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歌

2024-07-18

杜甫的诗歌(通用6篇)

篇1:杜甫的诗歌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学生姓名:赵琳霞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

完稿时间:2012年10月5日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摘 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关键词:杜甫 诗歌 人生

目 录

一、引言„„„„„„„„„„„„„„„„„„„„„„„„1

二、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1

三、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2

四、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4

五、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5

六、结论„„„„„„„„„„„„„„„„„„„„„„„„6

七、参考文献„„„„„„„„„„„„„„„„„„„„„„ 7

引 言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他都称得上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又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并生动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时代的画卷,是用韵律写成一本历史,被称为“史诗”。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抱有美好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诗人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 “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将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杜甫的少年正逢开元盛世,他在《忆昔二首》之二这样描述此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津津乐道国富民安、政通人和的景象,这也促使杜甫积极入世,想干出惊天伟业。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二 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沉郁顿挫”,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杨国忠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杜甫在长安滞留了将近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着危机。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即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诗人的这篇长歌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

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愤慨!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眼前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落”这一远处世界——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这一层是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一句反问,犹如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断定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行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

《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阶级矛盾,长诗极尽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三 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但坚决不做安禄山的伪官,虽身处乱世,却有极强的民族感情。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广大人民正在饱尝着战争的苦难。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诗人秉着忧国忧民的襟怀,面对惨酷的现实,以历史见证者和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将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他诗集中这首最长的五言古体诗——《北征》。这是他的力作,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诗的开头叙述“拜辞阙下”的忧虞不安的心情,用婉转曲折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郁结。杜甫当时在凤翔政府中担任左拾遗的官职。拾遗虽只是八品小官,却是皇帝的近侍,对国家大事可以进谏。在军事紧张时期,他离开职守回家探亲,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因为“维时遭艰虞”,诗人更深切地关怀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接着描写“北征”旅途中的经历。在夹叙夹议的语言中蕴蓄着愤怒与悲伤。宁谧的自然和纷乱的战争局势恰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立刻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山中苦果,经过雨露,还能结出果实;而自己奔波了半辈子,又有什么结果呢?诗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得到的只是颠沛流离。而后,诗人以经过战乱,弄得满头白发、憔悴容颜回到家中,又悲又喜地与离别经年的亲人会面了。整段文字用团聚的情趣掩盖悲凉,描写深刻而又细致。写出自己一家的遭遇,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苦难。继而杜甫高度赞扬了回纥出兵助唐这件事。时局对敌人不利,国家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了。杜甫宣扬这种有利形势,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同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以安慰。最后杜甫以满腔的热忱祝愿唐王朝中兴,光复唐太宗所创建的基业。诗人虽然叹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繁华的景象暂时销歇,但在改弦更张之后,“煌煌太宗业”是可以“树立甚宏达”的。这的确是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战斗性的诗篇。在这战乱年代里,杜甫把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情,转变成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焦灼,诗中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并且,他对国家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使在时局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诗篇中洋溢着乐观情绪。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在这些诗篇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四 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上元元年春,杜甫离开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来到鸟语花香的成都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了许多歌咏自然的诗歌。他歌咏的对象,往

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时代。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江汉》一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面对清风明月,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

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结 论

杜甫一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少年时代的他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只是生不逢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在早充观国宾之时未能如愿以偿。而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志,又在他期盼已久的主上顷见征之时,沉入无底深渊。历史的灾难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所明了。杜甫浪漫的绝望,只能锁定伤心的现实。他紧握手中正直的笔,注视着所有悲哀,透过繁盛的表象他看到腐败的实质,拨开历史的风尘,沉郁顿挫的诗句和着缓慢踉跄的脚步把深藏于富丽堂皇中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镜的万里晴空,险些把世界压塌。

