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精选试题

2024-08-27

高三文综精选试题(共6篇)

篇1:高三文综精选试题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第二次模拟

政治学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A13.D14.C15.D16.A17.A18.C19.D20.B21.A22.D23.B

二、非选择题

38.(26分)

(1)图一表明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分)图二表明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我国CO₂排放量较大,生态环境压力明显。(2分)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丽中国”。(每点2分,共10分)(如果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超过本题分值;若仅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回答最多不超过2分)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国的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规模大、领域广,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分)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人的“中国梦”必须与世界分享,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4分)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39.(26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制定了《消法》。(2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了《消法》的修订。(2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并不断完善《消法》,但《消法》实践中还有不如意。(2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消法》走过20年,促进了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2分)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学习宣传道德诚信模范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5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这也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道德典范的作用,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4分)

加强诚信建设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开展道德诚信模范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有利于引领文明风尚。(3分)

(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道德讲堂”是国务院等8部门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做出的决定。(3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开展建设“道德讲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3分)

篇2:高三文综精选试题

文综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12.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为此,要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就企业而言

①加强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进一步规范企业兼并破产制度

②要放宽市场准入的规则,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③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④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3.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实现大学生就业,应该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落实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③转变就业观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加强企业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实现经济效益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4.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进而跨跃中等收入陷阱,为此要

①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 ②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支持 ③以财产性收入为突破口,提高其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确立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系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5.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六个方面工作。其中着重强调了要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此 ①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③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 ④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在决策体系里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是“资政启民”。资政,即帮助治理国政,就是为决策提供新的支撑,启民,就是用新的思想来启迪百姓,以便为政府的决策创造更好的公众环境。下列符合“资政启民”的是 ①决策应坚持专家咨询制度 ③决策应坚持政务公开制度 A.①④ B.①③

②决策应坚持信访举报制度 ④决策应坚持社会公示制度

D.②④

C.②③

17.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政府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履职、廉洁履职和勤勉履职,以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之中。下列体现廉洁履职的是 ①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合法利益的不正之风 ②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 ③加强行政监察力度,推进审计全面覆盖 ④主动作为,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由此可见

①着力实现合作共赢符合各主权国家的根本利益 ②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是国际关系基本内容之一 ③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④顺应国内形势自主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为此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因为

①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②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举措 ③普及科学知识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 ④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后说,新的一年,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稳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部署展开军队规模结构和政策制度等改革。可见 ①看问题抓住主流才能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稳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军队改革进行部署 ④开展政策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大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我们应 ①从社会存在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结构的调整 ②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点做好加减法 ③遵循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④自觉坚持走群众路线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要

①坚持两点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注重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推动作用,积极贯彻和实施防治行动计划 ③坚信事物是发展的,并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改变和利用规律而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3.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②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

子)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

迅)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把稳增长列在2016年五大任务的首位。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注: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材料二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再出两策推进供给侧改革。其中之一是: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 以上提高到90% 以上。

⑴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

业”?(14分)

⑵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怎样

履行好职责?(12分)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扶危济困是善的最大要义,这种思想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才能形成良好风尚,助力社会文明进步。

我们每个人只有向那些时刻彰显中华民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危济困传统美德,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的时代英雄和社会楷模学习,积极参与到扶危济困的行动中去,才能从被动“助人”转为主动“助人”,并最终升华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精神层面,精神文明之花才能尽情绽放,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材料二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救助社会困难群体,促进社会公平与人类进步。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⑴ 结合材料一,用传统文化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扶危

济困必要性。(12分)

⑵ 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扶贫问题上是怎样体现唯物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14分)12.解析

本题考查供给侧改革相关问题。限定词是企业。③④属于《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提升”和“鼓励”都属于“改善”之意,故可当选。强强联合、兼并、破产都属于企业自身发展问题,并不能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问题,排除①;企业不能制定市场规则,自然也不可能放宽规则,所以排除②。

答案 D 13.解析

平等就业是一种权利,还没就业呢,权利还未完全实现,义务也没有表达,所以排除①;“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即便是企业,后边用了“经济效益”,语意也不好,还不如“社会效益”得当,所以排除④;②③属于《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符合题意,可当选。

答案 A 14.解析

此题本意考查社会公平的知识点,①②符合题意,可选择;财产性收入解决不了公平问题,越提高越是收入差距加大,因为越有钱的人会越有钱,越没钱的人会越没钱,故排除③;平等就业是一种权利,还没就业呢,权利还未完全实现,义务也没有表达,所以排除;④说法错误,我国的分配制度早已经确立。

