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2024-07-21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精选6篇)

篇1: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武新宏,副教授,女,1965年6月出生,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河北廊坊人,扬州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电视媒介传播研究工作。

主要承担《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视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教学工作。

1990—1995年在扬州文化局艺术创作室做编辑,参与《戏曲志.扬州卷》编写工作;1996—2003年在扬州电视台城市频道做电视编导,期间主要作品多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电视节目金凤凰奖二等奖、省优秀文艺节目二等奖、省优秀新闻节目三等奖等奖项。

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当代传播》、新闻界》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研究。

陈韵强,国家一级导演,现为扬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兼任江苏省文联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扬州大学的兼职教授、扬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先后获得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2次,中国电视“金鹰奖”5次,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3次,江苏省“金凤凰奖”6次。

创作的作品类型包括电视文艺片、纪录片、大型综艺晚会、电视剧等,担任总导演策划编排过《天涯共此时》、《春江花月夜》、《烟花三月》等大型综艺节目,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委。

倪其育,副教授,男,1964年1月出生,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主任,音视频技术教研室主任。

主要从事《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育技术概论》、《计算机装配与维护》等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的科研工作。

独立编著《音响技术及应用基础》(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音频技术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参与编写 《电化教育应用技术》(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教育技术学(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在《电化教育研究》、《声学技术》、《扬州大学 学报》、《电子制作》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持南京大学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声源指向特性的研究”(2000.6~2002.12)、校级 科研项目“教室硬件环境资源优化的研究”(2001.12~2004.1)等课题的研究。

范文霈,副教授,学士,男,1960年7月21 日。

1981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1988年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资料员、馆员;1988—1998年 扬州师范学院院电教中心讲师、电视台业务部主任;

1999—2005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摄影专业主任;2003年起任教育 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影像艺术教研室主任、摄影专业主任,兼有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江苏摄影家协会会员。

冯锐,副教授,硕导,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 学电化教育系。

目前主要从事于教学设计、网络教育应用、学习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承担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系统设计”、“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国家际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厅级各项研究课题12月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教材编写2 部。

邓杰,教授硕士生导师,1956年3月18日出 生,江苏海安人,1983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文学艺术、电视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技 术等方向的研究。

兼有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苏省高校摄影协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全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扬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承担着《视觉艺术》、《摄影艺术》、《电视艺术论》、《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古典诗词》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了五项省级研究课题和10余项厅级课题,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基金项目——“„忠孝礼义‟的当代性研究与传播”,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出版了《电视艺术论》、《宋词掇英》、《从二北到半塘——文史学家任中敏》、《教育技术学——引导教学走向艺术化境界》等专著。

姓名:薛晓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8.11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学历(位):博士(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教育学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薛晓阳:1958年生,男,汉,教授。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原理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和教育基本理论。

2003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德育所兼职研究员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室兼职研究员。2010年,被聘为教育部第一期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理论导师。

出版《希望德育论》、《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三部专著,其中,2005年,《希望德育论》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学校道德生活的教育叙事》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道德制度化与学校道德生活叙事研究》《农村社会道德教育自我建构研究》《学校德育政策的价值建构与政策实施研究》,以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小康社会的学校道德文化研究》等项目研究。

姓名:潘洪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7

毕业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出版的著作有:

出版《教学知识论》(专著,2004年),《活动教育引论》(合著,2000年),《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主编,2008年)、《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副主编,1996年)、《活动学习教学策略》(主编,2010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编著,2010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主编,2010年)、《小学课程史研究丛书》(主编,2010年),共8部;参编著作教材16部。

先后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全文复印10余篇。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

目前主持在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大班额学习共同体构建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江苏省参照211建设项目“扬州文化教育研究”子课题“扬州地方教育家研究”。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甘肃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姓名:寇冬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6.12

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

职务:教师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出版的著作、教材、工具书有:《教学心理学新视点》、《现代心理学》、《课程变革背景下高效学习策略指导》、《教育管理学辞典》等10部;在《道德与文明》、《中国教育学刊》、《心理科学》、《西南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两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收录;参与了国家课题《高职院校职业性向测试分析研究》、《大班额学习共同体构建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的研究;参与了部级课题《层次性教学设计理论模型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影响与教育对策研究》等的研究;主持的省级课题有《中小学教

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成果《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性向的心理学阐释》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成果《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成果《现代心理学》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姓名:陈家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9.02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扬州大学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教育)、心理学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已出版《学校心理卫生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等个人著作10部,主编、合编、合译《班主任工作研究》、《走出青春的沼泽——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础心理学》等20余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教育研究》、《哲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著除被多种报刊介绍、摘登、收录、复印外,还先后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第4、5、6、7、8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第二届优秀图书奖、江苏省和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并被授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曾宪梓基金会)、全国家庭教育园丁奖(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江苏树勋教师教育科研奖等奖励。

