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2024-06-24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共14篇)

篇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西冲镇中心小学:xxx

2011年10月,西冲镇中心小学教务主任扬琴同志组织全校20多名教师学习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二级培训。以前就提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真正能做到的知识屈指一数,这项工作没有真正重视起来。通过这次培训,上级部门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渗透法制教育,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学生除了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好的知识外,还要懂得一些能维护自己的最基本的法律。培训过后,我深有感悟,现写出来让同行共免。

一、感悟收获

在培训中,首先阳主任传达“贵州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史开来处长在会上讲话,然后是贵州尚善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映波所长对这次培训作了几点要求和建议,接下来是由三位在省一级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的教师胡建平、康其丽、彭石作进一步的培训,把他们在一级培训中所学到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传授给大家。”我体会到了法制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将越来越重,也要求我们教师对此应高度的重视。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明白了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的道理。

通过培训,使我懂得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通过培训,我还学到了如何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方法,就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的原则;还有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等等;再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要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二、感悟未来

首先是要在开学工作部署会议就要让教师认识到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是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制素养。要学习法制知识,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为人师表,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识,更要用行动感化学生。再次是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2012年7月16日

篇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体育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总结

2011年9月初体育组和全校同事一起参加了我校举办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本次培训是由我校校长及参加过培训的刘广霞和韩迅两位老师主讲,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全体培训人员讲述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本次培训,本组感悟现写出来让同行共免。

一、感悟收获

通过培训,我组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明白了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的道理。在培训中我组了解什么叫“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那就是以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本次培训,我组还了解到如何在体育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方法:

1、尊重教材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

2、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渗透点,所渗透的法律知识不能过深,频率不要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五至十分钟。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牵强附会,自然和谐。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增强学

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让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变成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是不知不觉的过程,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当然这样的结果是不会伤害学科本身的。

二、我组应该做的事

通过培训深感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要能在教学中顺畅的渗透法律知识我感到首先就是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制素养。其次就是从网络中了解体育教学中可渗透法律知识的点和可渗透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打有准备的仗;再次是要精心备教,舍得花时间、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体育组

篇3:论教学中美学教育的渗透

1.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 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 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 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 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 相应的“体态”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 这种“仿真”, 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 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 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除了口语流利外, 还要学点洋腔洋调, 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 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 具有节奏感的语调, 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 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 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 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 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 师生感情融洽, 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 讲究幽默, 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 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 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 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 学生不仅兴趣盎然, 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1.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 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 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 衣着美观得体, 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 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 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 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 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 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消除恐惧感, 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 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学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 情景性强, 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 犹如一个大舞台, 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 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 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 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 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 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 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 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1.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 是教师的微型教案, 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 一目了然, 运用和谐的色彩, 图形、表格等清晰构图。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 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 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 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 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 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 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2.1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 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 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 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 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教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 让学生边唱边跳, 或边说边动, 在优美的韵律中, 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 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比如教学英语数字时, 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来帮助他们掌握。另外还可以借用一些熟悉的曲调 (如“Two Tigers”等) 让学生自编歌曲。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 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 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 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2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 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 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 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 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 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 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 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比如, 在教“pretty”时, 特意用几盆可爱的鲜花布置了教室, 还从家里拿来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伞, 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具, 美丽的物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就趁势问学生:“Is it pretty?”这样结合实物学单词效果是相当好的。再如, 我在教授“picture”时, 把很多美丽的照片贴在教室四周, 学生兴致很高, 于是抓住机会, 问“What is this It's a picture .”然后师生问答, 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单词, 还美美地饱了一次眼福, 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另外, 我也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 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 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 , 使教学增添了活力, 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2.3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 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 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 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 要说“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这高尚的情操, 美好的心灵, 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却甚远, 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2.4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子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 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 把握重点, 掌握英语知识, 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 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 通过学生的表演, 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 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 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 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 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 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 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 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 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 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创设不同的情景, 用自己的语言, 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 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 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5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 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 边听边做, 边说边做, 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 让学生画一画, 说一说, 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 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 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 让学生做一做指偶, 互相玩一玩, 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 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 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 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 得到了美的熏陶, 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 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 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 变成雨露, 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 进而创造出美, 寓教于乐, 寓教于美。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董亚芬.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汪士彬.英语快速阅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

