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

2024-07-23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通用8篇)

篇1: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摘要】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营养、中餐西餐、餐桌礼仪

一、中西方不同的饮食社会风俗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名族缔造了不同饮食文化,所以饮食习俗也反映了名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早期传统的饮食习俗,并没有营养学这个概念。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缺乏某种维生素,既影响人的正常生长,又可能引发特异性病变,即维生素缺乏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西方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终于人工提取或合成出了维生素,以供人们在缺乏维生素时直接服用。他们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的维他命,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是否能被全部吸收,却很少关注食物看起来是不是很漂亮,好不好吃。(1)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还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对不同食物进行搭配,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西方人又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如根据各种食物的酸碱性等,合理均衡地搭配和食用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以使酸碱中和,有利于人的健康。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2)中国传统的几大特色菜,都以色、香、味、形俱全而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并享誉全球。

2、中餐与西餐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种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充饥。而在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不同上。前者体现为对营养的重视,后者表现为对味道的讲究,这是我上述中所提及到的。

在中国感性明显胜于理性,中餐烹调倾向与艺术性,且因季节和各地气候、民俗的不同而异彩纷呈,由此亦形成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中餐每一种菜肴的制作,都有主料、辅料、调料、烹调方法的具体要求,但烹制者也会因食客的需要,而做一些增补、省减。中餐菜肴的原料种类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西方食品的营养成分一目了然和绝少艺术氛围的特点,明显地区别于中国饮食的艺术境界。西餐的烹调方式单一,烤、炸煎等烹制方法能适用于各种食物的制作。

农耕民族通常以谷类为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从事畜牧业产的民族,常常是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他们善于捕猎,富于攻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民族特性反映在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食用方式上。

3、中西方的餐具差异

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3)在中国使用筷子,还有颇多的规矩需要注意。用筷子夹菜用餐时,要注意这些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二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舞动筷子;三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到食物上面。把筷子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摆放方法比较复杂,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的原则是:垫盘局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右,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放方式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这些餐具上的差距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单单了解这个差异,重要的是在餐桌上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可以做到别冒犯他国,给双方是尊敬与礼貌。

4、中西方饮食材料的差别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种植技术较高,自然粮食作物产量多和种类丰富,相反动物的养殖较少,故食粮食较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因此中国人在备餐时,饮食是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水。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国家因气候因素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故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动物的养殖技术较高,肉类产量较多,农业产品主要是小麦,葡萄等,故饮食以动物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入的高.因此西方备餐时的饮食主要是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主食是面包和肉类(牛、羊、鸡肉)。饮料主要是咖啡,葡萄酒和牛奶。这种饮食来源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饮食特点个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5、用餐礼仪的差异

在礼仪方面,中西之间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的用餐过 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懂得这些后就不怕自己在一些场合中献丑了。

6、中西方的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声音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在美国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原则是以男女分隔而坐,男主人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这样的就座方式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借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如果拿历史来比较,自然中国的历史久远。但在饮食这点中西方各有各的确错误。中餐讲究的是健康,西餐讲究的是营养,但是西餐的快餐有讲究到营养吗?只是解决了在工作繁忙的时间问题。所以中国也在走向一个快餐的时代,追随这个快节奏的步伐。文化差异就动与静,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4)我们需要用我们正确的姿态去看待事物的对错。由此我们可以结合中西方饮食方面的优点去改善营养与卫生上的问题。并且在中西方餐桌礼仪上有不少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更好地与人交往发展也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2)《千金药方》

(3)李倩.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2015(4)李倩.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2015

篇2: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

白永清

2010110306133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比较

摘要: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饮食文化也不例外。在国与国愈来愈密切联系的今天,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我们希望通过比较,促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取长补短,相互交流,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饮食文化 差异 用餐器具

我们知道,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当然,饮食文化也不例外。现如今,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连地球都被称为地球村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这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也都生吃。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2、烹饪方式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中,“蒸、煮、焖、炖、煨、烧、爆、烤、煎、炒、烹、炸、拌”等烹饪手法样样精妙。而西方烹调讲究规范,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操作简易,时间精确,但是却需要很多仪器,例如: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等。在西方发国家烹饪原料的严格分类标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了食品的质量。

3.餐具的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有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住在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1]

4.用餐礼仪差异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

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篇3: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招贴设计比较

招贴艺术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 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最广泛的职能是作为一种传播商业和文化等信息的视觉媒体。招贴设计追求观赏者的共鸣, 大都不是抽象的绘画和具象的摄影, 更不是字谜。它不但要求图形的完美与新颖, 还应追求图形“以少胜多”和高度的内涵凝练成简洁的图画, 能给人以深远的联想空间。好的招贴不是让作者过分地“给予”即添加和描述内容, 而是由观赏者自由地“获取”并加以自身的感悟, 即在图文诱导下的“意合”。它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 有着自身的规律特点。而构思巧妙、寓意性强、形象生动就是招贴设计的主要特点。

