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识字教案

2024-07-09

集中识字教案(共8篇)

篇1:集中识字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中识字课》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玉莉

教学目标:

1.认识第七单元的38个生字。

2.会在词语里读准音,记住形,并能在篇章简单运用。教学重点:

重点则是充分了解学情,依据字形特点把生字分类来识记。

设计理念:

依据学生学情,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在词中识记生字字音,分类依法识记字形,达到识用结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课文的第七单元就讲了四个富含智慧的故事,想读吗?不过,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解决本单元的拦路虎——生字问题。首先得把生字学好,才能跟随文字领略其中的智慧呢。我会认

同学们请看你手中的识字卡的第一栏,我会认,请看红色字体加拼音的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生字。你看,它找到自己的伙伴,组成了词语,看看你能不能读准它。遇到困难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1.自读。

2.指生来读,其它同学好好听,看他有没有读得不准的音。(正音)3.同学们请看,这几个词语要么见得少,要么就容易和我们的方言发生混淆。师范读,生跟读。

4.这些生字的音能读对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一人一个词。我会读 刚才生字呀在词语中,你读对了,现在呢,单独和你见面,你还能读准吗,请看到第二栏,我会读。

自己先来读一读。

请1、3、5、7组的四号同学来读,一人一行。男同学读第一行,女同学读第二行,齐读第三行。我会记 同学们,这些生字能读准音了,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形呢。请看《我会记》这一栏,这就是本单元的生字呢。拿起你的笔,把这四行中你已经认识的画上圆圈。再观察观察每行字的特点。

第一行字,有什么特点?

第二行字呢,细心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第三行字,你觉得怎么能记得牢?如脏,锄怎么记?

(这些字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能记得快,还记得牢。)第四行字,这几个字,你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或是识字的经验,很轻松就认识了。

生查生,辐射检查识记效果。

有的同学都认识了,你就可以马上找你的同桌或是组内的同学帮你过关,过了关,老师可以发给你小小老师资格证,你就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别人了。

我会用

同学们记得可真快!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还得会在阅读中运用。请看,这是老师自己编的儿歌,里面融入了本单元的大部分生字。

出示自编儿歌。1.自由读儿歌。2.指名读儿歌。3.齐读,拍手读。

读着,读着,这些生字是不是已经牢记在你的心里了? 我会做

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节课就认识了38个生字,为自己鼓鼓掌吧!放学后,记得把自己今天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告诉爸爸妈妈,然后给他们读一读我们新学的儿歌,还可以拍着手唱给他们听呢!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祖国情》中的《小故事触发大发明》这一版块中有好多的精彩的,富有智慧的故事呢,读一读吧,相信扫清了拦路虎之后,我们的阅读之路会畅通无阻。

篇2:集中识字教案

第一实验小学 付海玲

理论阐释:

“形声字识字方法”是集中识字的一种辅助形式,学生有了一定的偏旁知识后就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成串识字,通过一个基本字和几个偏旁部首,学习一串字,触类旁通,提高了识字效率,也为独立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对低年级识字的要求和建议是: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教学语言及辅助教学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讲练结合,特别要注意把“规律”教给学生。实践证明,“形声字识字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有兴趣识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使学生掌握归类、对比、推理、分析、综合运用的识字方法。为阅读和作文奠定良好基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可以使学生较轻松地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

情境说明:

教学内容及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清、晴、睛、请、情、蜻,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6个生字,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2、创设故事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形声字,理解字词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听说咱班的孩子认识字可多了,你想不想成为咱班的识字大王呀? 生:想

师:那我们先来闯过这一道道关卡,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二、第一关我会认: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偏旁,谁能大声的读出它们的名字呀? 出示偏旁“氵、日、目、讠、虫、忄” 指生读。读到“忄”学生不会了。

师:这个偏旁是从“心”字变来的,它好像是把“心”字竖起来了,就叫竖心旁,竖心旁的字跟心情有关系。

2、说说其余的偏旁都跟什么有关系?

生:“氵”的字跟水有关系,“日”的字跟太阳有关系,“目”的字跟眼睛有关系,“虫”的字跟昆虫有关系,“讠”的字跟说话有关系。

3、师:你说的真明白,一听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来齐读偏旁。

第二关 我会变:

1、编故事引出生字:

师: 这六个偏旁是好朋友,一天,它们一块儿去郊外玩,来到池塘边,遇见了一只大眼睛的小青蛙,很快它们成为了好朋友。青蛙说:你们都是偏旁,是汉字的一部分,我变成一个字来跟你们玩玩吧。说完,青蛙就变成了一个工工整整的“青”字,青蛙每当和一个偏旁在一起时,就会变成了一个新的汉字。你们看,它变成了一个 “清”字,“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三点水‟你们就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 就这样学着老师的样子,你也来说几句话给大家听听吧。

生:“晴”说:“因为我有了日头,天气就会特别晴朗。” 生:“睛”说:“因为有了目字旁,我们就会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生:“蜻”说:“因为我有了虫子旁,我就会变成一只会捉蚊子的小蜻蜓。”

师:“请”说:“我是一个神奇的字,因为有了我,你就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能用上这个请字,说一句话吗?” 生:老师,请您坐下喝杯茶吧!师: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师:我们来齐读这六个生字。清、晴、睛、请、情、蜻