篇4: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过程 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68-01

0.前言

中国在语文教育方面是很轻视的一方面,可能由于我们从一开始就接触了语文这个领域,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中间的精髓以及它的高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明文化,那是非常久远的,有点悠远的历史。所以,其中的内涵我们也是很难去完全弄明白的。特别是对于文学教育,我们知道,能够被称为文学的,大多数都是有其教育意义的。我们作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知道其中语言的魅力,也能知道作者通过语言的表达,给我们传达的他的思想情感。这是我们能够从文学教育中所在现实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

1.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这种教育的现状

1.1语文在教育教学中得不到重视

我们都知道,从生下来我们就接触着语言,因此我们对于语言有一定的天赋,所以,也许是因为这个,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下意识的就自然轻视了语文的学习。也许大家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临考前,其他考试可能都是不会有很大的把握,所以在考试前一定会有目的性的复习这些科目,但是你就会在潜意识的自动的忽略语文的学习,好多学生会在心理想,你肯定觉得,语文没有什么好复习的,反正怎么样都能写一些,所以,这个意识下,语文就被忽略了。在学校或者是在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竞赛,唯独缺少语文的知识的竞赛,这样,人们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会大大的降低,而更重视哪些有挑战性的科目。

1.2现在科技的普及让学生的精力受到分散

因为现代科技的兴起,出现了一些娱乐的软件,占据了学生了课余时间,这样他们对一些文学更加失去了兴趣,所以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自我娱乐,自我放松。更他们更加不会去注意这些看似枯燥的文学。所以,这又是会使语文的影响力大大的降低,这是一个致命的因素,文化快餐会很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而你在潜移默化中受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不会去对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样,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就被抛弃了。

2.该怎么样让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渗透

2.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在给学生的教学中,参差进文学教育,这样把語文教育和文学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做到两者的结合,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2.2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进行教学的主要群体,如果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看的书多,阅读面广,知道的知识内容丰富,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崇拜,这回带动他们的学习,也可以把老师作为一种文学的宣传,这会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会激励着他们去学习,去奋斗,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仅仅对老师,让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涵养,以及自己的文学素质,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的思想的教育和洗涤,让他们从文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去奋斗自己的人生。

2.3教师在教学课堂要活跃自己的课堂,制造学习的氛围

上好一堂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他们的教学方式之间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老师必须要有一种课堂导入,一种制造课堂学习气氛的能力,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跟着你的思维方式来,也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思维的锻炼,也有利于老师对自己的提升。

3.结语

语文的教育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医德国家的软实力,这也是培养和传递思想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教育。而文学教育,它也属于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能够让我们知道在还没有这么多的文化快餐的时候,人类的那一方心灵的净土,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我们可以通过读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自身的涵养,所以,这是何等的重要,这是我们思想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钟敏捷.论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03):40-51

[2]宋巧燕.清代各类型书院文学教育的地位[J]. 社会科学家. 2012(11):4-18

[3]谢增伟.文学教育的特性及其教育课的尝试[J]. 文学教育(上). 2013(07):40-84

篇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2011年9月15日,我校举行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通过培训,让我体会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又了深刻的体会。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言之无为,行而不远”,“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我参加这次培训,收获很多,有以下几种想法:

一、渗透的必要性

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小学教育作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经完全应该适应并挑战于这一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如果学校的各科教学还只局限在传统理念上的教育观,而置现代法制教育于不顾,势必受到历史潮流的抛弃。小学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认真审视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小学教育中的空白点而提出的一项行动策略。

在小学法制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其一,具有地位优势。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其二,具有数量优势。学科课程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在小学各项教育中学科课程的数量在整个小学学科课程中占据绝对优势。数量上的优势表明教育的广泛和深入,抓住了学科课程就是抓住了法制渗透的主线。其三,具有时间优势。学科课程在时间上的优势也是明现的,在现行小学课程计划中,小学1~5年级的学科课程分别占周总时数的75%~78%,这充分显示了时间优势,小学各科教学全面渗透法制教育就有了时间上的保证。