答案 C 15.解析

①③属于《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符合题意,表达了“引领”之意,可当选。②是建设“新”,并没有体现“创新引领作用”;④与题义无本质联系。另外,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原文,②④与“创新引领作用”是并列关系,不能彼此直接说明。故排除。

答案 B 16.解析

此题考查民主参与。②本身说法错误,信访举报制度不是决策,应是监督。③未涉及,题意不能体现原来不公开之意。所以排除②③。资政,有帮助治理国政之意,而专家通过专业知识可以达成;启民是启迪,为决策创造更好的环境,而社会公示可以做到,让百姓知道,并提建议或意见。故①④可选。

答案 A 17.解析

此题可依理解选择,②应属依法履职;④应属勤勉履职;故排除。①③当选。①②③④在《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中均可查,并有详细解读。

答案 B 18.解析

①说法错误,各国的根本利益并不相同,所以不能符合各国根本利益,所以排除①;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不是基本内容,所以排除②;③④属于《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且符合题意,③体现了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之意,④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立场,“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可当选。所以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答案 C 19.解析

②说法错误,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和促进„„;③普及科学知识属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中的“科学事业”,而不“教育事业”,③表达是教育范畴,故排除②③。①④表达正确,可当选。

答案 A 20.解析

统筹各方属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论,而不是矛盾主次方面问题,而①说“主流”乃矛盾主要方面之意,故排除;军队政策改革属于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故排除④;②③搭配合理,并表达正确,可当选。

答案 C 21.解析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排除了②,②“重点”是主要矛盾,辩证法范畴;是政治生活术语,故排除。另外,有③在,选择③更为合适,若没有③,④也可能列为选项。①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说法正确、合理;③是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说法正确且合理,故当选。答案 B 22.解析

②说法错误,正确的意识才能推动„„,故排除;④说法错误,规律可以利用,但不能“改变”,故排除。①中的发展与保护,属于矛盾主次方面这两点;说法正确、合理,可当选;③是发展的原理,说法正确且合理,故当选。

答案 D 23.解析

此题题肢大都与人民有关,但语意各有不同;①③比较好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法正确且合理,故当选;②虽有君和人民,但是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说的,其意只能说是重视人民的力量而已,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故排除;④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具体表述是“为谁而死”,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D 38题第一设问(14分)参考答案 ①“稳增长”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之所以要稳增长就是为了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2分)

②“保就业”就是保民生,(2分)就业是民生之本,(2分)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所在。③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2分)所以要“稳增长”促“保就业”;同时保就业又有利于增加居民收,从而拉动经济增长。(2分)

④“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分)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8题第二设问(12分)

①政府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分)通过宏观调控,(1分)

尤其是发挥好经济调节的功能,(1分)抓好供给侧改革。(1分)

②政府要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1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分)。

③政府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分)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分)

④政府要坚持简政放权,(1分)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1分)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分)努力建设服务性政府。(1分)39题第一设问(12分)参考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会中保留着基本特征,扶危济困是我们 的传统美德,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1分)仍然可以为今天的

时代和人们所传颂。(1分)

②扶危济困的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分)扶危济困的观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分)

③扶危济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1分)符合“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1 分)也符合“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分)所以要大力弘扬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扶危济困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1分)扶危济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团结互助的内容。(2分)

其他方面,若合理,也可酌情给分。但必须是题目要求的知识范围,且总分不可超过12分。

39题第二设问(14分)参考答案

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分)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1分)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重视扶

贫问题,才能解决扶贫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分)

③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承认扶贫问题的存在,(1分)并积极地分析扶贫事宜,努力

地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扶贫问题。(1分)

④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因人因地施策,定点扶贫,(2分)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篇3:如何提高高三文综复习的有效性

文综由于命题的特点, 不能三科各自为政, 要想有更大的突破, 必须建立在三科协同、统筹安排的基础上。

1. 平时教学中适度综合, 训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是高考文综试题的精髓和灵魂。近年来, 文综的命题方式是多门学科或多个问题共同使用同一个材料, 具有知识覆盖面广、辐射时空大、连接内容复杂、切题角度灵活等特点。综合性特点要求我们:要加强学科内综合, 切不可离开教材去过分追求跨学科综合;适度进行学科综合, 在学生史地政三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基本齐备, 初步形成四项能力的基础上, 在三科中的长期性热点和即时性热点中重点地筛选。

