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2024-09-0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通用6篇)

篇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四组汉字中,均为形声字的一组是(C)A、颖 行 路 公 B、裁 毓 戚 修 C、哀 赖 佞 雒 D、耆 豪 疆 眉

2、在商代金文中,字体笔画的明显特征是(B)A、线条笔画 B、块面笔画 C、平直笔画 D、方折笔画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同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B)A、尺虫隻之屈,以求信(伸)也。B、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

C、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丧期无(無)数。D、他日发,则有馈其兄生 鸟我(鹅)者。

4、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5、下列工具书中,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专门解释虚词的工具书是(D)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篡诂》 D、《助字辨略》

6、《后汉书·斑超传》,“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句中,“脚”字的词义发展成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C)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没有变

7、下列各旬中,“*”字用其本义的是(B)A、立名者,行之*也。

B、(蔡茂)梦坐大殿,*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C、譬众星之环*。D、平原远而*目兮。

8、《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其中“辩”用的是(C)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常用义

9、在“既至匈奴,置幣遗单于”中,“幣”用的是(B)A、本义 B、假借义 C、今义 D、引申义

10、下列四句中,“且”作为副词,表示 “将要”义的是(D)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C、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人乎? D、楚人尚在,君必左,元与王遇,且攻其右。

11、下列四句中的“尔”,用作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的是(A)A、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B、今尔出于崖矣。观于大海,乃知尔丑。C、盍各言尔志?

D、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2、下列四句,与“男不耕耘,女不蚕织”具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现象的是(A)A、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B、(班)超手格杀三人。

C、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D、孟尝君客我。

13、下列四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C、秦兵尚强,未可轻。

D、帝壮超(班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

14、传统“三十六字母”中的下列字母,属于舌音的是(D)A、帮滂并明 B、见溪群疑 C、精清从心邪 D、端透定泥

15、《广韵》:“夸,大言也,苦瓜切。”这说明“夸”与“苦”的关系是(D)A、叠韵

B、韵母完全相同 C、声调相同 D、双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C)A、春 B、朝 C、孟 D、鼎 E、伐

2、下列汉字中以“火”为形符的是(ADE)A、然 B、燕 C、鱼 D、烈 E、照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CD)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

4、下列各句中,“比”用作引申义的是(ACD)A、家人失火,屋比延烧。B、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C、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5、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CDE)A、草创未就。B、三窟已就。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6、下列句子中,“为”作介词,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的是(BCE)A、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C、父母之于子也,岂可坐观其为寇贼之所屠剥。D、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E、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7、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CDE)A、惟兄嫂是依。B、无乃尔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8、下列工具书中,按音序排列的是(ACD)A、《经籍篡诂》 B、《辞海》 C、《辞通》 D、《词诠》 E、《康熙字典》

9、《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BD)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10、下列古注术语中,用于注音的术语有(ACE)A、读如 B、读曰 C、读若 D、言 E、如字

三、填空题

l、“贼”字的声符是则。

2、“归还”的“归”的繁体是歸。

3、《国语·晋语》:“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句中“干”字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勤”的意思是辛劳(或辛苦)。

5、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和一些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这些古籍汉以后被尊奉而称为经。

6、《毛诗正义》中包括了汉代毛亨作的传、郑玄作的笺以及唐代孔颖达等人作的正义。

7、《左传·鞌之战》:“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蔽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齐侯请战的表达方式,在修辞上称作委婉。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的首联出句是“城阙辅三秦”,那么它的颔联出顺的平厌句式应是平平平厌仄

9、中古的平声调分化为现代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这种分化是以字的声母的清浊为枢纽的。

10、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

四、解释题

(一)解时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与:参加

2、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诮:责骂

3、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弭 消失

4、式于政,不式于勇,不式于四境之外。式:用

5、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释憾: 发泄不满

6、秦王有虎狼之心,杀入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尽

7、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入。桀:通“揭”,举起

8、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倍:背叛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尽

10、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白;显赫,显明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豕人立而啼。

而:连词,连接状语“人立”和中心语“啼”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乎:介词,相当于“于”。

3、臣不意永昌风俗敦值乃尔。

乃: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

4、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

曾:副词,表示加强语气,可译为“竟”、“竟然”。

5、射其御者,君子也。其:指示代词,那。

五、简答题

1、指出下列5个字的形符,分别说明它们与字的本义的关系。颇 髡 耨 融 段

1、①颇:从页,从页的字本义与人头有关。

②髡:从*(该字的上半部分),从*的字本义与毛发有关。③耨:从耒,从耒的字本义与农具有关。④融:从鬲,从鬲的字本义与炊具有关。⑤段:从殳,从殳的字本义与击打有关。

2、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词。

②“之”、“焉”都可以充当及物动词的宾语,如例②④。相异:①“之”可作定语,如例①;“焉”则不能。

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是”,在句中作补语;

“焉”常用在结尾,兼表提示性陈述语气,如例③⑤。列例句分析“之”、“焉”的异同。

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以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③制,岩邑也,虢叔死焉。④非曰能之,愿学焉。⑤晋国,天下莫强焉。

六、古文今译题(将下面一段文章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1)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2)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贯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见我,尚可得乎?”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4)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5)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甸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1)会论虞常

一同判决虞常。

(2)复举剑拟之 又举起剑来对他比划着。(3)空以身膏草野

白白地让自己的躯体去作野草的肥料。(4)何以女为见 干嘛要见你。(5)反欲斗两主

反而要使两国君王互相攻打。

七、古文标点短(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

凡 治 国 令 其 民 争 行 义 也 乱 国 令 其 民 争 为 不 义 也 强 国 令 其 民 乐 用 也 弱 国 令 其 民 争 竞 不 用 也 夫 争 行 义 乐 为 用 与 争 为 不 义 竞 不 用 此 其 为 祸 福 也 天 不 能 覆 地 不 能 载 晋 文 公 伐 原 与 士 期 七 日 七 日 而 原 不 下 命 去 之 谋 士 言 曰 原 将 下 矣 师 吏 请 待 之 公 曰 信 国 之 宝 也 得 原 失 宝 吾 不 为 也 遂 去 之 明 年 复 伐 之 与 士 期 必 得 原 然 后 反 原 人 闻 之 乃 下 卫 人 闻 之 以 文 公 之 信 为 至 乃 归 文 公 故 曰 攻 原 得 卫 者 此 之 谓 也 文 公 非 不 欲 得 原 也 以 不 信 得 原 不 若 勿 得 也 必 诚 信 以 得 之 归 之 者 非 独 卫 也 文 公 可 谓 知 求 欲 矣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

八、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妆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语(5分)l、孝闻于楚国

闻:闻:闻名,使„„听到。

2、吾欲妆之相也 相:相:担任相。

3、申鸣将往死之 死:、死:为„„而死。

4、往劫其父以兵 劫:劫:劫持。

5、援桴鼓之

援桴:援桴:拿过鼓锤。

(二)通过分析对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 ”词各自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4分)

1、与

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

前一个“与” 动词,“和„„在一起”或“帮助”。后一个“与” 介词,和、同。

2、其

①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 其:代词,他的。

②弃父而死,其可乎

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或表示委婉语气)。(三)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文(6分)

1、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

如今既然离开父亲事奉国君,恐怕该为国君的灾难去死吧?

