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文献综述

2024-07-17

国际技术贸易文献综述(精选6篇)

篇1:国际技术贸易文献综述

山西省对外贸易的优势、缺陷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的研究

文献综述

引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加入WTO组织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由于组织内国家相对的自由贸易,导致了国家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国家间的竞争也可以说是国家内部各个地区间的竞争。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怎样提高山西省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对整个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并不能赢利,相反,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却能取得可观的收益。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经不能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变化,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山西尤为严重。那么山西在这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其对外贸易结构有何特点?山西面对严峻的挑战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斯库?对于这些,国内外学者研究比较少,主要研究者多为山西省一些高校老师、报刊编辑和政府机构顾问等。

正文:

相关研究选题的观点理论:

由于没有国外没有专门对山西国际贸易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

国际上的相关理论:

对山西国际贸易的研究大致需要以下几个经济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金培教授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或一个地区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或其他地区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要的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M.E.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著名模型,他认为,一国或地区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4个要素:生产要素情况、需求条件状况、相关辅助产业状况、市场结构以及企业策略和竞争情况。知识经济理论,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独特与以前其他经济的特征:资源利用智能化、知识利用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高科技产业支柱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企业发展虚拟化、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山西作为资源能源大省,要在新时期成功完成经济转型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转型经验,可以应用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非常明了的分析出某一地区面对经济转型时的优劣、解决办法。

国内的研究成果:

国内专门对山西省的对外贸易研究集中开始于2000年以后,有对山西某一产业对外贸易的论述,也有对山西整体国际贸易现象的研究。例如,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杂志2006年刊发的《山西焦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崔凯)中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详细论述了作为山西支柱产业之一的煤炭产业的对外贸易情况,文中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的状况、市场结构等角度详细的分析了山西焦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并指出了制约山西省焦炭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该刊物早在2005年9月的期刊的中收录了郭莉荣的《山西对外贸易模式的现存缺陷》,该文中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指出山西对外贸易模式的缺点:

1、贸易总量小;

2、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3、对外贸易方式单一且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落后;

4、出口市场狭窄;

5、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不强;

6、对外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

7、科技对贸易的拉动作用过小。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老师薛海霞的《山西省加工贸易发展初探》中详细说明了加工贸易对山西省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吸引外资、对外贸易等的明显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山西省发展加工贸易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发展山西加工贸易的对策。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工贸易,因此,该文中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有力的指明了山西加工贸易的内外环境,从宏观上、政府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

1、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切机;

2、发挥山西资源丰富、在能源开发中人才丰富的优势;

3、加强区域内加工企业的整体协调性。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特色道路》(周娟美)中非常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山西作为资源大省转型面临的困难和转型的道路。

1、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充分利用知识和创新使得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完美嫁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重组资源配置;

3、大力引进人才,建立创新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本选题现阶段的主要观点以及评价:

综合大多数学者对山西国际贸易现状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他们对山西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有着一致的看法:

1、山西本身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山西的产业结构单一并且出口产品附加值过低,主要以资源开发和初次加工为主,因此经济效益低、出口风险大;

3、历史和地缘特点使得山西的外贸发展时间短,经验少;

4、山西的对外贸易企业大多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具体事例如下:2004年,山西的出口商品中,煤炭占18%、焦炭占57%,金属镁占12%,不锈钢板材占4%。从中可以看出,山西出口商品过于单一,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山西的外贸市场就面临极大的风险,同时,山西的高科技产品出品份额太少,高科技产品有着消耗少、附加值高、环保节能等优点。对山西面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各位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里不同的解决办法,例如:发展知识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等等。但是,以前的研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有的只是针对某一行业的解决办法,有的只是从政府角度提出政策对策,没有系统的提出一整套的从政府、企业、法制法规、经济结构等角度的解决办法。

本选题的主攻方向:

从山西省的具体情况和外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总结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教训,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理论成果,对山西在以后一段时期内的外贸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之道。

篇2:国际技术贸易文献综述

一、外国文献综述

Hoekrnan与G.Karsenty 在《经济发展和国际服务交易》中指出全球服务贸易在过去重要增长阶段很大程度上被分析家与政策制定者所忽略,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大约20%,全球出口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而后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快速增长,该产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寻求实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二、国内文献综述

吴汉嵩在其著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中指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越来越快,新兴服务业不断出现。新兴服务贸易代表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 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紧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新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由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青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中,以我国贸易结构作为出发点,提出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基于2002-2007 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大幅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贸易进口1301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的3.9%,居世界第七位。但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有一定联系。在文章中从进出口贸易额和国际竞争力两个

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自然禀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且总体竞争力低。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先天条件取胜,容易受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外在因素影响,层次较低,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并不强。而具有获取高附加值能力且对经济增长有内生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贸易额比重偏低,逆差较大,竞争力极其微弱。基于上面出现的问题,该文为我国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大力培育国内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与适度保护;提高知识技术要素供给等。

袁永友在其文章《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思路与对策》中提到:随着当代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深入,培养服务贸易人才正在成为国贸专业建设的迫切问题,但长期以来,国贸专业形成了以“货物贸易”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贸易呈现“专业空白”,服务贸易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现状分析了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趋势及机理,提出了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若干对策思路。

