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课心得体会

2024-06-23

如何说课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如何说课心得体会

《如何说课》心得体会

前几周教务处组织了《如何说课》的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此不足。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课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一、说课类型 1.课前说课

课前说课,就是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分析教学资源、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基础上的一种说课形式,是教师个体深层次备课后的一种教学预演活动。2.课后说课

课后说课,就是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并在上课后向所有听课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阐述自己教学得失的一种说课形式,是建立在教师个体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集体反思与研讨活动。3.评比型说课 4.主体型说课

主体型说课,就是以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专家和领导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5.示范型说课

示范型说课,一般是以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等为代表在向听课教师做示范型说课的基础上,请该教师按照其说课内容上课,然后再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的教学研究方式。

二、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习不是唯一的标准(说课教师应在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紧密结合起)

2、处理好说课与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说课主要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

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可对象为学生(说课回答了自己怎样上好这堂课的问题)

4、说课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忌“读”和“背”

5、备说课教案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力争为自己作出令人满意地解释)

三、说课内容

1、说教材

主要包括:①剖析教材②课时安排

2、说目标

3、说学情

关注:①已有知识和经验②学习方法和技巧③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4、说教法

5、说教学程序

① 教具学具准备②设计思路③教学流程④板书设计

作为一个工作很多年的老师,我还是不知道怎样的说课才叫真正的说课,杨老师的关于“说课”的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明白了,说课,原来是这样的。

《如何备课》培训心得体会

前几周教务处组织了《如何备课》的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此不足。

首先,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可以不写教案,但也不会不备课。备课其实就是教师把教材内容和教法都考虑成熟并熟记在胸。它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情况。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当然也包括写教案等。而写教案占具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上课的“备忘录”。它既可以供执教者在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又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料积累,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备一节课其实是备一门课,教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能现买现卖,上什么备什么,写一篇教案就算备了一节课。随着教历的延长,慢慢地我发现课不能只备于纸,背于口,而要备于心。

其次,谈谈备课的几方面内容:

1、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练习的设计是不是预见了学生的错误;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备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备教案——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僵硬死板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4、备板书

板书,无非包括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但千万不可小看了它的作用。教师的教学主要依靠的是板书和语言,语言有时比较快,学生听过很可能就忘了,而板书却可以停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正因为板书的重要,所以如何写板书也应该在课前有个准备。例如:写什么,写哪里,怎样突出重点,甚至是什么时候擦黑板。与学生的教学交流时间长了,一个老师的板书风格也对上课很有帮助。我上课的时候比较喜欢将旧知识写在黑板的左1/3处,新的知识点写在右1/3处,学生很习惯,对课堂小结也有帮助。

5、备多媒体教案

多媒体是帮助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别是有动画效果的课件,既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能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记忆和理解。但是使用多媒体也有一些误区,每次出去听课,没有一个老师是不用多媒体的,但是我觉得有些课用不用多媒体效果实际相差不大,我想多媒体不仅仅是要做的漂亮,更要有实用性,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学生来参与课件制作的一部分。

6、备课前

写好教案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讲课就不成问题了。这种想法看来是错的。每次我准备的挺得意的,可是教学效果总留有遗憾。因而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但绝非背教案而是精要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熟悉环节,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一般我要求自己备好了课,在上课前一天,在理一下思路,将刚想到的再补充进去;上课前半小时,在脑子里重温一遍。上课是确实比之前流畅多了。

7、备课后

有人说:“一个真正的好教师是一个善于反思,及时总结的教师”。可见,要成为一个好教师,我们也必须善于课后总结,也可以说课后的二次备课。课前备课它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效果,教案写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往往在讲完课后才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课堂上讲懂,才能真懂。因而,我们的“教后记”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反映,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可以帮助我们修改教案,积累经验。

总之,备课备得越是充分、全面,上课的底气就越足,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的。随着教育越来越快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学也会有不断的改变和新内容的进入,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挑战。我决心做好这份事业。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老师,每天重复而又单调的教学活动使我产生了习惯。我习惯每天按部就班的写备课,对于备课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自己的亮点,板书的设计也没有精心的设计。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我知道了一节好课是怎样备出来的,也明白了自己改进的方向。

篇2:如何说课心得体会

状元三小陈国

一、说课前的准备:

1、熟悉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2、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知识、技术技能及身体素质情况,情感、团队精神等。

3、熟悉场地器材、教学设备情况。

4、构思:设计课的思路、框架,大概的教学模式、教材的搭配与取舍,教学流程和场地布局。

5、教学策略:周密思考和准备,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如何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如何突出学生主体、体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等。

二、说课稿的撰写:十项规范(可以创新)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中相关年级的水平目标中,参照五大学习领域提出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2、3)过程与方法;(1、2、5)情感态度、价值观。(1、4、5)

(1)运动参与目标::对学生行为习惯、科学锻炼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2)运动技能目标: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能力三方面。

(3)身体健康目标:包括发展体能、终身锻炼、健康意识。

(4)心理健康目标:精神面貌、自信心、意志力和自控力。

(5)社会适应目标:包括人际关系、团队精神、体育道德等。

2、教材分析:所选教学内容取材的来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材与教材之间的上下衔接、教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学情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兴趣、情感及运动能力等情况。

4、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一堂课选定一个重点为宜。难点对重点教材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较难解决或难以掌握的关键环节,难点也不宜多,一堂课解决一个难点为宜。