2、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

现在率领军队包围我们,我们该对此怎么办?

3、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

象送择生存(活着)的话,有什么脸面在天下人面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C

2、B

3、B

4、C

5、D

6、C

7、B

8、C9、D lO、B

11、A l2、A

13、A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

l、AC

2、ADE

3、CD

4、ACD

5、CDE

6、BCE

7、CDE

8、ACD

9、BD

10、ACE

三、填空题

l、则

2、歸

3、引申义

4、辛劳(或辛苦)

5、经

6、孔颖达

7、委婉

8、平平平厌仄

9、清浊

10、词调

四、解释题

(一)解释句子中加“ ”的词。

l、参加

2、责骂

3、消失

4、用

5、发泄不满

6、尽

7、通“揭”,举起

8、背叛

9、尽

10、显赫,显明

(二)说明句子中加“ ”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连词,连接状语“人立”和中心语“啼”。

2、介词,相当于“于”。

3、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

4、副词,表示加强语气,可译为“竟”、“竟然”。

5、指示代词,那。

五、简答题

1、①颇:从页,从页的字本义与人头有关。

②髡:从*(该字的上半部分),从*的字本义与毛发有关。③耨:从耒,从耒的字本义与农具有关。④融:从鬲,从鬲的字本义与炊具有关。⑤段:从殳,从殳的字本义与击打有关。

2、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词。

②“之”、“焉”都可以充当及物动词的宾语,如例②④。相异:①“之”可作定语,如例①;“焉”则不能。

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是”,在句中作补语;

“焉”常用在结尾,兼表提示性陈述语气,如例③⑤。

六、古文今译题(1)一同判决虞常。

(2)又举起剑来对他比划着。

(3)白白地让自己的躯体去作野草的肥料。(4)干嘛要见你。

(5)反而要使两国君王互相攻打。

七、古文标点题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

八、古文阅读题(一)

1、闻:闻名,使„„听到。

2、相:担任相。

3、死:为„„而死。

4、劫:劫持。

5、援桴:拿过鼓锤。(二)

1、与

前“与”:动词,“和„„在一起”或“帮助”。后“与”:介词,和、同。

2、其

①其:代词,他的。

②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或表示委婉语气)。(三)

1、如今既然离开父亲事奉国君,恐怕该为国君的灾难去死吧?

2、现在率领军队包围我们,我们该对此怎么办?

3、象送择生存(活着)的话,有什么脸面在天下人面前。

篇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四组形声字,属于“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茅 简 闷 围

B.园 阎 匮 街

C.辩 闻 雠 罔

D.基 裳 恐 恣

2.下列四组汉字中,由“网”作形符的一组是()A.罟 罔 罕 罩

B.置 署 罹 罕

C.罗 罟 詈 穷

D.罟 罩 署 空

3.下列四组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组是()A.蹟迹 裡裡 耻恥 無无

B.蠢蚕 遷迁 會会 鑿凿 C.早蚤 舆予 屎矢 拒距

D.赴讣 张胀 不丕 大太

4。下列工具书中,按平水韵排列的是()A.《词诠》

B.《经传释词》

C.《经籍*诂》

D.《诗词曲语辞汇释》

5.《辞通》称《联绵字典》的作者依次是()A.符定

一、朱起凤

B.朱起凤、张玉书 C.张玉书、符定一

D.朱起凤、符定一

6.在“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句中,“股”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没有变

7.下列各句中,“阴”字其本义的是()A.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B.齐使者如粱,孙滨以刑徒阴见,说齐使。C.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D.故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8.《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其中“狐狸”属于()A.联绵词

B.单纯词

C.合成词

D.词组

9.《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其中“夭阏”属于()A.单纯词

B.复合词

C.合成词

D.词组

10.下列四句中,“诸”作为“之于”的合音字应是()A.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C.段人于鄢,公伐诸鄢。

D.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人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1.在“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和“是必夫奇鬼也”两句中,两个“夫”依次是()A.句首语气词、远指代词

B.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 C.远指代词、句中语气词

D.远指代词、远指代词

12.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句中,“方、舟”的语法特点是()A.均是名词,作“之”的主语

B.均是名词,作“之”的定词 C.均是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D.均是名词,用如使动

13.在“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句中,“廷”是名词状语,所起的作用是()A.表示对人的态度

B.表示方位处所 C.表示比喻

D.表示工具或依据

14.传统“三十六字母”中的下列字母,属于“唇音”的一组是()A.非敷奉微

B.精清从心邪

C.端透定泥

D.来日

15.古人名“皋陶”、“曹大家”的读音是()A.gáo yào, cáo dà gū B.gāo táo, cáo dà jiā C.gāo yáo, cáo dà jiā D.gāo táo, cáo dà gū

来源:考试大-自考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l.下列文字中,形符和声符不能按左右上下内外这种自然结构来分析的是()A.薄

B.游

C.戚

D.辩

E.* 2.下列汉字可以归入“*(bīng)部的字是()A.泳 B.冷

C.寒

D.冯

E.益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纷缊

B.愤懑

C.匍匐

D.薛荔

E.囫囵

4.下列句子中,“集”用作引申义的是()A.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

B.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C.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寘以西。

D.黄鸟于飞,集于灌木。E.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5.下列各句中,“身”用作本义的是()A.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D.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E.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

6.下列各句中,“被”字用作介词,表示被动的是()A.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

B.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C.功参天地,泽被生民。

D.亮子被苏竣害。

E.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7.几下列各句中,含有“前置宾语+之(是)+谓语”句式的是()A.姜氏何厌之有?

B.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C.大哉,尧之为君!

