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2024-05-27

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精选13篇)

篇1: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管理调皮孩子的方法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要是哪天他们没来上学,班上自然是安静多了。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教育那些调皮的孩子。其实他们有很多可爱的地方。比如说:往往调皮的孩子都活泼好动,但大多数都很聪明,课堂上会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外各种活动都踊跃参加等等。关键是怎样管理这些孩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去克服缺点。

一、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我们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调皮”孩子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个叫夏艺菲的女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很多时候,由于孩子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因为他们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四、让调皮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为。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五、教育调皮幼儿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词”批评孩子,“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无人作伴,所以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当“小老师”这个办法好

在和家长交流时常常听到他们说也不太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东西,只知道孩子们会背几首儿歌、会唱一些幼儿歌曲。可参加了我们的开放日以后才感觉到他们的孩子原来会许多知识,幼儿园老师教师知识面太广泛,生活太丰富。这是他们意想不到的。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个别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把每月学习的主题和每周要学习的大致内容都贴在家园栏上供家长观看,课他们细心看的人却很少。为了让家长能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我尝试了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先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童谣、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还是小部分。我又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十来分钟帮助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主要内容,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祖母们当“小老师”,把当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自己的家人,并比一比谁的“小老师”当的。

这个办法还真好。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飞孩子在家里当小老师教他们学跳舞、背诗歌了等等。有了家长方面好的反馈,我心里很开心,同时也坚定了这个做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常遭批评打击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不自信。

我们班有对双胞胎姐妹,一个是“大大’一个是”小小”.她们聪明活泼,但是也很调皮。上学期“六一”儿童节都参加跳舞,可小小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教的时候她不听,所以老跟不上趟,为此没受我班两位老师批评,并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还把她痛打一顿。从此小小一段时间很消沉,不再有往日的自信。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班上有些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像变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我深深自责,于是我有意无意地主动和她交流、套近乎。不是夸她衣服好看就是说她长得好漂亮,方正就是找一切机会找一些话赞美她,并建议其他老师也这样做……总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恢复了自信,她终于变回原来活泼的“小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重要。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啊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裳裹得越紧;轮到太阳,它不慌不忙地播撒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只有重视情感交流的教育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发图书、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碗,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雨涵轻声对我说:“强老师,我也想发勺子。”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发了。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雨涵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雨涵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雨涵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发勺子,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王雨涵分了一个星期的勺子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她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每次带孩子到操场做操或者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都想和我站一起走在队伍的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篇2: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幼儿园简短中班记录随笔1

xxx是我们班里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顽皮的一刻也坐不住,这儿爬爬,那儿摸摸,满教室里来回跑。上课时,他忙着做小动作。我想了好多办法让他做在位子上不乱跑,可都不见效。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受批评,对他也只是“耳旁风”。今天孩子们都去上小便,准备洗手吃午饭了,可他还在卧室里到处乱跑。我实在是没辙了,给他找点事情做吧,也许能让他安静一会。“xxx”,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好不好?“小调皮睁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我,”你在这儿监督小朋友洗手……“ ”我会提醒他们要洗干净!“我还没说完,他就兴奋的告诉我。我说:”好的!太棒了!“”你就在这里提醒小朋友们,浩浩真象个男子汉?“”嗯!"他使劲儿的点点头。

就这样,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洗手的孩子,xxx都在严格的督促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吃完饭,我又让他去帮小朋友们擦桌子,课上帮老师分教具。这天,xxx像变了个孩子似的,不再到处乱跑,而是认真的做事,乐于助人。得到了小朋友和老师的赞扬,还有一朵小红花,xxx开心的笑了起来! 是啊,像xxx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个班里都有一两个!他们并不是不听话,只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连擦桌子、摆拖鞋,他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做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对于个别性格独特、鲜明的孩子更要重视!有时也许多给孩子找点事情做,他会变得伶俐、聪明又能干。为了能激发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有进步,我特别制作了一个小红星评比栏。小朋友早上能按时入园、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一颗漂亮的小红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宝宝乖,得的红星最多。孩子们都瞪大眼睛注意的听着,有的还不时地点点头。看来他们都想得小红花呢?

幼儿园简短中班记录随笔2

涵涵是我班一名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对事从来不感兴趣,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如果遇到事情不顺心,就用哭来表示。但是现在我发现她变了,变得爱说话,课堂上能大胆举手发言,唱歌、表演也不再害羞了,而且很投入。记得在周二上午的第二节音乐课上,我教孩子们学了一首《请你和我跳个舞》的歌曲,编配上动作后,孩子们都学得很认真也很开心。

我注意观察了涵涵——她边唱边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演得很精彩,我及时表扬了她,她显得很开心。当我对她投以鼓励与信任的目光时,她更是兴奋得又唱又跳,开心极了!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请小朋友们到前面来表演,看看谁最有本领,没想到她第一个举起了手,我邀请她到前面来表演,她表现得落落大方,真令人刮目相看。于是我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并带头鼓掌。我又对她说:“希望你以后都能像今天一样,在幼儿园里快乐地表现自己。”听了我的话,涵涵用力地点了点头比分直播[/URL]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孩子不是不能改变的,关键是看你是否用真心、用真情去打动她、改变她,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幼儿园简短中班记录随笔3

今天是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吃鱼。用餐前,我提醒他们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一定要学会自己吃鱼这个本领,所以老师谁也不帮忙,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把鱼吃掉。末了我还问了他们一句“孩子们有信心吗?”“有!” 我原以为会有很多请求帮助的声音,可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

