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24-07-07

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共5篇)

篇1: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十一五”是复兴衢州水运事业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省政府实施“港航强省”的发展战略期。面对内河水运发展令人振奋的新形势,航道工程科全体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处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发展理念,确立项目推进思路,结合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实际,紧紧围绕复兴衢州水运事业的目标责任,突出行业特色和地方优势,创造性的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

一、航道科“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与回顾

2005年9月29日,建设钱塘江骨干航道列入浙江省政府、交通部批复的《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重点实施工作,为衢州港航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引;

2006年6月30日,省发改委批复《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运开发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正式立项;

2007年6月22日,衢江航运开发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为国家高等级内河航道,实现了衢江航运建设等级的提高,为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注入了推进剂;

2008年11月17日,省发改委正式批复衢江航运开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衢江航运开发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2009年8月28日,省发改委正式批复红船豆枢纽及船闸工程初 步设计,为衢江航运开发工程的加快推进提供了有利的工作面;

2010年6月7日,市政府与省交通运输厅签订衢江航运开发工程建设协议书,省厅定额补助建设资金16.605亿元(含交通运输部补助资金)。明确落实资金筹措问题,为确保工程按期开工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0年9月29日,随着衢州市委书记孙建国的一声宣布,衢江航运开发暨红船豆枢纽及船闸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拉开了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的序幕。

这一个个坚实的脚步是见证衢江航运复兴的最好印记,其中凝结了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凝结了市委、市政府和交通港航部门的艰苦努力,凝结了沿线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跨行业工程推进中的协调问题。

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是我省第一个航电一体化、水力资源综合利用的低碳环保节能工程,特别是该项目是我省第一个由交通部门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与水利部门协调、衔接、共同开发的问题。在政策性问题的处理上面省内没有有效经验可循,为项目的加快推进带来一定的问题和难度。

2.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土木、水利、港航、机电、道路、桥梁、建筑等行业的工程技术。航道科在努力提高现有职工专业水平的同 时,还需要进行水利水电、机电设备等专业人才的引进,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三、航道科2011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两大枢纽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全年计划保质保量完成。

2011年衢江航运开发工程建设计划投资合计50069万元。其中:红船豆枢纽工程建设计划投资27733万元,安仁铺枢纽工程建设计划投资22336万元。

(二)积极开展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其他单位工程前期工作。

审时度势、根据下游金华段工程进展情况,狠抓落实塔底船闸、小溪滩船闸工程标前准备一系列工作。

(三)完善衢州港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化资金筹措方式及项目分期实施计划,科学论证港区建设开发、运营管理模式。

(四)主抓项目特点难点,创新施工工艺。提高项目施工建设质量,在生态航道建设、航道与水利共建、多级枢纽联合调度等方面做重点研究和总结。

篇2: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商务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推进商务部门流通领域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市场运行监测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城乡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分析、预报影响力不断提升,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市场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XX市的市场监测工作起步于**年,刚开始监测企业只有16家,其中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6家、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4家、重要生产资料监测系统6家,监测种类也很少。通过5年多来的发展,目前,我市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样本企业已达64家,其中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43家、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10家、重要生产资料监测系统5家、应急商品数据库重点联系企业6家;XX市、XX市和XX县均纳入了商务部百县监测系统;监测商品包括21大类600种消费品、11大类300种生产资料;样本企业涉及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12个流通行业,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4种零售业态。在监测样本企业中,生活必需品市场和重点流通企业监测扩大到县。监测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监测范围的扩大为我市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几年,市商务局根据市场形势发展变化及需要,加大了数据催报、审核力度,并建立绩效考核,错报反馈等各项制度,使监测数据报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直报系统的数据报送率已接近100%,及时率达98%以上。商务主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企业报送数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XX市商务局还将信息报送工作和有关政策挂钩,在评优表彰奖励,项目建设、资金扶持上向样本企业倾斜,使企业在享受信息资源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是监测成果转化成交明显。监测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市场运行形势分析上,是利用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为进一步发挥市场运行监测工作的作用,更好地向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我们努力挖掘监测系统的公共服务功能,从强化市场运行分析报告制度入手,定期召开市场运行形势分析会,按时上报市场分析材料,做到月度有情况,季度有分析,年度有总结,使分析报告制度固定化。同时,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分析市场运行趋势,服务政府决策,合理引导消费。对重大节日市场供应及市场监测工作,我们组织周密,抓得紧,抓得实,在保证商品供应的同时,及时监测市场运行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市场分析材料和监测数据,并且认真做好月度、季度市场分析。

五年来,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科,利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数据,先后撰写上报各类市场分析报告500余篇,多次被省商务厅采用,还有部分文章在商务部网上作为市级经验登载,湘潭日报、湘潭晚报、湘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刊载我局提供的市场监测分析文章,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元旦、春节及“五一”小长假,我们还及时发布市场供求及食品安全消费信息,引导居民消费,维护市场稳定。

二、生猪定点屠宰成效显著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XX市商务局始终把保障人民食肉安全,维护群众身心健康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规范定点,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管理,加大稽查执法和监管力度等工作,生猪定点屠宰量稳步增长,“放心肉”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1、部门联合执法取得重大成果。

坚持了由市商务局牵头,有市畜牧、工商、卫生、质监、药监和公安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联合执法队坚持全天候不定时检查,五年来,共接群众举报300多人次,出动稽查车辆5千余台次,执法人员6万余人次,查处各类案件 195起,查获病害肉、私屠滥宰肉品共计30多吨。

