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2024-07-26

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精选16篇)

篇1: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财[2007]7号)文件精神,规范学院勤工助学工作,加强勤工助学的管理,经研究决定,在《合肥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院政办[2007]32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学院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岗位管理等部分内容适当调整,现补充通知如下:

1、勤工助学是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助学岗位应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

2、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以院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后勤服务等为主;

3、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月平均上岗工时为20小时,每周不超过8小时,酬金每小时8元;

4、设岗原则:以工时设岗位。各用工单位按20工时×核准岗位为限,统筹安排本单位岗位数;

5、用工单位须组织开展必要的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

6、用工单位须及时上报月报表和工作量表,对学生工作量严格考勤,不能假报、虚报;

7、校外用人单位聘用学生勤工助学,须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提供法人资格证书副本和相关的证明文件。学院与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并办理相关聘用手续后,学生方可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8、经核准的《2007-2008学年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一览表》见附件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〇〇七年九月四日

篇2: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工财发〔2014〕69号

衢州市直机关工会网 2014-12-26 11:53 来源:衢州机关工委 字号:T|T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财务部,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民航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财务部(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办公室: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总工办发〔2014〕23号,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后,全总陆续接到基层工会组织来信来电咨询此《通知》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现就《通知》有关内容补充通知如下:

一、《通知》规定基层工会组织用会费组织会员观看电影、开展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当会费不足时,基层工会可以用工会经费予以适当弥补。工会组织的会员春游秋游,应严格控制在单位所在城市,并做到当日往返。

二、《通知》规定基层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其“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通知》规定基层工会组织用工会经费给予工会会员过生日的慰问。基层工会可以向会员送生日蛋糕等慰问品,也可向会员发放指定蛋糕店的领取蛋糕券。

四、《通知》规定对基层工会开展职工教育活动中的优秀学员(包括自学)给予奖励。基层工会组织在对优秀学员奖励时,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具体执行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和本系统实际情况制定。

篇3: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篇4: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一、严格执行贴息贷款政策标准

(一)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和财政贴息资金的审核拨付,要坚持自主自愿、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财政贴息资金审核,规范政策执行管理。

(二)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对象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具体包括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刑释解教人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上述人员中,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农村妇女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可以适度给予重点支持。

(三)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为,高校毕业生最高贷款额度10万元,妇女最高贷款额度8万元,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最高贷款额度5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贷款额度200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妇女最高人均贷款额度为10万元。

(四)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个百分点。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对展期和逾期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部门不予贴息。

二、认真做好贴息贷款发放审核工作

(五)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共同做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和落实贷款回收责任制,切实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妇联组织、经办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确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六)小额担保贷款经办担保机构要对贴息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对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项目,以及借款人可自行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不予提供担保。

(七)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应对借款人的家庭贷款记录和项目风险情况进行审核,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督管理。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首套住房贷款以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应没有商业银行其他贷款记录。

三、加强贷款担保基金管理

(八)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由地方财政部门筹集,所需资金从一般预算中安排。其他专项资金或者财政专户资金不得作为担保基金的资金来源。

(九)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用于为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各类人员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全额担保,为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担保。

(十)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担保基金运营与经办担保机构的其他业务必须分离管理,单独核算。

(十一)受托运营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的担保机构,要加强对担保基金的规范管理,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不得超过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的5倍。

(十二)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达到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的5倍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停止受理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贴息资金申请,并协调有关部门停止受理新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单个经办担保机构的担保基金放大倍数达到5倍时,该担保机构应立即停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

四、完善财政贴息支持政策

(十三)对管理尽职尽责、审核操作规范、担保基金管理合规的贴息贷款,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地拨付财政贴息资金。

(十四)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个人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其中,除东部九省市以外,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75%,地方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25%。

(十五)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除东部九省市以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一半。

(十六)现行政策支持对象以外的人群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由地方财政部门自行决定贴息,具体标准和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

(十七)对地方财政部门自行安排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要与中央财政贴息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分离管理,分账核算。

本通知印发前发布的有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的相关规定继续执行,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本通知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0月1日止执行。政策到期后,结合政策执行情况和国家就业形势,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政策切实有效。

篇5: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签发人:张伟

各部门、各项目部:

为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考勤管理,增强员工考勤管理意识,严肃劳动纪律,改进考勤措施,现将《员工考勤管理规定》补充通知公示给大家,望严格遵照执行。

一、实行全员考勤制

公司强调:从2009年4月15日起,公司除董事长、总经理上班不打卡外,其他人员上班一律打卡。如遇考勤机故障,及时向办公室说明情况,做好考勤备案。凡未打卡,又没有分管领导签字说明原因的,一律按缺勤、旷工处理。

二、因事未打卡处理程序

员工因事未打卡,应在两天之内及时写出情况说明,经部门经理或主管领导签字核实后,报公司办公室备案。员工每月有两天调休时间,调休应提前一天填写《调休单》经部门经理或主管领导签字核实后,报公司办公室备案。月底统一统计数据。凡未打卡,又不能提供任何证明,或两天之后提供证明者,一律按缺勤、旷工处理。