D.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E.求!无乃尔是过与?

8.下列工具书中,专门训释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是()A.《辞通》

B.《康熙字典》

C.《助字辨略》

D.《经传释词》

E.《切韵》

9.下列工具书中,按部首排列的是()A.《经籍*诂》

B.《词诠》

C.《说文解字》 D.《辞源》

E.《辞通》

10.下列古注术语中,专门用以训释虚词的术语有()A.语助

B.语词

C.发声

D.貌

E.辞

三、填空题(每小题l分,共10分)1.隶书最早产生于 时代。2.“蜡(zhà)的本义为虫蛆,现在却把它作(là,写出繁体)的简体。3.《郑伯克段于一鄢》:“请以遗之。”句中“遗”与今义有别,是 的意思。4.《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句中。“习”的意思是,用的是它的 义。

5.古人作注也可能对前人的注进行补充订正,这种注一般叫做。如郑玄对《诗经》毛传就作过这样的补充订正。

6.古注术语中,用来说明事物性质、状态的那个术语是。7.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既醉而退,曾不*情去留。”句中“去留”在修辞表达方式方面属于。8.中古韵书的代表是《切韵》它是由隋代 等编成的。9.在今体诗“仄仄仄平平”句式中,若按“一三五不论”之说将第三字“仄”换成“平”句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调,这就是,是今体诗的大忌。I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中“寻常”对“几度”,这种对仗一般叫做 对。

1999年下半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你最值得信赖的考试顾问】 2002年5月27日

四、释词题(共20分)(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劝:

2.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捐瘠: 3.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称: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穿: 6.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当: 6.田父给曰:“左。” 给:

7.赵举而秦疆,何蔽之承!举: 8.齐桓任战而伯天下。伯: 9.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不患均。家: 10.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归:(二)说明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人生世上,势位富贵,蓋可忽乎哉!蓋: 2.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曾: 3.诵诗三百,授之以一睡,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为: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则: 5.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其: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下列句子中的“怨”、“恨”的词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史记·商君列传》:“是积怨畜祸也。” ②《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

2.指出下列各字的形声字和会意字,简述这两类字结构上的区别。兵 督 弛 比 造 韋 间 咨 好 常

六、古文今译题(将下面一段文章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10分)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1)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2)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3)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4)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5)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2)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

(3)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4)此其此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5)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平乎

七、古文标点题(结下面一段文章加上标点符号。10分)鲁 饥 臧 文 仲 言 于 庄 公 曰 夫 为 四 邻 之 援 结 诸 侯 之 信 重 之 以 婚 姻 申 之 以 盟 誓 固 国 之 艰 急 是 为 铸 名 器 藏 宝 财 固 民 之 殄 病 是 待 今 国 病 矣 君 盍 以 名 器 请 籴 于 齐 公 曰 谁 使 对 曰 国 有 饥 谨 卿 出 告 籴 古 之 制 也 辰 也 备 卿 辰 请 如 齐 公 使 往 从 者 曰 君 不 命 吾 子 吾 子 请 之 其 为 选 事 乎 文 仲 曰 贤 者 急 病 而 让 夷 居 官 者 当 事 不 避 难 在 位 者 恤 民 之 患 是 以 国 家 无 违 今 我 不 如 齐 非 急 病 也 在 上 不 恤 下 居 官 而 惰 非 事 君 也

八、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回答文章后面提出的问题。15分)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1)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人!”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下何不自喜也?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2)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乃延而坐下,问<所以>取天下者。

1.解释文中加“{}”的词。(5分)踵: 谒:

“为我谢之”之“谢”: 度:

“沛公谢曰”之“谢”:

2.说明文中加“<>”的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6分)而: 夫: 所以:

3.将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1)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人!”(2)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一、单顶选择题

l.C 2.B 3.A 4.C 5.D6.C 7.D 8.D 9.A lO.C1l.D l2.C 13.B l4.A l5.A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2.BC 3.AD 4.ABE 5.AE6.BDE 7.ABE 8.CD 9.CD 10.ABCE

三、填空题

l.战国 2.蠟 3.赠,送给 4.鸟类反复地试飞;本(两空均对得分)5.笺 6.貌(或之貌)7.复合偏义 8.陆法言 9.三平调 10.借义 四.释词题

(一)解释句子中加“ ”的词

1.勉励,鼓励 2.被遗弃和瘦弱之人 3.举起 4.洞穿 5.判罪,判决 6.欺骗

7.攻下 8.称霸 9.大夫的封地 10.出嫁

(二)说明句子中加“ ”的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疑问代词,怎么。2.副词,竟,简直。

3.句尾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4.连词,表逆接(或发现),相当于“却”。5.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

五、简答题 1.①不相同。

②例①的“怨”是仇恨之义,词义色彩比② “恨”重。③例②的“恨”是遗憾之义,词义色彩较例①“怨”轻。

2.①会意:兵、比、韋、间、好。形声:督、弛、造、咨、常。

②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会意有通过意符的形象结合或文字意义组合来 会意两种。

形声字则由表意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构成。

六、古文今译题

(1)正在于识太少,又凭什么自认为多呢?(2)不就好似蚁穴在大的草泽中一样吗:

(3)人们用“万”这个数目来称呼物类,人类不过占据其中之一。

(4)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好象一根细毛的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5)不就好比你刚才自认为水很多一样吗?

七、古文标点题

鲁饥,臧文仲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谨,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从者曰:“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八、古文阅读题

1.踵:登门。谒:名贴。谢:婉相告。度:估计。谢:道歉。2.而: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作定语。夫:句首语气词,引出下文的议论。

所以:辅助性代词+介词,表示“用来……的办法”之义。3.(1)沛公急忙赤着脚以矛为仗说:“请客人!”

