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2024-06-30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精选14篇)

篇1: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庄子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做为庄氏后人,应更多地了解庄子的学说与思想。为帮助大家学习庄子文化,小编为大家分享庄子一则原文及翻译如下:

逍遥游(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巨大无比,不知有几千里。鲲变成叫鹏的鸟,它的背不知有几千里。此鸟奋起而飞,翅膀就像垂在天边的云彩。当海动风起的时候,这只鸟将乘风迁往南海,那里是天然形成的大池。

《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书。《齐谐》上说:“大鹏飞往南海时,激荡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借着盘旋的旋风直上九万里高空,一直飞了六个月才止息。野马奔腾般的游气,飞扬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着而在空中游荡。天空蓝蓝的,这是它真正的本色吗?它的高远果真是无穷无尽吗?大鹏往下看,其景象就是这个样子罢了。

水积的不深,就无力承载大船。在房子前的低洼地上倒一杯水,小草就可以当船;放进一个杯子就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风的强度不大,就无力铡载巨大的翅膀。鹏之所以能够高飞九百里,因为风在它的翅膀下面,可以凭借风力翱翔长空;背负青天而不受阻地飞翔,然后才能飞往南海。

篇2: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样。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庄子道:“问得好。而今我丧失了自我,你可明白?”弟子道:“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庄子道:“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故没有彼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腑六脏,遍存于一身,自我究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都喜欢它们,还是有所偏爱?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腑六脏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如果皆是臣妾,这些臣妾之间到底是相互制约呢?或是轮流为君臣呢?难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吗?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力就耗尽了。天天与外物争斗摩擦,精神耗尽象马飞奔一样,而自己却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终身忙碌而不见成功,颓然疲役而不知归宿,可不哀邪!虽说身体不死,有何益处?心神也随身体消亡,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时,本来就这样茫然吗?亦或只我独觉迷茫而别人都不迷茫吗?”

篇3: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口腔治疗

WHO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中,全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将首次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亿,多于14岁以下儿童总数,其中约80%的老龄人口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很快,维护口腔健康是我们口腔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年人口腔疾病很常见,其就诊率远远大于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在对21世纪口腔医疗需求热点预测中,曾将老年人对口腔医疗的需求列在首位,许多国家的口腔医务人员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已把重点转向老年人。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的口腔疾病谱正在发生改变,老年人存留更多的自然牙,无牙颌的比例也逐年下降,从而使之有机会经历增龄性的改变,使治疗更为复杂而有特点[1]。

老年人全身各器官相应衰老,生理功能适应性减退,关注口腔组织产生各种增龄性改变时,更不容忽略的是心理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对其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很大影响,要求口腔医生必须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尤其应重视交流,国外特别重视和患者交流,同患者交流和解释的时间甚至超过治疗时间。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受时代背景、生活阅历、经济水平、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影响,其心理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1 认知能力低

固有观念根深蒂固导致思维局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医生应尽力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患者能直观地理解,以便更好地接纳[2]。

2 情绪紧张,甚至有恐惧心理

老年人常情绪不稳定,思想顾虑较重,紧张不安,易受外界刺激,他们总认为自己老了,怕拔牙、怕拔错牙、怕拔牙后大出血、既怕镶牙又怕长时间戴不上假牙影响咀嚼和发音功能等。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做好详细记录,交代清楚拔牙后的注意事项及镶牙的间隔时间,消除恐惧心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配合治疗[3]。

3 自卑心理,自尊心理

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稍不如意就唠叨不休,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患者,常有意无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从而希望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和较好的治疗及护理。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依据他们的职业、社会地位给予应有的尊重。在与其交谈中,说话声音要大而不急,回答询问要慢,对患者讲的事情要表现出耐心倾听,注意使用积极性语言,包括鼓励性语言、解释性语言、暗示性语言,切勿使用消极性语言,使老年人的自尊得到实现[4]。

4 孤独猜疑心理

孤独寂寞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牙痛或缺牙引起食欲不佳,还得为挂号、排队及交费等一切繁琐的手续而奔波;加上老年患者对牙病治疗过程缺乏认识,部分患者怀疑青年医生技术不高,总想找一位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为其治疗。交流时要有高度同情心,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并善于忍让和克制,避免争执和冲突,尽力在言行上打消患者的疑虑心理,尽量简化手续,对体弱或有残疾的患者应协助上下椅位,对挑拣医生的患者应作正面解释[2]。

