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2024-09-08

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精选7篇)

篇1: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噪声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降噪措施。

2、设置减震、阻尼等装置。

3、佩戴适宜的护耳器。

4、实行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5、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粉尘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湿法作业,设备容器密闭,负压操作,保证除尘设备的良好运转。

2、佩戴防尘口罩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高温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持续接触热源时,应轮换操作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2、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防中暑药品。

3、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

4、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一氧化碳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佩戴防毒口罩,加强工作场所通风,负压操作。

2、定期进行职业危害检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3、发生中毒症状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心

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及时就医。

4、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

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篇2: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术语、定义

1、职业病:是指企业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2、职业危害:是指对职业活动的企业员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禁忌症:是指企业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及个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状态。

4、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三、管理职责

1、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落实整改。

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入公司,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入公司;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5、员工在施工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权利。四、一般规定

1、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应对员工进行岗前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每年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培训工作。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员工本人。

2、在作业场所设置安全标志。

3、各基层单位应当主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控制、消除职业危害的发生,降低施工生产成本。

五、报告程序

1、凡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报告,当确诊为职业病的,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同时向市劳动保障部门报告。

2、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市疾病防控中心诊断。

3、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予以确认。

4、当公司接到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的结论定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建立员工职业病健康档案。

5、各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本单位的疑似职业患者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患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单位承担。

六、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公司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等内容。

6.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车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7.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8、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公司车间在工艺改造或采用新工艺后,新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均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一、公司申报职业危害时,应当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

(1)单位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施工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情况;(3)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二、公司在接到报送资料后,认真组织对所报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监测,如需监测机构配合,由公司负责协调。

通过监测,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情况,并分析危害程度。

公司根据监测、分析结果,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及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向公司汇报,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并按照指示监督落实。

三、公司应及时整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相关材料,报送市安监局职业安全科备案。

四、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和财务部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二、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教育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1、新员工进公司-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公司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2、员工在调动岗位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3、外来临时工人,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确保其从事劳动时不受到危害。

4、各车间、班组对其在职员工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教育学习,班组每2个月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辅助单位每季度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并有教育学习记录。

5、公司定期邀请卫生、疾控等部门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各车间、班组职业卫生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业务能力。

6、未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员工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四、公司应每年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公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需得到总经理的批准后实施。

五、每年按公司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六、有关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七、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特制订本制度。

1.设备检修分大修、中修、小修、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和事后维修。大修理费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中修、小修费用由施工生产费用支付;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的费用按项目及检修分类分别支付。2.实行科学文明检修,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大修理基金的使用。制定合理的检修定额,提高检修技术水平,逐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3.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中、小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与施工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任何检修项目都要办理检修任务书。

4.设备检修计划由车间编制。车间设备动力组织平衡,报公司生产部批准后下达。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

5.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要做到:

(1)由公司生产部全面负责大检修工作。

(2)在大检修前要成立大检修筹备领导小组,负责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劳动力的准备和开、停车置换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3)组织和指挥大检修的人员要统一计划、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

(4)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达到一次试车成功。检修完后,应进行总结评比。

(5)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发生事故。

6.严格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计划,若确实需要调整,必须办理批准手续。设备中、小修计划调整由公司生产部批准;大修计划调整,每年六月份由公司生产部组织进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7.结合设备大、中修实现技术革新的(如改革结构、使用新材料配件)应由车间向公司生产部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方可执行。重大革新由公司生产部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8.设备大修需要有大修方案。复杂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大修方案包括:检查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劳动力、备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用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设备的大修方案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备品配件的供应和劳动力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生产部组织落实,确保大修工作顺利完成。

9.设备检修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在检修前按规定办理签证检修任务书及动火证等手续。施工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派专人帮助施工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标记,以确保安全检修。

10.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向车间或机电设备科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11.设备检修要把好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彻于施工的始终。主要承压承载部件要有鉴定合格证。主要设备大修竣工验收由生产部组织;一般设备的大修及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施工单位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12.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13.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

14.施工单位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检修后的余料、余配件必须按项目退库,不得转移使用,尽力节约检修费用。

15.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采用专用工具,现场要清洁,摆放要整齐,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

16.各车间每月必须做好设备检修执行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17.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施工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给企业员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简劳保用品),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以规范工作标准化。

2、劳保用品不是福利待遇,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意义,除了个人带头外,要教育员工在施工生产劳动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并做到合理、正确使用。

