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2024-06-30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通用7篇)

篇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科学管理,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面履行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承担政府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技术支撑、保护公众生命健康等公共卫生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管理、技术支持中心。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制订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规划、建设、行业规范和标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的规划、准入、监管。

第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同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科学规范管理措施,认真履行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职责。开展食品安

全、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领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检验检测任务。

第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制度。

第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正确使用疾病预防控制标识,依法执业,规范管理,规范服务。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二章 机构建设

第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职责,结合职能分工和业务分类统一内部机构设置,内部机构设置分为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

第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部门,省级以上称部(处、室),省级以下称科(室)。职能部门主要包括:综合业务质量管理、行政与党务管理、审计监督、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科教与培训管理、后勤保障管理。

第十条 综合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部门,省级以上称所(中心),省级以下称科(室)。

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业务部门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突发事件卫生应

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营养健康、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理化检验、病原微生物与生物检验、毒理检验与评价、信息与网络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业务部门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营养健康、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理化检验、病原微生物与生物检验、信息与网络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业务部门包括: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免疫规划、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控制、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第十一条 根据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设置的专业机构,应当按规定报批,并履行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等。

第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关键岗位责任人制度。

第三章 人员管理

第十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审批编制内设置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85%。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卫生技术人员准入、注册、执业相关规定,完善定期考核制度。省级执业医师占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55%,设区的市级不低于60%;县级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不低于60%。

第十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新进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以上专业学历,边远及贫困地区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放宽至大学专科。非专业技术人员、无专业技术职称者不得占用专业技术岗位。

第十七条 聘用人员应当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目标和考核标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第十八条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养机制,落实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制度,实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全员岗位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现场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检测、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为主的人才培养,注重复合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新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安排岗位培训和重点业务岗位轮岗实习,并逐步过渡到规范化培训,并在3年内考取相应执业资格。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岗位责任考核和激励制度,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应当调整岗位,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二十条 建立健全绩效奖惩制度,对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个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

第二十一条 对在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传染源及其污染环境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按期发放卫生防疫津贴、劳保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四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二条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确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各项财政资金,健全支出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

管理制度和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制度。专款专用,专项管理,接受有关部门资金资产使用管理的监管。

第二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从事技术服务所得的各项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其开展业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等予以保障。

第二十四条 服务收费项目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明码标价。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收费的管理工作,各项收入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材料、药品和生物制品等资产管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管理应当有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实行三级账卡制度。仪器设备应当建立档案和维护、保养、交接以及使用情况台账,定期进行清查、核对。

固定资产的调拨、报废、报损,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统一管理。

第二十七条 低值易耗品按照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的原则严格控制。材料、药品和生物制品按照计划采购、定量定额供应的原则执行,防止积压、浪费。

第二十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建设要求保证适宜的工作用房,配备、更新必需的仪器设备和物资。

第二十九条 基本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

第三十条 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专门机构或专人,加强仪器设备的计划、采购、使用、处置等管理,提高仪器设备配置的科学性和利用率。

第三十一条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线源标准品、危险物品、易制毒品、剧毒物品等的采购、保管、使用、移动、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章 业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 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质量监测网络。

第三十三条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分类编制项目计划书,有序实施;依照财务管理规定和项目要求,严格

项目经费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结束应当进行工作、质量评价和效益分析,相关资料分类归档,规范管理。

第三十四条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息收集、数据管理,实现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监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

第三十五条 加强实验室建设,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障实验室安全,严格执行检验标准,确保数据和方法的准确可靠。

第三十六条 建立健全应急技术预案体系和工作制度,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处置能力。

第三十七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健全与医疗机构沟通协作机制,实施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指导辖区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八条 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学科建设与科研研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第三十九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倡导行业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和谐、向上、互助、奉献的氛围,提升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篇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的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风险防范,保证其系统检测认证的客观性、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以下简称《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2010〕公告第17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是指对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非金融机构)或《办法》所指的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进行业务系统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检测认证工作。

第三条

非金融机构在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前6个月内应对其业务系统进行检测认证;支付机构应根据其支付业务发展和安全管理的要求,至少每两年对其被核准的业务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认证。

第四条 本规定所指的检测机构应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机构证书并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定资格。

第五条 本规定所指的认证机构应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证书并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认证认定资格。

第六条 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在检测认证过程中应与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建立信息保密工作机制。