综上所述,小学法制教育进行学科渗透不仅在教育方向上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情的需要,而且在行动策略上也是有充分保障的。

二、渗透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2、有机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选择性原则。知识教学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并且在知识的深度上慢慢递进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例如在渗透“保护动物”这一目标时,各年级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级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动物,了解国家制定的有关保护珍禽珍兽的一些法律知识。到三四年级时,又可以渗透在学生有限的能力之内如何保护动物。到高年级又可以渗透如何运用法律这个武器和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坏人做斗争,能做到不吃野生动物,能主动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人不吃野生动物,还能向有关部门告发经营、捕杀野生动物的商人,让法律来制裁他们。

4、贴近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学科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

5、情感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骆驼和羊》、《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的一面。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频虐城市、酸雨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这样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有趣性原则。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学科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与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关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思考

三、渗透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学生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我是小小执法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制的绘画、工艺、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后墙上方,贴上一些标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观摩模拟法庭庭审录像,再放有关法律知识的小动画,使学生产生小小执法员公正无私的表,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达到情与画完美结合。

3、在游戏中渗透。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篇6: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大山小学:梁云霞

2015年3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新蒲新区教科局组织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会。本次会议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亦使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在依法治校中重要性

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必须懂法、知法、守法、用法。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需要。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依法执教中必要性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

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我们教师只有加强法律意识,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技巧,才能教出更优秀的学生,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反之教师都不懂法,那么你的学生又能是怎样的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要改变过去教育“面向过去”的缺陷,让我们的下一代“面向未来”;我们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谈得上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教育学家杨东平先生说:事实上,一个成功的教育是这样:让社会像一个生态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各司其职各享其乐,换句话,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做回他自己。

三、通过培训,使我学到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在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中,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

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四、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篇7: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

心 得 体 会

毛口乡中学母志军

经过一整天的辛苦努力,全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培训圆满结束。一天的时间,乡中心校教研员卢善平对实施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作了强调,毛口乡中学杨文平、教师卢善恒给我们进行了深刻的讲解。我认为,作为教师应有如下要求:

一、有意。

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和强化学科渗透的观念和意识。把“学科渗透”的观念牢牢地扎根在心里,化为内心信念,再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用心。

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凡事只要我们用心了,效果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学科渗透问题,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对学校有用、对学生有益的如何“做人”的问题。

三、给力。

用力实践和探索。给力就是要不遗余力,不怕吃苦和受累,不怕劳心劳力,只要有利于学生“做人”的养成,在所不惜。“教育必须对生命丰富的、差异的、深刻的内涵作出回应。”执着是生命中最美的东西。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们的生命航程中,因教育而赋予了我们许多的亮点和精彩。

四、创新。

毫无疑问,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创新的意义在于不断适应学校法制教育的新形势、解决学校法制教育的新问题、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并致力于学校法制教育的创新。这需要我们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自我反思,需要我们有敢于打破传统、置疑一切的勇气。

五、示范。

教师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

多彩的世界。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独一无

二、不可复制。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成为他自己,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其次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他们、感染他们、影响他们。简单地说,要教育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人,你首先是一个遵纪守法者。

总的感觉,这次培训主题明确,突出了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形式注重示范性,分别从不同学科演示说明了学科如何很好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问题;突出了参与与互动,讨论很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很投入。

通过这次培训,有很多的收获的启发,我相信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观念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具体操作上有了更多一些的感受,在今后的工作思路上更加清晰,从而为今后更加搞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篇8: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体会

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道德教育也应不例外。“忧国忧民、报效祖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求索攻坚、追求真理”等是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 “贪生怕死、投降求荣”是反面历史人物的表征。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鲜活的事例, 杜绝枯燥的说教, 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讨论的平台, 以史实为基础, 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 融入其思考, 进行分析和概括, 以此来深化学生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 也就是说在关注学生道德认知的进程中来深