当青色的衣衫再也抵挡不了朔风的吹刮,当坚毅的脸庞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当崇高的灵魂再也容不下战争的吞噬,杜甫满腔的爱憎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历史没留给杜甫任何一道门,即使一道狭窄的小门,而杜甫却成就了不凡。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他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贯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杜甫已离我们远去,淹没于黄尘古道,荒芜在烽火边城,岁月却带不走他那个早已铭记世人心中的姓名;长江有情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有一颗星,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结论应与论文内容相关,是对全文的总结、提炼,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抒情。请紧扣论体,概括出杜诗特色与人生的关系。结论重写。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30页-245页

2、张忠刚《杜甫诗选》

中华书局

2009年

参考文献太少,一代大家,论者极多。

篇2:杜甫的诗歌

杜甫诗中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愫,这也正是杜甫心境的完整诠释。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这种心境形成了杜诗特殊的诗境。

首先,从杜甫的身世说起。杜甫出生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这一生也在为了仕途奔波劳累。父亲,祖父都是朝廷官员,都在为黎明百姓,国家社稷做着自己的努力。所以杜甫耳濡目染,从小有为国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的志向。这样的家庭氛围对杜甫在以后无论是作诗和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杜甫不光饱揽群书,而且在年轻时也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可以说杜甫正因为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才会有那样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意境那么凄清,凝重,现实的诗歌。杜甫曾先后漫游了吴越和齐赵一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在游历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山河壮丽,景色秀美,也看到了一些社会现实,这些刺激着杜甫早日考取功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一些贡献。在游历的中途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随自信满满的杜甫却名落孙山,这对杜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也正是这样经历让杜甫看到了一些更加黑暗的社会现实。在杜甫应试失败后,他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判时政,讽刺权贵的诗歌。

下面以《兵车行》这首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作为例,探究一下杜甫写诗的心情和此诗的意境。“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两句诗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官府在百姓中,大规模征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天宝十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伐南诏,兴兵打仗,结果战败。宰相杨国忠谎报战功,在关中募兵再攻南诏,结果就出现了诗中描写的场面。文章末尾几句话隐讳的道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凄惨境遇。“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短短的几言几语浸满了作者内心的无尽伤痛和同情的泪水。全诗借征夫对路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百姓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因战乱带来的灾难。字里行间透显出杜甫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忧国忧民的心绪。杜甫的心境在这首诗中已有了比较深刻的体现。

最后,杜甫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将国家带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杜甫自己也进入了自己一生中最艰难困苦的阶段。看到破碎的国家残骸,作者发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国家的破落不仅使杜甫的创作在继承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铸入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思。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杜甫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是特性,也就越和生活的发展紧密地联结着。别林斯基在《莱蒙托夫的诗》中提出的卓见,完全适用于杜甫。“杜甫胸中那颗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城的心,始终敏锐的感受着历史的风云,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时代的变迁在杜甫诗中有着深刻而细致,全面的记述。下面以杜甫的《阁夜》为例来看一下诗人对时事的记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外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首诗作于766年冬。诗中描述了在残冬的破晓时分,军营中的鼓角就开始回响,声音悲壮。这声音牵连着千家万户,牵连着荒野的每寸土地,牵连着无数的无辜生命,还牵连着国家的命运。但尾句一语惊醒梦中人。“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英雄们的辉煌战绩最终都是一抷黄土。书信中的寂寥,人间萧条零落却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诗中诗人也有很多感慨,悲叹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悲叹人间 宏伟事业的空无。诗中流露着诗人杜甫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出诗人当时孤寂的境遇。

杜甫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是荆棘丛生的,是坎坷不平的。他经历过唐朝的太平盛世,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的锦绣山河走向破碎和凋落。他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由锦衣玉食到贫困潦倒。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一生的境遇不仅未能飞黄腾达,顺风顺水,反而处处波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因为在这种境况之下,他用他手中的笔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盛衰难料,又用心中的笔为后世勾勒出了一个全盛王朝的昙花一现,总结了战乱更迭,改朝换代的残酷历史。杜甫的诗因之成为诗史,杜甫也因此成为圣人,然而杜甫的人生却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但在他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我们学到的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永远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绘出了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杜甫的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平淡舒缓之中,写出了人生的怡然淡静。也写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喜悦。杜甫蹉跎的一生,生前饱经风霜,并没有飞黄腾达,而这舒缓平和的人生感悟,却穿透了千年的岁月,缓如细雨润泽我们的心田。