第七条 支付机构不得连续两次将业务系统检测委托给同一家检测机构。

第二章 检 测

第八条 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在实施业务系统检测前,应作如下准备:

(一)与检测机构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明确规定保密条款;

(二)与检测机构就检测的范围、内容、进度等进行沟通,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并签字确认;

(三)向检测机构提交所申请检测认证的业务系统与生产系统的一致性声明。

第九条 检测应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真实反映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业务系统技术标准符合 2 性和安全性状况,保证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业务系统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的基本要求。

第十条 业务系统检测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功能测试

验证业务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实现,测试其业务处理的准确性。

(二)风险监控测试

评估业务系统的风险监控、预警和管理措施,测试其业务系统异常交易、大额交易、非法卡号交易、密码错误交易等风险的监测和防范能力。

(三)性能测试

验证业务系统是否满足业务需求的多用户并发操作,是否满足业务性能需求,评估压力解除后的自恢复能力,测试系统性能极限。

(四)安全性测试

评估业务系统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运维安全、电子认证安全、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能力及管理措施,评价其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控和安全管理水平。

(五)文档审核

验证业务系统的用户文档、开发文档、管理文档等是否完整、有效、一致,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遵从更新控制和配臵管理的要求。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应于检测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向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提交正式的检测报告(一式四份)。

第十二条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支付服务业务系统名称、版本;

(二)检测的时间、范围;

(三)检测设备、工具及环境说明;

(四)检测机构名称、检测人员说明;

(五)检测内容与检测具体结果描述;

(六)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七)检测结果及建议;

(八)申请检测认证的业务系统与生产系统的一致性声明;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三条 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在收到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后,应及时将检测报告及相关材料提交认证机构,并申请认证。

第三章 认 证

第十四条 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在实施支付服务业务系统认证前,应与认证机构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明确规定保密条款。

第十五条 认证应秉承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法律法规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实施。第十六条 认证机构应及时处理认证申请,并在收到认证申请后的20个工作日内向非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通告认证结果,对合格机构出具认证证书。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 支付机构正式开办支付业务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进行检测:

(一)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二)业务系统应用架构变更、重要版本变更;

(三)灾备系统的启用、停用及重大架构变更;

(四)业务系统、生产数据存储环境及机房场地迁移;

(五)其他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情况。

第十八条 检测认证程序、方法不符合国家检测认证相关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要求,或检测认证结果严重失真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要求重新进行检测或认证,因此而产生的费用由违反规定的检测机构、认证机构承担。

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或认证机构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检测认证规范和相关要求进行检测认证活动,或未严格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进行检测认证工作并造成不良后果的,中国人民银行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罚:

(一)通报批评;

(二)责令限期改正,整改期间暂停相关检测认证工作;

(三)整改不力的,取消其从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或认证资格,并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章 附则

篇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1 绩效评估宏观上的一些思考

1.1 对绩效概念的解读[1,2,3]

什么是绩效?绩效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国内外仍没有统一的定论, 对绩效的界定本身也不很清晰。绩效的英文是“Performance”, 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绩效的内涵很丰富, 包括结果、行为和胜任力三个方面。简单地说, 绩效就是成效、成就、成绩。综合国内外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绩效存在多角度内涵, 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大特点。多因性即绩效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一种因素, 而是要受到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维性即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与评估绩效, 通过多层面评估指标及不同权重指标体系来综合考虑。动态性即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原来较差的绩效有可能变好, 原来较好的绩效有可能变差, 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思维来掌握绩效情况。

1.2 绩效评估的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即体现如何节约的问题, 评估或考核是有成本的, 但不应该不计成本[4]。想得很全、很细、很量化, 但投入的人力、财力、精力太大, 则有违初衷。以浙江省为例, 粗略计算一下考核组织者的成本:浙江省现有疾控机构市级11个、县 (市) 区级近90个, 共100个左右的疾控机构, 如果每个机构评估时间平均为2天, 评估组成员平均8名, 再加1辆工作用车及1名驾驶员, 以上合计9人约200个工作日 (将近10个月时间) 才能完成一轮全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的绩效评估工作。按方案要求以后还将纳入常态性考核评估, 恐怕投入的成本将更加难以控制。因此, 笔者建议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应按照分级授权, 逐级管理的原则, 推行两级评估机制, 即上一级评估下一级, 而不是上级直接评估下下级, 则相应可以降低评估成本, 至少可以降低时间及人力成本。

