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品德教育的再探索

2024-07-13

新时期幼儿品德教育的再探索(共8篇)

篇1:新时期幼儿品德教育的再探索

探索幼儿园“五恩”教育模式 推进适应新时期下幼儿园文

化建设

【摘要】感恩教育尽管并不陌生,但是大多停留在“感恩”单一的情感层面上,我园开展的“五恩”体验――践行教育模式试图用一种更开放、更发展的视角,通过“五恩”概念的提出,从道德认知(识恩、知恩)、道德情感(感恩)、道德行为(报恩、施恩)三方面加以建构,突出了“五恩”的两个基点:体验――践行来探讨适宜幼儿园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不仅从理论上总结了我园幼儿“五恩”教育的经验,而且也为充实幼儿园道德教育理论依据作出了努力。

【关键词】五恩教育目标方法成效构想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15-02

一、目标与思路: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有着“施恩不图报”的传统美德,也不乏“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家六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他们的要求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使孩子养成了懒惰、骄横的坏习惯,自私自利、只知接受、不懂付出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样“抱大的一代”,直到成年、进了高等学府以后,依然只知道对父母撒娇撒野,一旦家长不遂其心愿,就由娇而横,由爱生恨,甚至还恩将仇报。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一些孩子却根本没有感恩意识,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道德。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让中华民族的美德重新回归?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感恩教育入手,通过各类活动,开启孩子的感恩之心,净化孩子的道德心灵。幼儿园通过“五恩体验―践行”教育营造一种尊重传统美德、以感恩为核心价值的幼儿园文化。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幼儿园于2007年开始实施感恩教育,到2010年深化为“五恩”教育,使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有了园本化的特征,使感恩教育更系统、更有针对性。

(一)强化环境布置,营造感恩氛围。

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也是孩子最直接、最具体、最容易感受到的一种极佳的教育手段。鉴于这样的认识,我园以“氛围渲染造幼儿园感恩教育之声势”的思路,对幼儿园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走道上布置的是幼儿园感恩活动动态,墙面上悬挂的是一幅幅感恩宣传画,教室里展示的是感恩教育活动的主题图,广播里播放的是感恩活动主题歌。除此之外,教师们自行设计的感恩娃头像,每月“感恩之星”的事迹照片也随处可见。

(二)结合每月主题,感恩分层推进。

幼儿园结合每月活动主题,形成了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系列一:每年的十二月、四月为感恩教育活动月。活动前,各年级组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结合本土教育资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感恩教育计划。教师人人参与园内感恩活动研讨课或观摩活动。如:有时以社会领域为主,有时以健康领域为主,有时不规定领域,每次活动无论从教学理念、活动前准备、目标的表述,活动设计、活动的实施,较之以往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更为可贵的是打破了以往草草讲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形式,而是放慢节奏,课课落实。人人录制了教学活动实录,为教师自我反思和组内讨论提供依据;搞好活动的评价与反思,撰写相关的活动案例反思与教育叙事。真正实现了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教研的效果。

系列二:将节日活动、重大事件与感恩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孩子学会心怀感恩,知恩报恩。结合每年的“三八”“五一”“母亲节”“六一”“元旦”等节日和“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开展系列活动,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真心的感谢身边的每一个关心我们的人,并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报答他们。如2009年的“六一”活动,三个年级组不同主题:“我又长大了一岁”“红歌对唱”“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的庆祝活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是主角,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度难忘的节日。家长在来信中写到:“可能只有在贵园才能最深刻的感受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深刻含义,老师们相互之间配合那么流畅、那么默契,那么的细致、积极、投入,环环相扣,大家都是活动的主人翁和组织者。‘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得益于贵园长期积淀形成的那种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优良传统,确实让人敬佩和感动”。家长真诚而朴实的表达是对所有老师们辛勤劳动的认可和鼓舞,也是对孩子美好心灵最好的熏陶。

(三)挖掘课程资源,“五恩”有效融合。

课堂是感恩教育的重要渠道,我园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运用适宜的方式,把“五恩”教育有效融合于各领域课程教学之中。

1.重视挖掘课程资源。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发现,其实我们的领域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我园每一位教师达成共识,充分挖掘领域中的教材内涵,寻找切入点,把感恩教育真正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发现:社会领域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有祖国之恩、师长之恩等等……同样如此,语言、科学、音乐、美术等领域中也有很多的教育素材,我们积极挖掘整合,教育幼儿从爱父母做起,爱人类,爱社会,培养了孩子博大的胸怀。

2.重视园本课程建设。

幼儿园成立了园本课程编写组,共同编写了感恩园本教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我们采用不同形式推进。小班段把重心放在幼儿园,以引导教育为主,加强感恩师长和感恩伙伴的教育;中班段把重心放在家庭,以讨论交流为主,加强感恩父母和感恩长辈的教育;大班段把重心放在社会,以实践体验为主,加强感恩社会的教育。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把感恩园本课程放在快乐一日教育活动时间内进行,更有效地保证了园本课程的推进。

(四)组织主题活动,强化体验践行。

感恩来自于生活,也必将回归生活,幼儿园根据孩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感恩实际问题,组织主题教育。教育内容落到实处,教育形式有的放矢。全体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感恩月和“感恩的心”迎新年活动中,发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感恩卡,感恩自制图书等等。引导孩子们懂得知恩,及时感恩,大声说出自己的感谢。同时,积极发挥班级主题墙的教育作用,让孩子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效仿学习的榜样。如:小班《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中,墙面上贴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游玩的照片,让孩子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父母给予他们的关爱,记录着爸爸妈妈对宝宝表达的心愿卡“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祝福健康快乐”等句句发自肺腑、充满温情,更融入了点点滴滴的关爱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都强烈的感受到感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懂得感恩才是对父母之爱的最好回应。我们利用午间、接送幼儿休息时间播放一首首感恩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感谢》、《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爱再多一点》等优美的旋律时时萦绕在每个孩子的耳边。音乐活动课上,老师把《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手语操教给每一个孩子,在歌声和手操中,孩子们深深陶醉,也感受到了因感恩之心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

(五)科研稳步推进,提升感恩实效。

为了不断激发幼儿的感恩意识,把这种意识内化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幼儿园成立了感恩教育课题组,确立了课题《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研究》并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此调查荣获湖北省科研奖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同时,幼儿园与湖北省教科院研究合作,共同开展《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研究》,通过专家引领,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稳步提升,此课题被评为湖北省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六)教师率先垂范,打造感恩团队。

感恩作为一种园所文化,不仅是对孩子的要求,更应该是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做知恩感恩的先锋”三个“一”系列活动。即:当你让孩子帮你拿玩教具时,别忘了对给予你帮助的孩子说一声:“谢谢!”当同事帮你看管班级、分发玩具、完成任务时,别忘了对给予你帮助的同事说一声:“辛苦您了!”;当你要求家长配合你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参与某一项活动时,别忘了对给予你帮助的家长说一声:“麻烦您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身体力行,才能使我们的幼儿园始终充满感恩的气息。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工作成效。