指生分别读:清、晴、睛、请、情、蜻 开火车读等。

不觉我们已经闯过了两关,第三关可有点难度了,要加油哦!第三关:我会辨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6个字,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它们的右边都有一个“青” 字。生:它们的偏旁不一样。

(小结)师:同学们的观察可真仔细!这几个字都叫形声字,我们看到它的偏旁就知道它的意思,看到它右边这一部分就知道它的读音,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很容易就记住这些生字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些生字,在读的时候给“清”、“情”、“请”字组词

生:齐读

2、为了让大家记住这种认识字的好办法,老师编了一首小儿歌呢,先听老师来读一读。形声字,好识记,一半读音,一半义,小朋友,要牢记,看清生字比一比。小花猫,喵喵喵。

田里禾苗长得高。汉字变化真奇妙。齐读

拍手读 指生读 师:我们在以后读书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形声字,可要仔细分辨一下它们,不要用错了地方呀!第四关 我会用

考一考大家,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1、把字宝宝送回家 清

晴 天气(),池水(),小()蜓,大眼()。飞来飞去捉蚊虫。

指生填空并让学生说明原因。把这5句话连起来读一读齐读拍手读

2、我会填空

()客

火眼金()

心()

()水

(()蜓

3、师:这些字宝宝都藏到儿歌里面了,你还认识它们吗?有日天空才放晴,有目才是大眼睛,小河流水甜又清,水边飞虫叫蜻蜓,说话客气说声请,)天 大家都有好心情。齐读 男女生赛读

指生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记住这种好办法会帮你认识更多的生字,老师相信,你肯定能成为咱班的识字大王!教学反思: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形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设计了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学习“晴、睛、请、情、蜻”等字时,我采用了教师放,学生自学的方式。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和“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教师学习“清”的方法自编“青”和“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等词和“事、洁、眼、蜓”这4个字,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扶放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无需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朗读儿歌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重点词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师生共同加以评价。让学生读出事物的特点,读出儿童的情趣来。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配上音乐加以背诵,让小朋友边背诵边自由地加上动作。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记忆形声字,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篇3:集中识字教案

一、进行集中识字的教学策略

集中识字是指遵循我国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蒙字识字教育经验, 以汉字构形规律为基础, 如象形、会意等, 形声、指事字等特点, 重视一组字当中的形、义、音的联系, 也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

1. 营造识字情境, 引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 明确指出了识字目标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 教师要营造出喜闻乐见的识字情境, 引起主动识字的愿望。

营造识字情境方法多种多样: 环境创设、游戏竞赛、动作体验、图像观察等。例如,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动物乐园》一课, 上课伊始,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 ( 当地的动物园视频) , 创设参观动物园的情境, 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放手让学生看标牌当导游, 向学习同伴简要介绍一种自己学生喜爱的小动物, 最主要的是学会动物的名字。学生会兴致勃勃地主动学习动物名称中的汉字。再通过教师点拨, 发现很多动物的名称的汉字带有反犬旁, 从而感悟汉字的规律, 体会汉字构字妙趣, 增强识字的愿望。

2. 遵循汉字特点, 激起自觉识字的兴趣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指出: “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识字量的增加, 识字课堂更加侧重识字方法的引导。因此, 遵循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 感知汉字的特点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把强烈的识字愿望逐渐转化成浓厚的自觉识字的兴趣。

培养识字兴趣, 具体说来要了解汉字的造字理据, 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法。例如,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板块的第一课, 用图示直接揭示了“灾、斩”等汉字的会意特点; 在一些课文后面的生字条处呈现了象形、会意、指事等字理图及汉字演变过程; 还有对于形声字的集中学习, 如韵文《青字家族》等。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 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汉字造字之趣、造型之美、笔画之谐, 从而激起自觉识字的兴趣。

3. 调动多种感官, 让学生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要学生体会识字乐趣, 就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学习。例如, “凉”“湿”等字, 就可以用手的触觉来达成汉字字义的理解。“兔”“串”等字, 可以用眼睛仔细观察, 从视觉方面发现象形的特点。表示气味的汉字, 如“臭”字, 就可以运用嗅觉领会字义。“喔喔、咩咩”等拟声词, 采用听觉体会学习。

教师要调动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获得基本的识字技能, 创新识字方法, 形成识字能力,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进行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随文识字也称分散识字, 一般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本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 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 再由语句到特定的词, 由词到生字的学习。

1. 读文本中, 以句子带生词, 以词顺承认识生字

在文本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会主动识字, 他们不知不觉通过反复阅读, 已经认清了生字的字形; 利用语感, 自觉读准了字音; 初步感悟到了字义。因此随文识字的课堂上教师的示范读、学生的自由读、有感情读、小组读等朗读形式必不可少, 朗读的训练质与量要必须在教师引导下有效落实。

2. 学段落时, 抓关键词语感悟内容, 以内容引导掌握生字

文本的重点段落, 要精选精练。在段落中, 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的语句, 联系上下文, 依据写作背景, 结合自己的体会, 深入感悟句子的含义。在此基础上, 再抓住最能表达意思的词, 体会词的含义与特点, 进而掌握其中的生字, 做到音形义整体识记。这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把识字与体会文本紧密结合, 互相促进, 识字水到渠成, 效果显著。

