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美好校园

2024-07-20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美好校园(精选8篇)

篇1: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美好校园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美好校园

作者:刘艳平

【摘要】建设美好校园一项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师生关系的和谐成为了这一工程的关键,师生关系的和谐,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简单分析,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些建议,借此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赞美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同时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对人而言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其人格的泯灭、不尊重,作为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时,注意方式方法上的度,拿捏要有分寸,既要宽容又要严格要求,“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

二、表扬赞美学生。

成年人需要赞美,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和赞美。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教育似乎已逐渐远离了学生心灵深处这最美好的愿望,他们经常听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在尊重学生同时还要学会欣赏赞美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教师应充分发挥表扬和赞美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

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与学生融为一体

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做人”为“我要做好人”。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齐认为,教师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从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教师也只有要摆正自我,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四、学识渊博

提高学生,培养学生,教育者首先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常流常新的活水。”这桶活水要源于教师的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使学生产生敬佩之感。除本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广博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数学老师多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用高超的艺术启发学生;多读一些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的书籍,用精彩的未来吸引学生。假如教师只掌握了教材中所陈列的那些知识,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必然使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师生关系也难以和谐

五、教学互动

教学中要讲互动,这种互动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单向沟通。沟通应是双向型的,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的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思路背离教师的预设程序;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维火花。哪怕这火花在老师看来是有点可笑,但对其能力而言,就是一次跳跃,它可以使学生增智、明理。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园的周长”时,由故事导入:今天森林王国里开展运动会,小狗和小猫要赛跑,请来大象当裁判。小狗沿着圆形跑道跑,小猫沿着正方形跑道跑。结果它们同时回到起点。大象为难了:到底谁是冠军呢?孩子们能帮帮大象裁判吗?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动画演示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顿时七嘴八舌生们争论起来:有的学生说小狗和小猫跑的时间相同,无法分出冠军;有的学生说虽然小狗和小猫跑的时间相同,但小狗沿着圆形跑道跑,其跑道路程比小猫的跑道路程长,所以小狗是冠军;还有的学生说小猫沿着正方形跑的跑,其跑道路程比小狗的跑道路程长,所以小猫是冠军;,,,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大胆猜测中和争辩中,我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新课《圆的周长》的教学,学生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好奇,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六、凡事身体力行。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这些小事常常会发生在你我身边,比如,学生病了,要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住院时要记得都会到医院里去看望。学生病假回校,要能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比不可少的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新时代呼唤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新课程需要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面对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渊博的知识,极大的耐心,和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方能胜任此项艰巨的育人工程。如果教师们都能够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就一定会建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篇2: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美好校园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

为了加强和谐校园的构建,打造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开学伊始,58中学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新课标》、《新世纪教师素养》等内容。9月6日下午,全体教师又在学校微机室观看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石中英教授的《师生关系》专题讲座录相,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爱学生;要在平等、民主、合作的新理念下构建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汪明桥)

篇3:正视师生冲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班级管理中师生冲突的影响

1. 班级管理中师生冲突的积极意义

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以往人们对师生冲突的惯常认识是:冲突是反教学、反管理的。所以, 能避免则避免, 若不能避免, 则采取权宜的应急术加以消解。总之, 把师生冲突仅仅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不良的现象。其实, 师生冲突也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一种资源。在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中, 有竞争、有合作, 有和谐、有冲突。学会合作固然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 但冲突对社会化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对冲突有正确认识, 回避冲突, 那么合作也难实现。中国文化中存在着讲中庸、讲恕道的传统, 把回避冲突、掩盖矛盾, 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这种心理定势反映到师生关系中来, 表现为要么表面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暗流湍急, 要么师生紧张关系总爆发, 走到难以调和的地步。

(2) 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上的“多样化”、大众传媒的“丰富化”成为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创造性和人的自由意志日益受到关注、尊重和提倡。反映到教育上来, 教师“权威”地位开始“松动”,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提升, 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的态势逐步显现出来, 在师生冲突中存在的“千不是, 万不是, 都是学生的不是”的归责理念也已经过时了。

(3) 有利于班主任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师生之间的冲突是对教育者的考验, “教育者必须面对这种冲突, 不论这种冲突会怎样变化, 他必须排除冲突而进入生活”。也就是说, 冲突往往可以使那些隐藏的又可能解决的问题表面化, 使之早日得以解决。同时, 也使班主任能够在化解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

