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明灯---准提法

2024-07-27

改变人生的明灯---准提法(精选4篇)

篇1:改变人生的明灯---准提法

改变人生的明灯---准提法

今年的八月二十七日,我在网站上看到佛学网上的文章,因为我看文章的同时就在注意网上的有关网络佛学院的讯息,一直以来我在出家师的带领下修习净土宗佛法,由于我的根机太差,我学佛之路曲而又折,几度退转。

八月二十九日那天,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的老师打电话给我,告知我被录取,分在四班,以后由班主任曹老师负责我的学习解答,以及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务。我当时非常高兴,终于有固定的老师指导我学佛啦!准提法谁教得最好?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在这里可以24小时咨询并及时回答准提法有关的问题,而且教的最好。

刚开始学习准提法门时我的内心很耽忧,生怕自己边工作边学习精力不够用,于是我设法抓紧时间练习五笔打字,这样可节约时间,又能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因为我的年龄已是47周岁的人了。我学习新的知识一定比年轻人要慢,而且我的工作时时与残疾人在一起,他们身上透出来的讯息都是极差极差的,我们一园内有精神残疾人,智障人,肢残人,总之我们天天看到的都是社会上最苦的人,他(她)们也渴望得到社会的关爱,我天天在这样的环境里渴求佛法的欲望一天天增强。

在学习兰字观时我不能一下子适应学习的方法,以前我的学习都是以书本为课目,老师教我们一点点学,再有就是视频教学我刚开始不能学,脑子里很零乱,我想糟糕!象这个样学习我一定退学无疑!想不到我与曹老师一说,曹老师安慰我:“不急,慢慢来,你定会学好的!”。

老师在网站上刊登文章及学员随喜火供时,我说出了我的愿望,我要求为我的父母和我的公公婆婆减轻病痛,当我的这一愿望与曹老师一说,曹老师就劝我一定要先自己的身病解除了,才可考虑家人,我的家人他们都是很苦脑的人,我学佛的初衷就是为我的家人减轻痛苦。我忘记了准提法与其他法门不同之处就是,先自己得佛法利益,然后再利他,我又一次犯了愚。好老师教的方法一定错不了,我首先为自己身体疾病作大火供,紧接着就是自己多念准提咒心咒,现在我的的身体健康了,精力足了,体力增强了,用脑不象从前那样会出现头部胀痛,许多事多可随心而转。

近日里我八十又五的老母身体不适,一周内连续腹泻,精疲力尽,看到母亲被病得腿脚无力,我便请教班主任曹老师,曹老师的回答很完善:“老母八十多,不要太挂碍,但也不是不放在心上,唯有劝她老人家多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我把老师的话转告老母,一再叮嘱母亲念佛号。这样一星期后有了好转,我再为母亲祈求佛母加持,身体早日康复!

我周围的人事环境不是很好,我的同事都爱小酒喝喝,高兴了一醉方休,有时因喝酒了仗酒力耍酒脾气,有时还做出不在格内的事,放在前几年我肯定是火气特大,“干嘛糟踏粮食还演疯子戏。”而今我看懂了,这就是社会的斑点,五色社会就是各种人都有。我的心里任由不得这些恶事漫延,于是就念准提咒回向给我的同事,让准提佛母加持他们不要喝太多酒,不要搞坏了身体。现在我的同事喝酒的能控制酒量,并听到他们说要在短期内戒酒了,感恩佛母!

自从我参加准提法修学以来,我慢慢懂得随便哪一法门都有善巧方便说,要用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断层面有机结合。在我修习准提法门的起初,我对镜坛观的理解不够透彻,我一直在想我的镜坛应该放在晚些的时候再设,可随修行的步步进入,我感觉我的镜坛应适时可建了,十月十五晚上我在家中建了坛。镜坛的设立使我修行的信心更强了,我的心绪静了,从以前的心猿意马,逐步改了心里笃定;过去的这事未了,那事又挂心头,事事放心里,一事也难做好。如今我单位的同事说我:“学佛有智慧了,作事心里有打算,不紧不慢事事端正。”