姓名:查永军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12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发表的学术成果有:

1、参与式学习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3)

2、大学生参与式学习的基本策略研究大学 研究与评价 2009,(1)

3、高深学问之“高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学术影响力:学术权力张扬的内在力量江苏高教 2007,(6)

5、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反思中国高教研究 2007,(2)

6、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科层化及应对中国高教研究 2009,(3)

7、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10)

8、终身教育与大学开放性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2009,(17)

9、美国“相互作用大学”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2)

10、学术资源配置中的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3)主持、参与的课题: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学生参与式学习研究”,2009年4月结题;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课题青年项目“中国大学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2010年立项;

3、主持扬州大学教改课题“公共课教育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2010年立项。另外,还参与多项省部级教育教学类课题。获奖情况:

1、“高校学生参与式学习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二等奖,2009年

2、“我国大学职能履行中精神追求的弱化”,江苏省社科联二等奖,2010年

3、扬州大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2010年

姓名:刘久成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10

毕业院校:扬州师范学院

学历(位):本科(学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小学教育专业主任、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出版教材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等,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收录;有10多篇论文在省或全国比赛中获奖;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师范生探究性学习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小学数学教学五十年发展研究》等多项;曾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指导教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姓名:申卫革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10

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

学历(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务:无

研究方向:教育学

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10多篇。主要代表作有:《罗尔斯正义观的教育学意义》发表在《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对我国教育学教材存在状态的反思》发表在《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对教育学研究者的研究》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5期;《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话语的实践转向》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等。

其中论文《对理性教育的思考》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论文《主体间性世界的教师角色》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文《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话语的实践转向》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0年第2期 全文转载。其它学术论文和博士论文《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被中国知网等引用,引用频次不断提高。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被维普资讯网、中 国论文网、中文研究网、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论文网、中国期刊资讯网、以及图书搜索网等转载引用。主持研究的项目有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项、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江苏省社科联项目一项。论文《对理性教育的思考》2006年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并获2007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姓名:史华楠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1

毕业院校:扬州大学

学历(位):本科(学士)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

职务: 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史华楠,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月生,江苏省高淳县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从事专业教学和行政 管理工作。1996年评为教育管理研究副研究员,2004年晋升为研究员。曾被扬州市表彰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为江苏省教育厅特约调研员、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扬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扬州大学党建研究会理事等。

史华楠研究员一直从事现代办公室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是全国首批“秘书职业心理”和“秘书职业教育”的研究者之一,也是国内较 早积极倡导并致力研究“校园文化学”的学者之一。1990年以来,独著、合著和主编5部、副主编3部;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和杂论近百篇,论文 中有的还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辑览;主持完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1 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调研课题6项、扬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研究成果中,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优秀成果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著作评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成果评奖二等奖2项、江 苏省高校党建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1项、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

篇2: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董广安,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报纸系统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报纸质量综合测评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四届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科技影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任教以来,先后讲授文章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广告写作、媒介批评等课程。主讲的新闻写作课被确定为郑州大学首批重点建设课程,并获得1996年郑州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一等奖,是郑州大学精品课程,《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于长期致力于新闻业务教学改革和创新,曾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省级)。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项目,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研究项目,获得过多项科研奖励。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独立出版专著5部:《实用新闻写作学》、《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中外新闻佳作选评》、《现代新闻写作教程》,共计130余万字;主编8部著作;公开发表有价值学术论文60余篇。在都市报、晚报研究领域和穆青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代表性成果:

一、独著

《实用新闻写作学》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当代新闻采写方略》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 大象出版社 2002 《中外新闻佳作选评》 远方出版社 2000 《现代新闻写作教程》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二、主编

《中国人知识库》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 通讯卷1、2》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 消息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 评论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新闻传播精品导读 通讯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新闻写作学教程》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三、参编

《中国晚报学》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四、近年部分学术论文

1、《论当今报界“黑马”》 当代传播 1999 2

2、《论都市报的出现及其成功的经验》 新闻爱好者 1999 5

3、《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新闻战线1999 8

4、《晚报早产——自我迷失的歧途》 新闻记者 1999 8

5、《都市报改革引发的思考》 首届京沪新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同心出版社 2000

6、《第四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挑战》 郑州轻工学院学报 2000 1

7、《晚报专刊研究》 焦作工业大学学报 2000 2

8、《河南报业经济调查与对策研究》 河南新闻出版报 2000 8 25

9、《高扬服务大旗 扎根读者心中》 新闻爱好者 2001 5

10、《找准自己的生存空间》 新闻出版报 2001 4 3

11、《站在WTO的门槛边:记者还缺什么?》新闻知识 2001 6

12、《记者比法官“管用”吗?》北京日报 2001 4 2

13、《网络传播:入世与传统媒体传播国际化》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 北广出版社2001