在了解老年人心理特点后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听力差,医生要耐心地重复解释,通过交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情绪,更好地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通常紧张情绪对患者血压和心脏所造成的影响,远远高于口腔治疗操作所引起的刺激。和老年人交流时要尽量清楚、缓慢,由浅入深,并适当应用形象的比喻,以征得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认可。在有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时,应尽量简明阐述不同治疗方案的区别,方便患者选择。老年人说话常反反复复甚至含糊不清,且自己还听不清,所以我们更要有耐心,仔细去听,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充分考虑患者全身状况及生物学年龄。如果患者体质弱,每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适当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老年人根管变窄,常呈线形,增加了根管治疗的难度,扩大时如遇困难可不必强行扩通,适可而止。因此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应与护士配合好,做到稳、准、轻、快。

争取无痛操作,治疗中动作尽可能轻柔,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在被关怀,比如叩诊时必须由轻到重,温度刺激也要合适,避免引发剧烈疼痛。要解除患者的疼痛,必须先过麻醉关,针对患者特点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如先用表面麻醉膏,再注射麻醉,也可选用针头较细的进口麻醉药,如必兰麻。切实做到无痛操作,以减轻患者痛苦,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更愿意接受治疗。

5 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高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

1999年爱牙日主题是老年人的口腔保健;2008年爱牙日主题是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老年人理解和沟通能力弱,常常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不愿听医师的建议,错误地认为老了就该掉牙,花钱装假牙不好也不值得;或者认为只做前牙挡住门面就可以,忽略了后牙在咀嚼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可以借患者就诊机会在科室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口腔短片等让患者接受相关的口腔知识,治疗过程中医生还要加强椅旁宣教,此外,医务工作者可以组织人员到社区义诊及口腔宣教。或者生活中聊天时向身边的老人传授一些口腔卫生知识。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强化技能。

在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趋势下,口腔医生只懂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就要加强学习心理学知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我们在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医生真正在为患者考虑,患者消除了疑虑、稳定了情绪,会积极配合,接受修复的过程及效果会更佳。作为医生,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对专业精益求精,与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送其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栾文民.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特点[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2):65-68.

[2]苏俊英.口腔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状态观察及护理[J].安庆医学,1999,20(4):245.

[3]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1):2-4.

篇4:一则多义现代寓言

关键词:川上弘美;踏蛇;现代寓言

作者简介:刘昶(1984-),女,四川省三台县人,汉,本科学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川上弘美的写作手法一直都是独特而鲜活的,在她的几部著作中多以人和动物之间的转换为主题,川上弘美的作品一般情况下都是虚幻而富有童话的色彩,在语言的描述上能让读者产生画面的联想,《踏蛇》是川上弘美的典型作品,文中通过人与蛇之间的活动阐述了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心理变化,《踏蛇》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带来了异样的联想空间,最重要的是该作品所表达的现代寓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也是深有体会的。

一、川上弘美与《踏蛇》

川上弘美是日本当红的女作家,在1996年以《踏蛇》这一文学作品荣获日本最高文学的作品奖。川上弘美的文学著作有着一致的共性,在她的作品中,多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融入更多的是对世界的幻想以及对女性内心深处或情感的刻画,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创造出的是奇幻令人遐想的童话世界。

《踏蛇》就是基于作者以上的写作特点而形成的著作,虽然在日本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实际上依然有众多反对的声音。很多人不能理解文中关于年轻女性所处生活环境与心情的矛盾性,还有很多人并不能理解文中蛇的所指,种种声音和分歧为《踏蛇》营造出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二、针对川上弘美《踏蛇》作品的粗略解读

《踏蛇》是围绕女主在公园踩到一条蛇而展开的,蛇被踏而变身成了女主的母亲,蛇希望利用自己变成的母亲将主人公带入到它们的生活环境中,而作为女主人公就在这个真真假假的气氛中,出现了想要抵抗并存有妥协的心情。人与动物的相互转换是川上弘美写作的主要方式,在作品中,川上弘美利用柔和而唯美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描述,让整部作品变得活灵活现,很自然地让读者融入到无限的遐想中去,完全体现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

蛇与女主之间的种种纠缠说明的是人与动物本质上就存在着差别,更加说明了主人公和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在文中蛇化身成液体钻入到主人公身体中的那段描述,意指了人生某个阶段中遇到的复杂境遇而产生的纠结心理,既有着面对境遇时的深深恐惧,又体现出了为了生存下去发自本能的挣扎。而主人公与蛇之间的沟通让主人公意识到在和他人沟通时存在的障碍,但是她和蛇之间并没有这层障碍,这一点进一步说明了人性的孤独。

三、川上弘美《踏蛇》的现代寓言

川上弘美《踏蛇》中的蛇是一个虚幻的角色,整个文章以虚幻的蛇来展开,从侧面来讲,这个文章所有的内容是围绕女性的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来写的,从文中“我”和蛇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产生,针对文中出现的几个女性角色的心理、神态、动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川上弘美就是利用了这种现实主义和虚幻相互融合的手法铸造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踏蛇》并不仅仅是虚幻的童话故事,更有着自身的现代寓言。

