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时对党建领导班子进行不断创新, 对于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中的党建领导班子应该符合当中应社会主义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要求, 符合党建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和思想境界。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来进行创新新型领导班子, 不断提高校内各级领导班子自身的素质, 提高领导班子掌握教育规律的能力, 使高校内的各级领导班子能够成为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领导人和主心骨, 成为高校素质型人才培养的领导核心。

二是不断创新党员队伍建设。将人才的用处完全发挥出来, 才能保证工作的效率达到最高, 因而在党建工作中应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在选拔干部上应该按照群众公认、德才兼备和实绩三个方面标准进行选拔, 同时应该在党内建立起健全的用人机制, 人尽其才, 将党内每位干部和成员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到我们的党建设事业中。尤其是在高校党建工作中,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 有着无限的潜力, 高校应该不断加强人才强效这一战略, 不断深化干部队伍管理, 不断发掘校内的高素质人才, 本着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等原则, 选拔真正具有才能和服众的党内干部, 不断健全人才机制, 将党内干部和人才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不断激发出来, 不断丰富高校的人才资源。

三是不断创新党基层组织建设。在当前形势下, 高校中的党基层组织需求很大, 校内党组织应该根据当前形势和办学规律, 不断扩大党基层组织, 不断调整基层党支部, 使得基层的党支部能能够覆盖到班级、宿舍和教研室当中, 满足校内各组织对党组织的需求, 实现哪里有党员需要, 哪里就有党基层组织支援。同时在学校教学管理的机构当中, 也应该设置相应的党基层组织, 将党建工作和教学管理直接联系起来, 在高校内构建起与教学、高校管理相结合的党建机制, 通过不断创新党基层组织来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而在党建工作覆盖面得到不断扩大之后, 党建工作的渗透力也将不断增强, 真正将党建工作渗透到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去, 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中的党组织应该不断思考当前校内党建工作的新方向和创新思路, 从而不断丰富高校党建建设成果, 让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中积极发挥其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核心作用, 不断提高高校人才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立峰, 高晓英, 张文等.基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5 (01) .

[2]刘佳.中共在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基于北京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 2015 (06) .

[3]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 2008 (04) .

篇9: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关键词】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目标创新;方式创新;主体创新;评价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我国高等院校按照政府的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初着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陆续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落实了人员、机构、经费、场地、制度的相关保障,开展了信息提供、观念引导、课程设置、技能培训、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就业工作的客观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不断地对现行工作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迫切要求我们加以创新,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的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1.1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业乃民生之本,发展之源,稳定之基。让有工作意愿和能力的社会成员充分就业、获取报酬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是社会秩序井然的基本保障,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的基本体现。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3年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40万、280万、340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社会提供的可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每年维持在1000万个左右,毕业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长们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人民群众对扩招的感激之情就会变成对学校、政府的抱怨之声,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愿望就无法实现。更严重的是,高校毕业生作为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殊就业群体,若大量闲置于社会,无疑会严重冲击社会稳定,影响改革发展大局。可见,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2 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金融危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形势出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表现为货币贬值,企业倒闭,股市暴跌,失业率提高,房地产、土地价格下滑,社会经济普遍萧条。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在其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经济就从次贷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并于2008年下半年演变为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必然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社会用工需求减少。教育部的统计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数量2009年第一季度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的用工需求比第二季度下降了5.5%,这也是二十年来我国用工需求的第一次大幅下降。破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难题,既需要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提升宏观经济活力;也需要高校加大就业指导投入,不断进行工作创新,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1.3 是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如:目标错位,就业指导满足于让毕业生找到工作,忽视了工作的人职匹配;时间滞后,多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夕,不能满足大学生全程化发展的需要;形式单一,多为大班化的集中授课,缺乏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辅导;评价体系不合理,把就业率特别是初次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因素,忽视了就业竞争力评价这一核心要素。特别是在就业指导内容上,许多高校仍然局限于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求职技巧等基础性内容,而对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管理等深入性知识比较缺乏。[1]因此,进一步深化工作的内在动力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丰富就业工作内涵,以适应和满足就业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

2.创新高校就业工作模式的做法

2.1 目标创新:择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的转变

择业指导强调就业安置,以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为目标,以信息提供和技能培训为主要方式,其本质是追求人与职业的结合,是就业指导的初级阶段;职业指导强调人职匹配,通过指导学生了解职业自我,辨析职业环境,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恰当地进行职业学习、职业决策和路径调节,使其在校期间的学业为未来的就业打基础,为创业做准备,职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高级阶段。

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是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1909年帕森斯在其著作《选择一个职业》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焦点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职业选择就是个人在了解自己的主观条件与职业需求的前提下,把个人特征与职业特征较好的结合起来,追寻一份人职匹配的工作。实施职业指导的现实意义在于,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的宝贵资源,应当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果说学生未能就业是人才资源显性浪费的话,那么人与职业的不匹配、不协调则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隐性浪费。我国职业教育奠基者黄炎培先生曾指出:“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当和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的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多少人才。就个人论起来:相当,不晓得有多少快乐;不相当,不晓得有多少怨苦。”[2]

