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24-06-20

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推进市级课题《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工作的开展,2012年12月10日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专题会议。因时间关系和准备不充分,许多问题在会上未能阐述清楚,特辅以文字说明,希望有所促进。

一、班主任为什么要重视本次课题研究活动?

(一)课题研究能有效促进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发展

1、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课题研究的内容往往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题

3、课题研究是班主任想到学习、交流、协作的平台

(二)课题研究活动能增强班主任的行为意识。

1、班主任平时工作表现为烦琐、细致、重复、枯燥的特点,容易导致被动与盲目

2、课题研究使日常班级管理的无意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行为,带着问题、需要观察和思考,要付诸行动,并有可见的“产品”,必须使隐性的问题显性化。

3、有意识的研究行为能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重复性和实践模式的可借鉴性

(三)班主任是本课题最理想的研究者。

1、班级是班级文化的载体,班级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离开班级和班主任的工作,该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班主任有管理班级的自主权,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文化的影响是主导性的3、班主任能最近距离的观察学生,所得的资料是真实的、原生态的,也是鲜活的二、本次课题研究有哪些活动内容与班主任相关?

(一)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必须要了解该研究已有的成果,研究者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做法,才可以用正确的理论来理解和分析现象,并使研究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本次课题研究中设计的学习内容有两类:一是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二是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的有关理论。学习的形式也有两种:一是专家报告;二是自学。学习的途径除了向他人学、向文献学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即自主学习。

我个人认为,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全面锻炼人的学习能力。教师更要“学会学习”,每有所得,即在学习提高。但课题研究需要对研究内容的相关知识作系统学习,并结合工作实践的改进和提高,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二)主题活动

中学课题研究不是纯学术研究,需要结合实践进行,更多的归属于行动研究。主题活动是围绕某一主题所开展的单个或系列的活动,对课题研究起着重要的实践支撑作用,如《实施方案》中安排的在本学期内要完成的三项活动:“班级美化”、“班级制度建设”、“主题班会课系列设计”等,没有主题活动的研究,多半要结合平时的观察进行(如日志式),难度更大,否则就会“纸上谈兵”,成为“虚假研究”。

主题活动往往围绕课题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展开,取得实践过程中的资料(方案、成果和心得等),作为分析现状和问题的依据,进而提出策略建议。所以,主题活动要有周密的计划和提取资料的准备,这就体现研究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特征,与平常的活动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有所不同。

不同主题活动中的主体可能是班主任老师也可能是学生,还有可能是师生共同参与,因为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而且老师也不能仅仅是班主任老师,我们尽可能地让其他授课老师也参与进来,如语文老师可以结合主题活动布置作文(周记),从中得到学生真实的感受,发挥所有科任老师的作用。

主题活动可以是全校性的大型活动,如总课题方案中设计安排的那些活动,但也可以是某一个或部分班级的活动,甚至是某一类学生群体的活动,如子课题研究所必须开展的一些活动。

(三)交流活动

有研究,就要有交流。交流的形式:会议讨论、文章发表、成果(作品)展示。交流的内容主要有活动计划、过程资料、活动成果和心得体会。交流的渠道有:开题会议、学习会议、阶段性成果展示会、结题会议、小组讨论会等会议渠道,同时我们还要在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和建立QQ群的方式,搭建更为便捷的交流平台。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交流活动意义重大:一是在交流中完善方案、得到启迪;二是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三是把交流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推动自己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四是锻炼研究者的交流表达能力,适应不同的场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课题的交流活动有如下要求:

1、所有的参与人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每一次活动之后,都要有一个心得体会,或一篇观点明确的论文。

2、所有的子课题和总课题的内容分项(单项主题活动)的负责人要做好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征文、竞赛活动,争取获奖,增加课题研究的含金量。

三、作为班主任如何参与到本次课题研究中来?