一、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招贴设计历史

西方是广告招贴的发源地, 所以西方文化对广告招贴的影响十分巨大而深远, 西方绘画艺术的每一次波动都能直接影响到招贴的创作风格。

从19世纪末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开始, 以莫里斯为代表的艺术家针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问题,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艺术与工业生产和销售结合起来, 以解决由于大工业生产而带来的机械化生活形态。这一做法, 对于招贴设计新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有许多艺术大师也直接参与招贴画的设计。在欧美的设计界中, 图画构成在招贴设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图画构成主义更注重几何图形与色彩的使用, 用抽象了的几何图形与强烈的色彩形成视觉冲击力。与此同时, 流行于法国的立体主义对招贴设计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立体主义对自然物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从中提取了精粹的形并使之几何化, 立体主义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 极大地丰富了招贴的视觉语言。

从西方的招贴进程我们可以看出, 招贴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进步的。亚洲在广告招贴上起步比较晚, 但是随着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这类国家的经济发展, 亚洲的招贴设计在世界上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巴黎国际广告招贴沙龙的作品中, 韩国的参展作品令人刮目相看。在亚洲的招贴设计中, 日本的广告招贴设计最具有代表性。二战后的恢复时期, 日本的设计界开始将西方现代设计的风格流派同日本传统的艺术相结合, 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招贴风格。

中国的招贴设计起源应该说是较早的, 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后来工业进步了才有所发展。其实, 中国最早的招贴出现于11世纪 (宋朝) , 它是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其铜版四寸见方, 内容是有关产品的质地和销售方法, 画面图文结合, 通过雕刻铜版印刷工艺制作完成。它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印刷广告, 比英国的印刷广告还要早400年左右, 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招贴设计比较

中国和西方, 由于文化的不同, 展示的设计作品也不同。一个是以光影和立体结构为主, 一个以水墨和意境为主。在民国前, 中外的招贴设计始终都有很大的差异, 但从二战时期开始, 随着印刷技术的逐渐发展使中西招贴拉近了距离。下面以战争海报为例, 来分析中西文化在招贴设计上的差异。

把招贴海报设计广泛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挑动的目的,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益猖獗的纳粹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希特勒本人, 他在自己一系列的文章和演讲中明确提出宣传目的和宣传要求, 确定了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平面设计的基本风格。

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被人们称作“宣传画”的海报也曾被张贴在村庄乡镇, 它们形象生动地向抗日军民揭露敌人的罪恶, 宣传抗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海报大多是尺幅较小的单色木版画, 纸质也较粗糙, 但这毫不影响其表现中国人民疾恶如仇、反抗侵略的大无畏精神, 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敌人的积极性。从战争招贴来讲, 可以明显地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在抗战时期的海报多以版画雕刻为主, 这与当时的国情和经济形势有关。民国时期的招贴设计和电影海报即使是以印刷式广泛发布, 但与西方的招贴相比, 在色彩和立体感上仍有明显的不同。形成“中国招贴风格”的原因是多种的。尤其当时独特的国际和国内的政治背景, 造成了和西方交流的实质性的中断。

后来在冷战期间,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绘画艺术创作观念给予了中国设计家们很大的影响。许多中国著名的油画家及其他方面的艺术家都前往苏联学习, 或者在苏联画家指导下的国内学习班进修, 原来俄国的素描教学体系在大多数艺术院校中也得以推广。苏联和波兰的招贴画在中国也进行了各种展览。值得一提的是, 在凝重写实的风格占宣传画创作主流的同时, 一些设计家也在应用民族绘画形式语言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是在当时“油画民族化”的口号的影响下, 许多油画家把传统工笔画重造型的平面化、重色彩的装饰化的表现方法运用到创作中, 名动神州, 深受欢迎的《开国大典》便是其中一例。这种创作观念很快地反映到招贴领域, 像哈琼文20世纪50年代末创作的《毛主席万岁》等作品, 将细腻的造型和装饰性的色彩很好地结合为一体, 从中也借鉴了月份牌画法的一些技巧。也有很多的设计家直接从民间年画吸取养料, 推陈出新, 用线加以渲染, 或以添加装饰图案的方法来处理画面及造型,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中西文化差异下民族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一) 汉字和字母在招贴设计的作用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即汉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在招贴设计中有很强烈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视觉冲击力。首先, 汉字可以作为图形元素在招贴设计中出现, 也可以做一个单个的素材。汉字的本意给人带来的理解力能使招贴设计的立意明确, 信息传递也更加准确。例如:徐冰的《天书》运用假字构成的字海, 给人们一种视觉震撼力。把文字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创作主体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很多。如谷文达, 他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把错位、肢解的书法字体做水墨画, 借此挑战正统体制, 并影响了后来一代艺术家, 他倾向于重构文字的造型和书法形态。其次, 文字可以作为意象设计出现在招贴设计中, 这包括通过字体形象做视觉化处理构成, 它未必表示其字的本身意思, 但可作为一个意蕴存在于招贴设计中。招贴设计中字体的意象设计能让观看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使文字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展现其感染力。意象文字除了摆脱字体本身的意思之外, 还可以丢开具体的形, 而提炼出传达视觉的“意”。文字还可以通过对偏旁部首的增加、减少、重组或者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同构、变异、渐变等手法进行变化, 达到意义与视觉赏心悦目的审美情趣。

(二) 西方招贴设计中“无饰线字体风格”