三、公司本部考勤机位置调整

由于员工上班要先到三楼打卡后,再回办公室工作,即耗费时间又不方便。鉴于这种情况,公司决定:将考勤机安置在门卫处,员工进门可直接打卡,节约时间、方便快捷。公司办公室定期读取考勤机数据,进行总结登记。

四、各项目部考勤管理

各项目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综合部设置专用考勤箱,采取考勤签到制,综合部每天8:00点准时将签到表收回放入考勤箱,考勤箱钥匙由综合部负责人保管,月底将原始考勤表及统计数据一并报公司办公室。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其它考勤管理按照“行政管理手册”《员工考勤管理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篇6: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晋煤经发[2008]1152号文件 各市煤炭工业局、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西省焦炭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山西省统配煤炭经销总公司、山西国新能源发展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办法》(省政府212号令)规定,加强外省入境煤炭实施煤炭销售票管理工作,根据我省购入外省煤炭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如下:

一、加强外省入境煤炭实施煤炭销售票的管理工作,是做好全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当前道路交通运输建设和外省煤炭入境我省参与我省煤炭流转的实际情况,原定由出省口煤焦管理站(入境口)发放入境煤炭销售票的工作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入境煤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省局决定从2009年 1月1 日起,对外省入境在我省落地销售或上站集运的煤炭暂停由出省口煤焦管理站(入境口)发放入境煤炭销售票,改由经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对入境煤的相关凭证审核认定后发放入境煤炭销售票。直接过境向外省销售的煤炭,仍由省煤运集团出省口站点使用射频卡进行管理。

二、对外省通过公路或铁路在我省境内销售或上站集运的煤炭,由购入煤炭的单位或个人,填写《入境煤炭认定申请审核表》,分别报属地县、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煤炭管理部门汇总报省煤炭票证中心审核备案。

三、申报单位填写《入境煤炭认定申请审核表》后,必须随表附带购销合同、运输凭证、结算凭证、增值税发票和外省的煤炭销售票据原件等,标注的煤种、数量、金额及购销单位印章必须一致,才可认定为入境煤炭。

四、县、市煤炭管理部门在审核认定时,要鉴别审核票据凭证的真伪,分别在各项申报资料原件上加盖“XX县(市区)入境煤炭验讫章”或“XX市入境煤炭验讫章”。

五、《入境煤炭认定申请审核表》一式三份,审定后由县、市煤炭管理部门,申报单位各留存一份。认定时报送的有关资料原件在审定验讫后退回申报单位保存。

六、各县、市煤炭管理部门对审核认定的入境煤炭,要做好台帐记录,按月填报《入境煤炭审核认定汇总表》,逐级上报省煤炭票证管理中心。

七、市煤炭管理部门将《入境煤炭认定申请审核表》汇总后,填报《入境煤炭审核认定汇总表》报省煤炭票证管理中心审核备案,按照煤炭销售票的发放程序领取入境煤炭销售票,再逐级发放到申报单位。

八、入境煤炭销售票使用一式三联的自开票,已推行机打票的单位使用机打票。使用单位累计开具的入境煤炭销售票数量不得超过累计审核批准的入境煤炭数量。已卸车落地的入境煤炭再通过公路运输出省销售时,不得直接使用入境煤炭销售票,必须换开《山西省煤炭销售票(洗储煤专用)》;通过铁路销售出省的可直接使用入境煤炭销售票。

九、入境煤炭销售票的查验和回收仍按原规定渠道和程序办理。

十、对2008年年底之前入境煤炭在使用入境煤炭销售票方面存在遗留问题的处理,要在分清已销售入境煤欠票量和库存入境煤欠票量的基础上,由申报单位填写《解决入境煤炭遗留问题审核认定表》,并附相关凭证,各县、市煤炭管理部门可参照地税部门《收购省外原煤认定表》和《收购省外原煤认定情况汇总表》的数据,审核同意后,区别不同情况,妥善予以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情况汇总填报《入境煤炭遗留问题解决认定汇总表》,上报省煤炭票证中心。

十一、县、市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入境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和纠正,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上级煤炭主管部门。

附件:

1、入境煤炭认定申请审核表

2、入境煤炭审核认定汇总表

3、解决入境煤炭遗留问题审核认定表

4、入境煤炭遗留问题解决认定汇总表

篇7: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5]7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车辆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79号)下发后,一些地区提出,为便于基层税务机关操作,要求总局对主管税务机关代码戳记的样式、大小、加盖位置、执行时间等具体问题作出规定。现补充通知如下:

一、代码戳记内容及规格?

(一)代码戳记内容为:CTAIS版本“金税三期”规定的9位代码;?

(二)代码戳记规格为:长45mm,宽10mm条形印章。?

二、代码戳记加盖位置?

(一)对于使用非机打版统一发票的地区,主管税务机关应在销售《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以下简称统一发票)时,将代码戳记加盖在统一发票报税联(第五联)的“备注”栏内。?

