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2024-07-13

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精选8篇)

篇1: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幼儿在身体、智力、品德、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为培养新型的、符合未来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音乐作为精神产品,它以乐音构成声音形象,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情绪。它以节奏和旋律来展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并由此传递人的情感。

音乐是最自然、最原始、最容易与幼儿接近的表现形式,更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唱歌、打击乐等活动引导幼儿走进声音的全新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往的音乐活动同其它的艺术活动一样,注重的是技能的培养,教师以教幼儿学会几首歌曲为目标,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幼儿只是被动的去学习,学会节奏和歌词,只此而已,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单调和索然无味的学和教的过程,其活动本身已经使音乐的魅力变的模糊了,优美的歌声也失去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当今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树立为幼儿终身的发展进行教育的观念,社会需要人才,更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发挥教育的功能,音乐的特有作用和优势,可以使幼儿的能力得以显现出来。我国新颁布的《指南》中指出:一个看起来纯领域的活动,依靠“幼儿为本”的理念与教育能力,也能整体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而音乐活动虽说被视为艺术领域中“专业性”很强的非综合性活动,有许多值得去挖掘的地方。只有注重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发挥音乐不可恩替代的功能。因而,我们的音乐活动不仅要让幼儿学会歌曲,还要让幼儿在学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去积极的参与活动,体现音乐对幼儿的吸引力,体现其多元化的特点。

每一个人,从他是一个婴儿开始往往就被音乐所吸引,他会因音乐而停止哭泣,也会因音乐而手舞足蹈,音乐可以放松人的紧张情绪,陶醉于意境之中。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期,发挥音乐的特殊作用,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音乐的作用尤为重要。未来的发展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引导幼儿从小开始具有一种创新意识,与别人不一样,它来自于幼儿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活动中的创新模式,会为教育活动而服务,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服务。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我们考虑到,幼儿教育活动是最大限度的内化人的本质与本质力量,内化人类基本的优秀人性,达到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获得更大的自由与幸福的奠基教育。它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为核心,依据创造原理和创造性发展规律,把造就创造性幼儿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以创造性作为活动的核心,在注重启蒙性的同时,要为幼儿提供的知识重“广”不重“深”,在经验方面重视情感体验,强调创造性为核心的整体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情感、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好奇心等。学前教育的活动内容,应选择幼儿易于理解的,能激发创新灵感的,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具有创造性的。在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同时选择内容,必须要考虑幼儿的接受水平和能力,同时选择能让幼儿产生强烈兴趣的活动,为幼儿的未来实践与文化创造,做好人格发展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准备,活动内容对幼儿要落在“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之间,有助于幼儿的潜能充分发展。

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音乐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唱和表演,还需要积极思维,来表现音乐内容的情感和思想。幼儿通过与音乐有关的学习和思考,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增强对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欣赏力,它不仅有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气质,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己的状态,创造性的表达内心体验和感受。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对幼儿来讲,音乐活动可以表现在游戏中,在这种愉快的状态下,幼儿的情感和内心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出来,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用音乐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音乐活动无处不在,一受歌曲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动行。升班了,上下楼成了首要问题,老师在教育幼儿有序活动的同时,音乐成为规范孩子们行为的无形语言。我们把《滑滑梯》这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改编成为《上楼梯》,由于歌曲已经被幼儿掌握,所以在创编歌词的时候,只改动了几个字,一首创新的新歌就这样诞生了,让老师提心吊胆的上下楼安全问题——通过歌声就把它化解了。再也用不着老师反复的说教,上下楼时孩子们唱着歌很自然的就注意了自己的行为。老歌新唱对于老师们来讲,它解决了反复的说教,对幼儿来讲,从老歌中获得了新的内容和意义。这个活动也给了我创新的启示,尝到了创造的乐趣。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近几年关于音乐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的一些实践经验反思总结,不表示所有的园所都会适用,还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取舍,毕竟这只是关于用音乐来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些方面,园立方上还有一些同行的园长老师们在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工作上的各种经验教训,大家可以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分享。

用音乐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有意的尝试和探索。音乐活动与其它的幼儿园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音乐无处不在。丰收的秋天到来了,采摘活动是孩子们社会实践的良好时机,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一边亲自尝试自取果实的乐趣,一边唱着优美的歌声,欢声笑语和累累硕果把果园变得更加充满了情趣。活动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与采摘有关的话题成为了主题,而音乐在这个时候也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我们组织了授新歌的活动,以创编秋天为歌曲内容,用什么样的节奏型为主旋律,成了活动的焦点。在活动中,孩子们各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要用四三拍的节奏,因为秋天是美丽的;有的说,用四四拍的节奏,摘水果的时候心里很高兴;还有的说,可以把学过的歌改一下,把“苹果”改成“鸭梨”......我们借助了采摘活动,有意识的去培养幼儿的创造情感,随活动的主题去挖掘教育内容,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的认知经验基础上发挥了音乐的感染力,把幼儿的创造潜能提升了出来。音乐成为教育的最佳手段,也成为老师去发挥幼儿创造潜能的好帮手。