2、整合资源,规范定点。

严格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标准,认真组织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审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整合资源。**年,我市就出台了《XX市家畜定点屠宰场设置规划》,各县(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也先后制定了当地的定点屠宰场设置规划。**年《XX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管理办法》(湘政发[**]35号)文件下发后,我局根据新文件精神对规划进行了一步完善,对屠宰场和屠宰企业进行了清理和整顿。主要对象是屠宰设施落后,已不适应生猪定点屠宰发展要求,又不符合卫生防疫和污水处理、没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定点屠宰场。截止底目前我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设置情况为:县级以上市城区设置3家,XX县设置1家,XX市设置1家,XX市设置2家;乡镇屠宰场共计5家,定点屠宰加工企业13家。通过对定点屠宰厂(场)和加工企业的整合,有力推进了我市生猪屠宰机械化进程,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放心肉”工程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按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XX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要求,狠抓了屠宰厂基础设施、生产工艺流程和品质检验能力整体升级工作,推动了各定点屠宰企业广泛筹集资金,进行更新换代。市城区3个市级定点屠宰厂都进行了设备更新改造,实现了机械化屠宰。

4、行业监管水平得到大力提升。

**年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生猪定点屠宰十五项有关制度的通知》(潭定宰办字(**)7号)文件,并下发至全市各生猪定点屠宰场、肉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餐饮业、酒店、大中专院校等集体伙食单位。文件中明确的各项制度和管理责任,把从生猪进场到合格肉品出场的各个环节一一细化,明确肉品出场必须有“两章两票”,执法人员可以此进行肉品溯源。从而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使整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各项工作纳入了制度化管理轨道。

**年5月,根据我市外来肉品在市场销售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为了达到进入本市的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目的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生猪屠宰有关法律法规,我市出台了《XX市外业家畜产品流通管理办法》,将XX市行政区域范围外进入的猪、牛、羊等鲜肉品、副产品及冻肉品、冻副产品进行规范化管理,规定必须经申报、定点、统一化管理、标识化流通等四个步骤之后,外来家畜产品才能在我市流通,确保了质量安全。

篇3: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十一五”以来,我公司在集团公司、安康供电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中心部署,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陕西电网、双优电网”品牌建设,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现将“十一五”期间及2010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情况

(一)经营业绩迈上新台阶

1、售电量:2010年完成12800万kwh,较基准年2005年4903.39万kwh增售电量7896.61万kwh,增长率161.04%,年平均增长率21.16%。售电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重点项目十天高速开工建设以及县委政府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

2、综合线损率:2010年完成7.49%,较基准年2005年的11.2%下降3.71%。线损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考核管理动真格,分段安装了高供高计考核设备,按月考核到所考核到人;二是加大电力市场整顿,对原侵占公网配变的动力用户进行了分离或依法征收变线损;三规范职工自用电行为;四是对用电客户下户线路及表计进行了规范化整改,减少了跑冒滴漏。

3、利润:2010年完成450万元,较基准年2005年的

103.54万元增长了346.46万元,增长率334.61%,年平均增长率34.16%。

4、销售收入:2010年完成2288.93万元,较基准年2005年7666.84万元增收5377.91,增长率234.95%,年平均增长率27.35%。

5、电费回收:实现了电费回收100%目标。6、2010年受理客户报装271户,用电容量7845KVA(其中10KV35户6533KVA,一般工商业56户425KW,居民180户887KW);“96789”受理话务1058件(其中业务咨询514件,故障报修299件)。7、2010年完成单相电能表校验7200只,三相电能表600只,互感器120只,现场校验三相电能表110只。

(二)电网建设推进有力

“十一五”期间,我公司以建设“双优电网”为依托,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了主配网完善工程,基本实现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要求。1、35KV输变电工程情况: ①、②、完成池河变间隔扩充工程,投资50万元。2、10KV配电线路完成 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 KVA/ 台,总投资 万元。3、0.4KV及以下配电线路完成 公里,投资 万元。

(三)加强生产运行确保安全形势

我公司辖5座35KV变电站,总容量19750KVA/5台,35KV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112.85公里,涉及10KV上网小水电站4座,总装机2515KW。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3363.976公里,配电变压器516台。截止2010年12月1日,连续1064天长周期安全运行记录。

1、生产运行抓精细。我公司实施了主配网的“模块管理”,使生技部门从繁杂的配网管理中解脱出来,一手抓主网管理,一手抓基建工程,使生产运行趋于清晰化、条理化。

①、预试工作走在前。每年春雨春雷来临前夕,各生产部门都尽早行动起来,主网请安康分公司修试中心对变电站设备逐个进行预试;配网由营销部下计划,各供电所所长统一安排,逐台区进行遥测、检修,全年累计试验510台.次,确保了供电设备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②、缺陷处理改到位。完成了喜河变扩容工程及二次改造工作,更换了主变CT及站用变丝具。完成了长安坝变电站二次改造工作及长曾线接入和“十天”高速公路专线架设供电任务;在35KV输电线路上,巡视杆塔1045基次,砍伐通道树障1277棵,清除鸟巢16处,清理塔脚泥土27基,更换古两60#、古喜49#、古两68#雷击破损瓷瓶20片。处理10KV及以下重要隐患120余处。因高速公路建设改迁高低压线路 公里。

③、应对灾害早部署。今年7月安康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千百年难遇洪灾,因为我县历来易发生自然灾害,公司领导特别重视防范工作,入汛前就进一步完善了防汛预案、避险措施、防汛物资,在大灾来临之际电力设施损失较小。熨斗镇“6.18”风灾因大树倒塌损毁低压电杆13级,“7.28”雷灾击毁瓷瓶80余片,都于第一时间恢复了供电任务。

2、设备管理求实效。公司把运行中的设备分级划分到站所、到人员,明确管理要求,落实安全责任。一是对运行中的设备资料逐台登记造册,管理者按照巡视卡上明确的数据进行巡视维护;二是加强防腐工作。今年公司抽出

万元专项资金对迎丰变设备及部分供电所台区进行了防腐处理,提高了设备运行等级。三是对老变电站进行了改造。喜河变电站始建于1998年,相对简陋落后,为确保安全运行,公司组建了喜河变电站改造领导小组,对设备区实施了隔离,并对路面进行了硬化美化。

3、控制成本求效益。一是严把材料采购关。以“统一采购、统一归口管理”为原则,由物资采购领导小组对多个销售商招标采购。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实行定点、定厂服务,形成了有效的物资内控制度。二是对科室、站所费用及油料控制定额,达到成本消耗事中控制的目的。