3、对劳保用品的配发,各基层单位要认真掌握,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和擅自提高发放标准,对贯彻本办法执行情况纳入经济责任考核内容,由生产部总调度实施检查监督。

二、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

1、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发标准由生产部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加强防护、节约实用的原则,按照员工岗位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性质的不同编制,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劳保用品的采购、库存和发放由材料部组织实施。采购的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数量根据各基层单位的需用计划、结合资金情况和适当库存严格控制。库存用品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变质。

3、劳保用品分长期使用和日常消耗两大类,日常消耗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毛巾、手套等)每月5日领取、直接发给个人;长期使用的由个人保管,集体使用的上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和保管,对长期使用的劳保用品要建立登记卡,由领用人或负责人签字确认。登记卡保存在劳保用品库,由保管员管理。

4、员工在公司内部工作调动,卡物随岗位转移,待用品到期时按所在岗位新标准发放;员工调出公司(或离职),劳保用品按领用时间折旧,从结算工资扣除,不再交回,同时注销登记卡。

5、婚、事假或其它原因,停止工作一个月以上的(含一个月),停发季度性用品。

三、几种劳保用品发放的特别规定

1、安全帽

(1)根据所在岗位的特点,发给本人,但离开岗位,必须交回单位,否则按价扣款。(2)安全帽在使用期限内经耐压冲击试验,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

(3)非因工私自损坏者、按折旧年限照价赔偿,故意损坏的,按原价两倍处罚。

2、特殊用品,如电焊、耐酸、耐高温手套等,按材料领取,并实行交旧领新制度,非因工损坏的照折旧价赔偿,发现与公司外进行交换的按原价三倍处罚。

四、其它规定

1、试验室人员除了按公司机关人员标准发工作服以外,发给白大褂,只允许在从事化验作业时穿。

2、外线电工配发安全带,集中保管。

五、附 则

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施工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施工生产中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3、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车间、作业场所。

4、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各部门要将防尘、防噪音、防物理伤害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施工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职业危害监测工作。

2、监测工作依据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监测管理办法和上统计数据,结合工艺变化,写申请提交监测部门监测。

3、作业场所的粉尘,每年申请监测一次,呼吸性粉尘建议每季度监测一次,其他职业危害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4、施工生产监督单位健康监督员要坚持每天检查粉尘、噪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定期分析粉尘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如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6、要加强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数据及技术档案管理。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广大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保证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病诊断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公司员工服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 1.健康监护档案内容 1.1 健康监护档案册。

1.2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报告。1.3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

1.4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名单及复查结果报告。1.5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意见书。

1.6丛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2.职业病诊断档案

职业健康管理部应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

2.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2.2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

2.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 2.4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 2.5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

三、借阅:

1.各有关部门、单位到管理部查阅档案资料者,须持单位介绍信或征得管理部主管领导同意,并履行登记手续,对所查内容、利用目的作详细登记。

2.职业健康管理管理部为所需借、调资料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复印材料。

3.档案原始材料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

4.借阅档案材料必须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一般情况下,外借期限不超过一周。

5.对借阅的档案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不得在档案资料上标记、涂改或撕页、拆卷等。归还时档案人员要进行检查,保证档案完整无损。

6、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保管:

1.档案室切实做好七防,即防潮、防虫、防火、防盗、防尘、防鼠、防晒。

2.档案室严禁吸烟及存放易爆、易燃等易于导致火灾的危险品。3.档案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档案资料摆放整齐,便于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4.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准确、及时地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服务。

5.对所保管的档案资料,要经常查看,发现破损和字迹不清的,要及时进行修补、复制,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6.档案严禁无关人员随意翻阅、借用。

7、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施工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粉尘。在施工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班组。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二、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

《施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3)、粉尘

1、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拌合系统在生产、储存、输送、破碎过程中出现,如在运输皮带层及各运转点,其影响程度与工艺设计、运输设备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

2、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3、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卫生标准2mg/m3 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卫生标准10mg/m3 3.1.4 主要涉及岗位:皮带工、清洁工。

四、职业病防护措施(4)防尘措施

1、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不得向外泄漏粉尘。

2、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在输料设备行时,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

3、原砂堆场、输料皮带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洒水降尘。

4、各输料皮带运转站设置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5、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6、对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五、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5)粉尘

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2、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3、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4、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篇3: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状况

