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灾 思想汇报

2024-07-17

西南旱灾 思想汇报(精选8篇)

篇1:西南旱灾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进入中期,所有学员都如约来到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厅,聆听大师的讲座。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党员条件和党员发展。演讲者是我们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蔡晓平书记。蔡老师讲课十分严谨,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演讲过程中包含了对我们这些积极分子的殷切希望,希望大家能够踏踏实实的完成培训,早日顺利加入党组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首先要具备入党的先决条件,正如蔡老师为大家指出的党章第一章第一条中所包含的内容:

一、年满十八岁的劳动者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

二、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三、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四、愿意执行党的决议;

五、愿意按期交纳党费。

这些基本条件,我们都具备了,但是我们深知自己在党的知识,党性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除了在课堂上,将老师的知识精要都完全理解掌握外,我也在课余的时间阅读党章,及其相关的资料,希望自己能够从思想上规范自己,从而进一步指导自己在实践活动。

最近,我国西南地区遭受到了严重的干旱,百姓生活艰难。而就在前不久,我国青海地区玉树县又遭受到了7.1级地震的袭击,致使该地区及其周边房屋损毁,死伤无数,人民财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看完这些新闻,作为研究生的我却无能为力,只能献上微薄的捐款,实在感觉到惭愧,同时也深深为受灾的同胞们感到悲痛。当看到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党员同志都亲临现场,奋战在抗灾第一线,心中充满了钦佩和自豪。钦佩党员同志总是冲锋陷阵,挡在危难第一线,自豪是自己也将光荣的成为其中一员,跟大家并肩作战!

拿起党章我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席话是真真正正为广大党员落到实处了。这也更坚定了我加入共产党,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记得温家宝总理说过“多难兴邦”,意思是说国家每一次的危难都会激起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因此,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灾区一定能够在全国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下顺利的完成自救重建。今天我们作为积极分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日必将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国家的繁荣兴旺!

篇2:西南旱灾 思想汇报

西部数省的持续旱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面对持续升级的旱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场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战斗在西南大地打响。

大灾面前,各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正奋战在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第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勇战“旱魔”的感人事迹,鼓舞人心。他们用切身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与使命,激励着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战胜灾害的信念和决心。我们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抗旱救灾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品行的“试金石”。在抗旱救灾这个群众最需帮助的紧要关头,有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十分困难,大面积的田土迫切等待灌溉、翻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要求共产党员能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冲锋在前,真正成为查实情、解民困的“主心骨”;就是要深入一线,尤其要到灾情最重、抗灾难度最大的地方解民忧,要带领和组织群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信息通畅,指挥有力。做好监测预报,加强对雨水情、旱情的分析、会商和研判,为科学制定应对旱情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各级抗旱组织要互相配合,协调行动,提高抗旱效率,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刀刃上。要科学管理调配抗旱水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供水方案。对旱区的缺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算清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同时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 httP:// ] 挥出最大的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根据水源现状,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物种植面积,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在思想行动上去帮助灾区人民抵抗旱灾,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并不能改变很多,但我们可以通过节约一点水,捐赠一分钱去帮助灾区人民。作为21世纪的公民,我们更应该在理性上认识到“西南旱灾”不应止步于抗旱,我们更应该听到旱灾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作为严重缺水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国内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浪费却依然令人触目惊心。童话大王郑渊洁为此在博文中建议,在云贵大旱之际,利用一个周末全国停水一天,以让全国人民体验旱区同胞之苦,体验水之珍贵;争取设立“无水日”呼唤公民节约用水。面对如此情况,我觉得国家与党组织除了在抗旱方面为灾区群众减轻灾难外,更应该提早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呼吁全国人民要节约用水,领导人们走向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社会,让人们的节水意识称为一种习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社会各界自发捐献的善款来了,矿泉水来了,各种救灾物资来了。充满爱心的“及时雨”,正在旱区播撒信心和希望。

此致

敬礼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整个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其中也包括我省全部地区,严重的旱情炙烤着人们的眼睛,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农田龟裂,千万民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接造成我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已计1743万人,其中1074万人、441万头牲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全省17983座水库(山塘)中已有12145座降到死水位,占总体的67.5%,其中有1780座中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其形势可谓尤其严峻。

但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发生的旱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4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xx亲自来到我省旱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把抗旱减灾工作作为当前中心任务,所有人员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据统计,在抗灾工作中我省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2亿余元,采取了为旱灾区群众拉水送水、打井等措施,已解决了590多万人、26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确保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成功地将灾害影响及损失降到最低。

在整个抗旱救灾工作中,各级党组织以及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领导指挥、先锋模范的作用,令包括我在内的广大群众十分的崇敬及向往,不由衷心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比如毛明举、谢光学、安作成、成名尧四名共产党员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灾害面前、在群众需要的时刻所应有的精神,具体地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尤其值得我所学习。可以说在任何灾害以及困难面前,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旌旗,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碉堡,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组织率领广大群众积极抵御灾情,确保大众民生,并最终取得显著成效。