用音乐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求教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欣赏古诗是语言活动的内容之一,结合秋天的季节特征,我们欣赏了唐朝诗人张继写的《山行》,并开展了意愿画的活动。在朗诵活动中,由于诗的句子较长,孩子们记得不是特别熟,我设计了一次唱诗的活动,请幼儿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唱一唱,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选择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唱的还津津有味,我选择的四三拍的却没有受到青睐。能熟练的唱出诗的内容,活动本身的目标已经达到,给我的内心震撼,却远远没有结束,孩子们的天性决定了欢快的活波的年龄特点,这一特点又决定了选择的内容,以成人的眼光似乎歌词与乐曲不搭调,可是孩子却没有丝毫的不舒服,唱的很开心,看来教育的随机性与适时性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理解和学习。正如《指南》中提到的那样: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有时并不按照成人的预想和计划来进行的。这就需要老师灵活的运用它去组织活动,更好地体现和倡导《刚要》和《指南》中的“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用音乐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以灵活的形式为活动所服务。在音乐活动中,采用分唱、领唱、齐唱、对唱等方法可使活动更加新颖和生动。在音乐活动“两只小鸟”中,我请幼儿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采用分唱的形式,巩固对歌词的记忆,再用对唱的形式,加入了游戏的形式,寓教育于音乐中,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多变的形式还使好动的孩子安静下来,他的眼神时时被你牵挂,与老师的互动也加深了,几个有名的淘气包,变成音乐的知音,争着来参加活动,连平时爱喊叫的孩子,声音都变得有吸引力了。就连平时不爱讲话胆小的浩浩,也加入到表演的行列,无拘无束展示自己的才能。音乐在改变着每一个孩子,也加深了老师对孩子们的了解,把全新的面孔展示在你面前,有时让你似乎不认识了。

音乐的感染力如同美妙的乐曲一样,在幼儿教育中发挥了它的无穷作用,它不仅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美,同时也欣赏到了美,不知不觉的被感化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音乐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情感、认知、社会等方方面面,帮助我找到一个又一个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幼儿的创造力从音乐中也获得了重新展现,找到了新的起点。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离不开音乐这个重要的领域内容,幼儿的创造力也同样离不开音乐,音乐如同它的魅力一样,会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在未来的社会中为幼儿的成材之路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篇2: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即对教师角色的分析

浙江大学华家池幼儿园

陈燕 现代教育,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是把发展幼儿创造力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胆实践,重新认识幼儿美术活动的特征和表现,明确了成人的审美观与幼儿的审美体验不能完全等同,更不能强加影响,提出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应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强化认知能力,发展其创造力。但在摒弃以前的某些形式上的教学方式,发展新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教师对教育目标理解不够本质,主要表现在重视幼儿绘画表现的“结果”,忽视幼儿自身体验的绘画过程。

(二)教师缺少对美术活动的全面的理性思考,教完了事,画完了事。笔者试针对以上问题,对通过幼儿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教师要重视美术活动的价值,从本质上理解美术教育目标。

进行美术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想象、愿望、情感,把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手段。幼儿处于认知发展初级阶段,通过美术教育所完成的并不应该仅仅是表面绘画水平的提高,确切的是要以视觉性的知觉掌握来培养幼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造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活动就是使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1、教师应正确全面评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

目前,许多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如何评价幼儿的创造力感到迷茫。许多教师仅以幼儿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否新颖、独特来评价幼儿的创造力,我们说这是不够全面的。

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形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其一,是一种认识,理解过程。这是个人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与问题解决有关的,有些是无关的,这就要求人们有鉴别选择有关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由此产生探究行为。教师应正确地组织和引导,使这种探究性行为成为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并锻炼其分析、判断的能力。

其二,是建立在认识、理解基础上的自发性幻想和想象愿望的满足感。这是一个激活信息的过程,是实现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产生一种倾向诗意的,或强烈情绪性的想象愿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创造过程中情绪的高涨,将导致他们新的活动动机的加速发展,从而对幼儿的动机情感领域起到重大改造,并最终促使个体的创造结构的形成。其三,是一种解体、重构的过程。通过幼儿所获得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认识、理解,经过想象思维的训练,引导幼儿把所获得的再解体,再构成。这种行为或许是细小简单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构成性活动的瞬间形成某种新的学习。同时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便构成了创造力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自我实现愿望被不断激发,美术教育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美术活动追求的正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幼儿创作的画。