随着“五恩”教育的推进,一种“懂得感恩才能体会幸福”的园所文化精神正在我园逐步形成。教师们怀着感恩幼儿园、感恩家长的情怀努力工作着;孩子们怀着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激情快乐生活着;家长们怀着感恩幼儿园、感恩教师的共鸣积极配合着。在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收获累累,显著的办学成果为幼儿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基本经验。

1.深入开展“五恩”教育必须营造师生一致认同的感恩园所文化。

2.“五恩”教育重在体验、践行和培养学生的感恩能力。

3.“五恩”教育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能以教师意志为转移。

4.从实践中提炼有效的“五恩”教育原则。

四、发展构想:

1.进一步思考感恩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从道德教育整体上发展“五恩”教育,使之适应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新阶段。

2.幼儿园应该注意教师道德教育能力提高的经验研究,通过分析与提炼,获得有价值的规律性认识,为以后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

篇2:新时期幼儿品德教育的再探索

内容提要————————————————1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 1.遵循科学的原则 ———————————3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9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15 致 谢 —————————————————17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一、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

不,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

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 影子教师 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三八 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六一 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七一

爱党的教育等等。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三、培养农村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适合中大班幼儿),要让孩子自己说 我需要养成什么好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地区遵守常规。

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

杰出人物好习惯进行榜样教育,身边的成人也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需要持久的训练,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坚持训练,才能保持好习惯的养成。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估表扬,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才能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

篇3:新时期幼儿品德教育的再探索

社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多年来一直在校外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中央13号文件的出台, 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高潮, 新建社团大量涌现。可以说, 全国现有的青少年宫基本上都建有社团, 社团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但我们发现, 不少社团在建设和管理中, 功能定位不准, 发展思路狭隘, 不少社团仍然将指导尖子学生、追逐奖项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在管理上忽视社团的特性, 组织随意、松散, 系统性不够, 更不用说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参与意识;在活动内容上单一乏味, 过分注重技能技巧, 缺乏创新性和个性, 在活动形式上仍然以室内训练为主, 成为兴趣培训班的高级延续。还有些社团, 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演出或竞赛任务, 有任务时突击训练, 无任务时鸦雀无声, 社团活动难成常规。在这种形势下, 不少社团逐渐丢失了青少年自我凝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属性, 或变成了执行任务的工具, 或变成了应景的摆设, 丧失了活力, 逐渐走进死胡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出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动员社会多元力量,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化。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管理的主人, 青少年社团作为一个小单元的社会团体组织, 应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发挥更多功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要“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这对社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对校外教育社团功能定位的再认识

(一) “以史为鉴”看社团的使命。

我国的青少年社团始于民国时期。1919年,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的一些进步学生成立了少年学会, 创办了《少年半月刊》, 讨论问题主要涉及独立生活和实行工读、学生参政、男女同校、妇女解放问题。此后, 学生社团大量涌现, 成为青少年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尤其在国家危急的特殊时期, 社团成为了学生心系国家、参与政治的重要组织, 静坐、示威、游行、罢课等学生运动是当时学生社团的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

今天的学生社团, 大多是有相同兴趣爱好者建立的, 虽然作为学生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依然没有改变, 但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使命感明显减弱。近年来, 我们看到不少社团特别是环保志愿者行动、爱心义工服务队等在服务社会方面走在了其他社团的前列,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些兴趣类社团抓住时代的主题, 拓展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关注民生时政, 如创作极富时代感的作品赴施工现场、养老院、聋哑学校义演, 为灾区义卖捐款, 开展社会问题大调查等, 受到了热烈欢迎, 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因此, 从历史上看,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既是当代学生社团发展的根本目标, 又应该成为今日学生社团应承担的社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

(二) “洋为中用”看社团的使命。

在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 社团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而且承担了许多社会义务, 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教育青少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美国, 团队作为培养领导才能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领袖的摇篮, 是学生展露才华的主要平台和依托, 比较强调学生民主意识和领导力的培养。美国学者直接将社团功能概括为:提供直接的学习经验, 开阔学生个体的文化视野;有效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 提高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特殊才能;建设性地利用休闲时间;为职业发展提供有利机会;逐步适应社会, 培养社会能力和态度;强调学生的生活化;促进教育的民主化进程。

学生社团在日本非常流行, 学校对学生加入社团几乎是强制性的。社团的培养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在构成条件、组织方式、社会实践及活动形式上都形成了日本校园文化独有的特色。由于日本在教育观念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创新思维, 故社团活动除了建立初期主题和活动场所申请需要经过学校批准之外, 其他所有活动事宜, 包括会员加入、前期宣传、活动安排及场地的布置, 以及内容等都由学生一手包办, 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我国台湾地区, 社团活动作为实施群育的最佳方式, 具有“自我发展、公民与民主生活的训练、领导才能的培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等功能”。

借鉴这些经验和实践, 我认为, 国外的社团以服务类定位较多, 国内的社团以兴趣类定位过多, 因此, 社团要走出狭隘的小圈子, 不能将育人目标仅仅定位于高一级的兴趣培养、技能提高, 而应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服务社会意识的增强。

(三) 新形势下社团的功能定位。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认为, 今日的社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功能定位。

一是弘扬兴趣、彰显个性。今日的社团类型丰富多彩, 社员一般具有相应的专业兴趣和基础, 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锻炼自我、张扬个性。因此,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兴趣爱好, 扩大了求知领域, 掌握了一技之长, 发展了个性, 健全了人格。社团成为其展示个性风采, 激发独特创意, 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

二是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社团始终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依托为基础的, 作为广大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社会的一个缩影和模拟环境。因此, 社团的发展, 不仅仅要有益于社员本身, 而且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社团应该始终强调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社员会学到了很多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提高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 开阔视野, 从而摆脱狭隘的自我意识, 提高对社会和社区事物的关心和参与,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个人的社会功能。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外教育社团功能

(一) 在类型设置上, 注重多样化和宽泛性。

社团大多是兴趣类的, 社会服务型社团很少。兴趣类社团往往过于关注团员的个人特长和技能发展, 忽视社会参与意识。但从社团最基本的功能上来, 社团是一个凝聚青少年力量的社会组织, 为广大在校外无处可去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去处, 这个去处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按照他们意愿营造的非强制、非说教的、平等的、民主的同伴文化氛围和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内容。因此, 只要是青少年喜欢的、有意愿和感兴趣的, 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任何领域都可以成立社团组织, 不要一提到社团就只想到兴趣特长类社团, 招收对象只是有特长的学生, 实行选拔制, 这是对社团的片面理解。我们应该将社团作为一个最广泛、最基层的凝聚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组织, 扩展种类, 使其多样化, 放宽门槛, 降低对特长的要求。