我作为一名万分渴望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普通群众,也竭尽全力的争取为整个抗旱救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平时积极主动关注灾情动态,及时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救灾的各项精神及指示并切实遵照执行,自身方面除干好各项本职工作外,在日常生活中力争做到不浪费一滴水,同时积极响应针对赈灾的捐款捐物,尽量为抗旱救灾多做贡献。另外通过这次百年一遇的旱灾,我们更应该在理性上认识到旱灾不应止步于抗旱,更应该听到旱灾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作为严重缺水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国内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浪费却依然令人触目惊心。童话大王郑渊洁为此在博文中建议,在云贵大旱之际,利用一个周末全国停水一天,以让全国人民体验旱区同胞之苦,体验水之珍贵;争取设立无水日呼唤公民节约用水。面对如此情况,我觉得不仅我们自身需要提早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更要呼吁周围人们节约用水,逐渐形成一种氛围,这样才可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您正浏览的文章《2010年4月入党思想汇报:西南地区严重旱灾有感》由本网()整理,访问地址为:

敬爱的党组织:

连日来,西南地区历史罕见的大旱炙烤着人们的眼睛。河水断流、农田龟裂,千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紧急动员、迅速行动,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旱区干部群众正在尽最大努力抗击干旱,奋力自救。我们对坚守在抗旱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敬意,由衷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在特大旱灾面前,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组织带领旱区群众调水、运水、找水、打井„„机械马达轰鸣,手拉肩扛挥汗如雨。在大街小巷、在乡村道路、在田间地头,“抗旱轻骑”、“民兵突击队”、“巾帼抗旱服务队”繁忙穿梭„„汩汩甘泉到了村头,运水车到了家门口,干渴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上下同心,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旱灾肆虐人坚强。这场人与自然灾害的艰苦较量,再次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屈的意志。旱区群众需要支持,但不等不靠,奋力自救,互帮互助,乐观坚守。没有水,翻山越岭、跑几十里路去背;庄稼枯了,拔了再种,只需一场小雨,便可掀起春耕的热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社会各界自发捐献的善款来了,矿泉水来了,各种救灾物资来了。充满爱心的“及时雨”,正在旱区播撒信心和希望。

旱情还在持续,抗旱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要有更充分的准备,做更周密的安排。相关各地区各部门要全力投入抗旱救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采取各项应急措施,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同时,毫不松懈地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千方百计保禾苗、保春耕,努力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力争把旱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让我们凝聚起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智慧,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旺盛的斗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此致

敬礼

敬爱的党组织:

以前只知道我国环境破坏严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从未意识到“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离我是这样的近。这次的旱灾发生在我的家乡,从网络上看到那些报道,简直是惨不忍睹。那10厘米宽的裂缝,那等待着取水的儿童的眼神,那捧着干枯菜苗哭泣的老农„„这一幕幕让我心酸、落泪。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8829万亩;有2372万人、155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034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466万亩;有1893万人、117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我认为,此次干旱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在水枯火热中饱受煎熬。在这危急时刻,全国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带领广大群众奋战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坚持为人们寻找水源,安抚群众,在关键时刻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3月19日至21日,我们的温总理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当他走进麦田,看见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用手掰了掰地里的土块,基本没有水分;眉头紧锁,神情凝重。温总理叮嘱当地干部,干旱还可能持续下去,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把春耕尤其是大春生产安排好。后来温总理还到当地农民家的水窖里打水,了解村民饮水保障和卫生情况。如此好的总理,永远把农民的放在心头,正是他作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表现,值得我们的敬佩。

在旱灾面前,我党的确做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支持当前西南地区抗旱减灾,中央和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合力解决旱区人畜饮水、农村水利和农业生产中的突出困难。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商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旱区抗旱资金的支持力度。团中央也号召全国团员及少先队员每人捐一瓶水,为灾区人民带去一丝丝甘甜。

我们国家这两年来灾难不断,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抗灾的同时积极巩固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还要究其原因,吃一堑长一智。在灾难面前,作为党员就应该站在前线,永远抢在群众的前头去排忧解难,这样才能体现党员真正的价值。

西南五省旱情持续升级,并有向北蔓延之势,下一步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大灾当前,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政府,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快速应对困难的能力。