因此,那些仅从幼儿绘画作品的画面效果来评价创造力的现象是片面理解创造力的表现,是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美术教育目标的表现。这样,不但没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反而阻碍幼儿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正确全面评价幼儿创造力的表现应该是在美术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整个创作思维的过程,多听孩子说,并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欣赏作品,体验他们创作时的感受。

2、对于幼儿的美术作品应“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

对于幼儿的美术作品,不可否认,这是评价幼儿创造力的最明显的方面。因为幼儿能否较好地将自己想象的东西表现出来同样是美术活动所追求的。幼儿作品表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如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给幼儿简单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是不可分割的。

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

一般教师认为技能是基础,它使幼儿把想到的画出来。但也有不少教师过分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认为对于幼儿必须先教技能技巧,因为幼儿想的很好,但能表现出来的很少,其实从某一侧面可以看出这种过分强调技能的现象是教师片面追求画面效果的反映。

由于能力的限制,幼儿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不能要求幼儿的作品惟妙惟肖,同时由于幼儿心理特点,喜欢把自己喜爱的或认为重要的东西夸大。例如: “吃西瓜”(右图)幼儿强调的是一块又大又红的西瓜,为

了画出吃的样子,吃西瓜的人咧开了两排十分尖锐的牙齿,(粘贴)为了要捧住西瓜,不得不把连接这个重要部分的媒介变形,画了两只又长又弯的手。如果我们对幼儿的表现技能要求 过高,一定要按比例画得像,那就会使幼儿不敢大胆创作,束缚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对于幼儿的作品,应“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画什么”比“怎样画”更重要。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这个观点,才能更好地处理传授知识技能与发展创造力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幼儿美术活动中,技能技巧的传授什么时候介入最有效,什么方法最合适的现成模式,这需进一步思考,并在实践中摸索。

二、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活动的理性思考,提高理论素养,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目前,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缺乏对美术活动的理性思考,对一

些问题只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角度来认识,理论没有指导实践。主要表现在: 现象1:对如右图这样一类幼儿绘画中的现象,教师以主观审美认为是幼儿故意画的奇怪。现象2:在幼儿进行创作时,教师往往情不禁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打断幼儿的思路,有时甚至包办代替。

以上现象,在许多教师认为不是美术活动中的问题,而是一种习惯。

现象1说明教师缺乏对幼儿绘画创作心理的理性认识。遇到幼儿此类“奇怪”的画法,只停留于表面的"惊奇"而没有从幼儿绘画心理的角度来分析。

上图的这种现象具有一定心理活动背景。幼儿画画喜欢互不遮拦,保持物体的完整性。有时为了强调他的印象,图画会显得内外不分,上图中一座楼房的门是紧锁着的,但是屋里的电视机、日光灯、钟„„却全部裸露在外,就好象整个房屋是透明的,这种现象常称之为“透明画”、“X光线画”。艺术教育家罗菲特认为幼儿之所以把不可能同时看到的事物同时画出来,主要是因为幼儿感到某些事物的内部特别重要,因而要把内部和外部同时画出来.如果幼儿在绘画时,专门注意事物的内部而忘了外部,他就不会画外部.如果他觉得事物的外部仍然印象深刻,他就会把内、外混合在一起画,好象透明一样,幼儿画这种透明画的时期并不长,随着对事物之间的存在和遮盖,以及遮盖和被遮盖的关系认识的发展,“透明画”就会逐渐消失。

幼儿创作时诸如此类的特殊表现都是他们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幼儿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而不是教师主观认为的“故意画的”。作为教师必须对幼儿绘画心理有所了解,而不应只对幼儿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作表面上的“惊奇”,过了就了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对待幼儿画。

现象2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缺少对自己在幼儿创作时应充当什么角色的认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思考,当自己对幼儿说:“你这样画不好,应该那样画”,“你看老师是怎么画的”之后,会产生什么效果,是否这样就体现了教师的作用呢?

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艺术教育可以分为“可以教的领域”和“不可以教的领域”。“可以教的领域”是指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外部世界,它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外在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习惯等。因为成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可以传授给孩子,不论对象是谁都可以较为容易地掌握。“不可教的领域”是指孩子在内化经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即感性、洞察力、想象力、欲望等,这些无论传授还是评价都是困难的,也许引导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为了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除了必要的基本技巧外,教师不宜做不必要的、限制性的示范。教师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的作用是准备帮助和支持幼儿,但不要打搅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是主体,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加深了对自己以及对美术的认识。教师在幼儿的实践过程中,不是领导,也不是权威,主要责任是鼓励及引导幼儿构思,协助他们创作。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设法了解问题,以及协助幼儿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切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支配幼儿或干预他们的决定。

分析以上现象旨在说明美术活动能否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教师能否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理性思考是分不开的,这是关于教师理论素养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绘画创作心理;从思想上认识辅导的重要性,透彻地明白辅导者的作用。

三、对美术活动的几点建议:

1、平时应引导幼儿观察,积累表象,这是幼儿想象空间的物质基础。

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培养观察习惯。在指导观察时,必须遵循由静到动,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一贯来我们都有会常规,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幼儿的自由,也抑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期被称为想象活跃的高峰期,幼儿天真浪漫,无拘无束,很容易进入想象王国之中,而美术活动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便不可能有出色的创作。但是,一味地强调轻松愉快,毫无原则地放任自由又只能导致美术活动的失败。实践证明,必要的常规不可无,只是不应成为呆板的模式和戒律。美术活动中,应该允许幼儿轻声交谈,但不可大声叫嚷;允许幼儿自由走动参观学习,但切不可影响他人;允许自由选择工具材料,但要求爱护并正确使用。这样一来,既有要求又有足够的自由,孩子当然自我感觉良好,参与意识与创作的兴趣也大为增长。

3、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幼儿开拓思路。

一般绘画教学所提供的范例多是“死”的,即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某一事物的一种形态或动作,出示的是完整范例,幼儿易受暗示,这样幼儿很容易模仿,框死幼儿的思路。因此,笔者提倡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多出局部范例,多作局部示范;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以免影响幼儿画面的构思。这里,介绍一种“活动范例”,即出示的范例是可以活动的,能呈现给幼儿事物的全部动作,对于启发幼儿的创作思维有极好的效果。例如:画小鸡。教师可以把小鸡范例分解成头、身体、脚,可先分别出示,再通过不同的组合,使幼儿了解头和脚分别画在身体的不同位置,小鸡的动态就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教给幼儿规律性的技巧,又没有框死幼儿的思维,是比较可取的。

绘画教学选择的素材,采取的形式要具有启发性。在素材方面,应是幼儿感兴趣的,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形式上,意愿画是一种有效的形式。例如:活动开始教师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请幼儿画出故事的结尾。但是素材、形式本身并不能构成学习。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完成消化吸收。因此教师的引导变得十分重要。引导要能联想和启示,这主要依靠语言来实现。比如,当幼儿说:“这是我的房子”,正确言语指导应是“让我看看你的小房子是什么样的?”“房子里有什么?”“墙上贴了什么好看的画?”或“挂了什么东西?”幼儿会就这样的刺激产生反应,而再做出新的动作,最终起到引导幼儿思维,引发创造性表现的作用。

4、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

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即要在美术活动中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创作的时间,“说画”的时间。

幼儿深爱美术活动,他们往往需要大块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完成作业,不愿被打扰。正如我们专心致志地投入一项工作时,突然受到打扰,势必会产生心烦意乱的感觉,成人还可以较快地调整过来,对孩子就很不利了。但现在的美术活动一般都有时间限制,动作慢的幼儿总感到紧张,不完整的作品难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了克服这一困难,部分教师尝试单色画教学。但是笔者认为进行单色画教学从某一方面是节约了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但从另一方面看,对幼儿色彩表现力上的培养可能会不够。

笔者认为,弥补美术活动的不足,可以让美术活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也可以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例如:单色画就可以让幼儿在自主活动或中饭后完成上色。可以在语言活动中,组织幼儿介绍自己的画或作品表达的情感体验。

四、新的挑战

家长一般都以幼儿作品的画面效果,以画的“象不象”来评价幼儿的绘画能力,从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幼儿园的质量。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始终摆脱不了传统美术教学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一般中、大班幼儿很多参加园外的美术兴趣班,而这些兴趣班一般都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的。因此,即使幼儿在园内接受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会受到社会上不良方法的影响。

面对以上种种不利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这是现在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一些幼儿园,一些教师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他们在家长会上宣传,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当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不是某一幼儿园或某一教师所能做到的,我们每个教师都有向社会宣传,向家长宣传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有利于美术活动顺利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结语:本文主要对通过幼儿园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应该说,美术活动值得我们研究的方面很多,即使本文已探讨的内容也还有很多值得大家继续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对其进行研究,能让我们对美术活动的认识更有理论依据,使其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鹭著《日本美术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年版

2、董奇著《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3、屠美如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3: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泥塑又称彩塑“泥玩儿”, 属于我国民间艺术的一个种类, 与剪纸、木雕等艺术形式有着源远的历史。最早的泥塑以泥土为原材料, 经过手工捏制, 以人物和动物为主要表现内容, 有素色, 即原色, 有彩 (釉) 色。成品常见于生活当中, 如花盆等摆设陶器、碗盆等使用食器, 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 实用之余富有美感, 可当艺术品观赏。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可用作泥塑的材料种类繁多, 如常见的陶土、面土, 还有纸粘土。朱家雄老师说过“泥塑是指儿童以泥、橡皮泥、面团等为材料, 用双手及简单的泥工工具塑造出半立体或立体形象的一种手工活动。”而本文所讨论的泥塑活动, 则是指儿童用在近年流行于日本, 逐渐在国内风靡的超轻粘土作为主要材料通过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塑造出立体或半立体形象的手工活动。