职业指导包括循序渐进的五个步骤:一是自我评估,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性格,对自身的特长、优势和不足进行审视,以激发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自觉意识;二是环境评估,帮助学生分析社会文化环境、行业环境、家庭环境和组织环境,使学生的职业发展在一个清晰的空间进行;三是目标设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运用生涯决策平衡单等技术,指导学生确立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把过去处于朦胧状态的理想与价值追求具体化;四是路径选择,帮助学生做出职业目标和目前现状的swot理论分析,找出具体的差距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和行动,掌握获取相关职位的能力;五是监督反馈,全程跟踪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正常情况下以半年为周期对学生进行反馈性指导。

2.2 方式创新:群体性指导向个性化指导的提升

群体性指导指采取集体辅导的方式,通过上大课传授就业知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采用的主要方式。但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所有的个体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都与他人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因此,单纯依靠集体辅导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也越来越难以适应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调查表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换工作的比例高达75%。”[3]出现高离职率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是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导致学生择业时没有做到“择我所爱、择我所长、择世所需、择我所利的有机结合”,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目标,对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真正适合个人发展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不断谋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个性化就业测评,指导教师要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朗途职业发展测评”等系统,对学生进行个性测试,并进行一对一的分析解读,使其了解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以达到自我认知的目的,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内在依据。二是个性化就业课程,学校在公共必修的就业指导课结束之后,应按照某一专题或某一需求分类、分层开设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三是个性化就业咨询,指导教师应通过启发教育、平等协商、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等形式,协助当事人了解自我、澄清问题,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四是个性化就业训练,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组织相关的职业训练,比如鼓励口才较差的同学参加演讲辩论协会,动员交往能力差的同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

2.3 主体创新:全员化和专家化的对接

就业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育人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的职责。就业工作的全员化,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关心就业、支持就业、推动就业。学校领导要做,院系负责同志也要做;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要做,一线业务教师也要做;就业部门要做,其他部门也要做。只有做到了工作主体的全员化,才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就业指导工作引向深入。但是,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指导教师既要扮演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的角色,还要扮演心理辅导员、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者、生涯设计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的角色。因此,一般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如信息提供、就业推荐等可以通过非专业人员完成,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则必须通过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实现。

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第一,开展咨询辅导的能力。指导教师应通晓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熟悉职业规划和助人的基本技能,可以与各种类型大学生互动,能够依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设计和培训。第二,把握职场动态信息的能力。指导教师应熟悉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能够收集、分析和管理职业信息,具备利用相关信息帮助服务对象的能力。第三,把握政策法规的能力。指导教师应熟知《劳动法》、《经济合同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并能够熟练加以运用。第四,应具有较丰富的背景知识。就业指导是一门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信息学等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学历层次。

教育部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各高校“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4]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吸纳社会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加盟。二是通过学历提升、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大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三是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保障就业指导工作者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

2.4 评价创新:就业率评价向就业竞争力评价的演进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提出了把毕业生就业率与高校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与评估、学位工作等挂钩的18条措施。[5]自此,就业率从单纯的数量统计指标逐步演化为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要素,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评判一所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尺,也成为广大民众评价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的最直观工具。

应该说,就业率作为评估指标,其数值大小在一定层面上能够说明某些高校、某些专业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关系,从而折射出该高校的教学质量情况。但就业率统计只能反映某个专业有多少个毕业生有工作,难以反映一个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状况,也难以反映一个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就业率评价体系还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评价主体不合理。目前就业率统计数据主要是由高校自己统计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的,在统计上报、核查校对等操作过程中,高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缺乏必要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双重角色的主体身份无法赋予就业率统计以足够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导致社会上的就业率造假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二是价值导向存在误区。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总是想方设法把压力传递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在毕业前签约,导致一些学生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签了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毕业生择业的短期行为,为以后的跳槽埋下了隐患。许多用人单位作为学生短期行为的受害者,对此现象深为不满,因而对接收应届毕业生充满戒意,反过来又加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高校是通过招生、培养、就业这一系统工程来实现其社会效益的,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否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能否高质量地就业,取决于毕业生在竞争性的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该成为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指标。结合国外的经验和国内的发展需求,我们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以通过“四力”(学习力、求职力、适应力、发展力)、“五率”(就业率、对口率、稳定率、晋升率、雇主满意率)和“一水平”(收入水平)等指标构建一个评价体系,其中,对学生“四力”的培养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努力方向,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五率”和“一水平”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结果的外在表现。显然,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相比就业率评价更为完善和科学,对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帮助也更大。

总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创新,才能保证它的生命力和科学性,才能适应乃至引领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才能满足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的多重需要。

参考文献

[1]张金华,艾修俊.试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7,(10).

[2]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EB/OL].北森测评网,新浪网.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EB/OL].国务院行政法规网.

本文是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创新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09SJB880061。

上一篇:易错常见成语下一篇:高一作文神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