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2024-08-31

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通用6篇)

篇1: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所谓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政府职能具有共同性、差异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它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从总体上看,我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直接从事和干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现象大大削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综合协调的职能明显增强;单一追求高增长目标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重心逐渐集中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服从于长官意志的行政内容的随意性和行政裁量的自由化得到限制,政府行为的法定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不断丰富,政府的政策方针更多注重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尽管我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政府职能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部门管理体制还不够配套,依法行政意识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笔者认为,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是干预经营,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管理就是审批”、“重权力轻责任”的观念一直在很多部门单位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于出现问题,就要求加大审批力度,增加审批事项,甚至越俎代疱,把本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调节管理的事统统包揽过来。同时,还存在着审批事项法律依据不充分,审批条件、程序不公开,审批责任不明确,审批监督机制不健全,审批与收费挂钩等问题,这样不仅容易造成部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干扰企业自主经营,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二是体制不顺,因权设事,“三乱”现象还不能得到全面禁止。按照现行的财税管理体制,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投入采取税外加费的办法解决。长期以来,对这些行政事业性收费缺乏强有力的监控管理措施,这就使一些政府部门大权在握,为其利用公共权力谋取小集体或个人私利提供了方便。“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些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是不遗余力来争取审批收费权,存在着增设“门槛”,增加办事环节的现象,甚至造成多重管理、重复收费等问题,借加强管理之名,行收费牟利之实。

三是执法不严,侍权干预,行政执法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行政管理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维护社会公正、保障经济秩序、实行公平竞争上。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当好社会、市场赛场上的“裁判员”。现实情况是,由于市场经济转轨,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不够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不够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出现种种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如各种地方保护,限制资源流出、商品流入;政府部门借管理之名,插手企业事务,干预企业自主经营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同程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多年来,政府职能转变集中于经济领域,改革的侧重点在于放开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所谓经济职能转变,其核心问题是确定政府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在哪些方面有所不为。时至今日,就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言,我们的理念和认识已基本到位,深化职能转变必然触及那些不那么泾渭分明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政府职能不再是“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所能回答得了的,它与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密切相关,与政府在应该管理的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相应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举例而言,各级政府都承担着经济职能,但不同层级政府在履职方式和手段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各级政府都“该管”经济,其分野主要在于怎样去管。“怎样管”和“该不该管”就这样紧密联系,共同决定着政府的职能定位。政府职能转变的侧重点不再是回答该不该管,而要深入到“如何去管”的问题。这一点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同样适合于政府的其它职能领域。

其次,要进一步认清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笔者认为,未来改革的着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包括扩大内需使消费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牺牲为代价的可持续陷阱,靠知识经济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改变非均衡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等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政府经济职能及履职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提出新的要求。第二,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深化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十一五规划》相关部分提出了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任务目标和基本方向,这些都和政府的经济职能密切相关,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未来着力点之一。具体来说,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无所不为的万能政府转变成有所必为的有限政府,把工作内容最终集中到规划制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区域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

2、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任务集中到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帮助企业排难解困上来;

3、从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倾斜政府转变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全面政府,把工作基点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4、从不受约束的自由政府转变成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把工作规范统一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来。

第三,要准确把握职能转变与政府的角色定位。前面已提及,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不再是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是深入到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即政府在应该管理的领域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1、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十一五规划》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进一步转换——从“积极的经济主体”到“制度保障者、市场环境缔造者和公正仲裁者”的重心转移。这是政府经济角色归位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政府在社会职能中的角色定位。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是新施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府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但考虑到提出的时代背景,强化的着力点应在扩大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等方面。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由“积极的经济主体”向“制度保障者”的角色归位,那么在社会职能领域,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应该有两条:一是“慈父”与“组织协调者”角色之间的合理平衡;二是“授鱼者”与“授渔者”角色之间的合理平衡。

3、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政府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说社会职能具有“倾斜性特征”,强化社会职能主要表现为对弱势群体和相对落后地区的救助、保护和扶持,公共服务则具有“普遍性特征”,强化公共服务意味着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一视同仁地增加或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良好生态环境等等。