此致

篇3: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

西南旱灾引发了对西南地区生产、物价和城乡居民生活一系列的“旱灾连锁效应”。首先,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大范围影响:西南五省(区、市)的耕地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造成这些受旱耕地农业作物和农业特种产品减产甚至绝收,三七、天麻等农业特种产品种植受到影响,花卉种植则因干旱锐减,而非耕地的受旱地区草地则形成大面积区域性枯死。其次,干旱对物价形成了局部性影响:旱灾导致粮食作物减产,进而形成粮食供应减少,而粮食供应减少又进一步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形成具有突发性、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和农业性物价上涨。蔬菜、水果等农业作物和三七、天麻、茶叶、花卉等农业特种产品价格成倍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了通货膨胀压力。第三,干旱造成了电力供应紧张:旱灾不仅导致水力发电锐减,而且导致救灾成本剧增,进而形成电力消耗大幅增加。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用电负荷剧增。由此,南方电网调减了云、贵两省西电外送量,增加网外购电。原来作为“西电东送”输出省的云南成为“东电西送”输入省,由广东倒送云南电量。第四,干旱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由于水库蓄水量锐减而导致水电发电量减少,而水电发电量的减少又必然倒逼增加火电发电量以及柴油和汽油发电量,从而增加煤碳、柴油和汽油的消耗量,导致煤碳和成品油需求大幅增长。第五,干旱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干旱使水力发电锐减,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导致受灾地区工业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例如,云南省的部分资源开采和冶炼企业被迫减少生产时间甚至停产。第六,旱灾对物种的影响:旱区植物和森林因缺水而大量枯死,而随着森林、植物的枯死栖居于森林中的动物也大量死亡,一些濒危物种特别是濒危植物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第七,旱灾对生活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全省饮水困难群众2010年3月份为792万人,4月份达951万人,5月份猛增至2512万人,205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旱灾导致缺电、缺水,而缺电和缺水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由于缺电和缺水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反过来进一步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 旱灾的成因分析

对于西南旱灾的成因,不同学科给出的解释相去甚远,莫衷一是。例如,气象统计学的解释是旱灾是百年一遇的气候现象,气象地理学的解释是青藏高原阻隔了印度洋较弱的水气而形成干旱,地球气象学的解释是地球排气和排热造成干旱,地质学的解释是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水渗漏而至旱,生物学的解释则将旱灾归咎于被称为“抽水机物种”的速生物种桉树和橡胶树的大面积种植过度吸纳地下水和地表水而形成旱灾。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从非人为的自然变化造成天灾方面寻找原因显然并没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因为非人为自然变化造成的天灾是人类所不可控制的。我们只有从人类自身的行为给自然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增强抗灾能力方面去寻找原因,才能反思人类行为的错误,最终找出克服大旱灾害的有现实意义的答案。根据笔者的研究,造成旱灾的人类原因以及应对旱灾的人类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六个方面:

2.1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是导致降水量减少和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导致植物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进而导致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又进一步造成地表沙漠化、石漠化和喀斯特地貌化,其结果是植被无法生长,动物无法繁殖,农作物无法种植,生态系统进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干旱-植被进一步破坏-水土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

生态破坏和污染排放(尤其是碳、硫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破坏了大气结构和大气与地面生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正常进行。同时,植被破坏改变了水循环系统的自然规律尤其是水循环的规模、时间和频率,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错乱,缺乏植被的土壤系统给水循环系统发出错误信号,使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水循环异常,即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水循环在规模上、空间上、时间上和频率上出现异常,从而形成在非正常时间、非正常空间、非正常频率和非正常规模的水循环异常现象即南方旱灾、北方雪灾,西部干旱、东部洪涝的特异化和极端化气候现象。

从历史上看,黄河流域的过度砍伐使整个黄河流域成为黄土高原,最终使黄河文明走向衰落。敦煌文明的消失也与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直接相关。过度开发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清水河流变为富含泥沙的黄水河。由于大量污染物排放和缺乏有效的植被保护,长江也已经越来越被污染并日益泥沙化和“黄河化”。可见,敦煌文明和黄河文明的消失与人类过度活动造成的对大自然的破坏直接相关。

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破坏,一些地方为引进外资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大量重污染企业进驻地方后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生态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同时,一些造纸企业为获得纸浆来源而大规模地砍伐原始森林以圈占土地来种植速生植物,形成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垄断条件下造纸企业对森林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由于造纸企业种植速生物种目的的工业性,生长出来的速生植物在短时间内就被砍伐,数亿亩的速生植物实际上无法森林化,从而对水土保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加重干旱的影响。二是农业性破坏,即农业生产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种植面积是农业产量实现低成本扩大的最优路径。因此,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农民一般会尽可能地选择扩大种植面积而不是增加亩产量来增加总产量。增加种植面积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森林土地改造为耕种土地。这样,不但退耕还林难以实现,而且森林面积会越来越被消灭。三是生活性破坏,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对木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为生活砍伐林木,木材商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大规模砍伐森林,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日益严重的破坏。四是灾害性破坏,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一般情况也是人为的。由于森林防火知识在防火意识薄弱人群中普及性的缺乏和干旱时期火灾的高危性,火灾对森林的毁坏在干旱期间表现得更加严重。

2.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构成了人类对生态破坏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污染对旱灾的形成主要通过三条路径来实现:一是规模庞大的碳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流失,从而形成干旱时期水资源过度匮乏至成灾害的结果。二是环境污染导致大量物种减少和物种灭绝而致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正常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流阻断而导致水循环的特异化。三是过度污染使越来越多的干净水资源变为富含有害物质的无法利用的污水,适于植物吸收生长的水资源和达到人类和牲畜饮用标准的水资源不断减少,造成旱灾或加剧旱灾的影响。

