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游记散文

2024-06-29

文峰塔游记散文(通用14篇)

篇1:文峰塔游记散文

文峰塔游记散文

初冬的早晨,略有寒意,我们一行七人相约踏上了游文峰塔的旅程。

车子来到山下,一条蜿蜒小径,便是登山入口之路。我们或跳沟边乱石,或踩泥泞,或踩厚厚的枯叶,向山上进发。入冬,小溪隐于乱石之下,潺潺而过。忽有岩边一小瀑布,顺岩而下,形成一小潭底,我们戏称之为“旬阳九寨沟”。

踩着厚厚的落叶,穿行在树林之中。山山水水,树树木木还沉静在似醒非醒之中,只听的我们“沙沙”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山便荡漾了人间烟火。我们走到一户农家门前,女主人热情的给我们端椅子,倒水,和我们攀谈起来,我们感动于热情招待,不敢久留讨扰,稍作休息,便继续上路。

经过一陇红薯地,一对老夫妇在挖红薯。也许这种劳作的场面勾起了我们久远的记忆,男同事们便走到地理,轮流拿着板锄帮他们锄地,走时,还说:地留着,转来我们帮你挖。老夫妇高兴的答:好!好!。看到一农家门前两墙面挂满包谷穗。很有一番风味,我们说去照张像,主人家狗见到陌生人来访,不停的犬吠,主儿老太太给我们打招呼,一同事开玩笑说:不行拉着狗照一张,最好再抱着鸡照一张。老人信以为真,赶紧说:“那我去鸡圈给抱只鸡来”。我们都笑了,一句玩笑话,老人当真了,多么淳朴呀!

走着走着,我们迷路了,选择了一条路走,穿过一片树林,看到一片空地,我们稍作休憩。地上堆了一堆已剥过的栗子堆,我们便在里面寻找还未剥过的栗子,还真能找到一些栗子,那一丝丝醇香甜味。

又行进了,这条路布满荆棘,到处是刺架,与其说是一条路,不如说不是一条路。盘缠的刺荆,不断的挂扯我们的衣服,划着脸。女同事心疼的喊:“我的裤子呀,最贵的一条裤子呀,被刺扎了些洞”。我的衣服,也不断地被荆棘纠扯,让人心痛唏嘘。我们不停的用手拨开刺,钻刺架,踩刺腾,就连七尺男儿,也要像猫般俯身而过,有时走着走着就没路了,男同事们便率先探路,我们尾随其后。

“无限风景在险峰”,是的,越是难走的地方,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必然有别样的风景。这不,穿过一片荆棘,眼前便是一片开阔的茅草地,上下三陇地一大片一人多高的茅草地,在阳光下,一排排整齐的排列着,像威武的士兵。忽而也有小家门前遇竹溪。山涧清泉通过细竹或软管引进农家,拇指粗的清泉凌空而泻,汇成一清澈小潭,忍不住让人驻足,品饮这人间醇洌。

文峰塔时隐时现,让我们在艰辛中失去希望又得到希望。我们终于越荆棘,克险阻,到了山顶,文峰塔,终于在我们眼前出现了。登顶而望,莽莽林丛,众山环绕,峰峦叠嶂,尽收眼底。一阵清风徐徐而来,顿感心旷神怡。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跃然而出。我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大声呼喊起来,回声嘹亮,余音阵阵,穿越秀木松涛,漫过山山岳岳……

文峰塔座落在山顶一平处,占地不大。塔身砖砌六面五层,高10米左右。没有任何装饰雕刻,塔身有很多游客到此一游的刻字留念,四周是一片未做修饰和开垦的`处女地。文峰塔,在我们这里也算是有悠久历史记载的文物塔,因为遥远,因为险阻,在这里,如此的安宁,如此的孤单和荒凉。也许,越是悲凉,越是纯朴,越是纯朴,越是值得让人向往。否则,怎么会引无数游客穿越艰辛来仰望。

时间过得真快,是我们该回去的时候了,游览了所有的景观,我们仍意犹未尽,但天色已经晚了,我们只有依依不舍的离开,一步一回头,慢慢下山了,文峰塔,那苍劲挺拔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渐渐的,蒙蒙的,消失在我们的眼帘。虽然时间短暂,但这次快乐的旅程,如同一段美妙的时光,深刻我的脑海中,久久地回味中……

篇2:文峰塔游记散文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妈妈还有朋友一起去文峰公园玩。我们乘车约70分钟就到了公园大门口,一下车就看见“文峰公园”金灿灿的四个大字高高地挂着。

我和好朋友一蹦一跳地走进公园,看见一盆盆黄色的玉蝴蝶绽放着。旁边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长着几棵茁壮的中华蚊母。走完台阶看见了如来佛的雕像,他左手拿着佛珠张着大大的嘴巴笑着端坐在那里。不知不觉走到了我最爱玩的地方——体能乐园。这里有节节如意、路难道险、蜻蜓点水、知难而上等项目。蜻蜓点水是最难走的,我怎么也走不过去。本来不想走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一遍一遍地从头开始,终于走过去了。原来这是有技巧的.,让我明白了: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

今天,我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宜都市文峰公园游玩。

走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落在鲜花海洋中的一尊大佛,佛前燃烧着一柱柱香火,我在佛前好奇地站立了十多分钟,如痴如醉,多亏爸爸叫了我一声,我才走开了。接着,我们准备到里面的儿童乐园玩,那里还有摩天轮、碰碰车、过山车等好多惊险的游戏在等待着我去玩呢!

来到了儿童乐园,妈妈对我温和地说:“你想玩哪项呢?”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坐摩天轮。爸爸给我买了票,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坐上了摩天轮,好险啊!随着摩天轮的转运,我紧张地心情才慢慢放松下来了。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结束了。爸爸问我:“害怕吗?”“不怕。”我回答道。爸爸笑得好开心,说:”我女儿变得坚强了!”

篇3:游记散文写作方法例话

一.运用“移步换景”, 铺设架构

“移步换景”, 顾名思义, 即随着游览步伐的移动, 眼前的景色也跟着变化, 而不局限于一处。这里面包含着两个动作:“移步”、“换景”。抓住“移步”, 就是要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 后到了什么地方, 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抓住“换景”, 就要写出每到一地所看到的景色。

(一) 移步。教学本单元第一篇课文《鼎湖山听泉》时, 即让学生找出步伐转换的词, 梳理作者的游踪, “江轮夹着细雨, 送我到肇庆。游了一遭七星岩……赶到鼎湖山时, 已近黄昏……过了寒翠桥……不觉渐高渐幽, 已入山中……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行至半山, 有一补山亭……站在亭前望去……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 小心翼翼, 拾级而上……晚饭后, 绕寺前庭园漫步”。首先要让学生把地点的变化情况搞清楚, 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即指明作者所处之地, 因此, 作文之初, 可以教学生多用一些“走近……, 沿着……, 顺着……, 走到……, 站在此处, 远望去……出来之后……”等这样的字眼, 或放在段首, 或放在地点转换之时用作衔接, 来将游览的地点和过程介绍清楚。