14、《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报纸社会公益活动研究》 21世纪新闻传播研究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15、《都市报——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加速器》郑州大学学报 2002 5

16、《报业集团资源的二次整合》新闻实践 2003 1

17、《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 新闻爱好者2003.5

18、《增强党报亲和力》 新闻战线 2003.7

19、《分众化认知上的几个误区》新闻爱好者2003.12 20、《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新闻记者 2004.1

21、东西方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两大障碍 2006、8新闻爱好者

22、穆青的舆论引导观2006、2新闻战线

23、新世纪党报改革的创新思维 2007、1新闻爱好者

24、穆青新闻真实思想的当代启示2007、5现代视听

25、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宣传思想的当代启示 2008、1新闻爱好者

26、解读谈话节目的传播特点2008、6现代视听

27、泛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09、03《中国记者》

28、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09.04《新闻战线》

29、共同见证 共同期待 09.08 河南人民出版社(论文集)

五、近几年部分社科项目

1、《晚报舆论导向研究》主持 国家社科 1997

2、《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究》国家社科2005

3、《新世纪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模式》第一参与 国家教委 2001

4、《河南报业经营与产业化研究》 主持 河南社科 2000

5、《河南媒体集团化发展研究》 主持 河南社科 2001

汪振军,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河南电视台节目评审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电视与文化产业研究,是《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两个文件起草组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先后承担中宣传部、教育部、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其它省级项目多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著参编三部。在《现代传播》、《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曾获中国广播文艺奖、河南广播文艺奖、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其它省级社科奖多项。

延百亮,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高校摄影学会秘书长。

早期研究沙漠摄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郑州大学任教,从事《新闻摄影》、《广告摄影》、《视觉传播》课程教学,其摄影作品先后在日本东京、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有福同享》获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动物”专题摄影比赛主席奖;先后独著出版《摄影一本通》、《新闻摄影》、《解读“荷赛”》、《现代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6部学术专著和摄影文化专题《横跨千年看人生》画册;2002年主持中国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研究》,1998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2002年获得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红烛奖”。2010年招生要求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视觉传播新闻摄影方向均可。

姚小亭,女,祖籍江西,民盟成员; 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8年恢复高考后入郑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曾在《郑州法制报》和河南财经学院任职。1985年回母校中文系(现文学院)任教,2007年初调入新闻与传播学院。1986年至198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师从汪流、王迪教授,习电影艺术理论和电影史。期间参加导演系主任司徒兆敦教授任总导演的电视剧《襄樊的传说》的拍摄,任其中一集执行导演,该剧在中央电视台二套播映。2004年至2005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师从博士生导师孟建教授,研习影视传播、视觉艺术。

多年沿循文学、文化、影视治学与科研的道路,学术方向:影视传播、影视文化、中国电影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为研究生开设《影视传播学研究》、《纪录片研究》、《新时期影视研究》等课程。为本科生开设《电视专题研究》、《中外电影研究》、《影视作品欣赏》、《中国当代文学》等课程。

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 “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教育部、教育厅、郑州大学等人文社科项目9项。出版和参编著作8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讲教师;任河南省级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讲教师。

目前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影视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等。

吕文凯,男,1968年生,河南省民权县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与抚慰功能研究”、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西方新闻传播机制比较研究”、“河南省广播影视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10余篇。其中《公共媒介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五大强势》、《信息化时代知沟的主要表现形态及其社会影响》等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及人民网等媒体转载。出版《舆论学教程》、《喉舌与产业—当代中国传播业发展轨迹透视》等著作两部,任副主编及参编教材多部。

2002年获“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2004年获“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2007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闻学会传播学分会理事。目前主要从事传播理论及实务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颜景毅 男,副教授、广告学和传媒经济方向硕士生导师,广告学系主任、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评委、中国时报华人大学生广告比赛“金犊奖”评委、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张兵娟,女,文学博士,副教授,曾在河南电视台工作近十年,2004年调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电视编导、电视专题与栏目、中国电视史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电视文化、电视新闻研究等的研究生课程授课。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视文化传播、电视新闻研究。近年来学术兴趣主要是探讨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与之间的关系,有在研国家社科项目一项。

贾世秋,女,1964年出生,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先后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从成美教授学习新闻理论,获新闻学博士学位。2004年赴美国纽约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一年。

长期从事新闻理论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近几年开始涉足媒介人力资源管理和新媒体发展研究。先后出版《广播学论》、《新闻发布理论与实务(上、下卷)》等专著,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节目主持人通论》,参编《应用广播学》和《中外广播作品评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等国家级通用教材;独立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篇,其中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共计15篇。主持河南省社科、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教育厅等社科项目8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教育部、河南省社科人文项目2项。