(一)如何认识中学教师课题研究的质量标准

正如前文所述,中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其成果主要以实践模式及分析性的报告的形式呈现,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对象、过程和结果不一样,研究者的心得也有不同。与学术研究的成果要有发现新的规律性知识不同,与应用研究成果要有发明新技术也不同。我个人认为中学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标准应该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丰富了理论认识,贯彻了行动方案,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学生受到了教育,能为他人有所借鉴的价值。所以,我们教师要排除“课题研究高不可攀”的错误认识和畏难情绪,大胆地开展课题研究。

(二)如何确定自己在本次研究活动中的角色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很清晰地定位自己在本次课题研究中的角色:

1、学习者——要以谦虚的态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自己学。做到系统学习和深入学习,学以致用。

2、组织者——不管是不是课题负责人都要有一定的组织工作,尤其重要的是做好成员分工和实施计划,“不打无准备之战”,精心谋划,才能万无一失。其次要组织好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班级美化活动,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设计,并写好设计的说明书和美化后的感受等。

3、行动者——与班级管理的实践结合,要求我们班主任将研究活动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去,并充分发挥每一次活动的积极作用和教育意义。不但要完成总课题组安排的一些活动和任务,可能还要完成自己所在的子课题组的活动任务,还有可能要帮助其他子课题收集一些资料。如何安排好这些可能交叉重复的任务,理想的做法就是“揉合”和“共享”。

4、观察者——资料的获得,新的观念的产生,都来自于自己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细心观察,这种观察要围绕自己的研究目标,有准备、有意识地进行,观察之后就要有及时的记录。

5、思考者——思考也要勤于动笔及时记录思想的火花,到结题时,再作系统加工,连缀成篇。特别提醒的是,班主任在配合学校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同时,自己要对自己的管理班级的思想、思路、模式进行总结,要有所侧重地形成自己班级管理风格与特色。

(三)如何开展自己的研究活动?

1、了解研究的基本套路(见子课题立项方案,或网上学习他人经验);

2、广泛收集相关的文献(越多越好);

3、在实践中有准备地进行尝试(一定要作最详细的计划);

4、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及时记录(每项活动之后,都要求自己写一点文字)。

篇2: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组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课题的界定

课题界定: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指班主任娴熟地运用班主任工作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班级工作方式和方法,并通过情感的感染以实现班级教育的目的。

(2)课题支撑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学习论、管理学等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以及与该课题相关的专题性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为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而寻找一种可操作的转变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教师、学校在研究中能动发展。形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能动发展的有效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的生长点,使相关理论得到丰富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远景目标: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发展的教育理念。

近期目标:根据教育规律,进一步探索和形成新时期班级管理的目标、途径和操作方式,研究班集体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班级建设的发展,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研究方法

1.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从学生与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用科学的态度去占有、分析和研究材料,从中引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规律、策略与方法。

(2)坚持教育创新的科学态度

既要以创新的思路去研究班级管理的问题,又要找到现阶段可行的途径、策略与方法。

(3)坚持学习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统一

深入研究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更新观念,形成新的经验、理念,并把这些理念活化为可操作的措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检验。

(4)坚持量的统计与质的剖析的统一

通过研究、调查作定量统计,更要通过案例理论作质的剖析。(5)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的统一

以课题组自主进行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形式,学校领导加大科研指导,抓计划,抓落实,专人负责,按计划进行研究,按时递交成果,同时通过名师指导、研讨会、学习考察与网络通讯,扩大合作与交流。(6)坚持组织、思想、机制、时间与物质保证的措施与规划、执行、跟踪、评估、改进的运行机制的统一。

(7)确保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实效。2.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连动”的综合研究思路——调查研究:分析现状与问题;文献研究:梳理理论观点;实践研究:构建理论与操作体系。学生与教师、学校管理者三结合,在实践中采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突出质的案例研究。把握具体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案例法等。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1.背景和内涵研究

班级管理的目标、途径和操作方式。2.构成和深度阐释研究

研究班集体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班级建设的发展。3.管理和评价研究。

通过班主任的工作,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通过论证与选题。

2.建立起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与研究实体。3.建立和健全研究的组织管理办法。

4.分配专门教师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及管理。5.撰写开题报告。6.制定研究方案。7.进行初期实施。(2)实施阶段 1.进行专题研究。

2.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3.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理论修养和操作水平,有一些典型案例推出和论文发表,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

4.在实施阶段,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的结题做准备。

(3)结题阶段

1.对各已有研究成果加以归纳、总结与提炼,为研究报告撰写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

2.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3.做好结题准备工作。4.课题成果推广。

七、课题预期成果 :

A理论思想方面,以支撑性理论为指导,以优秀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不同层面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形成的理论化操作样式又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理论,为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走向实践打开通道。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的生长点,使相关理论得到丰富发展。课题研究对深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理论价值。