(二) 换景。作者每到一处, 通常都会描写所见之景, 或详或略。所写的自然景色, 必须是作者在该处看到或站在该处从不同角度所见之景。第三篇课文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将作者游览黄山的行踪介绍得很清楚, 每到一处景也写得很鲜明。如从山下爬到天都峰顶写了险峰, 上玉屏楼写了“迎客松”等各种奇松, 登上莲花峰峰顶则写了各种巧石, 沿“百步云梯”而下详细地描绘了云海、日出, 下山到山脚则写了温泉。风景随着脚步不断变换。

因此, 运用好“移步换景”法, 学生是很容易将游记散文的结构、内容写清楚的, 这就为写好游记散文铺好了行文架构。

二.细摹重点景物, 突出特色

(一) 换景要有取舍。通常, 风景区的景点、景物是很多的, 一路走来, 所要描写的景物必定也很多, 但作者在“换景”时要有所侧重, 不可面面俱到, 抓住重点景物施以浓墨, 突出景区特色, 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鼎湖山听泉》中尽管通篇都写到泉声, 但作者仅是对静夜里的泉声作了细致描写,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 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 飞瀑落下深潭………”体现了鼎湖山泉声的特色, 形象生动地突出泉声的美妙, 令人向往。

(二) 如何描写好自然景物呢?确实, 对学生来说, 写好很不容易, 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景。

1.要注意景物变化的全过程。自然界的景物通常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水的快慢急缓, 月的升没, 云的卷舒, 雨的大小等, 把这一变化过程写出来, 那肯定是生动的。如《飞红滴翠记黄山》中, 将日出过程中日与云的变化很形象地描写出来, 让人感受到了它的美。

2.从“五官”感受方面来写景。笔者认为, 景物是可看、可听、可嗅、可闻、可感的。作文时, 如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写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上文便是从听觉写声音变化, 从视觉感受写日出的瑰丽过程的。

3.写出景物的色彩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 万物是各具形态的, 我们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如:写云海、日出之景时, 就主要从云的姿态和太阳的色彩着手来写, 很形象绚丽。

三.穿插“人文知识”, 增添趣味

游记散文写的内容往往是山水风光、人文古迹。山无外乎高险, 水无外乎清绿, 翻阅古往今来的游记散文, 大致如此。因此, 平时学生作文时, 写到游记往往在山水上着墨, 但几行字下来便觉得艰涩而无内容好写。在学习《鼎湖山听泉》时, 我引导学生探究:文中除了描写自然景色, 还介绍了什么?很显然, 是向读者补充了一些关于“庆云寺”、“菩提树”历史知识, 如:“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 始建于明崇祯年间, 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 直径近2米, 可容1100升, 颇为引人注目”。“原来, 这是两百多年前, 引自锡兰国的两棵菩提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于菩提树下, 因而, 佛门视菩提为圣树, 自然受到特殊的礼遇。”游记散文如果仅是描写自然山水, 便没有了趣味, 学生也难铺展开来, 如果在描写景物时, 合理、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景物相关的历史、传说、趣闻或地方故事, 会给山水点染一些灵气, 增添一些人文性、趣味性。

篇4:文言文阅读—游记散文

明·徐宏祖

丁丑(公元1637年)正月十七日。晨餐后,仍由新庵北下龙头岭,共五里,由旧路至络丝潭下。

先是,余按《志》有“秦人三洞,而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之文,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无从觅所谓上洞者。土人曰:“络丝潭北有上清潭,其门甚隘,水由中出,人不能入,入即有奇胜。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伏藏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余闻之,益喜甚。既过络丝潭,不渡涧,即傍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之东也。

北半里,遇樵者,引至上清潭。其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夹如合掌。水由洞出,有二派:自洞后者,汇而不流;由洞左者,乃洞南旁窦,其出甚急。既逾洞左急流,即当伏水而入。导者止供炬爇火,无肯为前驱者。余乃解衣伏水,蛇行以进。石隙既低而复隘,且水没其大半,必身伏水中,手擎火炬,平出水上,乃得入。西入二丈,隙始高裂丈余,南北横裂者亦三丈余,然俱无入处。惟直西一窦,阔尺五,高二尺,而水没其中者亦尺五,隙之余水面者,五寸而已。计匍匐水中,必口鼻俱濡水,且以炬探之,贴隙顶而入,犹半为水渍。时顾仆守衣外洞,若泅水入,谁为递炬者?身可由水,炬岂能由水耶?况秦人洞水,余亦曾没膝浸服,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而洞当风口,飕飕弥甚。风与水交逼,而火复为阻,遂舍之出。出洞,披衣犹觉周身起粟,乃爇火洞门。久之,复循西麓随水北行,已在枣橡岭之西矣。 (选自《楚游日记》)

1.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由洞出,有二派 派:通“脉”,支流

B. 遇樵者,引至上清潭 引:带领、引导

C. 余乃解衣伏水,蛇行以进 蛇:一种爬行动物

D. 久之,复循西麓随水北行 循:顺着、沿着

2.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俱以沛公言报项王

B. 余闻之,益喜甚/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 贴隙顶而入,犹半为水渍/若无罪而就死地

D. 俱温然不觉其寒/苏子愀然

3. 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是一个注重实地考察的游记作家,尚且会被《志》所“误导”,可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

B. 作者听了当地土著居民关于“神龙蛰伏藏处”的话后,“益喜甚”,充分表现了作者希望能见到“神龙”的强烈愿望。

C. 作者在上清潭的洞里“解衣伏水,蛇行以进”,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为探奇揽胜而亲身实践的精神,也从侧面启示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游之乐”。

D. 本文短小精悍,记游清晰,不仅在写法上注重详略得当,而且善用对比,如通过“我”和“导者”、“仆”人的对比,反衬“我”注重亲身实践、甘冒风险以求得“游之乐”的精神。

4. 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伏藏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

②既逾洞左急流,即当伏水而入。

③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

5.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水 由 洞 出 有 二 派 自 洞 后 者 汇 而 不 流 由 洞 左 者 乃 洞 南 旁 窦 其 出 甚 急

6. 文章写“土人”“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和“导者”“无肯为前驱者”的用意何在?