2. 坚持文综训练和指导

经过对高考试题研究, 我认为文综考试中的一大难点就是史地政的思维方式不同, 学生做文综时要不断转变思维模式, 思维转换对学生干扰是明显存在的。突破这个瓶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坚持每周一次的文综考试, 熟练解题技能。第二, 进行答题方法指导。文综练习前, 学生觉得很新鲜, 老师这时的指导对他们而言作用不明显, 因为他们没有实践经验。所以我们要给学生逐渐适应的时间, 放权给他们选择答题的方法。做了两三次后再进行指导, 效果就明显多了, 因为很多学生盲目相信自己的方法导致文综分数不高, 对老师的话就会比较信服。在这个过程中个别指导非常重要, 要随时随地进行, 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生科学应考。在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综答题前, 我们文综老师要认真地研讨总结, 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另外继续加强答题规范化的指导, 力求学生少说大白话, 多用教材中的语言即学科术语答题, 避免随意性, 提高准确性。我们通过不断重复性地训练, 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能的同时, 提升答题规范的能力。

二、文综复习的具体要求

1. 合理运用学案

史地政三科都要自己编写适合学生的学案。以政治学科为例, 高中教材数量多, 客观上会给学生内容很多的感觉, 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市场上有很多对教材缩编的教辅资料, 各有特色, 也多少有些不足。有些我们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 被漏掉或解释不够到位, 与考纲要求的程度不一致, 不利于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所以我们就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己编制精编版的教材。这里包含了教材中大多数的知识点, 还补充了很多名词解释、典型例题, 以及由于教材的滞后而不能包括的新的国家政策等。当然, 我们不是用学案取代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必须使用教材, 只是在记忆时更多地使用学案, 因为它有效地将教材中散见的基础知识整合在了一起, 学生看起来更清晰、更明确。我们更想用学案让学生感受到将教材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的意境。

2. 课堂要求:有重点、有密度、有深度、有广度

(1) 要认真备课, 上课要有重点, 针对性要强。 (2) 课堂要有密度, 语速不能太慢, 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紧张感。 (3) 讲课要有深度, 老师注意每天收看新闻, 将最新的国内外事件带进知识的讲解中,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学习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4) 讲课要有广度, 随时注意知识的迁移, 带动相关知识的复习。 (5) 要不断创造机会重复重要的知识点。不要相信学生会一两次就记住我们说过的话, 当然也不要责怪学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 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不断创造机会, 有所提升和扩展地重复, 让学生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3. 对学生的要求:理解透彻, 记忆准确

延续第一学期课堂默写或小测验的传统, 给学生一定压力, 对知识的背记不能有丝毫松懈, 防止学生考试“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

4. 对答题的要求:规范

强化答题规范, 卷面的规范, 答题程序的规范, 表述的规范。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答题更规范, 其中有一件事我们必须要做到位, 就是试卷的讲评要规范, 尤其是主观试题, 哪句答案是得分点, 要让学生清楚, 换句话说, 不仅老师判卷时要知道评分标准, 学生在拿到答案时也要明确评分标准。

三、考前复习注意点

1. 不能“以练代讲”脱离教材, 忽视知识体系

第一次模拟考试后, 会有大量各区县模拟题集中到老师手中, 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做, 尤其是将优秀的题目拼成试卷来做, 既不过多占用知识复习的时间, 又可检验学生复习的成果。

2. 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

篇4: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12.中国古典的“为民做主”与近代西方的“人民做主”有本质区别。下列言论与“为民做主”精神一致的是 (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B.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3.《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

A.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政府对商业活动严格管理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耕、织开始分离

14.西方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人为地打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进一步削弱氏族贵族势力。下列人物与此有关的是 (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15.“美洲的金银首先使欧洲能够在亚洲经济列车上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然后又能够包下一节车厢,最后才是取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B.欧洲“取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是指欧洲开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作者是从全球化视野来考察中西经济命运的

D.白银的大量流入一度推动亚洲社会经济的繁荣

16.“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句话形容的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意大利王国 D.德意志帝国

17.20世纪上半期,“由于________,国企亏损严重,……据统计,英美香烟每月销售2600大箱,形成独霸重庆市场之势”。上述材料中“ ”最有可能是 ( )

A.列强商品输出 B.官僚资本的压榨

C.日本的经济掠夺 D.帝国主义跌价竞争

18.新文化运动就其实质说,“至少在其发展初期,却又只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历史工作的继续”。这里的“继续”是指 ( )

A.主张用“西学”反“中学”

