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2024-06-24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精选10篇)

篇1: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常同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2、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透析次数不断增加,正常皮肤和粘膜屏障频繁损伤,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生率高。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每个透析单位都有150~180升的水与其血液接触;在透析滤过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接受15~30升左右的置换液。

4、急诊透析时的深静脉置管较长时间在血管内保留;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

5、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均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透析产 品,更增加了透析单位内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尤其是肝炎病毒的感染。

6、透析单位内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止透析单位内的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且又非常艰巨的问题。

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因此,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二)常見与血透相关之感染

通路感染(access site infection)菌血症(bacteremias)发热反应(Pyrogenic reaction)源於血液內病原生物之传染

(Infections with blood-borne pathogens)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透析单位内实施规范管理,制定较为完整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管理细则,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每日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 – 人物

工作人员﹕ 防疫注射

持续性知识与技能培训

严格執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政策 清晰工作指引及守则

定期重新审顶常规程序及政策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及考核(感染质控中心)呈報可疑感染病例

医、护、工的监测和防护:

1、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全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工作人员不在治疗室就餐。有专用的公共卫生设施。如工作中发生意外感染,可立即注射高效价抗-HBS免疫球蛋白500mg,一月后再注射一次。

2、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透析室以及监护各个患者之间均应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更换和拆卸设备及抽血等操作需带手套,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时也应带手套。

3、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的专用工作服每天更换,工作鞋每周清洗。

病人﹕ 病历评估

防疫注射及定期血液测试

病人教育(如血透前的健康宣教)探视人员﹕

尽量不设探访时间,以減少人流帶來的环境污染 需配合卫生防护中心发出的防护警示

患者的监测和防护

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需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全套,以后每月检查一次致半年,继而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对有感染征象者应及时给于检查。患者中的乙肝易感者应动员接受乙肝疫苗的注射。对贫血者尽量动员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大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

2、透析患者在透析室的活动范围限于其本人透析用床单位,不得随意操作透析室内的各种仪器。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行血液,体液隔离,采取专用透析机和透析床。有条件应隔离透析。

3、做好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透析常识及血管通路的保护和应急处理,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加强营养管理,改善贫血,提高免疫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

4、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监护,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患者体温脉搏的变化,疑有动静脉内瘘感染应及时做血培养,以尽早确定诊断,给以正确的处理。

5、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疑有感染者应尽早使用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杀菌剂,注意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尽可能选择安全性大,肾毒性低的药物。

感染控制措施 – 环境

病房构造设计,隔离措施 病人及探视人员进场措施

家具及一般用品的清洁和消毒,衣物及医疗废物处理

除虫措施

透析室的感染管理措施

1、透析室的消毒管理:进入透析室需更衣换鞋,非工作人员,非透析患者和陪客不得随意出入,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减少室内污染的机会。

2、透析结束后整理物品,床单位布类全部更换,做到一个患者一套布类。

3、透析结束后,透析器、血路管、内瘘针分别按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定分别放置,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4、用0.5%过氧乙酸擦拭室内物品和地面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小时并有记录。

5、透析室在每天终末消毒后封闭,至治疗前启用。

6、每周定期更换消毒容器和消毒液。

7、除每日的常规清洁工作并行之有效的通风外,每周六清洗患者的拖鞋(患者拖鞋专人专用)。

8、每周六大扫除一次,彻底清洁消毒透析室。

感染控制措施 –反渗水处理系统

确保反渗水达到微生物及化学成分合乎人体接受标准 水质监测措施及保养维修程序

反渗水处理系统监测:

反渗水系统监测(外置警报系统)每天 细菌化验(微生物)每月1次

水质內毒素检测(微生物)每月 1次 水质标准测试(化学物质)6 个月

反渗水处理系统保养:

清洗天台水缸 6 個月 沖洗沙石过滤器 每天 除铁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活性炭滤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軟水器还原程序 每周 2次(自动程序)加添盐粒 兩周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更換 1micron 滤芯 每月 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反渗膜消毒 兩周1次(化学剂消毒)循环迴路系统喉管消毒 每天(热消毒)水机消毒程序:

1、砂滤器反冲,树脂缸再生,活性碳缸的正冲反冲每周2次。

2、反渗膜用0.05%过氧乙酸消毒每2周一次。

3、储水缸和输水管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每周一次(有条件的水处理系统应采用每天热消毒)。

4、每天都应常规地开动反渗机。

感染控制措施 –透析机

记录机件出现的問题及维修日期 维修后必须进行消毒才可使用

每次关闭后重开的血透机要按沖洗及进行测试 消毒后48小時的血透机需重新消毒才可使用 按供应商建议定期更換机件滤芯 避免共用物品

透析设备的消毒管理:

1、透析机应每透析一人次均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清洗,如德国B.Braun血透机用含氯量5.25%的次氯酸钠消毒;瑞典Ganbro超200血透机用3.5%过氧乙酸消毒。待消毒清洗后备用。

2、透析机外壳用0.1%过氧乙酸擦拭消毒,透析机上的盖布定期更换。

3、血透机闲置时每天都应常规地开机进行冲洗。

4、优良的水质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安全治疗的基本保证,因此,对水处理系统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消毒管理制度,工作落实到班,责任到人,定期监测水质,不定期抽查水质