20世纪50年代形成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后, 招贴设计中一系列新的无饰线风格字体在招贴中广泛应用。起初, 包豪斯的几种常用字体就是无饰线体的。在战后被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否决了。在招贴设计中字体的变形和排列与一个招贴设计的成功与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典版面设计大师赫尔曼·扎夫 (Hermann Zapf, 1918年) 从22岁就开始设计字体, 并把它运用于招贴设计之中。他对于古典字体的细节变化中的微妙之处有很深的体会, 在1950年设计的“帕拉丁诺体”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字体比较宽, 具有典雅和浪漫的细节特点, 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的海报招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这种字体非常工整, 兼有鲜明清晰的传达功能和人情味的细节特征, 因而一直受到平面设计师们的欢迎。

(三) 中西招贴设计理念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现代招贴设计创作融入了书法和国画等墨宝的表现形式, 在创作理念上融入了儒家和道家的哲学观。相对这些而言, 西方的现代招贴设计表现则明显的有后现代主义风格。比如说西方招贴充分运用绘画的抽象派技法, 结合抽象派技法以展示作者的思想。与中国规范的做人标准和严谨的设计思维不同的是, 西方设计家融入很多喜剧、卡通漫画与极受欢迎的“视觉幽默广告”等元素, 创作了完全不同于现代风格的作品。例如:西方漫画家兼招贴设计家萨维那的早期作品《牛奶肥皂》, 很奇特地把奶牛的乳头和肥皂联系起来, 非常幽默地让人们记住牛奶肥皂。瑞士设计家的《早期广告》, 把部分的报纸作为一只咖啡壶的底纹, 使人们直接联想起早晨喝咖啡、看早报等这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壶像人们的嘴巴一样张开, 增添了画面的情趣。

从整个世界的宏观意识而言, 东方与西方, 各大洲, 各地区都有着各自的设计观念。设计风格上都有着相对同一性及相互间的特殊性。从局部的微观意识来看, 受其民族文化的意识影响, 各个国家又存在着各自在设计观念与风格上的差异。工业文明较发达的国家或民族有的跨越了这一区域性的屏障, 在保留自我意识的同时, 找到了在时代上的共同观念和语言, 这就是当今国际图形设计发展的现实。要缩短以至消除我们与世界招贴设计的这条鸿沟, 我们就必须把视野投向这个世界的设计大舞台, 就应该紧紧地跟上时代的进程, 把握住全球性图形设计的大动脉, 只有这样, 才能对当今设计方向有着超前的认识, 才能以一种与当今时代吻合的节奏来找到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路。

四、结语

无论是从世界招贴设计的进程, 还是从中国招贴设计的进程来看, 招贴设计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 最能体现出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 它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 它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及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有典型性。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使各种新的广告媒体, 新的传播手段, 新的制作技术以及新的理念不断涌现, 而招贴也由以前落后的手绘进入电脑制作。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关注现实, 更寄希望于未来, 相信招贴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篇4:中西法律文化差异之比较

关键字 法律文化 差异 立法 物质基础

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律制度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在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差异,中西方的人民对法律的认识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进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文化。

一、中西法律文化的物质基础不同

在人类社会,农业是法律文化产生的社会生产实践条件。中国的社会生产实践,与大多数东方古国一样,属于土地为根基,贵族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在其上的法律文化自然而然地以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为基本内容。我们所熟知的秦律、汉律、明律中,有关农田水利作物管理、谷物利息、农损赔偿、劳动力保障等规范都毫无例外地占很大篇幅,就是这种农业生产初中给法律文化打下的烙印。

相对于中国的农业实践,西方国家的一些城邦首先创造了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城市文明,它们依托地中海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靠发展工商业,颁布法律,管理行政等手段进行统治,并初步形成了专门调整工商贸易关系的商业汇票、海商信贷、风险融资等方面的规则。虽然西欧在封建之初,古典城市在战乱中夷为废墟,但随着城市的再度兴起,又使这种工商性质的法律文化开始从低谷走向高潮。商业活动首先在意大利复苏,随后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市也纷纷掀起商业热潮。于是“哪里有贸易,那里应有法律”,市民阶层重新挖掘罗马法的瑰宝,并逐渐发展出专门保护商业贸易关系的独立商法体系。

二、中国的宗法本位与西方的个人权利中心

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外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地位权利义务关系。在此方面,中国剥削阶级法的突出特点是贯彻着宗法至上、家族本位、集体主义、义务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统治者一直将政治上的君臣等级体系、家族中的宗亲嫡长制度和经济上的分封继承制度结合为一体,用法律严格维护皇帝为中心的金字塔式家族统治结构。封建法要求“君臣有义,长幼有秩,朋友有信,男女有别”;一人犯罪可能株连全家;赋予家长实施家族习惯法、决定子女婚嫁、调解族人纠纷,等等。在这种法律精神中,绝大数人的价值尊严、权利自由被剥夺殆尽。

相形之下,西方法律文化源于具有自由开放精神的希腊法和具有个人主义特征的罗马法,形成了保护个人权利自由的历史传统。许多希腊城帮确立了自由主义的法律原则,通过法律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允许动产不动产自由买卖。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国家,还赋予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力,完善了公民代表大会制和官吏的普选制、任期制、合议制等奴隶制民主形态。继其之后的罗马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进行了系统精确的发挥,将调整个人间财产关系的“私法”从“公法”中分离出来,作为了罗马私法的完備体系,从而在西方形成了以维护私权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传统,并架起了罗马法通向资本主义法的桥梁。及至资本主义时代,“权利第一”“天赋人权”的旗帜飘扬在资产阶级宪法、行政法、民商法、诉讼法等各个部门法领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理想和立法主旨。