1.3 是否有加分的问题

疾控机构绩效评估近百个指标, 很细很全面, 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体系, 但还是遗漏了一些与工作绩效有明显关联的内容, 应该考虑到加分的问题。结果性或谓之产出性指标是最能直接反映疾控机构工作绩效的内容, 例如疾控中心作为非赢利机构获得的各类荣誉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成效的具体反映, 如获得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全国、省、市文明单位 (行业) 称号, 省 (市) 委、省 (市) 政府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等。建议根据各类荣誉获得的级别及影响程度等酌情加分。另外, 如SCI文章的发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承担等都是疾控机构真真实实的绩效内容及实力体现, 亦应酌情给予加分。再就是要考虑有创新性指标、单位文化建设指标、精神文明建设指标等体现疾控机构真实绩效的加分指标, 以及一票否决的扣分指标。这将提高评估所得分值与被评机构实际绩效的符合率, 不能因为可操作性差而放弃了真实性强的指标。建议加分部分指标分值控制在总分值的5%~10%之间。

1.4 不要走入“绩效评估出绩效”的误区

不应也不宜过多地强调绩效评估的作用, 寄希望于通过绩效评估出绩效。如果不顾实际, 埋头花费大量精力只专心于表格设计、评估指标设计、研究指标的量化、建立数据库, 一旦进入到应用, 会发现可能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 很难找到一个较为完善的、符合实际绩效的评估办法, 依旧会落入表面文章及形式主义的俗套, 从而使绩效评估有可能成为一座“围城”, 陷入没开展的想去尝试开展, 开展过了的想退出的尴尬境地;或者产生你让我开展我就开展, 你说不开展我就不开展的被动应付心态。应该认识到, 绩效评估不能与绩效管理等同起来,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产生绩效, 而绩效评估本身并不能产生绩效, 且单纯的评估也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公平与公正。

1.5 慎防“全能疾控”倾向

现有的疾控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 对机构的评估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既有疾控机构七大职能评估指标, 也有人、财、物等资源类评估指标;既有软性指标, 也有硬性指标, 分省、市及县三级各约100个左右评估指标。似有覆盖面太大, “全能疾控”的倾向。举几个“率”指标的例子:“特定人群安全套使用率”、“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寄生虫人群感染率”、“农村改水改厕技术支持覆盖率”等, 这些指标用来做绩效评估是合情合理的, 但可能会误导把疾控机构作为惟一的责任人和具体的承担者。显然, 这与疾控机构实际应承担的职责是不相符的, 疾控机构并不是“无限责任人”, 也不是“全能”的机构。事实上疾控机构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都是有限的, 职责应当也是有限的。

2 有关疾控机构绩效评估指标的思考

疾控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尚处于有序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探索性阶段, 其评估主体、内容、方法、指标的科学化等方面还有待不断完善与改进。作为绩效评估的核心, 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决定着整个绩效评估的科学程度, 同时影响着疾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 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进一步推进疾控机构绩效评估实践并逐步趋向科学化的关键所在, 它决定着整个疾控机构绩效评估工作的成败。

2.1 指标的细化、量化要适度

指标的设计是绩效评估的最核心技术, 可谓是一步迈错, 全盘皆输。不能盲目追求指标精细, 评估指标并不是越精细越好, 而是和实际绩效目标越接近越好[5], 如果指标没办法量化, 可以用评估性统计指标来替代[6]。只要指标的指向与实际的绩效目标一致, 指标是不是量化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指标本身不清晰, 却设计出一大堆量化指标, 可能实际上并不反映绩效真正的内容。反之, 如果一些指标设计过于简单、过于细化, 则可能会导致低成本造假[7]。

2.2 指标的选择要准确、有效

如果说绩效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的话, 那么绩效评估指标的筛选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以现有的疾控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筛选的信息化建设指标——“网络建设评价指数”为例, 主要是用于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在辖区网络建设情况。但该指标的设计尚很难说是准确、有效反映了当地疾控机构近年加大主动性投入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实际绩效。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儿童预防接种免疫管理系统、实验室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专网视频会议系统、网站建设、期刊数据库竞相引进等, 大量的投入与多个系统的开发应用, 却没有包含在“网络建设评价指数”评估的内容中, 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投入、不应用无多大的指标分值差别。另外, 不能认为指标越多越客观有效, 或认为定量指标比定性指标更客观有效, 应提倡用最少的指标控制最大的绩效结果的成本收益原则[8]。