就普遍性公共服务而言,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是“安排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区分和理性选择:一方面,承认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份内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公共服务不一定由政府独家垄断生产。按照新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安排者”决定哪些属于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做,做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至于多数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完全可以通过合同外包、政府补助、凭单、特许经营等形式由私营部门或社会机构来完成。由于教育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公共服务市场化在我国正面临责难和质疑。笔者认为,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没有错,所要反思的仅仅是市场化的内容及具体形式。市场化具有多样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政府责任”的市场化——把本应是政府“份内职责”的公共服务推向市场;也可以是“提供机制”的市场化——在政府承担安排者责任的前提下,推行公共服务生产过程的市场化,通过多元生产者间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四,要科学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职能。

1、计划职能。政府的计划管理职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运用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补充市场的缺陷与不足,确定总体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导向。

2、调控职能。政府应当把主要精力用于制定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杠杆、采用经济措施、运用法律手段、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等调控措施,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调整由政府化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不能靠行政命令。

3、服务职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靠经济主体强化内部管理,但也离不开政府有力的服务和支持。政府转变职能很重要的是增强服务职能,主要是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挥行政协调功能;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4、监督职能。政府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强调监督检查职能,制止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确保经济建设健康运行。

5、稳定职能。政府要保一方平安,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要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的实施理念。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化和高度复杂化的背景下,深化职能转变需要实施方式的创新,包括先进的实施理念和有效的实施机制两个基本层面。笔者认为,深化职能转变过程中应该提倡和坚持以下理念或原则。

1、“协同政府”理念。协同政府的核心是“确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协调和具有战略性”。高度协调即建立不同部门之间在决策过程中的制度化沟通和协商机制,克服公共决策的部门化,确保不同政策领域之间在政策上的高度一致性和整合性。决策的战略性则强调公共决策从长远出发,避免决策成为对目前现实压力的被动应付。协同政府还包括政府部门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协同,首先是公民参与,其次是发挥外部专家的作用。

2、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部门的自我革命,其效果可想而知。实践中部门争夺审批权和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可为见证。所谓“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就是政府的主管部门向结果负责,权力获取与权力行使的目标和结果密切挂钩。

3、“可持续性”理念。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亮点和突出特征之一,同样存在可持续问题,而且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

4、“管理精致化”原则。需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理念需要技术支撑,忽视制度、技术和机制的构建,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管理精致化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细节,目的是实现细致化、科学化和操作化,这应该体现在变革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优先项选择、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等。

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法治政府,主导权在政府,主动权在政府,关键环节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政府只有从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到重执法服务上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笔者认为,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三个协调”。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机制做保障,通过制度把政府的职能固化下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显得非常重要。要注重通过提高立法质量,完善配套制度机制,确保政府及其部门实现行使职权的法制化、规范化。同时,要通过强化立法,完善配套制度,努力做到“三个协调”,即: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要把一些原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交给市场,这种转变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能否有效地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所以在将企业推向市场,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组织,完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因此,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得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创造和引导。只有形成了健全的市场机制,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真正到位。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健全社会组织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也使许多职能从政府转移到社会,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必然导致大量社会事务无人管辖。因此,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同样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保障。政府不能对社会组织放任不管,要积极予以引导和管理,促使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分担传统体制的部分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给国有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转变职能,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管理国有企业,而仅仅是管理方式的转变,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体制下的政企关系,不仅仅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而且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企业搞活的目的。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其根本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市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开展了对相对集中行政审批研究探索、行政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和行政权力清理等工作,基本理顺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确要保留的审批事项予以精简、规范;对部门之间重复、多头交叉的审批予以归并。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的监督约束机制,推进行政审批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部门从过去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廉洁高效、协调运转、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法制是发展环境的基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是政府的职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政府的失职。因此,有必要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现象,以有法必依求效率,以执法必严保公正,以违法必究顺民心,以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论干部,确保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四是塑造诚信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从不同角度看,转变政府职能,实际就是转变政府形象,努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具体操作中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改善软环境;要增强为民意识,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尽心尽责,心系群众,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坚持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塑造政府新形象;要大兴学习研究之风,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摆脱文山会海,挤出更多的时间,集中更多的精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把各项决策建立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起新时期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作者:**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杨洪坡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科员 王凤河

