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观察习作

2024-07-09

三年级观察习作(共8篇)

篇1:三年级观察习作

观察日记——三年级习作四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细心观察”安排的,它是学习课文的延伸,又是口语交际的继续。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眼、耳、鼻、舌等多种感觉器官仔细观察,体会各种现象,并把观察结果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内容很广,可以是自然现象,可以是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可以写一次的观察内容,也可以记录一个阶段连续的观察内容。然而,三年级第一学期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的阶段,这时期的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也善于发现。可是他们的观察不深入,不细致,不持久,故观察的效果不佳。在写作方面,他们的习作偏向于概括性表达,什么内容都写,主次不分,像流水帐一样。所以引导学生细心地、连续地观察是重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地将自己最想写的、最感兴趣的部分写具体是难点。因而这节写作指导课,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简单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目标

1、熟悉并正确运用写日记的形式。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掌握基本的观察顺序。

3、通过习作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引导,让学生运用好眼、耳、心等感官,懂得关注现实、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道理。

5、理解写观察日记要围绕写作中心,联系广泛、多角度思考,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通过听学生讲自己写日记的习惯,了解学生的写作现状,指导学生规范日记基本格式。

2、制作简易的教学课件,并利用多媒体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

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卢老师,有机会和大家上一节作文指导课,互相学习,我感到既高兴又紧张。你们紧张吗?(学生回答:不紧张)

2.对啊!真正的读书人就是要守住心灵的宁静,耐得住美丽的寂寞!让我们为自己正享受着开放而幸福的读书生活鼓鼓掌吧!(学生鼓掌)谢谢!虽然我们并不曾相识,但我坚信:这节语文课同样会架起一座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真心实意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谢谢!既然是朋友,卢老师想提一点要求:上课时要胆大心细脸皮厚,能回答问题时就大声回答。你们能做到吗?(学生回答:能)好,为了验证一下我们的默契,我先来改变一下上课的开始程序。老师先说“上课”,班长大声喊“起立”;然后老师说“我自信”,同学们高声喊“我开心”,听清楚了吗?(学生回答:听清楚了)

3.上课。(班长喊:起立)我自信。(学生喊:我开心)4.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身边的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出示课件,根据内容小结)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或看过哪些类似的文章?鲁班从手被野草划破,到发明了锯子,瓦特看见茶壶盖被蒸汽冲开发明了蒸汽机„„你们愿意做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么?

(二)细心观察,引导写作(17分钟)

5.请同学们翻开书本63页。现在请坐在前后左右的三、四位同学聚在一起作为一个学习小组开个1分钟的短会,审审题,讨论一下这样的作文有什么要求?计时开始„„

6.时间到!读完了习作要求,谁能告诉我此次作文要求写什么?(学生回应)

7.(点一两位学生回答)那你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审题问题的结论是什么?(尽量让学生回答关键要抓住“观察”和“日记”两点,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板书:观察日记)

8.那好。谁来讲讲自己平时都是如何写“日记”的?也就是说,写日记的结构是先写些什么,然后写些什么?(点两三个学生说说,互相补充)

【教师适时总结,多媒体课件导出“日记”的一般格式,观察的方法、顺序(板书)】

9.细心观察,引导写作(15分钟)

(1)师:同学们,生活在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东西。你们都有认真观察他吗?(学生回应)。你们会通过什么去观察?

生:我用眼睛观察,观察东西的大小、长短、颜色。

生:我观察水果的时候,用嘴巴帮忙,品尝它是酸的还是甜的。师:酸的或者甜的指的是水果的—— 生:味道。

生:我观察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鼻子闻它的气味。生:可以用手摸一摸,看看它光滑还是粗糙。生:可以用耳朵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师:还有么?(学生思考后)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眼 看 颜色、大小、长短 嘴 尝 味道 鼻 闻 气味 手 摸 触觉 脑 想 用途、意义

(2)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观察一样东西。(拿起桌上的花生)这是什么?(花生)我们一起来观察,看看今天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记住,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花生,a.观察“房子”

师:你们说说花生宝宝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生:他的房子是淡黄色的。生:有小朋友的大拇指那么大。生:房子外面坑坑洼洼的。师:不够光滑,换个词语—— 生:很粗糙、凹凸不平的。

生:花生宝宝的房子有得像个小葫芦,有的像爬虫。生:摇一摇,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师:真了不起!还有发现么?猜一猜房子里面有什么? 生:当然是花生宝宝。

师:轻轻打开房子,看看你猜得准不准? b.观察“宝宝”

师:用刚才的办法,仔细观察花生宝宝和他得卧室,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身子胖胖的,圆鼓鼓的,真可爱!生:都穿着淡红色的内衣。

师:你可不要小看这红色内衣,她还有补血功能呢!生:他的卧室比较光滑。

师:那一定是他爸爸妈妈怕花生宝宝受到伤害而设计的。生:我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口水都要掉下来了,真想吃了它!师:想吃就吃吧,美美地品尝,看看是什么感觉?(学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过后讨论)生:咬第一口就觉得很香,后来香味在整个嘴里都有了。c.拓展延伸,合理想象

师:同学们,花生怎么来的?他长在哪? 生:地里。埋在土里。

师:你为什么不把果子挂在枝头,让大家看到你,夸赞你呀!生: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做人嘛,要谦虚点!师:改成“做花生嘛,要谦虚点!”会更合适。你很谦虚,但是听说你的作用却很多,能介绍一下吗?