篇5:西湖雷峰塔游记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走进向往已久的雷峰塔。走进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壁,上面刻着雷峰塔的简介:雷峰塔原建于九七七年,倒塌于一九二四年,现已重建。

我迫不及待地买了门票,和爸爸妈妈进入雷峰塔。雷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中央,是倒塌的雷峰塔遗景,古时的雷峰塔比现在的塔小多了,只有现在塔的四分之一大。第二层是专卖纪念品的地方,那儿的纪念品琳琅满目,在精心挑选

下,我要了一盒“西湖十景”冰箱磁贴。我爱不释手地拿着纪念品,继续游览。

我和爸爸妈妈排队乘坐电梯来到塔顶,走向外面的扶栏,迎着微热的夏风,观光风景,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我还投币用望远镜鸟瞰远处,原本像小蚂蚁样的景物在望远镜里变得如此清晰和庞大。

篇6:西湖雷峰塔游记作文

雷峰塔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吴越时期。当时,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所以才建此塔。北宋宣和二年,雷峰塔遭到战乱,严重损坏。南宋年间重修,中间又一次倒塌重修。现在,新建的雷峰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不仅命运多舛,历史悠久,而且风景迷人。

那天,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忽然听到一声尖叫:“哇,看那里!”顺着一个女孩的手指,只见不远处,隐隐约约地有一个塔。在细雨中,雷峰塔显得格外清新美丽,格外神秘莫测,格外引人注目。渐渐的,近了,更近了……雷峰塔变得高大,雄伟起来。抬头看看雄伟的宝塔,我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口气冲上了塔顶。

在塔顶,驻足远眺,虽然跑得有些腿软,但是真的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俯视楼下,只见各种各样,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树木,构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不远处,西湖像一个巨大的镜子,中间有一个小岛,看起来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湖中有许多小船,在细雨微风中轻轻摇晃,仿佛是躺着一个巨大的摇篮里。遥望天边,水天一色,西湖和天仿佛合为一体,让你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仿佛置身与一个仙境,让你不忍心去触碰,不忍心去破坏。

篇7:西湖雷峰塔游记作文

这个星期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也许有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使得这座塔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难怪这里游人如织,人山人海。

西湖边柳树成阴,碧绿的枝条垂下,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天空也显得格外的蓝,远远望去,一座高高的宝塔矗立在青山绿水间,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去。

我们绕着西湖一路前行,雷峰塔越来越近,直到塔底。抬头望,雷峰塔是八面五层楼阁式建筑,塔尖挂有八个铜铃,听导游说塔高有71米,占地有3000多平方米,塔尖高耸入云,真是壮观,我不由自主地赞叹起来。进入塔内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雷峰古塔倒塌后的面貌。顺着楼梯来到新建的雷峰塔,每一层的装饰都各有特色,有的塔壁上描绘着色彩明丽的花纹,有的塔顶来雕刻着神佛金身,还有的就是画着白蛇传说的图画,真是美不胜收。我使劲地往上跑,直到塔顶,走出塔外远眺,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隐约可见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湖面上波光粼粼,正如苏轼所写“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雷峰塔上,饱览这美景如画的西湖,不时有微风吹过,耳边传来清脆的风铃声,让我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篇8:你好,文峰塔

你是否记得在你的不远处那一座书院, 这是为纪念一个有气节的学者建的。在阵阵松涛的咏叹调中, 夹着朗朗的读书声: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仿佛看见, 那一张写满执着的面孔, 忧心如焚, 双目如炬, 他就是方孝孺。

你是否还记得, 一个满怀忧思的年轻人常来到你的身边, 他的苦闷并不在于他自己的前途命运, 他忧虑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与前途。最后, 他那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历史也记下了他的名字———柔石。

时光流逝, 岁月荏苒, 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 你带着方孝孺、柔石的后代, 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1949年———2009年, 弹指一挥间, 你又走过了整整六十个年头。这其中, 你目睹过宁海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目睹过大跃进一片红的狂热;目睹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目睹过十年文革的浩劫;风风雨雨, 曲曲折折, 坎坎坷坷……岁月蚀了你的身躯, 时光损了你的容颜, 但是你还是挺直了腰板, 屹立在跃龙山上。

一块“全国生态示范县”的牌子, 让你无限欣慰。山更青, 水更绿。最难忘的就是朝夕与你相伴的温玉碧带似的南门大溪。不知从何时起, 大溪的水变得终年泛着泡沫, 浮着垃圾, 荡着恶臭, 令人惨不忍睹。在今天, 她又睁开了那清亮美妙的眸子, 与卧在她臂弯中的同样古老的鹅卵石一起唱起了昔日的“流水谣”。她身旁的那一条徐霞客大道, 平坦而又宽阔, 路边点缀着碧绿似绸的草坪, 栽着四季常绿、造型各异的树木与花草, 还有石阶, 石凳, 石桥, 石子小道……在风韵别样的仲夏夜, 这里更是宁海百姓的天堂。

远处修缮一新的南门大桥霓虹闪烁;对面龙凤山庄的楼阁流光溢彩;还有你, 塔身里射出的光彩美轮美奂……瞬时, 一切的一切都幻化成童话故事里的那个场景:静静深夜, 流水潺潺, 似微风拂过琴弦, 似落花飘落林间, 那柔美的曲儿听得那细软的沙石, 光洁的鹅卵石, 活泼可爱的小鱼虾儿都恍恍惚惚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跃龙山下, 在南门大溪身边, 柔柔的, 静静的, 清清的, 那一种清幽和谐之美哟, 让人留恋其中, 不忍离去。

健身场, 游泳池, 藤蔓缠绕, 曲径通幽, 高耸的居民楼直插云霄, 崭新的别墅楼造型别致。女孩子们坐在秋千架上讲着悄悄话, 男孩子坐在跷跷板上“华山论剑”, 这些便是今天百姓的住宅小区。与其说是小区, 不如说是花园。龙珠, 东苑, 华庭, 金泰, 华山……一个又一个吉祥的名字, 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小区, 它让许多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张三、李四的孩子都要上学, 张三、李四争着送, 张家老人生病了, 儿女不在身边, 李家当起了临时儿女, 小区这条纽带, 牵起了多少户, 牵拢了多少人。邻里讲和睦,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和谐新宁海, 让你笑口常开。

你也许会想起那古旧的城墙, 今天早已无处寻觅, 当年的桃源桥, 当年的护城河, 如今都成了最热闹、最繁华的大街。商业大厦拔地而起, 宁海大厦, 金昌大厦, 精品商厦, “加贝”“三江”遍地开花, 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价廉物美。城外的古老驿道, 早已变成了开阔的水泥马路, 卧龙般的高速公路, 游龙样的铁路, 横亘东西, 绵延万里。你看到的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车道上,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各种款式的私家车, 它成了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灵巧的电瓶车, 威猛的摩托车, 敦实的公共汽车, 南来北往, 方便群众, 奏响一曲又一曲和谐的交通之歌。

开发区, 大工厂, 旅游业, 房地产……多少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 多少的新行业如繁星点点……

六月的石榴红艳艳地开, 这些红红火火的石榴花呀, 随着饱含艳阳风韵的风儿慢悠悠地飘, 和着丰收的乐曲乐悠悠地笑, 伴着农家的歌声喜悠悠地唱, 唱出了农家今天美好的生活, 唱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美妙的歌谣……

篇9:塔与文峰塔

塔最早是佛教徒用来供奉佛的“舍利”,后来用于供奉佛像或经卷。供奉佛“舍利”的塔逐渐演变成为中国人们辟邪、祈运的风水塔了,这种塔叫做“文昌塔”。后来人们认为塔在“巽峰则文运胜”的风水言论,初期直呼“文风塔”, 其后又名“文峰塔”。

根据相关研究,文昌塔的取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意,一般高七层、九层、十一层、十三层,奇数为阳数,这种心理暗示来自文昌帝君。相传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所以我国古代书院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时,也供奉文昌帝君。古人建造文昌塔的作用就在于弥补当地文峰的不足,从而可以使得当地多出文人才子。正如《阳宅三要》所说:“凡都省府厅州县,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申、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塔,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地修高塔,皆为文峰。”因此,塔在风水中的主要作用,一是由于塔作为降妖除魔的佛教建筑,因此塔常常被用于风水中的镇物,“宝塔镇河妖”就是一说;二是由于塔顶形如尖锥,类似笔锋,有时便被比附成文笔,美化风景以起振兴地方文运之用。