(二)对于使用机打版统一发票的地区,主管税务机关应提供设置打印代码的程序,由车辆经销商或直接销售车辆的机动车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开票企业)自行在统一发票“备注”栏打印代码戳记。?

三、代码戳记加盖时间?

2005年7月1日以后开票企业开具的统一发票,必须有主管税务机关代码戳记。主管税务机关已发售给开票企业的非机打版统一发票,但开票企业没有使用完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将未使用完的统一发票收回并加盖代码戳记后再交还给开票企业。对主管税务机关已发售给开票企业的机打版统一发票,但开票企业没有使用完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将代码戳记的打印程序提供给开票企业。?

2005年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在为纳税人办理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时,如发现纳税人持有的统一发票缺少代码戳记的,应在受理纳税申报后主动与销售统一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联系,由销售统一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补盖代码戳记。2005年8月1日后,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如发现纳税人提供的统一发票仍缺少代码戳记的,可将具体情况直接上报至总局流转税管理司。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七月二十日

篇8: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民政局:

为进一步规范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的有关规定,现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企业或个人通过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不需要认定。

二、在财税[2008]160号文件下发之前已经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重新提出申请,通过认定后才能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符合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同时向财政、税务、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分别报送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七条规定的材料。

民政部门负责对公益性社会团体资格进行初步审查,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

三、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民政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和民政部门每年分别联合公布名单。名单应当包括当年继续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新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年度内向名单内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四、2008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基金会,在首次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后,原始基金的捐赠人在基金会首次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当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五、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或个人应提供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方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照财政、税务、民政部门联合公布的名单予以办理,即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位于名单内的,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年度向名单内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在名单内,或虽在名单内但企业或个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属于名单所属年度的,不得扣除。

六、对已经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其年度检查连续两年基本合格视同为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十条规定的年度检查不合格,应取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七、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现其不再符合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条件之一,或存在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十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自发现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可暂时明确其获得资格的次年内企业或个人向该公益性社会团体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同时,提请审核确认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财政、税务、民政部门明确其获得资格的次年不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再符合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条件之一,或存在财税[2008]160号文件第十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按上述规定处理。

篇9: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近年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林业行政案件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国每年查处林业行政案件约40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0多亿元,有力地维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保护了生态建设的成果。为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林业行政案件管理既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又是林业行政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加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是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是落实依法治林方针,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站在林业工作全局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

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包括案件受理、批转、查处、督办、结案、报告、统计分析、责任追究、通报奖惩、监督等环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

(一)切实做好林业行政案件受理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确定专门机构受理林业行政案件。对群众来信来访及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区别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属于受理范围内的,要及时予以受理:不属于受理范围的,转有关部门处理或做好解释;要建立来信来访登记、记录、统计、转办、查办、催办、结案等制度。对于实名举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保护好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向举报人反馈有关调查处理结果。

(二)落实林业行政案件办理责任制。对于已经受理的林业行政案件,要指定专人负责,办案人员对受理的案件要全程负责案件的登记、调查、勘验、签报、督办、结案、报告等工作。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管理规定》和《林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的规定。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所办案件涉及的违法行为已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林业行政案件办理终结,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一案一卷的原则,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

(三)抓好林业行政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行政案件的查办、督办工作,对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和我局领导批示的案件,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查处并及时向我局报告查处结果,不得层层下转。我局指定由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负责调查、督办的案件,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及时派人督查督办。要实行重大案件联合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开展联合办案或联合督查督办,避免重复办案。增强办案实效。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对查办、督办的案件认真把关,确保依法查处。

(四)严格执行案件报告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林业局关于破坏森林资源重大行政案件报告制度的规定》(林资发[2001]549号)。切实做好案件报告工作。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对查办、督办的案件。要正式行文按期上报查处结果。按期上报确有困难的,必须以书面形式说明延期上报的原因和延期的时限。对中央领导有批示,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转、新华通讯社等内部刊物刊载、重要新闻媒体报道的重大案件,必须及时向我局报告查处进展情况和查处结果,同时抄报驻在单位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五)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工作,实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制度,要明确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重报漏报、数出多门等问题。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林业行政案件统计表》的要求,及时上报林业行政案件统计数据,做到不重不漏,确保全面、准确。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我局规定的表格、上报方法和时限要求,及时向我局森林资源行政案件稽查办公室上报完整的案件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

三、切实加强对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的领导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林业行政案件管理目标,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逐步理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体制,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内部一个机构统一管理,各有关单位分工负责的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体制,明确林业行政案件管理的责任。

(一)建立林业行政案件管理考核奖惩和监督机制。要将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评议。对林业行政案件管理成效明显的单位和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通报表彰。对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不认真履行林业行政案件管理职责的个人,要促其整改,拒不整改的,给予通报批评。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驻在单位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林业主管部门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责令其进行改正。

(二)建立并严格执行林业行政案件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的要求,建立并严格执行林业行政案件管理责任制,同时,根据《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的规定,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的监督。对于在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中,出现违法或不当行为的,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对在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中弄虚作假的,林业主管部门应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调离岗位。我局每年将对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进行通报。