(获第三届“东北法治论坛”二等奖)

篇2: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组织市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编办、行政审批中心、法制办等单位,对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同时,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最近一段时期的调研,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此次调研报告。

一、落实上级要求、顺应发展规律,必须加快推进我**市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既是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又是全面推进承德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职能的定位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微调,政府职能势必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同时,全会对政府职能有了新的表述,过去政府职能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这次重新概括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新的调整对政府如何履行职能提出新的了要求。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按照中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各方面改革取得突破。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部署的迫切需要。本顺书记指出,从当前河北的现实来看,应着力扩展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范围,遵循机制设计原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力释放推动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充分显示了本顺书记对转变政府职能的高度重视。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我省正式启动了省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根据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其中对应国务院机构改革6项,结合我省实际16项。这是新时期,推进我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市的改革能不能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真正把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实到位,能否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真正使我**市政府职能转变到位、配置到位、履行到位。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政府职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所以,转变政府职能,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发展的大问题,不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难以深化,生产力难以解放和发展。历史经验表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政府职能转变越是到位。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之所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靠得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2008年以来,广东实施的大部制、行政审批、富县强镇等一个个重大改革,极大地激发全社会蓬勃的创造活力。承德作为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改革滞后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形成有利于我**市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就不可能形成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改变我**市当前的欠发达状态,必须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我**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

二、制约我**市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虽然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仍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审批时限长、环节多,效率低。部分审批部门思想不够解放,在审批过程中,由于一些法律制定时间较早(《行政许可法》出台前),法律规定的办理时限已远远不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办理中过于强调法定时限,拿法定时限说事,没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拖到法定时限最后一天不给办理,致使许多企业和群众四处找关系、托门路。有些部门审批条件过高,审批环节过多,部分审批事项,从办事员、到副科长、科长、分管局长、再到部门一把手,需逐级逐个签字同意,甚至有个别事项还需召开局务会,经常因为凑不齐人员而延迟开会,致使审批时间一拖再拖,使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在审批过程中,除国家和省设定的一些条件外,我**市根据当时的情况,也出台了一些文件,目前仍在执行,也在审批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条件和环节。

(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市本级和八县四区虽已全部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但中心建设却参差不齐,除市本级和两个面积较大,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外,其余县区政务

服务中心仍达不到“应进必进”和“两集中两到位”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上级要求的统一更名、机构性质、人员编制也迟迟没有落实到位。省里要求年底前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没有全部建立。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肃属关系不,致使政令不通,给工作造成诸多困难。有些部门行政审批权仍分散在多个科室,不能全部集中到中心办公,导致事项进驻不全,体外循环,企业和

群众两头跑。另外,各部门派驻中心工作人员级别和人员素质较低,进驻人员从心里上认为是单位发配到大厅的,感觉不受重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致使办事企业和群众不太满意。

(三)执法环境依然不优。乱检查、乱处罚等影响执法环境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部门入企检查频繁,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的部门为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虽然制定了裁量标准,细化了裁量空间但没有严格执行,对不同管理对象同样的违法事实同案不同罚。有的部门以罚代管、重罚轻管,对严重违法行为只注重收缴罚款,忽视组织整改复查,不仅加重企业负担而且留下了事故隐患。

(四)个别部门职责仍存在交叉分散,权责脱节。一些部门职能分工过细,导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权限关系不清晰、主辅关系不明、协调配合难度较大,一件事多家管、有了事都不管,有利的事争着管、棘手的事都不愿意管,造成管理上的真空,责任难追究。老百姓来办事感到找你也不是,找他也不是,不知道那个部门管。例如,我**市在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管护、项目审批、景区服务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情况。另外,市区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职能交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能。

三、加快我**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是我**市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必须以优化行政服务环境为突破口,强力推进。

