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2024-08-22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共9篇)

篇1: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在经历了几次金融风暴之后,诸如松下、三菱等众多日本企业为何依然屹立不倒,同时在08年金融危机时,日航的起死回生・・・・・・这些都吸引着中国的企业家和学者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的研究探讨。

在本文中,以稻盛和夫和松下幸之助两位日本知名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为例,研究是以下几点经营理念:

1、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是以企业职员的幸福为目的;

2、创建的企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3、敬天爱人,以德经营。《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中也分别对以上几点做了分析及总结。《活法》、《干法》,《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稻盛和夫危机生存之道》,《经营的本质》,以及《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认识理念》等文献资料。

日本企业的这种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之前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在《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中,齐宗新先生提到了企业集团主义,终身雇佣制,以及民族宗教信仰。这些形成因素的最终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才是我的论文中要探讨的真正形成原因。宗教信仰不仅仅是指日本人都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它更多的是指日本人对于儒家学说的信奉及推崇,这个在《破译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关照》和《日本企业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和启示》中都有过深入的探讨。其次,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在《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以及《日本集团主义的渊源及特质》等文献中也有过研究。不过,我认为日本人的集团主义也有大集团主义和小集团主义之分。而所谓的小集团主义就是指家族主义,当让这种家族集团主义也就局限了当今日本企业发展。同样,终身雇佣制,包括年功序列也是日本企业的重要特征。这两种制度使公司职员真正的把企业视为“家”,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归属感。在这两种制度下,也就会相应地产生一类投机取巧、在企业混饭的蛀虫。

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固然很好,但是我们也要谨慎借鉴,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当代国情和企业的发展之道。《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和《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以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中都有研究。我认为中国企业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需要尊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这样才能够根据具体国情和市场发展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同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利他”的心理,大部分企业只是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上的利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性的教育。做企业先要学会做人。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松下幸之助先生也都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所以,需要在人材培养上进行改善,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人性的教育。

不管是欧美企业文化,还是日本企业文化,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有很多,但是目前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学习的还是“以人为本”,“敬天爱人,以德经营”的经营理念。

篇2: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学 校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习中 心:

学号:

指 导 老 师:

日期:

开 题 报 告洋快餐跨国经营管理和启示

开题报告说明:

1、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1)企业跨国营销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餐饮营销指餐饮的经营活动,即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识别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要量的大小、选择和决定餐饮能最好地为它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决定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的一种经营活动。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时, 是采用一体化营销战略还是当地化营销战略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实际决策中遇到的难点, 这同时也是近年来营销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通过对全球化营销和当地化营销两种营销方式内涵的挖掘,以Prahalad & Doz(1987)提出的一体化——当地化分析框架为基础, 参考Andreas F Grein;

C SamuelCraig;Hirokazu Takada建立的分析框架,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的营销策略。

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营销问题的研究也较多。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薛求知、夏科家(1999)认为, “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经营实践中认识到, 仅仅拥有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上的优势是不够的,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只有在营销的各个方面都拥有优势才有可能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以联合利华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的渠道战略的确成为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赵平、莫亚琳(2001)对中国耐用消费品行业顾客抱怨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西方人喜欢向他人诉说自己的抱怨, 而东方人喜欢向他人赞美自己所购的商品。他们的研究表明各国文化上的差异要求跨国公司应该采用当地化的适应性战略。施卓敏(2002)提出, “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一种全球趋同的消费文化, 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再是解释消费行为差异的最重要变量了。消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趋同特征。”之后其又在《跨国公司当地化战略--成因与理论探索》一文中, 对跨国公司“当地化”战略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认为当地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杨智、万后芬(2003)基于对全球营销和当地营销内涵和驱动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一个全球营销和当地营销的战略决策模型, 以探讨跨国公司选择营销战略的方法。涂永式(2003)先论述国际化与当地化一体的营销理念, 接着论述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当地化的主要策略: 产品研发与制造的当地化、品牌当地化、分销渠道的当地化、促销策略和手段的当地化。郝渊晓、郭永、邹晓燕(2004)则分析了跨国公司推行营销当地化的缘由及动因, 并对跨国公司的当地化营销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解析, 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营销提供借鉴。赵文清、贾慧敏、钱周信(2004)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实践的历史研究, 揭示出形成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核心要素从产品到技术以至价格的阶段性变化过程, 并明确指出形成跨国公司营销组合策略的诸多要素在我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但是各要素在组合中的作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跨国公司价格主导型营销组合策略表现为适应中国国情, 争取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另外一些学者则基于在华跨国公司的案例研究得出相应启示。寻舸(2004)对三个在华跨国公司的营销案例进行研究: 德国大众汽车、美国可口可乐和日本三洋。陈秀平(2005)以伊莱克斯、可口可乐、宝洁这三个世界5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 从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战略四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中国当地化营销策略, 提出了在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徐岚

(2005)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环节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采取的营销战略进行分析, 并列举了几个营销当地化的例子。雷雨(2005)从4P的角度详细分析宝洁公司在中国营销策略, 进而得出启示: 宝洁公司赖以在中国市场赢得竞争优势的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是它将国际化标准和中国市场的当地化完美结合。