篇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安史之乱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造成人民的沉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 杜甫也卷入生活的底层, 在这历史危难之中, 他经受了思想、生活的磨砺, 切身体会到人民的苦难, 这一切使他可能描绘出时代的苦难图画, 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一特征。

《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站在人民百姓的角度具体地写下了人民所遭的灾祸, 深刻地反映了武皇开边、强逼百姓从军的惨状, 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唐肃宗乾元二年 (公元759) 春, 郭子仪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 由于指挥不统一, 全军溃败。为补充兵力, 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此时, 杜甫由洛阳去华州, 经潼关, 目睹事实, 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形象地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和人民的困难无告。《石壕吏》写一老妪, 二儿战死, 一儿戍边, 老妪被逼去从军做饭。《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妻, 新娘送新郎当“征夫”, 新娘独自悲叹“结发为夫妻, 席不暖君床”。“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杜甫的诗记下了这些史书不载的细节, 发出了百姓的哀怨, 警告后世, 表现了杜甫如椽之笔的巨大力量。

杜甫一生生活在贫困之中, 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 杜甫流寓成都, 在朋友的帮助下, 在浣花溪畔筑草堂。秋天就遭到大风雨的袭击, 在大风卷走茅草、屋漏沾湿的苦况中, 由自己的苦难联想到广大流离失所的人们,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体现了一种推已及人的广阔胸怀, 表现了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是儒家仁爱思想的杰出体现。

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二个特征。

杜甫有许多吟咏祖国山河的诗篇, 如描写泰山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描写洞庭湖的“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袁枚说:“江山也要伟大扶”, 杜甫许多吟咏祖国山河的诗篇,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为我们的祖国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千古名句“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春望》) 写于国家被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处于分裂的状态, 山河依旧春城残破, 遍地衰败, 这种情景使杜甫看见花鸟这些本来使人轻松愉悦之物, 都感到它们有如自己的感情, 花为国破流泪, 鸟为衰败惊心, 把自己的伤心移于物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唐军收复洛阳、郑州、汴州等地的消息传来时, 杜甫“喜欲狂”的心态。他人已白首, 但仍作青年所为, 要放歌、纵酒, 并且立即想到要回家乡。后代诗论者推崇此诗, 宣其为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也” (《读杜心解》) 。由此可见, 杜甫的哀哭是因为国破, 喜狂是因为国家的胜利。

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罪行强烈的憎恨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三个特征。

篇4:杜甫诗歌的意境美

一、高度概括,凝练美

杜甫是用诗歌创造意境的大师级诗人,他用审美意识观照现实生活,得到独特的切身感受和心理体验,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悟将现实社会的种种意象著入诗篇,将现实意象物化在艺术时空中。

诗人为营造良好的意境,并不刻意追求隽永的意境,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将内心最深的感悟、思想进行高度化的概括,把那些与事物本质疏远的意象一一舍弃,将充分展现事物本质、思想精华的意象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升华,诗人的思想表达充分体现在诗歌的意境中。比如:《登高》中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人对其评价十分到位,“万里,地阔远也;悲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多病,衰疾也,了了数字将各种意境展现出来”。另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米断绝”、《征夫》中的“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洗兵马》中的“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等等,被称为“诗史”的诗歌都是当时社会及作者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孤独、疾病、潦倒、饥饿、寒冷、孤老等一切人间的不幸遭遇,一一在这位诗人身上体现。但是,这些诗歌并非单独展现杜甫自身的凄惨遭遇,也是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凄惨生活境况的真实反映。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个人之悲,是社会情感的表现,是当时悲剧时代的典型情绪[1]。将诗人漂泊离愁的境遇高度凝练,将战乱动荡年代的社会概括性地展现出来。

杜甫还善于将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的人和事进行艺术概括,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征夫》中将老妪、被征男子、新婚女子等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融情于景,情景美