生:(陆续)可以榨油。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还可以治疗部分疾病。

师:恩,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有一位同学也和你们一样观察过花生,并且写了一篇观察日记,我们一起看看(出示课件,范文赏析)

生:(点评)

(三)根据提纲,自由写作。(15分钟)

师:你们能写出比她更好的观察日记么?(学生回应)。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几样东西,题目自己拟定,仿照黑板上得提纲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写下来。

生:自由写作

(四)习作展示,总结经验。(5分钟)1.评议写作片段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可以将自己的片段继续修改完善,最好能点面结合,完成这篇观察日记,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正文的第一行写上时间和天气情况,第二行起按作文的格式写日记内容。其实作文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我想大家也都会喜欢上作文的。

(六)板书设计

观察日记

1.观察事物(方法:眼、手、耳、嘴、脑)

(顺序:上-下、外-内、远-近„„)

2.用日记格式(月 日 星期 天气„„)3.有新的发现

篇2:三年级观察习作

习作内容: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1、写观察日记,懂得要观察自己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试着修改自己的日记。

2、结合自己的观察,能有一定条理的把观察过程写清楚,写完整。

3、通过习作练习,复习日记格式,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习作前的准备:

精读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及同步作文上的《秋天,观察的好季节》、《我们的奇妙世界》、《虾米不是米》、《有趣的蜗牛》、《小虾蜕壳》、《太阳升落时》,《观赏昙花》从情感和写法层面打开生活积累,注意学习观察的方法。

拍一段观察视频。习作指导课:

一、回顾课文,激发写作兴趣

1、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通过学习课文和阅读课外书籍,你都知道哪些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故事呢?

2、这段时间,你都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篇观察日记。请自读书上的习作要求,明确以下几点:

(1)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写自己最想写的;(2)先交流各自的观察,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观察日记;

(3)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有新发现。

二、交流素材,广泛获取信息

1、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观察,以及观察的发现。在相互交流中,打开思路,激活生活积累。

2、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在交流后,教师可将学生的观察进行梳理。

预设一:观察动物,如蚂蚁、蜗牛、青蛙、蜻蜓、金鱼、乌龟等;

预设二:观察植物,如含羞草、落花生的花朵、绿豆芽、树木落叶时间、牵牛花一天中的不同姿态等;

预设三:观察自然现象,如火烧云、日晕月晕、流星雨、风雨雷电等;

预设四:观察科学现象,如冬天脱衣会冒火花、梳头时,头发会被吸起来、紫色卷心菜汁会变色等。

三、典型引路,指导观察

1、教师选取学生易于观察,也乐于观察的小蜗牛进行观察指导。(先播放小蜗牛的视频,再选取几个典型的画面)

组内交流一下。

2、多可爱的小蜗牛呀,在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呢?小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讲述观察中的发现。预设一:外形特点,小蜗牛全身软软的,皮肤湿润润的,真担心一片树叶掉下来,就把它柔软的身体压扁了,幸好有那漂亮的贝壳保护着它。

预设二:行动特点,小蜗牛不光能在平路上爬行,还能攀岩走壁,就是在一根细钢丝上也能爬,趁你不注意,它还来了个倒挂金钩呢!

预设三:吃食、睡觉等生活特点。

4、教师小结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5、读例文《有趣的蜗牛》,进一步领会观察方法

四、分组讨论,拓宽思路

1、观察同一种类事物的合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交流你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的。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宽写作的思路。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观察中的发现讲清楚。

五、独立写作,教师巡视

1、复习日记的格式。

2、自主习作,教师辅导学困生。

六、交流习作,互评互改

1、小组内互评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选取符合本次写作要求的习作,集体评价,进一步指导习作。

3、自行修改,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精彩开头:

◆今天,妈妈买了一些小河虾,我看中了其中的三只,便让妈妈帮我养起来,我好观察它们。

◆那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太阳升落时》,从此,我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留心观察太阳升起落山的景象。精彩结尾:

◆大自然太神奇了,还有丰富的知识和无数的谜团等待我们去一一探索解答呢!◆蚂蚁身体很小,力量也很小,但它们志气不小,能把一只肥大的苍蝇搬进洞里,这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有趣的蜗牛

一场暴雨刚过,我踩着花坛边水洼里的积水,边走边玩着。咦,花坛边沿缓缓移动的身影不是蜗牛吗?我蹲下身来,定睛一看,啊,真是蜗牛!

蜗牛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呈螺旋状,我见到的这几只蜗牛的“房子”都是左旋的,听老师说右旋的非常少见。螺旋形背壳的正前方是它那小小的脑袋,脑袋上竖着两对电线似的触角,一长一短的。触角玉石一般晶莹透亮,我好奇地触碰了一下,触角就“嗖”的一下缩了回去,真有趣!在脑袋上怎么没发现蜗牛的嘴呢?我决定带它回家,仔细寻找。

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短触角的正前方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圆点,我想那一定是它的嘴。蜗牛嘴巴这么小,吃饭一定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干别的事了。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边吃边拉,消化真够快的!吃完了,该活动活动了。我捧起小蜗牛,放到门外的水泥地上。我静静地等待着,想看看蜗牛是怎样“走路”的?身后的痕迹又是怎样产生的?„„等着,等着,蜗牛终于有动静了,它先把头悄悄伸出来,像小偷一样东瞧瞧西望望,然后身体一伸一缩,拖着沉重的贝壳缓缓移动,这哪里是走,分明是拖!身后留下了一道同身体一样宽的白色痕迹。我查了电脑,知道了蜗牛爬行时,有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等它干了,还变成一条闪闪发光的线呢!