(2)快餐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文献综述

较高的人才流失率给快餐企业带来了很多损失。包括(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损失。快餐企业为了弥补离职员工所造成的岗位空缺,不得不重新发布招聘信息,对候选人进行筛选,录用新员工后还要对他进行工作技能和企业文化培训,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2)对工作绩效的严重影响。员工产生离职想法后,定然会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对当前的工作也就无法1 00%的投入:寻找到新的工作机会后,对当前的工作也就会更加的敷衍,责任感严重下降;离职员工的三心二意还会对在职员工产生影响.在在职员工中造成人心动荡。此外,新招聘的员工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熟悉内部的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工作绩效在这段磨合期中也会有较大的损失。(3)对快餐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共同的因素则是对现有快餐企业有着这种或者那种不满意的地方。员工离职后不再受前东家的约束,言论也就更加自由,许多在职时不敢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可以提出。其中难免会有对快餐企业的偏激言语,使公众对快餐企业的形象产生负面效果。另外,由于外部的人无法明白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不免有一些猜测和想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快餐企业的员工纷纷离职。对快餐企业的信任度也会有极大的负面印象。(王凯,2008)

人才流动不可避免,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无疑会对快餐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快餐企业必须研究人才流失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保持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键所在。快餐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客观地认识员工对工作的哪些方面是最重视和最期望的。为快餐企业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提升员工对快餐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进而使员工为快餐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张岚,2003)

(3)快餐业物流供应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张海明教授(2008)论述了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快餐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出现了一批如宝供、中海物流等建立了比较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和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目前物流信息系统发展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物流市场已经出现了近乎二元化的结构,即以少数跨国公司和国内先进企业为主的高端物流信息系统市场和以国内大量中小企业为主的低端信息系统市场。数据显示,在目前中国已经开始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物流企业中,80%左右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仅有约5%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信息化全面建设阶段。而在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中,大多数系统也还是处于孤立状态,企业间跨系统信息集成水平还比较低。在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大多数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仍然处在基础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阶段,而国际洋快餐企业能够运用信息系统优化企业运作流程,进行有效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就更高层的供应链管理来看,对于信息系统高层次的开发利用则更加合理。

2、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计划在对洋快餐经营模式进行简要论述后,分别对洋快餐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的营销策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与物流供应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找出我国快餐企业与国际洋快餐企业经营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洋快餐跨国经营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2)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方法:本文首先对洋快餐企业跨国经营的相关理论规范进行论述,分析了洋快餐企业跨国经营的分类与现状,并从中发现了洋快餐企业跨国经营与本土快餐企业存在的差异,最后找出洋快餐企业跨国经营中成功的原因。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对我国洋快餐企业的跨国经营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并拜访洋快餐企业的有关人员,笔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了洋快餐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优势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3)本文的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对洋快餐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研究,力争找出洋快餐企业在跨国经营管理方面与我国企业的差别之处,通过对这种差别之处进行仔细分析,找出洋快餐跨国经营成功启示。

3、课题计划进度

11月20日-11月30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12月1日-12月16日

划分洋快餐跨国经营研究模块,进行方案论证,开始撰写论文。

12月16日-12月30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

4、参考文献

1.眭蔚;洋快餐经营模式对中式快餐发展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年16期

2.张黎莉,葛洪磊,周耀烈;有关中式快餐发展问题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25期

3.孙二平,席志民,彭仪瑞;论中式快餐的特许经营战略[J];商业研究;2000年10期

4.杨梅;试论中式快餐经营的战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1年02期

5.王文超,陶维广,刘林;对中式快餐企业经营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6.刘戈衡;关于中式快餐经营的几点看法[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7.李忠,陈继祥;从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的方式及其变化看服务企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方式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8.靳国章;中式快餐目标市场及产品定位的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袁红林;营销悖论:全球化?本土化?[J];当代财经;2001年10期

10.卢绮文,傅云新;试析中西式快餐的差距及中式快餐的出路[J];商业

经济;2004年08期

11.蔡冬林;看肯德基是如何“创造客户”的[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12.崔丹;小肥羊:涮出火锅中的“沃尔玛”[J];中国市场;2010年Z3期

13.王凡;基于SWOT分析的中式快餐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宁波快餐市场为例[J];网络财富;2010年04期

14.天酬;愿时政惠风鼓动物流之帆[J];中国储运;2010年02期

15.赵华;企业亟需补危机管理课[J];创新科技;2010年01期

16.谢丹;中国的营销要本土化[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17.李震;中式快餐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论中式快餐的标准化管理[J];硅谷;2010年03期

18.雷少东;借娱乐化潮流 提升品牌好感度——“KFC潮人街拍总动员”整合营销活动[J];成功营销;2010年01期

19.夏贞莉;论海报的品牌情感[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20.赵宗俊;圣农发展:分享产能快速扩张盛宴[J];股市动态分析;2010年04期

