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

2024-07-26

节约型园林(共8篇)

篇1:节约型园林

摘 要:本文主要就节约型园林在城市园林设计和施工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设计;运用

引 言:现如今,节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手段,节约型园林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低成本,而是权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收益,不以牺牲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态为代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力求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从而获得设计与经济上的双重价值。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技术落后

目前,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进行园林设计当中还有很多应用潜力未开发出来。而对于经济欠发达或者较偏远的地区,计算机技术与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存在部分园林设计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现象。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园林设计有利于园林业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在开工前模拟三维园林效果,有效的降低设计者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2.2强调大规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各方面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然而某些城市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追求园林的规模,和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格格不入。

2.3 材料铺装浪费

许多设计者错误地把使用价格昂贵的建筑材料作为体现城市园林绿化档次的评判标准,而放弃具有本地特色又相对经济实用的材料。目前大量使用高档石材而不注意防滑问题,各地都有雨雪冰冻天气路滑伤人的报道。而不合理地使用“木栈道”、木廊架本身就是对珍贵的自然生物资源的浪费,在重建设而不重养护的风气之下使用年限也大大缩短,反而却被一些风景园林师作为所谓“生态化’设计的炫耀手段。节约型园林设计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3.1 根据功能需要进行设计

园林设计除了满足最基本的休闲观赏使用功能和生态绿化功能外,还要达到节约与环保的要求。充分利用园林的地形地貌,应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地形地势,比如可适当设置台地、合理架空等措施。在功能布局上,可将园林的相关服务性建筑考虑建在地下。这样的节约型设计不但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地势,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地面的噪音,留出休闲绿地空间,改善了园林环境。原有植物、景观及可利用的部分建筑是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宝贵资源,对其进行节约性设计就是尽可能的保留能够利用的“旧形象”,融合“新形象”。

3.2 新技术的应用

应该重视水体的活化及循环利用。不仅要采取常规性的节水措施,还应该尝试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及使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园林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确定系统的选址;2)对园林中水体的相关要素进行仔细分析,包括形式、位置以及高差等,从而确定系统的最佳组合形式;3)确定水力负荷,然后根据水力负荷的大小来确定处理单元格的相关参数,如表面积以及长宽比等;4)选取适合的水生植物,要求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污染性以及去污能力,如芦苇、水葱以及香蒲等;5)进行施工设计。

3.3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再生利用是建设节约型园林中较容易节约投资的方法,简单、实用,是每个设计师都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废弃场地上进行园林设计,应根据原有建(构)筑物条件和新的使用需求,对一些质量很好的建(构)筑物进行改造设计。其中常采用的更新手段包括:维持原貌与新旧更替。第一种方式是重现废料面貌,将其稍加修缮处理后展示,以呈现具有历史涵义的独特景观。第二种方式是对废弃材料另行加工利用,处理成建设材料的一部分,看不到其原有面貌,从而完全地融人到公园建设之中。

3.4 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建设

在绿地中设置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会直接提高工程造价。绿地中的硬质景观要分布合理,确实有必要设置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的,要根据该绿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来综合考虑,建设精品、经典、能够传世的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保证其与周边总体环境相和谐。杜绝低俗粗劣的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尤其是在古典园林周边和在历史遗迹上建设的绿地中,更要严加控制。绿化带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来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昼的夜景效果。这不仅失去了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经济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3.5 绿化新理念的推行

对于节约型园林而言,“循环再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约资源措施,其理念在于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以实现对各类物质的反复循环利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坚持“3R”原则: Reduce―减少;Re―use ―再利用;Recycle― 循环。在具体实践中,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循环再利用。

(1)园林绿色废弃物。园林绿色废弃物指的是植物残体,如树叶、草屑以及剪枝等。这些植物残体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植物自然凋落,二是人工修剪所导致的。传统做法是将这些植物残体倒掉或者掩埋,如此一来,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另外,植物残体本身也是一种有机质丰富的资源。目前,绿色废弃物堆肥技术正在逐步推广。绿色废弃物堆肥技术指的是将植物残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将其置于适当的环境中进行有氧发酵,最终生成有机肥料或者土壤改良剂。通过堆肥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把有机质再次融入到绿地系统中去,这对于土壤改良以及生态平衡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堆肥技术也深得环保理念的精髓。所以,在园林绿色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理念的指导下,不仅满足了园林废弃物无害化以及资源化的要求,还节省了大量的无机化肥材料,大幅降低了运营资金的压力。

