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2024-09-07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6篇)

篇1: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0--2011学上学期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黄尾中心学校王小华

一、总体评价

本套试题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础,创新为魂”的命题原则。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的学科,八年级数学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又大的特点,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既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试题的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并且鼓励学生创新,加大创新意识的考察力度,突出试题的探索性和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的分析

本套试题满分120分,六道大题包含21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7分,主观性题目占63分。

2.试题的特点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7题、10题、11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15题、16题、18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10题、19题、20题、21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20、21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如21题,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并要求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通过对八0一班53份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本次测试八0一班的平均分是64.4分,及格率是40%,优秀率是30%,最高分是120分。从53份试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较好的有第一题的1、4、8题,第二题的11、13题,第三题的15题,答得一般的有第三题的16题,答得较差的是第七题的21题的第二问。

四、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平时教学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2.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

2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设置,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 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

以上是我对上学期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的分析,我相信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九0一班的数学成绩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好中考前的最后冲刺,在中考中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篇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基本情况

考试时间、1、17科目历史

班级九年级考试人数60任课教师王晓春

二、成绩分析

分数段统计:

120-110分

109-100分

99-90分

89-80分

79-70分

69-60分

59分以下

8人

13人

13人

28人

等级统计:

优良人数8人及格人数34人

待及格人数28人

三、试卷分析

题号、题型(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做答情况、得分情况

试卷考查得是世界历史上下册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从总体上看,这张试卷学生考得不好。其原因有二点:(1)没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的不好。(2)对于一部分非选择题学生无从下手,学过的知识不会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试卷的总体评价

命题方向(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书写量等。

这份试卷的知识性、趣味性强。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学习和运用两者并重。难易适度,书写量大。

五、试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 写词语。

二、下面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

三、比一比, 组成词语。

愉 () 核 () 沸 () 牌 ()

偷 () 该 () 佛 () 脾 ()

稳 () 幻 () 代 () 洪 ()

隐 () 幼 () 伐 () 供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然后选词填空。

血 () 亲情 () 啕大哭耀武 () 威

() 如其来 () 所当然平 () 无事

() 到成功 () 息凝视呆若 () ()

面对 () 的灾难, 更多的人选择了勇敢面对, 与灾难抗争。可是当听到亲人 () 的消息后, 这些坚强的人却 () 。此刻, 他们流的眼泪不是因为伤心, 而是因为喜悦。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单: (1) 仅仅; (2) 种类少, 不复杂。

(1) 这次数学测验的应用题很简单。 ()

(2)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

益: (1) 增加; (2) 更加; (3) 利, 有好处。

(1) 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 ()

(2) 坚持体育锻炼, 可以延年益寿。 ()

(3) 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在图书馆附近住。 (改变词序, 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遇到困难, 我们怎么能退缩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它若是不高兴啊, 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它都一声不出。

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了电脑。

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湖静得像_______, 绿得像________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_。

(3) 四面荷花三面柳, _________。

(4) 雾锁山头山锁雾, _________。

(5) 莫以善小而不为, 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过了一会儿, 响声_________, 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_________, 人群又_________。

2.叶尖_________, 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 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_。

3.榕树正在_________的时期,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_________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_________。那_________的颜色, _________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_________。

4.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

5.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竟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我真佩服她!我要夸夸她:“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一) 课内阅读 (课文节选)

秦兵马俑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若有所思,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在听候号角, 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致— () 仿佛— () 注视—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艺术品 () 的目光 () 的神态

() 的呼吸声 () 着远方 () 地端详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

A.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B.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个性鲜明;C.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4.对“走进他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准确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呼吸声。

B.形象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仍有生命力。

C.运用想象, 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 高超的雕刻艺术。

5.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竹, 是极平凡的, 然而, 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 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 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 助消化, 防便秘。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 为诗人所题咏, 画家所描绘, 艺人所雕刻, 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 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 它就像一把利剑, 穿过顽石, 刺破土层, 脱去层层笋衣, 披上一身绿装, 直插云天。暑往寒来, 迎风斗寒, 经霜雪而不凋, 历四时而常茂, 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 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 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竹子的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

4.竹子全身都是宝, 竹竿可以用来做_____和_____;竹皮可以用来_____;竹沥和竹菇可供_____;竹笋不仅_____, 而且_____。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

6.竹子的品格是:_____。作者由竹子的品格联想到了什么?用“____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7.用“~~~~~~~~~~”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_____比作了_____。

九、习作。

1.以“我喜欢的_____”为题, 在自己喜欢的人、物品、事情或景物中选一种写下来。

2.题目:我真的很棒

提示:未来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善于推荐自己将是迈向成功的起点。请你以“我真的很棒”为题, 写一篇习作, 用具体的事例告诉大家你“棒”在什么地方。

要求: (1) 题目自拟; (2)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篇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I ____ English to Chinese.