准提佛母是大慈大悲的佛母,千处祈求千处应,我的先生他从前总是不理解我,干嘛学佛,干嘛吃素食,现如今他听我电话里说我手机旧了,屏幕看不见了,他俏俏给我买了一部手机,回来时教我怎样使用,怎样节电,怎样方便。我的家人都是菩萨,虽现在他们存在疑惑,我坚信他们可以信佛,今后一定学佛,成为人中善人。

我的学佛经历很普通,但我的感应,叫我信心更强。我学佛后,身体健康,智慧增加,福报加大。我的父亲因为脑梗记忆力已失去,我是佛菩萨的弟子,我坚信我学佛了,可大大改善家人的环境,我自己不会象我父亲那样脑子出问题,我的晚年就可以减少儿子的麻烦,为社会减去一份医药费。

在学习准提咒的持诵方法时,我按老师的要求,逐个进行学习,从观想到不观想,初级到中级的学习,老师要求逐步学习,逐步前进,准提法的回向发愿我的修习是以发愿为先,这样可一心不二。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体会过先念后回向,但根据我的习惯可能先发愿好一些。学习准提法以来我的心量比以前大了好几倍,我遇到好多事该看开的就看开了,不在与她人较真,世间事不尽人意,正因为不尽人意,才珍惜现在所学的法门,正是准提法网络佛学院改变了我的一切,改变了我的家人,弟子感恩佛菩萨!

学习准提法之前我对任何一件事总爱想当然的一番论述,如今通过学习准提法,老师教我们事物不可一概而论,看它的形成的缘起。静心看事物的变化,不生搬不硬套。

学佛的过程是求证得过程,他不同一般的学习,学佛是体悟,证实了,求得实证了,方能看透事实真相。

近日我母亲的身体还有不适,我请求母亲做大火供,这样可让家人都得佛力加持,班主任曹老师的一番番电话关照我,立定自己的修学目标是关键的关键。相信我的学佛能带动全家人及我的周围人都能吉祥安康!

通过在准提法网络佛学院进行准提法门的学习,使我明了自己的目标,不再轻易被别的事阻碍,不失定性一学到底,跟随老师的脚步,一步步稳步前进!升入中级班继续学习!报佛母深恩!

愿学院的法师、高七师和所有的老师们心随所愿,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愿准提法门的明珠永放光明!

篇2:改变人生的明灯---准提法

从我懂事之日起,挫折和磨难便如影相随,我的生命在跌撞中前行。这一路的困境和磨难让我一事无成。在无意中接触到了算命、风水和法术。当时心中暗暗的窃喜,以为自已找到了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在此事上花费了许多的精力和金钱之后,我却只能暗然神伤。算命术只能让我们顺应命运的规律和摆布,乐天知命。却不能指导我们如何运用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来改变自已的命运。

俗话说祸福相依。就在我人生最困钝和无助的时候,有缘在网上接触了佛法。在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的网站上看了准提法的大成就者高七师的开示之后,顿时明白佛法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而准提咒则是佛菩萨让我们未法众生改变世间和出世间命运的法宝利器之一。高七师的开示让我明白了在家的居士要如何如理如法的修行,如何处理好工作、事业、家庭和修行的关系。看高七师的开示真如提醐灌顶,困扰着我们在家修行居士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都能够在《准提法开示集》中找到答案。于是,在2010年3月初我报名参加了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的咒师班。

我和妻子都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妻子在某一全国大型企业打工,我则在某一单位打临工多年。可以说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工作能够转正,能够稳定下来,今后能老有所养。但从现实来说,这是

一件非常奢侈困难的愿望。此时妻子对我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修行上已有些反感(当时妻子觉得这所谓的修行是件很虚无飘渺的事情)。我努力说服妻子给我三年的时间,我按《了凡四训》的改命法,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道大师讲的准提法去修行。祈请在自力佛力咒力的加持下,让我们的愿望满足,财运、生活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三年之后,我们的家庭状况还没有往好的方向改变,我就听妻子的话,不再修了)。有了这个承诺之后妻子不再干涉我的修行。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2010年底,我工作的事情由于出现了贵人的帮助,很顺利的就得到了解决。到2011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办好了手续,领到了正式工资。2011年初妻子工作的单位也出现了转正的机遇,但因为有竞争,怕妻子失去这次转正的机会。我赶紧给学院的徐老师打电话,请求学院单独为此事给做了一次火供。在当天晚上级开会研究决定人选的时候,妻子如愿的得到了一个转正的指标,于2011年6月份顺利的办好了转正手续。在妻子转正的过程中,由于佛力咒力的加持以及妻子平时的努力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让几乎所有领导都一边倒的支持妻子。但当时只有一个指标,符合条件的却有两个人,主要领导只得想尽一切办法又去向上级争取了一个指标,皆大欢喜的解决了竞争问题。事后得知,按主要领导的计划和安排2011年的这个转正指标是给另一个人的,由于在评比中妻子得到了决对的优势,打乱了他的安排才会出现了如上皆大欢喜的场面。