5、构思与设计:理论依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等)可以阐述本人的观点和教学理念。设计一个堂课的教学系列(如情景法,讲故事一样叙述,使人听了感觉是一个整体)把教材内容科学地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或编排,要求动手、动脑开发智力和激发情趣相结合。

6、教学策略:教法可与学法结合起来写。教师如何根据课的目标和教材内容,引入(导入)本课的主题,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习过程的点拨、纠错、评价的时机和方法,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安全。

7、学法指导:给学生留出学习(练习)的空间,自由发挥的余地,培养自主学习、练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创设自觉学习和愉快学习的氛围。培育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乐趣,及时鼓励和引导。

8、教学程序:过程清晰,优化组合,循序渐进。从开始导入课题到结束、环环紧扣,一般常用的程序:激发兴趣——愉悦身心——强身健体(主要内容)促智——恢复身心——收心养神——布置作业及回收器材。

9、教学场地器材的布局和安全措施,要做到几个有利:

①有利于学生观察;②有利于学生循环练习;③有利于教师示范和学生展示;④有利于及时点评;⑤有利于学生充分的活动或练习;⑥有利于学生安全。

10、教学效果的预测: 主要是针对五大学习领域目标达成情况的预测。

三、说课:说课是个人才能展示的关键阶段,教案设计得最好、理念最新都必须从说课的过程来体现。具体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六方面:

1、讲述:使用普通话,口齿要清楚、语言要流畅,声调要有一定的变化,有激情,有些关键词的语调稍重,连接词可以轻缓一些,要求脱稿。

2、表情:自然大方、心态要平和,不要总是想着结果会怎样。

3、姿态语言的运用:手势、动作助说话,有声有色,增加其生动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录像、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

5、随机应变:控制好时间,一般说课时间规定10-15或15-20分钟,如果时间比较充余的情况下重点内容可以稍说得详细点,但千万不宜东拉西扯,离题太远。如时间比较紧,可以有重点地说,把必须讲的内容点到为止。

篇3:如何说课

说课的要点和步骤

说课就是指教师以讲解的方式, 向听众 (如领导、同事、评委等) 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 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根据的过程。说课不是上课, 其目的是向其他老师说清楚自己是如何认识教材、处理教材;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处理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法、学法和怎样运用教法与学法达到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并将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合;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以及为什么运用这些教学手段;选择了哪些课堂训练以及这些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如何进行板书设计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和为什么这样安排等等。一言以蔽之, 说课就是教师在说清楚“怎么教”的同时还必须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说教材:包括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编排的顺序及原因, 教材有哪些教学资源等, 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说学情:学情分析要客观、准确, 符合实际。说课中, 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地、客观地、准确地分析学情, 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说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目标,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里要特别注重对能力目标的分析, 要说清楚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到底可以实现哪些能力目标。对于情感目标, 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资源、社会资源、生活资源、学生资源等。

说教学重点、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其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确定, 更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 要分析清楚为什么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很多, 不是用得多就好, 而是要用得精, 用得恰到好处, 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要阐述清楚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教学方法, 要有理论依据, 要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多高。

说学法的指导:学法是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要切实让学生学会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理论依据要充分, 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要特别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要说清楚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 使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手段明了,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教学设计除了教学环节及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以外, 还应该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选择与处理、板书设计等等。

说课中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对教材的认识不深刻。

本次说课比赛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 本节内容是初中学生首次涉及到对单一物质的研究, 而本单元的课题已经研究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同时氧气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气体。从这点来看, 教材这样安排, 说明教学的重心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重点培养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研究一个物质。而个别教师把氧气的物理性质作为重点, 把氧气的化学性质作为难点, 这些都说明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教材, 没有认真分析教材上的内容。一部分教师并未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 如:教材要求硫的燃烧实验应该由教师进行演示, 并且要求在通风橱中进行, 而多数教师未考虑二氧化硫的毒性, 甚至有一个教师把这个实验安排成了学生探究。如:教材规定该部分为一个学时, 有两个教师把它处理为两个学时等。

学情分析以自我揣度为主。

参赛的教师对于知识目标的理解大同小异, 这从措辞上可以看出。如:对氧气的化学性质, 有“认识”“掌握”“理解”“知道”, 这说明教师们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在学情分析中, 有的教师指出:“初三学生科学素养参差不齐, 两极分化已经形成, 个体差异明显”;“学生大多聪明好学、思维活跃、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学生对学习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等等。从这些矛盾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出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而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认识去揣度学生的学情。

教学目标求多、求大、求全。

参赛教师都确定了很多教学目标, 最多的达到了14个,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越多, 完成的可能性就越小。从这一点不难看出, 参赛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求多、求大、求全的思想严重。如参赛教师在能力目标的确定上, 涉及到的就有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综合分析能力等, 这基本上包罗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所有能力。有时候真的让我们不禁要问, 一节课就完成了这些能力的培养, 那以后的化学课还干什么呢?这些能力都能在本节课来培养和提升吗?答案不言而喻, 这就是参赛教师在费尽心思地迎合评委的胃口而已。

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力度不足。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对教学资源的挖掘, 给人明显的感受就是虎头蛇尾。大家都非常重视教学引入环节的设计, 如采用氧气在医疗和养鱼等方面的应用、奥运火炬的水下传递、冲气和抽气的食物包装、生锈的菜刀、放在水中的土豆片、猜谜等等。但在其后的教学设计中, 这种殚精竭虑地挖掘教学资源的情况就凤毛麟角了。不注重在学生中找教学资源是参赛教师的通病, 大家都立足于如何把知识与技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而不是让学生去尝试、去犯错、去收获, 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对教材上的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 如教材上每次实验后都有现象描述框, 但有三位教师还是重复地设计了学案,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比较多, 有待提高。

照抄和拼凑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是依据学生学情确定的。按道理讲, 本节课的重点当然是让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的概念, 这个大家都能认识到。但参赛教师所列举的教学难点就五花八门了。如:学生的探究意识、观察和分析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对氧气氧化性的理解、归纳能力、认识具体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思维模式、实验现象的描述、化合反应的概念等等。从他们列举出的难点中不难看出, 这些难点未经分析, 胡乱拼凑, 其目的是想以“多”取胜。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 居然有五位教师的教学难点设计是完全一样的,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如此利用网络资源, 是否也阻碍了部分教师的发展呢?