美国(AAMI)标准

透析用水细菌含量不超过200细菌生成单位(CFU/ml)。透析液中细菌的最高含量不超过2000CFU/ml,1990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经调查的51个透析中心有53%其透析用水细菌含量超过AAMI标准,有4%透析中心其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超过AAMI标准1ng/ml。

与上述透析用水同步调查的结果有35%透析中心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超标,有12%透析中心透析液中内毒素水平超标。

透析液的管理

A浓缩液根据透析机的品牌而定。医院制剂室必须严格执行制剂要求,每次配液均经制剂快检,并在血透机上混合采样测“血气”及电解质,合格后才能启用。不同的透析液须分区存放,注意先到先用。

B浓缩液(苏打液):由于制剂不稳定,放置过久CO2挥发,PH值会升高,钙盐沉淀增加,造成机内管路堵塞,影响血透机的正常运转,同时B液的环境细菌容易繁殖。因此B液必须每天新鲜配制,装B液的桶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透析液细菌的主要来源

碳过滤器和离子交换树脂是大量细菌的来源。

结构不合理的供水系统和储水罐是细菌污染的另一个来源。

透析用品的管理

1、严格区分无菌和未灭菌的医疗用品并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存放,使用时按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选用,并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2、对透析用一次性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使用后做到消毒,然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或焚烧销毁。

3、部分一次性透析用物品的复用必须严格遵守复用程序(透析器的复用其他篇章将详细介绍),对重症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严禁复用。

4、感染肝炎病毒患者的透析器和血路管应在专用场所处理并单独存放。

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更要注意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严禁在感染处穿刺。内瘘穿刺时,严格消毒并铺无菌治疗巾,防止感染。做到一人一个消毒盘,一根扎脉带,一块无菌治疗巾。

微生物监测

每月本科自行采样送检透析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数和空气微生物。每季度由感染科专职人员监测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消毒液、空气等的细菌数。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要求,必须做到透析用水细菌数<200CFU/ml,透析液细菌数<2000CFU/ml,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cm2,医护人员的手细菌数<5CFU/cm2,空气<200CFU/cm2,灭菌医疗器械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篇2: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容易发生感染的每个环节,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医院血液净

化中心在2008—2010三年之间所进行透析机的透析液、反渗水、内毒素以及该血液净化中心的无菌物品、物体表面、洗手培养、空气培养的监测。结果: 三年之间共做了1104次培养和24次内毒素试验,其中阳性次数为25次,阳性率为2.26%。结论 :通过实验室的培养试验来发现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问题的存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我医院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疗水平。

关键词: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测分析;预防

血液透析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主要手段。也是医院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为了避免和杜绝各种原因引发的医院感染。研究血液净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等。因此,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在2008—2010进行监测所得的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MH营养琼脂购于英国Oxoid公司,内毒素测定试剂购于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

责任公司。0.9% 生理盐水购于安徽丰厚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2.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均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 方法:采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8—2010血液透析机入口和出口、透析液、透

析用水的细菌培养,透析室、准备间、操作间的空气培养,以及洗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培养,透析用水的内毒素试验的测定。

1.4. 评价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细菌检测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2.结果:

1.2.1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12台透析机入口、出口、透析液、反渗水培养、内毒素、洗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空气培养的采集次数和培养阳性例数见

透析中心培养次数和阳性例数

位置次数阳性例数

透析机入口4323

透析机出口4323

透析液362

反渗水363

洗手361

无菌物品360

物体表面361

空气培养3612

内毒素240

2.2.透析机的入口和出口培养的阳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4株,臭鼻克雷伯氏菌1株,白色念珠菌1株,透析和反渗水的培养的阳性菌都是大肠埃希氏菌3株。

2.3.洗手培养阳性菌为大肠埃希氏菌1株,物体表面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1株,空气培养的细菌

菌落数较多,菌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四联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枯草杆菌。

3.讨论:

本次对我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三年间所做的监测,共做1104次培养,24次内毒素测定,阳 1

性次数为25例,阳性率为2.26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每周常规透析1-3次,频繁穿刺或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病原微生物从皮肤穿刺点或透析管路接头处进入体内而引起感染。其次,由于患者透析不充分、血压控制不佳、营养不良、等引起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尿毒症肺损害可以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肺巨噬细胞形态异常,吞噬功能降低,再加之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所以如果哪个环节监测不慎,很容易发生血管通路和动静脉内瘘以及呼吸道的感染,而使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菌血症﹝1﹞。

3.1.细菌监测的数量分析:本次监测中阳性菌株种类比较多,虽然数量都没有超出《医院感染诊

断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但有超出干预限度,所以我们就要及时提醒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消毒措施改进,加强医务工作者对消毒知识的培训,要对血液透析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因患者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也比较弱,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建立严密的保护性措施,控制探视和陪护人员,减少透析室内的人流量。特别是透析机入口,出口培养的阳性菌为大肠埃希氏菌。更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达到血液透析的使用要求,然后才可以供患者使用。

3.2.细菌学性质分析:通过三年的监测分析,我们发现所监测到的细菌都为条件致病菌,细菌所

产生的毒力不是很强,但血透患者大部分都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的易感患者,同时有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一但有细菌侵入血透患者体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次所监测的白色念珠菌数虽然少,但患者感染后是很难以治疗的,而且所需要的医疗费用也很昂贵的。空气培养的阳性菌株数较多,阳性率为20 %,且菌种类别比较多,故可以造成透析患者的呼吸道感染﹝2﹞。