篇3:三年级习作“扶着走”

小学习作起步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让学生觉得习作不难, 因此, 适当降低难度, 非常有必要实行“扶着走”的策略。如在交流了不同的课余生活后, 用一个词语概括就叫“丰富多彩”, 把它写进习作中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我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有时候我们……有时候我们……有时候我们……”;在写做家务收获时, 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做家务的过程, 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句式来写。这样, 学生习作时就不会再用一个词语带过全部的过程, 就能逐渐增加细节的描写了。

另外, 要让习作灵动精彩, 还需要指导学生加强“提示语”的变化, 注意对语气、语调、行为举止、表情神态变化的描写, 再加上“提示语”在句子中位置的灵活变动, 文章就不会干巴无味了。

篇4:观察习作三步曲

中年级学生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对新奇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感知、了解、探究的能力,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也明确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此阶段孩子对外界新奇事物的了解日益膨胀,此时的观察力是最旺盛的。因此,中年级习作教学要从观察入手,让学生从平常的事物中观察、发现,获取重要的信息,积累素材,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阅读基本功,解决“有米也难炊”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借助教材,学习观察方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除了广泛阅读外,还要细致地观察生活,既要走进自然界去观察千姿百态的景物,也要融入社会中去观察人情世态,积累大量素材。但没有扎实的阅读基本功,也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中的阅读分析,从中探寻观察方法,掌握观察方法。观察的内容不同,观察的方法也不同。

观察植物时,可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方面观察,可采用部位观察法或连续观察法。如《爬山虎的脚》这课,叶圣陶先生描写爬山虎的叶子时,抓住颜色、形状及动态美来描写;写爬山虎的脚时,运用比喻的手法,抓住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进行描写,这就是部位观察法。教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这段内容时,通过找动词、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叶老先生是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得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这就是作者运用连续观察法得出的结论。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连续观察法观察豆子发芽的实验过程,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变化等方面,在不同时段观察豆子发芽的情况。

观察动物时,可从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内部组织和结构等进行观察。学习《白鹅》这课,体会作者认真观察,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从鹅的叫声、步态、吃饭三个方面来体现白鹅高傲的特点。之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观察小白兔、猫、狗等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并要求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总分结构,写自己喜欢、熟悉的一种动物。学习《蟋蟀的住宅》使学生明白了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将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同时把它的活动看作人的活动,想象丰富。然后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蚯蚓是如何松土,为何松土。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特点进行长期观察。

观察景物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运用不同的方法突出其特点。学习《观潮》懂得了作者是抓住潮声、潮形、潮色,从远到近描绘海潮汹涌而来时的奇特景观。《颐和园》这课作者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来描写景物特点。通过列数字来表现长廊的长;用打比方突出昆明湖水的静和绿;用举例子来说明石桥的式样不同。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游览龟山公园。用列数字的方法写观音石;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写两旁的树木,以及人工湖水的清和美,湖中小岛众鸟纷飞的场面。

凭借语文教材的阅读,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让学生明白观察事物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调动人的各项积极因素去把握事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实践中分析、比较、引发联想。

二、创设情境,运用观察方法

观察是获得素材的主要途径。有强烈的观察欲望,再加上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观察起来效率就更高,思路更加清晰,指导起来就容易得多。

我在指导写《香甜的桔子》时,在展台上堆了十几个金灿灿,大小不一的桔子。首先,从色彩上使学生的视觉得到冲击,引发他们的兴趣。待学生蠢蠢欲动想吃时,再从语言上去激励他们。说今天谁观察得最仔细,写得最认真,写得最快的就奖励桔子。那一双双渴望奖励的眼睛,出神地盯着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桔子。胆大、调皮点的孩子伸手想去拿桔子吃,被我拦住了。我微笑地告诉他们想吃没问题,但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踊跃回答,有说“桔子皮是金黄色的。”有说“桔子的形状是圆圆的,像玩具车的轮子,扁圆的。” 正当孩子们各抒己见时,我走过来提醒他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看?机灵的孩子马上想到用手摸、用鼻子闻。接着,我拿出8个桔子从前往后一个个传下去,要求他们用手摸、用鼻子闻。孩子们边摸边闻边说,场面十分热闹。然后要求组长剥开桔子,每个人分两瓣,作为对他们努力观察的鼓励。孩子们边吃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其实我心里明白,不是今天的桔子更甜,是因为这桔子是孩子们努力而得到的,吃起来当然就觉得特甜,特好吃。桔子吃完后,孩子们开始认真地投入到写作中。

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学生懂得了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懂得用眼看一看颜色、形状;用手摸一摸表面光滑与粗糙;看不到的东西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尝一尝。把学生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充分调动起来。由于老师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巧妙引导,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去写作。

三、写作实践,练就学习方法

能力的提高需要反复的实践。同样,写作能力的提高,除了先天的才智外,后天的训练更是主要途径。平时写观察日记,能抓住机会捕捉到精彩瞬间,无疑是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添加筹码。在借助教材,凭借课堂,引导阅读,探寻和掌握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抓住一切机会,营造氛围,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巩固观察方法,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写作。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看见的,想到的,悟到的,才能真正地用我手写我心,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此,掌握正确地观察方法很重要。

首先,写观察日记。写观察日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还可以锻炼其观察能力和习作水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教学目的是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这组教材时,布置学生回家在门前、屋后、花圃等地做蚂蚁搬实物的实验,运用所掌握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学生有了亲身经历,才会互相交流观察感受,才能从心底里引发兴趣,真正掌握观察方法。