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不足,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每个参赛教师都罗列了不少教学方法, 如实验探究法, 启发教学法, 观察法, 分析法, 归纳法, 引导参与实验与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探究、师生互动、质疑释疑、激趣法, 讨论法, 讲述法, 指导读书法等等, 真是“百花齐放”!这让人不禁要问:这些都是教学方法吗?一节课需要这么多教学方法吗?这些教学方法有理论依据吗?真的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吗?而在阐述为什么采用这些教法时, 总是一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谈理论依据, 更谈不上什么科学性, 也就是来糊弄一下而已。按照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能把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何必动用那么多方法呢?

学法指导贪多, 重点不突出, 过分注重形式。

在谈及学法时, 几乎每个教师都谈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但其他的学法也很多, 如:观察法、归纳比较法、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法、小结法等等。从教材的安排来看, 本节的重点在于学生实验的探究, 可以让学生探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实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上述学习方法都是蜻蜓点水, 没有得到实际效果, 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 过分注重了形式。让侃侃而谈的学法付之东流, 给人的感觉就是太过于作秀。

教学设计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重形式而轻实效。

在教学设计中, 每位教师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都想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兴趣, 都想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但在实际设计中, 教师都是一厢情愿地做,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利用“土豆在空气中要变黑”的原理, 通过“土豆丝浸泡在水中”来引入, 结果很多学生都无动于衷, 因为他们没有这个生活常识呀!如在学生探究的环节, 教师演示了实验, 让学生再重复做一次就算探究了!在自主学习环节, 教师只让学生看书, 然后完成练习, 练习的答案全在书上, 还名正言顺地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合作学习环节, 就是让一个学生点酒精灯、一个学生拿木条, 一个学生观察, 这就是合作学习!从这些都明显地看出, 教学设计是为了新课程而新课程, 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是实效。笔者认为:不管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不是具备新课程的理念, 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 时刻关注学生, 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那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优秀的。

照本宣科, 说课教师展示不充分。

每个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说课, 但多数教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说课时只能按图索骥、照本宣科, 幻灯片成了他们的稿子, 一字不差。部分教师在说课时, 激情不足, 声调平缓, 多数教师没有把教学中的精彩材料展示出来, 给人一种昏昏欲睡之感。部分教师在时间安排上也不合理, 没有说完就被迫离开。

篇4:数学学科如何说课

一、说教材

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某一课题的作用和地位;教材的编排思路和结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说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要讲清课时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个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学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比如说等差数列这一节地位和作用时,我是这样分析的: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说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比如说集合之间关系时,我是这样确定目标的:

1.知识目标:了解集合间包含关系的意义,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和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用数字化表示日常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维方式。个体与集体构成大社会的依存关系。互补现象构成和谐社会。

(3)要分析准确重点难点,要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尤其要注意分析难点的位置、程度、成因和突破难点或分散难点的关键与措施,以及在难点的教与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比如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的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函数的单调性已有所知,所以认为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感觉乏味。事实上学生只是对它有一个感性认识,而并不知道它的具体定义,因此授课时要加强对概念的分析,使学生能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定义中有不少值得去推敲、琢磨的东西。难点是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因为刚刚接触这种证明方法,给出一定的步骤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也可以对学生掌握证明方法、形成证明思路有所帮助。

二、说教法与学法

即叙述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所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1.说教法:阐述教者进行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这是改进课堂教学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常见的教法有目标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发现教学法、阅读自学法、小组议论法、教授法、引导练习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2.说学法:阐述教者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如函数(一)这节课中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学生自主预习为辅。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学生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过程

即阐述教者对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先后顺序。要说出整节课的教学安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特别重视教学环节,次序,不仅说出如此这般安排,更重要的是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要让别人接受、信服。但要注意说课和备课的区别。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什么,让别人接受信服,内容构成不同。说教学程序,还得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要说清本课题教学过程的总体框架(例如新课导入、新课讲解、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等)以及各板块的时间分配。以及在新课讲解中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以及学情依据。

四、说练习和板书设计

篇5:如何说课心得体会

说课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必备技能,怀着认真学习的心态,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刘彦昆老师编写的《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一书。这本书摒弃了理论化的说教,启迪教师最有效的说课方式,并将说理与案例相结合,展示说课最前沿的理论知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如何说课有了初步的理解,而且学习到了很多前沿的思想。

书中提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将深刻地引导着新的教学实践。说课,作为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教师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实质,对于广大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和研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好的说课艺术,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把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融为一体,是优化课堂设计,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说课目前没有权威的定义,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它却占有很重要的分量。说课不是虚拟的,不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在本书中,沿袭了传统对于说课的理解,去粗存精,将说课定义为: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

或一个问题的。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由于教育活动设计了目标、内容、主体、材料、过程、方式方法、效果等诸多因素,各因素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说课者必须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不仅要说其然,更要说其所以然。如此,不仅可曾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自学性、目的性,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教育活动诸多因素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进一步了解到,说课的目的在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能过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将来能过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这本书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教材、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对于我说课能力的提高将有很大帮助。

篇6:如何说课及说课的基本要点

一、什么是说课?