2.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中国农村地区的水库、公共水塘、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大量为五十至八十年代时建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大规模投资被中断,而且对在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缺乏基本的维护和管理。其原因在于:(1)产权基础缺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使大规模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失去了它应有的产权基础。从规模经济角度看,小农经济使农业生产方式分散而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经济,个体农业(家庭农业)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缺乏投资和缺乏组织而无法正常进行。(2)资金短缺:农村经济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必然无法集中资金和劳动力资源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短缺,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外逃和转移使农村经济建设资源配置失去劳动力基础。因此,不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短缺问题将会随着知识型、技术型劳动力外逃和体力型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而日益恶化。而且,整个农村经济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也会随着劳动力外逃和转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农村贫困化而日益恶化。资金短缺的直接后果就是支撑农村发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法正常投资、维护和管理。这样,降水量的过度减少不可避免地形成旱灾,而降水量的过度增加则会造成涝灾。(3)政府行政方式:政府的威权型行政方式使农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组织起来进行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行政思维和某些政府公务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农村经济建设统一组织,甚至形成乡村政府和政府官员富裕与农民贫困的对立,某些地区则在引进外资上大量引进污染型企业和生态破坏型企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在干旱或其它突发事件形成之后,地方政府才在中央和社会的压力下出面充当“灭火队”角色。因此,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空缺实际上都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和非服务性行政方式有关。笔者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忽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的规划和组织,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修善和管理,形成农村对干旱防御能力低下的严重后果。例如,云南省内的农村小型水库、水渠、水塘和水窖既没有投资建设,也没有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

2.4 水资源垄断和破坏

长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等河流上大规模的破坏性水电开发对水资源造成垄断,从而形成总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结构性短缺。水资源垄断不但造成了生态失衡尤其是水循环异常,而且在干旱时期由于经济利益而无法及时、合理调度水资源以满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种植灌溉用水的需求。

由于水资源保护制度短缺、组织短缺和资金短缺的长期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水源、水库、河道和灌溉工程的保护缺失,灌溉工程被破坏,越来越多的水源、水库、河流失水甚至干涸。因此,在干旱期间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打井,而打井则会使局部地下水下降甚至使地下水被掏空,造成原有水源枯竭,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缺水问题会进一步加剧,使长期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化。

2.5 资源短缺

2.5.1 劳动力资源短缺 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有能力通过考试升学方式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农村青年在其学业完成后一般都不返乡工作,而是选择留守城市,成为拥入城市的第一批劳动力,形成农村知识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外逃现象。由于农村缺少适当的就业机会、发展前途、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相对低下,不但已经通过升学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型和技术型劳动力在毕业后缺乏返乡建设农村的意愿,未能通过考试升学途径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成为农民工大军。农村知识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外逃加之体力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农村空壳化,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乏劳动力资源和创造力源泉。同时,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只能以掠夺资源的方式维持生活,形成农村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资源掏空现象并日益恶化。

2.5.2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住宅和工业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以及人口增长对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日益短缺,迫使缺地农民将林地改造为耕地进行农业生产,而林地的耕地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改变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信息和物质能量交流,其结果使得水循环异常化,最终则是干旱、洪涝、非正常强降雨和强降雪等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形成、恶化和频繁化。

2.5.3 森林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木材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林木砍伐不断加剧,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并且,由于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使得森林林木大面积减少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农业家庭分散经营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使植树造林失去了产权基础和劳动力基础,基层地方政府缺乏联合劳动力组织植树造林的意识和从制度上规定的行政职责,使森林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补偿机制。因此,相对于人类需求尤其是商业需求和生态平衡需要而言,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和难以逆转。

2.6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必然导致人口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同时,在教育资源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条件下,人口过度增长将会使文凭标志的和非文凭标志(文化标志)的人口素质整体性下降,而人口素质的下降则会导致出生率上升,出生率的上升又会导致人口素质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人口规模-人口素质-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问题。并且,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为维持每一个人口的基本需要,即为保持维持人类生存的对自然资源的人均需要,不断增长的人口只能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由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加。因此,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严重。例如,随着人口增长,耕地的需求将会上升,人均耕地必然减少。按照人类的生存需要,人均耕地也必须维持在一个足以维持每一个人口生存的最低耕地量的范围内。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规模也必然扩大,而人口增长和家庭小型化则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形成倒逼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非农业生产性占用的压力。因此,人口增长促使城市化和城市规模扩张,其结果将会使耕地城市化尤其是耕地房地产化问题日益恶化。在维持人均耕地不变的条件下,林地耕地化又不可避免。在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条件下,在林地被大量耕地化之后,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农村、农业和农民甚至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无资源可用以维持生存的绝境。

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西南旱灾的形成既与自然规律相关,同时也与人类行为相关。并且,各种证据表明,干旱以及干旱演变成灾害正是人类行为不当的结果。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人口的过度增长以及由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的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急剧膨胀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缺失等不仅导致了干旱的形成,而且致使干旱演变成为灾害。因此,及时纠正人类的不当行为对于防治旱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纠正人类的不当行为则首先应当从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入手,以减少人口规模过大形成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制度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护制度,杜绝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避免简单地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为目标的盲目、无序竞争所导致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原则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摘要:西南旱灾已经对西南地区的生产、物价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西南旱灾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从人类行为方面看,西南旱灾实际上正是人类错误行为造成的社会问题。只有建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式的具有严重自然信赖性的发展路径,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南旱灾,旱灾效应,科学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兴云《.云南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经济观察网,2010.4.12.