其次,学会“随意”观察,培养观察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习作素材的出现是没有规律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稍纵即逝。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随意”观察,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即时写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有一次,我正在认真上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飞进教室,飞到讲台桌上,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胆大点的男孩子先带头跑到讲台边捉麻雀。麻雀吓得窜到讲台桌下面,孩子们追到讲台桌底下找。那场面乱得一团糟。后来麻雀是抓到了,可课也上不了了。我有点生气,但一想,何不乘此机会来写《捉麻雀》。想到就做,先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捉麻雀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再指导想如何把这个过程写具体。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可从捉麻雀时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处着手。想想哪个同学捉麻雀时最来劲,大家的表现是怎样的。没想到这篇作文写得很成功。读习作时,同学们都笑了,好像又回到刚才那混乱而又精彩的情境中。这正是“处处留心是芳草”,用我们的眼睛积极地去发现,养成“随意”观察的好习惯,写作时就能如鱼得水。

篇5:三年级观察习作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天气

我家小院里栽了一片向日葵,我天天去看它,就为了等它成熟好一饱口福。可是今天,我却发现了向日葵的一个重大秘密。

今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像往常一样:站在屋檐下看像向日葵,那一盘盘的向日葵正对着我,咧开大嘴,笑得好甜。

下午放学回来,吃了晚饭,我又站在屋檐下看向日葵,“咦!怎么向日葵都背对着我呀?是不是生气了呢?”爸爸听到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问我:“你想想,它为什么叫向日葵呀?”“向日葵……向日葵……对了,向是向着,日是太阳,向着太阳的葵花!”我高兴地叫了起来。“这时太阳在西边,它就向着太阳开,怪不得不理我呢!”

我发现了向日葵的秘密,它是向着太阳开放的。

观察向日葵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天气

我家小院里栽了一片向日葵,我天天去看它,就为了等它成熟好一饱口福。可是今天,我却发现了向日葵的一个重大秘密。

今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像往常一样:站在屋檐下看像向日葵,那一盘盘的向日葵正对着我,咧开大嘴,笑得好甜。

下午放学回来,吃了晚饭,我又站在屋檐下看向日葵,“咦!怎么向日葵都背对着我呀?是不是生气了呢?”爸爸听到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问我:“你想想,它为什么叫向日葵呀?”“向日葵……向日葵……对了,向是向着,日是太阳,向着太阳的葵花!”我高兴地叫了起来。“这时太阳在西边,它就向着太阳开,怪不得不理我呢!”

我发现了向日葵的秘密,它是向着太阳开放的。

观察向日葵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天气

我家小院里栽了一片向日葵,我天天去看它,就为了等它成熟好一饱口福。可是今天,我却发现了向日葵的一个重大秘密。

今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像往常一样:站在屋檐下看像向日葵,那一盘盘的向日葵正对着我,咧开大嘴,笑得好甜。

下午放学回来,吃了晚饭,我又站在屋檐下看向日葵,“咦!怎么向日葵都背对着我呀?是不是生气了呢?”爸爸听到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问我:“你想想,它为什么叫向日葵呀?”“向日葵……向日葵……对了,向是向着,日是太阳,向着太阳的葵花!”我高兴地叫了起来。“这时太阳在西边,它就向着太阳开,怪不得不理我呢!”

我发现了向日葵的秘密,它是向着太阳开放的。

观察日记——生豆芽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我们要观察绿豆的生长实验。

让我们去看看绿豆什么样子吧!小巧的绿豆像米粒大小,身穿碧绿的衣裳,有一条白白的线,像它的肚脐眼一样,把它放到地上就蹦来蹦去,真可以称为“跳跳豆”呢!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小雨

经过一番浸泡,小绿豆撑开了白色的肚皮,并露出尖尖的小芽,而且它变得黄豆一样大小,就像刚出生的小娃娃。我高兴极啦!

老师让我们把容器里的水倒掉,再用湿布放进去,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绿豆发芽了以后,也是需要水分的,把湿布放进去是为了保存温度,做到两全其美。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五

小绿豆的成长期又过了一天,我已经期待很久啦!没想到的是,小芽又变尖了,原来的绿豆的小芽很不起眼,现在已经像一只小蝌蚪。闻着那香味,我恨不得拿去炒豆芽!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天 阴

小绿豆的芽越长越大了。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本想给小绿豆晒晒阳光,突然我心里一动,想,小绿豆本来在水里才能长大,它能晒阳光吗?想到这里,我赶忙查了一下,没想到小绿豆不能晒阳光!爸爸告诉我,夏天的阳光热极啦!只是现在是秋天,已经不用怕啦,听完之后,我就去给小绿豆晒太阳啦!

观察蚂蚁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五

阵雨

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菜地里观察蚂蚁。

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蚂蚁,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特别大,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我发现,小蚂蚁的嘴巴和我们的嘴不一样,它的牙齿像一个尖尖的弯刀,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一节是它的头部,第二节是它的腹部,第三节是它的尾部。长了八条腿,有趣的是它头上长着两根触须,(活动过程)我想为什么它要长两根触须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个明白,这时我看见了一只小蚂蚁,它发现地里有只死青虫,它试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掉转头去寻找它的伙伴,它用触须向伙伴们对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只只小蚂蚁排着队,像条黑色的长龙似的涌向了那条青虫,然后,大家一起奋力地拖着往洞里搬。我兴奋地对着妈妈大叫:“我明白了,原来蚂蚁的触须是用来召唤同伴的,是它们用来交流的。”

通过观察小蚂蚁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别看蚂蚁小,但团结力量大,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观察花生苗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三

今天早上,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我感觉好极了!我心里想,我不知道种的花生长得怎么样了?我该去看看了。

我来到花盆旁,看见花生苗又长高了一节。花生苗长得很茂盛,花生苗的叶子像一片片圆圆的小扇子。叶子下面还藏着许多金黄色的小花,像害羞的小姑娘。叶子上有一只蜗牛,正津津有味地吸着露水。花瓣上还有几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正忙着采花蜜呢!小蜜蜂真勤劳啊;小蜗牛却很懒,不爱劳动,我要向小蜜蜂学习,当个勤劳的孩子。

我家种的花生真有趣啊!