B学生、教师、学校在研究中能动发展。形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能动发展的有效模式。

篇3:班主任实施批评的基本要求

1 牢记批评的目的, 尊重学生的人格

应时时告诫自己, 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难看和受惩罚, 也不是为了自己立威, 而是为了教育学生。如果偏离了这一目的, 批评就是无益的。即使是进行正确的批评, 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切忌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嘲弄挖苦学生。越压制学生, 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强, 反弹力越大, 犹如拍皮球一样, 拍得越重, 反弹得越高。

2 尽量避免公开场合的批评和正式批评

当两个人热恋时, 都不愿意有第三者在场, 同样道理, 当一个人受批评时, 也不希望有其他人在场。公开场合的批评往往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产生对抗心理;同时, 旁观的学生可能有的幸灾乐祸, 也可能有的认为老师是在杀鸡训猴。当然, 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公开批评, 全班共性的问题, 学生犯下了人人皆知的错误, 必须进行公开的批评。

另外, 要尽量采用非正式的批评, 在教室、办公室等地点郑重其事的正式批评往往使学生有被押上审判席的感觉, 所以, 应淡化批评的气氛, 降低批评的火药味, 采取谈话、商讨、勉励、暗示等方式, 并尽量避免在工作场所进行。

3 要选择适当的批评时机

3.1 批评要适时

一是注意尽量避免“热处理”, 学生错误行为刚刚发生时, 情绪还停留在情境状态, 情感还支配着理智, 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如在这时批评, 容易发生“撞车”现象。要等学生头脑冷静、恢复理智后再去批评, 他就容易接受。

二是注意批评不要太滞后, 不要等事情发生很久或等学生积累了一系列错误之后再去批评。事过境迁, 再去批评就丧失了最佳时机, 而旧事重提、算总账的做法, 会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有成见, 进行“秋后算总账”。

三是不要进行“突然袭击”式批评。毫无心理准备而挨批评, 会产生本能的反感乃至防护性的对抗行为。因此, 私下批评前, 可提前与学生约定时间、地点;公开批评前, 也尽量先和学生交换意见、进行沟通, 使之对批评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2 批评时要尽可能选择良好的心境

要选择自己心情轻松、愉快时去批评, 如果情绪不佳, 一是可能面带冰霜, 显得阴沉、冷峻, 学生会误认为你对他的错误性质看得过于严重;二是教师如不善于控制情绪, 可能会迁怒于学生, 在学生身上发泄心中块垒, 导致不良后果。同时, 批评也要尽量避开学生的消极心境, 待其情绪较为平静、心境较好时进行, 这样易于为他所接受。

4 批评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 因人制宜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或两粒沙子, 人也是如此,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因此, 班主任实施批评, 要因人而异, 因人制宜。

4.1 因气质不同而不同

胆汁质的人情感外露、强烈, 易激动, 批评时要“避其锋芒, 击其惰归”, 多搞“冷处理”。多血质的人机敏、灵活、热情、愉快, 但不专注, 批评时重在行动上的检查督促。粘液质的人冷静、反应迟缓, 但稳定、持久, 有韧性, 批评时重在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进行说服教育。抑郁质的人敏感、精细、多疑、易悲观, 批评时要注意避免强刺激, 旁敲侧击地予以提醒。

4.2 因性格不同而不同

对于豁达坦诚的学生, 可开门见山, 一语中的;对于胸有城府、工于心计的学生, 可含蓄委婉, 柔而含刚,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言在此而意在彼。对于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 应倾注关爱, 以情动之;对于性格外向、豁达的学生, 应条分缕析、陈述利害, 以理服之;对于言行不一的学生, 应严格要求, 强化监督。对于虚荣心强、不肯轻易认错的学生, 批评时要证据确凿, 言之有理, 持之有据;对于依赖性强、胆小懦弱的学生, 批评时要以鼓励、引导为主;对于刚愎自负、目中无人的学生, 批评时要注意高层建瓴, 用语清新隽永、警示性强。

4.3 因抱负水准不同而不同

对志向高、奋斗目标明确, 有理想、追求的学生, “响鼓不用重捶”, 批评时可激励其志存高远, 心胸开阔、勿以小事而牵绕萦怀。对于抱负一般的学生, 可由具体到抽象, 由具体错误而激励其明确人生奋斗目标, 提高抱负水平。对于抱负水平低、胸无志向乃至游戏人生的学生, 一可提供正反事例, 促其醒悟;二可采取“小步子, 低起点”的方式步步引导;三可给予当头棒喝, 激其猛醒。