3.3.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增强无菌观念,特别是深

静脉插管或做动静内瘘时,一定要在手术室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临时血管通路要定期消毒,换药,严格无菌封管,精心护理。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减少临时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间,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因此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3.4.细菌的内毒素测定:三年来的内毒素试验测定均为阴性,因为是三个月测定一次,间隔时间

较长,故对反渗水制造的管道,贮水箱消毒要求质量较高,特别是在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3.5.血透患者的营养要求:由于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低水平是血透患者并发感染的两个高危因

素,而血透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佳、进食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营养不良,加之常规透析时透析器和管路丢失的一部分血量,使贫血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对感染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血透患者除充分的血液透析以降低血液中代谢产物毒素,同时要适当增加营养,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g/kg,另外需要补充维生素、钙、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3.6.血液透析中心的监测: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空气培养,无菌物品,洗手,物体表面的每月

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每季度进行内毒素检测,都是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灵魂。只有通过加强对血液透析中心的规范管理和监测,才能减少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安全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万启平,何永成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3-145

篇3: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1 临床资料

中心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85例, 其中透析10年以上2例, 5~10年4例, 2~5年25例, <2年54例。乙肝阳性患者8例 (本身携带) ;丙肝抗体阳性4例, 其中1例透析1年后输血感染, 已经透析15年, 生活质量良好, 2例2年透析后丙肝抗体转阳性 (未输血) , 另一例是外地转回;梅毒抗体阳性2例。医护人员无交叉乙、丙肝的感染。

2 控制措施与管理

2.1 健全制度及管理组织

根据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制定切实可行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阳性患者管理制度、水处理消毒制度、检测不合格的处理措施等。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监测员的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负责血液净化中心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平时工作督促、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每三个月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落实政策并讨论有关本科室突出的问题, 一旦全科讨论通过, 所有员工的行为必须一致。而对于管理小组成员要加强业务培训;管理者首先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 才能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 监控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经常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制度知识的宣教, 使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

2.3 血液净化中心环境管理

2.3.1 建立合理布局的血液净化室

受医疗用房紧张的限制, 中心没有现代化的透析中心, 但通过改造, 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中心, 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有一个独立的小手术室, 可以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及各种深静脉插管等。现有18台血液透析机, 一个隔离的透析区域。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2.3.2 控制进入透析中心人员

除上班的医护人员外, 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如有学生参观学习, 控制每批次人数;限制家属陪护, 如有重危患者确实需要陪护的, 只允许一名陪护, 但必须换鞋、穿隔离衣。进入中心的医护人员应按规定换衣、裤、帽、鞋及戴口罩。

2.3.3 透析中心空气消毒

目前, 越来越多的医院将空气洁净问题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 认为它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关键措施之一[2]。虽然血液净化中心对空气洁净的要求达不到手术室、器官移植室那样高, 但由于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特殊的治疗性质, 加之室内人员流动较大等因素, 空气流动差, 所以搞好透析室内空气消毒监测工作势在必行[3]。使用臭氧消毒会使透析机的管路分化、破裂, 采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 每天2次, 每次2小时, 如人员流动性过大时, 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次。地面采用有效氯为1 000mg/L湿式拖地每天2次;有血迹污染地面或墙面时及时用有效氯为2 000mg/L消毒液擦净地面或墙面。

2.4 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

所有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查乙肝、丙肝标志物、HIV、梅毒等标志物并半年复查1次, 肝功能每月1次, 阳性者进隔离透析室透析, 有专用的透析机及专人负责;乙肝、丙肝阳性的患者不重叠机器, 所有阳性患者不行on-line血液滤过, 可以给予串联血液灌流器清除中分子物质。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患者, 建议接种疫苗。因急诊而对于各种标志物不清的患者, 暂且做阳性处理。患者个人要注意清洁卫生, 在内瘘穿刺处的周围要保持干净, 以预防穿刺部位感染。对于中心导管留置的患者, 个人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卫生条件差可引起导管感染等各种并发症, 从而直接影响导管的存留时间[4];而留管洗澡时淋浴可能会导致导管周围的皮肤和敷料浸湿, 如何正确淋浴是目前带管患者较为棘手的护理问题。有专家建议可使用人工肛门用的肛袋将导管装入、密封, 再进行短时淋浴[4];在专用的导管淋浴成品装置推出前, 也正在试用人工肛门袋。平时注意透析患者的体温, 每月查血常规注意白细胞的变化, 有低热原因不明者即作血培养, 以尽快明确诊断。

