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2024-05-29

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①]可是,“解放思想”的最本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包括一定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思想一经解放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创新力和创造力。生产力就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所以,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解放人,就是解放生产力。即把人从旧有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从代表着旧有的社会关系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让思想冲破牢笼而提升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水平上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号角,解放思想成为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中心话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弄清为什么解放思想,解放什么样的思想和怎样解放思想这三个问题,对于新一轮解放思想收到预期的效果十分重要。

一、为什么解放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目的何在?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为了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实事求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不能彷徨,不能退却,不能逃避,只能积极主动的迎接挑战,赢得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所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来,统一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上来。

第二,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促进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集聚智慧破解发展难题,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解放思想,没有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②]正是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了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才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上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甚至是借鉴全人类的智慧。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可以激发全党全社会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形成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找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活泼的社会氛围。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需破解而又不易破解的难题和挑战,如发展的代价太大,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就业、分配、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非常突出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集中智慧,形成合力,破解难题。具体来讲,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准绳,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旧观念、旧思想、旧模式,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从原有的水平上提升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高度上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创新发展。

二、解放什么样的思想?

解放思想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样的思想需要解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解放思想收到预期的效果十分重要。

我们认为本次解放思想的中心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从不利于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的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从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在这里,要看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一致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都是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现实依据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和本质规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不能离开党的基本路线来谈落实科学发展观,而是要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快速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讲就是:

第一,把思想从不利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美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离开了这一点就什么也谈不上。当前,不利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倾向主要有五种:一是,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立起来,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的观点;二是,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为本对立起来,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抽象人本论;三是,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对立起来,主张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的中心转移论;四是,把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直接对立起来,认为保护环境是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要保护环境就不能发展经济的环境至上论;五是把促进公平与提高效率对立起来,认为要促进公平就要否定效率、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论。

以上这五种错误倾向的共同本质是不能正确的看待和理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其作了简单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从而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对立起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把思想从这五种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毫不动摇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二,把思想从不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邓小平强调指出:“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③“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④我们认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上,不仅全党而且全国人民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动摇了这块政治基石就动摇了我们所有一切的根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起点也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新起点。

在新起点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从以下三种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一是,鼓吹抽象人道主义、抽象人权、抽象民主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实质是反对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鼓吹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号称“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颇为时髦”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民主社会主义(又叫社会民主主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理论。它在指导思想上鼓吹意识形态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政治领导上鼓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模式,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公有制、反对共产主义理想;在经济上鼓吹私有化,要市场经济不要社会主义。三是,利用社会平等、分配公正问题大作文章,反对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对立起来,主张重新回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度集权制的“左”倾教条主义。这三种错误倾向,不论是右倾的“洋教条”还是“左”倾的土教条都是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的,在实践中行不通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教条。正是由于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所以,邓小平早就极其深刻的指出,要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也要批判右的错误思想。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企图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立起来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经不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所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就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的批判、否定一切妄图挑战、颠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第三,把思想从不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一系列振聋发聩、入木三分的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地位、作用、价值认识的新升华。当前,不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错误倾向主要有两种:一是,坚持把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从而要社会主义不要市场经济,要闭关锁国,不要改革开放的“左”的“土教条”;二是,泊来于西方,主张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要市场经济不要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右的“洋教条”。其实,这两种倾向也都卑之无甚高论。史有遗训,殷鉴不远。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和苏共亡党亡国的沉痛教训早已把两种倾向的错误映衬得昭然若揭。所以,新起点上解放思想就要有力的回击和涤荡诸如此类的怀疑、否定、丑化、阻扰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错误企图,为改革开放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第四,要把思想从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当前,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注意把思想从以下六个方面的错倾向中解放出来:一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否定,从而人为的割裂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导致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的错误的理解,从而否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地位和作用;二是,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即“总人口人均产出的增长”,从而陷入对GDp增长的崇拜而不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的唯GDp论的发展观;三是,以这种错误思想为基础的片面崇拜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忽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错误的政绩观;四是,不利于改革创新的因循守旧、畏难惧变、止步不前的保守主义倾向;五是,不会全面、系统、辩证的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不利于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是,时时处处以领导为本,脱离群众、不尊重不依靠群众的官僚主义倾向。从根本上来看,这六种错误观点都是我们党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都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注意克服的错误倾向,更是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新起点上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从诸如此类的代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产业结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错误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怎样解放思想?