(2)废旧材料。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是指将各种遗留下来废弃地或者从建筑物、构筑物上拆卸下来的废弃材料有机地运用到景观改造规划中,从而深度挖掘它们的景观价值。如将替换下来的各种类型的粘土砖、釉面砖、金属构架以及混凝土材料等,通过相关工艺重新塑造后应用到园林建设中,从而实现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这在目前流行的 “旧工厂改造”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常常能令人眼前一亮。

(3)积极利用新能源。建设节约型园林需要对新能源进行积极探索和应用,包括水力、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能等,将它们所具有的绿色健康以及节能等特点充分应用到现代园林体系中去,从而满足当前的生态理念以及节能理念。结束语

总之,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诸多环节,只有制定完善的科学管理评价规范及标准,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节约型园林的规范化及制度化,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汉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2] 彭滨海.节约型园林建设应用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5).[3] 王亮.大型住宅地区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初探[J].现代园艺,2011(11).

篇2:节约型园林

阐述了节约型园林的含义、理念,并介绍了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建立节约型园林提供参考.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21) 分类号:S731.2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   含义   理念   建设措施  

篇3:节约型园林

1.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1.1面向城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园林绿地是城市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与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节约型园林内涵的理解应在城市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 为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在园林绿地中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有效消解这些废弃物,将会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这是园林建设对社会发展层面做出的贡献。

1.2建设与节约并重的节约型园林

对节约型园林内涵认识上的不足容易导致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误区。节约的含义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因此节约不代表的减少资金投入,应该充分发挥资金投入的价值,避免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浪费。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中也包涵了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但是并不意味园林绿地的建设规模的下降。废弃物的应用,也并不表示城市绿地的建设标准需要降低,标准的降低会带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的做法。因此,节约型园林需要在不降低建设标准和不减小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在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2. 园林材料应用与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2.1园林材料研究的匮乏

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兴起集中在最近十余年的时间,园林建设的速度非常迅猛,没有在建设初期形成成熟的园林材料市场,而建筑和市政行业的材料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材料市场的大部分产品主要为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供应,因此很多园林材料也多选用建筑和市政行业的材料。对于园林中需要何种性质材料的探索非常少,这也导致了很多园林中有特殊功能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材料,有针对性的材料主动设计与研发工作需要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者与材料学科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而在当代, 很少有人对新材料的研发进行研究。

2.2常规材料应用的困境

2.2.1常规园林材料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园林材料大部分源于对自然资源的直接获取。 风景园林中常用的基层材料有级配砂石、灰土、混凝土等材料。级配砂石和灰土作为半硬性的基层材料,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消耗量极大。级配砂石和混凝土中各种粗细骨料的生产主要依赖对自然河滩资源的开采,这对水源涵养和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常规园林建设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进行的,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了间接的破坏。常规的园林建设对于自然资源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依赖性。

2.2.2材料特性与设计形式的矛盾

园林中道路、场地等经常采用自然、流畅的设计形态,在不规则形态的表达上,石材加工厂出产的成品花岗岩板等材料就显得十分不恰当。公园的道路通常呈自然曲线的形态,采用规整的花岗岩材料很难准确表达出公园主路的形态,灰缝的参差不齐和石材的切割等情况经常出现,导致了材料的浪费、工期的延长和造价的提升。形式与材料的使用特性不匹配,不仅使得硬质景观设计大打折扣,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材料本身的品质。

2.2.3材料特性与构造做法的冲突

每一种材料都由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具有自己的使用特点,这种特点如果不被设计师所掌握, 材料本身的使用情况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以木材为例,论述其构造做法与材料使用之间的关系。木材的腐朽,是受木腐菌侵害所致,木腐菌主要依赖干湿交替的潮湿环境而得以生存与发展,凡是在结构构造上封闭的部位以及易经常受潮的场所, 其木构件无不受木腐菌的侵害,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木结构坍塌事故。园林中常见的木铺装做法是在混凝土垫层的上方铺设木龙骨。这种木铺装的做法为木材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果遇到雨水天气, 水会聚积在混凝土垫层上方,将木龙骨浸泡,只能在阴湿的环境中慢慢风干。这种情况反复发生木材就会逐渐发霉腐烂,继而影响木铺装的正常使用。

2.2.4材料特性与功能要求的偏差

风景园林中通常会为儿童活动设置独立的区域。儿童由于其活泼好动的天性,更加需要软质的材料来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园林中儿童活动区的常用铺装做法为沙坑和塑胶。沙具有自然、柔软的特性,也符合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但是设计中如果没有在沙坑底部做出透水做法并接入排水花管,在雨水天气过后会出现积水现象,无法尽快恢复使用功能。此外,由于沙坑中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经常出现杂草丛生的情况。塑胶作为软质铺装,无法满足透水的要求,在遇到水环境时会产生积水现象,而且塑胶颗粒较硬,在摔倒时容易擦伤。