先后独立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并获得六项厅级人文社科奖。1998年入选“河南省优秀教师”,2002年入选“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入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李惊雷,女,四川大学哲学学士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副教授。发表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研究文章十数篇,主编、参编相关研究学术论著5部。研究方向:传媒与社会、广告与社会

詹绪武,男,1964年7月生,新闻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研究经历:曾从事报纸记者、编辑10余年。2006年6月,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胡乔木新闻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新闻传媒研究》。

发表论文: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武汉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

参与科研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关系研究”;教育部2005年重大攻关课题(05JZD00026),第一子课题第一参与 “大众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和抚慰功能研究”;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青年项目(06CXW010)。参与教学科研项目:郑州大学精品课程《新闻写作》 出版专著:

《新闻写作学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副主编 《新闻报道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主编 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媒介发展,政府传播

陈晓伟,女,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电视台金像奖评委。曾参与多项电视节目的策划与论证工作,以及影视剧本的编写工作。致力于影视现象的解读与理论批评、影视编导与创作,以及民族审美意识在绘画和电影中的融合等研究,先后在《电影艺术》、《中州学刊》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规划项目5项;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获河南省社科联专项资助和河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主编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代表性成果:

一、论文:

1、论文《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及其对电影叙事学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4期;

2、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媒介生存策略——以中国电影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2期;

3、论文《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2期;

4、论文《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与表现形式的电影化转换》,《电影艺术》2006年2期;

5、论文《“十七年”电影: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向电影的有意识移植》,《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论文《论传统绘画“空白”观念在中国电影镜语中的运用与转换》,《电影评介》2007年10月刊;

7、《创意产业视角下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4期;

8、《论中国电影景物镜头的山水画意味》,《电影评介》2008年17期;

9、《电影字幕与传统绘画“题画诗”“题跋”》,《电影评介》2008年18期;

10、《传统绘画“写意”与中国电影“神似”之美》,《东南传播》2008年7期;

11、《传统绘画“远”观与中国电影空间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2、《中国新闻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第11期

13、《“高票房”与“低口碑”:中国电影大片悖论现象解析》,《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

14、《从“改编”到“编造”——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学改编问题》,《电影评介》2009年11期。

15、《当下中国新闻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7期。

16、《论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化悖逆》,《新闻爱好者》2009年12期。

二、著作

1、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2、主编教材《影视艺术概论》(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十一五”规划教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参著著作《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三、课题

1、主持2007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化悖逆问题研究》,2009年结项,河南省社科规划办,研究成果被评为优秀。

2、主持2009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电影产业的明星配置问题研究》,2009年立项,河南省教育厅。

3、主持2008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2009年结项,省社科联。

4、参与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07年立项,国家社科规划办。

5、参与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2009年立项,国家社科规划办。

6、参与2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09年立项,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办公室。

7、参与中国传媒大学“211二期工程”重点科研项目“电影学学科体系”子项目之一《影视叙事学》,2007年结项,教育部。

四、获奖

1、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2009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参与撰写研究报告《中国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研究》,2008年获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3、论文《论传统绘画“空白”观念在中国电影镜语中的运用与转换》,2007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4、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河南省社科联出版资金最高额度资助。

5、参与撰写著作《影视叙事学》,2009年获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

宋建国,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电视新闻>>、<<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市场营销>>、<<广播电视技术>、<<电视摄像>>和<<媒介营销>>等专业课程。出版专著<<应用电视新闻学>>一部,公开发表有价值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项目多项。并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创新教育教学一等奖。

李瑛,女,硕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河南南阳人。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留校任教于新闻系。

1985年3月至6月在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修班学习;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进行访学研究;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再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Rowan university的传播学院进行访学研究。主要从事外国新闻传播史、跨文化传播、国际广告及广告与新闻专业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21世纪《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内容的改进与实践”等项目,代表著作《全球新闻传播发展史略》等,发表“格里利办报思想简析”,“默多克媒体经营的启示”“路透社经久不衰的原因分析”等论文20余篇; 著作和论文曾获多项奖励。

李凌凌,女,1972年2月出生,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

2001年被评为讲师。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出版专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获得河南省2004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权威、核心和一般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主持省教育厅、省社科联项目三项,并多次获奖。2006年获得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王晓宁(1974.7—),副教授,新闻学硕士。出版专著《现代新闻编辑学》,在《郑州大学学报》、《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穆青新闻实践与新闻主张》,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中国节目主持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与价值追求研究》、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网络媒体公信力研究》。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新闻编辑业务与理论、新闻媒介研究

刘建龙,豫东人。高考改革后首届大学生,河大中文系77级;后又读研于西南师范大学,专业为唐诗宋词。1986年6月底,毕业分配到郑州大学,伴着新闻系的成长发展,而教书至今。