(二) 在指导思想上, 强调德育为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在教育战略中要“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东西方各种价值观碰撞融合, 一些旧的价值观被抛弃或质疑, 新的价值观尚不明确。在这种状态下, 青少年难免出现价值观上的模糊与混乱、偏激与摇摆等, 无法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接纳, 有的青少年甚至被引诱加入邪教、黑社团等非法团体。社团作为一个符合同辈文化群体的健康、积极的社会组织, 必须发挥应有的价值引导的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团队文化和团队活动, 将德育作为社团建设的一个指导思想贯穿始终, 向社员积极传播正确思想和先进科学文化, 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善恶, 培养高尚情操, 主动看待社会丑恶现象, 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在活动内容上, 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社团不同于兴趣培训小组, 社团的活动要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参与和交往中完成, 这实际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 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课堂上权威的说教, 而是学生自身的体验, 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社团的主要价值所在。因此, 要避免社团活动形式化、娱乐化, 强化社团的实践性, 创造各种机会, 参与社会、市政、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 将活动现场变成社团课堂。在活动内容上, 在社团活动方式选择上, 在讲授、范例分析和技能训练外, 更多的是发现性学习、讨论、实验,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他们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主动适应社会, 而这正是素质教育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社团要求的。

(四) 在运作方式上, 体现开放性和社会性。

社团是一个大众的、面向全体的组织。开放性和社会性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团员的招募和入团的门槛设置上面向社会公众, 不能仅限于培训班内部招生;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发文、学校推荐、择优录用的旧观念和做法, 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社会渠道进行。二是在活动的组织和发动面上, 不能仅仅限于社团成员之间或者场所内部, 要面向公众, 发挥社团的示范性作用, 走出场所, 以社团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活动。

(五) 在体制管理上, 体现主体性和自主性。

社团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 团员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 而且要学习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因此, 吸纳团员参与必要的管理, 锻炼其自理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 是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大社会、服务大社会的必要准备。要摒弃社团指导老师包办一切的做法, 真正认可学生作为社团主人的主体地位, 通过建立团员的自理组织, 如理事会等, 推行社团自主管理体制, 让他们全方位地认识社团、了解管理, 体验民主和合作, 培养团队意识, 在其中完成社会化。

摘要:本文根据新时期的要求, 结合历史和国外经验, 对校外教育社团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 并从社团种类设置、指导思想、活动内容、运作方式、体制管理五个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发挥社团功能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新时期,校外教育社团,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王万民.国外青少年社团发展的特征及启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2, (4) :45-46.

[2]赵瑞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DB/OL].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3294.

[4]胡志宏.上海市社区青少年社团培育与建设——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社团发展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5]苏英姿.群体心理理论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价值[J].教学与管理, 2009-2-20:37-38.

篇4:新时期书法教育发展的再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书法教育;发展;思考

众所周知,书法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门文字艺术,因其具有古色古香、精致典雅的特征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除了艺术价值之外,书法还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书法教育,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不但可以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且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对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认识

1.促进高校书法进步的内部因素。近年来,教育部门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各高校增设书法课程,对学生实施系统的书法教育。受众群体的增加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了书法课,并且加大了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书法教师,用以教授学生书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如今,书法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可以选修书法课,一些高等学府也专门开设了书法专业,甚至到研究生、博士生都可以学习书法,有专业的教师对其实施辅导。

2.众多的书法流派,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书法艺术包含了众多的流派,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书法流派。在近现代经过衍生和发展,又出现了帖派、碑派、碑帖融合派、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这些流派的产生是书法家结合当代文字的特点对书法进行的创新,以促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代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如今的书法教育大多是沿袭了碑派和帖派的传统,碑派提倡用古朴大气来展现书法家的豪迈之风,而帖派提倡用精致细腻的笔触书写个人的情怀。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流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电脑带给书法的挑战和机遇。目前,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用键盘和鼠标替代了传统的笔墨,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握笔习惯也逐渐生疏,因此经常发生提笔忘字的情况,更谈不上经常练字了。可以说,电脑的出现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人们有了更加快捷的工作方式,谁还愿意拿起笔来重复以往的抄写工作呢?这种思想已经充斥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必然会给书法教育带来一定的阻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时,有什么能比传统文化更加凝聚人心呢?那么现代化产品的出现又何尝不可以认为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大机遇?

4.出版的普及为校园书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书法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笔、墨、纸等,当然这里的纸不仅指的是习字用的纸,还包括练字用的字帖。以往由于出版社的条件有限,学校很难买到高质量的字帖,学生练字缺乏模仿的对象,进步十分缓慢。如今出版社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更多的书法家的作品被印刷出来流传到学校。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真迹,将其印刷成字帖,使得字帖的使用更加科学、高效,符合学生当前的书法水平,这为书法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展览对书法教育的影响。展览是书法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很多书法爱好者都通过展览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寻求权威机构的认可,这也是发掘书法人才的主要渠道。鉴于展览的重要性,书法教育中也需要展览。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良性的竞争机制,专门布置若干个书法展厅,将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书法作品展出,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挖掘其内在潜力,使学生能够自我监督、自我鞭策,争取早日成为书法界的一颗新星。

二、对未来书法教育的关注与期待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系统之中。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评价的唯一指标,这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大力推广书法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将学生从紧张的升学氛围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中获得休息和充电的时间,保持身心的全面放松,以迎接更大的挑战。通过书法艺术的长期浸染和熏陶,学生会逐渐热爱传统文化,并寻找传统思想和现代教育的结合点,看待问题也会更加全面,这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书法教育的内涵应与校园主流文化相匹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特征,学校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风格和文化品牌。开展书法教学活动,不能背离学校文化之魂,要始终延续文脉,注重积淀,努力体现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创新。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形成学校的育人特色,同时还有助于独特文化品质的呈现和文化情怀的滋养。

3.师资建设是推进学校书法繁荣的核心。书法教师是高校实施书法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优秀的书法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书法人才。因此,高校应加大对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运用多种考核、激励手段,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并从校外引进大批的专业书法人才,对学生实施系统、专业的引导和培育。

4.立足课程建设,形成强大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书法教学的基础,课程是特色内涵的支撑。只有建构独立的课程体系,编撰完善的课程教材,形成固定的教学规范,让每一位师生浸润于书法文化,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书法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书法教育的春天才会枝繁叶茂。

5.开展国际交流,开放共赢。书法事业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走出国门,宣传国粹,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无疑将成为未来书法事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6.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高新技术为书法教育服务。书法教学要应时而变,充分利用现代化平台,通过云技术、网络平台、翻转课堂、未来教室等前沿科技手段拓宽发展之路,让古典与时尚激情碰撞。多媒体课件展示、幻灯投影、网站浏览、书法资源库构建等都是最好、最有效的表现形式。

7.文化兴教,品牌立校。书法教育要把特色的优势、品牌的效应以及对学校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示出来,并及时转化为显性的成果。要根据城市的文化环境全盘考虑,科学评价,打造若干所高水平的书法学校。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才可以保持长盛不衰,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书法教育起步较晚,影响因素较多,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推崇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各高校积极响应,投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为书法教育开创了良好的开端。书法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将书法教育越办越好,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谢剑雄.论书画特色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实践与思考[J].校园书法,2014(2).