专业创新的基本条件是学科发展、市场需求、运行机制与制度安排。为发展服务贸易专业,2009年以来,浙江树人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共同组建了国内第一所现代服务业学院,苏州、杭州、宁波、西安、重庆和长沙等地一批服务外包学院和专业兴起,代表了我国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趋势。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思路及对策包括:

(一)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服务贸易专业知识体系创新

(三)服务贸易专业师资队伍保障

(四)服务贸易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五)服务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拓展

三、关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必须看到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艰巨性和长远性,从而适时调整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体现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战略举措,是我国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健康发展能带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我国企业和政府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要制定好各项政策措施,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企业要有创新精神,努力开拓新市场,在新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主动与竞争者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自己的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国际间服务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跻身世界服务贸易强国之列,真正实现国际竞争力和地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汉嵩.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M].特区经济,2008(8)

[2] 杨青.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A].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 袁永友.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思路与对策[A].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4)

篇3: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一、服务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服务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GATS) 对服务贸易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第一, 跨境提供, 即从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无需人员、物资和资金流动, 而是通过现代通讯、邮电、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第二, 境外消费, 即缔约方境内任何向其他缔约方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接待外国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为国外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接受外国留学生等;第三, 商业存在, 即一缔约方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通过设立商业机构来提供服务, 如外国公司在中国开办银行、商店, 设立会计、律师事务所等;第四, 自然人流动, 即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如一国的医生、教授、艺术家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

竞争力体现为有形贸易 (如实物商品) 和无形贸易 (如版权、商标、专利、服务贸易等) 在国际市场占有市场份额的大小以及获利的多寡。一个国家某产业或行业在某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往往能提高该产业或行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以提高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的, 服务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创造增加值并保持良好的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在此, 不仅强调出口能力, 更重要的是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一) 关于服务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

迈克尔·波特 (2007) 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将竞争力与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他提出了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 用一个形似钻石的菱形图表示出国家竞争力的四大要素———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 同业竞争;另有两个辅助因素———机会和政府。后来, 有人将这一理论引入国际服务贸易领域, 发现该理论不仅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对服务贸易格局进行解释与总结, 而且对一国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能更好地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

对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研究, 联合国贸发会国际贸易高级专家Murry Gibbs和Michiko Hayashi (2001) 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认为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固然是决定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一个方面, 但一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 以及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服务要素的禀赋, 诸如投资于现有产业和技术方面的研发费用、教育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相关法规的状况, 等等。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高级经济顾问James R Lee和David Walters (2006) 认为, 一些国家的要素优势往往可以决定该国服务贸易的变化。一些国家由于其具有的要素优势, 其服务贸易与别国相比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由于挪威濒临海洋, 所以他50%服务贸易项目来自船运;墨西哥近2/3服务贸易收入来自旅游, 这是因为它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同样的, 资本的富足和电信业的优势可帮助解释许多发达工业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中的优势。

萨皮尔和卢茨 (Sapir&Lutz, 2002) 在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一个国家要素配置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此外, 大卫 (2006) 等人探讨了贸易领域中服务与竞争力的关系;菲利普 (1998) 等人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保罗 (1999) 等人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等。

我国对服务贸易研究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最初是对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性研究, 但GATS的签署和中国服务业市场的逐步开放极大推动了服务贸易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进程。总体上, 服务贸易研究还处于开端, 而且焦点集中在GATS与中国服务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战略选择上。

杨圣明、刘力 (2006) 《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认为, 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平均增速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和工业增长速度的趋势;服务业与第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国际服务外包大发展的趋势等。我国虽然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十大国之内, 但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仍旧很低, 这与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有着紧密联系。因而, 我国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提升竞争力, 就要充分认识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服务业的体制改革, 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 培养与使用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霍景栋、夏杰长 (2008) 对世界各国服务业研究与开发 (R&D) 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提高我国服务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 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注重培养服务业各个部门的研发人才, 在重视研究与开发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服务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支持力度, 以保证产业的各个环节不至脱节。另外, 要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 加大研究与开发保护体系等。

(二) 关于服务贸易实证方面的研究

国外很多经济学家尝试用实证方法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Sazanami&Urata (2002) 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做了详尽的分析。他们用不同国家的横截面回归分析框架, 囊括了旅游、知识产权、工程管理服务、货物及其他运输、保险服务等服务项目,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因素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姚战琪 (2009) 运用两个指标 (服务贸易全球化指标STRG和服务业外商投资全球化指标SFDG) 来测算我国服务全球化程度, 得出我国服务贸易全球化和服务FDI全球化程度都较低, 指出我国在服务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影响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申朴博士 (2006) 在其博士论文中, 以服务贸易出口为因变量, 以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为自变量, 尝试用90多个国家1980-2000年的相关数据对世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要素积累进行横截面回归分析, 并做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国别研究。他基于H-O理论, 根据要素和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贸易量等于本国生产和消费之间差额的一般逻辑, 借鉴Leamer&Bowen在1984年提出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 推导并构建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要素贡献度之间关系的估计方程。他的结论是, 现代服务贸易总体及大多数服务部门都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密集型的, 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的增长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 人力资本是国家增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 特别对物质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殷凤、陈宪 (2009)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 基于14个国家或地区1990-2005的数据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王绍媛 (2010) 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 是基于进出口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服务市场占有率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显示性优势指数的分析, 它表明,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 关于中国国内服务贸易发展实践的研究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起步晚, 但是发展速度快, 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陆燕 (2008) 认为, 虽然中国服务贸易增长十分迅速, 但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 服务贸易逆差明显, 整体竞争力不足;第二, 服务贸易内部结构还需合理化;第三, 服务贸易人才分布不均衡, 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第四, 服务贸易的出口地和目的地分布不均衡;第五, 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 执法不严格;第六, 我国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较低。