[2]何志强《.云南抗旱大事记》,生活新报网,2010.5.31.

篇4:从西南旱灾透析环境公平

云南从去年8月起连续八个月的大旱,西南数省的干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据气象部门评价,今年西南地区所遭遇的,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云南全省综合气象为八十年以上一遇的干旱,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地区为百年一遇,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2009年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29%,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4.0℃,全省平均降雨日数65.9天,均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的记录。西南大旱正在向湖南蔓延,湘西今年头两个月累计平均降雨只有23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减少74%。

中国是旱涝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去年年初,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15省,也经历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多数灾区达到三十年一遇,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大面积干涸,水位达同期历史最低;北京市自2008年10月25日至2009年2月12日创造了长达110天的无雨雪记录。去年夏天,内蒙古持续无有效降水,遭受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在北方旱情加重的同时,近年来南方和东部多雨区旱情扩展和加重的事实,给我们带来非常不详的预感,也是一种深刻的警示:伴随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将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危机。贵州省的抗旱救灾,要求“死守老百姓吃水的底线”,温总理在视察云南灾情时说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水资源短缺与环境公平

西南大旱提供了一个透视环境公平的典型案例。水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它的开发、配置和使用,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行为、道德行为,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在宏观经济决策层面,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城乡之间水资源配置的失衡和水资源利用的巨大浪费。干旱地区但求保住吃水底线,与大城市浪费和挥霍水资源的现实构成强烈反差。事实上,生活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中产阶层家庭,住房宽敞,开车上下班,每天洗澡,空调不断,其碳排放应该和美国中产家庭的水平不相上下;他们不但没有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相反,更多地占用短缺的水资源。

以北京为例,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水平的1/8和全球水平的约1/20,与沙漠国家以色列相当;然而,遍布城市的人工喷灌的草坪、人造水面和波光粼粼中的大剧院,却处处营造资源充沛的假象,奢侈性水消费更呈迅猛发展之势。目前,遍布各个区县的洗浴中心、水疗SPA、温泉会所等多达3000多家;此外,还有多达38个高尔夫球场、18个滑雪场。据估算,这些大量抽取地下水的高耗水场所一年的耗水量相当于几十个昆明湖的水量,

这并非北京的独特现象。天津同样是个极度千渴的城市,海河早已断流多年。去年春季北方大早之后,天津市总投资达300亿元的官港生态游乐园开建,也是一个高耗水的娱乐项目,其中的人工室内海滨浴场长300米、宽120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沙滩浴场。

其次,是地区之间的不公正。为了保持大城市高消费、高浪费的用水需求,大城市经常从更为落后、干旱的地区调水。从2003年起山西册田水库向北京官厅水库集中输水之后,至2008年,河北和山西两省连续五次为北京大规模输水,输水量累计约4亿立方米,包括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用水,2008年九、十月河北和山西两省向北京输水4500万立方米。然而,河北、山西两省也是极度缺水的省份。河北同北京一样,同属生态脆弱的海河--流域,已经连续11年大旱。真正治理和改变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的状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外,在水资源问题上的环境不公正,还体现为强势经济集团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工业化、城市化的追求,压倒了更大数量的农民民生的需求。云南作为水资源丰沛的地区,造成旱灾的重要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建设项目重大轻小,重大型骨干水电工程,重水电而轻水利。全省用于经济建设支出257.5亿元,同期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仅1.44亿元,且主要是在水电而非水利上。而能够有效地减灾救灾、改善民生的主要是小型水利工程;大型水电站片面追求发电,与民争水,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即便在欠发达地区,也存在追求经济利益与保护生态、保护民生的尖锐冲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地处沙漠化边缘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居然在国家建立的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区域,开发建设高耗水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规划占地7000亩,已开发3500亩。这一项目经媒体披露已被叫停。

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

旱灾所透视的水资源使用问题,只是中国环境公平一个小小的缩影。由于环境公正直接关系民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计,成为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绿色发展必须更加关注社会公正和环境公平。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地向中国农村地区和内地扩展,出现污染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从发达地区向边远贫困地区转移的状况,环境公平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社会问题。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五万起,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中国已经进入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与凸显期。

显而易见,环境问题背后是一个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尽管中国已经提出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但单一的GDP导向并没有真正改变;由于没有绿色GDP的评价,没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在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中缺乏环境公平的维度,缺乏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中国的绿色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由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别巨大的经济总量而即将成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因而对改善地球环境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借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还应增加“同一个行动”。我们认为,中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应当承担“有区别但较多”的责任,以应对人类社会的共同危机。

篇5:西南旱灾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整个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其中也包括我省全部地区,严重的旱情炙烤着人们的眼睛,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农田龟裂,千万民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接造成我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已计1743万人,其中1074万人、441万头牲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全省17983座水库(山塘)中已有12145座降到死水位,占总体的67.5%,其中有1780座中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其形势可谓尤其严峻。