[2]单华锋.书法欣赏在高职书法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办法[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篇5: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反思

刘雨薇

(四川省彭州市机关幼儿园,四川彭州611930)

摘要:文中从当前国内外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国内幼儿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更好的促进幼儿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体育;问题;反思;发展

作者简介:刘雨薇(1981-),女,四川彭州人,大专,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由此可见人类具有巨大的可塑性。纵观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人的最佳可塑期也即是幼儿时期,因这个时期个体尚处于发育的初期,思想、行为等可塑性强,科学、正确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将会对个体后期的发展成长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同时幼儿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基础、先行和希望,其开展的水平与程度,直接彰显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体系是否完善、统筹机制是否合理、社会民生是否和谐、国民素质能否可持续发展等。由此可见,除了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备以外,更要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使幼儿在活泼、有趣的体育活动中,不仅实现了“健身”,还实现了“健心”的目的。

一、国内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幼儿体育教育略显逊色。可喜的是,我国一直在朝着“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195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幼儿暂行规程》,虽然其主要精力仍集中在幼儿智力的开发方面,但“体育”已经开始被重视。6月,国家又颁布了相关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并开始将健康放在教育事业的首要位置。从此,体育教育成了国内幼儿教育事业中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幼儿体育教育的价值和地位的提升以及教学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入,幼儿体育教育对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教学的组织形式也日趋丰富多样、教学内容更加创新、管理也日趋完善,总体来看,幼儿体育教育在国内已经被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越来越重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需要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以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体育教学模式。

二、当下国内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对幼儿体育教学认识不够。首先,一些幼儿教师对开展体育教学作用和目的认识完全不够。有较多的教师,她们把体育活动的开展看成是简单的为了增强体制和发展基本动作。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以“安全活动”为主,通常压缩幼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以避免风险,不允许幼儿从事一些冒险的活动,教育的观念上科学性还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其次,幼儿家长对体育教学的开展意义认识不清。很多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就行。徐欣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在户外活动,加之更注重孩子文化知识教育以及智力的培养,所以25%的孩子家长选择幼儿离开幼儿园以后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其余75%的孩子则是回家后看电视或自己玩。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会识字多少,做题多少;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怕孩子体育课身体受伤、吃不消,并且提议:学校不要体育教学这门课。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也便忽视了体育、美育、德育,仅仅将智育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即便有一些幼儿园继续坚持开展体育教学课程,也只是较轻的幼儿体制增强训练,注重的是保护性的体育训练,忽视了儿童的体育兴趣的培养。

2.教学形式单一、随意性大。国内幼儿园的体育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学校发展幼儿的体育基本动作和运动能力方面的锻炼,例如:走、跑、爬、跳、钻、平衡、投掷、攀登这些基本动作,玩球、踢毽子、跳绳、滚铁球、这样的一些运动。因此,学校幼儿体育教学应以此作为体育教学重要课题,来设计教学的形式及教学内容。目前,国内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大部分目标不明确,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把体育活动内容直接看成为目标,一些还以游戏的名字代替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存在直接脱离幼儿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实际的操作。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组织形式主要有:户外体育活动、早操、体育课、国内运动会等。但根据张智颖的调查可知:开展户外活动的幼儿园占总调查对象的82.3%,开展早操活动占94.1%,开展体育课的有76.4%,组织国内运动会仅有52.9%。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扩展他们的视野,但数据调查显示,仅有更少的5.8%的公办学校组织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

3.幼儿体育教师专业存在水平较低的问题。幼儿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具体执行官,其体育技术与能力、知识水平的好坏完全决定你的班级体育教育的效果。就拿赣州市幼儿园的相关数据调查为例:赣州市幼儿园拥有专业体育教师的民办幼儿园仅有一所,占总数的4%,其余96%的幼儿园均无专业体育教师。其他教师掌握的都是一些体育综合性的技术与能力,都不具备体育专业性,一部分老师通过体育教育的进修培训,专业素养水平仍不及专业体育教师。像一些非专业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生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这些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一样,我们的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根本不能具体的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规律来合理调节安排好体育活动的课程,完全不能更好的考虑活动的密度与强度,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幼儿体育活动的多项功能,进而导致幼儿体育活动因活动量偏小,在幼儿体育训练中达不到有效的锻炼,偏离体育活动的目标和最基本的强身健体之能效。

三、改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改善建议。

1.加强宣传,让教师、家长更重视体育教学的意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体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兴趣的培养以及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但目前这些认识,还不能完全被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们的家长所接受。因此,幼儿体育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应是着力普及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当然,这不是一蹶而就的小事,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提高,通过进修或各方面的`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认识;对于幼儿的家长,社会委员会或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形式,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2.提高教师的责任心,让家长放心。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多种多样,但安全防范始终放在第一位。幼儿们正处旺盛的生长发育期,骨骼的生长,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等都未发育完善,大脑皮层对兴奋和抑制还不均衡,兴奋神经还占优势,他们的稳定性以及注意力还很差,这就使他们的优势不能很好得发挥。如果活动的项目或动作不合理,他们会更容易感觉疲劳,注意力会更加分散。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将安全落实到位。如: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训练他们跳过小河、走过小桥、钻过山洞等,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钻、跳、爬等协调能力,而且让他们置身于游戏当中,不至于感觉疲劳。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幼儿的面色、情绪、呼吸等变化,以便及时判断他们的耐力,随时调节运动带来的负荷。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时刻观察幼儿运动的姿势以及行为习惯,以便在出现不当的姿势时,给予其及时的纠正。除此之外,班里一起活动的孩子较多时,教师往往为了照顾每个孩子就会精神高度紧张,越是紧张,就越难细致观察幼儿的活。因此教师在活动组织之前,一定要明确此次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并确定活动观察的主要对象,保证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3.必须加强幼儿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幼儿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受教育的“主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学校有必要提高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我们幼儿园的体育教师,要真正上好幼儿的体育课程,有必要全面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增长幼儿体育教学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我们的幼儿体育教师才能在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控制幼儿体育活动量,才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以及活动内容。目前,国内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进修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幼儿园要鼓励教师进行自学提高,给他们提供一些如考试、竞赛等形式的可以自我提高的机会,进而提高幼儿体育的教学质量。