21.肖军;中式快餐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2.颜澄;影响餐饮选择餐饮经营方式的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篇3: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当下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风涌云起。“和谐”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说文解字》里解释到:“和,相应也。”它的最初含义为声音之相应和谐,后被引申为事物之间、人际之间关系的协调及矛盾和差异在一定条件下的调和与平衡。在古典文献里也有记载: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尧典》)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焊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千,民无争心。”(《左传·昭公二十年》)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和”的理念最初是与古代音乐美学相关联的。《尧典》借舜帝之语表达了古人对音乐精神的追求,“神人以和”,既是对一种对立统一的和谐思想的肯定,也是对神人合一、天人调和思想的阐发;《国语》、《左传》则分别以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春秋时齐相晏婴之语,论述了关于音乐之和的观点,以为音乐要美,就必须把音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这些对立的因素恰当地统一起来。他们所说的“和”是两种或多种因素的统一,这些对立统一的因素,相反相济,互容互渗,生成源于自身而不同于自身的新质,即复杂而和谐、多变而统一的音乐。由此可见,“和”即对立“两端”的相济相成,是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故百物皆化”。(《礼记·乐记》)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和”与“同”不能相等。史伯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则可以看出“和”与“同”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各具个性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从而都能得到发展,是所谓“和实生物”;若成员之间毫无差别,也就谈不上借鉴、启发了,因而也就限制了彼此的发展,是所谓“同则不继”。晏婴则以君臣关系加以说明:“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而孔子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就是强调承认彼此差异的共存,认为君子和以待人,而又善于保持自己的个性,小人则追求与人相同,而不求保持自己的个性。这种和谐是保留差异性的和谐,也就是“和而不同”,也就是江泽民解释所解释的:“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第1版)

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也提出了“和谐是美”的观点。如毕达哥拉斯就说“美是和谐与比例”,柏拉图也说“美是和谐”。柏拉图通过音乐来比拟和谐美,相反的弓弦与竖琴相互配合,能够发出和谐统一的音律,这种优美的音律就是一种和谐美。柏拉图并把这种和谐美引入到他对理想政体的构想上。古希腊哲学家们和中国古代的儒家都强调和谐,但在服饰观念上还是存在着差异的,西方倡导“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竭力挖掘人的能力,释放人的潜能,在服饰上表现为大力突出个性,夸张人体之美,纯粹追求感官刺激。而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和一”思想,讲究人、天、地三位一体论,努力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些思想融入到中国服饰观念之中,表现为极具意象的宽衣博带的造型,特有的含蓄的深邃意境,在遮体中隐约显现人体曲线美,使生命体在服饰的贴体与离体之间流露出和谐的神韵。

和谐理念为中国民族精神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当代中国服饰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和谐理念对服饰领域,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服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下面主要从服饰自身、服饰与人、服饰与环境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服饰自身

“多样统一”正是服饰艺术形式美法则。多样的服饰样式、色彩、风格,令我们的生活生机盎然,丰富活泼,而这里的“多样”是建立在统一基础上的,只有变化而没有统一,会有杂乱无章之嫌。所以就服装的样式而言,服饰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着装形成了一定的传统搭配形式,领、袖、三围以及襟、摆、扣等相互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而穿什么样的服装与什么样的鞋帽、巾袜与之相配也是一门学问。就色彩而言,必须遵循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的形成规律,讲究色相、明度和纯度,处理好色彩的对比关系。就服饰的风格而言,必须把握主题、主旨和衬托的变化,努力实现服饰整体的协调性,体现服饰的精神内涵。

(二)服饰与人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服饰领域,我们也可以说“衣如其人”。个体自身的内在、外在气质,使之成为具有美感的人。服饰是形象造型艺术,它的美与人体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思想意识及职业特征和对生活的追求相生相和,其协调之处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和谐理念。

服饰所反映的个性是天性与角色的结合,不同性情的个体,往往衣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仪表神态风貌。天性热情奔放者,着装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款式新颖独特;天性拘谨矜持者,着装色调则沉稳,款式简洁素雅。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都有求新、求异的心态,而“个性化”不是盲目模仿或赶时髦,而是在“适合自己”的原则下展示个性美,以最恰当而有效地方式展示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品位,同时充分实现服饰的个性化。服饰的个性化,从理论上讲主要是和谐,所谓和谐,主要指恰当、协调、得体。服饰应该与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份及其爱好、审美要求相一致,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新体,成为交融于社会生活的审美对象。因此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服饰,才能全面地发掘出个体的内在神韵,才会由衷地从生理到心理感觉到一种快感。

(三)服饰与环境

作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个体,服饰必须与之相匹配,这样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人们的服装受制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场合应有相适应的不同着装。

当今社会人们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意识不断加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环保热,服饰领域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以生态为主题的服装。服装的质地、色调、款式逐渐贴近自然,而且服装的生产原料、漂染、配饰都采用纯天然原料。既有利环保,又对人体有益,切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态。与此同时,服饰的保健功能也更多的被应用,使消费者在着装过程中完成了美与保健的结合。诸如内衣质料不再用化纤类产品,而是用天然棉、丝织品。因为棉、丝织品柔软、舒适,增加皮肤细胞活力,调节体温,无静电反应,吸汗力强,有利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代谢。

篇4: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关键词:跨国公司 投资理论 中国企业国际化

一、当代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跨国公司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其全球性的经营战略正进行着战略性的调整,正确认识企业跨国经营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及时地把握最新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指引方向。

(一)各大跨国公司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同一战略目标因而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核心技术的共同研发、交换销售网络信息,一起生产等等。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可以广泛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利用联盟伙伴的技术、资本、供应渠道以及营销网络等资源,从而来实现自身全球战略。通过联盟降低了风险,使得企业产生规模效应,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二)技术发展中更强调研究和开发(R&D)