在随后的用餐中孩子们都是自己吃的鱼,并且让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吃鱼方法,我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先吃中间肉多的地方,没有鱼刺的地方吃完了就把鱼翻个个,一个手不行另外一个手也帮上忙了,等到没有鱼刺的肉吃完了,鱼的美味好象还意犹未尽,于是他们把边上有肉带着刺的.部位也吃到了嘴里,吃掉了肉再把鱼刺吐出来。这种吃法是最成熟的一种,不过只是几个幼儿。第二种是先把头、尾及边上的刺去掉,留下中间一块鱼肉,再用勺子挑着肉吃。这种吃法幼儿人数最多,虽然吃到的肉比第一种少些,但它的好处是不容易被鱼刺卡到喉咙。第三种吃法是用勺子东挑一块肉西挑一块肉,挑着挑着鱼刺就混在了一起,找不到没刺的肉,又不敢把鱼和刺一起吃进嘴里,只好放弃去吃别的菜了。这种吃法吃到的肉是最少的。餐后我表扬了所有的幼儿,夸他们真的都很能干,没有老师的帮忙也能自己吃鱼了。离园时我听到思羽对奶奶说;“今天中午是我自己吃的鱼。”我听到这话不禁让我有很多的感触。 “今天是我自己吃的鱼。”很普通的一句话,话语中流露出很多的自豪和自信,我突然觉得小班时我对有些孩子太呵护了。那时生怕他们被鱼刺卡到喉咙,又怕他们吃不到很多的鱼肉,因此吃鱼时,我和保育老师总是细心地帮他们把鱼刺分离,再让他们吃,殊不知孩子鱼是吃到多了,本领却没有学到。新《纲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地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我们真的多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当然造成我们过度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不放心。他们总觉得孩子太小,自己穿衣穿不整齐,自己吃饭吃不干净,因此更多时候宁可包办代替,这种心理也把压力转交给了我们。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在告诉我们尝试后就会有经验。今天用第三种方法吃鱼的小朋友虽然吃到的少,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点,相反他觉得是自己吃的,反而对自己很自信。相信下次、下下次一定会一次比一次吃到的多,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能学会第一种吃鱼的方法。吃鱼如此,做其他事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时候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也许一开始他们会做得很糟糕,我们不要责怪他们而是要给予指导和鼓励,因为不久他们就会做得很好。

幼儿园简短中班记录随笔4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xxx,是独生子女。这个孩子性格外向,但不能与人友好相处,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哭闹。在班上一旦与同伴发生争执,他就大叫,哭闹,跺脚,奔跑……直到老师进行不公平的处理后才停止。xxx的父母、爷爷奶奶十分的宠爱他,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只要xxx发脾气,哭闹,就会迁就,最多就是一翻深刻的“道理”。时间一长,xxx便有恃无恐,对谁都不怕了。 xxx小朋友的任性行为,其实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被称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儿童心理偏异的行为。

但他的任性行为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我通过观察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中心意识强。

他是一个比较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但老师不能每件事都让他一个人做,当老师请其他小朋友做事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任性行为。主要是他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干,希望老师能一直表扬他。当老师将任务交给别人时,他就会心里不舒服,想把事情夺过来让自己完成。

2、任性。

xxx跟奶奶相处时间较多,奶奶平时对他非常迁就,甚至放任、姑息、纵容他的很多不良行为,对他百依百顺,事事都由着他的性子来,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约束。久而久之,遇事放任自己形成了定势。

本月开始,我通过从班主任那里的了解,也在平时的教学观察中逐步想出了一些对策,用在xxx身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希望他能逐渐改正偏异行为。

(1)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都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我经常把xxx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他的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预先提示 在我已掌握xxx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3)冷处理 当xxx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我就暂时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他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我再对他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他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还小的xxx来说,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我同时觉得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幼儿园简短中班记录随笔5

一天,我班举行创编故事比赛,比赛开始了,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教师,我来讲,我来讲……”

我班的陈天祥首先抢着站到前面讲了起来:“一天,乌龟和兔子去拔萝卜……”刚讲到那里,小朋友们就大叫起来:“不对,不对!是乌龟和兔子赛跑,不是拔萝卜,小兔子才拔萝卜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讲故事的陈天祥说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我正着急,唐嘉成急中生智之后说:“上次,是龟兔赛跑,乌龟胜了,小兔输了。乌龟虽然胜了,但它还愿意和小兔结好朋友。所以乌龟就去帮小兔拔萝卜。”其他小朋友还是不服气,又嚷嚷道:“乌龟又不吃萝卜,他们拔萝卜干什么这样编不行!”

这时我请小朋友安静下来:“大家想一想,乌龟和兔子赛跑这个故事中,乌龟胜利了,可是乌龟还想多学本领,爱劳动,出去拔萝卜有什么不好并且很愿意帮忙别人,尊敬他人,请小朋友们一齐来编这个故事,看谁编得好。”

过了几分钟,我请小朋友自由发言,有的说:“乌龟很爱劳动,拔了萝卜和伙伴一齐分享。”有的说:“兔妈妈生病了,年纪大了,拔萝卜给兔妈妈吃。”还有的说:“小兔快过生日了,乌龟想拔萝卜送给小兔做生日礼物。”

听了小朋友们的发言,我也跟着孩子们的思路一齐编完了故事。

篇3:“观察记录”助幼儿教师成长

一、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

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探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儿童的内部需要,与儿童交流,因人施教。这样有助于与家长沟通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支持儿童的学习,促使儿童实现发展的目标。

有些教师认为:“天天在看,还有什么好看的?看到的就这些事,那有什么用?班上孩子那么多,我怎么观察得过来?我对孩子是很熟悉的,观察不观察还有什么不同吗?”幼教体系一直都忽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长期使用购买的课程,导致教师忽视观察, 大量的时间付出也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实际上,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观察需要教师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因此, 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观察不是随便看,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依据。

二、观察记录的方法

《纲要》指出 : 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收集幼儿发展的资料是教师每天都必须做的。老师要具备观察记录的意识,不同老师对观察记录的理解是相同的。可见在进行记录前,首先要明确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有目的地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

1.随机记录。即将自然情感中幼儿有代表性的行为记录下来。每个幼儿的性格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哪怕针对同一件事情,幼儿做出的反应都会大不一样。秋游活动开始了,我们互相检查整理每位孩子的服装和背包,发现魏成峰小朋友没有准备秋游食品。魏成峰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表达。我询问时,他低着头说:“奶奶没有帮我准备。”看到这里,我想到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自己是与被观察者有互动关系的人。此刻我想他的心里一定非常难过,一定希望自己有一份秋游食品。于是我决定把消息告诉小朋友:“有谁愿意主动分享背包食物。”有小朋友出于不舍心理,有小朋友举手并从包里拿出饼干、饮料赠送给魏成峰小朋友。他哭着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之后又笑着吃香喷喷的饼干,开心极了。我立即把这些都记了下来,每次想到这件事心灵深有感触,弱小的心灵需要受保护,需要更多人关爱与支持。