《河洛先克吉凶断》曰:“一白水,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聪明智慧男子,四绿木,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联芳。”《紫白诀》曰:“四一同宫,准发科名之显”。“四绿为文昌之神,职司禄位;一白为官星之应,主宰文章。还宫复位固佳,交互叠逢亦美”。堪舆学家沈竹仍先生也说:“塔呈挺秀之形名曰文笔。在飞星一四方当运主科名,失运亦主文秀。”可见,文峰塔是各地方为了自己的家乡多出秀才名人而建造的,而以前学子科考之前,必拜祭文峰塔,以祈求自己获得好运,科甲题名。

文峰塔一般都建在城镇村庄的东南方,即后天八卦中的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像风:“随风,巽”。疏曰:“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玄机赋》曰:“坎元生气,得巽木而附宠联欢”,“名扬科甲,贪狼在巽宫”。《经》云:“丙午丁秀拔,独占乎魁元。”古诗有云:“风水名塔起巽宫,自此状元连年出,皆因耸起文笔峰。”

文峰塔,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镇,作为人文景观,对乡村、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阳宅三要》云:“凡都省、府庭、州县、场市,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修高塔,皆为文笔。”文峰塔通常位居水口,乃一邑一郡一乡水门之华表。

篇10:西湖雷峰塔游记作文

走进广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放生池,池中有鸭群、有金鱼、还有莲花。池中的鱼在莲叶中穿梭,时而东,时而西,一副“鱼戏莲叶间”的情形。这时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在宋朝时,灵隐寺香火不旺,和尚们认为是雷峰塔的关系,寺中的道济和尚便在晚上召集了万人的灵魂,在第二天之前挖好了一个大水池,在水中,塔的倒影是反的,所以灵隐寺一直香火旺盛。这水池因为是万人所做,又叫做“万工池”就是今天的放生池。

走进大门,爬上楼梯,便进入了雷峰塔,在表面金碧辉煌的塔中,还藏着一座不起眼的小土塔,我看了解说才明白,这就是当年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这又让我想起了《白蛇传》这个凄美的神话。我凑近一看,发现有许多金光闪闪的硬币,粗略一数有数万颗,这些硬币不知表现了游客们对《白蛇传》的欣赏,也表达了他们对许仙夫妇的尊敬。这两座塔显现出了塔中有塔的神奇情景。

不知不觉中,我便登上了塔顶,我向远处眺望,啊!这真的是我们的家乡吗?东边是繁华的大都市,一座座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车道上车水马龙。

再看看西边,那里群山环绕,怪石嶙峋,远处的西湖风景秀美,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似乎为她隆了一层清纱,水天相接之处好似飘着几叶小舟……

篇11:游记散文《广西游记》

路途中

人人都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个靠窗的位置,一对耳塞,就可以隔绝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世界。其实我不喜欢在车上聊天。就这样,不说话,就很好。独自看着风景,看树的葱郁;看田的绿油;看云雾的缭绕;看天的苍茫。此刻,好平静。没有工作的纷扰,没有闲言碎语的复杂,没有需要担心和顾虑的一切。大概旅行的意义,就是在路上。让你和习以为常的生活轨迹相逆行。数不胜数的大自然景色能够把你镇压得平静。只是生怕每一次呼吸都会惊扰到这个静谧又安然的自然界。也难怪三毛说,如果有来生,愿做一棵树。虽是雨天,但如此感激大雨所洗礼了生灵。让每种色彩都那么鲜活和纯净。是啊,比起这些植物,我们到底还是太复杂了。

黄姚古镇

来到了古镇,这样老旧的村落因为有着黛青色的苔藓,土黄色的泥块和深灰色的砖瓦而略显沧桑又不失韵味。在这里生活的大部分是老人,他们眼角与皮肤上的皱纹虽是粗糙却又那么自然地与悠久古朴的村落景色糅合在一起。在这里最美的景象就是大榕树的`根须垂落在河里,飘摇在风中。潺潺流水,在石头铺成的小桥底下,那样温和,优雅地缓缓流过,还有载着旅客的小船顺水而去,然后遇上坐在井旁搓洗衣服的妇女。只能说,一切景观与人文的融合都是那么的和谐。每一棵植物,每一艘船只,每一条小河,每一块砖瓦,每一个人,都不会有任何一点突兀的感觉,构造着这个那么平凡如画的小镇。小桥,流水,人家。就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了。

天与山之间

站在山的顶端去俯视层层梯田,云雾在山头萦绕。只是觉得自己好渺小啊,呼吸着植物发出的清新的味道,我闭上了眼睛,早已不顾周遭那么多在拍照聊天的游客。狠狠的呼吸着,感觉自己像是飘在了这诗意的山中。张开眼睛,就看到最远处的山脉在朦胧的空中傲然挺立。没有一丝畏怯。如此坦然沉稳。这就是山的气魄吧。那刻起,我便爱上了这景象。上山前原本不算太期待,结果被这一切所感染。越是觉得梯田和山脉壮观无比,越是觉得离天空那么近,便越是觉得自己渺小。但甘愿这样渺小,因为眼界所见的都是辽阔,心也变得宽广踏实。忘掉一切的感觉竟是这样的。此时愿成为一只鸟,飞向山的深谷再冲向无际的天空。拍了好多照片,但也不能把这一整幅无际的画拍下,觉得可惜。大概世上美丽的一切都只能留存在记忆里,留在想象中。记住吧,愿它永不被遗忘。每当想起,仍会如初见时发出的感慨。

西街

在还没有来之前,他们说,西街是个适合我的地方。谁叫我就是个文艺狗呢。其实遗憾的是我更想白天过来观赏。因为夜晚,人真的很多很热闹。感觉已经不能安静去欣赏这里的建筑。因为那些不同色彩的灯光互相辉映,早已经吸引了你的目光。但也是夜里最美的一番景象。每家店面都按照自己的特色布置。有让人狂欢的酒吧,有让人放松的西式餐厅,有摆满了特产的商铺还有吸引了无数少女的工艺品店,都以不同色调的光亮与精美的手工挂饰点缀着整一条西街。天空如此漆黑,但西街的所有灯饰那么璀璨闪烁,真的可以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我没有选择光亮的卖银饰的店,反而进来一家专卖明信片的店。在这条喧闹的街道上应该是相对安静的店铺。有书,有明信片,有温暖的灯光。有悠闲而又有所挂念的人儿,执笔写下自己的心事与祝愿,早已忘却身处闹市中。为远方的你,分享当下的感受,虽然不能马上收到,但正因为每一字而显珍贵。希望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你们还会翻出这古老的明信片,想起我是愿意与你们分享的。我曾说,写下文字或拍照摄影都是保存记忆很好的方式啊。总的来说,西街的夜晚,其实并不是太适合我,或者白天的西街更适合我吧,毕竟还是爱着属于安静的小资情调。

