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论论文

2024-07-14

中国文化导论论文(精选7篇)

篇1:中国文化导论论文

一.填空(本题除第一小题顺序确定外,其他各题顺序与试卷不一致)

1.(答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3.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不确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代表着儒家思想在汉代的新发展。

4.先秦儒家的三位著名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5.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统一时代是秦汉。

6.道教的开创时期:东汉。

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9.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提出的。

10.“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提出的。

11.《抱朴子》的作者是葛洪。

12.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13.道教在宋元时期分化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两个宗派。

14.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汉字。

二.简答题

1.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孝”的理解。

随着年令的增长、对人生的感悟的加深及养育儿女的艰辛,我对孝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百善孝为先,但什么是孝?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家教,不同的文化理念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给父母吃好、喝好、住好、多给钱、去世买一块好墓地等就是孝顺了。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有同样的观点。近几年来,我的观点有所改变。给父母吃好、住好、给钱等等仅是孝顺的一个方面。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所以孝不孝,与贫富无关。我理解的孝顺应该是这样的:除了让父母吃好、喝好等之外,对父母说话语气一定要温和、千万不能顶撞父母。顺者为孝,尽量顺从父母的意愿行事,哪怕是父母的观点和做法有失公允,但也要放平语气说话,或者保持沉默、耐心倾听。父母哪里不舒服,帮着揉一揉、捶一锤,尽管这样做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但父母的心是暖的。且记一定常回家看看,条件好的,可以买些礼物,条件不好的可不买,父母是不会怪罪的。一定要和父母沟通,可以说一些父母感兴趣的话题,多叙叙旧,多说说儿孙们的好事,即报喜不报忧。让父母开心,愉快。正如有那首歌《常回家看看》,我真佩服词作者,它道出了父母的心里话。

正是因为对孝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现在对我已78岁的父亲,基本上能按着以上说的去做。尽管父亲定居在福州,路途遥远,且我在上班,但我还是每年尽量争取能见上父亲一面,或是在北京的弟弟家,或是在我家。特别是今年陪父亲半个月的旅游,表现极好,特乖、特听话。呵呵!即使有时和父亲观点不一致,也是尽力陪着笑脸保持沉默,尽力倾听,哄得父亲极开心,他说明年还要和我一起旅游,明知可能性不是很大,主要是他年事已高,但我还是满口答应了。

不知我对孝的理解正确与否,但希望所有看我博客的人,尽快行动起来吧,孝不能等呀,不能等长大了、懂事了、经济条件好了再去孝顺老人,为此留下终生遣憾、一辈子生活在自责当中。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我国的圣哲先

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孝经》曰:仲尼居,曾子侍。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我想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父母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感恩父母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的百般呵护。每个人都不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在读大学的我,已经二十岁的我,还是一个消费者的我,父母还在外面没日没夜的为我奔波忙碌,不免觉得很伤感。我觉得能引以为豪的是我每周没很准时给父母打一通电话,聊聊我身边的的人和事,谈谈他们的工作生活。自从高三是的时候养成了这个习惯后,一直都在坚持,现在如果每周没打,反而觉得不自在。父母也从来也没有说这样浪费钱,我想他们觉得能够和子女无阻的交流也是一种幸福,他们每天辛勤的工作不久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够过得好吗。

孝,这种情感是无法用多么精美的文字来褒奖的。它就是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把孝视做儿女们对父母亲的爱所做出的回报行动。它可以是两代人之间没有隔膜,能心心相印。我认为儿女们对父母的孝心是父母对儿女的关爱的回报。如:常替父母亲做些家务、帮他们捶捶背、送他们一些小礼物……让他们知道我们长大了、懂事了。让他们明白自己所付出的那份爱已有回报了。毕竟我们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父母都没少操心过。成绩好时,父母便会提醒我别太骄傲;成绩坏时,父母就会鼓励我们别气馁。这一切难道不表示我们付出的孝心亦是有价值的吗?

2.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打算是什么?