B.主张中体西用

C.有全盘肯定、全盘否定的倾向

D.对中西方文化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19.西方一位思想家有句名言:“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这位思想家有可能 ( )

A.反对基督教 B.主张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C.主张天赋人权 D.提出“因行称义”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中国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形象,然而其提出者周恩来,在1960年10月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却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以限制和批评,出现这种转变的历史背景有 ( )

①国际形势严峻 ②“左”倾思想滋长 ③中苏关系逐步恶化 ④“冷战”政策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阅资料时搜集到以下内容:“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罗斯福新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国古代的休养生息政策”。请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主题是 (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C.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D.民生问题关乎社会稳定

22.“时髦”一词曾见载于1897年的《申报》。下列对当时中国的“时髦”认识正确的是( )

A.看电影约会是青年男女的首选 B.穿婚纱礼服结婚已普遍流行

C.“三寸金莲”已与时髦无关 D.乘坐飞机是时髦的出行方式

23.这个文学流派“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冷静地观察……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材料中的“文学流派”指的是 (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38.(28分)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中国认为是外番入贡,在英国人坐的船上挂出“贡使”的旗子。……每当中外冲突发生,便以闭市、封舱为威胁,即停止与西方商人的贸易,或将贸易从甲国转让给乙国,作为逼使“外夷”就范的手段。这就是“以商制夷”政策的由来。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将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

——据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整理

材料三 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创造了品类繁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务服务,拓展了世界贸易的空间,推动了世界贸易总量、结构、体制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纪玉祥《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贸易形式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以商制夷”政策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0分)

(2)材料二中的国际贸易呈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国际贸易拓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国际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这两个时期国际贸易的主体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4)综上,你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分)

39.(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把20世纪称为“人类流血最多和怨恨最深的世纪”。概而言之,这个世纪有三大特点:

①它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

②它是人类历史上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一个世纪。

③它是人类历史上意识形态斗争最激烈、思潮变化巨大、技术知识猛增、信息传播最快的一个世纪。

——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整理

(1)20世纪中期,推动人类“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兴起的背景,并简要说明其成果。(10分)

(2)造成20世纪社会动荡与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6分)

(3)20世纪激烈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最早起始于哪一历史事件?从此开创了哪种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结合所学,说明其经济现代化方面“新”的表现。(8分)

38.(1)形式:朝贡贸易(“朝贡”、“贡赐贸易”)。(满分2分,答出“倍偿其价”等朝贡贸易特点的可得1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原因:①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统治的需要(抵御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③“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心态。

④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手工业精美。(满分4分,任答一点得2分)

影响:①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③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得中国对世界大势茫然无知。

④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⑤导致了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满分4分,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特点:不平等(殖民贸易)。(满分2分,答“侵略性”或“掠夺性”可得1分)

原因:工业革命相继完成,资本主义国家需要进行商品输出,要求打开海外市场。(满分2分,答出“工业革命”、“商品输出”、“扩大海外市场”任两点得2分)

影响: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另一方面,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冲击了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新的阶层;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满分6分,要从正反两方面作答,且每一方面至少要答出2至3点,注意答案的时代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不符合时代特征的答案不给分,如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特点:贸易全球化;贸易品类丰富、科技含量增加;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满分4分,“贸易全球化”是必答点,答出可得2分,答出其他任一要点得1分)

变化:从殖民国家变为跨国公司。(2分)

(4)时代环境、国际关系、综合国力、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国家政策等。(满分2分,任答一点得1分)

39.(1)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满分2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背景:20世纪初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条件;二战的需求;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满分6分,任答一个要点得2分)

成果: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满分2分,任答一个要点得1分)

(2)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30年代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核威胁”下的相对和平;意识形态的对抗;“冷战”的紧张局势;国家实力的消长;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及国际格局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满分6分,任答一个要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起始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2分)

新模式:“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2分,答“苏联模式”得1分)

篇5:高三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5月至12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由6.3325振高走高至6.9558,这对我国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美元升值→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降低→我国国内储蓄增加

②人民币贬值→对美出口商品价格优势扩大→外汇收入增加

③美元升值→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意愿增强→海外并购量增加

④人民币贬值→短期资本加快外流→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205月至12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由6.3325振高走高至6.9558,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①错误,由题意,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降低,但与我国国内储蓄无直接关系。②正确,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扩大对美出口商品价格优势,从而增加外汇收入。③错误,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成本增加,意愿减弱,而不是增强。④正确,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短期资本加快外流,从而减少国内投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故答案为:C。