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让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欢音乐。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成功, 享受快乐, 是音乐教师教学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就笔者多年以来的低年级教学实践, 对这个阶段的音乐课教学颇有一点感触。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 真正爱上音乐、喜欢音乐,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让学生做到真正地乐学, 善学。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 笔者觉得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境导入形式多样

在讲新课之前, 都要进行情境导入的环节。如果导入精彩, 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在后面的教学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导入课题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 也可以通过舞蹈、律动、游戏等形式。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习新内容做了良好的铺垫。例如:在声音强弱的教学中, 课前我播放开火车的音乐, 让学生听火车的声音, 由远到近, 由近到远的声音的变化, 来体会声音的强弱, 并进行律动, 激发兴趣, 为强弱的教学做好基础的奠定。

二、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化学生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 建立起道德规范, 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正确观念。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 也是农村学校的学生提高德性与智性的主要资源。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绝不是外加。而是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中固有的育人资源, 使知识传授、能力训练闪发育人的光彩, 让学生学有兴趣, 学有所得, 学有所求, 学有方向。教科书中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其道德观念并附加着浓厚的情感, 在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根据学情用好、用活、用实。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一大批历史人物是民族的骄傲,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联系实际, 传承祖国的灿烂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要与时俱进, 要求学生放眼世界, 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 训练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的素质。

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 可以用道德去弥补, 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无疑阐明了道德对一个人的至关重要性。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 列强入侵, 民族垂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得以诞生, 这些历史教学内容都承载着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要激发学生的奋进与图强, 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责任感, 要让学生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些应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去感悟, 合理安排课外实践, 充分运用当地的资源去参观、访问、瞻仰和凭吊。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责无旁贷地用历史告诉学生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要他们明做人之理, 明报效国家之理, 把握做人的底线, 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

◇刘晓蓉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 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简单的力度记号, 但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强弱时, 与孩子们一起做拍手, 敲击桌子, 回声的叫答等游戏, 采用听一听, 辨一辨;听一听, 敲一敲的手段,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声音的强、弱。通过这些办法, 我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这些乐理知识时有了兴趣, 而且很容易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我认为这种寓教于乐的音乐知识学习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挥想象, 丰富情感体验

篇9: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渗透

高中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阶段和关键时期,在我国的教育教学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高中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学尤为关键。文学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应用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更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据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教学的情况来看,高中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文学教育的渗透更是有限,使得文学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作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纽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成长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说,高中对于学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人的教育是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学能力和语文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很多高中的发展现状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渗透效果并不理想,首先高中教学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文化的多样化使得文学教育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并不是主要的教学模块,使得高中语文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文学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能够借助文学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健康发展。高中语文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家喻户晓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都是符合高中生发展水平的,通过文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与文学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补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不仅能够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推动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开展社会实践,革新教学观念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在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促进人与人有效沟通,和谐交流的重要条件,所以说,语文在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学教育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中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因此,想要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革新教学理念,向学生渗透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渗透时,要充分的结合教材的知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深化,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不断的提升,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内涵,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能够自我的进行文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学类型,选择不同的文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从而使得教师的语文教学更加的轻松自如。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要不断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活跃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的气氛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文学教育进行渗透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将学生迅速的带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解《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于秋天的图片,然后以略微萧瑟的轻音乐的背景,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秋意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到秋天是一个幸福而又忧伤的季节,体会作者赋予作品中的纠结与斗争的情感。然后在进行文章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是借助故都的秋天,显示作者对生命满怀感伤和怜悯的情感态度。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在文章创作之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很好的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教育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何小娟.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9:31-32.

