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教学大纲

2024-06-20

奥数教学大纲(精选6篇)

篇1:奥数教学大纲

小学奥数课教学大纲

根据家长要求,在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和学校所学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升初考试的发展形势,以专业和先进的奥数教学理念为指导,**校长、教务联合专职奥数老师在第一时间内制定了**同学三年级奥数课的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基本信息

任课老师:专职或在校奥数老师

上课地点:

上课时间:每个周末(具体时间待定)

计划课时:15次课(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5-10次课),一次课2小时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2.通过奥数课学习进行数学思维训练,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开拓其视野,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才能,培养其数学特长。

3.课外奥数学习与学校基础知识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奥数学习,会加强对学校基础知识的温故、总结与提高,同时会促进下一阶段的学校学习,达到预习的效果,使学生的在校数学成绩进一步提高。

4.从小升初考试的角度来看,经过奥数课的系统训练,进入五、六年级后就能得心应手,在小升初的各类考试与竞赛中也能轻松面对,游刃有余,最终达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

总体来讲,**奥数课程将采用重点精讲与梯度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精讲:包括基础知识、例题、例题的铺垫、巩固、拓展等。虽然奥数知识点繁多,但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直接命中的题型将仍然以重点专题知识为主,涉及到的有综合应用题(平均,盈亏,鸡兔,植树,方阵等),几何(面积与周长,割补),计算问题(凑整,拆分,分组)等。合理分配时间,对重点环节及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突破,具体包括铺垫、巩固和拓展三个环节。

其中,铺垫的例题较难,直接给学生讲解可能难以接受,铺垫的题目更侧重介绍例题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而巩固的题目与例题近似,帮助学生巩固练习例题;拓展的题目是例题的变形或延伸,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梯度练习:奥数的考题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多学多练一定是出成绩的基本手段。根据王博的在校学习情况及奥数课程的进度,进行梯度练习,练习题是与例题在思想方法上有共同特征、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通过做练习可以强化、巩固本讲所学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从数表中找规律 第二讲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第三讲 多笔画及应用问题 第四讲 最短路线问题 第五讲 归一问题 第六讲平均数问题 第七讲 和倍问题 第八讲 差倍问题 第九讲 和差问题 第十讲 年龄问题 第十一讲 鸡兔同笼问题 第十二讲 盈亏问题 第十三讲 巧求周长 第十四讲 从数的二进制谈起 第十五讲 综合练习

*****

2014年1月23日星期四

篇2:奥数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为学生提供专题式奥数辅导,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在快乐奥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学和奥数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超前教学;

2.通过系统的奥数学习,开发学生智力水平,拓展思维广度,培养思维严谨和灵活性,另外为今后参加华杯赛或希望杯做准备。

二、教学理念

从学生角度出发,以数学课本和华杯教材为蓝本,实行小班教学,充分体现教学互动,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和奥数学习能力水平。

三、课程安排:

1、一年级课程。认认数数写写、简单的分类、“几个”和“第几”、算一算连一连、复习

一、数图形

(一)、数图形

(二)、摆一摆移一移

(一)、摆一摆移一移

(二)、复习

二、按规律填数、按规律填图、速算、数数与计算

(一)、数数与计算

(二)、复习

三、锯木头、合理分组、单数和双数、简单推理

(一)、简单推理

(二)、复习

四、怎样付钱、简单应用、智力趣题、数学游戏、复习

五、综合测试。共28个学时。每个专题配有相应习题,并进行阶段性测试和模拟竞赛测试。

2、二年级课程。加减速算、加减实际问题、巧用卷尺、巧数线段、数一数与乘法、根据规律填一填、巧安排、观察物体、复习

一、分一分与除法、“拿”“折”问题、倍数问题、巧数图形或物体、移摆游戏、图案设计、图形算式、位置与方向、推理游戏、合理配套、复习

二、给坚式填数、用钱策划、余数问题、乘除速算、填运算符号、“定义”推算、年龄问题、植树问题、复习

三、巧用砝码、巧算重量、数的读写与组成、巧填数字、逆向思考问题、时间安排、统计问题、猜测与可能性、数学谜题趣题、复习

四、综合测试。共42学时,每个专题配有相应习题,并进行阶段性测试和模拟竞赛测试。

3、三年级课程。加减速算、乘法速算、复习

一、找规律填图形、找规律填数、巧填算符、数图形、复习

二、数字谜

一、数字谜

二、简单的幻方和数阵、复习

三、巧求周长、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复习

四、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复习

五、还原问题、植树问题、复习

六、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复习

七、年龄问题、智巧问题、复习

八、模拟测试。共32学时,每个专题配有相应习题,并进行阶段性测试和模拟竞赛测试。

4、四年级课程。数字组数、寻找规律填数、加减法算式迷、乘除法算式谜、加减法简便运算、乘除法简便运算、复习

一、添运算符合和括号、和差问题、和倍差倍问题、还原问题、二进制计数法、数的整除、有余数的除法及相关问题、错中求解、小数和复名数、小数的近似数、复习

二、归一应用题、求平均数、牛吃草问题、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行程问题、植树问题、角度计算、图形计数、面积计算、复习