张钱江 (2010) 从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的视角出发指出:浙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但增速快、潜力大。主要特点有:第一, 以国际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蓬勃发展;第二, 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正在形成;第三, 传统服务贸易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 旅游、外经合作、国际运输三大传统服务出口占比过半;第四, 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步伐加快, 进展明显。

从全国来看, 浙江服务贸易总量低于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4个先进省市, 仅相当于北京服务贸易总量的37%。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凭借其丰富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资源优势, 已经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王久红 (2011) 指出, 北京服务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 (1952-1975) 、逐步恢复阶段 (1979-1989) 、高速提升阶段 (1990至今) 。王久红认为, 北京服务业在此过程中发展迅速, 不仅吸纳就业人数大大增加,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也迅速扩大, 占GDP比重大大提高, 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高, 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陆昊 (2009) 认为, 北京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 也对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还指出, 北京服务贸易优势领域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兴、高附加值行业。

赵亚平、郑春芳 (2011) 等指出, 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是推动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境内商业存在服务外包和外资集中流向更具竞争力的高附加值、高辐射、高效益服务部门, 极大地优化了北京服务贸易结构, 增强了北京高端服务的供给能力, 成为推动其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文献述评

篇4: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2004年2月香港银行获准试办个人人民币存款业务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随后,在国际收支经常及资本账户“双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继续向前。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民币国际化迅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为危机凸显“一币独大”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大风险,以及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未来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经济贸易体之一的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及逐步放开的金融市场必将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给中国带来深远的政治利益,亦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原罪”,降低国内金融危机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不仅是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是紧迫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收益与风险、条件与潜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最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以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现状做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概述。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发行国以外的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使用该种货币(Cohen(1971))。Hartmann(1998)认为国际货币化是指一种货币:(1)作为交易媒介,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于直接货币交换以及其他货币间的间接交换媒介,也被货币行政当局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平衡国际收支;(2)作为记账单位,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也被货币行政当局用于确定本币汇率平价;(3)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被私人部门选择为金融资产,被货币行政当局作为储备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计量标准包括3方面的测度指标:(1)人民币现金在境外有一定流通度;(2)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3)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比重(李稻葵(2008b))。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蕴含深远的政治利益。李婿、何帆(2004)指出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较高的国家在国际金融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其货币成为国际支付、结算和储藏手段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於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

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将使中国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包括:(1)获得铸币收人;(2)减少中国国际收支波动;(3)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可以减少外贸企业成本及汇率风险等(李稻葵(2008a))。具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收益包括:

1. 使中国获得国际铸币收益。Bergsten(1975)证实国际货币发行国能从本币国际化中获得铸币收益,且国际货币竞争越激烈,全球金融市场越深化,国际货币发行国获得铸币收益越困难。曹勇(2002)认为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决定国际货币的铸币收益大小。何慧刚(2007)计算出人民币国际化年均国际铸币收入至少为25 亿美元。

2. 实现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减少国际收支的波动。曹勇(2003)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国通过输出人民币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还有利于输出通胀和转嫁压力。陶勇强、王智勇(2010)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国际收支赤字融资。

3. 降低人民币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郑木清(1995)人民币国际化方便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减少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赵海宽(2003)认为用本币结算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上策,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和结算,外贸因此可不受外汇制约,有利外贸发展。谢太峰(2006)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国际债权债务的人民币结算、减少进出口商外汇收支套期保值成本,以及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本币的出口信贷。陶勇强、王智勇(2010)认为对外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氏币计价结算可以减少汇率风险。

4. 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金发奇(2004)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我国金融中介业务收入,降低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筹资成本,提高人民币国际贷款利率。

5. 货币行政当局在制定执行经济政策时获得优势。王信、彭松(200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通过货币替代等途径影响非国际货币储备国的经济金融。王元龙(2008)认为人民币境外流通可缓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

三、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亦将使中国国内经济面临一系列风险。

1. 使中国遭遇“特里芬”难题。陶勇强、王智勇(2010)认为在国内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限制国内金融政策选择范围、约束人民币汇率政策、并使中国遭遇“特里芬”难题。