在自力佛力和咒力的加持下,我和妻子在我修学准提咒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最大的愿望在准提佛母和护法护咒诸圣众的加持下得以顺利实现。我和妻子的事业和财运都上了一个稳定的平台。我两手背上和颈上多年不愈的皮肤病也在佛力和咒力的加持下得以自然痊愈(多年的皮肤病擦什么药都治不好,所以我就什么药都不用了,只是持咒修行而已)。正如经上所说: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此事也让我和妻子对准提咒升起了更大的信心。

现在回顾在准提学院徐老师的指导下修学准提法的这两年的时间里,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惭愧之情。我是一个比较懒散也没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在这两年多的修行时间里我只能说是断断续续的坚持下来了,根本谈不上精进修行。每天只是早上按高七师集的《显密双修准提观诵集》诵一遍而已,有时还找借口偷懒一遍都不诵。其余时间只是散持准提心咒(记起来就念,有时一整天都忘记念)。在如此懒散的状况下,准提佛母依然慈悲护念和加持了我和妻子,让我们的善愿得以满足。正如经中所说: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补充说明:这几年一直坚持随力放生,2011年四月开始又在早课后,每天加念了21遍《宝箧印咒》。在这个过程中觉得坚持最重要。坚持就是胜利。如果修学过程中有退心了,就上网去多看一些师兄弟们的感应。这样有助于再升起信心让自已坚持修学下去}。

一切都是准提佛母的慈悲加持和示现。我和妻子能够在同

一个年份解决工作转正这一个终生大事,这件事情无论放在那一个普通家庭身上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此事让我和妻子以及周围认识的学佛居士更加升起了对佛法和准提法以及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的无比信心。现在妻子和儿子也在我的带动下每天都在坚持散持准提心咒。

在此深深感恩准提佛母慈悲护念和加持!感恩高七师!徐老师!全球最大的居士佛学院———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给我们介绍了如此对机的法宝,让我们的世间和出世间的修行都不再困惑和迷惘。

篇3:教师何以改变学生的人生

所谓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是指教师在与他人 (主要是指学生) 的交往中, 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1] 这种力量产生于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 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 并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学生起着感召、推动和控制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 不仅是靠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 更主要的是靠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感、责任心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等, 而这些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信任及教师的态度等影响源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来自教师的影响源也是学生的学业、能力、品格等方面产生“马太效应”式不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那些得到教师关注、信任的学生, 会感到自己是有尊严、有人格的人。在潜移默化当中, 他们增强了自信, 获取了信心并且得到了前行的动力, 从而他们会自觉地朝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对于那些受到教师不公正待遇、对自己能力不信任, 教师给予的不是关注而是漠视, 甚至是冷嘲热讽的学生来说, 这些意味着痛苦、伤害和打击。这些源自教师的影响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进取心, 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同时这些师源性的伤害也冷却了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让学生变得麻木, 使他们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了冷漠, 并对他们人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见,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来自教师的影响源对学生的发展影响重大, 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 也是导致问题学生产生与学生片面发展的原因。它能给予学生信心和希望, 也可能熄灭学生的希望, 毁灭家庭的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影响源, 也是能够改变学生人生的“重要他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 每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信心, 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当牢记在教学活动当中, 自己不仅是在传授知识, 也是在促成学生品质形成与能力的发展, 更是在改变学生人生的过程。遗憾的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这种影响并没有得到教师们足够的重视。

