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 灰雀

2024-08-03

一课题 灰雀(精选12篇)

篇1:一课题 灰雀

课题 灰雀(第二课时)

达标课:刘榜

二、教学内容解析: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寻找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做错事情就应该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灰雀图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六、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分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看,这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啊。你喜欢灰雀吗?(生答)列宁也非常喜欢它们。他每天都来这散步,和它们打招呼,同它们问好。,还给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可有一天,列宁突然发现其中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学习1自然段。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描写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交流:你喜欢灰雀的什么?(让生交流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②找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2.灰雀丢失后,列宁是怎么做的?在第2自然段中找一找,读一读。(“找遍”让学生体会列宁的心情)3.默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话?找一找,读一读。(出示答案)

4.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的这些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中对两人对话和列宁神态的的描写要多读,感受孩子的心理,尤其是男孩的第4段省略号的语气。)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5.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6.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7.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板书,总结全文

列宁爱灰雀,更爱这个知错就改、诚实的孩子。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能捕捉它。

五、作业布置:

续写《灰雀》:列宁、灰雀和男孩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篇2:一课题 灰雀

课前交流:

师:课前咱们一起来回忆名人故事,回忆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这是谁?(依次出示《难忘的泼水节》、《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蜜蜂引路》的课文插图)师: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名人(出示17页单元导读插图)读了这一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名人,老师带着你们认识这些名人。第 一 课 时

一、名人为引子,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列宁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 生:灰雀。

师:看老师板课题。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师:见过灰雀吗?(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打个招呼吧——亲切地——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这是怎样的灰雀呢,围绕灰雀,俄国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读读吧!(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出示三个句子)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在郊外养病时,每天都到公园散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胸脯”的这个词语你有什么方法记住?

胸和脯都是月字旁,跟人体器官有关的字大多是月字旁。如脸,脖子,背,胳膊,腰,腿,脚等。

2、“或者“你能换个词说一下吗?——或许、也许。

3、“郊外”的“郊”用什么方法记?比较组词:较、胶、饺。写“散步”,步观察写怎么写?上多一竖,下少少一点。

4、“仰望”的意思是抬着头向上看。“渣”正音,翘舌音。还有什么渣? 豆腐渣、油渣、甘蔗渣……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不急,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

“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师:这三个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老师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一天,一只()的灰雀(),列宁遇见了(),并与他交流。第二天,列宁又看到()。(生每读完一个部分,概括一层意思。)(课件逐条出示答案)

师:这个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大家连起来把它说清楚,开始,自己说说看。

(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读懂了每部分的意思,再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读。

三、再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察图画,引导说话。师:课题是灰雀,(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三只灰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生自由说。

2、师:课文中是怎么写这三只灰雀的呢?默读第一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划下来。(课件出示“公园里……惹人喜爱”一句。)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灰雀的? 板书——颜色:粉红、深红 动作:来回跳动 叫声:婉转

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咱们一块来听。(播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谁来读一读这样的叫声? 课文用了一个词来夸这三只灰雀啊?——惹人喜爱。

4、是啊!多么快乐,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啊,谁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

请3位同学读。读的时候,你们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出现灰雀的颜色、动作、叫声。评价:

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啊!那同学们你身边有没有这么可爱的小动物要推荐给大家啊?来我们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谁能模仿着让小金鱼也变得像灰雀一样让人喜爱。出示:

客厅里有一个长方形的鱼缸,鱼缸里有三条金鱼,两条尾巴是(),一条尾巴是()。它们在水里(),非常()。学生自己在练笔本上写 交流:

评价:我看到了你的金鱼很悠闲呢!

5、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喜欢吗?这一节里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灰雀,找找看。出示句子: 请生读。

师:这句话中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啊?

“每次……都要……”表明列宁只要走到白桦树下,就会看这三只灰雀。如果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专门看这三只灰雀。

“仰望”是指抬头望[作动作],而列宁长时间仰望三只灰雀会使脖子发酸的,可以看出他喜爱灰雀; 列宁经常给灰雀带吃的,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爱灰雀,否则,他就不会经常给灰雀好吃的。师:列宁太喜欢灰雀了,当我们喜欢一样东西时也是这样的,我每次经过肯德基店,都会——生接。