2.3 指标通用与个性的问题

有些指标可以全国通用, 有些则难以通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允许有个性化指标, 如全是共性指标并不能有效真实地反映被评机构的真正绩效。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应具有独立性、一致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及可接受性等特点[1]。其中一致性为指标与组织战略、绩效评估的目的相一致, 即效度;稳定性为绩效评估指标自身的稳定性程度, 即信度。从量化、细化、流程化和特征化等多个维度思考全国通用评估指标的设计, 虽然操作性会很强, 但相应忽视了指标的代表性、重要性、真实性, 则与实际绩效情况的反映仍会有较大差距。

2.4 指标的设计要切合实际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应当是简单、明确、清晰。一些指标如果设计不符合实际, 容易增加工作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无效耗费。以下是对一个指标的分析: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是疾控机构七大职能中的其中一大职能, 其下技术指导项目中的7.4.1指标为“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指标的界定与解释为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年度内对基层专业指导的情况。专业指导包括现场培训、调查、疫情或事件处置、督导、检查等内容。指标要求以现场工作为主的科室专业人员 (内勤不作计算) 市级30天, 县级60天。当笔者把这一指标分解到各相关科 (所) 室, 要求上报上一年度专业指导人均天数时, 有科室提出培训是否一定要在现场才算, 因为有相当部分由基层疾控专业人员参加的培训由于节省经费、方便授课等原因放在本单位举行。经咨询, 认为下基层体现的, 是在现场, 不在基层现场就不算下基层。但事实是专业培训不一定得去基层现场, 如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制所为基层举办的疟疾血片镜检技术比武 (培训项目) , 场地只能选在本中心专用实验室内进行。另外, 有些培训项目为节约经费是与工作会议一并进行的, 可以放在上面也可放在基层, 但放在基层会增加培训费用。因此, 笔者认为这一指标设计的核心应是指导与服务基层, 而不是下基层指导。这一指标另一可商榷之处是市及县级要求下基层指导人均分别要达到30或60天以上, 这会造成有些指导内容经电话咨询就可解决的, 有些业务指导工作不一定要下现场的, 但为了“达标”都下基层去了。

3 对疾控机构绩效评估工作的未来展望与启示

3.1 进一步扩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有序参与, 注重反馈意见

绩效评估在不断强化专家评价意见的基础上, 应该让各级各地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有序参与和可接受。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参与绩效评估工作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验证对机构真实绩效评定的可操作性及可接受性, 二是提出改进意见, 达成共识。尤其应该重视不同地方、多层次疾控工作人员意见的归纳、总结、分类, 形成修改———评估———再修改的机制。这是因为如果绩效评估的方法运用不当, 或者不能适合疾控机构和区域的实际评估情况, 就很难真正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甚至还会阻碍机构和区域的发展。所以应听取疾控机构一线专业人员现实意见建议, 视机构绩效评估为机构自身意志的表达方式之一, 以满足机构自身需求为导向制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9]。

3.2 疾控机构绩效评估应有循证决策的思想

就是要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来真正解决疾控机构绩效评估的问题, 不仅要考虑绩效评估的目的、意义, 而且要考虑评估结果的真实性与指标的代表性以及当前科学研究的最佳成果为依据等[10]。同时, 要加强对证据和研究的利用, 要把指标的设计作为一个连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而不是从经验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一次性行为。指标设计要先有科学证据, 然后在评估中实践,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3.3 建立绩效评估的申诉制度

绩效评估要进行下去, 必须授予评估者一定的权力去完成评估, 但同时不可能完全在评估方法上和评估过程中防止其操作的偏见和不公平。这种评估过程中内在的冲突可能会影响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应该建立一种防止这种冲突扩大的机制——评估申诉制度, 让评估对象对评估不当行为进行投诉。一方面通过评估申诉程序, 启动相应的调查评议方法, 来对评估过程的问题进行评价, 促进评估双方的良性互动, 保障评估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评估申诉本身也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个有效监督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公平和公正性。

3.4 疾控机构绩效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把重点放在管理上

绩效评估必须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 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操作, 营造一个共同创造绩效的良性循环的管理环境, 使疾控机构的绩效管理与其远景目标真正结合, 达到提升绩效的目的。绩效评估是趋势, 是绩效管理的其中一个环节, 是建设完善疾控体系的必然要求[3]。短期看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收效不是很明显, 或有一些不良的反应, 甚至会受到一些外来的或内部的阻力。但任何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简单到多层, 都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与代价的。疾控机构要提升绩效, 需要留住优秀人才, 提高单位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等多层面的良好环境, 需要通过计划、实施、考核、反馈等系列循环的绩效管理来提升其绩效。