二、教师凭何改变学生的人生:角色赋予的教育影响源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作为教育专业工作者, 通过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等角色, 改变影响着学生。教师角色的专业性、特殊性和示范性使教师成为一个丰富的重要的教育影响源, 对学生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1.教师关注对学生的影响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关注与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些备受教师“照顾”的学生, 经常会得到教师的赞扬与鼓励, 即使犯了错误, 教师也会从宽处理。在这样的教师关注下, 师生共享着彼此的欣赏与认可, 这类学生会更喜欢老师, 更愿意做老师的好学生, 从而激起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而教师最容易轻视、忽视甚至歧视的是那些“学困生”以及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他们常常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进度与节奏, 不仅得不到教师的关注, 而且还会因为对学业的越来越不感兴趣, 学习成绩的下降等原因受到更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只有痛苦的等待, 以及对自己的无奈。随着学校教育对他们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最终可能导致他们选择放弃学校教育。

事实上,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种渴望, 渴望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潜力, 并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可。然而, 传统的“应试升学”的教育观, 选拔的是适合“教育”的学生, 而非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学校、教师都将目光集中在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为依据, 将学生的一切向成绩“看齐”, 即“一好百好”。而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自然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常常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发展而保障少数学生发展的基础展开的。我们常会听到学生如此地“抱怨”:“老师要求做难题时, 他从不看我, 而总是看我的同桌。”还有的学生说:“数学老师就从不往我这里看!”正是在教师这些细小教学行为中, 学生读出了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 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在此基础上学生给予着回应。[2] 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也是教师在传统教育观下所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教师的态度又称教师的教育态度, 是指教师对学生和教育所具有的认识、感情、行为特征各个侧面的比较持续性的反应倾向或反应准备状态。[3]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笔者主要结合教师态度中的这三种成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认知态度。

其实, 教师首先是“人”, 然后才是“师”, [4] 教师在认识和了解学生的过程中, 会因个人的喜、好、厌、恶等对学生做出判断, 进而对学生形成不同的认知态度。但是作为“教师”的人不能因为自己作为“人”的教师的原因而对学生在教育上持有不公正的态度。因此,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认知态度。再者, 认知是情感与意向的基础, 从这个层面上讲, 师生间的交往活动就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情感互动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评价不同, 进而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及行为。

(2) 情感态度。

促使教师的教育情感产生的原因很多, 但无论如何,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保持健康的教育情感并且尽量避免不健康教育情感的产生。教师的教育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健康的教育情感集中体现在教师之爱上, 即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育情感。这种爱是存在于师生交往的每时每刻, 是具体的、鲜活的, 是可见可感的。由于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 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注, 对于那些相信教师言行具有符号意义的学生来说, 在没有得到教师爱的同时, 他们也放弃了自己;对于那些自主意识很强的学生来说, 他们会产生叛逆、对立的情绪, 他们会和老师“对着干”, 甚至表现出憎恨老师、学校的情绪。

(3) 意向态度。

教育的过程即是师生间交往的过程, 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 学生也在影响着教师。教师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主导位置, 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不当的言语及行为, 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无论在何时、何地, 对任何学生都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态度, 并使自己的情绪、言语及行为处于理想的状态, 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更贴近教育的内在规律, 并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态度。同时, 行为对认知也具有反向作用。

3.教师信任对学生的影响

在学校这个教育和文化的共同体中, 信任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无法想象没有信任的教育何以可能。[5]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泰德·塞泽曾言:“若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 我们就教不好学生。”而在当前, 有一些教师并没有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而且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受到顿悟、飞跃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也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重视, 教师更多的是以学生当下的状态去断定他们将来的发展。教师的主观世界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学生自身的客观世界, 学生正在遭受教师的“信任危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危机突出地表现在以“分数取向”对学生能力的判断上。教师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成绩为依据, 对于一些学困生以及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不闻不问, 只要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捣乱, 便任其“自由发展”, 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能力及发展不抱希望、失去信心;采取不屑或放弃的态度, 这便是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教师的不信任对学生的伤害是巨大的, 这会让他们失去踏上成功之路的力量——自信。

付出信任是很难避免风险的, 付出信任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这也是部分教师不愿轻易给予学困生信任的另一原因。当教师对学生付出信任之后, 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引导学生, 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 从而加以指导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若事与愿违, 学生并没有达到预期, 即学生辜负了教师的信任, 信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此时教师很可能经受不住心理的考验, 认为自己没有正确地认识一个学生从而导致自己教师权威的降低或损害到其作为教师的职业能力等等。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更重要的是一种行动, 一种勇于面对未知的未来并且经得起心理考验的行动。

