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2024-07-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共3篇)

篇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行动灵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知识阶层的群体,自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力,并相应地逐步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其中,变化最大、最快、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固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是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改革深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了解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直是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都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加强。不过,个人奋斗已被大多数学生摒弃,这是青年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除靠自己努力外,还得争取别人的帮助,对个人、社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小部分的学生赞成和有点赞成“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表明仍有部分学生囿于“自我设计”的圈子,常常是讲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讲成才就是个人成名家,讲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从而滋生出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苗头。

2、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经济头脑、实惠观念愈来愈重。如学习上的实用至上,择业时金钱至上,政治观经济化等。调查表明,有38.6%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有19.4的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3.6%的学生则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31.2%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

二、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青年学生的双重效应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价值规律反映在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有的青年学生安于现状,追求中庸的心态,使青年学生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青年学生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但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市场交换的双方都是以利已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使青年学生对自己从小受到的价值观教育以利他行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感到困惑不解,心理失去平衡,为适应新的形势,他们很快吸收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观点。这就使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矛盾,摇摆不定的状况。

2、各种理论思潮的影响。大学是文化聚集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思想在此荟萃,并为大学生所分享。在文化领域的开放和交流的大潮裹挟下,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翻译出版,生活在文化前沿阵地的大学生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典籍。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震动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观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造成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还有一部分学生则陷入新旧观念形态双重并存的矛盾之中,他们既怀疑现存的价值观念,又在西方的理论思潮中与中国国情、民族的心态冲突面前感到困惑不解,引起价值认同上的矛盾。

三、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必然的历史选择,由此牵引起人们特别是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改变,这是一种趋势。人生价值取向的正误将影响整个人生道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结束语: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也不足为怪,要正确理性对待,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把双刃剑,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重组上会出先浮躁和紊乱,只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和引导,因势利导,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并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1.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19世纪40年代初期,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萌芽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所有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论证私有财产制度下所导致的异化劳动问题出发,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分工是导致私有制起源的观点,确立了经济利益因素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1845年,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私有制的起源和发展,阐述了所有制理论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共同推动人类历史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不断演进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所有制的概念,对所有制的现实形态进行了区分,实现了所有制范畴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所有制研究的新视野。

2.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形成

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晚期,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形成时期。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蒲鲁东把所有制与生产关系割裂开来的论述方法进行了批判,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在所有制问题上的一些重要观点,论述了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考察所有制,并提出了从主体和客体划分所有制不同含义的方法。这标志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里,马克思把所有制视为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环节和特殊阶段,资本主义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废除私有制,代之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

3.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确立

19世纪50、60年代,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成熟期。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 (1857—1858) 》、《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对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确立了成熟的所有制理论体系。这一时期,马克思从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在深入系统地考察了前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各种类型及其产生、发展、衰败、灭亡的演进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起源,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所谓“私有制自古就有”的错误观点,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有它自己特殊的含义和规定,主体人通过生产条件而形成的生产关系,表现出所有者主体与非所有者主体之间形成的外部关系和所有者主体对生产资料的不同职能作用而产生的内部关系。这些观点的确立,回答了所有制理论的基本问题,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变革,标志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体系的确立和成熟。

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实质上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因此,所有制实际上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占有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异体现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层面,它与实际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如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管理水平等的影响。

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两重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在法律上承认生产资料归准所有;二是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人们将生产资料占为己有,并不只是为了显示归属关系,而是要通过这种占有为自己谋取某种经济利益。这就必然引起人们之间发生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构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体,而法律形式只是对这种经济关系的社会认可和保护。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仅仅反映了生产资料的法律归属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处于首要和决定的地位,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了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和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包含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它是进行生产的条件,决定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了生产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不同。

三、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当代价值

1. 有利于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因此,如何看到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未来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问题。目前,在我国的所有制改革领域,不少人的认识并不清楚。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告诉我们,所有制结构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包括所有制的本质内容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内容和形式完全统一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在社会主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实践证明,我们所坚持的公有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不是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互排斥的公有制,而是与其他所有制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公有制。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内、在不同的行业间,应该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其中所占比重的不同。

2. 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说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它决定着公有制经济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前景和未来。在具体改革中,产权的转变和归属问题是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与资本组合方式、资产经营形式、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等交织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作为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既能够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必须以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在企业主体性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推进企业经营形式、资本组合方式和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既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也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3. 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创造社会财富、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自主的经营决策、灵活的运行机制,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带有功利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只要对它们加以合理的引导,就不仅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而且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激发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长期繁荣。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完善相关行业的准入配套政策,在政治上给地位,政策上给鼓励,服务上给方便,发展上给支持,经营上给指导,法律上给保护,努力创造条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私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实行两种经济主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2]列宁.列宁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的对话[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8

篇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青年学生;思想特点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37-02