但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发生的旱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4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xx亲自来到我省旱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把抗旱减灾工作作为当前中心任务,所有人员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据统计,在抗灾工作中我省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2亿余元,采取了为旱灾区群众拉水送水、打井等措施,已解决了590多万人、26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确保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成功地将灾害影响及损失降到最低。

在整个抗旱救灾工作中,各级党组织以及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领导指挥、先锋模范的作用,令包括我在内的广大群众十分的崇敬及向往,不由衷心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比如毛明举、谢光学、安作成、成名尧四名共产党员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灾害面前、在群众需要的时刻所应有的精神,具体地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尤其值得我所学习。可以说91xyl.com在任何灾害以及困难面前,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旌旗,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碉堡,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组织率领广大群众积极抵御灾情,确保大众民生,并最终取得显着成效。

篇6:旱灾现真情--西南旱灾演讲稿

当前,我市正在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气候较为异常,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主要江河湖泊水位持续下降,库塘蓄水大幅减少,给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带来较大困难,给工农业

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也给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截至目前,旱灾已造成全市29.8万人、8.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20.2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7亿元。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成立了市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钩联系县区抗旱救灾工作制度,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各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开展了有效的抗旱救灾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支持灾区抗旱救灾。灾区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全市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近期我市大范围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稀少,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灾情仍在进一步加深、加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随着旱情的持续加重,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不断显现,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在全市上下紧急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我们呼吁所有爱心企业、热心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关心我市灾情,向灾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同时,我们希望全市各族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参与抗灾救灾,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

篇7:西南旱灾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目前,西南地区正在遭受着百年一遇的大旱灾,自去年九月份至今,已有八个月。那里的降水量异常减少,气温持续上升,旱情非常严重,两千多万人饮水困难,一亿多亩田地干旱,大量的土地减收甚至绝收!西南地区人民的生活遭到巨大危机。有些人家一周只能洗一次碗,一周只能洗一次脸。目前,灾情仍在继续且不断加深加重。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春天是个朝气蓬勃的季节,春天是农民们陶醉的季节。但是,这一切,都被可恶的旱魔夺走了。电视里,新闻中,西南地区,干裂的土地,是那样触目惊心;口口干枯的井,是那样才不忍睹。那一双双渴望喝水的眼神,是那样让人心疼!看着看着,我的心不觉颤抖着,那电视画面,已经模糊„„

在这里,我呼吁各位同学积极加入到灾区捐款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爱心,帮助灾区人民早日度过无水之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我们无私奉献的爱心,将化作无比充足的水源,浇灌旱裂的土地。我们的每份捐款,将化作股股清澈的泉水,滋润灾民的心田。天虽无情人有情,水断了爱没断,天旱了心没旱,用我们的爱温暖受灾群众的心,使他们早日度过难关。

祝愿西南地区人民早日战胜旱灾!

谢谢大家!

篇8:西南旱灾 思想汇报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 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 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2]公众因媒体的报道而知晓某件事情, 并因媒体的突出报道而重点关注。媒体对议题的建构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行为。1974年, 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出框架理论 (frame theory) 。戈尔曼使用框架这个术语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3]他认为, 对于大众传媒来说, 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 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4]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 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个方面;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 主要指报道对象的圈定、报道内容的表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5]那么, 在西南旱灾这一重大灾难性事件中, 媒体是如何通过选择、组织新闻材料来建构这一特殊议题的呢?本文将以框架建构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四家报纸媒体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来研究不同媒体对于旱灾议题的框架建构。

一、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与分析单位的确定

本研究选择《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和《南方周未》四家报纸, 把以西南旱灾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作为考察对象。在样本的选取上, 充分涵盖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党报媒体和都市报媒体。前两者是党报, 后两者更富有新闻专业主义色彩。

《人民日报》是中央机关报, 中国第一大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贵州日报》则是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贵州省的媒体代表, 因其地域性优势, 较早地对贵州旱情进行报道, 能体现出地方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云南信息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联合打造, 兼具两家集团的优势竞争力, 成为云南都市媒体的领军报纸, 获2009年中国都市报公信力优秀奖, 通过它可以考察都市类报纸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特征。《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 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 以“在这里, 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 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 被评为最具理想品牌的报纸。

西南旱灾出现于2009年秋, 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2010年, 3月16日中国天气网派出前线报道小组赴云南旱区采访;3月19日至2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曲靖市指导抗旱救灾工作。至此, 全国各类媒体才开始积极报道西南旱灾, 建构西南旱灾议题。故选择这四家媒体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作为分析对象, 基本上可以代表当前我国媒体对西南旱灾议题报道的现状。《人民日报》、《贵州日报》和《南方周未》的样本通过查阅纸质版报纸获取, 《云南信息报》的样本通过查阅其电子版获取。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 分析单元为四家报纸在已定时间段内关于西南旱灾报道的全部内容, 包括新闻、评论、图片等。对于所搜集到的样本, 每篇文章视为一个分析单位, 配发的图片、图表不另计。

(二) 类目建构

笔者在对四家报纸进行类目建构前, 先对其报道进行试统计分析。最终根据需要, 将采集的样本编码如下,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1. 新闻编码