A. like B. prefer C. hope D. enjoy

2. ——What do you think ____ the new film?

——I like it a lot.

A. up B. over C. out D. of

3. I like the new teacher ____ came he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whom B. who C. which D. where

4. I hope to visit places ____ are very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A. where B. that C. who D. when

5. ——Where have you been?

——I have been to ____.

A. anywhere warm B. somewhere warm

C. warm anywhere D. warm somewhere

6. ——What should I do if I go to spend vacation in Singapore?

——You should ____ light clothes. It is very hot there.

A. pack B. borrow C. sell D. buy

7.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it’s too ____.

A. expensive B. heavy C. crowded D. quiet

8. The Chinese football team will join in the match. Let’s ____ them success.

A. hope B. wish C. like D. want

9. ——I am going to Hong Kong for vacation tomorrow.

——____.

A. Goodbye B. You are luckyC. That’s great D. Enjoy yourself

10. Could you help me ____ some of the work so that we can finish it early?

A. with B. do C. to do D. A,B and C

11. Mr. Robinson plans to ____ a student volunteer project at school.

A. set up B. come up with C. fix up D. give in

12. The volunteer work ____ each of us several hours every week.

A. costs B. takes C. spends D. pays

13. ——What’s the matter?

——We have ____ our money.

A. cleaned up B. run out ofC. used D. spent

14. The boy was seen ____ the building just now.

A. to come out B. coming in C. come out of D. to come into

15. ——Can I go now?

——No. All the work ____ before you leave.

A. must do B. can be done C. must be doneD. should do

16. ——What film is going to be ____ at the cinema?

——Titanic.

A. shown B. looked C. heard D. listened

17. ——Please write to me when you reach Beijing?

——Yes,I ____.

A. may B. will C. can D. do

18. ——I’m afraid no one will agree with you.

——I don’t think it ____.

A. matters B. minds C. works D. takes

19. ——I ____ meet your uncle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Has he been in our city?

——Yes,he came to my home last week.

A. had to B. happened to C. used to D. decided to

20. ——How long have you had the nice bike?

——____ 2001.

A. For B. Since C. In D. From

21. She said when she got to the cinema,the film ____ for 5 minutes.

A. has begun B. had begun C. has been on D. had been on

22. By the end of last week,we ____ ten units.

A. had learnt B. learnt C. will learn D. have learnt

23. ____ our eyes,we can see over ____ stars in the sky.

A. In; five hundred B. With; five hundred

C. In; five hundreds D. With; five hundreds

24. They didn’t know ____ next.

A. what they should do B. how they should do

C. when could they go D. how did they get there

25. My son’s shoes ____,and they can’t ____.

A. worn out; be mend B. wore out; be mended

C. are worn out; be mended D. are worn out; are mended

26.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hops on ____ of the street.

A. both side B. neither sides C. either side D. either sides

27. The foreigner spoke ____ fast ____ we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him.

A. too; to B. either; or C. so; that D. very; that

28. Mr Li said that he ____ to Shanghai the next day.

A. flew B. will fly C. would fly D. flying

29. ——How long ____ you ____ this nice watch?

——For half a year.

A. did; buy B. have; bought C. have; had D. did; have

30. ——Can your son ____ himself?

——Yes,he is old enough to do it now.

A. have on B. dress C. put on D. wear

31. ——Do you think it is a lot of ____ to play with your pet?

——Of course. It’s just like an intelligent boy.

A. time B. place C. problem D. fun

32. ——This way,please. I’d like to ____ you to the door.

——Thanks for having me. Bye!

A. show B. bring C. ask D. find

33. ——We are ready for the picnic this Sunday.

——I’m ____ you will have a nice time.

A. afraid B. surprised C. worried D. sure

34. ——Can I help you?