(三)切实加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林业行政执法投入,不断改善执法条件:大力加强林业行政案件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全面提高林业行政案件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林业行政案件管理的水平。

篇10: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发文文号:闽地税发[2004]21号 颁布日期:2004年01月17日

法规类型:地方税收法规 所属行业:-所属地区:福建

已有372人次阅读

各设区市地方税务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明电[2003]55号)精神,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对代开票纳税人采取按月结算方式,具体见省局闽地税政一[2003]17号文件第一条规定执行。

二、从2004年1月1日起,代开票单位对代开票纳税人,代开货运发票时,按省局闽地税政三[2003]3号文的规定,不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地方教育附加均应按1%另行计算征收。

三、地方税务局代开货运发票时,应加盖代开票地方税务局发票专用章。专用章中“税务机关代码”共七位,第一位为国地税区别码,地税代码为“2”,后六位码为省局统一的地方税务机构代码。专用章由各地根据该式样自行刻制。县(市、区)局所属若干个代开票窗口需刻制多枚专用章的,应在税务机关代码下方刻制“(1)、(2)„„”以示区别。

专用章式样与规格如下:(略)

四、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货物运输业营业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第十九条“提供货物运输劳务的承包人、承租人或挂靠人,向其发包、出租或所挂靠单位机构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局申报缴纳营业税。除本条第一款规定者外,其他提供货物运输劳务的个人向其运营车辆的车籍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局申报缴纳营业税”的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对从事货物运输劳务的个人挂靠外省籍的运营车辆,暂不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明电[2003]55号文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按新的货物运输业纳税人认定为代开票纳税人。

篇11: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税发明电〔2004〕62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4-12-0

1字体: 【大】 【中】 【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国税发明电〔2004〕37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下发后,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各地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和增值税管理工作,现补充通知如下:

一、《紧急通知》第一条第(一)项所称新办小型商贸企业是指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由于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尚未进行正常经营,对其一般纳税人资格,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经营才能审核认定。但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有货物购销合同或书面意向,有明确的货物购销渠道(供货企业证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180万元以上的新办商贸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也可认定其为一般纳税人,实行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管理。

对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紧急通知》和本通知的要求进行案头审核、法定代表人约谈和实地查验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新办商贸批发企业不得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并售发票后一个月内,税务机关要对企业经营和发票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提供服务,跟踪管理。

二、对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中只从事货物出口贸易,不需要使用专用发票的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为解决出口退税问题提出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案头审核、法定代表人约谈和实地查验,符合企业设立的有关规定,并有购销合同或书面意向,有明确的货物购销渠道(供货企业证明),可给予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但不发售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后企业若要经营进口业务或内贸业务要求使用专用发票,则需重新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出口企业在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时,应向税务机关提供由商务部或其授权的地方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加盖备案登记专用章的有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作为申请认定的必报资料。

对认定为上述类型一般纳税人的新办出口企业,税务机关管理部门要在相关批文中注明不售专用发票,并将认定情况及时反馈给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审核办理出口退税。

三、《紧急通知》第一条第(二)项所称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人员在50人以上的新办大中型商贸企业,提出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案头审核、法定代表人约谈和实地查验,确认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不实行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管理。

四、对已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新办商贸零售企业,第一个月内首次领购专用发票数量不能满足经营需要,需再次领购的,税务机关应当在第二次发售专用发票前对其进行实地查验,核实其是否有货物实物,是否实际从事货物零售业务。对未从事货物零售业务的,应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

五、对新办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主管税务机关也应及时组织对纳税人的实地查验,核实是否拥有必要的厂房、机器设备和生产人员,是否具备一般纳税人财务核算条件。经现场核实,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应及时给予认定。不符合条件的不得认定。防止不法分子假借工业企业之名骗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六、在2004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税务登记并正常经营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商贸企业,按其实际纳税情况核算年销售额实际达到180万元后,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不实行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管理。

七、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因需要增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先预缴税款。纳税人应依据已领购并开具的正数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按4%征收率计算,向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同时应将领购并已开具的专用发票自行填写清单(格式见附件1),连同已开具专用发票的记账联复印件一并提交税务机关核查。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提供的专用发票清单与专用发票记账联进行核对,并确认企业已经缴纳预缴税款之后,方可允许继续领购。

对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发售发票时,须按以下公式计算本次发售发票数量:本次发售发票数量≤核定次购票量-本次申购票时结存发票数量。

八、对进入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新办小型商贸企业不再实行原临时一般纳税人管理。

九、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原则上不得超过1万元,如果开票限额确实不能满足实际经营需要的,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纳税人实际经营需要,经审核,按照现行规定审批其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和数量。

十、主管税务机关对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新办企业进行约谈或实地查验前,应及时通知纳税人,约谈或实地查验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如实书面记录约谈和实地查验的内容及相关情况,存入审批档案。

十一、税务机关除要求新办商贸企业按照统一规定报送有关资料外,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新办商贸企业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需报送的其他资料。