1|花岗岩铺砌的曲线园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杂草丛生的沙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2.5常规材料色彩与肌理的缺失

风景园林中常用的材料主要岗岩、砖、混凝土等为主。风景园林中的花岗岩以烧毛面、荔枝面、 斧剁面等为主,花岗岩本身的颜色会非常淡。园林中的砖主要以透水砖、烧结砖和水泥砖为主,砖的颜色主要是靠往面层中加入染色剂获得,颜色偏灰, 不够鲜艳。而且在室外环境中,灰尘的积累、风雨的影响都会使色彩减弱,太阳的光照也会让染色剂中的部分成分氧化,减弱材料的颜色。风景园林中瓦片立砌、卵石嵌砌等铺装形式具有丰富的肌理, 但是这类材料对工艺的要求较高,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人工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造价的提高。由于造价和工期等因素的限制,整料是材料选用的首选, 单调乏味的大面积铺装越来越多,精致工艺塑造的具有丰富肌理的铺装变得越来越少。

3. 园林材料理论研究的拓展

3.1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

材料的属性可以分为物质属性和感觉属性两个方面,物质属性是材料的理化特性,包含了硬度、 密度、抗压能力等。材料的感觉属性是指材料经过处理或受到影响后带给人们的感受。材料的感觉属性并不是对物理属性的客观反映,它更看重的是对人产生影响的效果1(陈龙,2003)。材料的“本性” 更多的是基于材料本身的思考,“真实性”则是针对材料应用过程中的认识和讨论。材料“真实性” 也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物理真实和感觉真实。 物理真实主要是指材料的应用需要符合材料的物理属性。感觉真实探讨的问题是一种材料是否有表达自身的愿望和自由。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材料在使用中应该表现出自己的特性,设计师也应该根据材料的感觉属性进行“真实”的设计。

3.2现象学视角下的园林材料研究

“让每一种材料都表现它的真实,砖表现出砖, 木表现出木,铁表现出铁,每一种材料都符合他自身的法则。”2现象学是一门关于事物与意识联系的学问。建筑学通过引入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建筑现象学。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已经开始进入风景园林学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风景园林学习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通过在风景园林学领域的拓展。3(郑小东,2014)

材料的物性与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材料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材料的物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变弱,而时间则赋予了材料更多感受层面的内容,对于废弃物而言, 其物性与感受的转化作用尤其明显。许多物体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积累,并产生了符号性的作用。当人们再次观察物体的时候,符号性的作用会唤起人们对材料的感知,与之前接受的类似信息进行对比,产生相应的影响。4(郑小东, 2014)。

3.3园林材料与建构逻

建构在建筑中所体现和表达的技术、情感等因素其实在风景园林中同样适用,因此本文将建构逻辑作为材料应用研究的一种视角,从技术和情感两个方面去论述废弃物的应用。建构里面蕴含的逻辑可以分为构造逻辑和建造逻辑,构造逻辑是指充分理解功能、构造和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技术手段,包括结构类型、构造形式以及材料选择。 5(郑小东,2014) “建构”是一个历史上的概念, 理解它的概念还要注重时代背景。本文中提出建构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全球化的迅猛浪潮冲淡了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征,信息化的碎片式作用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风景园林作品越来越趋同,地区之间园林材料的可识别性和设计风格的差别性逐渐降低。

4.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的园林材料应用策略

4.1秉承节约理念

4.1.1场地内部废弃物的再利用

对于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场地内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一种节能、节材的设计策略,可以大量地节约常规建材的应用,而且能够省去建材在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节约工程造价。对于场地外部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设计人员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如果能在设计中将其利用,能对城市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也能在绿地建设中起到节能节材的作用。

4.1.2城市绿地对废弃物营建的适应性

天然材料使用的数量和频率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将逐渐减少,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成为趋势,也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建筑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中,许多废弃物已经开始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也体现出了很好的性能。城市绿地内部园路和硬质场地的基层要求与市政工程非常接近,可以参考市政道路的做法。由于园路的要求与市政道路有一些差距,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加工等工艺也会相应简化,更加具有节能的意义。由于城市绿地建设对于材料的要求比较多元化,其采用废弃物营建的潜力比市政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更大。