(一)大力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将单一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固定为受理、审核、审批、办结四级审批,实行一次告知,两次办结。对于部门内部实施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内部处室之间、岗位之间多头审批或逐级审批的事项,实行两岗审核终结制度。二是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零障碍”全程协办机制,实行重大项目代办制、预约服务制、上门服务制、24小时无休服务制,坚持马上办、限时办。三是实行同城通办。同一审批事项,市、区部门均可办理,引入竞争机制,怎么方便怎么办,哪里服务优去哪办,提高部门办事的积极性。四是清理市级出台文件。废除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市级文件,减少市级文件在审批过程中设定的条件、环节。五是缩短办理时限。对于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2个以上部门的推行“主办牵头、转递相关、同步启动、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制度。特别是审批部门组织、实施的评估、评审、论证、公示、公告、听证、检验、检测、现场勘察等,对每个环节办理时限进行再压缩。六是加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继续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级便民服务站和村级便民服务室的联网运行,对能够网上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联网审批,形成四级联动、上下贯通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平台。

(二)全面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硬件建设。从实际出发,解决场地问题,以满足需要为标准,注重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县区政务服务大厅面积。对政务服务中心机构升格,明确中心机构性质、名称,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统一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隶属关系。加大市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步伐,将两个中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实验基地,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方式的平台。二是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软件建设。稳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各部门在不增加科室的基础上,成立行政审批科,审批科成建制进驻中心办公,对不能进厅的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等环节,要赋予窗口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职责,形成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真正把中心做实。三是实行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准入机制。通过严格考试等选拔程序,切实把那些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选拔到行政审批岗位,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审批队伍。对进厅工作人员在政治上高看一眼,生活上厚爱一层,不断提高进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逐步探索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化。将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职能全部划归同级政务服务中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原部门脱钩,由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并将各部门行政审批窗口作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的内部处室,在人、财、物各方面全部划归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管理,真正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

(三)大力优化执法环境。一是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实行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执法检查和否决申办事项向监察部门备案制度;建立部门内部或几个部门联合检查制度、一级检查向上级或下级通报制度,减少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检查。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各级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除不宜公开的事项外所有的行政处罚事项都要纳入行政处罚系统网上运行和监管,保证行政处罚公平、公正、透明。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回避制度、告知制度、听证制度、罚缴分离制度、重大或复杂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说明理由和结案文书制度。建立整改复查制度,对于受到行政处罚的管理相对人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纠正罚而不管、以罚代管问题,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三是严格执行“下限处罚”和“首违不罚”。各执法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重大行政处罚事项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对除此以外的处罚事项进行罚款时,一律在划定的自由裁量范围内执行下限处罚。初次违犯且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应当不予处罚。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开展经常性明察暗访,加大对影响执法环境行为的查处理度,强化问责。对有影响的重点案件在全市通报,发挥警示功效。

篇3: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改革发展, 必须着力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举

推动科学发展, 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农业农村发展;我们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 就要把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实现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2.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是加快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农民生活持续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但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 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尤其突出, 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

3.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既有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积淀的深层次矛盾, 也有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和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村迄今仍然是我国多数人口居住的地域, 只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 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 才能使我国这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顺利的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坦途。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 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广大农村明确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 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户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的积极性, 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问题上, 至今尚未真正破题。两亿多农户的分散经营, 不仅导致了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需求难以有效衔接, 而且导致对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本偏高。因此, 从总体上看, 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和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需要着力解决好以资金和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如何更多的进入农业农村, 农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如何更顺利的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问题, 加快建立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尽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2.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目前,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仍然处于粗放落后的状态, 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在现有生产条件下, 为满足消费需求, 部分农产品进口数量在逐步增加, 而目前国际市场上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 价格快速上涨, 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在加剧,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严格保护耕地、不断加大投入,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保障我国的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