观察小金鱼

10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阴

我家养了七条生龙活虎的锦鲤。有的是大红色,如一个个游动的小太阳;有的是橙色,像一个个大橘子;还有的是花色,像一条条变色龙。小鱼儿的形状是流线形,体长在6~12厘米之间。我同时喂给它们鱼食和花卷末,它们似乎更爱吃花卷末。它们呼吸和进食时,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张一合,利用吸力将食物送入嘴里。

神奇的含羞草

11月7日

星期三

我一直都觉得含羞草很神奇,因为它是一种会害羞的草!爸爸给我买了一盆含羞草,让满足我的好奇心。

含羞草的叶子是一串一串的,但仔细地看,你会发现它是由许多小叶片组成的,小叶片成对地铺在茎上,好像两个好朋友在拉着手玩似的。它的嫩红色的茎衬着那鲜绿的叶子,就像一个朴素而高雅的女孩,真秀丽!(外形特点)

含羞草非常有趣。只要你用手碰一碰它的叶子,它就命令成串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又好像要把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藏起来一般。为什么含羞草会这样呢?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了。我把我的疑问告诉爷爷,他听了笑着说:“多好学的孩子啊!”他用手摸着我的脑袋说,“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面有很多水分,当人用手摸它的时候,叶子中的水分就会流到其他地方,叶子因为失去了水分所以就向上卷曲了。相反,如果你碰到它的叶柄,下面的水分流走的多,那叶子就垂下头来了。”(观察过程)

原来我的身边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观察!

美丽的菊花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在这金风送爽,秋色迷人的日子里,也是菊花开得最旺盛、最美丽的季节。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菊花吧。

我家的菊花是淡黄色的,花只有一个小碗大,但这淡黄色的菊花的花瓣有许多层,看上去很丰满,好似一个皮球。花蕾小而密,淡黄中带深绿色,很好看的。它的茎只有30厘米长,但是很粗壮,上面长满白色的小绒毛。

菊花的叶子是墨绿色的,为了使花朵更好看更美丽,菊花的叶子就把自己的营养也传递给了花朵,所以它的叶子长的较小。小叶衬托着花朵,我越看越美丽,简直是菊花在对着我们笑。

篇6:三年级观察习作

六桶小学

叶伦碧

一、说教学内容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单元的习作:观察的日记。这次习作是

学生充分观察日记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说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训练中明确提出:“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主要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二、说教学目标:

1、注意日记的书写格式;

2、认真观察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把自己最想写的写成一篇日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养成观察周围事物、勤动笔的良 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有序,内容具体,格式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有序,内容具体,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两篇例文,一是月季花,二是蚂蚁搬家。

2、教学前,让学生观察事物或活动,把发现的过程和新发现记下来,观 察的对象可以是植物、动物、活动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今天,我们要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观察发现写成一篇日记,让别人读后,能感受到你的观察过程,分享到你习作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谈话:让学生讨论日记的格式。

2、学生分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观察日记的格式。

(四)引导习作:

1、让学生读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2、指名学生说说习作的具体要求。

3、出示例文,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并思考这篇习作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

4、引导学生评价。

5、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想写的事物,交流汇报。6引导学生拟出本次习作的提纲。

(五)学生动手习作:

1、教师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2、让学生动手完成:(在学生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及学生保持安静,避免打断学生的写作思路)

(六)交流习作:

1、学生同桌交流习作,看看你的同桌的习作完成得怎么样。

2、引导学生评价同桌的习作(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3、教师总结性评价。

(七)、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重要任务的归纳,所以本节课的板书主要让学生明确从哪些方面完成下。

要格式正确

观察日记一则

注意搜集材料

对材料作合理的安排

篇7:三年级习作指导

一、范文引路记心中!

卡尔 和 火 星 人 的 一 天

星期天的早晨,卡尔正在草地上踢球。踢着踢着,忽然看见一个又大又扁又圆的东西,发着绿光,停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上面有一扇门慢慢地开了,走出来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怪物。只见那怪物长着鹦鹉嘴、铜铃眼,身上、腿上到处都是鳞片。卡尔吓了一跳,以为怪物要伤害他,可是那个怪物并没有来伤害他。于是,卡尔就慢慢地走过去,问那个怪物:“你是谁?”那个怪物回答说:“我是火星人。你跟我到火星上去吧,那里可以看到宇宙间的一切。”卡尔想了想,就跟着火星人上了飞艇。

飞着飞着,卡尔觉得呼吸很困难,就问火星人:“我怎么喘不上气了?”火星人说:“宇宙空间是没有氧气的,给你氧气瓶,你赶快背上。”只见火星人按了一下红色电钮,舱壁上立刻出现了一个门,门里推出一个氧气瓶。卡尔背上氧气瓶,才觉得呼吸轻松了些。

过了一会儿,飞艇停了下来,卡尔问火星人:“到哪儿了?”火星人回答说:“已经到火星了。”卡尔非常高兴,就跟火星人下了飞艇。

在这儿,卡尔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树木长得弯弯曲曲,而且都很矮小;花瓣第一层是红色,第二层是黄色,第三层是绿色,花蕊是蓝色,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卡尔又看见许多山,山上有很多洞。火星人带着卡尔进了一个洞,洞里面很亮,墙壁上涂着荧光粉,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家具,靠墙角放着一个仪器,仪器上有很多电钮,在仪器中间,有一个方口,底部有四个轮子,可以随时转动。