自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精神生活的追求则被忽视和淡漠。在中国,人文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弘扬人文精神,寻觅失落的精神家园已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课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其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应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的人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只能算半个人,他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1]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目标指向,培养大学生最终成为有独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古代官德修养主要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畏慎勤、清俭和节、仁爱宽恕、平明志友、谦正忍敬、直智实达、淡静藏谨、温恭让学。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修身正己立德一直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孝。孝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的源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在孔子、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就有善良之心,孝悌之心。如今,我国对公民的“孝悌”,不仅作为道德来提倡,而且已经立法,在婚姻法中对赡养父母、扶养子女等,都

有明确规定。讲究孝悌,属于家庭范畴,没有孝悌,就没有家庭和睦,就丧失社会和谐的基础。任何人先要有孝悌之心,特别是孝敬父母,才可能会关爱所有的人;

二、要廉。廉的基本含义就是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对于为官者是否清廉,不能只“听其言信其行”,而应做到“听其言观其行”。明昌坤说:“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出,淡则欲念不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寡情少欲是清廉为官的前提。

三、要学。学即学习。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领导干部,“仕而优则学”,要当个好官,就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学习,孔子还有很多的思想言论,他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对今天的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立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为先。在德才关系问题上,德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思想完全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担任领导职务、基层一线、窗口部门等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公务员,更应该对古代官德进行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并最终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去。

3.你认为我们学校需要提倡什么样的文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才能面向未来,才能造就现代化的人才呢。

一位哲人说过,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教育又会为学生们的未来铸就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未来呢?

学校承载传承文明的重任,学校文化建设也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好事,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学校文化建设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

哈佛大学“让校规看守一切”,体现着规则至上的法制精神。海尔集团制定出若干规则,久之也形成了海尔的企业文化。所以也就有了外人一旦进入海尔,便会自觉地遵守其规则,这是文化感染的结果,这就是一种文化导向。

我想,主流文化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师生融在其中,既是文化的传承者、感染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学校文化也需创新

学校文化可以通过某种形式,某种载体,某种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新的形势下,在变革的背景当中,学校要积极主动的创作新的文化,营造好的氛围,构建好的教育体系,最终达到学校的自主特色内涵,甚至可持续性的发展。

陈如平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实践中呈现比较多的就是学校文化的积淀。其次就是理念,学校文化的传承中有一脉相承的过程,从老校到新的学校,从集权式的学校到分校,可以观察到这个学校文化的传承,尽管在传承的不同时期,表现的形式有差异,但是内在的核心的灵魂可以看出是一脉相承的。再次,是学校文化的复制,因为文化之间也有共性,从老的学校和其他的学校引进外来的文化来改造自己的学校文化等等。最后,就是学校文化的创新,学校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把文化积淀的过程,打造学校的特色,夯实基础,来多增添和加强学校文化的底蕴。

为此,应该推进、促进学校的新文化建设,倡导学校新文化运动,来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创新学校文化。

明确使命提炼学校理念

“学校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差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理念真正体现和反映文

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理念要放在首位进行梳理,一所学校没有理念办学,整体水平就不高,档次和品位就更无法匹配。有了理念,要确定一个主题对文化进一步丰富、挖掘,主题文化要反映学生在学校当中或者在整个教育当中的行为动作状态,要按系列、类别、时间的设计反映成果。这样引起对学校整体的设计,围绕主题活动、主题文化区、围绕文化等对校园文化内涵的全方位解读。

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渗透和融入到学校各方面,特别是学校团队文化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文化的建设,以课程改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文化建设,同时这些课程这些团队,在课程里面呈现出的课堂的建设,还体现整个学校的管理建设,学校怎么样与校外合作等等一些文化问题。

篇2:中国文化导论论文

作者:钱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1994-6-

1内容简介: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书评:近期看了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书,恕我涉猎有限,我现在能得到的初步结论只是——真正对中西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不在当代,在思想最为活跃的上世纪初。真正的中西文化研究大师恐怕还属上个世纪的一拨文化人——梁漱溟、林语堂、钱穆等等。他们有着深厚的国文(化)功底,在国门初开经受不同文化的冲击时,对双方异同的体认有其深刻。加上认真、专注的态度,容易上到一个高度。在这本《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断言,在学术思想史上,中国无论怎样发展,恐怕难以超越先秦,在政治体制上,中国无论怎样发展,恐怕难以超越汉唐成规;在艺术成就上,日后的中国恐怕也难以超越宋明高度了。如果将上世纪初至今也作类似的分期的话,至少我们可以说,在思想活跃与学术成就(至少是文化等国学上),我们当下恐怕很难超越上世纪初的高度了。

道理上说,中国从来不缺“纵横家”,他们涉猎广泛,在某些方面颇有造诣,但更擅长的,是将多个领域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并加以传播,而他自己正在这样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