近年来, 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 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大为滞后, 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得很不均匀, 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8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0元, 比上年增加560元, 增收额创历史之最;而同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4元, 比上年增加1998元。1978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6:1, 这一差距在1985年曾缩小为1.86:1, 但2002年又扩大为3.11:1, 到2008年这一差距已扩大为3.21:1。因此, 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方面, 我们仍然面临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 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明显增强, 大量农民工外出转移就业, 不少传统的农村出现了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 这些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新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农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同时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这些对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自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 一方面农村对关系切身利益事务的决策和监督权有了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一些人利用宗教、宗族、家族等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的沉渣泛起现象也时有发生, 因此需要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 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不断加强农村的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

以上诸多矛盾和问题表明,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这充分表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繁重性, 只有加倍努力, 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毫不松懈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

三、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深入科学发展观, 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 不断破解农村发展中的各类难题, 为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1.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眼于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农业投入保障、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补偿,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围绕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在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 在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方面取得新进展。

2.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另一项重大任务。要加快建立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 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目标,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 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 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3.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实现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 教育农民群众,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集中精力解决好关系农村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力度, 才能推动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和农村民生极大改善。

4.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要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篇4: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区域协调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现象,一些城镇只考虑表面繁荣,忽视了城镇的内涵建设,“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质量不高。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加速推进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城市圈,面积仅占全国国土的3.5%,但人口占到全国的27%,GDP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目前全国有11个大都市圈,聚集着德国70%的人口,整个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90%。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现行中国城市发展,经过从2005—2015年连续10年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两个五年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2001—2010年中,我国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中,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85%--90%。据统计,全国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了52.6%,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7.31亿,城镇化率达53.7%,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但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代发达国家,不仅城市化率高,而且城市化的质量也很高。而我国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城镇数量和建成区面积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城镇化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生产总值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还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并且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而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脆弱的国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郊区城市化不断蚕食有限的农业耕地,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传统城镇化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抓紧解决已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形成普遍共识的问题,在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处理好人和城市的关系,把人口城镇化和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要解决2亿农民工与7000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由点到面,由量到质,可分类分步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让有愿意、有能力的农业人口逐步转移城镇,并让这一部分人口真正地在城市中安定下来,最大化的满足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依托产业园的建设为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地解决市民化了的农村居民的就业,吸引居民向城镇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建设,利用现有城市和区域已有的优势,促进优势项目进入园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并为产业园区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的效果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产业、城市以及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一方面必须做好城市规划,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不能盲目追求高、快、大、宽、亮等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与开发平衡,产业与就业并举,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镇。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资源节约的新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的新思路。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使用。资源是有限的,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以实现“土地城镇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不能单纯注重城市建成区的规模,改变透支资源,过度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而要根据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机制,节约、合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有限资源,将资源节约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资源的保护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推动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以提高农村产权有序交易流转,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一方面,尽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实施等资产所有权及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开放、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超标住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按市场原则退还给集体,使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实现市场化流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使交易市场信息发布及时,收费标准合理,监督管理到位,保障农民利益。从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形成。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产价值,也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的建立为保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资金保障。而资金的筹集,既需要市场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市场多元化参与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通道与机制,引进PPP模式等先进做法,为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打开通道,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同时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娜、王爱萍.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经济师 2015(6)

篇5: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促进产业大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科技进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发达地区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盘活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和管理好人才,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促进了我县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县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进一步深入,*县的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笔者最近通过深入园区一些企业调查了解招工用工方面的情况并作了一点粗浅思考。

一、我县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不和谐

(一)高级管理人才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县虽然是劳动力资源大县,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都没能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造成劳动力产业化程度不高,从业水平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县每年大中专(技校)毕业生3000多名,其中返乡就业的不到10%。笔者最近调研走访了红金工业园几家上规模的招商引资企业,80%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从外地聘请,或从总部派入。随着*县进一步深入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高学历、高技能、懂管理人才的缺乏问题,会更加突出。

(二)承接产业转移所需大量劳动力与人才大量流失的矛盾。经调查,我县常年需工量在3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共120多家,缺工企业46家,占38.33%,用工缺口达8000多人左右,平均每家企业缺174余人,其中县工业园区有各类企业167家,提供就 1