超轻粘土是纸粘土的一种, 是一种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质感相比陶泥、油泥更轻更少杂质, 不粘手, 颜色丰富, 能够按比例混色, 易成型, 且不像传统材料需要烘烤定型, 能够自然风干, 不会出现裂纹, 存放4至5年不变质。值得注意的是, 超轻粘土手感比陶泥柔软, 成型比橡皮泥有韧性, 完全干透的成品不会变形, 弹性较大, 对于儿童来说自己的作品完成后还能够当玩具玩, 无形间让泥塑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而这种粘土在塑造细节方面比传统的材料更为出色, 会吸引父母加入孩子的粘土游戏, 能把教学延续到课堂之外, 是陶泥、油泥、面泥、橡皮泥所做不到的, 所以更适合儿童手工教学及创作。

朴实、直观、真实是泥塑的特点, 而超轻粘土塑造出来的形象色彩更明艳, 更接近现实物体的原色, 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能够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 相对二维平面类艺术课堂欣赏角度也更为的丰富和多样化, 贴近生活之余更利于儿童进行模仿和创造。当然, 课堂内教师也会提供更为丰富的泥塑语言给儿童们观摩。

我们都知道工具的产生是区别人类与动物的标志, 而工具能够产生更是人类手部不断锻炼得来的, 由此可知, 及早进行有目标性的手工活动能够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手工指徒手或使用简单工具材料进行的手工工艺活动。”使用简单工具是泥塑课堂的基本要求, 教师会提供简易的塑料小刀、剪刀等有保护设计的工具给儿童, 课堂之外则会鼓励他们尝试使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生活物品进行创作。整个泥塑活动过程需要眼睛观察、脑袋思考、手部进行创作, 是三位一体的结合, 促进了儿童感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媒介的多样化也是延续儿童兴趣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除了观看图片和教师示范以外,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现实形象结合的统一是创造力打开的关键。透过泥塑活动, 儿童能更直观迅速地对物体整体结构乃至部分细节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该项研究逐渐有多国学者关注, 但仍未形成专项、系统的论述, 笔者也只能通过目前教学的课程以及指导师范类学生到学前培训班和幼儿园的一些实际观察进行比较研究, 以下为浅析课堂泥塑活动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一、从创作过程分析

课堂泥塑活动不应该脱离实际生活, 盲目让儿童从无边无际的想象开始创作不切实际, 缺乏经验他们会不知所措, 教师应躬亲示范, 联系常见的小事物, 如喝水的杯子, 家里养着的小狗, 慢慢引导。泥塑还需要一定的基础技能, 如搓、揉、压、捏、切等手法, 还有色彩糅合与搭配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发展的, 这期间需要教师循循善诱, 耐心指导,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并设定符合儿童年龄阶段的目标, 以教师示范为辅, 学生体验为主的方法, 伴随游戏性及同伴合作交流等形式才能达到初级造型目标。

孔起英教授把儿童手工创作分成无目的的活动期、基本形状期、样式化期三个阶段。笔者认为, 从创作过程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 无目的阶段。小班和中班的儿童手部尚未发育出精细肌肉, 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 教师引导儿童用眼睛观察, 用手自己感受粘土, 通过捏、压、敲打等手段了解粘土的特性, 鼓励随意的捏造形象, 旨在锻炼手部灵活性。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切割粘土, 能够自己组合出形状。

(二) 有目的阶段。5岁左右是儿童由无意图向有意图创作的关键期, 往后随着大脑和身体肌肉发育以及不断的练习, 协调能力逐渐增强, 随意性减弱, 通过模仿尝试向想象创造转变 (王冰) 。这个时期的儿童对粘土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学习了基本的手法, 并会运用一些简易的工具塑造些球体、圆柱体, 能够把基本型组合成稍微复杂并带有模仿现实物体的形象, 思维开始活跃, 会清晰描述自己想做什么, 现阶段需要教师耐心询问最终成型是否和想象中的有出入, 原因在哪里, 是否需要帮助等等, 这也是教师把握引导的关键。

(三) 细节塑造阶段。通过前面的手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 儿童脑海中对粘土造型已经有较为立体的概念, 他们塑造的形象开始具有明显的特征, 并有丰富的细节, 色彩搭配也从开始的无目的到有意识的进行糅合, 这个时期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色彩意象也能够明确区分开来。而且随着年龄增长, 对外界的认识, 对细节的关注, 体现在他们塑造粘土时与现实相关却又不存在现实中的造型越来越多, 相应的部分敏感的孩子甚至会关注质感的表达, 工具也不仅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塑料小刀、碾子, 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 如棍子、梳子、塑料管、汽水瓶盖子等, 富有创造性。