融情于景也是杜甫诗歌意境美的重要体现。杜甫诗歌深刻透露出作者的忧国忧民、感怀时事的情感,具有浓厚的忧郁情怀,其诗歌达到了以审美为主、情景融会无间的和谐意境,比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该首诗歌是杜甫五律诗中极具代表性的诗篇,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本来春天是花开鸟鸣的美好季节,花开本为赏心悦目之事,但是现在却是“溅泪”;鸟鸣本为悦耳动听之音,但是现在却是“惊心”。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自己的家园、国家正遭遇战乱,家园、城郭被毁,满目疮痍,使得家人被迫流离,因此在目睹这春暖、花开、鸟鸣的春景后,只能让人更为伤感,更添愁绪。倘若单单描述感时泪,别惊心,则意境不深刻,也极为单调枯燥。杜甫诗歌的意象构成,和李白的诗歌不同,其将各种意象融合一体集中在一句诗中,密度大,意境深,更显得深厚、凝重。比如:《登高》这首诗,诗人寄情于景,诗歌表面是在描写景色,未见情感,其实整首诗都是将情融于景,景中有情。尤其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描写了深秋的凄凉景色,虽未直接点名登高,但已将登高的所见之景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该首诗歌的意象是一个紧扣一个,词语精练到位,没有一处是虚设的,进而凝练、顿挫地描写了深秋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生活艰辛和身世家国之慨。

三、创新多样,风格美

杜甫的诗歌意境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创新多样化的。其诗歌的意境有悲壮之美、凄凉之美,也有清新之美,绚丽之美[2]。比如:《望岳》,该首诗是杜甫第一次游历齐鲁之地时写就的,是杜甫诗歌作品中写作较早的一首。从“望”字可以看出雄伟壮观的切身感受,主要描写了泰山的壮丽、雄伟、磅礴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深切热爱,也表达了作者雄伟的气魄、开阔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情怀。再如:《咏怀古迹》中的“群山万壑赴荆门”,作者的主观感受是山峰流走;而反之,山峦又给人心理上的震撼和吸引;《送灵州李判官》中“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的意境雄壮而又奔放,粗犷而又灵动。

杜甫早期的诗歌,主要表现壮与美的意境。随着作者社会经历和生活实践的深入,其诗歌的意境又充满着悲壮情怀,将时代的悲壮之美一一展现出来。《阁夜》中的“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都是展现悲愁的意境,将战乱、动荡的时代气氛渲染出来,意境深远,情感深刻。杜甫的诗歌也有宏大、壮美的意境,比如:《登岳阳楼》,通过描写洞庭湖宏伟壮阔的气象,表达作者,在国家多难的时境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诗歌意境美的实质,是作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社会现状极为凝重的内心情感,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融于诗歌中。在感受其诗歌情感时,应深入了解杜甫的经历,结合时代特征,品位其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美。

注释:

[1]张笃学:《浅谈杜甫诗歌的意境美》,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第43页。

篇5:杜甫的结局诗歌

大历五年的冬天,

天气是格外地奇寒。

一代诗圣杜甫哟,

病死在漂泊的小船。

整整两年的时间,

小船是杜甫的旅馆。

穷愁潦倒的生涯哟,

饿肚是他家常的便饭。

小船溯着湘江往南,

同样的水路两度往返。

投亲靠友谋求生路,

躲避那不息的战乱!

颠沛流离苦不堪言,

肚皮瘪瘪五日断餐。

伟大诗人食不果腹,

靠旧友接济才免厄难。

李杜文章四海流传,

米珠薪桂诗不值钱。

草堂难免为风所破,

还想天下寒士尽欢颜!

饿肚饿出不朽的诗篇,

诗圣的呻吟动地惊天。

潇湘的水哟洞庭的`浪,

千古呼唤着杜甫和屈原!

清照如梦令

一句绿肥红瘦,

道尽暮春的闲愁,

一首玲珑的小令,

方显出词坛的高手。

红花凋谢,绿叶满枝,

新陈代谢是千古的魔咒!