三、模拟测试。共30个学时,每个专题配有相应习题,并进行阶段性测试和模拟竞赛测试。

5、五年级课程。小数乘除的运算技巧、循环小数、灵活求和差积商、复习

一、行程问题、水上航行问题、牛吃草问题、复习

二、巧数图形、面积计算、复习

三、列一元一次方程、列不定方程、复习

四、巧算表面积、体积计算技巧、复习

五、整除问题与解题技巧、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奇数与偶数及其应用、带余除法、复习

六、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求和的技巧、复习

七、逻辑推理、抽屉原理、容斥原理、复习

八、模拟测试。共30个学时,每个专题配有相应习题,并进行阶段性测试和模拟竞赛测试。

6、六年级课程。巧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约分法、拆项法、复习

一、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单位“1”的转化、逆推问题及其解法、工程问题基本类型、工程问题典型题例、复习

二、比的意义和性质、按比例分配、复习

三、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复习

四、百分数应用题的一般类型、利润问题、浓度问题、复习

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图形中的比例、复习

六、圆柱、圆锥、复习

七、统计图表、复习

篇3:奥数教学大纲

当前多数奥数班强调“做题”训练, 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 帮助他们准备考试, 也许还帮助他们通过了考试, 目的不是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而是教给学生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 试图通过大量的训练来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做题获得的仅是“呆滞的知识”, 仅仅做题的数学教育很难超越知识教育, 有时甚至连知识教育都不是, 更谈不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过于超前和繁难, 结果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高, 原有的一些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可能被扼杀.在培训内容上, 奥数一般要超前于所学内容三、四个年级的水平, 难度太大, 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此, 无论从培训方式还是培训内容上讲, 当前奥数教育都是对学生数学智力的掠夺性开发.

一、什么是“奥数”

数学奥林匹克活动, 即解决数学难题的竞赛.最初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 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喜欢提出问题 (包括自己知道和不知道答案的) 向其他的数学家挑战.这些挑战构成了最初的数学竞赛.1959年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IMO) .

奥数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交叉, 所涉及的内容有着高等数学、甚至前沿数学的背景,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不能在中学讲授的, 它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 经过命题专家们的特殊化、初等化的处理, 变成了只需要具备初等的基础数学知识就能够认识、理解和解决的奥数问题.它与常规数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在对称、极限、连续等基本数学思想下, 激发和训练孩子的求异思维, 难度、深度都大大超出中小学的教材, 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奥数也是“高难度数学题”的代名词, 是专为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而设的竞赛活动.最初被引入我国时, 是作为一种选拔智力超常、能成为数学家潜质儿童的工具.

奥数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数学兴趣.奥数的本质是数学, 所以不离开学习数学的意义, 即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

而目前社会上的奥数班,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奥数教育, 很多是打着“奥数”的幌子搞应试教育, 其课堂多半是对同一题型的反复练习, 以达到解决奥数难题为目的.训练是技能层面的, 不管如何训练最多只是熟练技能, 很难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升必须以思维为导向, 过早地让学生学习奥数技巧, 而不是体验和掌握思考的方法, 会逐渐泯灭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阻碍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丘成桐曾说, 获得奥赛只能证明考试能力而不能代表数学能力.

二、奥数“热”的主要原因

1.“名校热”导致“奥数热”

以前奥数并没有现在这样“热”.奥数升温是由于民办学校招生, 而学校又拿不出衡量、选择学生水平的标准造成的.一些重点中学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选拔, 由于报名的学生人数较多, 一些学校为了能够优中选优, 在出题时就会选择一些“奥数”题目以拉开距离.如今奥数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的每一个角落, 优秀的奥数成绩就成了很多孩子叩响名校的敲门砖.而实际上, 庞大的奥数学生队伍中, 只有1%—2%的学生能考取相应奖项被名校录取.也就是说, 98%—99%的学生学奥数, 只是起到陪练的作用.好学校数量有限, 而让孩子上好学校的期望值却在不断攀升, 不可调和之下, 本来用于培养选拔少数人的奥数被彻底异化, 成为活跃于学校教育体制之外, 却又对学校教育产生着巨大制衡作用的选拔利器.家长之所以舍得花钱给孩子报各种名目的班, 其目的并不在于孩子本身素质的提高, 而在于以此作为工具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因此, 奥数热的本质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 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上“兴趣班”并不是孩子有兴趣, 上“特长班”并不需要孩子有特长.我国的奥数早已偏离了发现人才、开拓数学未来的初衷了, 各类“奥数”总体上已经丧失了培养人的目的, 沦落为竞争的工具.也难怪我国奥数热了十多年并没有真正选拔出数学人才.