《踏蛇》中蛇对女主人公做出的种种逼迫和报复,说明的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现实社会中的困境会在某个时刻给人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伤害,让人们感受到了无比的绝望,但是人还要有种敢于拼搏的劲儿,不能缺失属于自己的理性,文中的主人公多指理性的,而蛇所幻化的主人公妈妈则是非理性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叛逆和困惑的,主人公在面对蛇幻化出的母亲时,有着多情情感的透漏,意味着在现代生活当中,人们的理性会受到生活中叛逆、困惑以及非理性等问题的影响,这个影响有时候会让人感受到绝望,甚至会产生出就此妥协、自暴自弃的心理,有时还会让人站起来奋起反抗,如果人们控制不好自己内心尚存的那点理性,就迷失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负面因素中。作品中“我”与蛇之间的搏斗结果是势均力敌的,这又说明了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这个生命的过程就是理性和非理性并存的,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时间中,我们的生活都会存在理性和困惑、叛逆以及非理性之间永不终端的搏斗过程。

川上弘美的《踏蛇》处处围绕着女性的心理而展开的写作,从主人公身体上的体验,到主人公难以表达纠结的心理以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感受,无不表现出了现代人们生活的现状,特别是主人公在与蛇共处下那些微妙的心理刻画,她感觉到与蛇之间的沟通是无障碍的,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就不一样,这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心的冷漠,文中人蛇的交缠让主人公感受到放松的同时,又存在着内心的抵触心理,无不证明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既希望得到情感或灵魂上的慰藉,又不能与亲近的人打开真正的心灵,体现的是人心的空虚和封闭。

结束语:

《踏蛇》这一作品所具的现代寓言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在这个文学作品中通过人与蛇之间的虚幻故事描写,让人们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女性在生活、困境或其他境遇中的真实心境。而《踏蛇》的现代寓言确实非常现实的,文中表达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中的真实处境,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和不如意,但是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要为了生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蔡春华.川上弘美的《踏蛇》:一则多义的现代寓言[J].国外文学,2013,(25):110-115.

[2]刘研.川上弘美《踩蛇》:神话叙事与女性意识的曲折言说[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15):78-80.

篇5:庄子《寓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

全文大体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天均者天倪也”,讨论了“寓言”、“重言”和“卮言”,指出宇宙万物从根本上说是齐一的、等同的,辨析事物的各种言论说到底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的,要么不如忘言,要么随顺而言不留成见,日日变化更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第二部分至“吾且不得及彼乎”,借庄子之口评说孔子不再励志用心,指出再好的言论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第三部分至“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写曾参两次作官心情不一样,但都不能做到心无牵挂,所以还是不能摆脱外物的拘系。第四部分至“若之何其有鬼邪”,表述体悟大道的过程,指出这其间最为重要的是忘却死生。第五部分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写影外微阴问影子变化不定的故事,指出无所依待才能随心而动。余下为第六部分,写老子对阳子居的批评以及阳子居的悔改,借此说明去除骄矜、容于众人,方才能真正做到修身养性。

【原文】

寓言十九(1),重言十七(2),卮言日出(3),和以天倪(4)。寓言十九,藉外论之(5)。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6),异于己为非之(7)。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8),是为耆艾(9)。年先矣(10),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11),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12),无人道也(13);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14)。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15),所以穷年(16)。

不言则齐(17),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18)。言无言,终身言,未尝不言(19);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20),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21),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22),以不同形相禅(23),始卒若环(24),莫得其伦(25),是谓天均(26)。天均者天倪也。

【译文】

寄寓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吻合。寄寓之言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是因为借助于客观事物的实际来进行论述。做父亲的不给自己的儿子做媒。做父亲的夸赞儿子,总不如别人来称赞显得真实可信;这不是做父亲的过错,是人们易于猜疑的过错。跟自己的看法相同就应和,跟自己的看法不同就反对;跟自己的看法一致就肯定,跟自己的看法不一致就否定。引述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是因为传告了前辈的论述,这些人都是年事已高的`长者。年龄比别人大,却不能具备治世的本领和通晓事理的端绪而符合长者的厚德,这样的人就不能算是前辈长者。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先于他人的长处,也就缺乏做人之道;一个人如果缺乏做人之道,这就称作陈腐无用的人。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互吻合,因循无尽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能持久延年。