化验室炼胶岗位有化验工45人, 每人配备双滤盒半面罩防毒面具, 轮流进行炼胶制样。炼胶场所为南北走向长5 m、宽3m的炼胶室, 室内并排放置3台型号为X (S) K-160的炼胶用开炼机, 每台开炼机上部都安装有通风罩来进行强制抽风, 每个通风罩内管壁上都安装有控制排风量大小的阀门 (以下简称风门) , 总风道出口和抽风电机安装在北面的窗户上。

2 炼胶程序

化验工劳保着装, 配戴好防毒面具, 将制备好的水胶放在直径为160 mm, 辊速 1∶1, 辊温 100±5℃, 辊距为 0.1 mm~0.2 mm的开炼式辊轧机 (开炼机) 的辊筒上, 反复辊压, 直到压干, 调节适当辊距, 使胶样压成厚度约 6~8 mm的胶片 (试样中无杂质) 。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描述

3.1 溶剂汽油主要理化性质

来自炼厂铂重整 (或外购) 的溶剂汽油, 无色透明, 馏分主要为碳五和碳六组分, 馏程为65 ℃~80 ℃, 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挥发, 属于一级易燃品, 车间最高允许浓度MAC为350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450 mg/m3, 爆炸极限为1%~6% (V) , 有麻醉性。

3.2 溶剂汽油职业健康危害[1]

溶剂汽油中毒是工业生产或使用中, 接触汽油蒸气或液体所致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 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1) 急性轻度中毒:

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烦躁、哭笑无常、兴奋不安、轻度意识障碍等症状。

(2) 急性重度中毒:

会出现中度或重度意识障碍、化学性肺炎、反射性呼吸停止等。

(3) 慢性轻度中毒:

会出现四肢远端麻木;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4) 慢性中度中毒:

会出现四肢肌力减弱至3度或以下, 常有跟腱反射消失;四肢远端肌肉 (大、小鱼际肌, 骨间肌) 萎缩。

(5) 慢性重度中毒:

会出现中毒性脑病, 常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丧失等;中毒性精神病, 类精神分裂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等。

4 溶剂汽油历年监测结果

为了解炼胶岗位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了解溶剂汽油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 及时发现炼胶岗位溶剂汽油的挥发情况和岗位接触情况, 专门在炼胶室设置了职业卫生监测点, 每半年进行一次溶剂汽油浓度监测, 对超标原因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防范控制措施, 消除超标因素, 降低岗位职工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风险。从2004年至2007年4年期间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监测看, 结果不容乐观, 总计8次监测中有3次超标, 超标率达37.5 %, 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为1 000 mg/m3 , 最低为646.12 mg/m3 , 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标准限值为450 mg/m3, 超标倍数达0.4倍至1.2倍, 具体数据见表1。

5 监测超标原因分析

5.1 2004年12月1日和2005年4月1日监测结果超标原因

(1) 炼胶过程要将经过蒸煮过的水胶放到炼胶机上进行辊绞炼制, 胶块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溶剂油就会挥发到作业环境中。

(2) 通风罩内调节风量的风门经过长期频繁开合动作, 风门中轴发生故障变形, 炼胶使用时风门未处在完全打开位置, 操作人员未发现这一缺陷仍然使用, 使抽风量大幅降低, 挥发出的溶剂汽油不能迅速抽出炼胶室。

(3) 2004年溶剂汽油职业卫生监测点刚建立, 监测结果未能及时反馈到岗位, 岗位不清楚是否超标, 对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未能够及时进行评价, 导致连续超标。

(4) 重视个人防护, 忽视设备维护, 致使通风换气设施检查维护不到位, 未能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的缺陷。

(5) 监测取样位置在辊筒上方过于靠近胶块, 而不是在炼胶人员头部呼吸器官周围, 取样位置不合适, 监测取样可能缺乏代表性。

5.2 2007年12月25日监测结果超标原因

(1) 职工医院现场取样监测当天, 由于冬季刮西北风, 炼胶机上部抽风机抽出的气体又被风吹了回来, 炼胶产生的溶剂汽油不能完全排走。

(2) 在炼胶时, 顺丁橡胶装置聚合可能有波动, 样品中的溶剂汽油的含量比平时大, 煮胶时残留溶剂汽油较大。

(3) 在监测当天, 两台炼胶机同时在炼胶 (平常多数情况只开一台炼胶机) , 室内溶剂汽油挥发要比开一台时大。

(4) 在水胶样品的炼胶前, 如果煮胶时间不够长, 丁二烯、溶剂汽油的含量就会偏高。

6 溶剂汽油危害控制措施

(1) 炼胶岗位化验工炼胶时强制佩戴有效的双滤盒防毒面具并正确使用, 其他未佩戴防护用品的职工禁止在炼胶室逗留或休息, 防止溶剂汽油蒸气吸入中毒。

(2) 所有炼胶机 (开炼机) 上方安装通风罩强制通风排毒系统并保证正确使用。

(3) 加强通风排毒设备设施管理, 要对通风电机、通风罩、风门、通风管道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及时消除电机故障停运、风门故障不能灵活全开全关、风罩风道漏风等缺陷故障, 保证通风排毒设施运行正常。