2. 奥数背后的经济锁链

有些民办学校为了标榜自己的办学特色, 列出一批奥数获奖名单, 以吸引生源.也有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把一些竞赛试题汇集, 包上奥数封皮实现商品化.奥数热的升温还有一些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些教师将学生在竞赛中获奖作为评优、晋级的砝码, 无形中为奥数热推波助澜.

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在评论奥数时说:“在奥数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 成年人靠奥数班敛财, 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 他们利用了当前的择校机制, 一手扮演了裁判, 一手扮演了运动员, 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要致富, 教奥数”.“奥数热”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包括教育培训、教材出版、房屋租的巨大“奥数经济”的蓬勃发展.

3.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家长多是抱着三种心态带孩子学奥数的:

⑴考名校.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家长哄或者被老师推荐到奥数班里去的, 尽管不少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并不喜欢数学, 学费也不便宜, 但他们依然硬着头皮千方百计要让孩子挤进奥数班, 甚至有家长为了让孩子被公办学校“智优班”录取, 逼孩子请假几个月在家专攻奥数.

(2) 从众.还有一些家长是由于攀比心理作祟, 看到左邻右舍甚至整个小区里的小孩都参加奥数学习, 自己的小孩如果不去, 就是做家长的不称职, 不能让小孩输在第一步.

(3) 多学没坏处.许多家长透露, “大部分奥数题自己也不会做.”所以,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进奥数班会吃亏, 从小就把孩子交给奥数老师, 让他们学会运算技能, 即使得不了奖, 学学也没坏处.

这样一来, 使本就课业负担重的中小学生, 身上又“加负”了, 也导致很多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奥数热对中小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奥数热在某种意义上讲, 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1. 奥数热不利于学生数学智力的可持续开发

作为一种数学竞技, 奥数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参与的.当前奥数教育有两个不良的倾向, 低龄化与泛化.调查表明, 64%的学生参加过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奥数学习, 大部分小学生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奥数的, 过分低龄化.除此之外, 小学奥数教育泛化现象也极为严重, 很多学校80%~90%的学生都在学习奥数.

2. 奥数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奥数热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择校热, 但是奥数热出现之后又进一步强化了当前的择校机制, 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奥数教育是有偿教育, 其背后意味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奥数热加剧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3. 奥数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 学习奥数的过程, 就是让大多数孩子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过程.”被送去学习奥数的孩子千千万, 但对奥数感兴趣的, 真正能听懂的孩子又有几个呢?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中采访的几个孩子大都说自己听不懂奥数课, 但是班上90%以上的同学都在听.可想而知, 对于不感兴趣听不懂的课程, 却又必须要听, 对中小学生来说真是一种折磨.

在奥数班火爆的今天, 奥数课却成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噩梦.本应学习最基础数学知识的二、三年级小学生, 竟要掌握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内容.另一方面, 奥数学习占了大量业余时间.有调查表明, “61%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参加奥数学习, 10%的学生寒暑假里也参加过奥数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学奥数的学生, 课时安排为每天1-2小时, 利用双休日学习的学生中, 有81%在双休日中的一天上奥数班, 另有19%的学生双休日的两天都要上奥数班”.

学生对奥数学习是很无奈的.一边是家长们无比期盼获得好成绩能进名校的心情, 一边是像天书一样的课程.孩子们也有很多苦恼, “奥数”变“懊数”.有些学生本来是喜欢数学的, 但奥数题太难, 经常是一看到数学题, 大脑就一片空白, 奥数题老是让人体验失败的感觉.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陈宇红老师说, 奥数对学生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 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将奥数等竞赛教育扩大化会让大多数中小学生心理上无所适从.

四、奥数教学的改进策略

奥数本意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数学方面的优秀人才, 是解决“大众数学”与“前20%学生数学发展”关系的一种途径.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度中,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他们的数学能力上、中、下, 参差不齐, 这样势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束缚数学天才学生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有智能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奥数活动, 给数学优秀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还奥数以本来面目的前提是:奥数教育不与择校捆绑在一起, 废止大规模和低龄化的奥数培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奥数学习对象

不管学习多么高难的内容, 总有孩子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对数学兴趣浓、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 学习奥数有利于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有利于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但奥数肯定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合的.奥数班和奥数教材大部分是为参与竞赛的学生服务的,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吃不透的, 那么这部分学生就不适合学奥数.所以是否学习奥数以及学奥数的深度和难度, 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选择.