(四)规范内部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公司根据廉洁、效能等需要,除设立“四部一室”外,还成立了物资采购、社会工程合同洽谈等领导小组,实行了主要领导回避制,标志着公司内部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健全全方位管理制度体系。公司对近两年出台的40余条制度、规定汇编成册,各部门一册,做到以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事;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公司领导层提出自我约束要求;对中层提出做一个合格负责人的标准;对员工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提倡“团结、务实、勤奋、高效”的精神。要求全体员工做到:拓宽工作思路、理顺工作关系、规范工作行为、达到工作高效。

(五)队伍建设保持稳定

县公司职工队伍是一个相对复杂又很敬业的群体,公司领导一方面积极改善职工队伍的福利,营造正式工与农合工政治上的平等;二是认真落实农合工养老统筹政策,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三是引导农合工广泛参与公司文体活动。在“五一”、“七一”、“十一”前夕,公司分别举办了职工体育运行、企业文化暨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各供电所纷纷组队参与,营造了“团结拼搏、健康向上”的氛围;四是关心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农历新年、八月十五公司领导都亲自看望退休和困难职工,并对困难职工及子女上学积极申请援助。五是引导职工热诚奉献爱心。今年广大职工及农合工自愿向西南旱灾举行“雨滴行动”筹集善款3千余元;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开展“情系玉树、奉献爱心”活

动,为灾区筹集善款13650元;开展“情系安康7.18洪灾募捐活动,筹集善款12350元。通过一系列入微入细的工作,职工队伍保持了稳定向上的状态,未发生一起上访案件。

(七)党风廉政扎实有效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加强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宣传工作,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队伍的素质,以“五型”干部(有建树的人事干部、有情义的人事干部、有魅力的人事干部、有诚信的人事干部、有品位的人事干部)为标准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文章,认真研读了“七个怎么看”等文章,使全体干部职工时刻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和“陕西电网,双优电网”的服务宗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经济纪律,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贯彻落实。今年发展了6名预备党员,有2名积极分子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为支部提供健康、新鲜的血液。

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巩固思想防线。年初,聘请县国税局有关领导给全体中层负责人讲解了有关税法知识。10月26日,又聘请了县检查院有关领导为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廉政建设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座。

四是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班子的带领下,公司上

下努力营造着“携两袖清风,带一片光明”廉政文化,各职能科室全力打造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廉洁意识。

(八)精神文明稳步推进

2009年通过公司全体努力,荣获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3月份协助安康分公司成功举办了安康地区精神文明创建经验交流会,为安康地电精神文明上台阶明确了目标。今年,我们按照创建“省级标兵单位”三年规划进行实施,确定了池河供电所、饶峰供电所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池河供电所创建市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饶峰、古堰、后柳供电所创建县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公司机关创建园林式单位,家属区创建园林式住宅区。

(九)企业文化宣贯培育有序开展

1、统一形象识别系统。对各供电所统一了门头、收费大厅及上墙图表,并对农村综合配电室按标准进行了修饰。

2、从行为规范入手。今年4月,公司出台了《石泉县供电分公司统一着装规定》,全体职工工作期间必须着工装,树立着工装的自豪感。

3、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为增强企业文化的视觉效应,公司启动了“光谱”走廊文化、展板、学习园地,坚持每月举办一期企业文化学习宣传栏。

4、坚持学习中实现企业文化落地。为使“光谱”文化

深入人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每周二政治学习上学习企业文化,举办了1次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不断增强职工上进意识。

二、任务分解完成情况

(一)、分公司分解下达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分公司下达工作任务23项,涉及我公司的19项,除基建计划外(曾溪变建设和修试中心负责的主网更改),其余任务均已全面完成。

(二)、其他重大工作完成情况 1、5月份配合县政协开展了电力“带案”视察活动,走访了广大用电客户,充分宣传了电力政策、法规,化解了对电力工作的误解,得到了县委政府及各界好评。2、6月为促进县城北环路东延工程建设,工程队与城区所通力配合,实施了由长安坝变电站供电的县城Ⅳ线及北环路延伸段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县城的供电可靠性。3、8月承接安康地电120余人的技能大赛任务,我公司从领导到基层人员高度重视,冒雨布臵竞赛场地,26日至29日圆满完成了“安康杯”职业技能大赛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公司领导的好评。4、9月30日,因房产商开挖山体致使131池河10KV主干6号杆滑塌,造成江南、后柳、中坝近万人无电可用,我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直到21:40采用临时供电方

案成功将电能输送出去。许多同志又放弃了节日休息机会投入到线路恢复工作之中。

三、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

1、安全管理还不到位。今年由于安监部门人员忙于处理一起80年代因电致残上访案件,对基层“一规两卡”工作疏于管理,加之基层农合工占绝大多数,自控力不强,所以执行还未到位。

2、基建工作上半年步伐还是较慢。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带动了一批小企业进入,县委政府十分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我公司施工队不光钱挣还,到忙于应付他们的用电所需。下半年我们调整思路,实施“大生产”作业,同时引进施工项目部,把拖欠的工程量赶了上来。

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我们虽积极提供职工升造平台,但素质高、有能力、能干事的人才还是绝对数较小,有的一人干几个人活。今后我们要在人才储备上下更大功夫,为企业发展积蓄能量。

四、“十二五”工作设想和2011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管理为主线,以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抓手,在业务管控力、工作执行力、服务监督力上下功夫,形成“管理集约化、服务便捷化、资源最优化、信息共享化”的格局,在主营业务上、管

理机制上、队伍素质上谋求新突破。

奋斗目标:

1、售电量达到 2011年工作安排:

1、大力推进先进基层部门建设。一是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机制。二是抓好基础和亮点。三是谋划一个好规划。

2、抓基础,出成绩。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天摇”,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基层面貌、硬件都取得了很大变化,但基础管理还未跟上,计划用半年时间规范基础,再用半年时间创出成绩。