(4) 选取适当时机改造排毒出气口, 建议加装防风罩, 防止室外风大造成倒灌现象。

(5) 水胶制备时延长煮胶时间, 尽量将胶液中溶剂汽油和1, 3-丁二烯蒸煮挥发掉。

(6) 炼胶时, 如果时间允许, 尽量将分析样品错开时间分析, 减少多台 (2台或3台) 炼胶机同时炼胶的现象。

(7) 炼胶时, 最好关闭门窗和不使用的炼胶机风门, 提高溶剂汽油的抽除效果。

(8) 与职工医院负责监测人员进行沟通, 对合理的取样位置达成共识, 形成统一意见, 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同时对监测结果及时反馈, 及时查找异常超标或数据偏大原因, 提出整改意见加以改进控制。

(9) 加强化验炼胶员工对溶剂汽油危害知识的培训, 提高职业病防护意识。

(10) 加强职业健康卫生体检, 做到新员工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对溶剂汽油有职业病禁 忌症的人员调整到其他合适的岗位, 对其他在岗 炼胶化验工按照国家规定, 及时安排在岗职业健康体检, 对有溶剂汽油职业病倾向的炼胶工及时安排休息或调整岗位;对退休离岗前的职工也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体检。

7 结 论

(1) 通过溶剂汽油超标原因分析, 说明超标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2) 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护设备的运行管理, 加强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管理, 优化炼胶操作程序, 加强职工溶剂汽油职业病和职业健康卫生知识教育, 坚持职业病体检和职业卫生监测, 坚持持续改进, 及时查找异常超标原因并加以消除, 炼胶岗位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 通过查看资料、人员访问和现场详细勘查, 说明该企业HSE管理体系健全, 管理基本到位, 化验室炼胶岗位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合理的、有效的。

摘要:对某乙烯厂化验炼胶岗位工作场所挥发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溶剂汽油监测情况进行调查, 并对炼胶作业环境中溶剂汽油异常超标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严密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 炼胶岗位空气中, 有毒物质溶剂汽油的监测浓度数据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值) 大部分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说明该炼胶岗位所采用的防毒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炼胶,职业病,溶剂汽油,监测分析,控制

参考文献

篇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项目部应建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一、配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

(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要求准备相应的容器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

(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

(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

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工程机械防护:无设备;

(2)个人防护: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对个人防护用品,应该爱护使用并定期更换;

(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二、喷漆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

(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要求将各种油漆用喷枪喷于产品上;

(2)完成每批喷漆工作后必须将原材料空桶和废抹布清理干净;

(3)喷漆开始时,必须先打开送排风装置,以降低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送排风装置,油漆及甲苯容器必须上盖;

(4)喷漆结束后,在搞卫生清洁工作时,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

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置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2)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爱护使用并蒂奇更换;

(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三、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本项目接触粉尘岗位

接触粉尘的岗位:混凝土搅拌岗位、喷锚岗位、高压旋喷。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组织体检。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操作室内,粉尘浓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7.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8.应经常对岗位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

四、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项目部接触噪音岗位

接触噪音的岗位:旋挖钻机司机、搅拌机岗位、钢筋加工、冲桩工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

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4.各岗位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5.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7.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8.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9.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值时,应采取个体防护。

五、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3.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4.在夏季其他时间要备好防暑药品。

六、焊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焊机的 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带。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

3、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

4、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

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时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工作.焊接完毕应认真检查确无火源,才能离开工作场地。

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应先开好放气孔。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才能进行焊接。

7、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8、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

篇5: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大生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粉尘、噪声、高温、硫酸、氢氟酸、氟硅酸、液碱、盐酸等。在生产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科室、分厂。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 《噪声作业分级》;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1)噪声

①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而产生的动力噪声。主要有破碎机、球磨机、造粒机、空压机等。②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③卫生限值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④主要涉及岗位:破碎岗位、球磨岗位、造粒岗位、空压机等。2)氨