2. 削弱政府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及调控力。Frankel(1995)指出,货币国际化会增加境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该货币升值,从而损害该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货币国际化还会增加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的波动,从而加重央行控制货币量的困难。李裕(200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和外汇等政策要考虑对他国的影响,从而降低宏观政策自由度。金发奇(2004)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使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只有部分作用于国内经济变量,国外货币政策也会波及国内。最终可能导致货币替代、资本流出流入,使国内货币政策偏离预期目标。姜波克、张青龙(2005)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会削弱一国货币政策自主权,货币、财政、价格政策还将面临“两难”境地。

3. 引起国际游资对国内经济金融的冲击。赵海宽(2003)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可能遭致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攻击。陈硕和林学斌(2003)认为投机攻击可能通过证券和外汇市场两个渠道,人民币国际化会开放证券和外汇两市场,并将可能产生投机风险。刘骏民、刘惠杰和王洋(2006)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相伴的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能使国际游资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并对房地产、能源期货等对冲操作,造成金融动荡和危机。

4. 加剧汇率波动。Tavalas(1998)指出,在钉住汇率制下推进货币国际化,外国对该国际化货币需求变化可能会引起的资本流动,从而减弱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破坏国内经济的运行。在浮动汇率制下推进货币国际化,外国对该国际化货币需求的转移则可能会导致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从而削弱货币当局调控国内经济的政策力度。Kenneth S. Chan(2001)证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币的境外流通会加剧本币汇率波动。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币境外流通对本国宏观经济没有显著影响。

5. 诱发假币和洗钱等犯罪活动(陶士贵(2002))。赵海宽(2003)指出纸币流通范围大小与假票可能成正比。人民币国际化容易诱发伪造人民币及洗钱的犯罪,损伤人民币的信誉和国际地位,给我国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四、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国际货币发行国要具备一系列基础条件才能实现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其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国际化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有优势并保持适度增长、货币政策具备相对独立性、国内金融市场发达、价格稳定、国际收支结构合理、货币维持可兑换信心等(Bergsten(1975))。Tavals(1997)认为,一国货币国际化战略需要三个前提条件:(1)政治稳定的信心;(2)深人开放的金融市场;(3)占全球较大比重的出口量。Mundell(2003)认为,人们对货币稳定的信心是该货币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因素。货币流通及交易范围、货币政策稳定、国内金融管制、货币发行国经济规模、以及货币本身的长期价值等都是影响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因素。Chinn 和 Frankel(2007)定量研究了1973年~1998年各国央行国际储备主要币种结构的决定因素。显著变量包括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的方差、金融中心大小等。具体来说,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包括:

1. 经济规模及经济开放度。Matsuyama,Kiyotaki 和Matsui(1993)创建了两国(本国及外国)两币(本币及外币)理论模型,分析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潜在竞争者的条件。结果显示:经济开放度是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且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其货币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越大。Eichengreen(1994)证实国际货币体系为等级结构,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形成并维持这种等级结构。Rey (2001) 证明经济开放度最大,与其他货币交换成本最低国家的货币易于成为国际货币。

2. 金融市场的深度与自由度。Williams(1968)指出1914年以前英镑体系的核心是云集于伦敦的国际银行体系,货币国际化程度主要取决于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深度。Kenen(1988) 认为金融市场自由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资本自由流动才能创造货币国际化所需金融市场的深度。

3. 汇率稳定。Hayek(1978)认为货币价值不会不规则波动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货币国际地位依赖于其稳定性及未来价值的可预测性。

4. 政治地位与军事力量。Mundell(1983)指出,一国的政治及军事力量有助于巩固货币的国际地位。Posen(2008)认为货币国际化不仅仅是金融问题。由于美国在全球的政治军事地位,既便美元贬值,欧元仍无法取代其国际货币的地位。

五、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能

部分学者定量测度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潜能。刘峻民(2005)认为未来3年~5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占20%左右的世界外汇储备。Chen 和 Peng(2007)运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历史数据计量分析了影响货币全球储备份额的主要因素,并用中国数据预测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潜能。结果显示,假如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份额可与英镑和日元一争高低。《金融时报》(2009)预言人民币成功推进国际化会产生近2万亿美元的年贸易量,占中国贸易总量的50%。

许多学者预言人民币已经具备未来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巨大潜能。《明镜》(1999)预测20 年之后全球将剩下几种货币。其中,美元将在南美和北美通用,人民币将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欧元将在其余地区成为主要货币。《远东经济评论》(2001)预言人民币将在21 世纪头几十年内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后兑换频率第四高的货币。赵海宽(2001)指出人民币已具备问鼎国际货币的实力,政府应积极谋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凌星光(2002)指出人民币升值有购买力平价支撑,并已成为亚洲强势货币甚至准国际储备货币。刘群(2005)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及参与国际经济程度提高,人民币必然向世界货币发展。黄益平(2009)预言在未来十年或几十年内,国际货币体系会渐入多元货币时代,最可能的格局是美元、欧元和一个亚洲货币三分天下。

六、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

Paola(2010)指出,如何在资本账户管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最具挑战的难题。货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最终取决于市场选择,政府政策能影响其方向与进程(Chen & Peng(2007))。Eichengreen(2011a)指出美元从有限国际角色发展成为英镑的强劲竞争者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比预期的要快。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人民币国际化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的看法却存在分歧:

1. “双轨制、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李稻葵和刘霖林(2008b)提出“双轨制、渐进式”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步骤,即,一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二是在境外将香港作为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Paola(2010)也认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至关重要。

2. 贸易与金融并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史晨煜(2010)认为贸易与金融相辅相成且不分先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沿循贸易与金融进程并进的路径。

3. 以区域化为起点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高海红(2011)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区域化为起点,将香港发展为有限资本账户可兑换下的离岸市场,并指出发挥人民币在东南亚区域汇率协调中的作用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的重要环节。

4. 实际需要和投机交易分开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Murase(2011)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策略是在人民币市场内外分离和管理下的国际化,应该把实际需要和投机交易区分开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5. 注重政策先后顺序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Prasad和Ye(201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风险在于其各项推进政策实施的先后顺序。如果缺乏灵活的汇率及成熟的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会损害中国国内金融稳定,并制约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为首先改革汇率制度和强化国内金融体系。

6. “前期稳定创造需求,后期激进释放供给”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潘英丽和吴君(2012)根据全球8种主要储备货币1965年~2010年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在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国内经济金融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前期,就是未来5年~10年,应该通过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建立人民币“网络外部性”、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途径“积蓄能量,稳健创造人民币国际需求”;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后期,即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时机基本成熟以后,激进释放人民币的海外供给,以迅速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 陈雨露等.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经济研究,2005,(2):35-44.

2. 高海红.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国际经济评论,2011,(2):80-88+4-5.

3. 姜波克.人民币自由兑换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 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08,(10):42-43.

5. 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金融研究,2008,(10):1-16.

6. 刘骏民,宛敏华.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是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开放导报,2009,(2):34-36。

7. 刘仁伍,刘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 潘英丽,吴君.体现国家核心利益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国际经济评论,2010,(3):99-109,7.

9. 秦月星.从美元的逻辑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财政研究,2010.(5):34-36.

10. 陶勇强,王智勇.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研究.经营管理者,2010,(7):99-100.

11. 王信.西德马克可兑换和国际化历程及其启示.中国金融,2009,(16):65-67.

12. 熊庆丽,章向东.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上海金融,2011,(2):95-98.

13. 严佳佳.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替代机制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4. 张云,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与风险应对探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65-70.

15. 赵海宽.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经济研究,2003,(3):54,60+91。

16.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2012.

17. Chen, Hongyi and Peng, Wensheng, The Potential of the RMB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HKMA, China Economics Issues,2009.

18. Chinn, Menzie D. and Hiro Ito, A New Measure of Financial Opennes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2008,10(3):309-322.

19. Cohen, B. J.,The Further of Sterling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Macmillan: London,1971.(下转第32页)

20. Dobson, W., P. R. Masson, Will the renminbi become a world currency?,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20(1):124-135.

21. Eichengreen Barry, The Euro as a Reserve Currency,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

22. Eichengreen, Barry, Exorbitant Privile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ollar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23. Eichengreen, Barry, The Renminbi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11.

24. Farhi, E., Gourinchas, P.O., Rey, H., Re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orking paper,2011.

25. Lim, E.G., The Euro's Challenge to the Dollar: Different Views from Economists and Evidence from COFER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other Data, IMF Working Paper,2006.

26. Matsuyama K., N. Kiyotaki and A. Matsui,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283-307.

27. Menzie D. Chinn and Jeffrey A. Frankel, The Euro May Over the Next 15 Years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Currency, NBER Working Paper. No. 13909.Prasad E.and Ye L.,The Renminbi's Role in the Global Monetary System, Working paper,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08.

28. Mundell, R.A.,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Outlook for Asian Currency Collabor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3,58(4):3-7.

29. Posen, S.A., It's Not Just about the Mone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2008.

30. Taguchi, 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Japanese ye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31. Tavlas, G.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encies: The Case of the US Dollar and Its Challenger Euro, The International Executive,1997.

基金项目:2009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体系调整与我国对策研究”(项目号:09AJY003)资助。

作者简介:潘英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

篇5:首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首先来看公共图书馆话语圈的构成。

作为地方文献的收藏大户,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由来已久。如甘肃省图书馆在2O世纪4O年代就建立了西北地方文献专库,首都图书馆在2O世纪6O年代就设立了北京地方文献特藏书库。但是,真正普遍地在国内各级公共馆为地方文献工作设立专职机构和配置专业人员,还是2O世纪8O年代、9O年代以后的事。这十多年来,由于重视程度、人力物力配置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各级公共馆的地方文献专职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目前还投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规范化质量保障、检测系统,公共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基本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迫切需要交流与沟通。从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来看,公共图书馆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各馆地方文献具体工作中涉及到的文献挖掘与收集、分编与典藏、开发与利用、特种地方文献整理等方面。既有对公共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全面总结与思考,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倪俊明的大会发言:《试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诸要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以及甘肃省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易雪梅的发言:《地方文献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也有就某一类工作问题的深入阐发,如参与大会发言的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呜的《编撰(中国家谱总目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廷银的《文献中心·信息中心·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工作新思路》,浙江省图书馆研究馆员袁逸的《地方文献质量建设实施原则的设计一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为例》,福建省图书馆副馆长谢水顺的《知识产权与“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天津图书馆馆员张岩的《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据库之建设》,首都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林岫的《地方文献分类法论析》等;还有具体工作成果的展示.如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芸的“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演示”,和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韩朴的.北京记忆’大型历史文献数据库演示”等等,由此构成了注重社会效应、实践性强的公共图书馆界话语圈。而对地方文献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的探讨,也透露出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数字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新趋势。对来自公共图书馆界的与会者而言,是难得的交流机会。