篇3:读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一、《中国文化史导论》的成书背景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西文化的剧烈冲突就一直困扰着中国人, 特别是富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怎样去评价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这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障碍, 认为中国要实现近代化, 就必需要与传统决裂, 全盘西方化。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中国学术界西化思潮相当严重。钱穆曾指出, 中国人自己看轻自己的文化传统, 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信心, 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危机, 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隐忧和最大病害。而这种自卑媚外的文化心态, 又障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促使了人们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注。在作者看来, 要拯救国家, 凝聚力量抵抗侵略, 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并通过研究民族文化去寻找抗战救国的精神武器。

抗战时期钱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作者在中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思潮中, 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这对于培育当时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凝聚民族向心力, 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主要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章。弁言部分主要从地理、政治、经济、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方文化不同;第一章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用;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的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 划分了四个历史时期探讨中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描述了中国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 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国家观念、人道观念及农耕与游牧生活的消涨;第四章描述了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学;第五章文治政府之创建, 分析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第六章论述了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第七章论述了新民族与新宗教的再融合, 指出中国文化史里的吸收、融合和扩大的发展规律;第八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第九章主要论述了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合与社会文化再普及与再深入;第十章探讨了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

三、中国民族与中国

在本书第二章“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中, 作者认为, 中国民族在古代最初是由多个族系所组成的, 在经过了长期的接触和交往逐渐成为一个统一体。作者把中国民族比作一个大水系, 这个水系是由一个大的主干 (汉族) 在每一段中纳入许多支流小水 (少数民族) 而汇成一个大流 (中国民族) 的。作者把中国民族统一与融和这一过程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即上古至先秦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元末时期、满洲入关至现代时期。在上古至先秦时期, 中国民族的主干是华夏, 在这段时期中又纳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部族, 这些部族与华夏融和形成一个更大的中国民族。此时的中国民族即为秦汉时代的中国人。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中国民族又纳入了匈奴、鲜卑、氐、羌等诸族, 进一步融成更大的中国民族, 即隋唐时代的中国人。在隋唐至元末时期, 中国民族中又纳入了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等族的新成员, 成为明代的中国人。在满洲入关至现代时期, 中国民族继续融入满洲、羌、藏、回部、苗、瑶等族。在这个时期, 作者认为中国民族还将继续融和, 并且这一趋势是中国另一全盛时期的先兆。作者还提出:“中国文化乃由中国民族所独创。‘民族’与‘国家’在中国历史上, 是‘早已融凝为一的’”。“中国人很早便知以一民族二创建一国家的道理, 正因为中国民族不断在扩展中, 因此中国的国家亦随之而扩展。”“其实中国民族常在不断吸收, 不断融合和不断扩大与更新中。但同时他的主干大流, 永远存在, 而且极明显的存在, 并不为他继续不断地所容纳的新流所吞灭或冲散。我们可以说, 中国民族是禀有坚强的持续性, 而同时又具有伟大的同化力的。这大半要归功于其民族之德行与其文化之内涵”。作者始终将中华民族看成一个整体, 而这个整体是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与伟大的同化力的。这种“持续性”与“同化力”是通过“民族之德性与其文化之内涵”把各个民族团结、凝聚在一起。因此, 作者的中华民族观不仅体现出其应对当时民族危机的努力, 而且也有益于我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

四、民族融合思想

本书的第九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民族融合思想。“现在中国境内尚有蒙族、藏族等未经十分融化净尽的民族界限, 这是因为天然的地理环境所限, 一般日常生活太悬异之故。其他如回族、藏族、苗族也都或先或后的在朝向民族融和的方向走去。”“只要地理上不是有辽远的隔阂, 或是济之以近代的交通, 那么民族融合也一定很顺利进行的。”作者认为中国民族的巨大同化现象是不断进行的, 而且这种同化力最终也会把中国的少数民族融合成为一个中国民族。少数民族的差异性会随着地理距离的缩小与交通便利而逐渐消亡, 融为中国民族之中。但是, 少数民族的文化真的会消亡吗?作者显然忽视了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 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 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作者的民族融合思想忽视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与主体性。在现今多样化的社会中, 这种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思想显然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

五、中国文化

作者在本书中所论及的中国文化多由汉族所创造, 几乎很少言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到底指什么?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是由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与西方相比更有绵延性。由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 因此其在中国文化的认知难免受到传统历史观的局限。笔者认为,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不仅仅包括汉族所创造的传统文化, 也应该包括各少数所创造的文化。今天, 中国文化也不仅仅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应该包括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现代文化。