二、从作品形式分析

通过观察学前儿童手工课堂的泥塑作品, 不难看出儿童的泥塑水平和创造力都是同步增长的。以下我们从作品形式进行分析。

(一) 平躺式:初涉粘土时儿童多以感受性表达为主, 用手积压, 粘土从指缝积压出来的随意形, 在桌面上拍打, 扁平的随意形, 还有经过老师蜻蜓点水式的提醒, 与生活中一些具体物体联系起来的平躺式形状, 皆因儿童的立体思维尚未成型, 观察的片面性, 还有手脑初步协调的结果。

(二) 半立体、浮雕式:作品能够勉强“立”起, 有支撑点或架子, 盘泥条的形态比较常见, 或初步使用工具在成块粘土上挖挖刻刻, 多为线形表现。

(三) 立体圆雕式;出现较为立体的形态, 并伴有明确的现实物体特征。1.局部夸张。由于儿童观察物体时的片面性, 例如做动物类似狗狗、鸭子之类较为常见的宠物会夸张头部和脚, 做恐龙、鳄鱼等侵略性强的动物会突出感受较为深刻 (觉得恐怖) 的牙齿部位, 会把嘴和牙齿做得极为夸张, 而做人物, 会夸张头部, 或者面部的鼻子、眼睛等部位, 比如做没有眼白只有突出的瞳孔。2.整体夸张。由生活当中常见物体变化而来的作品时形态扭曲但特征明显, 动态鲜明生动, 富有张力。

三、从作品内容分析

以下四种形态为随着年龄增长难度 (复杂性) 递增性明显, 由 (一) 向 (四) 逐渐变化, 有反复叠加出现, 但质感和细节越来越逼真和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也是在泥塑活动中不断练习积累而得到发展和延伸。

(一) 半抽象形:初为感性认识, 较为平面, 多为条状、饼状, 还有相当一部分随意形, 多为感知表达。

(二) 几何形:半立体形状为主, 圆球形、圆柱体、立方体、圆锥体等, 儿童开始关注色彩, 充份利用超轻粘土不粘手、易混色的特点, 作品用色丰富, 不拘泥于一两种, 有单色有混色, 呈斑斓状。

(三) 模仿形:开始有目的地模仿现实生活当中的人物、动物和器物, 形态夸张变异, 但能够依据特征明确辨别是什么, 色彩的运用也接近原物,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关注点出现差异, 如男孩喜欢做汽车、鳄鱼、机器人等有刚强特征的器物, 而女孩子喜欢做蛋糕、花朵、小熊猫等色彩柔和的物体。

(四) 组合形:逐步发展出有理性思考, 经历了以上时期儿童已经娴熟掌握揉、捏、压等技巧, 并能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创作出组合场景, 配以故事性空间、想象的情节, 并有一定的装饰性和细节部分质感的表达, 能算作较为完整的作品。

综上所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教师的引导, 泥塑活动逐渐成了融合构思、创作、目的性行为的综合活动, 儿童不仅仅停留在玩乐的本能享乐阶段, 而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 作品透着强烈的主张, 个性鲜明, 特征突出。在不断重复练习中锻炼出手部精细肌肉, 并能够在泥塑活动中构思创作, 在创作中激发大脑的创造力。

当然, 其中教师引导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早期如何激发兴趣、中期如何延续创作热情、男孩儿和女孩儿不同兴趣导向以及开放式的创作环境,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都是影响创造力不可缺少的因素。透过超轻粘土的微观世界, 儿童除了学会塑形技巧、造型能力、色彩搭配方法、夸张表现手法之外, 更多的是和同伴间互相交流学习, 获得普遍认同感建立自信心并找到自我存在的意识, 而这一切又会促进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摘要:近年来, 社会对学前教育关注度愈加高涨, 泥塑作为开发儿童手脑并用、提高创造力水平的课程内容也受到广泛关注。而随着科技发展, 新型手工材料在市面上逐渐流行, 超轻粘土就是一种相较传统陶泥、面泥等更为环保安全便于泥塑教学的塑形材料, 且成色鲜丽, 针对课堂教学与儿童心理需求更能突出对创造力的影响。

关键词:泥塑,超轻粘土,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3].张希清, 郭忠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南方出版社, 2003.