业岗位达25000多个,现有员工19800多人,用工缺口 5200多人,占全县缺员总数的65%;在人员需求结构上,一线生产技术工人缺3900多人占80%,普通管理人员缺900多人占19%,其它人员(主要是勤杂人员、保安等)近200人左右。可以说用工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县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但与此同时,我县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仅09年向广东深圳输出的劳动力就达十万多人次。一边是本县企业招不到工人,一边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

(三)人才服务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健康成长之间的矛盾。

一是企业主普遍地缺乏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竞争不如在沿海地区那么激烈,企业主普遍地缺乏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观念上,一半以上的企业虽承认人才对企业的作用,但没有真正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选人用人上,急功近利思想严重,重视实用型人才,注重即聘即用,重使用、轻培养,片面强调人才工作经验,忽视了对人才的提质培养,是典型的“拿来主义”。从调查情况看,60%的企业认同大学生的人才价值,但同时又认为,大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愿花1-2年的时间进行大学生工作积累;在人才评价上,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依赖企业老总的平时观察和个人好恶,难以保证其公平与公正,也难以发挥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

二是政策保障机制滞后。虽然《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多时,要求为劳动者交纳五大保险的禁令也三令五申,但考虑到全县招商引资的大环境,考虑到县内企业的实际困难,我县对这些政策的实施一直都是采取从松从轻的态度,致使全县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一直不高,企业五大保险的缴纳率一

直上不去,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还经常发生,这些都导致了我县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虽然,在思想上我县非常重视人才服务机制的健全,但在具体的工作举措上就显得有点薄弱。在政策的制订上,虽有大的方针政策,也出台了一些配套的措施,但具体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在管理方式上,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政策引导性的阶段;在人才储备方面,虽有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发布人才信息、推行人事代理等用人制度,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没有充分发挥企业与人才的“桥梁”作用。

二 几点对策

(一)完善引进机制,破解高技能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紧缺难题。

敞开大门广招英才为我所用,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我县人力资源竞争力、破解我县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缺失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县在人力资源引进方面,也有一些好的尝试。比如利用07年成立的学士后流动中心这个平台,搭建起了企业与所需高学历人才的交流平台,通过对企业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在试用期内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为县内企业引进了4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其中4名硕士研究生,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解决我县私营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新路。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补偿面,对企业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的管理人才也进行补贴,那么对化解我县企业难以引进企业高端人才的难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完善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培训机构与园区企业对接。以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为纽带,开展培训机构与园区企业的合作。

使企业在合作中能招收到满意的员工,学校在合作中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通过采取送教下乡、校企合作、校镇合作、订单培训等形式,分类实施技能培训。

一是针对有回乡外出务工人员还乡创业和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实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农民企业家。条件成熟时组织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做的好的省、市等地学习,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本县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免费单项或中初级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转岗能力;对当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半年至3年的职业技能教育,并对最终取得初、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实行一定费用的学费补助;对农村大龄劳动力,开展免费适应性技能培训。

三是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提升的培训。我们可以通过邀请高校专家教授来给县内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免费培训,并可以把它制度化,扩大培训规模,对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员工也纳入培训范围,提升他们的职业成长机会,从而使企业的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一是实施还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县返乡创业园的发展规划,加快创业园区和商品流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成为返乡务工人员兴办各类企业的聚集地,改善返乡创业的环境;拓宽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加强金融、财政对回乡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返乡创业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创业初级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基本上是利用自己所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第二个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准备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阶段。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实际情

况,对不同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允许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融资困难问题。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返乡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多等的创业者给予表彰奖励。

二是开展各类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善待员工,改善环境设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劳动条件,着力优化工作环境。配备图书阅览室、影视娱乐室、学习培训室、健身运动场,积极开展职工文艺、体育竞赛活动和其他职工喜爱的娱乐休闲旅游活动。

三是强化执法,优化就业环境。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对严重违反劳动法的必须予以处罚。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履约率。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坚决打击无故克扣、拖欠职工工资行为。