十二、失控发票电子数据按日上传及失控发票与认证发票的双向比对工作已于9月底在全国部署。

关于走逃户数据上报工作,各省级单位可通过浏览器(IE6.0及以上版本)访问总局网站(网址为:HTTP://130.9.1.116/zthgl/login.asp)登录到走逃户数据上报系统。各省级单位的用户名及初始密码放置在总局技术支持网站(HTTP://130.9.1.248)上,各地取得密码后应及时登录系统,将初始密码变更为自己的工作用密码并妥善保存。各地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查看系统提供的使用帮助。

十三、《紧急通知》有关规定与防伪税控系统、征管软件相互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详见《防伪税控系统、综合征管软件操作流程》(附件2)。

十四、各地税务机关要按《紧急通知》和本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新办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和辅导期管理工作。对新办企业的申请,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资料审核,实地查验和法定代表人约谈等审查工作,按规定区别不同情况处理,不要简单化,不搞一刀切。要切实加强辅导期管理和服务,尤其要抓住专用发票发售管理和对各种抵扣凭证先交叉稽核比对后抵扣等关键环节。要落实和运用好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要认真开展对近年来已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型商贸企业的检查,特别是对长期零负申报、大量运用海关进口缴款书和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的企业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注意收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并将开展的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检查工作与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形成正式报告,于2004年12月31日前上报总局流转税管理司和信息中心。

附件:1.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清单

2.防伪税控系统、综合征管软件操作流程

篇12: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发文文号:闽地税发[2003]92号 颁布日期:2003年10月29日

法规类型:地方税收法规 所属行业:-所属地区:福建

已有462人次阅读

各市、县(区)地方税务局,省、各设区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稽查局,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市地方税务局外税分局,泉州、南平市地方税务局征收分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及运输发票增值税抵扣管理的公告〉的通知》(国税发〔2003〕120号,以下简称《公告》)和《关于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3〕121号,以下简称“三个办法和一个方案”)两份文件(省国、地税局已联合转发),对于整顿税收秩序,推进依法治税,加强营业税征收管理和税务机关基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各级地税机关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通力协作、保证质量,把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管理工作作为当前税收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现将实施意见补充通知如下。

一、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各级地税机关要立即行动,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精神,指定负责部门,调配专职人员,将新的征收管理办法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确保落实到位。

二、《公告》印制由省级国、地税机关负责。各级地税机关应抓紧做好《公告》的发放和宣传工作,在10月31日前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公告》内容,及时对纳税人进行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货物运输业发票检查告知,使纳税人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了解当前国家对货物运输业发票的新管理办法。各地要立即组织开展对税务人员和纳税人的培训工作。

三、2003年11月1日起,货物运输业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均由地税机关管理和监督。过去凡已经委托给其他部门管理的货物运输业发票,必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在10月31日前,依法向所有货物运输业纳税人和委托单位缴(收)回已经领购的货物运输发票。并全面开展货物运输业发票的清理工作(包括清理道路、水路交通运输企业自印的或向税务机关领购的货物运输发票库存量;委托代征单位领用的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发票库存量;地税机关现存道路、水路的货物运输发票库存量等)。

四、各级地税机关应对本辖区内从事公路、内河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的税收管征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将以前未纳入税收管理的货物运输企业和个人全部纳入税

收管理,并根据《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和年审试行办法》(见国税发〔2003〕121号文中附件3)的标准,将纳税人分为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

五、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主管地税机关进行资格认定,并实行年审制。具体认定和年审办法按《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和年审试行办法》(见国税发〔2003〕121号文中附件3)的规定执行。县级或县级以上地税局务必于今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货物运输业纳税人的认定工作。具体工作时间安排:

(一)11月20日前,县级或县级以上地税机关要完成本辖区内符合自开票条件的货物运输企业有关资料和实际经营状况的调查审核及认定工作,认定结果及时予以公布,并通知纳税人。对经认定的自开票企业,已缴回的货物运输业发票及时返还,并允许其继续使用,但必须按国税发〔2003〕121号文规定,加盖发票专用章和开票人专章(开票人专章必须按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统一式样,由自开票纳税人自行刻制,印模报主管地税机关备案),未缴回的货物运输业发票不得再开具与使用。

(二)除上述自开票纳税人外,其余货物运输企业和个人均认定为代开票纳税人。11月30日前,县级或县级以上地税机关要完成对本辖区内所有符合代开票条件的纳税人审核、认定工作,认定结果予以公布,并通知纳税人。

(三)从12月1日起,对我省提供货物运输业的纳税人,凡未经县级或县级以上主管地税机关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或代开票纳税人的,各级地税机关不得为其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

六、2003年11月1日起,对代开票纳税人需要货物运输业发票,一律由主管地税机关采取开票时即征税方式,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同时主管地税机关要按规定填写《地税局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在今年年底前,除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地税机关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开具货物运输业发票。委托中介机构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的工作,待省局制定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后再实施。

七、从2003年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对在我省从事货物运输挂靠外省车籍的货物运输车辆,暂不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今后如何处理,待调研后,另行通知。