5 批评要就事论事

批评时, 应紧扣学生错误言行本身, 判断事实本身的是非曲直, 不要将言行与道德品质挂钩, 作出品质不良的论断。另外, 不要连类及面, “提起萝卜根也动”, 把学生其它不良言行都抖出来数落。

6 批评要有积极而愉快的结果

首先, 要给予积极引导。要使批评具有建设性和教育价值, 所强调的不应是错误本身, 而应是把学生的心理着重点引导到如何汲取教训、弥补过失、取得成绩上来, 而不被既成错误所纠缠和困扰。

其二, 要讲究善始善终。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批评也要讲究克奏全功。所以, 批评结束时, 要抚平学生心灵上的沟壑, 欣慰地表示对他的态度感到满意, 相信他能好好干, 能干得好。这样, 给学生的最后印象不是被捶了一拳, 而是受到慰劳和帮助, 从而增强了修正错误或重新做人的决心和信心, 增强了奋发向上的愿望。批评之后, 要更加热情友好地关心学生, 对他的言行给予更具体的关注, 对其成功和进步, 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摘要: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应做到:牢记批评目的, 尊重学生人格;尽量避免公开批评和正式批评;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心境;方式方法因人而异, 因人制宜;就事论事, 不连类及面;要使批评有积极而愉快的结果。

篇4: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代的来临,同时也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需要积极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渗透式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心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教师积极研究,充分利用,以提升教育效果。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很多家长将所有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在教育方式上往往会出现过于严格或是过于溺爱的情况。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家长尤为注重孩子的成绩和智力成长,而经常忽略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使孩子在成长中极易滋生心理问题。再加上一些家庭由于父母感情等因素导致家庭破裂,给孩子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从而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上的第二个家。但是同时,学校的一些约束性规章制度,也使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束缚,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校里,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十分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挖苦、讽刺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引发学生厌学、冷漠,甚至是敌对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社会因素

社会舆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生活趋势。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中,社会经验有限,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十分不利于他们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的养成。若不能很好地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容易导致小学生心理扭曲,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完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在学生犯错后,经常采用事后教育的方法,利用说服式教育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以班级里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榜样,激励学生学习。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但是在心理教育上,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需要班主任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将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通过暗示、濡染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教师对其心理品质的培养,实现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2.营造和谐气氛

心理健康受无形环境支配,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要注重对学习气氛的营造,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教师的爱护,学会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班主任应经常鼓励、赞扬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和谐的气氛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3.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的集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好奇心强,对班级活动的热情高,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按照活动的要求与其他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积极的班级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觉性,营造愉快、轻松的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并使学生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可以充分挖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利用先进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讲解心理学常识和心理训练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学会避免消极心理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4.日记交流

现今很多小学作业中都包含了日记这一项,学生日记能够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加强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资料。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日记当成倾吐心声的重要载体,将日常生活中不愿倾诉的苦恼都写出来,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需要班主任加强对其心理上的引导,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心理教育融入教学中、活动中,甚至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是现阶段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值得教师积极研究运用。

参考文献:

[1]郭景岩.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时代教育,2013,12(24):247-248.

篇5: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目的、意义。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最密集人群,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首先应是班主任的专业化。“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班级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而班级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学校管理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班主任是负有特殊职责的教师,不仅其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普通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也高于普通教师。从这一角度看,班主任应具备比普通老师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复杂的专业能力,班主任专业化应成为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领域。然而,我们发现,当前的教师专业化研究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并没有被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视角,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进行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更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而要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主业”的必由之路,就是班主任专业化。因此,教育部明确要求:“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许多班主任工作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警察式”“家长式”“保姆式”的班主任普遍存在,经验、感觉、惯例仍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据,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管理方式成为最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工作本应是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而且能够为教师最大限度地体验自我价值提供平台。一个内外兼修、素质过硬而声名远扬的班主任,会使他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领导下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会感到自己很幸运。