怎样解放思想就是指解放思想应遵循的路径和方法问题。解放思想最容易做的和最不管用的就是仅仅满足于形式主义的高谈阔论,而没有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法。我们认为,相比较前几次解放思想侧重意识形态层面的改革而言,新一轮解放思想则应侧重于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因此,要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努力达到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目标。

第一,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在促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每次思想上的大解放都是社会进行大变革、大创新的先声,这一点几乎成了不证自明的科学原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领导并开展了数次全党、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活动,每一次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由于每一次解放思想的背景不同,中心问题也不相同。但总体上看,这几次解放思想都发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没有取得更大发展的阶段,都侧重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创新,重在思想解放,重在经济改革。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发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日益提高的条件下;发生在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相矛盾、公平与效率相对立、以人为本与以物为重相冲突,生态恶化、资源危机、公平正义、社会建设、腐败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的背景中。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中心问题主要是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和行政管理模式的阻挠,确立以人为本的标准。之所以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标准,是因为原有的发展理念和行政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监督、参与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以新一轮的解放思想重在利益格局调整和政治体制改革,重在制度建设和创新。

当前,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就是要在促进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解放思想。这是因为不论是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政治模式的阻挠,确立以人为本的标准,还是以制度建设和创新为抓手调整利益格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都既是改革创新的难题也是解放思想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创新与解放思想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难以进行;没有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也必将流于空谈;解放思想能够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则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二者相互促进,以至无穷。由此可见,当前解放思想的着眼点与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造成的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体制障碍、结构束缚,增强发展的人本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二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下,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以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为诉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解放思想。顾名思义,“求真”就是掌握规律性,弄清思想;“务实”就是把规律性的认识成果落实到实践中,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⑤,号召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首先就要搞清楚“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为中心,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提高执政能力之实;求现代化建设规律之真,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实。

从哲学层面讲,求真和务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问题。在这里,求真以务实为目标,务实以求真为动力;在求真的指导下更好的务实,在务实的过程中促进求真;以求真来促进务实,以务实来巩固求真;只求真而不务实,真理就有沦为空泛的口号的危险;只务实而不求真,务实就面临走上邪路的隐患;解放思想是求真,科学发展是务实。党的十七大已经为我们明确指出了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前进方向并详细规定了行动纲领。所以,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务实,主要是怎样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完成十七大规定的各项任务的问题。当前,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要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解放思想。要认识到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要认识到在当前条件下,不解放思想就不能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就是在新的水平上解放思想的过程。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着力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着力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研究解决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解放思想。

第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攸关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在现阶段,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促进社会和谐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方面来说,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只有通过严密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支持什么、拥护什么和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才能制定出客观、全面的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理论和政策。从现实层面说,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很多不和谐因素都与调查研究不足有关。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一些政策、决策老百姓为什么不喜欢、不支持、不拥护,就是由于这些政策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群众基础,是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的产物;二是因为,不仅政策制定需要调查研究,而且政策落实也需要调查研究。一项政策出台后的具体落实情况如何,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老百姓喜不喜欢、支不支持、拥不拥护,解决这个问题也要靠调查研究。一言以蔽之,没有真正的调查研究就没有人民满意的政策,就没有真正的政策执行;没有真正的人民满意的政策、没有政策的贯彻执行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我们常说的政通人和就是这个道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当前,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的存在都与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有关。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解放思想的过程。公平正义得到进一步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政治局面的形成就是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

篇2: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永恒前进性。相对于实践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我们站在“十一五”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才能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十一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解放思想是解决突出思想问题的迫切需要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着力营造宽商、爱商、富商的发展环境,营造主动为全民创业搞好服务、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

一要树立开拓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

二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和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各方面创新创造,以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解放思想、服务为民、创新发展的理念,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才会有更多的人勇于探索,才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投身创新创造中来。

三要营造创优精神。创优,联系我们劳动保障,就是创造最快的发展速度、最好的发展环境,今年我们劳动保障局开展“解放思想、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服务发展”正是一个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满意服务的指导方针,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服务最佳,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三、解放思想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实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好的业绩。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为民办好应有的事情。

(二)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篇3: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作者:蒲坚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1日

农村土地流通是中国历届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也是全社会关心的改革热点。为解决这一难题,身为“信托共有制”的首倡者,作者认为,土地信托化正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方向和内涵相一致的、前所未有的新模式和通达的新路径。