篇4: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创造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本质上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属性。创造活动的开展必定有赖于既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是社会环境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一个社会所特有的意识和观念,如自然观、世界观、价值取向等。社会文化对创造活动的影响看似无形,但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它通过各种社会形式和传播媒介,形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环绕于个体周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创造主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认为:“天才的潜在性要比天才的实际出现更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找能够激活潜在性的各种方法。某种文化环境比其他文化环境更能够促进创造性的发展,这种能较好地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这种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时代,可以称为‘创造基因”。很显然,如果社会文化珂;境不包含有“创造基因”,那么一个人甚至一个社会,即便拥有天才般的创造潜能,也将是无济于事。

生产力是一种物质文化,农业社会的创造活动与工业社会的创造活动,无论在创造目标上、还是在创造方法和水平上都是不同的。工业社会的创造活动与信息社会的创造活动也是不同的。蒸气机与电的发明构成了工业社会创造活动的主线,而微电子、信息技术及生物领域的革命却成为信息社会创造活动的主要领地。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的创造活动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发展方向和兴奋点,这种决定力量就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尊重权威”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可是科学世界却告诉我们,“只要有理由就可以做出批评和接受批评”。创造性社会文化环境要求人们“崇尚科学而不是“尊重权威”。“权威”并不代表科学,有些权威甚至代表落后和愚昧。

民主与自由是一对孪生兄弟,政治上的民主与思想上的自由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回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哪个时期思想禁锢,哪个时期的创造活动就受到极大的制约,人们的创造性就会受到极大压制;哪个时期的思想自由,哪个时期的创造活动就活跃,创造性人才涌现就多,创造性成果也就多。古希腊、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科技发展史表明,思想的自由对于人类的创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产生科学的思考方法的必要条件,思想的自由促进了崇尚探索和研究风气的形成,推动了知识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组织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相对于社会环境而言,组织环境是中观层面上的环境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组织能否高效地运转,影响到组织成员创造性的发挥。“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型结构形态。”扁平结构的优点在于较大的管理幅度,使得主管人员的权力得以分散,组织规模也由于结构形态的变化而化大为小,主管对下属不可能控制得过多过死,从而有利于下属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锥型结构的缺点就在于过多的管理层次使得权力过于集中在上层主管手中,较大的组织规模和过于严格的职责范围可能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从而影响创造性的发挥。

阿玛贝尔(Amabile)和坎特尔(Kanter)是组织创新理论的卓越研究者。在他们看来,有利于创造活动开展的组织环境应该是:“具有整体性的结构;强调多样性;在组织内外有多元性结构联系;具有相互交叉的区域;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对个人潜力的信任感;强调合作氛围及团队精神”。因此,有机的组织结构、对创造认同的组织文化,包括领导氛围、对创造活动给予奖励的机制、对组织成员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培训制度等就成为构成创造性组织环境的重要因素。管理创新理论所推崇“学习型组织”,其实就是从中观层面上来实施对创造活动环境的优化工作。如果一个人身处的组织是一种有机统一的、高度柔软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那么创造活动的开展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三、团队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团队环境是从微观层面研究环境对创造活动影响的又一视角。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接受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专访时这样说道:“你所在的学术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如何工作。”在他看来卓越成就的取得与自己所工作的团队环境息息相关,他说:“芝加哥大学在经济学研究上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富有挑战的、有进取心的、优越的环境。你身边是一群很有能力的同事,如果你做出蠢事和错事,他们会让你感到一阵困窘,但他们同样也很愿意在他们许诺的事情上帮助你,因此这是一个对人非常有帮助的环境。”协作(团队)性、交流意识、自由性、紧迫感是构成创造性团队环境的主要内容。

随着人类从小科学时代迈入大科学时代,家庭作坊式的个人创造活动已经被群体创造活动所取代。据美国科学家朱克曼的统计,1901年至1972年共有286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如果分别以25年为间断来看,1901~1925年,合作获奖者占41%;1926~1950年,合作获奖者占65%:1951~1975年,合作获奖者更占79%,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交流与协作是相伴而行的,在学术活动中学会交流符合创造力开发的信息激励原理。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说:“贝尔实验室在固体理论方面有一群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就实验室的组织方式而言,他们并没有这样一个理论群体,但这些理论家的办公室非常接近,因此他们可以相互交谈,但却向不同实验组汇报自己的研究。因此,理论和实验在那里有非常紧密的相互联系,绝大多数论文都由理论研究者和实验人员共同完成。”

“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事实上,在我国创造性团队环境的自由性还远远不够,在谈及“是什么制约了中国科研的发展”这个问题时,美国加州大学浦慕明教授认为:“科学家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的学术交流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公开、坦诚的交流将使许多学术研讨会不仅仅是友谊性的聚会,而是使人受益的学术活动。对学术批评的正面态度将有助于建立这样一种科学文化,即科学的真实性比‘顾面子重要的多。而且负面的评语不总是被认为是人身攻击。过度的礼貌和虚伪可能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维持儒家式规范是必要的,但对于一个研究单位是有害的。”

营造一个“在困境中孕育创造力”的团队环境对所有的创造活动,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吴瑞认为:“在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里,总有一种‘必要的紧迫感,使得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所面临的科学问题。”设定一个有“紧迫感”团队环境,从理论上讲也符合创造力开发的压力原理,当然这种紧迫感应当是适度的。

篇5: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我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

摘要:以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变迁为主线,探讨了秦汉以来人类活动对我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5项措施,以期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作 者:王瑶    WANG Yao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实验中心,山东,临沂,276005;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山东,临沂,276005 期 刊: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2(3) 分类号:X24 关键词:人类活动    资源开发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变迁   

 

篇6: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课型:新授主备人:任素珍审核人:

教师寄语: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学习目标】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激发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难点】分析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学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生存空间减少;堆积如山的垃圾;浑浊的空气„„如此下去,地球将会怎么样?