4.2继承传统文化

工业化建设模式的蔓延使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建造方式面临崩溃。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建设速度、 规模的加快与扩大,废弃物的感受层面作用在不断增强。废弃物如果要适应工业化的建设模式,必须与现代工程技术相融合,提高施工效率。随着结构作用的减弱和感受层面作用的增强,砖瓦土石木等传统建筑材料废弃物的应用逐渐倾向于饰面材料, 这对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形成了促进作用,也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的建设模式走到了一起。古典园林中铺装“低材高用”的设计理念与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需要并不矛盾,“低材高用”中廉价的材料与较高的人工成本适当中和,能够适当地降低造价,而通过较高的手工工艺提高园林铺装的景观效果也是风景园林师对于古典园林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4.3探索现代之路

4.3.1传统工艺的丰富与完善

新工艺的探索需要施工人员在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主动的研究,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混凝土灵活实用的特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克蓝本皇家植物园位于墨尔本南部,设计师采用了暖色系的景观材料,塑造了整体风貌统一、主题园各具特色的花园。花园的主路、景墙等都采用了暖黄色混凝土作为材料,形成统一的色系。澳大利亚花园中的主路采用了一种黄色混凝土,将基层面层的施工可以合二为一,又方便塑造曲线的形态,黄色的混凝土与全园的色彩保持统一。在澳大利亚园中,混凝土易塑形、易染色的特点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4.3.2新工艺的园林化开发

千层水岸是澳大利亚花园中一处非常精致的水景,位于主水面的边缘,混凝土驳岸被塑造成熔岩的肌理,形成了极具艺术特色的景观效果。这需要在混凝土制模阶段将模板制成非常准确的曲线形,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通过离心振捣将混凝土骨料适当下沉,保证驳岸的表面光滑圆润。这就需要混凝土浇筑前用软质模板进行制模,还要采取抗氧化的措施避免在强烈日照下产生变色。在澳大利亚园中,混凝土高强度、易塑形、易染色等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3|澳大利亚园中的混凝土园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澳大利亚园中的千层水岸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5. 小结

篇4:节约型园林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资源消耗;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69-1

1 园林材料设计的节约原则

1.1 地方材料的推广使用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植根于地域文化,园林材料的选择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使用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材料,尤其注重乡土植物材料应用。这样不仅能够符合设计生态化的要求,也可节约园林建设成本,并且做到场所中的草木景致都蕴含地方特色。

1.2 采取人造材料的循环使用,保护自然资源

在园林建造过程中人造材料的循环使用,比如金属与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的砖材等人造材料,其本身虽然缺乏生态环保性,但大部分可以进行循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与园林建设成本。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于园林成本的节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禁止山林大树的采挖来用于园林建设,并且减少木、石材资源的使用,以及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等。都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

1.3 环保与废弃材料的开发使用

设计师面对形式多样的新型园林材料,应做到尽量选择生态环保型的材料,从而促进透水材料、再生材料与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应用。并且应尽量选育和推广抗逆型的植物品种从而丰富干旱与盐碱等地区植物的造景资源。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园林设计师在使用和推广新型的环保材料的同时,也应注重利用工业废物制造的环保材料,来应用于现代的园林设计中。不但可以做到工业废物的合理利用,工業废渣污染的减少,同时也能节省能耗。

2 园林材料设计手法的具体应用

2.1 园林材料设计中软质材料的设计手法

2.1.1 以乡土树种为本,合理引进外来树种 在城市目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造景应坚持乡土树种为本,合理的引进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在投资和养护管理的费用上与外来树种和名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而外来树种适度的引进又不仅能做到植物造景材料丰富,也能增加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2.1.2 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的植物材料 在节约型园林建设时,场地原有的植物的尽量保留,可以缩短园林植物形成景观的时间,并且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大量投资,同时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改造中,设计师要因地制宜,做到对场地中植物做到合理取舍,做到原有材料的充分应用。

2.1.3 植物造景应该以生态为本,并进行植物废物的及时回收 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应以提高绿地生态的效益为目标。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地的比例,避免多次投资、重复建设的发生。植物的死干、枯枝树皮等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节省园林养护成本。

2.2 园林材料设计中硬质材料的设计手法

2.2.1 地方材料的循环使用 园林设计师可以利用现代的手法来进行地方材料的处理,体现出作品熟悉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对那些破损废弃的石材节约与循环使用;木材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材料,但由于木材本身易腐蚀变形,需要定期更的特性,设计师应确保替换下来的木材的继续循环使用,从而发挥其最大生态效益。

2.2.2 循环再利用人造材料 园林场所的人造材料的合理开发,比如混凝土、金属等材料的新用途,是节约型园林建设中有关园林材料设计的关键。例如可以经过设计重新铺设淘汰、拆除下的破碎混凝土板,从而达到节约建设的目的。

2.2.3 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 随着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在园林设计中材料的新用途如原本用于地面铺装的卵石、雨花石等材料,现在可用于进行构筑物的面层装饰或者用卵石散铺排水口,在方便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

2.2.4 新型生态环保材料的研发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通过科技手段来进行新的生态环保材料的研发是非常重要的,园林建设中具有良好生态环保性能的材料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3 总结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需要依照因地制宜,同时注重生态环保并进行新工艺与是手法的创新,做到各种资源的节约与使用效率的提高,以最少的资源与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园林建设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马丹丹.建设节约型园林[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1).