2.5 医护人员的管理

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所处院内感染的高危区, 在医院院感科和干部保健科的管理下, 每年体检1次, 并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医护人员正规接种乙肝疫苗。所有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要有很强的无菌概念及消毒隔离意识。侵入性操作在血液净化中心是非常多见的, 这也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张诗海等[5]报道穿刺部位皮肤的感染是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根本原因。在穿刺前病人皮肤未经彻底地清洁、消毒, 医护人员的手未洗干净, 污染的细菌很容易经皮肤沿导管通道移行至导管尖端, 并容易释放入血液而造成菌血症或脓毒血症[6]。经验是:侵入性操作前除病人皮肤的清洁消毒外, 医护人员必须洗手, 它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护士在上机前必须戴手套, 上机完毕后用含氯的小方巾擦机器表面, 以便及时清理血迹, 后脱手套并洗手、再换手套给另一病人上机, 下机同上机操作。对比资料透析中心透析<2年抗HCV阳性率为1.85%, 透析>2年抗HCV阳性率为9.67%, 而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观察175例血液透析患者抗HCV<2年阳性率为6.20%, 透析>2年为47.83%, 总阳性率17.14%[7]。曹娅丽等报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抗HCV阳性率为56.5%, 北京地区抗HCV阳性率28.3%, 中国台湾阳性率24.7%~34.1%[8]。相对较低, 可能与严格的院内感染管理有关。

2.6 一次性材料及其他物品的管理

透析使用的材料自2003年6月起全采用一次性, 杜绝复用。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 检查物品的有效期。严格区分无菌与有菌透析用品, 并按使用的频繁程度给予分室放置。

2.7 血液净化中心医用垃圾的管理

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用垃圾分为非感染性与感染性垃圾两大类;非感染性垃圾有一次性物品的外包装纸、药品包装盒、袋, 透析记录用的废纸等, 统一放置在黑色塑料袋里, 每班上机结束后由清洁工将塑料袋口扎紧送往医院统一地点、统一处理;一般每天2次。而感染性垃圾分为有损伤性和非损伤性, 损伤性垃圾有内瘘穿刺针、注射器、药瓶等, 统一放置在黄色利器盒里, 因内瘘针的特殊型号有别于普通的注射器, 需要盛放的利器盒要高, 口子要宽, 医护人员不得回套各种针套, 利器盒装满后直接烧毁, 不得回收利器盒。非损伤性垃圾有透析器、管路、一次性布巾、纱布、棉球、病人分泌物等上述物品无需初步消毒, 直接放置在有两层黄色塑料袋包装的加盖塑料桶里, 并给予独立的区域, 上锁;透析中心最多的医用垃圾就是透析器及管路, 经验是:下机后, 操作护士直接封闭透析器、管路的所有侧管, 防止残留血液往外流。这些垃圾在由透析中心移交给分管工人时, 必须核对数量, 杜绝外漏, 分管工人将塑料袋扎口后按规定送至焚烧地点。垃圾桶在垃圾运走后用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8 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控

是保证透析质量的关键之一, 因患者每一次透析约消耗120~150L透析液。从原水、水处理系统以及到配置透析液、储存透析液的桶, 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一旦有一个环节污染会导致透析液微生物滋生, 微生物或内毒素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 造成各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经验是:以《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YY0572-2005) 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 透析液和透析粉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公布的Ⅲ类医疗器械 (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净化器具, 编号6845-04) 管理。为达到这个标准加强了管理:每月对水处理机及管路系统进行彻底消毒, 采用过氧乙酸消毒;血液透析机每班做透析机内、外消毒;A液直接由厂方供给、B液当天配置, B液搅拌桶、储存B液桶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2次;每月采样做多点检查:水处理输出端、终端水、血液透析机入口、透析器入口、现配B液、B液搅拌桶内壁、储存B液桶内壁的微生物检查, 以胰蛋白酶大豆琼脂做培养基, 35℃~37℃下培养48~72小时, 计算菌落数必须在行业标准内, 并做水处理输出端、血液透析机入口的反渗水内毒素检测。要求反渗水及透析液所含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 且达到50CFU/ml后即采取有效措施;水处理输出端内毒素不得超过1EU/ml, 血液透析机入口的反渗水内毒素不得超过2EU/ml、且超过1EU/ml即采取措施, 根据经验认为必须要寻找原因并增加消毒频率是最佳的方法, 如水处理输出端这点超标就对水处理系统每半个月彻底消毒一次, 直至检验合格。而在夏天因气温高、潮湿易生细菌, 对水处理系统就要每半个月一次作为常规工作、每周增加对B液搅拌桶、储存B液桶的消毒次数。

2.9 强调充分透析

充分透析, 能够使患者的水分清除及时, 心衰纠正早;同时清除毒素后患者食欲增加, 贫血纠正、营养状况改善, 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3 结论

医院内感染的问题很严峻, 同时也很重要。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都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而局部环境以及各个易感环节的疏忽是增加院内感染的原因。为此要控制医院内感染,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血液净化中心科学管理系统和管理对策;实施科学化管理, 尤其是细节管理在透析中心尤为重要, 从而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内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 降低院内感染。方法从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患者、医护人员、一次性材料及其他物品、医用垃圾的管理, 到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及透析中心质量的监控及对策, 降低医院感染率。结果此血液净化中心医院内感染率较低。结论实施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周美华.血液净化中心的消毒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5, (5) :225.

[2]孟剑英, 石正威, 周友根.空气洁净技术的合理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3, 3 (4) :231.

[3]周静, 周美华.北京5所医院血净中心的细菌学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6;6 (3) :149.

[4]王玉柱, 主编.血液净化通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74.

[5]张诗海, 曾帮雄.85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2) :88-89.

[6]韦秋玲.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5) :599.

[7]张智敏, 周焕芝, 李洋, 等.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J].四川医学, 2006, 27 (10) :1024.