篇6: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中共硚口区纪委副书记 李晓阳

人民政协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努力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政协的各项工作逐步做到制度更加健全、程序更加明确、活动更加规范,是摆在各级政协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如何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纳入工作日程,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有力保证。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性质本身决定了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人民政协必须努力实现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只有这样,人民政协才能保持固有的性质和特点;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才能选好角度,发挥优势,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地履行职能,发挥好政协的职能作用。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确保政协工作到位的重要保证。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者相辅相承,协调统一。制度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才能有条可依,有章可循,减少盲目与混乱。规范是目的,是要求。只有讲求规范,民主政治才有保障,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固守。程序是保证,是过程。脱离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工作就会陷于随意和盲从,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实现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确保政协工作到位的重要方法、重要途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是推进政协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各方重视支持,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的良性互动,共同重视、支持、配合,协调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党委重视是关键。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努力争取同级党委的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是政协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取得成效的关键。各级政协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的领导,自觉主动履行职能,以工作的卓有成效进一步赢得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党委要站在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保证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督促检查,落到实处。

政府支持是前提。人民政协与人民政府目标一致,使命相同,历来具有相互支持、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政协无论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还是参政议政,无一不是以政府工作为主体对象。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配合,是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前提。各级政协要坚持主动加强与同级政府的联系与沟通,勤通气,多交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参政出力、帮忙服务的工作。各级政府要坚持把党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制定并落实促进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各项制度,保障政协履行职能规范有序进行。并努力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条件。

各界配合是基础。要加强与同级人大的联系,坚持凡是政府提交人大常委会作出决策的重大问题,首先提交政协协商,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在促进政府部门采纳落实政协意见建议,办理政协提案,支持政协及其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履行监督职能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形成规范;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积极为民主党派发表政见、民主协商、参政议政营造平等议事、宽松和谐、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各界别团体的联系,通过界别渠道反映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三、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中,政协始终处于主导和核心的位置。政协机关必须在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行为等方面加强建设,扎实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首先,要健全完善制度。要按照《宪法》和《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根据形势和发展的变化,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会议制度。诸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的召开方式、时间、参政人员,议事规则等;二是对口协商制度。明确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党政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互通情况,联合开展视察调查活动等;三是情况通报制度。对促进委员会知情问政通报情况的时间、内容范围和参与对象进行规定。四是办理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制度,五是联系委员制度,六是联席会议制度,七是请示报告制度等等。

其次,要明确工作程序。一是努力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的决策程序。加强协商计划衔接,抓好协商准备,改进协商方式,严格协商程序,增强协商实效,使政协委员的合理意见建议能够及时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过程。二是坚持以程序规范政协组织的各项工作行为。按照程序是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和感悟、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对失败教训的调整和规避三条标准来制定程序,并循序渐进执行程序。

再次,是规范活动行为。要加强各项工作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对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工作规则、工委会工作规则等进行调整完善,使各项工作行为更加符合规范;规范政协开展调研、视察和监督评议行为,在调研、视察和监督评议的组织方式、活动步骤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规范确立;要规范完善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实效。要坚持在规范和完善中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献计出力。

四、坚持创新发展,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创造不竭动力。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必须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必须坚持观念创新,为政协工作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推进“三化”建设创新,首先是在观念上进行创新。要坚持和树立四种意识:一是“一线”意识。以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推进政协各项工作;二是创优意识。奋力拼搏,勇于争先,推进政协工作常做常新;三是开放意识。不断拓宽工作视野,冲破封闭保守的自我障碍,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学习中增长见识,完善自我;四是精品意识。各项工作成果注重高质量、追求高品位,创出政协的特色和品牌。

必须着眼制度创新,不断开辟政协工作的有效途径。政协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不断依靠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才能走上政治协商有章可循、民主监督有据可依、参政议政有序运作的轨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还有许多需要规范和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创新。如根据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变化,对委员界别的设置和界别活动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们在政治方面参与意识的越来越强烈,要求政协工作方式不断变化,对“委员约谈”、“委员走访”、“邀请界别群众列席政协会议和活动”等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上一篇:梦想天空分外蓝主题演讲稿下一篇:学生军训阅兵式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