离别之际

篇12:游记散文:九峰山游记

一直想着约个三五人,择一处人迹罕至,清雅寂静的山谷闲行,不为景色,只为远离喧嚣,求得秋水云天的片刻清远宁静,不成想,在国庆节里,遂了心愿。

10月2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们驱车向汝州西南方的九峰山出发。早听驴友们说,那里正处在开发中,游人不多,这正和我意。车在开阔的大路上疾驰。不知不觉,过了藤口水库不多远,就到了九峰山景区。只见道路两旁有“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氧吧,养生鼻祖”的字样,极目望去,远山如黛,山间苍郁的树木就像泼了墨一样,仿佛有云雾缭绕,真是“青山不墨千秋画”,令人心旷神怡。

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继续前行,一路上山峰耸峙,怪石危崖比比皆是。那一块块碩大而奇特的石头,让人叫绝,有的如天瑞前面的那块大而平整,有的奇形怪状,十分有趣。道路两旁大片大片葱郁的树木恣意的生长,绿色的树叶里夹杂着黄色,红色,五彩斑斓。构成一幅景色怡人的天然画卷。

山路越走越陡,我们只得下车,徒步前行,远处青山隐隐,翠铮绿谷,近处层层田陌 犹如棋局,三五农人弯腰荷锄在田间劳作。天上暖暖的阳光照下来,耳边熏熏的山风吹过,时不时有一只小鸟从头顶欢快的鸣叫着飞去,顿感温馨阵阵,漫过心田。

走着走着,渐渐有些体力不支,就在这时,不远处一棵茂盛的柿子树映入眼帘,那一个个红红的柿子好像是小灯笼一样,闪闪的挂在那里,我几乎飞奔着过去, 有人自告奋勇上树,我踮着脚摘一些低处的,只一会儿,就收获颇丰,我提了提这些劳动果实,感觉沉甸甸的,满心欢喜,可是,带着它上山,疲惫的身体又要增加负重,于是我自作聪明的把它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草丛中,我想着只是暂时走着走着,光滑的路面,变的蜿蜒难行,小路上生长着细细碎碎的小草,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满眼都是深深的幽绿和宁静自然。路边的小野花,招摇着旁逸斜出,有红的,黄的,还有紫的,白的,如果喜欢,一会可以采上一大把。也有一些小野果,小小的红红的像野酸枣,有一点的干枯,嚼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

终于到了第一目的地,来安寨。寨子大门用石头垒成,弧形的寨门上方刻有‘拯拱’二字,不解其意,也不好猜想。寨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有的房屋只剩残垣断壁,寨子里有水井,有一棵皂荚树十分高大,已经用砖圈起来,到不了跟前,寨子有前门后门,门一侧有一间类似警卫室用途的小屋。寨子三面都是悬崖,易守难攻。看着看着,脑海里就浮现出水浒传里的情景。寄存这里,等我们下山时, 出了来安寨,开始往回走,路边有一棵花椒树,叶子稀疏,花椒倒是繁茂密集,我禁不住又走向前去摘,没有摘几下,手就被 上面尖尖的小刺扎着了,只好放弃,后悔没能带把小剪刀来。花椒没有摘多少,浑身却染满了浓郁的花椒香,人家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摘了花椒,满身浓香’,遂用 携带的矿泉水洗了洗,继续前行。再带上它。安顿好宝贝柿子,我们继续赶路。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一条小蛇在草地上蜿蜒前行,可能是我的脚步声惊到了它,然后迅速钻进了草丛中,我惊魂不定,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绕过去,一路小心翼翼,眼睛盯着脚下的草丛,蛇是再没有见到,只一些小昆虫,不时跃起,不时落下。 眼看着就要走回放车的地方,猛然想起,我的宝贝柿子还在草丛中翘首张望,等着额带它们回家,可我生生的把它们给错过了遗弃了,我很想返回去找寻,同伴们不许,我很懊悔自己的小聪明,为什么不带在身上呢,一边自责着,一边难过着,就到了车前,只见老乡端着大瓷碗坐在旁边,看见我们,站起来热情的招呼我们一起吃饭,我们婉言谢过厚道慈祥的老乡,向另一座山峰前进。

这座山峰更是险峻,因山顶有四个寨子,又叫四寨山。当我们行驶到一块平坦宽阔的地方,发现早已停了好几辆车,看来,探幽的人并非只有我们。这边的山路依山盘旋而上,窄得只可以一个人通过,我们有前有后,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慢慢走着,在右手边是高耸的山脉,在左手边,就是悬崖,只是被错综交杂的灌木枝蔓掩盖着,深不见底。途中有许许多多不知道名字的树木,其中有一种叶子犹如端午节的胡椎叶的树叫栎树,以前很少见,它的果实就是橡子,外表是棕红色的硬壳,有点象荔枝外貌,内仁如花生,含有大量的淀粉,听老人们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曾用来果腹,据说又可用于纺织业浆沙的原料。我还记得,好像是松鼠的最爱,在这一路上,橡子随处可见。松鼠却没有见到一只。我们一直走,一直走。这样的山路,好像没有尽头,眼看着到了山顶,却发现山顶还在更高处,

走的`累了,就找一块石头坐下来,什么也不想说,就呆呆的坐着。云在脚下簇拥而行,耳际掠过徐徐的山风,风中夹着树叶的沙沙声,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梢斜斜的撒落一地的温暖。树下面覆盖着薄薄的黄叶,阳光照在上面,斑斑驳驳,闪着亮光。一阵微风过后,整个山野静极了。这时就会觉得,自己和这里的一切已经融为一体,人与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谐统一。

静坐之中, 我忽然想,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能在这里觅得一幽居,四周有苍苍的树木掩映,眼前有潺 潺的流水欢唱,远处有袅袅的云雾缭绕,傍晚听林涛澎湃,我可以采几束野花装点房间,种几亩山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带着露水的野花会灿烂我的清晨,染着霞光的草屋会温馨我的傍晚。。。。。。胡乱想过之后,自己会心一笑,没有人会知道我刚才想了什么 坐了好一会儿,站起来,继续向山顶攀登,最后,终于到了最高峰,依次看了四个山寨,站在山顶向四周眺望,更觉得山峰俊美,山川秀丽,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出了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篇13:浅议风水建筑文峰塔

一、文峰塔的起源和发展

文峰塔起源于隋代科举制, 是科举考试制的伴生物。隋统一全国后, 隋文帝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化, 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废除九品中正制, 采用分科考试的的方式选拔官员, 创建了对后代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唐朝承袭了隋朝的科举制, 并做了进一步完善。宋代开始, 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 这样不但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渠道, 还让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 整个社会崇尚武力, 科举制进入中落时期。明朝建立后, 科举制度进入了鼎盛时期, 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 到了明代进学校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制度下的官本位思想使人们穷其所有挤入上层社会, 而科举考试则成为唯一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昌科举、兴文运, 调风水的文峰塔就应运而生了。早期的文峰塔有祈福赐恩, 益国安民, 繁荣文化, 多出人才之意。随着宋明理学和风水学说的兴起, 文峰塔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盛行。明朝中期, 因着风水学说的盛行和全社会对于科举的狂热, 全国各地开始广泛兴建文峰塔, 其狂热程度不亚于宗教崇拜。在文运兴盛的苏南、浙西地区的每个县城甚至每个乡镇都建有文峰塔, 成为文化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峰塔当属建于唐贞观四年的山东金乡文峰塔, 另一个建造较早的是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的安阳文峰塔。