不用说话事物的常理自然齐一,原本齐一的自然之理跟分辨事物的言论相比就不可能等同齐一了,既然言论跟客观齐一的自然之理不能谐和一致,所以虽然有话可说却不如不说。说出跟自然常理不能谐和一致的话就如同没有说话,终身在说话,也像是不曾说过话;而终身不说话,也未尝不是在说话。总是有所原由方才认可,也总是有所原由而不予认可;总是有所原由方才肯定,也总是有所原由而否定。怎么算是正确的?正确的就在于是正确的。怎样算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就在于是不正确的。怎样才可以肯定?肯定就在于它可以肯定。怎样才应当否定?否定就在于它应当否定。万物原本就有它正确的方面,万物原本就有它可以肯定的方面,没有什么物类不存在正确的方面,没有什么物类不存在应当肯定的方面。如果不是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互吻合,什么言论能够维持长久?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却用不同的形态相互替代,开始和终了就像在循环往返,没有谁能够掌握其间的规律,这就称作自然的均衡。自然的均衡也就是常说的自然的分际。

【原文】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1),始时所是(2),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3)。”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4)。”庄子曰:“孔子谢之矣(5),而其未之尝言(6)。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7),复灵以生(8)。’鸣而当律(9),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10)。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F立(11),定天下之定(12)。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13)!”

译文】

庄子对惠子说:“孔子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随年变化与日俱新,当初所肯定的,最终又作了否定,不知道现今所认为是对的不就是五十九岁时所认为是不对的。”惠子说:“孔子勤于励志用心学习。”庄子说:“孔子励志用心的精神已经大为减退,你不必再妄自评说。孔子说过:‘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如今发出的声音合于乐律,说出的话语合于法度。如果将利与义同时陈列于人们的面前,进而分辨好恶与是非,这仅仅只能使人口服罢了。要使人们能够内心诚服,而且不敢有丝毫违逆,还得确立天下的定规。算了算了,我还比不上他呢!”

【原文】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1),曰:“吾及亲仕(2),三釜而心乐(3);后仕,三千钟而不洎(4),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5)?”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6),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7)。”

【译文】

曾参第二次出来做官内心感情较前一次又有了变化,说:“我当年做官双亲在世,三釜微薄的俸禄也令人感到快乐;自那以后再次做官,三千钟的丰厚俸禄也赶不上赡养双亲了,所以我心里很悲伤。”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像曾参这样至孝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牵挂俸禄的过错吧?”孔子说:“曾参的心思已经跟俸禄联系起来了。如果内心没有牵挂,会出现悲伤的感情吗?对待俸禄心无所系的人他们看待三釜乃至三千钟,就像是看待雀儿和蚊虻从眼前飞过一样。”

【原文】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1):“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2),二年而从(3),三年而通(4),四年而物(5),五年而来(6),六年而鬼入(7),七年而天成(8),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9)。”

“生有为,死也(10),劝公(11)。以其死也,有自也(12);而生阳也(13),无自也。而果然乎(14)?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15)?天有历数(16),地有人据(17),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18)?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译文】

颜成子游对东郭子綦说:“自从我听了你的谈话,一年之后就返归质朴,两年之后就顺从世俗,三年豁然贯通,四年与物混同,五年神情自得,六年灵会神悟,七年融于自然,八年就忘却生死,九年之后便达到了玄妙的境界。”

东郭子綦说:“生前驰逐外物恣意妄为,必然要走向死亡,劝诫人们事事求取平正。生命的终结,有它一定的原因;可是生命的产生却是感于阳气,并没有什么显明的迹象。你果真能够这样认识人的生与死吗?那么生与死何处算是适宜?又何处不算适宜呢?天有日月星辰和节气的变化,地有人们居住区域和寓所的划分,我又去哪里追求什么呢?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归向与终了,怎么能说没有命运安排?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起始与形成,又怎么能说存在命运的安排?有时候可以跟外物形成相应的感召,怎么能说没有鬼神主使呢?有时候又不能跟外物形成相应的感召,又怎么能说是存在鬼神的驱遣呢?”

【原文】

众罔两问于景曰(1):“若向也俯而今也仰(2),向也括而今也被发(3),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4),奚稍问也(5)!予有而不知其所以(6)。予,蜩甲也(7),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8);阴与夜,吾代也(9)。彼吾所以有待邪(10)?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11)!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12)。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译文】

影外的微阴向影子问道:“你先前低着头现在仰起头,先前束着发髻现在披着头发,先前坐着现在站起,先前行走现在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影子回答:“我就是这样地随意运动,有什么可问的呢?我如此行止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就如同寒蝉蜕下来的壳、蛇蜕下来的皮,跟那本体事物的相似却又不是那事物本身。火与阳光,使我聚合而显明;阴与黑夜,使我得以隐息。可是有形的物体真就是我赖以存在的凭借吗?何况是没有任何依待的事物呢!有形的物体到来我便随之到来,有形的物体离去我也随之离去,有形的物体徘徊不定我就随之不停地运动。变化不定的事物有什么可问的呢?”