(4)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冲突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以及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也使教师的意图愿望和情感态度清楚地传递给学生。就像本人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听到的那样, 能使双方“明白对方心里想什么”, 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往往冲突中的分歧和不一致消除的过程, 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凝聚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冲突是异于常态的一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虽然过程曲折, 然而效果明显。

2. 班级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消极影响

(1) 不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师生冲突也容易使教师产生过度的焦虑、抑郁、愤怒, 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 不能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 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由于生活规律被打乱, 可能诱发肥胖、失眠。在人际交往中则可能表现出自卑和消极, 也可能产生厌烦的情绪, 想摔东西, 喜欢与人争论, 甚至到不可控制的状态。产生明知没有必要, 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和行为。曾经有一位女教师在和学生冲突后猝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2) 不利于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热爱学生, 学生也尊敬热爱教师, 师生互爱互敬, 心心相通, 就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 巨大的力量。班主任和学生的目的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 就难以互递信息、相互信任和取得互相支持, 互相之间不合心、不合力, 同时, 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和学生必然会将许多精力放在冲突的解决上, 导致了他们精力的分散, 不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3) 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深化。班主任和学生发生冲突以后, 如果没有达成真正的谅解, 或是虽然表面上冲突得到了解决, 但实际上隔阂还在, 这样, 班主任和学生在平常交往中都会刻意回避和疏远对方, 甚至可能互相敌视。班主任有可能产生职业焦虑, 对自己的工作价值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对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从而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冷惩罚”。而学生也不再把班主任看成是可尊敬、可信任的对象, 对班主任的授课和教育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师生的感情得不到沟通, 师生感情越来越冷漠, 对学生和班主任都是长久的伤害。

(4) 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发生师生冲突, 教师正常的教学思路被打断, 正常的教学秩序被干扰。而且发生了冲突, 必然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有的责任感强的教师会力排干扰, 把课继续上完, 而有的教师勉强把内容糊弄完, 还有的教师索性把书一摔, 甩手走人, 全班的学习都要受到影响。有的冲突对教师的影响太大, 会使他一直对这个班级有成见, 影响他对班级授课的热情, 影响他对这个班级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 从而使这个班的学习和管理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1. 调整管理目标, 由管束型向发展型转变

“不能……”“不要……”“不许……”, 用种种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时代, 班级管理更应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没有人能永远不犯错误, 更何况是判断能力、自制能力都不及成人的中学生。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 而应该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 进而去创造;对学生不应简单地训斥与限制, 而应该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 体谅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使彼此更具有人格魅力。

2. 创新班级管理方法, 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在管理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也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有的班主任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不敢放手让学生来自我教育和约束、管理自己, 事必躬亲, 大事小事一把抓, 整天啰里啰唆, 指挥这个指挥那个, 让学生感觉班主任根本不象是“心灵”的工程师, 而是一个“保姆”, 从而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威信。班主任因为管得过多、过死, 自己感觉十分辛苦, 而自己的辛苦又得不到学生的承认, 因而心里非常委屈, 认为学生冷漠无情, 不值得自己付出。

3. 改革学生评价机制, 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

篇4: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

我们一直提倡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为它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民主和文化,是实现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关怀的根本所系。所以,研究发展的、动态的新型师生关系,也一直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与实践的焦点,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一、当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其原因

大量的调查和实际观察也表明,当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伤害较大的主要是疏冷与功利,对立和冲突。

疏冷与功利究其原因,大背景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冲击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反映到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某些人在注重实惠和实用,追求物质需要的人际交往;作为教师也有自身主观的因素,社会蔓延的请客送礼、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使一部分教师心理失去了平衡,背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将师生关系演义成利益关系;再有家长当,有相当部分家长,不适当地运用物质手段,介入师生之间的交往,导致单纯的师生关系变得复杂和庸俗。

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的原因,一是教师与学生社会评价标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经验等认识及需要的差异,使双方难以互相认同并形成共识,反而产生了分歧、对立和冲突;第二,教师教育教学中权力主义与学生不断增强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和逆反心理的对立,构成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三是作为自然人的学生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能力差,教师修养欠缺、教育教学能力差等自身人格素养的某些不完善,也是此种不良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新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思考

学校教育的双边活动过程,一般意义上,教师主导教育,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的二重结合。作为活生生的、有思唯能力的、有個性特征的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教导下主动参加教育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公认的一种自然结合、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结合的师生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处于组织领导的地位,身教、言教中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课外辅道、校内外活动、作业面批、家访等等都使师生关系的发展,在直接的渗透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并呈现时空的广延性。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我们的目标,但也必须看到并承认教师与学生在年龄、职能、经历、知识、水平、阅历等方面的不同,成为师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形成不一致性,甚至因教育行为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导致学生不理解、产生对抗情绪,这就是师生关系差异性。