4.怎样引导幼儿发现有价值的探索。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幼儿自主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双重关系,从而引导幼儿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如果过度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忽视教师引导的作用,集体教学活动就会像自由活动一样了。幼儿失去教师的引导,其自主探索和发现将是盲目的,就会停留在自己低水平,幼儿体育教学就将会失去教育价值。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有价值的探索和思路。幼儿有价值的探索和思路,有助于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增强体能的活动探索。如幼儿在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的过程中,有这样几组玩法:(1)孩子们将椅子建构成池塘,并在池塘里玩跳水、游泳的游戏;(2)摆成弯曲的铁路,在上面开火车;(3)孩子们将椅子堆高,搭成复杂的建筑观赏;(4)用绳子拖着走。显而易见,前两种从健康的角度更为有意义,在发展孩子创造性的同时,还能促进动作协调发展,锻炼体能。将这种个别的发现转换为集体的行动,就能将这种积极的探索变成有价值的课堂资源,会使每位幼儿都得到发展进步。

四、结论

篇6:新时期幼儿品德教育的再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转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网络社会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新审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结合时代要求,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 高校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进步,高校学生思想呈现出新的特点:

(1)多元性。社会体制的改革,机制的转换,经济关系的多样性,反映在人的认识上,使人的思想呈现复杂多样性。由于学生受家庭条件、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高校学生来源较过去复杂,高校学生的思想表现出参差不齐、层次明显的特点。

(2)易变性。人的思想观念总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学生思想开始走向成熟,但其人格、个性等心理因素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对人生价值的选择与判断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在纷纭繁杂的大量信息中,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容易呈现易变性态势。

(3)趋利性。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实行“自主择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机制已形成。职业价值判断的标准趋向现实和具体化。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生追求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但是,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这种追求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经济价值观”,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在择业时,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舍弃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就业选择时,或高不成低不就,或举棋不定,或接二连三的要求改派;在职业的取向上,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4)个性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生个体思想有趋同化倾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绪和心理都呈现丰富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5)自主性。随着年龄、资历、教育等情况的变化,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具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品格,其主体意识也明显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了较大的自主性[1]。

这些新的、多样化的特点是学生个体特质、特定的个人经历、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影响形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丰富多彩的社会思想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入自由化的歧途。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允许各种不同的思想交流和相互论争,又要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反社会、反人类等错误思想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唱响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主旋律。具体来说就是要始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优秀文化教育、修身教育。

三 创造良好环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环境育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来自课堂。组织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组织文化的熏陶,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往往形成了一个无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运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言教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身教(主要指实践方面的教育)起到的作用则更大。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重发挥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特殊作用,在传统的课堂灌输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运行机制,以此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1.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育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环境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外部条件,它能影响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环境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同时也是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促进其成才。教育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对共同目的、任务和相互依存的认同。在教育环境中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良的学风,学生会自觉地、不自觉地接受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真理。理想的教育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和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为此,一要加强管理,二要扩大教育载体,形成一个综合态势。净化政治环境,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优化成才环境,注重对学生适应性、和谐性和持续性的培养,为其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的自由空间,保证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时间,让学生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熏陶,使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增长智慧和才干,酿造一个“儒、雅、序、活”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精心营造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反映着学校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他们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意志、风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表现为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校园精神具有激励功能、凝集功能、导向功能和陶冶功能。它能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校园精神要按照中国先进文化的要求,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增强师生员工对校园精神的认同和自豪感[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是高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传统性、丰富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应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学生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从而达到提升校园文化水准的目的。

2.利用现代科技,加强网络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腐朽落后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开启了方便之门,但也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水平提供了先进的手段。电化教育、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现代心理学技术的发展等为思想调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快捷、准确、便利的手段,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又一个主要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等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又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信息传递更加简便、快捷。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更加体现了时代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敏锐意识、正确估量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冲击,提高网络意识,抓住网络特点,创新工作方法。网络道德建设要具有导向性,要精选内容,组织强有力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网上言行;要建立完善管理系统,构筑网络文化。充分重视和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7: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今天,利用全校处级干部培训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近一个时期的学习体会。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其中难免有的数据不准确,汇报的内容完全出自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或许有的观点不正确,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共同来批判。

一、引言

最近几年,国人密切关注两个质问,一个是“李约瑟之问”,另一个是“钱学森之问”。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爱因斯坦奖”,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认为,人类科学上的统一预示着全世界走向天下大同的未来之路,他在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脑海中始终盘旋着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具有系统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其二,为什么公元一千年前中国科学发展的比西方更为有效和领先?中国都有哪些成就,其贡献如何?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不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李约瑟之问”。世界各国学者都曾试图做出回答,争议很多,至今没有答案,但无论争议如何,这一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省。

再说“钱学森之问”。关于钱学森,大家对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传奇履历都十分了解。2009年10月,这位科学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确,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获奖的18位科学家中有14位毕业于1951年之前。2006年,温总理曾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6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大致如下:“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这些话十分有道理,但是网上评论,这些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2009年11月11日,以沈正赋为代表的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当时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教授们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尽管我深知自己无力回答“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难题,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从未间断。寒假期间,有机会品读几本书,其中有3本书对我启发颇大。

第一本书,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先生所著,《高校之殇——老校长刘道玉给中国高等教育开药方》(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这本书一共五章,分别是:大学理念之惑;教育体制之弊;校长遴选之误;大学学术之浮;教育改革之难。通篇深刻剖析高等教育,当然其中有些观点可能与社会主流不一

致,但仍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本书,是王晓燕、谢云挺的《中国教育问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教育之问;中篇:教育之道;下篇:教育之术。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很好的剖析,内容同样

值得深思。

第三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一共五个部分,分别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我建议大

家去读一读,应该会有所启发。

另外,我曾在校青年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上向青年教师推荐过2本书,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另一本是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最近我又看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写的7封公开信,每一封信都很有哲理,尤其是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应该认真品味。为什么要提李开复?因为有些问题深入思考之后仍然不得其解,许多问题一时难以改变,但学校发展一刻也不容停歇。那就借鉴李开复的一句名言:“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区别二者的不同。”

以上部分作为报告的引言,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交流探讨。

二、题释

我的汇报题目是《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为何称“新时期”?原因有三:其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其二,2011年是学校新甲子征程的开启之年;其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中国高

等教育的改革,正处于启动之际。

何谓 “再思考”?2000年前后,原三校刚刚合并不久,我们曾提出要由大校向强校转变的办学目标,这是最早提出的“强校”概念。2008年,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我们身在其中,继续着我们对建设“强校”的思考。2010年,在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研讨的中心更是始终围绕“强校建设”。思考由来已久,也从未间断,所以,今天称其为“再思考”。

以下让我们围绕“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和“强校建设路在何方?”这三个问题共同探讨。

三、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一)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