这个布娃娃太漂亮了,我每次看到它,都——生接。

在这里“每次……都……”写出来我们对一样东西的喜欢和执着。你还能用这句话说话吗? 生造句。请写在练笔本上。交流

过渡:是啊!当我们深深喜欢喜欢一样东西时,常常会这样做的,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出示: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篇3:课题万花筒(系列一)策划人语

语文选修课虽是舶来品,但目前已全面进入我国的高中课堂,并有足够的课时来保证。然而,面对新生事物,很多语文老师不是沿袭必修课教学的旧思维,就是把选修课上成人文化的非语文课。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现行开设的选修课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 看看选修课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本体特征,我们的种种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哪些方面应该逐渐达成共识,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本专题“反思高中语文选修课”,以问题为导向,从十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面面观,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篇4:《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课堂 目标 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1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事件的发展进程,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因此,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读懂人物的内心是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学写“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等词语,积累描写灰雀的句子。

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揣摩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列宁对灰雀的爱护。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在积累

1.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中,我们学了这个字,(板书“雀”)谁能为它找个好朋友?(孔雀、灰雀……)

2.(补充板书“灰”)让我们记住这小家伙的名字吧!(学生齐读)

3.你能用一个词夸夸它吗?(漂亮、美丽、惹人喜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经过预习,我们已经把生字学会了,把句子读通的同学请举手。

2.这个故事,除了灰雀,还有谁?(板书:列宁、男孩)

3.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公园的白桦树上有三只( )的灰雀。一天,列宁发现( ),原来是小男孩( )。后来,小男孩又( )。”

(三)再读课文,聚焦“喜爱”

1.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词——“惹人喜爱”。(齐读)

2.默读课文,找找灰雀惹人喜爱的句子。

3.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非常惹人喜爱”。

(1)指名读,并正音。

(2)灰雀的胸脯在哪?观察“胸脯”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非常惹人喜爱。”)指名读,教师示范,指导“声断气连”的方法。

5.灰雀的什么非常惹人喜爱?

(1)随机板书:粉红、深红。

(2)小结:抓住了灰雀胸脯的颜色来写。

(3)板书:婉转地歌唱

教师引读:“它们在树枝间婉转地歌唱,那歌声真好听。”“婉转”用来形容声音好听。

(4)小结:抓住灰雀的动作来写。

6.作者李声权抓住灰雀的特点,通过颜色、动作的描写为我们勾画出这惹人喜爱的灰雀,让我们带着情感读一读。(齐读)

(四)三读课文,解读动作

1.你们喜爱灰雀吗?列宁喜爱它们吗?(喜爱)老师发现文中没有一句是说列宁喜爱这三只灰雀的,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读第一自然段,找到描写列宁的句子。(随机出示:“列宁每天……他每次……”)

(1)“仰望”:抬头向上看——仰望。拓展:向远处看——远眺 / 远望;向四周看——环视 / 环顾;从高处向下看——俯视 / 鸟瞰。

(2)“渣”:指名读,随机正音。

(3)“每天”“每次”:跟着老师一起在这两个词的下面画小黑点。小黑点的作用可大了,它告诉我们就是这个词让我们读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出示标注框)让我们把“喜爱”写在这两个词的边上。

(4)再读一读,从哪个词能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仰望)。

(5)通过解读列宁的动作,读懂他内心对灰雀的喜爱。

(6)难怪列宁(引读)——“每天到公园散步”,难怪(引读)——“他每次走到白桦树下……”

3.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练笔,学以致用

学习作者,抓住小动物的特点,通过颜色、动作等写出它的可爱。

篇5:灰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关注单元导读,导入

1.自由读单元导读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每学习一个单元前先请留意单元导读,看看里面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请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说:本单元写了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二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灰雀》,这篇课文讲得是哪位名人的故事呢?

生:列宁。

师:(出示列宁头像)老师带着大家一块去了解列宁。(出示资料袋)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师: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列宁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

生:灰雀。

师:看老师板课题。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打个招呼吧——亲切地——

4.生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查(生字)看谁读得准 2.指名读

3.出示词语,(小组)开火车读词 4.考考你,读句子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吗?

(出示三个句子)

师:这三个句子里面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读好可不容易,谁来读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5.检查预习中的标自然段,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13个自然段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不急,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

学生找的词语有“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师:这三个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老师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一天,一只的灰雀,列宁遇见了,并与他交流。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

(生每读完一个部分,概括一层意思。)(课件逐条出示答案)

师: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呢?