2.随时记录 。为即时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 ,并同时与家长达成共识,我园自行设计的《成长手册》就是一本集全面、快速、有效、沟通于一体的成长档案册。在《成长手册》中,我们分为三个年龄段,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观察侧重点。如在小班年龄段以打钩记录生活方面 (如进餐、午睡、礼貌、情绪等)为主,有需要时则加入简短的文字记录;而中大班则从与同伴相处的合作性方面、解决困难的独立性方面、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文字记录。 同时我园的《成长手册》包括孩子们每学期身体发展方面的各项测查记录,这样家长不仅可通过记录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当天的在园情况, 还可系统性看到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

3.记录孩子 的作品。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 促使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蒙台梭利提出:每位老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儿童最般切的需要。可以不受线路限制,但要从作品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

三、观察记录的交流与体会

教师凭借详细的观察记录, 得以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最终准确、科学地分析、评价幼儿,找到适宜的教育对策。

1.与幼儿的交流 : 起先 , 孩子们对于记录工作很好奇 , 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整天拿支笔在记录,为什么拿相机拍他们?每当我们冲他们对准镜头时,敏感的孩子会躲开镜头,大方的孩子却摆个Pose,让我们啼笑皆非。渐渐地,聪明的孩子们感觉到我们的记录是与他们有关的,就会上前来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我们把记录的读给孩子们听, 把拍下的照片夹进他的档案袋给他看,师生交流就自然和谐地开展着。孩子们自从知晓老师是在记录他们进步的地方,就更积极地投入活动,尽量把自己优秀的方面展现给老师看。我们读记录的方式也受到幼儿的欢迎,每当宣读记录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安静下来,他们会为自己的出色而感到骄傲, 也会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们分享着各自的快乐,自信心在老师对他的关注下悄然树立。

2.与同班老师的交流 :班上的两位老师 ,平时都各自记录各自发现的点滴,到周末了,就会坐下来进行交流,根据记录进行各案分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商讨对策,联系家长,共同教育,最关键的是反思再教育。

篇4:一个幼儿教师母亲的个案记录

1、基本情况:案主为一名3岁半的女孩,父亲工作非常忙,一天中,经常与孩子两头见不到面,母亲是一名非常敬业的幼儿园教师,案主两岁之前是由一名五十多岁的农村大妈独自在家带,一岁九个月后,被母亲全托到一名性格比较急躁,要求严格的退休教师家,直至两岁九个月上幼儿园,现在与父母在一起,但是父母累了一天回家,极少与孩子沟通,业余时间案主常常是独自看电视或者玩玩具。

2、 性格特点:活泼好动,不惧生人,能主动与人沟通并很快信任别人,心理特点上表现出没有安全感,常常吃手、啃手指甲。

3、教师对他的评价:案主性格开朗,胆子大。由于母亲是本园的教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再加上许多同事经常到班上逗她玩,虽然我有非常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但是仍感觉到比较难管理。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性”,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推挤别人,像个男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小动作多、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数学能力比较弱、自我约束能力差。

4、母亲的心里话:由于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把耐心都给了工作中的孩子,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出希望她比别的孩子强,更严格的要求她;另一方面在教育她的过程中缺乏耐心,经常训斥,使得她在犯错误时虽然能及时讨饶道歉说对不起,但过不多久她多动的毛病又犯了。

二、个案指导设想

1、通过与母亲的特殊关系,加强情感联系。调整母亲对孩子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耐心、多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多沟通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2、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案主的不良习惯,帮助她与小朋友较和谐地相处。

3、教师应给予特殊的关爱,在生活方面给予帮助、在学习方面多鼓励随时督促、对其优点适时表扬使其转变观念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观察与教育记录

实录一:

下午接孩子时,班上教师告诉我案主在区域活动时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为了和小朋友抢积木打人、咬人,当被伤害的两名小朋友去告诉老师时,她还若无其事的玩抢来的积木。

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与已经了解了案主五个多月的教师交谈,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与孩子沟通的更好的方法,我怕自己因为“医不自治”而再次使用好像已经没用了的老办法,果然,他们班的教师给了我三个办法,我一一去试,比较有效果:

1、引导孩子从说“我”到“看我”,增强案主的自我认识能力,给孩子作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或者喜欢的动画人物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2、父母多抽出时间安排和孩子的周末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案主的自我情感体验,体验与父母在一起倍受重视的感觉。

3、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少批评多表扬。并常常鼓励孩子带一些好吃的东西与班上小朋友一起分享。

实录二:

别人送给案主两个小印章,我下班回家在做饭,案主一人在客厅玩耍,我怕她用印章到处乱印,专程给她找了两张大纸,并叮咛了不许在墙上和别的地方印,可是当我半小时后回到客厅却发现沙发上、墙上等地方已印满了印章上的图案。

分析:

处在三岁左右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看好玩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他们会很认真地听讲故事,有的东西总想弄个明白,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图书也撕坏了。再加上通过自己的小操作,就能留下印迹,好奇心和成就感会促使他们乐此不疲的重复着同一动作,而忘了妈妈的叮咛和后果。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我将孩子的这些行为总结出来与同事共同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措施:

1、体验成功

案主的绘画不是很好,经常乱涂乱画,有时甚至涂得整张都是黑黑的。但是有一次,她却画得非常成功,那是用棉签画小花,班主任及时地表扬了她,还在班级里展示了她的作品,并奖励一颗五角星,她开心极了,从这以后,她画画不再是乱涂乱画了。班主任的一句“很好”、“真棒”、一个微笑、点头都鼓舞了她、激励了她。