【点睛】汇率波动的影响:(1)外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所谓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如果100单位本币兑换更多的外币,说明本币汇率升高,本币升值;反之,本币汇率降低,本币贬值。①本币汇率上升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学习不利于进入本国旅游学习,有利于偿还外债对外举债。②本币汇率下跌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进入本国旅游学习不利于出国旅游学习,有利于对外举债不利于偿还外债。

2.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作为联合重组产生的中国某钢铁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持续化解和压减过剩产能,累计压减化解过剩产能542万吨。产能化解带来集团效益回升,20集团利润同比增加32.5%,取得行业最佳经营业绩。这表明

①国企兼并重组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②响应国家需要是国企去产能的直接目的

③资源优化配置带来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④结构性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

A. ①② B. O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错误,国企兼并重组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②错误,国企去产能的直接目的是营利。③④符合题意,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作为联合重组产生的中国某钢铁集团,持续化解和压减过剩产能,取得行业最佳经营业绩。这表明资源优化配置带来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结构性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故答案为:D。

3.我国-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变化如图所示。从中可以推断出2017年以来我国

①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

②居民收入分配更加趋向公平

③城乡居民收入水早星下降趋势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早不断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选项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做法,而非材料给出的表现。②④正确,从曲线的走向来看,其差距是在逐渐缩小的;且伴随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表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③错误,材料的曲线是增长率,虽然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在下降,但还是表明其数值在增长,而非下降。 故答案为:C。

4.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都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现实,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局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板的财政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可能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①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防控债务风险

②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④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属紧缩性财政政策。②③符合题意,“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现实,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刺激社会总需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④不合题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属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故答案为:C。

5.某省公安厅在“放管服”改革中,适应信息化趋势推出公安事批服务“--网通一次办平台,平台涵盖了公安、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262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95%以上事项、每年5000万人次到公安机关办事一次办,85%以上的办理量做到“一网通”。此举有利于

①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便民利民政府

②搭建互动平台保障公民政治参与

③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④改进服务体验,提高司法为民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正确,实现了95%以上事项、每年5000万人次到公安机关办事一次办,85%以上的办理量做到“一网通”。说明此举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便民利民政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服务效能。②错误,“一网通一次办”平台不属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平台。④错误,公安部门属于行政部门而不是司法部门。故答案为:A。

6.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重要方面。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18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通过备案事查,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督促纠正了多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推进备案审查工作,其作用在于

①彰显宪法权威,突出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至高地位

②加强宪法监督,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最高监督权

③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地方立法机关立法的权限范围

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权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正确,材料“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18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通过备案事查,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督促纠正了多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推进备案审查工作,其作用在于彰显宪法权威,突出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至高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权威。②错误,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③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故答案为:B。

7.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民族地区不实现小康不是全面的小康”的理念,持续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接连“大手笔”,连续“大会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告别了“出行靠走路、照明靠点灯、喝水靠肩挑、通信靠吆喝”的历史。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旨在

①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经济和政治地位

②巩固民族大团结局面,实现各民族同步繁荣

③保障民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发展权利

④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工作与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经济和政治地位无关。②错误,同步繁荣说法错误。③④正确,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旨在保障民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发展权利和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答案为:D。

8.已连续举办的”汉语盘点”活动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旨在“用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和世界”。2018年汉语盘点揭晓:“奋”“改革开放四十年”“退”“贸易摩擦”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彰显汉语魅力,记录社会变迁

②体会文化内新推进汉语传播

③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

④促进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2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正确,“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这样做有利于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③错误,应该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汉语盘点”活动并不能促进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故答案为:A。

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204月29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这一办会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①园艺建造是自然生态见之于主观心灵的过程

②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为适应园艺发展需要,人应该积极改造自然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 B 10. D

【解析】

本题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产业;文化多样性;尊重规律;联系的含义的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9题详解】

①④符合题意。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②说法错误,我们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③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丰富文化传播手段。 故答案为:B。

【10题详解】

①错误,园艺建造是主观心灵见之于自然生态的过程。②④符合题意,“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表明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③错误,为适应园艺发展需要,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故答案为:D。

11.为了让万有引力常数G值更精确,几百年来,科学家付出了极大努力,但G值测量精度的提高却异常缓慢。2018年中国科学家罗俊与其团队历经30多年,精心研发高端精密仪器创新测量方法将G值的精度达到国际最好水平,为确定高精度引力常数推荐值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也为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支撑。这表明