三、在立法方面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国在立法方面君主独揽立法权,以言代法。在中国,有一个重要的立法原则,即法权渊源出于君主,国家制定成文法要考虑君主的喜怒哀乐,君主的命令具有法律效力。秦朝李斯说得妙:“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法律之能从君主处得以产生。从战国李俚编《法经》到清朝编《大清律例》,都不能也不敢限制君主的强有力,故很多法典中都注明了“臣等奉敕撰”的字样,编成文法的直接目的除了镇压百姓之外,也就在于维护君主的权威。

在西方的法制史上,由于对神灵的崇拜并没有衍变成神的人格化,因而很难产生像中国那样被神化了的集权君主。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法律,还是近代资产阶级宪法,都没有公开宣布法权渊源出自君主,所以西方的立法至少在形式上是大众制定的,例如,希腊的立法工作由“人民大会”这一立法机关负责,人民大会是由每个公民投票选举出来的,它所制订的法律应该是民众意愿的体现。法律已不是君主的专宠之物,正如孟德斯鸠所说的,民众组织起来制订法律,因为希望获得有所保障的“法律下的自由”,而不是希望任何强权在破坏法律之时剥夺了他们的自由。

四、在法的体系方面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国法的发展呈现封闭性状态,西方法的发展始终呈现开放性状态。中国法的发展史上追求民族化显然是一条主干线。在封闭、内向、排外的前提下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形成了“中国法中心思想”“尚古主义”的保守性格。清末出现了一批主张借鉴西方法律的学者和政治家,但鉴于强大的保守势力和传统观念,法律上最终没有形成开放和外向的迹象,基本上还是留下一条纯粹强调“民族化”的发展轨迹。相反,西方法的历史显示,保持法的对外交流与事例并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给西方法的发达提供了源泉。在希波战争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冲淡了人们的血缘观念,推动了城邦政治的发展,促进了以契约为基础的自然理性思想的形成。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希腊与外界的交往,加强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中,先进的观念被继承下来,落后的观念被扬弃,法律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比较容易吸收外来的东西。

作者简介:

篇5: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比较论文参考

摘 要: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治隔绝以及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使得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宗教作为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从精神层面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笔者从东西方宗教开端,教义的形成对比分析东西方对灵魂的描述,进而阐述不通文化背景下宗教对于灵魂归属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宗教;灵魂归属

引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由人而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随人的演进而演进,虽然历经启蒙理性、科学技术等多次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一份宝贵的牢固的位置,即便是在人类已经迈进信息时代的今天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宗教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

西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以基督教最为典型,东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中以佛教最受到欢迎。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两种宗教中都有对灵魂归属的描述,但它们的描述本身又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笔者在本文中,既是要通过比较这两种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描述上的差异,来窥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一、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西方宗教中――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都有对灵魂以及灵魂归属的描述,下面就让我们让这些描述分别列举出来。

1.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西方宗教以基督教最为盛行,并且取得了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而基督教最为重要的经典就是《圣经》。在《圣经》中,我们的灵魂将会归于何处呢?

(1)《圣经》中关于天堂的描述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经典。在《圣经》里,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而人死后的灵魂只有两个去处,一个天堂,一个是地狱。

首先,根据《圣经》的说法,人因为偷了禁果,所以生来就是有罪的,在人世生活的时间,要尽量的赎罪。在人世间能够皈依上帝并虔诚赎罪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谅解,那么他死后的灵魂就会升入天堂,反之就会堕入地狱。而作为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的。

那么,《圣经》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圣经中只两次提到天堂,第一次是希伯来书9章24节,第二次是彼得前书2章22节。这两次“天堂”,许多权威解经家,都说原文只一“天”字,中文译成“天堂”是要配合国人原有“天堂”的说法。

“天堂”或“天国”原文是“天”或“诸天”,旧约所罗门称“天和天上的天”(王上8:27),新约使徒保罗称“三层天”(林后12:2)。无论怎样说法,都表明上帝所住之处而已。

圣经的启示录有对天堂的描写: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象碧玉,明如水晶。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的宝石修饰的……那城内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没有黑夜。(启21:18-23)

这就是《圣经》中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灵魂的永生之所。

(2)《圣经》中关于地狱的`描述:

太5/22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18/8、9:……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太23/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可9/43: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启9/1~11:……它开了无底坑……惟有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

启4/10……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苦。

约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彼后2/3:……他们的刑罚,自古以来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

太8/10~12:……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太25/29、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犹4~13:……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太18/8:……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

归结起来,《圣经》里的地狱是一个无底坑,有火,有硫磺,永远是黑暗的,没有光明,并且都充满了哭声。一副极其可怕的场景。

2.东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方宗教的情况似乎复杂些,似乎并不像西方宗教一样,最终统一在某种宗教下,但以中华文化圈为中心,似乎佛教取得了最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不过,因为佛教流传时间长,波及地域广,又缺乏类似于基督教《圣经》那样的唯一经典,易于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往往参杂进很多地方宗教或习俗的影子。所以今天提到佛教,我们也只能做一个笼统的分析。

(1)佛教的灵魂说

首先,佛教关于灵魂的说法就有争议存在。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他成佛后,开始传教活动。并且他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

