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2024-08-03

一年级下学情分析(共13篇)

篇1: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浙水小学陈龙燕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接触,我对班级的37个孩子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500多个生字,会写150多个字;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初步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基本上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 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会讲,但顺序性不强。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

1.选材追求精品文质,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2.重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3.采用板块式结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4.创新教材呈现方式。

5.扎实的练习、训练,充实的实践活动。6.重视积累。

二、教学内容及框架:

本册教材有:汉字家园

一、动物天地、劝学、打开小窗、汉字家园

二、我的亲属、故事里的智慧、幽默、朋友、春夏秋冬、诚信、赶集共12个主题版块。可分为:识字、课文、表达、综合学习活动,四种课型。(幽默归为识字)识字、课文、幽默每课课后都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课后的练习设计形式多样,主要突出了识、写、读、背四项。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熟练拼读音节,正确抄写音节。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识字写字:

(1)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准确认识428个生字。

(3)认识35个常用偏旁和2个基本笔画。

(4)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281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姿势正确。

4、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积累词语。

(3)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4)认识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课标要求: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5)能正确朗读和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能正确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表达:

(1)继续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浅层次的)教材17页表达,写出浅显的感想即可如:第四幅图: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措施 :

1、识字:

(1)本册书中的识字有多种形式:字理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字理图来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情境识字(通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识字,提高识字效率)、韵语识字、谜语识字、随文识字、拆字识字、部件识字、比较识字,还可以运用编口诀、儿歌、顺口溜等,发展孩子们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如“思”:“十张口,一颗心”。“琴”:“两个王先生,今天来弹琴”等。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并在识字中使学生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2)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姓氏字、认农贸市场蔬菜水果名称、认牌匾、认包装字、看电视认字等。“生活处处皆语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识字。引导学生无意识识字,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识的字。

2、写字:

运用好写字工具,要指导学生观察格中的字,一看整体的形状;二看分界,字有几部分、各占几分之几;三看笔画起止。再照着写。

3、阅读:

(1)重视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很重要,低年级教学中模仿是最快捷高效的方法,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示范。听读。读不下来的文章,可采取听读的方式,感悟文章大意。长文章,可选择一段或几句话进行具体指导。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法。对于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3)理解词句的方法策略: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做动作的方法;涂色、画画的方法;运用的方法;换词的方法;说反义词的方法、看图想象等。

4、认真钻研教材

板块式结构,关注文与文、表达、综合性学习之间的联系。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带领学生虔诚地走进书里去,研究品评语言文字。另外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顺序,不是教学的顺序,顺序可调整、内容可填充、答案不唯一。课后提示了学习方式和过程,可选择、创新。注意积累背诵好的语言材料、篇、段。

总之,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指导语文学习,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做人的基础,而且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尊重学生是前提,“欣赏、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教学成功的秘决。要活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给师生无限创造的空间,建立在兴趣、信任之上的“爱学”“想学”; 建立在鼓励发现之上的“会学”; 建立在成功和进取欲望之上的“越学越爱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

五、教学进度安排(附后)

一年级语文下册分周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 间

教学内容

备课时数

课前操练

识字一1柳树醒了 2春雨的色彩

2春雨的色彩 3邓小平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识字二5看电视 6胖乎乎的手

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识字三9两只鸡蛋 10松鼠和松树

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

识字四13古诗两首14荷叶圆圆

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四 复习识字五 18四个太阳期中考试

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 21称象 语文园地五识字六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24画家乡 25快乐的节日 语文园地六识字七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28小伙伴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语文园地七识字八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爷的手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语文园地八

复习期末考试 学期结束工作

篇2: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二年级康素华

一、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的知识掌握得还可以。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本次试题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给词语加拼音,查字典填表,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照样子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二部分阅读天地。第三部分写话空间。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兼顾能力的考查,考察内容全面适合各层次的学生。

三、试题分析

1、第一大题基础知识。

2、阅读题失分较多,有一部分同学在做阅读题时根本就没有完整地把短文读完,就开始答题了,虽然老师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强调要反复读短文,直到读熟后再来答题,但在考场上部分同学还是做不到。