(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读懂了每部分的意思,再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词句为关键,品读

1.观察图画,引导说话。

师:课题是灰雀,(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三只灰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生1:活泼的。

生2:可爱的。

生3:伶俐的。

2.品读词句,感受“灰雀”。

师:课文中是怎么写这三只灰雀的呢?默读第一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划下来。

指名读。(课件出示“公园里„„惹人喜爱”一句。)

师:怎样的三只灰雀呀?用一个四字词语,就是——

生:惹人喜爱

师:你喜欢三只灰雀的什么呢?再自由读一读。

生:我喜欢灰雀来回跳动。

师:这叫动态。咱们来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手势)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

生:那边的树枝跳回这边的树枝

师:这边——(生:那边)那边——(生:这边)

师: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这真是——

生:惹人喜爱。

师:继续交流。

生:我喜欢灰雀婉转地歌唱。

师: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咱们一块来听。(播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谁来读一读这样的叫声?

几名同学读。

师:谁能读得让别人仿佛看到了这三只灰雀?

两名同学读。

师:老师读,你们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出现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配乐读)

生齐配乐读。

3.自主品读,感受“列宁爱灰雀”。

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除了写灰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生:列宁喜欢灰雀。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来?

生读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

生交流。

师引读: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句)在公园散步的列宁,正在养病,三只灰雀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再读)

四、指导写字。

师: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间架结构可以分成哪几类?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

师:生字重新排起了队,你发现了什么?注意每个字左边、右边的占格位置。

重点指导:“低”注意下面的“点”不要漏掉;“步”注意下面不要多加点;“或”的斜钩、点。

学生分类练习写字。(三个田字格)

篇6:一课题 灰雀

《灰雀》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教材简析:

《灰雀》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了树林。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以善意的语言既教育了男孩还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也体现了男孩的善良品质。课文虽然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着重描写人物语言给人很深的启迪。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法学法: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感受列宁的爱,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不同列宁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篇7:课题总结一

(一)大柳屯学校 丁艳梅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小组着手进行了以“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方法策略研究”为课题的教学实验工作。回顾这一阶段的实验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上报申请课题的安排,本组确立了两个实验教师,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后,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

二、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新课程理论知识,特别是和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为较好的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实验教师通过问卷和课间谈话等方式,对本班级的“缺乏自信 心的学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

3、对学生自信心问题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概要如下:

(1)缺乏自信心学生的比例或现状。

①我校有49%的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信心,他们不敢或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自己的学习抱有怀疑态度;

②有72%的同学不认为自己在才艺上有能力,惧怕参加各种公众活动;

③33.7%在人际交往上信心不足,主要是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能较好地调适;

④37%的同学当面对困难或挫折时会害怕、退缩,不愿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逃避挑战;

⑤58.8%的同学竟认为自己的缺点比优点多,不能愉悦地接受自己,不能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长处。

学生自信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较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在调查中发现,就是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同样会遇到在激烈竞争中信心遭受打击的时候,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和维护信心显得非常重要。

(3)通过观察、个别谈话等渠道发现,有不少学生常常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自认为不是学习的料。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自控能力较差、懒散畏学、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情绪波动大、焦虑等。但同时,他们缺乏自信,却又渴望自信;有失望,也有希望;表面落后,内心实际也想追求上进;虽然缺乏勇气,却也梦想辉煌。他们绝非智力低下,而是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协调发展造成的。

(4)在调查中,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常常批评的多、鼓励的少,忽视学生原有基础上的进步。这也是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一个因素。

实施行动策略:

1、优化教学流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突出学生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

3、改革评价策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调动情感效应,激励学生的信心

5、通过各种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课题研究实施的保障

1、在研究此课题的前研究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和相关资料,讨论制定了研究计划。

篇8:小学语文《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1) 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 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 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 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流程】

1 情景引题, 激发兴趣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 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为了这可爱的灰雀, 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 美美地读一读吧。

2 初读感悟

(1) 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2) 指名分自然段读, 先小组交流, 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3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说说读懂了什么。

(2)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 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 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 巧妙结尾, 设置悬念:第二天, 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 它到哪里去了呢?