——Well. I’m afraid the box is ____ heavy for you to carry.

A. much B. so C. too D. very

35.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helped to ____ newspapers.

A. give out B. give up C. give in D. give to

篇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数学试题共三大题27小题,知识涵盖九年级数学上册和下册的二次函数,题型多样,注重考查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类题型比例较为恰当,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置较为科学合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面比较广,题目设计比较灵活,题目多样,立意新颖,注重现实生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精神,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答题情况分析:

本试卷由三部分组成:

1、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主要失分在5、10、15题。5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对命题、定理的掌握和理解,都是数与形相结合的题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做起来有顾此失彼的“感觉”,错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是4、6两题的分不高的最大原因。

2、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其中,13、15题的得分不高。

13题主要考察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该定理,导致失分较高。但个人任为,13题是一道好题目。

15题是找规律的问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灵活地把实际问题数学化,表现出来的是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呆板性。

篇6: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威吓(xià)呱呱坠地(gū)吹毛求疵(cī)....B.吮吸(shǔn)

蓬蒿(hāo)按捺不住(nài)引颈受戮(jǐng)....C.倒坍(tān)黝黑(yǒu)悄无声息(qiāo)恃才放旷(shì)....D.胚芽(pēi)荫庇(yìn)窈窕淑女(yǎo)一蹴而就(c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锦幛 恻隐 打抱不平周道如底 B.攫取 撤销 如坐针毡 难以质信 C.沉湎 窒息 折衷是非 断壁残垣 D.芳馨 簇新 提心掉胆 一泻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B.沂河湖心岛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湖心岛..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C.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C.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D.为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让中国农业发展实现从“量变”升华到“质变”?“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出的明确答案。B.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C.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 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D.《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与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B.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塑造了一位处在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剧本《万尼亚舅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7.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2)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5)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吾视其辙乱,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的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美国农业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具体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 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测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有何必要?

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它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在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在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转基因作物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要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存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那些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选择吃;那些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强制标识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可不仅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实施成本不菲。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投其所好。

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第一这是必要的、是必须支付的成本,第二是抽样检测,检测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选自《南方周末•第一争议》)(1)“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这一争议是由 什么新闻事件引发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

①______ ②______③______(2)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3)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______ A.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基本上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B.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C.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D.反方认为强制标识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下列各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骊尘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 已经过了 20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分的英语我只考了 89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 运气怎么这么差?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 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 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①„„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②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

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B.

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

(4)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5)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0.将下列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②《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③报道是全景式,立体化的。

11.请根据上下文的语意,仿照画线句子,补写出两个句子,并与上文构成排比句。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①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⑤,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士既事者兼月: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

.②时时而间进______ .③公被狐白之裘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闻寡人之耳者 .B.时时而间进 .C.窥镜而自视 .D.上书谏寡人者 .

孔子闻之曰 .立有间 .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选文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B.【乙】选文表现了晏子是一位关心百姓、善于言辞、敢于劝谏的人。C.【甲】选文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 7 面突出表现邹忌的治国之才。

D.【甲】【乙】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同时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5)【甲】【乙】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七、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4.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选文中的“我”和“你”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两个人物?(2)从小说情节看,“我”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写一篇文章。

16.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源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请以“面对______,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 600字;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抄袭、套写;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9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易误读字,解答此题,可结合平时积累,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此题可结合积累,结合形近字,同音字辨析作答。【解答】

A威吓,吓读作:hè;呱读作:guā; B按捺不住,捺读作:nà; C悄无声息,悄读作:qiǎo; D注音完全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

A.有误,“周道如底”应为“周道如砥”; B.有误,“难以质信”应为“难以置信”; C.正确;

D.有误,“提心掉胆”应为“提心吊胆”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书写能力。中考经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3.【答案】B 【解析】

A.“拘谨”与后面的“外向的性各”不一致; B.使用正确;

C.吹毛求疵,指故意找毛病,长差错,与语境不符;

D.萍水相逢,指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与境中“老朋友”不符。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此题可通过读理解语境后结合词义辨析。4.【答案】D 【解析】

A.否定不当,可将“不是”一词改为“是”; B.句式杂糅,可将“由于”去掉; C.“减少”不能用“倍数”表达。D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此题可结合读,结合常见病句类型辨析。5.【答案】C 【解析】 A.正确; B.正确;