3、写话空间题。这是一道看图写话题,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灵活的运用到他自己的文章中,使短文具体、生动。所以失分情况不是很严重。

四、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个别学生做题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

2、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考试基础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掌握的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且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在以后的教学和复习中要采用分散和集中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篇3: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话题不同, 我们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比如, 一年级的学生, 由于年龄小, 又加上生性活泼好动, 喜欢直观形象思维, 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一年级恰好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 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努力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我在课堂上都是以表扬为主, 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 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所以备课的时候要从简单通俗易懂的角度出发, 尽量使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法, 使学生明白。尽管这个年级的学生在学前已经接触过英语, 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但在学习方法上, 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还是很薄弱的。因此本学期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我在教授学生新知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培养。同时,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

每个学生除了学习基础不一样, 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做到因材施教,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 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 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比如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 如果是相对简单的问题, 我会叫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回答, 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相对难一点的问题可以叫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回答, 以培养他们的深层次能力。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 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 可塑性较强, 只要在教学中,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篇4: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1.右图表示(    )个十和(    )个一,合在一起是(    )。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3.一张50元可以换(    )张10元,或者可以换(    )张5元。

4.接着58,写出后面连续的3个数(    )(    )(    )。

5.100里面有(    )个十;3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6.46块饼干,每10块装一盒,可以装满(   )盒,还剩(   )块。

7.与4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8.95分=(     )角(    )分         6元9角=(     )角

9.50比6大(   ),比50多6的数是(   )。

10.在○里填“<”“=”或“>”。

53-9○45        63○66-30                  45元○45角

57○75            5元7角○57角        100分○1元

11.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18       35       92        76       55

(    )<(    )<(    )<(    )<(    )

12.找规律,再填空。

① □□○□□○□□○□(     )(     )。

②  11、22、33、(     )、(     )、(     )。

③  70、61、52、43、(     )、(     )。

13.用         做成一个     ,数字“4”对面

的数字是(    )。

二、我会算(14分;每题1分)

65-7=                56+ 7 =         14-6=         98-70=

40+59=              48- 8=          2+34=         2+30=

40-30+50=        67-(27-2)=            50+27-9=

1元-3角=          7角+9角=        5角+2元3角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每题1分)

1.用物体(    )能画出圆,(    )能画出三角形,(  )能画出长方形。

①                   ②            ③

2.一个数,它比最大的两位数小,但比97大,这个数是(     )。

①99      ②98      ③97      ④96

3.红花有89朵,黄花比红花少很多。黄花可能有(     )。

①88只    ②25只   ③90只

4.下面算式中,和80-43-7计算结果相等的是(     )。

①80-43+7    ②80-(43+7)   ③80+43+7

5.2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    )。

①3元    ②3元5角    ③10元

四、我会分(11分;每空1分)

1.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2.(     )的个数最多,(     )的个数最少;两种图形相差(     )个。

3.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五、我会用(30分)

3.体育用品店一天卖出体育用品情况如下。(3分)

4.下面是一面墙,你能把砖块补完整吗 ?先画一画,再数一数,缺了(    )块砖。(4分)

5.小小商店。(13分)

(1)小军买了一个足球,如果只用10元纸币,他至少有(    )张10元才够。

(2)小明用50元买了一个篮球,找回5元,一个篮球多少元钱?

□○□=□  (   )

(3)买一副羽毛球拍、一副乒乓球拍和一个足球,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  (   )

(4)你喜欢买哪两种运动器材(在图上标出来)?购买这两种运动器材,一共需要多少钱?

□○□=□  (   )

篇5: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丁新利

一年级数学试卷包括口算、填空、判断正误、填“〉=〈”、连线、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形式多样。下面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加以详细分析。我班应考36人,实考36人,下面逐题分析如下:

一年级数学试卷包括口算、填空、判断正误、填“〉=〈”、连线、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形式多样。下面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加以详细分析。我班应考30人,实考30人,全班总分2922分,平均成绩

97.4分,及格30人,及格率为100%,优秀人数29人,下面逐题分析如下:本次考试共有5个大题:

一、口算。(16分)

共有16个小题,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掌握的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粗心有少量失分。

二、填空。(17分)