中午,卡尔肚子饿了,就问火星人:“我们什么时候吃饭?”“现在。”火星人说着走近那台仪器,按了一下黄色电钮,从仪器的方口处立刻出来了几盘从没见过的饭菜。火星人又按了红绿两个电钮,那个方口里又出来了几盘各种各样的水果。卡尔看得目瞪口呆。火星人说:“你别发呆,快吃饭吧。”

卡尔吃完了饭,就去睡午觉了。直到太阳西斜时,卡尔才对火星人说:“我该回家了,不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火星人说:“那我送你回去。”火星人带着卡尔,驾驶着飞艇离开了火星,降落在地球上。火星人告别了卡尔,又回火星去了。

卡尔回到家里,连忙把遇到火星人和去火星的事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祝愿卡尔学习更多的宇宙知识。

二、学学写写我能行!

从小到大,千奇百怪的故事一直伴随我们成长,有些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我们早已读得滚瓜烂熟,但科幻故事因具有神奇的想象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你愿意读,我愿意读,大家都爱读。那么,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借现实生活为依托,自己也创作出一篇神奇的科幻故事与大家共赏呢。

本次习作就是要求同学们先把自己看过的喜欢的科幻故事的梗概或精彩片段在头脑中重现一遍,感受一下科学幻想故事的味道,为写好科幻故事找到感觉。然后回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宇宙的奥秘;到神秘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藏;到未来的世界,去感受科技的进步„„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亲身经历,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编造出某种故事情节,再确定出几个人物形象,赋予他们以某种精神或品质或超凡的力量,并把故事置于超越时空的另一天地,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其精神或品质,寄托作者的向往。

一)习作知识

科学需要想象,文学更需要想象。黑格尔认为,对作家来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我们常说的“虚构”,就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塑造新的生活,新的形象的过程。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都有着奇特瑰丽的想象。如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安徒生、格林的童话,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等,都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奇特美丽的世界。

科幻故事也是想象作文中的一种。想象作文是对想象中的场景或事物的描述,是作者超越时间、空间、生活常规限制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记录。想象有多大的天地,想象作文就有多大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茫茫宇宙的每个角落,每段时间。你可以与日月星辰做伴,与它们悠然散步;你可以与嫦娥携手,共游月球;你可以在天空与鸟儿为伍,自由翱翔;你可以进入未来社会,领略高科技的神奇魅力;你还可以坐“神舟六号”飞船与费俊龙握手遨游太空,做你想做的一切。

要写好这次习作,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科幻需要生活和知识做基础

生活是作家的学校,文学的长青树来自于生活肥沃的土壤。作家丰富的想象里,来自厚实的生活经验。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仔细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生活,才会想出新颖的内容,使读者产生共鸣。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那我们的想象就不能称之为奇思妙想,只能成为胡思乱想。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碰到许多妖魔鬼怪,那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坏人为非作歹,好人受压迫、受迫害的实际情况想象出来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嫉恶如仇,那是人们理想的化身、精神的寄托者。

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编科幻故事同样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有了深厚的生活基础,幻想的神奇骏马才能驰骋千里。科学技术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科幻离不开现实生活做基础。

2、科学幻想需要充满感情,做到以情动人

我们写人、记事、状物、描景都离不开作者感情的抒发。同样,编科幻故事也离不开作者情感的渗透。离开感情的作文,就像纸做的花,蜡做的人,缺乏灵气和真实;缺乏情感的科幻就像鸟儿折了翅膀。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爱就不会有下文的《时间控制器》;没有对未来的向往,就不会有下文的《会飞的汽车》。有了情感,人物才会鲜活,情节才会离奇,故事才会精彩。

3、明确目的,要以科学的想象为翅膀

科幻故事中的想象是一种科学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它需要与科学相联系,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思路的。既然是故事,就有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和一般的记事类文章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整个故事都是“虚拟”而已。

作家高晓声曾经说过:“作家在生活里面发现创作的材料,发现人物,是由他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的程度决定的。知识面越大,思想能力就越强,见解就越深,越可以从多方面发现题材,写出来的人物形象越厚实。”所以,只有积累广博的知识,有意识的从生活实践和读书中充实自己的记忆库存,才能使想象插上翅膀。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的想象应适应这个社会。因此,我们的想象不能太“土气”。例如,当公路塞车时,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魔术师,只需要魔棒挥挥,也不能幻想自己有一盏神灯或请来美丽的小仙女,如果这样的话,就丢掉了现代气息,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写作的要求。但我们可以设计出未来的高速公路,我们可以制造长翅膀的汽车。当家务繁忙或无人照顾时,机器保姆会为你排忧解难。这都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性的描绘未来前景。我们了解现代社会,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幻想才会是合情合理的。当然,知识不够时,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二)习作要求

1、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不能让人看后觉得索然无味。

2、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不能只用“他”、“你”这样一类的代词泛指。

3、在编写作文情节的时候,要大胆想象,不要有所拘束。

4、作文的内容要具体,描写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情节的时候要详细一些,要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和你想说明什么道理。

科幻故事首先要注意到它是个故事,具有故事的特征。一个故事,必定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还有它生动的情节。

而科幻故事虽然具有故事的特征,但它又与一般的故事不同。主要表现在:

(1)、闯进未来科学的时空

幻想是超越现实的。任何一个科幻故事,它都是在未来的时间内发生的;不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情就不是幻想。“2150年的中国少年”是未来的少年,“奇妙的农场”是未来的农场。“天上的街市”是未来才可看见的街市。科幻故事中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未来的。

科幻需要闯进未来的时间,同样需要闯进未来的空间。它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在地下。

(2)、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情节

事情是人做的,所以故事离不开人。故事中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交代清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中的人物要比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聪明、能干得多。这些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大脑。在故事中可以有金黄色皮肤、矮个子、大眼睛的外星人,会操纵现代化高科技武器的龙王,也可以是宇航员,也可以是探测外星球奥秘的科学工作者。

是故事就需要有故事情节,科幻故事更需要离奇的情节。这样,故事才能跌宕起伏,有吸引力,别人读了才会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3)、溶幻想与科学色彩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常常是科学未来的预言。它所表现的科学内容虽然在现在看来是虚幻的,但由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将来有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

编科学幻想故事时,必须和科学知识与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科学进步,想象科学对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的想象才会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现在的科学为基础,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在科技这样发达的未来社会中,会怎样做事,怎样生活。

(4)、溶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是文学和科学的结合,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文艺性。科幻故事中会有深奥的科学知识。而这些深奥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对文学形象的细腻描绘、刻画,逐步传递给读者的,在读者被感动,被吸引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将科学知识作了吸收和消化。

选材建议

篇8:三年级观察习作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秋天, 校园秋意正浓, 是观察的好时机。老师嘱咐学生要从杆、枝、叶、花及远近角度观察, 观察要细到叶的变化, 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不曾想到, 学生在观察时, 对于枝、叶、花的观察主体似乎不以为然, 一只螳螂的出现打乱了观察情景, 他们有的欢呼, 有的惊叫, 都围过去看。回到教室, 有了一段干巴巴的对话:

师:桂花树远远看去, 是怎样的?

生:有两层楼高。

师:像什么样子?

生:像一根被劈开的香肠。

师:走近了看到枝条是怎样的?

生:细长的……

这简直是一段科学课上的对话, 寻找不到一丝语文意味。

语文和科学观察的主体虽然同是桂花, 但观察的目的取向完全不同。朱光潜在《谈美》中就讲到对树的三种不同态度, 他说:“假如你是一位木商, 我是一位植物学家, 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 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 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 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 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 只管审美, 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对照此说, 先前的观察的偏颇之处很明显, 用脱胎于科学的观察方法, 让学生去知觉全面的一棵树, 对树细细地解剖了一番, 只有科学客观的存在意义, 而不具备任何美的意义。虽然在写时, 再三强调要写出美, 但木已成舟, 基本的科学记录已成规模, 这时吆喝着要让学生把科学记录式的表述, 强扭为语文语言的描写, 作文的难度大大加强, 有的学生面对树搜索不到恰当的语言, 一筹莫展。

观察在语文上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它的意义呢?结合教学, 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拨动心弦, 观察以情感为先

在实地观察中, 一只螳螂的出现, 使学生舍弃桂花树而专注于螳螂, 是什么搅动了学生的心灵, 是情感。观察中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意义重大。

第二次教学以学过的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进行适度煽情, 然后让学生找形容秋天的优美词句, 把课堂定位在寻找和发现校园秋天的美, 为赞美而去感知校园里的草木。观察目标明确, 就是发现美。这次取消了实地观察, 让观察更集中。

师:我们学了《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谁能用一个好的词来赞美一下秋天?

生:秋高气爽。

生:五彩缤纷。

生:美不胜收。

师:这些词语真美, 赞美秋天很合适。现在秋天来到了我们校园, 今天我们来赞美校园的秋色。你们觉得校园哪里让你感觉到秋天的美?

生:梧桐树。

生:银杏树。

生:桂花树。

师:我们先来看桂花树。投影由远到近的几张桂花树的图片。 (生静静地看)

师:你们觉得桂花树美在哪里?

生:它的花很美。

师:怎么个美法, 请你看看图上的桂花, 能不能说个优美的句子。

生:花很多, 挤在一块儿。

师:像——

生:像小朋友们挤在一起玩耍。

师:说得妙!大家能不能像刚才这个同学那样说说花的美?

生:风吹来, 金色的花落下来, 就像下起了金子雨。

科学观察是解剖式的面面俱到, 客观的感知上升到理性分析与概括, 最后是知识性的表述。以上实录片段已经让我们看到, 语文观察不同于科学观察, 而且有时恰恰会和科学观察背道而驰。语文观察以美为标准,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可以说是以主观去选择客观。对于桂花树美在哪里, 很多学生都是撇开枝叶而选择花, 在学生眼里, 花是美的化身, 是值得赞美的。这种选择的驱动力是情感, 因为情感所以有喜好, 因为有喜好所以有选择。

科学观察是忌情感干扰而求冷静客观, 而语文观察就是调动情感介入, 情愈浓则感愈丰。课堂伊始, 让学生说说描写秋天美好的词, 就已经向情感打开窗户。校园里哪里让你感觉到秋天的美?桂花树美在哪里?以此为观察立足点, 而不是从远近高低、整体局部、细致入微这些观察方法入手, 也是为了拨动学生心弦, 让他们凭主观喜好来对桂花树的美进行判断和选择。

孙绍振在《如是解读作品》中分析《咏柳》时说:“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 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 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特征猝然遇合。”而调动情感去发现美, 就是为了促成客观形象与主观情感在美这一标准上的统一。学生首先就在桂花上让自己的情感和客体特征相遇, 言说桂花旺盛之美, 就有了“花很多, 挤在一块儿, 像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言说桂花落英之美, 就有了“风吹来, 金色的花落下来, 就像下起了金子雨”。