[2] 杨寿尧.大理市节约型园林建设初探[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6).

[3] 刘敬聪.浅谈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5).

[4] 徐燕君.浅谈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保护[J].中国科技博览,2009,(23).

[5] 杜娟,杨萍.浅谈节约型园林建设[J].陕西林业. 2007,(6).

[6] 李瑛,张铁成.浅谈可持续发展下城市节约型园林建设[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12).

篇5: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在进行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师法自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控制好整个施工过程,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文本就针对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施工

为了满足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既要满足园林景观的生长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的观赏价值,不断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节约周围的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本文就针对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展开论述。

1.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园林工程建设投入巨大,不能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影响到实际工程建设的质量。第一,施工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存在不良的影响。有的园林景观建设手法比较生硬,过度突出施工风格,违背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的原则。另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就会选择施工水平较差和资质较低的施工队伍,对施工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二,造景缺少内涵。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植物选择不合理,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搭配,实际植物间层次不清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美感;并且存在盲目移植的问题,导致植物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导致植物出现死亡。第三,规划不合理。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园林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无法充分发挥其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造成城市园林景观的浪费。

2.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措施

在进行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明确整体建设目标,不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下面就如何做好节约型园林工程建设展开论述。

2.1合理选择园林植物景观

在植物材料选择上,要树立节约材料、节约土地、节约水源以及节约能源的目标,不断提升园林景观价值,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首先要重视园林景观的适应性,符合当地植物种植的环境,保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满足园林工程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另外,要重视乡土植物的种植,提升植物的适应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种植环境,保证植物生理和生态功能满足实际需要,发挥植物的观赏作用和美化作用,增强园林景观的地域特性,降低园林景观建设的投入,既能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又可以减少养护管理工作。

2.2合理选择水榭景观

在进行水榭景观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水资源生态、洁净,无污染,降低资源消耗,满足人们对水榭景观的需求。施工单位要确定好景观的面积,考虑到园林建设地的承载能力,不能盲目的进行跟风;尤其在严重缺水的城市,避免建设大规模的水榭景观。在进行园林水体形态施工过程中,要符合水体运行的规律,实现水体形态与实际地形的自然结合,实现水榭景观自然生态与人工美学的结合。

2.3节地景观建设

在进行园林道路布局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园林景区的规模,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施工园林主道、园林次道以及步行道等,施工人员要采用多样化的铺装方式。在选择园林道路风格过程中,可以结合园林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规划道路的形式,满足实际观赏的需要。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节约型园林施工理念,明确施工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出现千篇 一律的情况,维持好原来的地貌和地形,促进植物的多样性,不能对当地的地形和地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充分利用原来的地表土进行回填,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率。

2.4建筑节约型景观

在建筑景观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占有很大比重,决定着建筑景观的施工效果和工程投入。建筑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游览和休息的地方,对园林建筑景观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合理的施工。在节约理念下,在进行建筑园林规划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空间结构和大众接受感。其中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建筑的位置、面积等。大众接受感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对景观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要能够真正体现当地的地域特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园林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植物景观、水榭景观等,灵活多样的布置建筑景观空间,控制好空间的比例,增强空间的层次感,提升景观的艺术感。第四,不断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园林施工的精髓,实现情景交融,要注意体现当地的环境和艺术特色。园林工程施工人员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和城市布局特点,不断引进先进的节约型园林施工理念,明确节约园林景观施工的目标,真正把节约生态措施落实到位,发挥节约型园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作用和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宋瑞峰.节约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14):197.

[2]杜淑燕.节约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措施初探[J].现代园艺,,(22):178-179.