1.定义:所谓“说课”就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有准备地在某一特定的场合(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针对某节课、某个专题或某个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内,向其他同行较为系统地口头阐述相关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预设及其设计的理论依据。

2.表现方式: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述为主,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为辅、以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教材为依据,以同行教师或评委为对象,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必要时还可由听者评说,讨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和师训活动。

3、前提条件:⑴ 说的课必须是自己亲自上的或自己备的课;⑵说的内容必须有具体的教学过程及其理论依据。两者必须同时具备。

二、说课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说课活动考察被评估学校和被评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能力 和教学水平;同时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业务基础,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说课的作用有哪些?

1.说课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2.说课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3.说课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4.说课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一般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⑴说课标

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

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

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⑵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说教材的要求有: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⑶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⑷说教法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⑸说教程

教程即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 5 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教程要求做到:

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

④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说课内容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不意味着具体说课时都要面面 俱到,逐项说来,应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是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陈述,该展开的内容充分地展开,该说透的道理尽量去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对说课的要求

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②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③语气得体、简练准确 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

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同行.语言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④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六、评估说课是从哪几方面对教师或专业进行考察的?

1.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2.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

3.教师对任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主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理解。4.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建设情况。

5.教师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探讨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掌握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基本特点的情况。

6.教师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状况。

7.教师“一专多能”情况。

七、优秀“说课”的评价标准 1.是否突出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诠释怎样的教学思想

3.是否体现了应有的教学能力 4.展现了什么教学境界 5.是否展示了演讲的才华

八、说课注意点: 注意自己的身份

关注细节,适当引入理论

独立备课及博览优秀教学设计 提炼好小标题

注意结合教材内容说出跨文化差异的特点。要把握好时间

注意发挥个人特长、体现特色

说课不是备课、讲课、“背课” “读课”,要突出“说”

九、说课程资源包括什么?

师资,实验(训)项目所需的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含教学用多媒体)、易耗品,课时(含理论、实验、实训)、教材(含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

十、说课的类型有哪些?

1、按说课的目的划分: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评比性说课和考察性说课。

2、按说课的内容划分:章节说课和课时说课。

篇7:如何评价说课

在教学实践中,说课经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其一,说得过于简单,仅仅交代几个教学环节和呈现的内容;其二,内容逻辑混乱;其三,缺少 “说”的味道,给人感觉像是上课或是做枯燥的报告。说课应该让别人明白你所说的内容,清楚你想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外,说课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同行能够听下去。

优秀的说课,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突出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在说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说课的灵魂。虽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需要教学理念的支撑,教学设计也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理念,但备课中的理念往往是一种内隐的东西,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与影响。而说课则不然,说课中的教学理念是突出的、外显的,因为说课不仅要说出其然,而且要说出其所以然。即不但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出为什么。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便缺少了分量,缺少了深度,也就失去了最关键的亮点。

2.诠释教学思想

从说课的陈述形式看,它不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案的简单说明解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此其一。其二,说课也不是上课的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反映教师如何将教学思想运用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等的设计中,因此,更加注重的是教学理论的诠释。所以,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相关的教学思想和自己的教学观点与思路。

3.体现教学能力

从说课的整个过程看,好的说课对教师由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向现代科研型教师转变大有裨益。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掌握和树立新课程改革观;教学设计的展现,可以使教师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释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的预期或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都通过说课充分表达出来。

4.展现教学境界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应该具有创造性。说课者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可以通过说课呈现在同行面前,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教学准确而独到的理解,对教学环节别具一格的安排和设计,对教学策略颇具匠心的运用技巧等上面。需要说明的是,优秀说课的特征或者说课的评价标准决不仅限于此,以上所述也只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几个主要的方面,说课评价标准就像其形式一样,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

因为说课是省时、省力、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说课活动得以蓬勃发展。说课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全面提高了教师素质,进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它对于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评价一个教师说课的优劣情况呢?

一、评价内容:

纵观各地“评说”方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课稿件的评价;

2、说课过程的评价;

3、现场发挥的评价。

二、评价方案

(一)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

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大体上是一致的,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材分析:

能联系新课标安排教学内容:内容适当,安排适中;能准确分析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能准确提炼教学内容的思想和方法,充分挖崛教材的思维训练、品德思想培养的素材;准确、具体、恰当地说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2、学生分析:

能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及习惯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的认知水平与本内容的结合点。

3、教法设计:

能说出本节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及主要教学方法的特点;教法选择恰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优良的思想品质。

4、学法分析: 能说出本节所涉及的主要学习方法及特点;学法指导科学、具体,与教学内容及学情相适应。

5、教学过程:

紧扣教学目标、内容正确、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体现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关键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重兴趣培养,富于启发性,落实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

6、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线索清晰,布局合理。

7、整体水平:

能对每部分说出理论根据;教学思想先进,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各部分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说服力强。

(二)现场以挥的评价

能脱稿讲述,内容熟悉,讲述清楚、生动;普通话标准、自然;举止得体,神态自然;快慢适度,停顿恰当;能根据现场即时调整节奏及内容。

三、综合评价

根据说课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案。比如,校内的教研活动,可以选择“只说不写”;说课稿件的征集选择的是“只写不说”;赛课活动则选择了“既说又写”。