目前,我校教师普遍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苦差,单调乏味,许多教师唯恐避之不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疲于应付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仅仅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不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真正的转变,班主任工作方式的转变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可以说,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更是我校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2、研究的现状。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具有中国特色,这一问题在国外很少有研究。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明确设置班主任岗位,虽然也存在着一部分教师承担的职责类似于我国的班主任,但由于没有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对他们的角色进行明确界定,所以对这部分教师的研究通常与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班主任研究则从1952年设置班主任工作岗位就开始了,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是对传统的班主任研究的延续和超越,新课程改革是这一研究问题得以提出的重要背景和原因。“班主任专业化”这一课题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也不多,只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有所涉及,但也只是从如何关爱学生,以情感的力量来展开工作,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大多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3、研究的依据:

(1)理论依据。2002年10月26日,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副教授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文章,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人民教育》推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系列专题文章,2005年7月,青岛市教科所翟广顺所长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目前,一些教育专家已经在研究班主任劳动的性质、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标准、目标、基本途径和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实践依据。学校明确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全校班主任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改善,班主任工作特色充分彰显,班主任队伍管理机制更具活力,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造就一支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教育风格鲜明、教育艺术高超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模范班主任和德育专家。

4、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1、探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体系和基本规律,总结建设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氛围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构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包括职责制度、培训制度、薪酬制度等、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评价运作机制。

内容:

1、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2、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品质的要求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的研究;

4、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个案研究;

5、总结、提炼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体系;

6、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三、研究的策略:

本课题研究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的心理品质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为切入点,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构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相关策略体系和保障机制,总结、推广优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班主任进行个案分析,探讨、研究具体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四、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8.4—2008.5)

1、研究、通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启动课题工作。

2、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明确当今学生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标准,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个借鉴;通过组织班主任问卷调查,摸清我校当前班主任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8.6—2010.6)

1、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阅读班主任方面的书籍或杂志,与网上阅读、学习相结合,并做好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让每位班主任深入了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品质的要求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

2、开展一月一次的“问题学生”解决研讨交流活动,每位班主任要有“问题学生”解决的文字记录,形成典型案例材料。

3、开展班主任“自我反思”活动,唤醒班主任自我研究意识,组织班主任深入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大家谈”的集中反思活动,积极开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个案研究。

4、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与班级建设论坛”活动,交流班级建设心得,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

5、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系列校本研修交流、汇报、展示活动,总结提炼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体系,分析、研究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0.7—2010.9)

1、收集、整理《前川一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专题优秀论文集》、《前川一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典型个案集》。

2、研究、制定《前川一小关于加强和改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前川一小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评实施方案》

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4、召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果汇报会”,由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心得,组织班主任观摩主题班会或班级主题活动,接受市级结题评审。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准备阶段(2008.4-

2008.5)

《前川一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

调查报告》

普通文本

黄丽玲

2研究阶段(2008.6-2010.6)

前川一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系列校本研修活动案例实录

黄颖鹏

3研究阶段(2008.6-2010.6)

《前川一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专题优秀论文集》

普通文本

邓红卫

4研究阶段(2008.6-2010.6)

《前川一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典型个案集》

黄颖鹏

5总结阶段(2010.7-2010.9)

《前川一小关于加强和改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普通文本

邓格枝

6总结阶段(2010.7-2010.9

《前川一小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评实施方案》

普通文本

邓格枝

7总结阶段(2010.7-2010.9)

《工作报告》

普通文本

陈亚初

8总结阶段(2010.7-2010.9)

《研究报告》

普通文本

杨明清

六、完成课题任务的保障:

1、人员保障:课题负责人陈亚初从事学校管理工作1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一向主张“教育与教学并重”,是西部教育顾问、武汉市优秀校长,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校长高级骨干培训班,已显专家型校长的风范。课题组核心成员邓格枝是市学科带头人、区首届十大名师、区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杨明清是区学科带头人,一直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他们都曾在“九·五”期间完成了《读中学写》和《面向全体,分层教学》两个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任务,并分别达到市级同类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十·五”期间,先后承担了四个教育部重点子课题,一个市级重点自筹课题的研究任务,全部如期结题。其中,重点自筹课题《小学“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荣获200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尤其在“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及其区域协作机制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以案例研修为载体,以景愿管理为导向”的教师培养模式。