八、切实做好数据采集工作。要指定专门部门或人员实行全过程管理,并负责货物运输业发票信息采集、传递工作。在每月申报期内应认真做好纳税人报送的《自开票纳税人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的接收工作,每月申报期结束5日内完成《地税局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的录入工作,并在每月18日前完成向上数据传递工作。

九、我省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信息交换采取国税发〔2003〕121号文件附件4的模式三,即:县地税局将信息采集、传递给设区市地税局,由各设区市地税局传递给省地税局,由省国、地税局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因此要求基层征收单位每月18日前将货物运输业发票汇总清单信息采集后传递(有网络的利用网络传递,没有网络的可以利用软盘或其他移动介质,通过人工传递,下同。)给县级地税局;县级地税局审核后每月19日传递给设区市地税局汇总;经设区市地税局汇总、复核后,每月20日16:00前上报省局,省局汇总后每月22日前传递给省国税局。

凡比对不符的货物运输业发票信息,实行省、国地税局之间交换、反馈。地税系统协查工作,由省局稽查局办理向下传递、查处。

十、货物运输业营业税征收管理工作,省局由税政管理一处牵头,征管、信息、稽查、票装及二处、三处等业务处、局共同负责(具体职责分工见附表)。各处(局)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各设区市地税局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保证将“三个办法和一个方案”执行到位。

十一、“自开票纳税人”(使用蓝色印泥)和“已取消自开票纳税人资格”(使用红色印泥)专用章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格式由县级地方税务机关刻制,《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认定年审表》、《货物运输业代开票纳税人认定年审表》(格式附后)由县级地方税务机关印制使用,《地方税务局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和《自开票纳税人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在国家税务总局应用软件未投入使用前又急需使用两清单的,也由县级地方税务机关印制使用。《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认定证书》、《货物运输业代开票纳税人认定证书》、自开票和代开票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的年审合格标识由省局印制。

十二、各设区市地税局要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止,实行旬报制度,每旬的最后一天17:00前上报每阶段工作情况;在2003年12月20日前,将本辖区的自开票纳税人认定名单(汇总表)和贯彻落实“三个办法和一个方案”年终总结材料,书面报告省局(6份)。省局在适当的时候,要对各设区市地税局这项工作进行考核。

附件:

1、部门职责分工表(略)

2、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认定、年审表(略)

3、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货物运输业代开票纳税人认定、年审表(略)

4、货物运输业营业税自开票纳税人认定证书(略)

5、货物运输业营业税代开票纳税人认定证书(略)

篇13: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为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 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保障乡村兽医合法权益, 根据《动物防疫法》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 进一步提高乡村兽医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 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乡村兽医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 是各项动物防疫措施实施的重要力量。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 可以把动物防疫网络延伸到基层, 可以把动物防疫意识强化到基层, 可以把动物防疫技术传授到基层, 有利于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 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为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与管理, 农业部出台了《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 要求加强乡村兽医业务培训, 严格规范乡村兽医从业行为。各地按照农业部要求, 采取措施, 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但总体上进展仍很缓慢, 乡村兽医登记工作尚未全面推开, 乡村兽医培训力度还不够, 乡村兽医从业行为仍不规范。当前,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仍很严峻, 畜牧业生产发展任务繁重, 各地务必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乡村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与管理, 切实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抓住重点, 全面推进乡村兽医队伍建设与管理

(一) 加强乡村兽医登记管理。

乡村兽医登记是最基本的乡村兽医管理制度。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到当地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各地要严格掌握乡村兽医登记条件, 规范登记程序, 明确从业范围, 及时审核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要加强乡村兽医登记信息管理, 建立健全乡村兽医管理档案, 逐级汇总上报乡村兽医登记信息。要加快推进乡村兽医信息网络化管理进程,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乡村兽医。乡村兽医登记发证工作务必于2010年10月底前完成。

(二) 加强乡村兽医培训。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兽医培训, 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 是当前乡村兽医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点。各地要抓紧制定乡村兽医培训规划和计划, 建立健全乡村兽医培训教材体系, 加大乡村兽医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保证乡村兽医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促进高水平的兽医人员向乡村流动、向规模养殖场集聚, 逐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综合能力。

(三) 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

各地要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 切实规范乡村兽医兽药使用行为, 严格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要将乡村兽医管理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有机结合, 统筹推进, 要优先确定登记备案的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三、加强领导, 把乡村兽医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要把乡村兽医管理作为当前基层兽医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摆到突出位置,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要加强与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协调沟通, 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努力解决乡村兽医培训经费。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社会保险机制, 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后顾之忧, 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要认真总结交流乡村兽医管理好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和基层防疫工作宣传,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请各地将乡村兽医登记工作进展情况, 以及乡村兽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我部兽医局。

篇14: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办,TTJ Exhibition Companies承办的2009北京国际人才交流暨服务展(HRExpat2009)变更为今年11月14-15日在北京港澳中心举办。HRExpat2009主要内容包括外籍人才招聘会和外籍人员服务展览会,以及现场商务洽谈和服务咨询等活动。此次展会为期两天。此次展会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时间:2009年11月14日-15日(周六、周日)