三、教师如何改变学生的人生:丰富有效的教育路径

来自教师的影响源对学生的发展影响重大,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及健康心理的维持中。教师需要正视来自自身的影响, 并且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响, 让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路径。

1.教师要有真正的“教育关注”

(1) 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在传统的以“应试升学”为主的教育下, 教师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塑造”、“被改造”的对象, 教师需要摒弃这种传统的“学生观”。从人的根本需求、人的根本目的上讲, 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学生是学生怎样生活的人;学生是学习如何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怎样使生命有价值的人。[6] 因而, 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是追求进步的、具有培养前途的、可以获得成功的。只有观念的转变, 教师才能给予每位学生以关注与期望。

(2) 教师要改进教育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 (Gardner) 的多元智力理论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告诉我们, 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每位学生的发展道路及目标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 在教育方法上,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以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 而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 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这要求教师采取不同水平、方式的教育方法, 对每位学生的培养建立在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上, 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才能促使学生学有所成。

(3) 教师要树立“教育关注”的理念。

所谓“教育关注”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者要从专业的角度和职业的角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提供每个学生公平参与教育的机会, 并分享每个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与细微改变。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 让“教育关注”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且要为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提供指导和帮助。“教育关注”的理念意味着教师能够让每位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意味着教师能够读出每位学生心中的想法;意味着教师能够觉察出学困生及来自弱势群体家庭学生的进步与变化;意味着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跳动。

2.教师要有积极的教育态度

(1) 教师要广播师爱。

雅斯贝尔斯认为,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之所以能在爱他的人眼里显现出来, 首先是因为, 爱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7] 可以说, 爱在教育理论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被视为教育的灵魂和教育的本质。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才是教师本应具备的健康的教育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和关切态度, 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8] 教师之爱是一种理智的爱、积极肯定的爱、激励学生奋发的爱;教师会让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当中,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是实实在在的、他们乐意接受的。研究表明, 教师之爱,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心, 然后通过情感方面积极的“正迁移”作用, 发展学生对同学、对家人、对人类、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的爱心。[9]59教师的爱要覆盖每位学生, 要感化每位学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才会在自己的学业上逐渐取得成绩, 在自己人生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2) 教师要自我调节。

近年来, 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使得一些教师出现了焦虑、倦怠、抑郁等心理问题, 困扰着不少教师。而教师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教育系统产生教育事故的重要原因, 教师的心理障碍已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影响了对学生的健康培养。[4] 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调节心态, 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 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竞争与合作, 学会生存与关心。教师应当意识到, 若没有健康的心理做支持, 教师的知识再渊博, 也不可能让学生有可亲可敬之感。

(3) 教师要注重修身。

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真实地反映着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 而这些都对学生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自我素质的修养过程, 就是要努力做到为人师表的过程。教师要能够“师表”, 所“表”的内容就应该成为自己的内在素质。[9]187因此, 对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会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积极的意义。教师的自我修养过程既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的需要, 也是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对教师提出的作为人的“教师”的要求, 即, 教与学是“相长”的。

3.教师要有给力的“教育信任”

本文所指的“教育信任”主要是指对学校中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的一种信任的姿态、情感和精神, 它包括主体对自我的信任和对他人的信任。教师要有给力的“教育信任”, 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

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 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为标准来判断学生、信任学生是不可取的。若我们将人置于生命的视野之下, 我们就会对学生充满期望;相信学生, 就会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时空。[9]63教师应当坚信“天下无不可教之人”的箴言, 相信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愿望, 有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 有自觉改正错误的心向。

(2) 教师要树立可信的教师形象。

教师应该从解决围绕在学生身上的各种平凡小事做起, 在面对问题学生时, 更多的是反省自身, 将身为教师的责任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对于学困生以及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来说, 如果他们感受到教师是真地信任他们, 那么他们就愿意和教师亲近, 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此时教师几句引领的话语, 胜过一堆空泛的说教, 教师的信任将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3) 教师要信守“给力”的教育承诺。

有社会学家认为信任可以被认为是多次承诺得以履行而实现的物化结果。承诺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可行途径的起点, “在所有用来维持信任的细微努力中, 信守承诺最具有说服力。”[10] 其实, 我们也可以将教学活动看做师生间互相承诺的过程。学生选择学校教育是相信教师能够传递给他们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润泽他们的生命, 相信自己会在教师的关爱之下成为个“理想的人”, 这是学生对教师职业能力的信任, 也是学生对教师做出的承诺;而教师对学生的承诺便是不放弃、不漠视每个学生。即使学生有缺点、犯了错误, 教师也应该信守着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的应有承诺, 相信学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并对他们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胡朝兵, 张大均.论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4) :24.