3、强力推进“双优电网”建设。紧抓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机遇,尽可能组建110KV枢纽中心,把35KV主网接入,重点加强“一区两翼”(城区、池河、古堰)配网建设,为工业园区逐步形成提供高可靠供电保障。全力实施到户工程,使地电服务深入到每个农户。

4、切实抓好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与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斗转星移”转眼我们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十二五”机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工作做的更好,争当安康地电的“排头兵”。

篇4: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及2011年工作思路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成效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镇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4.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7.5亿元,净增2.6亿元,增长17.5%;规模工业企业达25家。每年均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任务,为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效农业初具规模,科技兴农氛围增强。我镇农业逐步向产业化、特色化推进,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早熟柑桔、养殖小区为主的城郊高效特色农业。蔬菜播种面积达5000多亩,刘家坪社区的设施蔬菜亩平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以“双佳农牧”公司为载体,加速扩大以家禽、牲猪以主的养殖小区建设,建成了以黄泥、中渡、刘家坪、双新、二天门为主的五个年养殖规模在3000头以上的牲猪养殖小区和以双新社区为主的年养殖规模200万羽的家禽养殖小区。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依托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镇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25.79%。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镇从科学制订规划、壮大农业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体制、提高农民素质入手,着力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增加农业投入,筹资10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硬化居、组道路50多千米;解决了红土、刘家坪、龙凤、永固等社区5000余户、15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300多口;完成了双红、龙凤、二天门、黄泥等社区的电网改造。

财政形势凸现高点,财务管理更加规范。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2056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5175万元,净增3119万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560元增加到2009年的 6406 元,净增了1846元。严格预算外资金控管,强化财政归口管理,杜绝了滥收滥支行为。从2009年4月份开始,我们成功实现了对社区和镇属企业资金由政府统管,经管站专户共收到社区移交资金1200多万元,过去帐实不符的现象得到了扭转,大量现金帐外循环得到了遏制,政府出台的人财物管理规定得到很好落实。社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总收入达到800多万元,增长了11 %。农民负担监管和涉农补贴政策全面落实。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安居工程明显改观。超前工作,一批城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火车北站改扩建工程顺利开工,石长铁路电气化改造及增建二线工程进入征地拆迁,为构建湘西北铁路交通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新开工项目,我们做到预防矛盾在先、化解矛盾及时、处理矛盾到位、不留后遗症,全力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实行居民建房公寓式安置和集中联建方式,解决了居民建房与规划的矛盾,实现了居民建房由过 “堵”到“疏”的转变,居民建房秩序有了根本好转。配合县职能部门开展了违章建筑执法,规范了城市建设秩序。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县城的复检过关。全面迎接了国家卫生县城的省预检和国家暗访检查。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区局面不断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计生率达98.7%,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率达100%,全面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圆满完成了计划生育任务,稳住了全县一流水平的位置。狠抓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加大治安防控力度,及时排查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包保制度,有效的遏制了各种群体性越级上访。加大了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打击了地下“六合彩”等赌博行为。组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警示教育活动。矿山、交通、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危险物品管理到位,森林防火监管收到实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畜牧、水利、关心下一代等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全镇呈现出政通、人和、劲足、心齐的和谐局面。

二、2010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2010年,楚江镇围绕全面工作在全县“有位置、出经验、创特色、争一流”的目标,全镇上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寻求突破、谋求超越,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村经济平稳运行

城郊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居民自筹和社会筹资共80多万元,硬化村组公路8.1公里,龙凤、永固680户221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改善。

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从柑橘低产园改造入手,完成了1000亩橘园的密改稀,对全镇18000亩橘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创建了3000亩 “国家标准果园建设示范龙凤核心示范区”,引导龙凤、双红两个社区分别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落实了动物防疫工作“双轨”责任制,防疫密度达到100%。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2010年,为冠

一、长松酒业、隆威三家企业办理了入规手续,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25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23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1亿元,规模工业从业人员达到3530人。启动了双红全民创业示范园,全民创业的风气日趋深厚。三产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完成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创建三产业示范社区2个,示范门店20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4家。

(二)、城建城管工作有序推进

1、超前工作,一批城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全镇各类在建项目达30多个(冠

一、S304、污水管网、茶园小区、御龙湾、东城明珠、宏宇国际、东方世家、翰林苑、火车北站、洗车东站),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1个(长石复线)。冠

一、S304线、污水管网等重点工程建设采取早排查、早预防、早解决的方法,没有出现重大矛盾纠纷。

2、强化服务,全力优化发展环境。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我们实行“早期介入、全程跟踪、负责始终、绩效挂钩”的工作方法,对御龙湾、翰林园、长石复线等重点工程,做到预防矛盾在先、化解矛盾及时、处理矛盾到位、不留后遗症,全力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3、强化监督,努力规范居民建房秩序。印发了《楚江镇关于加强居民建房管理的通知》,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制作宣传横幅标语45条,与社区签订了《楚江镇严格控制居民违规建房责任状》,强化了领导责任,明确了工作纪律,对出现违规建房的从严追究其责任。今年来没有出现违规建房现象,建房秩序得到了根本好转。

4、加强巡查,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我们加大了对街面保洁的督查力度,开展了重点部位的重点整治,认真组织和开展城市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和文明县城的复检。物业管理取得初步成果,已有5个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卫生创建费已收缴55%。

(三)、计划生育工作局面良好

1、各项工作指标均在控制的范围。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全镇共出生613人,政策内生育588人,合法生育率为95.9%;完成各种节育手术434例,其中:结扎11人,上环394例,取环2例,流引产27例;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100%;药具计划发放率为100%、药具随访率为100%、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9.3%、孕环情B超监测率为98%、生育证发放准确率为100%、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到位率达99%以上。