3.5 绩效评估是长远目标

绩效评估为疾控机构制定了目标、标准, 目的是规范疾控机构的工作,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求以后开展工作, 不能凭主观, 而要按规范办事, 依法办事, 尤其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 工作留有痕迹可以溯源追查。为此, 希望绩效评估在全国相对统一指标的基础上, 应给各省、直辖市在操作层面上灵活运作留有更大空间, 让绩效评估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丽娟, 何妍.绩效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2版) , 2009.

[3]疾病预防控制建设研究课题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报告—绩效评估[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肖志坚.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成本控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 27 (4) :84-86.

[5]葛玉辉, 陈悦明.绩效管理务实[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贾伟, 邵华.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81 (2) :55-57.

[7]王海涛.对政府绩效评估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报, 2007, (83) :4-6.

[8]江渝.政府绩效管理中的行政成本控制[J].行政论坛, 2008, 4 (88) :38-40.

[9]王建军, 李海.基于价值观的绩效考核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286 (6) :43-45.

篇4:强化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强化 疾病控制 机构 档案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23-02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机密性较强的工作,也是疾病预防机构业务开展的基础所在。提升疾病预防机构档案管理水平,不仅是疾病控制机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应该明确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找寻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促进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从而为疾病控制机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强化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疾病控制档案是在疾病控制机构各项业务开展中形成的,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信息内容,信息载体是以多元化形式呈现的,其中包括了文字、图表、影像等等。疾病控制档案可以反映出疾病控制机构工作落实实际情况,是疾病控制机构工作经验的总结,可以为疾病控制机构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疾病控制档案是疾病控制机构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基础和关键,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素材。只有不断强化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才能使得疾病控制机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疾病控制服务,将疾病控制机构存在的重要意义充分展现出来。所以,疾病控制機构需要融合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不断挖掘疾病档案潜在价值,为疾病控制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2 现阶段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疾病控制档案管理重视程度较差

疾病控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疾病控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认为疾病控制档案管理就是简单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保管,并不是疾病控制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并不能为机构带来直接可观效益,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思想上弱化了疾病控制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水平过于落后的现状。若想要提升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水平,必须要得到领导人员的重视与支持。

2.2 疾病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疾病控制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着较高需求。但实际调查发现,很多疾病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灵活应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良影响。众多疾病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性的培训,对疾病控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归档处理要求、档案装订标准等内容了解程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与核对,档案收集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且,很多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投入较多精力。日常工作中只是将材料放置于档案袋中,没有对档案信息进行筛选,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只是注重了档案信息的保管,没有注重档案信息的应用,导致疾病控制档案利用效率较低。一些档案信息不能及时地进行归档处理,限制了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水平提升[2]。

2.3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开展主要依据,起到了约束和规范作用。但目前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没有依据机构档案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补充。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缺失,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不良问题后不能直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推卸责任情况也普遍存在。缺失了激励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工作中存在消极情绪,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效率不能得到良好保障。一些疾病控制机构虽然对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有所重视,但各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实际落实,制度如同“一纸文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例如,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档案处理工作,文件资料积压严重;档案信息收集不完整,重要信息丢失严重;很多档案在个人手中停留时间较长,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对档案进行归还;个人对档案保管不够重视,档案丢失情况普遍存在。

2.4 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较差

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力度较差,并没有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使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沿用以往老旧的档案管理模式,手工完成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效率较差,出错率较高。档案信息承载媒介为纸张,档案借阅频繁,纸张破损严重,记录信息模糊不清,疾病控制档案应用价值受到严重损害。而且,没有引入先进的扫描仪器,进行电子档案转化,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数据库,档案查询、保管模式过于落后。

3 提升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 提升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重视程度

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离不开领导人员的支持。疾病控制机构领导人员需要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机构全体人员树立良好档案管理意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宣传力度,其中包括会议强调、宣传板设置等等。还要定期对疾病控制机构领导人员进行培训,提升领导人员的法规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融入到疾病控制机构年度考核中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只有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一定支持,并加强监督力度,才能够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开展。