3. 巩固总结, 以情节性提问入手, 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运用生字

随文识字因为生字分散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学习时有随遇随学, 因此识字的集中指向性不足。因此, 巩固总结时, 以情节性提问入手, 找到相关的句、词、字来体会生字的策略更为重要。这种策略是把生字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运用生字重组语句表达出来, 达到识字的基本目标即运用汉字来恰当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 白居易的《忆江南》,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回忆了江南的哪些景致?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而在表达中运用本文学到的生字, 恰当的组织语言, 正确的表达学生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识字能力、运用能力得以培养与锻炼, 为学生终身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三、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和教材特点可以在识字过程中集中和随文识字结合。例如,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比力气》一课, 在随文学习“阿凡提”的“提”时, 学生可以说出知道的带提手旁的字, 了解这些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进而集中学习本课的其他生字: “扔、拾、捡、抓”。这样在以随文识字的过程中, 再找到汉字规律, 用偏旁带字, 集中成组学习生字, 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随文与集中识字灵活结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巧妙应用, 二者结合。

总之, 教师科学运用识字教学策略, 学生形成自主识字能力, 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集中与随文识字相结合方法, 已成为目前识字教学的主流。依据不同语文课文类型和学情, 采取“营造识字情境, 遵循汉字特点, 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学策略集中识字。也可采取“读文本时, 以句子带生词, 以词顺承认识生字;学段落时, 抓关键词语感悟内容, 以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生字;巩固总结时, 以情节性提问入手, 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运用生字”的随文识字策略。二者即可独立应用, 也可相结合互为补充应用到识字教学实践中。科学运用识字策略教学, 学生识字能力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教学策略,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朋朋.集中识字.华语教学出版社.

[2]廖杰隆.集中识字理论基础.

[3]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篇4:集中识字亦精彩

关键词:创设情境;追溯字源;执简御繁

识字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来看,集中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改变集中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

近年来,笔者以课例为载体,探寻有趣、有效的集中识字教学策略。

策略一:创设情境,感受汉字的意境美、音韵美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独有的一种识字类型,它常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将几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排列成行,再配以相应的图画。教学时可将目标定位在“借助词串、图画所营造的语境,唤醒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了解词义,识记汉字的同时,感受汉字的意境美、音韵美。”

如,执教二年级上册的《识字1》,笔者依托“秋游水乡”的情境,用随韵文识字的方式,将识字的趣味与金秋水乡的美景有效融合,让学生“识”之有味,乐在其中!

【课堂呈现】

第一环节为“回味春夏,走入秋天”,课堂上教师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引领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关于夏天的词串,再过渡到秋天,引出“秋”和“金秋”的教学。

第二环节为“读词成串,走入水乡”,这是本课的主体。四组词串,四段描述性的语言创设了一个“秋游水乡”的情境。如“金秋时节,老师去水乡游玩了一番。我们金坛就是水乡。这天,我起了个大早,来到湖边,哇,我忍不住按响了照相机的快门……”学生就这样跟着老师在游水乡的情境中看图、说话、学字、读词。

课尾的“总结回味”环节,教师紧抓韵文特点,让孩子们填字成诗。孩子们兴致盎然,一首《秋游水乡》的小诗应运而生“金秋烟波游水乡,芦苇菱藕满荷塘,夕阳归舟飘渔歌,枫叶灯火洒月光。”

策略二:追溯字源,汲取汉字的源头活水

“看图会意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集中识字的又一大表现形式,这里的会意是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让学生体会字义,领会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教学此类识字教材,侧重引导学生追本溯源,让识字浸润文化气息,指导学生结合象形、会意造字规律识记生字,形成此类识字的方法结构,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如,执教二年级下册《识字7》,笔者从“趣”字入手,注重了识字过程中“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对“礻”字源的追溯以及对“神、福、祖”等字义的理解层层推进。

【课堂精彩片段】

师:上课开始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后羿射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图片)

我们把这些跟神仙有关的故事都叫做——神话。

(指名读词。)

师:注意,“神”是前鼻音。“神话”故事里自然少不了神仙。你都知道哪些神?要求,名字里必须要有“神”字。

生:二郎神、土地神、财神、门神、灶神……

师:这些神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想象出来的。远古时期的人们眼里的神又是什么呢?听一段关于神的小知识吧。

师:看,这就是原始人供拜的石头。像哪个字?(示)示跟神仙有关,作为部首,便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礻”,你看连神仙脸上的五官都想象成了“示”的样子。可见“礻”和什么有关?

生:“礻”跟神仙有关。

师:让我们一起来书空“礻”。不管什么神,在人们心中都具有巨大的力量,我们就用“神”来表示高超的、非同一般的,具有超人的能力。如,力氣不是一般的大,叫——神力;医术特别高超,叫——神医……

师:其实从同学们认真上课的表现中,也让老师看到了跟神有关的词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我们上课听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策略三:执简御繁,走进识字的自由空间

据统计,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0%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也是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执简御繁”之法。教学此类识字教材,重在让学生明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来自主识字。

二年级上册《识字8》就是典型的“形声字归类识字”,在“包”字形声字的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到图中和儿歌中去找带有“包”的朋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例如:“饱”一字的教学。

师:(出示“饱”认读)饱字是什么偏旁?

生:食字旁。

师:为什么是这个偏旁?