①产生原因:在盐酸吸收过程及输送过程中产生。

②危害程度: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胸;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

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③卫生标准

氨:PC—TWA 20mg/m3

4、职业病防护措施 1)防噪声措施

①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置消音器。②蒸汽排汽口设置高效消音器。③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④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⑤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⑥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2)氨的防护措施

①工程控制:严加密封,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②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分清风向,抢占上风口。

③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④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⑤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⑥其他防护:作业现场严禁烟火、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5、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1)噪声

①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②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2)氨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就医。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③吸 入: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 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就医。

篇6:电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电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振动职业危害;

2)、粉尘是指在锅炉运行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尘肺、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

3)、噪声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噪声耳聋。

2、职业健康防护

1)、电工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配带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耳塞、绝缘手套和胶鞋),不得随意取下不用。

2)、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篇7: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生起就一直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硬件条件限制,采取教师在教室讲授课程理论,学生通过上机做实验加以验证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验课时比为1∶1;第二阶段:随着硬件条件的改善,可以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一个自然班级的教学,所有上课、实践均在实训室完成,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实践教学环节仍然不足,教学中缺少真实完整的项目,学生依然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理论教学内容。第二阶段的教学效果比第一阶段好,但由于缺少项目,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对将来工作有何意义并不清楚。目前阶段则是确定网络专业的职业岗位,根据《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要求,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并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2]。

1 课程定位

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也即企业中某个岗位的工作流程[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由以下步骤组成:(1)职业岗位分析;(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3)开发行动领域;(4)学习领域开发分析;(5)学习情境设计;(6)学习内容设计;(7)具体教学过程实施[4]。

1.1 岗位分析

1.1.1 网络专业职业岗位

通过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进行调研可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江苏省占75%以上。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走访、企业专家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

1.1.2 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

本课程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有网络运行维护、网络工程实施、信息安全管理。网络运行维护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管理网络服务器,需具备管理服务器数据及保证其安全的能力;网络工程实施的工作任务主要是组建Windows局域网,需具备组建工作组局域网和使用活动目录组建大型局域网的能力;信息安全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是管理网站安全,需具备管理DNS、Web和FTP等服务器及保证其安全的能力。

1.2 课程分析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能力。服务器是局域网的核心[5],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都要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其前导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HTML与网页设计》,后续课有《Linux网络管理》、《Windows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

2 课程目标设计

分析Windows Server系统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学生要达到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从事单位的桌面办公、中小型企事业网络服务器管理等工作。

2.1 课程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技术方法、思维方式,结合具体情况使用Windows Server组建和管理网络,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实际应用技能,并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2.2 知识目标

掌握磁盘管理;掌握文件系统管理;掌握活动目录服务技术;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配置DNS服务器;掌握VPN服务器;掌握FTP服务器;掌握DHCP服务器;掌握网站服务器管理。

2.3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根据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掌握Windows网络组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方法;应用Windows Server组建并管理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对磁盘进行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运用文件系统知识,共享、访问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用网络服务知识,搭建、管理和维护活动目录、VPN服务器、DNS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等服务器,并确保其安全运行。

2.4 素质目标

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6]。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7]。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收集、分析、整理参考资料的技能,能够设计一般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养成及时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习惯。

3 项目设计

课程教学以项目形式进行,项目教学法指师生用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课程总情境:S公司需要将公司内部N台计算机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联网,实现内部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共享,管理公司服务器,并建立具有域名的公司网站,让Internet用户访问公司网站,以达到宣传公司产品的目的。

课程项目总名称:Windows网络维护与管理。

课程项目由“维护服务器数据安全”、“组建与管理Windows局域网”、“创建与维护网站”3个子项目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项目结构

项目1:维护服务器数据安全。

子项目1.1:安装Windows Server系统。

情境1.1.1:S公司随着业务的发展新采购了一台服务器,现需要将此服务器接入公司现有局域网中,请问该如何处理?

任务1.1.1:安装Windows Server系统。

情境1.1.2:S公司现在50名员工,新购买了50台计算机,需要接入公司现有网络,请问该如何处理?

任务1.1.2:配置Windows工作环境。

子项目1.2:Windows服务器的数据安全管理。

情境1.2.1:S公司在某天晚上的一次雷击事故中,由于UPS出现故障,导致服务器系统崩溃,无法启动操作系统,作为技术人员,上门检查后发现硬盘出现磁道损坏,需更换新的硬盘,该如何处理?