2、榜样示范

案主在班上经常横冲直撞,觉得别人妨碍她,就用手把小朋友一把推开,惹得小朋友看到她就急忙躲开。班主任对她说:“如果你走路时慢慢地走,不去撞人家,别人就会愿意和你玩。你看,思思小朋友走路慢慢的,眼睛看好了再走,就不会撞到别人了。如果你和他一样,小朋友就喜欢跟你玩了,对吗?”她使劲地点点头。

我和案主在院子里玩一只小鸡,她迎面对小鸡跑来,吓得小鸡早早就躲到一边。我说:“你看,小鸡也知道你会伤害它,所以就早早跑到一边不想和你做好朋友。你看亮亮哥哥多爱你怕你摔倒遇到不好走的路就紧紧拉住你的手,你是不是很喜欢和他玩呢?……”

3、赏识激励

案主的爸爸有一天照顾其起床,刚好突然要赶一篇材料,在他不停的鼓励下,从没有自己穿过衣服的案主居然从头到脚没让大人插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案主把自己心爱的小鸡借给楼下的弟弟玩,第二天在楼上看到了想要回小鸡,我就鼓励他自己去要回来,没想到它不仅成功地要回了小鸡,而且够不着电梯按钮的她居然还会跑到楼门外,找到保安帮助她成功的回到了家。我在大肆的表扬她一番之后,对她说:“你要是以后做什么事都像这次这么用心,我们一定会更爱你的。”

四、观察記录小结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引导、有效的教育,那么她就会闪闪发光。作为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从小事入手一步步的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

篇5: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记录短篇

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这天是星期一,孩子们早上来园时都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地向老师、阿姨问好,不象小班时需要大人提醒,几个新来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学着和咱们互相问好。说真的,仅仅才过了一个暑假,可孩子们是乎懂事了许多。一些来得早的幼儿能自我主动帮忙老师、阿姨干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擦桌子、放杯子等等。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去年的此刻,那时的他们也如此刻小班的孩子一样刚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陌生的环境,免不了在早上来园时因依恋家长有的也会“哼上小曲”。再回首,经过小中班两年的领悟、生活,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自我服务潜质的方面,更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午咱们班内的老师、阿姨不约而同地交流了起来,明显地感到孩子们的进步,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其实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老师的悉心呵护。

忠心地祝愿咱们大六班的全体小兄弟姐妹在老师、阿姨的关心、爱护下能天天愉悦,健康成长。

篇6:幼儿园小班教师每月随笔记录

事后,我找成成小朋友谈话,告诉他不能随便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去。他轻松地点头称好。我想:这样做既让幼儿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又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新琦,动手能力非常差,据了解,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样样都有人代替包办。就这样,在幼儿园也要靠老师。每天下午起床后自己不会穿鞋,总是等着老师给穿。刚开始,给他穿上吧,别耽误了他小便,否则更麻烦。每次都这样迁就他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对他开始了另一种方法:那天,当新琦起床后,他和原来一样,提着两只鞋子在我身后等我。我整理完床铺后,接过他手中的鞋子直接放在地上,对他说:“今天自己穿一次吧?来,我教你。”我一边手动一边嘴说:“一双小鞋先放好,小脚丫子往里钻,钻呀钻呀钻到头,再用小手钩后面。”

篇7: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一、基本情况:本班幼儿总人数30人,男孩15人,女孩子15人,其中须生为7个,新生为13个,身长体重合格率100%,本学期无大小事故的发生。

二、不断消除幼儿分离焦虑,尽快适应群体生活。

本班幼儿大部分都是新生,刚来园是肯定会有哭闹情绪,我们老师的首先要做的是帮助这些幼儿尽快适应群体生活。来园前,我们进行家访或与家长细谈,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特点,爱好爱好,家庭生活习惯及生活规律,杖糜锥感到老师是和蔼可亲的,激发幼儿积极来园学本领的愿看。来上学的第一天,我们老师已能很快用亲切的声音唤出幼儿的名字,使老师与幼儿之间的陌生感很快消除,进一步建立了感情。另外,我们老师还留意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对抽泣,闷闷不乐的幼儿,适当地抱一抱,哄一哄的方法,对泼打滚,嚎啕大哭的需“冷”处理,如唐乾瑞小朋友,我们利用他留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和他谈一些使他感爱好的事,用他喜欢的玩具往吸引他,使他能从上学第一天的嚎啕大哭到上学的第四天情绪已能基本稳定。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以真正的爱心,亲切的态度,唤起幼儿的安全感,信任感。吴思凡小朋友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幼儿,在家里姥姥十分宠她,一切都是姥姥包办代替,所以自理能力比较差。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办法,一遍遍地教她怎样脱提裤子、怎样自己吃饭等,现在吴思凡的自理能力比刚来园时进步多了。不但能自己吃饭、上厕、天天进园时还能叫“老师早”。姥姥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足,感激的说话常挂在嘴边。现在,全班的幼儿都适应了群体的生活,并且热爱自己的幼儿园、老师和同伴。

三、留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学期,我们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根据幼儿园安全教育目标,做好安全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1、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2、进步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树立安全意识,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结合每月安全教育目标,通过安全环境布置、讲故事、情景表演、看VCD、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知道不要随便玩水、火、电等危险物品。从而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的同时,还留意教给幼儿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以防不测,如教育幼儿不要单独到大街上玩,以防走失,一旦走失,不要跟陌生人走,并要大声呼救。还教育幼儿不要随便自己吃药、不把细小的东西放进鼻子耳朵,户外玩游戏时要守规则,不要相互碰撞,上落楼梯时要小心并扶着扶手……等。此外,还加强幼儿整天生活的治理,天天坚持晨、午检,公道安排幼儿的活动,做到消息交替,通过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进步幼儿的体能,使他们动作协调,反应迅速。

四、家长工作

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家庭教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要使幼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让家长理解和了解我们的工作,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才使一切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因此,我们每周都及时在网站向家长公布每周的学习内容,定期向家长先容一些好的育儿经验、幼儿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每周发给幼儿的“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们都能认真阅读,在“幼儿在家长表现栏”里认真作为评价,交回来后我们也根据幼儿的在家不同的表现及时进行教育。平时对家长们的公道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因此,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的支持,每次的家长活动家长们都积极参加,汪姝君、黄子芙家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的了解和支持,为我班赠予了一大批的玩具、图书、文具。