二、文峰塔的分布和类型

文峰塔作为风水建筑, 又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肩负着兴文运, 昌科举的功能。随着明清时人们对科举的狂热追求和风水学说的盛行, 文峰塔的建造盛极一时, 遍布全国。但主要以南方尤其是东南人文兴盛之地最为集中, 北方地区相对较少, 东北和西北地区更少。譬如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以及北方的山西、河南都有大量建造。著名的有安微阜阳、浙江海宁, 湖北钟祥、河南安阳、许昌, 山西汾阳等。不知是塔因人生, 还是人因塔出, 总之还真契合了兴文运, 昌科举之说, 凡是文峰塔盛行的地方都是人文荟萃之地。

文峰塔建造的位置和方向常在城镇的甲 (东偏北) , 巽 (东南) , 丙 (南偏东) , 丁 (南偏西) 四个方位上。且多立于城外山顶、山麓或城墙上, 其坐向以“去处为向, 来处为坐”。在实际建设中常受当地地形和水流方向的影响, 最常见的方位在巽位, 即东南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 天缺乾角”[1], 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洼, 按堪舆家的说法, 东南洼而地轻, 地气外溢难出人才, 须建塔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 巽”。疏云:“风既相随, 无物不顺”[2]。按儒学的说法巽为文章之府, 塔有卓笔之形, 故称文峰塔。

从文峰塔的平面看, 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十二角形等多种, 隋唐及以前多为方形, 宋以后直到明清, 以八角形为主要形制。文峰塔的层数均为奇数, 这与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关, 周易上说:“阳卦奇, 阴卦偶”, 古代数学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为奇数, 作为阳的象征。二、四、六、八、十等双数称为偶数, 作为阴的象征。塔是阳的象征, 所以塔的层数均为奇数, 恰与印度相反。

三、文峰塔的内涵和作用

文峰塔主要用于祈福祥, 兴文运, 昌科举、调风水,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的传统建筑。由于科举制度自建立之时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不断完善, 明清时期更是受到狂热追捧, 是事关地方名声和前途的大事, 受到地方官员和士绅的高度重视。高见南《相宅经纂》卷二《文笔高塔方位》云:“凡都省府州县乡村, 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 可于甲、巽、丙、丁四方位上择其吉地, 立一文笔尖峰, 只要高过别山, 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 或与平地建高塔, 皆为文笔峰[3]”。我国的风水术认为, 文峰塔形似毛笔, 直插云霄, 有助于接纳天地灵气, 能使该地文运昌盛, 科考夺魁。因而, 我国以“兴文运”为目的而在城市或村镇外围建立的文峰塔、文昌阁比比皆是。文峰塔的修建一方面弥补了自然山水环境的缺陷 (如没有高山、文峰低小, 或东南方向地势低洼、空缺) , 使城镇外部景观更趋完美, 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愿望, 促进了本地文风、文化的发展。

凡是广为建造文峰塔的地域, 都是文人墨客辈出的地方。文昌利于文思敏捷, 思维发达, 效率高涨, 提升业绩, 有利于学者、文职人员出更多的成绩, 有利于功名和事业的更好发展。如今南方和港台地区, 在家里供奉文昌君, 或在办公室、书桌、书柜安放袖珍文峰塔以祈愿应考顺利、功名事业发达的做法依然流行。

四、文峰塔与佛塔的关系

中国塔是在印度窣堵坡和中国传统建筑阁楼的基础上产生的。阁楼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 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 由于年代久远, 早已没有汉代以前的实物存在, 但两汉墓葬中殉葬的冥器陶楼和墓葬壁画中出现很多。印度塔与中国的阁楼相结合, 形成中国阁楼式塔, 后由于木结构易于腐烂、易燃烧, 又在阁楼式塔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密檐式塔。

文峰塔是中国塔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 从外在形制上与其它的塔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因而与佛塔有着较深的渊源或者说是借用了佛塔的形式。文峰塔多采用楼阁式塔或密檐式塔的外形, 大的为空心可以登临, 小的则为实心, 建筑材料以砖为多见, 有些地方的还供有文昌帝君。

由于佛塔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 文峰塔不但模仿佛塔的样式建造, 更有甚者, 直接用佛塔代替文峰塔。如安阳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 1722年 (清乾隆三十七年) , 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和天宁寺塔时, 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相呼应, 二者可以代表城市的文化高峰, 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 从此天宁寺塔变成了文峰塔[4], 其名沿用至今。由于文峰塔和佛塔的思想根源都是神权, 许多文峰塔上也刻有佛像。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层数与塔顶相轮数相同, 都是双数;但在中国由于“阴阳五行说”的影响, 塔的层数和相轮数一向都为单数。另外, 佛塔处于寺院和僧侣的保护之下, 受损后能及时修缮, 战乱时也能躲过劫难, 寺院的香火也是源源不断的, 故保存较好。文峰塔往往修建时大张旗鼓, 建成之后就无人维护了, 所以塌坏损毁较多。

结语

塔作为一种宗教建筑出现后, 其作用最初主要局限在佛教使用。随着塔本身的世俗化, 它的作用也逐渐向其它领域扩展, 因而衍生出很多实际用途, 风水功能便是其重要的一种。文峰塔作为我国建筑的一个类别, 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 它还承载了历史、宗教、哲学等多种文化元素, 对于探索研究塔的历史源流, 形制和功能衍变, 以及风水学说的发展的有着无可替代重要作用。

摘要:文峰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建筑, 被人们赋予调风水、兴文云、昌科举的特殊功能, 在明清时期极为流行。文峰塔借鉴了佛塔的形式, 融合了儒道文化和风水学说, 是研究塔的历史源流、功能衍变和风水文化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风水,建筑,塔

参考文献

[1]袁珂校注.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 2009.

[3]高见南.相宅经纂[M].台湾:育林出版社, 1999.