【原文】

阳之居南之沛(1),老聃西游于秦(2),邀于郊(3),至于梁而遇老子(4)。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5),进盥漱巾栉(6),脱屦户外(7),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8),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盱盱(9),而谁与居?大白若辱(10),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11):“敬闻命矣!”其往也(12),舍者迎将(13)。其家公执席(14),妻执巾栉(15),舍者避席,炀者避灶(16)。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译文】

篇6:庄子经典寓言故事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

解析: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现在我们的社会上,邯郸学步的事情随处可见。看到西方的东西好,马上去学,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却不去问津,甚至以之为过时的迂腐教条,岂不是邯郸学步吗!

篇7:出自庄子寓言故事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出仕。大夫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头也不抬,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篇8: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锡林郭勒盟体育中心 (见图1) 综合体育馆, 地上2层, 主体为框架结构+钢结构, 侧面为弧形造型H型钢柱, 其中篮球馆最高处35m, 最大跨度67.2m, 屋面采用焊接球网架及金属屋面体系, 局部采用减振支座作为支撑点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1 404m2。柱断面尺寸 (mm) :600×600、1 000×1 000、1000×1200、1000×1500、1300×1300, 梁断面尺寸 (mm) :300×850、400×850、800×850。

2 基础主梁相交处柱根部箍筋施工技术[1,2]

2.1 施工情况分析

基础梁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用钢量大都为HRB400级高强钢筋, 在两基础主梁相交节点处主要有以下不同作用的受力钢筋, 如纵向受力钢筋、抗扭钢筋、拉筋、箍筋 (含加密箍筋) 、柱子纵向受力钢筋、柱根部非复合箍筋、板筋。基础主梁内纵向上层受拉钢筋较多, 均匀排布间距紧密, 直接影响了箍筋的下料尺寸。梁内箍筋设计间距较小且为8肢箍, 箍筋、拉筋纵横交叉、弯钩重叠整体形成网状。节点详图见图2。

钢筋工程施工时困难大、进度慢且绑扎质量差, 尤其是在梁内绑扎柱根部非复合箍筋时根本无法摆放绑扎, 故施工现场会出现如下质量问题。

1)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现象, 柱根部缺少非复合箍筋;

2) 柱插筋根部得不到固定, 柱筋垂直度难以控制;

3) 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直接将柱筋弯钩与筏板底筋焊接, 违反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2.2 施工新方法

原设计采用双肢箍, 如图3所示。由于节点处钢筋排布紧密且纵横交错, 此种形式箍筋在此节点处无法绑扎施工。此施工方法的改进主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方便施工为原则, 在不违反抗震设计要求及在设计院同意的前提下主要采用分解箍筋的方法将双肢箍分解成四个单肢箍。四个单肢箍之间相互拉住四个柱角筋, 箍筋分解图见图4。单肢箍各弯钩叠合处在施工时采用不少于两道火烧丝绑扎牢固并在弯钩叠合处进行焊接。

单肢箍在绑扎施工时可以在基础主梁相交节点处自由绑扎, 不受箍筋肢数的影响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调整箍筋的间距, 在其他七个施工段采用该施工方法后加快了施工进度, 保证了工程质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梁柱节点加密箍筋施工技术[1,2]

3.1 梁柱节点施工新方法

柱断面尺寸 (mm) :600×600、1000×1000、1000×1200、1 000×1 500、1 300×1 300, 梁断面尺寸 (mm) :300×850、400×850、800×850, 主梁钢筋纵横叠交。该工程在施工时钢筋施工进度赶不上木工进度, 每层施工时都是木工班组将顶板、梁模板安装完毕后钢筋班组才开始绑扎, 这将导致梁钢筋在绑扎时难度大, 尤其是节点处加密箍筋易出现漏绑、缺箍筋、间距大小不一等质量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项目部采用预制箍筋笼的方法解决了以上质量问题。由专人按设计要求计算组成箍筋笼的箍筋个数, 箍筋之间采用同型号的钢筋与每个箍筋临时点焊。梁柱节点处加密箍筋的施工步骤如下:

1) 安装梁、板模板 (柱钢筋与模板工程同时施工) ;

2) 安装梁柱节点处预制箍筋笼并临时绑扎于柱竖向钢筋上, 见图5, 箍筋笼制作见图6;

3) 搭设简易固定架, 见图7, 绑扎梁上铁、箍筋、梁下铁;

4) 拆除简易固定架, 梁整体下降并绑扎节点处加密箍筋。

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节点处加密箍筋绑扎困难、箍筋缺少、漏绑、间距大小不一等质量问题, 保证了钢筋质量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2 施工注意点

1) 箍筋笼在焊接时应选择好焊条调节好电流, 箍筋的直径一般较小定位筋与箍筋焊接时不应满焊防止烧伤箍筋。

2) 梁及加密区箍筋笼整体下降前应将柱钢筋上端绑扎成束状, 减少箍筋笼与柱主筋之间的摩擦, 以利于梁及加密区箍筋笼整体快速下降。

3) 梁支撑系统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实施, 防止梁整体下降时产生的冲击力损坏支撑配件。施工时应将梁两侧模板安装完毕后再绑扎梁钢筋, 避免板端出现空头板。

摘要:介绍锡林郭勒盟体育中心体育馆梁柱节点加密箍筋施工技术, 为今后同类类型建筑积累经验。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K].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3.