二、自主学习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近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C 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D 降低噪声,美化环境E 供给人类各种生活原料

4、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环境,也可以环境。

三、合作探究

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四、成果展示

1.针对探究问题,小组之间展示交流,教师点拨答疑

2.拓展提升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是,现在部分湖区却因蓝藻的大量滋生而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蓝藻大量滋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藻大量滋生后是如何破坏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达标检测】

1.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2.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造成水质污染B.可造成土壤污染C.可造成大气污染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第七章第一节内容。

篇7: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为此,探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规律,实现对人类活动方向和速率的有效调控,维持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综述和讨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途径和作用尺度;强调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作用在我国条件下的重要性;列举和评述了人类活动强度评价指标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临界调控指标与调控原则,为正面评估和规范人类活动提供研究思路.

作 者:魏建兵 肖笃宁 解伏菊 WEI Jianbing XIAO Duning XIE Fuju  作者单位:魏建兵,解伏菊,WEI Jianbing,XIE Fuju(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肖笃宁,XIAO Duning(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刊 名:地理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GEOGRAPHY 年,卷(期):2006 25(2) 分类号:X144 关键词:人类活动   资源环境   生态影响   区域生态建设  

★ 原则论情义论文

★ 论现代声乐教学改革论文

★ 论人类观念系统的基本特征

★ 论现代启蒙批判的合理性

★ 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 论信用证欺诈及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概述 论文

★ 论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

★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 人类本能的压抑与张扬--论禁忌的生成及作用

篇8: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我国教育学家李秉德等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为:教学环境就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概括地说, 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体育教学环境是教学环境的下位概念, 它是指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所有的物质条件与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它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 是一种相对微观的教学环境, 所以它不可能游离于其他教学环境之外而孤立地存在。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内容

1、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的内容

物质环境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物理因素构成。

(1) 各种教学设施。设施环境具体由教学场所和教学用具等物质因素组成。是构成学校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 是学校物质环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教学设施是否完善、良好, 直接关系到物质环境建设的质量, 关系到学校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2) 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合理、充分的配置与有效使用不仅是高校良好教学的重要保障, 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与学校的办学实力。

(3) 班级规模。班级规模是近年来引起教学环境研究人员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多项研究发现, 单位空间人口数量过多会带来空间密度过大和拥挤问题, 而过分拥挤会给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反应。因此, 班级规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有影响, 而且对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以及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也有极大的影响。

2、体育教学社会心理环境的内容

教学社会心理环境是学校内部的许多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 它与学校物质环境共同构成了学校教学环境的整体。与物质环境相比, 社会心理环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 但它对于师生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 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环境在学校系统中的作用要高于物质环境。

(1)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其内部必然存在着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和建立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的各种人际关系。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

(2) 校风班风。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即校风, 表现为一种集体的行为风尚。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 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班风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班风一经形成, 便成为一种约束力, 反过来又影响班级社会体系的每个成员。

(3) 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的情景下, 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 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 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

三、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体育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 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环境的依托, 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环节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与效果。如在室外上课, 学生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如, 过路车过路人的喧杂声音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如果在体育馆里上课就可以避免上述干扰。同样, 良好的教学条件也能促进教学的效果, 如十几个人在一块场上打球肯定比几十个人挤在一块篮球场上打球的教学效果要好。说明班型大对教师的组织教学、运动量的调控都带来问题, 不利于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对教与学两个方面都不利。在社会心理环境方面, 以课堂教学气氛来说,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易于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 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 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四、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1、增效作用

实践表明, 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有增效作用。如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 标准充足的体育器材可以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需要, 保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对于社会心理环境来说, 它的增效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 引导健康的集体舆论, 激励、影响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减效作用

良好的体育环境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 恶劣的体育环境则降低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如吵杂的环境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满地尘土的球场影响学生的健康, 劣质的器材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紧张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心理异常, 不良的学习风气会使集体成员精神涣散。从而降低教学效率, 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 体育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 教学环境应该被认为是教学活动必须凭借而不能摆脱的一个重要因素, 深入了解和发现体育教学环境这一重要的教学要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 以及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教育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秉德编:《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2]毛振明编:《体育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上一篇:民办学校未来竞争策略下一篇:云南省私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