从根本上说,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对于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而因果报应和轮回关系所联系的是业力。《“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但是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变质而发展灵魂观念。由于净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汉传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西方净土,这只是汉传佛教的做法。南传佛教则不承认有独一的个体或灵魂存在,不过鬼是确实存在的。要区别的是:鬼并不是灵魂,在南传佛教的教义中,鬼是六道之一,与灵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 所以,单从灵魂观的角度看,佛教的众多说法都有些矛盾,或者至少有些含混。

(2)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像佛教中关于灵魂的表述一样,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也并不像基督教中有关灵魂归属的描述那样简单和清晰。

佛教有六道轮回的说法。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有7个去处。1、如果生前有很好的修行,得到四果阿罗汉及以上的境界,则直接脱离三界。2、生前积有大善业,或者修行到初果-三国阿罗汉,则生天做天人。3、积有大善业,但是有嗔恨心,做阿修罗。3、持五戒十善,继续做人。4、生前愚痴,堕落*生道。5、生前贪欲重、悭吝,堕落饿鬼道。7、生前有恶业,堕落地狱道。

佛教中也有关于地狱的说法。佛教中的地狱是梵文Naraka(那洛迦)的意译,就是指阴间(地下)的大狱。又可译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但都比不上译作“地狱”形象生动。在佛教中,地狱为佛门所谓“十界”中之最恶者。十界依次为: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生、饿鬼、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六凡”、“六道”。四圣是已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超凡入圣的“圣者”,诸佛、众菩萨,以及缘觉(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们在各种“净土乐园”中逍哉遥哉,永远享乐;而六道则在“秽土”中轮回往复,没完没了。六道中的后三道即*生、饿鬼、地狱,又称“三恶道”或“三恶趣”,而地狱则为恶道之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佛教中的地狱并不像基督教中的地狱那样,是和天堂完全对应、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只是人众多个归处中的一个。

二、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的差异

从上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存在着诸多差异,归结起来,就是一下几点。

1.二条大路与交叉小径

基督教中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既单一又清晰,《圣经》中对于人死后的灵感所给出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曰天堂,二曰地狱,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而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想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复杂和模糊。在佛教的说法中,人无论生死,并没有人与灵魂之分,共有多个去处。这些去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立,只有相对模糊的等级之分。就像一条条相互交叉的小路,通过一定的修行,人可以随时去往不同的路径。

2.痛苦的来源

除上所述,我们还会发现一处细节,就是在关于地域的描述中,圣经没有浪费过多的笔墨在它的周遭环境以及对所遭受痛苦的描绘上,而是仅仅只强调了惩戒。

而佛教却是相反的,用了很多笔墨去陈列地狱的环境,以及在人堕入地狱后所遭受的种种痛苦。比如佛教中包括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十八层地狱之说。比如,以根本地狱为例,根本地狱包括八大地狱(又叫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

八大地狱(八热地狱)据称在南瞻部洲下面,《俱舍论》卷八说在地下60万里处,深广各60万里,就是说占据空间216000万立方里。分别为:

(1)等活地狱

罪人在此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活,继续活受罪。

(2)黑强地狱

以黑铁强绞勒罪人。

(3)众合地狱

以众兽、众刑具一同施于罪人。

(4)号叫地狱

罪人在此痛楚无比,凄切悲号。

(5)大叫地狱

比前狱受苦楚更甚,大声叫叫。

(6)炎热地狱

以铜镬、炭坑煮烤罪人。

(7)大热地狱

罪人所受煮烤比前狱更甚

(8)阿鼻地狱

是梵文的音译,即“无间地狱”。凡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此狱,罪人在此备受诸刑,一刻不停,没有间隙,故称“无间地狱”。

《俱舍论》还称这八大地狱是一层层竖着排列的。而在此八热地狱之外的八寒地狱,则是横着排列的。

八寒地狱又叫八寒冰地狱,分别为:

(1)页哳吒(意为“疱狱”)入者身寒生疮。

(2)尼刺训陀(意为“胞疱狱”)入者身寒疮破。

(3)阿吒吒此为象声,入此狱者唇知冻僵,发出“阿吒吒”的颤声。

(4)霍霍婆 象声,入此狱者冻得口发“霍霍声”的寒战声。

(5)虎虎婆象声,入此狱者冻得不能作声,中能喉咙作“虎虎婆”的声响。

(6)温钵罗入此狱者,身体冻裂如青莲花。

(7)钵特摩入此狱者,身体大折裂,如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入此狱者,骨折如白莲花。

仔细观之,每层地狱都有不同的惩罚方式,但比较之下,这些惩罚都体现为肉体的各种苦痛,类似人间的各种极刑。这些惩罚都和人的精神世界无关。

三、从宗教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以上陈列出的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将之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东西方宗教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再给出的道路上,西方宗教更为明确,而东方宗教则偏于含混。

其次,在这些道路的选择上,西方宗教强调的是二者间的对立。而东方宗教似乎各种道路都是通联的,人可以在各道中相互转换。不难看出这种宗教观,正好能体现出东方人其中包含着一种融合的观念。

究其根本,这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西方人更为理性和直接,能够直面事物的矛盾,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而东方人则更为感性,在分析和面对事物时,总是摆脱不了感性的纠缠,不愿意直面矛盾。同时,东方人也更懂得辩证地去看问题,缺少二元对立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3.