21世纪是人才、科技、经济、军事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决定人类未来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是与历史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的,是与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宗旨相一致的,是指引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正确思想。它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代青年学生也应思考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使自身拥有最大的用武之地,如何才能使人生最有意义,如何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想来武装当代青年学生,使他们自觉担负起祖国和时代的重任,并在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更高的人生价值。

一、更有益于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

青年学生的特点是所处的时代塑造的,他们是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他们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转型中长大,他们讲平等、讲自主、讲团结、讲法律,他们在知识、观念、法治等意识方面均走在时代的前列。但他们是否也如一些社会舆论所评价的,是“叛逆的一代”、“拜金的一代”、“不和谐的一代”、“政治冷漠的一代”等,这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地、科学地去分析研究。

只有把青年学生放在时代发展的环境中来观察评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分析其思想特点,才能够正确地评价和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他们在自由、和谐、开放、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转型中蹒跚学步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承受谋生、就业、创业的艰辛、风险和压力。因此,用时代发展的眼光看青年学生的成长阅历和发展趋势,他们具有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的最新特点。他们注重自我感受,自我意识更强,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我观点,他们希望在平等交流中理解并接受真理,更愿意在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中发现并追求真知。他们在生活中追求自信、自立、自强,在行为中追求自我支配、自主抉择、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在当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要求民主的社会中,青年学生的政治需求愈加现实,经济需求愈加提升,文化需求愈加多样,社交需求愈加广泛,成功需求愈加强烈。当代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是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他们身上呈现出的这些新的特质,归根结底都是由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用社会发展的评判标准,去观察、研究、分析、评价他们,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他们不断发展的思想特点。

二、有助于培养和发展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是社会的现实力量,他们本身是社会现实的组成部分,有融入现有秩序的强烈要求,他们独有的特点又造就了他们会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他们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团队,是改变世界的催化剂,是建设未来的主力军。青年学生的双重地位决定了国家要重视青年学生、争取青年学生、培养和发展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首先,从年龄上看,他们的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充满理智和激情,他们敢于挑战现实,勇于大胆创新,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有着对人类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它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其次,从科学文化知识上看,青年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参与社会和改变社会的本领和能力。只有运用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培养他们,他们才能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现实中,坚定自我,更好地学习、运用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最后,从青年个体心理而言,青年具有开放性与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敏感性与可塑性,理想性和探索性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社会与集体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青年学生科学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我们只有利用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青年,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有利于教育和指引青年学生

我们在肯定青年学生身上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身上的缺点;在积极推行青年学生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限制。近年来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世界局势的日益复杂,使得青年学生的缺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暴露。我们如果不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很可能使青年身上的特点优点变为弱点缺点,动力变为阻力,并最终使他们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对立面。

青年学生年轻、充满活力、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但他们还没有全面地接触社会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的人生阅历还很浅薄,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还不深刻,还不能树立起科学的、牢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应的也就很难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些问题均突出表现在当代青年辨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心理素质不强、心理失衡较严重等。另外青年学生容易头脑发热、感情用事,认识和分析问题易出现偏差,对错误思想和言论的辨别能力不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更趋于理想化和完美化,在一些涉及现实、比较具体的问题上则较为偏激;青年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较强,容易自命不凡,好高骛远,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往往表现为自负,而一旦想法落空,则又会对自己产生否定和怀疑,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之后又容易沉迷于其他,玩物丧志,迷失了人生方向。可见,在与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的要求相比,当代青年学生还面临着种种诱惑,存在着种种不足,这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他们。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代的环境和条件也更易于暴露青年学生自身缺点。改革开放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积极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和谐发展,也为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奠定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坚定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在此进程中,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碰撞,各种宗教的信仰自由都使得青年学生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更直接地暴露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科学地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不仅仅依赖自然、依赖社会,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具有能动作用;认识到人类不仅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且还能够能动地认识、改造自我,从而实现主观能动与客观需求的和谐统一。总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使青年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界是你们的,又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我们重新回顾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时,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历史告诉我们,当代青年学生的发展决定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是当代社会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的体现,但青年学生的发展都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导分不开。因此当代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是中国经济发展波涛中迅速前进的弄潮儿,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强烈的冲击波。故,我们一定要确保青年学生沿着科学的、和谐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当代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来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如何看待和培养“80”后一代——从抗震救灾青年一代表现谈起[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张良驯.关于完善我国青年政策的几点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田建国.当代青年学生思想特点与成长教育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9-11-16.

[5]王绍霞.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1,(6).

[6]陈愈湛,任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1):18-20.

[7]廖小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515.

[8]陈虹,王永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与实践——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9]李芬,风笑天.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05).

[10]郑洁,税伟.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上一篇:新办公电脑申请报告下一篇:幼儿园庙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