师生关系的客观性、渗透性、差异性,最终都应指向能促进师生关系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或显或隐的、长久的教育性。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 所谓“度德而师之”,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融洽、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是最正常的、充分体现教育性的师生关系。

三、育人观的改变和铸造教师人格魅力

要构建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铸造自身人格魅力,特别要真正投身新课程标准的建设中去。

当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形势令人担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的社会教育环境,并不像抓计生一样见效,家长、学校、社会,甚至领导的“重智轻德”、“重分轻能”等思想观念不见明显好转,加上媒体渲染报道,相反愈演愈烈。不堪重负的应试压力,使得师生关系少了情感的关怀、少了将心比心的理解、少了彼此的更多尊重与关爱,教师任劳任怨,学生废寝忘食,他们作为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得不到有效关注、合理宣泄,现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与育人观的偏颇不无联系。因此,花大力气改变育人观,已是刻不容缓。

而作为教师本身,则应大力铸造自身人格魅力。因为,这是“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的亦朋亦友、良师益友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石。

学识广博、才艺丰富、专业技能精湛、个性慈善,最好还能语言幽默风趣等等,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但要铸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更多地得到学生的尊重,我想最根本的是懂得尊重并知道如何尊重学生人格。要知道学生是人,是充满思想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做老师的,万不可把学生当作器物瞎摆弄。要知道以气压人,只会收获抵触,导致在学生的心里名录中将你从可接纳者淘汰出局,而拒你于心门之外的悲剧。提倡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就是要我们换位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懂得尊重其人格、思想,尊重其感情、言行,甚至尊重他们的幼稚和天真。

四、和谐师生关系与疏导校园情景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某种程度讲,师生关系的紧张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及需求的不适应所致,由此引发了学习负担过重、德育实效性不高,厌学情绪渐滋暗长等矛盾的产生。和谐教育正是抓住了这个矛盾,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规律,力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和谐,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这种最大化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效用的理想境界,对于我们讨论和谐师生关系,应当说大有借鉴。

除了如前所述的评价体系与育人观的转变,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谐师生关系重要的是教师应不断提高施爱能力。教师的爱,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而鉴定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疏导校园情景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般来说,凡是有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喜欢逆向思维。如果教师能够以逆向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大胆运用逆向思维,通过逆向论证,提高学生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从而收到正向思维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眼下的学校德育和学生在社会上遇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常常发生冲突,学生在看到光明背后的“垃圾”情况下,产生肮脏感和受骗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恰当运用辨证思维,实施恰如其分的教育,在为学生逐步接受中增强教育的效果,并鼓励学生积极的逆反心理。

同时,要积极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的立体教育模式,尽量消除其中的不和谐音调和消极因素。

篇5: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依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都乐于和对方交往,在交往中彼此建立信任感,老师和学生是亲密的朋友,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畏惧感,学生敢于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满足了学生对爱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不仅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关爱。在教学中,教师表现为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语调温和;学生表现为情绪高涨,态度认真,精力集中,把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化为学习上的一股动力,能把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意见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使教育教学活动中反馈的信息量增大。此外,师生之间还会由于有感情基础而产生共鸣效果,整个教学气氛就出现轻松、活泼和愉悦的局面,良好的气氛所激发的是轻松、愉悦、积极、热情、认真、自信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智力、技能、体质、人格等各方面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寓教于乐。教师和学生会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和学生达到共识、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4] 在教学中,教师会用精心设计的备课,亲切优雅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炼的讲评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快乐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教学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师生间相互信任和尊重,学生视教师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学生视教师为知己,学生会向老师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动机和行为,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而受其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和成长,满足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体现了教师自身的价值,从而使教师不厌其烦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五、论文结构论文结构论文结构论文结构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1.对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认识

1.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内容

1.2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特点

1.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

1.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2.当前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

2.1现阶段农村高中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

2.2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2.3对当前农村高中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3.1新课程理论

3.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艺术

4.1尊重学生的艺术

4.2赏识学生的艺术

4.3批评学生的艺术

4.4评价学生的艺术

5.研究的总结和展望

5.1研究的总结

5.2研究存在的问题

5.3发展和展望

给教师们的建议:教育工作者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

2012-02-27 09:36:57| 分类: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给教师们的建议:教育工作者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