2、着力落实“流动人口一盘棋”的业务工作。全镇共计录入全员人口信息8.12万人,删除重复信息1.2万人,纠正错误信息1.5万人。

3、贴近群众开展优质服务。全年发放计生宣传品3.5万份,树大型固定宣传画3幅,创办计生宣传专栏17块,拉宣传横幅24条。认真开展“三查一治”(查环、查孕、查病,治疗妇科病),在活动期内共开展妇检妇查13218人次,妇检率96.5%;治疗妇科病358例。

4、强力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申请县人民法院依法对龙凤、中渡、永固社区共3例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实行了强制执行。全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64.8万元。

5、有序推进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计生“两扶”按要求落实。目前全镇累计共有192名对象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48名对象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兑现了独生子女保健费。对全镇无工作单位且小孩在0-14周岁的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兑现了独生子女保健费,共计兑现71890元。10月份,又对全镇城镇独生子女奖励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初步审定符合条件对象共1494人。

(四)、民本问题得到改善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23人,援助城乡困难群众再就业858人,下岗失业再就业2305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693万元。

民政工作有新的突破。5月初,我们全面完成低保排查工作,此次低保排查,入户率达99%。通过排查,共取消低保户160户,新增55户。由于在排查过程中,严格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没有引发不稳定因素,充公体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落实安居工程12户。为2000多残疾人进行了换发证工作。门牌修编正在启动,已基本核实路名、街名及所辖区域的行政、事业单位。

(五)、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和谐

我们以“平安楚江”建设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春运期间通过广泛宣传、强力监管督导实现了40天春运期零死亡。道路交通安全进入常态化管理,有8个社区为“平安农机”示范社区。筹备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15支,巡逻队员达89人。对“法轮功”人员,普遍进行了一次回访帮教。加强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在二完小成功开展了“我爱路、我护路”的小手牵大手活动,作好了“平安示范路段”检查验收准备工作。城区组建了七个社区信访室。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维稳风险评估机制,聘请了网络参评员。共排查矛盾纠纷95起,成功调处了92起矛盾纠纷。“两会”及世博会开幕期间成功劝阻和化解了待定伤残军人群体、农村战退军人群体、涉核涉密群体、伤残军人群体的全市、全省联动进京上访13批共110人次,有效劝阻了涉法、涉诉老上访户邢修梅及二化改制下岗职工的进京上访。对全镇安全隐患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共排查安全隐患14处,己全部整改到位。对道路、水上交通和烟花鞭炮等高危行业安全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危险化学品及非煤矿山己全部规范经营。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共计排查出安全隐患44处,其中严重威胁学校师生安全的“高危人群”三个,并全部进行交办。各种安全隐患下逐步化解,高危人群得到了有效地监控,确保了学校的安全有序。6月份,全面启动了“反盗窃、禁赌博”专项整治行动,正在申请摘牌。

(六)、财务、经管秩序进一步规范

按照尊重群众愿望,合乎国家政策的指导方针,积极推行一事一议财税奖补试点工作,将红土的组级公路和刘家坪的长湖沟渠两个项目拉入奖补范围,争取国家奖补资金20万元,硬化红土组级公路3公里,维修刘家坪长湖沟渠200多米。严格管理,非生产性开支同比下降22%。

(七)、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我镇严格制订方案,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组织讨论,精心确定载体,在青壮年党员中开展“五带头”活动,在退休老党员中开展当好“五员”活动,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为不同层次党员的创先争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每个党员的能力和优势,促进了活动向纵深开展。围绕全县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有序开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各项工作,满意政府建设取得实效。

存在的困难与突出问题:

1、城市功能布局影响楚江镇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现有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承接高新技术的能力低,经济效益较差。

3、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矛盾仍很突出,这部分群众生活仍很困难。

4、影响我镇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压力大,环境协调的任务艰巨。

5、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老城区缺乏经济发展项目,对上级的补助收入和非常规资金的依赖性强。城郊社区对土地费的依赖性强。城郊社区经济总量明显不足,维持运转困难。

6、镇本级镇财政运转艰难,主要原因:一是楚江镇承担了70%的上级对我县各项工作的检查验收任务,迎检费用支出很大。据统计,全年各项工作的迎检费用最低在80万元以上;二是县财政在计生、综治工作上没有预算,创建工作的预算也不足;三是费用难以收取。计生、综治、创建三项收费,县两办虽有文件,但也有不符合政策之处(2009年,县纪委还将三项收费项目列为乱收费予以查办),线管部门不予配合,收费的压力大、缺口大;四是镇级财政收入来源少。镇本级每年除10多万元的门面出租收入和环境协调打擦边球违规收取一点协调费外,再无其他来源。以2009年为例,各项开支总计668万元,县财政预算仅310万元,资金缺口358万元。建议将三项收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三、2010年工作思路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黄泥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居民增收。

(二)全力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实行“早期介入、全程跟踪、负责始终、绩效挂钩”的工作方法,对石长铁路二线、汽车东站、火车北站、S304线、S303线等重点工程,做到预防矛盾在先、化解矛盾及时、处理矛盾到位、不留后遗症,全力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对石长铁路二线工程征地拆迁,我们将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动征地拆迁,确保按期交地。

(三)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镇设立招商引资办公室,由镇长任办公室主任,明确2-3人常年抓招商。全面落实县已出台的关于招商引资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力争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2个,同时做大做强原有的工业企业,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规模工业行列。

(四)抓好各项民生工程。认真对照既定工作目标,加快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度。特别是加大社保扩面和续保资金的收缴力度,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和安全整治,重点搞好规模企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的重点整治。采取强硬措施,坚决遏制住高发的盗窃刑事案件发案率和赌博漫延趋势。

(六)确保计生领先地位。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认真落实计划生育 “居为主”的工作措施,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秩序,保持低生育水平,确保楚江的计生工作始终处于全县领先位置。

(七)推动城市创建上水平。加强街面日常保洁,强化督导检查,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做到平时与检查一个样。整章建制,强化监督管理,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督查与调度,促进工作全面、平衡开展。