技术发展一直以来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跨国公司必须使本企业的技术要素在全球各地优化配置,以此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使得产品多样性,从而通过研究和开发,利用不同国家的科技技术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使得技术利用最大化,从而带来最大的收益。

(三)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新趋势——互联网的组织结构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它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形态,并形成了自己的市场,通过互联网,跨国公司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并可以通过它的组织结构,接触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把原来不可能的市场转变为新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并且互联网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得跨国公司内部资源能有效整合,连接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交易成本的下降。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

(一)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有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盲目跃进,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事先没有制定详细的国际化战略和步骤,所以在海外扩展实战中,经常出现成本核算超支,最后造成企业财务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二)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大多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能认识到风险,但是对具体何种风险,特别是在各个东道国具体的政治环境下,临时碰到的风险完全没有防范能力,还有不熟悉东道国法律制度,触犯法律,直接遏制了海外发展。

(三)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够

中小企业实质是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也是市场中最活跃的,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想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但是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政府政策偏向国企和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欠缺,特别是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上,更是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四)国内企业缺乏行业协会协调导致内部竞争严重

中国很多行业没有自己专门的行业协会,所以在国内导致竞争的无序性,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做指导,并且随着中国企业迈出国门,这种竞争延续到了国际市场。虽然市场是允许竞争,但是反对恶意竞争,国内同种企业没有想到联合,反而是用压价的方式恶意竞争,让企业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并且在这种竞争下,由于低价,必然导致低质,还会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在国外的企业形象,所以中国企业必须建立行业协会,对企业进行指导和帮助,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的联合。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建议

(一)制定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规划

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在企业的管理、规模、资金、技术引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国企业要想走出去就要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定规模的跨国集团,一定要总结国内外跨国经营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自身两个层面上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对策。

1、政府宏观层面规划

一是选好投资区域:由于我国目前有优势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走出国门,应该选对区域,根据我国企业生产特点,优先发展对北美,欧洲这些发达地区市场,因为它们的发展程度高,政府、企业、人民消费旺盛,市场潜力巨大,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其次,这些地区的市场经济制度根基稳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可以降低走出去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向这些地区渗透,更有利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二是要选对行业:海外投资时应把重点放在制造业和贸易业,尤其是基础原材料、资源开发和高科技行业。三是政府扶持要有组织策略:优先扶持国内的优质大型企业集团,因为它们在国内积聚了很多管理和生产的经验,并在技术和资金上有优势,降低跨国经营的风险。四是外向型经济和内向型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要抓住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引用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得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发展,促进企业国际化。

2、企业自身战略规划

一是企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国际化经营中,企业必须明确战略目标,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必须建立明确的战略目标。二是重视人才。优秀的人才及人才储备是一个国际化企业必备的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企业想跨国经营,必须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以及有着对外经济组织能力的经营管理者。三是企业要因地制宜制定营销战略。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一定要做好东道国信息搜集,了解该地区的不同消费需求偏好、文化习惯、社会习惯甚至是宗教习惯,由此再来设计相关产品,同时要尊重东道国的法律和了解社会政治环境,赢得当地政府认同,提升企业形象和树立优质品牌,更好的融入国际市场。四是企业产品保持多样化。通过产品多样化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多样化的国际市场,并且可以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保持企业长期发展优势。

(二)通过企业并购达到扩张企业目的

我们要适应当今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现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是以跨国并购为主的股权投资方式和以国际战略联盟等非股权投资方式而进行的国际化经营。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主要以新建方式为主导,并购模式占次要地位,因此我国想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投资经验,通过资料搜集,在国际市场中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采用并购这种方式来建立有实力的跨国公司。

(三)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

中国走出企业要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获得竞争优势,就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研究与发展网络,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动力,打破传统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文化的界限,必须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二是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更加优秀的R&D环境;四是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针对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想要跨国经营,必须在企业的内部组织上进行调整,适应当下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和有货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合理规范好公司的治理结构;三是顺应时事,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完善企业互联网的组织结构。

四、结论

随着国际经济的高速发展,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走出去”进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为更好地顺应经济发展浪潮,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我们首先要了解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验,进而逐步解决和改善问题。并且要勇于参与竞争,勇于大胆地进行国际化经营。同时也要利用好国外资源,内外兼顾,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国企业的自身优势,以实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道路。

参考文献:

[1]郭文强,张泽文,张少杰,李燕. 对外资金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2]杨均华.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成长问题研究[D]. 长安大学,2009

[3]张帅.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与推进[D].贵州财经大学,2012

[4]刑厚媛.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J].中国经贸,2010(8):14—19

篇5: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中小型外贸企业创业成功后,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度增长。随着市场份额的固定以及利润率增长的趋缓,企业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分阶段。由于企业自身的不足以及经营环境的因素,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这一阶段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全面调整,则企业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