[2]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M].北京:三联书店,1990.

[3]马宇航.人与神: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

篇6: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与比较

人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艺术的两大板块,体现出了广泛、全面、深刻的人类精神面貌。这些相似与差异之处的研究对我们今后开拓美术创新的研究发展之路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西绘画源于各自民族古代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理念。在西方早期的哲学中注重思维理性,表现为“贵解不贵悟”,她强调理解、思辨,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思维体验,因而西方的逻辑学比较发达。而中国古代的审美思维方式注重实用理性,表现为“贵悟不贵解”的思维特性。她强调审美主体在“悟”(主体与客体)中体验美、创造美,在“心与物会”“神与象交”“情与景合”的交融状态中将作为主体的人消融在自然里,在“空灵”“虚静”“品味”中走进自然对象,以体悟自身,体悟社会。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就有一些不甚有名的画家表现的祭坛画,画基督教的圣像和圣经故事,在表现手法上近于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其特点是追求二维空间的表现方式,并重视以线造型而非体面造型手法。这不能不说是美之表现的一种巧合,也体现出中西方人类文明的共同点。其次,在中西山水、风景画的表现中更加体现出了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态度的不同。中国山水画作者更关心的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心灵的状态表达物象、表达空间的远近关系。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各种时间,各个角度看到的物象。西方绘画强调在特定视点中所看到的客观物象,即“焦点透视”下物象的远近变化。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光线等的客观表现达到感觉真实的空间感,如荷兰画家雷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但是,中西绘画对空间感受的表现是一致的。

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中西绘画的差异依然存在但更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在工具材料的使用上依然不同,中国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法依然明显,用笔、用墨挥洒的韵味依然神奇。而西方绘画的油画颜料依旧具有写实造型、精细刻画的强大优势,以明暗色彩为主的造型手法也更加强化;相同的是在中国绘画中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色彩、明暗等表现的优点,丰富发展了中国绘画,并在内容表现上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形式。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一作,他将西方绘画中裸体表现人物的手法和明暗色彩、结构体积的表现方法都应用在了中国人物画上,使中国的人物画以新的面貌出现,扭转了以往中国人物画的柔媚与纤弱,寄寓着时代的哲理与情思,创立出了一种有中国风韵的融合型国画。另外,还有不少中国画家前赴后继,在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各有侧重突破。

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吸收东方绘画艺术之精华的作品也是很多的。西方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曾在会见中国书画家张大千时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毕加索等一些西方艺术大师对东方艺术的认识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线条形式和主观化情感的表现,足以说明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可以互为借鉴的。文化交流是双方的,不仅西方会影响东方,东方也会影响西方,其成果是人类所共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多元化发展是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主观情感的表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现代派画家达利的作品中的变形、幻觉、离奇魔幻般的组合等等也都是画家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从中西绘画的发展看,虽然在内容、形式、方法、工具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如果以画家的内心看来,其深层审美追求的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种异同将继续发展下去,并在互相的借鉴中会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绘画与中国人文文化直接相关联的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等有着内质的联系。中国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中国绘画材料、笔墨宣纸有着巨大的独特性,这种绘画材质的特点便于抒情、能体现韵味,操作快速方便、成本很低,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而现代的中国画已经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明暗、色彩表现的优点,使中国画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正如徐悲鸿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改良论”,用“守之”“继之”“改之”去对待民族传统的承继,表明中国画应

创立新法,吸收西方艺术长处,走融合中西之路。从徐悲鸿改革中国画到现在,确实也有不少中国画家前赴后继,在中西融合之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各有侧重与突破。尤其在2O世纪8O年代以来更趋于活跃。其中,吴冠中当属成功的代表,“形式即内容”的探索是成功的,他在西画的功底和传统绘画的边缘中找到了归宿,其作品堪称非正宗的又含有中国画某些因素的现代味的中国画。

至此,中西方绘画的异同性已从纵向中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在时至今Et的历史空间中,它们已经开始了大融合,并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百年的融合过程后,中西文化形态已由过去的分庭抗礼渐进成相互融合、并存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历史的进程必将以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方式存在下去,并流动出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使人类文明的春天花朵遍地清馨万代。

提起白石老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画的虾。齐白石画虾可以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他高妙的书法功力。齐白石画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但是笔者并不是对齐白石老人的虾作进行赏析,而是选择了白石老人晚年的杰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此画作是纸本水墨,纵129厘米,横34厘米,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画的一张水墨画。关于这幅作品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偕俗,解事人稀莫浪传。”他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艺术上的一个深层话题,也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竟然经过了好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他已经领悟到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次的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口苏军国为主要内容的场景,它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听觉上的,而非美术所擅长的视觉上的。即便其中有山泉、青蛙,但是要想通过视觉达到听觉的效果,仅有泉和蛙是不够的,也是相当难的。这不是一个一般的题目,而是对艺术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探索。要将美术的表现程度提高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老舍先生倒要看看大画家怎样解答出这道难题。