(八)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严格支出管理,强化税收征管,拓宽收入渠道,积极组织资金,确保政府正常运转。减少招待费、会议费、油修费、旅游考察费等费用20%以上,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经济发展上。加大对社区财源建设的考核力度, 充分挖掘资产经营潜力,提高资产经营效益,切实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收入。

(九)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镇居两级干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严格执行政府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干部中餐饮酒、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等行为,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

篇5:航道科“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关于“十一五”及今年统计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明年统计工作思路情况汇报(初稿)

市政府办:

根据《通知》要求,我局深入调研,认真总结,积极谋划,现将“十一五”及今年统计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明年统计工作思路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及2010年统计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统计工作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统计局和省调查总队的指导帮助下,全市统计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是统计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面小康监测工作扎实、细致,成效明显,形成了纵横协调、部门联动、动态跟踪、合力推进的监测模式,对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及时地上报反馈有关信息,加强月、季、年度经济运行情况跟踪监测分析,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了一批时效性、针对性较强的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发挥了作用;积极做好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咨询服务,定期出版统计年鉴、统计快报、统计月报和统计公报等主打产品,形成了全方位的统计服务体系。

二是统计年定报工作和各项普查任务取得了新的成绩。切实加强对年定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统计报表制度,及时公布年定报统计数据,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全市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任务,基本摸清了全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各项专项调查有效开展,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相关情况提供了依据。

三是统计基础建设和法制建设登上了新的台阶。在全市行政机构合并精简的大环境下,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增设能源处、服务业处、农业处,增加行政编制4人、事业编制3人,并计划成立普查中心。各县(市、区)分别成立综调队(局)和城调队,市开发区也新成立了统计局,各类园区和街道都相应组建了统计工作机构。为整合部门资源,专门召开了全市部门统计工作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将部门统计工作列入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由市政府督查处每年联合统计部门开展全市部门统计督查工作,并专门成立了部门统计工作领导机构,统一扎口、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发布统计数据。研究制定了全省第一个《部门统计制度》,集中对各相关部门专兼职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起草了《盐城市部门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开展了推进部门统计“家家到”和统计监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部门统计工作的全面开展。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在历次的机构改革中一直没有削弱,而是不断加强,乡镇统计站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正稳步推进。

四是统计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贸易企业、工业企业、城镇住户等数据统计具体规范。配合国家局和省局对调查队和调查局进行改革,盐城调查局整合组建工作已经完成。

五是初步形成了“大统计”的新格局。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部门统计工作相关报表制度,初步形成了互为补充、协调合作、高效有序的统计协调机制;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统计资料的采集应用,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职能作用,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了准确性更高、覆盖面更全、时效性更强的统计数据。

(二)2010年统计工作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年、“十二五”的奠基年,也是盐城沿海开发正式实施之年,新一轮结构调整的起步之年。全市统计系统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以服务科学发展、强化科学统计为主线,以统计服务优质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数据规范化为切入点,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全力推动统计事业新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水平。坚持将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优质服务,作为统计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统计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切实提升服务决策能力。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需求,及时把握全市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经济预警监测工作,建立起市级经济结构分析、预测、评价和优化模型,进一步提高服务决策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认真开展《统计内参》的组稿和报送工作,在经济社会活动的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切实拓展参与经济工作的深度。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考核评价、重点镇考核、党政领导绩效考核、县域经济进位争先考核和小康建设考核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地考核评价工作的检查指导。积极做好2010年东台、大丰申请全面小康验收的对接工作。及时发布全市及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切实维护评价考核和监测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提高分析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统计分析能力,建立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经济形势座谈活动,加强对经济运行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准确判断运行走势,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一批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分析透彻、观点新颖、文字简明的统计分析精品。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报送力度,提供及时准确的进度性统计信息和有深度、有高度、有价值的专题信息,力争信息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积极围绕“十一五”完成情况和“十二五”预测建议,编发系列分析信息,编印大型统计资料,不断引导社会舆论,不断丰富统计服务公众的载体。

二是精心组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是省、市政府督办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今年全市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统计系统坚持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全力打赢了人口普查这场攻坚战。认真抓好各项普查准备工作。督促各地按照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要求,抓好普查机构、经费、人员、条件和责任“五落实”。同时,加强沟通协调,狠抓经费特别是“两员”补贴的落实,确保不因为经费问题影响普查的顺利进行。认真做好流动人口普查试点和综合试点,通过对普查的全过程模拟,取得经验,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认真抓好普查各个阶段的社会动员工作,把普查宣传贯穿于普查工作全过程。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广泛宣传普查的目的、意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全力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与公安、计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多沟通、多联系、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好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商制定好相关政策,齐心协力完成普查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抓好普查登记。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加强对“两员”业务技能、工作方法的培训指导。同时加强督导检查,通过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及时发现各种倾向性、苗头性和普遍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切实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圆满完成了此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三是积极实施统计改革和创新。今年,国家和省统计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调查总队的有关方法和要求,加快实施和推进统计改革和创新。积极创新制度方法。加快推进贸易企业在地统计工作,精心做好农村和城镇住户样本轮换工作,推进和完善县级社会发展评估工作,联合发改委对全市和县(市区)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加快建立县级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制度,积极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有关要求,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等七大产业方面,研究建立各类别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统计制度,进一步明晰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创新新兴产业统计的途径和方法,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市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更好地把握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积极创新评估办法。在已有《盐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办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进一步加强数据的趋势性、匹配性、结构性和支撑性研究,剔除不合理因素,降低人为性影响。进一步拓宽指标范围,将市委绩效考核内的主要统计指标全部纳入评估范围,同时补充科学、有说服力的要素,合理配备其权重。并采取开展抽样调查、召开联席会议、组织集体会审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公信力。积极创新内部管理。修订完善各类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内部管理制度,使考核重点更突出,办法更简明,操作更方便,进一步构建快捷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推进统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今年是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之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在听取统计工作汇报和视察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时关于统计信息化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统计信息化在统计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按照《2010年及“十二五”盐城市统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把统计信息化建设作为统计系统“一把手工程”,作为今年统计建设的重点,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坚持“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加强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项目立项和资金支持,千方百计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数据库平台研发力度,认真开展领导宏观数据查询平台、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和统计对外服务平台的论证和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工业、农业等相关专业联网直报工作。