①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

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④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着认识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中国科学家罗俊与其团队历经30多年,精心研发高端精密仪器创新测量方法将G值的精度达到国际最好水平,为确定高精度引力常数推荐值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也为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支撑。这表明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着认识发展。②说法错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和基础。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故答案为:B。

12.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改革开放40年党和人民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必须互相结合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承认矛盾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和关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题目中强调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体现了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必须互相结合。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③符合题意,“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从个性中总结出共性,表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④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故答案为:A。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18年1-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0.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7%和17.4%。

材料二为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一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2017年以来,我国不断压减外商投责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从63条减至48条;大幅扩大服务业开放,基本放开制造业,放宽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准入。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便利化水平。2018年6月30日起在全国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三是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2017年在全国开展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1)简要说明材料-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的新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答案】(1)自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中有进,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外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利用外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2)①有利于提高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高投资保护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②有利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促进创新发展。③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考生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组织答题要素。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为图表试题,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根据图表信息“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由1180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服务业占比由60%增加到70%”可知:自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中有进,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外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利用外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2)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根据材料信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说明有利于提高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高投资保护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便利化水平”说明有利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促进创新发展;“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说明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点睛】意义类主观题,意义类的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乃至全球性的问题。2018年,国务院把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全国政协也将其作为年度重点协商议题之一,积极开展立法协商。

篇6:2013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12

2013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1

22013年月日

24.某企业的成功经营之道在于“控制着创新节奏,重新定义着产品类别;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需求之前,就已经提前了解。”这说明,实现企业的发展必须

①注重借鉴吸收②善于紧跟市场消费潮流③坚持自主创新④善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5.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建设支出补助资金达987亿元。这主要表明财政具有____的作用。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促进社会公平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提高消费水平

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简称PPI)反映了工业企业产品

了多次的专题询问。同时,对劳动合同、食品安全、土地承包、老年人权益等问题,也加大了执法检查的力度。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体现了人大的A.执法权B.决定权C.监督权D.质询权

3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向联合国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并从2012年开始对该地区进行维权巡航执法。上述做法说明我国政府①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②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③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④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表明

①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坚持的是真,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影响别人。”长期以来,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从而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说明文化创作应该

A.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B.提供大众化的产品,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

C.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D.加大媒体包装力度,充分发挥媒介的影响力

33.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基于科学发展观 ①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任务和要求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可以正确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4.漫画《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C.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D.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中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

35.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

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是

①创新是生产关系的自我否定,目的是适应上层建筑的改革

②改革是现行制度的自我调整,目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

③创新是现实实践的自我突破,必然推动着扬弃、改革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然伴随着批判、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6.(26分)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 某省企业信用规模与GDP比较图

注:企业信用规模(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商业赊欠款+抵押)用来衡量企业的可信任度。企业信用规模越大则企业可信任度越高。

材料: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茶水费、保护费、各类饭霸、酒霸、制假售假、昧心经营等问题,2012年广东省在全省开展了包括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在内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以改善全省营商环境,力促经济社会发展。

(1)描述上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推断企业信用规模对GDP增长的影响。(5分)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广东省开展“三打两建”专项活动的经济学依据。(9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广东各级政府在“三打两建”中应该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12分)

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4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12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60分

36.(26分)

评卷提示:依据本标准评卷,从一而终,宽严有度;踩点与踩意结合,其他表述,可酌情赋分。

(1)(5分)①该省的企业信用规模与GDP都在逐年增长,信用规模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2分)

②企业信用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两者呈正相关关系。(3分)

(2)(9分)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2分)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开展“三打两建”有利于调节和规范经济秩序,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1分)

②只有具备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分)“三打两建”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各地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和规范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1分)

③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分。只答前一句得1分,只答后一句得2分)“三打两建”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尽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促进信用规模的进一步发展。(1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角度回答,且言之成理,加2分。

(3)(12分)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分)三打两建”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行为严厉打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2分)

②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分)三打两建”要着力解决食品药品等市场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2分)

③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分)“三打两建”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举报违法犯罪。(2分)

37.(26分)

评卷提示:依据本标准评卷,从一而终,宽严有度;踩点与踩意结合,其他表述,可酌情赋分。

(1)(14分)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1分)

②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分)

③文化影响人、塑造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2分)

(2)(12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现实。(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正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2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分)从总结实践到吸取传统、借鉴人类文明精华,从不便传播到看得懂、记得住,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2分)

上一篇:别人的安全我有责下一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