4 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 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4.1 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 也没有找到”

(1)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 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 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1) “孩子, 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3) “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 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 是什么?板书:爱。

(3) 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问: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学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 又是他放回来的。

问: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

(1) 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 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 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 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 男孩看看列宁, 说:“会飞回来的, 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1) 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 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2) 教师运用手势, 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 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相互补充, 汇报体会。

问: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4.2 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5 体验、升华

(1) (课件演示)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 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 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 你会对 (列宁或男孩) 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6 扩展延伸

(1) 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感动了男孩, 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 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 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 个别交流。

7 课后作业:收集名人故事

教后反思:《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 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 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 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 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 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 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 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 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 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 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 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上来, 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尽管说, 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 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但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有依据来论证, 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 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 同时, 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 却包含了许多的感悟点, 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 都在思考, 心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 感悟到列宁观察的细致、分析严密、教育循循善诱, 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平时我总担心他们想不到, 不会说, 原来是我自己放不开, 只要相信学生, 善于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展示空间, 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在无疑处设疑, 有疑处点拨, 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 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以小学语文《灰雀》为例, 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 力求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理念, 读懂文意。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 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说出自己的想法, 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语文的方法千变万化, 思维方法亦然。

篇9:“第一长青课题”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各种组织器官的祖细胞。根据来源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先后次序的不同,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让全球无数研究者为之痴迷,被称为六大热门科技中的“第一长青课题”。

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热点

在特定的环境诱导下,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内、中、外三个胚层的各类细胞系,如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神经元、造血细胞等。如将胚胎干细胞放入受体胚囊中,它可以参与整个生物体的发育。

成体干细胞或组织干细胞是已进入机体担负着构建某种细胞组织功能的细胞,具有有限增殖、定向分化成一定组织细胞的特点。在胎儿、儿童或成人的骨髓、肌肉、神经、上皮等组织中均存在这种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近年来还发现不同胚层起源的成体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肌肉组织的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血液细胞。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相继证实了这一现象,并发现人类成体干细胞同样具有"横向分化"功能,这意味着将来受损组织有可能用同一个体内其他组织的残余干细胞来修复,从而为成体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和成体干细胞相比,胚胎干细胞是细胞的源头,是唯一不死的多能或全能细胞,能够无限分化。换言之,它能制造机体需要的全部细胞。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干细胞在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医学应用潜能,它有望成为细胞组织移植甚至器官的新来源,以取代病人体内损坏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组织缺损、遗传缺陷、器官障碍等难治疾病的目的。

再生医学的应用核心

在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最有价值的细胞是干细胞。片蛭、蜥蜴之所以头部和尾部都能再生,就是因为它全身都存在着干细胞。干细胞向切断部位移动,通过增殖和分化,就完成了再生过程。

1998年威斯康星大学的汤姆森等从人胎盘获得的140个细胞中确立了5个细胞,并分化出3个胚叶。在把这些胚胎干细胞移植给有免疫缺陷的小鼠时,他们发现这些细胞在小鼠体内分别分化成软骨、骨、肌肉、神经、器官等含有多种不同细胞的畸形肿块。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细胞调聚活性很高,并且带有胚胎干细胞表面特有的蛋白质和酶。有人把人的胚胎干细胞与小鼠胎儿的纤维母细胞共同培养,发现胚胎干细胞仍能够分裂、增殖。 此外,研究者明显地看到了胚胎干细胞向血液、内皮细胞、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方向分化的现象。这种控制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研究机构在美国有100多个,其中包括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

再生健康进入临床

目前,利用存在于组织和器官中的干细胞治疗临床上的各种疾病的研究,已经广泛展开,比如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再生成神经细胞,再把神经细胞移植给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或者阿耳茨海默病的患者,以治疗或缓解这些脑部疾病;在治疗I型糖尿病的动物实验中,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再将这些重新分化生成的胰岛细胞移植给糖尿病小鼠,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骨髓基质中找到的间质干细胞(MSC),可以分化成骨、软骨和脂肪,将它移植给患有先天骨疾病的患者,在其体内看到了新骨的生成。