本学期,我们班的工作职员能团结协作,不分彼此,共同搞好班工作,固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幼儿的常规未够稳定,个别幼儿有争抢玩具和不爱动脑筋,懒动手的不良习惯,有待下学期以更丰富的更新奇的活动吸引幼儿的爱好,并继续丰富各区角的游戏材料,做好教学工作总结,争取把班的工作做的更好。

篇8: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中班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 很喜欢戴头饰玩游戏, 能够独立的分配角色, 但是戴好头饰后要先经过一段无所事事或者嬉戏打闹的时间, 然后才能渐渐进入游戏的计划。中班幼儿表演时以愉快为主, 目的性较差, 任务意识不强。对于角色的语言、表情感受不够, 尤其是表情不能与故事情节匹配。幼儿很喜欢听故事,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故事的内容, 并大致复述故事的情节, 对故事里面人物的关系、出场先后顺序、人物情节能很快理解。但是在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上还存在困难。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发展语言与动作的表现力。

一、合理利用评价环节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一) 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游戏进行评价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对游戏的感受最为真切、直观。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 首先, 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表演的, 从动作、语言、表情三个方面进行表述。第二, 以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评价的出发点, 引导幼儿讨论在游戏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是否解决了, 是怎样解决的。幼儿在游戏中能发现很多同伴和自己表演的问题。例如在《狼和小羊》的游戏中, 小溪位置的设置应该在教室的哪个区域;在游戏中出现了角色的争抢应该怎么做等等。第三, 引导幼儿自己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表现, 如在表演游戏中谁玩得最开心?谁演得最好?从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在《狼和小羊》中, 有的幼儿说“谁谁表演得好, 因为他一边做动作一边表演”。有的说“因为他表演的是老狼, 表情很恐怖, 让我很害怕。”

(二) 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

教师是表演游戏的指导者和观察者, 教师通过观察, 结合自己的经验, 也会发现很多问题。在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后, 以游戏目标作为出发点, 围绕目标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的总体表现进行简单的总结, 指出表演较好的幼儿及好的原因, 通过语言的引导, 引导幼儿再次进行自我评价, 进一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当幼儿对表演游戏的情节丧失兴趣时, 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评价环节创编表演游戏情节, 给表演游戏注入新的元素, 作为下一次表演的内容。

表演游戏要求有情境性, 在评价时也可以对本次游戏中创设的环境进行评价。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游戏材料, 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设游戏的场景。例如在表演游戏《小壁虎借尾巴》中, 教师虽然提供了大量头饰和角色的装饰材料, 如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不同的尾巴, 衣饰等, 但是忽视了情境创设。评价时, 有幼儿指出表演之后不知道站在什么位置, 还有的幼儿提出下次表演时可以不用戴尾巴, 因为小朋友比较多, 有点浪费时间。于是, 在下次活动时, 教师为每一个小动物设置了一个家, 去掉了较为繁琐的尾巴的装饰, 幼儿表演起来便非常起劲。

二、教师适当介入幼儿游戏激发其表演兴趣

进行表演游戏时, 教师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观察幼儿表演后发现了问题便需要及时地介入, 但在介入时也要遵循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原则。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由理解故事情节的权力, 而不是听从教师或由教师规定。要做好介入, 要对游戏进行观察, 判断他们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还是无所事事的消极状态。

表演游戏中, 教师的介入方法更多的是交叉介入, 即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游戏, 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并使表演顺利的开展。首先, 用动作示范进行指导。例如在《我会飞》的表演游戏中, 幼儿在扮演老鹰时, 仅仅只是说出了老鹰的对话, 并没有动作上的反应。这时, 教师扮演另一个老鹰, 边做动作边加入游戏情节, 这样, 接下来出场的幼儿便能跟着老师一起做出动作。第二, 通过提供游戏材料进行介入。在《我会飞》的游戏中, 由于动物较多, 刚开始表演时, 幼儿对动物的出场顺序不是很清楚, 常常会忘记。教师便可以在幼儿表演时及时地出示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动物的图片提醒幼儿, 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第三, 通过直接扮演角色进行介入。在《狼和小羊》的游戏中, 分配角色时没有幼儿愿意扮演小羊, 询问幼儿原因, 孩子们说是因为小羊太弱小了, 不能打败大灰狼。小羊是故事中的关键角色, 如果没有人愿意扮演, 故事便开展不下去, 这时, 教师便可以自告奋勇地扮演小羊, 幼儿看到教师参与了他们的游戏, 便有了极大的兴趣, 也让幼儿知道小羊也是有作用的, 在下一次表演中, 也有幼儿愿意扮演小羊了。

三、运用创编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创编环节的开展能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因此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创编, 首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 让幼儿熟悉整个故事的表演情节。因此, 创编环节需要放在第四个课时, 在前三个课时幼儿熟悉的基础上展开。另外, 为幼儿提供有效的生活、游戏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会飞》的游戏, 这个游戏是由分享阅读《谁会飞》改编的, 在熟悉《谁会飞》的分享阅读中, 教师对有翅膀的、没有翅膀的、会飞的动物都进行了一些介绍, 也解答了幼儿关于“小鸡有翅膀但是不能飞”的问题。丰富了幼儿关于动物飞行的经验, 这样在创编的时候, 幼儿便有了熟悉的动物角色。

创编主要是对故事的情节和故事的结尾进行创编,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在《不爱洗澡的小猪》的游戏中, 幼儿觉得小猪不爱洗澡, 都不愿意扮演小猪。教师便提出问题“小猪不爱洗澡, 大家都不愿意扮演小猪, 怎么办呢?”有幼儿就提出改变一下, 将内容改成“小猪遇到小兔后就及时的洗澡了, 这样在遇到白鹅的时候就已经是干净的小猪了。”经过改编, 有的幼儿便愿意扮演角色了。在《我会飞》的游戏中, 除了故事中出现的会飞的小动物, 教师还引导幼儿思考出其他会飞的小动物, 根据语言的规律, 创编出其他的情节。有的幼儿便说出了“我是蝴蝶, 我的翅膀有漂亮的颜色, 我会飞。”