篇10: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唐 慧

2011年8月31日,我参加了学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自己在这次培训学习的收获小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了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2008年,我省瓮安“6.28”事件,贵阳某中学 “9.27”案件、贵定某中学“9.16” 案件、榕江某中学 “4.01”案件等例子,充分地说明了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所以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二、了解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

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三、学习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尊重教学:即尊重《课标》,尊重教材,尊重教学活动,不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不破坏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不打乱学科教学秩序,不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

(2)科学导入:即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使法制内容在教学中顺势而出、合情合理、贴切自然。

(3)分量适中:即法制内容的分量恰到好处,既满足法制教育的需要,又不形成教和学两方面的负担,冲淡教学主题。

(4)目标恰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尊重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既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人社会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5)有机统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练习、活动、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中,法制内容和科学内容都要相互融合,有机地统一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6)一箭双雕:既完成法制敬爱哦一任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的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四、学习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

篇1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心 得 体 会

曙光中学黄靖

2014年3月25日,曙光中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二级培训在在我校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培训会由余兴海校长主持,曙光乡教管中心主任王云同志作具体培训。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知道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现就一些培训的感悟说出来,以贻笑方家。

我们共同学习了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县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现状 分析,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要求,正确把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做好我乡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路。

通过培训,使我懂得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通过培训,我还感悟到如何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就是要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还有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等等;再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要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篇1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李贞利

这次我校领导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明白了教书育人的道理,那就是以各学科的教学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学契机和教学便利,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尊重教材,创设适当的情景,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生。总之,法制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于我们广大教师去探讨和研究,我们要切实按照这次培训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在法制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篇1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是指要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最合适的教学结构,努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它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本质施加影响的原则,为使学生的情感、知识、技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就必须创设一个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形成这个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就是优化了的课堂教学结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复习(引入)、新授、例题解析、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过程.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技巧的培养,但是也存在着片面重视智育和知识技能训练不及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不强等缺点.在学习、研究当代先进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了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课题—引入—讲授—练习—小结.

二、重视课题环节,明确学习任务

一节单招数学课要完成一个或几个教学内容必须有课题.现在单招数学教学过程中课题已经越来越不为教师所重视,不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干脆在某些单招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被省略.这使得教学中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的怪异感觉,往往要上课上到后半节时才恍然明白本节课老师所要讲授的内容.因此,课题这个环节非但不能被省略还应该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明确要学什么,在心理上有了准备,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主动学习新知识.

三、优化引入新课,创设生活化、直观化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的单招数学学习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单招数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和深奥,但是大多数学生学习单招数学课具有艰难感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新鲜感.如果在引入新课时,能提出一些生活中相关熟识的现象或直观的演示的话,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克服单招数学艰难感的信心和决心.例如在讲“椭圆”一节课时,可以要求大家先准备2个大头钉和一根较长的线.然后教同学们画出椭圆的方法,并计算机动点演示画椭圆后一起分析所画图形的特点,在同学们的好奇和探究中加深对椭圆定义、图像特点的理解.最后再总结出椭圆定义和图像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这样的课堂既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圆满地完成教学环节,比起枯燥的单纯讲授显然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类生活化、直观化情境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和新课的展开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四、优化讲授环节,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所说的讲授包括了讲授新知和讲授例题两个部分.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单招数学新知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因此能否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是能否成功地上好讲授环节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单招数学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还是以“椭圆”这一节为例,在给出椭圆的定义后,笔者准备了5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说说生活中的椭圆现象.(2)椭圆主要是怎样画出来的呢?(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如何?(4)说说这个问题的曲线是什么图形: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和(4,0),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10.(5)试求出问题(4)的曲线方程.热烈讨论实践不仅能加深同学们对椭圆定义的理解、解决抽象新知识枯燥的问题,还能为下面展开椭圆方程的形式做铺垫,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