篇9:由一则寓言想到的……

“你需要知道五件事情,”他告诉铅笔说,“在我把你送到这世界之前,要一直记住这五件事,永远不要忘记,这样就可以尽你所能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能够做出许多伟大的事情来,但条件是你必须允许自己被握在别人手中。

2.你将会经历一次次被削得锋利的痛苦,但是你需要这样的经历来使你成为更好的铅笔。

3.你将要改正你可能犯过的任何错误。

4.你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是你的内心。

5.在你被使用的每一个表面上,你都要留下标记。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都要继续写下去。”

铅笔听明白了,它答应会永远记住这些话的,然后心里带着这个目标进了盒子。

身为人师者,尤其是那些刚刚初为人师者,现在只要把你的位置和铅笔换一换,要记住下面的话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而优秀的并且有自己特长与特质的人,与己与生(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1.你能够做出很多平凡但并不平常的事,但是你要把自己交给他人(领导、同事、学生),允许别人因为你拥有的天赋而去接受你。首先,要告诉你的学生善于做一个平凡的人,事事都要自己先动手,要记住: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学会把荣誉和责任都与其他的人分享或分担,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只有竞争的社会,更要有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相互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宽容。与同事之间的交往,同领导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要学会善解人意,这样会让你更具人缘,也许在你不经意间,成功就已经和你相拥了。其次,还要告诉你的学生要和铅笔一样:铅笔不能自己决定要写什么字,它要与人配合,才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好学生也需要与人配合,接受爸爸、妈妈、长辈及老师或者是同学的意见,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2.你将会因为经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体验一次次被打磨的痛苦,但是你需要这样的痛苦而使你成为更坚强的人。人生的道路是漫长和曲折的,学会忍辱负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时候,不能逞一时之强而乱了方寸和原则,尤其是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群尚显年幼无知的孩子,其间难免会受到一些误解和委屈,甚至有时是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只要你心态平和坦然,暂且忍一时之“辱”,负一时之“重”,相信“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当然也不能忘记告诫自己的学生:铅笔的笔芯若然折断了,要用铅笔刨刨尖才能够再使用,其间可能有点痛楚,但假如不想有痛楚,不接受铅笔刨的协助,铅笔也就失去了功用了。好学生要从小知道“小小苦楚等于激励”,苦难不可避免,但可以在苦难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从而成为一个健康而健全并坚强而有用的人。

3.你将能够纠正你可能犯的任何错误。就像铅笔的主人偶然也会写错了字一样,写错了可以划了错误的部分,重新再写,也可以用涂改液或擦胶将错误的部分删除,再重新更正。一个人(为师者或为生者)要有错则改,知道人人都会犯错,但有些人永不改过,因此不能进步。而生活中那些不甘冒任何险、不做任何事、不拥有任何成果的人,也许不会犯错。他们或许可以避免受苦和悲伤,但是他们不能学习、不能感觉、不能改变、不能成长、不能爱、不能生存。他们成了奴隶,被自己的态度禁锢,他们已经丧失了自由。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拥有自由。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学生不要贪图安逸和现状而失却了创新和发展的原动力。

4.你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是你的内在品质。身为人师者一定要学会把外化的知识内化为内在品质和素质,这样才能把握住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而“不畏浮云遮望眼”,犹如铅笔书写要用笔芯,笔杆的花纹图案、颜色及形状,对书写影响不大一样。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人处世,内在比外表重要,成功从心开始,因为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篇10:少儿英语双语寓言故事一则

英语学习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深入学习才能掌握这门语言的要领,瑞思学科英语资深教育专家提醒各位为人父母的家长们,英语故事既富有哲理,又有趣味性,可以作为孩子英语水平提升和语感锤炼的好材料。这里介绍下故事阅读方法:先不要看翻译,看看孩子能否读通读懂;再看翻译来巩固故事及英文寓义哦~

The City Mouse and the Country Mouse

Once there were two mice.They were friends.One mouse lived in the country;the other mouse lived in the city.After many years the Country mouse saw the City mouse;he said, “Do come and see me at my house in the country.” So the City mouse went.The City mouse said, “This food is not good, and your house is not good.Why do you live in a hole in the field? You should come and live in the city.You would live in a nice house made of stone.You would have nice food to eat.You must come and see me at my house in the city.” The Country mouse went to the house of the City mouse.It was a very good house.Nice food was set ready for them to eat.But just as they began to eat they heard a great noise.The City mouse cried, “ Run!Run!The cat is coming!” They