3.2 对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有着较深影响。只有经过长时间专业培训,并且具有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才能深入到档案管理岗位中去。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落实岗位培训,定期对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仅需要注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热爱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可以聘请外界权威人士到疾病控制机构开办讲座,将外界先进的档案管理方式、理念引入疾病控制机构中去。派遣工作态度积极、学习能力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到外界进行学习,创建一支高素质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培训视频,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闲余时间观看。档案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一些有关档案管理的经验与心得。还可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对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考核,找寻档案管理人员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3.3 对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要不断对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管理制度具有的约束、规范作用充分展现出来。需要对以往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控制档案检查核对、保管保密等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从而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对制度的实际落实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将责任制度与激励制度落实到实处,从而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定期召开会议对档案管理成效进行汇报,了解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将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到桌面上解决。

3.4 加强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将信息技术与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促进档案传递速度的提升,对提升档案管理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建设检索工具与数字化档案信息库。相关人员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查询时,只需要在检索工具上输入关键词,便可以快速得到想要查询的内容,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还有就是对容易破损的档案资料,应用扫描仪器进行数字化转变,形成电子档案信息,增强档案保管的安全性。

4 结语

档案管理是疾病控制机构的重要工作,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需要对以往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升档案管理重视程度,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加强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从而将疾病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周小微.浅谈如何加强疾病控制机构卫生档案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12-13.

[2]刘忠俊.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现状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5(7):245-246.

篇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相关传染病发生与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鼠、蚊、蝇、蟑螂、蚤类等生物。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和远期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和部门分工负责制,使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逐步达到国家规定控制标准。

第四条 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第五条 在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

第六条 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管委会)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新闻等部门应当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宣传教育工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区的灭鼠工作。

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管委会)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管委会)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辖区所属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督促和管理。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应当负责组织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组织创建卫生村活动,开展以管垃圾、管粪便、改厕、改畜圈、改造环境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治理,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使其逐步达到国家、省、市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对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需必要经费予以安排。

单位和居民住户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费用,由各自负担。

物业租赁和待建工地等其他场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费用,由其管理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负担。

第九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防范和杀灭病媒生物以及控制其孳生场所的义务,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

第十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当采取改造环境、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防范及杀灭等综合防治措施。

城乡规划、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以及各类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应当同时规划建设防治病媒生物的卫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符合卫生要求的垃圾收集设施和公厕,建筑物管线、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统应当设有防范病媒生物侵害的设施。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除应当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外,还应当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一)经常清疏下水道、沟渠,平整洼地,清除室内外积水,控制蚊虫孳生;

(二)垃圾等易招引、孳生苍蝇的物质应当有容器装载并加盖,日产日清;

(三)管好人和禽、畜粪便,粪池、粪缸应当严密封盖,住宅区栽种花木不得施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

(四)完善防蚊、防蝇、防鼠设施,堵鼠洞,填缝补隙以防蟑螂藏匿孳生;

(五)参与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第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设置相应的防蝇、防鼠等设施,并采取措施消除苍蝇、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病媒生物的密度应当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第十三条 废品收购、建筑工地和集贸市场、禽畜饲养

场、花卉市场等易招引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行业和场所,其经营管理者或者开办者应当完善和落实防范、杀灭病媒生物措施,并有专人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四条 城镇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指标应当参照国家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标准。

第十五条 凡开设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偿服务机构或者增加此类经营项目的,应当经县(区)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变更经营范围后方可营业,并在领取营业执照后1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同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开展异地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偿服务,还应当向服务所在地县(区)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对已备案的、具备以下条件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偿服务机构,应当在其门户网站进行公示,方便需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选择和监督:

(一)有合法的工商、税务登记证明;

(二)有完整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操作规程;

(三)有与业务量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

(四)有符合要求的经营场所、库房、专用药物与器械;

(五)收费合理。

第十七条 县(区)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偿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使用药物种类和工作质量等情况加强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凡在本市生产、销售、使用的灭鼠、卫生杀虫药物和器械,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与标准。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禁用的灭鼠、卫生杀虫药物和器械。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区)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政府指定的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整改:

(一)单位、住户的下水道、沟渠、容器积水孳生蚊幼虫的,给予警告,并限期清理。

(二)单位、住户堆积垃圾或者粪池、粪缸不密封而孳生蝇蛆的,给予警告,并限期清理。

(三)单位室内病媒生物密度超过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标准的,给予警告,并限期除害。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者未设置相应的防蝇、防鼠等设施的,或者苍蝇、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密度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由县(区)级以上食品安全办公室责令其改正,并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执行。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废品收购、建筑工地和集贸市场、禽畜饲养场、花卉市场的经营管理者或者开办