不同的评价方案,其评价的维度,所赋予的分值比例也不尽相同(以满分100分计)。

1、“只说不写”与“只写不说”:

教材分析(15%~20%)、学生分析(5%~7%)、教法设计(5%~7%)、学法分析(10%~15%)、教学过程设计(20%~25%)、板书设计及媒体选择(5%~6%)、整体水平(30%~35%)。

2、“既说又写”:

“既说又写”,说写并进的评价方案,一般情况下是将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现场发挥分别给予评价,最后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得分=稿件得分×30% +〔过程得分×70% + 现场发挥×30%〕×70%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产生的理论支柱

“理念”的涵义:理,指理性、理论、思想;念,指观念、信念、目标。合起来意思是指富于创新的观念、应追求实现的目标。教育教学新理念则是指教师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履行的教学观念和追求的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新理念吸收了中外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主要包括: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如人本主义理论、互动理论、交往理论、学习型理论),教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当代的教育理论思想(如: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等)。

二、教育教学新理念举隅

(一)新的课程观——“三级课程”的多元性

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仅仅是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课程也是可以改造的。对于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班情等特点进行选择、删除、添加、更换课程。提倡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三级课程)。淡化国家课程,强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主体职能,实施学校主体、学年主体、班级主体、学生主体的发展。课程资源很多,有: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和校园文化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农村、部队,小到科研所、街道社区、大到国际社会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风民俗、民族文化、烈士陵园等人文资源);还有信息化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更广意义上的课程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等)。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教材的开发者、研究者、参与者。

(二)新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的立体性

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目标强调综合性、全面性、发展性。它的领域更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三个维度”——“三维”立体式目标。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是真,“价值观”是善,“情感态度”是美,而“过程与方法”则是为真善美服务的。也就是说,新课程目标具有人性化的倾向,它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学目标追求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凸显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型师生观——互相尊重的平等性 主要理论依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论。

教师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是“春蚕”,但“春蚕到死丝不尽”:蚕吐完丝后,化作蛹、又变成蛾、再变为蚕,接着吐丝,没有穷已时;教师是“蜡烛”,但比蜡烛更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教师是“人梯”,但不仅仅是肩托别人攀升:在辅助学生登往更高境界的同时,自己也在登攀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教师永远是发展着的。教师应该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学生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果说教师是“导演”、“主持人”,那么学生则是“演员”、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学生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探索者、发现者。学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探究地问,参与着教学的全过程。

师生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新型教学方式的基础。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是前提,地位平等是基础。尊重具体体现在:尊重自己(独立)、尊重他人(平等)、尊重知识(科学)、尊重自然(和谐)、尊重社会(规则)。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既要追求教育的公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又要关注人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如今,教师再也不是什么教学的权威、知识的霸权,教师的嘴并非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头脑也并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四)新教学观——自主合作的探究性

1、课堂的开放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生命历程的发生地,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由教为主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式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形式,让课堂充满着活动,让课堂充满着创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师鼓励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突破经典、离经判道;支持学生带有创造性的探究;也要谅解学生的失误、错误与不足,宽容学生的顽皮、淘气。在开放的课堂里,教师允许学生“考问”自己,甚至因某一问题的“卡壳”而被咽住,以致暂时无法做答——教师并非是全知全能的,真理也可以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新型课堂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往往是事先不可预设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许多知识、问题都超过了教师的预想之外。知识毕竟是无止境的,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全班学生的知识总量往往超过了教师个人的储备。教师要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尽可能地拓宽教学平台。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需经常安排到课外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探究。所以说“课堂小天地,实践大舞台”。

2、教学重心的转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过程,各科教学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教学是一种“绿色”的“师生生态环境”,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重更加大于教科书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课堂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教学策略的根本转变。主要有“七大转变”:一是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二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三是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四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五是由单向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六是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七是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因而,一方面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课堂上自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多学、多练;另一方面要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书本转向经验,由课堂中心转向社会生活,由知识中心转向重视实践。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材改革之后,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由被动性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开展综合性学习,核心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且这一学习方式必须建立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让自主贯穿于合作、探究的始终,合作是自主、探究的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1)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自主,是指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里的“自主”除了“自由”意义之外,还指:“自觉”、“自愿”、“自悟”、“自得”。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可以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它尤其重视主体感受和体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个基础出发、通过师生互动生成的结果。

(2)合作学习。这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合作的基础是分工,“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分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去合作。在合作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制作的方法,让别人从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得深刻的体验。通过合作学习,既可以发挥群体优势,在讨论交流中得到提高,让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又能培养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合作学习除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还有生生之间的合作,甚至是学生与家长的合作等。(3)探究学习。即个性化的学习。它是指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是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兴趣,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积极地探究、求知,拓宽视野,在实践中提高。凡是“三维”目标内容都可让学生去探究。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学习。重视探究过程,不必追求结果。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做到提前预设问题的答案,又不能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思考、体验来回答。探究学习的答案也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更不需要标准化的结果。

4、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不同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为了改进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改进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的要求是:实行开放性评价,以“三维”目标为基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要突出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真正实现师生在教学评价中共发展。提倡积极评价、防止消极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注意终结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适度进行定量评价。这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可以开展师生互动评价,如师对生评价、生对生评价,也可以反过来开展生对师的评价。也就是说教学评价是师生之间开展的评价活动。评价也应因材施教,学生主体的不同,教学评价的策略也就不同。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这里的“多元化”是指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内容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凡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评价,如客体方面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材编排意图、作品思想点评等;主体方面有: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反馈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还包括教学用书、教学参考资料内容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评价、学生作业的评价等等。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主体——“多元”特点,即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相应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激励每位学生上进,赏识每位学生的才华,期待每位学生的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体验创造、探究的喜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可以广泛地开展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对学生的教学评价。