创编不仅仅是对故事情节的创编, 还有游戏材料的改变。在《狼和小羊》的游戏中, 小羊家的摆放, 树的位置的设置等都可以是幼儿改编的地方。

在评价环节, 通过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的反馈和评价, 幼儿知道了表演中出现的问题, 在下次表演时便提出了改正措施, 这也是创编的依据之一。在《我会飞》的游戏中, 由于会飞的动物太多了, 对出场顺序不熟悉, 孩子们在评价时便提出按照动物的大小顺序来出场, 经过改编, 效果好了很多。

要激发中班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积极性, 就要让幼儿真正成为表演游戏的主体, 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 更是幼儿游戏的伙伴。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 玩有所得。教师也要用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带着童心去参与幼儿的游戏, 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摘要:表演游戏是根据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表演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社会性的发展, 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图从如何评价幼儿的表演、教师如何适当介入游戏和师幼如何共同创编三个方面阐述教师激发中班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姚燕蔚.如何使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得到发展[J].教育教学研究, 2010 (09) :168—169.

[2]熊雅琴.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适时介入和指导[J].当代学前教育, 2007 (04) :23—25.

[3]王荔玲.幼儿表演游戏有效指导策略[J].新课程, 2010 (06) :88.

篇9: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春天到了,孩子们身上的衣着变薄了,不再像刚开学时穿得那么厚重,很多小朋友的脚上都换掉了笨重的棉皮鞋,换上轻便的运动鞋,有的运动鞋是系鞋带的。这段时间的户外体锻活动让我明显地感受到中班下学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动作发展很快,同时暖和的天气也为孩子们的户外体锻提供了便利,所以每次運动都让孩子们很尽兴。

二、案例描述

今天早上的户外体锻,我班轮到跑跳区活动。这个活动区里包括很多活动内容:跨过障碍物赛跑,羊角球以及学做小袋鼠负重跳跃等,小朋友都很喜欢。特别是跨过障碍物赛跑,受到很多小朋友的热捧。起跑线后排起长长的队,聪聪也排在队伍里,他要和好朋友成成比赛。在和成成比赛的过程中,聪聪不小心被松开的鞋带绊了一跤,嘴角也磕破了,流了点血,眼泪立刻下来了。这时边上观战的李粟小朋友看着他大声说:“男孩子怎么摔跤就哭呀?难为情。羞羞羞。李粟边说边还做动作,这下,原本小声抽泣的聪聪索性放声大哭起来了。

三、情况分析

这是孩子与孩子在发生事情后语言交流的一幕,我看见后很有感触。我们老师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遇到困难要勇敢,不要因为一点事情就哭鼻子。显然这种教育在李粟身上起到了作用,所以当她看到聪聪摔倒哭鼻子时就有了上述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需要我们加以保护,显然刚才李粟的话就伤到聪聪的自尊,伤到了孩子脆弱的童心。原本聪聪是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结伴参与竞赛,信心满满地想争第一,心情非常愉悦,愿望十分美好,但因为摔了一跤毁于一旦,一方面是摔疼了,另一方面是愿望泡汤了,两方面的原因使他忍不住难受地小声抽泣,这时不但没听到小朋友的安慰,却还要被李粟说羞,自然就伤心地放声大哭了。

四、方法措施

这时,我走到聪聪身边,首先肯定他想得第一的想法很积极,告诉其他小朋友都要向聪聪学习,有一颗争第一的心,我想除了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荣誉感之外,我们还要有保护孩子荣誉感和自尊心的那份意识;

其次,聪聪摔倒流血本来已经很疼,争第一显然不能了,心里自然难受,这时我细声地安慰他,同时也告诉边上的小朋友除了遇到困难要勇敢外,当看到好朋友受伤时我们应该要学着安慰他鼓励他。因为中班年龄段的孩子社会认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反应,同情,友好,助人的行为开始萌芽,所以适时的引导很重要。

篇10: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记录

反思:

1、要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宝宝拼图。

托班的宝宝由于年龄小做事情不够耐心,如果让托班的宝宝自己拼图,他们会将拼图乱放,所以托班宝宝在拼图时一定要有人陪在旁边,而拼图比较枯燥,所以教师要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的方法,这样宝宝的兴趣就会更浓一些。

2、要用从易到难的方式鼓励宝宝拼图。

托班宝宝拼图时可以将难的拼图进行分解,比如将几个整块的拼图都拼完了,让宝宝去拼一块或者几块拼图。这样宝宝就能获得成功,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3、要用暗示的方式提醒宝宝拼图。

篇11: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

幼儿园里常会有一些个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欢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会有老师无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特殊问题。

这学期,小一班有个“吃饭困难户”,每到吃饭时间就哭着要回家,任凭老师怎么哄、喂都不愿意张开小嘴巴,老师来向我倾诉烦恼。于是我在用餐的时候来到了小一班,看到这个叫宁宁的小男孩,正趴在桌上鼓着小嘴巴,把饭碗推到了桌子中间。我走过去,蹲下身子问他:“怎么了?不想吃饭吗?”他看看我,点点头。我又问:“这么好吃的红烧肉,你不喜欢吗?要怎样你才喜欢吃饭呢?告诉老师好吗?”又过了会儿,他小声地说:“我想喝水。”我赶紧倒来了水,他“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终于张开了嘴巴,一口一口吃起了饭。而此后的每一天,饭前只要给他提供一点水,他都能很高兴地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有的事情,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一句话就能打开一个结。关键是,有没有给孩子轻松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有没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细腻心灵。

篇12: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记录大班

有一次,我逛超市,来到玩具柜前,看到一个孩子正缠着父母给他买电动的玩具,边上围观了不少人,并有许多父母抱怨,花了几十元钱给孩子买的玩具,刚玩了几天就扔到一边去了,上班挣这点钱怎么买的起呢?是呀,玩具是买不完的,况且很多玩具价钱昂贵,买这些玩具对许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个经济负担,怎样才能使幼儿的玩具即经济又玩的久远呢?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把眼光投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中的风、沙、石、水、雨等,培养幼儿的创造才能,使幼儿的智力在游戏中得到开发和发展。