任务1.2.1:维护服务器磁盘数据安全。

情境1.2.2:S公司的50名员工复制数据采用U盘相互拷贝,容易交叉感染病毒,相互拷贝数据工作量越来越大,极不方便;公司现在只有两台打印机,但每个员工都需要打印工作文档,请问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任务1.2.2:工作组网络数据共享;使用Guest帐户共享;使用经典共享;共享打印机。

项目2:组建与管理Windows局域网。

子项目2.1:局域网IP地址分配。

情境2.1.1:S公司员工从原来的50人增加到500人,需要的计算机也相应增多,为公司所有客户端分配IP地址及相关管理的工作量也明显增加,为便于网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该如何重新规划该网络的IP地址管理方式?

任务2.1.1:DHCP服务器安装;DHCP服务器基本配置;DHCP选项配置;跨网段的DHCP配置;DHCP服务器监视。

子项目2.2:局域网用户管理。

情境2.2.1:S公司业务扩大,需要建立一个属于公司自己的商务网站,要有属于公司的Internet域名,让互联网用户通过网址访问公司网站,如何管理公司网站域名?

任务2.2.1:DNS服务器安装;DNS主要区域创建;反向查找区域及其它记录创建;DNS客户端配置;DNS测试。

情境2.2.2:S公司的网络覆盖了5栋办公大楼,有1 000多个信息点,20余台服务器。网络的资源和权限管理非常复杂,如何实现用户账户、软件、网络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任务2.2.2:活动目录安装;域服务器架设;域账户管理;组策略管理。

情境2.2.3:S公司员工人数激增,公司各种信息数据管理极为不便,在工作过程中,当共享文件更新后,如何方便员工同步获得更新后的文件?

任务2.2.3:本地用户账户创建与配置;本地组创建与管理;本地安全策略设置。

项目3:创建与维护网站。

子项目3.1:建立公司网站。

情境3.1.1:S公司申请了www.s.com域名,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公司网站网页,现要求Internet用户输入http://www.s.com访问公司,该如何实现?

任务3.1.1:Web服务器安装;Web服务器配置;IIS安全性管理。

情境3.1.2:S公司有大量内部数据,公司员工下班回家后还要访问公司内部FTP服务器的数据,该如何实现?

任务3.1.2:FTP服务器安装;主目录设置;客户端FTP登录软件。VPN服务器安装;VPN服务器配置;VPN客户端配置;客户端访问内网计算机。

子项目3.2:成果展示与汇报

情境3.2.1:展示小组所组建的局域网,展示小组所设计的公司网站,并分析公司网站的安全性。

任务3.2.1:每个小组将本学期所学的全部内容制作成PPT进行汇报,并答辩。

4 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全部在实训室完成,将学生以每6人分为一个小组,每小组以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在课程学习中,始终以小组形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节课一般用20分钟左右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组,介绍本课程学习注意事项,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

课程教学中,以VirtualBox虚拟机为实验环境,将仿真与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虚拟机中仿真一个局域网均可操作环境。同时,每个小组的计算机所组成的局域网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做到一人一组,防止滥竽充数,又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局域网中完成操作。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本课时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该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自我学习,同一个小组的学生相互讨论,将遇到的相关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请部分学生在教师机器上演示他们的操作结果,学生相互点评,教师总结、点评并指出错误。学生基本上可以按照教材得出实验结果,但对相应的理论则不太清楚。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学生不太清楚的理论部分。教师角色由教学者转变为教学组织者,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了课堂;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授课内容方面应先讲授DNS内容,然后讲解活动目录内容,并且要将DNS在AD中的作用与在Internet域名解析中的作用及其二者之间的区别讲清楚;在组建局域网项目中,先讲解工作组局域网络组建、工作组网用户管理,以及工作组局域网使用经典和Guest两种方式设置共享文件夹的区别;AD网络中的域用户管理、共享文件夹设置与工作组网络中的区别也需要讲清楚。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混淆。

5 结语

从网络专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出发,以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使用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教学,完成了《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课程网站设计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依据进行课程整体设计,重点设计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境,确定课程定位;构建项目化课程结构,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局域网和虚拟机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较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岗位,任务驱动,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谭方勇,于复生,沈萍萍,等.项目教学法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课程链中的应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82-85.

[3]陈道敏,郦丽华.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之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1(3):155-156.

[4]郑燕玲.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操作系统——Linux”课程教学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432-1433.

[5]唐华,夏旭.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6]王周锁.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74-76.

上一篇:说课稿再别康桥下一篇:笑死人的微信早安问候语-早安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