学术研究方面,始终围绕着“当今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的中心议题而展开。总共刊发论文40余篇,核心期刊将近20篇。自我满意的文章主要有:《诵读积累与创作灵感》(《新闻爱好者》2005年2月下期)、《古代作家成才要素之探析》(《新闻爱好者》2007年3月下期)、《孟浩然“诬陷”唐明皇之辨析》(《新闻爱好者》2007年12月下期)《让健康的审美观引领人生》(《新闻爱好者》2008年3月上期)、《比兴——诗文创作的“味精”》(《新闻爱好者》2009年2月)、《解破“后人”迷魂阵 始觉警钟更深沉》(《新闻知识》2008年11月)、《我国最早的“人才推销会”》(《新闻知识》2009年3月)、《时代呼唤科学的标尺》(《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5月)以及《亘古三“灵蛇” 亦柔亦威猛——刘邦项羽毛泽东用兵特点的比较分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6期)等。论著方面,2000年之后共有三本专著,即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诗词经典》,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诗词类鉴》和《古文类鉴》等。

徐 键,男,汉族,1973年6月14日出生,民盟,副教授,河南省广告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会员。

个人从事广告行业达10余年之久,从美工作起,历任设计师、设计总监等职,并熟悉广告公司的创业与管理。亲历了河南广告业的萌芽到崛起;参与、组织完成全案和个案300余个,具备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并致力于将其转化为教学理论。

研究方向:“广告创意/广告设计”;主讲“创意图形”、“创意思维训练”、“平面广告设计”、“计算机图文设计”、“平面/色彩构成”、“素描”等专业课程;著有《数码广告图文设计》一书;发表《广告中的幽默表达》等论文10余篇;个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个;“中国之星”、“河南之星”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30余个;指导获奖20个(其中国际铜奖、亚太金奖各1个);完成省厅级社科项目3个。

周宇豪,男,1969年9月15日生于河南省鄢陵县,中共党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政治学(国际政治传播方向)博士候选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政府发布会制度研究。

1987年9月——1991年6月:郑州大学哲学系学习; 1991年7月——1995年3月:郑州大学物理系政治辅导员; 1995年3月——2000年5月:郑州大学团委宣传部长; 2000年5月——2006年1月:赴德国留学(现为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期间2003年9月-2005年5月为准备博士论文所需田野调查,在河南省临颍县挂职担任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

2006年1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担任院工会主席。

篇3: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笔者: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着传统新闻业, 在您看来移动网络是如何影响传统媒体的?

张志安:互联网时代对媒体而言带来的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 同时真正实现了传播权利向受众的转移。

一方面, 当下的新闻生产, 不仅需要原创, 也需要整合;不仅需要脚踏实地地采访报道, 也需要具有独特价值的选择、加工和创造。这是一种新闻生产的代替性模式, 社会化的生产与原来专业化的生产相互协同, 更加强调用户思维、草根参与和开放合作。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被迫发生着适应性的改变。

另一方面, 以专业新闻从业者为中心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 其垄断性的中心不复存在, 新闻生态系统正由“新闻工作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尽管很多传统媒体的管理者并不十分愿意接受这种传播权利的转移, 他们坚守着专业价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文化的保守性。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今天的中国, 新闻业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行动者: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小编”;大学新闻专业学生, 他们做的社区新闻报道很多时候不比专业记者差;重大事件的目击者, 第一时间提供鲜活的现场图片和信息;科技博客、商业博客等专栏作者, 评论中不时有内幕信息爆料;爆料者、人肉搜索者, 也在挖掘真相;摄影、摄像发烧友提供的原生态视频很受欢迎;抗争事件的传播者、社会运动的倡导者, 尽管有“私利”, 但可以持续提供重要事件的信息;企业自媒体的编辑、写手、软文改编者, 也在提供行业报道和评论服务;社会组织的新媒体编辑等。当我们把他们作为新闻业的新行动者去看待的时候, 会让我们更容易认知互联网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影响, 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还是一种结构性的力量。

笔者:越来越多新行动者的出现, 对专业的新闻从业者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新闻行业内, 从业者的职业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志安:这其实是两种心态上的冲突。一种是“职业语境”, 包括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注重专业化生产, 强调传统媒体的权威, 从业者们并不十分愿意接受传播权利的转移, 这种对专业价值的坚守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保守性;另一种是“变革语境”, 包括强调替代性生产模式, 注重社会化生产, 强调新媒体的影响和价值, 突出产品、体验等用户需求, 秉承草根、开放、去中心化的价值观。

总体上, “职业语境”仍然主导着新闻记者的自我认知、角色协调和职业行为模式。此外, “面对冲击—被动响应”的模式是当下很多传统媒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遵循的内在逻辑。在这种模式下, 变革的动力来自外部而非内部;变革与反变革的冲突伴随着转型的全过程, 并表现出一种来自职业文化层面的主动抗拒, 也带来了职业焦虑。

笔者:您觉得在这个充满变革的转型时期,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心态?