另一方面,高校系统(含高校图书馆)的与会者则对地方文献工作有更高的理论期待,高校话语圈对理论的探讨频率也相对高于公共图书馆话语圈。如宁波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钱茂伟就直接利用高校理论研究的优势,提出了名为《中国方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构想》的理论规划,它与公共图书馆界的数字方志建设实践正好有所交叉。而暨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罗志欢则以提问的形式,再次提出“地方文献的定义”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并对公共图书馆界近年来比较推崇的,按内容上是否具有地区特征来划分地方文献的方法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公共图书馆话语圈内部也有不少人在反思这一问题。而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盂祥荣还在名为《东北地方古文献的跨国性问题》的发言中,提出地方文献的跨国性问题,由此,更引起与会学者对区域性、地域性和跨国性等概念在地方文献工作的理论与操作层面上的使用,展开广泛的讨论,吉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金恩辉更特别从用户文献检索的角度肯定了跨国性问题提出的意义。

同时,就高校系统自身而言,由于肩负有教学、科研的任务,出于学术目的,其话语圈更倾向于地方文献的专题性研究,多从各自学科的专业角度出发对地方文献进行深化阐述。如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尔康的《方志定位与自然生态环境一由清入方志定位谈起》,就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为方志学研究和新方志的写作提供新方法;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常建华的《朝鲜族谱研究综述》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倡导通过研究朝鲜族谱来反观和研究中国族谱及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教授来新夏.则着重强调了《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而以地方文献为传统历史考证的资料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华林甫的《隋图经)辑考》.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玉麒的《(新疆识略成书源流考》等;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华富的《谱牒三论》则是从谱牒的历史演变展开论述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振中的《新发现的徽州文书与徽学研究的新进展》为学术界提供了诸多颇具价值的徽学研究新信息;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史梅的《江苏方志与清代妇女文献》.即是其深受国际女性研究界关注的专题研究的构成部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研究资料主任邹颖文的《前清遗民与香港文献》则提供了全新的遗民研究资料;在新旧书籍编纂修葺方面。则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馆员于义芳的《地方志的纂修及其对旧版的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杨玉芬的《地方文献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从编纂、全元文说起》,以及海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周伟民的《关于“海南地方文献丛书”编纂旨趣、版本、体例以及质量保证等问题》等等。甚至还有与会者认为,应将高校话语圈普遍认同的地方文献专题性研究作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主要方向.以区别于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如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嘉星的参会论文《闽方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导说兼论高校馆地方文献建设的特点及其价值取向》正是持这一观点的。

其他机构话语圈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新方志的编修方面。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是目前国内新方志最大藏家.同时又是国内新方志编修的指导中心,故其文献中心古籍部主任赵嘉求的发言:《试论新编方志的功用》,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国内新方志编修方面最权威的官方话语。而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郭风歧的《经济令球化新方志文献的编撰和利用》则是新编方志的地疗性官方话语。同时.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中华图书信息学教育学会宋美珍的《战后台湾官修方志的搜索、整理与数字化》,以及福建省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会萧勇奇的《金门族谱编修之回顾展掣》等发言和演示.则提供了目前台湾的地方文献工作情况.与会学苦不仪对台湾地方志数字化工程和虚拟联合目录的规范制定和具体实施细节感兴趣.同时也希望台湾代表能将大陆学者对两岸三地地方文献工作信息互通顺畅化的热切期望带回台湾。

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之中,为期三天的中国首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4日中午圆满结束.由中国国家图负责人致闭幕辞,并声明会后将出版论文集。随后.由复旦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吴格宣布大会正式闭幕。

(邹殉,暨南大学中文系200l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篇6:关于信息检索技术的文献综述

一、信息检索技术现状

【1】梁鸿雁,信息检索技术综述,2010(9),软件导刊,35~37,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信息检索技术实现了把信息检索从基于关键词层面提高到知识层面。从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到吸引广大研究者眼球的语义检索。实现了把信息检索从基于关键词层面提高到知识层面。传统的基于关键词信息检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表达用户的查询请求。语义检索是把信息检索与人工智能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检索技术,它从语义理解的角度分析信息对象和检索者的检索请求,提高了检索性能。但由于自然语言理解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局限,语义检索技术将有一个长期深入研究的过程。

【2】陆娟,浅析当前网络信息检索与过滤技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3),目前,信息检索搜索引擎已经把浏览与检索功能进行了整合,使用户可以在一个网站同时利用两种功能,而且可以在某个类目下实施检索,提高了检索的准确率;鉴于网络面对的是全世界的用户,这些用户层次不