篇14:古代游记散文的研读和教学

一.关于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对于什么是游记散文,一向是有争议的,以至于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归属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桃花源记》这一篇了。

比如鲁迅先生,他把《桃花源记》归于传记文,而不是散文。鲁迅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传记文,理由有二:一是“幻设为文”,是虚构的,二是“以寓言为本”,有寓言性质,从而鲁迅先生把《桃花源记》归到传记文里面去了。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不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理由是:“游记文是以真实的旅游、游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记述内容的真实性”(见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以下所引该书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很显然,《桃花源记》不是以旅游、游览作为基础的,更不具有真实性。据此,王教授把《桃花源记》踢出了游记散文的大门。持此观点的还有北京教育学院的杨秋荣先生。杨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玄怪小说,他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充满玄远意蕴的虚构杰作,它确确凿凿是诗人、小说家陶渊明匠心独运创作出的一篇玄怪小说。”(见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记》应属于游记散文。比如巩滨先生。巩先生说,《桃花源记》“文中描写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和桃源人民淳朴的精神境界,应是源于陶渊明半生田园生活的体验”,因此在《中国古代游记》一书中,巩先生专列一篇对《桃花源记》进行介绍。我同意这一说法。我认为,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也认为《桃花源记》属于游记散文。梅先生进一步从哲学层面论述了游记散文的性质,他认为“游”本身具有神与物游的超越意义,“游”可以引申出目游、神游、卧游、梦游等非现实的精神之游,因此可以把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见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以下所引该书均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这一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

的确,写游记散文,为什么一定要记述真实、具有客观性呢?亦真亦幻行不行?写梦境行不行?谁能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一首伟大的纪游诗呢?可这篇作品就是写梦境的啊。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把那些以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作为主要目的,并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归属于游记散文,这样的散文或叙述,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或纪实,或想象,都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与纪游有关,二是突出文学性。

二.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我们认为游记散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以纪游为基础。不管这纪游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都应属于游记散文的内容。

第二,以叙述、描写见长。游记散文应以叙述和描写为其基本表达方式,有的游记散文可能兼有议论,没关系,它的议论一定是以叙述和描写为基础的。

第三,一定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考认识。不能纯粹是客观纪实的,否则就是历史资料,而不是散文作品。

游记散文的类型并不复杂,大概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赋”。“赋”的特点是讲究铺排,讲究文辞,因此“赋”一般都是用骈体文写成。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都是游记散文中“赋”的杰出代表。

第二类是“书”。“书”就是书信,古人称之为“尺牍”。因为是书信,就不太可能写得很长,因此“书”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等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篇幅都很短小。

第三类是“序”。“序”就是序言,它常常放在一本书的前头,用以介绍编辑出版一本书的前后经过、写作缘由等。因为功能所限,所以偏于写景状物的序言并不多,像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样的“序言式”的游记散文名篇,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孤篇就成为高峰。东晋居住庐山的一群和尚写了一组“游石门诗”,慧远为其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游石门诗序》,尽管是一篇序言,但也是一篇不错的山水游记。

第四类是“记”。“记”是游记散文中篇目最多的,也是质量较高的。“记”是游记散文的本体特征,一切游记散文都离不开“记”。“记”因为彻底摆脱了文体的束缚,不再受制于“赋”、“书”和“序”的文体限制,所以“记”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的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87个字;长的如陆游的《入蜀记》,全文一共有六卷,也就是六篇,每篇约300字,全文长达1800字。山水游“记”的出现,标志着游记散文的成熟。

三.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第一,古代游记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梅新林教授认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魏晋的诞生期、唐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元明的复兴期和清代的衰变期。我认为,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也大致与此相同。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使自然山水和人都得到了解放,人们开始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游记文学开始出现。到了唐代,古文运动兴起,客观上推动了游记散文的发展,一批诗人集中写作游记,游记散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宋代,欧阳修等人再兴古文运动,程灏、程颐和朱熹等一批理学家推儒学,兴理学,所以宋代游记散文“尚理”,成为我国游记散文的发展高峰。明代由于公安派袁宏道提倡“性灵说”,一批文人在文章中独抒性灵,尚真、尚俗、尚趣,终于使晚明小品成为一道霞光,它与徐霞客的学者游记成为明代游记散文复兴的重要标志。清代游记散文走向衰变,桐城派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清代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

第二,古代游记散文何以兴起。

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山水是顶礼膜拜的,敬畏心理占据主要位置,谈不上审美,只有图腾。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美学命题,把人的道德伦理和儒家的理想人格寄托在山水之上,山水是功用的,没有审美。汉代大儒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为人与自然山水之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系统。以上两点基本上都是“山水比德”的思路,山水没有独立,人格也没有独立,因此,也就没有真正的游记文学。

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就不一样,玄学的兴起和佛学的引入,让人们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部存在,因为世界本无,万物皆空,所以人们开始寻求内心的快乐。这样才可以超越万有,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观照万物,体验人生,从而获得超越。魏晋时期的游记散文,基本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同构的倾向,他们基本上扭转了以前“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把自然和人放到同等的平台上,一起观照,山水映照人的精神,人欣赏山水的洒脱。这一些或许就是山水游记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四.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总有一个问题悬在心头——这些山水里到底隐藏着什么,何以这些文人墨客如此痴迷徜徉于山水之间?

第一,山水自有格,无处不成景。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魏晋的文人们,第一次发现大自然的山水,有自足的美丽和清净。许多人沉浸在这个世界中,娱情山水,陶醉其中。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等都是这样的名篇。我们选《答谢中书书》一起来分析一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一共68个字,简洁之至,游记散文中,只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能与之比肩。据说,这里的山川就是永嘉的山水。永嘉,即现在浙江的温州,号称中国东南山水第一县。谢灵运自贬谪永嘉之后,遂使永嘉山水名扬天下,从此泱泱的诗国里就新增了一块领土——山水诗!永嘉山水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映生辉。

还是回到这篇小文章中来。在这篇小文章中,作者极尽描绘之能事,将永嘉的山水描写得似一个人间仙境。全文扣住一个“美”字,纵横上下,晨霞晚照,或入高云,或见清流,或描绘夕阳渐落西山,或亲睹小鱼跳跃泉中,一幅美妙的、不见丝毫尘俗的山水之画,独立于魏晋动乱的时局之外。在写法上,作者偶对骈俪,极力体现中国对称的审美思维。这正是中国先期游记散文的修辞特征。人们——尤其是读书人,终于撇开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昏暗,找到了一块互相取悦的神奇天地,他们沉浸其中,暂时忘掉了尘俗的纠缠和社会的危险。美丽的山水终于成为人们乐以忘忧的圣地。

第二,山水自有情,人间牵挂真。

山水虽然自然自足,但并非世外桃源,它始终活跃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士人心中。说穿了,士人尽管徜徉山水,能偷来片刻的欢愉,但他们终归心系民间疾苦,难忘入世的责任和抱负。这样的散文占据了游记散文的较多篇目,且名篇众多。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序》等都是。

我们重点来说说王勃的《滕王阁序》吧。在这篇被学生称之为“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的骈体文名篇中,王勃这位“才倾陆海,情洒潘江”的“初唐四杰”之老大,借滕王阁落成之际,浇自己心中块垒,不仅尽情挥洒了汪洋恣肆的才情,而且对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政治遭遇也一吐为快。同许多游记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也是先极尽描绘滕王阁周围的美景,再借景抒情。“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是滕王阁的高俊挺拔,“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这是滕王阁的千变万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这里,彩霞自上而下流动,孤鹜自下而上翻飞;青天碧水,万象空明,天水相接,上下一片,真是美妙绝伦啊!写完了自然之景,又将笔触转移到人文之景上,“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对东晋士人洒脱人生的艳羡;“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是终不忘怀于仕途的心迹流露。“嗟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深广忧愤终于如大江大海,倾泻而下,一览无遗。但即便是这样,作者也仍然没有忘记少年的抱负,就像陶渊明一生都放不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凌云壮志一样,他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何其豪迈的入世情怀啊!我们的文人就是这样,即使是在山水里,也仍然没有忘记人间,山水自有情,人间牵挂真。