二、齐白石画得好,构图奇特,用笔老辣生动,富于美感首先这幅画是一幅立轴作品。如果齐白石以横幅的形式来画,那么泉水便是横流,不论自东而西,还是自西而东,给人带来的总是一种停滞的感觉,泉水显得无力,泉声无法激荡出来,泉中的蝌蚪也会没有活力,那蛙声就很难显现出来了。但是采用了立轴的形式,结果就不一样了。在立轴作品里,泉水是很自然地自上而下流淌的,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激荡的逼迫感。自上而下地画了山石、泉水和蝌蚪,山石、蝌蚪用浓墨画出,周围施以淡墨渲染;泉水以淡墨勾勒,潇洒灵动,生涩老辣。当然画中的蝌蚪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是画的点睛之笔。画中有六只蝌蚪,每两个一组分布于画的上、中、下三个部分。这样分布就使得画面显得完满、不空洞。而数量又使得画面不显杂乱,可谓“添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恰到好处便是最好。蝌蚪似乎并不是很乐意地顺流而下,它们一个个侧着身子试图逆向游回泉水的上游,不禁令人想到它们是不是听到了青蛙的鸣叫声,听到了母亲的召唤,而要游回故乡呢?蛙声十里出山泉

三、此画含蓄、凝练而寓意深刻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在作品中,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肯定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会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

片”的效果。老舍收到画后,十分高兴,也十分钦佩齐白石的绘画才能。试想,老舍向齐白石求画,如果只是一般地说,请齐老赐一幅画补壁,齐白石也就随便地画一幅画送给老舍,那么就没有这则佳话了。那么,这幅画到底好在哪里呢?

篇7: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

——英雄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会到。英雄观,正是其差异的一个最典型的表现。

所谓 “英”为才智,“雄”为胆识,二者兼备则称之为英雄,但这只是最简明的字典定义,一个被社会所公认的,真正的英雄,他就是这个社会的楷模,人们对英雄的定义——即英雄观,反映出的往往是这个社会人们的道德理念与理想追求,更深层次地说,英雄观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东西方在对英雄的定义上,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我将从艺术类的虚构作品和现实生活这两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东西方英雄观。

一、东西方虚构作品中的英雄

美国的超级英雄片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电影塑造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经典英雄形象,如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美国队长等等。比较他们的设定,表面上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能力,但从内在精神来看,反映的都是西方的冒险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超级英雄电影中主角们或许失恋过,辍学过,工作失败过,或许曾经走错道路过,但在敌人面前,他们从不畏惧,也绝不会被彻底击败,也许一时会遇到挫折,剧情一波三折,但最后一定是其战胜了邪恶,独自一人救世界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达成圆满的结局,其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至。

以蜘蛛侠为例,剧中最经典的台词就是蜘蛛侠——彼得帕克叔叔对他说的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蜘蛛侠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小记者彼得帕克,其在高中时默默无闻,作为记者时也曾面对过事业的烦恼,和女友——玛丽·简的关系也落入过低谷,但面对邪恶势力时,他从未屈服,尽全力自己解决以维护社会治安、惩治恶人,有时也会身受重创,但他依旧会站起来,直到击败敌人。但在他惩恶扬善的同时,他也十分的无组织无纪律,独自行动还常常破坏公物、惹出麻烦,甚至在剧中还被人们所猜忌。蜘蛛侠这一英雄形象便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与冒险精神的深刻写照。

反观东方,在中国一提及英雄,首先联想到的是“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精忠报国”这类有关大义的成语,传统定义中的英雄往往富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集体主义,与西方的英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点在虚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中的英雄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原洪水泛滥时他父亲因治水不利被流放处死,而他则临危受命,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一心为天下黎明百姓治水,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见妻儿也不过挥手示意,没有与其团聚,可以说他把个人利益完全抛下,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最终拯救了天下苍生,被颂为英雄。再如金庸笔下的郭靖,侠之大义者,忧国忧民,也是家国思想的写照。若对比一下东西方英雄的生平,不难发现中国的英雄们都尽善尽美,做到超越人性的理性,从未犯过错,形象过于完美而脱离于现实,他们似乎从来不会过分感情用事,国家与民族危亡永远在第一位,而且做事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更多的,他们几乎都带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二、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方英雄

在现实生活中,东西方都有其名为英雄的榜样,受世人敬仰,不像影视及文学等虚构类作品中那样,他们没有超能力,并不是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战胜一切,但他们以自己的实际作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为比较东西方在现实生活中的英雄观差异,我们引入一份2006年由美国人民评选出的“英雄榜”,榜单上的英雄们是由美国人民自己票选出来的,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人们的看法,其中不乏影星、球星、主持人,如美国著名的黑人脱口秀节目主持奥普拉·温弗丽,再如名列第二的身患帕金森症、支持干细胞研究的电影演员福克斯,但令一些中国人惊讶的是,在美国人评选出的十位生活中的英雄中,其中一位叫约翰·麦凯思,是越战军人,他在越南呆的六年中没有上战场厮杀,而是待在越南人的战俘营里,战争结束后回国的他受到礼遇,被授予勋章,奉为英雄,这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一个战俘为何能成为英雄?在东方文化中,英雄应该有一份骨气,宁死不屈,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不论这样做的价值,这份尊严是英雄必不可少的,是高于生命的。但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高于一切,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才能创造更多价值,悲壮牺牲并没有太大意义,在他们看来,东方历史故事中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这样轰轰烈烈的死反而是不可理喻的。总结