六、中西方文化比较

作者在书中从地理、政治、经济、人生观、宗教观等方面进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 并指出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 它们各自具有其平等的、独特的价值。从这种文化发展的多元观出发, 钱穆极力反对用西方的概念、术语去硬套中国的学术思想, 反对以西方文化的一元发展模式来衡量和取舍中国文化, 力主站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立场上, 用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中国文化。因此他在本书中强调说:“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 我们先应该习得中国人的观点, 再循之推寻。否则若从另一观点来观察和批评中国史和中国文化, 则终必有搔不着痛痒之苦。”在这里, 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比较中西文化的方法问题。在更注意不同文化的民族性和发展特殊性的今天, 钱穆这一以民族特殊性为前提来研究传统文化的方法,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其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著作。本书虽专论中国文化史, 实际上兼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在中国经济腾飞之际, 本书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此外, 对于中华民族向何处去得问题, 本书至少给我们一种提示, 即任何时候都不可割裂传统, 不能脱离历史与实际去研究问题。

注释

1[1][3][4][5][6][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22;21;23;23;185;186.

2[2]清朝人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叫回部, 这个回部实际上不是回族, 是维吾尔族

篇4: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简介: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随着外来势力一同入侵的,还有外国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或许也是钱老著述此书的原因之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如今西化严重,诚然中国文化或历史当中确有不堪之处,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个问题,即: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其自信心不断在降低,对中华文明自身的认同感不断在降低。我们自认为缺乏信仰,是由于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曾走过的路产生了怀疑,对我们的根源产生了动摇。既然钱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脉相连,那么须知人的一生势必有高峰低谷不一而足

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

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此谓“性”.

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此谓“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此谓“道”.

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在这里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话:“对你最好的你是永远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过还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为这句话言重了,我们还不到放弃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从前,看一看自己的现在,或许能明白接下来又该向何处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贬低自身而羡慕他人,是一种逃避,逃避自身问题而告诉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个人自出生便不是让你来享乐的,这又是读史的另一个意义: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点,也不逃避自己的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学习责任与担当,人若负重,才成栋梁。盲从他人,成为四不像倒更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的发展是会遇到困难的,人如此,国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托在他处。曾有人诙谐地讲,“从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国外”.不要看见外国的强大就认为这是定局,我们之所以在沉睡是因为在等待。

这不是说弊帚自珍,是说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会尊重你。

篇5:中国文化导论论文

注:09年最新复习指导中央电大未曾公布,这里转载08年的以资参考。

《中国文化导论》考试说明

目前,中央电大正在积极全面推进考试改革工作,为此,我们对《传统文化导论》的考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改为90分钟。

二、试卷分量和原来相比减少了。

三、试卷题型有以下三种:

1、单项选择题,2、填空题,3、简述题。

四、试卷各题要求与分值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4题,计60分。

五、试卷题目范围全部属于课程教学大纲里的内容。

六、考试方式为闭卷。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8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七、必要的说明:

《传统文化导论》课程主要依据历史线索,学习由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的文化状况。就教学目的及任务而言,是要使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在学习中扩展思维空间、增强感受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试卷涉及的内容最主要的是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最有影响的典籍,文化名家,重要文化思想与重要文化现象。

在考试答题时,要注意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对问题进行阐述说明时要充分具体,全面周到。

本课程的网上课堂里有复习题,请注意练习掌握。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 “恕”的本意是指()

A

原谅别人的过失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严格地要求自己

D

严格地要求别人

3.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

B 仁

C

博爱

D 兼爱

4.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了人生的最佳道路是()

A

吾日三省吾身

B 学而优则仕

C

自强不息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B 道

C

君子

D 仁

6.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

仁、礼

B 无为

C

兼爱

D

法、术、势

7.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

A

《河图》所出的形状

B

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

C

是一种生殖崇拜

D

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8.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

A

吴起

B

孙武

C

苏秦

D

孙膑

9.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

B

西汉

C

东汉

D

10.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

《诗经》

B

《春秋左氏传》

C

《史记》

D

《庄子》

11.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

天理

B

天命

C

天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12.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A