一、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实现了自然语言检索功能;通过信息智能检索(Agent)技术来学习用户兴趣,使客户端检索软件具备智能性,自主地在Internet网上漫游,收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用户Agent可以根据用户的爱好对它们的任务进行动态调整,搜索网上潜在的有用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过滤,并以一定的优先方式提供给用户;为更加客观公正地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让用户快速获得最需要的信息,产生了一些新的排序算法根据其他网站指向某个网站链接的数量多少,决定该网站的重要性,数量越多越重要。

二、信息检索技术类型及方法

【1】赵阳,浅谈信息检索技术,2012年11月,科技创新与应用,45,介绍了当今比较热门的两种信息检索技术:第一,智能检索或知识检索传统的全文检索技术基于关键词匹配进行检索,智能检索利用分词词典、同义词典,同音词典等改善检索效果,还可在知识层面或者概念层面上辅助查询,通过主题词典、上下位词典、相关同级词典,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或概念网络,给予用户智能知识提示,最终帮助用户获得最佳的检索效果。第二,知识挖掘,目前主要指文本挖掘技术的发展,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发现、组织、表示信息、提取知识,以满足信息检索的高层次需要。

【2】孙广维,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2012,6,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79~81,作者提出传统的多媒体检索方法处理比较简单,有的仅通过多媒体的外部属性和简单的文字描述进行检索,还脱离不了文本、数值和关键词的检索范畴,对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则只有浏览或查看功能,缺乏多媒体本质特征的描述,在多媒体数据库中集成了图像、视频、音频等非文本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图像、音频、视频信息方便的进行检索。

【3】双林平,分布式信息检索技术探析,2012(4),图书馆学刊,111~112,分布式信息检索是信息检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对分布式信息检索概念、分布式信息检索法、搜索引擎技术进行了分析,分布式技术与信息检索相结合,对于分布式资源的检索策略来讲,不仅可以对分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还可以对信息检索功能进行研究,从而使得分散资源的检索效率大大提高。分布式技术使得数据更安全,信息检索改变了传统的方法,从而实现了多个数据库检索的目的,信息量和检索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分布式检索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易实现等特点,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4】 赵静,张鸿业,Web信息检索技术的探讨,2010(20),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05~109,Web 信息资源大体可以分成两类:纯文本格式的信息和多媒体(图像、影视频)信息,为了有效地提取出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一代的 Web 信息检索系统应该朝着搜索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并且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面有所突破,并将这些技术充分地应用到信息检索中去,从而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 Web 信息的便利。

【5】李静柏,融合分类特征的信息检索技术研究,信息产业,85,文章介绍了一种融合分类特征选择技术进行分类检索结果重排序的方法。该方法在已抽取出类别特征的前提下,认为一篇文档中类别特征出现的频率越大,这篇文档与其所属类别的相关性就越大,就越符合该类别。那么在综合考虑检索词与文档相关性的同时,赋予这两个相关性一定的权值再对结果进行重新排序。这个方法能够在保持分类搜索引擎结果文档的召回率的前提下提高结果的平均准确率。主要处理过程如下:1 对一个分类体系结构的语料文档进行特征选择,为每个类别抽取出特征表。2 检索,得到符合 query的结果集。3 计算结果集中每篇文档包含的特征在该篇文档中的频率。4 使用 TF-IDF 模型计算 query与文档的相关性得分。5 综合考虑两个得分得到一个文档总评分。.6 按照评分从大到小将文档排序返回给用户。

【6】党杨阳,XML 信息检索技术综述,2011年10月,甘肃科技,41.指出XML 对分散的 Web 信息资源在逻辑上进行了有组织的管理,设计了一个专业内容的 Web 信息检索体系结构,为用户高效地获取面向专业内容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一种方法。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以及便于网络传输等特点,决定了 XML 卓越的性能表现。由于 XML 能针对特点的应用定义自己的标记语言,这一特征使得 XML 可以在电子商务、政府文档、司法、保险、机构、厂商和中介组织信息交换等领域中大展身手,根据不同的系统和厂商提供各具特色的独立解决方案。,当整个互联网的信息在 XML 的平台上整合应时,现代信息海洋的杂乱无章无疑会得到根本的改善。未来的 Web 也将在高度

一、开放的数据标准之下,透过无所不在的应用终端,展开随时随地的移动交换和计算,真正为商务时代的互联网提供一个个性化的界面、规范化的流程和数据质量的保证。

【7】李思达,探析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技术,2012(2),无线互联科技,38,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优缺点:优点:降低了我们搜索信息的时间,扩大了信息的可利用资源,打破了传统计算机的局限性,可在短时间内搜索到可利用的资源,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与之对应的最新信息,加快传播,侧面增加了行事的成功几率。智能化的搜索依旧可以从中获得额外收获,信息的公开化,多端口的进入,可以容纳多人同时对信息的获取,节省了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缺点:网络上信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无形之中就加大了我们筛选工作;由于发布信息的途径之多,端口宽,不受限制,重复率过高也会耗费我们在检索过程中的进度。同时也会带来信息的准确性的受人质疑的问题,很多网站设置虚假信息,显示关键词和网页内容不符,各种钓鱼网站的出现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三、信息检索技术应用举例