有4个小题,由于学生观察不认真,几名学生把3:52看成3:52,需要教师个别指导;其余各题基本正确。

三、判断正误。(10分)

有5个小题。1小题4名学生基本没出错误,第5小题有几名学生出现了错误,今后需要耐心的培养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四、连线。(10分)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答的不错,只有个别学生连错了,主要是对退位减法熟悉不够。

五、解决问题。(40分)

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其中第1小题学生答得较好;2小题对题意理解有困难,有几名学生造成失分,这道题属于多步计算的应运题,学生理解困难。

篇6:一年级下学期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总体水平分析情况

1、整体水平

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计算部分。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信息复杂的信息图,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

2、各分数段人数及所占比重

本次入考人数是95人A只占43人占45.3%;B和C的人数占52人占54.7%.

3、差异性比较

最高分是满分,最低分是61.5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整体来看,差距还是偏高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学生错误分析

结合试卷分析,我班学生答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1、不良习惯造成错误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计算上的错误。

2、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3、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造成错误。

四、对今后教学改进意见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2、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平时除了教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3、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或短文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尤其是第7题,题中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教材中最基本的,但学生的得分率却是较低的。原因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从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

篇7:信息技术支持下学情分析报告

绥棱县长山镇三吉台学校

《散步》是一篇感情充沛意境优美的文章,反复咏读巜散步》一文,我们惊喜地悟岀了作者留于笔底的这既深刻又浅显的道理。而这充斥社会和家庭,主宰人类生存与进步的重大主题,竟然全融于巜散步》一文精妙的画面中。每当我们眼前重现这幅生动的画面时,便引起我们冷静的思考,敦促我们朝正确的方向迈步前行。这也许就是巜散步》一文的意境美吧!对于文本所描绘的生活意境,初二年级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诵读结合起来,充分地感悟、欣赏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意境美和文本的语言美。读罢莫怀戚的《散步》一文,留存在我的脑际的,是这样的一幅画面:融融的春日下,乍暖的和风中,一家四口行进在新绿初现,嫩柳微黄的田间小路上。远处,是“金黄的菜花”,“水波粼粼的鱼塘”,“整齐的桑树”;耳边,响着“咕咕”的水泡声。“前面是妈妈和儿子”(一个中年男子背着年迈的母亲),“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一位中年妇女背着年幼的儿子)。他们在观赏,在指点,在说笑……。温馨的气氛,洋溢在生机无限的旷野中。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报告

一、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班级人数40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不大,成绩相差较为悬殊,语文素养不高,阅读能力比较低,不爱读书,语文积累不足,基础知识很差,读错字写错字非常多,不完成现象严重。个别学生课堂作业不做也不交,每次老师都有提醒。认为语文没啥学的,一考试就发蒙,分数很低,学习习惯不太好,懒于写字,作文没话说,华而不实。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二、具体措施

1.以读课文为基础,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强化读的指导,开展阅读比赛,提高晨读质量。

2.注重积累,从字词背诵抓起,坐实做靠,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不搞形式作业,注重时效性。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语文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篇8: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与习惯培养

一、学情分析

两个班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 他们上课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 发言也较积极, 作业能按时完成, 配备的一套教辅资料也能适当地写一部分, 因此每次测验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可以。另一部分学生 (约20%) 学习习惯不好, 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尽如人意, 学习成绩极不理想。从课堂上看, 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很容易分心, 有的甚至没有学习数学的意识。例如, 在一次数学课上, 我让学生先阅读讨论教材, 研讨导读问题, 学生读书时, 我在教室巡视并参与讨论, 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拿笔点点画画, 讨论也很热烈。可是有一个学生两眼紧闭, 像是在睡觉, 还有个学生拿着笔给课本上的图画涂色……再从课下看, 有的学生作业字迹潦草, 马虎粗心, 格式不规范, 甚至抄袭严重。这些孩子不写、不交作业, 即便是在课代表和老师的逼迫下写了、交了, 也是写得乱七八糟、错误百出。然而可喜的是, 还有一部分学生 (约20%左右) 有主动学习的行为, 他们喜欢上数学课, 学习热情很高, 善于动脑筋, 喜欢动手操作, 喜欢与老师交流, 同学之间也常在一起交流、讨论。这部分学生课前都有预习的习惯, 他们会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 并带着问题听讲;上课精力集中, 认真听讲, 思维活跃, 积极回答问题, 勇于发言;课后作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辅资料写得密密麻麻, 书面整洁、美观;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他们会激烈地讨论、及时请教老师, 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因此, 我常常给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同学们的好成绩,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同学们自己学来!的。”换句话说, 是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好。因此, 培养起始年级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融会贯通的知识, 还要研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道理我相信很多教师都很明白, 但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们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 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要知道,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个大的系统的工程, 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对一地去和学生接触、交流, 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激励他们不断提高。