C.有误,并列的复句之间用分号,“真实再现”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D.正确。故选:C。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6.【答案】B 【解析】

A.有误,《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B.正确。

C.有误,《项链》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名作家莫泊桑。D.有误,“风“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答案】雪暗凋旗画;毅魄归来日;雪拥蓝关马不前;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入则无法家拂士;望其旗靡 【解析】

(1)雪暗凋旗画(注意“凋”的书写)(2)毅魄归来日(注意“魄”的书写)(3)雪拥蓝关马不前(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入则无法家拂士(注意“拂”的书写)(6)望其旗靡

该题考查的是诗词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8.【答案】2016年7月,美国通过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强制标识的成本是否太大;D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中的“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可提炼完成第一空。根据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内容可知,正反两方争议的第一个问题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根据第七段和第八段的内容可知,正反两方争议的第三个问题是强制标识的成本是不是太大。(2)本题考查赏析反问句。反问句的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否定的意思,加强自己的语气,同时也以问句引出读者的思考。例句中用反问句否定了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的论调,加强了自己的语气,使说理更有说服力,也激发了读者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考虑。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有误,根据第二段中的“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 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可知本项表述有误。

B.有误,根据第三段中的“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可知本项表述有误。

C.有误,根据第四段中的“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可知本项表述有误。D.正确。故选:D 答案:

(1)①2016年7月,美国通过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

②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③强制标识的成本是否太大?

(2)辩论中,双方都多次使用反问,如例句使用反问,强烈地否定了“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一样安全”的看法,加强了语气,使说理更有力(增强了辩论效果),也能引发读者(听众)的思考。

(3)A 文章有由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的争议。正反双方从引出转基因食品是否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强制标识是否会改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印象?强制标识是否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三方面展开了辩论。

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9.【答案】(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中考失利后,进入高中的我继续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2)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作用这两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句①中的“偷偷”是不为别人知道的意思。表现了我对实验班的渴望与羡慕,同时又怕这种心情被别人知道。

句②中的“割开”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我成功后喜悦之情来临之快。根据这些理解整理作答。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 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从A句内容来看,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可以从环境描写对人物情感的渲染与衬托作用来赏析;B句是我的心理描写,可以从心理描写的作用来分析。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文写楼管爷爷和我打招呼的情节就是侧面描写的具体运用。作者意在以楼管爷爷这个每天如一的“招呼”,来侧面衬托出我的勤奋与坚持。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先明确观点:不能删。

(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

结合文中的事件来看,作者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努力了,付出了,那么他成功的机会也就会多,所谓的“运气”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答案:

(1)写中考失利后,“我”没有放弃,继续为梦想拼尽全力,终获成功的故事。(或:写“我”在中考栽过跟头后,重拾信心,继续努力,最终赢得高考的故事。)(2)①“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不能进入实验班的委屈和不甘,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实验班既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②“割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经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后,信心骤增的心理。(3)A.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衬托出“我”中考失利后伤心、失落、沮丧的心境。B.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高考成功后喜悦、激动、兴奋的心情。

(4)不能。因为这一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衬托出“我”的勤奋刻苦。如果删去,就不能突出“我”为梦想而拼尽全力的执着。(5)运气往往是为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做准备的,越是努力,运气越好。【解析】

本文主要记述了我在经历了中考失败的打击后,进入高中我一直以实验班为奋斗目标,努力拼搏,最终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事,表现了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自己的努力。

本阅读第(5)题是难题,理解句子含义可以入手的角度有:1.句子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意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2.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写文章时,为了突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10.【答案】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该先整体阅读语段,了解大意,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使用关联词。

答案:《中国青年报》对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专题报道。【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原句意,然后结具体句式,特殊词用法,及具体要求辨析作答。11.【答案】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道旖旎绚丽的彩虹 【解析】

由例句可以看出固定句式是“给我以„„,我就是一„„”,结合语境构成排比句式即可。

示例: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道旖旎绚丽的彩虹。

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解答此题,考生在重视句式相同的同时,尤其注意仿写句的语意,要与整句风格相融合,不能太生硬。

12.【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诗句的赏析,可以从所表现的意境、所用修辞、所表达的感情三点中选取一项进行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压,原义是从上面加力。词句中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运用夸张、想象等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一定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黄金台”是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要点明使用典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答案:

(1)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句意,并能由浅入深赏析诗歌,深刻体会战前的紧张气氛、战中的激烈场面以及将士们报效国家的坚强决心。13.【答案】偏爱;间或,偶然;通“披”,穿;D;C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私:偏爱

②句意为: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间:间或,偶然

③句意为: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被:通“披”,穿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之:助词,的;/之:代词; B.间:间或;/间:一会儿; C.而:表示并列;/而:表示转折; D.者:„„的人;/者:„„的人;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谤讥,公开批评议论;市朝,公共场合;闻,使„„听到;句子翻译为: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 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②句中重点词有:而,并且;寒,寒冷;逸,安逸;劳,劳苦;句子翻译为:(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正确; B.正确;

C.错误,结尾不是夸张; D.正确; 故选:C.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文中提示的句子。

甲文中的“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一句,可见邹忌的目的是让齐王明白自己受蒙蔽的程度,从而广开言路。乙文中描写了晏子的语言,从他的话可以看出,他的目的是劝景公多关心百姓。答案:

(1)①偏爱

②间或,偶然

③通“披”,穿

(2)D

(3)①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 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②(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4)C(5)邹忌:劝谏齐王广开言路,去除蒙蔽。

晏子: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译文:

【甲】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 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乙】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被”的解释: ①被于来世(影响)②皆被绮绣(通“披”,穿)

14.【答案】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内容熟悉,然后辨析人物,理解情节。

(1)通读此语段,可知节选自《简爱》,从其中两人的语言可辨析分别为:简•爱罗切斯特;

(2)回快小说主题及重点情节,可知小说中简•爱不顾及自已的身份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要跟别人结婚了,这一点简•爱并不知道。答案:

(1)简•爱罗切斯特

(2)因为简•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要跟别人结婚了。【解析】

《简•爱》是夏洛蒂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现状、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坦诚的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对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追求和憧憬。

解答此题,学生必须熟知名著内容,了解人物经历,把握主要故事情节;同时要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15.【答案】【例文】

成功在于尝试

人生就像一条曲折漫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必须拥有勇气,尝试走下一步。契诃夫说:“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去。”所以,人生路途中,我们应有尝试的精神。

尝试是发明创造的前提。众所周知,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然而,你们可知道,她进行了多少次提纯试验?10632次。多么惊人的数字!其遭受的挫折之多也不言而喻。但可贵的追求支撑着她,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么,在他决定进行试验的时候,他就是在人生的岔路口,他鼓足勇气走向了一条路。不管路上有多少扎人的荆棘,多少绊人的碎石,他都坚持走了下去,尝试走好每一步,最终走向了蓝天白云。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坐以待毙;然后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何在?原来苍蝇经过了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口,得以逃生。

苍蝇的方法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成功没有秘诀,只有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尝试、再改变„„才能取得成功。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比我们尝试的次数、遭受失败的次数更多而已,只要不断尝试,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人生就像一条曲折漫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必须拥有勇气,尝试走下一步。契诃夫说:“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去。”所以,人生路途中,我们应有尝试的精神。

尝试是学习的阶梯。有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4道数学题。有一个学生前面3道题目接打得很顺利,但是第4道题却很难,让他一筹莫展。这个题目花了他三天的时间,当他把作业交给老师时,他十分惭愧。不料,老师却大吃一惊,这个学生竟然攻克了一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这道题目是他在大胆尝试下攻克的。学习中会有许多困难,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位学生一样拥有大胆尝试的精神,学习上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时,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尝试了一万种不能运作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只会用一种方法去解,解答不出来,也不会改变方法,更不会调整解题思路,结果走进了死胡同;而有的同学则不然,尝试第一种方法不行,就去努力思考第二种、第三种方法„„改变一下思路,另辟蹊径,最终会 找到一种新的解题思路,问题应刃而解。

一个真正经得起失败打击的人不会因为成功在召唤时才努力,罗曼•罗兰说过:“我不需要希望才行动:我不需要成功才坚持。”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他应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须知:“力足以立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