2. 奥数教学方式

(1) 改变填鸭式教法

很多奥数班的教学以“题型分类”、“套路应对”为理念, 结果学生很快掌握了“见什么题, 列什么式”的奥数套路, 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毫无意义.貌似孩子学会了很多知识, 实际不然.当给学生一道数学题时, 孩子连题目都没仔细读, 就说:“我知道如何做了, 这是‘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奥数老师讲过了.”如果碰到障碍, 教师就说:“这个题你难道都忘了吗?我不是告诉过你要那样处理吗?”“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思维发展.思维的提升必然需要学生的体验和经历, 奥数教育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

奥数培训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 学生已经掌握了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 因此教师的讲授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 可采用学生讨论与探讨、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鼓励学生自己写小论文, 总结自己学习的体会或者自己发现, 归纳学习的内容.

(2) 注重引导启发

由于奥数本身的创新性及综合性, 学生在解题难点处, 常百思不得其解.但这种困难与一般课堂教学相比, 学生已掌握相关的方法, 不需要教师对基础知识细讲, 而只需要适当地启发和引导, 就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尤其重要的是, 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以后能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总结, 从而使之上升为自觉的行为, 使得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收获.因此, 从根本上来讲, 奥数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表现为一种启迪, 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 而是引导学生怎么辩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唤起其内在的精神动力, 克服困难.

3. 奥数教学内容

(1) 选题宗旨

奥数培养尖子生对数学的兴趣, 选题是关键.现在各种奥数辅导题技巧性强, 推理繁难, 会严重打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选题的原则是:思维简捷, 充满变化, 富含数学思想的习题, 它的解答出乎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 充分体验思维的快感.难度安排要合理, 先从学生常规习题的变式入手, 逐步加大难度, 并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难度.选题与难度安排的宗旨是: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题目背景

(1) 奥数通过千姿百态的问题和机智巧妙的解法, 横跨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它可以随时吸收有趣味的、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而不受研究对象的限制.

(2) 数学历史上的著名问题, 学校的课堂教学没能提供机会让青少年学生接触这笔丰富的遗产, 而奥数继承和发扬了这笔丰富的遗产.

(3) 奥数问题的背景往往来源于某些高等数学领域, 但它用初等语言表达, 并能用初等方法解决.

4. 奥数培训重点

(1)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般来说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培训, 才可以达到一定水平.首先在知识上做到系统, 然后让学生经历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揭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学概念及其关系的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可以采用着眼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 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 进行专题教学, 注意思想方法的深入探究, 进而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 (3) 开放教学过程, 让学生参与探索, 表达解题思路, 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2) 培养数学思想

离开学校后, 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是数学思想.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和整体的思想.化归是将求解问题转化到已解的问题链中.整体思想能帮助人从纷繁杂乱的局面中跳出, 把握全局, 不被纷乱的事物迷惑, 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

5. 奥数教学特点

超前学习并不是奥数的目的, 数学竞赛活动作为第二课堂, 要服从和依赖于学生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 因此奥数培训和数学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但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基础知识着手, 立足于知识点的掌握, 奥数则以已掌握课堂数学知识为基本假定, 立足于思维的提高及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芳华.奥数为什么这样热[J].咸宁学院学报, 2010 (8) .

[2]胡典顺.数学教育中的若干认识误区——基于数学哲学的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1 (11) :5.

[3]宁靓.初中奥林匹克数学解题与命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9.

[4]辛自强.教育的“误”与“悟”:从“奥数教育”说开去[J].基础教育研究 (教育论坛) , 2009 (9) .

[5]李叶峰, 梁蓉.小学奥数热的冷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11) .

[6]陈华.关于学习奥数的一些思考[J].科技资讯 (科教平台) , 2007 (10) .

[7]国家教委.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初中数学网站 (Http://sunwu.nease.net) , 2005.8.

[8]黄群.中学奥林匹克数学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19.

篇4:奥数教学大纲

日前,有好多同事来询问孩子进奥数班的事,放眼望去,社会上奥数事业如火如荼,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都想方设法让学生或孩子学习奥数,各种奥数班、家教和私塾非常抢手.在网络上输入奥数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出现三百多万个与此相关的网页,“奥数辅导”、“奥数专业培训机构”、“奥数题库”、“奥数课件”、“奥数网”……简直应有尽有.那么到底奥数是否真的这么有价值吗?