1.大校与强校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党和国家对

强国强教、特别是强教的决心。

强国与强教联系如此紧密,什么是强国,强国和大国区分何在?通常,在国家之间的对比中,强国与大国的含义密切相关,强国一般要具体到某项指标,如经济强国、军事强国、体育强国或人力资源强国等等,而多项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就是大国。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加其内涵,已经从单纯的人口、土地、财富和军事力量扩展到了很多其他领域。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首先必须是发达的强国与富国。发达国家未必是大国,但大国必定是发达国家。一般而言,目前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公认的现代发达国家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同标准,即: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单位;国民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推行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拥有独立主权;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

有效维护,拥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再看大校和强校。我们往往不能套用大国与强国的概念,因为“大国一定是强国,多项强的指标才是大国”,可大校并不见得是强校。在人们心目中,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招生人数多、教职工人数多等就是大校,一般与水平关系不大。强校则通常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准或社会服务等都领先的学校。对强校标准的认识有可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强校一定“居于前列”,这是永恒不变的标准。强校的优势和外部环境不一定相同,但是强校必定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和内在根源。在国内,我们通常把117所“211”院校或其中的38所“985”院校视为强校,从国际上讲,西方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也被我们定义为强校,那么这些所谓的强校究竟以何强又何以强?我以为,强校的最高标准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多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和欧洲。尽管中、西方大学内外环境差异巨大,我们与这样的强校也相距甚远,但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治校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所以,思考和研究一流强校“以何强”、“何以强”,对我们实施强校建设大有意义。

2.一流大学“以何强”又“何以强”

大学是学术组织,其办学水平如何,是由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来评价和认定的。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正是凭借其一流的学术产品和一流的学术条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也是他们“以何强”的原因所在。“一流的学术产品”包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学术条件”是指校内的名师荟萃,学校一流的生源质量,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一

流的办学设施。

这些大学“何以强”?我认为,除上述“以何强”的原因作为一流办学水平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外,还在于两个原因,即:成熟的办学理念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应该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根本内在原因。

(1)一流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

成熟的办学理念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品质基础,总体来看,一

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学术至上。所谓学术至上就是始终视发展学术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办学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把“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大力鼓励并推动广大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教师的聘任、晋升等主要依据其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坚持学术上的“精英标准”,严格按学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以学术标准而不是政治的或经济的标准来选聘、评价教师和选拔学生。在西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捍卫学术标准和学术声誉而拒绝有损学术发展的巨额捐赠、拒聘政界名流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同时,在大学内部的学术管理活动中,学术自由始终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学尊重、维护学术人员自由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和教学活动的权利,从而保证大学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学术独立。学术独立既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它们出色履行社会职能、完善社会角色的重要条件。相对于不同的主体,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为: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学术中立;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学术自治;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学术超脱。在这里我想强调,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大学去行政化正是与学术独立相关联,我们无法左右政府如何管理大学,但有关大学如何自治的问题却需要我们加以深入探索。

第三,开放治校。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开放性始终是大学的主流性格,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甚至从一开始就是开放性的,近现代德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面貌。开放治校,开放办学,绝不仅仅单指开展国际教育,而是要真正打开校门面向国内外开放。回顾学校发展的历程,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开放程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和社会各界联系,尤其要与我们的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向他们多学习。

(2)一流大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体制保证。作为学术组织,这些大学具有健全的服务和促进学术发展的管理制度体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三

个方面:

第一,依“法”治校制度。这里的“法”主要指大学的“章程”或“宪章”,它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法”。所谓“大学章程”,是关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内部组织设计以及内部权力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欧洲中世纪大学从其建立时起即从教皇、王室或城市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组织。在现代西方法治国家,不论公立或私立大学,在其获得建校“特许状”或“许可证”的同时,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学章程”作为其“基本法”,以保证办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随意性。中国第一个大学章程诞生在山东大学,现在看十分珍贵,但大学章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很多,因为这需要与现行的许多体制协调一致。

第二,“教授治校”制度。所谓“教授治校”,并非指“教授”取代以大学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而独掌治校大权,而是指在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主体,参与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左右学校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这不仅表现为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组成的学校各层次的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拥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而且表现在以教授为主体的高级学术人员群体作为大学最高权力机构——大学校务会或大学理事会的主体之一,参与事关大学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同时,以教授为主体组成的各种临时的或固定的专门委员会,作为大学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直接以决策报告的形式影响大学发展。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来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一方面推进了民主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

教授们的智慧推进学校向前发展。

第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为了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高度重视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建设,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水平评价,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中,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最有代表性。以新教师选聘制度为例,美国大学聘用新教师的程序非常复杂、严格和规范:第一,招聘委员会独立的制度。即招聘委员会基本上由本校、本系资深的教授组成,并且行政人员不得入选。第二,公开招聘的制度。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人才,避免“近亲繁殖”。第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制度。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由校内同行与校外专家根据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教学成果、学术奖励和公开学术报告的学术含量以及面谈结果,共同评定。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2005年我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系作访问学者,曾亲历了我的合作导师从副教授到教授的评聘过程,他是波音公司的高级顾问,论文有220篇之多,都是“真金白银”的学术成果。所有的申请材料要发到世界各地的10位知名专家作评价,学校评聘委员会要根据这些评价和成果作出决定,由此可见教授的含金量是何等之高。

(二)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

1.“211”院校和“985”院校

2.标志性成果的差距

(此处1、2部分内容为图表数据分析,详情请查阅培训班有关内部材料)

3.内涵建设的差距

结合本职工作,我一直对我校与许多强校之间的差距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上面谈到的是一些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上的差距,直接影响这些指标并在未来可能影响更大的方面一定是内涵建设上不足,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第一,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理念是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涉及学校定位、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和办学特色等内容,回答学校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反思我们走过的路,一方面对办学理念的深入研究不够,另一方面全校教职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够,在宣传学习、讨论交流、入心入脑、物化行动等方面都有差

距。

如何形成办学理念?首先,要有政策理论的基础,要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其次,要一面继承传统,一面开拓创新;第三,要借鉴校外经验,把眼界放宽,兼收并蓄;第四,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在发展进步,大学更要体现时代特征。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追寻大学之道》中论述到当代大学的十个核心理念:(1)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是培养人;(2)教学科研是大学不变的中心工作;(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4)学科建设始终是大学的龙头工作;(5)大学的主体工程始终是师资队伍建设;(6)学术自由与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最高价值;(7)创新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8)大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务;(9)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10)大学是知识、思想、文化和学术共同体。这些论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建议大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学习、研究。

第二,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和富有创新性的个性风貌。包括办学思想特色、办学主体特色、办学模式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等。分析我校情况,一方面我们的特色项目比较单一,并且在逐年褪色或失传。有些特色学科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质疑,特色科学研究因后继乏人可能失传;另一方面缺乏对特色的顶层设计和引领。特色靠积淀,更需要理性思考下的顶层设计,有了这种设计才能加快创建和形成新的特色。

第三,三支队伍的竞争力不够

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要靠分工不同的人去实现。高水平的人借助已有平台可以为学校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并且使平台愈加宽阔,低能力的人不创造大的价值,只能享受他人创造的成果。