皮肤缺损(烧伤、烫伤后的皮肤损伤)后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皮肤移植,一般要使用患者自身皮肤。但当遇到大面积皮肤损伤时,患者自身的皮肤往往不够移植所用,此时就必须进行再生皮肤移植。日本医学专家在救治一个10岁烫伤儿童时,采取了患儿表皮进行表皮细胞体外培养,当表皮细胞增殖、分化达到一定厚度时,将其移入特殊的培养瓶内,最终获得了与人体皮肤结构相似的再生表皮组织,再移植给Ⅱ度烫伤80%的患儿,4个月后孩子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利用干细胞再生创造的组织和器官大部分是需要材料支持的。皮肤的再生就涉及了材料学和组织工程学技术,而指关节的再生更体现了组织工学的作用。指关节是由软骨、骨和关节腔组织构成的,要想再生指关节必须同时再生骨、软骨和肌腱三种组织。日本科学家在2000年成功地从牛前蹄中采取骨膜,它是骨的表层,存在着大量可以再生的前驱细胞,同时还从牛的软骨和肌腱组织中分离出游离细胞,并将这三种细胞一并移入事先制作的指关节模型中,形成细胞——模型复合体,然后把这个复合体移植到裸鼠皮下,使其从裸鼠周围组织中获得血供,细胞在模型中增殖,并朝着特定方向分化。由于指关节模型是用多聚乳酸类物质做成的,在体内很容易被分解、吸收。10个月后,再生指关节再现了正常指骨、指关节的三元结构,并且新生成骨组织、软骨组织和肌腱组织,而且在细胞——指关节复合体周围有足够的血流。

篇10:调研课题一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学风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次在学生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把“树立优良学风”作为实践载体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学生第二支部在全院学生中,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目前的学风现状展开了广泛深入地调研,并就如何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学风建设提出了一些举措。

一、学生的学风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学生的学风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动机水平低;二是学习方式不适应;三是自控能力差;四是心理素质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懈怠,干扰因素多,成绩不理想。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平时不努力,抄作业现象普遍,考前等老师划重点,靠突击,甚至考试作弊;课余沉溺于网络,热衷于游戏,谈恋爱,看小说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专业(例如临床医学)学生不及格率比较高,出现学生留级甚至退学;

2.心态矛盾。学生感到竞争压力很大,但又不愿刻苦学习;希望学校少管,但自控能力又差;主张自主学习,但自学能力又比较弱等;

3.就业压力大。就业压力不仅仅体现在高年级学生身上,部分低年级同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担心就业前景,造成学习消极情绪;

4.师生双向不满。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同时学生也抱怨一些教师教学不尽心。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举措

1.加强校风建设。严格校规校纪,如请假制度、考试制度、监考制度、奖惩制度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使辅导员、班主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3.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帮助学生尽早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篇11:公需课题库(一)

4.1980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5.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x)6.标准应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企业标准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x)7.标准的使用价值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自然属性。标准的适用性如何,可以作为衡量该项标准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

8.标准的价值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这项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是标准的社会属性。(√)

9.标准的载体就是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10.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因此,标准的本质就在于简化。(x)

(二)第(1)题 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有效期,权利人就失去了对其智力成果的专有权,该智力成果即进入公有领域,可以为任何社会成员所使用。A.正确 B.错误

第(2)题 知识产权是一种有形财产权。A.正确 B.错误

第(3)题 免费许可原则主要是指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

A.正确 B.错误

第(4)题 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制定不一定以该领域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为依托。A.正确 B.错误

第(5)题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正确 B.错误

第(6)题 标准化组织发布某个文件,其成员不仅占有该文件,还享有该文件的相关版权。A.正确 B.错误

第(7)题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享有独占权。

A.正确 B.错误

第(8)题 公民的知识产权能自动在境外受到法律保护。A.正确 B.错误

第(9)题 对于没有任何交换条件的使用者,很难获得免费许可。A.正确 B.错误

第(10)题 在理论和实践上,一般都认可广义上的知识产权范围。A.正确 B.错误

(三)第(1)题 如果翻译国际标准,一般情况下也不收取版权费。【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2)题 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有效期,权利人就失去了对其智力成果的专有权,该智力成果即进入公有领域,可以为任何社会成员所使用。【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3)题 免费许可原则主要是指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4)题 通过ISO 9001认证的企业不需要经过ISO同意即可使用该标识。【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5)题 标准化组织一般不要求提案者披露关联公司的专利权。【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6)题 ISO是专有名称但不是注册商标。【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7)题 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必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8)题 如果某项知识产权被纳入到某标准之中,则意味着参与其中的所有成员都会使用该项知识产权。【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9)题 级别较高的标准都暗示着其中的技术方案是该技术领域最适用、最值得信赖的技术方案。【10分】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 必要专利是指技术标准体系认定为该技术标准体系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而该技术又作为一项专利技术而被专利权人所独占。【10分】 A.正确 B.错误