After some time they came out.When they came out, the Country mouse said, “I do not like living in the city.I like living in my hole in the field.For it is nicer to be poor and happy, than to be rich and afraid.” 【译文】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从前,有两只老鼠,它们是好朋友。一只老鼠居住在乡村,另一只住在城里。很多年以后,乡下老鼠碰到城里老鼠,它说:“你一定要来我乡下的家看看。”于是,城里老鼠就去了。乡下老鼠领着它到了一块田地上它自己的家里。它把所有最精美食物都找出来给城里老鼠。城里老鼠说:“这东西不好吃,你的家也不好,你为什么住在田野的地洞里呢?你应该搬到城里去住,你能住上用石头造的漂亮房子,还会吃上美味佳肴,你应该到我城里的家看看。”

乡下老鼠就到城里老鼠的家去。房子十分漂亮,好吃的东西也为他们摆好了。可是正当他们要开始吃的时候,听见很大的一阵响声,城里的老鼠叫喊起来:“快跑!快跑!猫来了!”他们飞快地跑开躲藏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们出来了。当他们出来时,乡下老鼠说:“我不喜欢住在城里,我喜欢住在田野我的洞里。因为这样虽然贫穷但是快乐自在,比起虽然富有却要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来说,要好些。”

故事短文,可以使孩子成长在优秀的英语环境中,不仅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对语感的提高有一定助益作用,所以要持之以恒学习哦~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2007年进入中国,率先从事学科英语教育培训,3-18岁少儿英语培训专家,其“浸入式学科英语”课程体系涵盖3~6岁幼儿英语、7~12岁儿童英语、13~18岁青少儿英语,并注重培养项目管理、演讲演示和团队合作三大能力。

每天,全国80多个城市250多家校区10万多名学员在瑞思同步学习;

篇11:庄子经典智慧寓言故事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篇12:庄子寓言故事及寓意

鹏程万里

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庄子·逍遥游》

译文: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屠龙之技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庄子《庄子·让王》

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篇13: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具有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因此,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强调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到工作, 实际生活中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英语写作能力是最能体现学生英语能力的客观评价。然而, 英语写作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英语教学都是一个弱项。学生害怕写作, 教师也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强调阅读理解技能和词汇的学习, 读与写完全脱节, 学生的英语知识无法转换成英语写作能力。

体裁教学法帮助学习者从语言运用的宏观环境角度分析文章, 了解语篇体裁的社会文化属性, 并重视体裁结构成分对整体交际目的的贡献, 从而保证有效地完成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或目的。在此教学法指导下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会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使学生能够把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需要中。在此背景下, 本文作者对体裁教学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进行探究, 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些许启示。

1 理论依据

在我国英语写作领域, 成果教学法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针对成果教学法的不足70年代出现了过程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使得学者进行新的探索, 发现了体裁教学法。

1.1 成果教学法

成果教学法强调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正确使用, 认为写作与语言知识相关 (Pincas 1982) 。写作步骤包括熟悉范文、控制性训练、指导性写作和自由写作。通过以上学习和训练,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使用所学写作技能进行故事写作或写信。其优点在于强调学生需要关于所写文章的语言知识和强调模仿是学习的途径之一。而缺点是对写作计划等技巧重视不够和学生本身已有的知识得不到重视。

1.2 过程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注重诸如从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到定稿等所有写作活动 (Tribble 1996:37) 。过程教学法把重点放在制订计划、寻找素材、撰写草稿、审校等写作过程和技能上, 而不再放在诸如语法、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的获得上。T ribble (1996) 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包括:写前准备、写作阶段、修改阶段和编辑阶段。按照过程教学法的要求, 老师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起辅助作用, 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优点在于注重写作技巧和认为写作过程中学生课前准备对写作能力提高有很大作用。缺点则是各类文章都采用同一套过程, 不关注文章的体裁类别且语言输入远远不够。

1.3 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体裁和体裁分析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体裁研究与体裁教学方面已形成了三大主要流派:以Martin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 (Australian School) ;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ESP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和EAP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学派;以Miller为代表的“新修辞学派” (New Rhetoric School) 。各个流派在定义“体裁”这个概念时都强调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存在。Swales认为体裁就是“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Ventola则认为“可识别的、分步骤的交际过程构成了语篇的体裁”。Miller认为体裁功能在英语写作指导中应处于中心地位。他还认为在按照某种体裁形式进行写作时, 也就是完成了某种社会交际目的。