在教师队伍学术化方面,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满足低水平的照本宣科;学科带头人视野有限,进入学术前沿的能力不够;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方面,差距尤为突出。首先是校长职业化,像我这样教师出身的校长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理想的状态是校长上岗即放弃专业,全身心地做学校管理,但中国的大学校长无法做到;其次是处长职业化,两种含义的“双肩挑”干部使处长职业化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出身的处长不能舍弃专业,对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非教师出身的处长也要涉足专业领域,导致争分学术资源;第三是干部一专多能,干部在业务“精专”和通晓“广博”方面尚有差距,我们一方面是各管一段,不管、不闻、不问其它,另

一方面对自己分管业务又钻研不够。

在教辅队伍的专业化方面,我们过去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关心重视不够,一度出现教辅队伍边缘化的现象,在领导层认识上就有问题。其次对教辅人员目标要求不明确。比如图书馆,过去是许多部门挑剩的人送到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殊不知图书馆在西方大学里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专业的图书馆馆员是学问很深的学者,而我们却因为轻视这些岗位而忽视了对这些人的严格要求。第三,教辅队伍自身建设动力不足,自己满足于被边缘化,自己主动放低了位置。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改进,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训练中心等部门的工作,对教学和科学研究乃至学校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教辅单位自身性质而言,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将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四,教风与学风的差距

教风、学风与校风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是学校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无论是历史的积淀,还是学校发展的呼唤,理工大学理应具有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学风和崇尚学术、求是创新的校风,但是目前看我们有较大差距。首先,严谨的教学态度未在所有教师身上体现;其次,考风折射出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差;第三,崇尚学术、尊敬学者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教风、学风和校风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

我这里有几张照片,是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的同志在寒假前拍摄的。所以,我和几位有关的校领导及学生处负责同志议定,要在上半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爱我家园、爱我理工”为主题的爱校教育活动,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参观教室,由后勤集团提供必要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清除乱涂乱画的印迹。建议学生处、团委、宣统部等部门联合录制校园文明教育宣传短片,在校园网、食堂电视上频繁播放,达到警示教育学生的目的。新学期开始,我们要以整治教室环境为切入点,大力整顿学风,大力开展道德文明教育。

第五,管理制度与能力的差距

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人说,制度就是生产力。确切地讲,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上坚决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仔细思考,我们与现代大学相对应的、系统完整的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同时对已有规章制度的坚决执行和不断完善做得并不到位。

第六,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差距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它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倡导民主、崇尚科学、富于批判,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是建立在一定大学制度和浓厚大学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积淀,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一个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必定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有什么文化精神,必定产出什么学术成果。就如同我们的家风,家风不正,孩子不可能健康成长。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靠积淀,更需要培育。一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重点;二是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发展定位;三是要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培育富有特色又不失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环境创造不够。对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形成全校师生的高度共识。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全方位营造崇尚学术的大环境,这

应该成为理工大学文化的根本。

(三)强校建设路在何方

面对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约瓶颈以及实施“强校建设”的规划目标,我们何去何从?找出差距的目的不是自暴自弃,我们绝不能就此丧失斗志,现实需要我们头脑清醒,直面问题,发挥优势,未来更要求我们同心同德,坚定不移地推进强校建设。

1.强校建设不是梦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也有令人羡慕的发展优势。首先,我们有60年的办学积淀,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我们有自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术领军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及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我们有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及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并且有以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及信息学科为代表的较为稳定的学科布局。这些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优势所在,而且短

期内不容易被年轻的学校所超越。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学风改善等方面即将开展的工作,都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布局有较大优化空间,我们要分类建设,非均发展,典型引领;学术研究有较大升级空间,我们要提倡学术转型,进而准确定位,梯次布阵;内部管理有较大强化空间,我们可以完善制度,调整机制,全面激活;队伍建设有较大改善空间,我们会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学术化,管理队伍职

业化,教辅队伍专业化。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更有建设强校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念。强校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自豪感,建设强校应该是每个哈理工人的期盼;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和逐渐规范的内部管理必然激励每一个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60周年校庆活动表现了哈理工人对强校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必胜

信念。

2.标志性成果是入门证,内涵竞争力是话语权

环视当今,高校竞争如此激烈,没有标志性成果,恐怕进不了门,也登不了台,而进门登台落座之后,如果因没有内涵竞争力而心虚,你就不能举手发言,更无法谈笑风生,从容应对。对于我校来讲什么是标志性成果,又该怎样加强内

涵建设?

第一,领军人才队伍的实际拥有。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一定数量的院士、长江学者、领域知名专家是高端人才的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发挥每一个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构筑学校人才高地才是大师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已经有自己的院士,关键还要创造条件使其真正发挥大师的作用。省教育厅的工作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评选院士后备和长江学者后备,而院士后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获得国家科技奖,对此,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第二,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学术成果及其应用。这里我们既要关注足够多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奖,足够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论文和著作,更要关注足够多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广为应用。如果我们教师的成果能够有几项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又将处于什么位置?

第三,学生就读期间及毕业后的非凡表现。我们曾经关注过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可以在世界高层次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这对学校名声是多大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学术研究;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并获奖;关注本科生发表重要刊物学术论文;关注研究生参评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学术修

养。

3.教育质量是强校的生命力

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是“大质量”,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质量观下的质量。我们要靠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靠教风进一步改善和学风的大力度整顿保证教学改革收到实效;靠部分教师先期进入科技前沿,带动大部分教师大面积参与科研实现学术升级;靠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共享平台,实现共赢和服务社会。

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强调科研绝不是、也绝不会轻视教学,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清楚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需要;第三,教学科研并非必然矛盾,研教双优的教师大有人在。要相信,只要乐于付出,一定能做到相辅相成;第四,“人尽其才”在学校内部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应尽早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优秀但不擅长科研的,允许在教学上大力发展,科研能力强、特长突出的,可以不去从事主要教学工作,做到多样化评价评定,这样的学校,才可能人尽其才,实现大的发展。

4.特色发展是强校建设的必然选择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特色既包括体现在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科研成果、人才规格和特点的硬特色,也包括体现在传统、制度和文化上的软特色,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褪色”或“增色”。