女诗人喜欢喝酒,

这点嗜好不算过头。

坎坷的境遇有如风雨,

吹打着逆流而上的孤舟。

留得青山,自有柴烧,

酒是清照的肝胆好友。

醉里乾坤飘飘悠悠,

风吹雨打只当是戏猴。

牵肠挂肚着窗外的海棠,

花事正盛会否遭遇离忧?

壶内壶外牵连两个世界,

文学王国有淡漠也有温柔。

春晓的啼鸟一片啁啾,

落地的海棠惨不忍瞅。

清照的晚景恰似海棠,

孤苦伶仃,老气横秋。

任何事物都有始有终,

篇6:杜甫诗歌的中和之美

杜甫诗歌体现出儒家的中和之美,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唐代诗人中,杜甫的诗歌最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的中和精神。无论是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从选择的诗体形式看,从有意使用矛盾的对立统一看,还是从继往开来的诗史意义看,都是如此。

其一,杜诗在表达感情时体现了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中庸色彩。杜甫的儒家思想非常纯正。杜甫不但“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刘熙载《艺概》卷二),而且发展了儒学。莫砺锋说:“杜甫对儒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整个的生命为儒家的人格理想提供了典范……杜甫的另一个贡献是他以实际行为丰富了儒学的内涵,尤其是关于‘仁’的内涵。”生活于离乱艰难之际,杜甫即使不在其位也谋其政,把儒家的仁爱思想发挥到极致,显示了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王安石笔下的杜甫:“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飗。”(《杜甫画像》)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的极端痛苦中,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看到“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的现实,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名句,但其表现出来的思想仍然是儒家的“怨而不怒”。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云:至于杜子美则又不然……乃圣贤法言,非特诗人而已。不但如此,杜甫也说自己的诗法是从儒家而来,“法自儒家有”(《偶题》),这是最鲜明的态度。

其二,“和而不同”的诗体形式。杜诗对于当时的各种诗体,都积极参与创作,并大胆探索。根据莫砺锋的统计,杜甫有五古263首,七古141首,五绝31首,七绝107首,五律630首,七律151首,五排127首,七排7首。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杜甫诗歌的诗体形式非常全面,古体诗与近体诗同样得到了发展。唐朝前期,一度出现过古、近体诗互相排斥的现象,初唐的宫廷诗人喜欢写近体诗,陈子昂则对其大加鞭挞,他本人也很少写近体诗。即使到了盛唐,大诗人李白还在高喊“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五十九首》),尽管他本人其实从中受益不少。在杜甫的.创作中,古体诗与近体诗并存。他不仅是唐代写五排最多也最成功的诗人,而且开创了七排的新形式。五排和七排的发展、成熟,则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顶点。

除了在五排和七排上的创新外,杜甫的其他诗体也有一些变化。他的五古具有明显的“赋化”特点。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叙自凤翔北行至邠,再自邠北行至鄜沿途所见,纯用《北征》《东征》《西征》诸赋章法,化赋为诗,文体挹注转换,局度弘大,其风至杜始开。”如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前人常用的“纪游”和“咏怀”题材合而为一。他的乐府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不仅摆脱了音乐的限制,而且摆脱了古体的限制。元稹《乐府序》:“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就近体诗而言,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并发表政治见解,也是从杜甫开始的。为了让律诗表达更丰富和重大的内容,他还开创了组诗的写法。他的绝句也很有特色,一些作品重视对仗,甚至两联皆用对仗,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杜甫笔下,中国诗歌的诗体形式第一次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他能让这些诗体“并育而不相害”(《礼记·中庸》)。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作家有意使用过这么多的诗体,他同时代的人也无人做到这一点。但在他之后,尤其是宋代以后,几乎所有有成就的诗人都做到了这点,这正可以看出杜甫的巨大影响。

其三,杜诗体现了众多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表现看,杜甫的诗歌充满着矛盾,不少论者都注意到了这类问题。其实不是矛盾,是杜甫在有意追求对立面之间的互相统一。杜甫把许多相反相成的矛盾放在一起,使得他的诗歌整体上更加具有“水火济济”之美。