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

B

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

C

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D

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

魏源

B

冯桂芬

C 孙中山

D

郑观应

14.“心性本觉”是()佛教的思想

A

印度

B

西藏

C

中国

D

南亚

15.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A

东北亚文化圈

B

中原亚文化圈

C

南方亚文化圈

D

西北亚文化圈

16.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

封建法制不健全

D

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17.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A

天人合一的思想

B

山水本身的秀丽

C

热爱祖国的情结

D

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18.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

在善地停止下来

B

停下来即是至善

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19.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

20.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

唐代的“安史之乱”

C

永嘉之乱

D

靖康之难

21.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

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

B

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

C

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

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22.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A

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B

出仕朝廷随波逐流

C

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D

因为隐居而出大名

23.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

苏轼

B

林逋

C

陆游

D

辛弃疾

24.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就开始的。

A

先秦

B

C

西汉

D

东汉

25.从本源上讲,炼丹是()的思想

A

道家

B

道教

C

神仙家

D

佛教

26.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A

儒、墨、道、法

B

儒、墨、道、名

C

儒、道、法、阴阳

D

儒、道、墨、阴阳

2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

科举制的实施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 韩愈的排佛

28.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A

两汉之际

B

魏晋时期

C

东汉末年

29.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A 敦煌

B 洛阳

C 河北

D 长安

30.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 唱

B 念

C 做

D 打

31.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32.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D

隋唐时期

宋元话本 5

33.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3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35.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A.郑关应

B.冯桂芬

C.薛福成 D.魏源

36.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A

邹容的《革命军》

B

陈天华的《猛回头》

C

陈天华的《警世钟》

D

陈独秀的《新青年》

37.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

民主与博爱

B 和平与民主

C

民主与科学

D

自然与科学

二、填空题

1.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2.“自强不息”一语出自。

3.“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

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

4.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

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6.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

7.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

率众出海东渡。

8.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

,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9.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

的出现。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的融合;其二是

的融合。

11.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

12.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

的形态和

的形式出现。

13.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的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之后提出了

的命题。

14.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15.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

结合起来。

16.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单刀直入、。

17.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

。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18.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

19.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

彼此沟通的工具了。

20.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

21.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

》来阐述其思想。

22.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

相悖不能相容。

23.“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出来的是

、的特征。

24.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邵雍,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25.宋学的理论体系是以

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

26.宋代理学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修身、齐家、、等几个步骤。

27.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28.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

作了准备。

29.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

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梁启超概括为

八个字。

30.清代商业经济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些士子亲自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类阶层,即

阶层。

31.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

32.名士跟隐士不同,名士虽也视

为人生第一要义,但仍心存兼济之志,其价值观显然与隐士不同。

33.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了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

34.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

的进化论思想。

讲,茶正体现着

的审美情趣。

35.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

36.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张君劢师徒二人外,还有熊十力、、冯友兰等人。

37.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首先表现出从物质文化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

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

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

38.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

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

39.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再次,表现在,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

40.“五•四”运动时喊出的 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

41.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

,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

42.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太平天国和

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43.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

三、简述题

1.简述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

2.简述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的表现。

3.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

4.简述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其基本特点。

5.简述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原因。

6.简述“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

7.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

8.简述董仲舒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9.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10.简述魏晋时代“人性的自觉”的文化特征。

11.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12.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13.简述唐文化开放性的意义。

14.简述南宋文化中心南移的表现。

15.简述宋代理学的发展过程。

16.简述宋代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7.简述宋型文化的特点。

18.简述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

19.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入的几种不同态度。

20.简述明代封建专制主义走向极端的表现。

21.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

22.简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23.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篇6:电视文化导论

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实则是大众文化特征在电视媒体中的特殊表现。

1、迅捷直观,感染力强的传播能力。电视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强大的传播能力,这一特征来源于电视媒体在传播上的感性,直观,传播及时,信息覆盖率高等特点。

2、与其他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相比电视具有更多的家庭色彩。随着三网融合人们可以在办公室、教室、路途中方便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文化的日常生活化趋势更一步加强。

3、运营模式的商业化。电视媒体的运行比起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成更高。电视传输技术应用和电视网络建设、维护首先就是一大笔的费用。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远高于其他媒体,这种现实最终驱动电视在运营模式上向商业化路径靠拢。

4、节目内容类型化。内容类型化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大众文化在长期的运营中发现,类型化创意,制作,营销市场推广就成为大众文化的不二法门。电视的运营也是如此。

5、节目效果的娱乐化。人们寻求感官刺激,娱乐,享受是天生的。所以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以娱乐通俗为特征。电视文化的大众娱乐性在电视节目中制作中,更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