土地信托化以信为基础,以托为手段,以三权分离为原则,把土地使用权主体与土地实物分离,依托土地经营权进行土地流通,保障了农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非农业生产,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实现农民对土地依附的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信托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并以中信信托在实践中开展的土地信托业务,充分论证了土地信托化的实质和内涵,更大胆预测和分析了土地信托化的未来——土地信托银行的构建和功效。

篇4:促进增长亟须新一轮思想解放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在二季度GDP增速已降至7.5%的同时,6月份CPI攀升至2.7%,时隔两年,“增量滞胀”的苗头继续发展。

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究其根源,可能在于改革的身影时隐时现。也就是说,如果改革举步维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看不到真的实际行动,人们对中国经济的走向就会失去方向感。国内投资者虽然敢消费,但是不敢投资;国外投资者虽然敢投机,但是不敢投资。

如果当年没有里根—撒切尔的供给学派改革,西方发达国家不知还要在“滞胀”泥潭中滞留多久。中国与发达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滞胀概念虽然难以完全照搬,但如果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物价又由于种种原因居高不下,则增量滞胀就有可能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滞胀”。2013年初以来,中国经济似乎已经有此迹象。

然而,更糟的一种可能的局面则是,如果人们对改革彻底失望,对改革的预期彻底崩溃,就会出现资本大量外逃,移民快速增加,楼市泡沫破裂,股市彻底崩盘,汇率大幅贬值等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形,那么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就不是平稳地从高速增长回落到中速增长那么简单了。过去在高速增长下被掩盖起来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就会水落石出,各种社会矛盾也将急剧恶化。

如果出现这种情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增长、防危机”了,要防金融危机、财政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社会危机。6月的“钱荒”出现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危机的影子。

因此,改革必须重启,调整必须提速。作为前哨战,央行6月的举措,目的在于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方向绝对正确!

但是,在“掰手腕”过程中,6月25日之后,央行态度明显转软,不能不令人更加担忧!如果我们有存款保险制度做保障,央行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我们的商业银行是以民营为主,那么,谁还敢拿储户当“人质”与央行叫板吗?

如果当初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时候,采取的是分拆改制的方案,突出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此次的“掰手腕”还有这个必要吗?

当这些制度上的“防火墙”未能构建之时,央行“手软”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腿太粗”,“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只能“手软”。

但是央行“手软”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无论是在商业银行经营者,还是在广大存款人中,道德风险将会迅速蔓延。当二者都看到央行不敢不“放水”救市时,自身的预期和行为都将继续恶化。这无异于击鼓传花游戏,中国金融体系中蕴藏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并且越往后推,风险越大,而资金链终有断裂的一天。

然而两种情景是否会真的出现,取决于中国人的选择,尤其是高层的抉择。如果能够再次解放思想,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经济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景:投资就会上来,消费也会上来,经济形势就会迅速好转,出现新的高涨——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所已经证明了的铁的规律!

回首过去3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涨。而每一次高涨,无不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1978年时,西方国家陷入滞胀泥潭,中国国民经济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围绕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直接促成了改革开放的第一轮高潮,联产承包、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带动了上世纪8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甚至出现了两次过热。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美国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连续数年处于低迷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围绕着“姓社姓资”的问题,中国展开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随后,南巡讲话和十四大将中国带入市场经济改革的快速轨道,随之中国经济快速升温,甚至再次出现经济过热,不得不加强宏观调控。

上世纪90年代末,外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内受国内通缩影响,中国经济再度放缓。围绕“加入WTO的利弊与否”,中国展开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随后,中国政府对外加快入世谈判脚步,对内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出口、房地产和国企三驾马车带动了此次金融危机前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

篇5: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活动,是县委作出的重要部署,在我局也掀起了大讨论活动的高潮,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次教育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层次深,是一次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机遇。在这次活动中,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再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明确了税务干部的义务和责任,在工作中实践八荣八耻,下面我就这次大讨论活动作出以下总结: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就是要摆脱传统思想旧观念的束搏,冲破不适时宜的阻碍发展的各种意识习俗,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行为。在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在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在段时间我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无缺席迟到现象,平时我自觉按时按量完全成机关布置的自学任务。在这次活动中我参加集中学习5学时,自学了江泽民《十六大报告》、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八荣八耻讲话等,在学习的同时我还作好学习笔记10000多字,我通过认真的学习,充分熟悉到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解放思想,查找不足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税收工作,有必要立足岗位全面地剖析和总结自己的思想,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做预备。在这次大讨论活动中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首先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跟不上改革发展的潮流。在工作岗位上,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及时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对改革发展的形势熟悉不清。缺少工作压力,思想变得僵化保守,失去了工作动力和工作激情,工作一直没有起色。