二、习惯培养

美国作家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道:“行为变成了习惯, 习惯养成了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并提出了“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自于习惯的支配”这一观点。由此可见, 正因为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并存, 也因为两种习惯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截然不同, 因此, 我们应该看清习惯、重视习惯, 并通过好习惯的养成来进行自我完善和重塑, 这是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 如何培养起始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必要, 我认为, 教师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 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自学能力的根本。据了解, 很多成功人士的知识一部分来自学校, 而更多的知识是靠他们离校后通过实践、自学和科研获得。自学离不开阅读,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 初步具有自学的能力, 但七年级学生还处于直观模仿状态, 大多学生只是把数学课本当作习题集, 认为写完作业完事大吉。所以, 从初一开始教师就应该纠正学生“数学课本不需要阅读”的错误认识, 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正确思想, 并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方法,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 努力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记笔记习惯。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数学内容丰富, 课堂容量大, 从初中时期教师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据我多年的教学观察分析, 对于同一段学习材料, 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深刻。

3.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习惯。

动手实践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加深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另外, 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各抒己见, 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 使脑、口、手并用, 激发了思维, 活跃了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 作业习惯。

写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写作业前, 学生应认真阅读、复习课文, 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 认真审题, 弄清题目是什么题型、什么条件等。如遇到难题, 可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切不可应付、抄袭。

5. 思维习惯。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钥匙。

让我们深入学生、融入学生, 更多地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摘要:霍吉曾说过:“行为变成了习惯, 习惯养成了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适用。学生们的好成绩,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同学们自己学来的。换句话说, 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因此, 培养起始年级的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篇9: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关键词】生成教学;学情透视;文本“裸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19-03

【作者简介】尹逊才,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由教到学的转变是当下课程改革的追求,“可以预见,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1]如果要实现“以学定教”,那么准确把握学情就必须成为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特级教师李仁甫及其团队将研究定位于“学情”,可谓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肯綮。并且他们针对语文教学中学情分析的通常弊病及语文教学目前的通常形态,将话题进一步聚焦到文本“裸读”,对其教学价值、有效管理、启动课堂,及教师在这种课堂下如何应对的教学智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力图从课前、课始、课中三个阶段对语文教学的学情把握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策略。

一、学生阅读文本是文学活动的内在要求

当下阅读教学的最主要形态依旧为单篇文本的阅读,“从现代语文教育初创,‘国文‘国语教材基本就是‘文选……一个世纪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2]在此情形下,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必然呈现为单篇文本的阅读问题。

现代文学理论揭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用的要素或环节构成,其中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是文学产生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作品则是使上述三个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3]

由此可知:读者必须阅读作品,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因而都必须阅读作品;教师和学生都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他们既“从作品中了解作者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世态的活动”,同时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3]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充分阅读文本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文学活动的内在要求。

基于此,有很多语文教育研究者主张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和学生要首先充分阅读文本,并且有研究者进一步主张教师和学生要“裸读”文本,即暂不借助任何辅助阅读材料独立地阅读文本。这显然是对教师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的凸显和强调,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文学活动是由四个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用的因素或环节构成的系统,无法孤立对待。

比如,当读者的生活经验与作者所反映的世界没有交集时,那么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将很难进行,因而在阅读时读者有必要首先对作者所反映的世界有所了解,这种情况在古代作品、外国作品的阅读上体现尤为明显。

再如,当作品的语言形式成为阅读的障碍时,读者也无法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这种情况在一些佶屈聱牙的古代作品、现代性特征明显的文体(像朦胧诗、先锋小说等)体现尤为明显。