我们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家庭,走向社会。所以,我们必须拥有尝试的精。无论你走到哪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因为通过尝试,你明白时间没有免费的午餐,并非一切都那么圆满。命运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人,也不会记恨任何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也许在人生路途中,面对每一个十字路口,你都尝试走下去,那是对的!只希望你以后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就像屈原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成功在于尝试。只要你永不放弃,勇于拼搏,不断尝试,请相信,成功就在你的脚下。【解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细读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蜜蜂的行为和苍蝇的行为形成了对比,蜜蜂只向一个方向尝试,最终失败。苍蝇多向尝试,多次尝试,最终逃出生天,所以本文的主旨应是多次尝试,向不同的方向尝试,才是成功的保证。可以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这个主旨,也可通过议论说理来证明这个主旨的正确。【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以议论文为例,首段可以用一个名人事例来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然后依次论述为什么要多次尝试,怎样去尝试,如果多次尝试后还是没有成功应该怎么办,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号召。

【写作误区】根据材料创作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在作文中出现了材料的内容,这样会显示出自己积累的贫乏。可以把材料作文理解为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主旨,然后用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种形式表现这个主旨。

这是一篇议论文。题目即为中心论点,首段以一句名人名言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则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了三个分论点,通过证明分论点的正确证明了中心论点的正确。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向读者发出号召。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有理,有说服力。16.【答案】老师的真情 【解析】 【例文二】

面对老师的真情,我流泪了

马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教我们语文,这次暑假回来,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在讲台见到马老师那熟悉的身影。原来,敬爱的马老师不教我们了,去教一年级的孩子们了。

虽然马老师不教我们了,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和马老师告别过。于是,我们准备开展一次欢送会。开欢送会的那一天,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既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是因为我有许多话想对马老师说。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是因为我真的不忍心和马老师分别。每当看到同学们在说欢送会的事时,我的心头就会一酸,情不自禁想流泪。于是索性让自己做一点别的事,让我脑子更加充实一点,这样就没空想马老师了。

上午在煎熬中度过了。中午到了,我们默默地摆桌子,布置教室。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了,当我们见到马老师时,掌声如雷鸣般响了起来。我们为马老师戴上了花环,马老师为我们读了她为我们亲手写的诗。当听到马老师说出告别的话语时,我心里一阵阵犯酸,强忍住泪,念老师教我们的三字经,念她教我们的关于西湖的诗„一直到马老师给我们分糖时,一位同学哭了。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趁同学们没看见迅速用手臂擦掉眼泪。我们却没有瞧见马老师走时眼角的一瞥泪光。我吃着马老师给我们的甜甜的糖,马老师与我们度过的四年里的美好时光瞬间涌上我的心头。

我想起每天放学马老师都帮我拿书包,把我送到车里,从来没有忘记过。可是现在,她要为更小的小朋友拿了,我再也没有机会了。我想起了演出时,马老师为我们辛苦操劳忙碌的身影;我想起我们表演《红红的年》拿到一等奖和马老师合影时她那灿烂的笑容;我想起了当我们犯错时,马老师严厉的呵斥,可是现在再也听不见了。那一切的一切统统涌上我的心头,浮现于我的眼前,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簌簌地往下流着。我的心对自己说:“你要告别一个最爱你的老师了!但她的爱会永远伴随着你成长!”

马老师,千言万语都说不尽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最值得敬佩的人!那一刻,我流泪了!那是不舍的泪,那是感激的泪。

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这个作文题目范围广,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从自己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都能很好地表达。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

【审题立意】“我”是对人称作了交代,而“流泪”更是对事情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要求。显然这个文题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且要把这件让“我”感触流泪的事交代清楚,把记叙和后面的点睛式的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行。

【思路点拨】文章应该控制好流泪的场合,最好在文章最后随着情感的高潮而自然流淌为宜。尽量在人类情感汪洋的“敏感”区域--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方面选材,尽量在人生转折的关键点上选材。奥运、汶川等非直接在场的材料也可入文但写来往往缺乏感人的情感魅力。【写作手法】写作时要努力通过景物描写、事件叙述来寄托自己的喜怒哀乐,要努力运用细节描写和渲染等艺术手法,这样才能让人回味无穷,否则,你的情感抒发,不但不能感人,而且会有矫情之嫌疑。

【误区避免】材料的选择要尽量避免低幼化,例如某个同学把捡到的10元钱还给自己,或帮自己扫了地,我就激动得泪流满面等等。这类文章也许真的能让你流泪,但不太可能让读者流泪。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上一篇:危化品企业表态发言下一篇:实习律师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