在这一阶段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家长式管理,问题严重。一些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创业之初,因为规模不大,往往采用“家长制管理模式”,企业老板至高无上,企业“任人唯亲”现象十分严重。其次,凭经验办事,屡见不鲜。第三,无视实际,盲目贪大。我们经常提到中小外贸企业要发展壮大,似乎中小外贸企业规模不扩张,行业不扩展,就算不上发展壮大。因此,很多中小外贸企业一旦有了一点资本,就迫不及待地上规模、进军新行业。第四,人才不足,劳动力素质低下。第五,资金短缺,筹资能力较差。中小外贸企业由于筹资渠道有限,且经营风险较高,所以筹资能力较差。从研究现状及上述所反映出的种种因素,也就使得选题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导向的研究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外贸经营权的不断放开,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不断涌现,正在成为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大型国有外贸企业改制正处于攻坚阶段,有外资背景的外贸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没有预想的快,大型生产型企业忙于与国外行业巨头竞争,这正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如果中小型外贸企业能够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实力,就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并且发展壮大。从我国外贸经营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进出口总量迅速增长。2004年~2005年,我国连续二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稳居世界第三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从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我们的优势仍然集中在高能耗,重资源,低附加值的商品。而且部分外贸企业仍热衷于价格竞争,导致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相当多的外贸企业都需要对自己的发展战略做重新的思考和定位。由此,引出了本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其的现象分析,以为其在探索发展思路上予以导向,以利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市场经营中

扬长抑短,以理性的经营和创新的开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兴盛之路。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加入WTO,中国的外贸企业正在经历着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外贸制改革后的第二次大洗礼。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是遭受冲击最大的企业群之一,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强手如林的外贸大军,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充分认清自我,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砺炼内功,形成外部竞争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谋求生存与发展。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如下3个问题:

1、经营主体竞争激烈

外贸经营登记制取代审批制,使大批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外贸权。这类企业将尽量自己出口其产品,这就造成一方面原有货源生产企业流失导致外贸企业收购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其国外客户也会被抢走一部分。再加上外商多方寻价,国内的外贸企业低价竞销,使外贸企业处于了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2、信息资源优势越来越小

在信息扩散能力不太发达的情况下,获取进出口信息捕捉商机必须通过参加国际性的商贸会及组织获取,成本高、难度大,专业性的外贸企业在这种条件下具有信息资源获取优势,并借此得以生存和发展。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以及网络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再加上供需双方的接触越来越容易,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会越来越广,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这会使得外贸企业的信息获取优势大大降低。

3、资金短缺制约业务的发展及拓宽

经历了外贸体制改革得以生存下来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大多元气尚未恢复。普遍存在着底子薄、起点低,甚至拥有债务,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出口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常靠“两头” 外商和国内工厂)接济、凑兑,业务开展受制约,更谈不上扩大规模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大批外资企业进来后,凭借其雄厚的优势,除自己的产品出口外,还可及时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和订单,自己组织生产或提供资金给国内其他工厂生产,然后出口。因此,中小型外贸企业因资金问题而使其业务发展及竞争能力均受到制约。

三、本课题实施方案及进程

(一)本课题实施方案

第1章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概述

2.2经典企业管理理论

第3章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策略分析

3.1发展中的主要优势分析

3.2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分析

第4章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选择

4.1经营管理策略的选择依据

4.2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战略

4.3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营销策略

(二)本课题实施进程

1、论文准备(共1周)

2、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共2周)

3、撰写开题报告(共2周)

4、组织开题(共0.5周)

5、外文资料翻译(共1周)

6、撰写、修改论文初稿及最后定稿(共5周)

7、答辩前的准备(共1周)

8、答辩(共0.5周)

四、参考文献

[1]林汉川.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2).[2]刘重力,胡昭玲.21世纪的中国外贸发展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李时民.中小企业出口问题研究[M].光明出版社,2003.[4]林汉川,管鸿禧.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

篇6:易经思想对企业经营方略的启示

易经在印象中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听完教授的讲解,又经过一段时间消化,深感它和我们的生活联系之紧密,无论你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事实上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易经号称群经之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已经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至今仍绽放着绚丽的光彩。在企业经营中,易经的思想仍然有诸多启示,本文略作一浅析。

一、易经思想之粗浅理解

易经可以理解为研究变化的学问。我们经常听到“三易”,这当中有特定内涵。总体上看,“三易”有两个说法,一个讲历史,一个讲认知。

历史上有三部易经,一是60前伏羲时代的《连山易》,主要从社会角度讲规律,二是5000年前黄帝时代的《归藏易》,主要从生命角度讲规律,有后来流传的《黄帝内经》可资佐证,三是《周易》,算是3000年前的周文王和2500年前的孔子合著,是关于天地人关系的学问。是为“三易”。三字经有言: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这是在古代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连山、归藏皆失传,周易有考古发现的原文。

对周易即易经的认识也可概括为“三易”:一是变易,易经就是研究变化的规律;二是不易,天地不可随意变化,有许多东西是永恒的,是必须遵循的道;三是容易、简易,大道至简,在应对变化的招数上一定要简单,以简驭繁,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

对易经的认识要破除四个误区:一是神秘论误区。易经不神秘,并非神秘之学,也并非难学之学。其基本理念是,人是天地产物,应当与天地同步。易经64卦,实际是人类基因的64个密码。人体血液与骨骼之比,与地球上海洋与陆地之比大致相同,均为七比三。易经是科学,不是迷信,不是鬼神之学。二是算命论误区。人们认识易经多源于街上摆摊卜卦算命的。有一定渊源,但绝非全部。易经是西瓜,用易经算命只是一颗小小的西瓜子罢了。三是科学和迷信二分论误区。宇宙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把一件事归结为科学还是迷信。四是对待未知的误区。人对宇宙的了解,远远小于人对宇宙的不了解。对于未知的东西,既不能简单地相信,也不能粗暴地打棍子。应当有一种研究、探索、不断向未知领域进军的精神。