虚构作品中的英雄拯救世界,他们的价值观是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他们的形象是人们所希望成为的形象,他们是人们心中理想的一个美好映射,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更具有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略窥一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英雄形象源于古代个人英雄主义、冒险精神,以及近代的民主革命现代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带来的追求自由和追求力量的潮流。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将人的生命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这一思想至今仍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之一,反映于诸多超级英雄电影中。而东方文化中,自古以来便以家国为重,国重于家,家重于个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其写照,强调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英雄的价值中心在中国人看来主要体现于能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具备这种奉献精神是成为英雄的基本条件,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悠久的东方文化,已将舍生取义的气节烙进了每个东方人的心中。纵观历史上记录的英雄形象,或虚构或真实,无不是以完美的正面形象出现,而不像西方的而英雄形象那样接纳了人性的完美与不完美。

篇8: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

我们认为文化主要分为思维、价值、行为三个层面,故所谓教学文化就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流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思维、价值、行为方面的基本认同。具体可分为教学思维、教学价值、教学行为三个文化层面。

一、中西教学文化的差异比较

1.教学思维文化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对于人们的思维结构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思维文化是人们基于一定文化境域思维结构的关于教学的一种认识和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控制性思维、传递性思维和接受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苦教,认为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学的方面来讲,重视苦学和抽象知识的记忆,学习方式以接受为主,古人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评价的方面来讲,古者八股取士,今者应试教育,重视考试的结果,以赢得考试为最终教学目的。于是形成“苦教+苦学=考试”的教学思维模式。

西方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民主、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学习和活动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2.教学价值文化

教学价值文化就是指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欲实现的教学价值目标。教学不是一种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纯技术的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不同群体或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文化对教学的影响表现为通过价值的冲突和调节形成新的权利和利益追求的指向,教学价值不断随同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而西方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生活的体验和需要,是个体完善自己的一种途径,教师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体验和探究。

3.教学行为文化

教学行为文化是基于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主体间所展开的行为互动。教学互动行为的目的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互动行为,这是教学行为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境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行为关系。我国教学行为中表现为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控制,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够高,主要以全班互动为主,课堂上具有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较为缺乏。西方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教学行为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化,具体表现为政府、社区、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个体或小组互动频繁,互动实质性较高。行为文化影响着教学的整体形态,是教学实践的文化表现。

二、中西教学差异的文化探源

1.中国文化主“静”、向“内”,西方文化主“动”、向“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以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则意欲向前,指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特点之所在。儒家文化追求中庸之道,以中庸为行事之准则,孔子教育学生要“择乎中庸”,就能辩明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道而行。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清净寡欲。持中、克己的文化特点使得中国文化保持一种“静”态和向“内”的文化特点,即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进、尚静不尚动的心理态势。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是特别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开发,强调学习者本人的刻苦努力和意志的坚强,忽视对外界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改善。过分强调和谐安定,把变革、维新视为畏途,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主要以接受为主,教学内容固定,容易脱离现实生活,课堂以保持平和、静态为好,强调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西方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地理特征和政治环境,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对外征服。由此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向外探究与开发、鼓励创新、追求进取、好变动的思维心态,善于对外部物质条件进行改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便是对学习环境的重视和强调,教学内容易于接近生活实际和力求创新,活动性课程占有大量比例,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国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群体文化价值取向,西方文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社会发展造就了家庭,而是家庭或家族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因为中国文化发展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的。血缘宗法家庭是中国文化发展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其他像邻里、村落、社区、民族、国家等等的社会群体,都是有血缘宗法家庭群体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它的扩大和延伸。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宗法家庭为群体本位,也就是说家庭、家族的利益是最基本的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表现在教育中就是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发达,而不是个人。由此延伸,把整个国家作为一个大家族,读书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教是为国家培养治国之人才,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群体价值取向的文化特征,容易忽视个人的价值和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沉默寡言、消极被动,不敢直抒己见,竭力保持与群体认识一致。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把个人置于社会整体之上。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个体的完善。“人的完善说”一直是西方教学所追求的永恒目标,这一“教育目的的个体取向”,从未因西方社会自19世纪晚期至今所不时出现的所谓“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思潮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课堂上,学生会显得非常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质疑老师和同学,体现自我尊严和价值。

3.中国文化崇尚权威,西方文化提倡民主

中国文化十分崇尚“礼法”的权威性和等级观念,从家庭衍生至国家皆以“礼法”“三纲五常”为行事准则,不能有违。在教学中,教师信奉教材,照本宣科,认为越是严格教授教材的老师就越是好老师,不能自主地创生课程,学生较为被动,缺少相应的主动性。

民主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提倡人生来平等的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只是辅导者或顾问,对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太负责,师生间相互尊重,言谈也较为随意,等级观念淡漠。教师有较大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主动性,教材只是作为参考材料甚至没有教材,不迷信教材,往往结合自身优点和生活实际选取教学内容。

三、对当前教学文化变革的启示

1.教学文化变革不可过于理想化

当前有部分学者对新课程改革抱有理想化的倾向,认为改革就是要否定传统,模糊中西文化差异。其实,改革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变革,成功的改革都需要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都是基于传统的。

2.教学文化变革需要有一个适应期

民族文化要保持一种生命力,需要不断地吸收异质文化的优秀成分,中西文化在某中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和借鉴。当前我们引进大量西方教学理论成果,并付之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操之过急,没有处理好文化适应期的问题。

3.教学文化变革需要立足于实践

上一篇:湘西北利慈学校参观心得体会下一篇:书评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