生:因为这个字跟食物有关,吃食物吃饱了。

师:“饱”字就藏在书上的这幅图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1:我从小鱼上找出来,小鱼吃饱了,肚子鼓鼓的。

师:是呀,吃得饱饱的。这就叫一饱口福。小鱼吃饱了又到池塘里玩了一圈,看到很多美丽的景色,这就叫一饱——眼福。

生2:我从荷花上也找到了“饱”,花朵开得很饱满。

师:真了不起,看,这是豆荚(出示图片)你看到什么了?

生:豆荚鼓鼓的。

生:第二个很饱满。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坐得多端正啊,个个精神饱满。谁来读一读?

师:精神饱满地读一读。

篇5:集中识字的主要方式(网友来稿)

一、基本字

所谓基本字,就是指一组合体字中,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又是最基本的那一部分。

例如:“芳、房、防、纺、访、放”这组合体字中,“方”字是它们共同具备的最基本的部分,就称“方”为基本字。在“权、劝、欢、叹”这组简化字中,“又”字是它们共同具备的基本部分,“又”就是基本字。“方”和“又”都是独体字。还有些基本字是合体字。如“古”“月”两个独体字可以组成合体字“胡”。可是“胡”同“艹、氵、虫、米”等偏旁部首结合起来,还可组成新的合体字“葫、湖、蝴、糊”。“炎”字也是由两个独体字“火”组成的合体字。它同“、氵、、毛”等偏旁部首结合起来还可组成新的合体字“谈、淡、痰、毯”等等。“胡”和“炎”在这些字组中也都称为基本字。

由此看出,基本字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有的是能标声的(如形声字的声旁胡、炎、方),有的是不能标声的(如非形声字又)。但都是根据形声字声旁表声,形旁标义的构字特点而提出的。基本字实质上不都是形声字的声旁字,它已超出了形声字的局限,加进一些非形声字。因此,不叫什么独体字、合体字或声旁字带字,还是叫基本字带字较为妥切。

基本字究竟有多少?能带出多少字?由于选用常用字的标准不同,数量不同,基本字的字数及其所带出的字数,也会大有出入。仅就北关学校选用的二千五百个常用字来说就有三百六十多个基本字。用来带字,可带出二千二百个左右。就是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字和几十种偏旁部首,就可以运用两大部件去学会很多的汉字了。

二、基本字带字

所说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教材上的表现形式是,把用以带字的基本字放在前面,把所要学的生字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再按四声顺序依次排列于后(详见附录教案举例)。生字上面有注音,旁边有词语。这样就可以凭借基本字和拼音去读音,靠偏旁部首和词语去理解字义,通过基本字与偏旁部首这两大部件去掌握字形。既体现音形义三结合,又突出了以字形为重点,一学一大串。

用以带字的基本字,有的是常用的,有的是不常用的,还有极少数是不能按形声字构字特点归类的字。由于情况不同,带字方法也不同。他们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敝苯哟字。就是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基本字,直接带出所要学的一组生字。如前面列举的“胡”、“炎”等字组。因为教材中已提前安排了识字基础的内容(汉语拼音、基本字、偏旁部首、笔划笔顺等),所以大多数的基本字是熟字,即使出现几个没学过的基本字,都在字顶上加注了拼音。先学会它,再学它所带出的字,应该说是很容易的。

但是,由于汉字的长期演变,加之用基本字带字方法又打破了形声字的界限,这样,既有形声字的声旁字,又有非形声字和简化字。所带出的字组,从音上看并不都象“胡”、“方”等字组那么规则。有的音变很大,有的与基本字根本没有音的联系。总的来看,大致有三种类型:

①字音不变的。如,其--期、欺、棋;

②音变较大的。如,里--理、狸、童、埋;

③字音无联系的。如,又--劝、权、仅、叹。

在基本字带字中,上述三种情况都是存在的,只是有多有少罢了。尽管音变较大,但在字形结构上却有规律可循。北关学校把这种带字方法确定为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是因为他们考虑到学生识字的重点难点不在字音,而在于字形。

2奔浣哟字。是采取换偏旁部首的方法。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两种原因:

(1)基本字有的不宜过早出现。如“桂、挂、洼、哇、蛙、娃”中的“圭”字;有的在现代汉语中已失去存在意义。如简化字“杨、扬、汤、肠”中的“”字。它与易不同,“易”可以做为独体字出现。而“”字离开一定的偏旁部首,便无所作为。

(2)从基本字带字角度来看,“圭”和“”之类都有一定的构字能力,带字时又非它不可。

既然这些字不能或不宜过早出现,于是在教学中他们先不教认这些基本字,而采取去掉什么旁,换上什么旁,又是什么字的办法。如教“圭”字组,就说“洼”字去掉三点水旁,换上口字旁念哇(wā)。是哇哇叫的哇;换上虫字旁念蛙(wā),青蛙的蛙……以此类推,“”等字组,也同样处理。

这种方法,是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的。看来是拐了个弯子,其实只差在没把这两个基本字告诉学生。殊途同归,最后一样收到基本字带字的教学效果。

所说基本字带字的方法,主要指以上两种。

此外,还有少数不能归类的字。他们把这样的字放到词和句子中去解决。比如,学生认识了“行”字,就把“旅”这个生字放在“旅行”中去认识。象“貌”和“燕”这样的字就分别放在“我们对人要讲礼貌”,“杨柳绿,燕子来”等句子中去学习。用这种办法认字,掌握字形规律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把它们的音和形视为两大难点,多下些功夫。