在诗歌语言上,杜甫一方面非常注重读书的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的诗歌不但使用典故很多,而且达到了用典不啻口出的境地,如其《兵车行》中的前两句“车辚辚,马萧萧”竟然都是使用《诗经》中的句子。这一点后来被黄庭坚夸张为“无一字无来处”;另一方面杜甫强调“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事实上他长于自铸伟词,创造出许多精练生动的句子。如对其《登高》一诗,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分析说:“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但同时,他又主动采用民间口语,如“三吏”“三别”直接让人物自己说话,中间不乏这样的语言。元稹说他:“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酬孝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其二)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中对他的这类语言评价很高:世徒见杜子美诗多粗俗,不知粗俗语在诗句中最难,非粗俗,乃高古之极也。……子美之诗,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三者之中,不仅使用典故和自铸伟词是一组对立的矛盾,二者与家常语也构成一组对立的矛盾。

在诗歌技巧上,杜甫说自己一方面“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另一方面又“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表面看来这两者是截然相反的,其实这两者又是统一的。黄庭坚说:“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朱熹说:“杜甫夔州以前诗佳,夔州以后,自出规模,不可学。”“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横逆不可当,只意当处便押一个韵。”“人多说杜子美夔州诗好,此不可晓。”[8](P3326)乍一看,这些说法差别很大,但都承认了杜诗“浑漫与”的一面,其不同在于,黄庭坚是一流的大诗人,他看到了其中“诗律细”的一面,认为其中有“大巧”,是“平淡而山高水深”;而朱却认为是老杜的诗歌水平退步了。程千帆、莫砺锋《老去诗篇浑漫与——论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认为,杜甫晚期今体诗在格律方面,有意打破平仄和谐,写入一些不尽合律的拗句;绝句多对仗;律诗对仗灵活而不拘滞。这些特点,使得其诗歌显得似乎不那么工巧,而更有古体诗的那份灵活,但其实又都是“有意”为之,这正好揭示了杜甫晚年的诗歌是有意把“诗律细”和“浑漫与”中和统一在一起的。

即使单纯从诗歌中感情的表达方式来说,也体现了对立统一。诗人对国家人民的命运饱含非常动人的感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滕王亭子二首》其一)等等。在这样的诗歌中,作者以己为诗中主人公,感情直接抒发。但在另外一些作品中,作者却让自己退到一边,仅冷眼旁观去记录所看到的东西。如《丽人行》只写外戚的春游时的奢华和气焰,作者未有一句可否;“三吏”“三别”干脆直接让诗中人物自己说话,作者主要是像史官那样记录而已。在上面所举的这些诗歌中,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抒情的方式而已,前一种表达较显露,后一种表达较隐秘。

其四,杜诗是把“学古”与“变古”融合得最好的典范。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集大成”。他主张广泛地学习前人的诗歌成就,“转益多师是汝师”,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中唐元稹《唐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已是“集大成”的意思。以上两个说法主要从杜甫博采他人之长的角度提出,而其诗歌的创造性也非常突出。韩成武《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十个创新之举》一文认为他有十项开拓。

于唐代,杜甫是最善于学习的,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大诗人,他是中国诗人中能够把“学古”与“变古”融合得最好的典范。他本人的诗歌具有多方面的风格。据《遯斋闲览》载,王安石曾经拿他和李白比较说:“白之歌诗,……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

杜甫的“集大成”,特别是他的风格多样性给后人开启了许多不同的学诗法门。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云:“公之诗,支而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皆出公之奇偏。”叶燮《原诗·内编》曰:“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戛,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先河。”他们的说法虽不同,实质并无区别,都强调了其对后代诗歌的巨大影响。

对于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承先启后的独特作用,前人从不同的方面多所阐发,其中明人胡应麟说得最为全面:“大概杜有三难:盛极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导源,为百世师,二也;开元既往,大历既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上一篇: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下一篇:韩国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