电视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新闻节目,作为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是电视节目内容中的一个大头

2、电视剧,是电视媒体中娱乐性节目的翘楚,在电视运营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3、纪录片,纪录片的发展和我国的社会经济进步,社会思潮的变迁以及技术发展同步展开。

4、春节联欢晚会,属于综艺节目范畴,它对中国的电视文化影响深远为中国政府、媒体和民众所共同关注。

5、谈话节目,我国谈话节目注重教育性、指导性和政治性,在观点的导向上有明显的倾向性。节目负载着社会责任和文明交教化的功能。

6、综艺节目,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中最能突出电视媒体的娱乐、休闲特质的一种节目形式契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通俗文化长期以来的精英文化共存共荣的特点

7、益智类节目,其关键元素是知识、游戏、竞争。知识是基础,游戏竞争是目的。

8、真人秀,融合真实与虚拟,自由表现与规则约束,记实与想象于一体的的特点对社会思潮、心理、民众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电视剧文化特征

1、价值取向的主导性和兼容性。作为大众文化的具体边线形式,电视剧在价值取向上首先是对主导文化的价值观采取认同的态度。这种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表现在西方国家中,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实现。

2、审美性,由于西方国家的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电视剧的制作者为了满足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观众的观赏需求。他们在电视剧文本方面精益求精,这促进了电视剧审美特性的提高。

3、时效性与时尚性,时效性是指在电视文本的内容应当下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某种勾连,以吸引观众的注意与兴趣。时尚性是与时效性关联但又有所不同的观念,指电视剧与当下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社会热点问题之间联系。它强调的是电视剧的社会、思想功能。

4、商品性消费性,一个电视剧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电视剧能否获得较高的收视率继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它造就了电视剧在内容和形式表现类型化,制作方式为流水线制作格局。

5、娱乐性。在各种媒介中娱乐性是最强的,而在电视媒介播放的节目中,电视剧的娱乐性又几乎是最强的。在开节奏的生活中,娱乐也是不可或缺的缓冲剂。

春晚的文化功能

1、政治意识形态功能,一方面,以多样的形式、不断的翻新履行着弘扬春节传统文化的职责;另一方面,也集中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就注定其必须承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政治功能则是第一位的。通过春晚拜年,祝福,宣传国家形象

2、民俗功能,新民俗传承了旧民俗贴对联、挂灯笼、吃饺子、吃元宵、放鞭炮、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压岁钱等象征着大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春晚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炎黄子孙联系到了一起,同看一场戏,同听一席话通过一个节。其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群体仪式性,时间上的延续性,是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拥有的春节新民俗的条件之一。

3、凝聚功能,改变了人们欢度春节的方式,成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一种粘合剂。主持人不停的的激发大家的民族意识。海外华人送祝福。节目形式上各种元素展现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节日。最终春晚实现了让人民心灵的激荡,精神的皈依。

4、教化功能,其节目的形式和节目元素,给受众讲明了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一种艺术的手法,把思想传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灵魂的熏陶,春晚的主旋律也同样有着传输和塑造功能。

5、娱乐功能,春晚的,舞台元素,演员服装,歌舞,故事情节语言等都展现出一种鲜明的审美特征,明星,艺术家的加盟都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春晚的娱乐性特征。

春晚的文化功能的基本实现手段

一、媒介手段:营造天涯共此时的时空共同体【现场直播技术手段

二、运作原则:主题先行的基础上招投标制【议程设置,招标竞争,认真规范,严格筛选

三、节目编排:弘扬主旋律的社会文化大事记【具体表现在,节目以歌舞,相声,小品为支柱,辅以其他节目,最后合唱。演员多为当年的走红明星,严格的筛选编排,验证了‘守门人’理论

四、直播现场:政治仪式与节日庆典宏伟结合【----是当代中国政治的发明,更是电视的政治贡献。政府和央视的重视。华夏民族内在的民资意识的表征

春晚的文化功能

6、政治意识形态功能,一方面,以多样的形式、不断的翻新履行着弘扬春节传统文化的职责;另一方面,也集中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就注定其必须承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政治功能则是第一位的。通过春晚拜年,祝福,宣传国家形象