“体裁分析”既涉及文体分析, 语域分析又涉及语篇结构分析。文体分析从语音、语调特色、词汇选择、语法结构特点以及语篇的内在结构等方面, 分析某一语篇的准确性、合适性、生动性和鲜明性。语域分析, 以语篇的话语范围 (field) 、话语基调 (tenor) 、话语方式 (mode) 三大要素为起点, 探讨语篇的语言形式与作者或说话人、社会情景语境、读者或受话人之间的关系。语篇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则从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和微观组织模式角度, 来解析段落展开的方法、组段成篇的衔接与连贯手段等, 从而把握不同体裁语篇的认知结构, 以及各结构成分的交际功能。从以上体裁分析中可以看出, 体裁分析是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 其根本目的在于研究文章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从而为语篇的实际应用和现实目的服务, 增强交际的成功。

2 体裁教学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交际能力的作用

体裁教学法的写作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范文学习、师生协商、独立写作三个阶段。这虽然看上去和成果教学法比较接近, 但体裁教学法认为写作随社会语境的不同而变化, 因而格外强调所选范文能够代表一定的社会语境。在范文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其词汇、语法的使用, 更要剖析文章的社会语境, 了解怎样写作才能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Cope和Kalantzis (1993:11) 等澳大利亚体裁研究者设计了“轮式体裁教学模式”。“轮式体裁教学模式”把写作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示范分析 (modelling) 、共同协商 (joint negotiat ion of t ext) 、独立写作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text) 。在示范阶段, 老师通过范文介绍某一体裁, 讲解其语言特点、体裁结构和功能等。共同协商阶段, 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 一起创作一篇文章, 包括观察、调查、讨论等, 教师充当抄写员的角色, 把学生的观察、调查、讨论的结果写成特定体裁的文章, 以使学生了解整个创作过程。在第三阶段, 学生选择一个题目, 独立创作一篇特定体裁的文章。

3 结语

体裁教学法强调写作活动受特定社会情景制约, 并为特定目的服务。它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和分析范文提高写作能力。但是体裁教学法也存在对写作技巧重视不够, 学生显得被动的缺陷。

摘要:体裁教学方法强调每一类体裁都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具有特定文化背景。这就启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 要超越句法结构, 词汇知识在教学中灌输给学生语言都是在特定语境下产生的。

关键词:体裁教学法,体裁,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嘉, 纪汇楠.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 .

[2]魏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3]Bhatia 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 1993.

篇14:《庄子》寓言思想探析

关键词:《庄子》;寓言;思想;哲学;批判

寓言是《庄子》的主要特点,《庄子》一书通过一则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而读者在一个个奇特神话般的寓言故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庄子》寓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思想价值。

一、《庄子》寓言的哲学思想

《庄子》一书也称《南华真经》,被后人尊奉为一部哲学经典,可以说在先秦诸子寓言中,惟有《庄子》寓言表达出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庄子》一书中的一则则寓言就是承载庄子哲学思想的载体。《庄子》寓言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色彩,“天道无为”是其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没有界限差别的,即无用精神,强调大无用即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道”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最高范畴,与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在《庄子》一书中,体现“道”这一主要哲学思想的寓言非常多,这些寓言从不同侧面对道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阐释。如《知北游》篇: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

曰:“有。”

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中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见;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这则寓言的意思是说“道”为抽象的东西,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定义。只有知道“道”是不可知的人,才是真正懂得“道”的思想精髓的人。

《庄子》一书的作者主张以“无为”治天下才是正道,以“有为”治天下,就是害天。如《马蹄》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翘足而陆,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这则寓言是说我们人类要按照马的自然天性去养马,不要用人类的作为去泯灭马的自然天性,否则就是名为养马而实为害马,治理天下和养马是一个道理,就是要顺其自然,以“无为”治天下,主张为政之道应当自然无为。

二、《庄子》寓言的批判精神

《庄子》寓言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充斥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其所批判的是当时整个黑暗社会。公木先生评论《庄子》寓言时说:“庄子的某些寓言也确实杂有厌世、避世、混世等消极因素和一定的复古主义、虚无主义倾向,但如从其文学形象的客观意义来看,则往往会突破其主观意图而形成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抨击与讽刺。所以,庄子寓言的思想格调尽管时高时低,时强时弱,但总是围绕着批判现实的基调摆动着。”

因为庄子生活在“人与人相食”的动乱时代,其对当时黑暗社会不抱有任何希望,故假借寓言之口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讽刺。如《在宥》篇刻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状:“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再如《让王》篇“韩魏相与争侵地”: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费,右手攫之则左手费,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

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

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之不得也!”

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这则寓言的意思是说“子华子与昭侯对话,感天下争乱不已。伤杀生命,而主‘重生’之言”,从侧面对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批判。

总之,由于庄子当时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其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故以《庄子》寓言的形式为载体来表达自己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对后世文学史和思想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淑霞.《庄子》寓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3]吴小洪.《庄子》寓言研究[D].扬州大学,2004.

[4]公木.先秦寓言概论[M].齐鲁书社,1984.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上一篇:歌唱祖国教案下一篇:水浒传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