篇4: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与监测

【关键词】 医院感染;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质量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医院管理,进行必要的监测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我院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管控,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对策,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原卫生部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医疗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1 案 例

2013年,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74名透析患者中,新增丙肝患者12人,抗体阳性22人,被认定为是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自2013年1月以来,淮南市新华医院陆续报告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现丙肝病毒感染者,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专家组多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发现,该院接收的门诊透析患者共74人,透析前筛查出丙肝患者12人,乙肝患者6人;2012年陆续发现新增丙肝患者3人。今年1月上旬,该院对74名透析患者全部进行病毒标志物筛查,又新增丙肝患者9人,抗体阳性22人。经专家组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此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透析机消毒不彻底,同时存在透析室布局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分机透析执行不到位、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调查结论为“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2 分 析

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隐患,例如: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需要强化、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不到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流程不规范、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规章制度不能认真执行,医院感染可能随时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感染管理。

2.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建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的三级监控网络,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综合目标考核方案,严格考核,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作用,体现管理的作用。进行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信息反馈和交流,共同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2.2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医院感染意识,重视人员培训

2.2.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控制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加大监管力度,检查措施执行、落实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使指导、检查、考评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反馈,持续改进。完善工作制度是做好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保证。把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纳入日程,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从制度管理的角度解决“重治轻防”的观念。

2.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手段。医院应该及时分层次对各类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一定要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教育要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使其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患者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2.3 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医院可以通过举办手卫生讲座,并通过宣传标识及展板在全院范围内向职工、患者及家属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洗手池上方统一张贴六步洗手法宣传图片,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加强日常督导,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切断医院感染的第一道传播途径。

2.2.4 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 加强重点科室感染质量监测与管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口腔科、重症监护室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供应室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将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作为重中之重。

2.4.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反馈,并及时指导整改。检验科对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监测。

2.4.6 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废物的管理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控制医源性传染病的传播,医院要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从购入到使用都严格把关,对所进物品进行质量验收,索取相应的证件,合格后下发到临床科室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收集,放置于黄色防渗漏的塑料袋或耐刺的容器内,统一回收。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交接登记由双方签字。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管理法规,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装,标志醒目,由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医院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有力地防止医院感染。

4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不仅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得到保障是促进医院稳定发展的基础。建立、健全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改善医疗环境,改革并使用安全医疗器具,使用防护屏障,规范受污染锐器的处理,普遍接种乙肝疫苗,意外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各级医院都应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篇5: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2、透析治疗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

3、为防止交叉感染,透析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4.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²。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5.血液净化中心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室、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6.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7.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前,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8.血液净化中心、治疗室、复用透析器存放室应安装空气消毒机并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常规消毒,当日透析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擦洗地面,床头桌用浸泡消毒液的抹布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并定期消毒。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可应用低浓度消毒剂;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9.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内应换鞋或穿鞋套,普通透析患者与经血源感染的透析患者应分区进行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结束应换下被服,沾有污物随时更换,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限制家属在透析治疗室随意进出血液净化中心。

10.有易感染手术透析患者,安置单独病房,专人看管。

11.透析前透析患者应查肝炎全项及艾滋病毒,无阳性者透析,若肝炎阳性,HIV阴性,继续透析的危重透析患者给予做CRRT,HIV阳性者通知传染病院转院。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开始3个月为预防感染窗口期,在隔离间透析,3个月后复查乙型肝炎全项、艾滋病、梅毒抗体,阴性者转入大血透间继续透析,HBsAg阳性透析患者改行腹膜透析或转他院治疗。艾滋病、梅毒抗体阳性透析患者转传染病院,并行院感上报。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12.对长期透析的透析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一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1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14.如有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5.对于怀疑可能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透析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3个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16.严格医疗物品管理,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无菌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17.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18.严格血液净化中心医疗废物的管理。(1)废弃的消耗品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2)使用过的体外循环装置需有效的密封在不漏水的废物袋或防漏容器中,并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地点毁形,并有登记。

(3)透析过程中一次性器械应该在1名透析患者使用之后处理掉。非一次性器械应该在透析患者使用后消毒。

(4)废弃的针头应放在锐器盒内,注意不宜过满。

(5)透析时所有的医疗废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应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19.严格血液净化中心的复用管理使用有可复用标记的透析器进行复用。重复使用透析器应严格判断透析器的类别做到专人专用。最好采用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机进行透析器的冲洗及消毒处理,并按照复用规范进行管理。避免透析管路的复用。

20.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年组织体检,重点监测经血源感染的各项指标。必要时注射预防疫苗。

21.告知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透析患者遵守血液净化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复用知情同意书。

22.建立透析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透析患者做明确标识。

篇6: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一、设置在清洁、安静的区域。

二、布局合理,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区)、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区)。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等分开设置。

三、管理要求:

1、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篇7: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D.传染病患者在隔离净化室进行血液净化,专机透析 E.急诊患者不需固定透析机

2.重症肌无力病人出现反拗危象的主要原因是:(C)A.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足 B.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 C.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 D.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

3.评估左心功能不全、肺循环淤血者的基本表现是(E)A.嗜睡、乏力 B.咳嗽、咳痰 C.咯血 D.心悸 E.呼吸困难

4.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管 C.膀胱冲洗 D.膀胱内注药 E.膀胱镜检查

5.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盆腔脓肿的最简单的确诊方法是:(B)A.腹腔穿刺 B.直肠指检 C.X线