一方面,特色需要历史积淀。我们积淀了什么?比如:面向装备制造业(机械行业)开设专业,布局学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有“用武之地”;绝缘材料、高电压等专业全国稀少,电机、机械、铸造等专业历史较长影响力尚存;从科研上讲,任善之教授进行的耐磨铸铁、大断面球墨铸铁研究,李哲生教授、汤蕴璆教授的电磁场计算、电机设计,路长柏教授的变压器设计,李振加教授的刀具开发,王廷辅教授的奥尔里奇空间研究等等,这些都在行业或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是理工大学的名片;历史上三校培养的本专科学生以基础好、善动手、肯吃苦而受用人单位肯定;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已成为全校共识并为社会所认可,这就是理工大学的文化基础。当然,学术至上、学者治校、管理规范、运转高效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另一方面,特色更需要培育和创新。目标何在?我们的“人才特色”,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科特色”,就是要实现电气学科达到国际先进,电气、机械、材料、管理四大优势学科国内先进,信息学科要在领域内活跃,文理学科相互渗透;我们的“科研特色”,就是要力争做到传统领域再创新,实现装备制造学科群实质联合、做大作强,纳米电介质、物联网、超高压直流电缆、软件服务外包等在新兴产业领域内抢占制高点,应用性成果大面积进入生产第一线;我们的“文化特色”,要在“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新内涵,最终实现“双实双崇”的理工文化品质。

5.队伍优化是强校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师资队伍要实现高度学术化。首先,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有的放矢,既要锁定目标重点引进,更要追踪目标特别培养,对校内已表现出一定潜质的年轻人才,要指定导师为其学术发展精心规划。其次,教师分类强化学术能力,追求极致目标。鼓励部分教师进行学术转型,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激活整体队伍。再次,要看到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有赖于科学的评价考核,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人文化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提高计划,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

第二,管理队伍要实现高度职业化。这里要强调,校、院(处)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钻研业务,力争做到“专”、“博”兼备,进一步强化管理干部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双肩挑”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必须兼顾的科研要靠业余精力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干部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业绩考核标准和业绩考核机制,促进管理队伍职业化。

第三,教辅队伍要实现高度专业化。一方面,实验室队伍建设要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在不断提高现有人员水平的同时按需要招聘新人员,形成授课教师指导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维护维修和自制仪器设备以及为科研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实验室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提高馆员的文化素养,营造优雅的环境,实现专业化的服务。总之,一切辅助部门都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精品理念。

6.学术升级是强校建设的关键所在

学术升级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把崇尚学术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引起全校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视每个人(团队)的发展前景,确定合理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影响力的突破口在于学术水平提高,我们要真正做到崇尚学术,做好学术转型。要看到高校去行政化、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声音愈加强烈,为实现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创造了条件;我们的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和一个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学科群的基本构架为实现部分教师学术转型奠定了基础;部分多年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教师已经具备进入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尝试进入前沿的愿望;已经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吸引和容纳更多的教师参与。这一切都表明,学校实施学术升级战略的条件已经

成熟。

7.规范管理是强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基础。在制定和实施制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是,实用才管用,无法执行的制度不是好制度;使用才有用,束之高阁的制度就不是

制度。

其次,机制奏效是加强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界定责任,避免推诿;要跟踪督查,确保推进;要追究违规,警戒他人。

第三,管理落到实处最终要靠干部。我们的体会是,搞特殊化的领导执行制度必定有顾虑;不敢担当的干部不可能有强的执行力;没有责任心的干部永远让人不放心;能力低下的干部只能让人操心。

8.培育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助推强校建设

没有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正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优秀文化,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成才成器,而在充斥低俗文化的“烂学校”里,师生无异于“生活在污水中的小鱼”,毫无前景可言。在没有文化的校园里,学生浪费了青春年华,教师则将虚度一生。

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学术至上和民主自由。我们要大力倡导学术至上,引领全校师生崇尚学术而不是向往官位;我们要积极营造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赋予教师充分的参与权、发言权;我们更要努力建设与大学文化相适应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滋润和将养每一位师生。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代代传承,不断创新。

9.顶层设计分类建设提速强校建设

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有序规划,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必然会导致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进而无功而返甚至走向失败。因此,强校建设需要顶层设计。科学的顶层设计来自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一定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立足现实,放眼长远。顶层设计要坚持“非均发展,分类建设”的原则,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让少部分学科快速强大,以此带动所有学科的发展,所有学科都要主动思考本学科优化、调整和改造问题,使其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分类建设。总之,顶层设计、分类建设应成为全校的共识,成为

篇8:浅析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一) 从国际环境方面来看, 有利于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我国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国外的思想文化包括电影、电视、音乐等蜂拥而来, 使得人道主义、异化学说成为热点。西方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 采用各种手段, 在意识形态领域向我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他们打着“人权”的口号, 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 恶意攻击中国[1]。这让有些中学生对现实产生了困惑, 开始动摇社会主义价值观。此时, 只有加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引导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才能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具有微观利益驱动机制, 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但也容易使人们忽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加之当今社会腐败事迹, 暴力恐怖事件频频发生, 就极易导致初中生失去判断能力, 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由此, 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宣扬八荣八耻, 有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从科技文化发展方面来看, 有利于摒弃不良网络文化的糟粕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互联网也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网络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扩宽了人的视野,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进步意义[2]。但网络就像一个大杂烩, 形形色色的文化都冗杂在其中, 政府部门也缺乏对网络传播的有效监管, 初中生由于自制力辨别力缺乏, 容易受到黄色、暴力网络信息的诱惑, 从而做出危害个人甚至危害社会的行为。鉴于此, 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教导初中生明辨是非, 摒弃不良的网络文化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大多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老师上课只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便可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以自己的讲授为主体, 不断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 较少与学生产生互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往, 思想品德课就成为了学生头脑中的说教课, 学生便失去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二) 教学内容滞后, 不能与现实生活接轨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大多以课本为教学蓝本, 照本宣科, 没有很好地与当下的流行元素和时政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导致教学内容不能与现实生活接轨。这种滞后的思想品德教育难以解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 使学生难以认同这样的思想价值观念。由此, 学生也无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付诸到个人的实际行动当中。

(三) 专业教师缺乏, 教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分数在中考中所占比例太小, 以至于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资源稀缺, 这样就导致了思想品德课程不能很好的开展, 学生不能较好地进行本门课程的学习。加之思想品德的课程专业老师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 坚定的政治观点, 良好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3]。然而现实中很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都还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改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议

(一) 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各方齐抓共管, 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首先, 教育部门应当切实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评估方式, 不应该只重视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 而应当从学生的个人素质层面来考察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否到位。其次,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 校方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通过校园设施、板报、横幅等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最后, 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 可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行进行教导和约束, 将良好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脑海, 使之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 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品德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便捷性、交互性、直观性、新颖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可以更加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丰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4]。教师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穿插使用图表、图像、音乐、动画等多种形式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让思想品德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受到学生的喜爱。

(三) 注重课外实践活动教育,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能够更好的指导他们的言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 是他人经验的成果, 这种间接经验使他们理解起来非常抽象, 所以应当注重初中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教育, 多开展一些诸如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感恩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 使得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优秀思想品质, 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每一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拥有专业的基本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只有当社会各界共同联合起来, 打造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 帮助初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才能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孝宜.《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2]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3]陈丽杰, 董春华.《新课程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

[4]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上一篇: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下一篇:关于入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