7、民俗功能,新民俗传承了旧民俗贴对联、挂灯笼、吃饺子、吃元宵、放鞭炮、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压岁钱等象征着大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春晚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炎黄子孙联系到了一起,同看一场戏,同听一席话通过一个节。其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群体仪式性,时间上的延续性,是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拥有的春节新民俗的条件之一。

8、凝聚功能,改变了人们欢度春节的方式,成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一种粘合剂。主持人不停的的激发大家的民族意识。海外华人送祝福。节目形式上各种元素展现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节日。最终春晚实现了让人民心灵的激荡,精神的皈依。

9、教化功能,其节目的形式和节目元素,给受众讲明了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一种艺术的手法,把思想传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灵魂的熏陶,春晚的主旋律也同样有着传输和塑造功能。

10、娱乐功能,春晚的,舞台元素,演员服装,歌舞,故事情节语言等都展现出一种鲜明的审美特征,明星,艺术家的加盟都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春晚的娱乐性特征。

春晚的文化功能的基本实现手段

五、媒介手段:营造天涯共此时的时空共同体【现场直播技术手段

六、运作原则:主题先行的基础上招投标制【议程设置,招标竞争,认真规范,严格筛选

七、节目编排:弘扬主旋律的社会文化大事记【具体表现在,节目以歌舞,相声,小品为支柱,辅以其他节目,最后合唱。演员多为当年的走红明星,严格的筛选编排,验证了‘守门人’理论

八、直播现场:政治仪式与节日庆典宏伟结合【----是当代中国政治的发明,更是电视的政治贡献。政府和央视的重视。华夏民族内在的民资意识的表征

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

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实则是大众文化特征在电视媒体中的特殊表现。

1、迅捷直观,感染力强的传播能力。电视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强大的传播能力,这一特征来源于电视媒体在传播上的感性,直观,传播及时,信息覆盖率高等特点。

2、与其他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相比电视具有更多的家庭色彩。随着三网融合人们可以在办公室、教室、路途中方便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文化的日常生活化趋势更一步加强。

3、运营模式的商业化。电视媒体的运行比起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成更高。电视传输技术应用和电视网络建设、维护首先就是一大笔的费用。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远高于其他媒体,这种现实最终驱动电视在运营模式上向商业化路径靠拢。

4、节目内容类型化。内容类型化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大众文化在长期的运营中发现,类型化创意,制作,营销市场推广就成为大众文化的不二法门。电视的运营也是如此。

5、节目效果的娱乐化。人们寻求感官刺激,娱乐,享受是天生的。所以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以娱乐通俗为特征。电视文化的大众娱乐性在电视节目中制作中,更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

电视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9、新闻节目,作为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是电视节目内容中的一个大头

10、电视剧,是电视媒体中娱乐性节目的翘楚,在电视运营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11、纪录片,纪录片的发展和我国的社会经济进步,社会思潮的变迁以及技术发展同步展开。

12、春节联欢晚会,属于综艺节目范畴,它对中国的电视文化影响深远为中国政府、媒体和民众所共同关注。

13、谈话节目,我国谈话节目注重教育性、指导性和政治性,在观点的导向上有明显的倾向性。节目负载着社会责任和文明交教化的功能。

14、综艺节目,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中最能突出电视媒体的娱乐、休闲特质的一种节目形式契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通俗文化长期以来的精英文化共存共荣的特点

15、益智类节目,其关键元素是知识、游戏、竞争。知识是基础,游戏竞争是目的。

16、真人秀,融合真实与虚拟,自由表现与规则约束,记实与想象于一体的的特点对社会思潮、心理、民众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电视剧文化特征

6、价值取向的主导性和兼容性。作为大众文化的具体边线形式,电视剧在价值取向上首先是对主导文化的价值观采取认同的态度。这种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表现在西方国家中,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实现。

7、审美性,由于西方国家的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电视剧的制作者为了满足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观众的观赏需求。他们在电视剧文本方面精益求精,这促进了电视剧审美特性的提高。

8、时效性与时尚性,时效性是指在电视文本的内容应当下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某种勾连,以吸引观众的注意与兴趣。时尚性是与时效性关联但又有所不同的观念,指电视剧与当下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社会热点问题之间联系。它强调的是电视剧的社会、思想功能。

9、商品性消费性,一个电视剧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电视剧能否获得较高的收视率继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它造就了电视剧在内容和形式表现类型化,制作方式为流水线制作格局。