第三,山水照人影,情性付流云。

中国文人不管写什么样的文字,从来没有忘记搁进自己的性情。山水游记也是如此。比如,庄子和惠施走到濠梁边,看到一条小鱼,庄子看着水里的小鱼说:“小鱼在水里悠然自得,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所以也没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说实话,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惠施是对的,庄子偷换了概念,有点诡辩。但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又发现,惠施是多么死板,而庄子是多么潇洒。惠施是求知,庄子是审美;求知所以要逼真,审美所以能超脱;求知是问学,所以绝断性情,审美是移情,所以浸润性情。所以庄子的“濠梁之辩”是性情之作。

魏晋时期有一个故事,知识分子都很艳羡。这就是“雪夜访戴”。传说,一天晚上下大雪,王子猷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窗户,发现外面一片银装素裹,于是命令仆人上酒。王先生一边慢步,一边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就想到了老朋友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一时兴起,就命令仆人备船,要去见一见这位友人。经过一夜的行船,到了戴逵门前,却又不进去了,抽身而返。仆人问其故,他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这真是潇洒啊!王子猷雪夜访友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他享受的是访友的过程,冰雪之夜,兴来而至,兴尽而返,何其乐哉!至于要不要见老朋友,全凭自己的高兴,与戴逵又有多少关系呢?

性情山水,我以为最高成就当属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有人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从文学性、思想性等角度来说,游记散文超过前后《赤壁赋》的似乎还没有。但如果从性情的角度考察,则又不然,苏轼的《赤壁赋》毕竟受宋代尚理风气的影响,作品中说理过多,题旨稍嫌沉重,不像张岱的作品,那么轻快、明丽、好玩,完全是“兴来而至,兴尽而返”的情性之作。比如《西湖七月半》中有这样的句子:

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作者说,西湖七月半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要看,就看看其中游湖看月的人吧。这里写的是第五种人,他们喝着慢茶,陪着美女,隐匿树下,力避喧嚣,说是在看月,其实也不刻意,人们也看不见他们的神情,他们实际上是一群“文人雅士”。他们完全不同于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和市井之徒,他们似乎看月,似乎又不看月,他们“得之心而寓之游”也。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张岱感受着明朝覆亡的气息,感受着家世繁华不再的落寞,他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游湖赏月,可能也有一点排遣忧愁苦闷之意吧。但好在作者并没有刻意传达这种情绪,更多的是娱情山水,交际移情。因此,文人雅士之乐就表现得十分充分。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说,“在张岱眼中,生活多是光彩夺目的,审美乃是人间至真”(《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这是真懂张岱的至理名言。的确,张岱的性情,就在于山水之乐的恣意中,任凭时间也拿不走。

第四,天地有大美,理趣各分舒。

先前的山水游记,无论怎么写,抒情性是其基本特点,鲜有人在山水中议论,或者借助“游览”讲道理。受宋代理学的影响,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居然在山水里找到了“理趣”——在山水游记里发议论,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

苏轼的游记散文并不注重说理,言情仍然是其散文的基本特色,它保留了一个诗人的抒情特点,比如《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这些游记容情、景、理三者于一炉,烩儒、释、道三家于一篇,纵横开阖,上下古今,既有对历史的追索,也有对生命的拷问,眼界打开处,是江海广阔,心灵痛切处,是生死大悟。但《石钟山记》是一个例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个“疑”字悬起全文,即怀疑郦道元的简略,尤怀疑李渤的浅陋,于是月夜深入潭下,想一探究竟。通过实地考察,他得出结论,郦道元说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基本上是对的,只是有些简略,而李渤说的“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就有些不可信了。最后作者发出议论,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通篇文章由一个疑问起,用一个道理作结,其意显然不在于抒情,而在于说理。

王安石的游记散文更注重讲理。他的纪游文字近似于苛刻的说明,严谨、干净、丝毫不加修饰,比如“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这是写由前洞上山,进入后洞,除了一个“窈然”稍微有点修饰外,其余的文字全部都是说明。前面写得简约,意在突出后面的议论,所以绝对惜墨如金。比如,“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同样写得简约,目的是惜出文字,让后面的议论能充分展开。“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从“有志”说起,指出“志、力、物”三者是达到一个目标不可或缺的全部条件,缺一项都不行,议论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每一处议论,都扣住前面的“记”,无一“记”没有作用,无一“议论”没有着落。真是严谨到了极点!《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流露个人心迹、体现个人性格、传达个人理想、以说理为重的游记散文,是中国山水游记中的一朵奇葩。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着万物之至理,一物不同,其理分舒,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是发掘、发掘、再发掘。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本,人间一切至理也都蕴藏在大自然中,生命之始,也就是自然之始。所以,借助山水游记讲点道理,似乎完全“合理”。

五.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建议

古代游记散文特点鲜明,内容集中,类型突出,所以非常适合开发成一些小专题进行教学。开发小专题时,建议打通初高中的壁垒,将初高中所学的游记散文全部贯通起来,这样,对初中的教学是一个巩固,对高中的教学是一个丰富。另外,不要过分注重单篇教学,对一篇作品讲深讲透,对某个细节作过多的纠缠,只注意到内容,忽视了思想,或者只注意到了思想,忽视了艺术特点等等,要有整体观,有历史脉络观。引导学生研读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老师不能包讲包答,要让学生学得积极而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带到古代游记散文的纵深地带。下面拟出若干专题,以供参考。

第一,以文体分类设计成四个专题:

1.赋——《上林赋》《阿房宫赋》《赤壁赋》

2.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书》

3.序——《游石门诗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4.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

第二,以个人成就为重设计成三个专题

5.诗人游记研读——柳宗元《永州八记》

6.游记集大成者——苏轼“山水游记”研读

7.学者游记研读——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第三,以内容手法来分成若干专题:

8.联想想象之作——《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阿房宫赋》

9.实地考察之作——《墨池记》《活水源记》《满井游记》《游麻叶洞记》

10.个人性情之作——《醉翁亭记》《前赤壁赋》《西湖七月半》

11.说理尚理之作——《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

在分列专题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三点:

第一,作为教师,不能局限于只研读基本教学篇目,还应该读一些外围作品。比如研读苏轼时,不能只读《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前赤壁赋》三个作品,还应该读《后赤壁赋》,读《喜雨亭记》,读苏轼的游记诗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等,还应该读一读苏轼的有关传记,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康震的《康震评说苏东坡》。

第二,有时候研读作品,要善于打通历史的关节,以全局观去审读作品。比如研读柳宗元时,就可以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看柳宗元与前代的山水游记有怎样的联系,比如与魏晋时期的,与陶渊明的,甚至与《诗经》中的一些篇目,这样做可以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生命特征。

第三,游记散文和游记诗词共同构成游记文学的内容,因此,研读游记散文时,就不能不读一读游记诗词。比较阅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起到很好的研读效果。陈寅恪作历史研究,开辟新路,就是让诗词为历史作证,如《元白诗笺证稿》。

上一篇:财政局政协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大树的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