篇6:节约型园林

徐公天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综述

(1)城市园林绿化产生和存在的本质属性:

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园林绿化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园林绿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2)科学对待城市园林绿化所面临三大压力:城市土地(有限);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脆弱和灾变、变暖)。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误区

(1)种植设计不能顺应气候的变化

不能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树种选择:北京气候类型已从“温带森林气候型”转为“森林草原气候型”,气候指标决定北京地区已不再适合栽植。耗水量大的高大乔木和大面积冷季型耗水草坪。北京降水:50~60年代800mm,60~90年代600mm,90年代400mm。北京年平均温度:80年代前11.5℃,80年代后13℃,高于全球平均值0.6 ℃。年极端低温由6 ℃升至 8 ℃,暖冬是主因。

(2)设计品位低下,追求理想模式,强调眼球经济:着重视觉效果,大搞形象工程,盛行形式主义,高价建绿,材料昂贵,破坏本土景观;浪费自然资源(土、水、石、植物材料),负担严重。

(3)工程建设粗制滥造,重复建设严重,使用寿命极短。

(4)技术含量偏低,能源消耗严重:广场热,喷泉热,雕塑热;大搞土方水景,居住绿地山水化,片面追求装饰效果的亮化工程。

(5)违背自然规律,严重浪费资源:大树、古树大批移栽,乡土树种大坎大换,乔木栽植带冠不剪,逆境栽植常规不断,洋花洋草盲目引进,冷季草坪面大种纯,色块模纹栽植片连,农田取土无尽无休,填埋湿地改建公园。

(1)树草矛盾突出(草旺树死,本末倒置)

①冷季型草坪植物形成密实的枯草层;

②不通气,土壤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树木根部窒息受害;③长期不透水,树体失水严重,树顶受害最烈;

④地温下降,根部活动缓慢,生理机能减弱;

⑤微生物数量减少,活动能力下降;

⑥土壤盐碱化加重。

(2)硬覆盖面积扩大,透气砖垫层不透气。城市街道形成小盆栽大树。①树坑小,吸收根全部被硬材料覆盖;

②垫层不透水、气,阻隔水、气交换;

③夏季热害,严重伤根;

④翘根严重;

⑤环束根出现。

(3)绿地覆盖物与树木不和谐,不利于植物生长

①物质材料无益无害:陶粒;

②物质材料无益有害: 石砾(热害); 树脂(化学害);

③物质材料有益无害:

树皮、植物残屑(吸水、保湿、透气、酸化、可以更换)

(4)在“城市森林化”的口号下超度密植,不利于树木地下和空间生长。

(5)败枝落叶的消极处理

①焚烧(污染环境);

②废弃物排放(增加运输和垃圾排放量);

(6)不合理修剪(时期、部位、疏截、轻重、剪口、涂抹)

①伤口难(或不)愈合;

②伤口感染形成树洞;

③伤流;

④病虫侵入;

⑤树体失衡,促进衰亡。

(7)大量砍伐和更替乡土树种

①改变了合理的种植结构,丧失了大量的宝贵资源,降低了绿量,破坏了自然形成的生态平衡;

②消耗和浪费了许多植物新资源;

③切断了食物链,造成一些有害生物的猖獗;

④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

⑤破坏了长期景观效果。

(8)模纹色块栽植简单化和超度化

①块状密植导致透气、通风、光照不良,除顶部外叶子稀少,营养不良,植物生长极度衰弱;

②品种单一,枝间封闭、潮湿,不利于天敌的生存,有利于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③叶色不正,单株更换较勤,换株、修剪、打药、施肥等作业极不方便;

④绿化功能较低,绿量小,更新周期较短;

⑤高度密闭,不留树穴,不利于色块中乔木生长(温低、缺氧、营养不良)。

(9)反季节栽植经常化和常规化

①投入大,成本高(人力、物力、财力);

②裸根带土,土球加大,重修剪,保湿遮荫,缓苗和成型慢;

③成活率低;

④养护力度大,费用高。

(10)种植季节不妥,易发生冻害的北方应避免秋植针叶树:

① 寒冷易发生冻害;

② 多风和干燥易发生失水;

③ 根系伤口不会愈合;

④ 成本高;

⑤ 成活率低。

(11)大树和古树移栽弊大利小

①投入大(资金、技术、设备、资源)

②死亡率高,活树寿命短;

③恢复慢;重修剪,基本不能恢复原态;

④养护复杂(保水、遮荫、病虫、防寒);

⑤有害生物严重;

⑥产地生态受损。

(12)滥用和乱用农药(品种、时间、浓度、混用、配置、气象),污染环境,破坏平衡;①污染环境,有害健康;

②没有目标,打“保险”药,浪费大;

③杀伤天敌,诱发病虫交替猖獗;

④有害生物抗药性大增。

(13)化学害:主要表现为融雪剂害

①超量氯离子伤害根部远达9m(吸水少),植株失水萎蔫、枯梢,大量死亡;②土壤严重污染和盐碱化;