笔者认为在讲授例题时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这是单招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单招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1)在解题上提出新颖、简捷、独特的方法.(2)运用类比的方法对某些结论进行推广和延伸,获得更一般的结论.例如这样一道应用题:某煤矿从刚开始到建成出煤需七年时间,每年国家投资100万元.如考虑复利8%,求该矿到建成出煤时国家投资总额是多少?这样的题目直接看结果显然比较困难,但如果把题目分解:先写出第一年100万元的本息和,应该对同学们来说不难,直接可以写出是100×(1+8%)万元.第二年的本息和应该是上一年的本息和加今年100万元的本息和为:[100×(1+8%)2+100×(1+8%)]万元.第三年应该是第二年的本息和加今年100万元的本息和为:[100×(1+8%)3+100×(1+8%)2+100×(1+8%)]万元,总结规律,很容易得出第七年的本息和应该为:[100×(1+8%)7+100×(1+8%)6+……+100×(1+8%)]万元,显然它为一个等比数列的求和,再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这样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同学们应该学会先写些一般简单结论,总结规律,最后得出式子计算.(3)通过对问题的变式引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索.譬如,在求数列{an}的前n项和时,可以引出数列{a2n}和{a2n-1}的前n项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问题仍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但首项、公差都已经变化,如果学生不深入研究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他就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通过此类练习,可以达到不断激发单招学生创新欲望的目的.

五、模糊练习环节,深化知识理解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中,练习往往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方法.殊不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能力较差的那部分学生对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掌握.因此,笔者主张练习应该适时地放入相关例题、新知的讲授中.例如在讲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可以给出练习:求100,83,66,49,32,…的通项公式.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理解.此种把练习穿插在讲授中的做法,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例题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在学生对新知识、方法印象较深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练习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这种做法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

六、贯彻表扬和关注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单招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难题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挫折感,久而久之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对单招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关注题目答案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解题的过程,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要及时加以表扬与肯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上课期间应当时刻注意与每位学生的眼神交流,解读他们或迷茫或兴奋或失落等各种眼神,并适时或引导或提问或表扬,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班级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贯彻表扬意识,不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也有利于师生的合作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他们对单招数学学习的信心,最终达到单招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篇14: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学

[摘要]现代护理教育模式的转变决定了新型护理人才应具备专业技术和人文素养双重品质,而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养成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实用人体学作为护生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护理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在护理实用人体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进行了探讨,以期阐明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容关系。寻求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实用人体学 护理教育 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唐成和(1952- ),男,江苏射阳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郝玲(1982- ),女,河南新乡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正常人体学课堂教学改革。(江苏盐城224006)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76-02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立德树人为任务,注重培养具备专业技术、人文素养双重品质的新型护理人才。教育内容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包括职业态度、人际沟通、人文关怀、道德素质、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人文素养教育,以适应“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充分体现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融通共建的发展趋势。作为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目的地渗透人文教育,使护生在接受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领悟人文教育的内涵,在护理实用人体学教学中探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合一,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

一、护理人文教育的缺失及迫切性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重理轻文的思想,使学生片面崇尚知识与技术,而对人文学科不够重视,导致人文知识匮乏。教育体制长期实行文理分科的专长教育,文理分离形成了重专业、轻立德,重应试、轻素质,重做事、轻做人的局面,在无形中割断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课程模式落后,课程体系中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严重失调,学科意识的“排他性”,传统观念的“后坠力”,以及功利主义的冲击力,严重限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护理人才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差,职业道德不高,欠缺人文精神,缺乏应有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力,缺乏奉献护理事业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近几年,护理教育也逐步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出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开设了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科结构单一,门类不全,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人文师资力量薄弱,加之学生积极性不高,对人文教育消极应付,认为只有专业知识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文学、历史等知识。此外,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也达不到专业目标的基本要求。人文精神现状令人担忧,对护理专业价值观定位模糊。一部分护生在职业岗位上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这些现象已成为制约护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护理人文教育已刻不容缓。

护理工作承担着保护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的神圣职责,护理工作的中心是人文关怀,而人文精神是人文关怀应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通共建,促进护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护生的人文底蕴,这对护生崇高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型护理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人文精神,以及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创新动机、坚忍的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特质,这就需要把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拥有健全人格、德技双馨、特色鲜明的新型护理人才。