篇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课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与现代汉语、古代文学都有一些联系, 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与之有很大差别。同属于语言学科,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可以说古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语法学的成就, 但是从语音、词汇的角度看, 学习古代汉语的难度更大, 难不在于“迥异”, 而在于“微别”。与古代文学一样, 古代汉语要借助很多古代文献材料做研究, 但古代汉语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语言文字, 而不是艺术手法, 古代汉语接触的是文献的原始材料, 而非后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 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宝贵的见解。但是在现代, 如何在教学中让古代汉语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它的新时代魅力, 尤其是在应用型高校中体现学科的应用性, 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非常有应用性和针对性的一个专业, 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为学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服务。因此, 专业的古代汉语课应该围绕这一中心制定教学大纲, 有选择性地讲授突出重点, 在学习中做到讲练结合。现在各大高校普遍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是王力的《古代汉语》, 这部教材经多位专家编纂而成, 采众家所长, 是一部语言学经典著作。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部教材特色不够鲜明, 理论性强实践性较弱, 比如整册书没有附加练习题, 学生无法通过自学的方式检测自己的学习程度, 不清楚古代汉语考试的题型, 对考试没有信心等。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应有所调整。

首先, 从第一节绪论课开始, 就摒弃传统的讲授方式, 没有用大量时间介绍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等, 而是用一些例子, 从语音、文字、语法、词汇等角度, 让学生对古代汉语有大体的认知。

其次, 调整通论顺序。《古代汉语》教材第一章通论讲述的是词汇。在第一章文选中已经出现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概念。这些问题在初高中阶段统一用“通假字”冠名, 学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疑问: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它们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在文选中讲耗费时间长又不易懂, 所以把第二章文字部分排到前面来讲, 并且把很多常用字用PPT的方式展示各个时期的书写形式, 让学生猜测这个字是什么。同时, 在授课过程中把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偏误问题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在未来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更有的放矢。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 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没有学生参与和互动的环节。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的把握, 但是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 课堂上接收的信息量过大, 就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很容易疲劳, 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讲授新课之前会用一点时间让学生做一些“热身训练”, 从而真正做到“讲练结合”。

1. 课上练习, 调动情绪。

比如句读练习是古代汉语考试中的经典题型, 任何等级的古代汉语考试都会选用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练习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语感, 也可以考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选取一些古代的经典小故事, 如师旷论学、老马识途、塞翁失马等, 这样的语篇很有趣味性, 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大体的了解, 但是对词的含义不完全确定, 因此在这样的练习中, 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 适当使用英语互译。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基本功都很扎实, 恰当地使用英语辅助古代汉语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讲同义词“视”和“见”的区别时, 举英语例子, 英语里强调看的动作会用“look”, 强调看的结果“看见”会用“see”, 视就等同于“look”, 见等同于“see”, 因此有成语“视而不见”。学生对此都很感兴趣, 纷纷举例佐证,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 运用文化因素辅助教学。

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 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就是文化教学。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 有时最大的障碍不是语言的差异, 而是文化的隔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身为中国人, 也未必能参透其中奥秘。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辅以文化教学, 会让课程更生动, 也更能突出专业特色。比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简单的一句“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 在讲解时由谥号扩展开来, 又介绍了庙号、年号等指称帝王的称号, 讲解了古代女子称谓的来源, 从而让学生知道在翻译这一句子时, 要译成“后来被称作武姜的”才能体现谥号这一用法。因此, 古代汉语课不能孤立地讲语言知识, 还要还原在时代背景中, 结合文化现象把课讲活讲透。

4. 设置实践环节。

课前演讲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我选择了成语作为课前演讲的对象。让学生讲成语, 不仅能纠正他们对一些成语的误解, 而且能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由于成语有难有易, 为了避免学生逃避困难, 我筛选了几十个成语, 让学生在此范围内按自己的爱好选择。这些成语大多结构特殊, 容易误用。为了避免学生在讲课时偏离主题或无话可说, 我给学生提供了大致的思考方向:成语出处、典故、相关的小故事;意思相同、相近、相反的成语;结构划分;字词解释;错误用例、为何出错。给出大致思考方向之后, 学生意识到, 看起来很简单的成语其实也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于是自觉地找资料, 查字形, 推求字的本义, 做大量工作, 完成度非常高。配合PPT讲授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都讲得很精彩, 有激情, 听的学生也有很大的收获, 通过这样的环节,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授课效果更好。

5. 运用讨论法。

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积极思考, 得出答案。在学习通论词汇这一章节时, 对词汇的分类问题, 学生一时之间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 将这一类习题布置成作业, 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 提出自己的论据证明观点, 在交流中自然地巩固转义复音词、加缀复音词等词类的概念, 明确它们的区别。这样的方式比教师直接抛出答案更有意义, 也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本体的认识。

6. 结合现代传媒资料。

讲授《鲁仲连义不帝秦》这一篇章中复音词“玉貌”时, 以往都只是简单地陈述玉在古代的象征意义。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的《君子贵玉》这一短片, 全方位地描述了中国的玉文化。从中截取其中打碎玉剑璏象征人物品德缺失的一段给学生观看, 以一个反例展现玉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及玉和君子品德之间的关系, 能够使学生对男子使用“玉貌”一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古代汉语这一历史悠久的课程, 与实践相联系也非一日之功。由于没有专属的配套教材, 教学内容虽然注重实践性, 但是考试题目却无法加大应用比重。由于课时的限制, 很难将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 二者并重。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教学创新是多方面的, 为更完善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性。只有不断地尝试, 使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更贴合, 才能使教学改革落在实处, 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薄守生, 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7) .

[2]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

[3]余霞.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4) .

[4]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 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7) .

篇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教学现状与观念误区

建国以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经历了草创之艰辛与改革之新变,迄今方显星火燎原之势。而相较于传统文科,仍是年轻的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增进异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成为沟通思想的桥梁,而现阶段其研究重点仍在语言本体与教法研究。近年来,文化教材的研发虽有进展,但就整体文化教学研究的深度与课程推广的力度而言,皆无法与语言教学研究相提并论。

在国内高校中文系的专业教育中,古代汉语课程实际上起到专业分水岭的作用,学生对此课的兴趣浓度与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来深造时专业方向的选择。而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对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文化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却常显不足。究其要因,主要有三:其一,课程无用论,认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疏离,学习古代汉语缺乏实际意义。其二,畏难情绪,认为很多中国人都学不懂古代汉语,何况是外国人。其三,轻视国际学生的汉语接受能力,低估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认为留学生只要能背诵两首诗词就算是学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了。

执此谬见从事教学,呆板、枯燥地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昏昏欲睡;不准确地讲解,导致学生理解知识似懂非懂,混沌迷茫;因教师知识储备的欠缺而造成语言要点、文化常识的漏讲,影响日后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进程;移植中文系传统试题模式,甚至初学文言就考课外古文语篇翻译……种种做法都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习自信心。由是观之,古代汉语素来成为国际学生考试“亮红灯”频率最高的课程,教师对此并非全然无责。