D.大便检查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B)A.甲、乙、丙三类共53种 B.甲、乙、丙三类共35种 C.甲、乙、丙三类共23利 D.甲、乙、丙三类共36种

7.下列哪项不是心绞痛的疼痛特点。(E)A.阵发性前胸、胸骨后部痛 B.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 C.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D.胸痛一般持续3~5分钟 E.多数患者伴有心律不齐

8.总产程不应超过多少小时:(D)A.2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9.关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C)A.部分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医院感染一定是由于消毒隔离缺陷所致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至二重感染

10.关于一般成人脑脊液量的叙述,错误的是:(D)A.脑脊液总量为100~160ml B.每日产生脑脊液400~500ml C.脑脊液总量约占颅腔容积的10% D.脑脊液总量约占颅腔内血流量的10% 11.临终病人经常抱怨,甚至斥责医护人员和家属,此心理反应期为:(B)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12.沙眼的防治为(A)A.一人一巾,局部滴15%磺胺醋酰钠眼药水 B.滴药使瞳孔缩小,减少疼痛 C.局部短暂滴药

D.不能行滤泡压榨术

E.沙眼患者所有用具一律分开使用

13.肾病综合征严重水肿病人起身应慢,以防止:(A)A.体位性低血压 B.高血压 C.坠床

D.皮肤损伤

14.尸体料理中,错误的是(C)A.根据医师的死亡诊断进行尸体料理 B.劝慰家属暂时离开病房

C.撤去治疗用物,使尸体去枕仰卧 D.全身抹洗,穿好衣裤,梳理头发 E.包裹好尸体,系好尸体识别卡 15.AG增高提示体内有(D)A.高氯血性呼吸性碱中毒 B.低氯血性呼吸性酸中毒 C.低氯血性代谢性碱中毒 D.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E.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16.在三测单上用红钢笔纵行在40~42℃相应时间栏内填写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D)A.入院 B.出院 C.分娩 D.抢救 E.手术

17.男,5岁,烧伤总面积为30%(Ⅱ度),其烧伤严重程度为(D)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特重度 E.深度

18.大咯血窒息抢救措施不妥的是(C)A.立即置患者于患侧卧位或平卧位 B.立即清除口腔内血块 C.立即应用镇咳镇静药 D.立即应用呼吸兴奋剂 E.呼吸道通畅后加压吸氧

19.关于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错误的是:(C)A.急起高热,反复惊厥 B.嗜睡、昏迷

C.早期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

D.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呼吸衰竭

20.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D)A.二般治疗 B.病原治疗 C.对症治疗 D.支持治疗

21.关于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描述,错误的二项是:(D)A.一期愈合称原发愈合

B.二期愈合主要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和伤口收缩达到愈合 C.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均是创伤后的修复过程 D.二期愈合愈后功能良好 22.称为智齿的是(C)A.第一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三磨牙 D.第四篇牙 E.以上都不是

2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是(D)A.<37.5℃ B.>37℃ C.>38.5℃ D.>38℃ E.>36.5℃

24.因增加心室后负荷而导致心力衰竭的是:(C)A.心肌梗死 B.心包填塞 C.高血压病

D.二尖瓣关闭不全

25.脊神经共有多少对:(D)A.7对 B.8对 C.12对 D.31对

26.碎石术后患者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A.碎石术后为了加快排泄补液时速度要快

B.碎石术后一般在3~4天内应给予止血药和抗生素 C.碎石术后3天内尿液应过滤

D.如无不适,术后2~3天嘱患者增加活动量 E.密切观察尿量、颜色、性质

27.溃疡病患者出现下列哪项病情提示有穿孔发生(D)A.饮量突然减少 B.嗳气反酸加重 C.恶心、腹胀明显

D.上腹剧痛、腹肌紧张 E.常发生“午夜痛”

28.伦理是道德现象的:(D)A.进步化和理论化 B.进步化和系统化 C.理论化和实践化 D.系统化和理论化

29.下列各类患者不需鼻饲法进食的是(E)A.昏迷患者

B.口腔手术后患者 C.早产儿

D.破伤风患者 E.休克患者

30.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的临床表现(D)A.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B.肝脏肿大和压痛 C.周围型发绀

篇8: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风险的管理体会

1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1 管理方面的缺陷

科室感染管理体系不健全, 无质控分层管理, 造成出现问题时职责不明确, 质量无法做到持续改进;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建立后, 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或以经验代替制度, 导致制度形同虚设;血液净化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 导致不按规范操作, 造成污染[1];透析机、处理机等设备管理不善, 使用不当, 严重影响感染控制;缺乏健全的操作流程;缺乏感染风险意识教育培训。

1.2 人员因素

1.2.1 患者因素

尿毒症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大多数存在肾性贫血, 且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的失血都易造成机体贫血, 需间断输入血制品, 造成血源性感染的概率增大, 而其本身的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感染。

1.2.2 医务人员因素

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经手造成感染的传播比空气传播更具危害性。由于部分护士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面认识不足, 责任心不强。在业务工作中缺乏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做透析操作治疗时, 尤其是上下机时, 患者病情重, 工作繁忙, 部分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差, 未做到1人1换手套1洗手, 操作不规范, 消毒隔离技术不严格执行, 造成交叉感染[2]。