9:00-16:00;

二、地点:北京港澳瑞士中心酒店(五星级)二层;

三、展会分为招聘展区和服务展区;

四、参加招聘会板块的单位可以选择一天展会或两天的展会,而参加服务展的单位必须报名两天的展会。

五、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

1.招聘区标准展位A: 2m(长)×2m(宽)×2.2m(高),价格:4000元/ 个/天;8000元/个/两天。

2.招聘区标准展位B: 2m(长)×2m(宽)×2.2m(高),价格:4500元/ 个/天;9000元/个/两天。

凡参加过历届北京外籍人才招聘会的参展单位一律优惠1000元。

3.服务展区标准展位:3m(长)×3m(寬)×2.2m(高),价格:18000元/个/两天。

4.会场提供免费的咖啡、茶水,每家参展单位每天2份免费午餐。

5.媒体宣传:招聘区参展单位所提供的职位信息将在中国国际人才网(ChinaJob.com)免费发布30天(根据参展单位要求,可以在招聘会召开之前或之后);服务展区参展单位产品参展信息将免费在网站的专题栏目上刊登,所有参展单位的信息在CityWeekend 杂志本次展会专栏免费发布一次。

6.会刊资料:为参展单位免费制作展会会刊(16开彩色折叠页),在展会当天发放给所有参会者和用人单位。内容包括展会相关介绍,参会单位介绍等;并提供会刊广告服务,为参会单位提供专门版面做形象宣传,收费标准为:1/4 版面2000元人民币;1/2版面4000元人民币;整版面6000元人民币。

7.后续服务:以优惠价格提供外籍人才招聘等信息,在相关渠道上发布官方推荐服务外籍人员机构名单。

六、 交费方式

1. 现金支付(限于办公室当面报名)

2. 银行汇款,请将银行汇款凭证传真给我们

a) 开户名称: 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

开户银行:北京银行双榆树支行

银行账号:010903210001201111006-59

联 系 人:张妍、杨佳萌

电话:010-68948899-50307

传真:010-68940923

Email:jobfair@chinajob.com

b) 开户名称: 北京天腾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工行南礼士路支行阜外大街分理处

银行账号:0200049209200003595

联 系 人:刘莉、张涛

电话:010-63356410、13、16

传真:010-63356430

Email: info@ttjexpo.com

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

篇15: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一、报送范围

1、事故灾难类。包括接送学生车辆、非法接送学生车辆交通事故、校园火灾、校舍、附属设施、校园在建工程等各类安全事故。

2、公共卫生事件类。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报送时限各学校、幼儿园突发信息要随事件发生随时报送,报送以书面报告为主,情况特别紧急时,可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在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1小时。

三、其他需报送的日常应急工作信息

1、报送内容。包括各学校、幼儿园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安全检查情况;应急管理做法和经验,应急管理工作建议等。

2、日常应急工作信息报送要求。信息内容必须客观公正,数据核实准确,情况真实全面,经学校领导审核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邮箱lzjyaq616@163.com。

篇16: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

浙教办考〔2008〕171号

各市、县(市)教育局,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以及其他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办学行为,确保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活动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已经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该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

(试行)

全日制助学教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全日制助学管理,保证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活动依法、规范、有序开展,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如下规定。

一、明确助学主体,确保具备基本办学条件 省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以下称全日制助学机构),是指经省教育厅同意备案的具有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以下称自考全日制助学)条件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以及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资格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未经审批或备案的机构均不得开展自考全日制助学活动。

申请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保证自考全日制助学正常教育教学需要的、产权明确的且独立使用的办学场所,生均建筑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租赁场地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租赁场地须产权明确,土地证、房产证齐全,并征得租赁地县(市)、区教育局同意后,与产权人签订合法的房屋租赁合同,依法取得租赁场地有效期内的《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合格证》等证书。租赁期自最近招生当年起计算不少于3年。

(二)有保证自考全日制助学教育教学必需的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图书资料及生活、卫生、体育等设施设备。

(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二分之一以上须具有3年以上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专职校(院)长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经历,年龄不超过70周岁,身体健康且能全职从事学校管理工作。

(四)教师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其中50%以上须具有中高级职称。每个专业应有2名以上该专业中高级职称教师,且能专门从事本校教学工作。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3。

(五)必须严格遵守独立自主办学原则,招生、教学、管理为同一主体,不得以联合或合作形式办学,不得转让办学权。

二、规范审批(备案)程序,严格依法依规管理

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须报省教育厅备案,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须报省教育厅审批;中职学校开展与自考高职类专业衔接的自考全日制助学,按省教育厅、省自考委《关于开展高教自学考试与中职衔接开设高职类专业试点的通知》(浙考委〔2001〕002号)文件执行。

开展自考全日制助学,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并由全日制助学机构法定代表人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

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须经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并由学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省属高校须于每年3月15日前将本年度自考全日制助学的专业、招生规模、师资、收费等材料报省教育厅备案;地方属高校将材料报主管教育局审核后,并于每年3月15日前由主管教育局报省教育厅备案。