其次,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缺少创新精神。对于天天的重复性的工作,在思想上轻易出现麻痹,不注重研究新问题,就不能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就不能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个问题是在工作中说的多而做的少,依靠性大。在工作中不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对待工作,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时,就会出现悲观情绪,缺少知难而进的勇气。

事物的发展都是在自我否定中完成的。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吐故纳新的过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剖析,进行扬弃,就是要立足岗位,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加快发展。

首先,我要做到在工作中注重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的方向,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必胜的信心。通过学习税收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其次,在工作中转变观念以积极创新的观念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工作中以积极度的态度对待人和事,热情服务于群众,办事不拖拉,对于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解决,能自己做的事能独立完成,不给领导、同事增加麻烦。同时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最后,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作用,团结同事克服困难,共谋发展。在解放思想中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全县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到六抓六促,注重效果,不走过场。

地税系统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要克服因收税而税收、因任务而税收等因循守旧的观念,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强化税收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意识,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税收体制机制问题,切实解决好地方税收体制、地方税收政策、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地方税收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二是要克服自满保守思想,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充分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克服狭隘封闭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好地方税收在扩大合作开放、县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要克服片面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解决好地方税收在促进工业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和在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篇6:XX年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解放思想?

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之所以要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简单地讲,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二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宝。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实践主题,也是我们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到,30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着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在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仍然有许多未被熟悉或未被充分熟悉的领域和规律,面对未来,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进,只能靠继续解放思想。回顾云南的发展历程,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当前云南发展的大好局面;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推动云南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此,解放思想同样也是云南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宝。在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法宝,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形成正确思路和决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思路和决策,而正确的思路和决策从哪里来?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是按其固有规律运动的。思想观念是物质世界派生出来的,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能动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的思想和熟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只要实践在运动、在发展,就存在主观和客观、思想和实际相符合的问题,就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因此,以前有解放思想的问题,现在有解放思想的问题,将来也还有解放思想的问题,解放思想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之所以要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形成正确的思路和决策,推进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

解放思想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解放思想要在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基础上,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转变,精神状态的改造。第二,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和基础,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事。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随心所欲,离开对规律的探索、熟悉和遵循,解放思想就会走到邪路上去。第三,解放思想必须体现其创造性的实践,敢闯敢冒。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劲呀、气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第四,解放思想要有所指向,要以推动现实的发展为目的,解放思想是手段,不是目的。解放思想不能停留在观念王国,不能坐而论道、空对空,不能在思想领域绕圈圈、打转转,要害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见成效。

二、解放什么思想?

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解放什么思想呢?一些人感到模糊。在新形势下解放思想,总的来说,就是中心提出的“三个解放”,即把我们的思想熟悉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解放思想的总遵循和根本要求。具体到每一次解放思想,其内涵要根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任务而定。

篇7: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全区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已经全面启动,我局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了解放思想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对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提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纵观我们党86年的奋斗历程,不难看出,解放思想既为我们党每次理论发展带来丰硕成果,又能为每一次重要实践奠定思想上的根基。同样,作为一名统计人员,统计工作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宏观服务部门,思想要解放,首先要创新服务理念。实践证明,我们的服务工作,创新则进,僵化则退。服务理念决定统计人的行为趋向。近年来,我局多次探讨,针对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方法、统计工作手段等关键或薄弱环节积极开展统计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赢得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所有这些成果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直接推动的结果。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发展的环境变了,发展的标准高了,发展的难度大了,面对新形势、新起点、新任务,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切实推动统计工作发展,很有必要,非常适时。把解放思想根植于服务理念的创新之上,一是在服务意识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统计服务方式要由单纯“等用户上门咨询”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通过统计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主动公开各类热点统计信息,做到想用户之所想,供用户之所需。二是在服务对象上变单纯为领导、部门服务向为全社会服务转变。把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拓宽和延伸统计产品统计信息社会公众服务平台,扩大统计服务领域。三是在服务时效上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统计工作不能仅仅关注现实情况、成果、问题的汇总统计,更要强化对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根据掌握的大量翔实的统计资料,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变“雪中送炭”为“雪前送炭”,增强服务的超前性。四是在服务形式上变提供数据服务为主为决策咨询服务为主。要把以往只是向外提供单纯的统计数据等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等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为主,追求统计工作效用的最大化。