[2]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63.

[3]厉爱民.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师生心理因素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2003 (3) :70-73.

[4]明庆华, 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1) :85-88.

[5]明庆华, 王明雷.教育信任:学校交际文化建设的基石[J].现代教育论丛, 2010 (11) :72-75.

[6]程斯辉, 明庆华.关于学生观的新视野[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2) :22-27.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92.

[8]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蔡汀,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727.

[9]朱小蔓, 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篇4:诚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

关键词:诚信道德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

诚信,让人感到信任和愉悦,让生活变得精彩和充满欢乐。诚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的成长。作为高中生,我们要加强诚信教育,让诚信带领你起航,走向成熟。

一、加强高中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所公认的一种美德。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孟子:“至诚而不动者,未知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养心莫善于诚。”民间也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的佳话。总之,无论是古代的圣哲还是民间的老百姓都把诚信作为美德加以颂扬。在今天,我们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高中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2.学生生活的大环境——社会诚信缺失严重

近年来,不断揭露出一些假冒伪劣事件,表明诚信缺失行为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学生在这种“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应对呢?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

3.学生身边的小环境——部分中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在学生中存在着以下现象:平时抄作业,考试时为了得到较好的成绩去作弊;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如,有老师在时能遵守课堂纪律,而老师不在时讲话、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的都有;同学之间交往不能真诚待人,以谎言欺骗同学等。这些都是中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强诚信教育。

二、加强高中生诚信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1.针对高中生思想具有可塑性的特点进行诚信教育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他们在体验、比较、思考、探索,因而思想多变,具有不稳定性,但这也说明他们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中学生接触的社会面不断拓宽,能够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同时又受自身学识和社会阅历所限,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看到社会上或身边的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时会有一些偏激的观点,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但他们朝气蓬勃,易于接受新事物,如果及时地加以引导,就能够形成正确的诚信观,所以要充分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加强诚信教育。

2.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进行诚信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思想性、学科知识和生活主题的统一性、德智共生性、实践性,其中思想性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诚信道德教育的知识既体现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学科内容目标,又体现了其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学科特点,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务必要凸显其德育功能,加强诚信教育。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加强高中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诚信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学习诚信道德的主要材料,是落实诚信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强化学生对诚信教育的理解。

1.学习诚信的知识

在学习《政治生活》“政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要让学生明白:要建立诚信政府。就一个国家、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基。政府是否有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关键,它会影响公众的诚信观念,会影响社会诚信的程度。政府失信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破坏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而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所以要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

在学习《经济生活》“企业要诚信经营”时,要让学生明白:塑造诚信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企业要生存发展,实现盈利的目的,必须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取得成功。

在学习《经济生活》“信用工具”时,要让学生明白:培育诚信公民。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孔子的思想中,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离开诚信,个人无法在社会立足。个人诚信是构成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政府、企业诚信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道德信用,因此要下大力气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诚信公民,而中学生应该从现在就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2.树立诚信的观念

在学习《哲学生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让学生明白:树立诚信的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取得实践的成功。在学习《文化生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知识时,要让学生在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中,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诚信贵在实践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学生诚信道德体验教育。诚信本质上是一种内心信念,它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教师既可以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体验,也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主动寻找自我诚信角色,从而由接受教育转化自我教育,在自觉的行动中做到诚实守信,将知识经过主体的内化、体验、反思成为内在的思想和精神。诚信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小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诚实守信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是提高学生诚信水平的必然之路。

诚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引领我们成长,让我们一起把诚信变成一种时尚,努力去追求它吧!

参考文献:

[1]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魏佐国.孔子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南方文物,2007(02).

[3]彭末名.交往德育论[M].山西出版社,2005.

[4]王先梅.诚信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教研版,2008(10).

上一篇:柴油采购合同下一篇:幼儿园教师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