当前多数奥数班强调“做题”训练,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帮助他们准备考试,也许还帮助他们通过了考试,目的不是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而是教给学生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试图通过大量的训练来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做题获得的仅是“呆滞的知识”,仅仅做题的数学教育很难超越知识教育,有时甚至连知识教育都不是,更谈不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过于超前和繁难,结果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高,原有的一些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可能被扼杀.在培训内容上,奥数一般要超前于所学内容三、四个年级的水平,难度太大,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此,无论从培训方式还是培训内容上讲,当前奥数教育都是对学生数学智力的掠夺性开发.

一、什么是“奥数”

数学奥林匹克活动,即解决数学难题的竞赛.最初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喜欢提出问题(包括自己知道和不知道答案的)向其他的数学家挑战.这些挑战构成了最初的数学竞赛.1959年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

奥数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交叉,所涉及的内容有着高等数学、甚至前沿数学的背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不能在中学讲授的,它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经过命题专家们的特殊化、初等化的处理,变成了只需要具备初等的基础数学知识就能够认识、理解和解决的奥数问题.它与常规数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对称、极限、连续等基本数学思想下,激发和训练孩子的求异思维,难度、深度都大大超出中小学的教材,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奥数也是“高难度数学题”的代名词,是专为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而设的竞赛活动.最初被引入我国时,是作为一种选拔智力超常、能成为数学家潜质儿童的工具.

奥数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数学兴趣.奥数的本质是数学,所以不离开学习数学的意义,即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

而目前社会上的奥数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奥数教育,很多是打着“奥数”的幌子搞应试教育,其课堂多半是对同一题型的反复练习,以达到解决奥数难题为目的.训练是技能层面的,不管如何训练最多只是熟练技能,很难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升必须以思维为导向,过早地让学生学习奥数技巧,而不是体验和掌握思考的方法,会逐渐泯灭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阻碍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丘成桐曾说,获得奥赛只能证明考试能力而不能代表数学能力.

二、奥数“热”的主要原因

1.“名校热”导致“奥数热”

以前奥数并没有现在这样“热”.奥数升温是由于民办学校招生,而学校又拿不出衡量、选择学生水平的标准造成的.一些重点中学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选拔,由于报名的学生人数较多,一些学校为了能够优中选优,在出题时就会选择一些“奥数”题目以拉开距离.如今奥数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的每一个角落,优秀的奥数成绩就成了很多孩子叩响名校的敲门砖.而实际上,庞大的奥数学生队伍中,只有1%—2%的学生能考取相应奖项被名校录取.也就是说,98%—99%的学生学奥数,只是起到陪练的作用.好学校数量有限,而让孩子上好学校的期望值却在不断攀升,不可调和之下,本来用于培养选拔少数人的奥数被彻底异化,成为活跃于学校教育体制之外,却又对学校教育产生着巨大制衡作用的选拔利器.家长之所以舍得花钱给孩子报各种名目的班,其目的并不在于孩子本身素质的提高,而在于以此作为工具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奥数热的本质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上“兴趣班”并不是孩子有兴趣,上“特长班”并不需要孩子有特长.我国的奥数早已偏离了发现人才、开拓数学未来的初衷了,各类“奥数”总体上已经丧失了培养人的目的,沦落为竞争的工具.也难怪我国奥数热了十多年并没有真正选拔出数学人才.

2.奥数背后的经济锁链

有些民办学校为了标榜自己的办学特色,列出一批奥数获奖名单,以吸引生源.也有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把一些竞赛试题汇集,包上奥数封皮实现商品化.奥数热的升温还有一些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一些教师将学生在竞赛中获奖作为评优、晋级的砝码,无形中为奥数热推波助澜.

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在评论奥数时说:“在奥数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成年人靠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了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要致富,教奥数”.“奥数热”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包括教育培训、教材出版、房屋租的巨大“奥数经济”的蓬勃发展.

3.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家长多是抱着三种心态带孩子学奥数的:

⑴考名校.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家长哄或者被老师推荐到奥数班里去的,尽管不少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并不喜欢数学,学费也不便宜,但他们依然硬着头皮千方百计要让孩子挤进奥数班,甚至有家长为了让孩子被公办学校“智优班”录取,逼孩子请假几个月在家专攻奥数.

(2)从众.还有一些家长是由于攀比心理作祟,看到左邻右舍甚至整个小区里的小孩都参加奥数学习,自己的小孩如果不去,就是做家长的不称职,不能让小孩输在第一步.