1.3 环境因素

血液净化室应有空气消毒装置, 入口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如果建筑面积不够, 布局不合理, 区域划分不合理, 透析区域分区不合理;人、洁、污物流向不符合要求, 均易形成院内感染[3]。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淡薄, 透析室管理工作不到位, 患者及家属随意出入透析室, 造成空气污染。消毒技术不熟练, 环境卫生等监测方法不标准。透析消耗品及医疗污染废物处理不规范。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处理不规范, 均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2 血透室感染风险防范措施

2.1 加强感染意识的教育

提高护士对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科室工作人员要组织学习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4]。如《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等。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内制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计划, 并对每次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合格率达到95%以上。强化护士的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的意识。定期学习, 定期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应强调做好侵入性操作的控制与管理,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标准的监督与管理, 使护士自觉将感染控制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5]。

2.2 严格卫生洗手, 手消毒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透析室应设置感应流动水洗手设施, 水池旁贴6步洗手法的图示。采用灭菌洗手液及一次性纸巾擦手。各个区域均配置洗手设施, 便于使用。每个透析单元床尾放置速干手消毒剂。上、下机操作时均应戴手套, 且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手套, 手套如有破溃时应及时更换, 杜绝戴一双手套在不同患者之间操作, 造成医源性感染。

2.3 加强环境物品器械管理

医务人员出入透析室区域应更换专用工作服和鞋, 合理布局, 必须具有三通道:工作人员通道, 患者通道及污物通道。室内温、湿度适宜。采用空气消毒机每日3次, 每次1h, 定期消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乙肝、丙肝患者, 护理人员应专人看护, 不能1人同时看护。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应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别使用, 并标识清晰。物体表面或地面若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 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 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或地面拖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 悬挂晾干[6]。

2.4 加强感染控制的监测

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对透析液、透析用水细菌培养应每日培养1次。内毒素每3个月培养1次。化学污物应每年测定1次, 水硬度及游离氯至少每周1次。对培养不合格的, 要有原因分析, 并制订整改措施, 直至培养结果合格, 方可使用。

2.5 严格无菌操作, 规范使用各类医用物品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 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 尤其是处理长期、临时静脉插管的患者,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皮肤及管口消毒后要用无菌敷料覆盖。如敷料被污染或疑被污染时, 应立即更换, 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关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关规定。感染性疾病患者不能使用复用透析器。使用后的透析器、穿刺针、体外循环管路, 中心静脉插管等物品必须按规定分类放置, 要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及利器盒内, 由医院统一收回处理, 避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3 讨论

由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特殊性, 易感性, 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 通过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通过对《2012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落实, 能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规定, 改善规范了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 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逐步加强, 建立了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质控小组, 定期对医院各项感染管理目标进行监测, 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进行讨论与整改[7];强化了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观念, 保证了血液净化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的安全实施, 强化了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的安全意识, 使血透患者的感染风险控制到最低, 保证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安全, 从而提高了血液净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明思, 梁秀凤, 梁艳仪, 等.血液净化室的感染控制与管理[J].全科护理, 2010, 3 (8) :637-638.

[2]周志红, 周焕芝, 肖威, 等.透析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管理[J].现代护理, 2008, 4 (6) :791-792.

[3]尹桂英, 孙玉霞, 刘桂青.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01A) :72.

[4]黄红友, 张友萍.制度化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12 (23) :2223-2224.

[5]詹磊.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8 (13) :71-72.

[6]王颖, 檀敏, 武向兰, 等.血液透析机表面污染境况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 2011, 1 (10) :47-48.

篇9: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关键词】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60-02

前言:作为医院感控制的重要手段,预警监测系统集大量数据于一体,包括抗菌药物应用、细菌耐药性监测、感染病例监测以及高危因素等信息。尽管近年来医院对该系统建设给予足够重视,但投入使用中有较多不足之处,要求做好设计与改进工作。因此,本文对医院感染管理中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感染信息监测现状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水平是决定感染控制的关键性因素,从当前感染监测现状看,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表现为:①感染爆发难以预测。实际识别感染病例中,多依托于现场判定、手工操作,而实时预警、自动分析与监测都未实现,仅在患者出院一段时间,才发现有感染问题存在,这样将无法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帮助。需注意的是,感染暴发的控制,要求以预警机制作为保障,使感染暴发苗头被控制,才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②数据采集问题。一般信息采集的信息多来源于各科室医护人员,人员将信息汇报给院感科,在此基础上由专职人员重新做好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许多医技信息、检验信息难以及时被院感科人员获取,其导致无法及时反馈指导,最终造成管理决策不具备较高的准确度与效率。③数据分析与统计问题。由于感染管理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如多重耐药菌监测、抗菌药物的应用,单纯利用人工分析方式,不仅受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等影响,且因信息数据过于复杂,难以保证分析效果,且处理中易疏漏,这样最终分析的结果难以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1]。

二、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预警监测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将抗菌药物监控、多重耐药菌监测、医院感染预警以及其他模块等融入系统中,确保整个预警监测系统的应用有前瞻性。具体设计如下几方面。