总之,凸显和强调读者的接受主体,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其他因素。因而,在这里有必要对语文教育研究者使用的“裸读”这一概念予以清晰地界定。

所谓“裸读”,应该主要是指在暂不参考其他读者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独立的、深入的阅读,其并不排除在必要的情况下借助一定的辅助阅读材料,如注释、作家创作经历和风格、写作背景、相关作品等。“裸读”强调的是读者阅读接受的主体性,而非强调作品中介的孤立性。

二、学生阅读文本是教学过程的内在要求

学生阅读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见图1)。[4]在语文课程中,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具有内隐性特征,这一点使它与中小学的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见图2)。

由上述理论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经验认知的主体,他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教师是学生认知的引导者,他对知识经验的认知不是教学过程的目的,而是引导学生认知的准备;语文学科的知识经验内隐于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中师生要基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经验进行平等、民主的交往,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个性。总之,语文教学过程内在的规定,学生必须要对文本形成一定的认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语文课程目标要求的认知水准。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一下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它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知识经验)的权利,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传递教师文本(知识经验)认知的过程,成为所谓的“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见图3)。这种课堂的弊病,无须再在此赘述。倒是另外一种课堂教学过程主张,值得我们关注(见图4),其突出的特点是“以学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展示为特征”。[5]这种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彻底颠覆,它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教为中心”转向了“学为中心”。

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但是遗憾的是,这种主张为了刻意突出自己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在摒弃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同时也将其优点全部扔掉了。因而有的研究者指出,这其实是教学变革简单化思维的一种体现,其突出特点是“将教学分离为‘谁决定谁‘谁围绕着谁转‘谁引导谁的二元实体,两实体间充斥着控制性的霸权以及决定论的僭越,教与学之间平等的关联、互摄的品质与对话伦理都遭到了切分与割裂。”[6]这可谓深刻地指出了这种主张的问题本质。

因而在这里也顺带提醒,提倡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要两者对立统一、相互补充,“预设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7]这一点几位研究者都有阐述,不再赘述。

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是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并不等同于课程内容,而是它的载体,“教材内容首先应该承载的就是课程知识(课程内容)”[8],“语文教材内容是教学中‘交际的对象,而不是学习对象”[9],因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仅仅是用来负载课程内容的一种材料,是用来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手段和方式”[8]。也就是说,阅读文本的目的并非仅仅理解文本本身,而是借此去学习文本所承载的有关语文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可是,当学生面对文本这个“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言语智慧、表达方式、用语手段的综合产物”[8]而产生自己的感受并被允许直接提问、交流时,他们所拓宽的广度往往会溢出课程的有限范畴,甚至完全游离于课程之外。

文本内容挖掘的无限化倾向与课程内容的有限化要求发生了这样的矛盾,此时应该如何解决?李仁甫老师认为,当学生有可能无限挖掘文本内容时,教师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他能够充分发挥为师者的指导作用,用自己清晰的课程意识积极地影响学生。这样的指导作用和课程意识,是通过“互联”和“聚焦”两大助学策略来体现的。这样的策略通常可以通过新型的板块式教案进行弹性预设。

比如备《春江花月夜》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可能对哲理性强的句子感兴趣,便可从这几个哲理句中尽可能多地找出困惑点、质疑点、兴趣点,然后作多侧面、多方向的拓展并力求每一个侧面和方向都能腾挪翻转,甚至还能与前面写景和后面写情的句子转接自如。当大家围绕这些内容对话时,教师可以凸显聚焦意识,有时意识到学生的思维走向,帮助他们深化认知、把握本质;有时意识到他们的思维弱点,帮助他们切中肯綮、凝聚共识;有时意识到他们的思维误区,帮助他们顺利思考并解决问题;有时意识到他们在思维形式上的局限或缺陷,帮助他们用语文思维解决问题或者获得系统的知识。总之,针对学生的“原初感受”,针对真实、丰富的学情,教师的“互联”和“聚焦”策略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制胜法宝。

当然,如果教师在运用“互联”和“聚焦”的助学策略时缺乏驾驭能力,就容易被学生切入的文本内容所羁绊,这就会导致课堂秩序紊乱,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总之,无论从阅读活动层面、教学过程层面,还是语文课程内容层面,都内在地要求学生要充分阅读文本,形成自己的认知;都内在地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的这种认知,了解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情的透视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采用各种可能的、合理的手段,捕捉自己学生的学情。

【参考文献】

[1]顾泠沅,官芹芳.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J].上海教育,2011(07).