【1】张颖,基于本体的智能信息检索在农业电子商务中的应用2012(5),安徽农业科学,2908~2910,近年来,随着农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网站作为营销的第一个窗口已经成为提供网络服务和商务服务的基础。各类农产品流通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迅速传达到每个客户,从而为客户的生产、加工、商务往来提供了指导和便利。实现一种基于本体的智能信息检索,增加了语义制导,实现了基于知识的语义检索,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从语义层面实现了对农产品数据的挖掘,实现了农产品数据的高效率和高精度挖掘,并根据挖掘结果进行决策分析,为用户提供基于真正简易聚合的个性化服务。

【2】王冉,信息检索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8),30~32,近年来,随着各高校规模的逐步扩大,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大,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不断扩充,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当前,高校图书馆具有藏书量大、电子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图书馆作为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信息检索技术是图书馆为公众服务的主要工具,只有发展和提高信息检索技术,才能使馆藏资源有效地转换成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其任务艰巨而富有挑战,只有在服务上立足校园师生,着眼社会公众,在技术上保持国内领先,紧随国际前沿,不断开拓进取,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服务高校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完成自身保存文化、传承文明的使命。

【3】赵丽、王文哲,信息检索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助推性研究,信息化论坛,2012,24~26,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起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的竞争战略,使之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推动作用。对企业而言,信息检索技术在企业中的合理应用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一套专业的能够适应复杂 IT 环境的企业检索系统,将通过信息发现,知识分享,联通信息孤岛,展示企业信息的全貌,从而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带来多元的商业价值,具体表现有,企业检索是决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工具企业检索的第一驱动力的是决策的需要,企业检索有助于保护数据,企业检索有利于推动各部门的协作,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专业的企业检索将为企业的信息扩展提供广阔空间,企业可通过轻松共享合作伙伴提供的资源库来扩展企业的视野。

四、信息检索技术发展趋势

【1】陆玲,浅谈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10),4,信息检索已经发展到网络化阶段,信息检索的对象已从过去相对封闭、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如今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网络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信息专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从结果到方式都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因而,信息检索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标引方面,关键词自动标引方面可能会引进少许规范化措施,对网页进行标引的深度将提高,只标引网站主页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将减少;在检索功能方面,增强和完善检索功能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检准率;在检索结果处理方面随着信息收集、著录、标引环节的改进和检索功能的增强,检索结果的处理也会有所改进;在信息技术方面自动分类将成为亟待攻克的重点研究课题; 在经营方面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兼并、集团化经营或联合经营具有优势,将成为发展方向; 在服务方面,网络的“个性化”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用户可以预先选择自己的信息源,向自己感兴趣的、值得自己信赖的信息源提问。

【2】曹鹏,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发展探析,2010年8月,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73~75,作者认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用户对检索需求的变化使得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在理念、人性化、智能化等方面发生了全面突破。文章探析了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发展趋势,从跨语种信息检索、智能化信息检索、可视化信息检索、个性化信息检索、跨媒体信息检索五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对检索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3】黄振江、李勇,网络信息检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11,23(2),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95—96,作者指出信息检索的对象已从相对封闭、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web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情报等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从结果到方式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因此,适应智能化、可视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是只前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1网络检索智能化,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产品,将提高网络信息检索的智能化程随着网络用户对检索的精度、检索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2网络检索可视化,最新的一项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成果,是一种用于网络知识发现的信息可视化和检索集成工具wIDAS。提高了用户在信息发现中的准确性和效率。3.基于智能Agen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成为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人丁智能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ternet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奔跑于信息的高速路上,加上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信息检索技术将向跨语种化、智能化、可视化、个性化、跨媒体化五个方面综合发展,以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并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对现代教育的各个方面如自主学习、创新教育、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科研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检索结果处理方面,随着信息收集、著录、标引环节的改进和检索功能的增强,检索结果的处理也会有所改进,用户对期望的结果将有更大的选择可能。根据检索结果的判定进行的相似性检索方法可能被更多的检索工具采用。但以网络信息检索为代表的机械检索技术的发展冷落了传统的手工检索技术,其优点是速度快,但回溯性不好,且有时间限制,计算机的突发事故对用户的影响尤为大,所以在发展机械检索技术的同时,手工检索技术的提升也当引起重视。此外,在重视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同时,用户素质及意识的提升也不可忽略。

参考文献: 【1】梁鸿雁,信息检索技术综述[J],2010(9),软件导刊,35~37

【2】陆娟,浅析当前网络信息检索与过滤技术[J],2006(16)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3 【3】赵阳,浅谈信息检索技术[J],2012,11,科技创新与应用,45 【4】孙广维,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2012,6,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79~81 【5】双林平,分布式信息检索技术探析,2012(4),图书馆学刊,111~112 【6】 赵静,张鸿业,Web信息检索技术的探讨,2010(20),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05~109

上一篇:某酒店员工月度绩效考核方案下一篇:高考倒计时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