者未完善和落实防范、杀灭病媒生物措施的,由县(区)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住房与城乡建设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分别责令其改正,并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执行。

第二十二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偿服务机构提供有偿服务,效果未达到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标准或者合同要求的,接受服务单位可以依法追究提供有偿服务机构的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监察部门或者其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发文文号:

发文部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文时间: 2011-4-7 编辑时间: 2011-4-8 实施时间: 2011-4-7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保险其他法规

所属行业: 金融证券、保险业

所属区域: 中国

发文内容:

为加强对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我会起草了《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一)电子邮箱:law@circ.gov.cn

(二)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 中国保监会法规部法规处 邮编:100140

(三)传真:010-66011873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1年4月27日。

二〇一一年四月七日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监管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依法设立的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

本规定所称金融机构,是指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依法设立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非保险类金融机构。

本规定所称代理保险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接受保险公司委托,在保险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及提供相关服务,并依法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的经营活动。

第三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委托代理双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遵循自愿、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四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委托代理双方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保险产品的销售、退保、理赔等服务工作。

委托代理双方不得将业务活动中知悉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向任何第三方泄露、出售或者非法提供,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保险法》和国务院授权,对保险公司和接受其委托的金融机构开展的保险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责。

第二章 代理资格

第六条 金融机构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其主营业务的金融监管部门认可,可以代理保险业务;

(二)具有在营业场所代理保险业务的便利条件;

(三)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资格证书;

(四)具有健全的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制度;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为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应当具有保险兼业代理资格。

全国性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全国性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区域性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应当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

各类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时,其法人机构应当具有保险兼业代理资格。

第八条 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两份:

(一)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申请书;

(二)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制度,应当至少包括保险单证及宣传资料管理、代收保险费及佣金结算、教育培训、合规管控、反洗钱、投诉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决定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作出核准决定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第十条 金融机构持有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不设定有效期限。

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的使用和管理,应当按照《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 经营规则

第一节 保险公司

第十一条 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委托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的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依据《保险法》和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制定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代理机构的选择标准、代理机构和代理业务管理、佣金标准及支付方式、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

第十三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依法与金融机构签订书面委托代理合同。

委托代理合同除了约定代理险种、代收保险费结算方式、佣金标准及支付方式、保险单证及宣传资料管理、教育培训、投诉及应急处理等事项外,还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定,详细约定代理保险业务合规要求、反洗钱措施以及委托代理双方在代理保险业务合规管控上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向金融机构提供由保险公司或者经其授权的分支机构统一印制的保险产品宣传资料,并确保所提供的宣传资料合法、真实、完整。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唆使、诱导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对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合规性进行管理,预防和纠正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等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授权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行为,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

金融机构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保险公司名义订立保险合同,使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保险公司可以依法追究越权的金融机构的责任。

第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对委托金融机构销售的保险产品进行投保人回访,详细做好回访记录,妥善保管回访资料。

第十九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对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开展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保险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并对培训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如实记载业务收支情况,不得以扣除佣金后的保险费入账。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给予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委托代理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妥善保存真实、有效、完整的投保人身份资料和投保交易记录,认真履行投保人身份识别等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健全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对通过金融机构销售的每张保险单的保险单号、投保人名称、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费、佣金计算标准及金额、代理机构名称等要素实时记录。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应当与金融机构在委托代理合同中明确双方在处理代理保险业务投诉中的责任,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投诉渠道,健全风险处置应急预案,确保能够有效处理各种投诉纠纷事件。

第二节 金融机构

第二十五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将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原件放置于营业场所的明显位置。

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不得在营业场所外另设代理保险业务网点。

第二十七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加强对所属分支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经营合规性和风险管控状况的考核与监督。

第二十八条 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不得印制保险单证、保险产品宣传资料或者变更保险产品宣传资料的内容。

第二十九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应当指导投保人如实、正确地填写投保单,遵守中国保监会关于投保提示、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禁止代替投保人在投保单上签名等方面的规定。

金融机构不得对保险公司隐瞒投保人的真实身份资料影响保险公司依法履行对投保人的回访义务或者对投保人身份识别等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应当由具备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在金融机构营业场所的固定区域内进行保险产品销售,并对所销售的保险产品设置明显的提示标识。