(3)多学没坏处.许多家长透露,“大部分奥数题自己也不会做.”所以,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进奥数班会吃亏,从小就把孩子交给奥数老师,让他们学会运算技能,即使得不了奖,学学也没坏处.

这样一来,使本就课业负担重的中小学生,身上又“加负”了,也导致很多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奥数热对中小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奥数热在某种意义上讲,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1.奥数热不利于学生数学智力的可持续开发

作为一种数学竞技,奥数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参与的.当前奥数教育有两个不良的倾向,低龄化与泛化.调查表明,64%的学生参加过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奥数学习,大部分小学生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奥数的,过分低龄化.除此之外,小学奥数教育泛化现象也极为严重,很多学校80%~90%的学生都在学习奥数.

2.奥数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奥数热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择校热,但是奥数热出现之后又进一步强化了当前的择校机制,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奥数教育是有偿教育,其背后意味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奥数热加剧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3.奥数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奥数的过程,就是让大多数孩子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过程.”被送去学习奥数的孩子千千万,但对奥数感兴趣的,真正能听懂的孩子又有几个呢?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中采访的几个孩子大都说自己听不懂奥数课,但是班上90%以上的同学都在听.可想而知,对于不感兴趣听不懂的课程,却又必须要听,对中小学生来说真是一种折磨.

在奥数班火爆的今天,奥数课却成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噩梦.本应学习最基础数学知识的二、三年级小学生,竟要掌握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奥数学习占了大量业余时间.有调查表明,“61%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参加奥数学习,10%的学生寒暑假里也参加过奥数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学奥数的学生,课时安排为每天1—2小时,利用双休日学习的学生中,有81%在双休日中的一天上奥数班,另有19%的学生双休日的两天都要上奥数班”.

学生对奥数学习是很无奈的.一边是家长们无比期盼获得好成绩能进名校的心情,一边是像天书一样的课程.孩子们也有很多苦恼,“奥数”变“懊数”.有些学生本来是喜欢数学的,但奥数题太难,经常是一看到数学题,大脑就一片空白,奥数题老是让人体验失败的感觉.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陈宇红老师说,奥数对学生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将奥数等竞赛教育扩大化会让大多数中小学生心理上无所适从.

四、奥数教学的改进策略

奥数本意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方面的优秀人才,是解决“大众数学”与“前20%学生数学发展”关系的一种途径.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度中,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数学能力上、中、下,参差不齐,这样势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束缚数学天才学生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有智能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奥数活动,给数学优秀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还奥数以本来面目的前提是:奥数教育不与择校捆绑在一起,废止大规模和低龄化的奥数培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奥数学习对象

不管学习多么高难的内容,总有孩子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数学兴趣浓、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习奥数有利于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但奥数肯定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合的.奥数班和奥数教材大部分是为参与竞赛的学生服务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吃不透的,那么这部分学生就不适合学奥数.所以是否学习奥数以及学奥数的深度和难度,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选择.

2.奥数教学方式

(1)改变填鸭式教法

很多奥数班的教学以“题型分类”、“套路应对”为理念,结果学生很快掌握了“见什么题,列什么式”的奥数套路,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毫无意义.貌似孩子学会了很多知识,实际不然.当给学生一道数学题时,孩子连题目都没仔细读,就说:“我知道如何做了,这是‘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奥数老师讲过了.”如果碰到障碍,教师就说:“这个题你难道都忘了吗?我不是告诉过你要那样处理吗?”“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思维发展.思维的提升必然需要学生的体验和经历,奥数教育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

奥数培训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学生已经掌握了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因此教师的讲授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可采用学生讨论与探讨、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自己写小论文,总结自己学习的体会或者自己发现,归纳学习的内容.

(2)注重引导启发

由于奥数本身的创新性及综合性,学生在解题难点处,常百思不得其解.但这种困难与一般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已掌握相关的方法,不需要教师对基础知识细讲,而只需要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尤其重要的是,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以后能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总结,从而使之上升为自觉的行为,使得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收获.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奥数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表现为一种启迪,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学生怎么辩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唤起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克服困难.

3.奥数教学内容

(1)选题宗旨

奥数培养尖子生对数学的兴趣,选题是关键.现在各种奥数辅导题技巧性强,推理繁难,会严重打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选题的原则是:思维简捷,充满变化,富含数学思想的习题,它的解答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快感.难度安排要合理,先从学生常规习题的变式入手,逐步加大难度,并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难度.选题与难度安排的宗旨是: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数学兴趣.

(2)题目背景

①奥数通过千姿百态的问题和机智巧妙的解法,横跨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它可以随时吸收有趣味的、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而不受研究对象的限制.