③腐蚀园林设施和道路等。

养护管理不善产生严重后果,主要有:

(1)观赏植物生长势减弱,生理功能下降,生态效益受损,绿化质量明显下降;

(2)观赏植物寿命减少,树木更新期缩短;

(3)观赏植物有害生物严重;

(4)观赏植物及古树加速衰老和大量死亡;

(5)激化、促进和加重自然灾变的发生。大力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

(1)切实保护和巩固已有的绿化成果。

城市开发中保护原有大树、古树。保护和种植乡土树种,道路改造中反对盲目的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查处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行为。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坚持绿线,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用地不丢失,充分利用和绿化好每一寸土地。构建植物复层结构,最大限度提高绿化功能。坚持以绿为主,合理规划建筑和小品等用地。建设中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特征,反对盲目改变地形地貌,土方就地平衡,减少客土使用。采用绿荫停车场。改良土壤。

(3)加强科学规划和种植设计。

以自然风格为主导,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尽量利用微地形,减少土方量,慎用建筑。透水材料砂层铺装,增加植物种植量和单位绿地生物量,实现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占荒造绿、见逢插绿、四季常绿、退耕还绿、拆房建绿、均匀布绿、净化植绿、自然回绿)

适当降低草坪比例(不高于30%),减少雕塑、小品和大型喷泉的建立。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防风、防沙)、城市道路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建设环形开放式公园。建设生态保健型净化宜居小区(以人为本)。

(4)依靠科技进步。

加大节约型园林绿化相关技术的攻关力度,建立示范工程,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科学建绿。加大科研投入。

(5)积极提倡应用乡土树种和地被、花卉植物。

行道树优选乡土树种(基调、骨干、一般、潜在树种),培养荫大、耐旱、耐碱、耐阴、耐污染和管理粗放树种及其他植物。反对推广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反对片面追求高档化和不必要的反季节栽植,狠杀“景观风”、“崇洋风”、“奢侈风”和“政绩风”。合理修剪保成活,使用抑蒸剂。推广立体绿化(垂直、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应以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使用节水、耐热、耐旱植物(如佛甲草),减少冷季型草等植物种植量。使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中水、雨水收集和保水技术。绿地多栽宿根花卉(特别是野生花卉和耐干旱品种),减少盆花栽植量。草坪建造提倡播种(秋季),少铺草块。色块中栽植树木要留树穴。

(6)建立和谐型的园林绿化植物结构

注意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相生相克),保证树木的可持续健康生长。室内养花要安全、和谐。以人为本,不在公共场所栽植对人体有害(花粉过敏、地下水污染、促癌)植物(苏铁、射干、鸢尾、铁海棠、高山积雪)。清除伤人植物(荨麻和葎草等)。

(7)大力推广节水型绿化技术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109位。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80%。有效利用率仅为30%,浪费50-60%。工程节水:局限于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仍然保留漫灌基本方式。

技术节水:中国水科院研发了科发滴灌技术,水资源利用率达95%以上,每亩约50-260元,寿命15年,一人可管理100亩。经常松土保水,防止地表迳流;适时适量灌水;适当方式灌水(根据土壤、植物最小需水量灌透,防漏);绿地低于硬覆盖路面;

材料节水:推广使用中水;注重雨水拦蓄利用,建立集雨型绿地(收集、过滤、储存、回用);

植物节水:选种耗水量小的耐旱植物(国槐、刺槐、绒毛白蜡、新疆杨、沙地柏、樟子松等)。

(8)实施自然生态建设

要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自然化建设与修复。建设生态化广场和停车场,尽量减少硬质铺装的比例,植树造荫。铺装地面尽量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型材料,提高环境效益。采用生态型地面覆盖材料(树皮和植物屑)。利用城市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充分利用枯枝残叶,科学方式处理修剪的树枝,如集中堆肥、发展生物质燃料、有机营养基质和深加工,粉碎后再利用等,减少占用垃圾填埋库容,实现循环利用。

利用和开发太阳能。(照明、杀虫、制肥等)。坚决纠正在绿地中过多使用高档材料、配置昂贵灯具、种植假树假花和草坪草喷涂色素等不良倾向。

(9)建立抗灾节约型绿化

篇7:节约型园林

引言:节约型园林理念的起源、含义和研究内容(有参考文献支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调查的方法、范围和内容

2.节约型园林在徐州市城区的应用现状

2.1公园绿地

2.2防护绿地

2.3附属绿地

2.4生产绿地

2.5其它绿地

3.措施

节约型园林理念在徐州市云龙公园中的应用调查

引言:节约型园林理念的起源、含义和研究内容(有参考文献支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云龙公园的地理位置及功能分区

2.调查的方法和内容(方法:全面普查;内容:植物、绿化面积、铺装面积、水面、驳岸、地形、灯光照明措施等。)

3.结果分析

3.1绿化面积:用地面积之比、纯草坪面积等。是否节约土地资源?如何拓展园林绿化空间的?