2. 刊登日期

3. 报纸名称: (1) 《人民日报》 (2) 《贵州日报》 (3) 《云南信息报》 (4) 《南方周末》

4.版面分布: (1) 头版 (2) 要闻/重点版 (3) 本地新闻版 (4) 经济版 (5) 专题版 (6) 抗旱特刊 (7) 爱心版 (8) 市县新闻综合版 (9) 其他

5.报道类型: (1) 消息 (2) 通讯、特写 (3) 深度报道, 包括专访、调查性报道等 (4) 评论 (5) 图片新闻 (6) 其他

6.报道篇幅: (1) 200字以下 (2) 200—800字 (3) 800—2500字 (4) 2500—5000字 (5) 5000字以上。图片报道不统计报道篇幅。

7.消息来源: (1) 政府部门或官员、党员、官兵 (2) 专家 (3) 其他媒体 (4) 一般民众 (5) 企业 (6) 其他

8.新闻主题: (1) 西南各地旱情 (2) 政策、立法、会议指导 (3) 抗旱行动 (如挖井找水、抗旱保苗等) (4) 抗旱典型人物 (西南抗旱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 包括干部、官兵和群众等) (5) 灾民生活 (6) 受灾影响 (7) 各方支援 (全国各地的捐款送水行动) (8) 其他

9.报道基调: (1) 正面 (带有赞赏语气, 弘扬抗旱精神的) (2) 中立 (记者能够客观、不带个人色彩的进行报道) (3) 负面 (带有舆论监督性质, 能够对西南抗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

二、不同报纸媒体对西南旱灾议题的呈现

(一) 新闻报道数量

本研究中的四份报纸在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总共为1532篇, 《贵州日报》报道数量最多, 为841篇, 占总报道数量的54.9% (表一) 。图一是四家报纸从3月16日到4月15日这一个月的报道趋势变化图。我国多数媒体从3月开始设置西南旱灾的议题, 报道数量呈上升态势, 4月份的报道则相对平均分布, 但报道数量一直居高, 说明西南旱灾这一灾难性事件是媒体持续关注的焦点议题。

(二) 版面分布

从表二可以看出, 在四家报纸对西南旱灾的1532篇报道中, 有615篇报道集中于要闻/重点版, 占总数的40.1%。位于头版的报道有191篇, 占12.5%, 报纸媒体在显要版面突出此议题, 表现出对此灾难性事件的重视。对于各家报纸而言, 《人民日报》在要闻版重点报道西南旱灾;《贵州日报》则充分运用地域优势, 在头版、要闻版和抗旱特刊上下功夫;《云南信息报》作为一家都市报, 报道版面更加灵活, 着重在本地新闻版、重点版和爱心版进行报道;《南方周末》作为一家周报, 于4月1日对西南旱灾进行专题报道。

(三) 报道类型

从表三中得知, 在总体1532篇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各种报道类型从多到少排列, 前三位依次为消息 (1020篇) 、图片新闻 (221篇) 、通讯、特写 (181篇) , 其中消息的比重占66.6%, 成为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事件最主要的报道方式。各报纸中除《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类型最多 (76.9%) , 其余三份报纸的相关报道均以消息为主, 且比例均在55%以上, 《云南信息报》的消息报道更达到82.7%的高比例。《人民日报》和《贵州日报》也比较重视通讯报道和图片报道。但各报纸的评论报道相对较少, 比例仅为2.6%。

(四) 报道篇幅

表四呈现的是不同报纸对西南旱灾报道的篇幅分布情况。其中, 200—800字篇幅的新闻最多, 占49.2%, 其次为200字以下篇幅的新闻, 占29.2%, 再次为800—2500字篇幅的新闻, 占17.2%。消息类报道的篇幅一般在200—800字以内, 这与表三中的“消息报道为主要报道方式”的研究结果相符。《人民日报》和《云南信息报》因开设《八方支援》的专栏, 用简短消息及时报道全国各地对西南旱灾的捐款、送水情况, 因而200字以下的报道较多。四家报纸中, 《南方周末》2500—5000字的报道最多, 比例达63.6%, 这与表三中的《南方周末》76.9%的深度报道相关。

(五) 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指新闻事实或内容的提供者。从表五可以看出, 在1532篇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媒体采写新闻最主要的消息来源是政府部门或官员、党员, 比例达57.4%, 来自一般民众的新闻占12.5%, 来自专家的新闻报道仅占2.0%。四家报纸中除《南方周末》以“一般民众”为最主要的消息来源 (38.5%) 之外, 其余三家均以“政府部门或官员”为主。在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时, 媒体偏重依赖政府部门, 而对公众发挥释疑解惑作用的专家, 却往往被报纸媒体所忽略, 仅占消息来源总量的2.0%。