课题组其他成员是一支文化功底深厚、热爱教科研、年富力强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并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经过长期的打磨,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性的教科研和教育教学经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能够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条件保障:学校是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一个经济实用的信息化校园局域网,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设备保证。学校订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刊物、杂志,并自办校刊,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此外,学校一直奉行“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把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突破口,把它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教科研工作制度,强化了教科研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因教科研工作实绩显著,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

3、经费预算及安排:略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略

前川一小教科室(执笔:杨明清)

篇6: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核心概念:

1.班主任:是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精神生活和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任小艾老师认为:班主任能否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应该是班主任是否具备专业化水准的标志。

2.教育智慧:就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能力,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巧妙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艺术。

班主任工作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

二、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研究现状:

中国的班主任工作研究从1952年设置班主任工作岗位就开始了,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是对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延续和超越,新课程改革是这一研究问题得以提出的重要背景和

原因。“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不多,只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有所涉及,但也只是从如何关爱学生,以情感的力量来展开工作,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大多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近年来,一些教育专家对班主任教育智慧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9年,浙江衢州市教育局长姚宏昌的著作《教育的灵感与智慧》获全国“2009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评选一等奖,汝州市一高校长刘火亮的专著《教育智慧》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文化立校境界的阐述,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探索,对学生心理的剖析以及对现代教学观念的论述等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众多一线班主任工作者也一直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然而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一些突出问题:

1.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制力

不可否认,当教师在讲课时受到来自学生的意外事件的侵袭(如学生扰乱课堂纪律),必然会产生不偷快的情绪,特别是教师的人格遭到污辱时,教师更会怒不可遏,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但是,这种表现和做法,只能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克制和忍耐,保持平静的情绪,并感染学生保持安定。这种克制和忍耐,是来自平常加强自身修养的结果,是自制力强的表现。

2.缺乏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智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又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

到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各种意外情况随时都可能出现,超出我们教师原来的教学设计。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

3.班主任工作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每年都有较多的新生教育力量加入到教师队伍,很多人都要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目前为止尚没有专业的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和机构,没有能力对这些新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培训,只有依靠这些新班主任在工作期间的自身实践和摸索成长,期间不可避免的会走许多弯路,使得学校的育人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就是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教师也是靠自身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工作,很难站在理论的高度来指导工作,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更快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4.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不足。

近年来,各地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对教师教育智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系统研究。

(二)研究价值:

俄国乌审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小学班主任工作非常复杂、繁琐,随时会遇到意

外事件,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机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巧妙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艺术。

我校有学生1700多,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所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十分钟都有可能发生让教师难以料及或预防的事件。为了使班主任工作做得得心应手,我们确定了《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课题,以期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教育智慧,提高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研究的目标、子课题设计(略)与重点

研究目标:通过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的探索与研究使小学班主任具备以下能力: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理智的自制力,及时有效的调控力,深刻准确的解惑能力,灵活自如的通变力,积极熟练的迁移力,机智幽默的表达能力,使班主任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管理型向智慧型转变,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研究重点: 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 班主任教育智慧的内涵研究;

班主任教育智慧的有效培训机制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

1.实验教师的先培训后上岗。对本课题的成员进行班主任理论、班级管理的技能技巧培训,使他们首先成为合格上岗的班主

任。

2.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指导课题,或者观看专家学者的讲座视频,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还将组织课题组的教师以各种形式展开交流,如上课、说课、研讨、竞赛、汇报等交流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点滴心得。

4.实验过程中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实验的得失。培植实验典型,推广成功经验。

5.不断反思、总结,及时归档,形成科研成果。

五、研究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确定课题,建立课题组;调查班主任教育智慧现状,收集有关资料,组织学习并加以论证,召开课题核组成员会议,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课题设计报告;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在课题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结合案例研究法,收集在课堂学习中、在游戏活动中、在生活事件中运用教育机智的案例,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01月-2015年12月)主要进行经验交流,以及实践操作研究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论文集、个案集、札记集等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理念。

2.行动研究法: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

3.调查研究法:调查教师处理偶发事件的办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按课题研究要求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课题研究结果的总结,形成结题报告与论文。

5.案例研究法:根据教育实践形成案例,进行思索,摸索规律。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教育智慧解决班主任老师简单、粗暴地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问题,使课堂教学迸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学生的活力得到释放,教师在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教学场景时能够游刃有余去应对。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以人为本”做智慧型教师,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脑力劳

动,使班主任工作走上专业化之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大显身手,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改的生力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完成“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2.撰写专著《例谈教育智慧》。