二、易经理论及应用的简要概括

易学理论有四个重要基础:

一是阴阳。三条原理:阴阳变化导致天地万物的`诞生(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阴必有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变化的最好状态是中和(中庸、平衡)。两仪即阴阳。四象指太阴、少阴、太阳、少阳。

二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是指五种时空状态。太阴为水,太阳为火,少阴为木,少阳为金,阴阳平衡为土。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关系。

三是干支。天干,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对人的影响,地支,是以月球为中心的天对人的影响。60年一个甲子轮回。看属相算命用处不大,只是看了年支,八字中的一个,而且是最没有用的一个。一个人的八字很重要,泄露了一个人的基因密码。一个人一生中有两个重要时刻:一是受孕成功的那一刹那,二是脱离母体直接与天地对接的那一刹那,即出生时刻,亦即八字。这就是科学意义上的“命”。

四是八卦。八卦的起源,是观天察地看万物,是结绳记事。卦者、挂也,悬索也。四面八方各挂一条绳子,表示各有一件大事。八卦可视为古人关于各种大事、中事、小事的总结。

教授讲,对古人智慧不可小视,现在对夏商周断代文明史的考古学研究,说明那个时代已有高度文明,不少东西翻译过来后让我们大吃一惊。易经被视为群经之首,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后来者大致沿两个方向深化发展,一是探究天地人规律,老子讲道,讲道德经,就是这个路子,二是讲规矩,研究人在天地之间如何顺天地大势而行事,儒家、法家均为此途。入世以循道,出世以悟道,也算是阴阳两仪吧。

易经有很多应用。比如对养生,易经对养生的思维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养心重于养体。精神健康、心理健康比体格健康更重要。人的心态好才是真好。哀莫大于心死,有精神也才有活着的价值,赖活着莫如安乐死。许多抗战老兵都长寿,因为他经历多,看开了生死和人间冷暖,凡事乐观不生气,遇事坚韧不泄气,于是不死。人生历练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养心的过程。一辈子啥也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估计也活不长,甚至他死了还是活着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二是人的行为、生活应当与天地同步。比如睡眠,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上5点至7点起床,是最符合天道的。再如饮食,凡到一地吃最便宜的菜恰恰是最健康的,因为此时此地产量多,正是旺产时节,相反点最贵的菜多是反季节的,属于花钱买灾。还有生育,当然是顺产好,尽量不要剖腹产。人工受孕那就更违背天道了。凡是不绿色的破坏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都应当改变,应当追求健康、科学、文明,这样才是养生之道。三是阴阳平衡,动静结合。运动重要,静养也重要。运动员超强度训练,直接违背人性,再拿金牌多又有何益,只是进入到一个误区罢了。独身,丁克,同性恋,这些都有违阴阳平衡的原则。仔细领悟,还真的是蛮有一番道理的。

再如对风水,易经认为人与天地和谐共处就是好风水,好风水让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康,从而有利于事业发展。贪官不可能因为算卦而不被抓,但可以因好风水的影响而少贪或不贪。对卜卦、看相等易经应用,不可全信,也不可全否定,因为它是基于古人经验的小结,是从生活中来,当然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这些经验也只是小样本事件。看风水的本质在于,如何让眼睛看得见的山山水水,对人有好处,同时,如何让那些看不见的太阳、月亮、磁场、气场、各种场,对人产生好的影响。其实就是五行的调理。历史上风水学大致有三大派。一是诞生于唐朝的地理风水学,称为地理派、形势派、峦头派,主要关注看得见的山山水水。二是诞生于宋朝的理气风水学,称为理气派,主要关注看不见的磁场、气场,关注这各种场与你八字命运的关系。算命,然后给你调理运,这就是一个好的命运。三是明清时代兴起的玄空风水学,称为玄空派,既关注看得见,也关注看不见。风水学有一定科学性,但现实中太混乱了,所谓的风水大师十有八九是骗子。荐书也不易,找一本靠谱的风水学专著很难。

三、企业经营的变易、不易和简易

柳传志是企业家当中受易经影响较大的一位。把易经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经营实践中,可以有很多感悟,可以更有效地把握一些事情。比如说互联联网思维目前很流行,似乎不谈这个就落伍了,确实,这是个重要变化,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但是显然也不能惊慌失措,应当妥善应对。要找出不变的道,探寻其规律性,再找出简单有效的应对办法,大道至简,化繁为简,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

对企业来说,客户的诉求一直在变,客户也一直在变。互联网时代加剧了这个变化。互联网一方面搅局市场格局,不断有新的竞争者、颠覆者,压力在不断地产生,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不断搅动客户的需求变化,客户体验越来越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这就是变易。迫使企业必须改变,不仅要适应客户的改变、市场的改变,更要使自己成为一种改变的力量,引领这种改变大潮。

那么,不变的是什么呢?不变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企业真正的老板,客户是上帝,客户是衣食父母。互联网让以客户为中心能够更加深入直达客户的内心,这种服务的要求就更高了,更加刚性了。把以客户为中心做到极致,永远是企业经营制胜之本,是不变的道。