风: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觉到,微风是什么感觉?刮大风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春风与秋风、冬天的寒风都是什么感觉,带幼儿出来走走,仔细体味,观察,边走便让幼儿描述,并指导孩子制作简易的风车、风筝和飞机等,当看到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风车等玩具在风中尽情地跑,尽情地叫时,我便又结合社会《不同的风》这一课,让幼儿知道风的起因,风对人类生活的用处和危害等,让孩子在玩中长了知识,有培养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沙:小小沙粒,在成人眼里不过是建筑用的材料而已,可孩子们却不这么想,我常常看到沙堆旁围满了孩子,有的挖洞,有的堆山,还有的爬到上面当碉堡,下面的孩子攻,玩《攻碉堡》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我引导孩子在沙子里掺上土做馒头、烤饼,在沙子里插上冰糕棒,树叶等做公园里的树木、花草,用砖摆成滑梯……有一种巧夺天工的感觉,沙子使幼儿的创造才能得以发挥,而这一点正是许多昂贵的成品玩具所不及的。

水:对孩子们来说是亲密的伙伴,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水可以带给孩子无穷的乐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结合教学折一些船、小鸭等放在水中,让它们在“海上”航行,在“池塘”里嬉戏,并找些木块、泡沫、铁钉、纸片等放在水中,让幼儿玩,在玩中许多幼儿问我:“老师,木块、泡沫、铁钉、纸片为什么飘在水上,而铁钉却沉到水底去了”,这是,我就结合教幼儿认识《水》这一课,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雨:雨过天晴,孩子们象出笼的小鸟,呼啦啦一齐“飞”到院子里,寻食般的穿梭在被细雨打湿的各种花、草、树木中间,不时地大声宣布着,争论着他们的发现,这时我一边观赏,一边引导幼儿对各种景物进行雨前和雨后的比较性观察,并给幼儿讲一些雨、雪间的自然变化常识,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自然常识和生活常识,又促进了认识能力的发展。

另外,我还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指导孩子制作一些简单的玩教具,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如:各种饮料瓶、罐、盒、各种皮制与塑料制的管、袋、碎布、旧挂历、泡沫等,都是我与孩子们收集的物品,我引导幼儿利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出了一些用金钱难以买成的“土”玩具,如用泡沫做成各种动物的头型,用彩笔画上五官,挂在房子里或游戏时当头饰,用易拉罐做成小动物,娃娃家居(桌子、椅子)、花瓶、花盆、吊篮等,弃之不用的酒瓶盖用细绳把一些碎布条与瓶盖栓在一起制成“毽子”,用铁丝穿上瓶盖当手铃做手玲操用,还用来代替铁片,在磁铁黑板上固定挂图,既方便,又经济实用。

小小冰糕棒,一般人们弃至一边,我引导幼儿把冰棒洗净晾干后当计算棒,学习计算时作分解、组成用,做角色游戏时当娃娃家的筷子,还用来组字,拼图等。

为什么孩子特别偏爱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这些废旧物品呢?原因在于,无论是沙土、石、水、还是废旧物品,他们的可塑性都很强,一只玩具“猫”只能是一只猫,它不可能变成别的,而一捧沙土,在孩子手里既可以变成高山,又可以变成别的,这些“玩具”本身,没有固定的形态,正因为它是不成型的,为了让它变成有形,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在创造中才能真正的乐趣。

幼儿在自制玩具过程中,由于两只小手不停地做着各种动作,折、拉、压、翻、剪、捏等,这些动作的多次重复出现,促进了幼儿手腕、手指小肌肉的发展,提高了手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精确性,既锻炼了手和脑,又锻炼了身体,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并使幼儿亲身体会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养成爱护公物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这些“玩具”还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大自然无偿赠送的,只要想玩,随时可以取。

篇13:幼儿园教师中班随笔记录

摘 要: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更是现代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初任幼儿教师来说,如何运用这样一项基本技能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本文从观察目标的确立、观察记录方法的运用以及观察行为的解析等方面探讨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如何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行为观察记录;初任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观察、分析、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教师应具有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可见,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是幼教人员必须拥有的基本的专业能力。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使得教师理解儿童的需要与经验,使教与学的决策有理有据 ;深入、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各幼儿个体重点需要加强和干预的领域;改善教育和发展干预方法与成效〔1〕。因此,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是促进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手段。

一、初任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

初任幼儿教师又称新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1 -3年的教师。教师们刚从师范专业毕业,时间、精力充沛,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经过专业的学习,教师们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属于“缄默的知识”。教师们缺乏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情境中出现的形形色色问题的经验。她们虽然掌握幼儿发展的一般特征,但面对班上几十名具有各自特点的幼儿却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她们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组织教学的能力不强、不能够有效的实施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此外初任教师还面临着与同事处理好关系,赢得同事的接纳、领导的认可以及家长的信任与尊重的压力。

二、如何运用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促进初任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人第一年教学的情况如何,对他所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有重大影响,而且要持续数年,会影响到整个 40 年教师职业生涯中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也确实影响到教师是否留在教学专业的决策。”由此可见,帮助初任教师解决任职初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对初任教师终身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提高自己的实践性智慧的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观察幼儿。

1.确定合适的观察目标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属于专业观察范畴,因此必定要有观察目标。观察目标的确定是初任幼教工作者在进行观察记录时遭遇的首要问题。首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作为我们进行观察评价的指南,可以以此来确立观察目标。此外中国香港《儿童发展范畴表现指标》、英国《EYFS早期学习与发展目标》、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法国《对母语学校的方向指导》、韩国《全国幼儿园课程》、澳大利亚《幼年学习大纲》均可作为我们制定行为观察记录目标确立的参考。参考这些资料可使得我们的观察记录工作更全面、系统,对幼儿的了解也更全面、更立体。其次,每个活动要到成的教育目标也可作为观察记录的观察目标。比如,蒙氏教育活动中,插座圆柱体这份教具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培养对应、序列的逻辑思考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抓圆柱体的圆饼作为书写的预备。在蒙氏工作时间,教师就可以依据以上的教育目标来观察幼儿操作插座圆柱体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分析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2.选用合适的观察方法