(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既然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且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评价就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由于学生主体是处于自主发展变化的状态,个人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特别要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对于学生个体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要从学生“人生成长发展”这一角度来进行评价。对于同一个学生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场合,评价的内容、角度、分寸都要有所不同,并呈现着动态的变化。教学评价中,教师重视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运用过程型评价、目标型评价、评估型评价、观察型评价、展示型评价等等方式进行动态化的评价。让动态化的评价激活学生个体的体验,开发个人的潜能,在改正错误中不断前进,共同分享成就感。

怎样评价说课

值得注意的是,在说课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说得过于简单,只交代几个教学环节和呈现的内容;二是内容逻辑混乱;三是说课没有说的味道,感觉或像演讲或像做报告。说课应该让他人能听懂你说的东西,听懂你究竟想在课中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当然,这也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你必须要让人能够津津有味地听你说,所以,一次好的说课应该是让他人能够津津有味地听懂你说些什么,听完之后明白你在课上要做些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认为,好的说课应该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突出教学理念

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在说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虽然,备课时也需要理念的支撑,但这时的理念往往是作为一种素养发挥着潜在性的作用或影响,而说课则要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摆在统帅的位置,发挥它的指导功能和支撑作用。说课不仅要说出当然,即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出所以然,即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了分量,没有力度和光彩。

(二)诠释教学思想

从说课表达形式看,说课,不仅仅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的简单说明解释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因此,更加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所以要求教师在说课中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路。

(三)体现教学能力

从说课过程看,说课应该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观,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设计的展现,可以使教师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释教学现象,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的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所以在说课中应充分地表现出来。

(四)展现教学境界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应该具有创造性。说课者对教学的创造便体现在他的说课之中,体现在他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五)展示演讲才华

从说课技能上看,说课主要靠口头语言来表达。这使它具有演讲特点。它与备课也有所区别,备课主要表现为教者的静态的内在功夫和一定的书写技能,说课是将静态的内在功夫的备课转为动态的外化功夫,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同时它与上课的讲也有区别,上课面对学生的讲,是一种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须讲得适时适量适度,要通过讲去激发和指导学生去学习,而说课的讲是一种告知,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所以,说的好的课更应该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能够充分展示他的演讲才华,使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更加充满魅力。

说课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就像其形式不是唯一的一样,它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但是,以上几个特征应该是任一种说课的共同特征。

总之,好的说课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说者有较新的教育观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说课应该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还能够体现说者较强的取舍、处理、组织能力,知识面广,对所述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仪表端庄大方等等。

同的评价内容。

若课前说谍,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如课后说课,则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的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做一番比较,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原有设计提出改进,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评价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这两部分。在说课活动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往往比较注重“说”,而较少开展“评”,尤其是他人的评价,参与更少。另一个问题是评价缺少深度和广度,带有传统教研的痕迹,只管对教材的处理提出见解,较少在教学理念、目的、策略、评价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显然不能完全体现完整意义上的说课。如何将说课充分、完全、有效地开展,值得我们进一一步去思考。

如何评价说课

在教学实践中,说课经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其一,说得过于简单,仅仅交代几个教学环节和呈现的内容;其二,内容逻辑混乱;其三,缺少 “说”的味道,给人感觉像是上课或是做枯燥的报告。说课应该让别人明白你所说的内容,清楚你想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外,说课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同行能够听下去。

优秀的说课,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突出教学理念 2.诠释教学思想 3.体现教学能力 4.展现教学境界

二、评价方案

(一)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

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的评价,大体上是一致的,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材分析:

能联系新课标安排教学内容:内容适当,安排适中;能准确分析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能准确提炼教学内容的思想和方法,充分挖崛教材的思维训练、品德思想培养的素材;准确、具体、恰当地说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2、学生分析:

能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及习惯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的认知水平与本内容的结合点。

3、教法设计:

能说出本节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及主要教学方法的特点;教法选择恰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优良的思想品质。

4、学法分析:

能说出本节所涉及的主要学习方法及特点;学法指导科学、具体,与教学内容及学情相适应。

5、教学过程:

紧扣教学目标、内容正确、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体现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关键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重兴趣培养,富于启发性,落实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

6、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线索清晰,布局合理。

7、整体水平:

能对每部分说出理论根据;教学思想先进,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各部分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说服力强。

(二)现场以挥的评价

能脱稿讲述,内容熟悉,讲述清楚、生动;普通话标准、自然;举止得体,神态自然;快慢适度,停顿恰当;能根据现场即时调整节奏及内容。

三、综合评价

根据说课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案。比如,校内的教研活动,可以选择“只说不写”;说课稿件的征集选择的是“只写不说”;赛课活动则选择了“既说又写”。

不同的评价方案,其评价的维度,所赋予的分值比例也不尽相同(以满分100分计)。

1、“只说不写”与“只写不说”:

教材分析(15%~20%)、学生分析(5%~7%)、教法设计(5%~7%)、学法分析(10%~15%)、教学过程设计(20%~25%)、板书设计及媒体选择(5%~6%)、整体水平(30%~35%)。

2、“既说又写”:

“既说又写”,说写并进的评价方案,一般情况下是将说课稿件、说课过程、现场发挥分别给予评价,最后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得分=稿件得分×30% +〔过程得分×70% + 现场发挥×30%〕×70%

如何撰写说课稿

一、说课的意义及作用

说课是教师经过备课,在一定的场合下,把所备章节的教材分析、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主要设计意图,根据需要用准确的语言具体地向其他教师及有关者表述的过程。

说课是有理论、有实践的备课表述过程,是非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活动形式对落实教学大纲精神,研究教材内容和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说课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备课能力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传统备课多是教师封闭式的个人备课,由于个人的文化水准、认识能力、教学经验的差异,其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同,致使教学班质量不平衡,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很不利。

说课将传统封闭式的备课开放化,理论化,实践化,同传统封闭式的备课比较,它主要有三点好处:

(1)使备课更全面。传统的备课是教师自己备课完毕,就直接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因此有很多不周到之处。说课则是备课后先对老师们说,不仅要说过程,还要说主要内容、设计意图、理论依据。说课后众人共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经过充分、全面的准备后,再走进课堂,效果必然好于前者。

(2)使备课更精深。说课多了一个备课的深加工过程,能明显提高备课质量。

(3)对备课更重视。因为说课是面向同行,所以说课者非常重视。在备课时要学习很多知识、方法、理论,要细致地钻研教材,精心准备说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甚至还要多次请教他人等等。

2.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堂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内容、方法、过程。这里所说的教学理论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论基础。

说课对教课过程中重点环节设计意图的表述,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内容。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明显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让一个后进生回答他感兴趣的问题;某个道理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些虽然是方法上的问题,但也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法才能奏效。备课、说课、上课没有理论基础就会一团糟。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就没有高度,就不会吸引学生,成为无源之水。

教师可以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说课,如让教师轮流说,大家共同议,取长补短,使认识统一,知识统一,进度统一,达到备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也可把说课列入计划,形成制度,作为全面锻炼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二、说课的内容

1、说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要根据不同年级教材的要求、教学内容,按说课的需要灵活确定。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哪些知识点,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与特点。

(2)本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及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教材分析是根据教学需要作的必要的教学准备。通过教材分析可看出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基本能力,也可透视课堂教学。因此,教材分析应准确,简明,目的性强,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层次清楚。

2、说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确定,要求明确、具体,一般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三方面确定。

(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要根据学科的教材和年级确定,要求准确无误。

(3)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重点的障碍,有时也和重点相同。处理好难点才能突出重点,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4)教法学法、教具和学具准备。这里主要是指准备本节教学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及所用教具、学生所用的学具。(5)课时安排。主要是扼要交代与本节相联系的上下节内容,说明本节所属课时。

3、说教学设计

(1)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是依据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它应体现课堂结构改革和创新精神,并根据教学形势的发展及教情和学情特色设计。例如,运用何种教法与学法,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等。整体设计是一节课的主要框架,表述整体思路时要简洁,即把整体特色说清即可。

(2)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某节课的教学过程。说课种类很多,形式各不相同。例如:由他人转述所看过的课;课前课后短暂的时间提示性介绍;指导别人或引路说课;说课比赛;集体备课时的中心发言人说课;上课前试教的说课。说课的过程,可按需要确定详略层度。本书选编的说课材料都写得比较详细,在说教学过程时,要说明主要环节、重点问题、有特色的地方、板书的设计意图。

说设计意图是说课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不必各环节都说,重点说出几处有代表性的即可。意图说得多而杂,反而冲淡了“课”,造成喧宾夺主。

教学过程设计是说课的主要内容,再辅以设计意图,就把教学过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指导备课,可以使教学过程、方法等有源有流、目的明确;用理论指导备课和上课,再用实践丰富完善理论,从而促进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作用于备课,就使备课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学生、教师本人和课堂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教学设计要注意科学规律,注意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导作用。

三、说课的实施与规范

1.立足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是备好课、上好课的首要条件。教师教学思想正确、认识水平高,教学方法就先进、科学,学生素质也会相应提高。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素质教育提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其二,教学大纲是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指导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学习教学大纲是树立正确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教师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实践,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才能得法。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呢?

(1)要以教学大纲为本。教师心中要装着教学大纲,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还要知道大纲对学科、年段、章节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把大纲、教材、学生联系起来,在大纲指导下备课。不熟悉大纲,势必离纲,离纲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

应该指出的是,有的教师机械地照搬别人的东西,根本不符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学习别人的东西要从实际出发,用大纲去衡量,结合自己的认识,融于“教情”和“学情”后再操作,不能脱离实际,人云亦云。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大纲,正确地使用大纲,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要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时代有新的教育要求,教师也要更新观念,站得高、看得远,改革课堂教学。课堂再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而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说课和上课要把握好角色,把课堂还给主人。

2.说透大纲教材,讲明方法过程

备课要备透,说课要说清,要做到以下三点:

(1)备大纲。用大纲指导具体的备课过程,把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大纲指导下进行。

(2)备教材。首先,要掌握本章节在本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知识体系落实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其次,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抓住主要内容,找出重点,分析其作用及前后联系,并落实重点。最后,认真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及解疑答难,在教师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握教材。

(3)备学生。备学生是重点,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时代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所以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书所选的说课材料,备学生体现得很突出。教师联系“教情”和“学情”,把说课和上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上。教师设身处地地想自己是怎样理解教材的,教材有哪些地方难懂,有什么疑点,前后事物间有哪些联系,主要特点是什么,对学生重点进行哪些训练,培养哪些能力,学生间差异怎样,该怎么处理,把学生突出地放在主体地位上。这样,由教材到学生,再由学生到教材。可见,备学生必须深思熟虑,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不会好。