三、基本字带字识字方法的几点好处

实验学校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基本字带字的集中识字方法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北阌谕怀鍪蹲值闹氐愫湍训恪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按汉字构字规则组合的复合体。要想真正掌握它,得从三个方面下功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三功乃全”。这是就汉字的特点而提出来的。“三识并用”并不一定要同时平均使用力量。在具体实践中还是要有重点和一般之分的。经过调查与实践,北关学校认为,儿童初学识字阶段的重点、难点不在音和义,而在于字形。因此,在坚持音形义三统一的同时,要突出以字形为重点。基本字带字正是突出这一重点的最好方法。

基本字带字,是在已经掌握基本字和偏旁部首之后,再通过拆、合、加、减和反复比较的办法教识字的。所以字形重点容易突出。如教炎--谈、痰、毯这组字时,不是一字一字,一笔一笔地教。因为“炎”字和三个偏旁的音义都已学过了。这组字声母上的微小变化,学生依靠拼音自己就可以解决了。教学中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字形进行的。教师启发学生:这组字的共同部分是什么?不同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偏旁部首?经过这样分析综合之后,再研究各字之间的微小差别,防止出现多笔少笔的错误。在指导写字时,也要研究部位结构。这样教字既突出字形结构这一重点,又准确地表达了音形义三者的内在联系,也使复杂艰难的智力活动变得轻松有趣了。经过几番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之后,学生对字形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便逐渐形成了。一旦有了这种能力,他们就会自己独立地运用规律去分析生字,这在一年级下学期与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显得十分突出。

2北阌谔逑趾鹤止棺止媛伞

汉字在构字上是有规律的。可是,在单个的汉字中,或者一堆杂乱无章的汉字中,都难以看到它的规律。基本字带字却把几千个零散的汉字组织起来,使之规则化、条理化,构字规律就十分明显了。比如,“钉、顶、灯”和“、魔、磨”两组字,从笔划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从结构看,有的是上下,有的是左右。不管怎样,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还是一目了然的。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两组字里有两个基本字“丁”和“麻”,六个合体字都是由“丁”和“麻”加上表义的偏旁部首组成的。学生可以用基本字记字音,用偏旁记字义,用基本字和偏旁记字形。由此可见,运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体现汉字构字规律是比较充分的,而学生掌握了构字规律,就可以冲破汉字音形脱节、结构繁杂的难关,去独立分析认识更多的新的汉字了。

3庇兄于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智力的发展都是与某种教学活动分不开的。教学内容越丰富,活动形式越科学,能力的形成与智力的发展也就越迅速。基本字带字的方法,为此创造了良好条件。

基本字带字的集中识字方法,不是零打碎敲,而是成批成串地学字,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个别概念,而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概念,掌握住规律性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字是一串一串地出,一串一串地学。它的课堂教学,不是由教师先讲,而首先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通过观察思考查阅字典,练习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起重点“帮”、“扶”的作用。这样,每一组生字的出现,学生总是要经过多次观察、分析、综合、比较,从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规律来。学生的观察、记忆、分析、综合以及类比推理等能力,就是在这有条不紊的思维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篇6:识字6、识字7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及相应的词语。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查看学生正确流利读词串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教师泛读、学生自由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词卡 学生:田字格本、铅笔。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设计: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出示地图),有一望无边的塞北,有桃红柳绿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飞机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旅游。在登机前,让我们先去买票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机票。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读——全班跟读。

师:你觉得你能读准字音的,站起来读。

3、去掉拼音,一行一行的读,看能不能读准确?分小组读。

4、一行一行能读好了,相信你们全文一起读也能读好。全班齐读(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每个人都拿到了飞机票,现在,我们可以登上飞机开始旅游了。)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

过渡:飞机起飞,你们想先飞到哪去看看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出示图画)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谁是主角?(马)(出示马图)什么样的马叫骏马?指答

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指读——齐读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骏马特别喜欢在塞北的草原上奔驰,为什么?多舒服的风啊,齐读“秋风”。

(3)(听音乐,师做动作)你觉得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欢快)谁来读词串?(指读)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下一站我们去哪?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1)(出示图画)看图,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

(2)理解 “杏花” “春雨”

(3)江南美吗?读词串。女生读——男生读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

(1)齐读“海岛”,贴词。海南岛什么水果最多?(出示图片和“椰树”)齐读“椰树”

(2)(出示图片)为什么小朋友到了海南岛,小脸都变黑了?怎么回事?(指答)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说明太阳很厉害,是哪个?(骄阳)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小组赛读)

(3)海边的景色多美啊,试着读好这个词串。自由读——指读——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4.学习“牦牛 冰雪 高原”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往哪飞呀?

(1)齐读“高原”。高原的地势很高,(简单画高低)

(出示图片)看图,你有什么感受?(指答)冰雪好大呀,谁来读这个词?(指读)

(2)在高原生活的人们,有一个好帮手,(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是宝,它的毛很长,可以做绳索、帐篷,它还可以帮人们耕地、运输,被称作“高原之舟”)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牦牛”

(3)让我们带着敬佩读好这个词串。男生读——齐读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回忆课文,再读课文。

1.连起来读词串:我们迎着瑟瑟的秋风,来到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我们跨上骏马,策马扬鞭,读——;我们沐浴这潇潇春雨,漫步在如诗如画如梦的江南水乡,读——;骄阳似火,我们又来到了迷人的海岛,尽情地玩耍,读——;最后我们还不畏寒冷,登上了冰雪高原,读——;这次旅行愉快吗?