(四)判断题

第(1)题 通过标准额制修订,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循环、不断发展的。

A.正确 B.错误

第(2)题 一个区域,没有参与过国际规则或国家标准的制定,就谈不上区域国际化和区域影响力。

A.正确 B.错误

第(3)题 通常所说的大质量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含工程建设与管理等),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医疗卫生质量,服务质量等。

A.正确 B.错误

第(4)题近来年,以英、德、法等为首的欧盟制定的是控制型国际标准竞争策略。

A.正确 B.错误

第(5)题 2014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湖南省考察时强调要“推广中国标准,唱响中国装备”。

A.正确 B.错误

第(6)题 日本制定了争夺型国际标准竞争策略,他们千方百计地争夺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权,引领新技术发展,促进本国产品走出去,牢牢把握着产业的国际市场主导权。

A.正确 B.错误

第(7)题 节能减排的核心是将能源指标和排放指标与区域、产业及企业的产量、产值直接挂钩,而城市建筑节能是重点,解决能源大锅饭问题,促进能耗商品化,标准是定量化的标尺和利器。

A.正确 B.错误

第(8)题 一个产业,没有制定引领国际潮流的国际标准,就不是实质性参与了国际竞争。

A.正确 B.错误

第(9)题 没有农业标准化,也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 中国优秀企业产业若不想始终居于微笑曲线的低端环节,就必须学习实践标准、掌握运用标准、参与主导标准、乃至设计制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

篇12: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一

《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一

整合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努力的方向

武威十中语文课题组

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实验,现将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果:

1.建成并逐步完善了教学资源库。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我们在局域网上建成了一些适合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文件,收集了大量的语文教学资料,快捷方便,种类多,阅读方便,形式自由,另外,我们还整合了北京四中网校“同步课程”的资源,这样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研究。

现在,语文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来上课更是经常的事,他们精心制作了很多课件,为了让这些课件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教研网上创建了课件下载中心,方便大家学习交流。语文沙龙是教师们讨论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最佳的方式。

2.配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该课题的实验研究,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对因特网上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并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对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优化了学生学习方式。

实验证明,在课堂中引入网络环境后,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情境,优化了教学结构,学生自主探索,勤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研究,协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了信息时代的自学能力,优了了学习方式,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我们在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科研素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和专著。

我们课题组抽调最好的语文老师充实到课题组中来,定期或利用教研室语文组活动的机会集中理论学习和研讨,课题组分工安排这方面有专长的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有关网络环境下课堂教育教学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体会的整理,坚持写教育随笔,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2)定期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交流。2009年9月份以来课题组以党玉芬、张全祥教师为代表作了《三峡》、《桃花源记》信息技术交流课,深受领导和老师的好评。通过一系列的交流,语文老师的信息素养显著提高,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奠定了技能基础。

5.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

(1)围绕课题,按照阶段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地研究活动。开展过 “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等主题研讨活动。

(2)即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

参与研究的成员每学期争取能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的论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成员明确分工:建设维护课题研究网站、资源库网络;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和总结。

二、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觉得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探讨: 1.在语文课堂中要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必须重新整合课程资源,而网络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验中,我们教师利用网络这个海量资源,结合教材、学生实际经过重新整合,建立一个新的电子教材,创设了一个新的学习情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了锻炼,再利用交流平台进行读后的交流进而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2.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选准切入点,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是任何一篇语文教材,都可以在网络教室上,一定要有所选择。那些有拓展空间、学生需要、教师易操作的文章方可采用。

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定位一定是辅助,一定不能喧宾夺主。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仍然是语文课,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定要训练到位。

4.网络教室上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5.拓宽研究范围,促进整体提高。在进行语文学科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对于其它学科教学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值得研究。

三、下一步研究的工作重点:

(一)教师方面:

1.总结出在“数字化生存”的社会中,教师必须具备的“数字化”素质。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是进行现代信息化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一定要通过培训、引导、实践促进养成。

2.摸索出不同网络环境下(教室局域网、校园网、Internet),多种文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3.课题的推广要进一步研究,以课题带动学校的现代化信息建设,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科学的探讨、扎实的实践。

(二)学生方面:

1.继续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适应“数字化生存”社会的需要。

2.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一课题 灰雀】相关文章:

灰雀教案第一课时06-16

灰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7-20

5灰雀04-20

灰雀教案05-21

语文灰雀06-26

续写《灰雀》07-21

灰雀08-08

《灰雀》续写日记05-25

灰雀作业设计04-24

灰雀课后反思05-15

上一篇:12条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下一篇:国税局全年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