张志安:我觉得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是要对我们所处的复杂社会具有认知、判断和理解的能力, 这个特别重要。尤其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闻从业者不但要具有采、写、编、评的技术, 还要具有对中国社会的深度认知、阐释和表达的能力。这是一个专业的媒体记者与草根及其他的内容生产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也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新媒体时代, 信息的来源是多元的, 但也是杂乱的和碎片化的, 透过事件的表面, 去建立一个对社会的认知系统和持续价值观的表达方式, 这种判断力和洞察力使得专业的记者无可替代。

第二是对记者职业的热爱和激情。当整个行业和社会都面临转型, 很多时候我们会距离事实很近, 但距离真相很远。甚至有的时候, 说出真相比发现真相更难。就是在这种环境下, 记者既要面临逼仄的报道空间, 同时又要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和转型。记者本身如果没有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对新闻行业的公共性和公共利益之间的深度关联也没有把握, 就很难建立起职业激情。对记者来说, 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 那就是真正热爱它, 把它当成是一种理想, 而不仅仅只是当成饭碗。

二、道术相融, 新闻教育应该从培养“好记者”转向培育“好公民”

笔者:面对未来媒体行业有可能出现的变化, 您觉得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如何改变?

张志安: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行业呈现出这样的变革趋势, 从过去以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机构媒体为核心的“新闻传播舆论场”, 逐步转变成专业媒体、平台媒体和自媒体协同互补的“公共传播舆论场”。因此, 新闻传播教育要在新的行业生态和社会需求背景下进行再定位。

新闻教育应该跳出为机构新闻业培养“好记者”的窠臼, 转向为更加开放、协同、社会化的公共新闻业培养“好公民”, 在培养具有较高媒介素养、专业精神的“好公民”的过程中, 自然培育出专门从事新闻传播职业的“好记者”。这样的话, 我们就再也不必纠结于专业对口率这个问题, 不必在意学新闻的学生多少人毕业后去了新闻媒体, 只要他们对公共新闻业有洞察、理解和认同, 不管是在企业微信、政务微博还是自媒体、商业网站、公益组织工作, 都是在扮演广义的“公共传播者”角色。

笔者:您觉得目前新闻教育改革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志安:目前, 新闻教育改革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观念、机制和资源三个方面。

从观念上看, 不少新闻院校还是停留在为新闻媒体培养新闻职业人才的窠臼中, 还在比较局限地强调如何打通理论和实践、如何强化新闻报道的技能训练。新闻教育要跳出为媒体培养人才的旧思路、拓展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不过, 这个观念目前还没有成为共识。

从机制上看, 现有的专业设置过于细分, 而且还是以报纸、广播、网络等介质区分来设定专业, 缺乏真正的形态融合和专业融合。为此, 必须大胆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 凝练学科特色、注重基础训练, 如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强调的那样———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教育,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表达和思想等三种能力。

从资源上看, 多数新闻院校的教师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以新闻传播学、文学等专业背景为主, 而新媒体公共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跨学科背景的师资, 比如计算机、心理学、设计学等。此外, 如何能让学生不出校园, 也能跟新媒体实践的前沿平台进行资源对接, 也需要新闻院校进行更多的资源整合。

三、跨学科培养, 用人文理念引领新媒体教学

笔者:您在学院的教学方面做了怎样的调整, 以适应当今传媒格局的变化?

张志安:我对实验教学特别重视, 我们整合了原有的音频实验室、视频编辑室、电视演播室、纪实摄影实验室, 形成了“内容采集平台”, 并计划筹建VR报道实验室;新成立了大数据传播实验室, 运用大数据方法来研究网络舆论和用户性格、网民画像等。然后, 又与心理学系共建用户行为和心理实验室, 希望教会学生综合运用社会调查、眼动仪、生理仪、大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受众和用户体验。此外, 还升级改造了媒体交互设计中心, 重点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进行交互设计、视觉表达的能力。

此外, 我们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也与众不同。中山大学的专业硕士, 注重精英教育和特色发展, 只有两个方向:财经新闻和交互设计。财经新闻硕士, 我们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 学生主要学金融学知识和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有机会听到汇丰商学院的高端课程;交互设计硕士, 直接入住媒体交互设计中心, 在读期间每个人都有苹果一体机、独立办公桌, 在充满设计师文化的空间中边操作、边学习, 边思考、边实践。

笔者:在您看来, 目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教学目标和理念是什么?