2012-02-23 11:05 互联网

------------------

1.《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皮亚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夸美纽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卢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裴斯泰洛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5.《民主主义与教育》约翰·杜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6.《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布鲁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7.《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巴班斯基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8.多元智能

〔美〕加德纳 著 新华出版社

9.世界课程和教学新理论文库 钟启泉 张华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10.校本研究丛书 吴刚平等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

11.教育管理前沿译丛 冯大鸣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2.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 魏贤超 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默认

13.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4.中国中青年学者教育学术文库

顾明远 等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15.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叶澜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16.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皮连生 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8.世界教育大系 顾明远 主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 孟繁华 主编 海南出版社

20.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1.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著 岳麓书社

22.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人民教育》编辑部 海南出版社

23.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 主编 海南出版社

24.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5.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6.教育新理念丛书《师生沟通的艺术》《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新理念》《教育评价与测量》《教会学生思维》《现代教育技术》

袁振国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7.教育新观察丛书

吴东芳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8.教育在线文库《教育话题系列》《教育随笔系列》 朱永新 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29.李镇西教育文丛《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 李镇西 著 四川少儿出版社

30.中国特级教师文库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评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31.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著 漓江出版社

32.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6大焦点问题 谈松华 等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33.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 钟启泉 等 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34.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李岚清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5.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钟启泉 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6.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 孙迎光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7.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家点评 崔允郭 主编 辽海出版社

38.学校管理体系与ISO9000标准 赵中建 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9.教育心理学 [苏]维果斯基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40.21世纪学校领导丛书《校长职业化释要》《校长职业化与教育创新》

王继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42.学科教学建模丛书 查有梁 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43.学校管理新趋向译丛《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罗纳德.W.瑞布 著

《学校与社区关系》

唐.倍根 等著 《学校经营管理》

约翰.雷等 著

《校长论》

拉德.C.厄本恩 等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篇6: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Meixianzhiyejiaoyuzhongxin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电工电子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石元辉 论文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社会风气日益复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诸如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当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表现为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所有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面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我们中等职业教育者如何将处于社会弱势的中职学生教育好:使他们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从一个不成熟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一个德技兼备的合格劳动者。这一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中等职业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此,笔者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仅仅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一角度,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以下几方面的探讨。具体论述如下:

一、什么是和谐师生关系

所谓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即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

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因此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在提倡“有教无类”时,更应该先做到“有爱无类”,爱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从心里发出的情感。要真正去喜欢学生,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当成亲人,欣赏学生,能够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关心学生,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护;帮助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学生在欢乐时会与你分享,在困难时会向你寻求帮助,在遭遇挫折时希望得到你的指点,当然,你的教育也就能“细无声”地滋润着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要平等对待学生

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和教师首先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关系,然后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缘于有学生配合的课堂教学实践,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得益于教师的辛勤培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事业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扬起人生远航的风帆。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教师以为自己各方面都优于学生,从而可以高高在上俯视学生,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疏远师生关系。特别是学习有困难、身体有缺陷、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可能会更加敏感,教师就更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爱护他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强自立的精神,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因为,只有在平等的土壤中,才能开出和谐之花。

(三)对学生要有研究

我国著名军事家孙膑在自己的著作《孙子兵法》中曾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我认为这句话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教育教学中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要做到知己知彼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摸清楚自己学生的特点,从而实施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有我们形成了对学生情况的正确认识,才能避免上课以自我为中心,只管自己讲,丝毫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的“对牛弹琴”现象的发生。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曾犯过类似的错误——没有认识清楚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他们讲的课太“繁”,太“深”,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我也讲得比较累。后来通过和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交流,我逐渐认识到对中职学生讲课必须把握“够用”和“实用”实用两个“度”,这样才能降低难度,化繁为简,适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实际。

那么怎么样才能形成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正确认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倾听学生的呼声,多了解学生的要求,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改变自己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索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中职教师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必由之路。

1.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身正为范”

加强自身修养对于教育教学无疑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深刻和长远的。因此我们要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喜欢你这个人,就喜欢听你的课,喜欢学你这一科,相应的,这一科的学习成绩就好。反之就不好。可见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多大,老师的小缺点的影响又有多深!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对学生热潮冷讽,尽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以帮助,对学生犯的错误,努力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坚持宽容的态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课堂管