二、古代汉语课程设置深意解读

回顾国际学生的汉语学习历程,从学习拼音到听、说、读、写课程,都属于语言学习范畴。即便是中国历史、文化概况等课程,也都是以现代汉语写成的简介性内容。而古代汉语则不同,是国际学生与“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初次接触。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理解古代汉语课程设置意义的基础上,以科学、实用的教法开展教学。

第一,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源,教师应站在促进学生加强现代汉语理解力与汉语应用得体性的基础上,来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帮助国际学生提高欣赏汉语的品位与词汇应用的层次。授课之初,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文言在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以往三千余年的岁月里,文言雅语是士子的必修课,文言文一直居于书面语的垄断地位,作为首要文化载体的地位从未动摇。自20世纪筆起新文化运动开始普及白话文,文言之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日渐衰退,但其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客观现实则无可取代。无论是应用时间的长度,还是精神内涵的深邃程度,白话文皆无法与文言文相比。文言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建立、文化性格的养成相伴相生。时至今日,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依然渗透于现代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只是人们在“习以为常”中忽略了对文言的认知,比如成语、典故的应用等等,不胜枚举。上述道理,是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建立正确学习观念的有效阐发。

第二,各高校选用教材的难易程度与课时安排的进度均已力求适合国际学生的汉语接受程度,师生双方皆不必存在畏难情绪。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古代汉语教材,一是徐宗才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是李禄兴先生主编的《今用古代汉语》,在篇章选择、课文注释、语法讲解、课后习题等环节虽体现出编者不同的教学理念,但都对国际学生的接受能力做过充分考量,教材编写的难度与深度已远远低于国内中文系使用的专业教材,汉语言本科二、三年级的国际学生可以接受。

第三,以古代汉语课程激发国际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持久兴趣。庞大的汉语学习群体水平呈现金字塔结构,即初、中阶学习者人数众多,高阶学习者相对较少。虽说无论汉语水平高低,学习中文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体现,但各领域在促进国际信息互通中做出突出贡献,发挥强大助推作用的精英,往往是汉语高阶水平人士。尽可能多地激发初、中阶学习者潜能是教师职责所在。

相对于全部人生而言,国际学生驻华学习时间毕竟短暂。支撑他们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学习汉语、研究中华文化,浓厚的兴趣显然是保持学习动力与恒久毅力的最重要精神支柱。国家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设置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课程,用意深远。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应提高对此课的重视程度,以持久发展的眼光,善用此课来调动学生探求中华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我国文化推广事业的深度与广度都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师资优选与教法调适

纵观学科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虽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初创时期,教学规模相对较小,师资队伍却精英荟萃。吕叔湘、朱德熙、邢公畹、童庆炳等名家巨擘都是为事业奠基的功臣元勋。回顾前辈学者的治学共性,无不以精研国学为根本,兼善西学,既躬耕于教学一线,又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这对当代师资选拔与素质培养亦应有所启发。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若优选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史等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或可体现以下优势。

首先,入选教材的语料佳篇嬉笑怒骂无所不包,但文言不同于白话,即便是非骈体对仗的散文,亦或是措辞强硬、语气激昂的辩论文,皆自有其文言雅韵。而此份深蕴于字里行间的雅致,确需长期沉潜于典籍方能领悟。

古文本无标点,同一段文字,句读不同,或文意生变,或情韵有别。广为流传的“雨天留客”事典与对杜牧《清明》七绝诗的宋词版改写即为显例。前者“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是饱含期待的问句,若标点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则是生硬的拒绝了。后者将晚唐杜牧的七绝诗28字只字未改,标点停顿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变为宋词风格后,更添一份怅然蕴藉之思。

汉语音、形、义紧密结合,若声调变化,则意随音转,声调教学始终是国际学生语音操练的重点与难点。古代汉语中存在着通假字、古今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情况,都给国际学生识读、记忆文言带来困难。因此,专业教师的标准范读,不仅可以读准文言字音,更有助于学生体会“文言之韵”。

其次,需要申明,以现代汉语语法生搬硬套古代汉语语法讲解的做法绝不可取。文言语序、词法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若以现代汉语语法来讲解文言宾语前置句、使动与意动用法,莫说是国际学生,就是中国学生,也必定如坠云雾。专业教师在处理文言语法讲解时,相对富于经验。比如,词句释析更为清楚,补充例证更为得当,词法讲解更为灵活,尤其对古今异义词的源流辨析也更为准确。

最后,专业教师的知识积淀有助于应对学生提问,随机应变穿插文化扩展内容,促进课堂互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充满挑战,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理解并习惯接受学生的即兴提问。在非语言技能教学的文化课上,答疑与提升学生兴趣正向相关。如何巧妙答疑,恰当扩展文化知识,是教研过程中常需深思的课题。例如,在讲授《多多益善》课文时,学生提问:“这是韩信与皇帝的私人谈话,别人怎么知道的?”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学生刁难老师,按照国际学生的现代理解,若非秘密监听,君臣二人间的对话如何得以记录而流传千载?教师刚好可以“借题发挥”,向学生介绍“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史官制度以及“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是中国历史记载不曾中断的重要保障。若课时允许,良史董狐、太史伯兄弟、司马迁故事都令学生兴趣倍增,并对中华文化肃然起敬。

专业教师具有以上三方面学养优势,但要胜任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类课程教学,还需用心研习学科特点,进行教法调适。谨举三例以资参考。其一,古代汉语授课尤需“出言谨慎”,用符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汉语讲解,力求简明、易懂。其二,联系现实多做“古语今用”练习,强调实词的古今意义联系,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三,改变传统文言教学的严肃课风,秉持严谨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态度,善借课文设计文化讨论环节,营造“有用处、有趣味、有深度”的课堂氛围。综上所述,专业教师将学识素养与汉语国际教育经验相结合,务求在短时期内形成适合国际学生的教风与教法,无疑将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四、师资培训与素养提升之建议

直接吸纳古代汉语相关专业教师加盟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队伍,固然是师资建设之捷径,但文化素养的提升非朝夕可就,确需日久年深潜心“修行”,以下三点建议或可参考。

第一,重视传统经典文献的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实的专业基础有赖于每天点滴的积累。研习经典,非止于增长知识,其要义更在于通晓事理,养德修身,“知书达理”正谓于此。透过先贤行藏与灼见,感受其超拔的人格魅力,体悟传统文化的深邃哲思。学生的问题也许很简单,但若想做出精彩的回答,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可堪回味的见解。

第二,研习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理论,并与每日教学实践相结合,于应用中思考与古代汉语教学的契合点与变通之处。以研究的心态从事教学,在课堂上以恰当、得体的方式传播正确的文化观念,是教师对文化传承尽职尽责的具体表现。

第三,培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的职业习惯。无论是多媒体应用技术,还是教材、教法研发的最新动态,都要及时掌握并跟进学习。作为文化课教师,尤需牢固树立“文化存在于生活中”的理念,对新生事物或文化现象,应有探求之心,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清楚文化演进嬗变的来龙去脉。在与学生交流时,可更好地解释古今关联。

惟愿拙作能够引起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对文化类课程的更多关注,促进师资优选与素养提升。所论所言以资同行研判,亦期方家赐教。

参考文献:

[1]王金娥.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7).