张志安:前任院长胡舒立曾提出一个理念———“于学界有建树之根, 于业界有影响之力”。她希望我们能够通过研究中国新闻传播业的重大问题, 树立人文精神和理念, 培养对现实的关怀和对价值的追问。2013年学院10周年院庆, 正式提出把“人文新媒体, 融创传播学”确定为我们学院学科发展的方向。

我很认同这种理念, 它让你知道你所有行动的方向是什么, 整个研究与整个教学都往哪个方向去。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一线城市都有很多大学, 媒体也都很发达, 大家在同样的地方去发展传播学, 在形成特色的时候,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自己的理念。

具体而言, “人文新媒体”是说主要以新媒体作为我们的教学研究特色, 但是, 新媒体的实践和研究, 背后都要有人文理念的支撑, 应该用人文理念去架构和引领新媒体实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融创传播学”是因为我们学院有很多跨学科背景的老师, 除了新闻传播学以外, 还有计算机、设计学、艺术学、心理学、营销学、人类学等背景的老师, 我们希望这些学科能够交叉融合在一起, 相互碰撞。

笔者:能否这样理解, 跨学科的融合培养是学院在新闻传播教育上的突出特色?

张志安:的确, 围绕“人文新媒体, 融创传播学”, 我们在着力打造一些跨学科的学术团队。主要以三个方向为主:第一是媒介融合和传媒数字化;第二是政治传播, 集中在互联网和社会治理;第三就是大数据和视觉表达。

第一个团队侧重中国新闻业研究, 主要做新闻融合和媒体转型研究。为此我们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 从2014年开始, 每年推出《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 希望能够持续不断地研究中国媒体业的转型与发展, 用专业、品质和原创作为一个指标, 去衡量和推动中国新闻业。

第二个团队侧重政治传播研究, 具体内涵注重互联网和社会治理。因为我们本科有政务传播的专业方向, 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 我们跟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合作做了政治传播的交叉硕士和博士点。以后的主要研究包括公民的政治参与、公益机构的社会动员、大众媒介跟公共政策的互动等, 这些都会纳入政治传播的研究领域。

第三个团队主要是做大数据和传播变革的研究。主要由创意媒体系和公共传播系的老师组成, 他们教数据新闻的课程, 做数据挖掘、做网民情绪分析, 成立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 目前该实验室已经申请成为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四、打造学术共同体, 以更开放的姿态尝试新的理念和技术

笔者:大数据方法的研究, 融合传播的教学理念, VR技术的运用, 与老牌的新闻传播学院相比, 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在对新技术的接纳方面似乎表现出更积极开放的态度。

张志安:我觉得我们学院应该属于中国传播院校当中的后起之秀。中国的新闻学院可以粗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牌的新闻学院, 各方面很齐全, 综合实力很优秀, 比如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第二类就是新兴的新闻传播学院, 它依托于好的大学, 有比较好的学科平台, 正在发展壮大当中, 已经引起了大家的瞩目, 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三类新闻学院, 就是依托于好的综合性大学, 一开始就有比较好的理念, 以新媒体为特色。我觉得我们学校是第三类的代表院校之一。

在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会以更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尝试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 然后快速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让新闻传播教育能紧跟时代变革的趋势。我们没有考虑去复制哪个新闻或传播学院, 我们特别希望成为我们自己。我们肯定不可能去做大而全的传播学院, 我们只能做以学科融合为特色, 以新媒体为自己方向的、一个比较富有特色的、精神气质非常明晰的、最接近学术共同体的传播学院。

笔者:您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灵感从何而来?

张志安:每一个尝试都有不同来源和借鉴。例如传播与社区发展结合在一起其实是借鉴了美国芝加哥学派早期的社会学渊源, 也借鉴了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报道与纽约社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以及圣地亚哥大学的“守望者学院”项目;技术的实验教学跟我们现在整个文科教学的改革大势有关。

总体来讲, 不论哪种形式, 规律都是从教师的教学到学生的自学, 再提升到学生间的互学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学。让学生在互动、参与、对话、实训的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 老师则可以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既有的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规则规范形成合力, 最终在不断改革、自我更新中逐渐形成理想的教育模式。

笔者:您对未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教育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张志安:最大的期待是成为中国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以及新媒体学术研究的学术重镇, 或者说成为令人尊崇、向往的学术共同体。一方面, 在这里学习的学生, 能够建立数据思维、视觉素养和专业精神, 掌握前沿的新媒体传播技术和创新的公共传播观念, 做到“超凡脱俗、持中守正、行稳致远”, 实现中山大学现任校长罗俊提出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 这里拥有一支具有竞争力、跨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 进行的当代中国新闻业研究、大数据和公共传播研究能够做到国内领先和国际一流, 学术研究上通过“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能够真正“出思想”。

五、源自热爱与信仰, 能把兴趣和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幸运的事

笔者:认识您的人, 对您的第一印象大都是忙碌、勤奋, 人送外号“小超人”, 您是如何做到对工作始终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

张志安:出于对新闻行业的热爱和信仰吧, 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 自然就充满了激情。当然,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做这么多的事情。同时做很多事情是难以平衡的, 也容易令人感到疲惫。对我来说, 我几乎是把六七小时的睡眠之外的时间, 都投入到工作中,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做事。

笔者:但是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 您是如何分配时间的?