其实无论是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咱们的祖国。我们在来捧起书,一边读一边想象,把你见到的美景记在心中。2.请你来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祖国的美景,用上文中的词。

我国的北部有(),东部的江南有(),南部的海岛有(),西部高原有()。3.飞机降落了,我们去了祖国的四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齐读

(1)归纳课文特点。用几个词就把不同地方的风景写了出来,多美啊!

(2)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来再来读课文。(齐读)

五、写字(提醒写字姿势)

1.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你会记哪个字?想想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指答)

2.相机识字

塞字是怎么来的呢?塞字最早读sāi,表示堵住的意思,(示图)古人房顶漏了缝,就用双手拿着草和泥土来补漏洞。后来用来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读sài,说明这些地方边远。

你能给“塞”字组词吗?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多的字呢?师范写,学生描“塞”,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岛是什么样的?(示图)师讲解:四面都是水,中间有陆地,有许多石山,小鸟在海洋上飞累了,就可以停在山上休息,(示鸟)有山有鸟就是岛。组词。

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范写,生说笔顺,学生描“岛”,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这个字读谁的音?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组词。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马的横边成了提,撇不要写成横)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左窄右宽)生自己描红。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旅游,收获了不少知识,请你回家后用词串中的词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七、板书设计:

识字6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识字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把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

2.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三、教学评价设计: 3.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查看学生正确流利读词串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4.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教师泛读、学生自由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词卡 学生:田字格本、铅笔。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设计: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

1.我们中国古代人很聪明,创造出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那么古代人是怎么造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古代人,看看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2.(出示)

根据这几幅图,你能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3.今天,我们还要学类似的生字,这些生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出示投影片:“亭子”

(1)图上画的是一座什么?(亭子)亭子什么样?(亭子上面有顶,有屋檐,下面有柱子)

(2)出示生字卡片“亭”指名拼读生字卡片。注意纠正后鼻音。

(3)“亭”这个字的样子和亭子的样子很像,古代人真有本事。

2.活动演示投影片:将“人”拉至“亭子”旁

(1)现在图上画的是什么?在这个亭子的边上加了一个人,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来到了亭子边)人到亭子边干吗?(看到亭子想进去坐坐,休息休息)

说的真好,人看到亭子就停下来(出示“停”)看看这亭子造得真漂亮。

(2)出示“停”,指名读,注意纠正后鼻音。

“停”和“亭”读音相同,但是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3)再次指名读“亭”和“停”,并分别组词。

(4)象“停”这样看字就能知道意思了。古代人真是聪明啊!

3.出示投影片:人在门中听

(1)那么这幅图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一个人在听)

他在哪里听?(在门里听)

你觉得他在听什么?(在听鸟叫声,在听人说话,在听歌声……在听声音)

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尽量照顾全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出示生字卡片“闻”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门里听声音)

指名拼读生字卡片。“闻”是前鼻音,注意纠正。

齐读生字卡片,抽读。

(3)指名用“闻”组词

4.出示投影片:鸟鸣图

(1)这是什么?(鸟)一只什么样的鸟?(漂亮的、美丽的、可爱的……)

(2)出示生字卡片“鸟”和“鸣”。

把这两个字和图对应起来,我请同学来连线。

指名学生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连?(“鸟”字和鸟站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像)

(“鸣”字就是小鸟张开嘴巴在唱歌)

“鸣”字也是表示叫的意思,出示“鸣”。

(4)指名学生分别拼读“鸟”和“鸣”齐读,抽读,分组读。

指名分别组词。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小结

我们古代的人真聪明,想出那么多办法来造字,有些字的样子和东西的样子很像,我们就叫它们“象形字”(学生齐读3遍),像“亭”和“鸟”。有的字一看到字就能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我们就叫它们“会意字”(学生齐读3遍),像“停”、“闻”、“鸣”。我们小朋友也很聪明,连古代人的心思都能猜到,真了不起。

读卡片后词语,并造句。

四、指导书写

1.我们除了要知道古代人的心思外,还要向古代人学习一样本领,那就是学写字。

2.分析结构,指导书写。

亭:上中下结构,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上小,下大。

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亭”中间的秃宝盖同样写在横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中间“耳”的笔顺要注意。

鸣:左右结构,“口”要写在横中线上方。“鸟”注意笔顺。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描红。

4.学生临写田字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良的书写习惯及姿势。

5.展出写得好的字,并予以鼓励,师生共同评议。

指出写得不好的地方,有待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象形字和会意字,知道了古人的造字方法,以后我们同学就能够自己看字去理解它们的意思了。

六、板书设计

识字7

篇7:集中识字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第五组的第1篇课文,采用词串和图画来识字,学生看到图像想到词,读到词想到图,是一篇指导学生学字,培养观察 想像 表达的好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法学法:听 说 读 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提出问题

1、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1)什么是台风?“蝈蝈 ” “知了”是什么动物?