篇7: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作者:孟丹

指导老师:高珊珊

一、立题依据

1.选题背景

自从日本动漫登陆中国,在经过近30年的发展,荣登中国动漫市场首席,引起了漫迷们的极力推崇,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基于青少年对于动漫的热烈欢迎,动漫作品的精髓对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成长带来了实际性的后果,对于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动漫是在日本发展是历史悠久的,其国内动漫事业发展已经达到巅峰,成为了世界动漫界的翘首。自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登陆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日本动漫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掳走了无数漫迷的心,得到了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青睐。

3.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于调查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及市场的调查,分析日本动漫在中国风靡的原因,通过其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从而让人们对于日本动漫有一个本质上的良好认知,从而明确其利弊,做到择优而取。

二、重要概念解释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在其他语言相当少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后将两者合二为一,称“动漫”。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了解动漫市场的基本情况

1.2 认识到日本动漫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1.3 通过对比日本动漫对于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对青少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2.预期目标

最终成功完成结题,进行结题报告,并发表结题论文。

四、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动漫发展现状,主要针对日本动漫加以研究。

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内容的分析,总结国内外动漫影响的各个方面。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对于动漫的看法与认识,并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对话、访谈等),通过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精神面貌,定位动漫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分析。

五、研究方案(思路)

1.检索文献,了解动漫的发展状况

2.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统计数据

3.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最终数据

4.获取日本动漫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5.针对动漫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论文写作进程安排

1.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3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13年5月4日——2013年5月13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13年5月15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13年5月16日——2013年5月25日,分析文献,试验研究,撰写论文初稿。

5.2013年5月26日——2013年6月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13年6月14日——2013年6月15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七、论文写作框架(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引言动漫产业的基本介绍

1.1动漫的起源

1.2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发展

1.3日本动漫的国内市场

2日本动漫中的重要作品及其影响

2.1日本动漫的魅力

2.2日本动漫中的经典作品

2.3日本动漫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2.3.1 积极影响

2.3.2 消极影响

3分析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成长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3.1意识形态方面

3.2针对人群的基本特征

4提出建议

5结语

6致谢

八、参考文献

(1)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0074-21G.71983年6月。

(2)体育系通用教材《体育理论》统一书号:7015.1973。

篇8: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困惑与启示

关键词:跨国经营,走出去,启示

一、引言

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 有着某种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推动跨国经营战略。然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市场上, 大多数中国企业未能实现预期的收益, 有的甚至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困境分析

(一) 战略目标不清晰, 国际化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难以有机结合

许多中国企业认为拥有了品牌、销售渠道、研发队伍就等于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因此常以投机者的思维行事, 而非动态地关注产品升级、服务增值以及相匹配的企业文化。许多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中被对方优惠条件所诱惑, 而忽略了产品和行业的生命周期, 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战略定位。在液晶、等离子等新一代显示技术迅速兴起的背景下, 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和德国施罗德, 以巨大代价获得CRT彩电霸主地位, 显然得不偿失。

(二)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 难以整合当地资源发挥作用

大部分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仅仅是把国内企业管理体制延伸到海外, 而没有根据国外具体情况而变通。有些跨国经营业务的损失改变了母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降低了公司整体资产质量, 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中国企业往往由少数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决策, 决策过程缺乏详尽的分析, 与西方独立负责的管理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激励方式、团队精神、对不同岗位的态度和企业价值等方面, 中国企业与外国同行也存在巨大差异。

(三) 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 难以适应当地经营环境

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没有从事跨国经营的经验, 很多企业不能准确定位, 缺少管理海外企业的经验, 对于客户的要求、竞争对手、销售渠道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准备。国外竞争对手熟悉当地法律制度, 常常利用法律手段压制我国企业。如一些外国企业注册垃圾专利以IP侵权为由提起诉讼, 抢注中国名牌商标阻止中国企业进入对方市场, 而中国企业大多不善于把法律手段作为商业工具, 在全球市场随时会面临诉讼的威胁, 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一) 打破本土思维定式, 在全球化视野下重构企业战略思维

在后W T O时代,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观念, 在全球化视野下重构企业战略思维。

第一, 协调单一产品经营和多元化混合经营的关系。中国企业大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 而从事与主业毫不相关的行业。多元化混合经营虽然是中国企业短期快速积累资本的有效途径, 但是管理层不可能有效经营庞杂的业务群, 而企业也难以形成统一形象以吸引投资者和客户。因此专注于某一价值链的相关业务, 应该是中国企业的战略方向。

第二, 平衡部门自主经营和公司集约管理的关系。中国企业内部等级森严权力集中, 市场机制仍有很多缺陷, 公司内部产权还不明晰, 委托——代理机制还不完善, 尚未形成明确的信托责任。中国企业要在世界市场上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 实现专业化经营, 在价值链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由于中国市场的不完善, 根据科斯定理中国企业更倾向于建立高度整合型企业结构, 而非充分的利用市场交易。

(二)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量力而行地推动渐进式的跨国经营道路

中国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 寻求一种渐进式稳健的扩张之路, 在控制权、成本、风险、收益等因素中寻求平衡。

第一, 在国内市场做强做大。中国企业最能适应中国市场环境, 但跨国公司具有更强大的垄断优势。中国半导体市场的95%被外国企业占据, 甚至连日化、饮料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也是跨国公司的天下。

第二, 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延伸。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 需求差异显著, 跨国公司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地区, 而中国企业具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开拓精神和灵活性。