3.撰写发展街小学“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专题论文集。

4.撰写发展街小学“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教育案例集。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组成。

该课题负责人蓝聚林,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校长,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曾经主持省市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工作卓有成效。课题组成员王英兰,小学高级教师,学校工会主席,有较丰富的教研教改经验,是学校申报的国家省市多个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课题组成员党玉萍、邓春元、殷雪花、王世芹也都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曾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以上课题组成员均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课题确定后,在蓝聚林校长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

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广泛收集、调研现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采访和问卷,从理论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学校有百兆带宽的高速校园网络,配备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大型的微机室,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本校领导对本课题实验极为重视,不仅组织有关教师进行有关的理论学习,而且对课题组教师、实验班级认真把关,还从有限的学校收入中拨出专门的实验经费。这为完成本课题实验提供了前提条件。

凉州区发展街小学““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课题组

篇7: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班主任老师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多劳多得、按劳取酬、优劳优酬、注重绩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内容

1、班级常规量化结果。

2、学习成绩量化结果。

3、班主任出勤坐班。

三、考核办法及结果使用

1、班级常规量化以周为单位,按全校排名赋分:14、13、12……3、2、1,月末对赋分进行汇总。注:名次并列的班级得并列班级应赋分的平均数。

2、学校统一组织考试的当月学习成绩量化占50%,班级常规量化占50%,当月学校无统一组织考试时不计学习成绩。学习成绩量化以年级组为单位,对两率一分进行排名(分母按在籍),排名第一的班级得50分,其余班级成绩按比例折合成相应的分数。

3、班主任出勤坐班情况按原定的量化标准直接加入当月量化汇总成绩。

4、班主任绩效工资以月为单位发放,根据上述考核办法,对考核内容累计结果进行全校排名,班主任工资每月分A、B、C、D四个档次,第一、二、三名为A档得全校班主任绩效工资总额的30%,第四、五、六名为B档全校班主任绩效工资总额的25%,第七、八、九、十名为C档得全校班主任绩效工资总额的25%,第十一名以后为D档的得全校班主任绩效工资总额的20%.四、一票否决项

班级发生集体斗殴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造成不良影响的,经校委会认定后,取消该班班主任当月或一个学期绩效工资。

五、班级每流失一名学生,扣100元。

篇8:实施素质教育 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会做人

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德育为首。班主任要重视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成长, 以自己的表率去影响、带动学生。常言道:“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教师在少年儿童心目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举止风范, 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早期思想、心理、行为、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甚至打上烙印。为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身心健康的人才, 我们每位教师应是学生的典范, 处处以自己高尚的道德修养去影响、带动学生。班主任更是要以身作则, 作学生的表率。关心热爱学生, 以高尚的情操和开阔的胸怀, 开创学生的心理世界, 使他们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会做人。

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 娇生惯养, 什么也不会干, 自我生活能力很差。要让学生学会劳动, 学会自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班主任每天都要深入班级, 先教学生怎样扫地, 先洒水后扫地、摆桌子、擦桌子、擦玻璃, 做清洁卫生劳动, 手把手教他们怎样做值日生;教育他们回到家里也要帮助爸妈打扫室内外卫生, 学会一些家务劳动, 如洗菜、刷碗及洗衣服等。提高学生自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体会劳动后的乐趣。从学生中选拔做得好的学生作为班干部, 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帮助教师管理班级, 发挥他们在班上的作用, 既加强了班级管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如:班长每天检查卫生情况, 纪律情况;学习委员收发作业,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文体委员领导全班学生做课间操, 课外体育活动等, 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 培养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迫在眉睫。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教师必须更新知识, 深入教研, 用渊博的知识和多种多样的方法施教, 树立以学生为先导,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动手动脑, 发现和总结、创新, 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 正确的思想认识, 高尚的品行, 优异的学习成绩, 还必须有强健的体格。身体好是本钱, 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干什么也不行, 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班主任要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讲究卫生, 注意饮食, 如天天洗手、洗脸、刷牙、常洗澡、勤换衣服、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等。注意按时休息, 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 骨骼、肌肉成长未健全, 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展合适的体育活动和游戏, 注意全面性、适量性的活动, 既增加乐趣又锻炼身体, 让他们健康成长。

上一篇: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信息下一篇: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