五是不断强化服务业和部门统计工作。新《统计法》强调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统计工作中的责任,这对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和部门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难得契机,大力推进和强化服务业和部门统计工作。10月23日,盐城市政府召开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常务副市长陈正邦到会并作讲话。会议还下发了《盐城市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提高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网络,从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保障措施、健全考核、依法统计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和部门统计职能。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完善统计网络,巩固统计基础。积极帮助部门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市级部门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正常化、制度化,及时协调解决市级部门服务业统计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服务业统计、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全面小康监测、新兴产业监测等重点工作,加强合作加流,加强分析研究,切实维护部门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进一步强化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建立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和数据审核备案制度,抓紧建立部门统计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加强对数据发布的管理,着力解决部门统计之间重复、交叉和数据口径不一致等矛盾和问题,增强主要宏观数据之间的协调性、匹配性和支撑性。11月6日,盐城市政府又专门召开全市批零住餐企业清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批零住餐企业清查工作的通知》,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进行清查摸底工作,进一步核定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数和企业规模,全盘掌握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发展现状,提高服务业增加值,进一步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客观反映盐城市消费品市场现状。

六是大力推动统计法制建设。今年是新《统计法》施行的第一年,全市统计系统把依法行政、依法治统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组织参加学法和检查活动,明确专职法制人员,实行全员执法,加大投入,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以宣传和贯彻“一法一规”为契机,加大对新《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学习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法制宣传活动,加大对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宣传教育,不断优化依法统计的社会环境。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周”和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将“一法一规”作为检查内容,进一步扩大统计监审的范围和数量,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推动社会各界自觉贯彻执行新《统计法》和《处分规定》。同时逐步建立统计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监督机制,严格依法规范项目审批、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和统计行政处罚等各个方面法律程序和服务制度。按照新《统计法》执法内容的要求,运用新的法律条文,全面改革执法检查执法文书的内容,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情况初步做到了心中有数。

七是着力夯实统计工作基础。着力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积极贯彻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决定》,总结并推广一些地区加强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的经验,确保基层统计机构在机构改革中得到加强,从而进一步步夯实基层统计基础、保证源头数据质量。认真开展乡镇统计站基础工作建设观摩交流学习活动和重点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验收工作,不断加强统计部门自身的基础工作,做到台账齐全、情况清楚、核算规范。着力推进统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统计系统执行力,确保各项统计工作部署得到准确完整、积极有效的贯彻执行。狠抓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组织举办好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升统计干部整体能力。加强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来引领和支撑统计工作。要加大统计人才培养和使用力度,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战斗力强、公信力高的统计干部队伍。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认真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统计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为统计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矛盾越来越突出,责任越来越重大。全市统计调查工作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统计系统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动力还不够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统计服务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够宽。二是基础还不够扎实。基层统计网络不够完善、队伍不够健全,服务业统计、能源统计工作还比较薄弱,部门统计和乡镇统计工作有待加强。统计部门自身的经费、组织和信息化保障还相对不足。三是数据质量还不够牢靠。数据采集评估办法还不够规范、科学,统计执法力度还不够严格,虚报、瞒报和漏统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统计能力建设还不够有效。统计人员知识更新还不够快,统计调查能力、统计应变能力和统计抗干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二、“十二五”及2011年统计工作思路

“十二五”规划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融入长三角和沿海大开发将全面助力我市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宏伟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统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怎样抓住有利时机,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创新思维,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以更高的目标求发展,以更新的理念谋发展,以更实的措施抓发展,努力开创在合作中服务、在服务中双赢、在双赢中发展的统计工作新局面。

2011年及今后五年时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国家、省局的工作要求,以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为中心,进一步更新统计理念,推进统计改革,加强统计建设,强化统计基础,突破统计重点,优化统计服务,提升统计素质,创建统计品牌,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主要目标是:一是基础工作登上新台阶。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做到机构全、力量足、数据实;完善数据评估办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权威。二是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把统计优质服务作为第一要务,逐步建立起统计快速应急机制和高效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领域,提升统计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构建统计服务的新格局。三是重点工作争创新水平。突出小康监测、工业运行质量、节能降耗、服务业统计、城乡居民收入、城市化进程等重点,加强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同时,为基层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四是队伍建设树立新形象。保持和发扬统计系统勤奋、严谨、敬业的好传统,适应新形势、接受新理念、跟上新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廉洁高效、争创一流的统计队伍,营造文明祥和、诚信自律的统计工作氛围。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全市统计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推动统计系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确实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统计部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需要统计部门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新形势,形成了对统计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统计工作的呼声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面前,要做好统计工作,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就必须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在全市统计系统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努力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实践的要求和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党委、政府的要求,适应部门、基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中求真务实,在转变观念中强化服务,在调整思路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双赢。当前,要牢固树立以下几个新观念:一要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观念。统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要紧紧抓住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工作越来越关心支持的机遇,切实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满足信息需求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扎实地抓好经济普查、全面小康监测、服务业统计、节能减排统计等重点工作,并力争取得突破,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二要树立发挥优势、争创特色的新观念。统计部门有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网络优势和数字优势,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发挥、去创造,把死数字变成活资源,把优势做足做深做透,不断增强统计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统计部门的执行力和统计人员的创造力。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把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参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调整和确立方面,更多的体现在参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和考核方面,更多的体现在参与领导科学决策的建议和依据方面,使统计工作融入社会、融入经济、融入发展,真正发挥统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三要树立大统计、负总责的新观念。统计部门是代表政府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统计工作的综合经济部门和法定职能部门,对一个地区的统计工作负总责,对全社会的数据总扎口。当前,统计内容已经从经济建设扩展到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统计对象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因此,统计部门要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承担总揽统计工作全局的责任,利用一切有效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依靠政府其他部门共同完成统计任务,努力构建“大统计”新格局。同时,加强统计执法的宣传和检查工作,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真正做到对一个地区的统计工作和数据总扎口、总负责。四要树立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新观念。全市统计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努力工作,争创一流,用自己争先创优的业绩,争取党委、政府的更加重视,争取社会的加倍承认,争取人民群众的更加信任,从而改变统计部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善统计部门的形象和地位。