(六) 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的主要事实内容。从表六可以看出, 在1532篇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有635篇报道“抗旱行动”, 比例达41.4%, 其次是“八方支援”, 比例为27.0%, 而“抗旱典型人物”的报道比例则为11.4%。《人民日报》、《贵州日报》和《云南信息报》皆把“抗旱行动”作为最主要的报道内容, 而《南方周末》着重于报道西南地区的干旱情况 (46.2%) 及受灾影响 (23.1%) , 表五中《南方周末》“专家”的消息来源为15.4%, 可以印证这一点。关于“灾民生活”和“受灾影响”是媒体关注最少的, 比例仅为3.0%和2.1%。

(七) 报道基调

从表七我们可以看出, 面对西南旱灾这一灾难性事件, 媒体基本上采取中立态度 (80.2%) , 说明媒体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其进行报道, 这与消息报道的比例占66.6%也有一定关系。四家报纸对西南旱灾进行报道时, 有17.6%的报道是正面的, 主要是对抗旱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的报道。对于抗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仅有2.2%的报道对其进行负面批评, 说明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远远不足。除《南方周末》外, 其余三家报纸的中立报道均占75%以上, 《云南信息报》则高达90.4%, 相应的是极少的负面监督报道。只有《南方周末》以46.2%的负面监督报道独树一帜。

三、西南旱灾议题的框架建构

(一) 总体报道框架: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再到受众现实

所谓客观现实, 是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媒介现实是指媒介所呈现出的事件情景。受众现实是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知。[6]西南旱灾早在2009年秋就已出现, 当时并没有引起政府和媒体的注意。今年以来, 西南地区的干旱情况越来越严重, 成为重大的灾难性事件。西南旱灾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旱情严重、危害大等特点, 迅速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热点, 由此, 西南旱灾这一事件从客观现实发展为媒介现实。

在这一过程中, 媒体作为社会预警者和瞭望者的角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笔者5月16日在金黔在线网站的关键词搜索中输入“旱灾”一词, 得到此次西南旱灾的新闻354篇, 其中2010年的报道为350篇, 2009年的报道仅有四篇, 最早的一篇报道是2009年9月2日的《解决好群众饮水困难国家防总派组指导铜仁抗旱》一文。这说明金黔在线上的贵州报纸作为当地媒体, 没有充分发挥媒体的预警功能。这需要媒体在以后的报道中, 提高对灾难性事件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建立媒体的危机预警机制。

自报道以来, 《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纷纷开设“八方支援”的专栏, 《云南信息报》则开设“爱心版”, 报道全国各地对西南旱灾的支援情况。媒体对西南旱灾的报道引起了全国公众的关注, 同时对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各地公众纷纷捐款送水, 媒介现实到达了公众现实, 并影响了公众行为。

(二) 党报媒体:塑造“抗旱典型人物”的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一词是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其专著《舆论学》中提出的。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7]郭赫男认为, “拟态环境的组构因子是媒介事件和媒介人物。我国媒介人物的主角是典型人物”。[8]

在对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的典型人物报道共有156篇, 占总报道数量的10.2%。如《人民日报》的《多策促春耕抗旱保民生——桂渝川黔滇科学应对罕见旱情》、《迎难而上鏖战急——西南五省区市快速反应抗旱救灾》、《爱民深情化甘泉——记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等。《贵州日报》自4月1日正式开设抗旱特刊, 并刊登《大旱中挺立贵州精神——抗旱救灾保民生一线共产党员群像》一系列的典型人物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次西南旱灾报道中, 普通民众成为拟态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面对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 四川省宁南县山区农民不等不靠》、《“守菜人”“憨老五”“牛铺盖”——村民黄忠贵抗旱二三事》等。媒体把视线投向抗旱中的一般民众, 使典型人物报道具有亲和力, 易于得到公众的认同, 实现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期待视野的契合[9]。

(三) 框架建构下的政府、媒体与公众

消息来源是媒体构建框架的重要方面。在此次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政府部门”作为消息来源占57.4%, 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消息来源。在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时, 媒体及时采访政府, 报道政府的立场, 有利于正确引导舆论, 防止出现社会恐慌。但同时也应看到, “一般公众”作为消息来源仅占12.5%, 来自专家的新闻报道仅占2.0%, 这说明媒体的新闻报道出现消息来源偏向问题。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不仅需要政府进行舆论引导, 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还需要发挥媒体和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消息来源选取方面, 媒体要兼顾一般民众的利益, 注意“平衡”政府和公众。

(四) 媒体联合构建西南旱灾的报道框架

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往往是媒体关注和跟踪报道的对象。在媒介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 媒体间的联合报道是传统媒体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3月22日,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多家媒体组成抗旱采访团, 分赴干旱最严重的地区实地采访;《撼天动地贵州魂——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抗击特大干旱纪实》一文是由《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电视台联合采访组进行报道;4月13日, 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10家中央媒体组成的联合采访团实地到冷洞村采访, 并对冷洞村抗旱救灾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媒体联合报道, 共同构建议题框架, 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云南罗平旱情持续[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3/24/content_13238405.htm (2010-03-24) .

[2]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10) .

[3]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7.

[4]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M].曹书乐,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73.

[5]潘晓凌, 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4) .

[6]张克旭, 臧海群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2) .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27.

[8]郭赫男.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51, 103.

上一篇:公文写作材料下一篇:二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