[2]潘新和.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下)——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3.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

[5]时晓玲,于维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省思与多元创新——基于洋思、杜郎口、东庐等校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05).

[6]张良.反思我国教学实践变革中的简单性思维——以杜郎口中学为个案[J].中国教育学刊,2012(09).

[7]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05).

[8]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5-9.

篇10: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小学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发展跳跃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为后续的跳跃教材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单元计划4课次完成。本课是立定跳远第2课次。本教材的重难点是:手脚配合,起跳有理,落地平稳。立定跳远是一二年级的规定教材,在一年级教学时,在技术的要求应该相对低一点,主要培养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兴趣,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构成。本课次重点:正确的手臂摆动;难点:摆臂与蹬腿的结合。学情分析:

篇11:一年级级部学情分析

一年级级部现有学生403人,其中男生216人,女生 187 人,个个天真可爱。

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但也有个别孩子在新生训练时就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想回家。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一年级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把教学内容以更加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教学拼音时可线让学生观察拼音字母像什么,再在身边发现一些和拼音字母相似的物体,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

第二,大部分学生对语音的记忆要优先于图像记忆,很多学生对于课文能够倒背如流,但是却不认识字或者不能正确书写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巩固,多种形式训练和考察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

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第四,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话。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自己要说的内容。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不打断别人的话,记住关键点,对回答得好的同学给与鼓励......第五,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别人。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篇12:一年级1班 语文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洪山区第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兼班主任,孩子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学期初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54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27人,大部分学生是就近入学。目前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个别学习比较自觉,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能认真完成。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小朋友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小嘴巴叽叽喳喳,特别喧闹不安静,叫喊、打报告,有的甚至我行我素,做自己想做的事。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语文。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各种小游戏让学生掌握浅显的知识,为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夯实基础。

二、教情分析:

篇13:一年级下学情分析

本文以其细致的观察和充满童真的想像, 按照“闻花香——看花多——赞花美——变化舞”的顺序, 把荷花写得异常生动, 别有情趣, 一个“美”字贯穿全文:

1. 花味美:“清早, 我到公园去玩,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清香”暗示味美。

2. 花色美:

“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色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一朵朵白荷花, 一白一绿, 绿白相间, 构成一幅清丽的画面, 更衬托出荷花的秀丽。

3. 花形美: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莲。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组排比句, 写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荷花的各种形状, 展示出荷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4. 花姿美:

“这么多的白荷花,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 也很美。”作者笔下的荷花姿态各异, 朵朵皆美, 既富有活力, 又美如图画。

5. 花趣美: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穿着雪白的衣裳, 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 我就翩翩起舞, 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 我停止了舞蹈, 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段文字写的是作者的想象, 语言朴实简洁, 总之, 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真的把一池荷花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园, 情趣无限。

二、教学建议

1. 抓朗读, 激发情感, 感受荷花美。

根据本文语句优美, 富有韵律, 感情充沛, 读来琅琅上口这一特点, 教学时, 不妨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 各种语调反复朗读, 让学生在充分、有感情的朗读中, 把荷花的美表达出来。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如作者在描写白荷花时, 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句式写出了花的各种优美姿态。教学时, 可通过朗读, 把荷花的美姿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 一要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 二要注意朗读的速度及停顿, 读句中的“两三片”、“全”时要读得重一些, 体现出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读“有的……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以体现花的姿态之多。这样, 学生便于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 感受荷花的动态美。

2. 抓想象, 体会情感, 感悟作者情。

文中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了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时, 要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的想象力, 感悟作者的爱花之情。由于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 教学时, 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 然后启发学生:如果你如作者一样欣赏荷花, 置身其间, 将自己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 清风徐来, 你会感觉怎样?进一步的感受作者喜爱荷花, 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历表下一篇:初二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