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申请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先由学校所在地的市或县(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再报省教育厅审批。经省教育厅批准同意,由原审批机关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办学形式中加注自考全日制助学项目。省教育厅每年受理自考全日制助学审批时间为3月1日—3月15日。逾期年度内不再受理。

在学校外设点开展自考助学,须首先征得设点地教育局同意,再报学校所在地的市或县(市)教育局审核,然后报省教育厅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学校及教育机构不得在校外设点办学。

三、严格招生管理,规范经费收支行为

全日制助学机构应根据现有办学条件和管理力量制订年度招生计划,严禁盲目扩张。招生计划须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实施。省属高校直接报省教育厅,地方属高校和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先报学校所在地的市或县(市)教育局审核,再由所在地的市或县(市)教育局报省教育厅。上报时间与备案审批时间相同。每年4月底前,省教育厅统一向社会公布招生院校和招生计划。

招生宣传必须真实、准确,助学机构名称、类型、办学地点、学历层次、食宿条件、收费标准、证书类别、颁证方法等须逐一明确,法定代表人须对招生宣传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招生简章、招生广告等宣传资料发布前,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直接报省教育厅备案,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须经学校所在地的市或县(市)教育局审核,报省教育厅备案。发布内容须严格与审核备案内容相一致。在办学所在地以外地区设点进行招生宣传的,须持相关证件到招生地的市或县(市、区)教育局登记备案。

开展招生活动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对招生人员要进行培训,明确责任,加强监管,规范行为,不得以承包方式将招生计划层层分包,不得通过中介或非本单位工作人员招生,学校要对招生行为承担责任。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收费标准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物价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严禁乱收费。财务管理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学生按学年缴费后因各种原因退学的,全日制助学机构应及时办理退学退费手续。在报到注册后一个月内退学的,按学年所缴学费、住宿费的80%退费;一个月后退学的,按学年所缴学费、住宿费的50%退费;第二学期报到注册一个月内退学的,按学年所缴学费、住宿费的30%退费,一个月以后的,可不予退费。

四、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日制助学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按专业计划要求,制订各学期工作和教学计划,足时开课,精心组织教育教学,切实保证自考报考率、实考率和合格率,降低学生流失率。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坚决制止各类违规舞弊行为。

实行新任课教师试讲录用、教学检查督导等制度,加强师资培训,规范教学行为。按规定师生比足额配备专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以及宿管员,根据学生规模配备兼职或专职教学督导。专职班主任(含政治辅导员)与在校生比例不低于1:100,专职宿管员与在校生比例不低于1:150。助学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须配备专职教学督导,1000人以下的学校须明确兼职教学督导。

建立健全学生党团组织和活动制度,按要求开展学生党建工作,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在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健全畅通的学生申诉渠道,及时处理各类投诉,依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重视新生始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开设军训、体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素质课程或讲座。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把就业指导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为自考毕业生提供职业咨询指导和就业服务,建立用人单位信息跟踪和反馈制度。

五、注重综合治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全日制助学机构法定代表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校内要逐级建立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及时排查和化解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的隐患。

充分发挥全日制助学机构管理队伍及学生社团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宿管员的工作责任。严格校园治安及消防、卫生防疫、交通安全管理,配齐各种安全设施。

加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及时分析引导网络舆情,通报有关信息。

按治安综合治理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与办学所在地政府各相关部门联系,接受指导和管理,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制订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妥善处臵,切实控制事态发展。并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所在地的市和县(市、区)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报告,同时报省教育厅。

六、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助学有序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全日制助学机构的日常监管,定期依据《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对全日制助学机构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分合格、不合格二档,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获准举办自考全日制助学的,要依法参加年审。年审未获通过,注销自考全日制助学项目。

日常监管或评估如发现以下问题之一的即视为不合格。

(一)招生、教学、管理不是同一主体,以联合或合作形式办学,转让办学权。

(二)未经审核同意擅自在校外设点办学;办学场地租赁期自最近招生当年起计算不满3年。

(三)招生计划未经审核备案或擅自突破招生计划;招生宣传资料未按规定审核备案,或虽经审核备案却擅自改动;跨地区设点招生宣传未向当地的市或县(市、区)教育局登记备案。

(四)学生报考率、实考率、合格率其中任何一项低于全省自考全日制助学平均值的50%;发生群体性违规舞弊事件。

(五)办学场所具有突出安全隐患又未切实整改。

(六)由于学校管理不善、措施不力,造成师生伤亡或引发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

(七)购买盗版教材,侵犯知识产权,损害学生利益。

(八)乱收费或不按规定及时办理学生退学退费手续。

(九)不按规定上报各类统计数据或上报虚假数据。

(十)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主管教育局在日常监管或评估中发现学校有违规行为,须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招收新生。整改未达到要求的,注销自考全日制助学项目。项目注销后,主管教育局须负责全程监督学校妥善处理好后续相关工作,确保整个过程安全稳定。

上一篇:反思案例下一篇: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