二是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加强统计改革,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省统计制度方法,确保执行到位。积极推进专业统计与GDP核算工作的协调,认真实施并完善全市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研究改进GDP核算工作,夯实核算工作基础,努力做到GDP核算数据有支撑、相匹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统计改革力度,积极探索符合盐城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表制度,研究和建立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环境、人口与就业状况、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等诸方面内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反映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统计资料搜集、整理、发布的社会综合统计制度;健全和完善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监测评估统计指标体系。二要加强执法宣传,进一步解读经济发展成就。继续加强统计法制检查和宣传,切实解决少数地区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混乱等现象。继续做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开工投资项目的统计监审,重点开展对统计基础薄弱乡镇和开发区统计的监审工作,强化对经济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与部门联合执法制度,严肃查处部门统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注重加大统计解读力度,强化统计数据可靠性方面的宣传,用统计数据来描述经济发展成就。同时,多做一些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构成和来源方面的宣传,让全社会了解统计、支持统计。三要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整合部门统计资源。加大对部门统计管理力度,切实承担政府统计总揽统计工作全局的职责,完善对部门统计的评比考核机制,强化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和备案管理。严格执行统计数据管理制度,有效避免“数出多门”。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进一步健全部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服务,及时向部门提供有关统计资料,健全部门间统计资料交换制度,实现信息共享。积极提供调查设计方法技术服务,组织开展对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三是着力解决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当前,统计工作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特别是一些薄弱环节急待解决,制约瓶颈急待打破。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状况明显改观。着重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大推进力度,在服务业统计方面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是盐城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增长点,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当前我市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已远远地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全省的步伐,成为全市统计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直接影响了GDP核算的质量。从第一次经济普查情况看,我市服务业行业漏报现象比较突出,导致普查年份与非普查年份服务业统计数据缺口较大。这与长期以来我市服务业统计网络体系不健全、人员经费不到位、基础工作跟不上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从今年开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思路,计划用2年时间,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网络体系、指标体系和服务体系。2008年重点做好基础工作,对条件成熟的7个门类开展全行业调查。2009年全面开展调查,并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接,力求全面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状况。当前,要尽快完善部门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督查。建立全市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服务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会上已印发《盐城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请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配备相关人员、落实工作经费,推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2、加快建立能源统计网络,在节能减排统计方面取得新突破。节能减排是衡量产业转型升级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准。国务院在《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中,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国家和省也加大了能源指标考核的力度。能源统计同时也是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的重点内容。当前,从我市实际情况看,能源指标的压力比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还要大,而能源统计工作网络不全、力量不足、经费短缺,矛盾非常突出。今年,要从头抓起,打好基础,扎实推进,争取突破。要认真落实《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核算体系和监测体系,精心研制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案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能源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能源统计处目前已经挂牌,正式运行。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尽快把能源统计机构建立起来,选配能源统计人员,增加能源工作经费,进一步健全能源统计网络。要把能源统计基础工作作为对各地节能减排工作考核的内容,以保证能源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3、加强乡镇统计站建设,在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方面取得新突破。乡镇统计站是国家、省和市各项统计报表制度和调查任务的最基层执行者,统计数据的收集、取得以及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统计站的工作情况。当前,我市乡镇统计站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严重不足,收入偏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职能难以履行。对此,今年,要从推动乡镇统计站建设入手,夯实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各地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赵书记关于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批示精神,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解决好乡镇统计站机构、职能、编制等问题。建议各乡镇在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牌设立统计站,明确统计负责人,配备专职统计人员3—5人。统计经费要予以保证,统计业务由县级政府统计部门集中布置;城市街道办事处要明确统计人员,村(居)民委员会要指定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定报企业必须配备稳定的统计人员,被抽中的调查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基层统计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保证源头数据采集的及时、规范和准确。

四是着力提升统计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优质服务,是统计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统计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一要加快转变服务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统计服务的厚度。转变统计服务的方式方法,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努力拓展统计服务的领域,扩大统计服务的覆盖面,延伸统计服务的触角,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转变、由坐在办公室服务向走出去登门服务转变。二要加大统计分析、信息报送和课题研究的力度,进一步拓展统计服务的深度。统计分析、信息和统计课题研究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要加大分析、信息的挖掘力度,多途径搜集信息进行广泛加工和深度开发。分析的着眼点要放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决策上,放在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上,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战略问题上。信息的着眼点要放在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新情况、新经验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上,放在重大工作部署、工作措施、工作思路上,放在社会对焦点、热点问题的具体反映上。要加大分析、信息的报送力度。及时抓好经验性和问题性信息的报送,抓好深层次信息的报送,抓好重大信息的报送以及抓好比较信息的报送。要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群众和领导关注的热点、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点,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动向,必要时开展专项调查,及时揭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三要加强与部门、乡镇和企业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拓展统计服务的广度。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要把统计的触角向左右、向下延伸,切实增强统计工作的渗透力。围绕“在合作中服务,在服务中双赢”的目标,突出服务重点,找准服务需求,全方位、多形式、高质量地开展统计服务和交流合作,把统计服务做活、做深,做出成效。

五是着力塑造统计队伍的新形象。把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与盐城统计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统计部门落到实处。一要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统计干部学习机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抓好统计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建设一支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廉洁高效、争创一流的统计干部队伍。二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变过去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状况,实现统计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转。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在统计机关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统计改革和发展之中,积极发挥统计工作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反腐倡廉中的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统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成效。

特此汇报。

上一篇:如何定性票据质押三种形式下一篇:社情民意调查架起党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