篇8: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俗话说:“泰山易移, 本性难改”.3年前, 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 笔者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自己驾驶的事业帆船是迎着课改的春风去搏击海浪, 还是进入避风港等待观望.面对严峻的现实和各种新课程的培训活动,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 等待观望只会被现实所淘汰, 如果勉强能担当角色的话, 也是误人之弟.尽管自己当时还在使用老教材, 但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深地激励着笔者, 要不被课改所淘汰, 而要有所作为必须投入课改, 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学习理论, 感悟新课标

为了使自己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笔者总是抽空认真学习新课标, 学习各种理论文章, 以此来提高自己对新课标的认识, 感悟新课标, 从源头上对课改产生动力.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明确“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三维目标的确定, 迫使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改的大风大浪中不断前进.

通过理论学习, 笔者感悟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 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 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体现了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特点, 促使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重新定位,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和合作者, 要重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和开放性.

二、参加培训, 认识新课标

2003年浙江省有49个县市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我市是其中之一, 当时笔者还在教老教材, 但笔者明确一点, 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分新教材和老教材,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等到教新课程时才进行.笔者为了从认识上对新课标的要求有所理解, 主动、积极地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课程培训活动.不但听讲认真, 还主动做好笔记, 然后利用晚上时间研究, 反思培训内容, 新课标有什么要求, 与原来的《大纲》比较有什么不同等.教学目标上, 由原来的两维目标到现在的三维目标, 对教师有什么新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发生哪些变化?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设计思路又是什么?课程目标上与原来《大纲》相比有什么不同?增加了哪些要求?

3年中, 笔者多次参加市级新课程培训, 教研活动, 校级新课程研讨活动, 以此, 加深对新课标的认识.

三、课题研究, 理解新课标

为了使自己能赶上新课改的要求步伐, 不落伍, 笔者除了平时能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和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培训、教研活动外, 还积极参加教研组以新课程为背景的课题研究, 其中绍兴市级新课程教改课题《基本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于2003年3月被市基础教学重点研究项目立项, 通过为期两年时间的研究, 积累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新课改资料, 并结合教研组工作, 开展尝试活动, 如对《课题研究》中的“宽松的课堂教学”研究, 历时一个学期, 除了课题组的6位老师参与研究外, 教研组的其余老师, 特别是任新课程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 开出市级公开课2节, 校组公开课6节, 组内公开课8节, 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大家普遍反映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教育学习环境-给学生发展的“桃源”空间.

大家一致认为, 学生的成长只有一次, 成长需要体验, 谁也代替不了学生的体验和成长, 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待以开发的金矿,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努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 增强自信从而找到自我, 表现自我, 展示自我, 在各种宽松的环境体验中感到我能行.

四、主题研究, 实践新课标

2005年下半年是我校全面普开新教材的一学期, 也是笔者真正接触新教材的一学期, 尽管之前也参加一些新课题的研讨活动, 包括绍兴市2004年10月在我市举行的“聚焦新课程”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叫了来自全市7位教师的精彩讲课和专家的点评, 但对笔者来说总是在观摩阶段, 自己无法体验新课程的亲身教学, 2005年下半年自己亲自接触了新课程, 随着新课程的普开, 理念的更新, 市级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出来, 数学组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探讨, 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法指导”这一主题教研通过理论学习, 互相听课, 共同探讨, 共同摸索, 2006年3月2日、3日由两位教师开出了相同内容的主题教研的研讨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先由一位教师根据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5位智囊团成员的集体参与指导的教案开出第一节研讨课, 组内教师全部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 每人写出听课反思, 提出从学法指导上的具体要求和见解, 5位智囊团成员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 结合后将信息反馈给第二位教师, 第二位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智囊团成员的要求, 进一步进行教案的修改, 在这一基础上第二天向全校开出同一内容的研讨课, 全体数学教师还是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教研可谓是绍兴市级课题的延续, 两位教师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是学生接受老师指导的前提, 大部分教师听课后的反思中写到:“两位教师在课堂中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菊萍姐姐的模式, 学生觉得可亲、可近、有问题敢于发表, 有困难敢于求助, 这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学法指导, 而且也是课堂出现惊奇情境的前提条件”.

通过这次主题教研活动, 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指导, 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探究的能力, 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法指导,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会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放弃从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 学生是配角或观众, 学生必须跟着老师思路走的做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两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就是在这里.

上一篇:积极努力向上的励志名句下一篇:建议书写作指导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