篇7:中国文化导论论文

当前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念的表达方式日趋直接和急切。缓和社会矛盾,凝聚民心,达成共识,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不但是重大政治任务,而且是重要的文化任务。红色文化,作为新中国政权合法性的文化证明,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提倡引导,更有赖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推动。红色文化的实践发展历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文化能量和文化智慧,只要党和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就能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文化力量。然而,我们观察当前红色文化内部情形,发现在当前社会利益和意识形态大格局中,红色文化内部不同活动群体之间,存在着某种既“合作”又“区别”的关系,一方面党和政府有着对红色文化传统的继承诉求,并开展大量红色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民间广大普通群众对红色文化传统也有着继承的诉求,并自发开展大量红色文化活动,但民间相当部分的这种红色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跟弱势群体追求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现实目标有关。也就是说,民间自发开展的某种红色文化活动,尤其是广场红色文化活动,同政府主导的追求社会稳定的红色文化活动,形成了一种张力。由此上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红色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淡出,导致民间对国家政权是否还是红色政权存在疑问;再上溯至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们发现以红卫兵为主体而开展的广泛而激烈的“民间红色文化活动”,表达出当时民众崇拜偶像的情感。进而上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发现人民群众用各种美好的文化方式歌颂新中国和新生活,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开展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大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今后应如何走下去?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处理的文化和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仅可以从文化的意义上解决红色文化的内部结构、历史传承和未来走向问题,还可以从政治的意义上解决新中国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问题,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反之,则可能影响国家文化战略布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因为这是一个党和政府及学者尚未系统深入地开展专门研究的课题,所以理论界目前能提供的直接的参考资料比较少,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党政工作者和学者对红色文化的各种论述而间接获得一定的参考意见。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对外要防止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对内要加强文化凝聚力,这实际上说明了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创造条件使民间红色文化活动同政权稳定相适应。党内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不少高级干部和学者也强调指出,弘扬红色文化传统,讲到底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共产党建党的宗旨,能够造福天下老百姓。有人认为,中国政府和民间对红色文化传统的重视,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必然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事关中国社会稳定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还有人认为,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应大力加强建设;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推进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切实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教育功效。这些提法,大多数并不直接涉及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关系,但我们仍可从中寻找到有益启示。

关于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关系研究的更直接更丰富的资料,应该到“民间”尤其是网络上去寻找。网络上有大量各地民间红色文化活动的报道及评论(例如相关网络文章的跟帖),特别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网站和红色网站,开辟了专门的民间红色文化活动报道和评论专栏,引起民间社会的极大反响,成为聚集民间红色人士人气的舆论阵地。这些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一般具有群众性、自发性、自觉性、与政治经济诉求密切相关的特点,它们是群众自发地自觉地参与的,没有官方组织,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座谈会、茶话会、聚餐会、唱红歌、跳红舞、喊红色口号、印刷红色读物、散发红色传单、发表红色演讲、组织红色文艺汇演、进行意识形态论战等,是这些民间红色文化活动的基本形式。而配合这些民间红色文化运动的评论,其有思想价值者,或者长篇大论,具有学术性,或者三言两语,直截了当。这些评论虽然思考深度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指向这么一个令人思考的结论:遍及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的民间红色文化活动,反映了广大普通民众的政治信念和利益追求,如果党和政府能够充分利用好,引导好,则不仅能够倾听人民呼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和活力,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民众的和谐。这里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和谐稳定思想、追求中国梦的愿景,去加以指导,使其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服务。近年来网络上评论得比较多的几个例子可作证明。北京、常州、深圳等地民间自发组织的红歌会,开展大量民间红色文化活动,政府举办重要文化活动时,邀请红歌会参与,主流媒体正面报道,官民关系良好,各尽所能维护社会和谐;但在洛阳等地,民众举行红色文化集会时造成了某种冲突。从深层看,这些网络言论表达着民间红色文化力量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的某种关系。总而言之,这些事件及其网络评论为我们研究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关系提供了直接而丰富的材料。

3. 研究目标

主要目标是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大力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重新审视红色文化传统,正当其时。而研究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民间红色文化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史,从中寻找治国安邦的文化方略,可以成为此方面研究的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化价值和政治作用。

4. 主要内容

深入全面地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梳理其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其当前情状,评估其在当前中国文化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其内部结构、历史传承和未来走向,从中寻找社会管理启示,为国家文化战略布局和国家文化治理提供参考意见。大体包括如下各方面内容。

上一篇:九年级段考成绩质量分析下一篇:小学语文同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