3.注重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能力

说课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说课不是面对学生,但宗旨是为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它实质上就是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无论数学教材,还是语文教材,都突出地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和其他能力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获取的过程,也是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课一定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抓住三个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讲效率、讲质量,高效率是教育教学所追求的。要做到高效率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能力和双基之间的关系;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这三种关系很复杂,处理得恰当,教学效率就高,处理不得当,教学就浪费。

(1)抓规律。第一,教学是有大纲做依据的;第M,教材有科学的编排体系;第三,学生有认知规律;第四,课堂教学有教学计划。说课和上课必须围绕以上四点进行,必须正确地贯彻大纲精神及对所教章节的要求,一定要恰当地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完全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活动,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如果教学活动过程有悻于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很差,以致给学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抓训练。要使学生把握教材、掌握知识、具备能力,没有训练不行,训练不到位也不行。课堂四十分钟要用来训练全体学生,使学生自己主动读书思考,探索知识,发现问题,争论问题,比较异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恰当指导,或指出关键,或讲解难点,或突出重点,将一般性训练和特殊(重点)训练结合进行,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对全体学生的训练,体现差异性和梯度训练。训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训练不到位,能力就不能提高,说课中要说明白如何训练学生。

(3)抓重点。课堂教学必须有重点,抓不住重点或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效率就不会高。教学重点是教材的核心,学生要获取的知识,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知识是深度内容,教师只有把它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上述三点外,还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教学条件、环境的关系。教师从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多角度考虑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5.练就硬功在手,提高学生素质

说课要根据不同要求练基本功,做到准备充分。练基本功方法很多,如请别人指导,学习别人长处,或自己扎实有针对性地练习。说课和上课都必须练“指导”功,要学会指导学生学习,完成从教到指导的深层转变,提高自身及学生的素质。

篇8:如何进行“线性”说课

一、“线性”说课的含义和过程

所谓“线性”说课, 是“四大块”这一基本模式的变形。一般分为“说主线”和“说辅线”两种类型。"说主线"包括说教学设计、说教学程序、说个案等。教师根据所说教科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并围绕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关注的焦点反复思考, 确定本课的说课主线。说课时重点说教学主线, 说自己如何根据教科书特点, 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将“四大块”内容综合而有机地体现和运用, 绝不是简单加以罗列和机械的混合。

二、“线性”说课的实例

下面以人教版 (新版) 小学英语Book VI第四单元 (Is the re a library in your clas s) Le s s on 22为例, 谈谈如何通过对教学程序的叙述, 来拓宽说课的新思路, 引发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创新意识。

第一步: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导入方式:演唱英文歌曲、先后呈现第四单元和本课的知识树。通过“What can you see in the knowledge tre e?”“What w ill w e le arn in clas s?”等提问复习Lesson 21所学的football, volle yball, hocke y等单词。然后以六种球类运动命名学习小组, 确定“What do you do on the field?”为说课主线, 提问并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思考过程:1.选择以上导入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 明确学习目标, 能创设有意义的语言情境, 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自然过渡到新课。2.本教学步骤的关键是:如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主要利用“自学提示”, 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在大组合作和小组合作中去思考问题。同时, 教师巡回检查,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自学提示一:1.小组内讨论, 本课介绍了几种球类运动?2.它们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自学提示二:1.朗读本课对话, 画出生词并在组内汇报。2.动手摸摸各种球类, 讨论自己喜爱的球类, 进行What和Where两个句式的问答。

思考过程:1.自学提示, 层层递进式的出示,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章法地自学。在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中, 学生首先挖掘自己的认识, 突破对与错的框架, 开拓自己的思维。2.教师组间巡视, 了解学生的观点, 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结合生成情况, 迅速删减、修改、微调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更集中, 教学重点更突出。

第三步: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主要采用分组汇报方式进一步了解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利用体态语言、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进行情景教学, 如边出示橄榄球边说:“This is a ball.It looks like an olive.We can play it on the playground.”这时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示范者和解释者。

思考过程:1.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要启发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教师要点拨。特别是对于规范性的问题教师更要提示。2.教师结合在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汇报展示,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的规律并形成本课知识树。同时要引导学生探讨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 注重学法指导。

第四步: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本步骤是通过练习让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能力。具体操作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控制性练习。教师要先告诉学生, 让学生按照所提供的素材造句。然后, 以同样的方式练习play volleyball, play basketball, do exercises等。以上练习重视语言形式, 即句型结构, 目的是利用学生的机械记忆, 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 如语音、语调及其结构等。第二阶段是半控制性练习。教师以半控制方式进行一些意义练习和交际性练习。这时教师转化为指导者, 教师角色由学生承担。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语言训练, 使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其练习的重点是本课的主线。第三阶段是无控制性练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话题、讨论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其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提出“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sports.”“Talk about our Mini-Olympic Games.”等话题,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助手, 师与生的多项交流, 形成和谐氛围, 进行和谐活动。在这种交流中学生没有心理压力, 畅所欲言, 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步: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借助电化教学让学生听本课录音, 进行课堂小结。根据各组得分评出优胜小组或明星小组。课堂小结主要结合本课知识树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 然后把本课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

思考过程:1.通过听力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理解能力。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节课在它所属单元中的地位,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下一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