②数学历史上的著名问题,学校的课堂教学没能提供机会让青少年学生接触这笔丰富的遗产,而奥数继承和发扬了这笔丰富的遗产.

③奥数问题的背景往往来源于某些高等数学领域,但它用初等语言表达,并能用初等方法解决.

4.奥数培训重点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般来说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培训,才可以达到一定水平.首先在知识上做到系统,然后让学生经历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揭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学概念及其关系的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可以采用着眼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①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进行专题教学,注意思想方法的深入探究,进而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③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探索,表达解题思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2)培养数学思想

离开学校后,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是数学思想.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和整体的思想.化归是将求解问题转化到已解的问题链中.整体思想能帮助人从纷繁杂乱的局面中跳出,把握全局,不被纷乱的事物迷惑,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

5.奥数教学特点

超前学习并不是奥数的目的,数学竞赛活动作为第二课堂,要服从和依赖于学生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奥数培训和数学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但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基础知识着手,立足于知识点的掌握,奥数则以已掌握课堂数学知识为基本假定,立足于思维的提高及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芳华.奥数为什么这样热[J].咸宁学院学报,2010(8).

[2]胡典顺.数学教育中的若干认识误区——基于数学哲学的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11):5.

[3]宁靓.初中奥林匹克数学解题与命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9.

[4]辛自强.教育的“误”与“悟”:从“奥数教育”说开去[J].基础教育研究(教育论坛),2009(9).

[5]李叶峰,梁蓉.小学奥数热的冷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

[6]陈华.关于学习奥数的一些思考[J].科技资讯(科教平台),2007(10).

[7]国家教委.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初中数学网站(Http://sunwu.nease.net),2005.8.

[8]黄群.中学奥林匹克数学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19.

[9]叶诗钦.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8):15.

篇5:三年级奥数教学方案

选用教材:《举一反三(AB版)》 选用本教材的理由:

①畅销十年,获得各界良好的口碑;

②本书推崇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 ③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④各类专题难度梯度层次分明,使学生更容易接触,并以阶梯式深入;

⑤本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把对奥数的学习与真实生活情景相结合,使其融汇一体; ⑥新增近年来的热点题型,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要求。课程安排说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不会完全按照书本目录的顺序进行,而是会进行微调,调整原则为“合并同类项”和难易相当,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有律、有序可循,同时学生也会更容易进入教学过程中来。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带领学生有计划、有规律地学习,抓住每章重点,找出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由点、线、面形成的知识体系。此外,在教授学生学习和解题技巧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和提升其思维与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今后能自主学习、思考,并且举一反三!关于本书中涉及到的已学知识,在本次教学中会作为旧知识点加以复习巩固。

教学步骤:书本知识(扩充必要的课外知识)+随堂练习+知识考核(主要以B版题目为主)具体教学安排:

1、数数图形 使学生有次序、有条理、有规律地弄清图形(线段、角、三角形)中包含的基本图形是什么,有多少个,然后再数出由基本图形组成的新图形,最后求出它们的总和。

2、寻找规律

使学生找到以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中的排列规律。介绍该内容找规律的方法:不仅可以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还能从积和商考虑。

3、填数游戏

此类趣味题的解题方法是:确定图形中关键位置应填几,一般是顶点或中间位置,同时把所填空与所给数字联系起来。

4、巧添符号

对于这类问题,介绍学生两种主要的解题方法:一是倒推法;一是凑数法。

5、周期问题

介绍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利用余数的知识:先审题,后找出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然后利用除法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求出正确结果。

6、植树(间隔)问题

间隔问题在这里以植树问题为主要讲解的例子。使学生掌握三个基本植树问题的公式:①棵树=段数+1;②棵树=段数-1;③棵树=段数

7、数学趣题

使学生充分读懂题意,并且进行分析思考,运用基础知识和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8、数字趣谈

该部分内容大都是关于自然数列方面的计数问题,其方法一般采用尝试探索法和分类统计法。

9、简单枚举

强调用枚举法解题时,要注意无重复、无遗漏,即有次序、有规律地进行枚举。

10、算式之谜

介绍此类解题方法是推理加尝试:把握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先观察,后推理,再尝试等步骤。

11、文字之谜

让学生了解文字算式谜与添加运算符号、填竖式的步骤与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

12、加减巧算

主要介绍巧算方法为“凑整法”。

13、有余除法

介绍此类解题关键是先确定余数,然后确定除数,最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求被除数。记住两个重要公式:①余数必须小于除数;②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4、乘法速算

介绍多位数与一些特殊的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特别介绍两种特殊方法:一是先拆数再扩整;一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14、乘除巧算