(2)“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

.......二、探究问题

(一)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4.用“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二)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3.指名读。

4.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三、拓展练习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3.说说你是怎样记注生字的。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教学反思:

识字6

教材分析: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部首。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法学法:谈话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夏天到了,天多热呀!老师带同学们随着小向导萤火虫去农家的小院里乘乘凉,好吗?

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

二、探究问题

(一)学习生字

1.图上的老爷爷说呀,你们先要读准萤火虫向导提来的生字,才可以去他们家的小院。

2.说说词中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晶、星、丁”的韵母是后鼻音。“竹、扇”的声母是翘舌音。“牛、奶、女”的声母有鼻音。

“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要念成轻声。3.开火车读生字词。

4.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已经顺利地把生字装上了车,坐好,马上出发了,呜„„

(二)学习韵文

1.好,小火车到站了,你们瞧,谁已经先到了? 指名回答。(板书:爷爷 奶奶 小丁丁)

读这三个词的时候要注意每个词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读成轻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他们在干什么呢?(纳凉,乘凉)指名读第三行词语:竹椅 蒲扇 萤火虫

3.这两行词语,就构成了农家小院里安静、优美的夜晚,你们听老师读。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吗?

因为老师一边读到哪个词,一边就在头脑里过小电影,想象画面。你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自己练一练。

4.让我们和丁丁一起听爷爷讲故事,抬头仰望,你看到了什么?(星星,许多星星)

出示“亮晶晶”,你能带大家读一读吗? 多美的夜晚呀!出示“夜晚”。

试试看,把画面上的3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板书:夜晚繁星亮晶晶)

这三个词语是我们刚才欣赏到的,你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一边读,一边想)男生读,女生读。你能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吗? 5.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故事? 指名回答。

(板书:牵牛 织女 北斗星)

有同学知道它们的故事吗?说给我们听听。真好,谁来读一读?

让我们也来指着天空认一认,齐读。

6.这么美的夜晚,我们再去感受一下,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美;特别好读,顺口)

对了,因为一、二、四行的末尾注意了押韵,我们以前就学过,这叫韵文。7.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再读,一定会读得更棒。

(三)学写生字

真是太美了,我们就坐在农家的小院里,打开书来学学这课的生字,好吗? 出示生字:

星 爷 奶 扇 织 女 斗 认读生字。

这里面,哪一个生字让你觉得最美呀?

出示“星”。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会给它组词吗?

指导写字,要把上部的“日字头”写得扁一点。打开书,描写生字“星”的笔顺。

打开《习字册》,描写生字“星”。

三、拓展练习(1)填上合适的词: 一()夜晚 一()一()蒲扇 一()()的繁星()()的萤火虫(2)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3)我知道天空中有()有()星,还有()

教学反思:

星星 一()萤火虫 竹椅 的夜晚 星, 有()星, 星.识字7

教材分析: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

教法学法: 朗读 想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提出问题 1.出示左上图,观察。(1)提一提:你有什么问题?(2)猜一猜。

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 从众)

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3)找一找。

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4)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5)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游戏诵读,理解儿歌,探究问题

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创设游戏情境,深入理解儿歌。(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听歌曲,感悟读。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4)揭课题,指导读。

刚才我们学习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a.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一读。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评价。c.全班一起朗读。2.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习。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

3.大组交流成果。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介绍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4.读一读。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三、拓展

1.出示生字卡片:黄变成金单丝条众群 2.认读生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4.自学笔顺图,在书上描红。5.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6.《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教学反思:

识字8

教材分析: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好汉

字的信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9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朗读 记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猜谜激趣。

师出示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打几个汉字)

你们猜到是什么字了吗?

2.导入: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同类的形声字。(板书课题:识字8)

3、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探究问题

(一)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 1.教师扶,教学“清”字。

2.教师放,学生学习“晴、睛、请、情、蜻”。3.巩固所学的字词。

4.指导书写:在学生充分掌握字音、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二)分析字形,练习书写。

1、指导“坐、事“的字形和书写规则。

2、进行描红、仿影与临写。

(三)故事延续,学习儿歌

1、出儿歌。

教师叙述:小“青“交上好朋友”清、晴、睛、请、情、蜻“后,可高兴了。有一天,天气很好,他约了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去郊游,看,郊外的风景多好呀,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充分的练习说话的时间,并对说得好的小朋友予以肯定,哪怕是一个优美的词、一句优美的话都可以。待学生练习说话以后,教师可继续延续故事: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7个好朋友忍不住唱了起来。(出示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

2、诵读儿歌。

三、拓展练习

1、找朋友(连线)

Qing qing qing qing jing

晴 情 清 请 蜻 睛

2、按课文填空:

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蜻蜓,大_____________。

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蚊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识字8(晴天)晴清(清洁)

日字旁三点水

(眼睛)睛——目——青——虫——蜻(蜻蜓)

言字旁竖心旁

篇8:集中识字的“趣”从哪里来

一、“趣”从游戏中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提出了“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在识字中游戏, 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体验学习的快乐。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 认识“驰、地、他、池”时, 就可以让学生们到讲台前来转转盘, 在游戏中发现造字规律;学习二年级上册《识字3》, 可让学生扮演孙悟空用火眼金睛审视词语, 找出生字结构上的异同, 学了这课的儿歌后再让他们改编儿歌, 帮助文中的宁宁改掉马虎的毛病, 做个细心的小画家;学习二年级下册《识字2》时, 让学生图文对照, 看着插图介绍事物, 学完课文后请他们当回“小导游”, 用上文中的词语介绍桂林如画的美景……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一定会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趣味。