观察对于写作而言, 不是客观特征的解剖与描述, 而是情感投射于形象的发现与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 观察的起点是情感的激发、主观的解放。

二、舒展想象, 观察与审美经验相融

孙绍振在《如是解读作品》中说:“本初的感情只有通过假定的想象才能抒发。”和英国哲学家休谟关于情感受想象支配的说法有相似之处。这理论启示我们, 使观察拥有情感的形象, 需要想象。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也看到, 对美的抒发, 就是依靠想象这一手段, 想象的对象也就是观察的对象。在表现美这一层面, 观察和想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师:对这花还有谁发现它的美, 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生:它的花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蝴蝶, 在树枝上翩翩起舞。

生:一朵朵桂花挤在一起, 如同一颗颗小星星在对我眨眼, 一摇, 花朵纷纷落下, 宛如淘气的小娃娃。

师:请大家用鼻子闻闻, 桂花的美还在哪里?

生: (齐声) 香味。

师:谁来说说香味。

生:桂花真香啊, 香到了我的心里。

生:桂花的香飘满整个校园。

师:真是香啊, 桂花可真美!

生:桂花妹妹非常爱美, 它把全身都涂满了‘香水’, 好像要让全世界都闻到它的香味。

如果没有观察的见闻而只有不着边际的想象, 那就是胡思乱想了。白石老人讲, 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则媚俗, 不似为欺世。这似与不似, 也就是观察以想象为发展, 让情感有形可附;而想象以观察为依托, 让想象有据可依。这样的观察与想象才是情感与客体特征的沟通与升华。在教学中, 学生把桂花的动态和蝴蝶优美的舞蹈相联系, 把桂花和在枝叶间眨眼的星星相联系, 把桂花跌落的情景和淘气的娃娃相联系, 姿态尽出, 真实可感。这些想象就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是观察与想象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果是纯粹的观察与表述而不启发想象, 则情感不表, 个性不张, 误入科学观察的陷阱。这也再次印证了科学观察与语文观察的不同。科学上的观察求的是客观普遍性, 如“桂花树的枝条细细的长长的, 花很小又很多, 每一朵花有好多花瓣……”每一棵桂花树莫不如此。而语文上的观察是因为情感之下的想象而变得富有个性。用想象来彰显个性情感, 就是让观察有了语文味。教学中学生比拟香味, 有的说香到了心底, 有的让桂花的香飘满整个校园。这些个性化的表述, 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情感波动之下积累的审美经验, 这些经验可能是肤浅的, 但绝对是美的、真的。其中一个学生说:“桂花妹妹非常爱美, 它把全身都涂满了‘香水’, 好像要让全世界都闻到它的香味。”这种感觉就来自于生活中周边女性使用香水, 那香味在幼小心灵上激起美的涟漪, 此刻, 客观特征与经验在美的召唤下相遇相融。这样的写作, 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 是把景物给“写活了”。

通过观察启动想象, 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的桂花, 最终是客体特征与审美经验的相遇与融通, 产生了个性化的文字。

三、意象组合, 观察建构意境

桂花树的美在于花, 这是学生情感选择的结果, 可是枝和叶的美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观察、想象还在继续。

师:刚才我们是发现了桂花的美, 大家再看看, 除了花儿之外, 这桂花树还有让你感觉美的地方吗?

生:枝条很美。

师:枝条怎么美法?

生:他向周围展开。

师:向四周展开, 这像什么?

生:我知道我知道, 像千手观音。

师:啊, 真是美, 如果一阵秋风吹来, 这千手观音就——

生:跳起了舞。

师:能把刚才说千手观音的这句话连起来说说吗?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生: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就像一个千手观音, 吹来一阵秋风, 她就翩翩起舞。

师:说得真美。桂花树还有别的美丽之处吗?

生:桂花树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伞, 为桂花遮风挡雨。

师:这个情景真是太美了, 你把叶和花给联系起来了, 如果加上刚才的枝条, 枝、叶、花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画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更多观察与想象, 每一次也都是主观情感与客体特征的相遇和融合, 产生了一个个意象。这使我看到了语文观察和科学观察的又一处不同。科学观察, 细细分割, 每一部分都具有均等的意义, 而每一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棵完整的树。语文观察则不同, 当我们把这些意象加在一起时, 就不是一棵树那么简单了。教学片段中的两处意象经过学生的讨论修改成了一段话:

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就像一个千手观音, 吹来一阵秋风, 她就翩翩起舞。枝上的绿叶也不停地摇着, 成了一把把小伞, 为桂花挡风, 花遮住了, 可是香味被吹了出来……

当枝叶的美和花的美组合在一起, 成为灵动的画面时就是意境。浙师大教授周晓波说:“单独的意象很难形成意境, 众多的意象汇合才能成为一种意境。”虽然不是刻意的创造, 也谈不上艺术感觉, 但确实有了意境, 舞动的枝、摆动的叶、被遮蔽的花, 三个意象相互依存映衬。或许这意境尚粗劣, 但也让我们看到, 意象的组合产生的美已经超越了各个部分数学意义的相加。

这种组合思维, 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单独的意象在萧瑟多愁的情感之下统一起来, 造成了意味无穷的意境。格式塔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我们对观察的指导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地组织或建构”。从情感出发, 多数学生发现的是花的美, 当情感的窗户打开, 枝、叶这些客体所固有的美也会被连带发现, 组织构建的结果就是意境的创造, 这是观察在语文上的终极意义。

上一篇: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800字下一篇:财务部门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