张志安:我觉得两点很重要。第一, 你所做的事情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它应该是相互促进的, 只有这样才能有协同效应。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这三者是要打通的。比方说, 当我去给媒体讲课, 课讲得好, 对方反响很强烈, 他们就愿意到你这个学院来培训, 也乐意安排我们的学生去实习, 学院集聚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多;同时讲课过程中收集到的来自业界的案例和反馈对实务教学、积累鲜活案例特别有用。而当跟媒体有非常好的社会关系网时, 就会更容易取得调查的人脉和资源, 对做研究也很有帮助。

我深深地觉得, 应该把业界和学界打通, 让二者架起桥梁, 让整个教学和研究能跟现实的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整个媒体的教育培训也好, 还是大学的培训也好, 都让大家形成“believein journalism”的理念, 让大家相信新闻业, 并且对这个行业有一份坚守和认知。我认为需要用一个核心理念去将这些区块都整合到一块儿。否则, 如果每一块都是分开的话, 每一块分别做的时候, 你就很难用一个中心思想或者主题把他们统摄在一起。

第二, 确实还需要高效率。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比如, 备课对很多人来讲可能需要花很多精力, 但对我来说, 备课信手拈来。举个例子来说:因为不断地在观察业界, 就很容易有新的东西可以来填充更新课件, 这样一来, 备课的效率就提高了。我出版过一套“揭开真相”的系列丛书, 包括《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等, 里面需要收集很多案例。我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的时候, 也请了很多人过来做讲座, 又能够积累很多案例, 这样一来, 写书的效率也提高了。

另外, 通过使用微博、微信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的互动、交流和协作, 也可以很容易地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积累素材。借助互联网, 能够非常好地提高沟通和工作的效率。

笔者:您37岁担当重任, 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未来还会有更大空间和更多挑战, 那么您有哪些期许和规划?

张志安:我选了一个我下辈子都还会再选的职业———教师, 也选择了最适合我的专业———新闻传播学。一个人, 能够把兴趣和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 是非常幸运的事。现在, 我最大的期待是看着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从小变大、由大变强、茁壮成长、充满活力, 有高远的目光、坚定的意志、奋斗的激情, 逐渐成为中国最具有新媒体特色的, 尊重学生、尊重老师,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真正具有学术共同体气质和氛围的新闻传播学院。此外, 也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在当代中国新闻业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能够真正研究行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大问题, 在严谨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做出理论贡献、创新乃至“思想”上的引领。

封面人物·张志安

张志安, 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执教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 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人才, 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 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山东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

篇4: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两校合并所产生的优势互补将极大促进伦敦地区教师培训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两校合并的另一个显著成效是英国五大出生队列研究(Birth Cohort Studies)将第一次齐聚一所大学,形成该领域全球最大的专业研究集群。这些研究将在未来数十年为深入了解社会科学、医药科学等许多领域做出贡献,并为教育、就业、房地产以及健康领域提供重要决策支持。

正如UCL校长迈克儿·亚瑟教授所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是UCL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学术是此次合并的动因,IOE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水平对于UCL的许多研究领域将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这次合并也将极大促进UCL在社会科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提升整个伦敦的教育水平。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这次合并使UCL在该研究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地位更加清晰。”

IOE院长克里斯·赫斯本兹教授也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IOE在英国以及国际上处于社会科学、教育领域研究与发展的领导地位。此次与UCL的合并带给IOE极大的优势——有机会扩大全球影响,建立高等教育跨学科工作。合并将保护IOE持续的全球影响和使命。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对于两校合并也给予了高度赞誉,他表示这次合并将确保UCL和IOE继续在世界高等教育界保持领导者地位。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以吸引最卓越学生的时代,此次合并也将提升伦敦在高等教育界的领导地位。

篇5: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兹证明,同学(学号)是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级学生。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相关文件要求,经审核,该生在专业内成绩排名第名,综合测评第名,该专业年级总人数为人,具备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尚在公示期)。特此证明。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

篇6: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

士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MJC)研究生。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计划招生4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名),学习年限为两年。

一、接收推荐免试生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者请按照《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的要求,申请攻读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报名考试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不限学科专业。除复试外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考试费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收取。

(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四)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参加复试的同学一般应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分数线。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究生院网页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复试形式为面试。

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五)录取

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40%。

三、培养方式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学分制,采用模块教学方法。

四、学历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长批准,颁发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费

学费总额为8万元。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上一篇:初中必备古诗词下一篇:关于妇女节的作文:给妈妈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