二、“趣”从生活中来

小学生对字词的感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的积累。如果在识字教学中不注重表象的积累, 就可能形成认知障碍, 反之, 则能促进认知。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4》时, 指着黑板上的贴图, 对孩子们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去转一转, 到花丛中去钻一钻, 到田野里去跑一跑, 好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 我就指着贴图 (蝴蝶躲在花丛里, 螳螂隐藏在树叶间, 蚂蚁暗藏在树叶下……) 对他们说:“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眼睛, 仔细看着, 一会儿, 像发现了新大陆, 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弹琴。”“一只天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着。”……我就抓住契机表扬他们:“小朋友们眼睛真亮, 观察得真细, 发现了这么多昆虫, 让我们一起叫叫它们的名字吧。”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相应的昆虫旁, 图文对照, 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教学好像把孩子们带进了广阔的大自然, 既认识了昆虫, 又记住了生字, 一箭双雕。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有利于将识字识词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极富生活气息和情趣。

三、“趣”从探究中来

识字教学也应引导学生去探究, 体会探究之乐。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采用看图会意的形式识字, 通过形象的图画显示“从、众、林、森”等是由基本字“人”或“木”累加起来的, 揭示了字义。“二人从, 三人众”很简单, 可是“从”的字义学生却未必理解, 当出示甲骨文的“从”, 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走”, 从而突破了“从”的字义难点。在此基础上, 指导学生走进儿歌、谚语, 自主探究文中还有哪些字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构成的, 他们不难发现:“林、森”也是用单个“木”累加起来的。再如二年级上册《识字3》也用图文对照的形式揭示了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如何让文中的意思走进学生的大脑呢?课上, 我拿了一支毛笔, 故意将笔杆和笔头拉开, 让学生看一看: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们很快发现笔杆是竹子做的, 笔头是用毛做的后, 我分别写了“笔”和“毛”两字, 又将笔杆和笔头装在一起因势利导:“毛笔做成了, ‘笔’字是怎样组成的呢?”“是‘竹’字和‘毛’字组成的。”接着我趁热打铁, 鼓励他们做个小探长, 看看文中还有哪些字也是用这种方法造成的。他们兴致盎然, 很快发现“灶”“尾”“看”也属于这一类。这些有趣的探究活动从具体的物体间组合发展到抽象的字理间组合, 帮助学生识字, 还渗透了识字方法。当学生探得其中的奥秘时, 真是趣从识字中来。

四、“趣”从诵读中来

识字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生字, 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对于词串识字, 我们必须通过诵读来体会汉字的神奇。短短的几个词组, 竟然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而诵读又让画面流动起来, 将字、画、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4》第一行“晴空晾晒温暖”表现的情境是晴空万里,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 舒服惬意。读时语调可稍慢, 声调宜明朗。第二行“眼睛瞄准眺望”, 读时可加上动作, 使音形义完美结合。读到“眼睛”, 学生可睁大双眼;读到“瞄准”, 则要眯起眼睛, 做手端步枪样;读到“眺望”时, 则做手搭凉棚之势。读第三行“寒冷冻结冰雪”时, 似乎来到了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冬天, 情不自禁地双手抱臂做出了寒冷的样子。第四行“东海黄河长江”, 读时声音高昂, 声调拖长, 以突出其辽阔无边、气势磅礴。如此一来, 四行词串, 语速有快有慢, 声调有长有短、有高有低, 读起来抑扬顿挫, 琅琅上口。学生必然会越读越想读, 越读越爱读, 百读不厌, 陶醉其中, 熟读成诵。

五、“趣”从识记中来

识字不光是认识就行, 还必须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它。我们应通过形象的比较, 激发学生想象, 开拓思维, 将识记趣味化。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8》时, 孩子们通过玩转转盘游戏发现, 这6个字都有“青”这一部分, 只是偏旁发生了变化。我再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 他们很快发现, 6个字读音相近。“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使孩子们头脑中冒出了一个小问号。“因为它们都有‘青’, 读音也与‘青’相近。”他们为找到依据欣喜不已。我因势利导:“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这类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像这6个字中的‘青’, 我们叫它‘声旁’, 因为它管着声音;另一个偏旁叫‘形旁’, 它表示着意思。我们来看看, 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对应偏旁, 也很快解读了出来。尽管学生弄清了这几个字的意思, 也能正确区分, 但并不代表完全掌握, 时间一长仍可能忘记, 而且他们音形相近, 运用起来还可能“打架”。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效识记, 我这样来激发兴趣:“小朋友, 为了把这几个字记得更牢, 你们愿意把刚才的发现编成一首儿歌吗?”孩子们兴致勃勃, 你一言我一语地凑成了一首儿歌:“天气晴, 好心情, 河水清, 小蜻蜓, 大眼睛, 飞来飞去捉蚊虫。”然后, 欢声笑语中, 孩子们又一起把儿歌反复诵读。

我想, 这样趣味十足的学习, 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他们再用到这几个字时, 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儿歌, 看清用什么偏旁。

上一篇:淘宝直通车经验分享下一篇:电力运行部2016年下半年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