3.2植物的应用:植物的比例关系,如乔灌比、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常绿与落叶之比。原来树种的保留与否。植物配置是否科学节约管理成本。

3.3铺装材料的应用:

3.4驳岸;总长度,其中生态驳岸的长度。

3.5地形改造:一是否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保留了原来的山体,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是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利用了原有的水面适当进行的扩大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3.6灯光照明材料的应用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理念。

篇8: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下的市政园林

关键词:市政,园林,节约

我国虽处于发展阶段,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资源和能源在不断消耗的过程中逐渐短缺, 这一问题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园林, 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节约型园林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 充分的发挥出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从而降低了后期的养护费用和维护费用, 实现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具体措施

1.1 完善园林建设中的水、能源的节约技术

建设节约型的园林, 就是要控制园林中水、能源以及资金的节约。因此, 在园林用水上, 要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对水资源的使用量, 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园林中的植物种类较多, 且种植的密度也较大。在雨水量极少的季节, 由于植被缺乏地表水, 就需要用大量的自来水来进行浇灌。传统的浇灌方式的利用率较低, 没有合理地使用水资源, 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不仅如此, 还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财力和物力。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集雨和再生水利用技术。在雨水量较大的季节, 尽可能地收集地面径流, 同时对地下水和土壤要加强渗补给, 降低对自来水的使用量。对植被进行补水, 放弃传统的人工浇灌方式, 采用滴灌技术或自动化的灌溉系统, 并且在喷灌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树种采取不同的喷灌方式。比如乔木区适合高射的喷头, 灌木区适合低射的喷头, 面积较大的草坪中适合地埋式喷头。花的种植区采用滴灌技术, 可以避免花朵受淋水的损坏。

1.2 加强对园林中植物的修剪工作

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的工作除了是满足观赏的需要, 更多地是通过撑拉拽、除残花疏果或轻修剪技术措施, 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肥消耗、节约消纳运输的费用。但园林中植物的修剪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 来选择最佳的修剪时间, 并降低植物修剪量的工作。以此来达到既美化了园林的环境, 也节约了大量修剪植物的成本和劳动力。

在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中, 可以广泛地采用乔木和灌木组合的种植方式。这样不仅能完善种植的结构, 还能有效地降低浇水、修剪以及病虫害治理等管理的投入, 促进了园林中的绿地生态系统平衡。

1.3 选择节能照明设备

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中, 对照明的设备要选择节能的灯具。比如LED照明灯或者新能源的灯具等。在照明的时长和开关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控制照明开关灯的时间, 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1.4 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控制, 除了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搭配树种等一系列完善环境内生态结构的措施外, 要加强引进和培育园林植物病虫的天敌。增加园林中太阳能诱病虫灯等设备, 在除去病虫的药剂上要选用少量低毒的高效生物药剂, 对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施药。尽量在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劳动力的基础上, 达到园林绿地环境的生态平衡。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受病虫危害的程度, 减少病虫害药剂的使用量, 降低农药的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5 及时修复受损的植物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养护管理要尊重自然的规律, 在种植大规格苗木时, 要优先使用乡土园林植物。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坚持适量的原则, 不能盲目地扩大苗木的种植范围。乡土园林植物适应性强, 成活率高, 养护成本低。在选择种植植物的要求上, 要选择不仅符合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的植物, 也要能保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1.6 提高绿化垃圾的循环利用率

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养护过程中, 产生的一些植物修剪的树枝和枯枝落叶等园林垃圾较多。我们可以采用高温发酵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园林垃圾, 降低垃圾的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高温发酵的方式属于无害化的处理园林垃圾的方式, 是通过基质来归还园林种植的土壤, 从而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有效地提高园林的生态、经济效益。同时, 可以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废弃物的利用, 用修剪下来植物的枝叶搭建成园林的景观。循环地利用这些材料, 加强对废弃物的利用, 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养护管理中, 要加强养护技术, 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绿化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提高其对植物的管理和专业的技术。提高对园林植物修剪、喷灌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降低对资源的浪费。在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的生长基础上, 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性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园林中的绿化养护工作者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总结节约的措施, 并加大对园林建设中绿化管理节约型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进行保护绿化的意识。

2 结语

上一篇: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下一篇:人因工程学人体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