第三十一条 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投保人隐瞒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储蓄存款、基金等理财产品混同并向投保人销售;

(二)对投保人隐瞒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三)未按照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向投保人如实提示保险合同中的犹豫期、免除保险公司责任条款、费用扣除、退保、保险单现金价值等重要事项;

(四)夸大或者变相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

(五)明知保险公司故意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仍配合保险公司诱导投保人购买保险产品。

除前款所列情形外,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二条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建立专门账簿,真实、准确、完整地记载代理险种、保险单号、投保人名称、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费、佣金计算标准及金额等要素内容。

第三十三条 金融机构及其代理保险从业人员不得向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索要和收受委托代理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第三十四条 金融机构通过电话呼叫中心、自办互联网站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的,应当以法人的名义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管理部门,对该类代理保险业务进行集中运营和管理,并遵守法律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五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应当妥善保管代理保险业务账簿及相关原始凭证和资料,保管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六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有关代理保险业务的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依法将保险公司对代理业务的合规管控情况作为现场检查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八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依法查处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涉嫌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并案查处。

第三十九条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与其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对金融机构的代理保险业务,可以依法采取单独、联合或者委托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等方式开展现场检查,被检查的金融机构应予以配合。

第四十条 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在保险业务合作过程中发现重大经营风险或者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其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发现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存在重大经营风险或者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通报其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化解风险。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及时将处罚决定通报其他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接受新的代理保险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或者从业资格。

第四十二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至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接受新的代理保险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或者从业资格。

第四十四条 金融机构违反本规定,未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资格从事代理保险业务活动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取缔其代理保险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聘任不具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从业人员代理保险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一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二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金融机构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一)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

(二)拒绝、妨碍依法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依法查处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行贿、受贿等违纪、犯罪线索的,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依法及时向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移送。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支持金融机构成立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为投保人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第五十三条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可结合当地实际,依法制定本规定的相应监管办法,并报中国保监会备案。

篇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已于2004年12月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财政部同意,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仪

二○○五年一月五日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第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

第四条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挥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

第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职能范围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七条 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接受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具体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第八条 国家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鼓励、支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四级。

第十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特点与功能定位,以及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实际,明确职责和任务,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健全机制,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一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第十二条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监测、预测、调查、处理,研究全国重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

(二)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指导和参与地方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参加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

(三)开展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对预防性生物制品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四)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规范化;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和菌毒种保存管理;

(五)建立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全国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六)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和推广安全性评价新技术、新方法;

(七)组织实施国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负责指导全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九)负责疾病预防控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第十三条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本省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对重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预警;实施辖区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开展疫苗使用效果评价,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二)组建应急处理队伍,指导和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

(三)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及毒物与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和毒理学检验,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

(四)建设省级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全省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五)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卫生学评价和干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

(六)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承担辖区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七)指导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八)开展对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组织实施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规范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九)参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参与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二)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

(三)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四)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五)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六)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七)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十五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二)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三)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四)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五)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六)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七)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第三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人员管理

第十六 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自查、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十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专用标志由卫生部制定。

第十九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执行。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

第二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要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热爱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能够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实验室检验等相关技能的人员,在疫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有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人员数量的比例在规定编制内为:国家级和省级20~30%、设区的市级30~40%、县级40~50%。

第二十二条 加强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领导应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保证业务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0〕17号)和《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财社〔2003〕14号)的规定,由同级政府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财政、计划等部门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内人数和预算定额落实人员经费,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必要经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业务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点疫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等项工作的合理需要。

第二十六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灾害防疫等项目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七条 在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同时,卫生部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完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政补助有关政策和办法。

第五章 城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和建设资金,保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九条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由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并按其服务数量与质量,予以合理经费补助;也可向符合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或者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按照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购买,所需经费列入卫生经费预算。

第三十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承担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三)指导有关单位和群众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五)承担乡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

(六)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第三十一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预防保健组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核定预防保健人员。业务、机构建设与发展等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二条 充分发挥村级卫生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任务,协助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条 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报酬,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根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四条 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相关学历教育。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第三十五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考核,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所需经费,由交办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工作任务数量和考核结果给予适当补偿。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港口、机场、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管理可依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上一篇:宾馆酒店电话系统管理解决方案下一篇:收入分配改革之于中小企业影响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