(1)叙事记录法。对于初任的幼儿教师,运用文字描述幼儿的行为是首先练就的行为观察记录方法。描述性词语的运用是该记录方法的重点与难点。初任教师在记录幼儿看似司空见惯的行为时有时会忽略幼儿行为的典型特征的描述,例如“说”可以描述为“耳语、尖叫、大喊、”等等,但不同表述的效果截然不同。缺乏这种形象的描述导致后续自己或他人重新阅读观察记录进行行为分析时产生误差。因此,为达到较好的记录效果,恰当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短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尽量避免使用判断性词句或推论,不做推论,只记录发生的事实,是叙事性记录需遵循的原则。对描述事件的分析以及教育策略要与描述要分开。以下的观察记录只有对事件经过、表情、神态等的描述,没有对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

蒙氏工作期间突然之间听到当当的哭声,老师立刻过去看个究竟。当当气愤的指着萱萱边哭边厉声说:“他搞我”。 萱萱紧张的看着老师说:“他打扰我工作。”老师说:“不是不允许两个人做一份工作吗?”当当带着哭腔用反问的口气说:“我看看还不行吗?”老师说:“好了,你看完可以走了。”当当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继续委屈的哭着说:“看看还不行吗?”说完后继续哭,并且肩膀开始耸动起来。我立刻过去抱抱他,然后对萱萱说:“来安慰安慰当当,他好伤心。”萱边抱当当边用体贴的口气说:“当当不哭了,不哭了。”这时魏思蕊拿来纸巾,边说当当没事了,边给他擦眼泪。当当还是不停的抽泣着,他们俩就不停的安慰他。萱一边安慰当当,一边时不时的用瞟的眼神看看我。当情绪一直没稳定下来,萱就慌忙的拿来二项式对他说:“当当来玩这个。”当当没有接受,而是一屁股坐在几何立体组前开始摆弄。此刻,谦谦正在操作这份工作。晨见状对谦说:“他动你东西。”吴伯谦说:“没关系,我们是好朋友。”他们两个共同玩起了这份工作。

(2)线路图法。运用线路图记录幼儿活动的轨迹,描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活动。例如实施蒙氏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在蒙氏工作期间就可以用线路图发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探究该幼儿在哪些区域停留了多久,以此反映出该幼儿对各个区域的偏好,以便调整后续的干预策略。

上图反映出该幼儿更偏爱美工区,语言区、人文科学区虽近在咫尺都没有过去操作。这是否跟该区域材料的设置有关,有待于对其他幼儿在语言及人文科学区操作情况进行观察以作比较,确定是材料投放的原因还是幼儿个体的原因。

(3)统计图法。运用饼图反应幼儿在某一项活动中任务达成情况。例如,在蒙氏活动中,自由工作期间,有的小朋友自始至终都进行蒙氏操作活动,但有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无所事事,在教室内闲逛的状况。那么针对这些特殊表现的幼儿就可进行各种观察,统计出该时间段内他的活动情况。

(4)运用检核表记录幼儿的行为。初任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里程碑的发展指标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然后通过观察,检查核对该行为是否呈现的。由于初任教师的经验不足,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观察更全面,以免观察片面。这样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省时省力,便于操作。

3.运用幼儿发展理论解析观察行为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记录的信息的分析与解读,提出干预的策略,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初任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还会反应不会作行为分析以及教育策略的提出。其实,这反映的问题也是在学校里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还处于“沉睡状态”,还没有用来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恰巧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对自己所知悉的知识进行重新的整合、内化的过程,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以下是一位老师做的观察记录做的评价与分析部分:

三、评价

根据《指南》的语言目标:4-5岁的幼儿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他喜欢看图书,喜欢给老师讲故事,并且能坚持把一本书讲完。能说出书的大致情节。他摸着自己的嘴巴,演示鳄鱼当时的表情,说明他体会到鳄鱼当时的心情,对内容有初步的理解。

“读者反应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对学习情境进行感受、结构化和生成意义的过程。因此孩子对《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诠释完全是他的构建过程,教师不用过多地精确解读文本的意义,而是引导幼儿利用故事中的角色或线索,创编、改造故事。

四、建议

老师应该重视幼儿的声音: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自由地对文本作出反应,。鼓励幼儿倾听、回应别人的想法,即鼓励幼儿通过互动而创造新的意义。整理分析彼此多元角度的想法,并探索这些想法的关联与对彼此的意义。老师不是提供故事“正确意义”的人和提供标准答案的知识库,而是“创造意义”的引导者,引导幼儿利用故事中的角色或线索,创编、改造故事。

这位老师对孩子阅读活动观察记录的分析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她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大量的专业知识。面对幼儿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的信息环绕在教师的周围,但是为教师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信息正是教师的头脑起作用的教育价值观、儿童观。在这些内隐观念的作用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进入到教师的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发出指令指挥躯体进行相应的语言与动作,行为的结果的信息又传回大脑,大脑进行又一轮信息加工,发出新的指令指挥新的行为。 这样的过程正是教师对幼儿的行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调整教育行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不断地趋近于客观、全面、完善,教育行为也不断地趋近于适合幼儿的发展,教育智慧不断的升级。

初任幼儿教师在对班上幼儿做了大量的观察记录对孩子的了解熟悉度比较高后就可把对孩子的了解情况分享给家长,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表现情况,以此对幼儿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沟通过程就是在向家长呈现老师专业化的工作过程,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同,赢得家长的信赖。初任教师也可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事分享,既能展现自己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赢得同事的认可与接纳,也能与同事互相交流学习。这样的学习更直观、具体、体验更深,更易于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JaniceJ.Beaty. 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M].郑福明,费广洪,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2]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里德尔﹒利奇.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M].潘月娟,王艳云,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有改编).

[4][5] 侯素雯 林建华.幼儿行为观察知道这样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4.(有改编).

[6]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观察儿童[M].单敏月 王晓平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6.(有改编).

上一篇:房屋装修合同(贷款简易版)下一篇:升职的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