使学生牢记一些特殊计算结果,同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让学生善于运用运算定律,提高计算能力。

16、和差问题

介绍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此外,掌握数量关系式:①(和+差)÷2=大数;②(和—差)÷2=小数

17、和倍问题

介绍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两数的和以及与其对应的倍数和,从而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掌握几个数量关系表达式:①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 ②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③两数和—小数=大数

18、差倍问题(一、二)

使学生找出解决差倍问题与和倍问题的类似方法,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掌握几个数量关系式:①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②较小的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19、年龄问题

该类型的题目是和差及差倍问题的综合。解决该问题要让学生知道:两个不同年龄的人的年龄差始终不变,但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却在不断变化。故,使学生抓住“差不变”的特点,利用和差和差倍等知识解决此类问题。20、解决问题

(一)使学生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从条件出发,或者从问题出发找到必需的条件。在解答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以上两种方式。

21、平均数问题(一、二)

使学生了解平均数即“移多补少”,使其掌握公式: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22、解决问题

(二)在该部分内容中,涉及到了平均的概念,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平均概念的同时,分析题目,掌握数量关系,判断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23、错中求解

介绍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并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24、还原问题

介绍此类问题的方法一般采用倒推法,同时可以利用线段图、表格来帮助理解题意。

25、对应解题

介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按顺序编号,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

26、等量代换

介绍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未知数量代替另一个未知数量,从而找出解决方法。

27、简单推理(一、二)

在简单推理

(一)中,使学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等量代换及消去法等方法进行解答;在简单推理

(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先假设一个结论正确,然后验证它是否符合所给条件,若没有矛盾,则证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一个结论来验证。

28、假设解题

让学生了解解决此类题型的方法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29、火柴游戏

使学生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问题的充分思考。30、重叠问题

使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要运用到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必要时可以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

31、盈亏问题

使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此外,介绍解决特殊问题,如“两盈”的解决方法: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配数的差=参与分配的对象的总数。

32、巧求周长(一、二)

让学生在面对复杂不规则图形求其周长时进行图形的割补,使复杂图形变成易于求其周长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且使学生知道,分割(不补)后的周长比原周长长,反之,合成后的周长比原周长短。

33、面积计算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此外使学生学会使用辅助线或运用割补、转化等技巧来计算复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4、最佳安排

使学生在进行最佳安排时考虑以下几点:①要做哪几件事;②做每件事需要的时间;③弄清楚所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35、抽屉原理

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使学生注意哪些是“抽屉”,哪些是事物。

36、一题多解

篇6:小六奥数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期内主要学习巧算、分数的单位“1”的转化、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掌握。

在“数与代数”方面主要安排有:定义新运算、简便运算、转化单位“1”和比的相关应用题。定义新运算主要在于让学生能够快速切入奥数不同的思维模式,认识符号所代表的不同运算方式,认识奥数的不同解答方法,体会奥数的乐趣;简便运算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提高运算速度的技巧,掌握灵活的解答方法、体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的分解与组合以及四则运算的性质的理解;分数的单位“1”的转化,结合学生本学期学习内容,在一定的基础上,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理顺量之间的关系;比的相关应用题,主要在于训练学生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应用题中两个关系量的比的含义。

在“解题方法训练”方面主要安排有:设数法、假设法、假设法、倒推法、代数法、抓“不变量”法;此节内容主要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灵活应变,每一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解答思路。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主要安排有:面积计算、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面积计算主要训练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分析、研究已知条件,并加以深化,在运用我们已有的基本几何知识,适当添加辅助线,运用平移、旋转、剪拼、组合等方法,对图形进行恰当合理的变形,在经过分析推导,寻求解题途径;表面积和体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有关计算方法,能将公式作适当的变形,养成“数形”结合的好习惯。

二、教学进度: 第01周 奥数入门技巧和心态调整;

定义新运算; 第02周 简便运算

(一)(小数)第03周 简便运算

(二)(整数)第04周 简便运算

(三)(分数)第05周 简便运算

(四)(换元法)

第06周 解题方法训练

(一)——设数法 第07周 解题方法训练

(二)——假设法 第08周 解题方法训练

(三)——假设法 第09周 解题方法训练

(四)——倒推法 第10周 解题方法训练

(五)——代数法

第11周 解题方法训练

(六)——抓“不变量”法 第12周 转化单位“1”

(一)第13周 转化单位“1”

(二)第14周 转化单位“1”

(三)第15周 比的应用

(一)第16周 面积计算

(二)第17周 面积计算

(三)第18周 表面积和体积

(一)第19周 表面积和体积

上一篇:企业篮球队员集训汇报材料下一篇:形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