[2]朱焱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7,(3).

[3]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3).

[4]黄爱华.谈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崔立斌.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6]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篇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广义的古代汉语指(C)。

A.先秦汉语 B.先秦至唐代的汉语言 C.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 2.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B)。

A.《尔雅》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3.按照文字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汉字属于(B)的文字。

A.表音体系 B.表意体系 C.表形体系 4.下列不属于词义分化所形成古今字的是(C)。

A.奉俸 B.内纳 C.莫暮 5.指出“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句中的通假字(A)。

A.蚤 B.施 C.所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论语·述而》:“子疾病。”“病”指病势很重。

B.《揠苗助长》:“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病”指生重病。

C.《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指“担心”。

7.“及”的本义用法是(B)。

A.“将及华泉。”“及”指达到。

B.“故不能推车而及。”“及”指追赶上。

C.“病未及死,吾子忍之。”“及”意思是到那个时候。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段话中,只有一个复音词,即(A)。

A.勇气 B.大国 C.辙乱 9.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变化缓慢的是(B)。

A.词汇 B.语法 C.语言 10.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B)关系。

A.主谓 B.动宾 C.状补 11.在“君何患焉?”中,“何”的语法分析应是(A)。

A.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 B.作主语 C.作谓语 1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指(B)。

A.活动 B.使之活,让项伯活下来 C.生活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B.古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可以不需要“于”、“为”、“见”等被动标志 C.古代汉语中有“于”、“为”、“见”等字的句子一定是被动用法 14.下列句子中,(A)是被动句。

A.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15.“秦虎狼之国。”这句属于(C)。

A.叙述句 B.描写句 C.判断句 二、多项选择题 16.古代汉语是一门(ABCD)课程。

A.基础 B.语言工具 C.实践性强的 D.知识性强的 17.下列涉及《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写 B.采用部首编字法 C.先释义后注音 D.义项会引用古代例证 18.关于“六书”的细目有三家之说,包括(ABD)。

A.班固 B.郑众 C.李斯 D.许慎 19.历史上曾为《左传》做过注释的包括(BCD)。

A.汉代班固 B.晋代杜预 C.唐代孔颖达 D.今人杨伯峻 20.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是(AC)。

A.邹忌脩八尺有余。

B.尚早,坐而假寐。

C.甚矣,汝之不惠。

D.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射之。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勤”指劳动,而不是勤快。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劳”与“勤”同义,辛劳。

C.“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劳”,辛劳。

D.“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勤,劳也。”辛劳。

22.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词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B.词义的灵活性是概念的灵活性在语词中的反映,它成为词义引申的语言基础。

C.词义引申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

D.词义不断引申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

23.古代汉语复音词可以分为(AD)几类。

A.单纯复音词 B.联绵复音词 C.偏义复音词 D.合成复音词 24.词类活用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BCD)。

A.名词用如动词 B.名词用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25.下列哪些词有使动用法(ABCD)。

A.方位名词 B.形容词 C.动词 D.普通名词 三、问答题 26.使用工具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使用工具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1)熟悉工具书的体例。工具书的体例指收录范围、条目编排及进行解说的原则和方法等,熟悉各书体例,如编排、部首、词目、字体、注音、释义以及引文书证等,可以提高查阅效率。

(2)掌握查字、定音、选义要领。查字包括部首、音序、笔画查字法等;

定音、选义的原则是:必须符合文意、符合情理、符合当时的用字实际。

(3)充分挖掘工具书的潜力,发挥工具书的效能。工具书不仅可以供查阅,还可以作为阅读材料和研究依据来使用。

27.简述异体字的分类。

答:异体字大致可分为三类:

(1)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2)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包括:①形符不同异体字;

②声符不同异体字;

③声符形符都不同。

(3)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

四、翻译题 28.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重点字词10分,其他语句翻译10分。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年老了。”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太阳的光明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注:重点字词10分,其他语句翻译1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6.词类活用是指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仰。

8.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9.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3.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4.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5.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描画;

书写。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通“矫”,矫正;

假借(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

2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23.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

使……来。

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24.大天而思之。

大:意动用法;

认为……伟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5.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6.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夫晋,何厌之有!(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2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参考译文:

(1)孟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援,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谩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门下鱼客一般对待。”(4)过了不久,冯谡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5)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5)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着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6)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7)孟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而且不知足。(8)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回答说:“有老母亲。”(9)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和用的,不让供给物品缺乏。(10)于是冯谩不再唱了。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_______一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使动用法是__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一___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7.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8.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9.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1.孟子去齐 去:离开;

去往。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怜:疼爱,怜悯。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骖銈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6.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7.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1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1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或看。

2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受到惊吓。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4.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8)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参考译文:

(1)“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2)《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治理封邑和国家。(3)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其他方面罢了。(4)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护不了。(5)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来罢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广到动物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7)称一称,这样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这样才知道长短。(8)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9)难道君王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这样心里才痛快吗?(10)宣王说:“不,这样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欲望)。”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1l.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奉。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察;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2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6.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0.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腚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育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植”、“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

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

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8.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9.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21.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3.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7.敢问何谓也?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参考译文:

(1)晋平公向师旷问到:(2)“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3)师旷说:“天晚了,为什么不点亮火把呢?(4)平公说:“哪里有作为人臣却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师旷说:“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啊!(6)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喜好学习,好像太阳刚刚升起发出的光芒;

(7)壮年时喜好学习,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亮火把时的光亮。(9)点亮火把(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样啊?”(10)平公说:“(说得)好啊!”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橙”、“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

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

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8.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9.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21.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

2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24.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

使……来。

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25.大天而思之。

大:意动用法;

认为……伟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夫晋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30.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8)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参考译文:

(1)“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2)《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治理封邑和国家。(3)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其他方面罢了。(4)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护不了。(5)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来罢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广到动物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7)称一称,这样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这样才知道长短。(8)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9)难道君王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这样心里才痛快吗?(10)宣王说:“不,这样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欲望)。”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献;

信仰。

7.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0.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2.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4.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

今义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

追赶上;

本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

通“矫”,矫正;

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1.今也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收到惊吓。

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原文: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9)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10)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化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____一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使动用法是____,意动用法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

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11.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2分)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2.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每个2分,共5小题6个12分)26.敢问何谓也?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盂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原文: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2)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3)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4)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5)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盂尝君客我。”(6)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7)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8)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9)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10)于是冯谖不复歌。

参考译文:

(1)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盂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门下鱼客一般对待。”(4)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5)盂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5)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着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6)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7)盂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而且不知足。(8)盂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手下人)回答说:“有老母亲。”(9)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和用的,不让供给物品缺乏。(10)于是冯谖不再唱了。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6.词类活用是指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者;

国家。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姜氏何厌之有。

责:债务;

责任。

1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厌:满足;

厌恶。

1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4.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怜:疼爱,怜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15.骖銈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19.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0.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4.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7.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9.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乎公曰:“善哉!” 原文:

(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3)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4)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5)师旷曰:“臣安敢戏其君乎?(6)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7)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8)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9)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10)平公曰:“善哉!” 参考译文:

(1)晋平公向师旷问到:(2)“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3)师旷说:天晚了,为什么不点亮火把呢?(4)平公说:“哪里有作为人臣却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师旷说:“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啊!(6)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喜好学习,好像太阳刚刚升起发出的光芒;

(7)壮年时喜好学习,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亮火把时的光亮。(9)点亮火把(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样啊?”(10)平公说:“(说得)好啊!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词类活用是指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句中黑体宇(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7.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昧;

不好的气味。

8.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9.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10.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句中指男子,现代指女性的配偶。

怜:句中指疼爱,现代指怜悯。

11.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现代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2.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

察看;

本义。

13.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5.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6.出跳乎井干之上。

千;

栏杆。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7.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

倒着。

18.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19.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20.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

常:曾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1.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安;

使动用法,使……安。

2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1 大:意动用法,认为……伟大。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二心。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25.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履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1.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2”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盂尝君客我!” 原文:

①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②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盂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2出无车2“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一④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⑤日。“盂尝君客我!” 参考译文:

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冯谖吃。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

“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盂尝君。盂尝君说:“给他鱼吃,照门下有鱼吃的人一般对待。”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盂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事告诉盂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 33.长驱到齐,晨而求见。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觅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谩曰:“君云t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原文:

①长驱到齐,晨而求见。②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③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④盂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⑤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⑥盂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参考译文:

①一直赶着车回到齐国,早晨就求见孟尝君。②盂尝君对他这么快回来感到奇怪,穿戴好衣帽来接见他'说:“债都收完了吗,回来怎么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完了。”盂尝君问:。用它们买什么回来了?”③冯谖说:“您说‘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来买,我个人想,您宫中囤积着珍宝,狗马充满了外厩,美人站满了堂下,您家缺少的东西只有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④盂尝君问道:“买义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说:“现在您有小小的封地薛,您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爱,却趁机用商贾的手段从他们身上取利。⑤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偾赐给了那些百姓,于是就烧了那些债券,百姓都称颂您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义的方法。⑥孟尝君不高兴了,说:“好吧,您休息去吧。”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的三种类型有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使动用法是___意动用法是_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喜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3.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14.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何马”。

28.敢问何谓也?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9.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0.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考译文: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就回国了。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种类型,即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9.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1.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

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1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20.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21.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高。

2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2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阙:通“掘”,挖掘。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2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穷。

2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9.姜氏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5.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编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译文: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 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回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是很少的了。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 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 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垮台;

死亡。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卸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9.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1.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国家。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骖鲑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1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20.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2.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24.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

使……饮酒。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7.夫晋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寡人。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2.无乃尔是过与? 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3.(癸酉,)师陈于章。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都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郁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参考答案:

①癸酉,齐晋两国的军队在章摆开了阵势。②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为车右。晋国解张为邵克驾车,郑丘缓为车右。③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④不给马披上甲胄就驱马进击。⑤邵克被箭射伤了,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没有中断鼓声。说:“我受重伤了!”⑥张侯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红了。哪里敢说受重伤了?您还是努力作战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难以通行的道路,我一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可是您受重伤了!”⑦张侯说:“全军士卒的耳朵都听着我们的鼓音,眼睛都看着我们的旗帜,前进还是后退,都听从他的指挥。这辆车一个人镇守它,可以成就大事。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伤势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努力吧!”⑨左手把缰绳并握在一起,右手拽过鼓槌就敲起来。马狂奔不能停止,军队跟随着主帅的车追了上去。⑩齐国的军队溃败。晋国的军队追击齐国的军队,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使动用法是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3.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4.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责利之。

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

使动用法;

使……干净。乱;

使动用法;

扰乱。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7.既来之,则安之。

来;

使动用法;

使……来。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敢问何谓也? 何;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考答案: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就回国了。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

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7.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劝告。

8.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9.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0.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

诽谤。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2.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本义。

1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14.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5.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

16.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安定。引申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7.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

1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19.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20.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介:微小。

21.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常:曾经。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民生二心。

2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把……当作困难的事。免;

使其君免于灾祸。

2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

认为……低贱。

2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贫。

26.晋侯饮赵盾酒。

饮;

使……饮酒。

27.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用肘撞。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2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3.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考答案: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有事情求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意思对了即可给分。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多行不义必自毙,于子姑待之。

毙:垮台;

死亡。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卸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9.姜氏何厌之有。

满足;

讨厌。

10.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11.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国家。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丈人:老人;

妻子的父亲。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骖缝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1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20.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1.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饶圈。

2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23.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

使……饮酒。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夫晋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2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无乃尔是过与? 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3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曰:“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市义奈何也?”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参考答案:

①赶着车回到齐国,早晨就求见孟尝君。②孟尝君对他这么快回来感至0奇怪,③穿戴好衣I旧来接见他,说:“债都收完了吗,回来怎么这么.决呀?”。冯谖回答说:“收完了。”④孟尝君问:“用它们买什么回来了?”⑤冯谖说:“您说t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来买,我个人想,您宫中囤积着珍宝,狗马充满了外厩,美人站满了堂下,您君家缺少的东西只有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⑥孟尝君问道:“买义是怎么回事?”⑦冯谖回答说:“现在您有小小的封地薛,但您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爱,⑧却趁机用商贾的手段从他们身上取幂Ⅱ。⑨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债赐给了那些百姓,于是就烧了那些债券,百姓都称颂您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的方法。”⑩孟尝君不高兴了,说:“好吧,您休息去吧。”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是____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3.词类活用是指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使动用法是____意动用法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6.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二、解释宇词(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与“正”相对。

9.余病矣!病:受重伤;

生病。

10.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2.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勉励;

劝告。

1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穷尽;

贫穷。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倍:违背;

假借义。

18.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

本义。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9.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分辨。

20.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道路。

21.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

2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2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无:不要。

2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又。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25.文王以百里外而臣诸侯。

臣;

使……成为臣属。

2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游泳。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老(1);

尊敬。

幼(1);

疼爱。

28.于是梁王虚上位。

虚;

使……虚。

29.晋灵公不君。

君;

行君道。

30.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用肘撞。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31.客何好?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不谷。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予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参考答案:

①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②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畜养而控制它呢?③顺从天而歌颂它,那里比得上控制天而利用它呢?④观望天时而等待它的恩赐,那里比得上顺应天时而使用它呢?⑤依赖物类的自然繁殖而使它增多,⑥那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禽兽而使它发生变化呢?⑦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供自己使用的东西,那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呢?⑧寄希望于万物自然生长,那里比得上改善万物的生长条件而促使它生长呢?⑨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不能掌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实情。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是____。

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 3.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宇(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句中义:国都;

今义:国家。

2.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句中义:难以通行的路;

今义:危险。

3.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句中义:返回;

今义:反对。

4.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

今义:谢谢。

5.姜氏何厌之有.厌:句中义:满足;

今义:厌恶。

6.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句中义:倒下;

今义:死亡。

7.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给:句中义:充足供应;

今义:给予。

8.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队:句中义:坠落;

今义:队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鞣:烘烤;

假借义。

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3.亡羊补牢。

亡:丢失;

引申义。

牢:养牲畜的圈;

本义。

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5.天行有常。

行:运行I引申义。

6.邹忌惰八尺有余。

惰:长;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之日寤生。

惊:使动用法;

使受到惊吓。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美。

4.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影墙。

君:名词活用作动词;

守君道。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

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远离。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客何好?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褊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答案: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

是很少的了。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____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讲的是用字法。

许慎;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_;

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句中义:影子;

今义:景色。

2.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劝告。

3.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

今义:谢谢。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5.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

诽谤。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

亡:句中义:逃亡;

今义:死亡。

走:句中义:跑;

今义:走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本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4.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引申义。

6.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或难产)。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意动用法;

把……当作困难的事。免;

使动用法;

使其君免于灾祸。

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

意动用法;

认为……低贱。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

使……贫。

5.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肘撞。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

1.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不谷;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先君之好;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4.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富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考答案: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②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③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④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⑤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⑥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反复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⑦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情求我。”⑧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⑨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⑩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

讲用字法的是______。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 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田:打猎;

田地。

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亲自。

3.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4.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7.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8.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4.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

假借义。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6.吾闻穷巷多怪,雎学多辨。

辨:争辩;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使动用法。使……贫穷。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6.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

甘;

意动用法;

认为……甘。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夫晋何厌之有。

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

合同异,离坚白;

然不然,可不可;

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汇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原文:

①公孙龙问于魏牟曰:“②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

③合同异,④离坚白;

⑤然不然,⑥可不可;

⑦困百家之知,⑧究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⑨今吾闻庄子之言,汇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⑩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译文:

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小的时候学习圣贤的主张,长大后明白仁义的道理;

能够把事物的两面合二为一,把事物坚白性质区分开来;

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认可的看作是适宜的;

能够让百家智士迷惑,让善变者词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我听了庄子的话以 后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是我的辩论才能不如他还是学识不如他,现在来冒昧地请教你。”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____、____。

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

4.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

5.从语音形式看,古代汉语以____为主____居少数。

单音词;

复音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2.射其右,毙予车中。

毙:倒下;

死亡。

3.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国:国都;

国家。

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爱。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池塘。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挖掘;

假借义。

2.此小大之辩也。

不同;

假借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

追赶上:本义。

4.天行有常。

运行;

引申义。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尖端;

引申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臧;

收藏。

2.魏文侯燕饮。

燕;

宴会。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分辨。

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

5.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

放弃。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1.从左右,皆肘之。

肘;

用肘撞。

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

惊;

使受到惊吓。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老(1);

尊敬。

幼(1);

疼爱。

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大;

认为……伟大。

5.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

认为……低贱。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 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无乃尔是过与? 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倾,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曰:“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参考答案:

(1)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盂尝君。(4)盂尝君说:“给他鱼吃,照门下鱼客.般对待。”(5)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6)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7)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8)孟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并且不知足。(9)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手下的人回答说:“有老母亲。”(10)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用的,不让他母亲缺乏生活用品。于是冯谖就不再唱了。

(2)当初,赵宣子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

假借字是____.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种类型:_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说明下列旬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和今义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喜爱。

2.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

本义。

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返回;

与“正”相对。

5.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国都;

国家。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7.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躲避;

开辟。

8.再拜稽首,奉觞加壁以进。

奉:捧着;

奉命。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习:反复练习,引申义。

5.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喜悦。本义 四、指出下列旬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旬中的意义 1.臣有所与共担缇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菜:采。

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

新。

4.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常:曾经。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民生二心。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3.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臣;

使动用法,使……成为臣属。

4.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眼睛瞪。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

6.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

甘;

意动用法;

认为……甜美。

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

使动用法。使……远离。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1.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我。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6.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7.惟陈言之务去。

陈言。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El:“我孰与徐公美?”妾El:“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规,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考答案: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②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③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④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

“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⑤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⑥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⑦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情求我。”⑧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⑨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⑩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__、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____、____。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种类型_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3.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相反。

4.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5.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6.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故不能推车而及。

追赶上:本义。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时;

引申义。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墙;

本义。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护城河;

本义。

5.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矫;

假借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2.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3.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高。

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5.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阙:通“掘”,挖掘。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穷。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14分)1.姜氏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犏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蟠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答案: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

篇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1l.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奉。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察;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2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6.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0.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腚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上一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组织部文件下一篇:一碗面条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