理上没有原则,放任自流。

2.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到“学高为师” 只有教师的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才会从我们的课堂上获得丰富的营养,才对我们的课感兴趣,才会认真配合我们的教学,从而达到师生良性互动,我们才能够轻松、有效地驾驭课堂。我们不能以己晕晕使人昭昭,而渊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自我知识储备的扩大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进入我校一年多来,我积极参阅其他资料并积极向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知识结构(如参加校本培训学习强电知识、制冷制热、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家电等),对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3.不断探索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

我认为做事情方法很重要,正确的方法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错误的方法却只能事倍功半,我们从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非常重要。而怎么样才能有正确的方法呢?俗话说“劈柴要看纹理”说的就是我们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样我们从事中职教育就要努力做到按照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教书育人,这样才能避免或者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大胆探索并勇于实践适合于自己、适合于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育中,我在学习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正积极探索能在未来实现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邬志辉主编.《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与反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方建文等编.《全面素质教育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0 年版。

3.王志杰.《班主任工作中的和谐教育》[J/OL].http:///。

篇7: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途径和方法;教育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正确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学生建立起新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但是有一些问题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的存在:

一.“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临界,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二.在教学成绩这坐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三.职业化的进行实际上是弱化了教师的道德教育作用,教师已经负担不起高尚的教育精神,而社会仍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现在教师普通化,教师在学生中不在具有很高的威信,学生不能信服教师,而往往站在教师的对立面。其他还有: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育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浅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互相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的心理关系。它包括师生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等的态度。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业务关系、师生伦理关系、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业务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以及在双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即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能遵守一定的伦理法则,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也享有一定的道义权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特殊的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联系,就是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系。师生情感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

和谐就是和睦协调之意,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平衡。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师生关系和谐要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学生和教师同作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得以共同提升。树立“共生”的思想,提高师生交往技能,重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相互走近,实现“主体参与”前提下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并基于此目标和策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课题。要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形势,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改进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突破口。“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已是新世纪每个社会成员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做到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较强的综合能力,渊博的科学知识,而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从智育的角度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形成乐学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德育的角度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养成礼貌、友爱、尊重、尊敬、宽容等优秀品德,从而改善品德面貌。从心育的角度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管理的角度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风、班风,从而带动班级的整体工作。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体而存在的,彼此因信息交流、互相了解和评价而形成特定的情感关系。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过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如喜欢、满意、不满意、失望等等。学生也通过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和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而形成尊重、亲近或敬畏、疏远。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师生情感关系的建设上,教师同样是主导,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其次要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表现自身的人格力量,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鼓励。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外部条件上讲,还需要有适宜的制度环境,推进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教育评价制度上找到一些原因,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于师生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会对师生交往产生明显影响。

篇8: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古人云, 亲其师, 信其道。教育的和谐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 无论是对教育, 对学校, 还是对学生来说, 师生关系都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他们可能因与老师关系融洽而学习劲头十足, 生活愉快, 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紧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因此,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目前,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 在相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的互相接纳。我们曾向学生们进行一次师生关系专题调查, 被调查的500名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认为老师是可以信任的, 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很少与老师倾心交谈,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老师认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占70%, 认为“一代与一代相仿”的占22%, 而认为“一代胜于一代”只占8%。当心中有了秘密时, 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 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一问题上有近3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 有意挑自己的毛病。

由此, 联想到许多学校部分师生公开对立, 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 甚至扬言报复等事时有发生, 我们不得不承认, 目前师生关系确实不容乐观。

由于教师相对不变的知识结构与学生信息源增多的矛盾与冲突, 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学生增加信息的渠道增多, 从学校获得信息的比例下降, 老师作为唯一的信息源作用减少, 同时老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 失去了博学而受学生崇拜的优势, 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因此正确建立师生关系, 也要求教师向使孩子认为出现偏颇, 品质上出现污点, 灵魂上出现扭曲的因素提出挑战, 而如果此时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就很难有明晰而正确的育人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的育人期待, 就难以选择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策略。

作为一名教师, 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该从以下方面尽力作好:

一是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夯实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基础, 学生观正确与否, 也就影响到其基础是否扎实。现代教育观认为, 教育是人所从事, 同时又是为了人的事业, 离不开人学思想的范围。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肯定人的价值, 人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时刻处在社会交往的网络中, 师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联系的。

二是热爱学生, 精心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土。“教育不能没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个教师, 首先应该满腔热忱, 真诚热爱学生, 并用这种爱塑造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自己与学生间建一座信任的桥梁。

上一篇:读《动物百科全书》有感下一篇:学生代表委员会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