(一)感染预警模块

感染预警模块设计中,要求与其他AIS、EMR、RIS、LIS与HIS等做到数据信息交接,这样整个系统既可做到筛选感染病例,也能满足其他统计、查询、干预与监测功能要求。同时,对于其他留置导管、发热、抗菌药物、感染暴发等,都可实现自动预警。需注意的是模块设计中,要求对感染预警指标进行明确,可结合相关的感染信息,如抗菌药物应用、微生物学细菌培养结果、常规化验结果等,在此基础上完成预警指标构建过程。系统会根据预警指标,自动确认感染病例,并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筛选,由专职人员对病例分析。

(二)多重耐药菌监测模块

该模块设计中,要求对接微生物室系统,对具体的监测范围进行确定,由系统完成采集细菌药敏实验相关信息,检测其中病例并预警。当人员从系统中获取定植病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后,便可从干预专家库内寻找耐药菌防控SOP方案,并提供给主管医生。另外,多重耐药菌监测模块设计中,要求做到将数据作为导航,通过检索对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查询,可将任一时段内的耐药菌药敏变化信息导出,为用药选择与耐药菌防控提供指导[2]。

(三)抗菌药物应用监控模块

抗菌药物应用监控模块,在作用上主要表现为可使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被监控。模块设计中,可根据预防、治疗与用药的相关标准,对抗菌药物的不同应用目的进行统计,做到分级管理,一旦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模块可进行预警。此外,对于其他如Ⅰ类手术切口,在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种类等方面,都可被纳入自动预警的范畴中。

(四)其他模块

系统设计中,其他如切口感染监测、手卫生管理模块等也需进行合理设计。如在切口感染监测方面,设计中主要考虑系统可实时监控切口感染情况,并对其中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在手术风险等级确定的基础上,对可使感染率、感染例次进行统计。另外,对于手卫生管理模块,且在院内感染控制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构建中,要求对手卫生数据做到实时记录,并根据记录信息完成分析、统计与报表过程。这样在数字化管理手卫生依从性下,能够使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以提高[3]。

结论:预警监测系统的构建是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实际进行系统设计中,应正确认识当前医院感染控制的现状,从感染预警模块、多重耐药菌监测模块、抗菌药物应用监控模块以及其他模块进行设计,在保证所有模块设计合理的基础上,使预警监测系统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预测与预警,使医院感染率得以降低,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运萍,潘丽杰,万志红,周文莉,马世民,董颖,王俐. 医院感染预警监测与统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17:1551-1554.

[2]钟山.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07:15-18.

篇10: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血液净化中心情况介绍

徐州民政医院始建于1956年,1997年6月经省民政厅批准为徐州市优抚医院,是徐州市政府落实民心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惠及全体市民的公益医院;是徐州市唯一一家综合性优抚医院;唯一一家市慈善总会实施慈善资助的医院;唯一一家医疗救助住院定点医院;唯一一家市救治流浪乞讨人员中急(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它主要承担着市区低保、特困职工、临时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子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

2009年5月25日我院在市慈善总会、市民政局和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新设立了“徐州民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2月经省卫生厅检查验收,已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它主要承担着市区低保、特困、优抚等尿毒症患者的透析任务,是全国唯一一家患者零费用透析的单位。为了给市区低保、特困等尿毒症患者解除高额医疗费用的困扰,在我院透析患者的费用前期由医保先行支付,病人的自费部分则采取三级分解法:第一,运用市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实施救助;第二,运用市慈善总会“资助血透项目”的善款再度实施慈善资助;第三,由本院兜底减免,为此我院已累计减免320万元。这意味着市区低保、特困等尿毒症患者在我院透析自己将不花一分钱,当前这在全国尚属首家。目前科室现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2人。在2007年省慈善总会和市政府捐赠的5台血透机和1台血滤机、2011年省慈善总会及市慈善总会捐赠的5台血透机的基础上,已增至35台,成为全国民政系统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开科至今累计接受低保、特困等尿毒症患者166人,目前在院透析患者106人,共进行免费血液透析38168人次,现每月可透析1200多人次,填补了市区二级医院无透析

室的空白,部分满足了市区低保、特困尿毒症患者的透析需求。血液净化中心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陪同患者与病魔抗争,通过肾友会、QQ群等建立医患交流平台,宣传国家政策等,取到了透析患者有口皆赞的金口碑。至今,血液净化中心已收到感谢信80余封,锦旗50余面。先后被评为“先进科室”、“徐州市三八红旗集体”、“徐州市青年文明号”、“徐州市人民满意医疗卫生服务窗口”、2012全国民政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优质服务品牌”等荣誉称号。因此,医院2010年也被评为徐州市首届“人民满意医院”,2011年被人保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创先争优模范集体”,有效的树立了民政医院形象,突出了党和各级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为此,2012年1月“中国社会报”刊登了《免费透析给了我们生命的希望》,12月“香港文汇报”刊登了《民心工程要让百姓满意》等关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介绍的专题专栏报道。

近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离党和各级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还有一部分低保、特困尿毒症患者无法进入我院血透中心治疗,为满足其透析需求,提升民政医院服务保障能力,突出党和各级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更好的落实政府的民生保障工作,血液净化中心的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我们拟将血透机扩大至50台,还需添置10台血滤机、5台血透机,约需资金300万元,已筹措200万,还有100万元的资金缺口,恳请省慈善总会给予支持。

徐州民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上一篇:基层民政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社区党建工作方案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