二、在护理实用人体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护理实用人体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定位于“实用”,根据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岗位需要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优化课程体系为目的,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内容,精简重组,优化整合,把人体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与护理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培养护生创新思维、人文精神及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实践性、应用性、人文性、服务性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中,体现了护理职业教育的特色。因此,在实施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1.以教师的表率作用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在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护生习得人文教育的一种途径,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表率对护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精神、文雅的举止、亲切的语言和稳定的情绪去感染护生,陶冶护生的情操,激励护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形成对职业的神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人文教育,潜心捕捉知识和人文的结合点,从丰富生动的事例中挖掘人文精神,以趣激学,以情激思,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如在对刚入学的护生进行职业道德观和专业价值观教育时,可以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去滋润护生的心田,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在讲授血液功能时,可以通过教师自身参加无偿献血的事实,向护生解释提倡无偿献血的科学依据和深远意义,以教师的榜样力量,号召和发动护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护生播撒爱心的种子,培养高尚的人道主义和道德情操。

2.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渗透人文教育。护理本身就是一项最具人性化的事业,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护理工作的中心是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懂得“人”的内涵,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了解人、理解人和关怀人,并且具备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所以,使护生逐步树立对待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尤为重要。在实施护理实用人体学课程教学中,利用课堂阵地渗透人文教育,注重发展护生的心灵和精神力量,形成和谐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摆脱传统的“填鸭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学,积极探索教学创新,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观,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努力培养护生具备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注重对护生的职业情感教育,培养其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尊敬爱护患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讲授死亡的概念时,除解释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的区别及判定标准外,还进行生命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护士的工作目的就是延长最宝贵的生命,因此,护理是最有价值而伟大的工作,护士是“白衣天使”“生命卫士”。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濒临死亡的病人不要轻易放弃,要尽全力抢救。从而,使护生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观念,履行保护生命和人文关怀的神圣职责。在讲解痛觉时,通过比较皮肤痛和内脏痛的不同特点,要求护生既要熟悉“牵涉痛”的部位,又要正确处理疼痛,在没有做出明确诊断时,不要轻易使用镇痛药,应在精神上给予病人亲切的关怀,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热情地实施护理服务。在教学中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知识点切入和启发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创新欲,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营造宽松、民主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见解,以提高护生的自信心。选择典型病例或模拟情境,组织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失败与挫折,摆脱失败困境,百折不挠直至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素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护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有实验操作都要求护生自己动手,教师进行指导引路,促进护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提高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人体学实验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人体标本模型、实验仪器、动物等,合作性操作项目较多,所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也有很多,主要有:(1)尊重和爱护标本模型,不得在模型上敲打或刻画,强调对人体标本模型的尊重意味着对人的尊重,观察标本模型不仅是认识和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而且应从人文角度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从艺术角度视人体为最完美的“艺术作品”,懂得生命的珍贵,人性的尊严。(2)对于需要接触蟾蜍、白鼠类小动物的实验,要求护理必须亲手抓亲自做,对一些操作比较复杂的实验,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反复练习、仔细操作,直至成功。这样,可以培养护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和耐心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在合作性实验中,我们正确地安排好实验操作的分工与合作的程序,强调团结协作对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性,让护生意识到合作学习、团队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4.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寻找人文精神。第二课堂活动是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在课外学习中寻找人文精神,让护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展现才能,这对全面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健康情感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途径有:(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的心路之途,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的陶冶之源。通过举办人文节、读书节和组织人文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护生人文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举行“5·12”护士节、护理礼仪、授帽仪式等活动,将护士良好的气质风貌、优雅礼仪、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不断地传递给护生,使他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得到不断的升华。(3)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社区服务志愿者,走上街头为群众鉴定血型、测量血压,组织无偿献血等活动,为护生创造接触社会、接触病人的机会,加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增进对病人的关爱与尊重,促进护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让护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深刻地领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4)开设人文社科类讲座和选修课。以开阔护生视野,引导护生在课外学习中习得人文精神。

总之,护理教育必须调动一切手段,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多途径、多方位地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护理职业生涯中,能对患者体现亲人般的人文关怀,认真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彦秋,张晓虎,强胜春.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

[2]郭素萍.浅谈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

[3]毛圣泰.探讨当代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06(12).

上一篇:女大学生就业感言下一篇: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