第三, 在发达国家市场中跃升。在发达国家市场中, 存在众多小规模的市场缝隙。由于产品生命周期, 跨国巨头会退出那些成熟的行业。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凭借低成本成功介入, 迅速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转变为低成本的管理能力。如海尔成功介入“缝隙市场”, 联想“蛇吞象”正是这种策略的成功演绎。

(三) 通过跨国经营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经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后W T O时代, 中国企业只有在跨国经营的道路上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经验, 培养自己的独特的核心技术, 才能使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

第一, 要吸收创新国际先进技术经验。依法通过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式, 从国外取得先进技术并通过掌握其设计理论、工艺流程等技术要素, 成功地运用于生产经营, 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商业化的活动。在后W T O时代, 加大吸收创新步伐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来说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第二, 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 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成为世界级企业, 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实质是核心技术的竞争, 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水平及储备, 将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美)  Jihong W.Sanderso《n下一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路径》[M]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6

[2]、鲁桐等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篇9: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关键词:日本;企业;经营;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44-01

一、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特点

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终身雇佣制,这项制度是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很多企业在这次危机之中倒闭了,为了保障国家的稳定,日本政府制度了终身雇佣制度,一方面降低工人的工资,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不能裁员。通过这样制度,企业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员工也不必担心会被轻易辞退。这项制度在日本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的企业管理文化还具体体现为:

(一)注重企业的集体主义观念。与欧洲和美洲企业重视个人能力的观念不同,日本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整体力量,注重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努力将企业建设成员工心中的“家园”。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欧洲国家大多数靠殖民掠夺和丰富的资源建立起来的,但是日本本身却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所以日本只能依靠本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日本人认为集体的力量高于个人,而且日本民族也具有敢于牺牲自己的民族精神。这样的精神也较为集中的体现在日本的企业管理文化之中,例如终身雇佣制度,当企业招纳新的员工时,就会与其签订一个终身合同,除非特殊的情况,员工不会被轻易的解雇。员工不会有失业的顾虑,企业也不必担心有效的人才会外流。

(二)企业注重创新。日本由于欠缺资源,所以一直存在着危机意识,在其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良品质和经验方法,之后将其他民族的优良品质与本民族结合起来。这种善于借鉴他人经验的精神,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就是创新精神,例如日本最知名的电子制作行业,如mp3播放器、psp和电脑等都是学习欧洲国家的经验,并且在产品设计上注重突出创新点,打造世界闻名的日本电子企业。

(三)和谐的内部关系。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国家,他们对待客人都非常注重使用敬语,不会轻易拒绝对方的要求。日本企业很注重内部关系建设,例如重视雇佣制就是为了建立和谐的内部关系而制定的。日本企业通过内部和谐关系的构建,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因人际关系不协调给企业带来的损耗,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这种和谐的内部关系,日本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的崛起,建立起了索尼、松下、三菱等一批大的跨国企业。

(四)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日本,很多企业都十分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实行岗位轮换、交流培训、逐级提升等措施,将新的知识、行业的信息和管理经验传播给企业一线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的变换,赢得国际市场。同时,日本企业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大力改革人事制度,为年轻的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通过有效的竞争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于内部岗位的空缺,不仅对外招聘大学生,而且还为内部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例如,日本的三菱商社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接受员工的岗位申请。这样的申请不需要通过其直属领导,而只需要在公司人事部门统一申请即可。通过这样的制度,员工可以随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公司也会取得更大的效益。

(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日本企业都很重视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它们愿意积极的为国家纳税,以发展国家的科教文卫事业。同时,日本企业都愿意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会轻易的触犯经济法规,也不愿意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特别像索尼、松下这样的跨国企业,即使是在发展的最艰难时期,也不愿意触碰法律的红线。同时,日本企业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认为自己有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使命,热心于公益事业,而且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

二、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让我国的经济迅速的腾飞了起来,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仍然隐藏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还处在探索性发展时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效仿,所以只能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才能取得经济建设的成功。我国和日本在国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日本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国效仿的摹本。为此,中国企業应该认真学习日本企业的经验管理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日本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的能动性的培养,企业对公司雇员的培训投入很大,因为他们看来投资员工就是投资企业的未来。因为日本特殊的稳定的劳资关系,所以这样的人力资本投入也会产生很积极的收效。所以,我国企业也应该学习日本企业这种人本管理理念,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分工负责的原则。日本企业在管理上实行“事业部”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就是根据实际需求将企业划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之间密切合作,但是又独立进行核算。这样的分工负责原则可以赋予各部门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的整体竞争力,避免了长期存在的“大锅饭”式的管理困境的出现。

(三)主动接受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日本经济腾飞之前,日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培训专业化的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体制。所以,中国企业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不仅仅应该吸收外来资金,还应该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且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转化工作,同时学习西方国家企业管理制度,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

(四)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日本企业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之前都会尽可能的征求公司员工的意见,为想提出意见的员工提供机会,并且积极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当企业做出决策后,无论员工是否认同这项决策,都会全力以赴的执行公司的决策。中国的企业应该学习西方这种民主化的决策方式,同时企业员工也应该打破小集体利益,提高企业凝聚力。

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天祥,王国颖.人力资源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佳鸣著.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利弊辨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3,(5).

[3]刘禹宏.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上一篇:美国先进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下一篇:给家人写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